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护理导论知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导论知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导论知识总结

第1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1对象与内容

1.1对象。2000级护理专业大专生118人,2001级护理专业大专生98人,2002级护理专业大专生113人,均为女性,年龄18~22岁。

1.2内容。教材采用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护理学导论》,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参考书籍的书目和网址,如;;;haoy-等。

2授课方法

2.1小组讨论法。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相关理论的授课中,由教师先进行集中授课,然后根据所讲内容给学生布置4~5个讨论题,讨论题应结合课程内容。如进行护理理论教学时,教学的重点是理论的具体应用[1],我们选择了“理论的产生背景是什么”,“理论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论对护理实践有何指导意义”等题目作为小组讨论的问题,并提供多个临床相关病例,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理论(如Orem的自理模式、Newman的系统模式、Roy的适应模式)对照相应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小组讨论人数6~9人为宜,并指定1名学生为组长,负责讨论召集工作,调动全组成员积极进行准备。教师深入小组参加讨论会,各组在讨论结束后推选1~2名学生作为本组代表在全班课堂讨论上发言,课后将书面总结报告上交教师,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在小组讨论中,要让参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讨论法可以集中全班的智慧,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较量,达到同学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动机等,做到因人施教。

2.2案例分析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过程。在案例分析中,教师的角色是制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作为案例的主角来观察问题,需要对所研究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怎样去解决问题。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时应注意选择内容得当的案例。案例运用的时间可根据情况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2]。如讲授护理与法时,在讲到医疗事故的处理时,结合2002年4月我国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加改进内容,如患者可以复印其医疗、护理记录;举证责任倒置;关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力度明显增加等,并穿插“1例错用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在案例分析进行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可根据所学知识,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针对案例给出分析,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2.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提供给学生某种情境,要求一些学生担任各个角色并出场表演,其余的学生观看表演,并注意与培训目标有关的行为。表演结束后扮演者、观察者和教师联系情感体验来讨论表现出的行为。表演的学生可以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自己表演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其他角色的看法;旁观者可以谈谈对整场表演或对某个细节的观感,以及自己从中领悟和学习到的东西。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将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讲授人际关系与沟通交流这一章节后,我们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创设场景:李女士,38岁,已婚,因大便变细且带血5d,食欲差而入院,医生怀疑是大肠癌,准备做进一步详细检查以确定诊断,患者非常担心,脾气变得焦躁不安。作为她的责任护士,你准备怎样与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怎样正确运用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技巧与其沟通并收集资料?学生分成8~10人/组,先用10~15min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讨论角色扮演的要领,然后由3名学生分别扮演李女士、责任护士及李女士的丈夫,3名同学分别予以记录,其余学生观看并给出意见。角色扮演期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不要给予过多干预。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其中“移情”的运用能使学生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患者的感受,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2.4小教师授课法。开放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积极活跃,让学生走向讲台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开放型、多种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吸收和掌握知识[3]。如在讲授健康教育这一章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病人健康教育指导课件,要求内容通俗易懂,能为病人所接受和理解。学生按兴趣原则自愿分成8~10人/组,分工合作,利用自习时间查找资料,分析整理资料,制作精美课件。课堂上,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精美课件。如一组学生使用Powerpointing制作的“孕产妇产前一般知识宣教”,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阐述了孕产妇产前的饮食指导、预防与保健指导、用药指导、产前检查指导、个人卫生指导及护理方法指导,并辅以大量生动鲜明的图片和漫画,整个课件配以柔和优美的mid.文件音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2.5竞赛法。在护理学的发展与展望教学中,涉及到护理学的发展史,内容繁多且覆盖面大,靠教师单纯讲授只会增加课时。为此,我们将此章节作为护理知识竞赛进行。事先将学生分成8~10人/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充实知识,然后利用3个学时进行知识抢答竞赛。知识竞赛分2组题型: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由各组抽签决定必答部分;抢答题分别设计小组团体分和个人得分。抢答时,以口令“开始”后10s内计时,超过10s算弃权,10s后答不出来,由其他小组或同学抢答。竞赛法能增强学生兴趣,简便易行,灵活性强,且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2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授课教师将双语教学简单认定为比例不少于30%的外语授课。教师简单地将双语课程目标理解为“强化英语”,重视英语的运用和表达,但由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广泛而庞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很好地兼顾学习外语和引导学生理解专业知识。[1]

2.缺乏明确的双语教学目标

有专家认为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既能够自如熟练地对外籍患者进行照料护理,又能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进行外文文献的阅读和学习。而我系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为89.1%,六级通过率为19.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和表达。但有研究表明:只有当语言水平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将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上。[2]有的学生反映学习压力大,很难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语言的陌生导致不敢在课堂上自由地进行讨论交流,很难营造良好互动的课堂气氛。

3.双语课程或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础课程,课程地位高,学习任务重。本次教学实践表明,这门课程不太适合实施双语教学,或者不是《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双语进行教学。《基础护理学》授课内容系统繁杂,绝大部分内容是学生陌生的知识,实施双语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护理专业知识,练习近20项技能操作,还要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导致学习负担加倍。

4.没有合适的好教材

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选用什么教材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认为授课时没有合适外文教材,造成教学效果不是很好。[3]我们选择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FunfamentalsofNursing》作为教材,该教材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两门课程,内容系统详尽,结构严谨,英文表达规范,但大部分学生反映难度偏大,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很耗时间,大部分学生干脆放弃阅读英文部分,直接学习后面的中文部分。另外,初次授课教师尚未充分吃透教材,未能发挥教材的特点和优势,导致教师顾此失彼,压力过大,学生“不堪其苦”。[4]

5.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

第3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妇科有很多疾病都需要通过腹部手术治疗,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癌,盆腔包块等[1-2]。因此,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们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入院宣教

当病人入院时,由于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易产生焦虑心理,我们应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向他们介绍病房环境,经治医生及责任护士,入院须知,并告知他们如何做好辅助检查,如心电图、X线、B超、生化检查等,使他们解除陌生感[3]。

2术前的健康教育

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仍是病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手术环境及手术方法、麻醉方法、用药、备血目的,血的来源等。这些都是术前病人十分想了解的知识,因此,在术前准备过程中。我们就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告知手术所需的大约时间及手术麻醉清醒时间,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药物镇痛方法等。并教会他们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告知禁食时间,物品保管(饰物、假牙等),术后特殊卧床方法、床上大小便训练等。使他们以最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4]。

3术后健康教育

活动指导:根据麻醉方式,4至6小时就要翻身,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发生褥疮。告知早期活动的好处及下床活动方法,如下床时,可先坐在床沿上双腿下垂,如无眩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再站床边,开始步行时、腹部勿用力,双手按住切口绕床缓行,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日2-3次。

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后麻醉作用消失,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所以术后第一天就可鼓励患者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肠功能恢复,但要避免进甜食以免腹胀。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以含富有营养的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为主[5]。

4出院指导

许多妇科手术需要家属特别是丈夫的配合,妇科健康教育有特殊化,特别在夫妻性生活方面,护士应婉转地通过对话的方式,巧妙地应用语音,使得他们理解和配合。比如: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须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三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半年、同时要注意营养调理,保持外阴清洁等。因此出院指导不应只对病人而言,而是要连同家属一同宣教。

5讨论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士良好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护士应掌握有关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我们通过对腹部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密切了护患关系[6-7]。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2.

[2]蔡伟萍,黄叶莉.妇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7A):1142-1144.

[3]张耀刚,李丽.术后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3,17(5A):514.

[4]段华,夏恩兰,于丹,等.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301-304.

[5]肖勇,纪燕琴,姚招琴.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2006,7(5):95-99.

第4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1 PBL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及方法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很适合将临床案例引入课堂教学,这不仅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判断及分析能力。PBL案例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如下[1-2]:(1)上课前,教研室组织教师一起备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筛选临床病例,将复杂的临床病例调整成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同时也要梳理课堂讨论内容与步骤。(2)在病例确定后,一般有课前、课中与课后导入法。在介绍新课前在课堂上介绍病例,引发学生对该病例的思考,称为课前导入法。课中导入法是在讲授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后引入病例,再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思考与分析。一般学生在教师的帮组下可以比较正确的分析案例问题,该方法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导入法是在教师讲授完某一章节的药物后再引入病例。此种方法有助于阶段性总结和复习。(3)案例问题的设计在案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PBL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所设计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病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案例问题设置恰当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斟酌案例中的问题设计。(4)在案例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还须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做整理总结,做好课堂讨论笔记,总结课堂得失。(5)在案例教学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回答问题的逻辑性、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同学间的合作能力。然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提高,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

2 对不同专业学生的PBL教学法的思考与探索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药理学知识掌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PBL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例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则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物治疗为重点,强调合理及安全用药。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应突出新药的研究开发,让学生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应以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为侧重点。对于中医药背景的学生,以LBL教学为基础结合PBL教学法。因此,在PBL的教学中,针对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选择最适合的PBL教学内容及方案设计。

2.1 临床专业药理学的PBL教学

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PBL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进入药理学学习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过生理、病理及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PBL教学时,应选取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为案例,将临床上复杂的案例分割成若干个简单具有一定深度及广度的小病例,案例问题设计应侧重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等方面内容,设计的问题应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临床专业的学生往往较多,容易出现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等问题[3]。

2.2 药学专业药理学的PBL教学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应该突出新药的研究开发,使学生熟悉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把Ⅰ到Ⅳ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贯穿于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加I期临床试验和药物药效试验过程,掌握有关药动学软件进行参数计算和药物药效评价方法,同时掌握Ⅱ至Ⅳ期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以药物的临床评价为主线,以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安全为核心,强化药物质量和安全意识[4]。

2.3 护理专业药理学的PBL教学

护士既是医嘱的执行者,也是病人药物治疗的监护人。在护理工作中,防止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PBL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及问题的设计上应以“实用性”为主,突出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护理,对药物的化学结构、体内过程、制剂、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应进行简化或删除。例如,张会爱等在PBL教学中侧重讲解代表药的药理作用,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并让学生对问题病例提供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进一步分析疾病的药物防治[5]。

2.4 中医药专业药理学的PBL教学

第5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 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关键

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1]。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质量不仅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护理水平,也反映着一个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现我院实行夯实基础护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现将我院基础护理管理的具体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转化思想,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

实行临床护士岗位责任制,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伤病员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依旧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规范护士的服务语言及行为,引导护士进行新的服务变革,以适应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拓展了基础护理内容,永远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我能为患者做什么”的服务意识,关爱人的健康,提供温馨的服务,施行亲人般的护理,从洗脸、梳头,到洗脚等患者不能自己完成的生活护理,都由我们亲手去做,护士不再只是重视打针、发药,对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文化背景都得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完善基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多个专项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吸痰、超声雾化、皮肤护理、铺床、导尿、灌肠、洗胃、心肺复苏、护理文件书写“三基”理论等,各科室成立基础护理质控小组,全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领导和骨干护士组成,负责全院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方法的制订修改,督查总结反馈全院基础护理质量;科室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小组长组成,各专项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质量指导,培训考核,各质控组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活动,并记载活动情况和考核成绩。

3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水平

3.1 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三基”理论测试全院组织每年测试一次,参与率100%,各个科室每周组织至少一次业务学习,每周晨会10 min,口头提问护理理论专科知识,全院每月组织1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发展等。

3.2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 基础护理操作由各专项管理小组和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监督、考核,全院护士包括护士长每年都参加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

3.3 重视新护士的岗前“三基”培训,减小水平差距 随着我院的发展,近3年来我院每年所招聘的新护士基本上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所以对新护士应安排1个月的岗前培训,重点以有关护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观察病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沟通技巧和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培训为主。

4 主要体会

4.1 政府支持,提升护理人员的价值 基础护理的落实需要政府对医疗制度改革,旧的医院收费标准体现不到护士及医生的工作价值,医院只能靠药品及医疗设备的创收来维持医院的运作。长此下去,丢失的将是护理和医疗事业,成就的则是医药器材事业,推行医院无陪护制度,实行护理三级等级管理,注重医院床位与护士配备,注重护士分层次使用,加大护士准入制度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患者的报销比例,增加企业,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社会媒体大力宣传,人人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

4.2 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基础护理工作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最好桥梁,护士做好基础护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汇报给医生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可以给患者一种安全感,信任感和亲切感,可以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护理纠纷,故应加强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职业的道德水平,做好基础护理。

4.3 基础护理要有丰富的内涵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难度可能低于手术的配合,专科护理等技术,但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危重救治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的每个护士,无论学历,职称如何,基础护理的技能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基础护理是其他护理的基础,与其他治疗一样重要。

4.4 将基础护理指标具体化 有的护士认为基础护理可做,可不做,做好了,只是外观上好看,做不好,对患者的影响不大,因此检查时做得好,不检查时能敷衍则敷衍,基础护理流于形式,临床上应征询患者的意见以判断基础护理的好坏,从而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4.5 合理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提升护士的价值 遵守价值规律,遵守商品经济原则,按护理服务成本收费,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物价、卫生主管部门在确立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上应尽可能使开展的医疗服务都有收费项目体现,并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改变逐步调整医疗收费标准,体现市场竞争机制,要考虑到护理服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应根据技术难度,劳动强度和所消耗的时间制订服务价格,同时应根据社会总体物价变化情况进行调控,使护理劳务费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

4.6 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患者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为患者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第6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患沟通;临床护理;重要性

本人在骨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深感护患沟通在治疗、护理及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把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1语言交流

沟通是门艺术,也是增进护患关系的金钥匙。而语言却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和先决条件。高尚得体的语言可以平衡和稳定病人的不良情绪,保证平等的护患关系。以视病人如亲人的宗旨,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维护病人的利益和隐私,给病人一种到医院就像到家,宾至如归的感觉。病人刚入院时,由于疾病的影响和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恐惧和不安,护士在接待病人时要注意态度热情,表情真实诚恳,语言温和得体,使用礼貌用语,切忌使用生硬、粗暴的语言。对不能实现的不要轻易许诺,做个守信的人。此时你的举手投足、一字一句,都会给病人留下一个良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为今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做好护患沟通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让病人感到满意和信赖。值班期间认真掌握所有病人的病情,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及时处理病人出现的问题。骨科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长期卧床,会出现失眠、疼痛、褥疮发生的可能。对失眠的病人我们应该帮助病人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和保暖措施,开导和在床旁陪伴病人,避免病人昼睡夜醒,使病人顺利入睡;对出现疼痛的病人,应观察疼痛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必要时通知医生后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为病人减轻痛苦,保证睡眠质量;对于长期卧床不可随意改变、消瘦、高龄的病人,我们应定时检查皮肤、定时翻身并对褥疮好发部位进行定时按摩,必要时给予气圈垫空,保证床单干燥、清洁、平整。

3 具有全面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

一个技能娴熟、学识全面、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会赢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骨科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对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疗等方面做个全面的了解,向病人做好入院健康宣教,如:病情介绍、发病的机理、检查的范围和指标、情绪的调节、饮食睡眠护理、预后及康复指导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现代医学、护理学的迅猛发展,病人的文化层次的提高,护士只具备专科理论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学习其他领域的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总体水平,这样才能对病人提出的各种来自于疾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必须要反应敏锐、技能娴熟、沉稳不慌,为病人减轻痛苦的同时还带来安全感,让病人感到你是一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医学模式下的复合型的、多元化的护士。

4富有同情心和爱心

护理工作分为两方面,一是治疗护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二是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安慰、支持、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善于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感受他对疾病的体验,理解他因疾病而出现的种种痛苦。耐心、细致、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心声,恰当的运用面部表情(如:点头、微笑、同情的眼神等)、体态,对其做出回应,给病人以亲切感。对待病人做到人人平等,不分年龄、职业、、地位高低都同等对待。尊重病人隐私,为其保守秘密,不得取笑病人。同时,要增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的主动性,进一步融洽关系。

总之,加强护患沟通是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的必然之举。

参考文献

[1] 刘惠玲,程瑞芝.浅论情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

学杂志,2002,17(1):60.

第7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卫校 妇产科护理 情景教学法 科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3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事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强,医疗行业迫切需要更多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卫生专业人才。同时,医学专业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既具有基本护理理论知识又掌握基本护理实践技能的中等护理人才是中职卫校的办学目标[1]。我校在教学改革探索中,对情景教学法的实践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本文笔者就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做了初步浅析。

1 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法的背景分析

1.1 学科背景分析

长期以来受经济水平和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中职卫校对于学生的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信息资源大部分都是从教材上获得的,例如说一些教学文字、图片、模型等。教学方式也比较的死板,硬性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感觉枯燥、生疏和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听课也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好。近年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被广范应用于临床和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情景教学方法在设备上的需求。

1.2 学生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校、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的逐年扩招学生,极大地冲击了中职卫校的生源,中职卫校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源只好降低自身的招生标准,学生入学门槛也是一降再降。这些生源大部分是中考落榜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的薄弱,学习能力也很差,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存在着不足,实践能力差,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如果任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灌输专业理论知识就会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作为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达到良好的效果[2]。

2 情景教学法实施的条件支持与准备

2.1 硬件方面的支持与准备

“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力的改革,中职卫校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对教育产业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中职卫校的教学基础设备也得到了更换。各级政府每年也会划拨大量的专项资金用于中职卫校的实训室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在强大的资金援助之下,中职卫校建立了大量的仿真护理技能实训室,多媒体教学系统和仿真模拟人的配置,这些为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硬件设施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为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所以,硬件设施是情景教学法得以充分应用的基础设施保障,情景教学离不开硬件设施。

2.2 软件方面的支持与准备

在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中除了有硬件设施的支持外,还要有强大的教师团队,这也向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稳固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具有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知识,以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我们的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任教老师会定期到临床医院进行学习进修,掌握妇产科护理技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情景设计更加的合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妇产科临床实践。

3 情景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情景教学法就是指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首先使用案例引入新课,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不自觉地探索、学习相关知识。其次,再进行详细讲解,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临床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3.1 创设情境,形成具体的表象

在情景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形成具体的表象。我们下面以产后护理情景教学为例展开具体的论述。教学设计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产妇的一些相关资料分发给各个组的同学让他们熟悉病患的情况;第二步,对学生进行角色的分配。主要有三个角色分别是医生、护士和产妇,护士可以由若干人担任并且要负责不同的任务。比如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询问病人的心理状况,指导病人进行相应的检查等,可以将这些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护士去完成;第三步,进行模拟表演。任教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这一模拟情境中产妇和医生是关键,所以,产妇的表演一定要形象逼真,指导学生形象模拟产妇产后的基本生理表现,如生命体征、子宫复旧、恶露的特点、泌乳的变化等。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医生的表演也要具体形象,并且对于产妇的一些突发性的症状要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使学生在形象逼真的情景教学模式中学到更多的护理知识[3]。

3.2 讨论病例,让学生深入到情景中来

在情景模拟表演完以后每个小组要进行护理诊断的讨论,然后给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具体包括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护理计划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一定要按照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护士要分别对产妇的休息、饮食、身体恢复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与产妇进行交流,充分了解产妇的要求,时刻关注产妇的变化,进而做好产妇的护理工作。

3.3 认真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对产妇做完护理工作以后,每个小组要将病患的一些基本的情况进行一下总结,例如,产妇在产后的健康饮食、护理的措施等,然后填写病例报告单将病历单存档。模拟表演完成以后任教老师要进行简短的总结,对于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指出其中的不足给出建议,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4 情景教学法运用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虽然在妇产科的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优点很多,但由于我校起步稍晚,情景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也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首先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由于老师和同学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对待学生的模拟培训方面经验不足,往往会导致任教老师的教学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效果;其次是教学人员的问题,有些老师的临床经验不足也影响到了情景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另外,由于资金投入紧张,使情景式教学所需的教室、实验室等一些设备不足,限制了全面开展情景教学的空间;以上这些问题,学校也已经采取了措施解决,如每年派教师外出学习、努力争取资金建设教室、实验楼,用以改善教学环境。在情景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4.1 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

在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情景的创设合理得当,只有恰当的情景创设才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合运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知识的教授,这就要求我们执教人员有针对性的选择那些更为适合开展情景教学法的教材内容,进行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4.2 对教学时间的控制

情景教学法可以说是以实践为主的,但是大多数的中职卫校每节课的时间设置一般为90min左右,所以,在进行情景创设的过程中任教老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情景创设中来。

4.3 对教学课堂的控制

虽说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任教老师仍然是教学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可以积极自由的发挥想象,可以大胆的设想,大胆的进行情景模拟表演,但是不可以完全放任不管,否则课堂就无秩序可言,教学目标也无法顺利达成。因此,在情景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任教老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秩序,做好教学监控工作,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中提高实践能力,任教老师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充分优越性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提高了课堂质量。首先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犹如置身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形象、生动、具体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完成了妇产科护理技能的初步训练;再者就是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认识到医、患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4]。

5 结语

总之,我们认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妇产科护理教学的质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情景教学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静.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0,4(9):2334.

[2] 戚林,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2-23.

第8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ECG;教学方法

ECG在临床上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其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等特点。然而ECG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课时少内容多,理论较为抽象,难以识记,同时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而情境式教学能使ECG的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变单纯的教、练结合为教、学、做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变抽象思维为形象直观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从护理专业角度出发,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护理专业的ECG教学方法。

1明确目标,强调ECG地位

“意识有多远,人就会走多远。”在当前医疗体制下,很多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想当然的认为ECG是医生需要掌握的诊断技能,与自己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故从一开始对于ECG的学习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ECG学这门科学本来就难以理解掌握。所以,从进入学习的开始就要提高ECG学习在护理专业学生的地位,强调ECG的重要性和并从长远的角度分析临床使用的广泛性。尽管目前护士尚无独立的医疗诊断权利,但是未来护士不再作为被动的医嘱执行者,患者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一直提高。其次告知ECG学习的难度,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学习计划。

2重视ECG原理教学

要想学透ECG、学懂ECG,以往护理教学将ECG的原理部分略去不讲或是过于简单化的方法是绝对不行的。笔者认为要在原有ECG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心电原理的讲解,同时结合解剖学知识、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ECG操作之中,由浅到深,帮助学生推导出解读ECG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反复穿插原理和规律,灵活运用。对于原理部分,在课时安排上也可适当增加,讲解不宜过快,保证大部分学生能掌握。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实践应用

ECG课程设置要重视其实践性特点,因为ECG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故我们所设置的实验课课时数多于理论课,而且要求理论和实验相互穿插,做到边讲边练,这样有助于学生消化记忆。

教学方法:

(1)总学时2小时,其中理论8小时,实验12小时,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安排1次实验课。反复提及各个波形的正常大小、形态和意义。收集了临床一些不典型的ECG,学习异常ECG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典型到非典型的顺序。实验课由老师带领学生看ECG幻灯片。

(2)整个教学分两步。首先全面系统讲授ECG的特点,然后学习实验课。实验教学分3步:①给学生讲解阅读ECG的步骤与方法;②将临床中获取的典型ECG择其中60张自编教学图谱,将其放大、编号、过塑后粘贴在20cm×26cm的硬纸板上,制作成便于阅读的供学生自读的ECG,在此过程中老师负责指导;③用幻灯片进行全面回顾和复习。

(3)总课时数、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比例以及实验课开出时间改变同上。实验教学分4步:①对照幻灯片给学生讲解阅读ECG的步骤与方法,强化了其阅图顺序的习惯,并演示解读全过程;②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共同阅读一张ECG,加强其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并要求每组学生必须将分析步骤和诊断结果记录下来,向老师核对结果正确性;③用幻灯片进行总结时,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④为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之间互做ECG检查,加深学生对ECG的认识。

4多阶段式考核评估

考核能促进学习,对于ECG教学,我们采用了阶段式考核的办法,共分7次,以防止学生遗忘,同时加深理解。完成ECG原理和操作技能学习时,能识别ECG机主要操作部件,即进行原理和操作测试,能正确操作ECG机并独立描记1份ECG。由于课时有限,测试只能随机抽选部分学生,第二次考核学生能否准确计算心率,测量ECG各部分组成;第三次考核保证学生能准确判断ECG各组成部分是否正常,按程序分析ECG,同时判断心电轴及其临床意义;第四次考核,要求学生把自己给自己出的ECG报告交予老师,能识别左右心房、左右心室肥大的ECG,并归纳其ECG特点;当上完正常ECG时,第五次考核保证学生能识别并做出定性、定位及分期诊断,心肌缺血、坏死ECG;督促学生以进入更深一层知识的学习记忆、练习,掌握好一层知识的基础。第六次考核能正确分析严重心律失常的ECG特点并做出判断;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能分析高钾、低钾、高钙、低钙及洋地黄类药物造成的异常ECG。当ECG课全部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当场做出诊断的机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异常ECG。尽管有些繁琐,但这符合护理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且实践证明收效良好。

能力考核评价:①技能考核:采用双盲法操作考核,考评人员不知学生组别,只需要学生能在10分钟内完成现场安装十二导心电图机的导联、并打一份完整的心电图;②能力考核:对自己操作的心电图包括电轴、心率、波形、波段测定进行判读,时间25分钟,当场收卷。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专业心电图实践教学方法的尝试[J].护理学导论,2012,8(28):96-97

第9篇:护理导论知识总结范文

1.1应用情境模拟的教学内容

目前所涉及到的课程几乎涵盖了护理专业各专业课的内容: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人际沟通、中医护理学、母婴护理、五官科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急诊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管理学、眼科护理学。除了和以上相对应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护理临床带教应用到情境模拟教学法外,手术室的护理临床教学也常应用到这种教学方法。另外也有对学生专项能力的培训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健康教育、心肺复苏操作。在学校的教学中,无论理论讲授还是实验课练习,基础护理学应用情境模拟的方式是最多的。

1.2教学方法

经查阅文献,研究人员对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各抒己见,但大多包含相似的步骤,包括情境案例和教师、学生、实验室的准备,教学过程与评价总结。

1.2.1情境案例的准备

情境模拟是建立在案例的基础之上的,案例设计是情境模拟的关键。案例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其问题设计有一定要求。专家认为案例的选择应以教学教材和大纲为基础的前提,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启发性: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②代表性:选择的案例必须符合临床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并能够反映疾病护理的特点,还要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相联系。③真实性:教师必须选择贴近临床最新、最典型的病案,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符合该病案特点患者的护理进程或护理的新技术。案例的编写人员有负责理论讲授的教师,也有临床专家组。情境案例编写完成后在课前1周发给学生进行准备。

1.2.2教师准备

情境模拟教学法对参与的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取得教师资格证、本科以上的学历、多年的教龄、中高级职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情境模拟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其中起引导的作用,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要求掌握的护理操作融于不同的临床情境中,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分析教学环节,构建评价体系;然后将学生分组并解释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目的、包括内容、实施路径及方法,也可以与学生一起编排具有代表性的模拟情境,对学生进行指导。

1.2.3学生准备

学生根据所给案例,自行分配角色,如护士、医生、患者及家属等,查阅资料,准备情境模拟所需要的物品。

1.2.4实验室的准备

情境模拟需要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这样可以增加临床的真实性。研究人员一般会根据案例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场所,如护士站、病房、医护办公室、产科病房、手术室等、完善的母婴护理实训室等;仪器与设备、服装、道具等都需要提前准备,模具可以购置,也可以自行制作,物品及空间的准备一定要尽显真实,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模拟的顺利进行,提高效果。

1.2.5实施过程

情境模拟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一个联合体,以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来促进教学:①案例是它的基础,就是案例结合情境模拟;②以问题为中心,案例需要依据本次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出问题;③任务驱动模式,提前将案例发放于学生。根据情境模拟与案例结合的方式,刘曼玲将其教学过程分成了5个步骤:①备课中选定案例、确立主干问题;②课堂中引入案例;③根据案例展开讨论;④针对案例进行整体护理情境模拟,可以是师生合作完成;⑤小结与评价,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这其中缺少了学生准备的过程。相比之下,陈莹等的教学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即教师先设计情境,并于1周前发于学生促进思考;然后学生查找资料并分组模拟情境,模拟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探讨及教师点评。王娟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模拟之前到医院去观看真实患者的临床表现的过程,然后再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为情境模拟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有研究人员用情境模拟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带教,即学生入科后由带教教师扮演各种角色,帮助学生熟练各种操作,然后再由护士长分配带教教师,到临床参与实习。赵嘉等在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前,先让学生观看有关操作的录像,然后由教师分角色进行扮演整个过程并讲解,再由学生分项熟练练习技术后对教师事先分配好的案例进行模拟。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整体感观,避免了模拟时不知所措的局面。还有的情境模拟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更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效果

2.1情境模拟教学帮助学生适应临床环境

情境模拟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即提供了与医院相似而安全的环境,同时还提供了模拟的患者,允许学生犯错误,反应的时间还可以延长,不至于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反复的练习,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学习。学生在角色设计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临床护理工作,减少学生实习时面对临床工作而出现不知所措的局面,利用所学过的理论与技能,架起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使学生适应实习期的快节奏生活。

2.2情境模拟教学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3.33%的学生认为情境教学能增强课堂学习兴趣,88.89%的学生认为激发了主动学习意识。情境模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营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护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2.3情境模拟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情境模拟教学中,学生能应用各专科知识,提出护理目标,拟定护理计划,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与综合运用知识,以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判断及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与课堂技能相比较,情境模拟是一种可以影响知识、评判性思维和自信心的教学工具。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活各科学习中储存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4情境模拟教学法可以培养合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组合的体现,它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心理活动技能与沟通能力。在情境模拟教学活动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从查找资料、角色分配,台词设计及模拟练习都需要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情境模拟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不同临床角色,使学生可以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中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的锻炼。

三、情境模拟教学法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3.1情境模拟与现实的差距性

情境模拟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是被各种量性与质性实验证实的。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受到关注,毕竟它不是临床现实的真实场景。Choi通过质性研究指出,学生认识到在情境模拟与真实的环境存在差距,而且感觉很难提供他们在真实临床环境中所体现的。所以学生对于医护人员的模拟有一定的难度。Lasater的研究证明,情境模拟从来不会取代现实中患者的护理情境,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辅的、对患者进行合理护理的模板。所以如何增加情境模拟的真实性,减少与临床实际的距离将是护理教育界下一个要攻破的课题。

3.2情境模拟的时间安排与资金投入问题

情境模拟的完成需要有意义的时间与金钱的投入,所以从时间上来说,它只能针对典型的病例进行分析,不能囊括大部分的病例,这就造成了学生接触面的受限;另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在进行情境模拟时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简要的分析,合理的进行资金的分配。实验室的模拟设备的质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仿真的情境模拟在提高学生的感知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多种方法学习能力方面要高于低仿真的情境模拟。有研究发现不是资金的投入越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如何做到时间的适时分配及资金的合理性安排是研究者们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