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的资产配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关系到所有参保职工的利益,涉及面广,运营成败关乎社会的稳定。一直以来,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金的转轨成本、未来收支缺口分析、财务收支平衡测算等方面,随着个人账户基金的逐步做实,基金的投资功能迫切需要发挥出来,关于基金投资管理、资产配置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不同于一般的金融投资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是养老保险基金必须坚持的投资原则,分散投资、实行资产组合管理是养老保险基金必须采取的方法。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运用改革将要开始之前,本文从分析养老保险基金资金运用的现状出发,针对基金资产配置面临的潜在风险,研究适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并用模拟方法探讨策略的可行性和资产配置带来的好处,为资金运用改革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用现状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关系到所有参保职工的利益,涉及面广,运营成败关乎社会的稳定。一直以来,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金的转轨成本、未来收支缺口分析、财务收支平衡测算等方面,随着个人账户基金的逐步做实,基金的投资功能迫切需要发挥出来,关于基金投资管理、资产配置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2.01亿人,占总人口的15.2%,基金规模达到7191.4亿元(2007年年末)。参与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部门包括中央、省、市的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考虑到基金的安全性和实际基金的积累不足,基金一直没有进行有效资金运用,没有发挥投资功能,没有参与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自2006年以来,我国选择一些省份作为试点进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做实工作,个人账户基金正在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实账化使基金投资运作成为可能,而整个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巨大的长期收支缺口,也使基金获取适当的投资回报变得非常迫切。
巨额的养老保险基金没有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提高养老保险系统的偿付能力,减轻未来的支付压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职能的外部环境条件已比较充分,进行养老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发挥基金的投资职能已变得比较迫切。表1给出了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潜在收益损失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养老基金积累的数额越来越大,而获取投资收益的能力却非常小,大部分年份,无论是社保基金的投资还是名义上存在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都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率,有两年记账利率明显低于通胀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不仅没有参与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没有实现有效的增值,而且面临通胀带来的贬值风险。国际上公共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在7%左右,对比这个数字,在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中,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合理的投资收益率应在高于7%,基金投资功能急需发挥出来。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比较
发挥养老保险的投资功能,首先要确定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大、可投资时期长,动态的看投资问题,实质是对养老基金持有金融资产在不同类型、品种间进行配置的问题。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根据资产组合原理,通过调整持有各种不同类型资产的持有比例,投资者可以设计出不同期望收益和方差的资产组合。有效地资产组合要么满足在期望一定的情况下方差最小,要么方差不超过一定范围时能使期望收益最大。养老基金的资产管理者根据资产配置的目标在一系列有效资产组合中进行选择。表2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配置类型的基本分类,具体选择何种类型取决于管理者的战略目标。我国目前尽管面临潜在巨大的收支缺口,但近期的收支缺口和积累不足是由于转轨成本形成的,转轨成本可以采取基金系统之外的方法解决,再由于目前金融市场还不成熟,因此保守的目标比较适合,如选择低风险、持有资产与负债匹配等目标。
目标一旦确定,资产配置行动将从两个层次上逐次展开。这两个层次分别为战略性和战术性资产配置层次。
1、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的制定。战略性资产配置是指根据资产组合原理确定各种资产(典型的如债券、股票、现金)的持有比例范围,并在确定后维持平衡或相机变动。具体各种资产比例根据对收益的要求、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收益关系确定。保守型持有高风险资产如股票比例较低,激进型则较高。如国外有的养老基金投资于长期债券、股票和现金及等价物的资产比例固定在30%、60%、10%附近,并且允许基金经理在该比例基础上浮动5%。
尽管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但尚处于人口红利时期,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建立时间短,参保职工中在职缴费职工占绝大比例,尤其是个人账户中规模较大的支付在30年以后才会发生,因此,养老基金还处于积累阶段。对于个人账户,资产配置策略中恰好应该以持有资产股票等高风险资产为主。统筹账户没有像个人账户投资期限那样长,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统筹账户的未来债务期限结构来确定债券和股票的最优比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采用的几种比例见表3。
2、实施资产配置战略的动态策略。战略性资产配置决策制定后,需要跟踪资产组合,对资产组合实施动态的管理,并相机调整,根据调整方式不同,具体策略有强制再平衡、战术性策略和保险型策略。
整个养老基金宏观层面的资产组合配置中,当实际持有某资产超出既定比例时,通过买入表现较差的资产,卖出表现较好的资产将配置回归到既定长期目标上。这种策略称作强制性再平衡。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形时采用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一种是如果资产组合中某类资产表现明显好于其他资产,如牛市导致股票好于债券,这时股票在整个组合中的比例上升,超过既定的比例范围,则将新增缴费投资于债券但并不卖出股票。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股票市场突然大幅下降,战术性策略继续持有债券,但当有足够的信息证明股票市场已经出现机会,养老金管理者确信股票价格已经被低估,就会主动买入大量股票,从而增加资产中股票的比例。战术性资产配置利用金融市场的错误定价短期内超比例配置低估类资产,市场恢复后再回归长期战略,是一种积极的配置策略。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与再平衡策略、战术性资产配置决策恰好相反,当某些资产表现较差(如价格下跌)时,保险型资产配置策略减少对这些资产的投资,而当其表现较好时,就增加
在其上的投资。在市场表现持续上扬或下跌时,保险型策略优于其他策略;在相对平缓但波动性很强时,其表现差于其他策略。保险型策略较少被使用,当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持续趋势时,该策略使用最好。
3、对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投资。现金及等价物一般在资产配置中占有很小比例,但保持足量的现金资产非常必需:一是养老基金的缴费收入转用于退休支付需要一段时间,二是投资长期资产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而现金资产为这种等待提供暂时存放的处所。现金资产有很多种类型,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短期拆借、协议存款等。目前养老基金的现金资产是活期和协议存款,养老基金应当考虑拓宽持有现金工具的形式,在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优秀的管理者应当合理地分析缴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养老金支付。通过持有少量现金,审慎地建立现金平衡。在所有资产类型中,现金资产收益最低,因此,持有现金资产的数量应当受到限制以提高收益率。
三、实施资产配置策略的模拟分析
我们在本段给出实际环境过去和未来两种情景进行模拟,详细解决第一部分提到的几种风险不利情况下的管理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模拟方法考察资产配置策略在养老基金中的使用效果。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普遍建立,我们将模拟的时间设定为1998年7月-2008年7月。该期间,我国的经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后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的洗礼,时间跨度超出一个经济周期,并且期间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考虑资产在现金、债券和股票分配的组合方法,组合1不同产品上依次的配置比例固定为10%、30%、60%,组合2的比例固定为10%、60%、30%,根据股票上的比重大小不同,组合1可以被认为是激进型组合,组合2被认为是保守型组合。表4模拟出两种组合的逐年收益率,11年中,组合1年均复合收益率6.6%,组合2年均复合收益率6.1%。
假设用1998--2007年间的结余资金完成资产配置,则配置前与配置后的收益比较作出柱状图(未考虑2008年新增结余)。根据模拟分析可得,经过11年的积累,组合1基金积累值是实际积累值的2.5倍,组合2积累值为实际值的1.8倍,可以看出,由于养老基金投资功能的缺失,仅十几年的时间,养老基金的潜在收益损失达到了所有职工缴费形成的结余总额。由此可见,养老保险基金急需实施投资战略,确保基金实现增值。
四、执行投资战略面临的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战略,进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用,可以获得高收益,同时也将基金暴露于风险之中。目前环境下,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政策风险。法律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立法、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他们制定、修改和监督执行有关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行政指导对基金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法律不健全和政策的不稳定对养老基金资产组合的配置有很大的影响。坚持依法监管、保持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努力体现监管的前瞻性是降低该类风险的关键。
操作风险。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基金的内部管理还不够透明,缺少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管理机构,并且需要良好的行政管理与投资管理的协调机制。因此,在投资职能发挥的初期,组织能够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其中的关键包括如投资部门能够具有足够的权限和充分的资产管理能力,监管机构是否有效监督投资部门发挥投资职能,基金的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与投资部门协调运作等。科学合理的投资体系不只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还要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建立投资主体性组织,明确投资机构的权责范围,建立制衡、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是降低该类风险的关键。
通货膨胀风险。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名义工资上升,尽管这使基金的缴费收入增加,但从长期看,由于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也将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进行调整,通货膨胀又使养老基金的支付增加。总体上,通货膨胀使养老保险的债务规模大幅增加,并迫使基金提高缴费率或提高投资收益。从长期看,只有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战胜通货膨胀,才不会被动地提高缴费率。按照国外的经验,大比例的股票投资可以抵御通货膨胀,股票能够在抵消通货膨胀后提供6%-9%的年实际收益率。因此,资产配置决策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威胁时,需要衡量对基金持有资产价值和增大股票持有比例的利弊,从中作出选择。
市场风险。养老保险的资金置身于金融市场,基金就面临着市场风险。按照资产组合理论,投资充分分散可以消除非系统风险,从而降低市场风险。但养老基金不应过度分散资产范围。在积极投资策略下,基金通过承担额外风险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时投资可能会大比例集中到几项资产上,这就产生了过度投资导致的集中风险。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则不是消除风险,而是用一种可承受的风险代替不可承受的风险。管理者通过建立并执行科学的反应机制,当风险因素触及规定时及时对信息做出反应。
资产与负债匹配风险。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期限长,投资时间跨度上可能伴随着养老金发放数额的大幅调整,养老保险政策的巨大变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动,这都会改变养老保险基金承诺给付责任的期限结构改变,从而使资产难以与负债进行现金流的匹配。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精算分析,对未来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做出科学预测能有效降低该类风险。
五、结论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巨大的潜在收益损失,基金资产配置战略急需实施。有效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职能,对参保职工、政府和整个社会对有积极的影响。在目前金融市场不够完善,缺少足够的投资管理经验的前提下,投资战略的执行方法需要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论证,但制定并实施投资战略已经非常合适。即使基金完全在低风险资产上投资,获得的收益也会远高于现有利息收入水平,在近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股票市场进入熊市时期,持有股票类资产也将获得超出正常水平的收益。
关键词:寿险公司;资产配置;资金运用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截至2007年3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4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6344.1亿元,占比31%;债券投资9910.2亿元,占比48.5%;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3732.6亿元,占比18.3%。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在不断放宽,从投资银行存款、债券、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拓展到股权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业投资。虽然多元化的投资可以分散风险,但是如何在资产回报和承担风险间寻求合理平衡,就需要保险公司合理配置资产。
一、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意义
寿险公司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公司的利润,扩大积累和增强公司的偿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积累资金向投资的转化,通过资本市场等渠道,向外输出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寿险资产配置对公司的意义
寿险资产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的稳定。首先,寿险公司要实施经济补偿功能,寿险资金就必须不断保值增值。在寿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寿险资金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如果不对寿险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收取的保费将不足以保证履行将来的赔付义务,公司的经营费用也没有办法保证,这就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
其次,寿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寿险公司往往通过降价进行展业。费率的下降使得寿险公司的承保利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利润为负的情况,因此寿险公司更加需要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确保寿险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通过价格竞争来稳定或扩大市场份额。
(二)寿险资产配置对资本市场的意义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保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加快保险市场发展,推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的互动与协调,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寿险资产配置和资本市场是互动互补的关系。寿险资产配置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完成,寿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可以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推动资本市场的成长和结构的改善,同时寿险公司作为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减小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二、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资金规模限制
(一)寿险资金的来源及性质
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前提是寿险资金的来源。寿险资金的来源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是作为负债项目的有偿借人资金。具体来源包括:寿险公司的资本金、保证金、各类准备金、公积金、未分配盈余等。其中各类准备金占据寿险资金的绝对比重。
寿险资金的性质取决于寿险资金的来源。寿险资金的主要构成是各类责任准备金,从而准备金决定了它的性质,而准备金是由其经营的业务产生的,因此寿险资金是由寿险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的。目前,我国寿险公司的产品主要有人寿保险、年金产品、健康险、意外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人寿保险和年金产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寿险产品,因此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质来探讨寿险资金的性质。寿险和年金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和储蓄,从而寿险资金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储蓄资金,是一种延迟的消费资金,即把初次分配中用于社会消费的一部分资金通过再次分配转移到投资领域,用于社会扩大再生产。寿险资金的这一特性不仅决定了寿险资金投资的必要性,而且也决定了寿险资金运用的限制。
(二)寿险资金来源对投资规模的约束
寿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表现为资金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资金流动过程的起点是寿险资金的流人,即资金的来源,资金流动过程的终点是保险金的给付和理赔。从资金流动的整体特征来看,表现为大量资金不断地往返运动。由于风险事故的不确定性,必然形成一个最低规模的资金存量,使保险投资成为可能。寿险公司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来源才能进行投资运用,资产配置才会成为可能。寿险资金来源不仅会约束寿险投资的规模,而且会约束资产配置的结构。
寿险资金的来源对投资规模的约束体现在对初始规模的约束和存量规模的约束。初始规模使投资具有可能性,而存量规模则使投资具有连贯性和可调性。无论是初始规模还是存量规模,都表现为对寿险资金投资规模的约束。
三、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投资限制
保险投资与一般的投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一般的投资原则同样适用于保险投资。但是由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和保险投资资金的负债性、返还性,寿险投资不仅要符合投资的一般要求,还要符合保险经营的特定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影响到保险投资的风险、收益,还影响到寿险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
1948年,英国精算师Pegler提出了保险投资的四大原则:一是保险投资的目的是获取最大的可能收益;二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保险投资应尽量分散;三是投资结构应该多样化,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应当根据未来趋势选择新的投资方式;四是保险投资政策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寿险投资的一般条件限制
1.安全性条件
保险公司属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机构,对保险投资的风险边际损失反映比较敏感。保险公司的效用曲线虽然会随着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风险越大,其带来的投资收益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
2.流动性条件
寿险公司始终会产生资金的流人和流出,由于死亡率和退保率等因素,资金的流人流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保证保险金和退保金的给付,保险投资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3.收益性条件
由于寿险精算费率都有预定利率规定,这是保险公司的最低收益率要求,保险公司要保证给付和盈余,其投资收益必须要超过保单的预定利率。因此,寿险公司作为风险规避的机构投资者,要同时考虑三方面的投资约束,这就需要寿险公司在资产配置上做好选择。高度的风险规避就需要寿险公司多持有现金、银行存款等无风险资产;流动性要求就需要寿险公司保持较高比例的金融资产,控制投资于地产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资产比例;收益性要求又需要寿险公司投资于股票、风险投资等风险资产。
(二)寿险投资的特殊条件约束
由于寿险资金的特殊性,寿险投资必须在既定的规模和结构的约束下实现保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1.对称性条件
对称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公司在业务经营中注意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对称性,也就是寿险投资要使投资资产在期限、收益率和风险度量方面与资金来源的相应要求相匹配,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例如资本金、总准备金等一般可配置长期资产,各种准备金则要根据责任期限的长短来分别配置资产。当然,对称性条件只要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大体一致,并不要求配置的资产在偿还期、收益率、风险度量等方面与资金来源保持绝对一致,否则就会影响寿险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以及资产组合的投资收益,而且实际业务中要做到绝对对称基本没有可能。
2.替代性条件
替代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公司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根据资金的来源、保单的性质、期限以及保险金给付的情况对投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形式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寻求与寿险公司业务相适应的资产结构形式;最后在某一投资目标最大化的前提下,力求能使其他目标在既定的范围内朝最优的方向发展,或者牺牲一个目标来换取另一个目标的最优化。
3.分散性条件
分散性条件约束要求寿险投资策略的多元化,资产配置结构的多样化,尽量选择相关系数小的资产进行资产配置,以降低整个寿险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分散性条件是安全性条件的直接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首先,寿险公司的投资产品要多样化,在保险法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项投资,尽量分散投资风险;其次,在投资地域上要尽量分散,对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分散;再次,投资资产规模尽量分散,投资于同一行业的资金规模不能过大;最后,适度控制寿险投资的结构和比例,即投资于某种形式资产的最高比例限制和对某项资产的最高比例限制。
4.转移性条件
转移性条件约束指寿险投资时寿险公司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投资风险转移给其他方,以降低自身的风险。最常用的风险转移方式有:一是转让,即通过契约性的安排让合约的另一方承担一定的风险,如通胀时期的浮动利率债券;二是担保,如保单质押贷款、第三方保证贷款等;三是再保险或购买风险证券化的保单,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人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四是套期保值,寿险公司通过持有一种资产来冲销持有另一种资产的风险,从而达到降低自身风险的目的。
5.平衡性条件
平衡性条件要求寿险公司投资的规模与资金来源规模大体平衡,并保证一定的流动性,既要防止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投机性的卖空买空交易,增加投资的风险性,又要避免累积大量资金不运作或少运作而承担过高的机会成本,无法保证将来的保险金给付要求。
四、寿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渠道限制
寿险公司作为一个企业,要对寿险资金进行有效运用,使之保值、增值。现代经济中寿险资金可以投资的渠道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限制,虽有所放宽,但仍然受到一定限制,寿险公司的投资资产类别一般可以分为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固定资产以及贷款、产业投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等方式。
表1反映了我国保险业2000年~2006年间银行存款、债券和证券(基金和股票)三类资产的实际投资比例的变化情况。
、当前寿险公司资产管理的趋势
简单地从传统资产配置的方法——有效边界分析确定合理收益均衡的资产配置方法,由于没有考虑负债的特征,对于保险业而言并不适用。保险资金资产配置要引入资产负债管理的思想,充分考虑保险负债和资产的特性。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的管制放松,利率的波动更加难以预测。因此,保险资金资产配置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保险负债和资产价值及其利率敏感性的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寿险公司的资产项目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价值相对容易确定。而寿险公司的负债项目主要是各项责任准备金,其市场交易很少,价值确定比较困难。在利率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负债的法定评估——法定准备金相对能够代表负债的真实价值,但在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准备金的波动也会很大。
众所周知,保险公司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异常火爆导致险资投资收益大幅提升。上半年,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的投资收益增速分别为118.3%、149%、78.0%和119.5%,投资收益平均增速高达116.2%。
权益投资火爆驱动净利润和内含价值获得高增长,一般而言,投资回报差异/经济经验偏差是内含价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该因素的影响占比在40%以上。数据显示,国寿、平安、太保、新华内含价值增速分别为13.6%、15.4%、13.2%和16.4%,内含价值平均增速为14.6%。
在投资收益和净利润高增长的基础上,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NBV)的高增长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数据显示,4家上市保险公司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41.85亿元,同比增长67.1%,这相当于2014年全年净利润的94.5%,2015年半年就几乎完成了2014年全年的利润。在净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NBV同比增速均超过38%,此前NBV的增速区间位于-5%至20%左右,2015年中期的增速刷新了价值类指标增长的新高度。
从净利润高增长的驱动因素来看,投资和保费的双轮驱动仍是保险行业利润和价值高增长惯常力量。虽然历史上持续存在的倚重投资的趋势依然延续,但是保费的快速增长也已经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实现投资收益2505.6亿元,同比增长121.4%,投资收益增速达到近年新高;另一方面,从资产减值的角度来看,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资产减值30.25亿元(剔除平安银行的减值部分),同比下滑77%。上半年资本市场的单边上涨使投资呈现出无减值、高增长的难得好局面。
从资产端来看,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净资产规模为8277亿元,较年初增长12%,这一增速略高于2014年同期。净资产的改善一方面受益于净利润的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投资浮盈的累积。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为6301.25亿元,同比增长14.2%,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超过37%。由此可见,保险公司双轮驱动业绩增长在上半年的表现堪称完美。
从规模保费到价值增长
对保险公司而言,保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新单保费增长上,在保险行业纷纷向价值转型的前提下,保费的价值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比规模增长更重要。2015年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实现新单保费收入为2287.24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到当年总保费收入的36.3%。新单保费实现了从规模到价值的高增长,如果这一趋势能够延续下去,对保险公司的价值提升至关重要。
中报显示,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保费价值增速创新高,最超市场预期的是一年期新业务价值的快速增长。上市保险公司实现一年期新业务价值463.6亿元,同比增长40.9%。这一增速水平基本上是自2007年上市以来的新高,这直接导致4家上市保险公司NBV同比增速均超过35%。
长江证券认为,保险公司NBV的快速增长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单保费的快速增长;二是新单保费结构中个险保费占比的快速提升。
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新单保费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6.7%,其中个险新单保费占比快速提升。保险公司新单保费的持续提升主要受益于人的较快增长、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费改产品的大量销售。
年初至今,国寿、平安和太保人增速均在20%以上,新华也在10%左右。人的较快增长一方面来自于保险公司推动的增员战略;另一方面也与市场的就业环境相关。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变动来看,支出水平略有提升,上市保险公司共增长了36.9%;管理费用保持了平稳较低水平的增长。
从费用变化来看,人的高增长并未导致保险公司管理费用和手续费用的快速上涨。长江证券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目前人增员门槛持续下滑,但人留存等方面难度依然在提升,虽然增员人数扩张,但尚未带来保险公司费用支出的增加。人人数扩张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尚需拭目以待。
而险种和渠道结构的分化,尤其是保费销售渠道中个险渠道的快速提升,反映了目前保险公司重投入、重个险的战略效果初步显现。从上半年个险渠道新单保费增速来看,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分别为55.3%、48.3%、33.6%和42.5%;从个险新单保费占比来看,上述4家保险公司分别为29.4%、74.8%、74.4%和19%。
由此可见,上半年,保险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增速和个险新单保费占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太保,个险新单保费占比从2014年中期的50.6%提升至74.4%,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表明其向高价值的个险战略转型真正落在了实处。
除了渠道变化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转变在于险种结构的潜然改变。进入2015年以来,此前被保险公司视为冲规模法宝的分红险和万能险正在逐渐丧失市场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传统险和健康险的快速崛起。这一结构的变化在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保费结构中得到了明显的验证。中报数据显示,平安和新华在新单保费中分红险的占比分别下滑至45.9%和4.8%。
虽然近几年保险行业一直在倡导并实施价值转型,有些保险公司甚至做好了几年利润率下降的准备,但从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期利润率的指标来看,保险公司综合利润率水平基本上都是稳中有升。其中太保的表现尤为突出,综合净利润率提升10个百分点。如果从分渠道利润率来看,利润率表现则呈现较大的差异化。在个险渠道方面,平安和新华的利润率与2014年同期基本持平,太保的利润率提升4个百分点,只有国寿的利润率下降了9.2个百分点;而在银保渠道方面,上市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基本呈现稳中有升的格局。
从新业务价值的敏感性来看,4家上市保险公司新业务对于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都有所提升。在费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加速的前提下,分红险占比快速下滑,固定成本类的传统险占比得到快速提升,导致保险公司新业务对于投资收益的敏感性有所提升。
高投资收益率不可持续
毋庸置疑,2015年上半年是最近几年来保险行业形势最好的一段时间。在全行业价值转型的前提下,保费端呈现出可持续性繁荣的态势,另外,投资端受益于资本市场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也取得了多年来少有的高收益率。截至2015年6月末,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7%、9.1%、6.6%和10.5%,总投资收益率水平仅次于曾经同样风生水起的2007年。
上半年,4家上市保险公司除了总投资收益率处于自2007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净投资收益率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平安、太保、新华、国寿的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1%、4.9%、4.8%和4.37%。虽然受到降息的负面影响,净投资收益率同比有所下降,但净投资收益率仍比历史平均水平略高。
由于上半年资本市场行情较好,各家保险公司不约而同较2014年末均增加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使得权益资产的占比较高,投资收益率获得大幅提升。而且,为了对冲多次降息的影响,各保险公司调低了固定收益类的定期存款和债券的投资比例。4家上市保险公司股票和基金合计占比的数据显示,新华和平安较高,分别为15.3%和14.8%;而国寿和太保则相对稳健,分别为11.6%和10.4%。此外,除新华外,其他3家保险公司都增加了非标资产的配置比例,这进一步提升了投资收益率的水平。
国泰君安认为,由于险资投资收益率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投资收益率指标的比较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各家保险公司的年化口径并不一致,例如,太保的年化口径较为保守,仅将固定利息的投资利息收入及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进行年化考虑,这是太保总投资收益率明显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收益率的分化表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结构有所分化。从2015年上半年新增资产的配置方向来看,非标类资产和权益类资产是保险资金主要的配置方向。
从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来看,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和权益资产配置的比例方面,平安和太保的节奏较为一致,国寿和新华则基本同步。具体而言,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平安和太保保持了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资产的共同增长,其中权益类资产的增速更快;国寿和新华则仅维持了权益类资产的快速提升,固定收益类资产在新增资产中的配置比例明显下降,甚至呈现环比负增长的情形。
总之,上半年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保险公司的共同点是重点增加了权益资产的配置,只不过各家保险公司的配置比例有多有少。
具体来看,上市保险公司2015年中期股票、基金类金融资产的规模及占比,平安、国寿、太保和新华的占比分别为14.8%、11.6%、10.4%和15.3%;股票占比分别为11%、5.3%、4.3%和7.7%,股票资产占比较高的是平安,较低的是太保;基金类资产中大部分公司倾向于配置偏债型基金产品、分级A以及货币基金类产品。
从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来看,降低定存类资产占比,同时增加债权计划、保险资管产品等非标类固收产品是保险公司重要的配置方向。但从具体情况来看,4家上市保险公司对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各有倚重,并有所分化。
新华全面减持固定收益类产品,定存和债券类资产主动下滑,信托计划等由于产品到期被动减少;国寿在定存和债券投资规模下降的同时,适时增加了保险资管计划和非标理财产品;平安对主要固定收益类产品均有增持,重点投资方向是债券、理财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太保则主要增持了定存和理财产品计划。
从债券配置结构来看,前期降低国债增加企业债配置的趋势略有缓解,当前国债配置比重基本上稳中略升,企业债的配置比重略有下降。与企业债相比,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和其他非标类产品的收益率对保险公司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过,相比于2014年底,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均有所下降,2015年上半年的三次降息对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的负面影响较大,净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已成定局。考虑到保险公司非标资产配置空间和下半年债券收益率的变动,全年净投资收益率基本将维持在4.5%-5%的区间。总体来看,净投资收益率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从2015年上半年来看,保险公司账面浮盈有所增加并持续累积,年初,各保险公司浮盈占净资产的比重约在5%以内,截至2015年中期,保险公司账面中浮盈占净资产的比重在8%-10%左右,其中国寿占比较高在9.6%。保险账面浮盈占权益投资规模比重在10%左右,这意味着市场向下波动10%左右主要是对浮盈的侵蚀而不会损害净资产。
净投资收益率有下行压力
如上所述,2015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净利润的快速上涨主要受投资和保费的双轮驱动。从承保端来看,保费的快速增长受益于人的扩张和费率改革的市场化,低利率环境之下保险公司重个险、重价值的良性循环得到有序的运行。从投资端来看,上半年保险公司在非标和权益类资产上的配置更加积极,刚好与资本市场的上涨行情相匹配,这成为投资收益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因素。
2015年下半年的经营环境或许会有些许变化,但低利率的持续对保费的增长是一利好因素,因此,保险公司保费高增长还将延续。同时,伴随着险种渠道结构和缴费期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品价值类指标依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速。
在投资端方面,6月下旬以来,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已经给权益类投资带来较大的波动性,甚至这种波动会贯穿整个下半年,不过,从上半年险资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和较高的浮盈情况来看,这种波动尚不足以大幅侵蚀净利润。
此外,在低利率环境之下,保险公司净投资收益率必然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对于股票波动的影响。在国泰君安看来,一方面,截至6月末,保险行业浮盈规模占权益资产比重在10%左右,市场震荡尚不会形成大规模的减值;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权益资产配置的灵活性较强,股票和基金配置结构中对偏债类基金的配置偏好会有提升,因此,对下半年股票市场的投资无需过度悲观。
从当前保险行业基本面来看,投资方面基本上持平于历史表现,但承保方面明显优于历史表现。从P/EV估值水平来看,当前保险行业估值水平位于1-1.3倍,历史估值底部在0.8-1倍左右,较高区间位于2.5倍左右,当前估值水平基本位于历史偏低位置。
虽然保险公司中期业绩大增是保费和投资双轮驱动的结果,但从营业收入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是业绩高增长的主要原因。
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有两大组成部分,分别为已赚保费和投资收益,平安因为包含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信托业务等,业务结构较为多元化,因此,已赚保费与投资收益两项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略低,为81.7%,其他3家公司已赚保费与投资收益两项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99%以上。
对营业收入的两大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主要是投资收益大幅增长支持保险公司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4家公司上半年已赚保费平均增速为13.5%,其中平安为20.4%,国寿为18.4%,新华为8.7%,太保为6.7%;而4家公司上半年投资收益平均增速为116.2%,其中平安为149.0%,新华为119.5%,国寿为118.3%,太保为78.0%。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国寿和新华两家公司在2015年中报中公布了内含价值变动分析数据,可以看到投资回报差异(经济经验偏差)是内含价值正向变动的最大影响因素。其中国寿内含价值期末比期初增长619.16亿元,投资回报差异的影响为264.11亿元,影响率达到42.7%,其他影响因素包括预期回报、上半年新业务价值等;新华内含价值期末比期初增长139.87亿元,经济经验偏差的影响为74.91亿元,影响率达到53.6%,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期望收益、新业务价值等。
不过,中报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是,由于各家保险公司寿险业务发展战略不同,因此,无论是保费增速、质量还是保费结构均有较大的分化。4家公司中,太保价值转型进行得最彻底也最坚决,近年来不断主动收缩银保渠道的占比,大个险经营体系初步成型,太保个险续保保费增速是4家公司中最快的。
中报数据显示,太保上半年在个险新单规模保费增速慢于其他公司的前提下,个险总保费增速最快。而且,个险总保费的占比持续扩大,上半年个险总保费占比为83.1%,个险新单保费占比为74.4%,优势较为明显。
总体来看,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退保率自2010年以来是持续上升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银保渠道销售的部分产品客户退保率较高。相比而言,新华和国寿退保率处于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仍有上行压力,特别是新华,未来两年的退保压力仍然较大。而平安的退保率在行业中最低,主要是由于其银保渠道的规模最小,但2015年中期较2014年中期也上行了0.6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退保率达到了2014年全年的水平。太保近年主动收缩银保渠道规模,且成效明显,2015年中期退保率已经较2014年中期开始下行。
而在产险业务方面,太保主动进行压缩,平安则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平安产险业务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而太保因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综合成本率的压力较大,为提高业务质量,公司主动调低了产险业务的增速,上半年总保费增速只有0.4%。两家公司的产险业务结构类似,车险业务均占到3/4。
平安2014年中期以来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都大幅下行,一方面,在车险领域,平安电销渠道业务占比较大,截至6月末,电销渠道保费占比为28.5%;另一方面,在非车险领域,平安拥有优势险种保证保险,2014年全年保证保险保费收入占非车险收入的比例为47.1%,保证保险的综合成本率仅有70%左右。而太保2014年以来综合成本率和综合赔付率情况都比较严峻,2014年综合成本率高达103.8%,虽然2015年中期重新扭亏为盈,但全年承保盈利仍面临一定挑战,有赖于下半年对业务质量和费用、赔付等支出的把控力度。
目前来看,2015年保费实现较快增长的趋势没有变化,保费端对保险公司而言暂时无忧。由于目前保险公司的产品仍以分红险为主,保费增速与上年投资收益率走势一致。2014年投资收益率较好,因此,2015年保费增速仍会较快增长。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等保险替代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下行,使得保险产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保险资金运用的本质在于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匹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对委托人委托资金运用时,必须在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对资产与负债进行整体协调与动态匹配,为资产委托人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收益,满足委托人的负债需求。所以,为了更加合理运用委托人的委托资金,作为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公司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通过对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结合委托人负债的各项要求和变动信息,做好委托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提出资产配置方案。
二、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对资产委托人各项需求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定期与委托人的资金运用部或投资部进行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委托人委托资产的收益率要求、负债现金流、负债久期、经营环境变化等信息,在资产配置管理中充分考虑委托人的负债需求,做好委托人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一)收益率分析
由于不同委托人以及同一委托人不同账户的预定利率或保底收益率要求不同,在实际的资产配置中,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分析委托人资产的业务性质和负债成本需要,特别是委托人为其保险客户提供最低保障收益的总体情况和分账户情况。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要确保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能够满足委托人的预定利率要求。
(二)久期/凸性匹配分析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期限、久期等测算指标,灵活利用久期免疫策略,在资产配置策略中为委托人制定投资资产的期限结构、久期目标,使得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尽量符合负债方要求,并对久期缺口进行持续追踪,减少利率波动对公司资产净值的影响。
(三)现金流分析
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是突发偿付危机,现金流匹配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规划资产未来的现金流(综合考虑续期保费收入),确保中长期内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所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委托人提交的负债现金流、退保率、保费收入等指标,结合未来现金流需求,制定资产方流动性管理原则,包括流动性匹配方案和非流动性资产控制等。
(四)财务风险分析
在对委托人资产的投资管理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经常面临委托人因为受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约束,被动地做出一些投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是不利于资产受托方。分析保监会的偿付能力监管,其关键之处在于对资产和负债合理评估,进而确定保险公司实际资本额度。所以,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将委托人的偿付能力约束、风险资本约束等纳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中统一考虑,分析资产配置策略对委托人偿付能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大类资产配置与偿付能力充足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资产配置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对委托人账户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核心是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管理、久期管理以及收益管理这三方面,所以,以下笔者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这三方面的匹配管理。
(一)流动性管理
1.评估现金流匹配情况,提出资产配置建议现金流匹配是分析流动性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根据委托人未来5年或10年内净负债现金流分布情况,确定委托人资金对投资资产期限匹配要求的负债属性。其次,依据目前委托人的固定收益存量资产和权益资产(权益资产可做某些形式的现金流假设)等数据,计算出未来每年由到期本金(权益资产的到期市值)和票面利息(权益资产的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现金流。最后,将委托人每年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进行对比,即可评估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状况,适当时机做出对委托人存量资产及新增资金的配置建议。
2.评估融资杠杆,设定比例上限约束融资杠杆对公司流动性及公司财务的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常通过设定资产的融资杠杆比例上限,控制融资规模。比例上限设置的原则是,必须满足账户保险资金的负债特征要求,即充分考虑保费资金的满期给付、保险责任支出及退保支出等短期流动性需求,能够在负债方遇到集中给付等突发事件时提供足够的资金流动性,保证账户投资与承保正常运转。一般账户的债券回购融资杠杆比例,必须符合保监会规定的不得超过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20%的比例上限。分账户的比例上限由资产公司结合各账户的不同特性分别设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每天监控分账户和总账户的融资杠杆,定期对杠杆的使用提出建议。
3.评估非流动性资产,设定比例上限约束非流动性资产有两个跟踪统计口径:狭义非流动性资产(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和广义非流动性资产(中低流动性债券和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其中,其他类别非流动性资产包括凭证式国债、固定到期日的存款(不含7天通知存款和活期存款)、锁定期的限售股票、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另类资产(包括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股权、PE投资)等。评估和控制非流动性资产的比例对于保持委托人账户的整体流动性至关重要。对非流动性资产的管理,从委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账户现金流预期及流动性要求,如未来退保率大幅上升可能产生账户临时资金头寸需求,以致需通过大幅减持投资资产满足短期流动性;同时从受托方角度主要考虑资产的收益性以及策略执行可行性,要评估非流动性资产的收益是否得到流动性溢价以及各类资产对流动性的需求。在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对非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和影响后,对委托人账户设定非流动性资产的最高比例,以确保委托人账户整体流动性处于良好的状态。
(二)久期管理
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久期、凸性来测量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用缺口管理来调整资产负债的匹配度,以保证资产和负债久期基本匹配。在操作上,这主要表现在可以利用久期缺口对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所谓的久期免疫管理,使委托人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受到的利率变动影响能相互抵消,资产组合的久期与负债组合的久期差额为零。久期免疫管理策略只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完全确定或有极高的确定性的情形,而保险资金因为可投资品种的限制以及负债久期的不稳定性和不准确性,资产和负债的久期难以保证绝对的匹配,久期免疫管理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所以,追求久期匹配并非最佳策略。在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笔者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根据委托人账户的特点,对负债变动进行前瞻性的深入分析,获取账户负债久期变动的方向;其次,结合资本市场可投资资产久期情况,确定账户的久期管理目标和范围;最后,在利率预期存在的情况下,利用久期缺口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中对保险公司的经济价值带来的影响不同,可以实施主动的缺口管理,即主动承担缺口风险而获得收益。
关键词: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投资组合;指数化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0-0079-04
一、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与投资风险评析
由于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经营资产的负债性、保险基金的返还性以及影响范围的社会性,都决定着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至关重要,这是保证保险偿付能力的基础。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因素有实际赔付率、投资收益率、营业费用率、业务增长率、赋税率和红利分配率,而其中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日益显著。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投资型、万能型、分红型的保险品种作为金融创新产品符合民众需求增长很快,而这些产品比传统保险产品更注重投资收益。我国从2001年推出投资类产品,而今这些险种已占据主要地位,至2005年人身保险产品中传统型普通寿险继续呈下降趋势,而隐含投资收益的险种大幅增长,尤其是万能寿险。(见表一)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06年》数据整理,第36页
可见,现时代的投保群体不仅关注保险保障功能,而且还热切期望分享保险专业公司的投资收益,而现时我国保险投资收益并不理想。(见表二)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编制
从中可以看出,2001年-2006年的投资收益率在2.6%-5.8%区间波动。专家指出,3%的投资收益率是当前我国保险资金的保命线,通常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要达到7%才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其实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际效益一方面受制于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还受制于业务品种结构以及承保质量,尤其是寿险业务需长期投资,其面临的投资风险又自然与经营风险相连。这些风险可概括为:精算风险(实际死亡率、伤残率、费用率偏离预定比例,保单中自愿退保、不丧失现金价值、保单质押贷款选择权的行使,这些都会导致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不确定),系统性风险(利率风险、通胀风险、汇率风险,实施再筹资、再投资发生的市场价值变化,也会导致资产与负债不匹配),信用风险(投资对象信用问题),流动性风险(投资不能及时变现),业务操作风险(结算风险和技术风险)等。根据美国保险业1996年-2000年的测算,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保险风险20%,信用风险1%,利率风险11%,商业风险4%,保险分支机构投资风险23%,保险资金风险41%。上述数字表明,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注1)
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目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保险专业投资机构必须在资本市场寻找到风险适度的获利工具,并合理配置成投资组合,以有效规避各类风险。目前,我国的保险基金投资总体上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在逐步完善的资本市场中积极寻找有效的投资技术,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满足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
二、有效规避投资风险的策略选择
(一)保险基金投资的国际经验
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保险公司主要是依靠投资组合来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弥补经营亏损取得经营利润的。发达国家的保险业早在上一世纪70年代后期,投资业务与保险业务就形成并重格局成为两大主导业务,而且投资收益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见表三)
1975-1992年六国保险公司综合盈利率构成状况
单位:% (表三)
资料来源:王绪谨,海外保险投资方式研究,金融研究,1998,5
2、建立与保险资金运用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保险公司最主要的风险集中于资产与负债在数量、期限和结构等方面的不匹配。因此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 ALM)越来越受到国际保险界的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保险投资风险的管理之中,尤其成为寿险公司投资管理工作的核心。美国法定寿险会计规则将寿险公司的资产划分为认许资产和不认许资产,认许资产指在资产负债表上计列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以及能迅速变现的投资资产,诸如债券、股票、抵押贷款、担保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和不动产,还有可摊回的再保险赔款、再保险佣金和费用等;不认许资产主要指流动性差,其价值全部或部分不能在法定资产负债表上计列的资产,诸如办公设备、家具、汽车、一定期限以上无担保应收的保费以及公司雇员的贷款和预支款等。负债则分为对投保人的负债和对保单持有人的盈余。美国保险监管局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确定就是依据法定资产负债表中的认许资产与负债的差额来衡量的(注2)。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负债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寿险公司的投资策略。
3、运用信用评级机制约束保险投资。发达国家对保险公司实施信用评级取得成效,信用评级是一种外在监督约束力。如果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或存在严重缺陷,就必然会影响其评级等级,从而降低其市场上的公众形象,影响其未来发展前景。全球50家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中,已正式评级的有35家,另外实行公开信息评级的有12家。
4、优化保险资金内部风险管理体制。事实证明要取得理想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内部就必须建立完备的保险资金管理体制,形成协调有效的投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考核监控系统,并制定公司中长期投资策略,对保险资产进行战略性分配和风险控制。
如前所述,国际经验表明保险基金往往采用投资组合策略。通常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表现为市场多种金融工具的灵活配置,主要目标是为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资工具规避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采用指数化投资组合方式来加以控制,即把具有广泛市场代表性的股票指数作为市场组合的替代品,或者采用复制跟踪市场指数的策略,以某一市场指数所包含的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以成分股市值所占的比重作为投资比例,以期获得该市场的基准回报率。美国和加拿大的保险基金都采用了指数化投资,并取得了成功。指数化投资运营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指数化投资的主要优势恰好满足保险基金的运用原则。须知任何投资都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原则,而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决定了其投资原则的安排顺序是: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即在保证投资基金安全的基础上,保持必要的流通性,提高基金的收益率。而指数化投资策略具有的主要优势恰好与之吻合。
(二)我国保险基金投资的策略选择
国际经验证明,保险资金投资效益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保险界的高度关注。我国保险界要改变以往只注重保险市场份额的扩展,只考核保费收入指标,而忽略保险业务构成以及保险投资收益增长的现象。从长远趋势观察,保险资金有效运营是保证保险业务良性循环的根基。而保险投资组合策略是保险资金取得稳定收益的科学方式,现资组合理论的真谛就是充分运用各种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资产进行多元化投资组合,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现时投资组合的资产类型主要有债券、股票、贷款、不动产和实业投资。
基于保险投资的特殊性质,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排序十分鲜明,保险投资组合务必要把握好。其一,保险投资属于风险规避型的投资,对投资风险损失敏感,保值应是保险资金第一考虑的要素。因此绩效优、成长性好、具有稳定收益的品种是保险投资的首选,而今政策对投资已增长100%的蓝筹股取消了限制,并准许保险直接参与金融业的同业拆借,这无疑更有利于保险投资组合的配置;其二,保险承保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保单持有人行使选择权的随时可能性,使得保险投资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便应对及时兑现赔付需要。因此保险投资组合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贷款和不动产、实业投资要保持一定比例合理配置,而投资渠道的放宽为保险投资组合的配比提供了必备条件;其三,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承诺是保险投资收益率的最低要求,而要提供保险优质的服务以及显示公司的竞争实力,则需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保险投资组合策略要考虑将不同收益率、到期日、流动性和风险度的投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有效管理。保险投资组合管理的内涵,由资产配置、主要资产类型的权重调整以及在各资产类型内选择合适品种三类活动构成。
实施保险投资组合管理必须采用的技术原则。首先是规模匹配原则,即保持投资规模与负债规模的匹配。这种匹配需充分考虑承保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形势波动性所导致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异情况,以便保持动态平衡。我国以前的保险资金管理是按单个品种逐一规定投资比例,现调整为对单一主体投资比例的控制。这一调整为保险机构自主决定配置投资结构和比例提供了灵活性。保险投资主体可发挥主动性,充分利用市场时机,优化投资组合,保持资产与负债规模匹配。第二为结构匹配原则,即根据业务类别,保持长、短期负债分别对应于长、短期投资,外汇业务则需选用相同的币种投资规避外汇风险。要保持寿险的投资期限和负债偿还期一定程度的匹配关系,还需要依据资产平均到期日和负债平均到期日的比率决定投资。以前我国长期寿险、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都难以找到相匹配的投资品种,国内20-30年长期有固定收益的债券供给缺乏。而今开放了境外投资渠道,全行业的保险公司不论中外性质、不分规模大小投资权力一致,均可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到美国、英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成熟资本市场投资,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选择长期固定收益品种,弥补国内短缺,改善资产负债的匹配状况。必要时还可涉足成熟市场的股票、股权和证债化产品,拓展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的空间。第三为综合平衡原则,即力求使保险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达到综合平衡,以便能在可接受风险程度上获取收益的最大化。保险投资在不同市场、货币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全球化的配置,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币种的分散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适量运用也有利于降低汇兑损失,对冲汇率风险,保持流动性。
我国保险投资正逐步根据自身业务的性质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在规避非系统性风险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我国的保险总资产2005年为15526亿元,而到2007年6月增长到25334亿元,保险资产管理的余额也从2005年的14315.8亿元增长到2007年6月的23074亿元。投资配置也不断调整,2005年末保险资金债券投资比例达52.3%,银行存款占37.13%,权益投资为1223亿元,占8.98%。而到了2007年6月底,保险投资股票、基金的资金达到4492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比例19.47%(注4)。保监会在年初还专门研究保险投资政策,鼓励加大公用建设、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为人寿保险资金开辟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2007年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新试点,目前已在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首期投资100亿元,总额100亿元的“泰康开泰铁路融资计划”已发行。此外还试点“债权投资计划”,有选择地试点股权投资计划以及资产证券化方式。境外投资新办法出台后,海外投资将正式启航。凡此种种说明我国保险投资在规避非系统性风险方面已掌握了一定经验,投资收益呈不断上升态势。
与此同时,运用指数化投资规避系统性风险也已提上议事日程。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保险界也准备尝试运用股指期货规避投资风险。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为保险基金指数化投资的安全性创造了条件。现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适时推出股指期货。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它将改变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单边市状态,市场将迎来一种全新的交易格局。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为规避保险基金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条件。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做空机制,能够完善市场定价功能,随着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保险基金可以将股指期货空头与指数基金多头相配合来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结构,构造一个合理的收益组合,从而有利于化解我国股市多年来单边运行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保险基金投资指数基金,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进行风险转移,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另外股指期货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有利于保险基金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保险投资机构在实施资产配置、主要资产类型的权重调整以及在各资产类型内选择合适品种的活动中,要定期总结、考量投资收益和潜在风险。虽然我国现时还未对保险公司实行评级,但我们也可尝试请国际著名的评级机构定期评级,以使保险投资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杜聪慧.基于组合保险技术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策略分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9
[2]中国保险年鉴2006年.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2007
[3]孟昭亿.保险资金运用国际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小美一家是个典型的高收入家庭,夫妇二人都有较高的学历和理想的职业,老公在北京某银行的西城区支行任客户经理,年薪近20万元(税前)。她本人从事的工作和知识产权相关,年薪25万元。公公是做建筑工程的,一年的税前收入有50万元,婆婆在家照顾孙女及做家务。
他们一家5口居住在公公购买的100多平米的自有商品房里,没有贷款,属于城市金领一族,目前没有过多的经济压力。但小美想再买套房,和老公搬出去住,即便小点也可以,70平米左右,按北京现在的房价,得300万元。公公可以帮助他们100万元,另外的200万元需他们自己想办法。目前小美家拥有现金及活期存款2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股票市值6万元,一辆15万元的车。
鉴于小美重返职场,婆婆一人照顾孩子有点吃力,他们便请了个月嫂专门来照顾孩子。月嫂费每月7000元,加上日常开销,家庭每月的花销达15000元。这部分开销全是小美夫妇在承担,公公的钱另存,做他们二老养老用,小两口也不用额外再给父母赡养费。
未来3年内,小美希望买房的愿望能实现。另外,小美和她老公都35岁了,也想规划一下自己的养老。她该如何理财,积攒购房金及养老金呢?
理财目标:
1、积攒200万元购房金
2、储备养老金
“为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可拿20%的投资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好于定存,但又可保障大部分本金的安全。”
鲁丹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个人银行投资保险产品部副总裁助理。
家庭财务分析
由于小美公公的收入仅作为二老养老用,暂且以小美夫妇收入与支出为主,进行家庭财务分析。
总体来讲,目前,小美的家庭负担较轻,没有负债,可以轻装上阵,开始进行家庭财富积累。
家庭资产配置诊断及建议
诊断:配置单一,比例失调
在目前小美家庭共28万元流动性金融资产中,定期存款20万元,加上现金及活期存款2万元,占比高达79%。钱存在银行收益甚微,甚至可能造成缩水。
另外,目前的家庭资产配置中,除了存款,只剩股票这一风险性投资。品种较为单一,也起不到获取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的配置效果。
配置建议
首先,留取应急开支。由于小美夫妇均有稳定收入,且收入约为日常开支两倍,因此可留目前总资产的较少比例,如10%作为应急开支。
配置方式:不推荐目前的活期存款,建议购买货币型基金,或开放式理财产品。
其次,放眼全球,进行全方位资产配置,不仅可以增加投资品种,还可以布局全球市场。
风险承受能力假设:小美夫妇目前35岁,正值事业上升期,收入稳定。但小美希望3年内能完成买房的愿望,因此均衡型的配置方式(适中的风险偏好)可能比较适合。按星展资产配置模型,可选择均衡型配置方式,48%投资于股票、40%投资于债券、2.5%投资于另类投资(包括商品、黄金等)、9.5%投资于现金(也即上述应急资金)。因此,从投资品种上看,可以适当增加股票及债券类资产的比例。
配置方式:QDII股票型基金,可以用每月收入进行基金定投,以摊薄成本。
再看债券,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格局下,企业债券表现将好于政府债券,特别是高收益债券。整体来看,债券波动性比股票小。由于小美刚刚重返职场,且要照顾孩子,建议用基金形式投资于债券,省心又省力。
配置方式:
1、QDII债券型基金或股债平衡型基金
2、国内债券型基金
同时,为保证收益的稳定性,也可拿20%的投资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好于定存,但又可保障大部分本金的安全。
在货币配置上,由于人民币已打破升值预期,2014年以来已贬值近3%,可考虑适当配置一些外币,以分散风险。
如何实现买房愿望
现状:房价300万元,资金缺口200万元,3年内家庭流动性金融资产可达约28万元+17*3万元=79万元(不考虑投资收益);每月税后收入约3万元,每月开支1.5万元,因此每月结余约1.5万元。
建议:首付150万-160万元,余下部分贷款。假设贷款140万元,贷款期25年(贷款还至60岁),按目前贷款利率,每月还款额9500元左右。若收入和开支不变,每年还能结余6万多元。这样,既能保证首付后仍有一定资金应急,又能使开始每月还款后,仍能有资金进行投资。
如何规划养老金
鉴于小美夫妇较年轻,且3年内打算买房,可采取细水长流的方式进行储蓄。建议购买年金计划,使退休后的生活更有品质。按保险配置的“双十定律”,即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以大都会幸福一生年金计划为例,每年交费3万元,缴20年,从55岁开始,每年可以领取年金约3.2万元,直至终身。另外,若在55岁前发生意外,至少返还所交保费的110%,而且年度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冲通胀影响。若小美夫妇还没有购买重疾险,建议在购买年金险前,先配置重疾险,为家庭保驾护航。
“鉴于3年内买房需求和当前情况下的资金缺口(200万元)较大,建议小美在第三年买房。可首付170万元(父母给的100万元+两年积累50万元+存款20万元);20年公积金贷款40万元;20年商业贷款90万元。”
任立 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公司资深业务经理。
综合保险和投资理财建议
购房建议:考虑到3年内买房需求和当前情况下的资金缺口(200万元)较大,建议小美在第三年买房。可首付170万元(父母给的100万元+两年积累50万元+存款20万元);20年公积金贷款40万元;20年商业贷款90万元。这样,20年房贷的本金130万元加每年的利息约7.8万元;两人每月按揭还款约为12000元。若两人的工资收入保持不变,每年还能节余10万元(暂未考虑房屋装修等因素),不至于对家庭生活造成大的影响。将来结余多了,还可考虑做些提前还贷,以减轻还贷压力。
保险计划:考虑到两人都为工薪阶层,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且两人年收入差别不算很大。但因买房会形成或有负债130万元及利息,加上孩子幼小,建议两人现在要有足额的自身保障额度,以抵御因疾病、意外、身故等人身风险给家庭财务带来的困境。向小美夫妻二人推荐中德安联的安联安康福瑞两全保险(B款)和附加安联安康福瑞长期重大疾病保险(B款),同时投保联众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和安联附加安康守护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两人的计划和保额基本相同,合计保费每年40880元,基本控制在其年收入的10%以内,并兼具未来养老功能。
保险利益说明:
①身故给付:两人均为50万元的安联安康福瑞两全保险(B款)和50万元的安联附加安康福瑞长期重大疾病保险(B款),交费20年,保至70岁。在未发生重大疾病理赔的情况下,两人各自享有高达50万元的身故保障。
②满期金给付:若生存期满仍生存,且未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每人给付50万元。
③重大疾病给付:若被保险人在等待期满后,首次出现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赔付50万元;若因意外导致的上述重大疾病发生,赔付不受等待期限制。重大疾病特有3次赔付机制,最高可达保额的3倍。
④意外身故/伤残:若被保险人因意外身故或伤残,最高可获得100万元赔付。
⑤意外伤害医疗保障:被保险人若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伤害,每次以3万元为限,扣除免配额后,可报销实际支出的医疗费。
【关键词】保险 资产负债 偿付能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保险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国内金融改革不断深入,保险行业自身也从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而在快速的发展壮大下,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如保险公司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偿付能力不足、利差损严重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可以归结为是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保险经营管理的核心,是现代金融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关键。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保险公司所拥有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风险程度,类型、数量大小来进行控制与选择,从而在两个方面——结构和总量上实现最优化的动态管理,使得企业盈余最大化。
一、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
保险公司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解不充分。资产负债管理还没有引起保险公司足够的重视,公司对于其概念还存在偏差。例如有的公司认为只要尽力拓宽业务范围,把保费收入做大,一味的看重保费收入就可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不关心资产与负债是否匹配,这显然是极其片面的想法,有的公司虽然了解资产负债的理念,但却将其看成一种数学模式,或者技术手段,认为只要交给技术人员算出数据就完成了,这显然也是错误的想法。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需要建立包括投资、精算、销售以及财务等各个部门紧密合作的体系结构,并保证各环节的信息沟通顺畅及时。这是一个贯通的体系。然而,我国保险公司目前都主要采用纵向的组织结构形式,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彼此分离,各有独立的部门进行控制,没有达到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关系。
来自外部的挑战。随着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速,保险机构在资金运方面将具备更大的自主性。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保险机构自身也将更多承担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的责任。保险公司需要应对来自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挑战。众所周知,保险公司的经营易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寿险公司,负债期限长。利率的波动会影响到保险公司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投资收益能否满足最低保证收益的要求等。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保险公司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式的发生了改变,也增加了报表管理难度。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分析,更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恰当的反应。
公司实务应用的局限性。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与理论一般较为复杂,理论当中还存在很多难点,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指标可以反映问题的全貌,每个指标仅能反映资产负债管理的某个方面。从行业的实务情况中也能发现,在常用的利率免疫、现金流匹配、成本收益匹配等方法中对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还有不足,例如对久期的计算方法还有待商酌,对收益率的算法不尽相同,没有将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结合考量,部分算法缺乏理论支持等等。
二、对保险公司的综合性建议
充分考虑公司偿付能力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约束。我国保险监管部门通过对比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来判断一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实际偿付能力与公司认可资产的比例密切相关,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据此灵活配置资产:在偿付能力充足率高时,可以配置认可比例低的资产,以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 在偿付能力充足率低时,应优配置认可比例高的资产,以尽可能提高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使偿付能力满足监管的要求。
根据业务结构不同合理安排投资品种和期限的原则。保险公司所经营的险种大体包括但不限于两类,一类是出险频率低,每次损失高的,这种资金的流出数量和时间都是不确定的,一类是出险频率高、每次损失金额低的、资金流出稳定的险种,为保证保险公司及时支付赔款,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应该分别配置投资资产,充分考虑险种类别、业务结构的不同,特别注重对低频率高损失业务所对应的资产的流动性配置,以保证公司资产能满足偿付责任的需要和债务的及时赔付,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保险必须先行
从整个社会来看,总会有一些人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也总会有一些人患病。各种危险随时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应对人身风险的方法,即对发生人身风险的人及其家庭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理财专家在编制家庭理财计划时,一般建议富有家庭按最高不超过家庭收入的20%比例购买保险,为家庭构筑起安全的心理防线。人身保险的特点是通过订立给付性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对参加保险的人提供保障,以便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人身保险的保单,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具有储备性。它不存在超额保险,重复保险,代为求偿的问题。
李先生是一位拥有高学位、高收入、高地位的典型成功企业家,并且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2000年底,李先生为自己投保了定期寿险100万元,为儿子投保了定期寿险30万元。2001年5月又加保了定期寿险500万元和重大疾病保险50万元,附加住院医疗保险10万元。2002下半年开始,李先生感到自己饭后有轻度腹胀感,但一直未在意,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胰腺癌,并于2003年10月离开人世。最终,保险公司前后共理赔张先生660万元。对于他的事业来说,660万元并不是一笔巨款,但却使他的妻儿有了未来生活的巨大保障。
李先生是一个投资意识较强的人,尽管拥有非常成功的事业,但仍把保险当作一种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用来给自己和家庭规划未来。所以说,人身保险不仅仅是一种保障,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方式,体现的是珍惜现在,安排未来,规避风险的生活态度。
保险是在风险发生以前,人们就主动采取措施来转嫁风险带来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如果事先没有购买,那么一旦风险发生,就无法获得补偿。保险业有一个比喻用来解释保险的意义非常形象,就是说“保险是备用胎,是防盗门。”我们需要保险是因要防患于未然。所以无论是个人履行对家庭的责任,还是企业更好地实现持续发展,保险都应该先行。
家庭配置资产DIY
理财首先是一种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理财顾问。在家庭资产的配置中,可以借助一些公认的准则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双10定律
所谓双10定律,就是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与此同时,在家庭成员间保险费用配比还应当遵循6∶3∶1原则,即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的保费和保额应当占整个家庭保险资产的60%左右,为次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购买的保险比例为30%,为孩子购买保险的适当比例为10%。
从根本上说,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家庭今后的正常生活所需,只有在保障了家庭的日常需求之后,投资者才有余力去进行家庭理财活动。
目前,一般的工薪阶层都会有社保、医保、失业保险等政府统筹项目的保险,但就其保障程度而言,显然还不能完全满足一个家庭的全部保障需求。
某个家庭成员的一次大病开支或许就会将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拉入窘境,因病至贫的案例在目前医疗费用昂贵的环境下并不罕见。家庭保险双10定律适用于大部分家庭的保障需求。
4321定律
家庭基本情况
年收入50万~80万元,有社保,未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太太廖静32岁,全职家庭主妇,无社保,但购买了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保额20万元)。女儿2岁,尚未购买保险,夫妻打算让她在国内读完硕士后再工作。周先生家庭月支出2.3万元,包括购物、美容、健身消费等,逢年过节等其他费用5万元/年。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
周先生家庭现有自住房一套,市值300万元,商铺一套市值230万元,租金1.2万元/月;活期存款50万元,定期存款80万元,基金市值140万元,自有企业的股权200万元。王先生希望在2年后退休,享受提前退休的快乐。
理财目标
1 女儿在国内的大学本科、硕士阶段的教育费用。
2 筹备养老金,47岁退休开始拥享金色晚年。
3 做好家庭现有资产的管理,使财产保值增值。
4 配置合适的保险产品,保障家庭财产安全和满足健康、养老的需求。
财务目标诊断
周先生虽已45岁,但由于奔忙企业经营,晚婚晚育,孩子年幼,处于家庭的成长期,子女教育金、养老金的妥善安排和积累时间高度重叠。金融资产配置中,绝大部分是低收益的银行存款及基金投资。人到中年应适当配置中低风险的保本收益型金融理财产品,并将部分资产投资于风险较高收益的股基、投资型保险等产品。只有进行资产的合理配置,通过平衡、组合、持续的投资才能兼顾实现各个理财目标。
养老宜动静结合
考虑到现有家庭支出中包括孩子的费用,孩子成年后,夫妻双方的日常支出会略为减少,但2年后退休,退休后的年支出仍较大。依照现在的生活水准,周先生家庭支出32 6J7元/年。假设通胀率为4%,筹备的养老资金收益率至少达到6%,方可抵御通胀。按40年的退休生活算,在周先生47岁退休时需筹划892万元的养老费用。
周先生有社保、医保,可减少一部分自有养老资金的筹备。周太太年轻,不妨购买一份社保和医保,构建基础的健康和生存保障。商铺每年14.4万元的租金收入,是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综上所述,周先生仍需自筹近400万元的养老费用。可采用以下理财方案,见表1。
周先生企业每年收入支付了生活费用后,仍约有30万元的结余,2年累计60万元,与现有基金140万元统一设立养老储备专户,并对现有基金产品组合进行检测。由于养老储备费用刚性,筹备时间短,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应侧重于风险较小的稳健型产品。
按此产品组合,2年年化收益预期达到15%,中长期亦可获得稳健的收益。退休时该养老专户可累积至250万元。另外可考虑配置保险年金(分红型)产品,加上2年后周先生退休时,企业结算的股权资金和其他一些款项,完全可满足养老需求。
子女教育费用盘算
由于孩子年幼,尚未进行任何教育和保险的规划,应立即筹划教育费用。高中之前的养育费用,可从家庭日常支出中支付。大学本科、硕士阶段学费,可设立专户筹划,不妨购买趸缴型万能险、投连险产品,该类账户调换便利,易于管理。更重要的是灵活性强,领取便利。按现有的大学教育费、生活费5万元/年计算(假设学费增长率为6%),16年后读大学时需筹备76万元。
建议从现有定期存款中拿出20万元,投资万能和投连险,按9%的投资收益即可累积孩子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万能险缴费灵活,支取便利,可趸缴10万元,以补充教育费用。购买万能险时,可为孩子附加配置保额10万元的重疾险和医疗保险。另一部分可购买投连险,有些账户免初始申购费,5种不同类型的账户间免费转换,网站自行操作,领取便利,见表2。
保险兼顾意外和医疗
目前周先生有社保,妻子除了20万元的重疾险,尚未购买其他任何商业保险。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周先生更应考虑买保险,尤其要购买重疾险、健康意外保险及定期寿险,并适当配置养老年金(分红型)产品。周先生已40多岁,购买返还型重疾险等产品费用会很高,建议采用年金型保险(分红型)附重疾险产品。周太太除已配置的重疾险,还可配置意外、医疗和养老年金(分红型)产品来化解家庭潜在风险并取得收入,夫妻两人的保险配置见表3和表4。
通过配置重大疾病和健康产品,保障了周先生及太太的健康需求;周先生高额的寿险和意外险配置,万一发生不测,有40万~140万元的保险核赔保障,为家庭风险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另外夫妻两人可考虑各购买一份分红型的养老年金产品。周先生55岁,太太45岁开始每年各领约2万元,既强制储蓄,又可获得保险公司专业投资理财的额外红利收益。另外,周先生60岁、太太50岁(需立即购买社会保险)可从社保领取一份养老保险,还有社保医疗的保障。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月领额至少可满足每月养老费用支出中的50%~60%。
存款重新配置
周先生的养老保险每年投资总额近10万元,可从活期存款中支付,2年后可从企业股权等款项中支付保费。除养老和子女教育专户规划外,现有的银行存款调整如表5所示。
房产投资亦是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方式。在房产市场低迷,房价较便宜时适当购置些小户型房产进行投资,获得稳健的房租收益,但需测算投资回报率,如年房租收入能达到投资额的4%~10%,则可考虑投资小户型房产。如今后房产市场有一定的投资机会,仍可考虑投资写字楼、商铺。在投资房产时重点是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比例不宜过高。理财投资切忌贪婪,每年按10%的投资收益,将每年收支结余的款项按高中低风险产品的比例投资,资产会在日积月累中增长。
特别注意事项
周太太现年32岁,社保规定缴纳满15年即可在退休时领取,如原缴纳过社保,当全职太太后中断了社保的缴纳,不妨现在继续缴纳社保至退休,即可拥有社保和医疗保险,老年时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和医疗保障。另外,要为孩子办理少儿社会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