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工作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着力提升三防工作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三防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职责和任务。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把水库、围垦等水利工程的安全作为重点来抓,加大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力度,加强对海塘、矸闸、河道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加强山洪地质灾害的排摸和管理,建立健全预警预防体系。加强台汛期出海船只的管理,掌握船只避风动态,实行跟踪管理。认真落实人员安全转移工作责任,实行转移人员网格化管理,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根据临港企业度汛安全隐患突出的实际,加强对企业法人的监督管理,强化度汛安全生产责任企业法人主体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特别是台汛期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度汛安全。明确修造的无动力船舶安全防台的责任主体,制订无动力船只防台风应急预案,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无动力船舶安全。修订完善各类三防工作预案,针对近年来防台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快防汛信息系统建设,使水雨情数据更加全面,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加强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加强县防汛会商系统纳入县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后的指挥决策能力。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和能力建设及水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巩固建设成果,增强防办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真正建立起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先进、指挥科学的防汛机构,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工作需要。同时加强三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构建全民防灾减灾体系。
二、加快千库保安达标工程建设,恢复水库蓄水能力。2012年计划实施长涂大沙河、东岙、罗家岙、枕头山、高亭等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除险加固高亭南岙、谢家岙,东沙马家岙、岱东姚家岙、野猪头、秀山外凤凰、长涂东剑岙底、俞家坑等10座重要山塘,使全县主要水库达到“安全、高效、美丽”的目标。同时继续加快骨干水库库库联网工程,努力使水资源调配更加科学合理。
三、继续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努力改善水环境。2012年计划完成大运河堤防工程建设;完成东沙桥头、岱东虎斗下游、海丰等万里清水河道建设25.65公里;完成高亭南浦河、火剪长河、新塘河等“强塘”工程河道18.97公里,并与村庄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科学理顺水系,建立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联合环保部门坚决整治和取缔沿河和水源地周边违法排污现象。加大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参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联网供水力度。2012年要完成2500吨/日海水淡化工程、30000吨/日水厂扩容及供水主管工程、渔山管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完成长涂引水工程二期,实施高亭镇、镇、长涂镇农村饮水安全升级改造工程、水库至水厂二期原水管道工程建设,使全县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同时抓紧做好本岛大陆引水工程二期前期工作,争取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五、加快重点海塘加固和非标、矸闸加固工程建设,提高防风防潮能力。2012年计划实施高亭海塘、拷门海塘、长沙海塘、三礁海塘等4条计8.48公里海塘维修加固工程,加固东沙水闸、龙门南闸等9座水闸,切实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六、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2012年要完成秀山乡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实施片400亩微喷灌工程和小田弄山塘、山塘加固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水利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现代化。同时积极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七、加快滩涂围垦建设,占补土地总量平衡。根据以港为主、以围促港,港围结合、围促结合及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原则,2012年要继续加快实施仇家门一期北堤、双剑涂、黄泽山、双子山北片等围垦项目,继续开展樱连门、大小西寨围垦前期工作,力争早日为港口开发、临港工业发展提供岸线和腹地。
八、继续做好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根据2009年节水型社会试点县建设省级验收意见,加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实重点企业落户节水“三同时”制度,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大城乡管道改造力度,积极促进生活节水,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旱灾基本情况
旱情发生以来,全县一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全县37个乡镇不同程度的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持续发展,从干旱到大旱,再到特大干旱,各地田地干渴,农作物干枯,狼烟四起,不少往日装满水的水库、山塘干涸见底,龟裂遍布,多数井泉枯竭,溪沟断流。
1.工程蓄水情况。
全县32座中小型水库,目前蓄水有14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清底河、响水水库2座,松官水库、木龙水库、长海子水库、许家屯水库、洒坝水库、哮天龙水库等6座小(1)型水库,大桥河、海坝、干海子、滑石板、大木桥、亚亚塘6座小(2)型水库。小河水库、马跳沟水库现在基本没有水,亮山水库已到死水位以下下,为不可调用水。中小型水库畜水同比下降5-44不等。
2.人畜饮水及农林牧业受旱情况。
全县旱情最严重时段统计显示:一是全县共有73.25万人、29.027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旱死亡大牲畜0.3812万头。二是农作物受灾面积57.593千公顷,其中轻旱0.046千公顷、重旱8.081千公顷、干枯49.466千公顷,减产粮食2.15万吨。三是农业部门经果林受灾面积5.556千公顷,重旱4.007千公顷,干枯1.549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56.92万元。四是林业部门林业受灾面积17.66千公顷,工程类造林7.38千公顷、灌木林6.17千公顷、竹林0.8967千公顷、成熟林3.2147千公顷,苗木损失500万珠。五是牧区受旱面积0.0231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枯0.008万平方公里,六是水土保持林受旱面积0.8464千公顷,经果林受旱面积0.5107千公顷。以上六项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246.89万元。
(二)干旱特点分析
1.自然条件。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属云贵高原的中部过度地带,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境内地势呈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中南部隆起。东北部的格所河谷海拔735米。相对高差2130米。北部的牛棚梁子主峰海拔2865米,平均海拔1700米,由于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境内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受喀斯特地貌等地理条件所制约,本次干旱,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石漠化地区人民群众缺水面积大,大多数地方都靠组织送水解困。
2.气象因素。
由于地形复杂,局部气候差异较大,有高寒的山区,也有炎热的河谷区,年均气温15.2℃左右。年平均日照为1593.8小时;境内属亚热带春干夏湿温和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15毫米,年内降雨集中在5-10月份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在如此气候条件是造成盘县洪涝与干旱交替发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资料显示,2009年7月以后,盘县出现异常天气,2009年7月份~12月份降雨量为506.6mm,较常年同期少245.6mm。2009年12月份降雨量仅2.6mm,较常年同期少14mm。平均气温7.9℃,较历年值偏高1.3℃。除此之外,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2月2日,盘县均值气温13.2℃,比常年同期偏高2.2℃。降水118.7mm,比常年同期偏少七成。蒸发量382.5mm,是常年同期的3.2倍。2010年元月份平均气温9.5℃,较常年值偏高4.4℃。降雨量仅为1.2mm,较常年同期少23.1mm。2010年2月11日气象信息,2月上旬城关平均气温16.3℃,较历年同期偏高9.7℃。总体是2009年降雨量总量较常年偏少。多雨的乡镇点刚超1100mm,少雨的乡镇才近700mm。较常年平均值少2~4成。2010年5月1日盘县普降中雨到大雨,局部地区降暴雨,最大降雨量是马场,为74.9mm,其次是四格61m、再次是柏果59.9mm。3月28日8时至5月1日8时,盘县累计降雨量达100mm的有7个乡镇;分别是:坪地117.4mm、马场106.1mm、老厂104.8mm、普古104.4mm、四格104.3mm、英武103.2mm、水塘102.8mm。还有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不足50mm。综上所述,气候性干旱是造成盘县本次旱灾的根源所在。
(三)抗旱救灾工作
1.组织领导。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立即启动了一级抗旱救灾工作预案和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自旱情发生以来,召开了数十次抗旱救灾工作会议,及时研究对策对抗旱救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工作原则和 “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的指导思想,全县上下采取积极动员,由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水窖蓄水、深井提水、找新水源点、车辆运水送水等多种办法进行抗旱救灾,能保一亩保一亩,能保一块是一块。要求各地各乡镇认真分析当地水源情况和旱情的发展趋势,确保重点对象的用水取水需求,千方百计的临时解决群众饮水困难。
2.应急准备及预防预警。
县水利部门多次召开抗旱救灾专题会议,对当前的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再落实和再安排。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安全,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于3月28日下发了盘汛旱字[2010]8号文件,充分利用盘县现有蓄水量用于抗旱救灾。除此之外,还要求各水库关闭水库发电用水,保证片区人民取水用水。县气象局了 等预警预报。(由县气象局提供)
3.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
一是开展应急工作解决饮水困难。由上级有关部门帮助新打水井151个,应急打井156处,新建应急提水工程139处,引水工程307处,应急调水工程47处、“五小”工程110处,铺设输水管线761.898公里,解决饮水困难群众吃水问题。二是加大抗旱救灾资金投入。目前,我县累计投入中央抗旱资金1799.5万元,群众自筹投入抗旱救灾资金883万元,乡(镇)及企业共投入抗旱资金358万元。三是加大抗旱救灾人力、物力投入。全县投入抗旱人数44.72万人,动用各类抗旱设备701台,动用运送水车辆524辆,抗旱用电113.27万度,用油158.9吨,抗旱浇灌耕地12.591千公顷,挽回粮食0.50万吨。由于近期降雨,旱情得到缓解,加之组织得当,措施有力,人畜饮水困难由原来的受灾高峰值降到了目前的18.23万人、9.6万头。
4.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
由县委县政府组织开“抗旱救灾捐赠”活动和“情系故土、抗旱救灾”赈灾捐款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抗旱救灾。
在红果、刘官、城关等集中城镇醒目地段及各乡镇悬挂标段悬挂标语50条;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抗旱救灾公益广告3条;制作“万众一心、抗旱救灾”专刊1期;在中国水利报、贵州省水利网、六盘水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盘县的旱情、抗旱救灾等情况,让各级关注、支援盘县的抗旱救灾工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县现有的蓄水工程老化失修;病险水库多,蓄水严重不足。
2.年内年际降雨变化大,容易出现季节性干旱或几季连旱。
3.集中供水水源不足,水库蓄水量不断减少,部分水库已到死水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4.大面积的农作物绝收,蔬菜、粮食等农作物价格上涨,造成部分受灾群众生活困难。
5.用水矛盾纠纷增多,社会矛盾、不稳定因素可能增加。
6.部分乡镇旱情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及报送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旱情监测手段,难以为当前的抗旱救灾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
7.抗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应急抗旱水源设施、提运水设备、机具、运送水车辆严重不足。
(五)对今后防汛抗旱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三小”水利、雨水集蓄、烟水配套、节水灌溉、城镇防洪等工程,建设抗旱水源工程、修复水毁工程等,提高排涝能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现有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农村饮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2.采取农业生物措施。
利用世行水土保持项目,“珠治”工程等项目,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治理土地石漠化,提高土壤涵养,积极发展农业项目,因地制宜选择耐旱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3.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
现已治理了9座病险水库,正在治理4座病险水库,争取国家资金投入,进一步实施17座尚未治理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坚持防汛抗旱并举。
不要临渴掘井,而要未雨绸缪,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应对今后旱情,利用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依靠多年建设的水利设施,采取组织措施进行抗旱减灾,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久旱必涝,将引发地质滑坡等次生灾害,全县仍有17座病险水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必须警钟长鸣,做好今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严格实行行政首长和技术人员的防汛责任制,对所有的水利设施特别是蓄水工程进行重点排查,消除隐患,兴利避害,针对没有治理的病险水库采取技术措施低水位或空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