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体育;思政教育;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的发展对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对红色体育运动的形式特点以及意义的探析,红色体育运动应在高校学生当中开展,为教育起到助推作用[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命需要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它是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繁荣的同时,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重新诠释。新时期,我们需要理性认识高校体育的文化使命,这对促进高校体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包括了运动技能、体育目标、运动技巧、综合素质等项目的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同时承担着帮助高校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思政教育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高校体育公共课是学生入学必须选修的科目,思政教育可以与体育课有机地融合,使两种不同科目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学的实现
当下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渠道,逐渐养成“全科育人”的教学方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对于健康的标准也不能只是身体素质的优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还需要承担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培养。有效的体育教学还包含着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爱国意识的高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利用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和指引,倡导思政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高度融合,不断创新融合的方法,利用好红色文化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充分提高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立德树人、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2]。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文化科学教育、实现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结合于一体的重要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校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课程要融合思想教育,首先要了解红色文化的璀璨历史,从唯物辩证法等指导思想理论出发,对体育运动的联动性、过程性、发展性、矛盾性进行讨论,讨论结果指出:在思想意识下,体育运动的基本思想内容有利于高校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核心本质,以及内外关系的规律,是推进高校体育运动精神发展的必要手段。
三、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了强烈的价值冲突,是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一种态度。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考虑以“为谁培养人”为使命,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价值载体,重新思考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内在机理,合理分析高校体育文化内涵“怎样培养人”的延伸[3]。强调教师言传身教的积极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普及体育知识,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完善个人独立人格的培养。它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休息习惯,践行“锻炼身体,体育强国”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学派作风来带动新一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使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走到一起,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挖掘武术、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德育要素,对高校体育德育要素与通识教育进行整合创新,不仅是传统体育教育的创新路径,也是德育方法的创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教学实效性,为培养合格公民打下基础[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学生生活发展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技能,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完成学业,应对未来进入社会和职场的高强度挑战[5]。
1.教学质量不够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都有待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总体偏少,生师比高于全国本科高校的平均水平;教师投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时间与精力不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根本转变;教风、学风与考风的不良现象有待显著扭转;教学基层组织有待健全,教学基本环节有待抓实,教学基本条件有待改善。课程整合及大纲的内容修订与执行不够好,采用教材陈旧,讲授内容陈旧,未能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有效融入课题教学。教学过程较随意,师生互动匮乏。
2.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不足。部分教师的立德树人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少量课程存在“水课”,建议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以及经费的支持。
3.留学生教学管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推行本科生进入导师团队,研讨留学生教学管理模式。
4.学风不浓,考风不正。考风考纪管理松懈,对考试违纪现象处理不够坚决。
5.本科教育质量年,要大力促进学风、考风、教风,学风建设需要加强,教学质量急需加强。
6.教务处缺乏向学生提供开具各种证明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学生满意度低。
7.学校缺乏推广新型教学模式的spoc教学平台。平台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多种功能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交互,还可以整合校内外线上课程资源。
体制机制
8.创新性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文化传承和创新、跨文化交流或国际化能力培养被忽视。学生实习实践保证度不够,普遍认为专业课设置较少。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专业英语能力不足。
9.进一步建全完善科学客观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二者的关系,切实重视本科教学,鼓励教师实施本科教学创新,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一线的教师待遇。
10.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存在项目“三多三少”现象,即申请多,执行少,研究多,落地少,理论多,实践少。
11.专业培养方案系统化不够,专业建设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特色不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12.教学管理规范性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部分教师反映课程安排不集中,工作量不均衡。
13.加强学校人文通识教育,深化宣传部门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联动,发挥人文通识教育中心作用。
14.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但是各个学院不能创新,是本科教育的一大难点,学校能否让学院拥有办学自主权,增强创新意识,从而带动学生活力。
15.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不力。教学管理规范性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部分教师反映课程安排不集中,工作量不均衡。
16.专业和实践相结合,希望学校可以把实践当做重点,希望实践内容在对教师考核和学生成绩方面得到体现。建议推行“3+1”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希望学校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1.1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虽有不少,但是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研究过于浅显、分散,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目前我国高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者通识教育学院,进行试探性的研究,开设教育试点。然而从而某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组成来看,依旧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而相关活动亦是机械、单调。由此可见,将通识教育真正推行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可谓少之又少。
1.2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所谓的身心健康,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2.1加强培训,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2.2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生产、传递正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实现中国梦。
2.3完善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现代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改革是否合理、有效,才能不断指导着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只有少量高校推行了通识教育的试点,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试点更是凤毛麟角,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远远不能满足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这就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展开试探性的研究。这不是某一个高校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高校圈子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同时也亟需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高校美育教学体系必须以审美能力培养的科学规律为指导,循序渐进。高中美育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美、对艺术不敏感,审美感知力低下,审美直觉理解力迟钝。大学一年级是重新认识美、接触美的全新时期。这一时期艺术理论公共基础课以《艺术概论》等课程为代表,但它只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要建立“大美育”的全校性公共美育体系,就需要将这门课推向全校。使大一新生在“德”(思政课)、“智”(专业基础课)、“体”(体育课)及“美”(艺术概论课程)的共同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填补“断乳期”的精神迷茫和空无,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美好信念的执著。
艺术欣赏类课程的主旨在于通过赏析作品、讲授初步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课程涵盖面极广,应处于美育教学体系第二阶段,安排成通识课程或公共选修课。艺术欣赏课可以将各种艺术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结合起来,在讲授时与学生们一起欣赏感悟,激发其审美兴趣,提高其审美理解能力。将美术、音乐这两种视听领域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以《中外美术鉴赏》和《音乐欣赏》来安排也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还可以选修课方式开设电影赏析、摇滚乐欣赏等兴趣课。授课时应以感受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感知力,扩充相关知识,为美育的进一步深入铺好道路。
艺术表现课程着重于动手实践的课程,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开设美术、音乐、戏剧类的兴趣课程,如素描、雕塑、合唱、话剧等,这些课程完全由任课老师选择教材、制订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程中直接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从而掌握一定艺术表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课程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为学校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为学生的审美创美实践积累才能创造环境。
要想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与美的鉴赏、感受和创造能力,提高精神境界,陶冶和美化精神境界,就要在充满再造性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的审美创美实践中完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和个体体验相结合,在以理智引导感性等原则指导下投入审美创美活动,获得相应的感性体验,精神愉悦的心灵美化,塑完美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从审美过程本身来构建高校美育体系,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而这后两者就需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高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看则两分、实则紧联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师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共同创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功能。为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就具有高尚审美趣味、道德修养与广博知识完美结合的合格人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与审美教育的契合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与高校发展定位、自身特点和育人特色结合开展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农林院校,近几年来以生态文化、感恩回报为宗旨开展“红绿”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举办以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减排为主题的青年生态文化节,举行“东湖•缘,生态•悟”大型文化活动,以各种文艺形式组织演绎了“红绿”主题。许多同学在这些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也随之提升。
摘 要: 课表编排涉及的教学资源有课程、教师、学生、时间等,各系部编排课表时在遵循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多方位思考且利用有限教学资源合理人性化地解决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 存在问题 教学资源 合理排课
随着民办高校招生形式变化,办学层次专业不断更新,对民办高校课表编排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民办高职院校排课时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实践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教学单位和课程众多,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现实中教师和教室的严重短缺,很难立刻制定出准确、合理的课表。且单纯使用人工编排需花费大量精力,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虽然教务管理系统已普遍应用,但是在排课这个模块中解决本院校排课人性化问题还是有不足的。因此,合理地编排课表是一个急需解决和棘手的问题。
学分制起源于美国,随后被世界各国高校竞相学习和采纳。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措施,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学分制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学分制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民办高职与公办高职相比,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分制下民办高职院校对课表的编排有着不同的要求,课表编排在学院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各系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之前,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制订全院公共课、各系专业课课表。以充分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并优化配置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得以科学、高效、顺利地进行。课表编排者在遵循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多方位思考且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合理人性化地解决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为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贯彻教育部2006年16号、2011年12号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素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金肯学院有着其他民办高职院校的共性及特殊性,如各系各专业中的特色班、校企合作班。所以教学管理课表编排者谨遵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和学生需求为主体,找到合理编排课表的突破口。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异动频繁
民办高校存在已有一段历史,各种条件已相对成熟,人才培养方案已相当完善。但是每学年在实践过程中总会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张显每年度都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可是每当编排下学期课表时,人才培养方案还未调整完善,课表编排人员无法准确及时确认开设的课程。然而课程的性|、学分、课时等有可能出现改革,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拖延课表编排进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O;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因此需要学院制定严格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章制度,且在编排课表工作开展前已优化完成,课表编排者必须严格遵守人才培养方案,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更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及课时安排。对于部分需要调整的,至少在排课前一个星期提出人才培养方案异动的申请,经学院与教学管理部门同意后方能实施。这样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能使下一个工作开展得游刃有余。
二、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民办高校因经费问题,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配备是课表编排困难因素。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将教学活动摆在首位,注意编排课表时需要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现有教学资源,尽可能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使课表尽量合理、科学且人性化安排。
课程表是学院日常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活动的“指挥调度表”。是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课表合理编排工作是学校最基本又非常重要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一;是学院建立稳定教学秩序最根本的保证;是学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表现。课表编排利用手法有软件编排及人工编排,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软件与人工相结合的手法。一堂课包含的因素:具体课程、课时、班级、教师、场地、时间。大致可用一个矩阵图表示:
各种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课表编排,如何合理优化地编排是个难题。首先需要清晰了解这些因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老师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一门课程基于学分制条件可以分多少个课时,然后按照课时进行教学分配。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排课表。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分类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素质模块,包括通识课程和跨专业公共选修课程;第二部分为底层共享模块,即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各个专业必备的职业基本能力的课程;第三部分为中层分类模块,即专业核心课,主要指学生面向本专业就业岗位必须学习的专业必修课;第四部分为高层互选课程模块,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拓展课程;第五部分为综合技能训练模块,主要有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2.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教学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形态。在金肯职业技术学院里班级有两种概念,有行政班和教学班之分。行政班级指招生时注册的班级,每个行政班级有相应的行政班级名称,如造价1班,造价2班。教学班有单独行政班,或者几个行政班级的合并,或者一个行政班级拆开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几个行政班级拆分后的再组合……但在实际排课时要考虑上述情况。如某个专业的生源人数有210人,因专业的特殊性实行小班化教学,分成7个教学班,根据课程安排,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成2~3个教学班。体育课因学生上教务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课程分开上课,因此真正上课的班级有可能并不是单独的行政班,而是几个行政班的组合或者一个行政班级的一部分。
3.教师。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狭义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学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的人。在校园里又派生出来“××学科教师”,如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管理学老师等,用以区别传授的课程。高校招收生源扩大,生源大战关乎民办学院生死存亡,民办高校从懵懂到成熟到趋于平稳,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建设尤为重要。学院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实,应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引进相应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由于课程的特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及其他学校的精华需要对外聘请教师。此外,本院校教师进修的、休产假的及辞职的,因此需要在排课前各系各部门制订一个合理的师资计划,否则会出现调课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活动。
合理且人性化的排课在保证教学质量且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教师提出的排课特殊性要求,在排课前做好计划,对怀孕教师及教师身体原因应酌情考虑,根据需要排课,并给予适当帮助;在课程特殊需求情况下酌情帮助安排课程。如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班长期在外的教师,可采用集中授课形式安排在前半学期或者后半学期,给教师腾出大片时间安排个人教学及科研工作。
4.场地。
教学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有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实习基地。教室: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画室;实验室:各系各专业专配的实验器材的教室。如汽车实训中心、机械实训中心、土建实训中心、人文实训中心等;体育场地:乒乓球馆,力量房、舞蹈房、跆拳道馆、田径场、篮球场;实习基地等。
排课时根据课程需求及学生人数进行场地选择与安排,以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公共课程中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采取的是小班化教学,选择设备较好的小教室;(2)公共课程思政课,专业基础公共课涉及合班问题,优先选择场地,选容量较大、设备较好的;(3)一些在多系共用的实验室中开设的实验课程需事先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提前安排,以免时间上冲突,如电子电气实验室;(4)由于学校加大教学资源投入,计算机机房也在更新,为了充分利用,我们对机房做了部分调整,如旧的计算机必然在硬件、软件上稍显过时,安排一些对计算机要求不高的课程如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而部分要求较高的课程如CAD绘图课程则必须安排到计算机性能较好的机房。所以使用到计算机机房的课程需要事先了解课程的性质,做到合理安排;体育课到相应专有场地上课。对于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学生从感官层次接受教学,是先听还是先看?在这个被电子屏幕冲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有利还是有弊?多媒体教学是把双刃剑,需要教师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从有限教学资源来说,多媒体教室虽一直在扩建与升级,但是仍然做不到每间自然教室的标配。从近三年开设课程登记表来说平均每学年每学期全院开设课程约225门,行政班级约210班,开设课程登记表有一栏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室,95%以上选择是,匿名调查表上90%的学生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是个互动环节。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协调安排,譬如按课时一周有两节大课的至少保障一次用到多媒体教室,没有被安排到的多媒体教室可以因课程需求给予调课请求。
5.时间。
教学时间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时间的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准。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标准时强调不仅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每天上午精力比较充沛,学习效率较高,特别早上1-2节课,因此在上午安排一些主要的和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如系里的核心专业课;每天下午学生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则应当安排一些较易理解的课程,或者实验、操作或体育课程,晚上和周末尽量不排课;每周三下午为W生和学院共同活动时间,也不排课;每个班尽可能保障每天都有课不要有空档期;同一门课每天不要超过三节;每位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安排一门课程;每位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安排一门课程……这是从时间上安排课表需要注意的。
合理人性化的编排课表,首先熟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然后根据教学计划、现有教学资源及教师、学生情况,使教学时间、场地得到充分运用且方便教师教又方便学生学,以最经济的投资获得最佳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若有教师只考虑自己提出一些不符合排课规则的,不利于教学效果及教学成本的要求,此时课表编排人员要懂得以合适方式委婉地予以拒绝,以免破坏教学秩序。
三、课表的可行性及后期调整
1.课表检查与反馈。
课表编排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工作,在排课前各系各专业已将开课一览表送至教务科审核,开课一览表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反复检查,反复核对课程是否出现错排、漏排的现象,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次是否空出,课程的性质、班级人数等信息是否有误,课时数是否符合教学计划等,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编排原则,提高师生对课表的满意度,在课表初步形成以后进行微调整。
2.进网络教务系统,提高排课效率。
课表进网络教务系统,提高排课效率。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基本利用计算机排课软件取代手工排课,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人性化地合理编排,需要计算机软件排课与手工排课相结合。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已采用计算机智能排课软件进行排课,经过几年实践,效果较为理想。还需要与人工排课相结合,这样才会及时发现漏排、漏报的课程;学生课表周次、学时安排是否有误或不尽合理的课程;发现教室、教师上课时间地点安排有冲突等。这些问题一经发现,得以及早处理,以保证课表的合理安排,避免教学事故发生。
3.反复校对装订成册,加强课表管理。
课表在系统里导出来后,再次核对,与系部核对,教学资源的核对(教师、场地、学生等),然后装订成册,在开学开课前分发到各单位。加强课表管理,在正常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及实际情况做相应更改及使调课率作为教学秩序的标志性参数,督促各系部加强管理,遏制随意停调课现象,以维持教学应有秩序。
我院校实行的课表排调课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学校教学秩序的优劣。为此,寄希于各系各部门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同时,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资源,保障教学。以便有秩序地组织全校教学活动。另外由于它和其他时间表问题同属于一类问题,因此课表编排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力地推动其他具有这种性质的实践编排项目,如各类考试时间安排、各类大型会议、比赛、晚会,时刻表等。
参考文献:
[1]杨菲.在高校排课中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荣华伟.浅谈教务管理中课程表的编排[J].科技信息,2009(07).
[3]丁明珠.关于高校课表编排工作的几点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7(02).
[4]李益生.高校课表编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钱宇光.学分制下高校课表编排的基本原则与要点分析[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S1).
[6]胡世清.高校排课多元优化策略与自动实现方法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7).
关键词:职业教育 公共基础课 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安排上各不相同,除“思政课”和“体育课”外,其他公共基础课各校开设情况差异很大。总的来看,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门类与授课时数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致使公共基础课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育人作用,使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继续学习的能力,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岗位迁移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滞后的原因
1.认识上的偏差
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没有必要再开设公共基础课;一些家长和学生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就是来学习一技之长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不重视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职业教育的管理者不重视公共基础课课程建设,
2.“泛职业化”思潮的影响
由于“泛职业化”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过于迎合企业的需求,片面强调职业教育同企业生产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只单纯传授生产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3. 理论教学学程缩短、实践教学课时量增加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校实行“2十1”教学模式,两年时间在校学习,一年时间进行生产实习,致使在校学程缩短,总课时量减少。另外,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工作岗位适应期,学校不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一门专业课一学期一般要设置2-4周时间的教学实习。理论教学学程缩短、实践教学课时量增加,公共基础课课时必然就减少了。由于课时量减少,导致公共基础课被边缘化。
4. 公共基础课教学自身存在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公共基础课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公共基础课的地位逐渐下降。
5. 教师资源缺乏
部分高职院校,或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或由于考虑教育成本,无力开设更多的公共基础课。
二、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意义
1.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需要
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任何一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高职学生要想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就必须学好公共基础课。
2.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学生求职就业需要
前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目前,企业用人除了要求毕业生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更注重其劳动态度、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品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而公共基础课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
3.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可继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的调整,职业岗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已经不会再是从一而终,工作岗位在不断的变化。大学生如果只掌握针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必须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迎接未来多变的职业岗位的挑战。
4.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是确保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等特点。要想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单靠专业课课程体系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构建科学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只有把两个体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与实践;融合
近年来,多数高职毕业生就业到单位后并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招工和学生就业呈现越来越难的状况。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了社会各界的研究热点。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实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既符合企业的需要,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能在实践生产环境使用先进生产设备,学习新技术,了解最新工艺、设备、材料,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加快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同时,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教学局面,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变革。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学习的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最终达一半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文就高职通信专业学生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时,如何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统一展开了研究。
1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中的实践环节必不可少
基础工具性、基本人文性和专业功能性是职业教育中基础课程的三个基本功能。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中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学生未入企业定岗实习前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职通信类学生在大一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为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包括《》、《体育》、《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在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实践环节并不是指单一的教学实验环节,需引入足够学时的动手实践、参观实习和课程综合实训环节。具体做法可做如下调整:
(1)将《就业指导》、《职业职场规划》、《职业维权》等课程与思想政治、体育等课程有机结合。可将与就业相关类的课程作为思政、体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思想、体能提高的同时接触到就业相关类的课程。形成符合高职通信类专业建设的文化课功能性课程体系,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能力,让学生成为“心善、会说、手勤、脑活、技高、体健、忠诚”的劳动者。
(2)将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综合实训与企业项目挂钩,并将所有相同类课程综合实训统一结合。现在的课程实训往往只限于本门课程,内容上过于单一。在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可设置一门综合类的课程实训,将《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等有机地结合一起,最好是企业项目的子课题或者企业项目的演变。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学了这门忘记另外一门的现象,同时还能提前使学生接触到企业的项目,锻炼团队协作的能力。
2专业课的实践环节企业要起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本位的思想还非常严重。学校本位起主导作用,虽然能够快速大量的培养技术性人才,但是人才是否能学以致用,达到企业的要求,真正具有岗位职业能力,还值得深思。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企业起到主要作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企业,让学生在职业期待上有明确的定位,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另一方面企业是教育“产品”的使用者,“产品”的质量应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三是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企业具有主体功能。
高职通信类专业在进入大二,就开始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内容有《通信原理》、《程控交换》、《TD-SCDMA》、《LTE》、《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这些课程的学习难度较高,另外学校也很难满足实习实训设备的需求,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不能动手实践的现状。
因此,这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就必须以企业为主要力量。比如,在学习3G和4G相关课程时可与中兴、华为或者三大运行商下属的各类公司合作,使学生的技能在学中用、用中学或者工学交替中得到提高。突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重点强调实践的针对性和理论的应用性,在做中学,突出企业特定岗位的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
3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几点要求
3.1学生的双身份
从我国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情况来看,要解决“既是学生身份,又是学徒身份”尚是一大难题。尤其高职通信类学生,通信类企业往往是高技术性企业,高职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技术性要求。要想解决此类问题,比较成型的做法是加强校企合作,做订单类培养。学校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机制,将招生与签订预就业合同相结合,实施驻企式工学结合,开展半工半读的顶岗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尽早融入企业,尽早成为“企业的人”。
3.2双师型导师
学校的老师的双师型身份也是高职通信类学生现代学徒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必不可少的因素。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都需要“实践”老师的指导。然而,高职通信类的老师往往很难满足双师的要求,或者在数量上不多。要想解决此类问题,以下3个方面可行。(1)在校老师通过下厂实践锻炼、职能部门认定尽早成为双师教师;(2)建立学校“导生”制度,弥补导师的不足。在高职教育中,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可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导生,以解决学校“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3)建立企业派驻导师制度,从企业的优秀员工中派驻学校,形成与校内导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共赢制度。
3.3考核体系
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后,必然会降低教学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引入恰当的考核机制。高职通信类学生采用现代学徒制教育后,评价体系可分成2个部分完成,(1)校内“学生”评价体系,是作为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和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的评价,由学校完成,占60%;(2)作为“学徒”的评价体系。学徒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要根据“学徒”的定岗,参照岗位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避免出现考证与实际工作岗位相脱节的现象。此类评价由企业来完成,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