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合式学习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 混合式学习理念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既体现教育的人本化,又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作者从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尝试混合式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混合式学习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起来。E-Learning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缺乏教师深度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E-Learning,效果令人感到沮丧,人们逐渐体会到它不尽人意之处。2002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E-Learning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能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等观点。显然,怎样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方法、人格影响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2.混合式学习理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合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诞生的Blended Learning,其学习过程吻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理论,体现教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对教育技术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究其实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在师生二元论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既强调学习伙伴间的协同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倡导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从其内涵看,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当然,各种元素不是随意地混合,关键是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如何把各种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3.混合式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尝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面对面学习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线学习是对面对面学习的补充。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对混合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3.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前,以中国“师道尊严”为代表“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90年代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两者都过于偏颇,让教与学不能和谐统一。混合式学习理念提倡把“教为中心”和“学为中心”两种观点有机混合,既不侧重“教师中心”,又不夸大“学生中心”,而是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网络讨论、控制教学过程,保障学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转贴于
3.2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传统黑板板书与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恰当引入EDA技术等辅助的教学方法,将黑板的板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虽是低结构化的,但能便利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复杂的图形或波形用动画的形式在投影上显示出来,能弥补黑板板书单调且浪费时间的弊端。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直观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必要的黑板板书,可避免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电灌”而“疲劳”。
3.3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板书、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个人魅力等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在师生双边活动、信息交流中占有优势,而在线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约束,自主性和人机互动性强,有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师面授方式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有些内容通过网络教学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编排了“超重和失重”内容,传统讲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往往对超重与失重的内涵似懂非懂,更无法亲身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上的优势,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用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同时,设计了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探讨结论。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互动的特点,设计知识自评和在线交流网页,实现“人机对话”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结语
混合式学习理念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当结合起来,吸取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建构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平台,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便教师监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生对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健康情感的培养,能够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创新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高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方案等等都是和普通本科颇为相似,缺乏创新。其次,专业课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专业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灌输知识,师生互动较少,学生也基本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使学生面对以前传统教学时,不再有兴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也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每学期都会到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见习,导致本课程的课时量也不足,达不到集体授课的教学目标。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来看,有以下不足之处。第一,教师队伍的“双师”较少,结构尚未完备。教师队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得太少。第二,目前最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需求的改革之路。经调查研究,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所学内容与毕业以后的实际工作岗位脱节,大部分学生都从事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他们毕业以后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出符合专业音乐教育教学需求的改革之路。第三,学校的实训基地、实践基地等条件需要进一步地打造,进一步加强和培养职业精神。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即学生在课外进行线上自主学习,通过学习教师上传的网络资源,获得初步的知识,自主完成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就不懂的或有疑惑的问题进行研讨学习,在最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智能化。教育信息化促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不断发展,需要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细致和全面地研究,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音乐教育专业课教学的实效性,加快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教学模式的发展,提高学生在专业课中的获得感。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根据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开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与教学实践相适应,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紧随信息时展的步伐,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进一步发展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普遍应用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方式、内容等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的实效性。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将混合式教学纳入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中,在信息化社会,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教育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在高校音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源库学习资源,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比如:视频材料、音乐欣赏内容、教案、PPT、各种演唱家、演奏家的优秀作品视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取知识,从根本上改良教学观念、导向、模式及手段,改变传统的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使刻板的理论知识或者是抽象的学习内容得以具体化展现,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不会局限课堂上一对一的学习,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巩固;也可以组建小组群,在群里展开讨论,针对专业中的某一个技术要点进行讨论;可以提高效率,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答疑,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三)实现学习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都是在黑板上进行讲解板书,但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收集各种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库,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各种演唱家、演奏家的优秀作品视频、音乐欣赏的视频,为学生扩宽视野。
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从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来看,课程建设基础较薄弱,课程的相关材料(PPT、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业、测验、讨论、辅助学习资料等)需要有一定积累。可以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梯队。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路径实施,所有立项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必须实施1-2轮混合式教学实践后方可申请课程结项。通过结项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应该继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在线平台,自主开发资源库,依托课程团队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在教材方面,选用国内优秀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引进国内外优秀电子资源,探索丰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资源建设新模式。资源包括文字教材、电子教材、中外艺术歌曲、中外通俗歌曲、中外儿童歌曲的谱例、音频、视频、教师微课视频、PPT、教案、教材的电子版本、自主学习任务单、中外歌剧音乐会、中外音乐剧歌曲视频资料、大师班学习视频、著名歌唱家音乐会、中外音乐史相关学习资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正确处理单门课程与专业前导后续课程和通识课程改革的关系,课程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结合专业特色,支持和鼓励教师使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改革。(二)教师没有做好准备,盲目照搬,将现有的课程转变为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体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变,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混合式教学课程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可不断提升教师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三)要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新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需涵盖线上和线下全过程,应包含学习态度、能力等因素,评价指标分值应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置,但期末考试仍应是主要考核方式,评价主体还需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新模式下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要涵盖线上和线下全过程,要包括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等,要注重优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五、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声乐课程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体裁、题材声乐作品的表演与教学。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实践。在实操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个性发展。从而塑造学生适应新时代职业发展特点的核心素养,为社区文化中心、青少年宫、小学、幼儿园及艺术培训机构输送优质人才。课前准备,利用资源,预习知识。自主开发资源库,依托课程团队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拓宽学生专业学习知识面。建立资源库的资源。资源包括中外艺术歌曲、中外通俗歌曲、中外儿童歌曲的谱例、音频、视频、教师微课视频、PPT、教案、教材的电子版本。中外歌剧、音乐会、中外音乐剧歌曲视频资料、大师班学习视频、著名歌唱家音乐会、中外音乐史相关学习资料等。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在线答疑整理与搜集资料,录制演唱视频,上传教学平台。完成教学全过程信息采集,根据平台上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明确课堂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组织教学
在组织教学中,我们利用音乐手段进行考勤,如利用音阶演唱练习考勤法,每位同学对应一组音符,二十组音符连续唱完后,不仅确定每位同学到位,同时进行简单的发声训练以及基本音阶的把握,根据歌曲调式选择相应的调式音阶。
(二)作业与预习情况反馈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有效利用数字资源进行综合式教学。课前平台任务学习,主要能够反映同学们对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而有效开展教学内容。一般设计资料查询、小组分析、音视频观摩和学唱评价。教学计划分模块进行,按照模块,提炼出每个模块中的重点进行视频录制。视频采用MOOC、SPOC、微课等适合在线式或碎片化学习的形式制作,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任务,包括: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知识点、课前学习效果监测三部分。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主题内容的学习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同时,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线上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后发现的问题和困惑的反馈,教师适当调整课堂授课内容与形式。
(三)课堂教学环节
新课的导入,从作品文化叙事和音乐学分析进入新课讲解,在深入把握作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歌曲演唱实践。演唱实践过程,运用各种直观技术手段结合老师讲解分析、训练歌唱能力以及歌曲阐释水平,解决技术重难点。多元形式巩固创编。借鉴儿童歌唱活动教学设计,将与歌曲相关的活动形式融入教学,通过体裁对比、情境设定、形式互动、鲜活表演等途径加深技法基础上的表演水平。
(四)任务与反思
1.布置作业:根据新课讲授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个别训练,视频观摩等形式,完成课程内容,强调技术问题的解决,歌曲演唱的情感;针对下节课内容,按照老师要求提前预习,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2.教学反思:对标行业标准,依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学生接受程度、学习效果的达成情况,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对各知识点讲解的清晰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问题设计与学生回答的效果,混合式教学理念执行情况,思政元素体现情况等方面的思考、评价,总结经验,有效开展接下来的教学。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混合式教学的建议和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综合运用教育学、统计学等相关方法,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准确反映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规律,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实效性和可行性。
六、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依托线上教学、线上建立的资源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但是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进一步将混合式教学融入到具体课程中,将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鹤鸣.高师音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1,(11):95-96.
[2]何艺,陈萌.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音乐表演课程混合式教学初探[J].艺术研究,2021,(01):130-131.
一、微课教学模式
微课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大规模的在网络传播平台中,传播构建微小、简短、内容精悍的开放教学课程,微课能够增加知识传播的渠道,让人们在微课教学模式中更具知识分享、学习协作意识,促进微课学习者自身学习水平提高。在微课教学模式中,主要就是能够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只需要学生注册成微课用户,就可以在网上完成高中英语学习课程。微课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电视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有别于网易公开课。微课教学模式中,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知识点是短视频,会把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节课都由10到15分钟的短视频组成。
2.可以随堂考试随时得分。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借鉴网络游戏的方式方法,能让那些不爱学习的人也可以为了微课的分数,为了跟朋友们炫耀他有多牛,而将更多的经历放到微课学习中。
3.另外,在微课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各人的学习成果。
4.虚拟课堂,微课教学中,以网上个人学习为主,但是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将分布的学生练习起来,构建虚拟教师,可以克服学生学习的孤独感。
二、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基础及现状
1.基础的理论。对于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就是一种在我国当前教育中新兴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主要就是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去获取知识。学生可以摆脱传统通过教师获取知识的学习模式,可以在更多人的帮助下,混合多种学习方法、混合多种教学方法、混合多种教学模式,综合提炼出优势的混合学习模式,更好的获得知识。在高中英语混合学习模式中,就是应该从学生为主体视角,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混合式力学习高职英语的模式情境,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2.现状。在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中,基于微课教学模式,并未很好的实践开展混合式学习模式,并没设计出针对高中英语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国内在研究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其研究对象大多是本科生或、研究生,极少会对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进行研究。本论文研究中,将会基于当前研究现状,优化设计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以便可以将混合式学习平滑的过渡到当前高职的英语教育中,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在实践中应用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效果。
三、基于微课教学模式设计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
1.课前的准备。在微课教学模式下,要想设计符合实际高职英语教学需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课前高职英语教师,就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混合式学习根目标,从而优化微课内容,从拍摄以及课程制方面,均能够赋予绝对的耐心与诚心,制作出优良的高职微课混合式学习视频,并可以将该微课上传到微课资源库,以便可以供学生学习使用。
2.设计实际混合式学习内容。对于混合式学习模式中,设计的微课内容,应该简而精,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课程知识吸引,让学生能够从微课那简短而精炼的课程提要中,学习到高职英语知识,将高职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同时,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基于高职英语微课内容,也应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以学生能接受的视角,导入微课,让学生接受这种混合式的高职英语学习模式。
3.课后评价。在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中,评价该模式实施效果,可以根据微课教学平台的后台,去有效监控高职学生登录该平台学习的时长与次数,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提问、回复问题、参与微课小组讨论的频度等相关数据,评估学生在微课中混合式学习的表现,从而可以评价学生课后学习效果。
四、实证研究
1.研究对象。选择来自某地XXX高职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100名,对其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开展微课教学模式下英语混合式学习成果研究。
2.研究过程。
(1)研究前。在开展研究之前,对100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三级考试,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中,学生50名;第二组中,学生50名。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实施x2检验,P
(2)方法。针对两组学生,在开展高职英语教育中,均采用《大学英语听说教程 3》教材。能够把第一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第二组作为研究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第一组中,可以对这一组的学生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师、学生的面对面授课下,教师为高职英语教学主导,学生作为执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高职英语知识。
对于第二组,则是主要采用“微课教学+教师讲授+小组讨论+课后学生自主微课学习”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见图1)。
图1 实施混合式的学习模式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首先教师根据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为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介绍和这单元教学相关的背景内容知识;之后,就可以开展微课教学,能够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英语口语教学材料,让学生可以认知英语口语,练习英语口语;同时,让学生可以在课下流通微课教学课程,并引导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对课堂内容进行探讨讨论;在课堂的最后,由教师统一为学生解答疑问,并对学生有见解的回答予以保留答案,有助于扩散学生思维。并且,教师也可以告知学生,在课下时间,登陆微课学习高职英语相关资料,从微课查找课程相关内容,欢迎学生通过微课与老师保持交流沟通。
(3)结果。对于两组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随机抽取口语能力测试题目,让学生进行即兴口语演讲,评估学生得分。对第二组进行一年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后,两组学生学习情况统计有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见表2)。
基于微课教学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同时,经过对学生开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促使高职教育教学面向信息化、现代化改革发展,转化传统教学避免,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
3.深入讨论。(1)微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混合式教学能把教学方式与网络技术的现有优势最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对于身处落后城市中的学生,拥有全部的高职英语学习短板,不仅信息不发达,连像样的书店也只有一家,想要找一些好的高职英语教育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高职学生在网上修读高职英语课程,也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学习高职英语的道路。开展微课混合式学习模式后,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混合如网络媒体,例如让学生浏览网页,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英语学习视频,播放英语音乐,通过融合微课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有效去引导学生可以开口说好英语,发挥教学优势。(2)提升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质量。微课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可以对大量高职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这个题目有多少人答对,多少人答错,这些反馈均可以帮助高职英语教师分析出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优化学习模式设计质量。微课教学中,可以实施作业分组,将大部分实力均衡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让小组成员在微课网上讨论区内,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基于网络协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断网、故意逃避网络课程等),应该确保设计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中,可以为每一次的微课教学制定一个Plan B计划,以防万一,确保可以有序执行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上学生自主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更好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开展高职英语自主学习,顺利完成高职英语学习目标。
五、优化设计高职英语微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策略
1.优化教学理念。坚持开放的建构主义理论,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向其他教学参与者开放,向社会开放,也要向全世界开放;二是合作的理念。要在新技术推动下,积极参与深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大规模集成知识生产、传递、消费链条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大微课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宣传推广和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微课混合式学习的认识,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设计适应微课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水平。
2.优化微课课件。在教学中,优化课堂微课课件排布,拓展数学课堂教材难易度,领会教材内涵,高耗低效,依据教学资源,灵活安排教学情境,拓宽学生知识面。构建网微课络学堂,使教师以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协作,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微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辅助设备,明确课程问题实质,总结新知识概念,通过微课教学课前准备、引入实例、创设情景、授新设疑模式,加深学生对高职英语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高职英语学习体验。可以把学校可以在自己学校网页上建立专门的微课资源下载区,这样学生在课前课后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微课资源,可以反复观看,直至真正理解为止。
关键词:概率统计课程;混合式学习教学;微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03-02
一、引言
概率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之一,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计算机科学、医学、工程、金融以及其他自然学科各领域,具有强烈的实际背景,可以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该课程的实施状况是普遍采用了比“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很多的多媒体教学,但具体教学实践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协作学习主动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上课时间紧促不够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很容易导致教学中过分“重计算,轻能力,重概率,轻统计”,学生往往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并不能体现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评价意义和作用。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弥补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不足,从多渠道完善教学过程是势在必行的。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给以知识系统传授为主要模式的传统课堂带来极大冲击的同时,也给教育的多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教育理念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关于混合式学习教学的思考
混合式学习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有机地整合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和数字化学习,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和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自主学习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当前教学应用的主要趋势,其目的就是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和欧洲高校利用技术来支持教学活动的发展迅速,完全在线E-learning课程数量继续保持上升,而混合式E-learning增长速度最为迅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重视在线学习和传统教学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认为这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毋庸置疑的必然发展趋势”。伴随着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合式学习也成为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超过60%的中国高校已经开始使用课程管理系统,作为支持校内全日制学生的混合式教学之技术平台。国内多数著名大学都开展了混合式学习的应用与探索,黎加厚认为混合式学习即所谓“融合性学习”,是指对所有的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教学目标;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目前,国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对象都集中在企业培训和远程教育领域,是一种分散的以网络教学为主导的混合式学习。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混合式学习的理念方法应用于概率统计课程中,并根据学校教学特点,从集中的以面对面教学主导的混合式学习角度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混合式学习在该课程中的实用性,从而逐步改善教学效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利用概率统计解决专业问题的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混合式学习在概率统计课程中的应用模式
根据概率统计课程的具体学科内容,研究整个学习系统的要素,提出以下教学应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该模式中主要有学生、教师、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等要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通过QQ、微信、飞信、微博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某个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网络交流,完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目标,教师总结发现了问题之后顺利进入面对面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已达到“学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根据教学反馈以微课视频为教学辅导手段,以小组协作为形式进行反思,既丰富了学习过程,更能提高课堂效率。从中可以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教材―学生”相比,基于“自主学习―网络互动―面面授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三者多元化的有机融合。
四、混合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教学措施
混合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这种提升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措施实施概率统计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教学。
1.研究过程。概率统计课程为每周4学时,安排在每周二、周四进行。在周一、周三、周五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网络互动的学习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在面对面授课中及时解决。基于概率统计的课程特点以及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面面授课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粉笔”相结合的传统授课以提高课堂效率。每周一次的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的集中学习以及微课视频、教学大纲及电子教案的发放,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独立完成的,既解决了传统授课下,面向全体学生众口难调、个体差异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其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案例。概率统计课程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在自主学习环节用问题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笔者举如下两个教学案例。
案例a:给出中奖规则后,分析如下三个问题:(1)中奖几率与摸奖顺序有没有关系?(2)如果发行了100万张奖券,中一、二等奖的几率分别是多少?如果发行了2000万张、5000万张的中奖几率又会是多少?(3)如果让你摸奖,在什么情况下中奖几率会大一些?
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可以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出现,以检验学生是否了解并理解即将授课的内容。通过互动交流教师会发现有不同的解答,教师在面面授课中分析总结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学生就会明白真正中奖的几率是很小的,科学的看待“中奖”问题,也可以对周围类似的事情做出合理解释。
案例b: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观察某一公交车一天时间段的乘车人数,结合数据为该公交线路设计一个合理的车辆调度方案,这个方案如何兼顾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利益?
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是一个数学建模问题,学生身体力行的实施了统计观察,搜集数据,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概率统计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3.微课视频。概率统计课程64学时,课时紧任务重,课堂授课容易造成“满堂灌”的教学后果,师生互动少,讲授中大多实行“概念―定理―例题”的死板教学方式,造成概念多难懂、例题多难解、方法多难想的局面。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前复习中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面对面教学中的典型例题也可以制作成微课,便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探究规律。对于强化计算方法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教师将录制的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同时,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综上所述,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更多的利用网络作为认知的工具而不是娱乐工具,同时,能够使教师关注如何充分利用学习环境、方式和资源优势来促进教学,以顺应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彭艳妮,刘清堂,李世强,赵呈领.中国教育信息化[J].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1,(07).
[2]李兴东,张正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加强案例教学的探讨[J].数学教学研究,2012,(04).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学习支持服务;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146-03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Hand Drawing Aided Desig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Feng(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Ningbo 315100,China)
Abstract :The classroom learn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with the blended learning mode has become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blended learning,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has become a core issue. This paper take control of test and questionnaire, put forward from the staff support service, resources support services, environmental services, service support activities in suppor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four dimensional system in curriculum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in blended learning is constructed.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hand drawn aided design courses
Internet :.cn
混合式学习将多种信息技术、学习技巧、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和学习环境相互交叉和融合,适当使用信息技术,诸如网络、音频等数字媒体,通过对学习者学习风格和水平特征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环境综合评估,充分结合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互和基于多媒体网络下的教学模式两者优势并实现互补,达到学生认知的最佳效果。笔者从学习支持服务的构建理论和概念界定出发,结合混合式学习特点,以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代表课程为例,提出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学习支持服务概念界定
在国内近几年,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经历了“借鉴国外理论经验――理论用于实践――实践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学习支持服务中狭义的概念,即区别于广义的学习支持服务观,认为它仅存在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面对面交互中。本文基于广义的学习支持服务观,基于狭义的概念,向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做了深入阐述:在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是指以教学机构、主讲教师和教辅人员等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通过课堂面对面互动讲授学习和基于网络主导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支持服务总和,它具体包括各种人员的、信息的、资源的、设施的、环境的、活动的等支持服务要素。
二、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四维体系构建及手绘课程实践探索
(一)高职手绘辅助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性较强,课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学习环境和网络信息媒体虚拟环境相结合,并且以混合式学习为载体,把握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之间的联系,构建合适的连接平台共享模式,运用正确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四维体系构建及课程实践探索
针对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存在上述问题,结合实践经验,依据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各要素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应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见图1)。每个服务维度内容要根据课程教学设计为载体进行规划和制定。
1. 人员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核心,包括课程主讲教师、技术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综合管理人员等,提供诸如学习辅导、教学资源提供和学生情感支持等。混合式学习中,主讲教师要能及时做到课堂面授和课后线上及时、认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另外,需配备与学生人数成正比的教学辅助人员,包括在线辅助人员及助教等,及时向学生传输综合信息,通过课堂和网络相结合实现对学生教学管理和媒体学习资源使用管理。教辅人员通过人际面授和线上非面授相结合提供教学辅导,包括学习方法策略等于教学相关内容,通过通信手段提供与课程教学内容无关的交流或个人问题指导建议等。技术管理人员包括课程研发员和媒体技术专家,为混合式学习的网络平台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在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设计中,可设置(1)课程主讲教师: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者,要总体把握课堂教学和在线辅导服务,并将四维体系中的各项支持服务章节化和知识化细分 (2)在线辅导教师:主要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教学辅导活动支持,加强课后师生双向对话;(3)助教:由于混合式学习基于课堂面授学习和课后在线学习两种模式,根据学习环境开展不同学习活动。
2. 资源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先导,包括课程教材、课件和媒体信息网络资源等,它决定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高低、教学成功实施与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学习中,资源支持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服务和学习资源服务两大类,前者指为帮助学生完成某一学习目标而提供的网络技术支持信息,包括课程网站、网络通信等信息资源;后者包括课程章节视频影音资料、PPT课件、多媒体材料学习档案电子包等电子学习资源;以及印刷讲义、教学书籍资料等传统纸质学习资源。
为构建课程全过程、多方位的资源支持服务体系,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建立专题学习网站,从三方面着手,(1)网站建立“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服务导学和在线学习区,网站为学生提供在线手绘咨询和相关课程指导服务,提供“在线课堂”和“手绘项目实训”,提供专业手绘教学资源、手绘实践案例与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2)根据课程资源分为课程基本信息、手绘工具学习平台、手绘技术技巧、课程评价方式以及教师信息模块;(3)课程利用网站建立学生“资源共享”区域,学生将个人资源上传至网站改区域,由助教将优秀资源进行整理并在网站上罗列,建立课程资源共享目录并刻录光盘方便查阅。
3. 环境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保障,主要通过课堂学术环境、课后通信设施环境和课程虚拟网络环境来实现。通信设施环境为学生提供课后教师与学生间、教辅管理人员与学生间、学生学习小组成员间等双向线上交流的通信媒体服务。课程网络环境主要指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媒体教育途径等。混合式学习中,环境支持服务不单纯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术环境,而是延伸到诸如学生寝室等任何网络连接的环境中,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者根据学生学习环境不同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设置个人学习电子档案袋,并提供诸如课程论坛等学习交互工具,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交流交互方式解决问题。
在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中,构建学习支持服务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和活动平台、讨论载体、手绘作品提交展示平台以及师生交互和效果反馈区,通过微信、电子邮箱等网络通信形式建立师生互动交流。
4. 活动支持服务维度
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实现途径,指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设置的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综合,它基于学习环境支持和学习资源支持,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程度。活动支持主要包括课前导学活动、课堂助学活动和课后督学活动。混合式学习中,活动服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原则,活动任务要与教学项目紧密衔接,活动的组织方式、过程和考核要素要围绕活动任务展开,同时要将课堂传统学习活动和课后基于网络交互工具的虚拟学习活动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包括三个特点:教师应针对该类课程实践性强特点,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采取有效教学模式,从“教学”向“导学”转变。其次,促进学生信息搜索、分析和归类等思维能力。三是组织课后网上讨论,师生进行更深入有效地交流互动,总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三、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中学习支持服务应用效果分析
(一)实验方法和对象
选取手绘辅助设计类典型课程《效果图手绘表现》,选取大二两个班级,每班人数均为30人,1个为对照班,1个为学习支持服务应用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进行效果分析。对照班按照传统先教师讲授后学生练习方式;实验班采取边讲授边练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以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四个维度为载体展开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专业手绘总体测评来验证水平是否平衡。
(二)实验测评对比
实验前测试主要通过“透视画法”“单体小品手绘”和“空间整体手绘”三大模块进行,测试成绩如表1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为50.2分,对照版平均成绩为51.4分,两个班级基础水平相当,对照班比实验班平均分高出0.8个百分点。
对实验班进行该门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运用快题设计对三大模块再次进行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6.6分,对照班平均成绩为74.5分,实验班比对照班平均成绩高出12.1个百分点(表2)。应该说基于学习支持服务的混合式教学对学生成绩提高有积极作用。
在各个分数段比较情况如表3显示,可见,学生能够较好接受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三)问卷访谈分析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针对该课程进行了“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感受问卷”,从个人喜好因素、对象满意度两方面进行问卷题目设计,前者主要是学生是否能接受该种教学模式,后者主要是通过课堂面对面和课后网络信息学习支持服务衔接紧密度(交互品质)、媒体信息资源质量(信息品质)以及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提供者的满意度来体现。(表4)
四、实践反思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的实践和应用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关于面向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完善发展,从“教与学”实际出发,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从“教”出发,抓住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要素
前文所述,人员支持服务维度和环境支持服务维度是学习支持服务中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师资源支持,提升教学环境质量是学习支持服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强专任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合理优化教学辅助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数量结构;其次,提升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手绘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配备先进手绘设备;另外,构建完善学习支持服务虚拟网络环境,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方便易操作的在线学习指导支持等。
(二)从“学”出发,提升学习支持服务交互品质和满意度
学习支持服务交互品质,主要指课堂面授支持服务和课后媒体信息学习支持服务衔接的有效性,通过两者较好地融合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学习满意度指学生通过感受学习支持服务各项维度后,形成的情感、兴趣等方面的心里愉悦程度。学习支持服务的交互品质和满意度可通过教师的资源支持维度和活动支持维度来实现。
(三)“教与学”整合,强化学习支持服务中各维度的平衡性和完整性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包括人员、资源、环境和活动四个维度的支持服务内容,确定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人员后,人员各角色会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内容设计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和环境元素,之后的活动根据学习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展开。四个维度若不能协调配合,必然影响整体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四个维度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丁兴富. 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上)[J]. 中国电化教育, 2002,(03):56-59.
关键词:Internet环境;混合教学;大学英语;在线教学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在中国的深入与发展,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受到了新兴Internet教学的强烈冲击。同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渐渐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具有光盘课件及Internet课程界面交互性强、教学资源丰富、师生可以便捷地在线交流等优点。但是如果没有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与讲解,Internet教学同时缺乏教师监督、帮助与指导,就会导致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效果与理论预期反差巨大。因此,怎样充分有效地利用新信息这个大环境,同时又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作用,并且合理地渗透各类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已经成为教师迫切关注的难题。
一、理论基础
混合式教学指的是线上Internet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来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何克抗在我国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这个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会把Internet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点相结合,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监控、启发的主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张其亮等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是:在教学形式上,混合教学是传统面对面教学与Internet教学的结合;在教学技术上,混合教学基于Web技术,结合音频、视频、图形、动画、文本等多种媒体技术;在教学手段上,混合教学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在教学目标上,混合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评价上,混合教学是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二、基于新信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模式
本文通过对沈阳工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学校应当制订适合本校办学定位的教学理念。沈阳工学院作为新兴民办二本院校,基于专业的不同发展来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从而制订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其次,我校需要制订适合符合本校各个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要求英语教师了解本校学生对自身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一方面,沈阳工学院英语教师需要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本校不同的专业的学生需要满足各个用人单位提出的英语能力需求,从而更好地在各专业英语教学中确定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沈阳工学院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Internet资源,结合专业特色优化教学资源,从而创建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学习资源库,并且资源库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沈阳工学院英语教师还可以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处理,以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Internet公众平台、QQ空间或微信群等,通过充分运用这些媒体社交网络,发挥新信息环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同时可以推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在沈阳工学院的顺利进行。最后,我校需要创建更加社会化的混合式英语信息交流学习平台。混合式英语教学需要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一个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英语学习平台。沈阳工学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论坛、邮件以及微信群、QQ群、各类网络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建设多元的线上师生互动通道,以便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习;另外,沈阳工学院英语教师在线下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小组、英语角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定期开展英语交流活动,为学生面对面英语交流提供机会,以提升实际英语运用能力。此外,混合式教学的考核需要以形成性评估为主,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且需要制订详尽的评价细则。同时需要严谨的终结性评估,以便有效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三、结语
基于多媒体Internet环境的混合式教学积极整合了各类教学模式:其中包括传统教学、自主学习、Internet化和数字化教学、合作学习。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讨论、探索、研究、整理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单纯地、单方向地由老师灌输知识,被动地学习。混合式教学同时能够让学生在Internet资料库完成传统课堂上无法完成的训练,并且可以随时检测他们的学习进程以及教师的教学与辅导情况。混合式教学所包含的传统课堂教学的主题讲演、讨论、交际演练都能充分促进学生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总之,混合式教学集中了传统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又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飞,邱国荣.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媒人才职业能力内涵与培养途径[J].传媒,2015(16).
[2]黄敏.新媒体下基于专业导向培养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变革[J].英语教师,2016(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人才培养;高校;会展;教学模式
会展产业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受到政府与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而会展人才需求的激增,给会展行业抛出了难题,也给高校培养会展人才带来了挑战。会展人才要能迎合时代需求,满足行业市场要求,单靠高校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不断改变、优化会展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专家学者们经过探索和实践,发现传统的线下课堂与新兴的线上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它们各自的缺陷,达到1+1>2的惊人效果。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也重新建构了新型师生关系,使多元交互的学习理念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基于该模式的诸多优点,国内外许多高校开始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满足行业对会展人才不断提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校会展专业也在寻求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1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现状
1.1会展混合式教学普及度相对较低。目前高校混合式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也只占少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比例中,英语类占首位,达28.33%;其次是计算机类,占18.70%;再次是公共课,包括思政、体育类等课程,共占8.78%;剩余的44.19%分散在如《微生物学》《力学与结构》等以理科为主的专业课程中,而会展等偏文科的专业课程只占极少数。且混合式教学实践分布区域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过分集中,如上海、北京等,部分地区如广西、等却寥寥无几。从整体上来看,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存在普及度偏低的情况。1.2会展学生自学驱动力及学习自控力偏弱。从我国高校对会展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不高,且课前、课后的自学效果非常不理想[2]。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周围环境感到新鲜好奇,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且中学时期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偏差,被动学习不善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再加上会展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没有老师指导的前提下,会展学生较难通过自学去理解课程内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展学生的自学动力。1.3会展教师混合式教学意识及水平不高。很多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感到陌生,有的认为它是指各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有的认为是指多种不同教学材料的混合。只有少部分教师知道,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我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的时间短,会展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从事会展信息化相关课程的教师不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会展专业教师,就是对计算机技术较为熟悉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师,基于对混合式教学的不了解和信息化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教师误以为让学生完成在线预习、复习和知识拓展等任务就是所谓的“混合式教学”,但其实它并没有改变“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1.4高校混合式教学软硬件设施不完善。计算机和网络教学资源等软硬件设施是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但目前很多高校相关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及相应的保障团队欠缺,信息技术设施落后,很多高校提供的普通电脑教室等硬件设备跟不上会展专业教学信息化的速度,且高校配备的教学资源软件功能不齐全,大都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功能,与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会展操作软件相差甚远。高校提供的“大众款”教学设施,既不完善也没有专业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2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情况分析
2.1区域信息化程度影响会展混合式教学发展。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教学革新,普及混合式教学理念,但结果大都不甚如意。究其原因,发现线上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开发难度与成本投入较高,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导致了混合式教学在一、二线城市的普及较广,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度就明显降低[1]。会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学习依赖于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区域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对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2会展学生学习需求与课程的现实矛盾。高校会展专业的教学存在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思想行为矛盾、学生学习需求与课程教学现实矛盾的情况[4],这两方面的矛盾直接影响了会展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深度学习的效果。会展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教育者根据教育部要求制定的,具有教学“共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会展学生学习过程的“个性”,这对会展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会展行业极强的实践性要求会展学生需要具备营销策划、现场管理、展台设计等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单靠被动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无法掌握的。2.3会展教师混合式教学经验不足且缺乏有效引导。2.3.1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的师严道尊、等级权威造就了自上而下、主从尊卑的传统师生关系[5],使得长期以来的教学思维都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传统教学思维强调接受学习,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拿着书本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则是听众,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好坏显而易见。很多会展教师早已习惯了向学生灌输现成的概念、原理及结论的“填鸭式”单向教学模式,且并不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有何不妥。传统教学思维扎根已久,传统教学方式信手拈来,很多会展教师故步自封,不愿走出舒适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2.3.2混合式教学行为缺乏引导。混合式教学方式相对传统教学,对会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多新的要求,包括网络教研能力、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4],以及灵活有效地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能力。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的会展教师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操作起来显然是有些力不从心的。他们需要同时兼顾两种教学环境,线下课堂的知识讲解与及时引导和线上课堂的在线互动与课程资源制作等。这些诸多方面的要求对会展教师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尤其是我国的混合式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6]。有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对会展混合式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会展混合式教学环境还不成熟,真正掌握混合式教学技巧的会展教师只占极少数。很多教师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并不了解,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凭借自己的一知半解去摸索。2.3.3教学评价体系主次错位。高校相对于中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同,中学注重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教师的职业水平,而高校给教师评定职称的侧重点大多数是在科研成果上,如科研立项、课题申报、数量和质量等,而对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却明显欠缺。这种“重科研,轻教学”[5]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对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还阻碍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高校教师都必须面临职称评定,为了能够拿出更好的科研成果评定更高的职称,很多会展教师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研方面。然而会展教师的科研活动很多时候并不依托课堂教学,教学与科研是分离的。这就使得教师的科研内容和成果不能转化为课堂资源和优势,不能促进教学效果,反而分散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精力。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教学应该是重中之重,占据主要地位,而科研能力只能是评价教师能力的第二标准。在当前这种主次明显错位的教学评价体系下,高校的会展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更难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2.4高校对会展混合式教学未给予足够重视。目前会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没有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混合式教学无章可循,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且就目前高校整体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来看,物力、财力利用效率并不高,投入教育教学的经费份额远低于人员费和基建费。高校不重视对会展混合式教学资源的投入,使得当前会展混合式教学建设受制于匮乏的软硬件设施。除此之外,会展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急需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方式。但一方面高校没有采取措施区分两者的不同,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调整;另一方面高校没有为配合混合式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学生评价体系等,也没有从信息技术和教学科研管理层面对教师提供支持。会展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包含多种资源和条件的复杂的教学过程,高校不重视、不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是难以实现的。
3推动会展人才培养混合式教学发展建议
3.1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大网络教学投入。信息化技术对辅助高校教学和推动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关于高校信息化的建设经费,可以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首先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高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信息化基础设备配置经费;其次是要不断拓宽经费的筹措渠道,尽可能吸引多方的支持;最后可以运用市场的运作方式推进高校信息技术建设的普及,增强高校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为高校会展专业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除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之外,有关部门还要加大对网络教学的投入。一是帮助构建支撑网络教学平台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器等硬件系统,以及提高网络运行和维护水平;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激励高校和会展教师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配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另外,还需要有关教育部门牵头指导高校会展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营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良好氛围。3.2尊重学生主体,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在开展会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学生中心思维。学生中心思维即是指会展教师在会展课程混合式教学价值链的上下游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会展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在会展学生初入会展专业时,采用问卷等形式进行学前调查,了解每个会展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阶段、成绩层次、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等,由此明确每个会展学生适合怎样的教学模式,并进行同类型划分,然后在后续的混合式教学中精准配备教学资源和教师指导,实现从会展学生需求出发的个性化教育;其次,还可以让会展学生参与到会展混合式课程制作和教学设计中。将学生们的学习反馈、效果、需求通过整理分析,合理融入会展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载体选择、教学研发中,从而提高会展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最后,会展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为了让会展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导会展学生制定自主学习目标,会展教师可根据课程大纲、学生水平、学生学习兴趣等制定近、中、远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第二,提供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辅导,根据学前调查和学生需求,为其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捷性、有效性的互动和指导;第三,制定自主学习制度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可对会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惩,确保会展学生能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进行高效的学习。3.3转变教师认知,开展针对性混合式教学。3.3.1基于会展特性,调整课程体系设计。会展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活动,涉及会展项目策划与营销、会展现场服务、文案宣传策划等多个流程和环节,这就要求会展人才要掌握较为宽泛的会展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精通某项专业技能。因此,高校会展专业在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在结合会展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势,使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做到“面广而专深”,从而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会展人才。就目前高校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来看,大部分课程的设计都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生硬且缺乏针对性,亟待进行有效调整。首先,以会展的策划、招展、设计、布展、服务、撤展等会展基本工作环节为课程设计背景,合理增改现有的会展课程体系,然后按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分为四个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必修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项目实训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再辅以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指导;专业必修能力模块则需要教师将部分课程内容转化为线上教学资源,并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会展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线上课程教学和在线互动指导;除了线上教学之外,教师也会根据课程性质安排定期的线下课堂教学,以补充解决线上教学学生无法理解消化的知识点;专业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主要是拓展一些会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任选三门,课程教学以自主学习和线上教学为主,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知识拓展和自我提升;会展还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项目实训模块必不可少,它积极倡导“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力求会展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应用;本模块包含展会策划实训比赛、校园自办展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但在进行实践课程任务的同时,会有教师开展在线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随时随地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这种基于会展行业特性、明确课程性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能够准确地安排会展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能有效培养会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必备能力。3.3.2创新培训形式,有效引导混合式教学。会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有清晰准确的认知。会展线上教学平台和技术的迅速更新,需要创新会展教师培训形式,有效引导会展教师灵活、高效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推动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发展。首先,要积极建立高校会展专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形式,本校对会展专业教师要进行基本的混合式教学岗前培训,如混合式教学的基本课程安排、课程体系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让会展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基本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达到会展教师在校内培训后能够进行基本课程教授的目标。随后,逐步将通过校内培训的会展教师外派到国内混合式教学水平质量高的其他院校的会展专业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并与相关院校达成委培协议,保证校外会展混合式教学培训的质量。外派学习的会展教师回到本校后,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交流与信息互换、互动活动,如通过交流研讨会、讲座等方式,实现校外培训反哺校内培训的目的。其次,要建设会展教师培训与教学服务相衔接的综合保障系统。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会展教师能更熟练地掌握课程体系设计、规划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更好地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培训后期为会展教师提供咨询与服务的环节,它可以为会展教师提供专业的教学建议,帮助会展教师顺利开展会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在教师培训中心设立专门的服务咨询部门,定期开展培训反馈调查,集中组织会展教师开展研讨会等,全程跟踪会展教师培训实施进度,保障教师培训效果,解决会展教师的培训后续问题[5]。3.3.3改革教评体系,合理平衡“教研”关系。当前各高校会展专业重科研、重竞赛、轻教学的问题相对严重,为了让会展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势在必行的举措。首先,要健全高校会展专业的混合式教学考核体系。明确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任务、课时、班级,加强对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目标考核、课程监督指导、教学质量评估,确保会展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质量与绩效同奖惩挂钩;其次,要健全高校会展专业的科研、竞赛任务制度。要明确教学是教师的根本、首要任务,科研要与混合式教学考核协同发展,要对教学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而不是脱离教学自成一派。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会展混合式教学与科研评估管理。严格协调混合式教学任务量和科研任务量的比重,规范高校会展混合式教学管理活动。在高校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会展教师需在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量后,才可适当增加科研、竞赛任务。可允许会展教师轮流申请学术进修,在进修时段中,教师暂时停止课程教学工作,利用前期的教学积累和思考,专心开展科研。这样不仅保证了会展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分别专注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平衡了“教研”关系,还能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3.4完善相关设施,搭建会展资源平台。高校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涵盖了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和选择、会展混合式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会展教学资源的共享,且会展混合式教学过程的实施与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与监督等多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资源平台的构建。会展混合式教学是依托网络教育平台产生的新兴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在教学成本上会相对增加。这就需要高校相关部门在制定财务预算及拨款安排方面有所倾斜,为会展专业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目前,对于很多高校会展专业来说,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高校甚至还无法实现全校范围的无线网覆盖。因此,高校应积极建设校园无线网,为会展学生线上学习提供网络支持;还要加强会展资源平台的搭建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会展专业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为会展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媒介。各高校应重视会展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鼓励会展教师和会展学生参与到会展资源的建设中,如在线课堂录课、微课制作等。除此之外,一个成熟稳定的网络教学平台也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条件。各高校的会展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会展网络资源平台,同时积极与其他高校会展专业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和共享。
4结语
大数据的全面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度融合都为会展产业和会展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我国各高校的会展专业应积极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弥补信息化教学的不足,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会展人才培养工作。高校还要加强对会展专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会展混合式教学的投入,构建一个以会展产业特性为基础、以会展人才为主体的系统化、高效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秦铭谦,梁英伟,张闻语.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137-139+148.
[2]刘志平.探析“微”模式在高职会展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会展展示设计实务为例[J].时代农机,2017(05):202+204.
[3]郑静.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8(12):44-48.
[4]吕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9.
[5]马健云.高校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及保障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8.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
《建筑装饰设计》是高职院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资源的局限,这门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室内空间营造、设计要素搭配等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训练。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学习对象的需求,本课程尝试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出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并在课程中进行应用。
1 混合式“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传统教学(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以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为起点,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完成课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及独立探索,确定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明确问题所在;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进而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既强调了课前学生的知识内化环节,也重视课堂上混合情景的创设,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试图通过“混合”而带来最优化的学习绩效和最佳的教学质量。
图1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
2 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进行了具体实现。
图2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1 教学设计阶段
教师首先分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任务的制定必须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位,否则学生很难进行自主学习。为此,需要将整个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组织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划分为若干小的知识点。
基于上述思想,对《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课程内容根据装饰工程项目不同,组织为两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装饰内容不同,又划分成不同知识点,进行混合式“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每个模块由若干小的知识点构成,模块之间具有耦合性,各模块串联起来便构成完整系统。整个课程的学习结构如表1所示。具体针对“住宅空间设计”模块中的“厨房设计”这一知识点展开:
表1 《建筑装饰设计》混合式“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课程结构
模块一 知识点 模块二 知识点
住宅空间设计 客厅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餐厅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卧室设计 办公空间设计
书房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
厨房设计 娱乐空间设计
卫生间设计
2.2 课前准备阶段
(1)教学资料的准备。针对“厨房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教师先制作教学视频,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也可以用录制视频或微课的方式,并收集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网络资源,将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诠释出来。同时,布置相应的设计任务,给出户型的原始结构图和设计要求。
(2)教学资料的。教师将制作好的关于“厨房设计”教学资源,如图3所示,到师生交流平台,如世界大学城,QQ群等,供学生下载和学习。学生即时查看,并反复观看视频或学习材料,并对将不能完全理解贯通的知识点记录下来,以备在上课时与其它同学和老师交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历届学生中优秀的设计方案置于交流平台中进行展览,供学生设计参考。学生根据设计任务和厨房实际情况,对厨房设计中橱柜设计形式,厨房设计类型和风格选择,厨房电气设备与智能设置,厨房设计中材质与施工表现等方面进行系统学习和分析,在整个教学中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进行方案设计。
图3 “厨房设计”教学资源框架
2.3 课堂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轻松灵活的课堂环境,具体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图4所示。先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自厨房设计方案的表现形式。当所有小组辩论结束后,要选出小组代表进行阐述其厨房设计方案。阐述过程中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阐述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给予解答。这时教师总结每小组出现问题与优缺点,引出本课题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师要给出合理化建议,讲出厨房的功能、设计要点及设计形式,基本设计原理的阐述,给出每组同学设计的优缺点,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心理定位分析,实际问题预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觉与正确指导。教师给出自己的设计及思考,让同学进行比较。
图4 课堂活动教学设计
2.4 课后反馈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本节课的思考延伸。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巩固知识,并通过课后讨论、网络查询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引用。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等作为评估准则,得到最终成绩。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作业抄袭、实验内容拷贝等现象,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准确。
3 结语
翻转课堂所承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翻转课堂,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通过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学生从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在教学任务的指引下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好的安排学习,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8).
[2] 吕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4(4).
Abstract: In the age of today's information,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and the blended learning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accepted by the teachers and scholar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curriculum education, the teaching pattern needs to be innovated. For example, the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course nam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should be innovated. As a result, a reasonable hybrid education model is built by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l, improving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thods, building a network courses and making specified teaching activities.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课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Key words: hybrid teaching pattern;network course;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94-02
0 引言
随着教育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将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学习方式逐渐被教师和学者认同。然而仅仅形式上混合并不能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如何“混合”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换言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必要。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1],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计算机应用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针对非计算机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力求使学生掌握当今多媒体发展的趋势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
1 课程特点及现状
根据多年主讲此课程的经验,总结出此课程有内容多而杂、从易到难跨度大、实践性强等特点。由于面向的对象大部分是文科学生,在IT能力方面相对较弱,并存在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学中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认为感兴趣的方面太难学会,学会的又过于简单。
第二、 面授课程的内容大部分以操作和理论结合讲授。但实践发现,学生对于操作遗忘较快导致实验课需重复指导,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第三、 学生团队设计能力培养远比独立设计能力培养重要。
第四、 考核方式需与时俱进。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需在改变教育理念论的前提下,改变教学系统四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下文将分别从四个要素角度分析,通过构建教学模式与建设网络课程来完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供研究者交流与探讨。
2.1 教学模式构建 从教材角度看,课程以陆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为教材,以课程的几大重要知识点部分为主线,突出设计,制作生动的课件、教程与教学视频辅助教学。
从教师、学生要素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的指定、教学行为和方式是教师要素的重点。下面从三个方面阐述。
2.1.1 课程模块化,内容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分成三个大的模块。
①多媒体基础部分。通过此模块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②多媒体软件应用部分。通过此模块使学生能够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③多媒体的前沿技术与综合技术,通过此模块使学生掌握目前多媒体技术的体系和标准、发展动态、应用领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