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

第1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学习兴趣

教材绪言指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方法或手段,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初中化学是学生第一次系统接触化学知识,具有启蒙意义,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对学生今后化学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代表的现代教具早已进入千万间普通中学教师,而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具有直观性、图文声像并茂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将抽像的知识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常态化教具不过超过十五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个巨大资源宝库,如何进一步发掘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潜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初中化学教师探索重点。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声像并茂性

许多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图文声像并茂性混为一谈,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理解。图文声像并茂性是其多媒体教学的本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无论哪一种运用方式都基于图文声像并茂性之上;而直观性是指多媒体教学设备有能力将抽象知识内容化为形象内容,需要教师高超具有的教学艺术。教师可以巧妙将图文声像并茂性融入演示实验教学之中,尤其是部分实验操作复杂、准备工作多、时间较长的演示实验,通过视频完美重现实验过程,同样能达到演示实验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多个氧气制取实验,如利用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作反应视频、高锰酸钾的热分解反应视频等,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软件提高视频播放速度,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既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缩短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用的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能够突破视觉限制,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对象,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理解或掌握知识本质,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有几章节内容涉及到物质世界的本质,如《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节,分子、原子或元素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我们天天与之打交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许多学生往往在此章节学习是概念模糊或混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展示其中联系与差别,促进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原子组合成分子的相关动画视频,利用视频代替枯燥晦涩的文字教学内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何谓分子,又何谓原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通过直观的教学内容,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一个重要属性,可以多媒体为媒介,通过交互作用调动学生情绪及注意力,实现学生与知识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沟通,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过程中来,感受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探究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在分子层面上有何不同,再展示几例二氧化碳灭火、一氧化碳中毒等案例,最后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在性质上有何不同?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通过多媒体能够很好地建立问题教学情境,利用问题点亮学生心中的好奇心,利用其本身的交互性将知识或事物与学生思考相连接,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过程中来。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大信息量性与针对性

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都非常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大信息量性应用,却忽略了其针对性的发掘。尤其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材知识内容较为浅薄,教师注重对知识内容横向或纵向发掘,却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而通过将多媒体的大信息量性与针对性相结合,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教学成为可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不同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将知识点透彻展现在学生面前,由简到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且通过多媒体更能展现多层次知识拓展方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层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建立学习信心,创造强大学习内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语

初中化学是认知化学学习,其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为更高层次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本。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关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建议。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敢于尝试优秀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多媒体教学设备潜力,不断探索,完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初中化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新课程多媒体语文教学实施途径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多媒体具有图形并茂等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多媒体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必须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拓展语文学习与应用领域,进行多学科学习,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语文新课程改革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紧密的联系,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新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增强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时效性,不断完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价值

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如下:有利于加强现代科技技术的使用程度,大力冲击传统教育,整合多媒体网络资源和语文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技术改革,在小学语文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提高备课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连贯整体知识系统,巩固教学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语文学科的复杂性,促使多媒体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特色,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可视听、教学形式丰富、虚拟教学情境等特征,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感染性、预设性、交互性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源于基础课程改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国教育部在20世纪初,应该加强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实施‘校校通’工程,采取信息化技术,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目前,多媒体配套设备得到普遍应用,全国各个区域都已经逐渐建立起多媒体教室。但是一些小学学校具备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大多都会存在多硬件、少软件等现象,大多都是在教学活动公开课上才应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其教学存在展示层面、探索层面等特征,也就是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网页课件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三、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有效实施途径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多媒体教学,需要以理论作为出发点,加以实例分析,调研总结经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1.进行语文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调查报告

多媒体语文教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应用中出现各种明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表的形式,进行调查生师对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见。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师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接受程度、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程度、对传统教学板书的看法、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劣势、对多媒体语文课件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看法等。在不断分析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采取全面的解决方案。在多媒体教学中,一般出现的问题如下:部分小学学校比较偏远,学生视野狭窄,通过播放视频可能会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因此,可将播放视频改为图片展示与文字说明。网络资源相当丰富,参考网络进行制作课件,鲜明的背景图案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推动教学氛围。

2.构建情境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教师成为传授者、灌输者,引导学生进步。与传统教学对比,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工具。

比如,老师在讲解《司马光砸缸》时,为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鼓励学生分析司马光砸缸行为的好处与坏处,并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在遇到此情况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的学生认为砸缸的碎片可能会伤到小朋友,有些学生为砸坏一口大缸感到叹息,学生对司马光砸缸行为的看法不一,这些新意,充分展示了建构者的主动性和新意义的完美结合。在讲解《在希望的田野》中,在开始导语前,可先放映一段视频或者图片,展示一幅炊烟袅袅、其乐融融、万物伊始的美好乡村情境中,使学生快速进入希望的田野带来的欢乐和希望中。

3.增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展开审美教育

教师可充分运用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作为审美载体,提高自身审美意识,开展各种审美境界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品质。语文审美教育结合学科人文性,可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审美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包含多种审美教育因素,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审美教育,可摄取大量关于美的信息,享受审美的乐趣,提高教学效果灯。

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教师无需导入美的理念,直接将学生带入文章的美中进行探析,使学生具有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师生之间进行美的交流,确保教学理想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多媒体语文教学需要坚持语文性、整合性和探究性等原则。在多媒体语文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结构,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提高语文教师与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赵建华,李克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15(01):46-54.

\[3\]朱奎娟.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1.

\[4\]方丽娜.幼儿华语师资培育课程之设计与实践――兼谈多元智能与教师专业成长\[C\].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Z\].国际会议,2012.530-535.

第3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摘要:本文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型,可较好地缓解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一步,对于减少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是解决高校对教学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学校本身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矛盾的有效途径。

(3) 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加强各大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的氛围,拓宽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有利于开展一些各自力量难以实施的项目,推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促进跨领域的学术活动与教学的创新,从而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增强教育竞争力。如通过各院校特色学科、专业的资源共享,增加了学科重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边缘学科应运而生。

2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可行性分析

我国各高校存在的情况比较复杂,“一校多区”和“一区多校”等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影响这项工作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一直以来,很多高校画地为牢,把资源视为自己所有,宁肯浪费,不愿共享。忽视教学资源的动态效果,缺乏市场机制,也是制约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因。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除了要发挥管理层的积极性外,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多媒体教学资源信息共建共享渠道欠通畅,教师不知道谁想共享自己的资源,也不知道该去何处共享自己所需的资源,阻断了资源共享的实现。

(3) 缺乏科学有效的协调和管理。由于各高校和教师对教学资源共享的需求及由此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资源相对充足的高校和教师,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而资源相对匮乏的院校和教师,则强烈希望共享。

3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总体设计

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是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的需求,该项目应需具备以下主要内容和功能。

(1)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的在线制作和编辑。提供整套工具来编排课程内容,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结构来创建学习单元,有顺序地学习内容等。

(2) 课程建设

提供整套工具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信息以及课程开放与关闭等功能。

(3) 教学素材和资源

在线教材管理、课程包的下载、支持平台内外部多媒体资料(多种格式文件的上载和发送)的导入导出等。

(4) 教学互动

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协作工具,如同步讨论、异步答疑、小组合作项目、虚拟课堂、问卷、电邮等。

(5) 辅工具

外部信息的集成、人性化向导、帮助以及系统维护(一般用户与系统管理员均要具备)等。还应具备相应的辅助功能(如模块、工具、栏目、向导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数据导入导出便捷、用户易用性强。

4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功能描述

(1) 资源上传:可以通过网格节点的门户系统进行资源的在线提交,也可通过客户端资源加工工具把资源加工好后,通过资源服务把资源从加工工具上传到资源服务器中,再到网格节点门户系统中。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2) 资源播放:把视频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压缩编辑好,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整理到视频服务器上。通过我们的搜索引擎搜索到资源之后,用户可以在线播放收看学校的视频资源。另外需要从版权保护和在线用户数量等方面考虑,制定视频资源的下载及播放权限。

(3) 资源检索:需要在各个网格节点门户网站上提供

资源检索系统。对校内系统进行全文检索,在检索完毕后,需要用户再通过校内系统的安全流程进行资源的访问。

这种校内资源全文检索,需要进行功能定制,并且需要提供一台Windows服务器作为资源检索服务器。针对各功能需求最终形成技术方案,实现学校进行校内资源检索的目的。

5小结

本文对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提出了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设计思路,可以缓解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关勤,朱泽飞.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7).

[2] 贾让成等.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设计与分析[J].教育科学,2002,(2).

第4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素养;课件;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何勇刚(1978-),男,壮族,广西扶绥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42-02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最早是由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与实践”。[1]当前,许多学校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正在掀起一场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热潮。能否恰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检验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给传统的教学过程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既与教师个人素养有关,也与学校管理相关。在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相关的解决策略,以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学媒介、教学形式等方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全面更新。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教学观念落后,理论基础薄弱

(1)教师缺乏正确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观念,不能正确认识教学资源在促进学习者内部建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技术融合了先进的教学新理念,把陌生抽象的内容以具体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探究问题,从而树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颠覆了立足于“教”的传统理念。很多教师仍然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且只限于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囿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质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以现代的“电灌”取代了传统的“人灌”,因而未能使多媒体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2)多媒体技术克服了教学内容不够形象、不够直观的传统弊端,为学习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与困惑提供了新途径。有的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实现教学的优化,省时、省力而且高效,为此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导致多媒体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性欠缺,影响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多媒体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相关的多媒体技术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对多媒体理论不精通,对多媒体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对多媒体技术缺乏优化组合的能力,那么教学效果未必比传统授课方式好。

2.课件水平较低,设计能力不足

(1)大部分教师普遍缺乏相关学科的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谓不扎实,教学功底不可谓不深厚,然而却不具备基本的课件制作能力。甚至对于多媒体技术心存恐慌,担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因操作不熟练导致失误,影响教学进度,尤其担心不能及时排除故障而中断教学无法完成授课任务。有些教师经过培训后学会了初步的多媒体技术,但也仅限于使用一些常用办公软件,如Office、WPS等来辅助办公,不会根据学科的需要,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方正奥思等教学软件来编制相应的课件。还有少部分教师虽然能制作课件,但实质上仅仅是课本文字内容的翻版,相当于电子版的课本,不但制作粗糙、水平低劣,而且形式单一,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多媒体技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探讨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学习过程最优化的一门科学。[3]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技术素养,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得不够规范和严密,对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借助哪些方法来解决;有的教师不够自信,在将策略、技术与方法等要素整合于教学设计方案中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或是把辛苦做出的教学设计方案付诸课堂实践时,往往不自觉地摒弃部分或是完全摒弃既定的设计方案,跟着感觉走,凭自己的感性经验即兴发挥进行教学,这是设计能力不足导致自信心缺乏的表现。

3.学校导向偏差,技术滥用严重

(1)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检查,也为了在教学中推广多媒体技术,积极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评比标准的设立和多媒体教学观摩课、研究课的开展,尤其是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蓬勃发展。但在评价一节多媒体课成功与否时,重在关注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情况。至于是否有必要使用;教师是否运用得当;教学是否实现了最优化,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否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等,则不予重视。这样的评价未免会误导教师,使他们产生许多错误的认识。

(2)多媒体技术借助其把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集于一身的优势,拥有前所未有的表现力,可以模拟出较强的真实感,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变化和学习兴趣。然而,多媒体课件中承载过多的媒体信息也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易导致学生接收与处理符号信息能力的紊乱,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产生不利影响。有些教师盲目迷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优化教学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多媒体技术上,尤其是优质课、示范课等公开教学活动,似乎不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实际上,如果学生受到长时间的视听轰炸,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调整角色定位

(1)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居于统治地位,学生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然而,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多媒体技术培训,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和态度,使教师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知识体系是建构者。[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也使得教师工作职能和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师必须以此为契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入多媒体技术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筑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其求知欲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对广大教师来说,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渗透影响,教学工作的科技含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日常工作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重复性劳动也就不再显得简单枯燥,有助于教师摆脱千百年来“教书匠”的传统形象,重新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教师应当向促进学生实现自我意义建构的导师,提供恰当的指导信息来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的心理学家,设计创造最优的教学情境条件使学生适应自主学习的课程开发者等角色转变。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素养

(1)当前的教师多媒体技术培训并不是让每个教师尽可能多地掌握计算机技术,而是帮助和鼓励他们尽快提高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首先,学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规范化和人性化的多媒体技术能力培训,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和理论,并能够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其次,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竞赛活动,以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为导向,提高教师驾驭多媒体技术设备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多媒体技术人员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之间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多媒体课件,在发挥技术人员长处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技术水平。

(2)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提出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它的含义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拥有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前提。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适应形势,开展自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5]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自身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多寡和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否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工作效率,能否与时俱进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否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为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开辟新领域。

3.优化教学设计,精心编制课件

(1)教学设计是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优势互补”原则,要紧扣教学大纲,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时间,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设计的思路、结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内容的结构与表现形式要符合教学原则和所使用教学方法的要求;设计的内容必须符合现代教学理论。[6]同时,要综合考虑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密切配合,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编制应以教学大纲的中心思想为指导,以课本教材为主要理论来源,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表现力强的优势,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实施突破,化难为易,破解传统教学中的常见难题。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教师需要对文本、图像、音像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7]在编制课件时,必须掌握课件编制的基本理论,熟悉编制的方法和流程。在课件的界面上应当做到新颖别致,吸引学生注意力;内容上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肃清疑点。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优秀课件资源,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再加上平时注意积累,必定能使制作的课件质量越来越高,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4.完善管理机制,增加资金投入

(1)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应当设立统一的多媒体教学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对多媒体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进行规划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多媒体教室以及重要教学设备仪器落实好相关责任人制度,以便出现问题能够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其次,以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深入发动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旨在提高多媒体授课水平的各级各类相关比赛活动。定期举行技术应用交流会,邀请多媒体技术人员给任课教师讲解课件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及时总结和推广多媒体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多媒体教学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稳健高效地发展。

(2)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是由包括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在内的两大核心要素共同组成,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属于硬件资源,教学资源则属于软件范畴,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软、硬件两方面的财政支出。因此在这两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建设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搭建起较好的硬件平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要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不断的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这样才能加快相关教学软件资源的开发进度,也才能有效更新、扩大教育信息总量,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务必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多媒体软硬件的建设当中,建立起高效率、标准化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晓芳.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2]陈伯良,张如春.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四种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3]谢百治,马飞.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9,(3).

[4]王锁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8,(12).

[5]许守田.现代教育技术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8,

(2).

[6]朱玉平.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J].成人教育,

第5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摘要】 将儿科多媒体视听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快、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对所学的课程及疾病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多媒体视听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集图、文、声、影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给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它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点,同时在多媒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师电教水平问题,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问题,课件制作技术问题,特别是与临床实践结合问题。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集图、文、声、影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给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是培养21世纪创新和优秀人才首要的和必要的教学认知工具。20世纪以来,现代电子、光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高校教学中来,使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多样化,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相继出现,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在全球信息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国民是否能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已经成为影响一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各国提出的信息化教育规划中,都把“利用电脑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

1.1 图文声像并茂,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这些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形成了一种多媒体信息的结合体。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克服了其他媒体单一表现及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1.2 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了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3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医学教学信息量大大增加,要在最短时间里,让学生接受很多的医学信息会导致满堂灌,而且大量的板书使课堂气氛呆板、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多媒体的课件使用节约了板书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讲解,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本学科前沿的研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轻松状态下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使用人机交互、反复学习来提高学习效果。本院着重研究把多媒体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后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具体改革容:(1)对每种需学生掌握的儿科疾病都做一个文件(包括一些病人直观的图片),并分别提供给100个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及学生自学对疾病有个初步的了解。(2)对相应的临床病例先由学生通过从多媒体学到的知识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再由老师对学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点评和讲解。使学生对这种疾病有更深的了解。

教学改革效果: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儿科要点,考试成绩有大幅提高,同时对学习儿科要点兴趣好,积极性高。

2 讨论

儿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示教和临床实习三部分,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也易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2.1 多媒体技术在儿科学课堂授课中的优势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如胎儿血循环和生后血循环的变化、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杂音的响度和性质、心脏的射血与充盈时间等,这些内容讲起来比较抽象,单凭教师用语言描述难以表达清楚,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用生动丰富的图像替代枯燥的文字描述,用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通过图形、图像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讲授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问题时,我们利用Flash技术,结合二维、三维动画,再配以音响效果,形象、生动地将先心病的血液流向、血液的混合程度、杂音的性质模拟出来,这种图文并茂的授课方式增加了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明确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过程,必须突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一些重点内容教给学生,而不是面面俱到。多媒体教学由于提供信息比较全面,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颜色及文字修饰显示,同时配以与该疾病相关的图片、动态演示,使学生易于记忆。在医学教学中还会涉及很多动态学内容,如在讲授小儿营养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时会涉及血液细胞学;畸胎瘤、脑脊膜膨出需观察实体或标本。以往的教学通常是先课堂讲解,再到实验室观察镜下或实体结构,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而各实验室的条件不同,易影响教学效果。如将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软件,在讲授某一类疾病时同时显示该病的典型形态特点,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克服实物教学的局限性,能生动显示内镜所见的活体结构,有助于改善并提高教学效果。

增大信息量,开阔视野,发挥学生的潜能医学涉及的学科门类多,内容极为丰富,各学科之间相互关联。利用计算机承载信息能力很强的特点,把相关学科的内容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解决了教学时数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加大的矛盾,使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内容。

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医学教育中,我们所面临的教学对象层次不同:根据学生的基础及理解能力,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知识点,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制订不同版本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系统容易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对教学的进程、教材进行动态的修订和组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医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很大,各系统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个系统中又有不同的章节,各章节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各知识点的不同联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能力各不相同,教学效果存在差异。为使教学科学化、规范化,我们采取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设计不同疾病的教学软件,再由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对不同疾病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亲自制作的,可以随时修改更新,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再根据任课教师的不同教学思路和表达方式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3 多媒体技术在儿科见习、临床实习中的优势

3.1 有利于保证儿科教学的连续性 儿科见习、临床实习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儿科疾病有很强的季节性,如冬季呼吸道系统疾病高发,夏季消化道系统疾病高发,且目前多为独生子女,加之某些患儿病情危重,需隔离等因素。在儿科见习、临床实习中,各科室的轮转存在阶段性,学生可能看不到典型病例。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将典型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诊疗情况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在非高发病季节也能看到典型的病例,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脱水的分度”及“液体疗法”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用口头表达轻、中、重度脱水的分度,学生很难有感性认识,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程度的脱水病人的典型表现拍摄下来,如眼窝凹陷程度、哭时有无眼泪、皮肤弹性情况均可很真实地再现,然后根据每一实际病例,制定补液计划,再将脱水纠正后患儿情况与未纠正进行比较,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能更好地掌握本章节内容。

3.2 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小儿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整个儿童时期,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智能发育水平亦不相同,而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中对某一学生而言,在某一科室的轮转并非连续性。因此,为确保医学生对儿科知识的系统掌握,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包括动作能和语言能的发育,应人、应物能力的培养等动态地演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整体印象,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面性。

3.3 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掌握 不同治疗方案和操作在临床教学中一种疾病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比较疾病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例如1例肝脾肿大的患儿,较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感染、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先天性代谢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在鉴别过程中,单纯的语言表达学生难以掌握,而将其各自特征和表现用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步接受信息的刺激,可以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并有助于学生的联想和推理等的思维活动,达到学生易学、教师易教的目的。在临床教学中,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同操作的掌握也是如此,如不同的肿瘤采用不同的化疗、放疗方案,不同年龄的小儿骨髓穿刺采取的部位、方式有所不同,这些内容通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处理可达到条理分明、直观清晰的良好教学效果[1]。

4 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通过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的交流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但切忌将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务必要克服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万能的,甚至是可以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的错误观点。

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依据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关键是设计和编制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其优势,用生动、灵活、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用语言不易表达的知识和理论,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就是要针对某一疾病,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用很短的时间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对某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一全面、主体的理解,因此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文本一定要科学、严谨,不能过于繁琐,要求精勿滥,版面应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色彩搭配合理,不应花哨和装饰过多,舍本求末,分散学生注意力。

第6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多媒体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55-01

虽然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但也会存在一些多媒体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并不断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小学科学课堂。

1.小学科学课堂多媒体使用的常见误区

1.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比例失衡

多媒体是传统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两者都是优秀的教学方式,具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优点。比如,传统教学更加适用于公式、定理的推导,在基本理论、概念的讲解时,采用讲授的方式逻辑性、思维性更加严密。同样的,多媒体可以实现学生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理解的高度,能够将抽象的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不仅方便学生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效率,也节省了教师进行科学相关模型演示和课堂讲解的时间,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精力。

正是因为如此,一些科学教师试图运用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讲解“科学知识”,无视教学内容的合理与否,单纯的用多媒体教材代替传统教学,甚至让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变得水火不相容。然而,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缺乏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过于依赖多媒体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师对课堂掌控能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多媒体展示并无法代替教师进行有力度的讲解,过多的展示会在给展示学生广泛的科学现象的同时,也减弱了对重点理论知识的学习。

1.2科学教学过于追求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多媒体教学一直作为一种先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推广,在广泛运用中,教师有时会过于追求多媒体形式化而忽略其教学本质,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比如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会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而选用大量花哨、浮夸的素材进行包装,虽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但是却分散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注意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度的多媒体渲染,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所以,这种为了使用多媒体而进行教学的观念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多媒体教学很多时候并不会如同想象般的那么美好,科学教育应该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用多媒体这样新颖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以赢得别人的赞誉而进行。可以说,在多媒体教学的众多误区中,注重形式而非质量,已经成为现在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创新发展的一大障碍。

1.3多媒体教学内容因循守旧

科技是日新月异的,这是任何事物都不能达到的高度。小学科学教学更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将一些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可以真正认识到现代科技为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从而更好地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但是在小学科学的实际教学中,尤其对于近些年的小学科学课程来说,随着多媒体的推广,大量的多媒体制作素材甚至是成品课件应运而生,为教师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在这样便利的环境下,却容易限制教师的思维,出现了教师直接照搬成品、多媒体教学原创能力不足、教学缺乏新意的问题。当然,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也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调整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尽管多媒体教学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多媒体教学的成长过程,直面这些问题并逐一击破,这才是小学多媒体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合理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虽然拥有诸多优势,但其只是教师的工具和助手,并不能取代教师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只有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融合到一起,使他们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才能确保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正确把握使用频率,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多媒体展示的配合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课堂主线牢牢地把握在教师手中,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不仅如此,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书写等传统教学方式加深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并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现象推导科学理论,也能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科学现象。

2.2坚持多媒体的运用以学习科学知识为目的

小学多媒体教学也要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科学能力为目的,这既是尊重了科学教学的本质,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运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到多媒体的运用并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其根本是要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和掌握能力。因此,多媒体的使用要以坚持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方法可行。在使用多媒体进行科学教学之前,要仔细的推敲考课程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如何需要多媒体:一方面,多媒体的教学内容和运用方法都要紧紧围绕课堂任务展开,避免植入不必要的多媒体内容;另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方法要以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为目的,在提高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同时更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3多媒体教学要保持科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趣味性

众所周知,科学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小学科学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更要紧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信息的多样化,网上很多现有的小学多媒体素材和成品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减少对已有课件的依赖,提高动手能力,主动参与到多媒体制作中。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必须围绕课本,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优化多媒体课件,既要保证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也要保证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和时代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作为最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弥补了小学科学课堂传统教学的不足,已经为小学科学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的运用也会给小学科学教学带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这些不当的观念和使用,将对小学科学教学造成重大的危害性。对此,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的,正确把握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传达最先进、准确的科学知识,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误区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43-02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误区

1.误区之一:课件制作耗时费力,教师心态望而生畏。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已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的热点话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首先要求教师会熟练应用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第二是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整合能力,体现在能够熟练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教学设计方案和多媒体设计课件、取他人之长,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统筹搭配,科学整合;第三是要求教师能够将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互动教学氛围的同时,对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具备恰到好处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要求往往未能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是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学校相关信息技术的设施设备等原因,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要求形成了强烈反差;第二是高中数学课程多、时间紧,而多媒体课件制作耗时费力,致使部分教师望而生畏,即便完成相关课件的制作也会因为教学实施不当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甚至许多老师还是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这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落不到实处。

2.误区之二:网络资源不择良莠,教学设计东拼西凑。如今付费型教学资源网站内教学资源丰富,各类型课件、教案、试题应有尽有,给老师们提供了巨大便捷。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件或者教学方案之时,由于工作时间有限,首先想到就是上网搜索资源,将网络课件东拼西凑,不合逻辑的堆而砌之,勉强拼凑出一个脱离自己设计本意的课件,甚至出现“拿来主义”,使用网络课件现成的东西,对网络资源与本身教材设计缺乏对比与思考,鉴于高中数学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教学内容大致相同,但是许多环节迥然不同,教学情境设置,教学例题设置,以及练习安排差异很大。甚至有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于教材的课件,将教材搁置一边,这种不择良莠,对网络资源的过分依赖与信任,是一种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学。

3.误区之三:教学辅助生搬硬套,课堂效果事与愿违。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多媒体课件的辅助,通过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演示,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不仅为学生的观测、猜想、推理、证明提供帮助,而且学生通过轻松有趣的练习,激发浓烈兴趣,能够事半功倍地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一是将教学涉及内容均用多媒体取而代之,多媒体课件只是充当呈现载体,未能将功能最大化;二是部分教师在使用网络下载的课件时往往不加思索、不注意修改完善,直接课堂上使用,而不是针对自己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教学目标,偏离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更难谈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三是多媒体成为公开课的必需品,有不少老师认为,对于各种类型的公开课,教师肯定要使用多媒体来上课,多媒体显然已成了教学革新的代名词,是具有全新教学理念的象征,根本就不管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多媒体成为公开课的门面,一种装饰。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对策

1.更新观念,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更新优化专业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高中数学老师,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选择通过各种方法能从网络下载学科教学中需要的信息资源,搜集必要的教学信息,将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同时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设计和相关学科应用软件。教师充分利用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目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教师工作、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负担,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2.激发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兴趣爱好存在着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对枯燥的数学产生兴趣。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将本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手段,寓于趣味横生、令人向往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兴趣盎然。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学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其思维转向活跃。

3.恰如其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失去生机,使多媒体备课成为教师的负担,有悖于多媒体“辅助”的宗旨。课程是教学的实体,信息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所运用的有效载体。并不是所有课程的都适宜与信息技术结合,恰当地选择课程整合的教学内容十分关键。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不要让多媒体课变成简单的图片展示和动画演示课,不要让屏幕代替黑板,不要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公开课装饰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多媒体特征,选择使用何种媒体表达效果会更好,选择合适的媒体信息,真正去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价值。

第8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资源现状是探索、研究“创新教学”课程新体系的根本保证。透视“创新教学”课程多嫌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反思,反思成功与缺失的方方面面,是“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走向成熟的基本策略。

自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以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全国首届人才工作会议体现出的创新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型教育工作者的新路子,丰富我国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依据。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以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历史发

199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教学计划中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创新教学”,通过认真研究,不断搜集教学资料,建设教师队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了创新教学课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决定整合现有文字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特点,加大“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一)Microsoft Powerpoint时期

2002年,在缺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及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先从教学最直观的电子教案做起,根据教材的七章内容编排情况,以讲座的方式将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知识点用MicrosoftPowerpoint的强大功能体现出来,从而使学员在学习中有效地运用了电子教案的图片、视频、音频和交互等特殊表现形式,使“创新教学”课程内容的七章理论知识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我们制作的120张幻灯片经过学员的反复使用,在课程组的努力下,陕西省先后有4808名学员对幻灯片提出了修改意见,目前在陕西省系统推广的“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就是多次反馈与修改的教学辅助媒体。根据2003年5月在陕西省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创新教学”课程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使用率约为86%,有82%的学员给“创新教学”课程的电子教案综合评价为90分以上。

(二)Microsoft Front Page时期

2003年,随着“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支持服务的不断完善,在对电子教案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利用Microsoft Front Page软件提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在导航栏目中设置了教学文件、教学辅导、问题解答、知识拓展、教学研究和相关链接等学习模块。由于技术的缘由,该课程的媒体化只考虑了知识检索与链接功能的发挥,虽然在背景音乐、动画制作等方面有所涉及,但其针对性不强,文本与动画的协调度不够理想,知识学习的交互性也体现不太明晰。在当时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员对此课程媒体的综合评价为95 %。2004年,我们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在陕西省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教育厅授予的多媒体课件三等奖。这在当时对我们开发课件的教师来说,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就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得到修改与完善,可以说,动态性是课程媒体化的一种写照。依据“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完成的“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报告和论文受到全国电大首届教学创新奖评审委员会的关注,课程组负责教师获得首届教学创新奖并在远程开放教育论坛会议上进行交流。2005年《论“创新教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文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科研论文。

(三)不同媒体资源优势互补的时期

2006年,经过多年修改与完善的“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终于得到其他省级电大课程教师的认可。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发行中心先后接到河北电大、新疆电大等13家省级电大商谈“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共享问题。为了做好应用与共享,使课程教学媒体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又提出了用新的设计理念与软件重新梳理与整合“创新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计划。与此同时,陕西省多所高校也打算利用“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开设教育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他们经过论证,充分肯定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创新教学”课程的超前理念。在许多打算共享资源院校的支持与激励下,我们于2008年完成了IP系统讲授课程18讲的录制目标任务,通过网页向陕西省以至全国开设“创新教学”课程,与此同时,还录制了“创新教学”课程学习推荐直播课堂,加大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宣传力度。

2008年,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开始,课程组积极应对,精心策划,不断创新,利用新的教学软件对以往的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使课程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趣味化和有效化。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直播课堂、IP系统讲授、作业辅导与讲评、综合测试、课程评价等模块融合进去,尤其是采用多种软件优势互补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在陕西省教育厅2008年多媒体课件大赛上获得优秀等级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八届多媒体课件大赛,经过大赛评委会的审核与评定获得教育部2008年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2009年,“创新教学”课程开发研究成果获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截至目前,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网站可搜索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方面的信息100多条。2010年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将成立“创新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其主要任务就在于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资源建设,分阶段打造中央电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逐步将“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向成熟化推进。

二、“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的反思

从“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情况来看,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基本上都是以“创新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由文字教材、音像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媒体组成。

(一)文字教材建设是课程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基础工程

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基本依据,课程组围绕“创新教学”课程现有教材—《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学员中认为文字主教材中教材理论体系不完整的占83 %;概念命题不清楚的76 %;文题与内容不配的占37%;教材结构不合理的占46 %;课后思考题不合理的占90% ;教材内容重复现象的占90%。显然,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教材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革。只有设计编写出适合开放教育学员特点的文字主教材,才能真正体现出文字主教材的重要作用。第一,主教材应适合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的特点,把教学基本内容同教学目标、自学方法导引、自学进度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阶段小结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第二,文字主教材必须配备一定量的思考题、讨论题、案例题、阶段测试题等具有课程特色的巩固知识的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基本内容。第三,文字主教材在版式设计上可采取正文分主、辅栏的形式。主栏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辅栏应依据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为学习者提供各媒体的交互学习要求。第四,编写者应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出发,认真分析该课程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使编写出的文字教材既有一定的系统性、严格的科学性,又符合学员的认识发展规律。第五,文字主教材应具有一定的“渲染”力,以吸引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学中遇到的困难。第六,文字主教材应就多种媒体教材的配合使用提出学习要求,以使学生能适时地通过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使用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二)音像媒体的设计与表现形式是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得到应用与共享的关键

课程组多次针对我们开发的“创新教学”课程视频媒体资源以及兄弟院校开发的视频媒体资源进行反复研究,总结了我国网络教育视频媒体资源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播课教师大多数都是学科教学专家,但由于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甚少,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无异于搬家。第二,播课教师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单调、教学方法死板、表情过于严肃等,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播课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其讲授的范围仅仅限于教材之中,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音像教学无非就是读教材,看与不看一个样。第四,播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缺少创新成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这方面的统计结果显示,收看录像带教学和卫星电视播课能坚持到底的学员仅占11%,平时自主学习利用电视课程、教学录像、VCD光盘和录音教材资源的占7%。显然,这方面的资源改造和完善工作迫在眉睫。至于通过直播课堂和双向视频系统的教学资源,由于各分校、工作站从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利用率逐渐增加;但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接收设备等方面的原因其利用率仍然较低。因此,音像媒体资源的开发,一定要配合文字主教材的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模块化设计,使不同的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

(三)多媒体课件是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最佳途径

从远程教育的角度来看,“创新教学”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第一,片面追求大而全,教材搬家、黑板搬家现象严重,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件制作者忽视了制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描述,使学员理解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第二,课件设计中过分热衷于图像、音响和视频等媒体的效果,使课件的内容与多彩书本和音像教材无多大区别。第三,交互性、超文本和导航能力不强,单调的文字显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第四,缺乏较系统的课程学习评估,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消化,结果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针对“创新教学”CAI单机版的不足重新开发了一部“创新教学”课程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上网即可灵活使用的CAI网络版课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员自主化学习的需求。

(四)网络课程是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开发与共享的最终目的

目前,由于理念、名师、技术、经费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创新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问题仍然较多。第一,仅依靠自身师资的力量,很少与省级电大和网络教育学院交流共享,从而造成得不到课程资源完善的有益意见和反馈信息。第二,网络资源的常规方式体现较多,电子交互方式较少。第三,网上资源原始粗糙的多,加工整理的少。第四,网上的静态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第五,理论性较多,时间性较少。因此,“创新教学”的网络课程,首先,应突出创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配合动态演示、视频、图像、实验、典型例题、解题思路分析、问题讨论、测验等教学环节,强调实现交互式学习功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其次,网络课程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再次,网络课程的教学支持环境在功能上,除了具备一般的远程教学能力,还应具备使用者可重组、可扩充、可修改的知识模块、媒体素材等开放性功能。

三、“创新教学”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依赖于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创新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可分割。因此,为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小组学习形式,“创新教学”课程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的丰富的表现方法及计算机的交互优势,充分应用现代心理学感知规律和注意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记忆规律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有利于学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必须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应用共享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因此,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必须在科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明确的建设目标,围绕资源建设目标,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突出的学习资源。这里尤其要处理好各种教学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资源建设的共建与共享关系。

(三)网络资源的科学选择和合理优化

“创新教学”的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多数应考虑以动态Web页的形式向学生,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内容辅导、作业题、教学案例等形式。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创新教学”课程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性质、教学条件、师资素质的差异性,结合网络教学资源各种媒体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灵活选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研究、掌握各种媒体特点和功能,注意发挥所选媒体的优势,强调媒体使用的合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反馈与评估制度

第9篇:多媒体教学学习方案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25-0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各类教育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很多学校都采用这种简洁直观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手段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但是随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学科的要求,互动式教学应运而生。互动式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设问及提问等多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普遍推广。本文通过比较两种教学方式在护理外科学上的差异,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护理系专业2008级、2009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A组为2008级的本科生,共50人,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B组为2009级的本科生,45人,采用互动式教学。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态度,入学成绩上均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学生采用常规的多媒体教学,以老师的讲解为主;B组采用互动式教学,在多媒体演示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挂图,小黑板,教学模型,小组讨论提问,问答等辅助手段。A、B两组在教学内容上无差异,主要课时安排见下表1。

表1两组学生的课时安排

1.3 教学效果评价

A,B两组学生在完成指定的课时后,通过书面考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综合分析评价。书面考试结束后,A组随机抽取45名学生的成绩与B组中45人的成绩进行比较,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老师根据教学经验制定问卷调查问题,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的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教学组成绩分析

两组的考试成绩见下表2,从表2可以看出,A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6.2,B组学生的成绩为88.5,B组采用互动式教学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的成绩,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Mean±SD)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3,由表3可以明显看出,B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参与能力及课堂知识的应用等方面均好于A组。经过卡方检验,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互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中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

表3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n(%)

3 讨论

经过综合考试和无记名调查问卷的综合评定,对于外科护理学专业,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明显好于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学生平均成绩为88.5分,常规多媒体教学的学生仅有76.2,差异明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互动式教学的效果更佳,对于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应用、拓展等重要教学方面,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多媒体教学。

分析互动式教学优于单一多媒体教学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改为主动的学习过程;第二,互动式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性,学生易于接受,趣味性强,完全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第三、护理学本身就是以实践为主,互动教学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也符合护理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教育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开始采用互动教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模式,护理学教学也不例外,这种互动式教学以吸引学生为手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填鸭式”学习中解放出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护理学教学成绩提高的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日后临床实践的能力,非常有利于护理学专业的教学。

4 总结

本研究以我院2008级和2009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为样本,研究了单一多媒体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在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包括考试成绩及学生能力提高)明显好于单一多媒体教学方式,说明互动式教学在护理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进步特征,可以在广大医药院校中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谊霞, 李亚玲, 贾秀英. 等多媒体教学与互动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09,23(7):1769-1770.

[2] 边藏丽, 王恺斌. 互动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护理研究, 2007,21(2):317-319.

[3] 水青云, 林建荣. 互动式教学方式在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8):91-91.

[4] 刘扣英, 林征, 孙国珍等.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运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3(4):79-80.

[5] 何健中, 康燕. 学习和转化知识思维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互动教学. 蛇志, 2008,20(4):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