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通过设立观测点对美国白蛾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掌握其在冀北山区1年发生

2代,局部3代的适应性改变,并设立试验区进行防治对比试验,总结出适于山区发生

特点的人工剪(烧)除网幕后辅以喷药除治等简便易行,经济高效的防治方法,探索出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

冀北美国白蛾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标识码:A

美国白蛾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被列为世界性检

疫对象,具有寄主植物多、繁殖能力大、适生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以及疫情暴发危害大等特点。近3年研究发现,美国白蛾传入冀北

山区后受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有适应

性改变:一年发生2代,在兴隆县南部可出现3代幼虫,但不能完

成生活史;第1生地点主要在村庄内的四旁树及村民院落内的

零星树上,喜食树种主要是山楂,第2代在分布上由村内向行道树、

片林、管理粗放果园上扩散,主要是山楂、核桃、桑树等,但不危

害山上的寄主植物。同时通过开展灯诱成虫、烧(剪)除网幕、弥

雾防治、喷烟防治、烧(剪)除网幕辅以药剂防治等不同处理的防

治试验,筛选出最适宜的防治方法。据此,笔者提出冀北山区美国

白蛾综合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1111、全面监测排查,是及时发现疫情的首要工作、全面监测排查,是及时发现疫情的首要工作、全面监测排查,是及时发现疫情的首要工作、全面监测排查,是及时发现疫情的首要工作

全面监测排查是搞好美国白蛾防治最为基础的工作,也是发现

疫情并及时组织除治的首要工作,尤其是发生区和毗邻疫情发生

区,必须做到监测排查全覆盖,重点地区要专人负责、定点监测、

2

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隐患。

1.11.11.11.1定点监测定点监测定点监测定点监测

根据前一年美国白蛾疫情发生情况,绘制分布图,在重点乡镇

重点区域设立固定监测点进行定点监测。对美国白蛾发生区,要在

每个疫情发生乡镇选择2-3个村架设诱虫灯,在成虫羽化期(4月

下旬和7月上旬)每天从20:00至次日5:00开灯,监测美国白蛾

成虫发生时间、发生数量、雌雄性比等,据此作出美国白蛾发生期

预报,为进行疫情除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要在与发生区毗邻的

的主要道路沿线的村庄、集贸市场、景点等场所布设一定数量诱虫

灯,进行成虫灯光诱集,逐日检查确认是否有美国白蛾疫情发生。

1.21.21.21.2全面排查全面排查全面排查全面排查

在疫情发生区至少每村设立2名查访员,组织集中培训,建立

奖惩责任制度,按照该课题研究结果,抓住幼虫网幕易见期、主要

寄主树种和重点部位3个关键环节,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全面排查,

即6月份要在村庄内的四旁树及村民院落内的零星树,特别是山楂

树上查找第1代幼虫网幕;8月上、中旬要在村庄、路旁、管理粗

放果园的山楂、核桃、桑树、臭椿、杨树等寄主植物上查找第2

代幼虫网幕。这种排查方法能够迅速快捷的发现疫情,确保第一时

间发现疫情,第一时间组织除治。

2222、严防第、严防第、严防第、严防第1111代,普防第代,普防第代,普防第代,普防第2222代是控制成灾的重要举措代是控制成灾的重要举措代是控制成灾的重要举措代是控制成灾的重要举措

根据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多在树干中下部集中结网为害的特

性,要组织人员抓住第1代幼虫破网(4龄)前的最佳时期,逐日

3

逐株严格检查,发现网幕后立即剪除烧毁,可大大减少第2代虫情

发生基数。由于进入第2代后繁殖量激增,极易造成叶片大面积吃

光成灾现象,因此必须开展普遍防治。在兴隆县南部可出现3代幼

虫,但幼虫进入暴食期(4龄)前,寄主植物已落叶,因此不会造

成危害,也不能完成生活史,不需要防治。

3333、防治方式、防治方式、防治方式、防治方式““““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开展全面防治的技术关键,是开展全面防治的技术关键,是开展全面防治的技术关键,是开展全面防治的技术关键

3.13.13.13.1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

由于美国白蛾属于国家检

疫对象,一旦传入就必须采取一切可行措施迅速将其扑灭,因此各

级政府和林业、交通、园林等有关部门要组建防治专业队开展专业

化防治。同时还要广泛向社会各界宣传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和防

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力普及防治技术,大打美国白蛾防治的“人

民战争”。

3.23.23.23.2

物理防治与药剂除治相结合。根据美国白蛾低龄幼虫集

中结网危害,在冀北山区零星发生,寄主植物较矮小等特点,采取

“全面排查―烧(剪)除网幕―药剂除治”的防治措施,即省时省

工,又能保证防治效果。具体方法是: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第

一代6月上旬―6月下旬,第二代8月上旬―8月中旬),组织人员

全面查找幼虫网幕,对低矮树木,可用汽油喷灯对准网幕直接喷射,

消灭幼虫;对高大树木可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就地

集中烧毁或进行深埋处理,为保证防治效果,对处理网幕的寄主植

物树冠和树下必须辅以药剂除治,以喷洒1.2%苦•烟乳油1500倍

液、1.8%阿维菌素4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4000倍液、25%灭幼

4

脲Ⅲ号2000倍液进行弥雾防治效果最佳。对位于树冠上部或高大

树木的网幕,人工剪除难以实行,还必须采用高扬程喷雾机喷洒

上述无公害植物制剂。

4444、抓好检疫监管,是切断疫情传播的有效途径、抓好检疫监管,是切断疫情传播的有效途径、抓好检疫监管,是切断疫情传播的有效途径、抓好检疫监管,是切断疫情传播的有效途径

林业植物检疫是防止有害生物人为传播危害的基础性和根本

性措施,也是法律赋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防治检疫机构的重要职

责。因此,要切实发挥森检机构的职能作用,采取严禁从美国白蛾

发生区调入苗木;对从疫区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实

施严格复检,发现携带美国白蛾或受到其危害的,要及时进行除害

处理;加强对疫区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做到产地

检疫率和调运检疫率均达到100%等措施,全面加强对美国白蛾的

检疫封堵,断绝人为传播渠道。

5555、政府主导和推动,是实现防控目标的根本保障、政府主导和推动,是实现防控目标的根本保障、政府主导和推动,是实现防控目标的根本保障、政府主导和推动,是实现防控目标的根本保障

5.15.15.15.1组织保障:组织保障:组织保障:组织保障:

成立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林业、财

政、农业等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具体

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本辖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5.25.25.25.2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顺利开展。

5.2.1各级政府负责制。各级政府把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列入工

作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逐级签

订美国白蛾防控责任书,将防控任务和防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确

工作措施和责任到位。

5

5.2.2联防联治制度。建立毗邻地区联防联治制度,制定联动

方案,签订联防协议,落实联防责任,及时通报信息,交流防治经

验,适时组织跨区域的联防联治,推进整体防控效果的提高。

5.2.3督导检查制度。各级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要对本辖区美

国白蛾防治工作行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或明查暗访,发现有疫情隐

患,行动滞后的,要及时下达《防治工作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

限期整改。

5.2.4验收通报制度。各级美国白蛾防治指挥部要对年度防治

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兑现奖惩。

5.35.35.35.3资金物资保障资金物资保障资金物资保障资金物资保障

美国白蛾防治属于社会防灾减灾范畴,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防治

工作的投入,有关部门要多方筹措防控资金,做好防治机械、药剂

储备,确保疫情一旦发现,迅速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白文范、宿彦英石家庄市美国白蛾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河北

林业科技》2008.06

第2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学校安全事故陆续出现,而且重大恶性事故增多。教育部通报了近期各地一些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月日清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二中组织初二、初三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学生返校途中,一辆东风带挂货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直接撞向跑操学生队伍,酿成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事故共造成名学生和名教师死亡,名学生受伤;月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晚自习课下课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名学生死亡、名学生受伤;月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将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小学学生文某以其母亲生病为由从学校骗出,随后向其家长勒索赎金。月日民警将歹徒抓获时,发现这位小学生已经死亡;月日,安徽省泅县大庄镇部分中小学校违规给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发生群体性心应性反应;月日,陕西宝鸡市陇县新集川乡中心小学发生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现已初步认定为“毒鼠强”中毒事件。

这些血的教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整体社会安全工作严峻,社会治安情况复杂,一些事故是“天灾人祸”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学校安全工作松懈麻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所造成,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一些学生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不强,缺乏自护、自救的能力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确保青少年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是学校工作第一位的责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对加强我校的安全工作特做出以下部署:

⒈近期内对学校的设施设备、上下扶梯、学生食堂、用水用电、消防设施、公共场馆、教室、宿舍进行一次安全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会、墙板报、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以提高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掌握基本的遇到危险时自护、自救、逃生和报警的方法;教育学生加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宿的同学们上学放学途中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自觉远离危险地区。

⒊要加强预防同学们在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学校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制定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好防范,避免发生此类事故。

学校要求同学们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打闹,不推挤,不搞恶作剧,尤其是遇紧急情况时,要服从老师管理,不慌乱,不拥挤,有秩序地下楼。

⒋学校加强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同学们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近一个时期,我国相继有内蒙、安徽、湖南、辽宁等省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学校高度重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希望师生员工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易感人群,所以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周末回家后要避免与禽类近距离接触,尤其要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发现病、死家禽疫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一旦有同学因为接触病、死家禽后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并立即向学校和老师报告。

第3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一、工作制度

1、细化工作计划。各站(室)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有工作内容、工作措施的年度工作计划,报局务会审定后,统一以局文件形式下发。

2、实行分级负责。局领导班子成员抓好所分管站(室)、场、所正、副职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站(室)、场、所明确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落实在具体的时间范围内。各站(室)、场所负责人要带好自己的队伍,树立本部门良好形象。

3、严肃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在办公室内大声喧哗,对基层干部、群众联系咨询工作,做到礼貌待人,热情服务,有问必答。疫情灾情等重大事项必须有接待登记和处置过程记录。

4、严格工作程序。各站(室)安排下乡指导、检查工作事前要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要统筹安排,尽量做到同一类型工作集中开展。各站(室)要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并在每月5日前将上月工作情况及本月工作安排书面交局办公室,局办公室汇总后报局领导,并按要求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及时为县委、县政府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二、会议制度

1、党委会。由局党委书记主持,一般每2个月召开一次,也可依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参会对象为局党委成员。

2、局务会。由局长主持,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依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会前要确定好会议研究的内容。参会对象为局班子成员。各站(室)有关工作需提交会议研究的,会前要提出工作思路、工作措施,经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长审定,确定是否上会研究。

3、局行政工作会。每月5日前召开局班子成员、站(室)、场、所负责人参加的局行政工作会,由局长主持或指定副局长主持,站(室)、场、所负责人汇报上月工作开展情况及本月工作安排,部署本月工作。

4、干部职工大会。根据县、局工作安排,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贯彻落实县、局有关会议精神,部署有关工作。

三、学习制度

1、党委中心组学习。局班子成员、站(室)、场所负责人参加,每月组织1次;

2、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与自学。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组织一次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由局班子成员轮流主持,局班子成员、站(室)负责人辅导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技术知识。同时,干部职工要自学有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

3、学习内容。主要学习政治时事、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业务知识、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讨论如何做好新时期农业工作。干部职工必须做好学习笔记,结合业务工作撰写学习心得。年终开展学习心得评比活动。

五、文印制度

1、以局党委、局行政名义下发的文件、上报的请示、报告,办公室审核文件格式、行文规则等内容后,呈送分管领导审核、局党委书记、局长签发,局办公室编号、打印、用印、分发、归档。

2、以局党委、局行政名义上报的汇报材料、有关农作物受损鉴定材料,须经分管领导审核、局长同意后,局办公室用印、报送、归档。

3、文件、材料由站(室)自行打字校对,以电子文档交局打字室排版复印。原则上不能到外面打印店打字复印,特殊情况,各站(室)要请示局长同意并现金结算。

六、日常管理制度

(一)日常考勤

1、实行全员定岗并公示,明确每个干部职工工作职责,因个人擅自离岗造成重大事故、经济损失及引发群众上访的要追究责任。干部、职工因病因事须先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岗(急病或其他意外情况除外)。干部请假一天以内由站(室)负责人批假;二天内由分管领导批假;局副职、站(室)副职以上干部因事请假及一般干部请假3天(含3天)以上由局长批准。

2、杜绝擅自缺勤现象。实行局机关站(室)轮流负责考勤的办法,上午、下午各签到一次,局办公室牵头,财务室、植保站、科教办、信息办、经作站、种子站、经管站、质管办、水产站、农技站、兽医站安排专人轮流负责2012年1-12月的考勤工作,并统计好当月出勤情况交局办公室。出勤情况作为当月和年度考核及基础性绩效工资发放依据。对于长年到农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其待遇按局务会议研究相关规定执行。对当月无故旷工5天以上者(含5天、无故未签到视同)、全年无故旷工30天以上(含30天、无故未签到视同),按照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关于《县县直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饶县府办发[2011]57号)文件规定,扣发当月和全年基础性绩效工资和有关福利。由于缺勤所受的纪律处分由当事人自行负责。

(二)日常用车

1、统一调度。局公务车辆是保证业务工作开展、接待上级来人指导工作的交通工具。局领导、各站(室)业务工作需要用车,提前向局长报告,经局长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调度安排。

2、安排原则。为确保正常工作用车,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用车安排遵循“优先”原则,局领导重要工作优先,先告知优先,上级来人优先。

3、行车登记。驾驶员要记好日常行车记录,作为驾驶员的日常考核依据。

4、燃料与维修。根据每部车辆的车况及行驶实际情况,确定加油数额,原则上每月1500元。经局长审批后,每月由财务室打入油卡;车辆确需保养、维修,须事前告知办公室,由办公室指定人员认定,请示局长同意后进行保养、维修。

(三)日常公务接待

1、接待原则。公务接待坚持“热情周到、节约从简”的原则,从严控制接待支出,制止奢侈浪费行为,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2、接待范围。上级领导来局调研、指导工作,执行任务、兄弟县市(区)农业部门领导参观学习,县直机关领导来局检查工作,全县性各种业务性会议。

3、接待办法。实行“对口接待、现金结算”的办法,接待单位请示局长同意后安排用餐,接待标准从严控制;全县性的业务会议用餐控制在280元/桌(菜金220元、酒水60元)。

(四)日常维修、物品采购

1、日常维修。局机关水、电、办公室门窗、门锁等日常维修,请示局长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费用现金结算。

第4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2020年我区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区人民政府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区卫健委加强民生工程领导,拟定实施方案,及时报送民生工程信息,加强民生工程宣传,落实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2020年妇幼健康水平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为3900人,1-5月实际实施免费婚检121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1.23%;平均婚检率95.16%。202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接种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约85192剂次,2020年1-5月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31149剂次,完成目标任务的36.6%,第一类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90%以上,疫苗建卡率达100%。职业病防治项目方面,4月25日-5月1日开展了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为“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活动期间,结合辖区实际,深入工业园区人口密集区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整个活动期间,全区共出动宣传人员20人,接受咨询18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广泛推进“智医助理”系统,把“电子健康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诊疗和公卫随访验证手段,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正常运行智医助理系统,1-5月,电子病历规范率96.0%,辅诊活跃率84.06%,外呼活跃率52.27%。

(二)努力提升卫生应急水平,增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1.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控,急性传染病管理到位。

一是加强传染病基本情况报告。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5月底共审核传染病报告卡5235张,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411例,报告丙类传染病1690例。处理传染病预警信息74条,对35条疑似事件进行了核实调查。二是实现年度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截止2020年5月底共处置3起学校结核病疫情,对学校结核病患者共计6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PPD结核病筛查。截止2020年5月底辖区新增结核病患者59人,已全部转交社区医生进行服药督导管理。进一步落实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工作,收集辖区各学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数据结果,按时上报上级单位。三是重大传染病救治工作有序开展。截至5月底,我区救治艾滋病病人26人,完成全年任务(26人)的100%,救治金额4.9335万元,完成全年救治任务(12.5万元)的39.47%。四是开展以霍乱、手足口病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五是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六是开展病媒生物、登革热监测,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2.全力抓好血防工作。

为实现我区防治血吸虫病的规划目标,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区疾控中心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大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颁发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依法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制定《区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急感防控技术小组、急感防控疫情处理小分队,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及值班制度,专人负责浏览“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保证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处置。

一是大力开展查灭螺工作。截止到5月31日,共计查螺243.3万㎡,街道、街道共查钉螺2300余个,完成率40.55%,灭螺45万㎡,完成率37.5%。圆满完成国家、省监测点、市级风险监测点监测任务。二是重点开展查治病工作。1月20日,在街道办事处开展了2020年春节街道返乡民工查治病活动,共计查病201人,未发现阳性病人。三是普及健康教育。街道办事处在广福社区长江沿岸设立了4块血防警示牌。四是落实急感防控工作。在、荆山街道聘用共计8名禁牧协管员,签订相关工作的责任协议,发放登记卡,督促按照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避免人畜接触疫水。

(三)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市爱卫办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0年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并对各街道和爱卫重点单位开展培训,明确工作任务。5月19日,组织召开全区病媒防制暨创建省级、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培训会议。根据各单位爱卫联络人员调整情况,及时召开部署培训工作会议,做好知识普及业务指导,有利于后期各单位各项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推进;各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创卫重点单位爱卫负责科长和爱卫联络员、工作人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培训。

2.制定下发《区爱卫办关于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通知》1号、《区爱卫办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爱国卫生有关工作的通知》2号、《区爱卫办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3号、《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4号、《关于开展区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及创建(复核)省级、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培训会通知》5号和《区爱卫办关于做好2020年城区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通知》6号等系列文件,有序推进全区爱卫工作开展。

3.组织开展全区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制定《区2020年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并与大砻坊街道在西洋湖健康主题公园的中心广场联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为本次爱卫月活动拉开序幕,同时部署各街道、各爱卫重点单位共同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并将其活动开展情况收集汇总,上报市爱卫办。

4.根据疫情后期和疫情结束后的不同特点,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根本,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各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冬春季灭鼠、灭蝇、灭蟑、灭蚊工作,在老旧小区(村)、垃圾中转站、公厕等重点场所投放鼠板、鼠夹等灭鼠设施,清理积水、清理过冬蚊类孳生地,消灭潜在传染病传播来源。结合2020年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主题,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等为重点专题,目前我办和各街道、各爱卫重点单位正逐步深入开展全区爱国卫生运动。

(四)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

2020年1-5月区共计发放免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3685人/次,其中短效药203人/次,速效药8人/次,外用药231人/次,3243人/次。5月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区婚检中心各新增一台智能计生药具自助发放机,让更多群众享受免费、高效的免费计生药具服务。4月17日组织全区各街道药管员开展了计生药具购调存新系统使用培训;5月11日组织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管员开展药具工作培训。在3月8日妇女节、5月9日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日等开展了一系列避孕药具相关宣传活动。对辖区内各街道、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2020年一季度药具业务督导。

2020年5月制定完成区2020年全区20-64岁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初筛机构,一系列初筛前准备工作。6月1日起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区约有3500左右适龄女性享受到这一政策。

1.推行“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2020年,我区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开展优生优育全程服务。一是实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二是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强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晓除可以线下现场申请办一卡通,还可以从线上省政务服务网申请办理一卡通,且证件可经邮政快递免费送到申请人手中。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方便了群众。截至5月份底全区共办理《省健康家庭一卡通》1069本,其中办理二多孩《省健康家庭一卡通》408本,办理《生育证》审批40例,《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17本。四是建立登记信息共享互通机制,街道已办理健康家庭一卡通与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孕产妇保健信息每周互通一次,提高各自早孕发现率。

2.加强业务培训和督查指导,夯实基层基础。

2020年4月17日,卫健委举办了全区计划生育常住流动业务知识培训班,各街道计生办主任、计生专干,部分社区(村)计生专干参加了培训。现场培训讲解了统计管理口径、办证口径、平台督查事项、计划生育药具考核细则解读及药具新系统操作、卫生计生政策宣传、孕优检随访系统操作及相关要求、独保费和退休一次性奖励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奖特扶新系统日常操作等。此外还以会代训方式对日常工作进行多次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计生各项工作,区卫健委于2020年5月11日-20日对全区10个街道、14个社区(村)围绕街道、社区机构改革后计生队伍建设、各项法定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免费孕优检项目完成、生育服务登记制度改革与落实、计生协会、宣传阵地建设、流动平台督查、常住人口管理与服务、卫生计生政策宣传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3.全面提升全员及流动人口数据质量,加大新市民和“三留守”人员健康关爱。

一是上半年区卫建委完成了区划调整后全员系统平台内村组的调整。平时每月通过开展全员、流动系统督查,利用县级分析软件和离线软件做好系统逻辑审核、各项信息比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员人口数据项目完整率和逻辑准确率。二是规范卫计互通制度,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各项服务落实率。2020年1月至5月累计为辖区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609份,共为140人进行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建档管理,为174名流动儿童建立了保健管理档案,为147名流动儿童进行计免接种。二是开展新市民、“三留守”健康关爱活动。5月初,开展了新市民疫情防控健康关爱活动。给全区95户困难家庭发放了4750个口罩,190瓶消毒液及宣传慰问品。5月底,联合街道在埭南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让爱快乐成长"防溺水宣传活动,让青少年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保护生命安全,从自身安全防护做起,让他们远离危险水源及励志教育,并且现场为他们赠送“六一”礼物。

(五)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1.完成2019年度绩效考核,全额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

区卫健委牵头成立考核组,由卫健委主任担任考核组组长,对全区8所中心和25所站12所村室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每天由班子成员带队,考核过程重点是项目执行情况,注重任务完成情况和真实率。考核结果,以区级为单位,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考核后制发通报,对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奖优罚劣,按照“两卡制”工分值结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3899.38万元,全额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2.推进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区卫健委修订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制订了2020年签约服务实施方案,逐步引导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形成,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质优价廉的有偿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4.1万人,重点人数签约7.5万人,有偿签约4.1万人,按照序时进度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8.02万份,按照57.2万常住人口计算,建档率83.95%;预防接种率9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98.39%;早孕建册率81.95%,产后访视率97.75%;老年健康管理11710人,高血压规范管理31764人,规范管理率56.6%,糖尿病规范管理8896人。

3.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

围绕“携手家医,同心抗疫”主题,在抓好常态化商情防控工作同时,大力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积极响应市卫健委、传媒集团“守卫健康圆梦基层”为家庭医生(团队)点赞活动,遴选了2支家庭医生团队和2名家庭医生参加网络点赞评选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举办宣传(义诊)活动28场次,咨询(义诊)受益3000余人次,横幅(LED)标语21条,发放宣传手册/单页5700余份,制作宣传栏/展板39块,滚动播放市卫健委拍摄的家庭医生日宣传片及区卫健委制作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动画等。荆山、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护士节”和“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有效结合,分别举办了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作了家庭医生团队入户标志性背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运用微信公众号、智医助理短信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

4.继续推进“两卡制”工作,为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有效手段。

拓展两卡制管理应用项目内容,把健康教育服务和卫生监督协管等纳入“两卡制”工分值管理,调整了“两卡制”项目管理部分工分值,工分值占比渐趋合理。开展了拓展项目和电子健康卡应用培训,把电子健康卡作为“两卡制”验证手段,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依从性。两卡制身份验证数16.6万人,面部信息采集数27.4万人,采集率58.74%,慢性病验证率68.13%。

5.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分专业分批次选送24人,参加市卫健委组织的管理人员、医护专业共六类人员实地培训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人员在线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区卫健委组织“两卡制”信息系统、电子健康卡应用及智医助理强化培训,基层卫生专业人员服务技能有所提升。

6.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所中心通过省级复核评审。

全区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照评审标准,严格进行自评,区卫健委进行初评复核,筛选出新城和滨江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社区医院创建活动,5月,两所中心通过省专家评审组的复核评审。

(六)全面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1.兑现各项奖励优惠政策。2020年,区新增特扶对象182人,经社区(村)、街道、区三级入户审核,已全部录入国家PADIS平台。全区应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的对象共计1762人,需发放特扶资金1036.74万元,2020年全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777人,需发放奖扶资金77.424万元,目前正在与财政积极协调筹措资金,预计6月底发放到位。开展计生特扶“三个一”活动督查,5月初,区卫健委拟定方案,开展了督查。督促村(居)建立完善帮扶联系人制度,完善特别扶助结对帮扶联系人花名册;督促中心(街道)、村(居)每月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次宣传,一次随访慰问,一次帮扶)。

2.计生协会和人口健康基金。(1)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根据新时期计生协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区计生协组织广大协会会员学习《省计生协2020年工作要点》,为今后计生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2)加强组织,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协会组织,截至2020年6月,已顺利完成了66个社区(村)、11个街道计划生育协会换届工作。截止目前,共录入基层协会组织96个,协会会员15382名,志愿者900名。研究、分析了区区划调整,并相应地对省计生协系统内区计生协的基础数据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区积极组织督促各街道村居计生协开展信息化培训,熟练掌握省计生协/人口健康基金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使各类项目的实施更加快捷有序,信息共享,公开透明,成果明显。(3)扶贫济困,注重实效。区计生协在积极组织、执行疫情防控的同时,审核、发放了2019年人口健康基金项目(紧急慰藉、大病住院救助、慢性病救助、贫困慰问)经费28.55万元,救助计生特扶家庭、贫困群众420人。监督、指导、核实了各街道计生协录入特扶家庭(1080户共2531人)、计生专干(183户共530人)参保人员的信息。完成了2020年特扶、计生专干、双女户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及2020年区人口健康基金募捐省人口健康基金会50万元的支付工作。(4)开展活动,积极宣传。区计生协通过“5.29”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街道、社区计生协宣传和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了计生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区倡导新型婚育文明、促进家庭和谐幸福,营造家庭友好、人口均衡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体现了计生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的理念,受到了加强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充分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

1.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2020年1-6月,区免费孕优检任务数为1230对,因疫情影响各参检医院2月-3月期间停检,所以造成进度缓慢,截止5底,全区共完成参检数为324对,完成总任务的26.34%。在努力完成任务数同时,还需要做好目标人员筛查工作、随访工作。另外,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被查单位,参加了省2020年度第一次全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质量评价,参检结果已反馈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2.积极开展婴幼儿照护和科学育儿活动。对辖区内已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的四家0-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信息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及实地考察;对有关托幼机构的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进行和宣传;对区人大、政协委员关于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提案、议案进行了研究、剖析,并跟提案、议案建议人进行了对接、沟通、交流并予以积极答复。

3.加快母婴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母婴设施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区卫健委于2018年3月初,对全区范围内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医疗机构,旅游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分类协调推进设施。2019年底需配备到位单位有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弋矶山医院、皖医二附院、市二院、市五院、苏宁广场、八佰伴、华强广场、奥莱枫尚、万达广场、赭山公园等12个单位,截止2020年5月底,除赭山公园和新火车站正在建以外,其他10个单位已按文件要求配置母婴室,配置率为83.3%。另外,区境内有3个星级公共厕所已配置母婴设施,分别是东效路公厕母婴室、两站广场公厕母婴室、北门口清真寺公厕母婴室。在建火车站西站、赭山公园和3个二级医院广济医院、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区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正在积极推进中,对照《指导意见》总体目标,拟2020年底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八)切实做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启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定期收集公安、民政、残联新增严重精神障碍信息,及时下发到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精防人员核实情况,建档管理;区卫健委每季度组织考核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随访及随访信息录入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形成通报;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诊断复核和风险评估,诊断复核评估结果与公安部门共享。协调落实监护人监护补贴和关爱帮扶小组工作;印发区《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心(街道)全面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和建立关爱帮扶小组成员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培训。邀请政府部门、各中心街道、居民参加精神健康知识培训。继续推进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根据市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逐步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心理卫生素养。

(九)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医政管理

目前共有区管医疗卫生机构175家,一级综合5家(一家在停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7家、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11家、门诊部44家、中医坐堂诊所6家、其它(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等)医疗机构75家。共有执业(助理)医师791人,医师603人,助理执业医师188人)、口腔医师161人、中医师125人、公卫医师30人、护士1050人。

1.严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审批。

1-5月份年依法依规同意设置6家医疗机构,注册了1家医疗机构,变更执业注册5家医疗机构(包括变更法人、负责人、地点、床位、诊疗科目等),依法吊销13家医疗机构,到5月31日共完成医疗机构校验59家,暂缓校验0家医疗机构。

1-5月份完成医师注册56人次,完成医师多点备案注册23人次,完成护士注册32人次,完成了214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料的审核工作,完成了2019年副高评审资料的取回发放工作,次职称(资格)考核的材料审核和报送工作。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加强对辖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对1家医疗负责人进行了1次约谈;调解医疗纠纷9起;委托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口腔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市中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中医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区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护士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市疾控中心对区管医疗机构的公卫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区管医疗机构注册的公卫医师进行定期考核,目前医护定期考核正在做准备工作。

3.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宣传、鼓励辖区居民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完成献血485000(ml),截至今年5月31日完成全年献血的76%,避免了血液资源浪费和用血紧张的情况,确保用血平衡。

(十)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严格执法

1.加强公共场所监管。

区公共场所总数为1193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54户;其中有证公共场所为1088户,相比去年增加244户;无证公共场所为105户,相比去年减少90户;全区公共场所持证率比去年增加10%,达到91.2%,突破90%的大关。截止至5月31日对有证公共场所监督检查了350户,监督覆盖率达32.2%。

根据我市分类监管、综合执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开展分类监管、综合执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今年截止至5月31日,共受理问题157户,同比去年抄告数增加74户,现场处理140户。20年上半年共计转归抄告单位173户,剩余未转归单位38户。

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区公共场所(大型商超、住宿场所、公共浴室含足浴店、美容美发场所)开展全覆盖巡查,共巡查公共场所1214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01份,发放《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宾馆酒店防控指引(试行)》、《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共场所防控指引(试行)》、《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58份,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480人次,对其中个别单位防控工作未落实到位的约谈2户。

2.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根据疫情需要,区卫生监督所全体职工放弃休息时间,在区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投入战“疫”行动,每日全方面巡查,督促辖区内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同时多措并举和做好服务助力各监管单位有序复工复产。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单位的疫苗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自2月20日起,对全区14家预防接种单位和1家疾控中心开展监督检查,意在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指导各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合理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加大处罚力度,落实投诉处置

第5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关键词] 柑桔 黄龙病 防控

[中图分类号] S436.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55-03

1 前言

1.1 1996年1月中旬,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教授、广东省柑桔黄龙病研究组组长罗志达专家到连州调研柑桔黄化,定性为暴发性柑桔黄龙病后,仅6年时间连州柑桔果树面积从15万亩下降到1.5万亩。

1.2 连州柑桔从1968年春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王志文、邹南荪夫妇引入温州蜜柑苗,在其下放点东陂镇城村种植成功,历经28年,连州以温州蜜柑为主栽品种的柑桔种植面积达15万亩,投产面积达13万亩,产值超亿元。

1.3 柑桔产区的果农为扩大规模,由政府引导与果农自购柑桔苗木种植相向作用中,在开放的苗木市场当中,果农自购苗木难免会有未经检疫而感染黄龙病的苗木,种植后在生产区潜伏。在连片果园里,由于集体、农户果场相互交织一起,生产管理良莠有之,对柑桔木虱防治不到位,经带毒木虱虫媒的传播,病害迅速蔓延,集体果场承包者,自主经营的果农对柑桔黄龙病防控认识不到位,导致柑桔园成片发病,甚至死树毁园。

1.4 为探究柑桔黄龙病的发展动态及其防控效果,笔者用25年(1990-2014)时间,在连州市东陂、丰阳、西岸、龙坪、连州、保安镇六个柑桔生产核心区作为柑桔黄龙病发展动态防控的田间观察调研对象。纵观国内外柑桔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柑桔生产区域栽培此消彼长,归根结底是柑桔黄龙病肆懿横行而生产者无所适从。

1.5 本文从生产者的生产环境、耕作思维、栽培习惯等方面的生产实践进行调研,对提高黄龙病的认识与防控,在疫区恢复与新区发展柑桔生产上的作用进行分析与讨论。

2 连州柑桔生产发展与柑桔黄龙病发生关系

连州柑桔生产发展与柑桔黄龙病发生经历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1968-1978年,柑桔新区崛起,各社(公社)队(大队、生产队)示范种植成功,为培养柑桔生产技术人才,摸索生产栽培经验,扩大柑桔果树面积打基础。从1968年春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王志文、邹南荪夫妇引进温州蜜柑进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后,很快在各社(公社)队(大队、生产队)进行选地种植推广,同时在,在省果树所所长王志文老师引荐下,从潮汕柑桔产区引进懂管理、会经营、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果农到连州,作为各社队果场的生产技术人员,负责生产技术管理,通过在果场“传、帮、带”和生产交流现场会的生产技术培训形式,使当地干部和果场生产者成为柑桔生产技术人员。打开了连州柑桔新区新局面,增加社队集体和社员工分分红的经济收入。据查,到1978年年底全县柑桔面积8000亩,投产面积5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150万元(按当时500元/吨价格计算)。此阶段的柑桔生产发展也遇到柑桔黄龙病,据查,1972年秋在沙子岗大队柑桔果园甜橙果树上发现叶片黄化病,经王志文果树专家诊断、确认柑桔黄龙病后喷药砍树、土壤消毒,控制蔓延。由于机制体制单一,防控柑桔黄龙病行之有效。

2.2 第二阶段:1979-2001年,机制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调控,柑桔生产迅猛发展,巅峰时期的柑桔产业遭遇暴发性柑桔黄龙病,导致柑桔面积锐减、产量下滑。后,体制下放,懂管理、会经营、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果农纷纷承包社队果场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柑桔生产,特别是1985年冬广东省山区工作会议后群众种植柑桔热情高,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成立专门机构,配置县区技术人员负责柑桔生产技术指导,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校、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果树专家学者到连州讲课,召开现场观摩、交流会,通过培训学习、交流,打造出连州亩产万斤果园,培植了响誉珠三角“连州蜜柑”品牌,果品热销珠江三角洲,还通过国家进出口贸易部门将温州蜜柑果品出口到加拿大。九十年代初柑桔产区涌现出一大批万元户,农村盖起“柑桔小洋楼”随处可见。九十年代中期,连州柑桔面积达15万亩,投产面积10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超亿元,成为广东省温州蜜柑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还引进脐橙、红江橙、焦柑、崭獭⑸程镨帧⒏=ê旖凼灾植⒒竦贸晒Γ满足市场消费者对柑桔产品的需求。然而,由于无序扩大生产规模、引种育苗,苗木质量下降,加上引种易感病的焦柑、崭蹋柑桔黄龙病由零星发生到逐日趋严重,九十年代中期,连年气候反常,夏秋连旱,冬季温暖。丘陵、缓坡地柑桔连片开发种植,没有造林隔离带,生态环境恶劣,木虱大量发生,由于当时防控黄龙病的宣传普及面不大和监管力度不够,生产经营者对柑桔黄龙病的防控认识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暴发性柑桔黄龙病发生,经过六年的侵袭,2001年冬,连州柑桔面积只剩1.5万亩,产量0.6万吨,产值1000多万元。

2.3 第三阶段:2002至现在,当地政府调结构出政策,专业技术部门作规划,引导果农重振“连州柑桔”雄风。针对大面积温州蜜柑果树被柑桔黄龙病侵袭死亡变成荒山,杂草丛生。原柑桔主产区是广东省最适宜柑桔种植的区域,当地政府及时作出部署,调整粮经比例,将山上种植柑桔改为缓坡地和旱田种植柑桔,水果技术推广部门根据市场需要,选择早熟蜜柑、脐橙、贡柑、砂糖桔、蜜柚、金桔作为柑桔今后发展方向,并制定规划、生产技术规程引导柑桔产区的果农种植,到2014年冬,全市柑桔面积达3.5万亩,投产2.5万亩,产量产量2万吨,产值超亿元。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果农自主开发种植相向作用,在开发、规划、购买苗木存在监管失控状态,管理方面存在有农业经济组织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专业管理和劳动力缺乏分散种植的农户失管半失管果场,导致联户连片柑桔果场在最佳防治时期不能统一用药防治柑桔木虱,最终经带毒的柑桔木虱传播到无病的植株而发病。如不引起重视,采取统防(用药防治木虱)统控(病树喷药砍树挖兜收集场外烧毁处理)措施,会再次引发暴发性柑桔黄龙病。

3 连州柑桔果树黄龙病的田间调研

为探究柑桔黄龙病的发展动态及其防控效果,笔者用25年(1990-2014)时间,在连州市东陂、丰阳、西岸、龙坪、连州、保安镇六个柑桔生产核心区作为柑桔黄龙病发展动态防控的田间观察调研对象。现将调研结果整理如下:

3.1 加强栽培管理是推迟和延缓柑桔黄龙病的关键所在

九十年代初是连州柑桔发展迅猛时期,水果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部署,每年分阶段下乡走村串户到柑桔果场调研,召集乡镇水果专管员集中召开柑桔保花保果、夏剪放秋梢、果实采收与清园工作会议,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举办培班,使种植户的品种安排、种植密度、土壤肥水管理、抹芽控梢、修剪清园、喷药防虫治病等生产技术家喻户晓,田间到处可见果农劳作。因为这些措施配合得当,可减少黄龙病传染,抑制黄龙病对柑桔为害。涌现出东陂镇的酒壶岭千亩果场,丰阳小吕洞、花果山百亩果场、西岸镇的西岸4、5、6队,溪塘、河田、冲口、石兰、七村、奎池村委会连片百亩果场,保安镇的保安、湾村、新塘、水口、卿罡、黄村、本公洞村委会连片百亩果场等连年丰产增收。

3.2 关于消灭媒介昆虫的问题

根据田间观察调查,1995年以来,木虱逐年猖獗和黄龙病逐年增加的现象看,木虱和黄龙病的发生流行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如1993年以前,连州柑桔主产区果场很少发生木虱。据连州镇沙子岗一些老果农回忆,1972年沙子岗大队果场甜橙果树曾发现木虱并发生黄龙病,但很快就消灭木虱,砍树控制黄龙病。除机制体制单一,防控柑桔黄龙病执行力度到位之外,果园四周种有松树、油茶树做屏障,有调节柑桔果园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大露水多,不利于木虱生存。由于这个原因,过去果园中虽有零星发生病树,但很少蔓延。将病树砍后挖兜补种,基本上是成功的,能保持正常生产。1994年后,由于社队果场发包时间短(一般为三年,最长为五年),承包经营者粗放管理,不仅引发树势弱、产品质量下降,而且木虱在果场逐年增多,加上无序开发、购苗种植,木虱日趋交叉繁殖,如龙坪车站背果场、西岸过水塘果场、东陂鱼子塘果场最先现发现木虱为害,以后这些柑桔果园及其附近园区,木虱相继盛发,到1995年,由于春夏秋连旱,适于木虱生长繁殖,几乎各乡镇社队老果场都普遍发生,不少柑桔果园不同程度受其为害。其结果是,最早发现木虱活动频繁的果园,黄龙病发生蔓延也快,而其周围园区则均受其传染,从发病的情况来看,木虱发生普遍而虫口密度又高的社队果场及其附近幼龄果场病树多,不但在病园中补种的幼树很快发病,而且在靠近病园种植的柑桔果园发病也重。

3.3 天然屏障阻隔发病轻

在黄龙病暴发流行侵袭柑桔果树时期,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现象:有高山挡住南北气流,山脚及山冲有松、杉树相隔开发种植的柑桔果场,很少见到黄龙病,树势也较好,如东陂镇卫民村委会新陂磅村、龙坪镇孔围村委会围子村连片500亩果树树势良好,几乎看不到黄龙病果树。如2015年7月10日到新陂磅村公路两侧2公里范围实地随机抽样疑似黄龙病果树叶片共10个样品送检,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叶片含黄龙病病菌带毒为零。这些柑桔果树树龄最长42年,最短2年,彼此间生长协调,不断地为村民致富奔康创造经济效益,2013年,新陂磅村与连州爱地旅游公司国家5A级连州地下河景区连姻,建立千亩柑桔农业观光园,给游客到果园体验采摘、品尝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打造美丽乡村。又如,丰阳镇胡江村委会胡江村利用天然屏障,2001年在隔离区试种50亩砂糖桔获得成功,并逐年在荒废的老蜜柑果园种植柑(贡柑)桔(砂糖桔),至今扩展3000多亩种植,2015年7月10日同样在连州市科农局在该村建立的“黄龙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砂糖桔、贡柑、蜜柚果树(面积300亩、2-13年树龄)随机抽样疑似黄龙病果树叶片共20个样品送检,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叶片含黄龙病病菌带毒为零。去年该村(农业人口1800人)单砂糖桔果品销售,人均收入1.5万元。由此可见,利用天然屏障,保持现有生态,对抑制黄龙病发生蔓延是有一定作用的。

3.4 关于挖除病树的问题

及时挖除病树,清除病害来源,减少田间传染蔓延的效果是明显的。1995年冬连州市水果发展公司龙坪良种水果示范场福建红桔生产区因附近柑桔果园黄龙病发病蔓延而引发的发生暴发性黄龙病后,两年时间树死园毁。而有50亩枇杷果树作隔离带的1700株早熟温州蜜柑、1800株脐橙、1580株沙田柚果树虽有零星发生病,按照黄龙病防控技术要求是可防可控的,笔者建议得到同意后,在合同条款加入发病方减免黄龙病树承包款项,承包方必须喷药砍树挖兜收集场外烧毁处理。于是每年果实成熟期,笔者到实地和承包经营者、公司工作人员参加的“三结合”病树鉴别小组,在田间进行鉴别,对黄龙病果树进行标记,果实采摘后喷药砍树挖兜消毒处理。这样,从1995年春发包至2006年底12年时间因黄龙病挖除的病树统计:早熟蜜柑374株,脐橙400株,沙田柚349株。到2006年冬无偿移交给当地村委会时,早熟蜜柑1326株,脐橙1400株,沙田柚1231株的果树树势仍属正常。该示范场12年来每年淘汰病树不超过1.8%。由于黄龙病较少,果场承包者通过夏剪、冬剪,加强栽培管理,产量不断提高,亩产从1995年蜜柑420公斤、脐橙350公斤、沙田柚300公斤上升到2000年蜜柑950公斤、脐橙800公斤、沙田柚700公斤,平均亩产值分别为(当时市场价格:早熟蜜柑1元/500克,脐橙2.5元/500克,沙田柚1.5元/500克)1900元、4000元、2100元。本想将这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零星发病的果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得到落实,只疏剪感病枝条作延迟果树寿命,由于木虱防治不到位,致使黄龙病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树死毁园,连州社队集体果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消失的,然后将土地分配到户改种其他果树或变成荒山坡地。同样,2007年水果发展公司将良种果树示范场无偿移交后当地村委会,由当地人承包,由于管理粗放,木虱防治不到位,黄龙病再次发生蔓延,2014年6月19日到现场田间调研时,发现大量木虱在夏梢嫩芽上,黄龙病果树随处可见,2015年冬再去现场巡查时,已树死园毁,柑桔树挖除改种其他落叶性果树。由此可见,凡是对黄龙病病树处理及时而彻底的果园,出现黄龙病的新病树比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果场少得多。这些事例可以说明连州柑桔果场在防控黄龙病工作中,采取病树喷药砍树挖兜并收集场外烧毁处理的措施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3.5 关于选育、购买无病种苗的问题

柑桔育苗除相关科研机构选育新品种,培育无毒苗,供给柑桔适宜区种植,同时,各地政府部门要制定措施,整合育苗资源,培育无黄龙病苗木。建立省、市、县检疫责任机制,打击无证经营和市场苗贩子,将黄龙病远距离传播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远离柑桔老区、隔离条件符合的地域开发种植无毒苗。连州经过黄龙病侵袭后,特别近几年,有开发种植柑桔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经济组织跳出黄龙病疫区,到隔离条件具备的场所承包土地,规划开发,购买无黄龙病毒苗木种植,管理到位,果树生长良好。而在疫区种植的柑桔果树,即使购买无毒苗木种植也因黄龙病交叉感染,种植三年就陆续感病。如2015年7月7日在西岸镇冲口村委会石梯村民小组连片100亩,树龄2-8年的柑桔果树中随机抽样8份疑是黄龙病叶片送检,PCR检测结果有两份感染黄龙病毒,发病率占抽检样品的25%。同年7月10日在丰阳镇梁家村委会梁家村连片200亩,树龄2-8年的柑桔果树中随机抽样10份疑是黄龙病叶片送检,PCR检测结果有5份感染黄龙病毒,发病率占抽检样品的50%。

3.6 果园生产经营管理者对黄龙病防控意识和执行力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对黄龙病的认识不统一,影响了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连州柑桔生产经营者在黄龙病防控认识上表现为:

3.6.1一些肥药生产厂家,农资营销企业在网上、田间地头卖广告,宣传误导该肥药可防治黄龙病,将黄龙病引起的柑桔黄化误认为由病虫害、缺素、干旱、水害原因引起。生产经营者无所适从,对黄龙病防控产生不良影响。

3.6.2忽视对传病昆虫柑桔木虱的防治,最适防治时间落实不到位,为黄龙病的蔓延创造条件

3.6.3黄龙病综合防控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使生产经营者统一防治木虱、统一喷药挖除病树的防控意识不强,执行力度不够。

3.6.4“柑桔热”诱导果农盲目购苗,甚至从病区引进苗木,使得不少果园在种植后几年内就大量发生黄龙病。

3.6.5柑桔品种单一,面积过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柑桔生产经营管理者对黄龙病防控的自觉性。

4 连州柑桔黄龙病田间调研结果与讨论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柑桔生产的头号大敌,也是目前世界尚未解决的科技难题。从笔者25年在果园田间调研结果来看:做好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控关键在人,重在践行。由此可见,有关柑桔主产区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柑桔黄龙病是柑桔生产的第一病害,树立柑桔木虱是柑桔生产的第一虫害的思想观念,明确柑桔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防控好柑桔黄龙病。在具体工作上,市(县)、镇(乡)、村干部要做好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员、督导员,在推进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中,强化行政推动,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强化机制,促进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持续有序开展;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黄龙病科学防控。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电视网络板报多媒体播报、印发宣传资料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黄龙病疫情防控技术和检疫法规知识,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植物疫情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邀请有关科研院校,如华南大学和农科院省级单位专家开展综合防控工作措施的技术研究和攻关,破解技术难题,创新黄龙病综合防控和柑桔产业同步发展的新模式。柑桔主产区域内栽培柑桔的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员工和联户联片的果农要参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的《柑桔黄龙病防控技术方案》和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细化的柑桔黄龙病技术方案科学用药,实行统防统控。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实行统防统控,使疫区黄龙病病株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或控制在3%以内,柑桔木虱虫口密度减退率70%以上。在新种区域,建立综合防控示范区,力争保持柑桔木虱、黄龙病病株零发生。

参考文献

第6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近两天现场观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如下发言。

一、*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经过历届党政重视,有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产业政策的调整,*畜牧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国家支持全市畜牧业的项目资金达1.7亿元,相当于2007年的2.3倍,相当于建地设市以来畜牧项目资金的总和。通过这些项目资金,已建起了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11625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大户152户,5000头以上大户9户,规模养殖由2006的18%提高到28%。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499.1万头、牛30.40万头、羊103.68万只、禽兔1522.5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2.7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0.2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09元。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畜产品出口受阻、畜禽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效益下滑,但*畜牧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平昌县委把畜牧业作为立县支柱产业,在全国生猪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利用间隙,把握趋势,新建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27个,畜牧业发展仍然生机勃勃。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出栏生猪189.58万头、牛8.6万头、羊35.45万只、禽兔572.48万只,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96%、4.12%、4.11%、4.75%;已实现畜牧业产值30.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5%。最近,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视察了我市平昌、通江、巴州区的畜牧业后指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贡献突出,发展速度快,规模养殖上台阶,现代畜牧业开始起步,畜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

根据*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大交通将会给畜牧大产业带来优良的发展环境,其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还将进一步发生转变。*山区现代畜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畜牧业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发展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户还是传统的养殖观念、传统的饲养方式;少部分领导还没有清醒认识到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用传统的思维指导畜牧业,用传统的方式抓畜牧业。二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是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但是目前全市规模养殖比重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仍然还是以散养为主的农区畜牧业。三是畜牧业发展基础体系建设还显得薄弱。2007年以来,全市逐步探索建立“纯种繁育、杂交制种、仔猪扩繁”生猪三级良繁体系,生猪改良面虽已达78%,但外三杂仅占21%左右。由于投入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滞后,防疫冷链设施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市县(区)至今没有疫苗冷藏库和专用运输车。四是饲料粮转化率低。全市饲料工业基本为零,90%以上的工业加工饲料来源于市外。除规模养殖场外,玉米、马铃薯、红苕等基本是直接饲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转化利用。据调查,全市养殖环节玉米有效转化率仅65%左右。同时,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30%。五是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已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其产品竞争力差,面临“打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困境。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利益连结体,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散养农户,不仅要面对动物疫病的风险,更要承担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

虽然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畜牧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由于金融危机、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畜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分析形势,如何抓住扩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正如巨峰省长所讲,要“寻找危中之机,研究应对之策,因为严峻的市场形势,是我们整合资源、提升素质,实现向现代产业形态转化的一次机会,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因此,只要我们应对得法,引导有力,措施对路,方法恰当,仍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地以建立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为核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市新建规模场(户)达847个,其中生猪705个。平昌县启昌公司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头的繁育场;袁俊投资600多万元,租赁土地62.8亩,建起了俊明繁殖场二期工程。南江沙河汪其德采取自繁自养为主,投资150万元建起了生猪扩繁及育肥场。

二、增强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站在建设西部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的高度,提出“畜牧业要在农业现代化中率先实现突破”,并在资阳、眉山、遂宁进行试点。今年6月又在资阳召开了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对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因此,各级畜牧部门既要以“政治家”的敏锐,又要以“企业家”的精明,站在完成历史使命的高度,站在“*大交通形成后,畜牧产业怎么办”的深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来,把工作措施落实到推动*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上来。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然要求。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中接加工业、下带三产业,是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好的产业。因此,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工业发达的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占60%、英国占70%、北欧一些国家占80—90%。畜牧业的高度发展,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加快粮食的转化利用和增值、大量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又明确要求要采取措施“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年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又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2008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15号),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14号),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把畜牧业作为农村产业培育的重点,下发了《关于推进生猪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巴府办发[2007]91号),确定了到2012年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是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具有“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特点,因此抓旱作农业又转化到养殖业是*多年来抓农业积累的经验。旱作农业的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了有力的饲料基础保障,养殖业又为粮食的有效转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采取种养结合的措施,坚持循环利用,不仅能够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还能够改良土壤,保护生态,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饲养成本,形成畜牧业的低成本优势。加之畜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等特点,决定了畜牧业成为了增收的骨干产业。

(三)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已有较好基础。一是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畜牧业是*的传统优势产业,发达的养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畜禽发展基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起,全市四县(区)均列入全省48个生猪调出奖励大县行列,2009年又被纳入《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中的48个重点县之列。今年农业部颁布的全国《2008—2015年畜禽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规划生猪优势区439个县区(四川55个)我市四县(区)全部列入,我市是我省市(州)整体进入的两个市州之一;全国规划肉牛优势区207个县区(四川5个县区),我市三县(区)被列入,占四川优势县区的60%。同时还具有南江黄羊知名山羊品牌,通江空山黄牛优良地方品种,平昌巴山土鸡的注册品牌,巴山生态猪的品牌已在酝酿之中。二是在探索山区现代畜牧业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各县(区)都在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种养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适度规模集群,突出比较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加工流通”为特色的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这两天大家参观的现场,可以说就是我市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有益探索;就是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缩影;就是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雏形。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在我市调研畜牧业期间,对我市推进规模养殖,采取“30+1”自繁自养的模式,推进生猪改良,坚持种养结合,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下去。三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战略部署之中,提出“培育畜牧大产业、建设畜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平昌县委、政府对该县现代畜牧业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发展保障措施。在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进程中,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主导、项目撬动、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为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必须结合山区特点,符合山区实际,突出山区特色,要立足*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种养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的现实要求,要围绕推动旱作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实需要。按照巨峰省长要求:“探索研究依托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扩大内需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灾后重建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全民创业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种植业现代化结合的问题。”

三、抓好当前畜牧工作

(一)以稳增收为目的,积极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目前生猪价格在低迷后有所回升,这是政策刺激、市场影响、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是生产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和平衡。特别是要引导养殖农户增强养殖信心。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每人定点帮扶5户以上养殖大户,引导养殖农户树立“逢快不撵、逢慢不砍”的意识,正确应对猪价变化,选留优质后备母猪,保护生猪生产能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今年把增收的宝押在小家禽上的要求,必须实现在小家禽上农民人均增收30元的目标。通江县的高坑小家禽养殖园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二)以保增长为目标,抓好“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是我市落实省政府“千万头优质生猪增收工程”的具体体现。市委[2009]16号文件要求,在2012年前全市建成100个养殖基地乡、培育1000个专业养殖村、发展10000户规模养殖大户(养殖场)。今年必须搞好三年规划,并完成40个基地乡、300个专业村、3000户养殖大户的效益提升和基础建设。年初,目标已下达各县(区),时间过半,要检查任务是否过半。今年畜牧重点项目,要重点向这些地方倾斜。

(三)以畜牧项目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家、省的政策,特别是随着扩权县的增多,一定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作用、乘数效应。以项目支持为动力,强力建设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优质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规范健康的养殖体系、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先进快捷的加工流通体系,为*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以规模养殖为突破口,推进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利于转变畜牧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利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抓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就是以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单元,把那些有能力、有发展愿望的散养农户组织起来,就是把有资金、有技术的其他行业承接到园区,壮大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在规模养殖发展上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要实施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结合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规定,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实现全程受控养殖。要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对粪污的承载能力,结合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发挥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

(五)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依法监管。一要把确保我市洁净无疫,确保有疫不流行、不成灾,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底线。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把“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落到实处。当前正值夏季动物疫病防制的关键时期,要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要强化防控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要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对规模场(户)、屠宰加工厂(点)、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的监测。二要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市场监督,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三要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措施。必须严格依法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防止出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要重点抓好源头监管,切实规范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大对违禁药物的检测和打击力度,探索建立饲料兽药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机制。

(六)以落实惠民助农政策为根本,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疫病防控、生猪保险、养殖用地用林、税收减免等项目实施和政策的落实。要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坚持“阳光”作业,实行公开、公示,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严禁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上。

第7篇:后疫情时期工作措施范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提出了加快产业化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把发展生猪产业确定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在这种发展思路的引领下,目前我市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20__年,全市生猪存栏98万头,出栏生猪134万头,全市生猪产值137683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5%、占农业总产值的11%,猪肉产量占总肉类产量的66.8%。由此可见,生猪生产在我市产业化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准确把握畜牧业生产态势,研究分析当前生猪产业情况,更好地指导生猪产业的发展,我们深入生猪养殖专业大户、养殖户、饲料加工企业、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场)及有关部门进行了调研。

一、生猪生产情况

(一)养殖及生产现状。当前,我市从事生猪养殖的群体有三种:一是规模养殖户(场),其特点是以养殖良种猪为主,规模一般在年出栏、存栏100头以上,由于投资大,规模大,市场风险对其冲击最大;二是生猪养殖专业大户,其特点是以养殖良种猪为主,规模一般在年出栏、存栏10头至100头之间,价格涨跌对其影响较大;三是农户家庭分散养殖,其特点是家庭养殖以土杂猪为主,一般一家出栏、存栏10头以内,受市场的冲击相对较小。目前,全市现有729个养猪场。重点扶持了一批原种猪500头以上的原种猪厂,二元母猪300头以上的扩繁场和年出栏商品猪200头以上的育肥场。

(二)加工销售现状。我市现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点)42家,其中市区10家、县区8家、乡镇屠宰场24家。截止上半年,全市已加工生猪887139头,同比增长39.4%,销售猪肉66317吨,同比增长36.9%,猪肉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销往外地从20__年的6500吨增加到20__年的6800吨,增长了4.6%。

(三)饲料、兽药生产现状。我市暂无兽药生产厂家,兽药经销场所分布广泛,经销的建曲、止泻散、胃肠活、二妙丸、三苏片等品种,基本上满足了我市生猪养殖户对兽药的需求。现有各类饲料加工厂70余家,年生产能力达80余万吨。生猪饲料品种主要有母猪料、大猪料、乳猪料、配合料、育肥料、浓缩料等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本市及周边各县(市),为生猪生产养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市场价格现状。全市猪肉价格自20__年由18元/公斤(均价,下同)持续上涨后,一直高位运行到20__年4月份,最高单价达24元/公斤,后经过多次涨跌反复,至20__年7月才基本稳定在22元/公斤左右,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猪肉价格将继续保持目前水平。

(五)养殖保险现状。全市生猪养殖保险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公司经营,农民自愿,政策支持,以险养险”的原则,保费来源本着“政府补贴一点,业主(农民)缴纳一点,保险公司在费率上优惠一点”的办法推行实施。今年中国财险保险公司试点开展生猪养殖保险,现已为260户规模养殖户6万余头商品猪及母猪进行了投保,保险金额6039万元,已决案件1055件,已决赔款132万元。

二、生猪生产取得的成效

目前,全市推行了以养殖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利益为纽带的多方共赢机制和集金融支持、良种推广、政策保障、技术服务、风险防范为一体的生猪养殖产业化系统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市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了共识。

(一)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措施得力。

年初,在市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和畜牧项目建设列为全市“十项重点工程”。按照“规模饲养带普养,大户带小户,公司加农户”的总体发展思路,我市加大了对生猪生产、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和种猪生产企业的引进,产业化畜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江苏雨润集团、山东金锣集团、四川四海集团等一些实力较强的全国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我市。同时,我市加快了种猪生产基地建设,加大了对养殖龙头企业的招商,相继有森宇种猪场、星河种猪场、万达种猪场、金诚种猪场等一批万头生猪生产企业建成投产。这些龙头加工企业群体和种猪场的落户极大地推动了我市产业化畜牧业发展的进程。

(二)生猪防疫及品种改良工作登上新台阶。为抓好生猪防疫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先后召开了畜牧业生产推进会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和饲料及动物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组建和完善了有关畜牧兽医人员、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参加的监控队伍,做到了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同时加大了排查力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确保了防疫工作的落实;在品种改良,着力推广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三元杂交猪为主导品种,生猪优良品种率已达90%,三元杂交商品猪已达70%以上,生猪质量得到极大提高,逐步实现了“稳定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加工、增加效益”的生猪发展目标。

(三)深入开展科技进场入户工程。我市已经连续二年在全市开展畜牧科技推广年活动,制定了畜牧科技推广活动方案,全市通过办班培训、讲座、技术人员包场、包户等形式,普及推广现代化、标准化畜禽生产管理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先进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去冬今春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170余期,培训人员近2万多人次;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大集、科技进乡入户等活动10多次,无偿赠送各种科技资料1.5万余册。省畜牧局、省奶业协会在我市分别举办生猪、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3期,邀请加拿大种猪协会会长王爱德先生、华东农学院养猪专家开展养猪科技专题讲座等,参加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生猪的人工鲜精配种先进技术已在全市全面推广,全市已建立了15处生猪人工授精站,还有8处正在筹建之中。

(四)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加快。今年进一步加大规模养殖大场、大户、小区的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原种猪500头以上的原种猪场、二元母猪300头以上的扩繁场和年出栏商品猪200头以上的育肥场,以这些规模养殖场、户、小区为基点,全面普及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此外,我市还重点抓了2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为

典型,下发了《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档案》,并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对每个养殖小区(场)派驻了监管兽医,强化了技术指导和监管措施。全市已发展养猪小区149个,养猪大场(户)637个,专业户10435个。饲养量超万头的种猪、商品猪场达10个,种猪场47个。现有种猪场47个,其中省级重点种猪场5个,原种猪场3个,全市原种猪达8000多头,二元母猪达到18万头。(五)大力培育具有一定实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狠抓投资环境建设,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培育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税收、用地、信贷、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扶持,围绕提升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集中精力把畜产品加工企业群和养殖龙头企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围绕项目建设抓服务、抓协调,全力组织推进,抽调精干力量为项目建设服务,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佳木斯市北方金锣公司于20__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森宇牧业于20__年招商落户我市,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种猪存栏已达2200头,每年可以向市场提供优秀种猪1.2万头,商品猪2万多头。20__年该企业与加拿大合作投资2500万元合资建设的中加森宇伯乐种猪育种中心于20__年10月12日正式投产,成功引进加系原种猪628头,与加拿大同步育种,现已成为我省原种猪最多规模最大的种猪生产企业。据6月末统计已产仔3800头,预计8月份开始将投放市场销售。雨润集团签约在我市桦川县建设一个万头种猪场和二个5万头生猪生产基地。目前,雨润集团200万头生殖屠宰加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1月份可建成投产。在全力抓好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南京雨润集团已经确定在桦川县投资建设2个生猪饲养量为5万头的大规模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和1个万头的种猪场。前期手续基本完成,计划万头种猪场今年建成投产。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养猪行业逐渐形成了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

(六)金融部门全力支持生猪产业的发展。佳木斯农村信用联社严格把握贷款投向和投量,遵循区别对待、优化结构的信贷政策,坚持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养猪专业户为重心,以生猪养殖基地为支柱,以生猪加工屠宰龙头企业为载体的信贷支持原则,既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大力推广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生猪养殖。对资金需求相对更大一些的生猪养殖专业大户,信用社根据其具体情况,将授信额度扩大到20万元,以满足其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20__年佳木斯信用联社信用社发放授信贷款1650万元,所有授信贷款无一形成不良或欠息的情况。

三、生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我市生猪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仍存在着大量的不尽人意的地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养殖规模较小,自身发展缓慢。多年来,我市养猪业规模小,多为农户零星分散饲养,饲养量占全市90%,加大了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同时农户市场信息闭塞,在交易中处于被动地位,市场对生产、销售的导向作用弱,养猪业靠自身滚动发展非常缓慢,特别是在目前养猪效益较高的情况下想要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农户有发展畜牧业的强烈愿望,但投入大,农户没有资本金积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认为投资畜牧业风险大,有惧贷心理,加之贷款额度小且手续烦琐,未建立长期有效的信贷机制,很多具有一定规模和丰富经验的场户及加工企业融资困难,无力扩大再生产。畜牧产业项目少,资金整体投入不足。

(二)养猪风险大,盈亏难以把握。市场风险、疾病风险是养猪的两大风险,也是导致生猪饲养量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生猪生产受市场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养猪户普遍认为市场行情很难把握,生猪疾病难以控制,因而不愿意养猪,由此导致恶性循环,使养猪户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自主发展的能力,部分农民害怕养猪,纷纷向更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行业转行。

(三)生猪养殖成本增大,养殖产业化程度低。饲料原料价格在年初以来不仅没有下滑,相反总体呈逐步上升态势。玉米价格涨至0.73元/斤,增长21.7%;小麦麸涨至0.88元/斤,增长17.3%,浓缩饲料涨至2.9元/斤,增长26.1%。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生猪饲料价格不断走高,从而使养猪成本也相应提高。目前以规模养殖户饲养一头育肥猪为例,每出栏一头100公斤重商品猪需要成本1200-1300元(不含基础设施投入)分别是:仔猪成本500-550元,饲料成本600-700元,兽药成本20—30元,水电费等其他成本15元,散养户的成本更高,如果市场行情不好,还可能导致亏损。养猪尤其是散养户投入产出率一般不高,收益不太稳定。当前多数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生猪养殖业仍是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很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饲养、管理、防疫、治疗水平低,疫病时有发生,标准化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四)生猪产业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四个环节本应该有机联系,实际上这四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却不均衡,以一头200斤重的生猪为例,养殖户经过四个月的养殖,每头可赚100-300元,肉类加工大户从农户手中收购,按7元/斤计算,收购价为1400元。屠商购买的猪宰杀后,出肉率一般达70%,即出肉140斤,除去工商税费、屠宰费、检疫费及运输费,可赚20-50余元。生猪销售方面,销售业户以18-19/公斤购进,经分割后销售每头可赚30-50元。屠宰、销售可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收购、销售价格,生猪产业的风险过度集中在养殖环节,形成了"养猪半年,不如屠夫半天"的说法,大多数人有了养猪还不如卖猪划算的想法。

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畜牧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和商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是承农启工活商的中轴产业。在我市大农业内部,畜牧业是增速最快、发展潜力最大、自然条件最优越、后发优势最强、覆盖面最广的产业。可见佳木斯要在农业上有更大的突破发展,应率先发展生猪产业不可忽视,做大做强猪经济,用猪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拉动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早日把佳木斯建成全省生猪生产大市,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政策导向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生猪产业在我市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把发展生猪养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当前生猪产品价格处于上升期的时机,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生猪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做好生猪补贴工作。如做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落实,今年,我国已将能繁母猪补贴由去年的每头50元增加到今年的每头100元,做好能繁母猪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就显的有为重要,及时将相关补贴如实兑现到农户手中,在保护生猪养殖户利益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二是做好生猪保险工作。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制度的深入,广泛动员和组织养猪场(户)参加防范疫病等风险的保险,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养猪业户保险意识,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潜在风险,通过保险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要让养猪业户人人都能认识到保险的作用和实惠。彻底解除大规模养猪场(户)的后顾之忧

三是做好生猪贷款工作。加大信贷投入,全力满足全市生猪生产贷款需求。银行要通过积极主动的调查研究,掌握辖区生猪存栏量、需求量,以及生猪生产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信贷需求和信贷投放情况,确定银行的支持规模和资金投放额度,有针对性地支持生猪生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信贷服务手段,为对象户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并实行贷款优先、服务优质、利率优惠等信贷优惠政策。加快落实信贷支持及财政贴息政策,加大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信贷资金投放力度,解决养猪“贷款难”问题。另外,对于大规模养殖场政策要对其相对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如建猪舍的用地问题、扩大规模的贷款问题,与市内外、省内外的食品加工企业建立市场购销合作关系,消除市场风险等问题,形成有循环经济特征的发展模式。而对于养殖小区、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大户则应到其象规模养殖场发展,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力度,确保生猪产品稳定供应。同时,对小规模散养户要加强引导,千方百计提高其标准化饲养水平。

2、培育龙头企业,扶持规模发展。

各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使企业全身心投入发展。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加强龙头企业的牵引能力,促进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增强抵御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是重点培育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供给、市场服务、资金扶持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导现有龙头企业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生猪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生猪产业链,完善与现代养猪业相适应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三级配套的良种猪繁育体系,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

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科学引导生猪养殖,形成统一规划及行业自律,理性投入生产,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切实保护猪农和生猪养殖企业的利益。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抓好资金、生产、营销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收费项目。

三是牵线搭桥引进技术,引进项目,鼓励屠宰企业改进设备技术,扩大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养殖模式才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是建立以农民互助为主的组织保障机制,鼓励建设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由过去农户散养为主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模式的转变进度,不断推广标准化养猪技术,提高生猪标准化饲养水平,促进生猪生产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五是设立政府专项补助资金,对生猪养殖业户给予相关的经济补助和政策支持,建立对养殖户的补贴机制。当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农民养猪亏本的情况出现时,应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养殖专业大户适当的补贴,避免出现生猪断档的现象,同时政府可采取减免生猪加工、销售税、费负担等措施,以减缓猪肉及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确保生猪市场价格的稳定。

3、加强疫病防控,确保产品质量。

一是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含量。加强防疫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动物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新型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检测新机制,认真做好现场技术指导,举办养殖技术辅导班,不断推广养殖业新知识、新技术和生猪疫病防控新规范。通过每年对村干部和养殖户进行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做好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基本达到村组有技术人员。

二是同时加强兽药饲料市场监管力度,不断提高对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与检测水平。

三是加大必要的设备投入,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和环境的管理,严格检疫和消毒以及疫苗管理、饲料管理、兽药管理和政策法规应用,加强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禁止病死猪交易,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

4、完善市场信息机制,构筑生猪“产供销”新秩序。

一是商务、物价、农业、工商、畜牧等部门要加强对猪肉等副食品的生产、需求和价格的监测,通过对生猪产、供、销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科学分析,总体上掌握本地区大致所需猪肉销量情况,及早做出市场预警预报。运用电台、电视、报刊等形式,定期生猪市场信息,引导养殖户和关联企业正确认识市场规律。

二是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和联系,以倡议、提醒、告诫等方式,正确引导相关组织与经营者遵守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规范价格行为。

三是建设销售绿色通道,加强市场监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交易行为,完善生猪专业市场,打击压级压价坑害农户的行为,切实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