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

第1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化 经营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国际化企业尤其是一些全球性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更好的资源供给、追逐更多的企业利润,纷纷突破生产和市场的空间限制,向国外发展经营业务,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加快了实现其产品交换、生产过程、信息传播与利用以及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一体化打破了国界、边界,扩大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在囿于一国之内,已经遍布到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企业经营的主导趋势之一。如以海尔、长虹、中石油、中国航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但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要开展国际化经营才能生存和发展?在我国除了那些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不多的大型企业及极少数中小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论其管理水平,还是国际竞争能力都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企业本身,无视企业规模、现状、内部资源配置状况,纷纷筹划、发展国际化经营,似乎只有国际化经营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国际化经营风险与机遇并存,那么中小企业在规划企业的经营战略时,如何恰当的选择国际化经营战略,社会各界如何恰当地引导和规范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风险呢?让我们从已有的现状和需求来看看这个问题。

二、国内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在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法人单位302.6万个(不含2377万个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3%以上,我国GDP的55.6%、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额的62.3%和就业的75%均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在目前中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中,6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投资的。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市场竞争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中小企业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中贸易企业占20%,非贸易企业占80%,其中的50%是资源开发型企业。也就是说,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是资源性开发企业,即劳动密集性投资,在高科技领域的很少,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小,产品的附加值低。

2.缺乏驾驭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精通国际贸易法则的高技术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起点低,人才储备匮乏,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对于WTO游戏规则的掌控缺乏经验,对国际市场行情判断不准,很多情况下是主要管理人员凭借长期的市场经验积累和直觉去感觉和把握市场。这样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国际化营销模式和建立自己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难以与其他国际经济实体进行竞争。

3.市场信息不畅,对国际市场缺乏深入了解

国际化经营企业必须要快速洞悉国际市场风云,充分预测市场变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存在着决策者们的主观性以及经营的封闭性等多种影响因素,国际市场信息收集的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国内为之服务的信息也明显滞后。没有借助专业的市场研究力量的习惯,对国际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研究,以市场数据来研究消费者新的消费心理特点和消费行为特征,从而理性地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制约了中小企业走出国门。

4.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科技的创新,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先进设备较少,技术创新能力差,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由于风险投资发展不够充分和创业板块还没有完全开放,企业普遍缺乏持续开发独特产品和持续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而在美国70%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一般只需要1-2年,而大型企业则需要4至5年。

正因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地区和客户及政府的反倾销行为,使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中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接近20%,远远超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出口产品竞争实力差,使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严重阻碍。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需求分析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差距,如何衡量中小企业国际化需求,作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本身都应该做出理性的分析与评判。

事实上,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趋势有着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驱动因素,表现在:

第一,拥有需求强烈的特定专业技能,可向国际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或者拥有设计和生产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技术与技能优势;

第二,追求利用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极大的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本土市场需求水平降低,企业生产能力过剩,通过开发新的市场增加与客户接近程度的要求,增加企业利润;

第四,可以获得任何竞争对手所不知的有关国际市场的信息,先人一步的开拓出一个利基市场,利用时间优势来建立竞争壁垒;

第五,来自国内、国际同类企业的竞争压力,针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反击性行为。

正是由于来自上述不同驱动因素的推动,加上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竞争优势,促成了中小企业寻求国际化经营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格局的逐步形成,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而存在,国际化的竞争就发生在家门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居民购买力的提高,使得新产品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转移的时间差几乎消失,很多现代电子产品就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国际化市场与竞争的舞台上,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具备上述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动因驱使,都需要进入国际市场以求生存。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应该属于局域性的地方性企业,仅需在地方性市场经营即可,他们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消费习惯。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基础,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而在国际化经营时,需要面对不稳定的汇率、面临不确定性的政策和法规、适应不同的顾客需求和期望。这样,中小企业会承担国际化经营风险。

很显然,不同的战略目标会要求不同的跨国经营策略。故国内中小企业在面临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时,要通过分析自身的内在条件与外部环境,理性的分析与评判中小企业国际化需求,首先确定是否要选择国际化经营,其次才根据自身的国际化经营目标确定经营战略。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可能性选择

从企业进入国际化市场的方式分析我们可以将企业国际化经营划分为内源性国际化与外延性国际化二类:引进来在企业本土参与国际化经营如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许可证贸易等,我们姑且称之为内源性国际化;跨出国门走出去在东道国、贸易区参与国际竞争如出口、技术转让、境外合资、跨国收购、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等,我们称之为外延性国际化。内源性国际化经营是外延性国际化经营的基础,外延性国际化经营是内源性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高级形式和必然结果。

国际经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与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有直接对应关系,人均GNP<1500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很少,人均GNP>2000美元时对外直接投资有明显增加。由此表明,至少在人均GNP<1500美元时,国内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当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时尤为如此,广域的欠发达地区尚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可供开拓。

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亿多人口,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市场,在国内也是大有作为的。国外的那些跨国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短兵相接。国内很多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或已经为国外品牌所蚕食、侵吞,有的甚至失去了大半市场。如IT业、饮料业。如果国内中小企业能够在家门口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与狼共舞”,战胜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抢得一定份额,实际上也不亚于国际化。我们看看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光明乳业”和“伊利集团”在与已进入我国的全球前10位的乳品品牌竞争中不仅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反而略胜一筹。得益于“光明”与国际巨头“达能”的资本融合,提高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伊利”与国际标准接轨,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而海尔人的做法是:思路全球化,行动本土化。“光明乳业”、“伊利集团”“海尔”尚且如此,那么,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应该如此。

经济全球化是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和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企业的国际化,就是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分工和定位,因此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要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非一定要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 《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2006.1.6

[2] 侯俊军.中小型跨国公司应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J].国际贸易问题,2002,(8):48~50

[3] 操绪江.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1-2

[4] 李晓翠.《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5(12):233-234

[5] 吴金希 于永达.《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中国贸易报(特别报道)2003.9.16. Vol.353

[6] 肖 勇 汪俊辉.《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起点新论》[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5): 20-22

第2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跨国并购 并购动因 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跨国公司进入外国的市场一定要借助一定的平台,于是跨国并购狂潮兴起。企业并购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共出现过六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跨国并购始于二战以后,在上世纪60、70年代迅速发展。我国的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将近30年的历史。加入WTO以后,我国的跨国并购活动迅速发展,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世界又进入了一次并购浪潮。这些并购中较典型的有1988年首都钢铁公司兼并了美国麦斯设计公司,2005年12月8日中国PC巨头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温州民企中国飞雕电器集团收购意大利墙壁开关老牌企业ELIOS,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美电器ACA名牌在亚太地区的所有权等。近期,最有影响的是我国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收购案。虽然,这些并购行动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们行动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跨国并购动机研究回顾

随着跨国并购案的增多,学者们对跨国并购的动因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我国学者方丽君认为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有发挥比较优势、产生规模效应、拓展发展空间、抢占世界市场、政府的鼓励政策等几点动因①。孙静静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从三个方面寻求所有权优势、寻求内部化优势、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分析跨国并购的动因②。吴从宇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国家政策鼓励、企业自身成长的需要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③。董庆辉则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动因④。西方学者对跨国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有Meckling(1976)的成本理论跨国并购是解决成本问题的一种方式;Stigler认为公司间的并购可以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梁岚雨,2002),这是市场理论的应用研究;国际上著名的目标企业价值低估理论是跨国并购动因的基础之一;效率动因理论则认为企业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能够提高各自的效率。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总结国内外对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无论从哪种角度分析都包括提高资源、扩大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寻求先进技术、追寻规模经济等。但都没有从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进行过分析。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被动防御动因

1、全球国际化的影响

全球国际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许多企业正在追求向世界迈进,特别是国际上的大型跨国公司。而我国企业被迫进入这样一种局势之中,不得不与他们进行国际性的竞争。竞争本来就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过程,所以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就得走向国际,向大型跨国企业看齐。跨国并购则是开展跨国业务的一种方式。

2、外国贸易壁垒的限制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家电、纺织品因为低成本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他国家为了打击和抱复,对我国的产品往往实行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使我国企业深受其害。因此,我国此类企业的跨国并购就是为了避开贸易壁垒,如TCL公司收购了德国家电厂家施耐德,就是为避开欧盟对我国电子产品实行的反倾销策略。这一并购使TCL公司获得了在欧洲市场超过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我国7家家电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

3、绕过上市规制,获得壳资源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太完善,一些高风险的行业很难取得上市资格,因此,他们就在国外寻求上市的机会,如我国的网络公司(百度、搜狐)等。但是在国外上市标准也是特别高的,尤其是在美国。美国的上市标准对外国企业要求十分高,要想顺利获得上市资格,寻求壳资源是一有效的方法――利用壳资源实现借壳上市。这方面的案例有很多,像万向并购UAI,实现买壳上市,获得了便利的融资。

4、政府的鼓励政策

我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对跨国并购活动十分地重视,对这种活动加以引导、协调、扶持,使得跨国并购活动能顺利、平稳、持续地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企业跨国并购。如金融政策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信贷和利率优惠,让企业的资金运转顺畅。利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说如果企业不进行跨国并购,就是相对于其他企业的一种机会的丧失。换一个角度想,政府的鼓励政策也是对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一种逼迫。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动动因

1、追求先进技术

我国企业相较于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普遍面临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有研发成本高与获效慢的劣势。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中,技术能力的增长对于增强企业技术优势和竞争力越来越重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直接接收外国企业的技术,节约企业的研发成本,取得研发资源和与本企业互补的研发能力。2004年12月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就是为了追求先进技术并且较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的。

2、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竞争对手的增多,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于是开始开拓国外市场。借助并购活动可以达到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根据市场势力论,横向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行业集中程度;而纵向并购企业将关键性的投入―产出关系纳入企业的控制范围,达到提高对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的控制能力的目的。

3、寻求互补资源

寻求互补资源的并购是指以寻求国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本国稀缺或者成本较高生产要素为目的的跨国并购。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优质的铁矿石,不得不向国外购买,但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定价中一直处于劣势,有种被国际操纵的态势。首钢收购澳大利亚矿山的举措即试图达到避免被国际钢铁巨头操纵,取得低价格资源的目的。其他行业也是如此: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耗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此次成功收购意味着中石油将拥有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12个油田的权益,得到了已证实的和可能的5.5亿桶石油储量,缓解了国内对石油需求的紧张局势。

4、分散风险,战略转移,迅速进入目标行业

企业的许多并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避免单一行业或行业趋于成熟,或分散风险考虑进入其它新兴行业或高利润行业。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多元化,亦即为了分散风险,防止本行业产品供过于求。通过跨国并购,我国企业可依靠产品或地域市场的多样化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各种不确定性;也可在增大市场力量的同时降低市场竞争风险;还可缩短在新行业的学习阶段,直接进入盈利期,减少了企业的摸索时间。在众多并购案中,并购双方大多是本行业的巨型企业,实力相当,并购后形成的新实体在市场份额、产品开发、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实力都会加强,在全球市场的覆盖面更广,可使其国际竞争力与分散风险能力同步提升。

5、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效率

通过并购节约交易费用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的研发、商誉的外部性和专业中间产品的投入等。把目标企业收购内部化,这方面的案例如: 2004年8月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斯迈克公司完成收购日本机床业的鼻祖――日本池贝株式会社的业务,使外部交易变成内部交易。另外,并购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提高并购公司的创新的效率,对销售额、市场份额和利润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完成对国外企业的跨国并购,可以利用外企高水平的研发平台,提高自身的研发效率。我国无锡药明康德有限公司对美国艾普科技实验室服务公司的成功收购,就体现了这种优势。此次收购不仅增加了客户群,扩大市场规模,还使药明康德公司迅速获得生物服务产能及专业技术,使其拥有向全球制药客户提供技术外包服务的资格。

三、结论

总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属于被动的因素,有些就是企业战略的需要属于主动的因素。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情况的探索我们发现了许多并购动因;同时,如果我们要实现这些目标,同样可以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

参考文献:

①方丽君.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及效应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②孙静静. 基于折衷理论视角的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③吴从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5)

第3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贴牌生产;国际品牌;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贸易摩擦、倾销、反倾销频繁发生,很多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出口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并以此来阻止中国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从表面看,贸易摩擦只是商品量的多少问题,是对本国市场的保护,但实质上却是一个旧经济格局的维护与新经济格局的建立,是一些国家对中国政治、外交战略的具体体现。

一、 品牌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品牌的竞争力优势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察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指出,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根本在于国家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绝对成本的差异既可能是来自先天的自然优势,如气候、地理、土壤条件,也可能是由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形成的差异。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导致了两国生产同一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使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成为必要。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发挥各国的绝对优势,实现分工和专业化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继承了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自由贸易的思想,进一步扩展了劳动生产率差异作为国际贸易动因和竞争力来源的适用范团。认为只要贸易参与国的生产成本存在一定差异即使这种是相对的,即一国虽然各类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但高出的程度不同,各国也可以通过分工和贸易,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

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出,产品生产需要不止一种要素,而且,生产不同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不同。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和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差异,这就成为了国际交换的动因和依据,即一国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出口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立足于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规定了不同地区和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结构和贸易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容易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较难以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所以,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缺乏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比较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则意味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也表现出企业的赚钱能力和赢利能力。

二、 我国企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品牌建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不平凡时期。由二十世纪80-90年代的品牌启蒙时期到90年代中期的品牌发展时期,中国企业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日益扩大,创造出不少知名品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多的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环境的磨练,逐步地成熟起来。同时,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也进入了中国市场。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中国企业的市场,更多的是国际企业参与和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和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建立国际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性,同时国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拉动整个外贸出口增长的新格局己经初步形成。

在国外品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机制和品牌传播经验时,促使了中国企出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观念的深刻变化,开始注重从质量、技术、广告宣传、销售服务等方面提高出口品牌竞争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我国本土品牌经营发展较快,但与世界著名品牌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的重要作用还没有突现出来。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共有8.5万种品牌,其中90%以上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拥有。著名品牌的数量占全球品牌比例虽然不到3%,却拥有40%以上的市场,名牌产品的销售额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三、贴牌生产存在必要性和局限性

贴牌(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国内一般叫做“贴牌生产”或“代工”,生产厂商生产产品,然后贴上客户商标的经营方式。目前国外不少品牌厂商纷纷开始这样做,不必自己拥有工厂,直接让专业生产商为自己生产产品,打自己的品牌。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尚不足10%。从出口结构分析,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这部分出口主要使用外方品牌,剩下45%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又以订单贸易为主,大部分使用贴牌方式出口。这说明,中国主要是在加工生产这一低端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主要还控制在外方手中。一些知名企业甚至在生产自主品牌的同时出口贴牌产品。在目前外贸出口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和贴牌生产PK大战的烽火开始在中国蔓延。

现在,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成为国际品牌自是每一个企业的梦想,但自主品牌的发展很容易受到国际和国内市场成熟品牌的竞争。一些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外源型经济,对外资企业往往实行超国民待遇,在诸如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资企业的投资成本比国内企业还要低,于是在贴牌出口仍有微利可图,自主品牌出口需要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企业自然会更多地选择贴牌出口。

(一)贴牌生产存在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方面,贴牌经营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工日趋细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我国出口生活必需品企业技术成熟,国内市场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国际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通过实施贴牌战略,利用国外品牌厂商的国际销售网络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取比较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亏损,缓解国内就业不足的压力。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以及处于国际化经营初期的企业更应以贴牌经营为主。因为这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并走向国际市场,采取贴牌经营方式依附于国外著名企业,可以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从中逐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而且贴牌生产不需要投入技术开发成本,只要按委托厂家设计生产,或将现有产品稍作改动甚至不作任何改动,只改商标与重新印制包装箱便大功告成,就完成了出口或内销运作。而自主品牌的开发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人力物力,另外在国外进行品牌推广、渠道建设,需要诸多的成本投入。一旦发生诸如“西班牙烧鞋事件”,鞋企就血本无归了。从出口退税方面来说,如果是贴牌出口,就可以通过与进口商之间收取现汇或信用证的方式较快结算,符合国家对收汇核销期必须在90天以内的规定;如果是自有品牌出口,由于经过较长的中间环节,如运输、自主销售等,等到将款收回时经常就超过了90天的期限。在出口退税方面,不管是用自主品牌出口,还是贴国外品牌出口,都享受一样的14%水平出口退税。

(二)实施贴牌生产的局限性

首先,贴牌生产实际上挣的就是加工费,一般通过批量生产和薄利多销的优势创造出经济效益,但加工费的空间是很小的。比如,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个美分的加工收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效益轻松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自主品牌能够掌握收益的控制权,品牌商通常控制两端,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他们可以收取超额的利润,而且把贴牌企业生产的产品完全控制起来。他们是产品的最终权利人,是最大的收益者。

其次,贴牌生产往往靠资源和劳动力取得利润。但随着资源成本越来越大,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而品牌商从贴牌企业手中购买产品的价格变化不大,贴牌生产企业受到资源成本和品牌商的双重挤压,空间利润将会越来越小。国外厂商在中国企业生产产品,消耗的是我们的资源,而我国的资源己经到了相当稀缺的程度,即使我们拼尽了资源,也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最后,贴牌生产风险较大。随着中国低价鞋对欧出口的迅速激增,自2004年开始,中欧鞋类贸易争端不断。2005年6月期间,欧盟连续对中国输欧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启动反倾销调查。其中,劳保鞋涉案金额5255万美元,皮鞋涉案金额则高达7.3亿美元,波及中国1200余家制鞋企业和100多万工人。不少业界人士表示,这其中除了假冒侵权、低价竞销、无序竞争等的恶性竞争,大量的贴牌生产是中国鞋招致反倾销的一大原因。

虽然一个品牌的建设是何其艰难,但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毕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最终选择。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格局之下,自主品牌的发展己迫在眉睫。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提高品牌意识,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强势品牌,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推进国际品牌战略,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必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际经验,其技术研发投入不应低于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不然,就将失去竞争力。而我国目前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1%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有2/3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活动,2003年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0.66%。2004年我国180多家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大型企业申请专利总数仅6570余项,还不及美国、日本和欧盟一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数多。

由于品牌能给客户提供比一般产品更多的价值或利益,且具有不易模仿性,因而能有更强的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长久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及产品都具有了相当的技术、良好的质量以及市场经营能力,但由于缺乏被市场认可的品牌,而导致产品价格低、利润少。按照经济学的企业利润分布,品牌运营和技术研发是高利润区,而加工制造是低利润区,这就是“U”字型的所谓“笑脸定律”。我国很多制造业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70%-80%,但销售额只占6%-7%,即使是我们自以为是高科技的IT行业,利润甚至比工业制造业还低。要么是贴牌生产(OEM),要么交专利费,这就是中国企业目前最大的困惑。

必须找准市场立足点,打好品牌根基。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其原因是我们还没有过硬的知名品牌,因而产品便没有什么附加值可言,当然也就谈不上好价格。其他加工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尽管产品有很好的市场和盈利能力,但终究没有自身的生命力,难以在市场上长久生存,更无从谈起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对于成长中的我国企业来讲,己经开始了从规模生产向品牌运营的高级经营阶段的过渡。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品牌的价值并致力于品牌的投资,但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国外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品牌投资并不断实施跨地区扩张,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加快品牌建设的步伐,以在越来越广泛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对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关系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可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品牌竞争力又是这种利益的最佳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品牌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现在:第一,品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第二,品牌竞争力具有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盈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品牌溢价能力。第三,品牌竞争力可以统领企业的所有能力。所以我们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最优体现就是能够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创立国际品牌是企业品牌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同时也是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一个表现。一方面,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使得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国际品牌使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王冬英.中国品牌国际化策略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第4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并购误区;风险管理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活力,但是其自身的整体实力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与国际成熟期企业相抗衡。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很多企业纷纷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各种并购行为,以此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成长期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误区,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同时还缺乏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难以有效化解并购带来的风险,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并购风险,所以必须要从现阶段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误区着手,对其风险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企业实施更有效的海外并购,实现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1.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误区

1.1 企业实力有限,存在并购盲目性

我国成长期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其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在国际市场中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显得实力不足,同时由于成长期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自身规模,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其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使得成长期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这是其重要的误区之一。事实表明,成长期实施的海外并购远远不及成熟期企业成功的概率大,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并购之后的各项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不仅使得并购失败还会降低自身的发展实力,最终不利于成长期企业自身的发展。

1.2 缺乏对国际资本的深入了解

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一系列事件表明,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对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较大,国际资本市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具有多边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成长期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之前必须要对国际资本市场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目前我国成长期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因此其实施的海外并购行为往往因为资本市场的变动而走向失败,还使得自身面临很大的风险损失。

1.3 难以有效预测和化解并购风险

任何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对成长期企业而言,其发展势头较猛,更容易忽视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并购后企业的整合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但是,通过分析和研究之后,企业并购风险能够被较为有效的预测。我国成长期企业由于过于重视自身的发展,难以对其目前的并购行为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使其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难以有效预测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因此使得企业并购风险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也对其自身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2.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2.1 增强企业自身实力,谨慎实施并购行为

对成长期企业而言,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实施谨慎性的海外并购是其必然之路。一方面,要增强自身的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建设,确保企业可用资本的流动性,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实现健康发展,为其发展扫除障碍,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在国际市场中对所在的行业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并购目标企业进行严格的分析,对未来的预期收入进行分析,同时有效评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以此来决定是否实施并购行为。因此,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并实施谨慎性的并购行为是我国成长期企业海外并购应该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强化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

国际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如果能对其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有效把握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规律,因此我国成长期企业必须要在并购的过程中注意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及时获取国际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来实施相关的并购行为。如果国际资本市场的变动不利于企业并购,则必须要等待有利的时机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2.3 建立完善的并购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

成长期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并购风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要加快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对风险识别和控制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只有建立完善的并购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才能使得我国成长期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实施正确的并购行为,以保证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3.总结

海外并购是成长期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我国很多成长期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未能有效把握相关风险,因此会面临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须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实施谨慎的并购行为,同时不断强化对国际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以便规避资本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最后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强化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从目前我国成长期企业的海外并购来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面临的风险将不断加大,因此,实施有效的海外并购是我国成长期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波,魏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3(06)

第5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对外投资;跨国并购;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跨国并购的特点在于可以一次性地获取被收购目标企业所有的资源。受金融海啸和低迷的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有潜质的国外企业的估值开始走低,同时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获取先进技术、稀缺资源和占领海外市场提供难得的机遇。但是,已有的经验表明,即使发达国家企业做跨国并购,成功率大约也只有一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政府的支持是企业成功进行跨国并的重要基础。

一、跨国并购是经济转型和企业跨越性发展的双重需要

(一)现阶段开展跨国并购符合投资发展理论

我省2011年的人均GDP是5.014万元,对比邓宁的对外投资发展周期论,因此我省现在处于第三阶段(人均GNP在1971年的2000-4000美元之间)。在此阶段,所有权优势增强,出现要到境外寻找区位优势的投资企业是发展的必然。

(二) 跨国并购是提升我省对外投资流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对外投资存量在地方省市中独占鳌头。但金融危机后,广东省受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大。广东省的对外投资具有以下特点:(1)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民营企业;(2)广东对外投资的主要产业就是传统的优势产业;(3)从投资流向地看,最主要的投资地是香港,其次是北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地,以非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基于以上特点,我们现在的对外投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产品偏中低端、重市场的获取而轻技术的获取,要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对外投资的流量和质量,实现自有技术、自有品牌和自有市场的独立发展战略,跨国并购是重要的途径。

(三)通过跨国并购走向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有走出去的意愿,在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中,开拓产品的国际市场是排在首位的;其次是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之后依次是获取或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享受东道国政策优惠、防止贸易摩擦、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等。可见,尽管政府将获取资源和能源为海外投资的重点,但是企业的发展角度与政府是不同的,他们更关注的是市场和渠道。

二、我省政府对跨国并购企业的扶持政策

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将面临很大的风险。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不愿意走出去的原因按重要程度排分别是:(1)企业缺乏有能力的跨国管理人才;(2)跨国并购融资困难;(3)对外投资风险大、担心收不回成本;(4)企业不了解境外市场。下面我们针对企业对跨国并购的顾虑,逐条给出相应的扶持政策。

(一)针对缺乏有能力的跨国管理人才的扶持政策

方法一:以优惠条件,吸引有海外跨国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端归国人员或在国内外企工作的高端人员

事实表明,人的原因,而不是其他因素,永远排在第一位。跨国管理人才必须了解国外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这样的人才须有国外企业工作经验,最好有相应国家的海外生活经历。因此我们建议从高端归国人员和外资企业高端工作人员中挑选,除了待遇问题由企业解决,政府也应为此类高端人士的居住、居留和家属生活等方面提供便利政策。

方法二:企业和本省外语、经管类院校合作,培养适宜从事跨国并购的工作人员

从可靠程度讲,企业更偏好自己培养出来的人,而且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有使用成本低、易于磨合和流动性相对低的特点。跨国并购自有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可采用正规的学位培养模式,也可采用短期培训形式,加强跨国并购、语言文化沟通方面的课程。

方法三:建立跨国购并人才信息库并在恰当的时机成立跨国购并服务机构

(二)针对跨国并购融资困难的扶持政策

方法一:通过促进民间融资、银行贷款、贷款保险、战略合作伙伴参股、发行企业债券、开拓国际融资渠道等,解决企业跨国并购融资难问题

拓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渠道,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我省可提供跨国并购民间融资的平台;促进商业银行向跨国并购企业发放贷款,并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对跨国并购贷款进行保险;鼓励银行和大企业自由结合,建立联盟关系,一同参与跨国并购活动;为欲进行跨国并购但缺少资金的企业寻找资金充裕的战略合作伙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用于跨国并购的企业债券;扩大我省企业的海外融资权,鼓励企业开拓国际融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省内金融机构设立和发展境外机构,或并购方式入股境外商业银行,为“走出去”企业在海外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方法二:拿出当前引进外资时的勇气,对今天的走出去跨国并购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

国外对海外投资收入有一定的减免政策,如美国公司国外投资收入的税率一般要比国内投资收入的税率低15%~20%;法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项目在开办前4年有亏损时,可在应税收入中免税提取准备金;韩国规定企业在海外发展业务可享受10年免交所得税的优惠,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可享受双重减税优惠。我国现有的政策及政策建议都相对保守,税收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加强跨国收入的税收征理。

方法三:专项资金的直接支持

设定走出去投资和跨国并购专项资金,由政府直接扶持跨国并购企业。政府的扶持应侧重于前期工作的扶持、人才和中介费用的扶持,即在起初有风险且尚未有确定回报的阶段,企业是不容易起步的,这时政府给以帮助,即使最后做不成,也可降低企I的损失。对于在资源获取、技术获取、品牌和销售渠道获取方面非常有意义的跨国并购,政府还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开办和运营补助、贷款贴息和保费补助等。

(三)针对对外投资风险大的扶持政策

方法一:依靠驻外使馆、商务部门和信息平台为跨国并购企业提供信息和建议,降低政治风险

方法二:对于企业层面的跨国并购风险,由地方部门提供风险警示,提供各类风险的规避方法和退出机制,提供跨国并购流程的介绍,提供考虑各类风险的合同样本,让企业做到知己知彼、未雨绸缪,提高应对风险的信心

(四)针对不了解目标市场和目标企业的扶持政策

对于企业不了解境外市场和难以评估目标企业的疑虑,政府可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首先我省可建立有关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状况、行政管理制度、要素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库以及各国的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库,建立相关的网络平台,为双方企业寻找投资伙伴提供方便。其次是通过投资洽谈会、推动企业参加各种博览会、投资招商团出访等方式,帮助企业寻找跨国并购的目标企业。再次,成立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机构或委托大型投资咨询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开展对外投资咨询业务。此外,还可为利用广东地区的侨胞优势,由华侨提供信息和有偿帮助。

三、对并购目标和并购区位的鼓励和指导政策

(一)我省跨国并购的重点

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微观经济收益,而且在带动地方产业成长、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省的实际,优先鼓励以下产业的并购:

1.高新技术产业及节能环保产业是首选产业

拥有高新技术则能够掌握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而节能环保产业则是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升级的核心是提升技术含量和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因此,广东省应把这两个产业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战略产业。此外,技术型企业的并购金额相对较小,不易引起东道国民众舆论的抵制。

2.资源和能源行业是对外投资和并购的重点

解决当前我省自然资源和能源紧缺问题,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动因。数据表明,资源获取型的跨国并购占总并购的25%,这说明资源获取在跨国并购中有更重要的地位。资源利用型境外投资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对国外资源的开发投资,从国外获得稳定可靠的资源供给;二是在国外投资获得资源的同时,在当地完成对这些初级产品的加工,形成更长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这样既减轻在国内进行初加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又可在海外获得更多收益。

3.通过并购在境外设立生产基地,促进我省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产业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目标市场转移

传统行业面临国内市场饱和、劳动力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竞争愈趋激烈等挑战,为获取廉价劳动力、避过贸易壁垒进入目标市场,同时利用技术落差,将部分在国内已不具发展潜力的“夕阳产业”变成其他欠发达国家的“朝阳产业”,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是可供考虑的选择。

4.通过并购,获取境外成熟的品牌和营销渠道

在境外独立创建自己的营销渠道难度很大,对于刚走出去的企业是不切实际的,通过并购则可一次性获取这些营销资源,加快走出去的效率和降低市场风险。

(二)我省对外投资和实行并购的首选区位

在区位的选择方面,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发展与竞争状况,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广东省现有产业的优势,在不同的产业和区域中寻找相对优势。

1.东盟

东盟十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启动以来,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和商品往来。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由于东盟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并没有比较优势,因此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在此地区并不是重点,通过并购获得资源和市场应该是我省企业应该考虑的方向。

2.欧州

欧盟目前正处在危机后的缓慢恢复期,为巩固经济增长基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欧盟亟需引入新的投资。北欧国家社会福利成本较高,而我省企业以中小型民I企业为主,因此在北欧投资建厂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或者并购资金链紧张的高技术企业是值得我省优势企业考虑的发展方向;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需求较大,资金短缺,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合作较有潜力的市场;西欧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中小企业较为活跃,具备我省企业所需的技术、品牌、工业设计能力和市场。南欧国家经济问题比较突出,出于恢复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需要,欢迎外资进驻。我省企业可重点考虑西班牙的风能产业、意大利的时装皮革产业和希腊的海运产业等。

3.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国家以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为主,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美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萎缩,严重依赖进口,且危机后美国的恢复比较快,是我们应重点考虑的地区。广东省企业通过并购进驻美国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包括土地在内的各项固定资产估价相对低廉,各项运营成本也相对便宜;其次,我省企业一进入美国市场,就可以融入到他们发达的产业链当中,依托当地成熟的投资环境、雄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发挥其全球定位优势快速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第三,节省跨国运输成本。

4.非洲和拉丁美洲

非洲的政局复杂,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且风俗习惯、人文特征都与我省相距甚远,因此投资非洲的风险相对较大。我省企业在自身竞争力还不够强大时,并购后可以与当地股东联手,可实行“本地化”的投资战略。

拉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比较丰富,因此,投资于拉美有利于转移广东省成熟产业和生产能力过剩产业,获取石油、矿产等资源。委内瑞拉、秘鲁、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是可考虑的对象。

5.其他地区

跨越北欧和亚洲的俄罗斯、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的重要资源国,可通过购并获取当地的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萍,刘永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跨国并购动因十二要素模型[J].时代经贸,2007,5.

[2]叶博勋.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与动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

[3]郑兰平.国际技术贸易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9,5.

第6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跨国并购 动因 特点 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跨国并购增长速度加快,不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一轮的跨国并购浪潮,而且跨国并购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型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分析当代跨国并购的动因、特点与发展趋势,对于正在开始国际化旅程的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当代跨国并购的动因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各种资源及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配置,从而推动跨国并购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的今天,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程度普遍提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相应也大大提高。在WTO的框架下,各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过去一些国家难以开放的金融、投资、电信等市场也逐渐开放,原来开放的领域则更加开放,这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制度条件。

面对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一方面使各国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地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着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而各国大型企业集团一向追求全球战略,要求实现全球范围的最低成本生产和最高价格销售,尽可能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和取得全球利润。于是纷纷提出要“打破民族与国家界限”,建立“无国籍经营实体”和“全球公司”。国际经济环境的外在压力和企业内在战略要求使他们不得不加快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步伐。强手联合与战略性并购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路径。

2、全球范围内生产过剩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管是汽车等制造业、石油业乃至银行等服务业,出现了全球生产或服务能力过剩的问题,从而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组,促使完成产业结构重组的跨国并购持续下去。据估计, 目前全球汽车业过剩的生产能力将达2,000万辆。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参与竞争,就必须结盟开辟市场,以重组削减成本,从而提高效率。比如,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和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在合并后节约成本10亿美元。

3、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领导层有了共识:只有在本行业中排名靠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而并购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捷径。2001年惠普―康柏的合并,惠普拥有新公司64%的股份,康柏则拥有36%的股份。当时,全球PC业,康柏排名第二,惠普排名第三。惠普与康柏合并后,新公司的年度收益达39亿美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并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新公司的收入仅比IBM 900亿美元的收入略少一点,在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7%,囊括全球大约19%的PC市场,超过戴尔的13%;2002年,法国于齐诺尔公司并购卢森堡阿尔贝德公司和西班牙的埃塞雷亚公司,并购交易金额达31亿美元。此次并购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阿塞洛钢铁公司。2003年,阿塞洛钢年产量约为4,000多万吨,年销售额达到293亿美元,已远远超过此前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后两者的钢年产量均在2,600万吨左右。2003年,新日铁、阿塞洛与宝钢实行强强联合,三方投资65亿元,引进新日铁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流程,共同生产高等级汽车钢板,以抢占我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的板材市场。

4、技术进步加快

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为全球生产规模的扩大、贸易交往及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企业间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水平的竞争,企业只有掌握先进技术和新型产品才能建立技术优势,确保有利的竞争地位,而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必然会遭到淘汰。因此,各国大型企业集团无不花费巨额资金投入科学研究, 以图抢占未来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然而,现代高技术产业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而技术生命周期则越来越短,使得企业的高科技开发与投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于是,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共担风险、分享成果的技术及经营联姻便成为在各国大型企业集团中相当流行的发展模式。技术与投资的联合密切了全球大型企业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并最终促进了人事与股权的融合。美国的IBM公司是计算机行业的巨头,Lotus公司也是软件生产大户,1 987年前一直居美国个人计算机软件公司之首,市场份额曾高达85%,但90年代以后这两家公司却受到Microsoft公司的严重挑战,市场份额被步步蚕食,而Microsoft公司软件的市场份额已达90%。迫于形势,1995年IBM与Lotus实施了合并。这一案例正反映了大型企业集团联合起来争夺高技术领先地位的大趋势。

5、各国政府的默许和支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各国政府正改变其产业组织政策,默许和支持大型企业的战略性并购和超大规模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垄断优势地位。冷战结束后,两极争霸走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各方面经济力量正在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与重组。国际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世界各国为加强本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实力,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与战略地位,有意地允许或支持本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兼并。过去,欧美各国都曾制定和过多种法律,对可能引起资本和市场份额过于集中的大企业兼并进行限制或禁止。但近年来各国都很少利用这些反垄断法限制大型的兼并行为。若按照美国的有关反托拉斯法及兼并准则,波音与麦道的合并很难得到政府的批准,事实上这起合并案也曾一度受到反垄断法的阻止,最后美国政府面对由欧洲四国出面支持的空中客车的快速成长的挑战,批准了波音和麦道的合并。像迪斯尼兼并美国广播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兼并休斯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兼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美国无线电公司,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兼并蒂森公司等等这样的兼并大案,在过去是绝不可能的,但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无论是在商界或政府,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宽容和积极。

当然,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表面上看虽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在于改变和理顺市场供需关系的秩序,实现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逐利的;中动使得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愈演愈烈,且呈现出新的特点。

二、当代跨国并购的特点

1、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与以往的跨国并购不同,这次并购浪潮具有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的特点。表现在强手联合、超大规模巨型企业间的并购,规模空前,交易金额巨大,经济影响与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世界投资报告》将金额达到10亿美元的交易列为大型跨国并购。按此标准,1997年为58项,平均规模为28亿美元;1998年为89项,平均规模为45亿美元;1999年为109项。可见跨国并购进入后,大型并购迅速增加,其平均规模也急剧扩大, 以下著名的跨国并购案例可以佐证。

1997年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涉及金额140亿美元。美国,T业名列第四的世界通信公司以370亿美元的巨额价格并购了名列第二的微波通信公司(MCl),成为当时世界历史上金额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企业兼并。1998年5月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在伦敦签署合并协议,这起合并涉及的市场金额高达920亿美元,再次创历史最高记录,合并后的新公司成为拥有全球雇员42万人,年销售额达1,330亿美元的汽车帝国,占据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把交椅。2004年底,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PC业务,就是达到了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联想在中国市场拥有家喻户晓的品牌、完善的分销体系、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而IBM则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完善的网络;联想是全球消费个人电脑的先驱,在消费个人电脑的设计、营销、服务上拥有独到经验,而IBM则在商用领域享有高品质和服务完善的美誉;联想有强大的台式电脑设计能力,而IBM在Thinkpad系列笔记本上拥有领先全球的技术;联想有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而IBM拥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强强联合还整合了两个互为补充的市场,并通过两个深具互鉴性的管理团队的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这既是联想博弈全球、决胜未来的关键,也是起步较晚、积淀较浅的中国企业快速切入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联想选择IBM,不仅得到了国际化所需要的知名品牌、大量优秀的人才、研发能力、完整的渠道和供应链,而且直接做上了PC厂商世界第三的宝座。IBM选择联想,主要是联想成绩卓越,背后还有一个大市场。在这场交易中,联想和IBM双方均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 因此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联想渴望得到的是国际市场的一席地位, 有了IBM这座桥,联想可能会少走许多弯路。而在这场交易中IBM实现了退出PC业务的战略,在苛刻的限制条件下通过短期的品牌授权,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现金流、债务偿还与股权。

2、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广泛

这场并购浪潮涉及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重要行业,包括钢铁、能源、航空、银行、保险、超市、电信、医药甚至大众传媒。如IBM公司兼并Lotus之后,Microsoft公司也与Apple公司进行了部分资产的合并。在银行业,1996年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后资产达7,26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集团;1998年4月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创造一个资产总值7,000亿美元的金融巨无霸后,美国银行业掀起了合并大潮。美洲银行和国民银行紧接着达成一项总值600亿美元的合并协议,成为一个资产总值高达5,700亿美元的“航母级银行”。同时,美国第一银行也宣布和第一芝加哥银行达成一项总值29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成为美国第二大信用卡发行机构。

3、以横向和混合并购为主

新一轮的并购无论是从并购企业数还是并购值看,横向并购均占第一位,其次是混合并购,最后是纵向兼并,恶意并购减少。1999年横向并购值占到70%,比1990年上升了15.4%,这种横向兼并加强了大企业的市场垄断能力,充分地发挥了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化、网络化、集团化及全球化战略目标。比如,1999年先后出现了美国福特收购瑞士沃尔沃,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日产汽车等巨型并购案等。混合并购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影响下,趋于活跃,像1995年迪斯尼公司以190亿美元收购美国广播公司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业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兼并飞机制造业的休斯公司;机电业的威斯汀豪斯公司兼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及美国无线电公司;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使网络与传统媒体两种大众传播方式走到一起,这种结合是新技术融合的结果,即多媒体技术把网络、印刷、电视、广播和娱乐结合起来,这些均是跨行业混合并购的大案。跨行业并购主要集中在传媒行业,这也许反映了在信息时代传媒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4、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增长迅速

总体来看,跨国并购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融合现象,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通讯业和制药业。同时新兴产业之间的并购最为活跃与成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并购也较为成功。在技术、资本密集的传统领域出现了令人吃惊的超级并购,跨行业并购在高新技术领域兴起。比如,1999年,最早开发蜂窝式手机和全球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系统(GSM)的朗讯与开发超薄型笔记本电脑的恒升公司合并,微软、英特尔公司的1999年的疯狂并购行为等,这些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活动对世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

5、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占主导地位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以美、英、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这些国家凭借着技术、资本、市场等优势,在跨国并购中占据优势。1999年发达国家约占全球跨国并购的90%,发展中国家约占10%,并购交易在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宗并购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发达国家。

6、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正逐步上升

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增长迅速,其并购的规模从1995年的159亿美元增长到1998年的807美元,跨国并购占对外投资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14%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5%。而且,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并购”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购的领域从传统的钢铁、矿产业逐步向发达国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行业渗透。比如联想集团收购

IBMPC业务,就是这种“逆向并购”的典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尝试借助跨国并购引进外来直接投资,而且还在积极鼓励本国企业通过并购外国企业,实现其全球化战略。

当然,在这场并购浪潮中发展中国家也部分程度地被跨国公司化,从而影响其国家的经济安全,这一点值得发展中国家警惕。在这场并购浪潮中跨国公司非常充分地表现了其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发展的本性。由于各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外资政策在迅速趋同, 以“政策竞争”作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手段的效力逐渐弱化。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转而改革产权制度,以便促进跨国公司在本国市场进行并购活动,跨国公司试图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并购东道国企业实现跨国公司化。亚洲金融危机后,西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东南亚和拉美国家, 以比危机前低60%~80%的价格大批收购企业。

7、支付手段日趋多样化

早期的跨国并购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取得目标企业的所有权,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各国对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跨国并购的方式和手段日趋多样化。比如有的跨国公司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并购;有的为了绕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法律障碍,采取先合资后控股或利用当地控股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进行间接收购,或采取非股权资本参与经营方式,包括采用许可证协议、技术、管理和劳务投资等方式。

三、当代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这次并购浪潮,其总规模与单个规模的扩展,与前几次并购浪潮相同,也呈现了某种波浪式扩展趋向。2001年以来,全球性的并购浪潮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减缓的迹象。2002-2004年间,发达国家大规模的跨国并购项目有所减少,与此相关联,与跨国并购有关的辛迪加贷款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2000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了1 0年来的首次下降。分析其原因,一是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对国际资本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口向;二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股市在高速增长之后,2000年开始进入相对停滞状态,跨国并购需要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三是跨国并购的潜力受到一定限制。从全球情况来看, 目前发达国家可以选择的跨国并购项目大多数已经完成,发展中国家解除管制和大规模私有化的过程短期不会再有大的动作,致使全球可以进行跨国并购的潜力有所减少,短期内跨国并购的增长将会有所下降。

并购活动的收缩并不意味此次并购浪潮的过去,而是两次大的涌动之间的短暂调整,种种迹象表明,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跨国并购的能量正在重新聚积,等待适当的时机爆发。

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股市的普遍回升,使得跨国并购趋于活跃,而投资盈利水平上升也促使跨国公司继续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增加投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继2004年走出低谷实现恢复性增长后,2005年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1月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球直接投资规模达到了8,96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29%。其中,发达国家成为此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38%,结束了延续4年的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到13%。英国得益于跨国并购一举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规模达到了2,191亿美元,其中荷兰皇家壳牌的合并案中就为英国带来了1,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美国和中国吸收外资居其后,分别到达了1,060亿和603亿美元。此外,印度和欧盟新成员国吸收外资增长也较快。

可以预见,2005年开始趋于活跃的跨国并购,在今后的几年还会继续持续,这是因为全球跨国并购的动因仍然存在,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加速各种资源及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配置,从而推动跨国并购的发展;二是在WTO的框架下,各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解除各种投资障碍,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制度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为全球生产规模的扩大、贸易交往及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大的空间, 为企业间的跨国并购提供了技术支持;四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管是汽车等制造业、石油业乃至银行等服务业, 出现了全球生产或服务能力过剩的问题,从而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重组,促使完成产业结构重组的跨国并购持续下去;五是发展中国家并购市场相对还有加大的空间,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不充分, 随着发展将日益成为跨国并购的主体和主要市场;六是金融业的促动。可以预见,并购重组业务将成为21世纪投资银行业务的新方向和竞争重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

第7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金城的国际事业随着金城摩托车产品和民用工程液压产品的出口而发展起来,年出口规模目前已达到2亿美金,年出口摩托车近60万辆,出口创汇多年位居中国摩托车行业前列,产品远销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城集团是摩托车出口免验企业,“金城”品牌是中国摩托车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品牌之一,金城摩托车被国家商务部列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榜。金城集团将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集团。

1.金城集团摩托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金城摩托车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研发、生产方面具有了雄厚的实力。在积极引进外资资金、技术和经验的同时,金城集团也开始迈出“走出去”的步伐。进入新世纪后,它所走的每一步都踏在国际化的大道上,始终把国际化当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金城集团摩托车产业实行国际化战略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它是由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双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在国内政策上,随着摩托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职工收入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用摩托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摩托车的高普及率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大气环境污染、噪音、交通事故等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于是,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就开始了摩托车禁牌运动,例如天津、上海等城市。从1994年第一次摩托车禁牌开始,中国先后有170多个城市加入了禁牌、限牌的行列,甚至于连温州、鞍山这样的中小城市也没有能够幸免。按照现在中国摩托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摩托车的整体技术和加工工艺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质的飞跃,达到最新的尾气排放标准,因此中国的禁牌、限牌城市将会越来越多,市场将会越加萎缩。如果中国摩托车企业不能走向国际,一旦各个县、村也开始禁牌,那么对金城摩托车业务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其次,在自身技术方面,主力产品严重老化,其他产品线分散且无优势。金城摩托2007年产量达80万辆,但仔细分析其产品结构和国内外市场份额,二冲程AX100系列的产量达到47.8万辆,占到总产量的六成,而该车型占其出口比例接近九成,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也没有出现取代AX100的产品的迹象。在二冲程发动机向四冲程发动机变革的第一次浪潮中,因为AX100的巨大成功,金城集团未能果断抓住变革的机遇而丧失了发展先机。取消与铃木合资概念后,市场的消费者对金城摩托表现出了不信任。在技术研发、资金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摩托车企业相比也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国际化是迅速进行技术、管理、服务升级的捷径。

第三,替代品的发展迅速。由于城市中的富裕阶层和新兴中产阶级己经不再满足以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轿车。交通工具的改进,不仅可以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交通便利,而且还能提供更多的休闲、户外活动的机会,并且也是自身品味和价值的最好体现。与此同时,国家对轿车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政策上也给予了极大倾斜。其次由于摩托车的禁牌、限牌,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城市个人交通运输的主力。作为中国特有的大量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与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上牌费用低,附加费用少,行驶少。根据最新统计,2006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销辆共计1500万辆,超过了摩托车在国内市场的总销量。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摩托车产业的国内市场 图2出现了急剧萎缩,产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

2.金城集团摩托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金城集团正在努力跨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机电液压行业企业的行列,实现从“中国的金城”向“世界的金城”的战略升级道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集团。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步骤、分阶段的战略实施过程。

首先,在战略思想上金城实现了比国内同类型企业快走一步的战略布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金城集团以军工企业的身份涉足到摩托车生产行业时,就意识到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生产规模、技术能力、资金水平和人员储备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所以一直把国际化当成企业发展的重要思路。

其次,迅速完成了内部优势的积累和聚合。其一,金城集团早期便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和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之后为了扫清国际化道路的障碍,金城系列摩托车先后获得出口质量许可证,通过德国TUV认证、美国DOT认证、欧共体E-MARK认证;并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考核,中国强制认证,欧Ⅱ认证。金城集团的摩托车生产严格按照各认证要求,按标准执行。内部优势的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的研发,金城集团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队伍实力雄厚,拥有高级工程师526名、研究员级高工12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人。此外,金城集团不断完善技术开发体系,通过自主研发和购买形成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生产线,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摩托车检测设备及先进的产品开发系统。在软件开发上,金城是国家颁发认证的“CIMS工程实际应用领先企业”:金城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发了摩托车振动测试与振源识别系统及快速成型系统等领先技术。金城集团还与欧洲著名公司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一流的高档摩托车。

第三、在海外销售策略上,金城实行市场高度细分,根据各个市场的不同属性,分别采取不同的市场进入策略和产品营销策略。

3.金城集团摩托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效及原因

金城集团在“走出去”方面认识较早,行动较早,基础工作比较扎实,所以才换来了2000年以后金城摩托车出口的高速增长,公司摩托车出口量、创汇额曾连续五年位居中国摩托车行业之首。从出口规模上看,2000-2007年期间,金城集团的摩托车出口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03年,金城的摩托车出口首度超过内销,几乎是1999年至2002年四年出口量的总和,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2004年,金城摩托车的产销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是国内外摩托车产销量首度突破8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二是出口量首度突破40万辆大关,亦创历史新高。2005年,金城集团出口摩托车51万辆,比2004年增长20.65%,出口额1.7亿美元。2006年出口摩托车55万辆,出口额1.8亿美元。在此背景下,金城

集团摩托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产量达到1300万辆,出口260万辆,创汇八亿美元。

金城集团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也逐步地优化。金城集团根据自身产品特色,对不同市场各有侧重,进入一个市场就在这个市场精耕细作,以品牌作支撑,使该企业的摩托车品牌在当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比如2004年金城摩托车在尼日利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43%左右的高位,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高达59%,尼日利亚90%以上的摩的司机骑的都是“金城AX100”。整个江苏2004年在尼日利亚的出口创汇是14亿多美元,而金城集团的创汇就占到了将近十分之一!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金城集团在产品开发上加大力度,扩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加大了对欧美等高端市场的出口,同时由于金城出口的摩托车90%以上都是自主品牌产品,贴牌和委托加工的很少,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利润率。

金城集团不仅在产销方面表现稳健,由于其拥有外经、外贸及外事“三权”,其产品主要出口的东南亚、南亚、非洲、中南美、中东、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都逐年上升,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行业前列。

金城集团取得以上优异业绩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以优秀产品为根本。国际化的企业,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产品。金城打开国际市场靠的是产品,树立品牌声誉靠的是产品,要真正成长为国际化企业的关键依然是产品。金城集团自1985年从日本铃木株式会社引进ANl00型摩托车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国产化改造、长期的改进改型与创新开发,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AX100、AX100-A、AX100-B系列产品,并以优异的质量很快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青睐。迄今为止,已累计在中国国内及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近500万辆,创造了目前中国摩托车行业单一品种销量的最高纪录。金城集团注重产品质量,多型产品已通过国内外技术认证。近几年,金城集团也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投资,进行产品结构多元化的努力。目前已拥有从36CC到250CC的系列70多个摩托车品种。在巴基斯坦、伊朗、哥伦比亚等国家建设了四条摩托车生产线。在出口产品结构上,拥有相对成熟的两类产品。一类是质量、可靠性、外观、价格等方面适应发展中国家需求的产品;一类是专门针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开发研制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如与欧洲公司共同研制的“欧宝路”豪华摩托车、车把可折叠的“小金童”、运动型的越野车、四轮的沙滩车等等。金城已有十多款车型及零部件先后通过欧洲的E-MARK认证、欧Ⅱ标准认证、TUV认证及美国DOT认证,拥有经批准和申请的自有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近200项。高中低档齐备的多元化产品结构,为金城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以独特的市场策略为支撑。金城集团摩托业务实行全球性“边角市场”进入战略就摩托车这一竞争性很强的国际市场而言,中国摩托车企业不仅面临着日本的本田、雅马哈、铃木和川崎等著名品牌的强大压力,而且要迎接一些欧洲厂商的有力挑战。据此,金城集团根据摩托车的国际市场结构及其相对空白点,以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阿根廷、巴西、尼日利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为目标,制定了全球性“边角市场”进入战略。实践证明,金城集团的全球性“边角市场”进入战略,不仅有效避免了与国际著名厂商展开正面冲突,而且在初步涉足国际市场时得以量力而行、扬长避短,积累了经验。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斯所说,利用小规模制造占领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不愿意占领的小规模市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竞争优势之一。并且辅之以周边性渗透与辐射战略,根据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态势,金城集团首选南美“安第斯条约集团”(APO)成员国哥伦比亚为核心建立生产和销售基地,据此再向该集团的周边成员国渗透,并进一步向中南美乃至整个加勒比海地区辐射。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实行循序渐进的战略,金城根据跨国经营的一般发展规律并结合摩托车产业的特点,金城集团制定了以“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扩张原则,循序渐进地实施整机出口一技术转让和散件出口合资建厂的“三部曲”市场拓展战略。金城集团除了对北美和欧洲地区国家以整机出口之外,根据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进入壁垒差别,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拓展战略:一是对劳动力成本较高、整机与散件的关税差别不大的国家,则以整机出口为主:二是对市场潜力较大,但政局不稳、外汇管制较严、金融风险较大的国家,主要采取散件出口:三是对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平稳的国家,经少量整机出口(或开始就进行技术转让和散件出口)之后,很快就进入合资建厂阶段。金城集团在巴西、孟加拉、哥伦比亚的业务进展分别代表了跨国经营“三部曲”发展模式的一、二、三不同阶段,并且都取得了成功。

第三,以打造自我品牌为核心。到目前为止,金城摩托车已经销售到了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销售的不断扩大,金城集团加快了“金城”商标的国际注册工作,目前已在30多个国家及两个国际组织进行了商标注册,并在德国、叙利亚、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国家制止了多起抢注“金城”商标的行为。另外,国际化品牌也离不开国际化的营销。金城集团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借助不同的广告宣传和手段,使“金城”品牌深入人心,提升品牌形象。

4.金城集团摩托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金城摩托取得优异的市场业绩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体现的是先进的战略思想和优异的执行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建立世界一流的摩托车企业提供了发展经验。诚然,这些经验是立足于金城集团多年在管理、营销、技术等方面的积累,但笔者希望能以其成功的经验对中国摩托车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共通的建议。

1.走技术创新的道路,用技术实现产品差异化。摩托车厂商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差异化则是破除这一局面最好的武器,但产品的差异化源于技术和工艺的差异化。有能力的摩托车厂商应当在国内投资建立新的摩托车研发中心,并通过海外并购建立海外摩托车第二研发中心,加快技术员工的培养和引进,建设成立一支以年轻活力的研发队伍,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强势竞争产品结构,通过境外合作与并购,引进、联合研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在环保、高效节能、安全等方面投入前期研究,努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附加值、低油耗、低排放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发展中高端产品和技术,对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加强储备开发,占据摩托产品与技术开发的前沿阵地。

2.要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稳步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摩托车产品的出口,规模是相当重要的。要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重要的一点是加大国际开拓力度,形成更合理、均衡的出口市场结构。市场不仅仅要有量的基础还要有质的提高。企业应依据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海外开拓方针,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推进摩托车企业的国际化,同时整合和加强海外营销网络。

第8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1.1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

(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战略成本管理的属性决定了在成本管理领域所釆取的战略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相匹配,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相匹配,同时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3)提升成本管理手段的思想。随着全球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过程。作为决策者往往认为信息化是企业重要的工作,但也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其实不然,从战略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既是企业的资源力,又是企业的执行力。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纯粹的简单的成本,而是一项投资,最终影响企业的战略成本。通过贯彻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和实施电子商务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1.2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

    战略成本的管理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和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匹配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而不是否定。2004年,西班牙温州鞋城的一把大火让中国的管理者触目惊心,彻底点燃了他们对中国企业实行简单低成本战略的反思。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企业已走向了国际市场,过去依靠简单低成本战略的中国制造产品不再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所以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

2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

2.1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使企业取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强调通过品牌、广告和广泛的售后服务塑造产品形象,以取得较高的价格一成本优势。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需要高于一切,成本管理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而展开。

2.2符合成本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能性特征

    成本系统自身的基本功能是产生和利用成本信息,以满足决策者的管理需求。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做一个合理的嫁接,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在这种分析框架下,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借助于战略性成本分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战略性成本信息。这些战略性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三个,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的分析可以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一个总体的分析框架,价值链分析所得出的信息对制定战略以消除成本劣势和创造成本优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战略定位分析主要解决如何将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在制定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以后,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企业就能够确定其应采取的成本管理战略,但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重点,还需要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找出成本的驱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

2.3建立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尽管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由于要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所采取的成本管理目标、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但从企业整个的生命周期来看,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的定位主要还是追求成本的持续降低。这也正是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具有耦合性的一面,只不过战略成本管理更强调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有利于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从战略成本管理这一层面来分析,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和预期达到的目的有差异的。由于战略成本管理立足于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注重成本管理效应的长期性,因此不断塑造企业自身特有的成本管理文化是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和实现过程,也就是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过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和利用,围绕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这一目标来进行管理的。

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体系

    3.1战略成本分析体系

    (1)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髙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

(2)成本抉择关系分析。成本管理中,涉及到诸多的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成本动因,一项成本管理措施的实施往往会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化,同时成本关联到质量、效率、产品价格等因素。这些错综复杂关系的存在,使成本管理面临一系列的抉择关系分析,成本之间的抉择关系主要表现为活动方式和政策措施的变化导致多个成本之间的相反变化。成本的代偿性特征揭示出,成本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代偿性,一种构成要素的增加有可能减少另一构成要素的消耗,同样,一种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方面的成本增加为代价。

3.1成本管理的战略方法措施体系

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揭示出,控制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降低的深刻根源。以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目的的方法措施主要有(1)重构价值链。重构价值链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结构,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新的基础。(2)控制成本动因。(3)长期成本计划与目标成本管理的协调。

3.3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体系

成本管理保障措施是为了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有效性和保证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顺利实施而建立的各种规范,它包括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主要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与报告应该遵循的程序和规范,以及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来保证组织内的各项活动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这些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而是对处理业务的行为按照成本管理的需要加以倡导或约束,其作用是基础性的和防范性的。

第9篇: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95-03

国际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各国不断实施本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其经济影响力把文化产品发展提升为本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国际贸易目前面临着贸易保护开始抬头,贸易摩擦不断产生的局面,尤其是传统产品的竞争更为激烈。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交易中具有环保节能、轻松娱乐、文化传播与衍生等独有特性,因此各个国家政府对文化产品的交易口径较为宽泛,这也是文化产品逐渐成为各国国际贸易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因素之一。

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走出去文化产品战略带动下不断提升,但受到文化产品有效的交易战略定位影响,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文化产品在整个国际市场的份额不高[1]。世界贸易市场中的文化产品贸易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发展文化产品贸易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竞争力的描述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来解释产品竞争力理论,该模型认为产品竞争力包含诸多要素,分别是产品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生产要素和政府等[2],因此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借此深入探讨。

(一)生产要素

从行业性质看,文化产品行业属于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投入上比例更高的是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的促进作用有限。根据迈克尔的钻石模型分析,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在生产要素的体现过程需要经历高级生产要素驱动,进而投资要素驱动,然后创新要素驱动,最后是财富要素驱动等四个逐渐加深的过程。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处于高级生产要素驱动阶段,后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技术等都是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需求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对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也不断进行着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总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平均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人们的消费倾向不断向文化产品转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文化产品市场的发展,促M了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不断创新,对于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效的国内市场支持条件。

(三)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任何企业的战略结构与选择搭配都是市场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因素,根据国家地域、行业性质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企业的战略结构、市场目标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的市场竞争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制度与企业战略的选择搭配上[3]。文化产品的行业竞争目前也十分激烈,主要面临着文化产品替代品的威胁和同行业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文化产品都在国际市场中参与竞争,我国面临着市场开放后蜂拥而至的成熟的国际文化产品,部分西方文化的入侵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因此这种激烈的竞争给我国的文化产品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逼迫国内的文化产品企业不断创新,在产品成本和生产效率上寻求突破,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和发展,努力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和竞争力水平。

(四)支持性产业

目前我国文化产品发展中的支持性产业主要指与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共享营销服务渠道,在产品技术上存在一致性,能否在发展中与文化产业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多赢的产业。发展支持性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由于文化产业的衍生效果明显,在以文化创造为中心的文化生产活动中,文化生产体系通过层层的衍生和传递形成了诸多“亚文化”产业[4],例如旅游产业、会展产业、咨询培训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过程的支持性产业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下,部分地区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俗景点旅游近年来逐渐热门起来,这就是文化带动旅游的成功案例。

(五)政府和机会

国际竞争力中的政府和机会是重要的辅助条件。从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看,国家对文化产业制定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宏观行业政策是引导整个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我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美国政府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采取了对外扩张的战略,使得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迅速通过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的承载迅速向世界传递,取得了显著的成功[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文化产品的市场也向世界开放,面临着国际文化产品的不断冲击,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更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政府的政策引导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保驾护航,最为显著的案例是我国成功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展示我国的机遇,使得全世界对我国的文化产品进行了了解和接受,另外上海世博会、博鳌论坛等国际活动都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大好的走出去的机遇,为我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我国文化产品的发展尚处于高级生产要素驱动的初级阶段,与国外成熟的文化产品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文化产业作用日益强大的形势下应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水平,加快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积极面对挑战。

(一)增加文化产品的专业翻译人才

1.通过海外留学培养中译外的翻译力量

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首先需要的是专业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翻译人才,留学生是中译外专业人才的有生力量,留学生群体由于有国外生活学习的经历,对国外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更了解,因此通过精确翻译可以有效地把国内的文化产品向国外传播,更能够把国内的文化产品转变成国外便于理解的语言形式。因此,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家竞争力首先需要培养海外留学生中的中译外翻译力量,通过对海外留学生翻译力量的培养,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翻译人才队伍来解决我国文化产品的传播问题[6]。另外,对于国外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生也需要加大力量进行翻译队伍的建设,国际留学生在国内的生活学习能够有效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该部分翻译力量能有效地通过多种语言形式进行文化产品的翻译和传播。综上,在扩充中译外专业人才队伍和提升中译外专业人才水平过程中,既要注重吸纳中国去海外的留学生,更要大胆使用来华的外国留学生。

2.吸纳优秀的国外专业翻译人才

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人力资源密集、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其中人力资源密集是最重要的特征,其主要体现在优秀的文化产品创新人才和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产品专业翻译人才上。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十分丰富,但专业的优秀翻译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足,导致了好的文化产品无法传播或者向国际市场传播中存在失真的现象,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影响了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国家影响力,不利于文化产品国际竞争水平的提高[7]。优秀的专业文化产品翻译人才不仅仅是对文化产品的语言转换和翻译,更是对产品从内涵和深层次意义上的表达,需要对文化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和运用,目前这方面的优秀人才还是十分匮乏。我国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需要在文化产品的出口上更加符合国外人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需要在语言的转换上更具备当地的特色以便于接受,因此需要不断吸纳优秀的国外专业翻译人才,在文化产品的传递中更好地融入当地语言特色和思维模式,对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转换,并充分重视国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风俗等重要价值取向,使得我国的文化产品更能够入乡随俗和通俗易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更好地被国外市场接受。

3.因地制宜,灵活翻译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的翻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译语文化语境因素为重的翻译倾向,文化翻译观念对语言学上的翻译差异影响偏弱,因此在对文化产品的翻译中存在刻板问题。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生产性产品,其内涵更为丰富,折射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等不能通过简单的文化产品表面内容翻译可以表达出来,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文化产品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和社会文化语境,使文化产品实现其在原本社会中存在的丰富的文化功能。因此,我国文化产品的翻译中应采取因地制宜和灵活翻译的特点,根据不同文化产品的社会语境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表述产品本身的同时传播文化产品的灵魂与内涵,在语境翻译中既要保持原文化产品的内涵,又要有国外社会大众能够理解的语境和价值观,实现文化产品内涵价值传递中的顺畅。

(二)塑造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品牌

1.打造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品牌

文化产品的国际品牌来源于民族文化品牌,因此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把民族品牌进行升华,在打造民族优秀文化品牌的同时与国际文化品牌进行有效的衔接,对国外市场和国内消费者实现文化产品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文化和古代文化上,在现代文化品牌和价值传播中比较匮乏,缺乏优秀的民族文化品牌,因此需要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契机,创新我国文化产品,打造优秀的民族品牌并不断向国际品牌升华转化,大胆创造能够体现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内容的民族文化品牌。

2.通过国际文化名人打造中国文化产品品牌

提升文化产品的国家竞争力需要通过国际文化名人来提升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文化产品的产生不仅需要优秀的创作,也需要高效的宣传,因此国际文化名人的品牌传播尤为重要[8]。目前我国在该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孔子学院的建立、成龙和姚明等国际名人传播都为世界带来了我国的优秀文化。在通过国际文化名人打造中国文化产品品牌方面,我国文化产业还需要进一步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进行合作,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知名度,积极开拓国际文化产品市场,创立世界文化品牌。除此之外,我国的文化企业还需要充分挖掘和培养本国的文化名人,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都可以有效地对我国的文化产品进行国际宣传,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打造出中国文化的优秀国际品牌[9]。

(三)积极发挥技术在文化产品中的应用

1.努力转变高新技术为新兴的文化技术

近年来,以“苹果”系列产品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产生,使集文化、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一体的、具有文化与科技结合特点的创新活动,正在成为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加强品牌培育、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大新兴文化技术来推动我国文化产品的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文化企业,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培育一批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品牌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了文化领域的新业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10]。

2.大胆引进国际先进文化技术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许多技术领域还很落后,尤其是我国文化产业才刚刚兴起,文化技术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技术来发展本国文化产品,改变落后面貌、加速文化产品生产,取其长处,补其短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文化产品整体质量在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提升,拥有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文化贸易,2012(9):32-34.

[2]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出口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4(3).

[3]雷兴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战略价值选择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3(2).

[4]雷d长.西部文化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5]魏婷.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研究趋势探析[J].山东经济,2014(4).

[6]高洁.从文化贸易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7]王瑞萍.WTO下国内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1).

[8]黄振平.创建国家级文化品牌 提升文化软实力[J].江海纵横,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