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第1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小课题;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14-02

课改没有商量,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课改不是口号,不能只有心动,没有行动。课改不可踩高跷,总是高空飞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是根本。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们对教育理念有比较准确的认识、理解,然而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就难免有“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的感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以校本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夯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建构学校研究管理、提高课堂效果上很有实效。我们在实践中对此做了积极探索,获得了一些肤浅的感悟。

一、校本小课题研究直面课改中教师自己的问题

所谓校本小课题研究,是与专家、学者的课题研究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在不断推进的课改中开展的校本小课题研究,主要是指以教师们在课改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真、实、小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研究,寻求该问题的具体方法、策略的课题研究形式。这种研究具有选题切入点小、研究方法灵活、研究步骤简约、研究成果实在的特点。因此它是一种教师“面对课改的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一种源于课改实践、服务课改实践、注重实用的实践研究;是一种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课改实际的田野研究;是教师以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为土壤,以“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的洞察与思考为依据,追求自主发展、内在发展,进行创新。因此,课改中小课题研究,旨在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将理念 转化为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课堂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二、校本小课题研究统领于学校课改研究

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推进学校课改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其应按以下步骤实施管理。第一,选题立项。学校根据课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策划校本母课题,然后挖掘课题研究要素或因子,将其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教师的选题指南,或者由教师根据自己在课改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来确定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它既可以由个人独立承担研究,也可以自主结合或学科教研组联合,实施集体合作研究。第二,申报立项。教师选定课题后,按“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践验证―总结提炼”的步骤设计研究方案,形成文本,向学校申报;学校组建评审组筛选课题,根据其问题的真实性、研究的有效性、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再对合格者由学校下达立项批复,正式确立为校本小课题。第三,实施研究。学校加强研究过程管理,组织教师扎实地开展自主或合作研究;对研究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请有研究经验的教师、专家来校指导,与主研教师一道研讨,破解难题,并将研究感悟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付诸实践,验证,确保研究质量。第四,研究论证。当课题研究完成了预期任务,即可申请学校组织研究评审,评审重点是研究行动的真实性、问题研究的有效性、总结提炼的准确性和所形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五,成果运用。学校制定了小课题研究成果运用、推广的激励机制,旨在提高教师参与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并争取(区)县研究机构或教育学会的支持,组织校本小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使优秀的研究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运用,让教师充分体验研究的快乐。

三、校本小课题研究直击学校课改教研空虚的弊端

在课改推进中实施校本小课题研究,突出了管理校本化、问题教师化、研究实证化、成果个性化、渐进序列化和逐层升级化的行动研究要求,化解了教师在课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不想动、不愿动、难以动,而教师既缺乏耐心又不敢大胆把课堂时空让给学生的症结,确定了“问题牵引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的总课题,提出了“目标问题设计”、“问题牵引自学”、“交流破译问题”、“问题解疑拓展”等教学环节,然后对学科教师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定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和“问题设计策略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牵引式自学方法的研究”等数十个校本小课题,突出了“问题牵引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总课题中的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研究。同时,学校、教师还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之间课题的循环研究,对每一个学科对总课题的每一个环节所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进行具体研究,形成了突出学科特点的校本小课题研究序列。通过校本小课题的研究实施,将课改的理念化为了具体的教学行为,落实到实践的操作层面,使学校常规教研活动内容充实了,集体备课活动落实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展示的欲望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可见,校本小课题的研究实施,直击了课改中校本教研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的弊端,使校本教研丰实、有效。

四、校本小课题研究直通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2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性研究;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中小学科学(理科)教育一般是指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它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素养水平的奠基工程,也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1999年1月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实质性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科学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质量以及生活的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宇宙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也昭示着传统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内容和形式需要经受重新检验和整合。同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一样,新一轮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都应有支持其进行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近年来对影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性理论的学习和体会,笔者认为,当前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由原来直接依赖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转向以对科学本身性质的研究和认识,以及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教学研究为基础。换言之,本次科学教育及课程改革比以往更具有直接而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对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同如何看待和认识科学教育问题是紧密相关的。以Bernal,J.D.为代表的科学家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科学有不同的涵义。科学的多种定义和解释,都反映了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常见的表述有以下几种。(1)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在这种表述中,说明了人们依赖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其中,科学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于客观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即发现历史事实、社会事实、自然界的事实和其他事实以及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3)科学是一项与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将科学看做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要,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一种人类的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除具有认识世界的巨大功能外,还具有改造世界的强大生产力功能。[1]

以科学及其活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20世纪先后成为独立的学科,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使人们对于科学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科学发展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也正在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的理科课程论是以经验科学论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为基础的。前者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大量的科学事实作为概括理论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应通过“观察与试验──获得现象、事实──归纳概括成理论知识──推广”的过程来进行;后者强调学习知识应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法则上,通过它们来扩展知识,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一般原理──检验个别事实──推广出新原理”。应当承认,这两种途径对于认识和掌握大量知识是有益的,但不能很好地满足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培养未来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当代科学哲学的蓬勃发展,科学认识论有了创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Popper,K.为代表的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假说—推理(证伪)的过程,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经过下列几个不同的阶段:[2]

一个问题存在于某种学说里(提出问题存在的可能范围)

新的理论或学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假设)

用新的学说推演可以得到严整的建议(提出证伪途径)

用辩驳性试验来验证建议(证伪)

确定合理的学说(去伪存真)

60年代又出现了以Kuhn,T.S.为主要代表的历史学派,强调用历史的观点去研究科学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科学革命”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由一系列彻底的“革命”来促进的,他提出了“范例”(也译称范式)的概念,认为科学是“范例”的不断演化与积累。[3]他认为科学家并不是以研究和验证(包括反驳)假说来发展科学的。他将科学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前科学 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他还将“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认识的主体,[4]从而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因素引入了科学哲学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建构主义”科学观点。

Popper,K.和Kuhn,T.S.的科学认识发展学说对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是科学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较为强调运用“假说──推理──阐明结论”的方式,并力图将这种方式也贯穿于科学教学过程;影响之二,是在科学教育中重视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发展史等知识内容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也十分重视它们之间的综合 。

有研究表明,如何看待科学,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自己的科学观念,对于学生的科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性质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科学教育研究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并产生如此深刻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下列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关于科学本身的认识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有深刻影响。有人指出,传统科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误区,[5]例如:

科学家是特别客观的

科学就是孤独的探索

科学和技术是等同的

假说变成学说,后又变成定律

科学定律和其他一些观念是绝对正确的

仔细积累的证据就逐渐成为可靠的知识

为了使科学结论准确,必须反复验证

科学及其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证明

科学更多的是渐进过程,而不是创造

科学及其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实验是通向科学认识的主要途径

一种科学新知识的接受是很快的

科学模型代表真实的事物

上述一些似乎没有任何问题的观点,长期以来,都在潜移默化地指导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过程。

第二个特点,尽管不同的学术观点仍然在继续论争,但关于科学性质、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的一些观点开始进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从国际上有影响的8种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等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一些观点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5]例如:

尽管科学知识经受长期的考验,但是,它却具有可变的特质

科学知识更多地依赖于观察、实验证据、理性辩论和怀疑精神

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步步的科学步骤不一定得到可靠的科学结论

科学力图解释自然现象

各种定律、学说在科学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学生应该注意到学说即使获得了很多的证据,也不一定变成定律

新知识必须清晰、公开地报导

科学家需要准确的实验记录,也要受到科学共同体的审查、批评

观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科学家具有创造性

科学历史表明其发展既有进化的特点,也有革命的特点

科学是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作用的

科学观念还受到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西方中小学科学教育界有关科学性质问题的讨论,确实对科学教师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出现了一些科学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关于科学性质等问题也开始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需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和研究。

二、教学同学生发展的研究对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采用着一些有关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假设。例如,认为知道是什么一定先于知道怎么样;认为有效的学习顺序是,先接受、记住,再通过一系列练习增强理解,后再试图应用;认为最好先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讲解,然后,再在不同的背景中应用;认为通过外来压力可以提高学习的动机,而不是通过改变学习的形式或呈现内容的方式;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失败是由于学生的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很少考虑教师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学习风格同学生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

近年来,科学教学理论的研究者通过他们长期深入的研究,也有很多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反思这些基本的假设。他们认为,基于上述假设的教学只能使一小部分学生学习成功,而没有激活和开启其他更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具体地说,学习应该建立在并开始于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已经具有的观念,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使学生将新知识纳入他们自己的有意义的结构中。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中小学科学教学有广泛的影响,其基本观点认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在他们进入课堂前就已经具有了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观念,这些观念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因此,学习科学就不仅包括适应新的观念,而且包括修正或者取代已有的观念。这种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建构意义去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6]在科学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①在正式的学校教育开始以前,儿童已经形成了关于自然现象和环境的认知模式;

②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认知模式;

③这些认知模式不断地用于解释新的经历,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修改;

④这些认知模式的应用范围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说已经在多种多样经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⑤这些认知模式在可变性上是不同的,有些是不稳定的;而有些却是固着性很强,对教师的教学努力具有很强的抵制性;

⑥由于认知模式具有的固着性以及同正式科学概念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的结果常常同期望的不同,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

⑦将一种观点置于一定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⑧如果呈现给学生那些零散、原子化的知识点,只能导致机械的记忆,也不可能很好地运用;即使记住,也更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忘记。

虽然,这种学习理论具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但不同学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分歧。[7]例如,Ausubel(1968)指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明确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虽然,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这种观点,但对于什么是教学的依据,却有很多不同的解释(Driver,1980),例如,Ausubel(1968)认为,发现学生的前位概念,确定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知内容的必要联系;Wittrock(1974)认为,发现学生产生于他们的文化背景、态度、能力和经验的概念和意义, 确定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产生对他们有用的、新的意义和概念;Gagne and White(1978)等认为,发现学生的分解技能,然后,从这些分解技能开始,逐步地使学生进步;Driver(1980)等认为,发现学生具有的应变观念(Alternative Viewpoints),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重新考虑和修正这些观念;Shayer and Adey(1981)等人认为,发现学生思维逻辑结构特点,使课程和概念的逻辑要求同学生思维的逻辑结构相匹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其研究成果直接地成为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8]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很多具有科学和心理学学术背景的学者在过去20多年中,直接地走进了课堂,对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直接影响科学教学过程的专著和论文,上述提到的很多学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二是一些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直接地建立在这些大量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1996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维果茨基等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L.S.)认为,“教学”是在“发展”之前的,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在研究学校学习中,大多数心理实验都用使学生解决一些标准化问题的方法,来测量该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但这种方式只能测量儿童发展已经完成的部分,远未揭示问题的全部。找两名智力年龄同是8岁的儿童,给他们某些靠他们自己很难解决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研究发现 ,其中一名儿童可以解决一些智龄12岁的问题,而另一名儿童却至多解决智龄9岁的问题。儿童的实际智龄与在给予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的差异,表明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存在。经验表明,一名具有较大ZPD的儿童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好的“教学”应该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但教学目标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9]

这一理论同科学教育相关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①教育、教学不能等同地看做发展,而恰当组织的教育、教学将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将产生一个完整系列的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教育和教学,发展将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和教学是儿童发展过程必要的、一般的因素,这种发展过程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具有人类历史特点的过程。

②儿童能够模仿一系列超出他们能力的活动,但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模仿,儿童可以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比在自己独立的情况下做得更好;通过模仿,儿童也可以独立去这样做。这种在成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水平,同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③儿童掌握日常概念的程度,反映了他们发展的实际水平,而他们获得的科学概念,反映了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④当科学概念超出了儿童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认识到, 科学概念的调节可以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时期所接受的唯一好的教育、教学,就是超前和引导发展的教育和教学。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学习理论,与长期以来在欧美科学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皮亚杰(Piaget,J.)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经过改造和发展,作为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最近的20多年来,同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成为欧美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科学本身的研究成果,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已经成为支撑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产生极大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等巨大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开始反思科学技术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科学主义受到了抨击,人文精神和科学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学哲学发展同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发展密切了联系,成为科学方法理论现展的一个特点。科学作为一种探究活动,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性事业或活动,它的发展既受到其内部的逻辑和认识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外部制约因素。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科学(理科)教师对于科学本身认识和观念的变革,是树立科学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期望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历史和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学者,给予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多的关注,并积极地参与进来,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作出贡献。

对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学课程改革文件进行比较研究,是制定、实施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我们不对形成这些课程文件的支撑性基础性研究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和介绍,就会使教师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前所述,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越来越将科学教育过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直接作为基础,那么,就更需要教师广泛地、积极地参与这一基础性研究过程,使制定的课程标准更好地落实到我国广大学校、学生的实际之中。提高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研究水平,将长期实践所积累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可与其他国家比较和交流的我国特有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而且会变成不竭的动力源泉,推动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持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殷正坤,邱仁宗.科学哲学导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5]Mccomas W F.(eds.)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Science Education,Rationales and Strategies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6]Scott P,et al.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cience(Children’s Learning in Science Project)[M].Leeds:University of Leeds,Centres for Stud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1987.

[7]Black P J,Lucas A M.(eds.)Children’s Informal Ideas i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第3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构成基础》;微课;教学改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互联+的时代,新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小微时代的来临。微博、微信等“微”事物的出现,让年轻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微电影、微小说等,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热捧。那么,作为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的高职教育,如何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如何培养出更加能够适应小微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顺应这种形势,“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1 当前《构成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1 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

构成基础这门课,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构成艺术的基本理论应用领域;掌握构成形态、形式要素及构成材料要素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尚不明确,他们会以为这门课仅仅是素描、色彩课程的延续,而没有体会到与后面专业课程的衔接,以及对后面专业课程的引导作用。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懈怠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并且需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能够在今后的设计中灵活运用构成的各种知识。

1.2 教学过程中的专业针对性不强

《构成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构成形式,但在教学过程中,内容枯燥,作业量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表现技法上,如何利用到室内设计中却得不到锻炼,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往往也不清楚到底学到了什么,也不知道这门课跟室内设计到底有什么联系,只知道画了很多张的作业。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而已,构成基础这门课在教学中应该要适应专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时,可以将练习作业与室内设计联系起来,比如设计一款以点线面为主的电视背景墙,也可以在室内的墙面设计中,运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运用每一种的构成形式来设计室内的各个立面。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构成基础与室内空间的关系,举一反三,提高学习兴趣。

1.3 教学形式没有及时更新

在《构成基础》授课的过程中,仍有一部分教师使用着几年前的教学课件,内容也没有根据现有的企业需求和学生情况及时进行更新,这就造成了学生参加工作时,专业知识依旧停留在几年前的旧知识上,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融入实际教学中,做到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接轨,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拉近与企业的距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微课的优点和特点

第一,每一个微课的教学时间短,重点突出,方便学生抓住课程的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教学时间较短,每一个微课视频多为5~10分钟,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微课的时间虽然短,但是里面涵盖的知识内容、重点难点却非常丰富,有时一个微课比十几节传统课堂都要有用。

第二,教学内容少,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设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一个微课只讲授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虽然比不上传统课程的内容丰富,但它的教学效果却更加明显,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每一个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看似进度缓慢,但可以稳步推进学生的教学内容,夯实知识结构,专业针对性更强,实际效果会更好。

第三,微课的制作形式多为视频、Flash等媒体播放模式,学习时间随意,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控制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利用一些简短的闲暇时间,比如排队等待的时间、课间的时间等,利用手机观看微课进行重点难点的学习,即可以提前预习课程,也可以在课后复习,且可以多次观看,反复浏览,加深学习印象。

微课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后能够更好地复习巩固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3 《构成基础》课程微课的应用

在《构成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实施步骤如下:

3.1 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讲授《构成基础》的教师需要首先明确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同时考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等,设计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弥补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课堂氛围更加灵活多变,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兴趣。

3.2 课前了解情况,因材施教

课程开始之初,在学校建立的教学资源平台上,对于本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之间的交流采用QQ、微信的方式居多,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手机上网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各种互动形式录制微课,安排学生课前进行观看,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同时,要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3.3 课中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式、范例示范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分为若干个项目,同时考虑学生的兴趣点,融入微课设计中。该门课程的所有老师,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有个性、有创意的微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4 课后反馈评价,总结教学

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通过在学校的数字教学平台上,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进行改进,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有利于后面课程的开展和微课设计的改进。这样的互动交流,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

4 结语

当然,微课教学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微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尤为重要。高职的《构成基础》课程与微课教学形式的结合,更能促进室内设计人才与互联网+时代的深度融合,通过微课这种教学载体,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宋娇妍.高职环艺专业《室内装饰材料与构造》微课教学设计探究[J].新课程,2015(05).

[2] 宋刚胜.室内设计专业微课现状分析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

[3] 秦爱梅.基于微课的高职3dsmax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4] 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课堂教学研究,2013(05).

第4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示教片;实验教材;教学改革;教学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16-02

一、研究背景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属于外科学教学的一部分,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备的基础学科[1]。然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仅仅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伦理的培养,不符合当代医学生的培养目标[2]。例如,经常出现学生洗手消毒后触摸污染区等动作,这说明学生的无菌观念不强,如不及时加以纠正,易致学生养成技术不规范、缺乏无菌观念等不良习惯[3]。再如,个别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在日趋紧张的医患矛盾下,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内各大医学院校《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教学难题:一是缺乏与临床紧密结合、重点突出、学生易掌握的实用性教材;二是没有比较规范且与教材相适应的配套示教片;三是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适应当今教育部、卫生部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能力培养体系;四是在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掌握方面,缺乏一个相对科学、客观、合理的考核体系,以致评价学生该门课程的临床能力都是带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期末随机抽签操作考试或结合理论考试成绩赋予学生一个分数,使得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达不到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标准。

二、研究方法

1.改革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我院教学实际,首先对《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探讨,注重医学生“三基”能力的训练。

2.改变教学方法。(1)编写实验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学时较少,仅有20个学时数,而内容相对较多,包括器械认识、打结与缝合、外科无菌术、清创术与肠吻合、胃穿孔修补术等内容。该课程在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中,课程内容不一样,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配套的实验教材。据调查,目前《外科手术学基础》教材有重庆医学院附一院吴凯南等教授2002年编写的和马妖美教授2010年编写的两个版本,编写内容与我院开设的《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有些脱节,内容比较烦琐,重点不突出,一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亟待更新,不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同时,上述教材购买相当困难,导致我院前三届学生出现上课无课本的情状,仅仅凭着教师的课件上课学习,大大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医学院校的特点,外科教研室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编写了实验教材,经过专家组的反复修订、审核,已联系出版社,准备近期正式出版发行。(2)拍摄音像教材,进一步与临床接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已开设多年,但相关的课程示教片已相当陈旧,有些技术操作方法已过时甚至错误,所以录制该门课程的示教片是完全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更加规范我院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打造有知识产权的示教片,充分体现我院的教学特色,提升在同行中的教学地位。为此,课题组成员于2013年8月在院领导、教务科、宣教科、总务科及外科教研室等部门的共同协作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外科手术学基础》示教片的拍摄工作,并将该示教片成功地应用于重庆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动物外科实验课教学中。(3)重视教学前的准备工作。①加强相关学科配合,确保教学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如教务科、手术室、麻醉科、临床技能中心、外科各亚专科、外科教研室、宣教科等。因此,每次授课内容要在上课前1周由教务科和外科教研室秘书进行协调,如场地的准备、实验器械及实验动物的准备、召集教师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教学方法、提前通知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等,从而保证每次实验课程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的收获也更多。②备课,学内容。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作用之大,它是保证每次实验教学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上课前1周,召集授课教师和院内督导专家针对此次内容进行备课,共同商讨此次授课内容的最佳教学方法,便于让授课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吸取、消化和掌握该知识,使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加完美。(4)改变教学模式,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外科操作技术和无菌观念。通常,我们将《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安排为:课前预习课堂看录像学生分组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独自操作教师纠正错误。一般来说,我们会安排5~6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按照情境教学的模式完成此次操作过程,且全由学生各自分工并独立完成。当然,每组安排一名带教教师,在一旁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各种错误,并予以纠正,从而保证外科手术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5)强化医学伦理学,培养医学人文素养。回顾各大医学院校传统的《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重操作、轻人文”,因此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例如,在手术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伤观念”等。(6)实验教学后的效果评价。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各自在情境表演中担任的角色进行评价,如担任主刀的医生反思手术过程中哪个环节做得好,以及哪个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同时,各组带教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操作中的技术不规范,如无菌观念差、手术操作失误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评,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无菌观念,掌握规范的手术操作步骤。

3.改变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简称“多站式考核”,即OSCE)的方法对学生的《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进行考核。在第一次上实验课时,我们就会告知学生考试流程,使他们在平时授课的环节就重视该课程的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OSCE考试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根据授课内容,共设置8个考站,以基础技能的考核为主,分为器械认识打结考核站、外科洗手考核站、消毒铺巾考核站、穿无菌手术衣考核站、戴无菌手套考核站、切开缝合考核站、伤口换药考核站、伤口拆线考核站,事先对每项考核内容制定评分细则。前5个考核站为每个学员的必考内容,每站15分;后3个考核站为随机抽取一个内容进行考核,该站分值为25分;最后每站成绩汇总,为该门课程的期末总成绩。

4.评价教学方案实施效果.课程考试结束后,统一发放学生版和教师版的调查问卷,初步评估《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及该门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同时,收集学生多站式考核成绩,以t检验对学生测试成绩进行显著性检验,以进一步评价该教改方案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三、总结

通过自编教材和拍摄了9集《外科手术学基础》示教片,有效改变了目前《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缺乏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实用性教材及配套示教片的现状,进一步规范了《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工作,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检验了学生对该门实验课程知识的掌握能力,评价了该门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教研室成功地将该教学改革方案应用于重庆医科大学2011级、2012级临床医学(全科专业)学生的《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对临床教师而言,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初见成效,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增加,也提高了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4]。

参考文献:

[1]刘洪彬,文灿.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2009,18(3):159-160.

[2]吴明灿,李五洲,罗国才,等.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259-1260.

[3]胡康,徐柯,王竹云.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重庆医学,2013,42(1):107-108.

[4]侯春丽,侯雪红.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4,8(26):309-310.

Surgical Operative Surgery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Research

LI Jing,YU Tian-wu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Yongchuan,Chongqing 402160,China)

第5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了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考核评价系统更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一个好的考核评价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质量,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学习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考核评价系统对于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必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注重的只是结果,往往忽略了考核过程的重要性。通过传统的笔试方式,凭借着一纸期末试卷的成绩和平时的综合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无法真实的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水映出来,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是不能很好的进行把握,这样做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有可能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来说,传统的考核评价对于过程的考核是十分匮乏的,仅仅是凭借考核结果是很难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的。

(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传统的考核中多数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的,这种考核模式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计算机基础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所以笔试是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准确衡量的。

(三)在传统的考核过程中很少有具备对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的题型,偶尔的出现一些仍然是对理论和操作步骤进行的考核。在通常的情况下,学生们或许对于某一种操作掌握的非常熟练,但是以考核的形式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强行的记忆就会使得学习的枯燥性大大的增加,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中会经常的出现一些操作题或者简答题之类的题型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这种考核的方式及其容易导致学生在熟练掌握了操作步骤之后在动手实践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无法相结合。

(五)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考核评价中,都是使用统一的考核内容和评价,严重的限制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的改革策略

(一)关于过程的考核。教师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制定一张考核表,然后发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学生按照表中的要求进行考核,然后在由教师进行审批,使得教师可以完全的掌握每个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教师对各个阶段考核的结果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及时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反馈,使得学生及时的发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可以将平时成绩的所占比例进行提高。对于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创新思想进行仔细的记录,并且适当的加分,以此来促进学生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作业的设计。所谓的作业设计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独立的完成具有实际意义同时还能够反应自我开发能力的综合性练习。对于作业的设计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进行:(1)选题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选择,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身的实际水平;(2)选题也可以由教师来设定,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进行设计。让学生们边做边学,一步一步的逐渐完成;(3)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有着其特定的内容和格式,从而将每个学生的个性体现出来。在提交作业和批改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方法,所有的作业应该利用校园网来上交。

(三)关于总结性的考核。所谓的总结性考核指的就是期末考试。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该将两种考核的方式相结合,将平时的考试成绩和期末的考试成绩按照百分比来分配,这样做不仅将期末考试发挥失误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进行加强,从而使得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2)以上机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既要学生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要熟练的掌握实践技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该采用两者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可以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笔试和上机的所占比率。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

在对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采用三种评价方式,分别是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就是当学生的考核结果反馈到学生的手中时,学生根据自身的不足以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充分的了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正,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他人评价,指的就是学生在自我评价之后由教师随机的指出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其他的学生根据其近阶段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在评价其他同学的同时反省一下自身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如果有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教师评价也可以说成是总结性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掺杂个人的情感,要实事求是,如果学生现阶段做的不够好,一定不要严厉的对学生进行指责,因为这样极其容易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委婉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参考文献:

[1]陈薇.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2]周翔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6(03).

[3]廖晓芳.浅谈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4]张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0(03).

第6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200

[摘要]本文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上编制了《地基与基础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并介绍了各单元所能达到的能力目标。

[

关键词 ]地基与基础;施工;课程改革

《地基与基础施工》课程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枯燥,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学生往往由于基础薄弱而畏学,学习兴趣不高。为了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本文立足于打破传统的地基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1、各单元课时分配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此,本课程教学中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以“施工流程”为主线,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和实训参观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将整个课程划分为7个单元。各单元的课时分配如下表。

2、各单元内容及教学目标

1)单元一 岩土工程勘察

项目1 地基土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项目2 地质勘察

实训项目一 地基勘察报告识读实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土的组成和结构;熟悉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工程分类和土的鉴别方法,了解工程地质和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要求、方法;能阅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单元二 土方工程施工

项目1 土方量的计算与调配

项目2 土方机械化施工

项目3 土方开挖

项目4 土方填筑与压实

实训项目二 场地平整土方调配方案实训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工程边坡留设要求、土方调配的方法及原则;掌握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土方开挖与回填的施工要点、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要求。

3)单元三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及降水排水

项目1 土壁支护

项目2 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项目3 基坑降水排水

实训项目三 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基坑支护工程

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土壁支护的类型及适用条件、钢板桩支护结构、排桩支护、水泥土墙支护结构、土层锚杆、土钉墙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支护的施工工艺;明排水降水、流砂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人工降水各种方法的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的编制。

4)单元四 基础垫层施工及地基处理

项目1 灰土垫层施工

项目2 砂和砂石垫层施工

项目3 粉煤灰垫层施工

项目4 其他材料垫层施工

项目5 常用其他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掌握灰土垫层、砂和砂石垫层、粉煤灰垫层等常见基础施工方法;了解垫层施工中机械的性能及适用范围,能够根据土方工程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能分析影响基础垫层施工质量的因素。

5)单元五 浅基础施工

项目1 浅基础设计及构造要求

项目2 浅基础施工图的识读

项目3 浅基础的施工

实训项目四 浅基础施工图的识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浅基础的设计及施工的工艺顺序、掌握无筋扩展基础的常见类型、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形式了,了解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的构造特点及施工要点;掌握浅基础施工图。

6)单元六 桩基础施工

项目1 桩基础组成与桩基础分类

项目2 混凝土预制桩施工

项目3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项目4 地下室施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科学合理的选用桩基础的类型;掌握桩基础平法施工图;掌握地下室防水施工。

7)单元七 季节性地基基础施工

项目1 冬期地基基础施工

项目2 雨期地基基础施工

项目3 冬雨期施工的安全技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冬雨期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技术和施工方法,掌握冬期地基基础施工内容。

3、考核方法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综合评定。

第7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大高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它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也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及在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奠定基础。

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下:

(1)由于本门课程并不是高考的必考课程,加上城乡差别、地域不同,造成新生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上的严重参差不齐。

(2)虽然现在大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讲课过程的机械化、程序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大大降低,基本仍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依旧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

(3)实验教学与就业需求有差异。实验教学是根据课堂教学安排,要求学生完成的课堂内容,即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部分在计算机上进行验证。如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内容相对较少,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处理复杂文档排版、数据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方面能力不足。

(4)学生和教学之间缺乏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教学过程局限于课堂时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很少,教师对教学效果很难跟踪和评估。

1cdio简介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林克平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cdio是英文单词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的缩写。其中,“构思”包括顾客需求分析,技术、企业战略和规章制度设计,发展理念、技术程序和商业计划制订;“设计”主要包括工程计划、图纸设计以及实施方案设计等;“实施”特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包括制造、解码、测试以及设计方案的确认;“运行”则主要是通过投入实施的产品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的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修订本文由收集整理、改进和淘汰等。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能力培养、实施过程、实施指导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很好地改善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外,cdio综合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沟通的人际技能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以专业应用为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分方向分层次来学习。“以专业应用为导向”指的是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时,教学内容要与其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根据不同的专业班级,分方向来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知识点讲述,这部分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最基本的知识,如office软件的基本运用、网络的了解等。在高级操作这个部分,则根据其专业特色来补充相应的高级操作知识。最后,在综合cdio项目应用中,则根据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案例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数据库程序设计等。

表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12总学时12其中知识点讲述12高级操作12备注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

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12212212012老师讲解、互动问答文档处理软件word128124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电子表格软件excel1210126124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12412212212知识点介绍、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综合cdio项目应用121212612612案例分析、学生

分组操作练习(2)以实践项目案例来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操作能力,通过项目和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效率,最后展示学生完成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下面以其中的一次课堂项目为例简单介绍。

课题名称:奖状制作。如图1所示,该项目涉及到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①文档的页面设置、艺术型页面边框的设置以及页面背景的设置;②插入艺术字及格式设置;③运用“绘图”工具栏绘制“公章”效果;④利用“邮件合并”功能及word域的灵活运用完成多张奖状的制作。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实用的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可以将此操作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创建出更加优秀的“奖状”效果用于作品展示。

图1制作的奖状

第8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 计算机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5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无不与计算机技术有着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衡量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当前,大多数中小学已陆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在家里也经常使用电脑,学生进大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此外,许多高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仍停留在纸质教材、机房、多媒体的层面,没有充分利用起网络化教学平台。同时,许多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性质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掌握了常用的电脑操作技能,因而没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这造成高校在要不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专业课和计算机技术联系更加密切,这对高校计算机通识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二、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

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夯实基础,重视实践,面向应用需要,培养创新精神”为着眼点,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

(一)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来看,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一般分为两个层面: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课交融的计算机课程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典型常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了解信息行业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与专业课交融的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为:各专业根据本专业领域的要求,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能够使用典型工具软件解决专业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设计、开发解决专业问题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一层面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的。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注意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例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的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能运用计算机表达设计意思和进行广告和包装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专业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的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工具软件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并能利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物流服务。总而言之,这个层面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应满足各应用型专业的专业课需求。

(二)合理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可把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分两大层次,即计算机基础教育、满足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与创新能力教育,围绕六大重点核心教学要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C++)、硬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1+X的课程设置方案”,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加上其他几门重点课程。第一层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置,第二层是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可根据各专业需求构造不同的课程组,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来开设,如表1所示。

(三)加强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计算机基础有6门重点核心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改革要服从于教学内容,以“授之以渔”为目标,着力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推行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讲课注重实践和师生互动。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授课模式,根据实际应用,优化教学内容,精讲多练。从生活和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设计各种实用案例,优化教学内容。例如,在WORD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进行个人简历、主题报刊、毕业论文编辑排版、成绩单的制作。在电子表格的学习中,则要求学生对商场销售进行数据处理,对企业工资进行分析管理。在幻灯片的学习中,则设计主题班会和企业宣传等教学案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知识结构完整,使课程教学较好地体现“夯实基础,重视实践,面向应用需要,培养创新精神”的特点。

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推行研讨式教学方式,以优秀应用案例优化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来强化教学质量,把“边学习、边设计、边实践、边创新”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把科研课题、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纳入课程实践环节中,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途径。

对一些软件工具应用技术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采取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注重学习者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实施单项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配以验证、设计等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教学环境建设。首先,建设一体化多功能实验室。实验室需配备各类计算机设备、服务器、投影仪和配套软件等,计算机教学区域网络要与校园网连接,形成多媒体教学网系统的一体化多功能实验室。在一体化实验室里直观地进行理论教学和操作演示,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各类实验项目,也可以通过上网获取课程学习各环节的基本资源。其次,开放机房。计算机机房应在课余时间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学生利用此机会进行实验教材上的选做实验或其他更深更广泛的学习。最后,建设立体化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资源有教师的电子教案、录像、习题集及参考答案、试题库以及数字化的教学资料。按功能可以设置以下版块:课程学习、疑难解答、模拟考试系统、新手训练营、教学论坛等。网络教学平台所展示的内容比较生动形象,教学资源丰富可重复利用,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高,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关键是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当前计算机基础专任教师仍然紧缺,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各高校应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相对稳定的计算机基础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9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范文

关键词:设计色彩;教学;改革

1 设计色彩教学现状

设计色彩在艺术设计基础课课程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开启和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视觉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艺术设计人才的基础能力的体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设计基础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艺术设计在刺激消费、促进出口、发展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设计基础课程更多的还沉浸在程式化和套路化的客观写生和简单的形式构成上。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对设计基础教学进行改革,而设计色彩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必修课和重要课程之一首当其冲。为此,笔者针对传统的设计色彩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艺术设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对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革和教学实践。

2 设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关系含混不清,与专业课缺乏有效的衔接

在设计色彩课程中,由于我们的老师更多的是绘画专业出生,在教学中无意识地对学生的要求更多地偏向于绘画方向的写生训练。绘画色彩写生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摆放的静物通过严谨的客观描绘,把握整体色调与寻找色彩的微妙变化。诚然,这种色彩基础训练能提高学生对色调的把握能力和对色彩的敏锐度。但绘画色彩训练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炼、归纳色彩及概括能力缺乏有效的培养,这样的设计色彩训练虽然冠之于“设计”的头衔,却无法体现“设计”理念。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训练中,无法准确而概括地运用色彩视觉语言来进行创造性选择和表现对象,导致与后期的专业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

2.2 课时短,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

设计色彩是一门探讨和利用色彩组合变化原理来挖掘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是通过对色彩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认识,结合顺向式思维模式来理解和运用色彩视觉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形式要素,这种形式要素的能力培养需要长期和连贯的有效训练。而我们的设计色彩课程课时分配通常是在大一的上下期,课时比较短,跨度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大一上期,三周的课时,学生还没从色彩基础课程中反应过来,已经转到另一门课程中去了,再要衔接得等到下期邻近期末的两周色彩训练,这样的学习安排,在学生的色彩训练上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理论与技法的结合突出色彩的设计运用的特色,学生的视觉信息、观察能力、色彩传达能力以及色彩的设计内涵难以延展到设计专业课程训练。在教学方式上,还是以老师的课堂传授及学生坐等老师静物摆放写生为主,更多的是以技法为主,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桎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内容上,虽然添加了更多与色彩相关的材料,但缺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创新性思维无法开启。

3 设计色彩改革的措施与实践

3.1 重新修订教学目标,转变教学观念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把对色彩的个人感受能力转换成一种科学的审美,并通过重构达到视觉的色彩传达能力,以便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设计色彩课程的定位是,用具有色彩属性的材质和工具,把纯自然的形态转化成具有色彩要素的形式语言,不是以一种纯绘画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表现语言与手段进入。以期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对设计内涵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观念上,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方法上,通过分析绘画大师与设计师在经典作品中对色彩的运用和延伸,教授色彩的理论知识和配以观摩与体验,调动学生超越模仿性色彩、注重主观色彩表达以及色彩表现等能力,强化学生的色彩构思和创意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 改革传统授课模式,调整课时安排,正确处理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关系

在设计色彩课程中,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教师集中讲解色彩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等待教师摆放静物进行写生训练,其中穿插一些大师的作品进行讲解与分析,并做简单的解构与重构练习。这次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色彩意识,增强学生的互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对色彩的设计运用特色。具体表现在,第一,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为主,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训练前期,要求学生收集大自然中与色彩有关的各种资料,让学生将更多的心思和技法运用在色彩设计的思路上;然后循序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提取色谱,将其转换在实际的设计课程中。第二,增加课时量,缩小课程间隔时间跨度,让学生能连贯而从容地将主观能动性付诸课堂训练中,不至于让学生刚刚进入热身阶段就已经偃旗息鼓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发挥出来。第三,在设计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关系分析清楚,结合绘画色彩教学与设计色彩的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清晰认识、了解写生色彩训练与设计色彩的关系;对设计色彩的理解应该建立在对色彩基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从客观色彩到主观色彩的转变,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强调设计色彩的创造性。

3.3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把设计色彩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为写生色彩训练。写生训练,通过明确学习内容的目的来设置作业形式,这里通常是在课程的前两周安排传统的教师摆放静物进行写生训练,让学生进行静物写生作业练习,训练学生的色彩思维和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培养学生多样色彩表现力和审美性,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写生色彩的基本规律,掌握所选媒介的基本特性。这一部分,更多的是延续传统的色彩写生训练,分析与表现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提高对写生色彩系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色彩高度概括和主观表达的能力,自主捕捉现实世界中感兴趣的物象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周安排以学生为能动性的静物摆放和材料运用,要求学生根据课题需求摆放静物和选择作业练习的材料。在作业练习中,重视画面大的冷暖、大的色块的配置,并对色彩的整体表现予以特别强调。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色彩表达主观感受,对于色彩构成知识也应在写生中加以灵活运用,作业中体现明确的形式追求。色彩表现在写实的基础上向抽象表现发展,同时接触并了解装饰色彩的表现方式,最后发展到可以主观强化的色彩表现,并向抽象表现延伸。

另一部分为抽象色彩训练。抽象训练的三周时间也分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一方面,可以通过手绘和拼贴的形式让学生对自然色彩关系进行对比,加强学生对色调的理解和对色彩关系的精微表达;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名画色彩的挑选、拆解、分析,感受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表达,将艺术家表达的色彩关系赋予新的画面。第二阶段,通过色彩与音乐的课题让学生体会色彩与情感、韵律的关系,引导学生把握色彩的抽象性,充分表现色彩的意向特征,或者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来设置,比如在练习中,“用色彩来表现人的生老病死”“用多种色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用色彩来表现一年四季”等通过对生活中自然色的分析理解,剥离其具象造型,提炼其色彩本身所体现的精神,将其引导至设计的视知觉中。

最后一部分为设计色彩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为期两周时间,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工具及综合材料,结合不同的媒介,运用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上,体验在实际物体上各种材质的肌理感,以及触摸的心理感受及表现色彩的视觉感受,

4 结语

通过教学改革,设计色彩课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从具象到抽象再到设计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打造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观察表现等多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课题的成效来看,课题组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应该摒弃和修正不适用专业要求的课程内容,大胆走出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观念与习惯,创新和调整课程结构,创造性地运用设计基础原理,促进学生对色彩空间的想象力和视觉判断力。

参考文献:

[1] 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