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建筑方案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文化建筑 自身特性 敦煌地域文化 设计构思
1.文化建筑内涵及建筑地域性的探索
作为重要的建筑类型,文化建筑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一切建筑都是地区建筑”,这句话对于文化建筑也不例外,它准确地阐述了建筑与环境、空间、场所之间的从属关系,为区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建筑的地域性创作源于对地域文脉的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地域建筑风格也不尽相同,建筑师要充分理解地域特性和文化背景,从中寻找出相应的设计理念。将当地的地理因素、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等系统综合分析;把握文化建筑的特性及产生原因,形成独特的设计语汇,则成为建筑师需要掌握的方法。
2.寻求敦煌建筑的设计语汇
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敦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痕迹,莫高窟和鸣沙山分别代表着敦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也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敦煌地处荒漠地区,从原来的边陲要塞到今天的新兴旅游城市,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已截然不同,而建筑形式中最终能够传承和更新的是空间及材料。敦煌建筑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与当地文化和气候密不可分。敦煌风沙较大,昼夜温差大,建筑形式较为封闭,古代建筑空间多以四合院形式存在,院落由高大夯土墙围封而成,呈现外闭内敞的格局。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鸟笼,形成安静闲适的环境,高大厚重的外墙壁不仅有利于抵挡强烈的风沙,还可以遮蔽日照,阻隔热辐射传播。敦煌传统民居传承了历史上建造者的经验和感悟,折射出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对建筑师把握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帮助。
对于当代敦煌的建筑风格定位争议颇多,历史上受中原文化及西域文化的共同影响,仿汉唐风格,学西域形式,建筑风格多种多样。在文化交流上,佛教文化从西方经由敦煌传人中原,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并存,呈现出西方特色逐渐向中原文化的过渡的特点。对当代敦煌建筑风格的把握可以借鉴敦煌佛教凿窟造像的人文思想,不管从横向还是纵向角度看,佛教凿窟造像艺术都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呈现出各朝各代洞窟并存、佛教各宗派造像并存的现象。对于敦煌建筑的设计构思因素主要总结如下:
(1)敦煌是古代中西交通的枢纽,也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建筑风格多样,带有西域风情。
(2)敦煌文化艺术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其不否定先前的艺术,而是展示历史的图谱,地域的包容性达到不同文化的并存。
(3)建筑风格虽受各方面文化的影响,但总体还是以本土建筑艺术风格为主,因受当地干旱、风沙大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建筑空间形式多以封闭外墙为主,开窗面积较小。
(4)建筑用材从过去以土木结构为主到现代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外饰面材料多种多样,但多以当地材料为主。
(5)建筑外环境受地域气候的影响,水系及绿化草坪因养护成本高,设置较少,多以种植耐旱的遮荫树木为主,相对养护成本低。
3.敦煌文博园美术馆的构思和创作
文博园计划于2012年启动,当时场地为一片戈壁滩和沙堆。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断断续续历时三年,期间改改停停颇为坎坷,施工单位也是屡屡更换,现场一辆烧焦的土方运输车去年才移出场地,仿佛印证着历史上的敦煌也并非一帆风顺。最终美术馆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展馆还在紧张的施工中。场地位于敦煌市城市边缘,同时也是从市区到鸣沙山和莫高窟的经由地,位置相对较为重要。项目规划分为三期进行建设,一期为文博园的建设场地;二期为异域风情商业步行街;三期包括一座演艺中心、一座集中式生态宾馆、合院式生态宾馆、自驾营地以及一个绿色沙漠生态园,内部规划一处写生基地。作为一期文化博园,规划以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为设计主题,并将其简化,复制到园区内部,形成园区内路网的主要脉络一一起始于盛世长安主题广场(长安),辗转至带有西域风情的集市(伊斯坦布尔)。文博园内容由十二个展览馆组成,主要以展示甘肃省内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艺术品为主,将甘肃文化艺术推向世界。一期的规划设计中,美术馆、名人名家馆、中华根艺馆三个展馆在入口附近围绕盛世长安主题广场均匀分布,栗亭砚馆、青铜器馆、奇石馆、佛教艺术馆、古陶馆,古钱币馆、民俗馆、杂项馆、古玉馆则三个一组散布在“丝绸之路”的两侧。文博园是一个以文化博览为主题的景观文化公园,园区保留戈壁滩的自然风貌,并在展馆组群处设置体验活动空间,沿道路设置景观节点,丰富园区室外空间,营造出戈壁滩宏大的文化展览馆群落。
美术馆位于园区主入口处,是文博园里十二个展馆中最先建成的一个馆,也是规模最大的展馆。该馆为一字形布局,设置双门厅,除满足文博园自身功能外,兼有独立对外开放、承办政府主导的大型展览活动的功能。设计引用抽象汉代坡顶建筑元素,以微坡的墙体作为建筑的底座,结合建筑的竖向窗形成具有三个实墙面的序列,以画板留白的寓意展现对艺术的尊重。建筑空间采用外拙内秀的设计方式,外部较为封闭,墙面仅开设小窗及竖条窗以便有效抵御风沙。馆内设计双中庭空间,形式较为开放、通透,给参观者以与外部环境不同的感觉。入口中庭与展览中庭相结合,空间上多以大空间展廊为联系,展品以根雕、砚台作为临时展品,待园区形成规模后,再以书画作品展示为主。在戈壁滩上,基地周边有成片葡萄园和杨树林,背景则为远处的鸣沙山,建筑融入其中。形体刚强、厚重,在沙山柔美背景的衬托下形成“大漠明月,戈壁孤城”的诗意画面。馆前设计颇具规模的集散广场,用以举行活动和疏散人员。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产教融合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就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以互信和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的产业、教育内部及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2]。我国产教融合的发展,2013年以前主要是在职业高中、中职、高职高专这类中等职业院校中实践并发展,主要采取校企结合和校企合作两种方式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开始一批地方普通高校开始进行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并于同年在天津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教育部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河南驻马店召开了产教融合国际论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力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务院出台的《决定》中也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但就目前而言,产教融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都在进行初期的尝试,因此现阶段对产教融合途径进行分享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主体―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第一批入选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独立学院,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产教融合的改革,其中的建筑学专业是其改革重点专业,因此将其改革途径归纳整理与之共享。
2.产教融合的途径探索
2.1 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结合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每一个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我校建筑学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以来,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着重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使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相应的职业标准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人才需求与课程设置对照表见表2-1。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以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主。其中建筑方案设计师的主要职责为能够进行独立的建筑方案设计、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沟通和表达、熟悉各建筑设计软件等,在课程设置上则对应的安排了小型公共建筑、别墅、幼儿园、客运站、酒店、图书馆、医院、博物馆、商业建筑、居住区规划等10个专项设计课程以及计算机软件设计课程,其中后五个设计课程为学生两人一组用计算机设计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还结合重庆市特点特安排了山地建筑与城市保护更新系列课程及山地酒店建筑设计与管理系列课程,以满足以培养服务地方人才为目的的产教融合改革;此外,还设置了建筑及城市认识实习、建筑师业务实习等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建筑施工图设计师的主要职责为能够独立完成施工图设计、熟悉专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熟练掌握建筑设计软件等,对应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与施工图设计有关的理论课程以及施工图设计课程,还有建筑材料认识实习和建筑构造实习等实习类课程。
表2-1 建筑学专业企业岗位需求与课程设置对照表
企业岗位 岗位职责 课程设置
建筑方案设计师 独立的方案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1-5、建筑师业务实习、建筑及城市认识实习、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
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建筑设计6-11
设计软件 建筑设计6-11、计算机表现等
施工图设计师 施工图设计、专业相关规范及标准。 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规、建筑构造实习、建筑材料实习等
2.2 师资建设与产教需求相结合
2.2.1 师资来源及配比
普通高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来自于学术型高校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很多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走进了教学岗位,对企业基本状况不了解,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即使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师队伍也不能胜任应用型课程教学。于是有些高校选择去企业聘请课时老师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但这又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产教融合改革中必须进行师资队伍的改革,使师资建设与产教需求相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3]。我校在进行产教融合实践中,,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以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对师资进行合理配比,目前建筑学专业的专职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占74%,兼职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10%,且全部为有工作经验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其中在领导队伍的建设中也大胆聘请有丰富企业建设经验的领导来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把控。此外还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均为熟悉高校教学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
2.2.2 双师型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根据产教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双师型”认定也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改革的有效途径[4]。我校建筑学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学年派1-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工程实践,让教师在企业环境中参与项目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竞争力;每年暑假动员大多数专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让教师了解最新的企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发展动态,使专业理论课及设计课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更符合市场需求;邀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设计师及高校学者到校跟教师进行讲座交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鼓励教师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等。
2.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生产和教学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5]。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方面,我们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套方案。“走出去”,主要是派遣学生到工作单位参与生产实践,目前我校共与20家企业单位签订了实践协议,每年暑假会派大三大四的优秀学生及大五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在企业中的设计师和专职教师带领下进行专业实践。“请进来”则是指请进企业项目,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环境,企业将设计项目带到学校由企业设计师、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可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获取学分。目前建筑学专业从地方特色出发共建立了山地建筑、历史文化建筑、酒店建筑和景观设计等四个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有一个固定的对接企业,工作室的运行和发展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这样的模式既减少了企业的设计成本,又满足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2.4 毕业成果的多项考核机制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效果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得最全面最细致的一个设计,因此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中必须重视毕业设计的改革。我校建筑学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就有针对性的引入了当地实际的案例,甚至有的选题就正处于招投标阶段,学生在老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设计,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设计师主要负责对方案进行现实性的把控,最终的毕业成果由导师、企业设计师及甲方共同考核,这样的考核体系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可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对企业工作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很多高校都选择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途径上不断进行尝试和改革。我校建筑学对产教融合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比如与企业合作中缺乏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产教合作的过程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产教的深度融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能是高校一方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的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 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7-10.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注意的问题
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推敲及把关上缺少关注,另外,还有一些建筑工程师对于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素质的提高没有加以重视,对于一些质量问题缺乏意识以及责任心,并且对于关键的建筑规范和要求潜意识的进行忽略、误解,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施工图在设计时,经常会出现一定的与实际的施工环境不符合的难以解决的技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施工图在设计上面的问题,有的则是建筑方案上的问题,现在总结一些和大家一起探讨。
1、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组成
1.1 建筑施工图表达主要分两个部分:文字部分和图形部分文字部分:封面与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施工用料表、门窗表、节能及日照计算书。图形部分: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
1.2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基本划分为三个阶段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建筑方案的宏观定性。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是各专业对方案的宏观定性。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的主要阶段,是各专业对工程实施的具体量化。它包括:总平面施工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电气施工图、动力施工图(普通民用建筑不包括此项)以及施工图概、预算。
2、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总平面图缺项问题
集中表现在一些中小型设计项目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不符合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广场、道路布置、挡土墙及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交叉点、变坡点、标高、坡度、坡长、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道路红线、绿地保护线等的标注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项目总图设计中缺坐标网格、缺指北针(或风向玫瑰图)、缺各种出入口标注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
2.2 节能设计问题
在国内,建筑节能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比较系统、独立的学科,部分设计人员对它重视并不够,也不够熟悉。在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在不少设计中对不同墙体、不同热工要求,不做热工计算且节能材料选择不当等等,节能设计过程中也多出现忽视材料防火性能要求的问题。
2.3 防火设计问题
一是总图设计中道路转弯半径、消防车道宽度、消防扑救场地宽度和深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扑救场地的覆土绿化不满足消防车承载要求的,还有就是借用市政道路作消防扑救场地的区域不得种植影响消防的树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开发商和设计师为了满足绿地率的要求,往往在地下车库顶板上覆土种植绿化,很多地方规定车库顶板覆土深度达到一定深度时才能将该部分绿地计入到绿地率中,所以车库顶板覆土深度往往比较深,一般在0.6米以上,与之矛盾的是覆土深度大于一定数值时该区域不能作为消防扑救场地和消防车道。二是地下室、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时,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作防火分隔,但目前在带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设计中,却普遍忽略了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分隔。三是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而审查中发现未采用防火墙隔开的项目仍然很多。四是高层建筑变形缝一般留得比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将高层建筑室内的变形缝采用易燃材料木板条盖缝,如此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构造节点设计还时常出现。五是在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对计算概念不清,造成所设计的商业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3、设计标准达到规范要求
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它是拿到施工现场指挥工人施工的图形工具。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设计(2008版)》规定,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具体交代设计依据和批文的文号,即规划许可证文号;工程立项报告批文号;初步设计的批准件文号;消防审核意见批文号;人防审核意见批文号;相关规范、规定、标准的名称及编号。同时建筑防火说明应交代:建筑分类及建筑耐火等级,工厂、库房应说明火灾危险等级,防火分区的划分和面积需要图示交代:注明人防等级及平战用途;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无障碍设计在设计说明中要有专项内容,交代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及无障碍卫生间等;但是,有相当多的建筑施工设计说明对以上问题没有交代完整、有漏项,设计人员应当特别重视建筑施工图的细微之处。
3.1 建筑施工图设计要全面、细致
我们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细致。例如,在工程建筑的相关规定,观演、体育建筑,纪念、文化建筑,服务、商业建筑。园林、学校建筑,中高层、高层的住宅或公寓都需要无障碍的设计。然而,有时在施工图的设计中,有些方面却往往被忽略了。有时业主认为其单位没有残疾者.不需要无障碍的设计,设计者也就不进行这方面的设计了或者仅仅在一处进行无障碍的设计。作为设计者必须要提高认识,对无障碍的设计多重视.从而体现出全社会的人都在关爱残疾人。
3.2 建筑方案要考虑建筑节能
作为一个优秀的环保节能的设计方案,可能会积极地引导我国在节能建筑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所以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如何进行节能。这里首先对外墙保温的问题进行一下分析,按照我国关于建筑的节能相关设计标准,柱、梁、门窗的过梁等的热梁在内的传热的平均值就是外墙的传热系数。一些建筑材料,自身就具备保温的功能。比方说蒸压加气砼砌块墙,假如由里到外分别是20毫米厚的专用的混合砂浆,200毫米厚的加气砼砌块墙块墙体和20毫米厚的专用的聚合物砂浆,则墙体主要的部位就可以满足节能的要求。
3.3 施工图设计应兼顾施工可行性
施工图纸会审时,施工技术人员除对图纸上错漏、不清晰的地方提出审图意见外,习惯上还会从施工角度考虑如何方便施工。因为很多时候,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也能达到同样的施工质量,甚至在不降低质量标准、不增加工期和不增加造价的前题下,施工可行性强的工程质量更佳,节省成本更多。施工图设计应兼顾施工可行性和必要性,设计图应尽可能做到配合施工,方便施工,最大限度地防止设计与施工脱节的情况。
结语
近几年,由于城市的人口快速的增长而用地的面积十分有限,一些城市建设高层的建筑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设计者也常常追求高和大,把追求立面的形式和使用功能作为他全部的建设思想,常常把生态环境保护盒建筑设计的节能忽视了,出现了很多耗能高、效益低的建筑,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建筑的设计不光要考虑建筑自身的特点。还要同时兼顾气候条件、整体布局以及城市综合环境。另外,建筑的形体变化越大其耗能就越多。所以,为了减少耗能,高层建筑在形体的变化上不应该太多和复杂。
参考文献
[1]李温施.施工图设计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建筑;景观;方案设计
随着现代都市的高速运行,建筑与景观的发展空间日益拓展。虽然,景观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对自然模拟,建筑也不再视景观为配角,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依然无法达到如自身体系般的完整性,景观仍然无法摆脱表层修饰的命运。此外,建筑形态越来越标新立异,而景观仍然处于硬地、花草拼贴的层面,往往忽略垂直性视域里的建筑因素。
该工程用地位于惠州市江北西区8号小区,用地面积约58000,基地地势平坦,东侧与南侧为36米宽城市道路,场地东面约300米为惠州大道,东北面为惠州新火车站,用地位于由小金口进入惠州市区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54867,其中地上部分为124000,地下部分约30867,主楼建筑高度120米,工程分两期建设。
一、总体设计原则
1 项目定位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位于城市北大门,同时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在惠州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体。
2 设计构思
a. 探索新旧媒体融合之道,迎接数字化时代,拓展报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空间,乃当今所有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课题。
b. 城市设计视点和建筑语言,结合惠州本身丰厚的历史文化缔蕴,传达报业传媒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巨大社会作用,是本设计
方案的出发点。
3 设计主题的提出
开放、融合、高效的报业文化产业基地高人文、高情感的城市文化生活港湾
4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手法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手法。即以景观规划为指导,树立整体设计的思想,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建立建筑与景观互为参照的体系的设计方法。
a 建筑群体形象注重“建筑既为景观,景观生成建筑”的东方二元统一思想,满足建筑空间功能的要求的同时,塑造出错落
丰富的城市景观体系。通过具有较高共享性的开放空间群,在表现城市性方面,显示出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交融、共生。真正
实现“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的理念。
b注重建筑立面的标志性和文化性表达,形成含蓄而富于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c注重城市空间节点的塑造,主体建筑退让尺度适宜的城市公共广场,强化文化传媒基地对公众的服务性和开放性。
二、总图布局解析
1 分期规划研究和总平面布局
惠州报业传媒文化产业基地用地呈南北走向,其南面东面为36米城市规划道路,项目分两期开发。
A印务中心选址
1、通过对基地内不同功能性质单体建筑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其中印务车间和纸品库属于内向型性质,其位置要求独立,不受外界干扰,且交通运输方便。本方案选择将印务中心和纸品仓库设于用地西北角,形成独立完整的生产区域和物流后院,通过便捷专用车道与东面城市干道联系。
2、同时根据惠州地区季风主导风向,厂区位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的下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主风轴的一侧,有效避免了生产车间对办公区和公共区可能产生的空气污染,符合城市规划有关条例的规定。
B一期建设选址的确立
一期建设的项目还包括主办公楼,配套服务裙楼及运动场地,前两者设于用地西南角,呈“L”形布置,主楼前留出1 00米进深城市广场,有效缓冲超高层建筑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压迫感,配套服务裙楼靠近南面规划路,可以同时兼顾部分对外服务功能。在主楼和印务中心之间,设置大面积室外运动场地,满足职工体育锻炼需要,同时拉开基地空间层次,保证主楼办公区与印务生产
区的各自独立性。
一期建筑项目,前广场、主楼办公区服务区、运动区、生产区,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功能分区明确,相互联系方便,同时为二期建设留出了可观的临街文化产业发展用地。
C 二期布局分析
二期建设项目有:惠州国画院,文化产业综合楼,印刷器材批发中心以及为印务中心配套的纸品仓库。
惠州国画院的作为惠州市未来重要的文化建筑,其选址位于用地东南,南面留出市民广场与主楼前广场结合,围合成尺度宜人,界面丰富的市民文化广场。文化产业综合楼与印刷器材批发中心整体设置于用地东面,东临36米城市道路,北面留出足够面积广场作为批发市场的物流集散场地。纸品仓库与一期建成印务中心大楼呈“L”型布置,结合物流后院,形成高效独立的生产区域。其东面以生态林与批发中心广场间隔。
三、总平面空间关系解析
1 城市空间分析
按外部空间性质划分,基地建筑群体由南至北分为:报业文化广场,沿街文化产业走廊,办公及文化产业区内院 ,物流广场,独立生产区后院各部分空间分区明确,相互衬托,在各功能板块之间形成有机城市空间关系。按公共性划分,有效形成“内一外”空间体系。最大限度利用了临街界面与城市形成良好渗透共生关系。
2 城市景观、视线分析
主体建筑强调体量的纯洁性,保持理性变化同时注重城市各向的均质性,成为惠州大道与三环路交汇处地标性建筑。文化产业综合体以其东面和南面为城市主立面,体型强调寓变化于统一,极大丰富城市空间景观;国画院将成为文化广场上镶嵌的一颗明珠,同时使主楼体型在城市街道级空间得到完整展示,更加挺拔。
单体功能分析:
1.报业大厦主楼及配套裙楼
报业本部办公配套解析:
(1)实用经济的平面布局办公标准层平面方正严谨,超高使用率,高效舒适:
(2)创造高品味、高人文办公空间和微观生态环境。
配套裙楼通过南北室外楼梯及园林组合运用,强化服务功能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设施的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
2.印务中心厂区,独立管理,交通及物质运输畅顺,满足对内对外的印务需求。印务车间大楼分区明确,工艺流程清晰。纸品仓库在满足各方问消防间距的前提下与印务车间紧密联系。
3.体育运动区充分重视职工文化体育生活需求,开辟专门的网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4.二期建设,文化产业综合体
由国画院和文化产业综合楼组成,裙楼为印刷器材批发中心,整组建筑以生态设计手法,主要建筑体量均为南北向采光通风,东西向立面设置绿化外廊遮阳,不同高度和大小的开放式庭院穿插其中,打造生机勃勃的全新生态建筑。
六、景观园林设计
本项目旨在创造一个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健康、生态办公及生产环境。运用设计手段营造出高效率的工作场所,提升企业活力和凝聚力,并充分体现企业对职工对社会公众的人性关怀。
广场空间:前广场为开放式广场,通过引导性极强的铺地、喷泉、灯柱引向办公大堂入口。前广场通过园林空间的组织,使基地东南城市广场带步行空间自然延伸到基地内,加强了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对话。建筑主体与裙楼围合形成开放式的主广场,对入口广场落客区形成环抱之势,同时办公大堂正对落客区,空间开扬,流线简洁。
景观设计充分体现生态、健康、人性关怀的设计理念,大面积的水面和生态花园不仅改善了产业基地的小环境,同时为市民和员工提供了优美的休憩环境。
在城市中景观是舞台,而建筑就是舞台中的主角。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建筑要与景观相和谐,但不是绝对的服从;景观需要建筑的画龙点睛,但不是一味的放纵。建筑与景观应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参照、相互协调,以实现建筑组群、建筑单体与景观、环境的共生和融合。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当我们评价一个建筑内部功能或是外立面设计优劣的时候。往往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设计师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设计倾向。这种个人设计风格在建筑上的使用为建筑带来了各不相同的风格和特点。怎样的设计可以与环境相协调又让人过目不忘? 这些问题所有的建筑师都会遇到。找到正确的方法, 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2、建筑设计意义
2.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一些社会因素,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给建筑艺术的发展带来或多或少或积极或消极的外在因素,而当这种外在因素与建筑艺术本身的内在特性相结合,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衍生出隐藏在建筑物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伦理道德、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等都可以称之为建筑艺术。
一般来说,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只能有两种结果:令这个城市的环境更好或是更糟,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好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能源的消耗,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流通行的机会,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这些原则是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建筑设计存在意义的基础。除以上这几条原则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可以作为我们建筑师评价建筑优劣的标准。
2.2当代建筑设计思想
一般情况下,建筑形体的外部形态由建筑的墙体和屋顶围合而成,墙体和屋顶的界面可能截然分开,也可能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由此构成建筑的外界面。建筑的外界面可以使用不同的建筑要素构成,由此引发“建筑层面”、“结构层面”与“功能层面”的概念。
(1)“建筑层面”可定义为显现于建筑外部,直接构成建筑形体外部形态特征的建筑构件。
(2)建筑的结构体系自身亦具有特定的形体特征,即“结构形体”,“结构形体”可能隐匿于“建筑层面”之内,也可能直接构成建筑形体的外部形态。
(3)对绝大多数建筑而言,作为建筑之本的建筑功能约束也会产生对建筑形态构成的制约,直接影响建筑形体的基本形态构成。如剧院的前厅和休息厅、观众厅、舞台各有不同的功能高度要求,即使将前二者设计为等高,舞台也将在后部高高耸起,形成剧院特有的由功能约束引发的建筑形体特征。
建筑层面与结构层面和功能层面合一的建筑设计手法是体现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准则“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设计手法,因此颇受现代主义建筑师的青睐,如结构工程师兼建筑师奈尔维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都是使用建筑层面与结构层而和功能层而合一的建筑设计手法的典范性建筑作品。
处理建筑层面与结构层面和功能层面关系的建筑设计手法是常用的基本建筑设计手法,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整体构思层面与局部应用层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象征和比喻的建筑设计手法按其表述模式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隐喻的建筑设计手法与明喻的建筑设计手法。使用隐喻的建筑设计手法创作的一流建筑作品寓象征意义于含蓄表述的建筑语言,朦胧、传神、内敛、耐人寻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感受、领悟、理解和解读,使用明喻的建筑设计手法创作的一流建筑作品寓象征意义于直接表述的建筑语言,形象明确、直观、外露、一目了然、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不同的受众有基本相同的感受、领悟、理解和解读。两种类型的表述模式均可应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既可应用于个案性范畴的特定建筑,如重要的纪念性建筑、文化建筑和宗教建筑等:也可应用于普适性范畴的普通建筑,如一般性纪念性建筑、有象征和比喻要求的公共建筑、甚至住宅建筑等。
使用整体规整局部变异的建筑设计手法,建筑的主体部分规范化地适应各种约束条件的制约,仅仅在相对于建筑整体而言体量很小的建筑局部摆脱各种约束条件制约大胆探求建筑形式创新,使之成为方案设计创新构思的点睛之笔,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功能要求,不强求高难度的结构设计,也不会大幅度增加建筑造价,建筑师即可获得很大的创作自由度,许多精品建筑由此产生。
建筑表层指建筑外表面围护体的物质形态及其质感、肌理、色彩等建筑构成要素:建筑表皮指建筑外表面围护体饰面层的物质形态及其质感、肌理、色彩等建筑构成要素。由这一定义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建筑设计手法:重点处理建筑表层的建筑设计手法与重点处理建筑表皮的建筑设计手法。
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典范性现代建筑作品蕴含着许多优秀建筑设计手法,除少数特例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菲利普・约翰逊、罗伯特・文丘里、彼得・埃森曼,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荷兰建筑师需姆・库哈斯外,大多数一流建筑是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手法并非体现于其建筑理沦著述,而是体现于他们创作的优秀建筑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仍源属于直觉思维的感性思维成果。建筑设计是从初级阶段的模仿克隆上升到理沦层面的启迪借鉴。
建筑设计手法具备具体操作层面的“技巧”或“技法”属性,按照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可以服从于不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同一设计手法,可以应用于保守的、落后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创作落后于时代潮流的陈旧建筑作品:也可以应用于先进的、创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创作适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建筑作品。
现代建筑的源泉来自于190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现今几乎所有的流派都源自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得罗和F.L.赖特四位现代建筑大师。此后,所有的建筑痕迹都保持着现代建筑运动留下的痕迹。从某建筑报刊刊出的消息可以知道,这四位有代表性的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风格影响了欧洲78.23%的建筑,还有一些建筑设计是延续了他们的风格,是对其风格的发展。
3、当代建筑设计方法
3.1平面功能(流线)法
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从某网站统计的数据来看,实际操作中某建筑团队中的设计师使用该法占到了84%,在引进新员工时也多以此法进行教授。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作为当代建筑师应该了解当代建筑设计的思潮。但既不应该闭门造车,也不能人云亦云
3.2构图法
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的。现代建筑的空间或其它要素,归根溯源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来达到我们所需要创造的建筑空间形式。
4、结论
建筑设计的手法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建筑观及其哲学思想。建筑创作需要建筑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同样需要的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作为当代建筑师应该了解当代建筑设计的思潮。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刻意强调个性、形式、文化意味等,而主要分析技术和经济等制约条件,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建筑观。如果建筑师一直这样走下去,中国建筑设计水平赶上世界的潮流还是大有希望的。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启示和借鉴。参考文献
[1]周池绪,张立国.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与分析.石河子大
一、建筑的文化内涵与都市形象
都市形象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都市形象往往是指城市面貌、广场花园、街景小巷等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可见形象,亦即是构成城市的建筑或构筑物组成的景观。广义的都市形象则涵盖面极大,包括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准、政府和社会结构网络、市民的审美修养等。就一个城市予人的整体印象来说,前得要比后者直观、强烈得多。特别是重要的建筑景观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纽约自由女神像、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西敏寺教堂大笨钟、北京天安门等莫不如此。因此,都市形象建设的关键是建筑形象,平庸的、破残的、杂乱的建筑面貌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都市形象,即便是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管用。
其实,建筑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砖石砂瓦的堆砌,它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艰辛的创意构思,需要社会劳动的大量投入。它既是庞大的物质产品,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艺术文化活动的物化形式。特别是城市重要建筑,一旦它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其文化特性便要超出具体的使用价值,往往成为城市人们智慧和劳动的丰碑,法国作家雨果称巴黎圣母院是“世纪的积淀”,“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主要也是指建筑蕴含的深层文化意味。文化既是流动的、融合的,又是地域的、传统的,这双重特性在城市建筑上也强烈地反映出来。上海开埠以来100多年,建筑形象上反映出宏大的兼收并蓄的美学个性,如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南京路、淮海路的欧陆街景,西部住宅区从北欧风格到地中海沿岸的各式小别墅,虹口的日本式建筑,以及南市保留的传统古城街市……这些形形的建筑共同在都市形象的舞台上唱戏。然而,在这种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之中,传统的建筑语言一直没有被摒弃:中国银行大楼的绿色琉璃瓦顶,江湾一组仿古式的公共建筑,甚至一些纯西式的房屋身上也留下了中国建筑匠师们传统手艺的文化痕迹。
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中,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西方当前重要的建筑流派,如后现代主义、高技派、光亮派等的影响也在许多新建筑上呈现出来,但是有造诣的建筑师仍然注重传统,注重上海城近百年来建筑文化脉络的延续,在创新之中赋于建筑形象以新的内涵。例如,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总体布局构思取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上海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又是从我国古代青铜鼎彝中得到启发。即使是美国建筑师设计的上海商城——波特曼中心,其大厅的主要构件也很传神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多种语言,诸如斗栏杆、基座等,使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呈现出丝丝古文化的气息。传统是不能丢弃的,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文化名城,在接受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同时,应该注意到它与我国悠久建筑文化传统的协调,注意到它与近一个半世纪上海建筑文化演变轨迹的和谐。这可以说是上海建筑审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都市建筑审美的趋势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都市建筑文化发展的趋向,主要有三个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建筑审美观念的与国际接轨,它们必然会对上海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1.高技术的普遍应用。建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造型艺术,它是庞大的汇集众多高精技术的物质产品,现代的摩天大楼、大跨度的展览厅、运动场等,均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建造的后盾。现代工业化国家以高、以大为美的审美观念,至今仍左右着大都市的建筑文化,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地面以上110层,高411米)刚建成不久,芝加哥于1974年也完工了高达443米的西尔斯大厦。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市超高层建筑的记录也不断被刷新,上海除了希尔顿、波特曼、新锦江等一大批超高层宾馆外,浦东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达460米,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新落成的金茂大厦状如一座锥形密檐式宝塔直插蓝天,它距地面420米的观光大厅,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另外,人工智能也大量用于新建筑,例如高标准的高层办公大楼均用计算机管理,要达到5个A,即信息通讯自动化、办公设备自动化、建筑能耗自动化、上下交通自动化、车辆停泊自动化。而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以及建筑的内外装修也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过去认为造房子是土、木、灰、石、砂堆砌的老观念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弃了。
2.回归自然的倾向。建筑乃至都市均为人工创造物,每开一条马路,每建一幢楼房,地球上便要失去一块绿地。一位西方环境建筑学家曾预言,要是无节制地占用土地搞建设,那末到本世纪30年代,地球上将有70%的绿地被灰黄色的建筑物覆盖。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来说,保护绿色、创造绿色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西方有人提出绿效率理论,其要旨是让建筑融合在绿色之中,并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即所谓的“门阶哲学”(Door&stepphilosophy),意为人们一出门,一下台阶,便可来到绿色之中,于是绿色——城市之肺也就成了衡量都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准。除了集中的大片绿地,在一些高层建筑密集区,精心设计的垂直绿化(墙面攀援植物)和屋顶花园成了很有特点的景观。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商业中心新建楼房的绿地面积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达到基地面积的25%以上。有的建筑师为了让出更多的土地种植树木,干脆借天,让巍巍大楼底下六七层的高度均空着,仅几根粗壮大柱插在林木中,整幢大厦犹如从花木中生长出一般;或者借地——在地下构筑层楼,而楼顶则是花木茂盛的绿地。完全让建筑融合在自然中。这种建筑观念已与自然化的园林艺术合二为一,园林景观和形形的建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交织在一起,形成新的生态型的都市形象。
中华民族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传统建筑文化有着很大影响。历代一些文化名城如长安、洛阳等,城市绿化的水准均很高,常受到当时外国商人的赞赏。江南一带地理条件优越,城市清水环绕,绿杨拂面,形成较强的个性。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全城园林绿化达到很高境界,据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所写,全城几乎成了一个大园林:“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作青翠城yīn@②,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
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大上海的都市形象,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绿地(特别是商业中心区内的绿地)一直偏少,人均绿地面积排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倒数几位。早在50年代,著名规划家金经昌教授便提出在黄浦江、苏州河南岸辟出50米宽的滨江花园,但一直没有落实。世界各著名大城市在改建旧城的同时,均注重园林绿地的建设,优美的都市并不是大饼一块,也不仅是很密实的建筑、道路的集合体,而是林带绿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体。这在规划学上称作为枝状结构,即城市的林带象树技一样分叉延伸到市中心,在城市的任何部位只要步行数十分钟,便可进入到大自然绿色的怀抱中,如巴黎、华沙等花园城市均有深入市区中的大面积的森林。日本大阪是关西工业集中地,淀川河横穿市区,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也如上海苏州河一样又黑又臭。60年代结合环境治理,市长下决心花大钱,在两届连任期(10年)内,使河水变清,两岸又各辟宽40~60米的花园绿地,成为市民乐于游憩之地。为了纪念这一变化,市民们在花园中央塑造了市长的铜像。上海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已经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整体形象中的绿色已愈来愈多。市中心延安路成都路高架下23万平方米的绿地已经在建设,南京东路、路口的黄金地段,也结合人民公园的改建而辟作公共园林。据新的城市规划蓝图,各区均要建设4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公共绿地,以保证城市的生态和景观质量。各新建的居住小区也均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滨江绿地园林带已经局部形成,可以预期,上海将来一定会绿得更多,绿得更美。
3.人情味及传统性。60年代初,一群有才华的年轻建筑师在国际会议上首先对当时世界流行的“现代建筑”发难。现代建筑思潮于20年代初在德国形成,很快席卷全球,它主要是反对繁琐瑰丽的古典建筑,强调建筑使用功能,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少就是多”等新观点,这一思潮多少抹杀了建筑的艺术性,使一般的建设形象及城市面貌出现较多的类似,所以遭到了不少有革新精神的建筑艺术家的反对,他们的主要观点有二,首先是建筑艺术不能降低为机器,它是思想精神的物化形式,与哲学、美学等理论密切相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学者均已阐述过建筑要体现人类的爱心,而现代建筑给人的是一种机器的冰冷感,不能体现建筑艺术家“爱心”的构思主题。其次,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历来是人类聚居地(乡村、城镇和都市)景观形象的中心,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它是小至一方一土,大到民族和国家传统文明的重要象征。因此建筑师担负着继承和延续文化脉络(英语为Context)的重大责任。
自此以后,西方建筑界新思潮层出不穷,有影响的建筑艺术作品不断涌现。然而,它们千变万化,最主要的还是表现为对人的爱和对传统的继承。前者主要是指建筑功能的合理、方便使用,并营造出一种适宜、温馨的空间氛围。而环境和立面形象也要有人情味,使人产生一种可亲近感。后者主要是指建筑中有机地引用地区的、民族的传统建筑语言,使人们产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恋之情。这一点其实与前者是不可分的,要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友情、感到亲切,势必要融入地方色彩和传统性。如芬兰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托是人情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均妥贴地将现念与地方建筑的传统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日本的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等大师也是将传统性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手。在美国,回归传统的新古典思潮也较甚行,甚至一些高层和超高层的办公大厦,也在入口、大厅或者裙房等处,妥贴地应用古典装饰语言,这些能引起人们联想和回忆的处理与上部的光亮玻璃幕墙,形成文化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对比,增强了建筑艺术的感染力。
近几年来上海都市形象的设计也注重了人情化和传统性。例如在外滩改建工程中,保留并整移了我国近代第一座天文气象台塔式建筑;滨江花园的小品设计,如路灯、栏杆等均采用了西方19世纪的式样,使之与外滩万国博览会的建筑群和谐呼应;一些新式里弄和花园别墅在改建中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使上海近代百多年的欧陆建筑风格的文脉能有机地延伸下去,成为都市形象中极为引人注意的文化景观。
特别要提及的是南市区豫园商城的改建,区政府较为重视建筑文脉的连贯性。南市旧城是上海唯一一块较完整保留了晚清中国传统风格街市的地区,其中心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豫园,历来是市民及海内外游客休憩购物的热门景点。然而这里旧建筑残破不堪,部分已是危房,居民居住条件极差,改造势在必行。当时,改造方案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按一般商业街区布置,建筑外部形象亦是现代的,只是在顶、进门及阳台等处装饰有古典意味的部件及小品。亦即是人们常说的穿洋装、戴西瓜皮帽。另一种则从强化城市整体形象入手,主张建筑布局有分有合,有街市、有庭院(小广场),造型也要以白墙、灰瓦为主,辅以全部传统风格的装修,包括屋顶、檐口、平座栏杆及短柱花篮等,尽管后一种在造价上要高出不少,但为了维护传统文脉,突出豫园城隍庙的文化内涵,最后还是按此方案实施,并邀请精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进行外部形象的装修设计及施工,经数年建设,面目一新的预园商城已于1998年全部建成,那硕大深远的飞檐,那精美的雕liáng@③画栋,那流畅yíng@④回的栏杆平座,高高下下,前前后后,组成既轩昂雄伟,又妩媚多姿的中国古典式建筑的协奏曲,在人们眼中,它既是传统的,又是全新的,既是文化的,又是商业的,堪称是我国近年旧区改造注重人情味和传统文脉的力作。
与之相比,南京路、淮海路的改建则显得逊色一些。南京路旧称英国大马路,它的街景形象多次出现在影视中,一直是上海近代建筑文化的缩影,然而,不少新建的大楼过份强调了建筑的商业形象,现代高技术的玻璃幕墙及铝合金墙板的包装使之失落了特定地段的文化特性。其中尤以海伦宾馆及上海电视台国际新闻中心为最。淮海路也有同样情况,由于高层新建筑的不断崛起,原先法国大马路笔直的街景、浓浓的绿荫、温馨的店面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已经冲淡,引起了不少文化界、建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由此看来,理论界对于上海都市形象中的人情味及传统情怀应该格外地重视和宣传。去年完成的衡山路一条街的改建,便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人们体味上海街景文化的好去处。
三、加强都市的建筑审美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对建筑艺术的观念有较大的不同。西方世界从古希腊开始就将建筑看作为人类智慧和力量的凝集,是美的永恒象征。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所建造的雅典卫城和遍布全国的神庙,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第一个辉煌顶点,至今对建筑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以后的古罗马、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一直是西方艺术舞台上的主角。而我国古代,只将建筑看作为是日常生活的必须,正如已故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其力作《中国建筑史》中所指出的,中国建筑之所以不象西方古典建筑那样数千年屹立在大地上,除了木材结构房屋不耐久之外,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之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基于这种认识,在我国古代,建筑是不入艺术之流的,西方人所崇尚的造型艺术,只有绘画能为人们接受,建筑、雕塑以及手工艺都被认为是匠人所从事的工作,文人是不屑一顾的。由此也带来了建筑理论的贫乏,综观古代艺术论著,诸如“诗话”、“画论”一类的书堪称牛充栋,而关于建筑艺术及美学的书籍却较为贫乏,如此也造成了古代对建筑审美的忽视。这种思想倾向积淀在人们的文化与心理机制中,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即便是今天,父母从小让小孩学唐诗,学绘画、音乐,但却呵斥喜欢弄沙弄泥有着建筑萌芽意识的孩子。在都市审美文化中,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关注也很有限,在目前挂满书店书摊的各类社会艺术类杂志中,除了服务于小家庭私密空间的室内装璜画本外,很难寻觅到有关都市建筑审美的内容。
从国内各城市对都市形象的关注程度看,上海市民的建筑审美意识是较高的。从80年代中期文汇报《文艺百家》引导的对延安东路人行天桥造型问题的讨论开始,市民们对市中心的一些著名公共建筑形象一直较为关心,有的甚至还编了顺口溜。对新外滩广场及浦东滨江大道的绿化、喷泉、雕像等也有各自的看法。对淮海路、南京路等著名市容街景的讨论也有参与意识,甚至连人民广场西端绿地内的大型亭式广告也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然而,从传媒的一些信息来看,这些对都市建筑文化的参与意识还是粗浅的、零星的,建筑审美的方法还是直观的、随意的,需要进一步地引导和提高。
西方工业化国家近年较为流行一种称之谓“参与规划和参与设计”的建筑文化方式。每当一个街坊、一个小区直至一个城市有新的建设项目上马时(特别是与市民关系较密切的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如大型商场、图书馆、航空港等),建筑师、规划师在创意构思阶段,往往让助手带着几个较为成熟的方案设计图和利弊说明,到市民中去广泛征求意见,有的采用传媒手段,广为告张,甚至出现在商店橱室布置中,有的直接上门询问,然后汇总民众对此项目的新建议、新想法,再拿出修改方案。这种让公众直接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建筑学与社会学结合在一起,让民众有直接表露他们建筑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的渠道,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当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准很不一样,建筑审美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往往同一方案赞成和反对的都大有人在。因此有些建筑师对此举持怀疑态度。然而,参与规划、设计能够使都市形象和某些重要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社区人人关心的热点,对于建筑审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就目前上海市民的审美素质来看,应该在城市形象设计和重要公共建筑创意构思等方面多提倡公众参与。
刚才,光荣同志为我们介绍了云南省开展旅游小城镇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光焘和琪伟同志作了主题报告。同志们一定受到很多的启发和鼓舞。各地代表都要将此次会议文件和精神及时带回去,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会议精神的传达落实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学习把握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云南经验
光焘和琪伟同志的主题讲话阐述了发展旅游小城镇的时代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了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工作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要避免出现的错误开发建设模式,提出了旅游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当地情况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在本次会议上,光荣同志介绍了云南省发展旅游小城镇的经验,代表们还实地参观了丽江、大理等地旅游村镇建设发展的情况,相信这些都会对大家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可以说,云南省从实际出发,在旅游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先行者是开拓的、创新的、积极的,但又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唯一的。先行者的全部意义就是为后来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启迪有益的思路,来为更大的成功做好铺垫,这就是云南经验的可贵之处。有同志问我:前段时间我们还批评香格里拉的一个小湖被破坏,为什么现在又在云南召开这么大的会议,来学习云南经验?其实,这一点都不矛盾。正如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瑕疵的美玉那样,云南省也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借鉴学习云南的经验,也不能简单的抄袭模仿,而是要学习他们的工作思路和有效机制,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工作来认真学习借鉴,创新工作。我理解,云南可贵的经验就是在发展旅游小城镇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利用、开发和展示好各方面的资源价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六个方面。
一是注重悠久文化遗产的传承。他们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实现文化遗产的不断地、永恒地升值。为什么旅游小城镇或景点的门票会不断地升值?某个地方的房产价值为什么会从原来的每幢1万多块钱增长到现在的300多万块钱?这就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恢复了原有遗产的价值。这种恢复是怎么来的呢?就是通过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古村落、历史或民族小镇独特的文化遗产的价值,促进遗产的保护,扩大遗产的影响,从而实现遗产资源不断增值,使独特的村镇历史风貌的价值得到全世界的公认。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不至于受到低级的破坏。同时,也是传承和宣传我们中华民族各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避免了把我们祖传的名画当成一般的广告画来出售这样基本的错误。
二是注重独特风味特产的开发。旅游小村镇不能变成空壳的建筑群,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促进农民“生活宽裕”上。首先要体现在这些原来的、祖先留下来的各种各样丰富的、独特的产品开发利用上,体现在创造独特的生产模式上。比如,鹤庆县新华村,它的一家一品、前店后厂的云南的“温州模式”,生产遍及大西北甚至印度次大陆的手工银制品,这种生产模式就是一种发展旅游业的亮点。有许多代表参观回来对我说,他们参观那种前店后厂,觉得非常有兴趣,而参观大的集市就没有兴趣,道理就在这里。其中还包括了我们独特的商品集散方式,如茶马古道,游客们都会饶有兴趣。更重要的是,使村民们认识到了旅游小城镇的开发是当地推广农业产业化,倡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最好的载体之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流行“证明商标”,它与一般的商品商标不同之处在于它为当地的地域性传统商品所共享,如法国的香摈酒就是香摈地区所有香摈生产者所共享。这是一个发展经济、富裕村民的很好途径。我们发展旅游小城镇,就是要从历史传统中发掘出具有优势的农副产品,向传统的名特产品要一村一品,向科学技术要独特的产品,来丰富我们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内涵,更快地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
三是注重和谐自然景观的保护。云南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区,但是各民族能够生存发展的历程延绵数千年,生生不息,就证明了这种悠久的存在就是一种完美的合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典范;是现代人向历史、向古人学习如何善待自然、开拓生存发展空间的活生生的教材;同时也是社会、经济、生态三种效益相互平衡、相互促进的成功范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这种历史的见证物是何等的可贵!世界著名的权威杂志《科学》有一期封面之所以选择了哈尼梯田的照片,是因为哈尼梯田展示了森林、村落、山川、水景和梯田的和谐组合,显示了大自然和人工创造物的完美相处。我们发展旅游小城镇就是保护这些见证物,这是人类的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正因为它们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的学习借鉴意义,这就是通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来达到保护、利用和宣传这些自然遗产的最根本的目的。
四是注重浓郁乡情民风的传承和开发。如果说建筑和村镇建设的格局是凝固的音乐,乡风民俗则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独特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文脉的延伸和继承,是真实的历史文化的现代场景。那些朴实、优雅而又历史悠久的民族歌舞,不是那些所谓的名导演所能模仿的;那些就地取材、品种丰富而又美味的农家菜,也不是那些名厨大师们所能再现的。今天早餐,刘平副省长还专门给我们讲,说要吃得美味,得请那些农妇们来做菜。而要是把这些农户送到正规的厨师学校去培训,回来之后所做之菜就全变味了。云南各地开展旅游村镇的建设过程中,充分保留、利用了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乡情民风,从服饰、歌舞、文字、习俗、物品、生产工具……一切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东西,都会激发游客们的好奇心,都是具有欣赏价值的旅游资源。
五是注重乡村休闲生活的展示。云南农村许多地点和场景,在我们这些城里人看来就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见证,是人类精神回归的世外桃源,也是东方文明的缩影。是这些民族对自然、对人、对社会不急不躁、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的体现,是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延续,是农村生活真实的富裕感、幸福感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专家们提出要真正使农民有真实的幸福感,追求以稳定的就业、良好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有效率的基层政权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幸福指数”,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什么人均GDP、人均收入。这种幸福感是人类最终的精神家园和追求的目的,而不是什么虚假的价值符号的体现和对物质财富的盲目攀比。人们一旦进入这些“世外桃源”,从现代繁忙、紧张、充满竞争的压力感的都市中暂时“解脱”出来,就会充满欢悦的心情。乡村的质朴常常是城市人忧郁症的良药,这就是“农家乐”在全球持续兴旺的奥秘。
六是注重优美田园风光的利用。如果说城市、工业是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这种单向经济活动模式的象征,那么农村、农业尤其是云南这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的村落、小城镇,则是受到大自然、生态系统启示的生产、消费、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的代表。农耕文明经历了上万年,还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工业文明只有两、三百年,就造成了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尽管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定义还有数种不同的阐述,尽管各国政界都将循环经济作为理想而又紧迫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它的内涵就是模仿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一切可用的物质都能循环地利用,也就是向农耕文明学习的过程。这不是倒退,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旅游小城镇建设就是展示农耕文明那种自然循环经济的良性模式。一百多年前,著名的英国城市规划学家、田园城市的发起者霍华德,总结了工业文明的教训,提出城市规划的最高境界就是将城市的经济活力涌到农村去,让农村的自然风光在城市驻足。由此可见,田园风光是城市规划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从旅游资源的价值来看,保留和发掘那些城市居民向往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将会成为他们梦想之旅的目的地。我们在村镇整治过程中,应该学习云南省旅游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充分地保护、利用和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无独有偶,在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法国的乡村,尤其是大画家梵高生活过的村镇的政府,都以经济奖励为手段,促使当地农户们依照梵高油画中的形式来堆放麦垛,以再现当年的场景。我国各地都有许多优美独特的田园风光、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旅游小城镇承载发展、农民致富的不可替代的、不断增值的宝贵资源。所以,正确的村镇环境治理和发展“农家乐”的方针,一定要体现“反向治理”的原则,即外国城镇、乡村没有的,我们中国要有;城市里没有的,农村要精心保留和展示,这样才能发展继承、充分地利用三大资源发展旅游小城镇。
我说的这些,都已经体现在光焘同志提出的要遵循客观规律、促进旅游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五个要点当中,体现在邵琪伟同志发展旅游小城镇要正确处理的六大关系当中,也体现在光荣同志介绍的云南旅游小城镇发展经验的六个方面,大家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正确地把握,认真地贯彻学习。
二、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旅游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尊重小城镇和村落的发展规律、尊重普通旅游者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长远利益,这五个尊重是最主要的。规划的重点不在于引导建设,而在于切切实实地保护不可再生的而又能不断增值的独特的资源。规划要明确划定保护区、禁建区,对村镇中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依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划出一定的保护区。规划又要明确控制区,引导和规范开发建设,节约耕地,保护历史建筑和村镇历史风貌。
二是要注重资源的保护。特别是要注重抢救性地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和生态资源,弘扬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历史风貌,保护风景名胜资源,要切实贯彻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可识别性的原则。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真正做到人无我有、城无乡有的反向规划整治的原则。从生态景观的特征方面来讲,农村、农业代表的是自然性、宽广性、情趣性、传统性和生态性,而城市代表的是文化性、娱乐性、多样性和经济性,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一定要学习成功的经验,避免过分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和过分的现代化。如果把农村建得象城市一模一样,那城里人为啥要到你这里来旅游?把农家菜搞得像城市里的麦当劳一样,他为啥要花大价钱到你这里来吃农家的“麦当劳”?如果把农民的房子建得和城里没有大的区别,他于什么要不远千里来享受乡村的风光?所有的规划建设者都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们在村镇整治过程中,把农村传统的小桥流水搞成大桥污水,把雅致的粉墙黛瓦搞成外贴马赛克加平顶屋,把富有地方特色的“三房一照壁”搞成兵营式的多层建筑,那所有的村镇魁力都将消失,村镇旅游就会陷入一潭死水。这些朴实的道理,我们要深刻的汲取。但是,我们建设部门是非常容易犯这种错误的。所谓“村镇建设”,有的人就是简单地拷贝城市里的东西,依据死板的标准规范,错误地让农民来模仿或包办代替。一个极易引发误导,又颇具吸引力的口号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使不少基层的同志误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消灭农业,来缩小城乡差别。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应该是要利用城乡的差别化,最后来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最终在本质意义上来缩小城乡差别,而不是在表面境况上缩小城乡差别。这些都是历史的教训,是很值得我们那些喜欢搞建设性破坏的同志所汲取的。
三是要抓好试点示范。开发利用旅游村镇本身就是一个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紧密联系当地的历史文脉的继承,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农民的长远利益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定要通过试点示范、经验总结、提炼分析,再逐步在面上推广,切忌一哄而起,遍地开花。云南省搞旅游小城镇建设,早在5年前就开始行动了,2年前我们就到这里来总结经验。对试点工作要踏踏实实地、长期地、艰苦地、创造性的去工作,决不能急躁冒进,追求速战速决、立竿见影的轰动效应。
四是要统筹协调参与的各方。要鼓励政府机关、企业以多种形式帮扶农村。各部门都要严格依照规划的要求,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将当地农民及参与旅游小城镇建设的各方利益主体形成工作合力,形成正确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方案。经济组织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政府主导下的村民自我组织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浙江的乌镇就是这种模式;第二种是以特许经营的形式,依照有关法规,引入成熟的公司、集团来投资,首先投资基础性的、保护性的、抢救性的项目,形成集团加农户的模式;第三种是乡规民约引导管理下的村民自我组织的模式,浙江的诸葛村就是这种模式。它的乡规民约已有几百年,使这个村保护的非常好,成为旅游业的胜地。前年,村民单是门票收入分成就有350万元。不管哪种模式,都要首先关照农民的利益,因为在开发模式的选择方面,农民的呼声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的一切工作目标,都是为了当地农民的富裕;我们的一切工作方法,都要着眼于调动农民保护传承自身文脉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扎根于群众,服务于农民的长远利益,才能获得成功。
五是要研究引导“农家乐”和旅游村镇的发展。建设和旅游部门都要团结其它相关部门,要在“农家乐”和旅游村镇的发展方面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要通过调查研究农村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结合实际、挖掘特色,引导“农家乐”和旅游城镇的建设,用好用足地方特色这个招牌,树立良好的形象。要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尤其是软件建设包括信用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农家乐”和旅游村镇的综合素质、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
六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建设部将和国家旅游局密切合作,在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级的旅游村镇评价标准,开展旅游村镇的认定工作,出台规范性文件,加强对旅游村镇建设发展的指导和服务。这类评价机制应该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谁要是出现了破坏性的建设开发行为,我们就给予警告,列入濒危名单。如果仍无明显的改进措施和效果,就将该城镇从国家旅游小城镇中除名,并进行严厉的处罚。
七是要切实防止开发性的破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尤其是国家的重要部门来提倡某种建设行为时,特别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国内外广大游客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历史文化传统的丰富多彩,地质地貌的独特,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展示出自身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的增收,有效防止开山采石、大拆大建式的低级的破坏性的开发。另一方面,错误的开发建设模式和整治模式也会对我们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兴利除弊,对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影响要做到事前防范,力求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一旦出现了某些破坏性的事件,一定要严肃处理,尤其是一些高原地带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尤其要注重保护。凡是发生此类事件,就要教育和警诫追随者,及时严肃追究造成破坏的人和事,追究肇事者和管理者的法律和经济责任。世界各国都对破坏山体景观植被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如某省一位厅长的儿子在美国留学期间,自己开车时,因发生事故,车辆撞向了路边山坡,美国相关管理部门以破坏山体植被为由,对其处以50万美元的罚款。相比之下,我国风景名胜区甚至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生此类事件,都是不了了之,这就太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