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一、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主要为满足人们心理与生理需求,结合人际交往与环境的关系需求,为人们服务基础上,解决使用功能与环境氛围、舒适美观与经济效益等方面需求。在设计、实施时,会考虑到定额法规、设备与材料等因素。可以说,建筑室内设计的综合性极强,现代室内设计的目的、出发点就是为人际交往、人们活动而服务。立足环境设计角度,建筑室内设计包含工程技术、视觉环境等因素,包含了声设计、热设计、光设计的物理环境内容,以及意境设计、氛围设计等心理内容。对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主要为材质设计、声设计、色彩设计与光环境设计等内容。
首先,光设计。对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使用光设计,为满足视觉功能前提下,更加注重美学功能。光能可以制造、改变空间,甚至破坏空间,光设计的科学性,对空间大小、形状、色彩等方面具有直接影响。对于采光设计,具有诸多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室外环境、气候、照度等,设计师不仅需考虑直射光设计,还包含地面反射光、漫射光设计。
其次,色彩设计。在空间设计中,无法分离色与光,色彩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设计手段,是最生动、最活跃的设计因素,在色彩设计时,必须有机融合采光、空间与陈设等因素,方可形成整体性色彩设计。
第三,选用材质。对于室内饰面材料,必须考虑视觉效果,人触摸之后,可产生良好的心理美感、感受。如室内织物、花岗岩、大理石等,还可选择自然木制材料。按照不同空间需求,选择最佳材质。随着工业文明逐渐发展,钢筋混凝土空间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空间需求,人们更加注重大自然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回归自然是其必然发展趋势。
第四,声环境设计。对于室内声环境设计,是建筑室内环境的辅设计,良好的声环境设计,可为室内空间增色,获得最佳设计效果。
二、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首先,绿色设计。目前,无论是建筑,还是其它食品、卫生等领域,人们十分注重绿色理念,强调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态保护、功能需求、使用耐久性、二次开发自然资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环保安全、舒适健康等综合性绿色需求。近些年来,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绿色设计理论应运而生,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
其次,生态与建筑节能设计。对于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国外发达国家早已开始生态设计,生态设计重要性等同于功能、形式追求。在未来设计中,更加注重室内空间有效融合室外空间,重视景观设计。对我国想要运用生态节能技术,必须深化设计、整合专业,生态建筑必须利用一切技术手段,降低污染、减少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立足人体工程学、热工环境基础,仔细研究人们心理需求与生理反应,最大可能创造高效、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按照国际建筑节能标准,必须控制单项建筑结构的保温隔热,真正降低能量消耗,实现能耗的有效控制。
第三,多层次、系统化设计。建筑的空间构造是指从内部空间至外部空间和建筑室内环境的交流,并与社会生态的相会结合,把空间在结构中是实现系统化,具有层次感。以中国现代建筑水立方为例,“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它的膜结构成为了世界之最,它根据细胞排列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的,这种形态在建筑结构中是从来没有过的,创意真的是非常奇特的。设计者将水的概念进行了深化,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还有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循环水系统的开发,并通过高科技建筑材料应用,体现了诸多科技和环保特点,它不仅体现了结构力量美,还通过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浪漫空间,为国家游泳中心增添了时代和生态的气息。现代建筑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第四,艺术性与社会性设计。对于室内设计,科学、功能与艺术的有效综合体,建筑室内设计必须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具有社会性特点,达到公众室内功能目的。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是最丰富、最直接的设计源泉,经过立体、超现实、风格、构成、简约、波普等主义浪潮,这些主义为室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艺术思想。可以说,建筑室内设计需体现出艺术性。人们对于现代室内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生活,而是要求室内的物件能够“相处”融洽,体现室内的艺术性,展现整体、统一之美。同时,需重视个性化发展室内设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室内环境设计出现跟风十分严重的现象,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室内环境正在走向雷同。所以我们必须打破雷同性,追求个性化发展。
第五,高度智能化设计。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建筑设计如一味的“砖墙混凝土”,则很难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智能化建筑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创造更多财富的基础性设施。在未来空间设计中,有效运用智能技术、科技手段,能创造更多高效安全、舒适便捷的建筑室内环境。
第六,地域化与民族化设计。如若一味强调现代化,虽然提高了公众的生活水平,民族传统设计也必然失去。所以,在未来空间设计中,必须有效结合现代与传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建筑室内环境,要想确保其美观性、环保性、舒适性,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近些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不断发展,逐渐运用于建筑室内设计中。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必须不断创新艺术设计手段,研究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促进建筑设计的长远性、科学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周雅,傅娜等.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6):603-606.
关键词:公共设施设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70-02
公共环境设施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产品,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是城市形象以及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人精神生活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共环境设施在世界各国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公共环境设施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公共环境设施已经普及,美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意识到公共环境设施的协调和控制所具有的重要功效,专门抽调了相关专业的人员成立了美国环境设计研究会。而我国目前的公共环境设施则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的公共环境设施教育已经历了40个春秋,但由于认识的不足和资金的欠缺的原因,人们忽略了公共环境设施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在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生活、交通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公共环境设施教育与公共环境设施产业已逐渐的走向成熟与发展。但是在大多数城市中公共设施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况,我国的设计教育界的各个部门都在积极探索设计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水平也还较低,教育体系也还不完备,我国的公共设施设计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20年历史了,通过这几年来的实验和探索、与国际交流的总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满意的成绩,现在我国的公共设施设计教育已初步形成规律性,公共设施设计教育的大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在21世纪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设施设计教育在应对我国现代产业大批量高要求的人才需求的情况下,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要加大公共设施的教育力度。不仅是我国在加快公共设施教育的发展,各国都在加大公共设施设计的教育力度。如美国有35所工业设计的专门学院,其中有1/3的学院将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日本与德国各有20所,韩国有15所,而我国的公共设施专业设计教育层次主要为硕士、学士、专科这三个层次,这三种办学层次有相应的三个类型的培养模式,即:实务型、协调型和决策型。专科教育以实务型为方向,学制为3年,教学内容以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本科教育以协调性为方向,学制为4年,教育内容以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外,硕士教育,以决策型为方向,学制为3年,教学内容以学科交叉、设计文化等综合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截止到2008年,我国已经有将近400所的大学中有工业设计专业,但是把公共设施作为独立的专业的学校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公共设施的教学课程只是安排在整个教学的某个阶段。由于课程的时间太短,整个上课的过程只是初略的了解一下公共设施的概况,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少数的几个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开设了公共设施的独立专业。但是他们在毕业以后,由于时代的限制,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其他行业,把公共设施设计只是作为副业,并没有把它作为主要的工作对象。所以导致了公共设施的发展部尽如人意。
除了课程时间的安排,工科院校和艺术院校的公共设施教育也不禁相同,工科院校讲究产品的工艺和专业技术的训练,与艺术院校相比较工科院校的设计教育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科研环境好、工程技术实力雄厚,在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及新材料的开发研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工科院校的招生是文理兼容,大部分的学生在升学之前对公共设施都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开学的前一阶段也就是大一的上半学期主要就是学习公共设施的历史和概念,让学生对公共设施有个大概的了解,这些各个学校基本是相同的,但是以后的课程安排由于工科院校的教学定位,进入大二以后他们的课程主要以工程和机械设计为基础,以专业的工程技术课为结构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产品结构、材料、工艺加工、人机关系、成本核算、市场调研等问题做深入的研究,把数学、力学基础、机械制图、人机工程学等工程技术课程作为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素质的教育相对较少。
而艺术院校则偏重于美术理论和美术基础的训练,艺术院校的公共设施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设计的流程,由于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升学之前已经经过一定的美术培养,所以在开学之后经过很短的设计概念的理论教育就可以很快的从素描、色彩、构成等专业基础课中转换到专业的设计课程,在学生具备的初步的设计能力之后再大二阶段就开始安排8至10周的时间让学生来完成公共设施的课题。首先是集体上课全面系统的讲授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然后按照设计的相关程序进行专业的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的设计方法,从设计课题的要求开始,经过课题相关资料的查询,手绘草图的绘制,电脑效果图的渲染一直到最后的产品的实物模型的制作,通过这样的训练来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虽然这样系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但是却忽略了理性的教育,往往在设计的过程中出现设计的形态无法用理论来支撑,在结构方面无法成立,导致设计的产品无法生产。
对比之下美国的公共设施教育已经是相当的成熟,美国的各大学校开设公共设施课程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在公共设施的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设计课程的安排完全以市场为主导。由于美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各大公司和企业都要求毕业生能尽快进入角色,为了适应社会的形式,学校把设计教育的重点放在与企业的结合,除了学校的基本课程以外,学校还特别注意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不仅与企业共同开发产品,也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较长期的实习,了解企业具体运作情况。学生的设计课题通常也来自企业的各项产品的研发,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完全了解市场的形式,在学生毕业以后不用进过长时间的训练和适应,很快就能进入状态,这样毕业的学生就有广泛的就业市场,缩短待业的时间。
因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公共设施教育的现实,今天,我们正处在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面对城市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注重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培养新一代的设计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加大公共设施设计的教育力度,广度和深度。根据现在的环境条件创立一种新的教育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教育目标及设计人才的规格。由于公共设施设计这个专业在我国是年轻的学科,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的模式,只要能适应中国经济特色,兼顾国际化趋势,结合各高校人力、物力的实际情况,可以适时调整培养计划,要勇于探索创新。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优秀传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还要借鉴外国的文明精华,将有利因素与自己结合起来,不断的磨合消化,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把外国的经验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设计体系。把工科院校和艺术院校的专业特色充分的结合起来,教育的目标应该置于多样性,综合性,把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实践、研究、创新和开发为中心,促进教育水平的高级化,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我国的公共设施设计的教育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社会的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思维方式、城市的发展水平等都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在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增加精神文明的滋润,公共环境设施的完善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更让人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同时也能提高现代城市的整体水平,塑造一个国家的完美形象。
参考文献: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您如何理解医院室内建筑装饰设计的内涵?
谢 熠:室内建筑装饰设计是在原建筑方案的基础上引进深化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为前提,使得流程合理、功能运行高效有序,使现代科技同文化艺术结合,使高超医疗技术同情感相融合,通过独具匠心的创意,利用光、影、色的精心组合来影响室内氛围和人们的心理情绪,塑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设计理念是什么?
谢 熠:医院建筑装饰就是重塑这一特殊公共建筑的亲和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护人员工作环境为主要因素。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和医院息息相关,一生的生、老、病、死都发生在那里,要提高生命的质量,享受人生,医院的作用就更为显得重要。因此,设计理念中在满足医技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表现室内环境的亲和性,舒适方便,消除患者的压抑和恐惧感,创造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以利患者康复。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您如何理解个性化的医疗功能空间设计?
谢 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满足现代化医疗设备设施的环境要求、符合先进的和迅速发展的医技功能需求、适应这一特殊群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医疗环境的重塑。因此,对于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装饰应从建筑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科学与人体学等诸多方面着手,营造室内环境和气氛。
主持人:请问谢熠先生,对特殊部位的装饰设计有什么要求?
谢 熠:主要指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icu。micu)及各类实验室、检验室等。其中手术室我国也早已颁布建筑标准,这是医院的重要部份。它的装饰设计要点就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极大地满足医疗功能要求,并达到各种设备设施的技术要求,使饰面服从设施,服从医疗功能需求。
一、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电脑走进了众多家庭和单位。90年代初期,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处于手动绘画的时期,要求设计者运用自身的绘画能力。90年代后期,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应用。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起源于我国的,而是在早些年间,来源与日本的一种名称,在这之前,环境艺术设计的被称为室内设计,之后才得到更替。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深,我们的社会也在高速的发展之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地位逐渐提高,人们也开始对其逐渐重视和关注起来。尤其是到了1999年之后,电脑辅助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便利,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将个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传达给他人,最终的成品则是以图像的形式,它能够促进他人充分明白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明白设计者的初衷,这算是一种明确的表达方式,通常又被人们称为电脑建筑效果图。随着我国电脑技术不断的发展,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有了细致的分工。通过电脑中的三维软件,将建筑的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也出现多角度的转换,这种手法在当前社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二、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现状
当前,随着电脑技术的逐渐成熟的发展,电脑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在许多的投标、广告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并且在教学上,大量的电脑绘图课程得到了关注。电脑辅助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的设计,需要具有真实性和审美性,也就是既要有真实的场景描述,又要使使用者达到审美的享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新事物、新的技术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满足人们不断追求完美的审美要求。
三、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前景
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起步较晚的一种设计方式,它关乎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并且拥有一种新型的设计理念,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形成自身的一种设计理念和运用方式,受到了众多建筑学者和设计师们的青睐。它极大地满足了环境艺术设计对高科技的需求,对电脑辅助的需要,也成为了艺术设计领域的热点讨论对象。在当今,电脑辅助的普及,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更要适当的融入自身的情感,这样能够体现设计的意蕴和情志,拥有设计自身的特点,不受电脑程序的控制。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就需要更多的有能力的设计者,当前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对人才的要求各有不同,并且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培养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不仅要学习电脑、设计方面的内容,更要牢固的了解掌握历史、文学方面的内容,培养一个专业过硬的电脑辅助技术人才是很难得的这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未来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必将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合理化。就目前的经济可科技的发展状况来看,未来我国的电脑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才优势也逐渐体现,这对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将会带给环境艺术设计以新的面貌,并且给人们呈现出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
本文主要探寻在时尚潮流语境下,如何从茶叶包装设计上入手让茶叶成为时尚饮品,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使茶叶包装更具现代化风格,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时尚潮流语境的探究,以图形美学与视觉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结合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包装视觉图形以及包装结构的变化,能对消费者产生愉悦或不愉悦的消费心理,茶叶包装在这两方面的创新与变化能使茶叶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代的、时尚潮流的语境下,以全新的外观视觉设计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关键词:
时尚潮流 茶叶包装 现代化设计
茶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都有“茶余饭后”、“柴米油盐茶”之说,可见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加上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饮茶不仅成为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而且已经慢慢走进年轻一族的生活中,上班下班之余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但是茶叶作为一种商品来说,包装的形式及外观对其销售以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茶叶包装一直被传统色彩所笼罩,所以市场上不管是中国六大茶系的哪款茶叶,其包装上都摆脱不了传统的影子,让茶叶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饮品,首先茶叶的包装就应该跟上时代,以往茶叶的包装大多数呈现传统样式,设计风格也都同出一辙,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生活格局已经向时尚潮流的生活格局迈进,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主题,茶叶也慢慢步入时尚饮品的行列,茶叶包装也要符合现代化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必须在视觉及结构设计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
一、时尚潮流语境的特征
语境从书面上理解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包括一切主客观因素。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把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说成是一种语境的形成,因为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八九十年代“吃饭了吗”等纯朴的言语语境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如今在经济高速发展、数字时代以及经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身边的语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追求的是在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改变,不仅对身心健康有了很大的追求,同时也要满足自己审美方面的需求,在繁杂的工作和生活后,更喜欢一种清新、脱俗的视觉享受,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今天,现代化设计应该更符合这个语境时代的风格。现代化设计重新现代化设计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的多样性与风格的流行性,第二、从繁杂的具象转向简单却富有律动的抽象,第三、善于表现,张扬自我,第四、勇于创新,突破自我。同时,这也就是时尚潮流语境下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质感。
二、时尚潮流语境下茶叶包装现代化设计的趋势
在这种以时尚潮流为主题的今天,各种品牌的饮料应有尽有,饮品广告铺天盖地的袭来,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影响很大,传统的茶叶已经不是年轻人所青睐的饮用对象。据一项调查得出,在年轻群体中喝茶的只占到了喝茶群体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茶叶属于传统饮品,饮用时需要开水冲泡,很多年轻人怕麻烦所以不选择喝茶。其次,目前市场上茶叶的包装只能把茶叶这种商品定位在了中老年群体,在商品的审美角度上不占优势,但是饮茶和饮用这些碳酸果汁饮料对比来说,肯定饮茶是对身体有益而无害的,所以茶叶要成为主流的时尚饮品,就必须首先改变自身的形象来赢得青年饮用群体的青睐。现代化包装的目的是将茶叶打造成主流的时尚饮品,打破传统茶叶包装沉闷、繁杂、呆板的现状,使茶叶这种传统的饮品从外观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能迎合时代的主题。21世纪的今天被称为是数字时代,审美上的理性与感性的比重已经有所变化,传统的美术设计以感性为主,现在艺术设计感性是和理性并存的。传统的写实装饰风格已经使现代人产生了视觉疲劳,简洁抽象的图形图案装饰可能会更让人产生联想和美感,所以现代茶叶包装设计首先要以精美的简洁的装饰风格为主,其次,时尚的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也能为茶叶的现代化包装增添美感,第三,现代化的包装名称字体设计,更适应现代主流设计的趋势。
三、茶叶包装现代化设计的方法
1.简约化矢量化的装饰手法
装饰是包装视觉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方法,首先是因为装饰具有可感知的形式美感,任何图形纹样,一旦被用来作装饰,那这种图案就会以它的装饰形式来表现自身的存在,传达其形式效应。简约化的设计风格,主要是指抛弃繁琐、复古的装饰风格,以“矢量化”的装饰手法进行包装设计。“矢量化”是基于电脑设计软件对图形处理的一种提法,主要是指一些常用矢量绘图软件对图形的一些处理方法,矢量图又叫向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描述和记录一幅图,一幅图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由点、线、面等组成的子图,它所记录的是对象的几何形状、线条粗细和色彩等。因此矢量图给人感觉轻松、透气,再加上它具有无限放大和缩小都不影响其清晰度,所以用来作包装装潢,就不像传统的位图装饰那样的沉闷、不透气。同时“矢量化”的图形都是点线面构成,具有理性思维特点,在视觉上可以起到缓解视觉疲劳的功效,以下便是一些“矢量化”的茶叶包装设计。图1应用了简洁明快的几何图形,组成了逗号和钟表造型,提醒人们饮用茶的时间,清晰明了地表达了此款茶叶产品的用意。图2通过电脑适量绘制的精美时尚的图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简单而不简约,符合潮流又不沉闷和枯燥,也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
2.视觉上的心理暗示手法
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知识和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所获取,对于形式的感受和认知更离不开视知觉,同时,通过视知觉的感知,可以给人心理传递一种喜悦或者厌恶的信号,来达到视觉与知觉的互动效应,大家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一见钟情”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体现在茶叶包装上,一个新颖的图形,一个靓丽的色彩或者一个有意味的包装结构以及别致的包装容器,都能唤起消费者丰富的审美感受,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茶叶包装的现代化设计,主要是在包装上体现时代潮流的符号。茶叶如要成为现代都市年轻人都喜欢的时尚饮品,包装视觉上的心里暗示手法必不可少,这主要是指通过一些符合年轻人审美、喜好、追从的图案与符号,吸引消费者购买,同时能在具体饮用上进行一些提示,还有的就是附加的对一些健康行为的指导符号,通过这些温暖的、平易近人的图案和符号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如图3这款茶语茶叶包装,主要针对女性减肥茶项目,所以在结构上利用了曲线的设计手法,主要是要赢得女性于减肥者的青睐,同时对包装名称“茶语”二字进行字体设计,这样既可以保证包装名称字体的唯一性,又增加了包装的设计感和视觉美感。图4这款系列茶叶包装设计,设计师用轻盈的不同的色彩来装饰,用水彩的这种特有的清透叠加的手法,让消费者感受到了轻松和愉悦,让工作后疲惫的身心得到解放。这些都是通过视觉暗示的手法来表现商品的魅力,进一步达到促销的目的。
3.结构以及包装材料上的创新手法
传统的茶叶包装多为纸盒铁罐包装,在包装结构上比较传统,造型厚重,而且存在很多过度包装,首先来说是浪费材料和空间,其次也不符合国家再三强调的绿色环保包装标准,还有就是和时尚潮流的环境不相容,站在审美的角度上,这些传统的包装不管从结构上还是视觉表现上都比较繁杂,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使用和携带起来也不方便。现代化的茶叶包装,在材料上应该选择轻盈、环保的材料,如牛皮纸加铝箔,具有良好的防潮、阻氧、避光和无异味的特点,也比较环保,携带方便。结构上的创新,主要是结构要具有美感,打破传统的方形盒子或者圆形罐子等的常见的结构,在使用的便利性方面以及内外包装上给人-种全新的感觉,都能使产品具有竞争力。比如图5在茶叶包装盒的开启方式上进行创意改变,松开绳子就可以打开,拉紧绳子就可以封闭,而且盒子结构呈梯形状,从外观上给人一种新颖感以及趣味感。图六是将茶叶打造成咖啡式的饮品,有外包装和内包装,使用时一次一袋,而不影响剩下的茶叶的保存,揭盖也是将方形盒子以45°角的分割方式,外观时尚又使用方便,从视觉及使用上使茶叶这种传统饮品得到现代年轻人的认可。
[关键词]上海;国际航运;软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F56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067-02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和要素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当前,国际航运中心是指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主要有三种类型:
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靠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条件形成,如伦敦国际航运中心。2.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即腹地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纽约国际航运中心。3.以中转为主,即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如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
(二)国际航运中心的要素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各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带动作用的口岸城市,且大都具有一种或几种要素条件。一是优越的区位优势。二是良好的港口设施条件。三是便捷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四是信息作业系统发达。五是综合性的国际航运服务。六是具有自由、开放、高度市场化的政策法律环境。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以来,上海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实现港口航运业的飞跃式发展,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大货运港口、第一大港口机械制造基地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等称号,表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件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硬环境建设现状
1.港口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从2005年一期竣工至2008年年底,集装箱码头深水泊位由5个升至16个,吞吐能力也从220万标箱升至890万标箱,未来年吞吐量将以每年200万标箱的增幅递增。在洋山港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29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建设临港新城,实现“港、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
2.集疏运体系建设已见成效。集疏运体系是保证生产地和市场相互联系、保证货物服务集中和疏散的交通运输系统,由交接节点、运输通道、信息系统和网络组成。(1)水路运输:加大长江口航道治理力度,长江口航道通航水深达到10米,加快上海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2)公路运输:东海大桥的建成为大小洋山港主要的运输通道之一。(3)铁路运输:到芦潮港的铁路线已基本建成,形成初步的海铁联运模式。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现状
除硬件条件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成绩。截至2005年底,上海港已吸引国内外70多家船公司加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班的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已达1996班,其中国际航班达到971班;在上海注册的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业经营者已达846家;已有多家环球航运班轮公司将其全球结算中心、全球客服中心、全球单证中心和地区运营中心放在上海;世界著名的船级社均在上海设立了代表机构。此外,上海航运交易所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上海“大通关”平台、上海跨国采购平台、上海出口加工区物流联网监管平台和上海口岸电子支付平台已经建成;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也在国内率先建成。
(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1.港区功能尚无法适应现代综合运输、物流和国土开发等发展要求,航运贸易、融资、保险、海事法律咨询和船籍注册等服务功能薄弱。单向服务、服务数量少、选择性小是当前上海航运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
2.港航企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覆盖全港的信息平台尚未建成。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性,难以实现互联互通,缺乏统一的港航信息平台,难以进行协同监管,信息化标准建设滞后,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港航领域人才匮乏,高级技工人才奇缺,国有港航企事业单位面临人才老化和流失的双重压力。缺乏企业管理、航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货运、国际经济法等专业人才,其中经济管理人才紧缺,法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4.安全管理尚存薄弱环节,全港安全与保安水平有待提高;上海口岸的综合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缺乏整体系统性、明显脱节于现实,不能适应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
5.口岸通关效率仍有待于提高。上海通关优惠政策覆盖的企业面被认为还不够广泛,口岸信息化建设呈现条块不平衡,口岸通关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应用程度不高。
邓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
(一)改善政策环境
由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涉及面较广,必须由政府统筹协调金融、法律、监管、服务等行业,同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推进政策和机制创新,积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措施,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障碍。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两个中心”建设意见的精神,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力争先行先试,系统解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关键性的瓶颈问题,如税收、口岸通关、外汇等政策调整,航运金融、经纪、海上保险、海事法律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以及“境内关外”等优惠政策的实施。
(二)完善航运服务功能
上海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努力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促进航运服务产业的集聚和融合,形成高增值、广辐射、高融合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主要任务和措施如下:1.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促使航运服务功能从层次较低、门类较少、各自发展向层次较高、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方向转变;重点发展与船舶交易、船舶检验、船舶登记、海事处理等相关的各类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知识型、高附加值的服务项目;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公估公证、海事法律、海事仲裁、航运研究咨询等服务功能。2.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措施。通过实施优惠政策,争取国际上历史悠久的航运金融和保险机构落户上海或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争取外资航运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的地区总部、业务总部、主报告行等落户或迁移至上海,或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国内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进入航运服务领域,并将其总部、业务总部、资金运营总部、区域总部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等落户或迁移至上海。此外,航运服务业的各项政策应当相互适应。3.加强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形态和制度建设。
(三)建设以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应用为一体的上海港航信息中心,为港航行政监管、电子政务和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完善覆盖全行业、保障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增强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各类系统有效联接和信息共享的港航信息标准体系和港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筑为港航信息传输、交换与共享提供基础支撑的港航信息基础网络系统;构筑专用数据库和公用数据库为基础的港航数字化基础数据库系统;构筑为港航行政监管、电子政务、生产管理提供服务的港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营造吸引高级航运服务人才的良好环境,构筑上海航运人才高地:1.结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全面推进沪港两地航运服务人才的交流合作;2.依托海事高等院校及培训机构,完善航运和海事人才培训制度;3.开辟国际航运高级人才交流市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紧缺人才工程建设;4.不断提高现有海事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为航运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5.增强航运人才的实践能力,使高层次航运人才在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创新的过程中,分享创新资源。
(五)加强港口安全管理
坚决把好港口经营审核关,分类监管,强化管理,强化上海港码头租赁经营的管理,规范船舶港口服务管理,认真、及时地掌握港口相关信息,完善上海口岸的综合管理法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推动实施风险管理
推动口岸查验单位的联动协作、强化信息化手段对优化口岸通关环境的技术支撑、整合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场所、加强通关中介服务企业诚信建设、推动口岸综合管理法制建设、按差别分类建设与推进区域“大通关”联动协作机制。
四、结论
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要抓好洋山港区建设和运营,使上海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更要着力完善航运发展的软环境,提高港口的服务功能。着力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航运金融、咨询、经纪、保险等要素市场的集聚,使航运服务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依托上海客运中心建设,发展邮轮经济,做好规划,形成品牌,拓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赵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开出港航人才菜单[N].中国水运报,2005-07-18.
[2]毛惠明,顾力.国际航运中心要完善软环境[N].中国交通报,2007-07-19.
[3]郑越峰,周宏杰.试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之服务能力不足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
一、调查目的
1.切实了解教师对区域活动课程的看法,了解怎样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创设区域环境以及孩子们的具体表现。
2.为幼儿园课题寻找研究的切入点。
3.为教师培训提供实践的具体方法和理论基础。
二、调查内容:调查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区域环境创设
1.合理利用空间:合理划分区域数量,合理的时间安排,丰富的区域内容。
2.投放材料:提供材料的目的性、适宜性、多用性。
3.教师对创设适宜环境支持幼儿行为的理解与意识。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群体
1.从我区四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小、中、大各两个班的区域活动。
2.问卷或访谈幼儿园在职教师100 人。
(二)方式方法
1.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教师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2.参考教师上课的数据和过程,反思教师区域活动的能力和提高的空间。
(三)调查时间
2012 年 9 月11 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单选题(抽样)
问题1:区域活动及其环境创设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否重要?
选项: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
统计:76.3%;23.7%;0%
问题2: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有利于支持幼儿行为吗?
选项:是一般不是
统计:59.3%;40.7%;0%
问题3:班级区域环境创设的主体在谁?
选项:教师幼儿两者互为主体
统计:0%;0%;100%
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76.3%的教师认为区域游戏及其环境创设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很重要;59.3%的教师认为, 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支持幼儿的行为,但仍有40.7%的教师认为适宜的环境创设对支持幼儿行为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这说明教师的观念虽然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仍有困惑。大部分教师也已经认识到, 幼儿环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 应该让孩子充分参与到其中,同时合理地利用好家长资源,这也是创设适宜环境的有效途径。
(二)问卷多选题(抽样)
问题1: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时,应该注重哪个方面?
选项:A.兴趣性B.互动性C.主题性D.平衡性
统计:全选83.3%;选择A、B:16.7%
问题2:怎样的区域环境才是最适宜孩子发展的?
选项:A.与课程目标一致B.吸引孩子参与C.动态可操作的D.美观、童趣
统计:全选66.7%; 选A、B、D:16.7% ; 选B:8.3%;选B、D:8.3%
问题3:你所在班级区域活动材料的主要来源?
选项:A.教师自制B.师幼共制C.园所购买D.幼儿自带统计:全选69%;选A、B:17%;选C:11%;选D:93%。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83.3%的教师教育观念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 他们在环境创设中能够关注到幼儿兴趣、当前教育的主题等各方面内容的整合。66.7%的教师认识到区域环境的创设要与课程目标一致,吸引孩子参与,材料操作性要强;69%班级的材料来园于家园多方的共识与合作,93%班级材料来源于家长支持下的幼儿携带。家长、幼儿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三)访谈与考察情况分析
1.对班级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存在重集体教学、轻区域活动的倾向,视区域活动为教学的延伸或摆设,适合班额较少的开展。于是,将精力主要放在集体教学上, 幼儿园在教师教学考核和展示中也更多关注集体教学,园本教研中听课评课多,很少对区域活动进行认真备课和研讨;教师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很少去研究思考与幼儿学习、发展的节律相吻合; 有的班级在检查评比阶段,区域活动内容很丰富,但事后就变得有名无实了。
2.不同年龄适用的时间不同。通过调查发现, 在一周中区域活动的时间每天在23 次之间,每天2 次的有40%,每天3 次及以上的占60%,每天1 小时左右,在划定的地方上,每班在58 个之间,一般有23 个固定的区域,34 个流动区域;小、中、大班时空利用无显著差异。
小、中、大班材料投放稍有层次,如小班以娃娃家为主,中班以烧烤等角色游戏为主,大班以智力游戏为主。有的材料投放过少或更新不及时;有的班区域中成品材料、固定性材料较多,多用性、半成品、创造性材料不足。3.教师对次活动的指导存在心理障碍,指导不到位。区域活动主要通过环境材料来传递和承载教育目标,而环境及材料是否适宜,要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幼儿年龄特点、当前兴趣及相关经验、发展水平的深刻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所以说,教师的指导对于活动的开展来说尤为重要,虽然说,教师有心对学生进行指导, 但对材料的投放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一些要求存在畏难心理, 指导水平一般, 往往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39%的教师抱怨客观条件所限,班额多,空间小。这说明教师的指导水平有待加强。
五、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住宅;室内环境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现有的生存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住宅作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室内环境需要从以往简单的功能性需要,发展到到现在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合理性、舒适性、美观、绿色健康、趣味性以及其所带来的心理效应等都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本文试图通过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及各要素的运用来阐述现代城市住宅的室内环境设计。
一、室内环境设计现状
(一)总体现状
随着各国文化的渗入,人们对设计风格有了重新的认知。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被打破,日韩、欧美、东南亚等风格相继传入中国,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总体来说,我国城市住宅的室内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特征。同时,除了设计风格外,人们在以往的美感、功能性需要的基础上,x予室内设计情感、文化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含义。因而,现今的室内环境设计行业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不仅需要掌握各类设计风格,更需要深层次的挖掘用户内心的需要。
(二)不足之处
中国的室内设计处于迅速发展并不断探索的阶段。室内设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现在市面上设计公司的水平差异造成了价格的悬殊;设计师本身的设计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引致了设计风格的雷同、无新意、不能满足居住者个性化的需要的现象;设计行业的资讯滞后、设计理念陈旧等,导致了整个设计行业的发展缓慢;风格多元化引致的设计风格紊乱,过多的拼接式的组合的想象;设计要素掌握缺失,以致于很多设计者轻视陈设和装饰,使房间缺乏整体风格的统一。
二、各要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一)空间要素
空间形象设计,就是对住宅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对建筑所界定的内部空间进行二次处理,并以现有空间尺度为基础重新进行划定[1]。空间的设计重视人性化原则。要求遵循基本原则和人体工学。对空间的改造要使空间的范围、功能、美感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主要包括天花板、墙面、地面、分割实体、半实体等界面。对各个界面进行施工和装饰,以创造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空间形象。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只要空间结构设计到位,才能为其他要素的融入打下基础。
(二)色彩要素
色彩是创造良好的家居环境积极的、富有表现力的手段之一[2]。室内色彩主要包括墙面、地面、灯具、家具、饰品等色彩的选择与配搭。我国室内设计早期在色彩方面整体以白、灰为主,陈设色彩单一、随意、缺乏统一性。随着人们需要的改变,现在人们通过色彩来营造出不同的感受和个性特征。丰富的色彩运用能让室内环境变得生动、活跃;多层次的色彩运用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情绪的发泄。色彩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来具体选择。如客厅作为家庭活动中心,可使用欢快、明亮、活波的颜色;卧室作为休息的场所,可使用安静、舒适、温和的色彩,不宜太刺激或明亮的色彩;餐厅作为用餐的地方,应选用干净、清洁的颜色。
(三)光影要素
光影主要来源于自然光和灯光两种。自然光与室内的采光有关,良好的日照时间让室内色彩丰富,也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灯光与安装的灯具有关,灯光不仅是人们生活所需也能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室内环境设计发展至今,人们通过多重角度获取自然光光影,利用直接采光、放射光影等方法,使室内在在基本光照的同时还避免过强或过柔的光线。灯光的亮度也不再成为灯具选择的唯一标准,现今,灯具的形式多样,人们更注意灯具与室内整体风格的协调性以及带来人们的享受感。人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光源色来营造不同的室内氛围,以满足心理需求。
(四)陈设与装饰要素
除了硬装外,人们对软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理念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室内的陈设和装饰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陈设主要是指家具、电器等生活必需品。装饰品主要指灯具、窗帘、摆件等具有美化作用的饰品。陈设与装饰固然重要,仍需要配合整体空间尺寸、风格、氛围、功能来安排。
三、小结
虽然我国室内环境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走向规范化和体系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理解和掌握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为了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功能需求基础上将人文美、情感美融入设计中。我们只有合理的运用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光影要素、陈设与装饰要素、绿化要素这些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各要素,才能营造成适合现代城市住宅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专业在当代教育体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在过去的几年里,在教育界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门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仍不完善。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乃至我国的整体教学水平,首先必须明确认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从事多年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后总结的相关问题:第一,有关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设计专业联系不紧密,两者之间的转化不明显。目前,素描、色彩等课程被教育部门列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等,并为其日后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院校存在两者严重脱节的现象。如,在素描、绘画教学中忽视了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僵硬、死板。第二,环境设计专业的课本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没有优化教学结构。我国部分地区没有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环境设计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另外,教师专业知识欠缺,在备课构成中不能明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水平。第三,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抓不到教学的主旨,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第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无法提出满足环境改善需要的有效措施。
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环境设计专业不仅在日常教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国环境的改善也具有很大的作用。然而,综观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现状,仍有许多令人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为了加快教育体系的发展,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教育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对该方面工作的改善高度重视。下面是笔者针对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措施:
1.将环境专业基础课与设计课有机结合,加大两者之间的联系
环境设计专业是多种基础课程的结合,失去基础课设计将寸步难行。因此,在日常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宏观上把握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具体基础课程,多为学生梳理基础课与设计专业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两者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让他们适应交叉教学及基础课程与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灵活转化。如,在进行立体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在对点、线、面、体的转化理论教学时,要将立体知识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规律做出一定的解释,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2.根据当今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优化知识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环境设计专业是多种知识结合的一门新型学科,其中包括建筑、雕塑以及设计等学科,同时也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我国大部分教材在基本内容和格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环境设计教材也不例外,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且较为复杂。但是,由于学校对每门课程都有规定的课时,要求必须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制作课件时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其中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比较简单或不重要的知识点到为止,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校领导也必须时刻关注我国教学体系的整体改革方向,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现代教学目标,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改革和更新,为社会培养掌握优秀现代技术的有用人才。
3.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完整的教学体制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缺乏完善的体制,教学活动将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创立完善、合理的教学制度。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各大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模式,顺应时展的潮流,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制也应及时更新,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要结合自身特点,出台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除此之外,学校要提倡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在环境设计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在环境设计课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图画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制定教师再度学习的制度,提高各大高校的师资力量
自古以来,“教学”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能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其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也能帮助学生解答一些遗留问题。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如,学校领导可以邀请环境设计知识丰富的专家进校园,开展相关的讲座,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让他们汲取更多有关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招聘过程中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选择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上岗,以此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