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专业就业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专业就业情况

第1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关键词:新疆高校;农学专业;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34-02

一、农学专业生产实习现状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因此对生产实习不够重视[1]。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在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生产实习是农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并在以后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石河子大学作为兵团唯一“211”院校,农学专业是大学最具特色也是成立最早的专业之一。目前,农学院农学专业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采取多点实习制度,每个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一般1~5人。从四月份到八月份,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实习点开始驻点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归实习单位统一管理,并按照实习计划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同时,确定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地点,安排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及实习前培训。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学生与实习单位,发现问题便及时解决,定时对实习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内容的安排及实习的具体指导工作,并及时与校内指导教师交流学生实习情况。笔者用两年时间对生产实习点、学生实习过程及实习效果进行了调研,发现现行生产实习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农学专业生产实习提供参考。

二、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比较分散,不能实行统一管理。近两年来,农学专业实习单位有三十几个,遍布南北疆,如乌鲁木齐、阿克苏、库尔勒、伊宁。由于距离学校较远,学校指导教师不能经常性地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指导实习工作,从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些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作息有严格的规定,能够做到全程悉心指导,而有些单位则把学生放在实习基地很少过问。分散的实习地点也使实习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差的实习质量很容易动摇学生的专业信心和专业兴趣。现在很多实习单位以科学研究或作物育种为主,但在科学研究和作物育种的过程中,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与真正的农业生产差别很大。新疆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几乎全程机械化,但在实习单位的作物种植中机械化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反应农业生产的情况,从而使生产实习与农业生产脱节。

2.实习单位性质多样,实习待遇和实习内容不统一。实习单位既包括企业单位如种子公司、肥料公司,又有事业单位如各级农科院所、农牧团场。实习条件差异很大,有些单位的住宿条件可以达到宾馆标间的标准,而有些单位食宿条件及安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其次,实习补助不同,多则一千五六,少则三四百。实习待遇相差悬殊,容易引起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的不满,产生矛盾。实习内容不统一,个别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内容简单。简单的实习内容会使学生感觉实习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最突出的问题是实习单位研究作物比较单一,可能只有一种或两种农作物,结果使得学生除了实习接触的农作物外,对其他作物的了解不多,学生不能拓展所学知识,从而使得生产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3.部分学生对生产实习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实结材料简单。在实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圆满完成单位分配的任务,在工作中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有些甚至可以提出很好的建议,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但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足,比较单一。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性,交际能力不强,而且缺乏自主完成任务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冷静的思考和合理的解决,容易做出过激表现,与实习单位或指导教师产生矛盾。也有一部分同学反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没有多少收获,总是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机器一样执行命令。这一情况从实习日记、专题报告和实结中也可见一斑。专题报告是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深入分析,是衡量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参考。实习日记则记录学生实习中的具体工作及对每项工作的总结,反映了学生对生产过程的掌握程度。有些同学写日记和专题报告犹如记流水账,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些同学几个星期只写一两篇,究其原因就是工作缺乏自主性,观察能力不够。但大部分同学专题报告选取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写作中除了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陈述,更融入了自己的见解,专题写得非常深入。也有同学地实习日记记录得非常详细,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实习生做了很多工作,掌握了生产操作的基本要领。因此,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实习重要性,学会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实习,能够更好地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三、完善生产实习的意见与建议

1.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内容及考核制度。对于以农学专业为优势或特色专业的学校应该重视生产实习的作用,加大投入,建立规范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能够保证实习学生食宿及安全,从而避免学生往返实习地点与学校的安全隐患。安排合理的实习内容,能够保证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掌握新疆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如果能够实现几个涉农专业统一实习,如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及农学专业,多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实习效果。

2.把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融合到生产实习中去,如作物栽培实践课、作物育种实验课及种子学实验课。有些课程仅限于课堂讲解,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的学生来说,学习内容太虚幻,不容易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能够把一些课程内容放到生产实习中讲解,然后通过实习进行实践,这样既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实习内容。以往生产实习仅仅局限在农作物的生产阶段,即整地、播种、管理和收获,但对于后续工作,如考种、轧花、种子加工、检测及销售等很少涉及。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成为提高农业产值的重要方向,而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不断加大。所以增加学生农产品深加工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证。新疆农业中的“一红一白”就是指棉花、番茄和辣椒。目前石河子大学农学专业教师主要从事棉花、小麦、玉米的育种与栽培研究,所以学生接触的作物比较单一。辣椒和番茄产业在新疆具有广阔的前景,如果实习时实行多专业共同实习、多导师联合指导,那么农学专业的学生将从蔬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身上学到更多知识。

4.开展专门实习指导课。尽管学院每年生产实习之前都有一次动员大会,对实习重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都反复强调,但缺少统一实习效果普查,而且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生产实习来达到理论结合实际、促进自身成长的目的。在实习之前,不但要做实动员,还要开设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课,讲授在实习过程中学习的重点、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及时开展实习效果检查。通过座谈会结合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实习效果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做到对于问题和错误早发现早纠正,避免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才发现一无所获的现象。

5.明确实习目的,不能把生产实习与工作或毕业实习相混淆。现行的分散实习机制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目前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学校和一个专业的重要标准,但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毕竟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虽然分散实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率,但实习内容单一,管理不方便,效果差异大,进而影响实习质量[2]。建立实习基地,统一安排实习内容和实习指导教师能够使生产实习更加规范,减少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实习效果。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业也应该引起重视,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配合实习制度的改革。在毕业前安排专门的就业实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联系实习单位。与实习单位达成一致后,学生可到实习单位进行短期工作实习。这样既可保证生产实习的质量,又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就业率。通过生产实习的磨炼,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农业生产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无疑为后期的工作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及解决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将成为社会的急需人才,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应该以夯实理论基础及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为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生产实习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从而在教学基地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得生产实习更加合理、完善、丰富,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之,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农业发展的重任。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生产实践,加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了解当代农业发展前沿,为将来的生产、研究做准备!

参考文献:

第2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一、生产实习改革的目的

农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在毕业生实行国家分配时期,生产实习安排在第 4学年的下学期毕业之前进行,又称为毕业生产实习[1]。学生一般被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生产或科研单位) 进行为期不少于 3 个月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生产或科研训练。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之后,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毕业生产实习的效果越来越不理想。例如,由于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在实习期间,以致学生频频奔波于招聘市场;用人单位要求拟聘的学生到单位内实习,造成传统意义上的毕业生产实习逐渐淡化或名存实亡,变样为就业实习。尽管这种就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用人单位的就业实习与学校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有很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缺少本专业生产实习训练内容,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短板。因此,农学专业“3+1”实验班,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将生产实习与就业实习分开,既可保证本专业实践训练的良好实施,也留有半年的就业实习时间,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或选择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就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二、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实践

依照北京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农学专业的生产实习在安排上突破传统的实践范围,实习对象不仅包括大田作物,也扩展到设施农作物的蔬菜、花卉、食用菌以及果树等,期望学生以农学专业的学科理论为基础,通过广泛的实践活动,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同岗位的需要。农学专业“3+1”实验班每年招生 30 人。根据培养方案,在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为期 3 个月专业生产实习。在毕业的 3 届学生实习期间,采用过两种生产实习方式———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实习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实习效果各具优势,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

实验班 2005 级和 2006 级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意愿分配实习单位,每个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一般 2~6 人。将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分别安排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习基地既包括生产单位又涵盖科研单位,如民办企业的北京市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公司,乡办企业的延庆县四海花香农业公司,县办企业的密云县原种场、昌平区金六环农艺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科研机构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等。实习期间实行住点实习制度,执行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同时成立生产实习领导小组,确定每个实习单位的校内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单位和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本单位具体的实习工作,安排实习内容,填写“生产实习考勤表”和“生产实习鉴定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际工作天数要求不得少于 60 天,并要按时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上交“生产实结”,参加生产实结交流会。学生实习成绩根据实习单位的鉴定、考勤情况、实结等综合评定。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

实验班 2007 级采用集中实习的方式,统一到北京农学院新建的大学科技园实习。大学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亭自庄村,占地 67 万平方米,分为露地种植、保护地种植、果园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功能区。科技园先进的设施吸引了多家农业技术企业入园孵化,学生在科技园实习可以接触到较多的农业新技术。在实习安排上,每天 1 名教师随学生到科技园实习,负责教学和管理工作,学生则参加园内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针对企业生产内容,将学生分成 6 个实习小组,每组安排 1 名学生作组长。科技园从企业中选派 6 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作为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生产和劳动。1 个小组参与 1项生产活动,分别是露地作物生产、温室花卉生产、大棚蔬菜生产、温室特菜生产、大棚草莓生产、蘑菇生产。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上述几个生产活动的实习,每两周轮换 1 次实习项目,并召开 1 次学生座谈会,交流实习情况。实习期间,学生填写“生产实习日志”,学生组长填写组内学生的“生产实习考勤表”。学生实习实际工作天数不得少于 60 天。实习结束后,召开生产实结交流会,评选实习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学生上交“生产实结”,指导教师和学生组长共同参与“生产实习鉴定表”中鉴定评语的撰写和实习成绩评定。

三、两种生产实习方式的利弊分析

(一)分散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

分散式生产实习要求学生到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实习,存在以下优势:(1)直接接触社会。每个单位实习学生人数有限,有利于培养与人交往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2)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选择实习单位,学习有针对性,有利于调动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学习的技能具有先进性。实习单位均为教学科研长期合作单位,无论是生产单位还是科研单位,其科技水平均在本市或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学习的技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分散式生产实习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1)实习内容较单一。受实习单位生产对象或科研方向的限制,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工作岗位较固定,学习的内容相对单一。(2)学生管理有难度[2]。由于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学生分散到实习单位后,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实践中曾发生过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也有过离开实习单位不请假,以致指导教师“报失”的事件。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管理措施。(3)实习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单位的工作性质及校外教师的指导水平,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实习效果。大部分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听到或看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集中式生产实习的优势与不足

集中式生产实习选择到本校大学生科技园区实习,统一内容,统一管理,与分散式生产实习比较有以下优势:(1)实习内容较广泛。 科技园内有多家生产企业,生产方式和对象也多种多样。实习中安排了 6 项生产管理活动,并且实行项目轮换制,每名学生都能学到或了解较多的生产技能。(2)学生易于管理。尽管学生被分配到不同实习岗位,但在同一个园区,随队教师容易与学生及指导的工人师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可以通过每两周 1 次的座谈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工作积极性容易保持。实习岗位的轮换制,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生产知识,同时也能维持实习的新鲜感,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还对实习过的某项技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对蘑菇栽培有热情,有的学生对果树剪枝比较感兴趣,岗位轮换后,他们依然惦记着先前的实习环节,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再学习。集中式生产实习与分散式生产实习相比亦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虽然实习在企业内进行,但是企业位于学校的科技园区,学生依然没有真正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生集中在一起,缺乏独立与人交往的机会;教师管理的比较具体,这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一定的限制。

四、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做好生产实习工作

要做好生产实习,不仅需要计划上周密安排,也需要在实习期间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完成。经过三届学生、两种生产实习的实践,发现学生实习期间的思想波动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和表现,对于指导教师而言,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和应对问题的方案。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变化可分为 6 个阶段:(1)“兴奋期”。实习的第一周,学生刚刚进入实习环境,一切很新鲜,实习中好学好问,工作有热情。这个时期对学生应该采取表扬、鼓励等方式,肯定学生的实习热情。(2)“波动期”。第二周至第三周,工作熟悉了,新鲜度消失了,工作热情下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具体表现为,分散实习的学生容易和实习单位老师产生矛盾,或抱怨工作生活条件差,要求调换实习单位;集中实习的学生,开始出现请假的现象。针对上述的情况,应及时与学生交流或召开座谈会解决思想问题,强调实习重要性,严格请假制度,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可以说,实习的第二、三周期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是顺利完成实习的关键。(3)“平稳期”。第四周至第八周,学生适应了实习岗位的工作,与实习单位的老师、职工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理顺,工作情绪较为稳定。这段时期,看似平稳,但是学生会出现工作放松、自由散漫的现象。应该加强与校外指导教师的联系,同时对学生强调组织纪律性、特别是安全性教育。(4)“感性期”。第九周至第十周,经过前一段的实习,学生对工作岗位技能有所掌握,甚至对某些技术环节和内容产生兴趣。具体表现为,学生与老师交流或学生之间聊天时,已经将实习学到的技能作为谈资炫耀。(5)“投入期”。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学生已经熟悉实习环境,并掌握实习岗位的一些技术技能,对知识的获取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对工作很投入,而且购买相关书籍或上网寻找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感性期”和“投入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时期,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这段时间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热情,应及时鼓励,并树立学习典型。(6)“留恋期”。第十三周以后,三个月的实习马上就要结束,大部分学生表示时间过得太快了,有些技术环节还没有完全掌握,工作的主动性似乎更高了。这段时间,要注意提醒学生加强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交流和联系,为今后就业实习或工作交往做好铺垫。最后,实习结束后的生产实结会,也非常重要。学生之间通过实习体验的交流,可以拓展专业知识、丰富与人交往的技巧,为下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甚至就业提供经验和帮助。生产实习看似简单,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果前期准备工作能够细化和量化,实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有利于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3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农学专业 改革

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安康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03209);安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g015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高校院校。这类院校很多带有以往师范专科的办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而要实现从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型,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农学专业作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之一,面临诸如招生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老化等问题。如何改革地方高校传统的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众多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农学专业目前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备兄弟院系借鉴。

目前地方本科院系农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新建本科院系农学专业新生报到率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建高校的不断增加,高考考生可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越来越宽,甚至即便拿到一纸通知书对不满意的专业依然可以选择放弃。对这一问题,在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对于“冷门”专业新生报到率更低,农学专业甚至到了难以开班的程度。从安康学院2006年—2009年四年的农学招生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8年招生人数均为30人,而两届新生报到人数分别为16人和10人,2007年和2009年停招。招生的困难造成了招生计划的浪费,办学资源闲置,学校办学声誉下降等负面影响,于是学校综合考虑对农学专业实行隔年停招。

2.传统农学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

新建本科院校中传统农学专业是由以往高职高专甚至中专农校升级而成的,形成了固有的培养模式,农学本科专业一般模仿其他院校本科的课程设置,仅讲授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院校差距较大,同时也存在与其他名牌高校农学专业同样的问题:(1) 课程体系设置单一,主要是围绕农作物生产技术,而对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很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2)知识陈旧,教学中照本宣科仍很严重,没有把现代科研成果有效地融入教学中。(3)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偏多,实际动手和操作较少,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少,进入社会后适应期长,在工作中缺乏创造性。(4)教育方法死板,以灌输式为主,考核方式单一,造成学生只注重理论的死记硬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而作为身处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地区的地方高校,农学专业还存在与当地农业生产脱离等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3.投入不足,实习实践条件难以满足本科教学要求

实习条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综合技能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安康学院为例,2006年升本建院以来,学校重点是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在实验室设备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相对投入较少。在农学实验实习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约10万元,远远无法满足本科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4.学科建设缺乏后续人才

以安康学院为例,从新建本科院校中农学专业的教师层次结构来看,虽然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60%以上,但学历多为本科以下且多数为高职高级讲师转聘而来,45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学院作为新升本院校虽不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但从办学的综合效益出发,对高层次农学人才引进相对较弱,致使年青专业教师人员比例较少,教师队伍人员缺乏后继人才,已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搞好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能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师资队伍。

地方院校农学专业改革的方向和实践

1.政策调整为传统专业带来发展契机

2003年—2012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均涉及农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要求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同时陕西省制订的“振兴计划”已实施了3年,为涉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政策的支撑为我校的农学专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院系召开多次研讨会,认为利用好政策,改造好专业,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开得好,办得稳,学生能学有所长,稳定就业。

2.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正确定位专业方向

安康市是秦巴山区以农业为重要财政收入的地级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主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这几年的实施成效显著。作为地方院校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再结合好的政策支撑正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专业,才能使传统专业焕发新的活力。根据这一思路,我们于2010年改革专业方向,确定植物工厂化生产作为农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2010年、2011年两年的招生为30人,报到人数分别为26人和25人,报到率均超过80%以上。招生的良好局面,让我们更有信心办好专业,2012年学校下达的农学专业招生人数提高到40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培养出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这是我校农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训练

专业方向调整后,我们同样意识到专业要有特色,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实行“3.5+0.5”培养模式,即7个学期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农技实践和农业管理实习,近一步提高对专业工作的认识。

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践训练的课程设置方面作了大力的调整,以模块化形式替代以往单一的课程实习。此模块化实践训练方式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如植物快繁技术、工厂化育苗与无土栽培、设施栽培等理论和实验课程安排都在第6学期,实习课程植物工厂化栽培管理实习模块开设3周,使学生掌握从植物组培、育苗和栽培管理的整个技术环节,改变了以往只针对某一项进行实习,学生动手少,效果不佳等缺点,提高了实习的整体性。2010年在2008级农学专业进行了设施园艺、植物生产学的课程实习的模块化试点,实习不仅进行了实地参观、还进行了蔬菜育苗嫁接技术的训练,学生均反映提高了对专业的兴趣,实习效果好。同时学院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先后与安康市农科所、汉阴县农业局、西安植物园等相关单位建立8处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既能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又能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际,达到实习应有的效果。

4.完善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确定后,通过多次讨论和征求部分企事业单位专家意见,形成了新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植物工厂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和现念,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与设施农业产业有关的设施作物生产和管理、种苗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设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相关领域的工作。在对实践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后,对理论课程也作了大的调整,课程设置上力求精炼专业课程,弱化深奥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课程的课时比例,如将遗传学和植物育种学两门课合并为植物遗传育种,提高设施园艺、设施栽培等课程的课时量,最终建立“专业课程精,实际应用强”的课程体系。体系重点以植物工厂化栽培技术和农业园区规划管理两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同时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开设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等选修课,要求学生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一线生产的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现状,为以后到农村从事“村官”、“技术员”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进行改革调整后,招生报到率的不断增加和较高的就业率使传统农学逐渐走出停办的困境,学院在人才引进、实验设备等方面也相应地增加投入给予扶持。专业改革是一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得到社会认可,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才能真正使传统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新华网,2010-06-06.

[2]张来武.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12,(4):5-8.

[3]高贵临.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新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2,(03).

第4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第5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关键词】中职;德育渗透;农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64-01

所谓“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意味着学识、聪明、机灵;德,意味着正直、公道、平和、讲原则。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而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知识面窄,他们中一部分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只能选择读中职,一部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选择读中职。而愿意选择农学专业就读的又多以农村学生居多。很多学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选择读中职,所以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就很重要。如何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很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掌握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或者进一步高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有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能立足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每个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

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知识背后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从事任何工作,个性人格将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足后劲的重要标志。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书育人”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动植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农学教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为学生竞争意识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例如,在介绍猪的群居性时,猪个体在群体中有一个相应的位次关系,而这个位次关系的形成和保持是靠猪的争斗力强弱而决定的。猪的争斗行为常常发生在两头或两群猪之间,一般是为了争夺优先采食权和争夺地盘而引起。群体和个体间必须彼此竞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发展得更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中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渗透

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互相团结。如果只仅仅是一个口号,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理解就不够透彻。在《畜禽营养与饲料》一书中讲解“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时,我就启发学生: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那么在一个班级的成长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大家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学习、成长中的困难。

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学习动力

许多中职农学专业的学生家在农村,到学校就读是希望学一技之长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川又是农业大省,通过在教学中穿插讲解一些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典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授《畜禽营养与饲料》时,第一课就以希望集团四兄弟创业的故事为开始。改革开放初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将来自己创业怀揣了一个梦想。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以此让学生坚定了自己在校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从长远来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回乡创业。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不是被动等待就业,而是主动创业,为社会增加他人就业的机会,极大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周围农民致富,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五、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又不仅仅是盈利。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使农业生产环节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滥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非常普遍。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良知,对所用农药和添加剂的成分、危害认知不清,或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很容易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比如近些年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从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注食品安全。为生产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而努力,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

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6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第7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第8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关键词:农学;综合职业能力

众所周知,现代的中职教学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2000 年,教育部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界定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1]事实上,很多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只是针对培养第一线的中初级专门人才,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 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尽管学术界不断地研究综合职业能力,也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但在其内涵的研究方面还没有一致的观点。邓泽民、陈庆合、刘文卿等学者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涉及基本职业能力(即指胜任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实用性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指对基本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技术改造能力、质量与经济意识、市场运作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层次。[2]

由此可见,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不是单一孤立地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提高、学科知识的丰富等因素不断变化而不断更新的。

2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其自身的局限性。大多数人对中职教育一直存在着误解,认为职业教育不是正规教育,比不上大学学历教育,一般是求学无望的同学才去学习中职,且即使学习过也是徒劳无获。在这种认识误区下,又学的是农学专业,和农业生产相关联,就更不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农学类中职生的生源质量是比较差的,中职农学专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

在课堂教学上,职业教育依然是传统教学法,即注重学生理论专业知识的培养,尤其是书本知识的教学,很少有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究其原因,其一是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经费及场地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在专业建设上相对落后,实验场地及设备不能适应新生知识的发展,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二是缺乏相应的校外实习机构,这种实习机构可以是园林、农场及其他企业,因为缺乏和相关机构达成互惠互利协议,所以学生的实习机构是少之又少的,加上学生身处的家庭及社会背景条件,这种情况下,专业实践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在学生培养方面,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部分教师认为中等职业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为专业技术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等教育就是培养一技之长的学生,只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能让学生找到就业出路就行。这两种观点均和综合职业技能相偏离,因为综合职业能力除了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3 农学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3.1 思想上应重视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的“综合”方面,不是单一的方面,因此,在思想上要有准确的认识。首先,要弄清农学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明确农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要关注课堂培养效果,既要重视文化课课堂教学,也要重视社会实践等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业务能力的锻炼方面,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应坚持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

3.2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校企结合 首先,领导应充分重视,增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农学专业涉及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产、作物病害等各方面,而实习实训不仅需要基地建设,而且需要相应设备投入。因此,学科建设要有长远发展,学校就应该有战略眼光,不因农学专业生源不好而就不增加投入。其次,在吸引企业合作方面,出台相关的合作与管理文件,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合作模式,既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也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加强沟通与交流,紧盯和农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必要的风险与合作协议,并派教师定期去企业学习、观摩,企业也派员工定期去学校演示交流,进而推动校企合作共赢模式的顺利开展。

3.3 调整教师结构 调整教师结构的一个主要方面便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而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准,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也要有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等级证。学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在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的等主干课程上加强教师的基本技能培训,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综合方面的素养。此外多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技能培训,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综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综合方面,农学专业教育应围绕“综合”这一核心进行开展,不断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观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农学职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第9篇:农学专业就业情况范文

一、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把科研战场摆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成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大功臣。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知识背后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从事任何工作,个性人格将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足后劲的重要标志。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书育人”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动植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农学教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为学生竞争意识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例如,在介绍猪的群居性时,猪个体在群体中有一个相应的位次关系,而这个位次关系的形成和保持是靠猪的争斗力强弱而决定的。猪的争斗行为常常发生在两头或两群猪之间,一般是为了争夺优先采食权和争夺地盘而引起。群体和个体间必须彼此竞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自己将来的人生,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发展得更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中对集体主义教育的渗透

要有集体主义精神,要互相团结。如果只仅仅是一个口号,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理解就不够透彻。在《畜禽营养与饲料》一书中讲解“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的相互关系”时,我就启发学生: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那么在一个班级的成长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大家的力量汇合在一起,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学习、成长中的困难。

四、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加学习动力

许多中职农学专业的学生家在农村,到学校就读是希望学一技之长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川又是农业大省,通过在教学中穿插讲解一些农业领域创业成功的典范,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

例如:在讲授《畜禽营养与饲料》时,第一课就以希望集团四兄弟创业的故事为开始。改革开放初期,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专业户。他们从农村最常见的养殖业入手,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完成了从养殖行业到饲料行业的转变,并在饲料行业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四川新津县新良种场到今天的希望集团,他们已成为拥有近百家企业,年销售收入80多亿元的“中国饲料大王”,成为中国新兴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们惊叹不已。通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仅对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将来自己创业怀揣了一个梦想。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以此让学生坚定了自己在校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从长远来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让学生回乡创业。学生毕业走入社会,不是被动等待就业,而是主动创业,为社会增加他人就业的机会,极大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周围农民致富,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五、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但又不仅仅是盈利。由于农业的分散经营模式及食品安全的分段监管,使农业生产环节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滥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现象非常普遍。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和良知,对所用农药和添加剂的成分、危害认知不清,或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他人生命健康,很容易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比如近些年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从专业知识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注食品安全。为生产健康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而努力,能够在行为层面上很好地践行社会公德。

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