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课程改革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的内涵

第1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内容;教材改革

当今汉语言文字学教学课程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21世纪的今天,将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朝着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方向改革,这是所有汉语言文字学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那么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又存在哪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又有那些教材改革措施呢,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了调查归纳,具体意见下面简短阐述。

一、教育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

在广泛的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学教育工作者表示他们觉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明显脱节,与之相差较远。他们认为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语法体系与中学汉语教学脱节较为严重,中学所学汉语语法往往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得不到应用。

(2)没有指导中学汉语教学的意见,两者之间缺乏过度。现在初中汉语课程和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主体。

(3)中学汉语学习知识大都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派不上用场,同时中学汉语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教材中也得不到解释和升华。

针对这三种调查意见,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教材需要向联系中学语文课程的方向有所改革和深入。例如在汉语言文字学教材中加入适当篇幅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进行简短介绍,从而能够使得新生在接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时更为容易。在此同时还应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对中学汉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延伸讲解,这样使得中学汉语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升华过度起来,改善现在的体制脱节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语言运用脱节

当今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内容深不可测,理论内容与实际运用联系较少,理论太过深奥,同时教材内容也涉及太深。内容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掌握,成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的弊端之一。教材内容主要表现为语言太过于概括抽象,缺少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语言材料。与现实生活脱节有什么表现呢,据调查表明,除了日常实际生活用语和书面用语外,还应注重当今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新锐语言,像新说法、新词语、新语法以及旧词新意等,还有随着互联网时代而生成的各种网络新生用语等等。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字学教材还存在学术用语太多太杂,很多理论体系表述不统一,很多内容没有定论的问题。这些现象表明汉语言文字学的教材需要向理论的严密性、科学性、学术用语的统一性方向改革,要在紧密联系专家体系的同时改革教学体系,使得二者能够辩证的统一在一起。要想改善这些问题,就要求在汉语言文字学教材的改革时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应该不断的更新教材的内容,紧跟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将在网络等多媒体中产生的新词融入到汉语言文字学的教材中去,同时教育手段也应该不断改善,不要单独拘泥于简单的书本教材,要广泛的运用新媒体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更为形式多样,而不单单是一味的通过口授形式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脱节

现如今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汉语言文字学教师之外还面向社会不同岗位培养人才。例如新闻、哲学、艺术、历史等相关工作岗位。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针对这些要求,现在的汉语言文字学教材就表现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的脱节现象。教材只拘泥于理论授课,却忽略了社会实践方面课程的设立,使得一些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校成绩相当突出,但走上工作岗位却表现出了力不从心,感到所学知识过于陈旧同时也不知该如何运用。要知道,高等院校教育是在给国家给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一旦所设课程不能满足这点要求就需要进行教材改革。而针对这一点,笔者就调查者所反馈的意见加以汇总报告。

大部分调查者认为,汉语言文字学教材应该更多地加入社会实例,让学生更多的进行社会实践。例如针对某个热点事件进行课堂讨论,让教学在不脱离实际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专业素养。另外,还有调查者希望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材的设立能更接近就业方向,并能安排针对各个专业的应用汉语言文字学,改善课程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统一起来。

四、古汉语文学教材安排较多,内容过于深奥

古汉语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占了不小的地位。中国古代汉语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学的一个见证和精华。虽然古代汉语文学十分重要,是高校汉语言文字学不可缺少的,但是很多受访者表示,现在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古汉语文学课程安排繁多,而且内容过于深奥,让人难以掌握。同时很多毕业生表示,古汉语课程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较少,确实不需要设立过多课时更不需要教材内容过于深奥。所谓内容过于深奥还表现在理论讲得太多,所教知识不够实用,学生被动接纳课程安排等。当然大多数受调查者并不是排斥古汉语文学课程的安排,只是希望在课程安排和教材安排上作出变动和改革。针对上述意见,笔者认为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安排上应当将课程适当减少,同时教材应更为联系实际,尽量少讲理论内容,更多的融入与现实的联系。

尽管笔者的调查不够广泛,所收集的材料也很有限,但是此次调查对笔者和高校汉语言文字学工作者的启示还是非常深刻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汇报能够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从而对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教材和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得教材不论在课程设立上还是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能更好的联合实际。

参考文献:

[1]李艳洁.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1(22)

第2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3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十年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从该纲要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可以看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其中最核心的当属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主流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思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遵循了高职学生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的规律,使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实现融合,并最终指向人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理念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现实成效。然而,课程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不高,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善,高职院校自身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构成了制约课程改革进程的因素。社会及政策层面的制约因素很难在短期内得以消除,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清除学校层面上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笔者拟尝试从学校层面分析当前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

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因素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包括课程构建、资源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教学评价改革及相关机制体制建设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在分析课程改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主要从课程自身缺陷、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因素。

(一)课程自身的缺陷是制约课程改革的内在因素

在论及高职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时,我们往往容易把责任归结于学生素质差、实训条件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却常常忽略了“课程自身缺陷”这一重要内在因素。

课程自身的缺陷首先体现在部分高职课程的定位不明确,这类课程与中职课程甚至一些培训课程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载体,其定位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错位”的现状势必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课程开发过程中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严重缺失,导致部分课程的质量达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也是“课程自身的缺陷”的重要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一般遵循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形成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这样一系列程序。反观高职院校的课程,部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典型工作任务的科学分析和筛选,直接导致课程开发基础薄弱,后续的开发过程无疑成了空中楼阁。更有甚者,在没有任何前期调研和行动领域整合转换的情况下,直接将之前的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拆分,设计所谓的学习情境并冠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名义。类似这种闭门造车的不严谨做法在许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屡见不鲜。

(二)现有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现有教学资源对课程改革的制约包括“人力”和“物力”两方面的内容,“人力”是指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物力”是指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实训设施和课程教学资源库。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在所有教学资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要求转变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然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师生角色定位已经在教师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观念,甚至担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会导致课堂的混乱而不敢去尝试。除了观念上的因素,部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和企业实践的经历,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无法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学改革的相关激励机制尚未健全,也无法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所有的这些问题,使当前的高职课程改革失去了动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与之配套,同时,还需要各种真实或仿真的实验实训条件。然而,众多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现状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另外,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资源种类单一、数量少、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自主学习”只能是一个口号。

(三)教学评价无法对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两方面的评价。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客观反映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过程起到重要的督促和激励作用。课程改革势必要求教学评价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当前,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教学评价方式与课程不相适应的状况,是我们在讨论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师教学工作过程评价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大于内容。对授课计划、教学设计、课件等文档类的东西,过于强调所谓的“格式”,而对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理念等则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这会在无形中形成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形式主义认识,忽视对课程内涵的关注,或将直接导致课程改革沦为“课程改格”。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也同样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来与之匹配。相对于改革之前的课程评价标准,目前很多课程在评价形式上除了教师评价和书面考试评价,还加入了学生自评、互评和过程考核;在评价指标上加入了学生的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容,这应当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然而,这仍然是一种封闭的课程评价体制,无法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对课程评价标准的要求。

(四)校企合作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企业一线,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应当围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来实施。这就要求高职课程改革要在深入研究企业真实需求、有企业充分参与的条件下进行。然而,众多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却恰恰忽视了校企合作的作用,这也是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是由于我们的校企合作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了课程开发的前期调研不够充分,结果众多课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也使我们的专任教师无法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历练,使得所谓的“双师素质”大打折扣;同时,学校也无法从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师资结构无法获得有效改善;缺少了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是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促进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因。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类实训实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真实工作环境的创设也亟需更多企业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企合作”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高职课程改革和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如何才能解除诸多制约因素对高职课程改革的困扰,从而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呢?除了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推动作用外,从学校角度来看,应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保证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课程开发对于所有的参与者是在进行一种尝试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所有的课程开发人员都要树立起课程开发的研究意识。既然把课程开发过程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就应当保证这一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针对部分高职课程定位不明确这一现状,课程开发人员应当把中职院校、培训机构和普通高等院校的相关课程与高职课程进行科学的横向对比,并结合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而给高职教育这一独特教育类型的课程以准确定位。其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要能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高等性”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非常突出且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2)课程要能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满足生产一线的需要;(3)课程要能体现高职教育的“育人”这一重要功能,要实现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如前文所述,课程质量达不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是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制定课程评估制度,对已经实施过改革的课程要进行“适用性”评价,认真分析新课程的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对于缺陷过多、问题严重的课程应予以淘汰,重新开发。目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方法已相对成熟,在实施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脚踏实地,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急功近利、重数量轻质量、简单套用格式的“”式课程开发,确保课程开发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总的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认真分析传统课程的弊病之所在;(2)严格遵循课程开发步骤,到企业一线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收集相关数据,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整合,进而转换成课程;(3)通过学生座谈、学情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重视学生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作用;(4)注重课程之间的融合和衔接,课程体系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5)单个学习情境的设置要能再现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情境间的关系要符合“系统化”设计的原则。

(二)为课程改革提供资源保障,重在提升师资水平

教师在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笔者以为,提升师资水平,改善师资结构,将教师在目前课程改革中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校双向共同努力的过程。

从教师方面来看,首要的就是转变观念、树立改革意识。教师要从自身职业规划和自身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当前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增强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危机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开发,深刻理解“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涵,增强对新课程模式的认可度;要具有学习精神,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职教理论和驾驭新课程的方法;要深入企业调研,参加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为课程改革补充新鲜血液;要具有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和创新的品质。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要从机制建设方面给予课程改革以有力支持,营造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实施课程改革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其次,要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各种必要的物力支持,帮助教师解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研修促进教师成长。再次,要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让那些来自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实践专家真正走进课堂,而不是让他们的名字永远停留在聘任协议上。

对于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实训条件和理实一体化教室等硬件资源,要以“实用”和“够用”为建设原则。要让教学设施能够为课程设置服务,而不是课程设置受制于教学设施。同时,还必须考虑不同类型实验、实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衔接,实现教学条件的系统化设计。要达到这种目标,除了学校自身的投入,还必须借助企业的参与。针对课程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杜绝各类资源的简单堆砌,重点从资源的丰富性与前瞻性和案例的启发性与完整性等方面提高质量。

(三)实施注重内涵的开放型教学评价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经过众多高职院校教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经验。简单地把这些经验“模式化”,并用这种所谓的“模式”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这在许多高职院校并不鲜见。对于还处在探索阶段的高职课程改革来说,注重“内涵”的教学评价比追求“模式”来得更为紧迫。当前,许多冠以各种“模式”的经验,事实上还不具备“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现代汉语词典》)的基本特征。

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要着重考察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理念和可操作性,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督”和“导”两方面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访谈了解教师课堂组织的真实情况,将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评价与学生评教意见进行比较分析,尽量做到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这其中要特别注意结合不同课程的自身特点制定具体的评价细则,避免教学评价方式上的“一刀切”现象。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要以社会、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外部评价主体加入的“开放型”评价体系取代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封闭型”课程评价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实践专家参与评价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并以制度的形式保障这种校企互动的常态化和有效性;有条件的院校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将学生作品直接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同时,还可以通过企业跟踪调查、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持续评价,从而增强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如前所述,校企合作落实不到位已经成为制约高职课程改革的“瓶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0-2020年)》针对校企合作的现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是国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对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有力支持。从高职院校自身角度来看,打破“瓶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找出校企合作难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找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出路。企业要生存就必须盈利,因此,从企业角度讲,与学校合作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能从学校获取有用资源,从而增强盈利能力;而学校方面则希望借助企业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就业导向的办学目标。从现实来看,企业无法从校企合作中获利是导致校企合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企业希望学校为其带来技术革新和改良,提供新产品和新发明,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需要学校给予人力资源培训,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苦练内功,演好培训导师的角色;企业发展需要引进大量高技能人才,则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当企业的利益得以实现,校企合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其次,要注重校企合作的质量,发挥示范合作基地的带动作用。高职院校应当花大力气重点建设几个效益好、影响大的校企合作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良好口碑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避免那种无实质性合作内容的全面撒网式合作。

再次,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除了设立专职部门开展校企合作,学校还应做好部门间的协调,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推进校企合作的工作中来,从制度上保障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权益。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内涵建设需要我们树立课程改革的研究意识,从严谨科学地开发课程、提升教学资源质量、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及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断推进课程改革这项系统工程。当课程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我们应对走过的改革之路进行认真反思,梳理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6.

[2]赵志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J].职教论坛,2009(9):1.

[3]魏振乾,丁钟复.基于“体验学习”视角的高职课程改革反思[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02.

[4]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124.

[5]徐国庆.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内涵及其文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8.

[6]赵志群.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若干重要理论研究课题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1(3):6.

第3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公布,中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末的美国,兴盛于70~80年代的欧美。伴随着此轮的课程改革,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地凸显出来,教育界开始并致力于研究中国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历来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国内学者连榕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三个明确的特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当然,所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前提都建立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一点上。学者卢乃桂综合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具有包容性特点的定义: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离开了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课程改革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1.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发展的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与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的教育现状与教师质量与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显现出明显的差距,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正处在新的一段,进入了从满足数量的要求向质量的提高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想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首先必须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契机

台湾学者周书卿认为:当教师与学生成为课程的真正主体,其经营与知识成为课程建构的主要内涵,我们才算有一个真正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确立了教师在课程中的真实主体身份,帮助教师由被动参与课改的“边缘人”走向了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源泉。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大方面。其中本体性知识指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

学知识。这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是构成教师专业知识的整体。

三、课程改革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从教育的内部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且,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进程,也关系到学校与学生的未来。

1.基于自我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群体想要谋求集体的专业发展,前提是教师个人与自我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与提高,同时也具有自主性和反思性两个

特点。

(1)自主性

教师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发挥自主性,运用自主策略,在元认知的调控下获得发展的过程。作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上级,应充分相信教师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与发展,应相信教师的教育智慧,切勿因标准化的改革而剥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使教师承担

着来自外界的责任和压力,屈服于外在强加的要求,从而减少了教师对教育的创造性和自。

(2)实践――反思性

目前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育研究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与反思作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实践反思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通过长时期不懈的自我积累。首先,教师应先做好思想意识的教育实践与反思的准备,不要害怕自身能力的限制,要明确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教师应该进行长期、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再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反思实践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寻求理论上的支撑,探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最后,应回到实践中验证探讨的结果是否有效,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反馈。

2.基于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教师个体生涯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情感的发展,还涉及与学校、社会等更广阔情境的道德与政治因素。教师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重要场合即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基于学校而言,面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个问题,学校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环境性

学校的环境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学校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位,致力于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机会。学校应尊重教师的自主性,给予教师充分的空间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激发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

学校应该致力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领导应尊重教师,创建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应互相尊重,构建学习共同体,成为教育教学上的好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力图全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践共同体

同一学校中的教师应自觉地构建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的成员应积极地交流教育教学问题,在教育理论上相互探讨,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协作,激发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构成稳定的共同体的内部结构。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时还是实践共同体的专业发展。实践共同体的教师资源丰富、教师具有多样性、相互提供持续的发展力量与支持,实践共同体不仅作为学校的一种组织形式出现,它还可以通过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从而形成一种隐性的教师文化,为教师的个人以及集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有效的环境与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2.

[2]卢乃桂.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03).

[3]Day,C..Developing Teachers:the Challenges of Life long

第4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0-02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虽然高中语文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内涵不深入

目前,由于我国高中院校面临着非常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导致大部分高中院校语文老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搞“一言堂”,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这种方式只突出了基础知识的讲授,片面的强调了成绩的重要性,而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内涵不仅仅是讲授语文基础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式的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个别教师仍然沿用原来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具体行动来践行新课程改革。

2.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问了活跃课堂气氛,经常会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是进行一些情景演示,这种方式虽然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善并活跃课堂气氛,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但从深层次来分析,教师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所进行的讨论和情景演示,往往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或毫不相关,这样既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也会在学生中逐步形成一些对语文课程的片面化的理解。长此以往,不能达到高效的语文教学效果,也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多媒体应用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存在矛盾

语文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与现代科技的高度结合,给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工具,也为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我国一部分高中院校为了提倡体现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每一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久而久之,高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工具出现了依赖性,甚至出现没有多媒体,就没办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课堂及教学的趣味性,但也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学生对书本的情感,对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选修课缺失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从实际情况来看,各高中院校为了提高语文成绩,都将语文选修课改成了语文必修课,即便是有一些学校开展了选修课,其选修课程也是按照高考大纲来进行设定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师的培训,加深教师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

目前,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深深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内涵的理解,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必须要不断的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改变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僵化思想,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和拓展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深层次理解高中语文教育的内涵,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2.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明确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协调好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不能全盘使用多媒体教学莫斯而全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创设轻松、和谐的良好教学氛围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建立师生间平等互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教师要创设平等的交流环境,通过对话、讨论等形式,使师生之间形成实质性的互动关系,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与碰撞,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欲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4.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置并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要切实了解高中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由简入难,由浅入深,设置并创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应有的语文专业知识,还能兼顾与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勇于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使学习既可以学习语文知识,又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J].科教文汇,2010(23):88-89.

第5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校长 课程领导 角色

校长角色的存在,是众多办校条件中的关键要素。校长在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校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却莫衷一是。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并根据其内涵来映射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

一、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领导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推进课程理解、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过程。[1] 校长在学校层面进行有效的课程领导,不仅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校长个人领导素养的集中体现。

目前,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层面对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进行阐释,在功能方面,托马斯·J·萨乔万尼提出,校长应为学校师生提供所需的优质资源,推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最终达到优质教育的目标。美国学者格拉索恩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目标,用以实现增加学生的学习品质,并且强调课程领导具有导向性。在角色任务方面,美国学者克鲁格将课程领导分成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监督教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的气氛。我国学者黄显华认为,校长课程领导可能遵循两个路径,即对课程开发技术的领导和对课程文化的领导。[2] 主要是以转变学校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3]

从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方面,钟启泉学者指出,校长的课程管理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监控、监管,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学校的动力来自于上级和外部。而校长课程领导则从学校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学校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运行,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创造性地实施。[4]

从课程领导作为一种活动或者行为方面,高博诠学者认为,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通过一系列过程有效地达成课程既定的目标。杨明全学者认为,校长课程领导是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5]

二、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

校长课程领导理念的引入,使我国的课程体系得以长足发展,并在课程领导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其切入点,校长须从课程领导理念的更新入手采取详实的策略。校长课程领导应着力于课程的最基本元素,对教师观、课程观、学生观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教师观

课程领导理念的校本课程模式强调了作为最直接参与课程实践的教师,是拥有相当智慧的群体,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并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长需要关注、培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长与教师的协同努力,提高二者的专业素质。关注教师潜在的能力,使其内在动力得以发挥,最终使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同时此举将提高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与积极性,并成为课程发展的保障性条件,进而为课程发展提供支持。

2.学生观

课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观的差异作为课程管理模式的区分标志,起着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在课程的设计或是实施过程中,都应做到以学生为本,所设情境须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要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内容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校长课程领导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在校长课程领导理念下,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要为学生参与课程决策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引导学生发挥其内在潜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的目的。

3.课程观

课程领导的权力分享体现在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因此,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课程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通过探讨和反思对知识进行理解,把自身的情感与书本上的知识连结起来,使知识和师生的生活相融合,以丰富课程知识的价值。课程领导提倡人人都是课程的建构者,拥有对课程的不同释义。校长课程领导必须坚持动态式、生成性的课程观,坚持课程及其知识的发展性、开放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创造性建构的积极性。

三、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

1.理念提倡者

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领导观念。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关键是使他们理解并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有失偏颇,主观上对课程改革持消极的情绪,或认为课程改革与教师无关。因此,校长应协助教师改变观念,使教师理解并支持课程改革。校长作为理念的倡导者,应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从各个方面吸收接纳新课程改革的讯息,并用新的理念指导学校工作,才能促使教师行为与心理的转变,使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

2.专业引领者

校长应重点地针对课程领域进行领导,重视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不仅是首席教师的身份,更应是课程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校长的课程领导从各方面对其提出要求,如足够关心学校课程,将学校的课程发展划分到自身的责任范围之内。通过专业引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动担任课程开发、课程决策的角色,最终达到为学生提供良好发展机会的目的。

3.沟通协调者

在学校内部,教师难免会因观点不一致而各持己见,因此教师需要良好的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此时校长需要以协调者的身份,协调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的沟通。作为沟通协调者,校长要信任、支持教师,让教师表达个人的观点,及其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专业的特征,这从客观上阻碍了教师之间的对话。然而学校课程的发展强调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统整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专家在内的人员,因此校长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为教师提供交流、共事的机会,使得教师实现共同发展。

4.资源提供者

资源的支持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前提,因此校长应该确保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其他资源的效果与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得到物质及环境的支持。

课程领导没有所谓正确的领导角色模式,校长需要依据情况而选择最适合的领导角色。校长应该对自身领导角色具有清晰的定义,以避免角色冲突的发生,并且校长在明晰自身角色的范围与类型之后,须使教师与学生真正感受到其角色扮演带来的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教师课程领导的角色与任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4).

[2]黄显华.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林一钢,黄显华.课程领导内涵解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第6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课程改革是高职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文章从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促进工学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改革。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课程改革

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发展向丰富内涵转变的重要阶段,构建与职业需求有效接轨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高职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课程改革理念、目标、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估、教材及课程实施条件)、课程改革的组织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进行,以确保职业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是企业眼中的教育,因为反映着企业的需求;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因为需要企业的参与;是企业心中的教育,因为企业的满意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着专业结构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对接等现象,本文就是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通过高职课程的改革,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增强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课程改革必须要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高职课程改革的动力来自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优秀的教学团队是高职课程改革能否深入开展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求教师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还要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和较强实践活动组织能力。要加强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优化师资结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双师型”队伍,促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现代化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1)以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通过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与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让教师进入企业,熟悉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与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实践可以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2)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和灵活性,将企业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更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师傅充实到教学岗位。聘请部分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与专长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弥补学校技能训练师资的不足。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规范和教学实施能力培训,专兼职教师共同参加教研活动,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转贴于

1.确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课程改革和建设就要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打破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为主体的教学内容,课程按工作任务设计,按照实际工作岗位要求重新设计课程结构,进行以岗位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以真实的项目、案例、职业规范和程序等进行教学改革。要在了解专业的市场需求以及职业需求上,对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优化设计学习内容,提出课程建设及教学标准建议,最后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并构建学习情境,制定高职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建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和追求创新,使课程改革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

2.促进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高职教育课程要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多的课程教学是采用“理实一体”“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探索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方法——生产实训一体化教学车间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的方法是根据“做”与“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以“做”为主,“做”是学的基础,也是教的基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做事,并把事情做成,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把事做到更好、更精。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做”是一件事情,是三者不分先后顺序、有机融合、边做边学边教边创新的一件事情。

3.改革高职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改革长期以来的课程评价以知识记忆为主体、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课程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重视及时反馈课程评价结果,以引导和改进教学,将课程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相结合,操作技能与学习态度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成绩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使课程评价体系更加符合高职课程教育的特点。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重点

第7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现状;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45-02

一、引言

在教育领域,针对课程的改革是教育革新的关键手段,在每次整体课改后均会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明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掌握课改的内涵,才能做到在教学创新中以之为指导,提高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落实,部分学校虽然有效地改善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师对课改教材理解分析不到位,将课本知识笼统地灌输给学生的现象。为了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下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课改的现状。

二、当前高中生物课改取得的主要效果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变得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权威的教学模式,重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丰富了教学的方式及内容,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锻炼,更多地给予了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实施课改后的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与生物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深化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将现代时事更多地与生物知识互相关联,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整体而言,加强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塑造与培养。

三、新课改理念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理念的把握问题。在高中生物的课程改革中,新的改革理念减少了传统偏理论性教材知识所占的比例,增加了更多实际案例,虽然丰富了教学内容,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思维的拓展。在传统教材中,教师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筹备丰富的课外题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课本具体案例的增加,限制了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方式。例如,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的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中的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改后的教材将课程内容明确了其教学指向,主要是从物种灭绝、物种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后,养成关心物种、热爱环境及保护环境的价值观。从教师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原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将教学与生活联系,深化对内容的掌握及价值观念的培养,然而教材设置的教学方向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把握,限制了教材设计的范围。

2.偏理论性概念的模糊问题。新的生物课程改革中,对一些传统的探究概念进行了创新,模糊了对偏理论性概念的理解问题。在实验探究中,新课程改革在摩尔根实验及孟德尔实验中运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其将演绎法解释为传统探究中的常规探究手法。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明确概念的把握,则很容易将学生引入类比推理的误区,进而影响生物教学的效果。

3.教学手段的创新问题。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与创造能力,因此,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许多学校应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但在课堂教学中权衡探究式活动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不能很好把握的问题。教师既担心传统灌输式教学不能收到良好的课程效果,又考虑到无序的探究教学将会给课程教学效率带来影响,因此无法均衡两者所占的比重,致使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出现困难。针对某些偏理论的生物课程,如果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使课程探究变得索然无味,同时会致使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把握,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针对学生而言,学生需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提高课程的参与度,积极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与课程相关的选修内容,学会将生物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会自我归纳与总结,提升对课程把握的水平。

四、高中生物课改的前景分析

课程改革后的高中生物教材减弱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分量,强调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及问题意识的培养,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新的教材内容将重点放置于理论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与实验发现课程中的亮点,不仅能够了解生物知识的具体理论内容,同时增强了过程的探究。将每个教学模块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增设了选修栏目,拓宽了生物知识的范围,且在选修模块中,增设了传统课程中并没有涉及到的实践问题,深化了生物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今后的高中生物课改可以秉承新课程改革的优势,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方向出发,丰富其课程内容,增加更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教材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平衡统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包括在教材理念的把握、偏理论性概念的模糊及教学手段的创新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与发展。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不仅广大生物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同样,学生也需要转变学习知识的方式,更加自主地投入的生物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探析生物新课程的课改之路――生物课程如何实现向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J].教师,2011,(21).

第8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问题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自身的包容力与适应力融合了包含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在语言学习上,受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语文学科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地方语言因素干扰等,这些影响因素皆将会严重干扰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语文学习。对此,应不断提高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特殊性影响因素的重视,通过有效地创新性改革促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效性的提升。

一、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亦可以借文化之窗口入手,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的尊重亦应当以对文化的尊重为体现。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实为宝贵的资产,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借此途径强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最终作用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从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来看以西部居多,但遍布各地,为了保证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我国各民族教育机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宗教机构等等。在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民族教育体系的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所取得的成绩良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成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问题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全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束缚。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领域的竞争便越来越激烈,加之当前发展形势的紧张,“高学历”成为了当前人才竞争的重要筹码。为了提高“竞争力”,各阶段学校都开始将所关注的重点放在“升学率”方面,导致作用于教学实践中便致使教学模式定格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框架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方语言限制的作用下,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另一方面,我国民族地区所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异常丰富,民族文化同民族教育两者之间又具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因此有必要通过民族教育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然而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体系完善程度虽然越来越高,但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民族语文学科的开展也并没有将民族文化嵌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课程的设置也是直接采用着引进或翻译的模式,同民族文化之间架起了难以对接的鸿沟。而语文学科又凭借着人文属性承担着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这样的状况也就致使我国民族教育的问题越发明显。

三、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探索

一方面,应当迎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标准将多元文化寄予教育内容当中。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一直统一,民族地区语文基础课程的教材所承载的内容有限,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出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积极作用。而从我国民族文化来看,具有着多样性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有必要对民族教育的多元文化性予以高度重视,将宏观领域的教育政策问题向学校内部进行转移,致力于丰富小学语文课程文化内涵的多元化属性,对此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充我国民族文化体系,同时更能够借此强化小学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

另一方面,加大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少数民族教育同普通教育之间的重要差异即在于其所具有的民族性上,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基础教育课程除了具有传播知识的责任之外更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因此,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将民族的本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比如在小学语文学科课文的选择中适当引入当地民族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等,并根据当地民族的语言特点和风俗习惯对具体文化进行融入,使民族语文基础课程切实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此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促进教学价值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教育形势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难的必然趋势,然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理论的普及上,更应当全面涵盖到民族地区的特有文化切实发挥出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将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打造成展示民族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载体,确保课程在民族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

[2]隗峰,姚元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

第9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一、从数学教学看数学课程改革

1.数学学习的内涵

数学学习的实质包括学习的对象和数学作为一类学习活动的实质.就高中生而言,其学习数学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模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

2.数学课程改革

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心理规律的课程体系,确定全脑开发的数学教学,确立个性化的数学教学、人文教学、社会教学于一体的高中数学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达到高中时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发展走向成熟.

3.课程改革应从数学教学本质中改起

数学学科具有自己的高度抽象性、广泛应用性和逻辑严谨性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如下两方面: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驱动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思想方法体系的构建.②加大数学史在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受高考的影响,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只教高考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凡是高考不考的,老师不教,学生也不学,从而停止一些对教学任务有着潜在促进作用知识的传授.久而久之,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就被“库存”了,忽略了数学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数学新课程标准已把数学史作为理解数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的材料,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1.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从上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到70年代将学生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统一起来的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再到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逐渐建起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直至到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即学生的适应性,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我国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之后,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应充分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初步定型或成熟的特点.

2.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数学课程内容.对于数学课程的编制,不仅要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制定内容,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化和现代化,而且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还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其难易程度必须让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能接受,做到难易适中.如果数学课程内容过于直观易懂,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机制的发展;如果内容过难,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只有难易适中、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才能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

3.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的体系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