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

第1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PE投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被投资企业未能获得预期财务收益的主要原因是PE投资机构普遍存在着“重投资而轻管理”的现象。PE作为投资常见的形式之一,虽然其投资的对象多为相对成熟的企业,但其投后管理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管理及管控机制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原因之一。PE作为投资机构,在投资企业的同时也预期在一定周期内获得相应的财务回报,因而财务风险的管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普华永道的研究指出:“全民PE的时代已迅速过去,PE投资将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垂直行业将越来越细分化”。因此,如何借用现有的投后管理理论或方法论来指导PE的投后管理,尤其是进行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就显得格外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论文将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对PE如何在中国市场进行投后财务风险管控进行研究及探讨。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是回顾、总结和运用W内外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基于个人在PE投后管理项目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PE所投资企业的公开信息调研,定性分析国内市场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现状、需改进的领域及方向,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及方法论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

本研究先通过回顾、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随后,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工具进行了研究及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及管理、企业财务分析及风险预警、私募股权投后风险管理。通过文献调研形式,基于深证创业板PE投资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具体研究目前国内的PE投后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讨在现有理论体系下解决方案的不足及潜在改进领域。最后结合上述三者,提出并探讨提高PE投后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的新方法论框架,并结典型案例分析其在指导PE投后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步骤及指导意义。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2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可持续发展

一、研究综述

1.国外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法国的亨瑞・法约尔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中把风险管理思想正式引入企业经营领域。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直到20世纪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莫布雷等首次提出并使用“风险管理”一词,人们才开始系统地展开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一门学科。在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方面,马柯威茨、威廉、米勒先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三位学者的理论一脉相承。他们提出了证券组合的效率边界风险理论、计算股票系统风险的方法和通过系统风险计算股票预期收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关系的MM理论等,为以后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从狭义的角度,把风险管理的对象局限于纯粹风险,重点放在风险处理上。

2.国内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编写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王继华在《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一文中,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杜芳修在《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研究》中,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文章以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为切入点,采用规范和实证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紧紧依托财务危机的诱发源,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探讨。郭敏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研究》中,从企业资本运动过程来划分和界定企业财务风险,即从资金的筹集、使用与耗费、回收与分配三个环节分别对企业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股利分配风险以及企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人本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二、旅游企业的系统风险分析

1.社会宏观因素给旅游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

任何资金都是需要成本的,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筹资也都是有风险的,再由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因此或多或少给旅游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同时,政治是否稳定会影响利润的变化,进一步给旅游企业资金成本的高低带来严重影响,进而为旅游企业带来筹资风险。可以说,旅游企业本身的资金回收期较长,对旅游企业的筹资来说这期间内的任何变动都是不利的。

2.社会宏观因素给旅游企业带来的投资风险

人们的需求结构、供给数量,市场供求的变化等都是不能准确预测甚至无法预料的。因此,投资就会给旅游企业带来不可预测的系统风险。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受到社会各种经济环境的影响,而这方面是不受人为控制的,各种因素都在不断变化。

三、旅游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分析

1.筹资风险

旅游企业筹资风险主要指旅游企业采用负债筹资而使其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存在现金性风险和收支性风险。其中,现金性风险是由于旅游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和理财不当而引起的;而收支性风险主要表现为市场竞争力低下、管理水平低等。如果不有效加强财务管理,必定会给旅游企业在筹资和经营上带来一定困难。

2.投资风险

旅游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是指旅游企业进行投资后不能达到预期效益进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旅游企业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旅游企业波动性和季节性的特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波动性和季节性,从而导致资金回收期长,此时投资风险也很大。由于旅游企业自身的因素,在投资过程中还是面临投资风险的。

3.资金回收风险

旅游企业的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指应收账款风险,说的是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投放,其风险主要是回收时间及金额的不确定而造成的现金流量风险,从而使企业的收益质量和收益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使其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旅游企业的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指由于收益分配而可能给旅游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概括来说,收益分配风险包括收益确认的风险和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而造成的风险。其中,收益确认的风险,是由于会计方法的不合理,从而导致提前纳税,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风险分析。

四、旅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1.加强行政方面的管理

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为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旅游协会应该对旅游业加强监督,并管理其经营的行为规范,杜绝不符合规则的竞争,从而给旅游企业的理财与经营制造更好的运行环境,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部风险的发生。政府部门还应该从财政上支持并引导旅游行业风险基金的建立。

2.正确识别与估量风险

旅游企业不单要学会认识风险,还要会正确识别与处理风险。这就要旅游企业的领导与财务人员进行周密的分析企业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与对于企业未来的收益的响。科学正确的估量风险大小,从而掌控风险的程度,其包括有各类潜在的风险可能会产生的损失、损失程度、发生的频数以及对与旅游企业的生态环境、生产经营与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对风险的估量,为以后的财务风险做出预防、决策、控制以及处理等提供有效的依据。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旅游企业应该开设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做出进一步加强。风险的预警系统是对风险做出监测、识别、预测和评价的信息系统,其内容主要包含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相关的信息,可以分做市场信息子系统、内部报告子系统、风险预警子系统和风险分析子系统。旅游企业应该将财务制度规范并完善,以及加强财务的基础工作,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推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严格的控制事前与事中的资金支出,确保资金有序的流动。并设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对风险财务活动明确其风险责任者,对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风险的防范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徐佳.浅谈连锁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商贸.2011(28)

第3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内外环境中难以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因而造成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1]而所谓财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有财务活动,就必然有财务风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有不少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始终。财务风险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在风险发生前的控制,即风险预警,这种控制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

一、财务风险的事前控

预警是指事先知道并发出警示,以避免或降低可能的损失。财务风险预警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

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有六大功能:信息收集功能、监测功能

1.信息收集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风险预警,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

2.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

3.预报功能。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

4.诊断功能。诊断是财务预警的重要功能之一。它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企业管理

5.治疗功能。财务风险预警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能帮助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

6.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平息波动和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建议,作为未来类

风险预警是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的警示,而当财务风险已经不可避免的

二、财务风险的事中控

财务风险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措施、补救方法和改进方案。其中,应急措施主要是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而采用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它可以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

具体而言,常用的财务风险处

1.降低策略

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策略。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

2.转移策略<

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策略。转移风

(1)风险财产转移。风险财产转移是指将担有风

(2)风险财务转移。风险财务转移主要是通过签订合同和提供保证书来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险财务转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带有局限性,因为

(3)保险转移。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企业经济损失提供的赔偿。对企业而言,保险是

3.分散策略<

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

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风险预警,

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

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的风

4.回避策略

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例如,债权性投资如果能够使企业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5.减弱策略<

通过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机会或削弱损失的严重性,以控制财务风险的损失。实施减弱策略,不仅要有技术力量、人员

这几种财务风险的处理策略各具特点、相互补充,企

三、财务风险的事后控

风险的事后控制就是在风险发生后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

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宏观环境的复杂性

宏观环境是企业财务决策难以改变的外部约束条件,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因素,还包括对企业财务决策产生间接影响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存在于企业

与宏观原因相对而言,微观原因是指企业特有的、只影响个别企业的因素,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产生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不同的企业其内部原因表现不同,但总的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金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功能不完善风险预警,财务管理活动缺少必要的监督;企业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决策缺少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等。

之外,对企业而言,可能是一种机遇,也可能是一种威胁,并且是难以预料和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加上大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应变能力,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

和易变性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而微观主体自身存在的缺陷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3]

生的原因,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

制——成因分析

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运用。

和法律方面的保障,而且在经济上也要是可行的,即预期收益大于或等于预期成本,否则,就不宜采用此策略。

br> ,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应尽可能采用债权性投资,因为债权性投资风险大大低于股权投资的风险。尽管股权投资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但从回避风险的角度考虑,企业还是应当谨慎从事股权性投资。

险,股权投资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可以分散有价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投资风险低于单项证券投资的风险。

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风险预警,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br> 一种极其重要的风险转移机制和方法。通过参加保险,实现完全风险的转移。

对合同条款的执行和法院的裁决常会出乎企业预料之外,造成极大的被动。因此,合同条款的法律解释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失。

险的财产或生产经营活动转移给他人。

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br> 在全部对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

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化;补救方法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之处,杜绝和避免类似财务风险的再度发生。

制——风险处理

发生时,就应立即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还可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

制定有效措施更正企业经营中的偏差或过失,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使企业回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

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

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做出预测风险预警,找出偏差,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开展预警。信息收集也是一个贯穿财务预警始终的活动。

、预报功能、诊断功能、治疗功能和健身功能。

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模型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制——风险预警

事中控制是指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失加大并减少损失。当损失发生之后必须查清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行动减少或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这是事后控制。[2]

财务风险,从而导致一系列财务危机的发生[3],因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把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已经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务风险控制就是指在财务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之上,管理者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即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损失的目的。[2]

【参考文献】

[1]余永亮.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 财政监督,2009.6:54

[2]许新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与控制策略研究[J]. 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9:139

[3]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 会计之友,2009.10(中):38

第4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09-02

当今的世界瞬息万变,信息技术迅速的发展,企业正在面对新的环境、经济、技术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还需要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加强财务管理,所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出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财务战略管理是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结合产物,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支之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超越了财务管理的固定模式和范围。本文主要探讨财务战略管理当前的局限性及策略研究。

1 财务战略管理概念

Lord,Beverley.R(1996)曾经指出,“战略财务管理”这一提法早在20年前就出现在了财务管理的文献里,虽然有很多论文以这个项目为主题,但是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财务战略管理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两大领域,这里采用战略和战略管理定义的方法,同时借鉴很多中外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比较综合的定义。本人认为,财务战略管理是在深入分析、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后,运用财务管理的分析工具,对财务战略进行选择与决策、实施和控制、计量及评价等活动以谋求企业资源的均衡,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目的进行的长期性,全面性和创造性的计划的过程。

2 财务战略管理的特征

(1)全局性。财务战略管理是以战略管理的角度来规划企业财务行为的,它以整体的经营活动里的财务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除了提供传统财务方面的信息:资本结构、股利分配、财务政策等,还提供大量的如市场需求量、质量、市场占有率等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保证能从整体上分析、评价企业战略管理的活动。

(2)长期性。财务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来进行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和预测的,对它自身的财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并作出长期财务战略的方案。

(3)风险性。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财务战略管理也不例外,由于企业财务状况不断变化,同时受经济、税率波动、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都有很大的风险性。

3 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

财务战略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基础之上的,分析企业所在的内外部环境,形成企业财务战略目标,通过对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规划及配置,并制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决策,然后通过评价和分析财务战略实现程度,对战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过程。具体的流程如下图:

4 财务战略管理管理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财务战略管理的认识。目前的企业缺乏对财务战略管理的认识,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不完善,规范、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过程如图1。总体来说,财务战略包括财务战略的分析、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现实中很多企业都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到最后的企业屡见不鲜。

(2)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财务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近似于经济学的方法,并不是管理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以资本市场的运转及金融资产估价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或者根据经济学的最优化理论、风险理论等作为基础,然后依据一些假设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一些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它没站在企业整体的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对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另外它所用的一些模型的假设现实不一定存在,比如说:市场的完全竞争性 ;没有交易成本;无税收等。

(3)财务战略与其他战略协调性差。孔茨和奥唐奈认为,企业的主要战略和政策包括这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这些战略是需要互相配合的。财务战略作为其中之一,必须以公司的总体战略为目标,而一些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及其他战略的协调性差,以自身的财务管理的制度为基础。这样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必定影响企业预定的总体目标。

(4)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企业有的是打着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招牌, 实际上仍然用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比如:重视短期结果、注重财务业绩的评价方法等,这必然会影响全面评价企业财务业绩, 影响企业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目的。财务信息系统的不完善,主要是成熟期的财务战略,成熟期的投资收益率高,利润大, 负债杠杆效应比较明显,企业价值可能被高估,企业也容易采取高负债和资本结构优化这种激进型筹资战略。对此,企业财务信息监控功能须有高度的灵敏性, 才能保证监控的有效性。

5 财务战略管理策略

(1)树立财务战略观念。企业所有部门都要以企业总体目标为核心,围绕着战略管理,处理好企业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利益。具体有几个方面:①企业应该意识到财务战略虽不能保证企业必然成功,但是它能及时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使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行动的顺利进行有可靠保证;②企业必须能预见未来市场的趋势,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年度计划的同时,更要制定企业发展蓝图战略。提前加强企业的各种能力应该对未来。(2)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不断提高财务战略管理能力。企业要想实施财务战略的管理,首先应该站在战略的角度去找到合适的分析方法,使其财务管理能与管理学相结合。在利于财务指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非财务指标的影响。比如运用一些管理学的方法,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平衡计分卡是个企业业绩的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它对企业进行分析,能够比较全面,有助于财务战略有效的实施。

(3)加强财务战略与其它职能战略协调性。财务战略从属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但是企业的资金活动贯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要想做到企业资金长期、均衡和有效的流转,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具体的做法有两个方面:①建立一个协调小组。由企业高级管理层或各部门、子公司的经理和财务专家组成,为更好的战略协调出谋划策,长期研究如何增强各职能战略的协调性方法和制度等。划清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保证财务战略有效执行。②配备专门财务人员具体承担财务战略管理的运行和操作,并对整体战略和职能分战略进行检验、监督和指导。(3)建立社会咨询顾问机构的思想库。

(4)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实施竞争战略的企业,其风险很大。为了及时反映和降低风险,企业财务战略应建立财务预警及测评系统,反映企业的筹资能力、营运资金、资本状况、投资等子系统。目前的方法有:二分类检验法、回归分析法、多变量分析法、Cox法及非统计(企业危机压力表、类神经网络法)研究方法。然后根据这些方法的需要设立财务预警的指标体系、数据库系统及财务状况的预警软件。

参考文献

[1]刘志远.企业财务战略[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第5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常态; 中小板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预警; BP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4-0055-04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每一个企业从初创、成熟直至衰退的整个过程都无法消除的,企业的存在始终伴随着财务风险。若企业长期存在过高的财务风险,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也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财务危机爆发。因此,如何及早地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合理应对,是企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

时下,新常态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这一宏观环境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中小板上市公司是流通股本规模较小的公司,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及管理水平的限制,对于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影响的反映更为敏感。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立适用于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使企业在财务危机到来之前预先察觉,并及时采取措施,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回顾

(一)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和特点

经济新常态一词是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所谓“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的阶段。

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更趋平稳;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为稳定,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正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新常态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新变化,体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财务预警的含义

财务预警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等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诊断和报警的方法。具体而言,财务预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务预警是对所有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研究,只要发现企业存在潜在风险就会进行预警。而狭义的财务预警是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资金周转不利、出现经营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等财务困境进行预警。本文采用广义的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是企业的一种诊断工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诊断,防止潜在的财务风险演变成为财务危机,起防患未然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而及早采取措施,保障企业良性运转;企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预警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合理做出投资决策;债权人可以利用财务预警对企业的风险状况进行判断,制定合理的信贷政策;政府监督部门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有效地监督企业风险,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和控制;企业的关联方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通过财务预警来了解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综上,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财务预警模型

财务预警始于1932年Fitzpartrick的单变量破产预警研究,此后,Altman(1968)运用多元线性判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建立了Z-Score模型,该模型对财务风险判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要求破产和非破产两组企业样本自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协方差相等,为克服这些限制条件,Ohlson(1980)将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应用于财务预警领域,通过条件概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逐步被运用到企业财务预警中,Odom et al.(1990)运用神经网络对企业破产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了统计方法上的局限性,并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因此被很多学者认可。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国内对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也相对较晚,研究方法大多是从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开始。周首华等(1996)最早对Altman的Z分数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F分数模型,此后,也有学者利用Z计分模型对我国不同行业的财务预警进行研究。朱洪婷(2015)、王宗胜等(2015)分别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预警研究,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在我国首次提出建立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是黄小原等(1995),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预警系统构造简洁,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后,一些学者分别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中,均得到了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目前研究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房地产行业等主板上市公司,而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较少;二是学者在财务预警的研究中,大多数将研究对象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进行研究,而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简单地将企业分为此两类来表示其财务状况健康与否会略显粗糙,可能会降低预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将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在新常态背景下利用神经网络对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财务预警。

三、BP神经网络概述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不要求样本服从特定分布,克服了统计上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纠错能力,并且对企业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因此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财务预警。

BP神经网络是一种按照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由信息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BP神经网络包括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输入层的神经元负责接受外界的输入信息,并传递给中间层,中间层负责内部信息的处理,中间层的最后一个隐含层的信息经进一步处理后传递到输出层,完成一次信息的正向传播,由输出层向外界输出信息处理结果。当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不符时,则进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通过输出层,按照误差梯度下降的方式来修正各层的权值,向中间层、输入层逐层反向传播。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过程,是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过程,通过学习使各层权值不断调整,此循环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BP神经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分类

1.样本的选择

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在于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风险,因此对于预警数据的选择既应当具有前瞻性,又要保证预测的准确度。鉴于此,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3年的财务指标分别来预测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状况。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公司共有732家。鉴于本文在构建模型时需要使用2012和2013年的数据,因此选择2012年12月31日及以前上市的公司,共计701家,剔除金融业(3家)和数据不完整的公司(3家),本文选取695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样本的分类

在以往关于财务预警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类,即根据公司是否被特殊处理来分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意味着研究中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健康和危机两种状态,而实际上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基于此,本文不采用将样本企业分为ST公司和非ST公司两类的配对分类方法,而是选择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从健康到重警五个等级。

根据中小板上市公司2014年的财务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两步聚类分析,将聚类数量分成五类,统计结果见表1。

本文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成五个等级,分别为健康、良好、一般、轻警和重警,其中健康和良好状况下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需要继续保持;处于一般状况下公司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应给予适当的关注;处于轻警状况下公司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公司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而处于重警状态下的公司可能即将面临或者已经面临财务危机,公司应当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二)指标确定

预警模型中选用哪些指标作为变量,对模型的预测效率和准确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选取预警体系中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详见表2。

(三)参数确定

BP神经网络的参数影响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预测误差,不同性质的样本适用的函数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相关设计的理论经验和实际运行时的不断修正,最终选择以下参数构建适用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四)模型训练及检验

本文运用MATLAB程序对以上构建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将每一预测年度的695个样本分成学习样本和检验样本,其中由程序随机选择100个样本作为检验样本,而用其余的595个样本进行训练。

由于神经网络工具箱的自身特性,每一次初始化网络时都是随机的,并且在训练完成时的权值和阈值也不完全相同,网络的误差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运行网络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为了避免网络运行结果的偶然性,本文将2012年和2013年两个预测年度的程序分别运行了20次,并对每一次的预测准确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和表5。

根据表4及表5提供的神经网络模型运行结果统计可知,利用2012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检验的准确率基本上在64%至75%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69.15%。利用2013年的财务指标构建的预警模型对检验样本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在75%至82%的区间浮动,20次运行的平均检验准确率为78.2%。可见利用本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对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对2014年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要高于利用2012年财务指标的预测准确率。

对比两个模型的预测情况,利用2013年财务指标预测的准确率高于2012年的预测准确率,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时,使用第(t-1)年的财务数据可以比使用第(t-2)年的财务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而在实际运用该模型进行公司财务状况的预测时,可以分别使用预测年度前1年和前2年的财务指标来进行预测。即在提前2年时可以首先对公司2年后的财务状况进行预判,若预测出潜在风险可以提早予以关注,之后在提前1年时再次使用(t-1)年的预测模型对公司的预警进行修正,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因此两个模型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

五、结论

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对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准确率较高,表明这一预测模型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模型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虽然每一次运行结果的准确率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准确率的浮动水平基本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区间内,因此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综上,本文构建的财务预警模型对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管理者应当根据财务预警的结果,从以下方面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一,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特征,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第二,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检查和预警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化活动,提高中小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完善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尽量避免家族式控股的状况,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于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能够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科学地防范财务风险,才可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FITZPATRICK P. J. A Comparison of The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Those of Failed Firms [J]. Certifies Public Accountant,1932(5):46-51.

[2] ALTMAN E I. 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68,23(4):589-609.

[3] OHLSON J A. 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Bankrupt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 109-131.

[4] ODOM M D, SHARDA R. A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Bankruptcy Prediction[C].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1990:163-168.

[5] 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8-11.

[6] 朱洪婷.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应用与分析[J].时代金融,2015(2):228-229.

[7] 王宗胜,尚姣姣.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3):174-177.

[8] 黄小原,肖四汉,樊治平.神经网络预警系统及其应用[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1995.

[9] 杨淑娥,黄礼.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1):12-18.

[10] 张根明,向晓骥,孙敬宜.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4):56-61.

第6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出口制造型企业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始终,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汇率风险、存货管理风险等。财务风险的形成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市场等环境的变化,又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如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制定、财务风险重视度等。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完全消除,企业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管控,避免因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二、出口制造型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筹资决策不当导致的债务危机

我国出口制造型企业普遍具有技术水平低、劳动力密集及资金密集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中多以买方市场为主,企业的议价能力及收款方式等均处于弱势。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多方面进行筹资,企业举债经营,却缺乏完整的筹资战略规划作指导,缺乏对目标资本结构的清晰认识,很容易导致盲目筹资,使得企业资本结构、资金来源结构、利率结构等处于频繁变动中,特别是在国际汇率不断波动及国家存款准备金率调增的前提下,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2、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投资决策失误是出口制造型企业最大的失误,投资风险也是财务防范的最大的风险。由于决策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仅凭主观热情和爱好决策。对投资项目及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对投资方案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甚至不经集体研究,个人盲目拍板,造成决策失误。大型投资决策失误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或造成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率低下,给经营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影响。

3、资金使用不当导致企业的财务困境

一些出口制造型企业无视企业实际经营需要,为获取存款利息,将大量资金甚至流动资金存为定期存款,由短期转为中长期、由动态转为固态管理,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保障;一些出口制造型企业资金运行效率低下,供应渠道不通畅,资金调度不合理,资金预算不准确,有时会出现大量闲置资金,有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4、汇率波动方向不明确导致的财务管控风险

汇率波动会给企业带来交易风险、经营风险、折算风险及税务风险,交易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折算风险体现于企业经营结果里,经营风险反映在企业的预期经营中,税务风险则在企业税收中体现。汇率的单边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企业是可以控制的,但目前人民币单边升值信号较弱,逐步呈现多边波动走势,不利于出口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管控,财务管理难度加大。

5、内部监管不严导致的财务资金风险

一些出口制造型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纪律观念不强,自控力差,面对收入反差和利益的驱使,极度不平衡,钻公司内部控制的空子,挪用、侵占资金。有的欺上瞒下、转移资金;有的将公司收入不做帐,据为已有;有的与他人勾结共同犯罪;有的无视法律和财经纪律,在非法定银行及投资性机构储蓄;有的将资金以高利率高风险方式借出;有的采用抽逃欺诈资金方式形成犯罪。

三、出口制造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1、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提升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所谓财务风险预警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信息资料为基础,以计算、统计、分析、监控等方法为手段,设置预警指标,同时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将要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警示。出口制造型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用科学的手段、精确的数据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出口制造型企业预先设定财务指标的警戒值,当达到或超过这一警戒值时,预警系统便发出警示,提醒财务人员及经营者注意。同时,出口制造型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还要将总体财务预警机制和部门预警机制结合运用,促进部门间的相互沟通及问题的解决,促进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转贴于

2、加强可研分析,降低筹资和投资风险

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筹资方案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同时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作出充分估计,境外筹资还要考虑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市场等因素。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因此投资计划要在可行性研究的论证下,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明确投资目标、规模、方式及资金来源,投资计划要以主业为主,谨慎从事股票投资及金融衍生产品等高风险投资,加强过程管控,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降低投资风险。

3、加强外汇管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为规避汇率波动方向不明确导致的财务管理风险,出口制造型企业必须加强外汇管理工作。企业在做好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前提下,在出口外汇结算过程,采用财务折扣等多种方式,加快帐款催讨,降低坏帐发生比率。企业在外汇工作中还可以采用金融衍生业务、信用保险等规避汇率变动风险。金融衍生业务包括应收帐款保理业务、远期结售汇等,企业应将金融产品提前研究透彻,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帐款,可将企业应收帐款坏帐损失进行转移。同时,出口制造型企业要加强汇率走势的研判,及时做出抉择,选择最佳方案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4、做好财务预算和分析工作,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

在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即为事前控制,财务分析即为事后控制。出口制造型企业财务部门要组织编制一套完整的预算考核体系,既能体现企业的未来生产经营趋势,也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把趋势绝对值和相对值紧密结合,把生产经营预期与财务指标紧密结合。同时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在损失发生前预提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按经营及预算的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加强监管职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现的偏差,有效遏制不良事态的发展,做好定量管理和定期监测工作。同时,财务部门应强化财务分析职能,及时的分析财务数据,将多种指标结合起来,层层深入进行分析判断,并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指标的变化,洞察财务状况变动的本来面目,及时进行整改,及时建立风险档案,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风险的再次发生。

5、做好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第7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风险预警,非财务指标,支持向量机,中小企业

一、引言

目前,我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意识淡薄,在风险来临之前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导致中小企业破产严重。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很有必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提早预知出现的危机,为管理者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宝贵时间。而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型,不仅需要先进的预警方法,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预警的文献很少,指标体系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研究之上,很少进行实证研究。而现有文献针对主板大企业的预警问题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1999年陈静利用几个财务指标对企业风险进行预警[2],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开始从盈利、偿债、发展、营运等方面综合考虑[3-4],到后来意识到现金流量指标的重要性,在指标体系中加入了现金流量指标[5-7]支持向量机,如今随着非财务指标的逐渐应用,学者也开始在指标体系中引入一些非财务指标[8-11]。这些成果为中小企业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的应用到中小企业上去。这是因为,这些文献主要是围绕主板大企业进行,考虑的指标不是很全面,且很少考虑财务杠杆等风险水平指标,而且部分学者在应用指标时未对指标的多重共线性或区分度进行分析[6-7],导致使用过多的冗余指标,信息重叠多,增加模型的复杂性,影响模型的准确率。实际上,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有自己的特点,生产规模小,数量大,分布范围广,经营方式灵活多样,竞争力弱,寿命短,停业破产率高[12],需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引入一些相应的非财务指标,如考虑规模的资产规模;考虑发展环境的地域因素;考虑到企业可能操作利润嫌疑的配股或保盈因素影响;考虑到大股东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掏空”,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大股东资金占用;考虑到中小企业抵抗风险弱需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抵御风险能力强的管理者素质和员工素质等。因此,文章综合考虑中小

企业特点,引入非财务指标,建立一套有别于大企业的适合中小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考虑到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该重新建立一套更适合中小企业的预警指标体系。文章最终利用中小企业被ST前3年的数据,以企业因财务危机而被ST作为界定财务危机的标准,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引入相应非财务指标,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T-3年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预警模型,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实验证明,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是合理和可行的。

二、研究样本的处理

2.1 研究样本的确定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没有上市,企业信息的收集比较困难,因此文章采用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主要以深交所上市的中小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部分企业取自沪深证交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这是因为目前在中小板上市超过3年的企业很少,而到目前为止被ST的更是寥寥无几,只有3家。因此只有从主板上寻找规模相近且被ST的企业来进行配对。根据2003年国家的中小企划分标准,中小型企业资产必须小于4亿,而目前中小板企业大部分企业资产规模都超过4亿支持向量机,为了更多的获取企业样本,文章选取的样本资产规模都小于20亿论文格式。考虑到2007年会计制度的更改,与前几年财务数据有变化,为了模型的可适用性,因此文章采用上市公司(t-3)年即2007年的年报数据来预测企业是否会在(t)年即2010年被ST。

文章在选择ST企业样本时,首先根据国元证券网上行情系统里风险因素所述的企业被ST情况进行汇总,选取2007年资产规模在20亿以内、企业在2010年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2007年至2009年未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企业作为ST样本企业。而正常企业是在2007年至2010年均未被ST的企业,样本全部取自中小板。最终选取了002003至002124中间的100家企业作为正常企业样本组,而从深沪两市主板和中小板里选取了29家企业作为ST企业。

2.2 数据的选取

文章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深沪证交所网站、巨潮资讯网站、国泰安财经数据库及国元证劵网上行情系统。其中财务指标数据大部分取自国泰安财经数据库,少部分根据年报数据整理而得;非财务指标均取自深沪两市证交所、巨潮资讯网站上下载的年报数据整理而得;国元证劵网上行情系统主要是收集企业被ST情况。

三、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中小企业预警模型指标的研究

3.1 初选指标的确定

为了保持模型的性能,初选指标应多多益善,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原则,综合前人研究中的众多可用指标,参考国泰安财经研究数据库提供的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最终选择了包含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风险水平、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非财务指标等9大类指标。其中包含财务指标中的长期偿债能力13个、短期偿债能力7个、发展能力9个、风险水平3个、获利能力12个、现金流量16个、盈利能力15个、营运能力9个等84个;非财务指标中的股权结构8个、年报披露4个、公司治理7个及资产规模、成本、大股东资金占用、配股或保盈因素对公司报表的影响、重大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地域因素等26个指标。

3.2 数据的预处理

由于所取的企业来自不同行业,各行业指标间的量纲或数量级不尽相同,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加强模型的适用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指标数据处于-1到1之间,其中连续型指标使用的方法如下:

设:,则

对于两值数据则为:

3.3 关键指标的确定

在构建模型之前,需要对初选的110个备选指标进行初步的筛选工作,以获得最合适的指标体系来构建模型。这是因为过多的指标导致数据收集处理工作量大,建立模型时不易寻找最优参数结果,还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另外选取的指标可能在区分ST和正常企业时不一定存在显著性差异,指标间也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相关,如果选取这些冗余指标,不但增加工作量,更可能会导致模型准确率下降。

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区分ST和正常企业,需要对这110个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首先对所有指标变量进行单样本K-S检验,验证其是否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服从正态分布的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最后对剩下的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剔除相关性强的指标,最后剩余指标作为模型的指标体系。

3.3.1 指标数据的分布检验

运用SPSS里的单样本K-S检验对样本指标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检验,以验证指标的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最终只有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比率、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两大股东持股差、股权集中度、已流通股比例、年度股东大会出席率15个指标的Kolmogorov-Smirnov Z统计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P值大于0.05,说明这15个指标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而其他95个指标则不服从正态分布,只能进行非参数检验。

3.3.2 指标区分度检验

对服从正态分布的15个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余95个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以验证指标是否能正确区分ST企业和正常企业。

(1)独立样本T检验

利用SPSS里的独立样本T检验支持向量机,对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15个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发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只有固定资产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规模、成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前两大股东持股差6个指标的t统计量的概率P值大于0.05,故这些指标在区分ST和正常企业的时候不显著,予以剔除。其他9个指标均通过了区分度检验,在区分ST和正常企业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

(2)非参数检验

利用SPSS非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检验的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95个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以长期偿债能力为例,结果见表1:

表1:长期偿债能力的非参数检验

指标

代码

Z

双尾渐进概率P值

资产负债率

C1

-3.75183

0.000176

有形净值债务率

C2

-2.82684

0.004701

长期资本负债率

C3

-0.98495

0.324651

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

C4

-0.16595

0.868195

利息保障倍数

C5

-4.73668

2.17E-06

负债与权益市价比率

C6

-2.41508

0.015732

权益对负债比率

C7

-3.75182

0.000176

长期资产适合率

C8

-4.09033

4.31E-05

股东权益对固定资产比率

C9

-3.31175

0.000927

有形资产比率

C12

-0.70527

0.480644

流动负债比率

C13

-0.00565

0.995491

由表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只有C1、C2、C5、C6、C7、C8、C9这7个指标在区分ST企业和正常企业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其他4个指标予以剔除。其他类指标作类似处理。

最后,经过指标区分度检验,110个指标只有63个指标能够显著区分ST企业和正常企业。

3.3.3 指标间多重相关性检验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最后剩下的63个指标。这63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因此必须对剩下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对相关程度高的指标进行合并、剔除,最终剩下的指标作为文章的模型预警指标体系。

本次试验是在SPSS15.0软件下进行,首先对63个指标进行划分:连续型数据指标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离散型的两值数据指标则进行距离分析。这63个指标中只有对外担保、地域因素、审计意见类型、有无简称变更4个指标数据是离散型的两值数据,其他59个指标数据均为连续型数据。

(1)距离分析

采用SPSS里距离分析中的海明相似性测度对两值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对外担保F6、地域因素F7、审计意见类型F16、有无简称变更F19这4个两值数据指标进行海明相似性测度结果见表2:

表2:距离分析

F6

F7

F16

F19

F6

1

-0.13178

-0.34884

0.302326

F7

-0.13178

1

0.379845

-0.39535

F16

-0.34884

0.379845

1

-0.89147

F19

0.302326

-0.39535

-0.89147

1

由表可知:只有审计意见和有无简称变更两个指标存在高度相关,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均不高,均小于0.5。因此文章删除其中之一的有无简称变更,这是因为审计意见作为非财务指标已经被众多学者所接受,而且有学者论证审计意见作为预警模型指标,对预警的准确率有很大提高,因此文章予以保留。

(2)双变量相关分析

文章的双变量相关分析是采用SPSS里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为了最大限度筛选指标,优化模型指标体系,取相关度为0.5以上为两指标相关,舍弃其中之一。为了减少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文章先对各大类指标项之间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按照最大限度保留企业信息,保证各个大类指标项中均有指标,留下更多的不相关指标,保证删除的指标数是最少的,留下那些常用合理的指标,并综合专家意见,剔除指标。几个大类指标相关关系分析完以后,对保留的指标再综合起来进行相关分析,最后剔除相关度高的几个指标。如此处理完以后,最后剩余23个指标,对这剩余的23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均不高论文格式。另文章为了保证不错删指标,最大化保留指标体系,文章还将所有的59个连续型数据指标一起做相关分析支持向量机,并按照上述方法,筛选指标,最后所得指标与上述方法所得指标一致,因此,这23个指标可以作为模型的预警指标使用。

3.4 预警指标体系

3.4.1 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

经过关键指标的选择,最终剩余23个指标,包括企业9个方面信息,指标区分ST和正常企业显著,指标之间相关程度不高,可以作为模型的T-3年预警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分别为:①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资产适合率、流动资产比率;②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营运资金对净资产总额比率;③发展能力:固定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④风险水平:综合杠杆;⑤获利能力: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公积金;⑥现金流量:现金与利润总额比、每股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⑦盈利能力:营业毛利率、销售净利率;⑧营运能力:营运资金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⑨非财务指标:大股东资金占用、配股或保盈因素对公司报表的影响、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对外担保、地域因素、审计意见类型;

3.4.2 纯财务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

按照3.3关键指标的确定中所述方法,去除非财务指标,对原始的84个财务指标进行K-S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最后得到的T-3年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为: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中,去除非财务指标,还包括营运能力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这是因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周转率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相关性程度比较高,考虑到非财务指标体系时为了留下更多的非财务指标,剔除了这个财务指标。

四、实证研究

4.1 建立模型

文章采用林智仁等开发的SVM模式识别软件包libsvm来建立模型,使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其中的参数C和由libsvm自带的软件进行寻参。为了提高模型的可适用性及预测准确率,文章从100家正常企业和29家ST企业中按照80%的比率取80家正常企业和23家ST企业作为建模样本,其他20家正常企业和6家ST企业企业作为预测样本,最后这样随机选取10组企业数据作为建模样本和预测样本,计算每个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最后计算模型总体的预测准确率。

4.2 结果与分析

对上述纯财务指标和加入非财务指标的两个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结果如下:

纯财务指标的结果见表3:

表3、纯财务指标预警模型的结果分析

组次

预测样本

建模样本回判

非ST

准确率

ST

准确率

总计

总体

准确率

1

20

1.0000

3

0.5

0.8846

101

0.9806

2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0

0.9709

3

17

0.8500

5

0.8333

0.8462

99

0.9612

4

17

0.8500

5

0.8333

0.8462

96

0.9320

5

16

0.8000

4

0.6667

0.7692

101

0.9806

6

18

0.9000

5

0.8333

0.8846

99

0.9612

7

19

0.9500

6

1.0000

0.9615

97

0.9417

8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1

0.9806

9

20

1.0000

1

0.1667

0.8077

95

0.9223

10

20

1.0000

3

0.5000

0.8846

100

0.9709

总计

0.9250

0.7000

0.8731

0.9602

加入非财务指标的结果见表4:

表4、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结果分析

组次

预测样本

建模样本回判

非ST

准确率

ST

准确率

总计

总体

准确率

1

19

0.9500

5

0.8333

0.9232

97

0.9417

2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1

0.9806

3

18

0.9000

6

1

0.9231

98

0.9515

4

17

0.8500

6

1

0.8846

98

0.9515

5

18

0.9000

5

0.8333

0.8846

100

0.9709

6

19

0.9500

3

0.5

0.8462

99

0.9612

7

19

0.9500

5

0.8333

0.9231

102

0.9903

8

20

1.0000

4

0.6667

0.9231

101

0.9806

9

20

1.0000

5

0.8333

0.9615

99

0.9612

10

19

0.9500

5

0.8333

0.9231

97

0.9417

总计

188

0.9400

49

0.8167

0.9116

992

0.9631

使用T-3年的年报数据,运用纯财务指标和加入非财务指标的两种指标体系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其分析结果如下:

(1):两种指标体系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都是可以接受的,一个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7.31%,一个则达到91.16%。相比之下,加入非财务指标的指标体系建立的预警模型预警准确率更高,这说明了,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非财务指标中包含着预测财务危机的信息,加入非财务指标预测企业财务危机是必要和可行的。

(2):通过对建模样本的回代判定,发现无论是单组还是总体预测准确率,两种模型的回代检验准确率都高于对预测样本的预测准确率,但相比之下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优于纯财务指标模型,正确判定率下降的更慢,这说明加入非财务指标以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容错能力更强。

(3):无论是对正常企业还是ST企业的预测,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更优,这说明加入非财务指标的必要性。

(4):通过10组数据进行的实验支持向量机,发现选取不同的建模样本和预测样本,预测的准确率都是不同的,这说明选择合适的建模样本和预测样本,对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是有帮助的。文章在后续研究中通过将前10组数据预测中的异常样本、不同指标中的最大最小值的企业都加入到建模样本里时,通过最优参数选择,建立的预警模型,预测样本和回代样本的预测准确率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加入非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可以达到预测样本和回代样本准确率都达到100%,而纯财务指标建立的预警模型无论怎么取样本,均未能都达到100%,这更加说明了加入非财务指标是必要的。

(5):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如文献[13-14],同是用纯财务指标和支持向量机进行预警,文章虽然预测样本较少,且样本数据属于不平衡数据,但其预测的准确率却远远高于其模型。这说明文章的预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五、结论与展望

文章以我国深沪两市中的中小板企业和部分主板A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企业被ST前3年的年报数据,分别建立了一套T-3年纯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加入非财务指标的T-3年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预测公司财务状况提供科学的决策手段,同时也为企业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实验证明,两个预警指标体系是可行的,构建的两个预警模型均取得了比较好的预警效果。相比纯财务指标,引入非财务指标,更能明显提高企业的风险预警效果。

参考文献

[1]sina.com.cn 2009年06月28日23:12CCTV《经济半小时》:社科院报告显示我国4成中小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4,4:31-38

[3]刘洪,何光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上市公司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会计研究,2004,2:42-46

[4]杨淑娥,黄礼.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12-26

[5]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2008,1:115-121

[6]张根明,向晓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4:234-242

[7]惠守博,王文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财务预警模型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7:1183-1186

[8]胡达沙,王坤华.基于PSO和SVM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J].管理学报,2007,5:588-592

[9]李志强.财务预警指标拓展研究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39

[10]桂梦吟,伍硕频.非财务视角下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研究[J].金融经济,2007,22:132-133

[11]邓晓岚,王宗军,李红侠,杨忠诚.非财务视角下的财务困境预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6,3:71-80

[12]张海良.颠覆---中小企业生存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8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第9篇:企业财务预警研究论文范文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乃至破产的情形越来越多,因此有效地预防财务危机的出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财务预警研究理论,并对现有的理论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评价。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 财务预警

一、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财务危机成为导致企业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信息,构建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是每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这些信息构造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财务预警理论是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而产生和不断深入的。“危机预警”思想源于20世纪初的欧美,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显著成果,进入90年代,由于企业危机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危机预警管理。与此同时,财务预警的研究也相应展开。根据研究方法的差异,一般可将这些理论大致分为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两类。

二、定性预警方面的研究

财务预警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标准化调查法是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公司、协会等,通过直观的归纳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和分析,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死阶段症状”分析法认为:企业财务运营病症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典型症状。

管理评分法是美国学者仁翰•阿吉蒂在对企业的管理特性和破产企业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中,对集中缺陷、错误和征兆进行了对比打分,还根据对破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大小程度对他们进行加权处理。

我国学者李秉成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形成角度、困境征兆角度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方法。提出了财务困境加权分析法和象限分析法两类财务困境综合分析方法。

三、定量预警方面的研究

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菲茨帕特里克(1932)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他最早发现陷于财务困境的公司的财务比率和正常公司相比有显著不同,从而认为财务比率能够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美国学者比弗(1996)最早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公司财务失败的问题,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单变量判定模型。但是单变量模型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美国学者阿特曼(1968)最早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将多个标志变量在最小的信息损失下转换为分类变量,获得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的多元线性判别方程,被称为Z分数模型。我国学者周首华等 (1996)提出了F分数预测模型,通过更新指标和扩大样本数对Z分数模型进行了修正。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但存在一些缺陷。其一,模型假定比较严格,现实中的样本数据往往不能满足其自变量呈正态分布的假定前提。使得结论必然存在令人质疑的成分。其二,在前一年的预测中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但在前两年、前三年中其预测精度都大幅下降。

奥尔森(1980)第一个采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其模型使用了9个自变量估计了三个模型,分析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错误判别错误和分割点的关系。我国学者陈晓等(2000)以38家ST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其后多位国内学者也采用类似方法对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进行了研究。

类神经网络模型一般是利用一组案例建立系统模型,该模型接受一组输入信息并产生反应,然后与预期反应相比。如果错误率超过可以接受的水平,需要对权重作出修改或增加隐藏层数目并开始新的学习过程。经过反复循环,直至错误率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这时学习过程结束并锁定权重,类神经网络就可以发挥预测功能。奥多姆和沙尔达(1990)开拓了用BP神经网络预测财务困境的新方法,我国学者杨保安等(2002)采用ANN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较为接近。现实中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预测,但由于理论基础较薄弱,其对人体大脑神经模拟的科学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适用性也大打折扣。

四、浅议国内外现有文献

在财务预警的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引起企业危机发生发展的内外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但结论能够直接和定量模型结合起来的还不多。从财务预警的定量研究方面看,国内外学者结合各种量化技术,出现了众多的预警模型,但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差。而笔者认为模型的最根本作用还是得应用到实际中解决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认知需要。

由于财务预警模型的局限性、模型变量的选择方法问题、财务信息失真问题以及非财务变量对财务预警的影响,使得财务预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一时很难得到解决。而只有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为正确解决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课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韶兵.财务风险机理与控制分析.西南财经大学.2001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