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式教学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

第1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然而这个特定的教学情境需要在教学中来精心创设,只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具体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点燃学生探究热情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复杂,要难度适中,在学生的发展区域内,使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解决办法,这样既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进行了简单的复习,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步骤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在学生画完后纷纷提出问题:图象怎么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图象只有一个最低点,而没有最高点?然后笔者利用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为什么二次函数跟以前学过的函数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样引导学生在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巧妙地过渡到二次函数,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了三种函数的区别,真正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和参与,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去,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尽可能地多动手,多动脑,进而顺利完成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探究的乐趣,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参与意识。

三、强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它提倡学生以自主和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了一般性的问题后,对不能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探究,它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根本途径。它以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如在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进行探究后,教师可以再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和探索,使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对共同的问题展开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开展综合评价,养成探究习惯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及时、客观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探究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究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自觉纠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如在教学中多用鼓励的话激励学生:“你能开动脑筋”“你肯积极思考”等,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究发现。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作者:邓佩伟 单位:湖南省双峰县青树坪镇中心校

参考文献:

第2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数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82-0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已有的知识简单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好玩爱动,思维的活跃性高,但是农村的小学生很少思考学习中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小学进行研究式教学意义重大。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1、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提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归纳、类比最后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到的结论将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学生对知识记忆不深的缺点。

2、提高了农村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可以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使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

3、有助于农村教师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对农村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随时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需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困惑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就需要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这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

4、提高了教学质量

探究式教学在农村小学中的应用就是讲学生从教科书中带入到生活之中,例如在加减法的教学中,如果单纯的以数字为例,那么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以生活中的例子作为教学的例子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减法运算中以菜农卖菜为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自然会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数学的探究源于提出的数学问题,而数学问题的提出则需要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下完成,由于农村学生看到的事物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勾画教学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所见过的情境,以及学生的想象能力。

1、创造的情境要来源于生活

小学数学知识同生活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课改后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要源于生活。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圆的认识”,在课前上应当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圆状物体进行观察,如、车轮子、碗、碟子、纽扣、太阳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圆状物体的观察将会对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些聪明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圆的一些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提出与圆相关的问题,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逐步的思考,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

2、以趣味故事创设情境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没有多媒体的引进和数学本身特点的原因,小学数学成为了一门十分枯燥的学科,如何将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化,这是对农村小学教师的一个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艺术性的验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故事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将分数的概念介绍给学生,教师可以巧妙的“猴子分香蕉”的故事引入到教学中,将一箩筐香蕉平均分给5只猴子应当怎么分。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觉得故事有意思将会纷纷举手进行分配,在分到最后时候学生将会发现剩下三只香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分数的概念顺利的引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3、以学生的尝试创设情境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发现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清楚,既然是探究就可能会出现失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尝试着让学生去解一些困难的问题。例如在除法运算中,学生已经学过了“四舍五入”的求商方法,可以出一道287÷17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发现计算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从动手操作中创设情境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具体表达,让学生动手来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例如在“可能性”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概念进行“尝试”,让学生拿起一枚硬币,多次抛起,让学生对硬币出现的正面和方面的次数进行记录,这样通过统计结果学生将会对“可能性”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同时这种动手操作的做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思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部分农村小学在数学教学对经探究式教学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其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信随着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究式教学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邹征宇.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引导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0(12):13-14.

[2] 贾太星.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2(21):21-22.

第3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1. 探究式教学理论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源泉于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进行“问题教学法”并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教学理论。对探究教学影响最大的教学理论主要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探究教学理论、施瓦布等人的信息加工探究教学理论和20世纪末出现在美国的人本主义探究教学理论,它们大都反映了20世纪人们研究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其中的人本主义探究教学理论主张的探究教学目的、方法和内容等无不以体现人的发展为中心,对学生个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肯定并非常重视。

2.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是指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创建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活动,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3.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自主性: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能够主动地建构知识,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获得发展。(2)问题性:探究式学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识及习惯。(3)探究性: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时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遵循一定的探究程序,引导学生按照提出问题、假设、实施探究、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学习,使探究式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4.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首先: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和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积极、大胆地用眼睛看世界,用脑子想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批判性地思考,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以解决提出的问题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是成功地实施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还应该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自己在课堂中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忽视让学生自己提问,学生也很少对课本或教师提出质疑,很少认真思索过一个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

然后:制订计划,有序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在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开始探究之前就需要对探究过程做一个计划。计划在特定时间内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采用什么方式以及如何做等,这样,既为具体的探究过程指明方向,保证探究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而且探究结束后,学生可以针对方案进行反思,扬长避短,以促进以后探究学习的开展。另外,当这种计划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后,就会转化为一种做事方式,使其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有条不紊,而不是盲目行事,这种品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其次:自主探究,资源学习 阅读教学应以课文学习为主,中心问题一旦确定,学生们首先应围绕中心问题探究研读课文,反复推敲相关课文语句,尝试解决中心问题。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以网络为认知工具和表达工具,把解决问题的观点诉诸于网上;教师可以把网络作为指导工具和监控工具,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指导学生怎样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相关的网上资源,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分析信息、处理信息、信息的方法,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再次:整理研讨,意义建构 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和网上信息的浏览后,对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学生获取的网上信息往往是零散的、杂乱的,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以偏概全。因此,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全面考虑、系统整理,以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还要发挥课堂讨论和网络传播的各自优势,围绕中心问题组织全班交流研讨,相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语感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其中语言表达的目的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同时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完善,使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中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和赞赏。这一环节对如何提取网络信息、整合网络信息和课文观点要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最后: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当引导学生把中心问题解决以后,课文的课堂学习就接近了尾声,但这并不等于学习的结束,我们还应该及时的对学生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只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而探究式教学评价却与此大不相同。它要求评价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程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引导学生把当前所学的基本内容和过程整体回顾、整体建构知识、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之后,我们还要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诱发学生更加强烈自主的表达欲望和阅读欲望,引领他们走向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以上几个阶段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具体实施起来可以根据文本的实际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第4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在新课程改革下,国家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不仅没有落实“素质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老师能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塑造.

一、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重要性

针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来说,其过程更接近于物理科学的一个探究过程.因此,这种新型模式能给学生提供更接近实际的学习环境.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课堂学习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教学的限制.老师授课的过程中过度关注理论知识和习题讲解,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探究式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查找资料找答案,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力,还能够让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得到提高.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1.主动性

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要被新的教学模式所取代.老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授课内容,改变课堂授课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知识.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更好的理解掌握所讲知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倾听性

虽然探究式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但是老师在一旁倾听和引导学生也是必须的.学生探究的内容或者是方式发生大的偏离时,老师需要及时纠正,避免学生做太多的无用功.引导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掌握好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3.体验性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能力等等.因此,实践过程中需要老师将这种新型模式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只注重这种授课形式.需要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和意义,从而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4.合作性

探究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自主,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一个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下,可能得到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认知.团队沟通合作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学会接纳他人的意见.

三、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实施措施

1.针对老师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塑造自己,培养国家需要的素质型人才.

首先,老师的教学理念要改变.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老师改变教学理念,才会将探究式教学落实到实处.针对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老师除了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学习素养,以及具备基础技能知识和动手能力.授课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低下的课堂效率,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其次,老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虽说探究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是如果偏离目标太远,会有副作用.因此,老师需要掌握好与学生交流的度,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指导,避免学生过多的做无用功.

2.针对学生

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思维体系.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合高中生的学习.但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让这种教学模式更好的融入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因此,老师在实施的前期阶段可以通过课堂内容的多样化来吸引学生的关注.比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物理学家在实验过程中的趣闻等等.

3.探究过程中需要交流和反馈

学生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体,老师是模式的执行者,因此,两者之间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将探究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再针对结果对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探究的知识,还能让老师对学生的探究现状形成一个基本的了解.

新课程改革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标准,探究式教学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运用.作为一个新型的授课方式,老师需要根据其优点和缺陷进行选择,让其优点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尽量避免因为缺点导致学生做无用功.同时,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之余,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塑造自己.

第5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究式;生活化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为主,学生身份为被动者、接受者,对教师所讲述的化学理论知识点进行死板记忆,这种教学方式是与新课标所提出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应依据新课标教学新理念,对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变,以此推动高中化学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化学教学,应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鉴于此,身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就应将传统以教师讲授型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探究式为主进行转变,以此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比如,在学习《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节内容时,我就将班里学生分为了四大组,每一组布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如,第一组搜集石器时代中人们常用材料及其优、缺点的信息资料,第二组搜集青铜时代中人们常用的材料及其优、缺点的信息资料,第三组搜集铁器时代中人们常用材料及其优、缺点的信息资料,第四组搜集现代人们常用材料及其优、缺点的信息资料,课堂上,四个小组轮流展示本组的搜集成果,并对其中所涉及的化学问题进行共同商讨、研究,如,金属的分类、组成、性质、用途等等,我们也可在此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如此,我便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化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既强化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实施生活化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鉴于此,身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脱离,而是应努力寻找二者的最佳融合点,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以此使学生感受化学学科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生命中的基础能源――糖类》这节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你们知道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吗?如果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儿童因为营养过剩变得肥胖,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假如这里有三个肥胖儿童的尿样,你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患了糖尿病呢?”因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极为接近,所以他们都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极强的探索欲望,于是,我趁机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这样,我通过实施生活化的化学教学,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改之风在我国的不断盛行,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适应新课改、具备新理念的教学方式,从而促使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我们的正确带动下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第6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一、定义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它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重点是要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操作能力,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从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发现、应用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组成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是七个要素,而不是七个程序或者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将这七个要素以环节的形式呈现,也没有必要在进行课堂研究时将所有要素都体现出来。

三、重要性

1.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获得深刻的新知识

多年以来,很多学者都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研究,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的认识与发展的过程是相符的。科学、有效的探究不仅能够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获取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体验过程,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素养和能力。如在探索《物质的组成》时,学生通过实验用放大镜观察碳笔线条,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让酒精和水混合于玻璃管中。教师可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然后选择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

(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学生选择一种模型作为猜想,然后收集证据,如充满气的气球会瘪等,从而可以证明模型2正确。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的经历是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相似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到了物理知识,获得了物理技能,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领悟到了科学思想。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病和缺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生可以从探究式教学中获得处理新问题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个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我们如果只是教学生一些现有的知识是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的,必须要让他们具备学习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而现在的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和学习素质的形成,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学生已学习了比热容后,要研究晶体熔化吸收的热量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熔解热,可以让学生仿照比热容的科学探究方法去探究。

3.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新的发明创造

纵观物理史上许多物理学家的发明,无不与应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有关。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天文学家伽利略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有一天,他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突然,一阵风吹来,使吊灯不停地在半空摆动,这时伽利略发现,不论吊灯摆动的幅度是大还是小,它们摆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又一阵风吹来,伽利略惊奇地发现:吊灯的摆动与摆动的幅度大小无关。伽利略回到家找来一根绳子,吊上重物,变换着方式,让它摆动。于是,他再次发现: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跟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从而就有了我们现在的摆钟。

人类历史上许多创造发明发现都离不开探究,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社会要发展,必须要出现许多新东西,就要有创造、发明,因此我们必须应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过程与学生探究科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成果,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必须充分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科学探究不能闭门造车,要善于与他人交流。任何科学的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学生还应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科学的成果诞生时不一定立即被人们所接受,应当坚持真理,坚信真理最终必将取胜。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探究性学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知识不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一些名称、概念、既有事实等。这些就不用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进行探究,只要通过听老师讲、自己阅读等方式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如果偏要去探究一些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只会降低探究的价值,让探究性教学变得庸俗、浅显。另外,有的教师会把探究性学习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表现为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参考文献:

[1] 苏科物理八年级上册.

[2] 走进课堂.

[3] 物理新课标.

第7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一、通过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趣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化学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并迅速将其带入愿意学习的思维境地。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由家中蒸馒头谈起并提出问题“面发酸了怎么办?”(学生答:加碱)“这里说的碱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学生答:碳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类),“它的酸碱性如何?可以用哪些实验加以验证?”进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当他们从实验中发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时便会异常惊奇,想知道“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会呈碱性?”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二、以实验的问题为载体,培养主动探究的热情

化学知识基于化学实验,通过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教师要适时地引导点拨,防止学生只做不看和看而不想。引导学生不让任何一个现象从自己的眼前溜走,捕捉现象,寻求原因,揭示本质。这样的思维活动会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为什么”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综合讨论寻求规律性结论。例如,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教材介绍的几种方法,通过分组实验,你们发现制取方法各有什么优势和缺点呢?设计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能通过实验的结果学会分析实验的弊和利。通过不同的分组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产生气体的速度比较快,且几乎没有副产物,是比较好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但高锰酸钾的粉末颗粒很小,易被气体带入水槽中,故实验时,需要在试管口置一团棉花。但该实验最大的缺点是生成氧气的量比较少,生成氧气的质量仅占高锰酸钾质量的10%左右,要制取较多的氧气,也不宜用该方法。教学中还可以抓住实验的“异常”情况设疑引思,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热情。

三、通过设疑,启迪思维,培养多角度探究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疑布障,在常规的途径中设置非常规的问题,或在一般层次中设置较深层次的问题,或在单向问题中设置多项问题,有意给学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要求用质量分数为14.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这本是一个常规问题,但却因缺少浓溶液密度而难以解决,怎么办?只好开动脑筋去寻求“密度”的数据了――量体积、称质量、再计算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培养深入探究能力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思路。由一个貌似平常的问题入手让大家讨论,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问题的解决又衍生出新的问题,环环相生,步步深入。“问题――探究”式教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问题――探究”式教学的根本原则,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更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现――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创造性处理,使之转换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实验,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究”有师生交流,还要有学生之间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袖手旁观,应当热情地走到学生中间,作他们探究新知的引导者和同路人。

2.问题启发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要能够成为学生思维的引发剂和促进剂。教师要时刻注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手、眼、脑并用的研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质疑解难。

3.可接受性原则

问题的提出应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即正确估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目标定在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因为,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无须思考,而过于深奥,又会使学生无从下手,使探究的勇气和信心受挫。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且精心设计,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化难为易;对于较浅显的问题也要精心处理,使之易中生趣。

4.灵活性原则

第8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 应用

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认识不深。笔者主要对其内涵及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1.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该教学模式的定义。“探究”在《辞海》中的释义为“探索和追究”。而教学模式,是指那些特定的系统性教学理论的应用化、程序化和操作化,其实质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那么何谓“探究式教学模式”呢?有学者把它定义为:“教师通过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氛围,主动积极地引起、帮助、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程序。”

1.2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结构或程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评价五个方面。下面就来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结构。

1.2.1理论依据。

一般认为加涅是探究教学的早期拥护者,他认为学生在有能力进行探究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技能和能力为前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习理论,他融合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和杜威的经验课程两大课程的特色,提出“学科结构主义”或叫“发现学习”课程理论。

1.2.2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如教学活动的目标、教学环节的目标、具体教学行为的目标。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直接目标在于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他说:“我们也许可把培养成绩优异的人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目标。”我们应该弄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是指“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在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中,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中心概念,与这个中心概念相邻近的还包括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直觉思维能力,以及内在动机,等等。也就是说他强调基础原理(非基本事实),强调探究欲望、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的技巧。

1.2.3实现条件。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3.1要求课堂民主(内部动机),师生或学生之间要有互动和协作,学生的求知欲、信心要强。

1.2.3.2有结构地提供教材,特别是精选教材时教师要有针对性。

1.2.3.3重视思维过程及其问题,教师应重视引导并学会引导。

1.2.3.4运用发现技法(鼓励直觉),创造直觉。

1.2.4基本操作程序。

布鲁纳认为,发现“无论是由学生凭自己力量去干,还是由科学家开拓自己研究领域的逐渐扩大的边缘,它在本质上是这样一个问题,即用这样的方式重新整理或转换证据,以使一个人能够超越这样重新组织起来的证据而达到另外一些新的顿悟”,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的“发现探究的过程”,于是他设计了“探究教学”的程序。

1.2.4.1提出问题。

教师选定一个或几个一般的原理,给学生一些感性材料,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进而提出弄不懂的问题或疑难。

1.2.4.2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境,情境中的问题既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又需经一番努力才能解决,从而使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心向。

1.2.4.3提出假设。

利用所给定的材料,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觉思维提出各种有益于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罗列出解决问题时可能碰到的困难,等等。

1.2.4.4评价、验证,得出结论。

即对各种可能性运用分析思维进行反复的求证、讨论,寻求答案,根据学生的“自我发现”,提取出一般的原理或概念,把一般的原理或概念付诸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5评价。

诚然,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探究式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最大弱点就是相对费时,但是体育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我们能把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其它教学模式相结合,灵活运用,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能凸显出来。

2.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教学案例设计(《篮球――区域联防》)

2.1.1提出问题。

笔者认为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问题可以由学生或由老师提出来,问题提出的时间最好是上次课或上几次课时,因为这样学生才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查阅资料,并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例如,《篮球――区域联防》一课,我们在上节课结束前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区域联防”?“区域联防”的优缺点是什么?实施区域联防时各队员的位置怎样?等等。总之,提出的问题要紧扣主题,难度适中。

2.1.2创设问题情景。

上课时先让学生讨论上述问题,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好位置分组进行教学比赛。或许他们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会玩得很开心,很享受这个过程,在打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会体验到很多问题,这样就会创设出更多的问题情景,这就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前提。

2.1.3提出假设。

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例如此次课在提出假设时,我们不能把它理解成提出假说之类的,我们只能把提出假设,理解为假设出现的情景你怎么做。例如:联防时错位防守怎么防?怎么防有强力中锋的球队?等等。

2.1.4评价、验证,得出结论或汇报成果。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根据所设置的问题,确定好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此次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防守战术有三种:“人盯人”、“区域联防”和“混合防守”,第二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知道区域联防时各队员的站位,最后一个目标也是最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教师的精心引导,进行区域联防时学生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团队合作,这就给实现最后一个目标创造了条件。

2.2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2.2.1注意协调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主动发现探究为主要特点,所以应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思维为主,教师的引导辅助为辅。

2.2.2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效率及容量。教师要允许学生在构建知识上存在的“时间差”和“路径差”,要充分肯定学生和调动学生。

2.2.3注意对后进生的照顾。探究教学既然把它的主要目标放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上面,因此,怎样使学生的思维从片面走向全面,从感性走向理性,这是探究教学的全部宗旨。当学生有困惑或错误时教师不应讥讽或批评,而要以平等的态度与之讨论,后进生的回答往往具有代表性,虽是片面观念,但提出来并给以重视,这对他们本人是一种鼓励,一方面可以提高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造成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2.2.4注意运用发现技法。探究教学既是一个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结构的过程,又是一个发现技法培养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发现技法的培养。发现技法基本上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其中包括:(1)渐次限定条件,缩小范围;(2)将复杂关系还原为简单关系,这是一种归纳的思维方式;(3)利用类推,由一事物比及另外一种事物;(4)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寻找共同的规律,这是一种演绎的思维过程。发现法还特别强调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把稍纵即逝的思想表达出来。这种思想火花往往是一种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否善于抓住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寻求其内在的价值,这将是对运用发现教学法的教师的一种挑战。

2.2.5注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结合。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有其缺陷,如对于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很不适应;学习的进度较慢,对于间接经验的学习效率不高,等等,所以要注意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用。

4.结语

4.1现代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在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时要注意目标统领原则,把各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4.2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前景广阔,应该加以重视。

4.3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时应注意协调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效率及容量,注意对后进生的照顾和注意运用发现技法。

参考文献:

[1]王仲华.探究式教学在体育中的运用.湖北体育科技,2003,22,(8).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1).

[3][美]莫里斯・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320.

第9篇: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重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53-01

1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含义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指的是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巧妙的和学生认知习惯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型教学。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把教学目标作为指导,包含所有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学习能力需求和接受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和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学习数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传授给他们。

2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

2.1快速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的本质事实上就是思维能力的扩展和训练,尤其是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适合问题的情境,从而带动学生的思维处于运转的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数学的开放式教学最主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他们数学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动手做题、努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将会使学习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2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一般高中生的年龄都在16~19岁之间,处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普遍都形成了价值观和生活观,但是,在社会群体中,高中学生仍然是弱势群体,学生生活在集体生活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现如今,经过多次课改,教学已经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便他们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例如:学生之间可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思维互补,将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思维和观点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集体观念,增强他们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集体着想,从而增强学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

2.3开放式教育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过多次课改,实现了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按照不同的目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活动中,让他们有进一步的发展;而对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完成较简单的任务。

3实现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有效措施

3.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对教学进行开放式的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和学生间的和谐的氛围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一概而论。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多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而对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必须保证课上所讲的基础知识都能让学生理解,并对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给予一些鼓励和表扬。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有部分同学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较差,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要给予一些鼓励的话语等。教师讲课堂氛围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3.2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更加教学内容巧妙的和学生认知习惯结合在一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进行不断的交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程度。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在做强化训练时,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3.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

3.4运用探究式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

在数学开放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只有通过探究式教学,才能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