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药工程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国际化的趋势,为提高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质量,过去的十年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广泛重视。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1992年,开始进行建筑学、土木工程等6个工科专业评估,同时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1,2]。200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签约国,正式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16年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工程教育认证同时在我国全面开展[3]。全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开始于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到2016年已有12所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突出过程的持续改进。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中药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药物制剂与工程等内容。旨在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维护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运行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4]。制药工程的专业特点是实践性强、专业性强,其中实践教学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本文将结合传统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要求,探讨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一、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培养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验的课程设置中,内容涵盖药物合成、中药提取、药理学、制药设备、化学与仪器或设备的分析以及工程基础实验等。首先,实验内容均为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实验都是按照实验教材进行重复性实验,并且由教师逐个步骤进行指导,学生得到的数据与结果基本相同,出现的问题也大同小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其次,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每门课程根据课程情况设置实验内容,各学科之间关联性小,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培养,不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制药过程的复杂性、完整性和综合性[7,8]。最后,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要求中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安全和环境因素未列入教学内容中。基于以上问题,实验教学改革中应设计药学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化学药物(同一品种)的合成或中药的提取纯化、工艺设计、质量控制、药理学实验、药物制剂及制药设备或仪器实验,使学生巩固药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系统性和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题目的自选或根据教师成熟的科研结果,从查阅文献、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实验、分析结果和结论、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培养目标。除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加入《制药安全工程概论》等课程外,实验课程教师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实验安全教育和三废处理方法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同时也符合毕业要求中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意识。
二、建立完善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部分,能够加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9]。生产实习主要以参观、认识和参与生产的形式为主,由于学生人数多、生产周期、工厂检修和安全卫生等问题,存在实习单位落实难、学生动手机会少、参观走马观花及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等现象,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制药过程的整体、全面的了解受到限制[10]。因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完整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随着计算机在药物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校内仿真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仿真操作使学生对制药过程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安全和环保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生产实习之前,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制药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学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及结构、主要工艺参数、企业概况、产品工艺规程及安全环保问题进行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做好学生生产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条理有目的的学习。
三、改革教学模式,深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运用公式和数据,并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同时也是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的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题目设定上不能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教师给定的题目往往大同小异,并且可能与毕业设计或今后的工作关系不大,同组学生的设计内容基本相同。(2)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正确运用不能得到保证,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也不善于与指导教师沟通。设计过程中,还有部分理论课程没有进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和正确运用,也是导致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3)教学时间不利于保证学生课程设计的全覆盖,课程设计的时间固定为2周,且大部分与考研时间冲突,因此,导致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不参与,同组同学做了大部分工作。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探索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运用导入式或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设计开始前,由相关专业的理论课教师对课程设计中涉及的工艺流程、工艺计算、设备或仪器以及制药环境保护和安全等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学问题。其次,在每学期开学提前进行课程设计分组,在理论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设计题目的选择,学生可以尽早查阅文献和数据,开始进行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每周固定设置讨论教学环节,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学生各组间的讨论组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对考研学生,可以进行开放性课程设计模式,利用考研完成后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
四、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制药工程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教学环节[11,12]。目前,由于教师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师资结构等问题,大部分教师的毕业环节选题以科研项目为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导致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程设计的比例较低,质量也不高。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且在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对教师工程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组成毕业教学环节的“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建议各指导教师进行导向性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对于一些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以科研项目为主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系统的科研能力培养,从文献检索、文献总结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总结以及论文的撰写进行系统培养。对于准备进入生产岗位的学生,可以选择和工厂相关的品种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岗位特点,工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等内容。以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改革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的核心理念。
五、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等学校工程教育需转变人才培养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切实提升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社会及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深化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从而使实践教学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制药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静.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96-98.
[2]谢小银,刘冠辰,陈丽,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化学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的几点感悟[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6):41-43.
[3]王世盛,高志刚,郭修晗,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4):81-84.
[4]刘慧,张珩,祝宏,等.制药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初建[J].药学教育,2015,31(01):75-77.
[5]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1):45-48.
[6]冯修猛,王俊林,刘春凤,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295-297.
[7]钟方丽,陈帅,薛健飞,等.地方工科院校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12):30-33.
[8]王德利,汤海峰,刘永红,等.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15-17.
[9]叶云,钟英英,廖兰,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206-207.
[10]薛健飞,张扬,周鸿立,等.生物制药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70-73.
[11]杨华,王亚晶,王坚毅,等.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药学教育,2016,32(3):64-67.
关键词:制药工程;CDIO教学模式;改革
R-4;G642
制药工程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宽口径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制药工程知识,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药学、化学和工程学的新型交叉学科。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制药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化学和药学展开,对工程类课程重视不足,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如何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性研究,构筑有益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医药专业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本课题根据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牡丹江医学院药学综合实验改革的基础上,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现有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
一、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化学~药学为主,对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制药工程、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设计等工程类课程重视不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工程类课程在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相对忽略了对课程前沿性未知领域的关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为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致使工程类课程之间出现部分知识点重复现象,缺乏有机结合,浪费了一定的课时。同时又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创新能力弱。
3.实验课验证性实验居多,实验基本都是“依葫芦画瓢”,造成整个实验体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大实验,不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生产实践教学方面,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学习目的性较差,多以参观为主,学生对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工业化技术问题等方面知之甚少,能力不足。
二、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构建
CDIO工程教育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与诚信、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进行有机结合。本课题构建的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程类课程CDIO教学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制药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培养具备较强工作能力和深厚技术基础的应用型制药人才。
1.改革制药专业工程类课程。整理出制药专业各门工程类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对重复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注重承上启下。
2.理清各门课程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及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CDIO工程理念,建立以制药工程学、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和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制图课程教学为基础的制药工程专业核心工程类课程群,各课程在各年级交互进行、循序渐进、互相渗透、多层综合,见图1。
3.构建并实施构思―设计―实现―项目评估、修正和展示的CDIO教育模式,以项目式教学为手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工程观点。
根据项目规模和涉及课程范围将其划分为三级,一级项目为涉及单门课程的掌握与应用而设立的项目,主要体现在对应课程的实验环节;二级项目为基于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设立的项目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比赛活动;三级项目为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选题文献查阅设计方案确定设计计算绘制设计图纸及完成设计论文论文答辩教师评分及点评,全方位的训练了学生的多项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研发、创新和设计的能力。
4.建立工程类课程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工程类课程教学中,采用 “平时成绩 + 项目完成评价+ 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特别在项目完成评价中通过全过程非标准答案学业考核的手段,对学生在工程实践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价,更客观、全面的给出成绩。
5.把《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 理念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强化药品生产管理意识。GMP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全面结合GMP,如化工机械设备基础教学中,设备材质的选择要联系GMP要求讲授;制药工程项目设计中车间不同生产区域的划分,要严格符合 GMP 要求。
本课题研究的制药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在牡丹江医学院本科制药专业学生中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设计、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三届教改验班学生参加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制药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是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使用案例教学法和药厂参观实习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构思,采用项目化教学和操作课程设计训练帮助学生培养独自设计项目的能力,再通过操作综合实训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帮助学生实施自己的项目设计,最终通过参加全国制药工程设计大赛、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姚运金,徐川,杨保俊,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14,31(2):18-22.
[2]张婧,韩雁,梁志星.基于CDIO项目式教学的教师能力培养[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115-119.
关键词:学业预警;制药工程;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16-0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高考录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7%上升到如今的80%,学生素质呈相对下降趋势[1],导致学业问题也在逐年增加,试读、降级、退学学生人数也有明显攀升,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来解决这些学业问题,即建立高校学生的学业预警机制。
学业预警[2]是指学校依据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针对个别学生出现影响学业的情况,及时提醒学生本人并告知家长,通过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教育手段[3,4]。
一、学业预警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在2012年制订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散,或因学习成绩、违纪等问题延迟毕业、受到学籍处理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采取相应预警措施,进行帮扶[5]。
根据该管理办法,本校学生的学业预警类别分为五种,见表1。
学业预警等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见表2。学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并根据其所产生影响的程度,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
学业预警机制的构建及预警程序如下[5,6]:
第一,确定预警学生名单。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学习成绩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确定进入预警范围的学生。
第二,下发预警通知。学院向预警学生下达《学业预警通知书》,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同时将受预警学生名单发给学院教学秘书、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分析预警根源。辅导员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与家长沟通、找学生党员、干部及任课老师了解情况,查找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四,建立预警档案。辅导员详细记载学生受预警的原因、产生根源、帮扶情况、学生转变情况等,建立预警学生档案。
第五,制定学习计划。受预警学生要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要进行跟踪与监督。
第六,预警等级变更通知。对于受预警学生经过帮扶后发生转变,受预警等级发生了变更,要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
二、学业预警数据分析
根据学校的学业预警管理办法,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前四个学期的学业预警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教师针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业。
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有5个班级,共有学生177人,前四个学期开设课程34门。其中学业预警类别均为成绩预警,预警等级分别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共4个等级。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见表3所示。
从学业预警数据统计表可以看出,没有受到学业预警的人数占73.45%,而受到学业预警的47人中,蓝色预警的人数最多为34人,占19.21%,黄色和橙色预警人数分别为8人和3人,占4.52%和1.69%。红色预警人数最少为2人,占1.1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不及格的学生以不及格3门以内的低级别预警的最多。
图1是前四个学期开设的34门课程不及格人数的分布图,这些课程主要是学科的基础课。没有不及格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5人及5人以下的课程为14门,不及格人数6人及6人以上的课程为6门,这6门课程分别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其中生物化学不及格人数最多为32人。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药研制与研发、制药工艺设计、制剂生产质量管理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主要学习化学、药学、制药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学科基础课以化学类(四大化学)课程为主,因此这些课程讲授的难度和深度较其他学科大,学生普遍理解掌握不好,导致不及格人数较其他课程偏多。而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线性代数课程属于通识基础课,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加强。这些课程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在今后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表4是统计考试不及格门数所对应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以看出占73.45%的学生没有考试不及格,占大多数。而有17名学生有1门考试不及格,占总人数的9.60%,在学业预警人数的比例中最大;其他不及格2门及2门以上的占16.93%。比较发现随不及格门数的增加,对应人数及百分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低级别预警人数较多,而高级别预警人数相对较少。
三、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
根据前述学业预警数据的分析,结合本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和改进实施学业预警管理工作方法,对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对学业预警学生的帮扶措施主要根据学业预警等级的不同开展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6]。
(一)蓝色预警
蓝色预警学生为34人,占总人数的19.21%,人数较多,比例较大,为低级别预警。帮扶措施为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集体谈话,对预警同学提出严肃的正式的提醒,敦促学生端正态度,努力学习。了解每位同学的实际学习困难和造成课程不及格的原因,经询问发现部分同学是由于学习上的松懈、学习主观能动性差的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尽管这部分学生人数众多,但只要提醒帮扶措施得当,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及时通过补考及重修考试。
(二)黄色预警
黄色预警学生为8人,占总人数的4.52%,属于中等级别预警。针对这些学生,由班主任与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认识到成绩下降的严重后果,了解到个别学生由于在校外忙于打工而疏忽了学业。并与家长电话联系,通过家长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并不知道学生本人在校的学习情况。
(三)橙色预警
橙色预警学生为3人,占总人数的1.69%,属于高级别预警,这部分学生处于试读、降级边缘,班主任与辅导员每月与其交流一次,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提高重视的程度,督促、提醒和鼓励学生。需要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并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其查缺补漏、树立信心,尽快迎头赶上。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主要详细记录预警级别、预警原因、产生根源、帮助情况及学生转变情况等内容。
(四)红色预警
红色预警学生为2人,均为降级生,占总人数的1.13%,属于高级别的学业预警。这部分学生不及格课程较多,班主任和辅导员每两周与红色预警学生交流一次,帮助他们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耐心引导,细心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定期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协助学生提高成绩。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与其一对一的辅导和帮助。按照学校要求,这部分学生需要特别重点监控,建立学业预警档案,档案记录内容与橙色预警档案内容相同。
四、结语
高校学业预警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业预警机制是预防和解决学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业预警数据的详细分析,并了解学生预警的原因及产生根源,在学院、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下,对预警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教育和劝导,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帮扶,保证预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制药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及理论、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安府, 张 娜,沈海霞.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79-83.
[2] 陈一虹.大学生学业预警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176-177.
[3] 高明生.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7):209-210+212.
[4] 丁 宏.高校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研究与实践――基于黑龙江省某高校学业预警工作的调研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67-68.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上,以工程教育为例,两者存在以下区别。在知识构建上,应用型本科教育要为学生搭建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强调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和后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生理论知识构建上,以“够用”和“实用”为限,以满足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的操作性要求所需的知识为目标。
在能力培养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行业或专业领域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针对某些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用一句话表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要培养出合格的工程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员。
目前正在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各个院校都要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还有的是“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管是“理论基础实”,还是“厚基础”,虽字面说法不同,但实质相同,都强调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2大学物理课程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物理》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不论是机械工程、自动化工程、信息工程,还是化工工程、制药工程、地质工程,都离不开物理学理论。物理学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有一套完美的科学方法:理论与实验完美结合(通过观察或实验——提出假说——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理论——再经过实验检验,如此循环)、理想模型法、演绎法、归纳法等。物理学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彭振生将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归纳为九条:“逆向思维、类比思维、并列对称、等价转换、等效假定、叠加显微、依次简化、共轭互补、无限延伸等,这一套科学思维方法对自然科学其他领域及工程领域都有所裨益。”
举几例说明:在动物园里,是把动物关在笼子里,人在笼子外面看;在野生动物园里,动物放在树林里,而人在“笼子”(汽车)里看,野生动物园的这种构想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建筑桥梁,传统上都是用桥墩支撑桥体,这样桥下空间小,影响船只通行,现在建大桥,大多数用拉索换桥墩,运用的是等效转换思维。人们看病往往喜欢找老医生,认为老医生经验丰富,以前可能治好了同样病情的人,因此,只需要在以前开过的处方上稍作改动,这是运用类比思维。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大学物理课程对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能进行很好的训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掌握的。
3工程教育中如何改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
实施工程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减少理论课的课时。理论课的课时减少了,如何保证质量呢?这就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几年来,笔者所在的大学物理课程组在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1)王桂英等已发表的文章认为,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物理基础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后续学科专业课不同,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也不同。作为教学改革的尝试,课程组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实施按专业分层次教学。这项改革取得了成功,获得宿州学院2012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建立大学物理资源共享网站,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大学物理资源共享网站内容丰富,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描述、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试题库、试卷库、学习指导、教学录像、在线答疑等。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物理资源共享网站的建立具有前瞻性,十年以后课堂可能不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可能是通过网络学习。
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46-03
特色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特别是作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我校,只有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1,2]。特色专业是高校的一面旗帜,特色专业建设也是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的特色专业可以概括为: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4,5]。因此,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我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同时坚持“科学、创新、示范”的建设原则,不断增强特色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并以特色专业辐射和带动其他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校、院整体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校、院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我院专业设置概况
我院现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具有基础性强、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宽等特点,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更是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依靠理、工、医紧密结合,促使理工学科与医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生物工程是运用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原理,并与机械、电子、材料、医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程技术学科。我院于2005年设置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又增加了生物工程专业,现有学生300余名。
二、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优势
我校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西医类独立学院,医学专业已经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一特色优势为我院的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三个医学相关专业医药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省开设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二本及三本院校,如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专业大多是涉农方向,而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院校还不多,这就为我院建设医学特色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另外,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均为省级特色专业,这些经验是我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我院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特色专业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保证各项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发展规划和准确定位,同时兼顾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示范性等原则[6],我院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已有的医学专业优势,办出医学特色,使我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为我校其他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我院特色专业建设模式
1.构建具有生物基础和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5]。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为契机,改革课程和时间教学体系,构建了具有生物基础和医药特色的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为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凸显生物科学与医药融合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科学合理安排必修、选修课程。对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将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列为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多设置医药相关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等。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又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优质医学教育教学资源,体现生物科学与医学、药学的紧密结合,办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医药特色。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将专业基础课分成医学基础、电子学基础和医学仪器三大部分,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打破不同学科课程间的壁垒,把理、工、医多学科的交叉与相互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优化教学方法与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启发、讨论式教学。如: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开展网络教育。新乡医学院和我省多数高校都已经加大了网络示范课程的建设力度,一批精品课程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正在通过网络为广大学生服务。借此平台,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极大提高,师生互动沟通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解惑答疑之余探讨科研及教学管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因此,我校、院也于今年启动了网络示范课程建设,课程平台已搭建完成,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也已上传网络供师生共享,如细胞工程网络示范课程,有效促进了我院的教育教学效果和特色专业建设。(2)强化生物基础与医药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强是我院各专业的典型特点,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出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突出实践性教学也是我院专业建设的主要特色。第一,强化实验室教学,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将其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两个层次和几个系列,避免了实验内容的交叉重复,使其更加系统和符合客观规律,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第二,以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为基础,设立科技活动小组,尝试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同时举办实验技能竞赛等活动。第三,不断加强、扩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实习基地建设,尤其是以双赢实习基地为平台创新生产实习教学,如:加强我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野外经济动植物实习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金工实习及与“驼人集团”的合作等。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深化改革,探索“多样化、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6]。作为三本院校,我院特色专业建设始终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把“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把“满足学生考研、就业和用人单位需要”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品质和创新意识,构建“多样化、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治校兴业,人才为先;治教兴学,惟在得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障,近年来我院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聘任和引进方面向特色专业倾斜,在人员配备方面向特色专业靠拢,在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向特色专业侧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院充分利用新乡医学院的优良师资和各种有利条件,对专职教师进行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实践操作技能教学方面也成为能工巧匠,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培育高校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不仅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而且是打造学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7]。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我校应以自身专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学科配置,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三全学院特色的品牌专业,从根本上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彬让.试论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03):47-49.
[2]龙石银,曹朝晖,田英,等.生物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03-905.
[3]龙石银,张彩平,乔新惠,等.医药特色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31.
[4]刘德胜,张树平,代现平.医学院校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79-81.
[5]王元元.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26-28.
[6]牛国庆,王海娟.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229-332.
[7]宋毅,蒋达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32-2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地方本科高校
推动学科专业战略性调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更应主动适应转型发展,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理清思路,明确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
钦州学院地处北部湾顶端的钦州市,其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设置大专班,1982年更名为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07年,在广西高校中率先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无海洋学科的历史空白。2011年,自治区政府同意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推进项目。201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2014年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钦州学院作为广西的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自2006年专升本以后,明确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对接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
目前,钦州学院也是广西沿海1595公里大陆海岸线上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院校,广西唯一一所获得国家高级海船员培养培训资质和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及自治区政府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滨海校区占地2070亩。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本科专业45个,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3万人。现有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730人,高级职称人员250人、博士学位人员70人、硕士学位人员480人。有自治区特聘专家2人,外聘院士2人。有钦州市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人才项目2个, 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广西专家服务基地依托单位1个,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1个。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优势特色专业5个、特色优势专业群3个、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3个,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海洋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
近年来,学校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轮机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钦州学院――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被确定为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轮机工程、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石油化工专业群、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群、经济管理专业群等3个专业群被确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海洋科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获得8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其中“服务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涉海学科专业群建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当前,学校紧紧抓住广西加快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构建国际大通道、打造战略新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统一认识,坚定转型方向,明确办学定位
地方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显著标志,是看它是否真正融入社会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应准确把握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使命,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统一认识,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钦州学院不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咨询和讨论:
一是多次组织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深入广西沿海三市有关行业协会组织、重大产业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从产业、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两个维度,对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适应度进行分析,理清办学思路;
二是邀请领导、专家到校指导,明确改革方向。学校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德文、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合肥学院书记蔡敬民等专家到校指导,为学校发展问诊把脉,明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三是组织骨干教师和各级干部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兄弟学院考察调研,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
四是学校先后组织了“钦州学院提升服务北部湾经济区能力论坛”、“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等大讨论。
通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讨论,统一和强化了师生员工对学校办学定位的认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编制了《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定位与目标。确定了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成效
(一)建立融和共赢的校地校企合作关系
1.建立了良好的校地关系。地方高校能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地方,构建与地方政府融合共赢的新型关系。学校在多年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得到了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良好的融和共赢的校地关系,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2012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校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本科专业成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起校外教学委员会、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
学校紧紧围绕服务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的办学宗旨,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钦州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钦州学院发展定位规划(2014―2020)》,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对全校本科专业进行整理。2012年增设3个专业,2013年增设新闻学、车辆工程、财务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4年增设物联网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城市管理3个本科专业,2015年增设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化学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2016年增设金融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生物制药4个本科专业。学校现设置的本科专业达到45个, 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达到14个,工程、技术、经管理类专业达到23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48.7%。学科专业对接产业和产业链、创新链更加紧密,布局更趋合理。
2.构建特色和优势鲜明的专业集群。制定了《钦州学院转型发展工程总体实际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集群设置方案》、《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资助办法》、《钦州学院学科专业群建设评估标准》等文件。按照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和产业链的要求,确定建设十二个专业集群。其中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与渔业类、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类、航海类、石油与化工类、经济与管理类等5个应用性、海洋性特色鲜明的优势特色专业群,重点建设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电子信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0个优势特色专业,明确了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评估标准,初步建立了与地方产业和产业链对接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3.调整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自治区政府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和2015年初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加快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能力。
针对随着国家及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石油、化工、造船、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海洋开发等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以及我校专业设置集中度不够、办学基础薄弱、办学资源分散等问题,2015年4月,在历时近一年的广泛征询校内外专家意见后,经过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学术委员会、教代会执委会审议等民主程序制定了《钦州学院教学机构设置及专业调整方案》。遵循服务需求、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等原则,对学校教学机构及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组设立了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理学院等。通过这次教学机构和专业设置调整,增强了学校与地方企业行业的融合度,提高了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企业、行业的匹配度。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认真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2013年,启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和修订工作。在对地方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全面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逻辑路径,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4年7月颁布实施。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加强了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增设了专业认知、假期调研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理工类专业达到35%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30%以上;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支持基于生产与服务实际应用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改革;按照专业认证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2.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按照应用型本科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整合理论课程,强化实践训练,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积极推进以工学交替、产教结合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技术、经管类专业进行以提高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与技能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改革试点,确定了油气储运工程等16个本科专业为第一批模块化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给予立项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建设期内给予经费资助。制定了《模块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分批组织到合肥学院考察学习,提高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效,扎实推进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3.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学合作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为国际所认可并实施”。以实现产学融通、学用互动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目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能支撑专业综合改革和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
引入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资3000多万元,共建“钦州市食品检验检疫中心”嵌入式实验室;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美丽华集团、钦州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与国家海洋局、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钦州市技术监督局、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等共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验室;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建了校内外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加强校地校企战略合作联盟建设,建设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按照每个专业群和每个本科专业都有明确的行业、产业合作伙伴的要求,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和产业链的能力。
三、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
(一)校企共建航海类专业
积极争取广西海事局、钦州市海事局的支持和指导,按照国际公约、国家法规、航运行业的要求和船员职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和船员教育与培训,共同推进我校航海类专业走向产教融合。学校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轮机模拟器实验室、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验室等仿真实验室和水上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学校先后从国内知名航运公司引进持有船长、轮机长等适任证书的船员28名来校任教,并建立了教师定期上船制度,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占我校海运学院教师总数75%以上的师资队伍。学校建立了基于ISO9000族标准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
学校现已获得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海洋一级渔业船员培训资质,获准开展的海船船员教育和培训项目共22个。2013年,轮机工程专业获批为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立项项目。学校与钦州港口集团、桂钦船务有限公司、防城港瑞达海运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合作,联合培养航海类专业人才。2013年以来共为广西培训社会船员共4363人次。如表1。
(二)校企共建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
坭兴陶与紫砂陶、建水陶、荣昌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为钦州所独有。为振兴坭兴陶产业,学校通过钦州市工信委、科技局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与钦州市一批坭兴陶生产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创新基地,共同研发坭兴陶产品和建设“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品牌,实现产教融合,取得显著效果。在“产品设计(坭兴陶设计方向)”专业建设上,引进企业智力资源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和教材资源开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取得显著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坭兴陶设计)先后被批为广西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省级精品课程两门,《钦州坭兴陶设计》获得省级重点教材立项,与钦州坭兴陶艺协会共建钦州市坭兴陶人才小高地,师生共申请坭兴陶外观造型设计专利有29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陶艺作品分别获国家级金奖6项、银奖4项、省级奖20多项。2011届学生廖提章的坭兴陶作品《印象・壮乡》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该作品于2012年3月18日被钦州市政府选定为国礼品,由时任总理送给来钦访问的马来西亚总理吉布提。
四、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的作用,形成三方合力
1.政府要出台政策,加强引导。政府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职责包括分类管理、转型指导等,要通过权力下放、政策优惠、财政扶持等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但在我们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当前觉最为急需的是政府尽快出台系列引导、管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2.学校要转变观念,主动转型。转型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涉及 发展定位、治理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群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法改革、评价方法等方面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定位,办出特色,敢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与企业、行业对接,深化产业融合,形成长效机制。
3.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合作发展。社会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业企业与高校密切互动,要获得高技能的劳动力和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必须把参与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工作,积极参与和融入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中,从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与学校形成合作双赢的发展格局。
(二)围绕转型发展定位,形成校内合力
学校多年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学校、二层单位、教师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作用,形成校内合力,才能最终实现转型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目标。
1.学校层面要强化主导作用。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学校章程和学校发展总体实施方案;密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从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2.二级学院要发挥主体作用。学校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在于产教融合,而产教融合要靠二级学院来组织实施。因此,二级学院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胆改革,大胆创新,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3.职能教辅部门要突出服务作用。根据学校转型发展需要,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要完善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切实帮助二级学院解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与科研、教职工工作与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4.教师要发挥改革创新的能动作用。教师是学校产教融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都必须通过教师和课程来完成。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新观念,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扎实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国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15(5):18- 20.
[2] 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5):P34- 35,45.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战略;专业教育
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其基本内涵是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医学器械工程等学科在生物学、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融合[1]。近几年来,其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中的七大新兴信息产业之一。在国内开办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24所高校中,已有7所高校分别获准纳入部级、省级、校级新兴信息产业立项建设计划。
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产生与发展
21世纪初叶,生命科学与信息产业的勃兴,引导着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信息产业,其已给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兴起带来发展优势与机遇。尤其是近20年来,各地高校自寻信息产业人才培养路径,有些高校在对当时原有的电子信息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医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调整培养目标及方向,进行课程体系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增加特色课程内容之后,用于培养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也有高校是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培养方向;还有的高校是直接申报专业,经严格的办学条件论证,获准开办新专业,这表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产生与发展应该是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的。尤其是2012年以后,在新增的本科教学目录中,正式确认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代码(080711T),这标志着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正式步入高等教育体系的轨道。
(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现状
2003年,四川大学申报并经论证,获教育部首准开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历经7年建设,并于2010年成功成为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隶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此后,全国多家高校相继申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据2014年统计,全国已有24所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中医药院校所占有一定比例。目前,全国高校现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在校生近4000人。据资料分析:从就业形势看,在1107个本科专业中,就业排名第268位,而在203个工学类专业中,就业排名第54位;从办学地域看,专业需求量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占23%;从就业行业看,需求量最多的行业是“制药、生物工程”,共占26%,就业前景很不错。
(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研究成果
1.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上,张颖等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对师资队伍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理论[2]。在知识体系方面,提出了重构知识体系,划定医药学基础、医学信息基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机应用等六门课程模块[3]。认为要调整现有的课程设置力求使学生对专业学习有清楚的目标,所学知识更加体系化。关于专业设置创新性问题,谭强等人提出了“专业课程及制订教学计划中,必须要遵循全面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统一、坚持由浅入深,同步推进、结合课程间的关联性安排教学进程的原则”[4]。我们认为这一原则具有实效性、衔接性、渐进性意义。
2.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所涉及的重要内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适用性问题。针对此问题,范蓉等基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将胚胎学教学理论知识与临床、科研链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链接(即一体化教学);将医学知识教育与人文修养链接,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综合素质”[5]。
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信息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解丹等人针对实践教学问题,结合本校的实践教学,研究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2+3+4”实践教学体系[6]。这比较符合全程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罗悦等人针对传统实践教学问题,提出实践教学特训营模式[7]。目前,已有不少院校践行了企业+医院“双轨制”实习模式,这是一项实践教学的重大改革。
4.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在研究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时,就有地方高校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五大系统的构想的提出。在其中的五大系统的构想中,也更深入地研究了以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估为核心的四维监控体系[8-9]。这为专业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质量建设中,值得研究的参考文献。
二、新兴信息产业与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信息产业与专业建设目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医药产业和信息产业相结合的医学信息工程这个新兴产业已经步入新时代。医学信息化将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发展,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新医改体制下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到20年代末,完成构建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基本目标是为全国30%的人口办理健康卡、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档案。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期望它会对全国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起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源课程
实现新兴信息产业战略,人才培养是关键,优化课程体系是基础,调整与教学内容改革要围绕新兴信息产业需求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在于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挖掘、明晰医学信息源课程,使医学信息达到大范围的覆盖。从信息管理角度来讲:明确四大教学内容为信息源:一是医疗保障信息,面向社会、服务全民身心健康的信息来源;二是卫生事业管理信息,面向卫生系统的宏观医学信息来源;三是医院管理信息,面向医疗内部机构的信息来源;四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信息,面向医疗器械行业研发、生产与市场营销的信息来源。就此来讲,这要求改革课程内容要与高校现有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专业、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医药信息专业相区别,从而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差异化地服务于公共卫生与医药信息市场的目的。
(三)信息技术与医药经济发展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步入新时代。目前,我国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的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发展医学工程技术可弥补这一专业人才缺少及其知识结构不完整的遗憾。特别是对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其对信息共享和处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医学信息产业还存在医、工结合不够紧密,技术产品落后、创新链条脱节和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在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上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开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培养信息工程技术人才都是适应时展的要求,是适应新兴信息产业岗位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四)数字技术与惠民工程战略
在当前职业教育面向国际化、建立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大环境中,尤其是许多地方高校处在本科职业技术教育转型期,专业教学改革应以课程结构调整与内容优化为核心,认知新一代信息产业包括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技术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等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标志着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被认为是新一代“朝阳”产业。在信息产业上,将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推进医学与信息、材料等领域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增强新型医学信息工程产业开发技术与能力,建立与完善数字医疗系统、医学信息惠民工程,切实推进远程医疗,推广医疗信息管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创新信息产业视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把握专业发展优势与机遇
新兴信息产业,是21世纪新一代的阳光产业。2010年,教育部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列为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标志着我国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兴起。开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24所高校中,不少高校分别获准纳入部级、省级、校级新兴信息产业立项建设。这为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供了机遇,其将推动医学信息朝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方向进军。
(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国各级各类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课程体系的现状、较多的同质化现象出现,实现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倡导人才培养异质化目标,面向市场、产业部门,完善产业链。构建“校企结合”、“产教融合、校医合作”的三维构架培养的模式,完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培养优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路径、方式及其来源不同,因此我国现行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传统,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改革,改革的着眼点要以课程体系力求信息产业化为主要导向,纵向以国际先进学科专业观念为导向,横向移植并引用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秉承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及其相关、相近专业的办学传统与积累的经验,力求在产学研结合上寻找创新亮点,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需求,应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高校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工程,建立“以人为本、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证为导、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技能训练意识与能力培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加强实习基地(点)建设,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以人才质量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10]。这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柱,也是人才培养的通用法则、向导、标准。建设性、实质性措施要依据高校现实条件制定并进行有效调整总之,通过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面对地方高校转型与信息产业的兴起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笔者探讨了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这有利于促进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以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与国际化接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4]谭强,刘广,孙艳秋等.关于新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科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
[2]张颖,赵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5).
[3]蔡晓鸿,赵臻,解丹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2).
[5]范蓉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胚胎学》链接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1).
[6]解丹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C].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10).
[7]罗悦,温川飙,陶瑞卿等.特训营模式在医学信息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8]王能河.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9]王能河,吴基良,但汉久.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6).
私立高等教育是印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庞大、学科失衡、质量偏低和纯私立化等特征。面对市场化与商业化的冲击,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理念矛盾和现实矛盾。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中介组织和私立院校等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但受印度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断裂、全国性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及专门管理部门的缺失等影响,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充满挑战。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私立院校;印度
印度自独立以来诞生了大批高校,其高等教育系统逐渐呈现出发展迅速、数量庞大和形式多样等特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印度私立院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特征、矛盾以及印度各界所采取的策略,对重新认识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也能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特征
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独立前的自由发展、独立后经历国有化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再到如今的高等教育主导地位,可谓是几经沉浮。
(一)规模庞大,发展迅速
据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调查,印度独立之初只有20所大学以及约500所学院,到2014年9月已分别激增至757所和38056所,此外还有11922所独立机构(stand-aloneinstitutions)①,增长速度极快。2014年,印度私立自筹经费学院(private-unaidedcolleges)已占印度学院总数的61%,私立公助学院(private-aidedcolleges)占15%;印度私立大学(privateuniversities)和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institutiondeemedtobeuniversity)则分别占印度大学总数的23%和10%。②可见,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早已占据印度高等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
(二)学科失衡,侧重专业教育
印度高等教育依照学科可分为文科、理科、商科、工科、教育、医学、农学、法律、兽医和其他十大门类,其中,文科、理科与商科被称作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其余各科被称为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受殖民时期教育观念的影响,印度传统公立大学及学院大多重视普通教育,所开设的课程也多与文、理、商科密切相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筹经费学院,该类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相连,灵活性较大,主要集中在工程、医学、管理和法学等就业前景与就业市场较好的实用性学科领域。以安得拉邦(AndhraPradesh)为例,2001年共有95所自筹经费工程学院与303所自筹经费医学院,公立性质的工程学院与医学院仅分别为11所、25所。①
(三)建设不足,质量堪忧
质量问题长期困扰着印度的高等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高校由于经费、管理等原因,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以自筹经费学院为代表的全新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私人办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营利,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印度高等教育的质量下滑问题。据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GrantsCommission,以下简称UGC)的调查显示,2008年在印度具体负责办学的大学附属学院中,只有14%的学院办学质量有保证。②而在这些附属学院中,私立性质又占了绝大部分。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印度私立院校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并不多,师资力量也不符合相关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四)纯私立化发展趋势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较为多样,主要包括私立公助学院、自筹经费学院、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和私立大学四种类型。虽然同属私立性质,但是四者在办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其中,私立公助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公私合作性质,后三者是纯粹意义上的私立高等教育。随着私营化程度的加深,印度纯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数量与规模上迅猛发展。
二、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理念与现实矛盾
随着印度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其内在矛盾也日渐突显。从理念与现实两方面入手,理清私立高等教育的系列矛盾,有利于把握其内在规律,探寻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念矛盾
1.教育理念与市场理念的矛盾。在印度公立大学中,专业课程设置多以文、理、商科等普通教育为主,工程、医学、法律等专业教育涉及较少。随着全球化及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实用性专业课程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类课程与市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以工程技术教育、医学教育等为代表的各类专业教育,开始受到私人办学者们的青睐,许多自筹经费学院相继开设实用性学科专业,且发展态势良好。面对市场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印度私人投资者进军高等教育领域,对高等教育理念尤其是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定位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除自筹经费学院等私立性质的高校外,一些印度公立大学也相继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开设了市场性较强的自费专业。在市场与就业面前,印度私立院校毅然选择培养专业型人才,而部分公立大学也开始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2.公益性与营利性的矛盾。人们对于高等教育属性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较为突出。到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显著进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积极寻求实现大众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开始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属性,观念也逐渐转变。如今,公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属性有了相对一致的认识,即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既有公益性,又有私益特征。③这种认识的改变,为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既然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个人亦能从中获益,政府就不用承担起高等教育的全部费用,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也无须再分担这笔费用。此外,虽然印度法律明确指出教育是非营利性的,但私立院校收取合理比例的办学经费也得到认可,其公益性与营利性矛盾较为突出。
3.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高等教育以往重视培养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今则逐渐转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随着国家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竞争备受关注,印度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鼓励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各类研究活动。印度私立院校以培养专业实践型人才为主,直接为印度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助力。高校需要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经济动力支持,在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会与其培养学生精神世界的传统职能发生冲突。如何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印度私立院校今后将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应然与实然的隔阂:现实矛盾
1.自治与责任的矛盾。自治是高校履行责任的基础与前提。如果缺乏一定程度的自由,高校可能无法履行自身的责任及义务。①受政治干预与资金束缚的影响,印度高校的自治权力已遭到破坏。从独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开展了“高校国有化”运动,通过提供财政资助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干预高校活动,许多印度高校的自治权力已徒有虚名。之后,虽然管理权限下放到邦一级且具有较为完备的地区质量保障体系,但印度高校自治与责任的高效统一仍未实现。②对私立院校而言,虽然基本不依赖政府拨款,所受财政干预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享有完全的自治权。以自筹经费学院为例,其需先向邦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所在辖区大学的附属认可等层层关卡,自治权力同样受到侵害。私立院校只有获得更多的自由,才能有时间与精力开展工作,才能更自主、高效地履行责任。当然,有效的监督机制及制度安排是高校自治的前提。
2.自主与纳附的矛盾。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纳附制。它以1836年的伦敦大学为模型,是母体大学与其附属学院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母体大学一般不进行教学,而是为附属学院制定教学大纲、组织考试等,教学工作多在附属学院中开展。以自筹经费学院为代表的诸多印度私立院校,就是纳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殖民时期开始,纳附制就对印度的大学及其附属学院产生了巨大限制。虽然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发展自治学院的方式来逐渐克服这种体制带来的弊端,母体大学也逐渐开展教学与研究等活动,但均未取得预期效果。可以说,纳附制的消极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对附属学院的学术自治性、积极性等起到了压制作用,因为这些学院没有学位授予权,其教学大纲、考试制度等都要严格遵循母体大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母体大学而言,管理附属学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阻碍了大学的创造性发展。例如,孟买大学拥有364所附属学院,加尔各答大学拥有170所,德里大学则有83所,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在附属学院中学习,却是由大学负责其大量的考试工作。③由于印度私立院校中大部分为附属学院,纳附制的存在限制了该类学院的自主发展,使其一味配合母体大学的考试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活动的创新。
3.纵向分权与横向管理的矛盾。在纵向管理上,印度高等教育主要采取中央与邦共同管理的形式。中央政府往往负责全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重大决策,通过UGC为各高校拨款、建立中央大学等,人力资源开发部是其实现对全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部门。邦政府则主要负责邦立大学及学院的创办,为其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的经费。迄今为止,印度还未出台统一的全国性的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因此各邦依据其实情,制定本邦的私立大学法。独立后,为了使专业结构适应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印度政府建立了几所理工学院,之后又成立技术教育局,专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部的高等教育司下又分设大学与高等教育局、技术教育局,负责管理高等教育领域的不同事务。这种纵向的分权合作、横向的复杂分工,导致印度高等教育管理在总体上呈现断裂性。具体来看,纵向的分权使得中央统筹偏弱,难以在宏观上把控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致使私立院校的发展缺乏明确性与清晰性;横向的复杂分工使得各机构出现职能重叠的情况,不仅影响政府工作效率,也给许多高校尤其是普遍开设技术教育专业的私立院校带来诸多不便。
三、关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
对于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系列矛盾,印度政府、各类中介组织和私立院校等都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一)印度政府的战略性部署
市场因素的加强,并不意味着政府将从高等教育系统中退出。因此,要解决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政府的地位不容置疑。
1.构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改善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印度政府从前期准入与后期管理等维度构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在准入机制上,对不同类型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有着不同的规定,对自筹经费学院的限制相对较少,只要通过邦政府的审查及满足大学基本要求即可;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则需符合独立办学的系列标准,包括拥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开展研究生教育和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等;私立大学的准入条件是最为严苛的,耗时也较长。由于印度至今尚未有全国性的私立高等教育法案,因此各私立大学的创办须通过各邦的私立大学法,并遵守UGC的相关规定。以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较好的拉贾斯坦邦(Rajasthan)为例,该邦于2005年制定了私立大学法,之后又于2007年了单独的“私立大学建设指南”,对私立大学的设立及管理等有较详细的说明,不仅办学主体的准入条件较严格,整个审批过程也十分繁杂,仅向邦政府递交的申请报告书中就有26项具体要求,涵盖办学宗旨、经费来源、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①同时,印度各邦政府也对本邦的私立大学实行严格的管理。喜马偕尔邦(HimachalPradesh)在关于建立与管理私立大学的法案中就指出:“邦政府有权对本邦私立大学进行监管,邦政府就其关于评估纠正的结果与大学进行交流,大学应采取必要的行动以确保能够遵守政府的建议,如果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执行,政府将给予该校一定的约束。”②印度中央政府层面对私立院校的发展也愈加重视,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增强私立院校的运行透明度,要求它们向社会公开在招生、学费、教员、项目和财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③此外,印度国家评估与鉴定委员会(NationalAssessmentandAccreditationCouncil)也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倡导公私合作新模式。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关于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随后在世界各国盛行。印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公私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指出:“在高等教育领域内,要通过可行、有创造性的公私合作模式,积极推进私有化改革进程,从更务实的角度重新考察现有的教育‘非营利’规定。”④印度政府尝试通过与私营部门共同出资建校或与著名的公司合作建立教育机构,鼓励传统大学与“相当于大学的机构”共同开发课程,以推进高等教育的公私合作。该模式对于印度高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印度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运用,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政府与市场的互相协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保证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公平。⑤其实,这也是印度政府为改变私立高等教育现状与缓解公益性及营利性矛盾所进行的积极尝试,通过合作双方签署合约,获得政府及私营部门双方的优势资源,使高校在办学设施及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可以说,这种公私合作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实现了共赢,促进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印度私立高校有了新的发展前景。
3.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全球化与科技化增强了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为了提升私立院校的办学水平,印度政府努力推进国内私立院校与国外著名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哈里亚纳邦(Hary-ana)的O.P.JindalGlobalUniversity(JGU)为例,该校在调查研究、会议举办和项目交换等方面,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及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积极开展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这些名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师资等被引入印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印度私立高等教育体系。2011年,共有161所外国教育机构和143所印度高校在641个多水平、跨学科的项目中实现了合作。①此外,印度政府还于2010年通过了《外国教育机构法》,在法律上保障来印度投资办学的国外投资者的权益,进一步丰富了印度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外高校加强合作交流,为印度私立院校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育资源及理念,促进其快速发展,使其既能兼顾学生培养,又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二)中介组织的协调性机制
中介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在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政府部门设立,是连接政府与高校的重要纽带。
1.完善拨款监管体系。在印度,没有任何一所高校的专业能够涵盖所有学科,因此,为了既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又保证其质量,各高校应有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并重点打造。而对于其他学科专业,则可采取与以该学科为特色专业的高校合作的方式进行,由此便涉及“合作”与“专业性”的问题。UGC在及时、全面了解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合作情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印度高校间合作沟通的桥梁。印度中央政府赋予人力资源开发部下设的教育司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而教育司又通过UGC来具体行使这一权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UGC是一种半官方、半独立性的机构。②作为印度高等教育重要的中介组织之一,UGC通过提供拨款等方式,在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提高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除私立大学外,自筹经费学院和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都适用于接受UGC的拨款。为获取更多的经费支持,此类院校会遵守UGC的相关规章与制度,这就为UGC参与监管创造了条件。当然,为了更合理地解决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及矛盾,UGC还应不断完善拨款监管体系。
2.关注专业教育。除UGC外,印度还有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印度医学委员会和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等诸多由政府设立或社会团体参与的中介组织,它们通过制定相关领域内的规章制度、设立各类研究基金等方式,在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积极的协调作用。与UGC不同,这些组织机构都在具体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例如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就对全印度技术教育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与协调,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则主要面向印度的农业高等教育等。由于印度私立院校多以专业教育为主,因此,它们与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等组织的联系也相对紧密。这类组织对印度私立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引导作用,从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实施到评价,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加强对印度私立院校专业教育的引导,帮助各院校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及定位。尽管组织机构间分散、缺乏宏观性调控,但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等中介组织的运行,对于印度错综复杂的分权管理模式亦是一种突破。
(三)私立院校的自发性探索
高校自身对于改革主观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印度私立院校积极采取各种应对策略。
1.筹资渠道多样化。资金是遏制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突破这一限制,私立院校开始多角度、多方位地筹集资金。除向学生收取学费、争取企业赞助等形式,私立院校还通过对国外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的方式进行筹资。UGC就建议在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中,对免费生、付费生和非印度学生的收费按照1∶10∶20的比例,这可能延伸到全印度私立的非资专业机构中。③此外,在诸多世界名校中,校友资助在其资金来源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印度私立院校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虽然该模式还未盛行,但在印度的一些国家重点学院中已有典型案例,如从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毕业的学生,在事业有成定居美国后,向母校捐赠了200万美元。①如今,印度政府出台了大学捐赠税收全免的政策,无疑是对校友捐助的又一激励。上述形式多样的筹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而经济权的自主是印度私立院校自治与履责的基础。
2.校企合作创新化。面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加强与知名企业间的合作,逐渐成为许多印度私立院校的战略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研究开始改变以往单一学科的特性,逐渐走向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涉及科技、制药等领域的研究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因此印度许多私立院校便采用与企业合作的形式。这是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高校为企业提供材料鉴定、设备检测及诸如电脑软件开发、组织调查等相关咨询服务,为技术人员、工程师等提供培训项目等;企业则通过资助来促进高校教学的发展,支持高校的研究项目,为其提供昂贵、精密的设备等。②这是印度私立院校调和教育理念与市场理念矛盾所作的一种努力,许多印度私立院校通过创新式的合作获得了发展资金,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
3.学术管理革新化。除了改变外部环境,印度私立院校也开始进行内部革新。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履行高校责任,高等教育系统的学术及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在学术方面的改革包括:改变各类课程的准入程序;改进评估与测试方法;从年度测试转变为学期测试;采纳等级及信用系统;完善教师评价等。③同时,印度许多私立院校在学科课程的设置上也紧跟市场步伐,工程、医学和法律等实用性学科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一系列内部的深化改革,印度私立院校不断提高修养,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对那些想要摆脱纳附制束缚、升级为自筹经费“相当于大学的机构”或私立大学的学校来说,内部革新的意义更为重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安徽科技学院 校外实践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运行机制
校外实践教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和完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1]。安徽科技学院是安徽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创办于1950年,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改革之前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均是各自开设一门实验课,课程间相对独立,只强调单科内容,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及交叉性。本课题组以安徽科技学院中药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中药学专业现状,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对中药学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校外实践教育运行机制。
1. 目前校外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部以及很多学校都在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个学校的实践教育条件在本科教育评估的促进下大大改善。目前高校实践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陈旧,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基本功能毫无疑问是必需的,但仅有这三个功能,还不能称得上好的教育。教与学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填鸭式教学。实践教育环节基本上是在老师确定的框架中进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学手段过于传统。我国高校仍然存在普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认为学生学不好是学生的事,导致学生的独立性、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日渐消蚀。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影响,例如,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单一。(3) 管理意识强,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我们通常为学生设计完整的专业体系,例如,人才培养方案里明确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不仅有本专业的课,还有专业外的选修课。学生选修外专业的课程虽然给予学生一定的扩展知识的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学生依然处于相当严重的束缚之中。在我国高校,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宽容而又严肃的学术氛围还没养成,阻碍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2、3]。
2.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探索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校外实践教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和完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
3.校外实践教育体系探索
校外实践教育体系是是开展校外实践教育的基础,探索校外实践教育机制关键是把实践教学从理论教学的延伸提升到主体地位,使理论教育真正服务于实践教育。(1)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转变。增强培养方案中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针对性,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安徽科技学院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高校,学院与时俱进对各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高水平应用型特点。中药学专业积极与用人单位和合作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实训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先后与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山东鲁抗等单位共同建设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强化过程监控,加强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2)创新校外实践教育组织形式。在校外实践教育过程中,每个校外实践教育岗位既是实践教育岗位也是生产岗位,针对每个实践岗位,建立一个校外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小组。校外实践基地模拟学校教师场景,教师模拟车间师傅角色,学生模拟学徒角色,以生产过程模拟教学实践过程,学生在生产中既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生产热情,也能学习到一线的生产工艺、仪器设备使用等。实践证明校外实践教育采用生产化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教师有激情的教,学生有兴趣的听的目的[4]。
4.校外实践教育考核方法探索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校外实践教育各阶段目标和具体环节目标,建立完善校外实践教育项目。以安徽科技学院中药学专业为例,建立完善校外实践教育考核方法。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以高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评价原则,坚持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坚持不同学科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学生、同行、教学督导、二级学院领导共同评价的原则,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5]。
5. 校企合作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适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1) 校企互动式模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场地、设备、原料,同时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校外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锻炼,学生既能学习到一流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使用技能,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为企业增添了活力,创造了价值。企业也实现了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的校企双方互赢模式。(2) 校企“订单”式合作模式。安徽科技学院中药学专业积极与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等开展“订单”式合作办学。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学生进入企业接受实践教育,毕业后更能够适应企业环境,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校外实践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实践教育实施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6、7]。
6.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办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因此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内训外聘等措施开拓“双师型”师资培养途径。(1)自主培养“双师型”教师,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重点大学进修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对新专业制定倾斜性政策,鼓励教师通过到合作企业进修实训获得职业资格;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定期选派一批教师赴美进修。(2)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到社会各行业中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引入社会力量发展高职教育,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8]。通过制定师资培养培训的制度, 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训,以安徽科技学院药学专业为例,三年内完成80%教师进入制药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建立一套鼓励优秀教师在专业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方曼,陈德军. 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8): 20-22.
[2]潘效军, 林, 吴强, 等.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产实习有效途径探索[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2): 39-41.
[3]王中玉. 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校企人才对接”的新路子[J].机械职业教育, 2007;25(8): 22-23.
[4]张东平,耿玉,刘献锋.校企共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1(25): 108-9.
[5]岳国英, 沈安衢, 梁曦. 创新高职高专IT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6(3): 69-71.
[6]金忠民,张东向,臧威,等. 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和措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24(1):94.
[7]邵红艳, 郑春龙. 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探讨. 实验室研究与索, 2007, 26(7): 119-121.
[8]蔡久评.论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J] 企业经济, 2007, 12(11):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