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以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市场营销学”既是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 “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对加强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注重启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开发人的创造力;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和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培养以应用为目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创新创业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一致的共识。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素质应用型商贸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各项教学改革,以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程“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依据各专业所定岗位(群)和对应行业企业对营销能力培养的需要,突出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实现有机地融合,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程建设没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应用”特色,“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普遍注重通过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然而,在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和提高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没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系统培养和训练,也缺乏对学生未来创业过程中所需要营销技能的针对性训练。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不断优化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注重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项目。虽然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能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但是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内容未能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因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3)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建设注重通过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老师都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也缺乏足够的经验,因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也比较注重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课程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辅助多媒体教学、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营销实践能力;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增加了平时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然而,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还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励和探究性精神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现行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还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5)课程教材建设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的编写也强化了课程实践的内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些强化了课程实践内容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相对于以前那些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进,对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比较大的帮助,但是这些教材上编写的课程实践内容没有和创新创业的内容相融合,“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建设无法满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6)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建设也加大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在完善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推荐图书库、推荐期刊库和网络资源库来加强课程拓展资源的建设。然而,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没有和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有机地结合,所以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也没有体现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制约了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
在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中,“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依据各专业所定岗位(群)和对应行业企业对营销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强化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主要有:
(1)课程建设要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营销实践能力,还要积极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是要培养契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结合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营销技能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注重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项目,而且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内容还要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通过积极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课程所设计的案例导入、知识再现、情境延伸、知识拓展、资料研读对学生的思维要具有较大的启发性,以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实验项目的设计结合营销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可以设置创业项目的选择、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定位、营销计划的拟定和项目的实施,从而对学生未来创业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3)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要加强创新创业双师型团队的培养。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团队的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在加强创新创业双师型团队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继续通过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营销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团队教师进行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经验,从而适应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4)课程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要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除了结合课程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外,还应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视频体验式教学、分组研究性教学和模拟实践对抗式教学,通过引入真实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实施项目带动式教学,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考核方式的改革方面,除了把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和读书笔记等日常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考核,增加平时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之外,还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折算成相应比例的课程学分,针对那些有意创业的学生还应提供线上学习内容,对完成在线课程考核也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5)课程教材建设要强化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材编写的课程实践内容可以进一步与创新创业的内容相融合,从而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的训练。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选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情境案例或创业案例,选择的企业案例也要突出其创新性,每一章结合课程实践内容可以安排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环节训练,在强化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6)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在湖北省应用型本科商贸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利于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在完善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推荐图书库、推荐期刊库和网络资源库等拓展资源的建设也要融入更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期刊和视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平台,在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
“校本课程”一词的确容易与“学校课程”、“校定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相互交叉,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也难以找到一致性分类标准,只有极少数西方作者在极少数的文章中提到“校本课程”。实际上,“校本课程”再概念化努力寻求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意蕴,“本校课程”当属于一种可能的初步的概括,集中反映课程“具体化”、“德性合作”、“整体建构”的独特品质。
“本校课程”强调具体化,注重实践,追求情境化、特殊化,将一般的课程规定层层具体化,具体体现国家精神与地方课程要求,最终化为学校层面具体的课程产品,并置身于师生教与学互动的第一现场,体现出学校有效处理国家、地方课程决策的一种积极态度与行动方式,反映出学校对学校以外各层级课程要求的执行、调适与创生。
课程具体化自然地表现为学校个性与特色创建的尝试,它内在地包含着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尽心协力的尝试。为此,它特别倡导平等对话和道德沟通,主张德性的合作、对话,以及民主的课程领导,形成服务于学生高效能学习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具体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倾向。所以,本校课程是期望每一个学生最大程度获得的课程,是德性事业的结晶,体现着关怀伦理的课程诉求。
德性合作需要以学校历史与现实资源为基础,通过学校教育主体,致力于建设学校层面的整体性课程架构,创造三级课程管理共同产生作用的达至课程协同的现实性产物。“本校课程”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课程建构。包括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进程与评价方式。这种整体的课程追求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门类,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利用,表现相关人力的密切配合、乡土文化的有机融入、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适宜性改造。同时,也投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远景规划、文化再生以及学校创建的理想。
一、何谓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属于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范畴,是“必须用什么做科学的开端”[1]的问题,或说“逻辑起点就是这门学科产生的源头”[2]。简言之,逻辑起点是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得以开始和发展的出发点和最初规定。整个理论体系以逻辑起点及其对基本问题的抽象回答为起点,以对基本问题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的回答为终点,逻辑起点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具体实际的解释说明,显现出起点和终点的统一。
校本课程建构虽然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建立一门学科,但每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构必然要形成一种真正从本校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出发、体现本校特色和蕴含本校文化、具有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而这种具有内在逻辑的课程体系必然具有其逻辑起点。没有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则会因缺失基础或灵魂而黯淡失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呢?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一所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起始范畴”,或关键概念,或核心要素,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由此可以推导、建构起整个校本课程体系。
要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正确区分“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起点是我们着手研究、开始认识某一事物的起点,是最先遇到并着手解答的问题。研究起点应是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一把钥匙,通过它才能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研究起点受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进行叙述的起点,是理论体系的开端,是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并贯穿于理论和实践过程的始终。
依据以上分析,审视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构的客观实际,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理应是学生。
二、为何学生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符合已为大家所公认的确立逻辑起点的标准:(1)学生是校本课程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从这一范畴出发,可以建构起校本课程的范畴体系。(2)学生是一个最直接的客观存在,“是一个直接的东西”[3],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对象与逻辑起点相统一的规定性。(3)学生,犹如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哲学中的“物质”、教育学中的“现实的人”等概念,不仅是教育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且是校本课程体系中最关键的概念或核心要素,是整个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4)学生是校本课程建构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形态,反映着一定社会关系(如教与学的关系),由此出发可以将校本课程建构的基本问题直接显现出来,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一致的特征。学生既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落脚点或归宿,符合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相统一的规定性。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从传统教育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校本课程建构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就必须基于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契合。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最能全面深刻地体现新课改的这一核心理念,具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与功能。
将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符合校本课程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校本课程到底为何而建构?校本课程的价值或存在理由是什么?这似乎是校本课程建构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涉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问题。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建构具有多元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维度:一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根本价值取向。二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重要价值维度,由教师是校本课程建构的主体而决定。三是通过校本课程建构,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建设乃至整个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建构的衍生价值。以“校本”为视角,将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确定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维度上,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但这三个维度不是平行发展的线形结构关系,其中,学生发展是校本课程建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校本课程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校本课程建构的终极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越过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片面追求学校价值,或者校本课程价值取向片面或失序,是对校本课程建构基本精神的扭曲,必将导致校本课程实践的迷茫、迷失和混乱。
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与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不同的。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三个维度上,而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是最基本的、起始的范畴,因而是唯一的,只能是“学生发展”。如果将价值取向与逻辑起点混为一谈,进而主张多元逻辑起点,是对唯一逻辑起点观点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泛逻辑起点”或“无逻辑起点”,从根本上否定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或“以学校为基础”,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课程与学校关系密切,但学校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同时,校长要发挥对校本课程的领导力,要引领校本课程规划设计及建构,但校长并不是校本课程的唯一决策者。如果以学校为逻辑起点,滥用校长的校本课程决策权,势必会滋生学校层面的教育功利思想,使校本课程异化为以校长为代表的“校方”课程而非深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真正有获得感的校本课程。
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存在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但学校文化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的母体,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文化为主体的校域环境,是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新的载体。学校文化是作为校本课程的“孕母”或文化背景存在的,对校本课程建构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校本课程建构的文化意义首先是课程文化的表达与建设,必然要反映学校文化。符合学校文化传承、内涵丰富生动、关注学生生命活动的校本课程文化,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也必然会成为学校文化园地的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从而推进学校文化母系的繁荣发展。但是,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构的衍生价值或自然结果,而非校本课程建构的内在价值诉求,不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以学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极易导致校本课程“为特色而特色”,因而游离于学生之外,偏离促进学生发展的终极追求目标。
三、如何构建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
逻辑起点不同,校本课程建构的价值追求、操作原则、实施方略等方面都会各不相同。构建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学生为逻辑起点的校本课程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地界定、认识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建构校本课程的理念,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在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对这一核心理念耳熟能详,然而,它并未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建构实践的行动指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校本课程建构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和乱象是对这一核心理念的曲解。有了正确而清晰的理念,还必须以此为指南,付诸实践。如果说理念要仰望星空、立意高远,那么,行动则必须脚踏实地、扎根校本。
首先,“以人为本”要关注具体的“每一个”。校本课程建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而展开,其起点与终点都是“人”,即学生。在校本课程建构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尤其要关注每一个具体的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学生。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校本课程建构绝对不能是眼中只有分数,一切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课内损失课外补”,为学生的高考增分而设置;或者为学生增加一块高考的“敲门砖”,或为了突出学校的特色而开设某一门校本课程。
其次,“基于学生”要求校本课程是“学生的课程”。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等客观实际,是校本课程建构的基点和出发点。惟有如此,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课程”。
校本课程建构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但必须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前提。校本课程的建构必须有利于激活学生“最近发展区”,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使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充实智慧、健全人格。为此,校本课程建构必须跳出学科知识的狭隘视野,进行课程整合与统领,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发展素养为目标。
学生不是明天踏入成人社会中才生活,他现在就实实在在地生活着,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主体地位,是社会生活经验的创造者。校本课程建构必须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知识起步,以家庭、学校、社区的文化背景做底色,使校本课程近而实、微而具,从而建构起校本课程的知识与文化坐标。例如,深大附中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环境等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如“深圳红树林生态保护”“大鹏古城文化”,都是为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成功实践案例。
校本课程不是一般的兴趣课,但校本课程建构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前提,提供学生表达、表现兴趣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进而唤醒和强化学生个性发展的内生能量,以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兴趣,我们要以多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深大附中学的游泳课、健身舞、跆拳道、羽毛球等特色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有些还成为了发展学生特长的传统项目,这些都是学校建构校本课程的坚实基础。
校本课程建构不应倡导“多多益善”,而要精心考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适切性,坚持“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课程”的原则。这里的“适合”,不仅是适合学生现有的基础,而且要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教育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校本课程建构要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即分析和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例如,学校开设的机器人制作、眼科学研究等特色课程,就是基于现代科学发展,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学校尊重孩子的个性成长,鼓励他们多重选择。学生们适合什么,学校就搭建什么样的平台,让学生找到学业的突破口,更找到获益终身的爱好和职业方向。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要赋予学生相应的主体权利。学生不仅是校本课程的接受者,而且是校本课程建构的主体。学生有权参与校本课程的宏观决策,有权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权诘问校本课程学习的目标、内容与价值,有权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有权决定校本课程学习的进度,有权监督校本课程学习的质量,等等。同时,学生也是一种活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蕴含着许多有意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作为鲜活、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否定教师是校本课程的主力军,并不排斥教师在开发、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中的领导、引导和指导作用。开设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位教师应自觉履行的教育义务与使命,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本学期,学校根据《深大附中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推动“一师一课程”活动,鼓励每一位教师围绕原有的学科类、活动类和探究类特色课程,尝试开设一门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自己有研究且擅长的课程。这些必将为学校整体建构校本课程累积专业力量。
最后,“促进学生发展”须以学生素养发展为宗旨。校本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不能囿于知识学习的范畴,而应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为宗旨。而学生的素养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一般而言,学生素养可分为基本素养、特殊素养、核心素养、综合素养等。在基础教育阶段,校本课程建构理应以学生的基本素养、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发展为重心,适当注重特殊素养的发展,而不是与此相反。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培养“高端特殊人才”的做法,实质是教育功利主义的典型表现,是“剑走偏锋”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典型表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惟有以学生为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才能避免校本课程的“千校一面、校校雷同”,才能建构起立足于校本、富有特色、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校本课程,创生出校本课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A]//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5.
[2]蒋关军.逻辑起点之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意义[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66-67.
[3]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一)[J].上海教育科研,1998(3):2.
(①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京 210000;②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 210000)
(①Mingfa Binjiang Branch School of Nanjing Langya Road Primary School,Nanjing 210000,China;
②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0,China)
摘要: 近年兴起的“校本”研究源于“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等教育理念。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校本理论的研究聚焦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等三个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大量个案对校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深入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school-based" research is from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raining", "quality education", "harmonious education"and oth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ound that scholars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theor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training and school-based research, etc. and has formed relatively ri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cases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it has carried out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 校本;素质教育;文献综述
Key words: school-based;quality education;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93-03
基金支持: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的案例研究》(B-b/2013/02/238;2014年南京市50项精品课题。
作者简介:李兆文(1970-),男,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邵然(199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校本研究兴起,尤其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出台三级课程政策后,有关校本方面的研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校本教育涉及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教研等多方面,有关校本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
1 理论基础
1.1 “教育本质”理念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一直有所讨论,如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也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取向,强调冲破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束缚。而校本研究正是顺着尊重教育本质的大方向开展起来的。
1.2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转型,关键要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目前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多集中在高校中,力图通过对高校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点很少放在基础教育上。但基础教育是基石,创新思维的培养需从娃娃抓起,而国外正是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实现其启发式教育为主,以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
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师不再单纯只是课标的执行者而是参与者,更有利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素质教育的落实。
2 校本课程
2.1 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05年以前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还多是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一些阐述,06年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类的硕士论文多了起来,对校本课程的讨论也变得更加具体和系统,并且实践方面研究不够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许多文章采取的都是理论加个案研究的模式。但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校本课程的内涵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上。个案研究中,研究者有对个案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但理论层面的有关校本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的大指导较少,不利于在开展实践前做好准备工作。
2.2 校本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二位学者在1973年7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他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为改善学校教育品质所计划、开发的各种活动。国外学者在反思50、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中认为,课程改革亟需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了解学生情况的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以改变课程专家理论脱离学校实际的情况。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管理体制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也是大一统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革新。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此后,原本由中央主导的课程管理权力不断被下放至地方和学校,学校不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它也可以作出课程相关的决定、参与课程决策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何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融合专家课程和教师课程实践等新问题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校本课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3 校本课程的内涵 国外方面:菲吕马克(1973)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从事教学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社区人士与学生,为提高学校的教育综合水平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
斯基尔贝克(Skilbeck,1976)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
奥尔顿(Walton,1978)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原有教材的改编、选择或者是学校自己新编的教材。
国内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导师徐玉珍教授就曾在2005年发表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文中专门对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解释:校本的课程开发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辨析[1],明确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即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
曹绍芳在对校本开发各种概念界定进行研究后发现,研究者们间分歧很大。他总结到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总的来说,可将校本课程定义为:学校依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情况,由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社区保障所制定的课程。
2.4 校本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石淑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李金乐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并能够为未开发地区提供借鉴。
另外,也有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职能分工,如:廖哲勋详细地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的不同职责。
2.5 校本课程实践层面 校本课程的开发尚未成熟,主要集中在体育、音乐、语文阅读、地理、历史等方面。其实施效果也需要不断得到监控以不断改进。许多校本课程研究的文章都有大篇幅的个案研究。研究者们主要通过访谈、问卷、综合等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践方面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出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其中,鲁海波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的个案研究分析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推行难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学生角色由服从者向参与者转变的建议。
杨赫也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总结,并个案研究了内蒙古两所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陈薇在《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一文中,对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访谈法总结出[2]: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认识不清,对校本课程开发重点的偏移,校本课程开发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能力欠缺,教学科研、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缺乏专家有效指导、校际间交流与合作,社区、家长支持;评价基础薄弱等桂林十六中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不少其他学校也可起到借鉴注意的作用。
3 校本培训
3.1 校本培训的必要性研究 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综述中可以发现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以及正确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自身意识和能力等,都会对课程产生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的提高,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基于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学者们开始了校本培训方面的研究。
3.2 校本培训的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查阅文献发现,04年以前,校本培训方面主要是一些概念解读以及对国外校本培训的研究,借此求得经验,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于建川(2003)在其硕士论文《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中认为,应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加快研究和实施我国的校本培训,以期实现《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目标[3]。他对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理论的三种视角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师训四模式,分析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发展历程,从产生到发展,阐述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终身教育思想、人力资本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总结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在目标体系、协作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认为教师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
华中师范大学刘红(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主要对英国的校本培训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校本培训在英国能够较早兴起的原因,从校本培训的结构、运行和保障三方面对英国的校本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全面剖析,并结合04年以前我国校本培训的研究状况,对之后的研究提出了加强有关校本培训实践理论研究,提出了包括统一对“校本培训”的认识;立足本校,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调整教师在职权利,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相互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内的几点建议。
3.3 校本培训研究趋势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走出对校本课程“块状”、“点状”角度单一的研究模式,多以理论加个案等对校本培训进行纵深化研究。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百艳(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就通过档案分析、访谈、案例观察、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所J中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对其战略目标,现实资源等的分析,结合绩效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构建“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同样是校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目前它也成为了校本研究的一个新亮点。上个世纪6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兴起,表明了人们对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关注。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曾提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成为行动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
校本研究主要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需要教师的参与,同时研究点为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目的在于改善学校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
校本教研对于新课改也是极为重要的,国内的校本教研存在教研意识不足、教研能力有限、流于形式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吕敏霞(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中通过对中美在校本教研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机构设置和管理;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流程与开展模式;方法与指导策略;评价;进展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提出了明确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职责;在传统组织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组织功能;通过政策支持,以优促薄弱;帮助教师求助网络等建议。[4]
近年来,校本教研主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关联,研究重点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的新课改。
5 结束语
校本教育在遵循国家教育目标大方向的基础上突出了学校特色,因校制宜,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区等大集合的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中最主要的一块,校本课程强调教师的参与,这就发展了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研的相关研究。可以想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今后校本研究的重点。在生本化的趋势下,已经趋于成熟的校本教育研究开始转向班本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2]曹绍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杨赫.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研究,以“生态中国教肓行动”内蒙古两所项目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生物;校本课程;开与发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培养个性化、素养高的学生成为共识,校本课程作为有效途径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大多数的看法是,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对于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笔者所在学校多年坚持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以该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分享给同行。
一、校本课程需要“开”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重点。“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是什么?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在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从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现在普遍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地方性、特色性等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兴趣、个性得到针对性的培养。比如,要给学生能力,基础性的、再生性的、发展性的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惟有知识才使人自由。”(杜兰特),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你要理解深刻。你不理解深刻,就不会内化,就不会落实。以人为本要关注人的自由,关注人的思想自由。恩格斯说:“人的思想的自由是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
如笔者所在校的课程,提出“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导航”。在生物组的校本课程建设中提出“探索的生物学教学,提倡研究型学习,巧妙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验的生物学教学,提倡在生物学教学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获得新的概念。”
“小组的生物学教学,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种种途径,学生获得生物学新知识,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人交流、恰当表达。”
2.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成长的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最终关涉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课程能力。教师在开设“舌尖上的安全”校本课程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很多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新闻,研究了很多微生物实验,在学科组进行了研讨,在细致的前期工作中,个人的学科素养得到很大提高。赫塞尔说:“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在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巨大能量。”因此,我们要实现价值,就要唤醒开发巨大的潜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很多教研组学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共识尚未形成,教师个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教学的共同信念还不够清晰,已形成的良好的共同经验和做法还未理性提炼,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整合。
3.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成长的途径之一
尤其是新兴学校的成长。是学校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需要。一个学校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国家在作课程计划时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强调学校、地方一级的课程运作,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指导、教师的努力和参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评价。
二、校本课程应该“发”
校本课程的“开”,相对简单,怎么做好校本课程的“发”,取得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是实践中的难点。
笔者所在校从2002年开始,就着手开发 “校本课程”,在一定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实践中培育了一批有激情、有志于投身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指南针课程”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本区域内有过展示和介绍。
1.课程决策民主化
由于从2002年开始,就着手开发 “校本课程”,很多教师最有发言权,在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自下而上”的征集意见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课程理念明晰化
长期的校本课程开发尽管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是如何归纳、整合,利于学校的发展,需要群众的智慧也需要专家的指导。学校所在区的教育领导细致指导,多次在一线调研,学校还请了高校的专家,最后提炼出学校校本课程的精髓。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纲要,明晰理念,厘清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作出整体安排。
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我校的课程理念是:开启智慧之门,为学生终身发展导航。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烈学习动机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学生犹如找到一把开启自己智慧宝库的“金钥匙”,可以察觉出自身不足,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在求索中获得成长,潜能得以激发,成为智慧超群、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在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引导学生探寻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明确阶段学习目标,自觉自律,为终身发展保驾护航。学生拥有崇高的理想、昂扬的激情、步步为营的科学态度就好比拥有了为人生发展方向导航的“指南针”。
为此,我们将学校的课程模式定义为“指南针课程”。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这一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8个方面: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其理论更注重儿童智能全面开发。我校“指南针课程”包含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构成――生物基础课程与生物校本课程。
3.课程开发程序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研究人员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不少学校具有随意性,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增强学科与生活的融合,超越学科的综合性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2)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做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案例:生物学学科课程建设的目标
学科课程建设是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学校的学科层面展开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开发实施、评估监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校学科组虽然在前期对此做了一些工作,需要建立一个系统、高效并具有创造性的,实现促进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长期积累潜心研究,教师将从人的潜能激发入手,开展课程建设。通过生物课程的实施,激发以下学生潜能:
具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智能,经常依据事实判断做决策而不是感情用事的人。除了计算之外,数学-逻辑智能还包含逻辑和推理、模式、可能性和科学的分析,还包括一种倾向,去建构问题、发现问题。具有很强的数学-逻辑智能的人可以成为会计师、科学家、发明家和生物学家。生物学教学中遗传概率的计算、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都是相关的素材。
人际关系智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在瞬息万变的现今社会,人际智能比其他更有价值。人际智能的定义是“理解他人和关系的能力”。顾问型人才需要很强的人际智能,就像老师一样。较高的人际智能包括善于观察,从人们的行为中进行推断,读懂他们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和善于倾听,使得人们善于理解他人。
自然观察者智能――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自然智能的定义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自然智能比较发达的人,在户外或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通常会感到很有活力。自然智能并不仅仅指户外。自然智能在任何有植物和动物的环境中都会被用到。如,在动物园、水族馆、花园里对动植物的观察和推断。这种智能本质上是一种依赖于观察力和逻辑的智能。
当然,在生物课程实施中,激发并培养其他智能如语言也是需要注意的。
探索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三级生物学课程管理,特别是校本生物学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探索生物学课程发展的机制,研究和开发具有符合学校、学生实际与发展需要的地方生物学课程和校本生物学课程。增强生物学课程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力争为完善新生物学课程标准及生物学新教材提供有益的依据。加强生物学课程改革与研究力度,以课堂改进为重点,同时,开发形成配套的校本课程教材,丰富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课外资源;通过学科建设,逐步提高生物学学科教学质量,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能提高学习效率,争取为学生素养的提高提供指南针导航。
4.组织与实施
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申报课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学生选修课目录与课程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后或过程中,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
案例:生物组为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拟重点推进下列举措。
(1)梳理基础型国家课程的知识树。我们于2008年梳理了生物学学科知识树,制定了生物学的年段、单元、课时的双向细目操作指南(见《初中生物双向细目表》)。下一步还将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
(2)针对教学薄弱环节,开发互补性校本课程。探索教学薄弱环节的弥补,围绕学科建设开设校本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包含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科学与技术是相互促进、相互耦合的,尤其对于这个高度技术化的时代,人们被技术包围着,每位公民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必须面对和妥善应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技术问题,缺乏起码的技术素养是不可想象的。可以预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技术教育的内涵必将在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凸显。
为此,将结合学校的地域优势开设校本课程,多年来生物组陆续开发了十多门校本课程,如“你必须知道的五个生物学家”“舌尖上的安全”“恐龙世界”“插花艺术”等受到学生的欢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轻松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程开发中,教师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的知识面也得到拓展。
(3)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最后根据综合性,评价的结果向有关人员或社会公布。
5.课程展示多元化
(1)课堂是重要的展示课程精神的空间。最有发散性的课程应该在课堂,在老师们的手下。让真正的课程,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课堂里,更具有校本性,具有教师个性的特点。
好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共舞。美国学者帕克・帕姆在书《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教师要有勇气,哪怕来自地狱的学生。他提出每一个教师都有伟大的事物,不是教科书,就在这个主体本身。来自教师心灵的完整。他在书里有个深度的比喻,每次回到课堂,就让我回到舞池,……年长者、年轻者共同提高。他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共同体。改课要在课改语境下进行。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要坚持以学为核心,让课堂教学发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坚持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发生专业深度的深刻变革;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课堂。
(2)课程无处不在。我校每年都开展各类活动,有外出观察实践、有校本课程展示。就是在学校层面,提供展示校本课程作业的舞台。
三、校本课程的背后
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
1.师本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
笔者所在学校的各个教研组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教研组教师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合作,教师成长明显。
案例:生物学学科团队建设的目标
学科组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发展的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建设总体目标:有良好的师德和对生物学教育的热爱之心,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有扎实的生物学专业功底,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生物学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有较强的实施生物学素质教育的能力,教师都能熟悉中学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良好的生物学专业素养和学科技能;有较强的教研科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和能力,能参与课题研究。
教师发展目标:功底扎实,团结协作,教有特色,不断探索。在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促进生物学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生物学教师教学、教研、信息整合等专业水平,培养一批生物学骨干。
使全体学生整体生物学素养达到合格水平,帮助学生的生物学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初中生物学学习方法,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
人是发展的核心因素。
2.坚持创新
创新思维的讲话精神,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课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例如,某校生物组学科建设规划。新课改以来,我校生物学科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小组体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科文化,形成自己的生物学教育理念即“体验教学”,同时,以“探索的生物学”为学科学习特色。
全组致力于课改研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以提高我校师生的生物综合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树立了自己的生物教育理念即“体验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生物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生物学教育教学环境,全面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由于全组还未形成统一的课程理论上的共识,学科指南针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要合理规划,使每一位生物学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为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导航,为学生的智慧发展导航。
探索的生物学教学,提倡研究型学习,巧妙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和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体验的生物学教学,提倡在生物学教学中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迁移,获得新的概念。
小组的生物学教学。当今的学习能力之一就是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种种途径,学生获得生物学新知识,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学会与人交流、恰当表达。
学科建设的推进举措:“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团队、学科学习”等方面进行。
校本课程更具校园文化的情境性。生物校本课程在校园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要以献身、求真、创新的精神来对待三尺讲台,平凡的、琐碎的、具体的事情将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佛家有言,开口并错,实践中的普通学校一点做法,经普通教师的一点思考而出,肯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校本课程;教师素质;教学监控能力;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据了解,校本课程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形成特色,出现了范围逐步扩大、类型日渐丰富、管理日趋规范,为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所认同的局面,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体系对此做出的相应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 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不仅是学校单一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综合性的改革。作为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广大教师,将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应具备“两个观念”“三种素质”和“四方面的能力”。
一、观念层面
首先,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和教育质量观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质量观,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应避免局限在狭小的学校教育内思考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一生,注重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方法传授和学习能力提高,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其次,要具有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可是在较长时期里,我国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执行国家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只能考虑“如何教”,而无需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因此,多年来,教师只有教学的概念,没有课程的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要成为课程的编制者和评价者。开发校本课程,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素质层面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我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素质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专业自主权受到了尊重,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是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条件。作为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应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并使本学科知识力求反映该学科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的新趋势;要勇于淘汰那些已经被社会实践证明是过了时的陈旧理论、观念和知识,从不同学科发展的交叉点上去发掘新的知识,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开发课程、实施教学。
其次是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相一致,校本课程反对学科领域的严格划分,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并把课程与学习者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思维结构。因此教师应力求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多门学科理论,成为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博学多才者,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三是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能使教师了解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校本课程要求教师从更高层次、应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去考察和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教改实验,积累资料,将获得的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如杜威指出的那样,科学家与教师的学科知识不一样,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能理解。
(二)心理素质
校本课程对人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关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新概念,它应该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素质和潜能素质等心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不仅是传授知识上,还有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成功方法。在充满竞争的21 世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转贴于
(三)行动研究的素质
在传统观念上,教育教学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教师只是使用研究成果,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在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地位,教师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由此,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基于客观现实条件,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是最为恰切的。教育行动研究重在“反思”,其直接目的不是理论的产出,而是提高与改进教育实践的质量,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秉持的是一种现场本位的原则,同样地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是一个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核心环节也是“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本质地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质。可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能力层面
首先要具备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也可以对一些尚未开发出教学材料的主题进行教学。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掌握如何自己编制课程的基本技能,也要学会如何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而制定出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改编或整合他人编制的课程。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对教师的课程知识、课程开发能力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其次要具备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教学监控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经常评估、修改课程,使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较为一致。他们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及时纳入课程计划,使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三要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人的素质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创新性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中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培育创新型的人才必然要求有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师。校本课程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博专的、开放的、复合的,其思维必须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与敏捷性。教学创新是一种动态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特别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新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办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辅导。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师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想出优质高效的新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一般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内部的原因,也同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观努力和大胆实践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因。教师应该树立创新志向,涵养科学精神,要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追求新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在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培养创造力。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目的是弥补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不足,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历史
校本课程
问题
对策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一、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和深入,现行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历史学科因其独特性质而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开发与国家课程相整合、适应学校办学条件、满足学生需求的历史校本课程,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1. 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的领导直接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或者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学校对于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2. 教师观念陈旧,积极性不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认为课程开发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他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认识模糊,甚至认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可有可无的。 3. 保障机制尚待改进。开设历史校本课程,需要一系列相应保障机制,主管领导的重视、教研机制的规范与完善、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时间经费资料的支持、研修机会的创造等都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保证。然而领导们对开发校本课程兴致不高,也不愿意多付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 4. 评价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在各校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方式传统单一。很多学校只在学期末上交一些相关材料,如教师编的教材、学生的作业等,教师和学生都在应付。其二,评价标准不一。尽管有些学校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评价,但是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其三,评价制度不健全。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新课程改革精神存在冲突,大多数学校放弃原来单一的从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方式,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二、应对措施 笔者通过参与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给予承担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2. 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紧紧抓住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站在有益于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角度,全面、科学地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研究,重视考察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 3.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进程,根据自己学科知识与教学特点自主选择课题,经学校有关教学专家鉴定后,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由历史教师的个人兴趣决定。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常规教学内容和进程,选择设计中心课题和系列讲座题目,以相关中外历史知识为线索,结合地区历史与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高考命题趋势,收集资料与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4.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校际间的交流。历史学科与政治和地理两大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中,三个学科的教师应加强交流,历史校本课程应渗透一些政治和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授课效果。总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它赋予了学校与历史教师新的使命。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历史校本课程。
关键词:新课改;不同地区;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物理教师
校本课程开发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提出,其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和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该课程开发的资源都是学校现有资源。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相关政策规范下,互补国家与地方课程,以学校为主,丰富学校办学特色,在学校和教师的带动下,根据学生的相关需求,让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于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重点。校本课程开始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相关反思,这个时间学校教师没有注重编制课程的参加,评价工作不注重,这导致了编制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间严重脱节。新课改下,这就要求我国教育部门注重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
一、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情况
首先,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第一,新课改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1、物理课程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要求中学物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2、课程结构注重选择性。中学物理注重学生的兴趣、潜能、自主性、个性化学习,这要求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3、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需要中学物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课程实施需自主学习,方式多样化。5、课程评价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这四点新课改要求,也需要中学物理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第二,新课改发展趋势的要求。比如:物理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课改对物理教师的要求,要求其具备整体课程观、树立整合课程观。
其次,影响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第一,学校环境的影响。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地区中学物理课程更具有适应性,符合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这需要师资力量和学生素质的共同配合。第二,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引导者,是新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课程理论,体现课程理论的价值,这才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些地区的中学教师没有接受过校本课程理论与技能的训练,缺乏理论、技能和经验。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负荷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学校也要非常注意。第三,学生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和物理教师间的对话。第四,考试导向的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物理教师注重升学率,忽视了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这需要完善考试方式和评价制度。
最后,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第一,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培养和提高物理教师课程意识,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比如说:在物理教师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完善。
二、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不足
第一,物理教师缺乏相关课程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又是一个操作性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其要求物理教师具备课程知识和意识;从实践上来说,物理教师需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根据研究可知,有的物理教师对课本知识了解不透彻,对一些知识点感觉模式,不利于教学;有的物理教师在课时多、任务中、工作重等压力下,不能创新精神;有的物理教师没有专家的指导,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很困难;还有的物理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教师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物理教师为了获得升学率,一味地给学生传授枯燥的物理知识,学生一味地机械性记忆,背诵一些练习题,自身的探索、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还有的物理教师教授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知识僵硬,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等。
第三,课程设置较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更何况对于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他们有不同的需求、兴趣和爱好。单一的物理课程设置,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体差异得到很好的完善。
第四,物理课程内容体系封闭,没有一定的灵活性。一些物理概念和原理在整个课程中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不利于教师讲解知识,很难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还有的物理内容陈旧、没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长期以往让物理知识失去了活力,这需要校本课程开发。
第五,学生自身的问题。大部分落后地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功底去做好物理的相关练习题;还有的学生怕学物理;有的学生无兴趣学习物理知识。
三、完善中学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但是,结合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总结出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宗旨为:(1)特殊学校的校长和特殊学校的教师是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根据特殊学校的教育理念、特殊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2)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多种活动。(3)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企业参与,这是由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企业的参与可以保证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适合,使得学校培养出的特殊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要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2014年始国务院多部门联合下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强调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我校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力度,集中骨干教师,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1.校课程开发总体安排
不同地区的特殊学校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上各有差异,特殊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可能只涉及部分课程,也可能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有一个先后、主次等顺序上的安排。同样,对具体课程开发安排上,也可以在开发的深度上有所侧重,达到的程度可能不同,目前我校也只是着重针对部分课程进行校本开发,以保证能够集中优秀的师资力量,保证课程开发质量。
目前,我校学科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设立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含工作实习)两大项,采用积木结构模式组合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各大项的教学时间分别约占22%和73%,另外还安排一定的活动课程,主要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必修文化基础课程开设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体育;必修专业基础课包括社会适应、家政;选修专业课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安排,于每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开出专业菜单供学生选择。
在特教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只有职业教育没有教本,完全依据地方实际,依据学校资源来灵活安排,这也是我校此轮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课程之一。
2.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分析
尽管特殊职业教育相比一般职业教育难度较大,但是经过实际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发现,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解决,并能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2.1有计划地进行教育课程的设置。
特殊学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设置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尽管职业教育头绪很复杂,但终究有实践的步骤,注意的要点,吸取多校的经验教训,为此,我们对于每种职业教育的内容都制订成册,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操作,完善教本课程,做到有的放矢。教材分为文化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两大类。我校在职教教材编写中,根据市场需求和智障学生的能力,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把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作为前提,注意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
目前我校已经完成了洗衣专业、面点专业、厨艺专业、办公文员专业、客房服务专业的教学大纲的编写,其中面点专业课程已经完成了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下个学年将投入教学。
2.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这是特殊职业教育和普通职业教育最大的相通点也是最大的区别。
相通在于:和普通职业教育一样,特殊职业教育也要争取通过教学,使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学有所成,有条件的和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争取就业。区别在于,接受特殊职业教育孩子们因各种原因不可能像普通的职业教育受教者一样,面对整个社会,他们的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往往是特定的企业单位,因此企业的参与对特殊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尤其加强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企业为我校提供用人信息,使得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保证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适合;同时企业的参与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物质保障,另外我们可以适时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方案,使得学校培养出的特殊学生能够确切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因需教学,学生学有所用实现就业,企业“按需分配”吸收人才,实现特殊职业教育和有企业用人的双赢。
2.3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职校教师在专业上的进步。我国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行校本课程开发更是整体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难度比较大,所以进行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循序渐进,让特校教师有一个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调整和准备过程。
为此,我校主动对特殊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我们和深圳残疾人劳动就业中心、深圳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结艺课、营养配餐、电子技能、残疾人厨艺班等培训,培养了一批职业技术能力强、探寻与创新职业信息快的现代特殊教育中的特殊教育职业教师,职业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使之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同时激发特殊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
笔者作为厨艺班的老师,通过深圳市劳动部门培训和考核,取得厨师资格证书,一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能力资格证双证上岗,其二应用在目前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不但为更好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纸上谈兵,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制定相关教学步骤、课程,使得校本可能切合实际,具有实际教学可操作性。
3.小结
特殊学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少,因而我校在进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也争取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和推广,一方面可以总结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为同行提供必要的经验教训,以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特殊学校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的推广,可以为特殊教育树立前进的旗帜,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允.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