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药学专业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开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03-01
1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药学模式。它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2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的必要性
2.1药物安全有效性的临床评估在药物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药品上市前要对其药效及安全性做大量的临床工作。由于被试人数有限,地域相对集中,难以预测在人群中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反应以及用药差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药品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要与国际接轨。对上市药品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再审查和再评估,尽快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建立完整的与国外相应的药物疗效及安全监测体系,为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提供市场条件。
2.2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的开展是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发展之必然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是较初级的安全监控手段,它产生药物有害性的信号,提出某些药物与其使用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有关的信号。有文摘报道在美国药物不良反应(ADRs)每年有7000~14000例发生,68%的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被判断是可以预防的,其中药师可避免57%的发生。良好的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制度可避免许多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这种监护制度在给药前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评价,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主要途径。
2.3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需要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2.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开始实施,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3美国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 60年代初,医院使用反应停引起了胎儿畸形的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高度重视。美国药学学者提出了医院药学变革的新概念即“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它的定义简单地说,即是以病员为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监护。随着医药科技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迅速发展,临床上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上市后的监测,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等,促使医院药学事业进一步向面向临床、面向病员的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观念转变,使药剂师的工作从单纯的保障供应向技术功能转化。目前国外临床药师不仅仅停留在药物血液浓度的监测、药学情报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上,还大量开展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等。为了有效地实施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提出药师的工作不只是停留在住院和门诊的病员,还应该在整个社会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减少整个服务费用,如制订合理用药方案以达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缩短病人住院日期,降低医疗费用。药师不是医师的从属职业,而是独立的专业属性。为了更好地实施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美国用立法方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药剂师法》来保证药师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工作。①与医师一起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②根据病人疾病种类、性质,为医师提供选择有效的药物,适宜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并提高病人的依从性。③依据药动学、药效学和治疗药物的监测决定合适的剂量及疗程。④对医生、护士和病人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⑤监测病人用药的全过程,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⑥建立病人用药档案。⑦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
在我国,“有病找医生”已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而“吃药找药师”似乎还是个“新概念”。作为医院药师不仅有责任要使公众理解“吃药找药师”并不是简单的提供药品的过程,而是要保证整个用药过程的安全、有效、经济,是药师发挥专业作用的过程,其内涵是丰富与复杂的,不仅涉及病人与药师,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上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推行,如何合理应用卫生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医疗体制也将面临重大的变革,即将推出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分业,OTC药的分类管理,定点医院、定点药房的推出,将使我国公立医院面临重大的调整,医院的宗旨将是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服务于病人。同时扩大社区医疗服务。面对这样的形势,医院药剂科的功能也将变革,药剂科绝不再是出售药品。国家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更强,这样必将压缩医院制剂规模生产,药学的工作也要重新定位和适应变革。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利益是无限的,首先它促进了合理使用药物,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其次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医疗费用,充分发挥了药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了社会地位。
4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的建议
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的现状是病人住院、医生看病,但病人服用哪种药对症、用多大量有效,医生只能凭感知和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值得重视的问题与建议:①政府尽快建立药学工作者相配套的有关法规,以确保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建立药师下病区查房制度,并指导临床用药;③开展血药浓度检测,为病人用药提供合理化科学依据,确保用药水平的提高;④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使病人在用药期间得到有效监护。
在我国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的时机日益成熟,此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处在宣传介绍阶段,随着人民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其客观条件已逐渐形成,也是时代的呼唤,每个药学专业人员都应该尽心尽力去营造宽松和谐的药学发展环境,为开展卫生服务中药学监护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建民,冯玲玲.静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调查[J].中国药房,2006,20
[2]朱雨.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探讨[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3]王晓璐.临床药师职业分析以及激励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
[4]董笑非.关注临床药师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
【关键词】 中药学 多元记忆教学法 效果评估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1]。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总觉得该学科内容多且枯燥乏味,容易混淆,不容易记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多元中药学记忆法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此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对中药学感兴趣,并轻松记住所学的知识,以满足日后的工作需要。
1 多元记忆教学法
1.1 趣味记忆教学法在讲授每味中药之始,注重介绍其来源、产地、采制以及实物标本介绍的同时,就其外形特点、名称涵义、传说等入手作趣味性的引导记忆[2]。例如:以形态结合产地取名的秦艽原产四川、古代为秦国之地,它的根作罗纹交纠状,两者合称为秦艽。
1.2 歌诀记忆教学法歌诀记忆法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句式整齐、押韵简短、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掌握。例如:《药性赋新编》把当归的功效编成了“当归号为补血君,活血润燥兼养阴,妇科经产为主剂,头止尾破补用身”。这个顺口溜巧妙地道出了当归的三部分功效是不尽相同的:当归头止血,当归尾破血通经,当归身补血润燥养阴。同时也讲述了全当归的主要功效是补血活血,养阴润燥,为妇科经产之主药等。
1.3 联系记忆教学法中药的功效,应用与其本身性味,归经有较密切的联系。在讲解中药功效时,可联系其性味归经以及中医基础中有关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牢牢记住。
1.4 对比记忆教学法药物间的功效对比,包括共性与个性。共性就是两味(或以上)药物的共同功效主治,如桑叶、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桑白皮、葶苈子同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将这些药串讲在一起,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集中记忆,并可获知此类药物常可相须配伍以增强疗效,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要精细地掌握药物的要点,还必须同中求异,辨析出相关药物的各自特点来。
1.5 分类记忆教学法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所输入的信息,而是利用原有的记忆和信息加工策略;对新信息予选择整理归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自觉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归类,以提高记忆效率。例如在补阴药章节的教学中,将补阴药分为补肺胃之阴药和肝肾之阴药两类,然后将其分别讲解。
1.6 纵向比较记忆教学法这种记忆法主要用于同章节药物的学习。通过比较可以迅速地掌握数味药物的相同功效,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握这些药物的特有功用。如麻黄与桂枝,石膏与知母,大黄与芒硝的功用异同等等都可以用比较这种形式指导记忆。有比较就有鉴别,运用比较记忆能准确地掌握药物的个性特征,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为以后临床上“对证”用药奠定良好基础。
1.7 直观记忆教学法在中药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中药标本室的作用。利用浸制标本、蜡叶标本和个药进行反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了解药物的形态、性状、颜色、来源和采集的同时掌握药物的归类。掌握了药物的归类也就掌握了药物的主要功效,因为中药的分类是按功效划分的。通过对中药饮片的观察与品尝进一步体会中药的气味与功用的关系,思考中药发挥效能的一般规律,为掌握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多元记忆法教学效果评估
2.1 教学对象中药学本科生共65人,其中,女生43人,男生22人。
2.2 教学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中药学》(黄兆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3 教学方法将上述多元记忆教学法穿插应用于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标本展示、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
2.4 教学评估
2.4.1 考试以期末考试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手法之一。考试以笔试的形式进行。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
2.4.2 问卷调查根据中药学课程的特点自行设计问卷,于教学完毕后以学生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问卷内容。
2.5 结果
2.5.1 考试成绩及格率为98.5%,优秀率为58.5%。试卷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从试卷答题情况看,学生对中药学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也能很好的把握,达到了教学的预定目标。学生成绩分数段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成绩分数段统计
分数段人数所占比例(%)
2.5.2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5份,收回64份。62%的同学认可多元记忆教学法,66%的同学认为改用多元记忆教学法后中药学课程变得生动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55%的同学认为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66%的同学认为加强直观记忆教学法能够增加他们对药材知识的记忆。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2。
表2 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
评估内容认同选项
人数不确定选项
人数不认同选项
人数课程的生动性很生动42还可以21乏味1对课程内容的记忆程度记忆深刻35记忆一般25没记忆4加强趣味记忆教学法好认同21不确定40不认同3加强歌诀记忆教学法好认同25不确定35不认同4加强联系记忆教学法好认同32不确定29不认同3加强对比记忆教学法好认同33不确定30不认同1加强分类记忆教学法认同30不确定29不认同5加强纵向比较记忆教学法认同29不确定33不认同2加强直观记忆教学法认同42不确定22不认同0对多元记忆教学法认同40不确定22不认同2
3 结语
教学方法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学方法不适合是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所学知识应用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和增加学生对知识应用性的有效方法。本人对多元记忆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欢。
【参考文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和药学五个一级学科项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学校还有中医药高校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点;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技术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225名、硕士生导师 1097名。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2年获国家首批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试点工作。学校2002、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结果优秀;2004年通过广东省“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成为广东省 “211工程”建设高校;2004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第三,2009年学科评估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五。2005年邓铁涛教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9年荣获首届国医大师。在2005年、201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中,我校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一个中医学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成为广东省一所新增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院校,200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中药学研究生创新基地,2010年成为中药学专业学位招生单位,2011年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我校综合实力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位列榜首。
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国际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继续教育与职业技术学院,及脾胃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热带医学研究所、邓铁涛研究所等。开设本科专业 16个,横跨医、工、管、理、经、文、教7个学科门类。在校生20000多人,其中研究生3293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近1000人。学校正向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转变。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是全国中医药高校仅有的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广东省内建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3所高校之一。学校还拥有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 个。现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1个,科技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科学”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3个。科研成果显著,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数2069多项,纵向科研总经费3.5亿元,其中项目 176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 3项(含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项,培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各2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9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非医攻博”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教育部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基原法;图像法;中药学;微课;应用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34-02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中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认识中药、正确使用中药的理论及实践性课程,学好中药是开方治病的基础。中药学教学实践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侧重整体论述,而各论化整为零,将整个中药体系500多种常用中药分为21章进行论述,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中药体系进行阐述。然而,正是由于《中药学》在中医临床课程中独特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自身知识体系零散而烦琐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与学习工作中尴尬的状态,长期以来教师沿袭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方式进行集中讲授,除了感觉知识点繁多而记忆较为困难还有来自于中药学教学晦涩难懂、单调枯燥的矛盾,学生被动性强迫性接受知识点,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起到教育教学的实质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强调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严重压缩课时,与《中药学》繁重枯燥的基础学习体系及高难度的中药功效、性能鉴别体系形成一定矛盾,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既减少客观课堂的时间又保证甚至提高课堂质量和课堂效果值得每一个教育教学人员进行深入探索与反思。
现阶段,教学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教育管理及教学同仁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是指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的微课教学模式。中药基原法指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将中药与其原植物的特性进行讲解、记忆及鉴别,通过以微课为载体的中药网络虚拟资源可以有效弥补中药课时减少、中药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实现现中药学科学化、代化教学,其在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在本阶段的中药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实施及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中医1~4班共计198名同学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为1班和3班共计100名学生,确定为研究组;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班级为2班和4班共计9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四个班级同学在学科基础、医学基础课程成绩、班级人数、年龄等因素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讲授教学模式,进行集中式理论课堂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散课堂,增设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微课中药鉴别专题课程,内容如下:①整体与局部点面结合――中药理论知识体系筑基。网络新媒体背景下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体系是建立在传统中药课堂的基础之上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重视基础理论――中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筑基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总论的学习,例如“四气五味”的理解,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四气一方面概括中药药性总的特点,也即寒、热、温、凉,提示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寒凉、温热不同的生物效应,又与药物作用效果相联系,进行深层次探究将寒凉、温热与中医学说阴阳相联系进行理解,寒凉性味的中药多用于阳热证的治疗,温热性味的中药多用于阴寒证的治疗,此外,可以对不同性味作用程度进行分析与理解,例如寒性的药物作用强度大于良性药物,热性药物作用强度大于温性药物。通过对概念进行多层次解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中药体系的理解。②描述与图像物物对照――中药的识别。中药学教学中图像法的运用较为常见,然而通常我们使用单一或者局部中药图片常易导致学生对中药的识别混杂或者在实际运用中无从下手,对中药的整体认知情况差。通过微课教学体系,我们将中药进行立体成像,并适当进行成分引出,利用动态效果增强学生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的感官,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述理气药中陈皮、青皮、橘红、橘络时就可以通过展示橘子的整体图进行多层次剖析,结合所处位置及功效进行统一讲解。③基原整合回归药物本质――中药的鉴别。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体系中核心课程为中药鉴别专题课程,其对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基原法其具体实施方案为将中药与其源植物相联系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同是以根入药的羌活、防风、白芷、独活等同属伞形科,作用效果都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通过图像法的结合使用,一方面加深对中药的形状的辨别,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其对性质与功效的理解。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微课中药鉴别专题课程的主观感受及课堂评价,并通过考核的方式进行客观效能评估,逐步完善现有问题。
3.统计。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药学教学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期末考试成绩,两组平均分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对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也即研究组与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7.37%,其中研究组共收回问卷93份,对照组各共回收有效问卷80份,统计结果见表1。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在中药学的教学与学习中,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课堂评价、学习效果上呈显著性差异(P
2.成绩考核。课程结束后,我们使用同一套中药学试卷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详细情况见表2。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微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药学最终成绩要优于运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照组,研究组期末平均成绩为92.5±3.5,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4.5±6.5,t=10.34,P=0.000
三、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抽象、枯燥、乏味,知识掌握度低,课堂偏重理论教学,知识运用程度差。而运用基原法结合图像教学法在中药学微课教学彰显其优点:(1)可以有效弥补中药课时减少、中药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的现状。(2)将中药学的人文属性与自然属性有机结合,课堂内容丰富而又化繁为简,使中药学课堂整体更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接受程度。(3)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学生识别、辨别、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促进中药学的有效教育与教学。诚然,这一教学方法在实践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部分中药学知识点难易程度因人而异,知识点讲解深度难以把握;②评价、监督、考核机制随意化,还未形成成熟体系,等等。面对问题我们也在完善,但这一教学改革实践为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跟上信息化时代教学需要、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做了很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盛晓蕾.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方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l,10(20):80-81.
一、认真领会、把握内涵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根本
1.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省级统筹中的重要作用。改革方案中提到的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促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等方面的指导、规划作用,改善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审核中,要十分明确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2. 把握改革主要目标,更好发挥地方高校在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作用。改革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在授权审核工作中的自,增强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并促使其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转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因此作为地方高校,在今后的学位授权建设战略举措上,要十分注重增强学科建设特色意识,以特色谋发展,科学把握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 把握改革主要变化措施,在学科建设和学位授权学科申报中做到有的放矢。如《改革方案》对已有学位授予单位增列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由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严格控制申报和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数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确定新增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指导意见和方案,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统筹组织本地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申报和新增硕士专业点的审核工作。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宏观指导;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学科建设、授权学科专业申报和评审进行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拓宽学位授权审核的学科专业口径,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学位授权均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这些具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变革都应该反映到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当中去。
二、适应改革、科学规划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主线
1. 合理定位,建设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要充分领会《改革方案》中的指导精神,准确把握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校及学科类比中的定位。在类比当中,一要考虑到在本区域内高校的发展情况,二要考虑到同类高校的发展情况,三要考虑到本校现有的潜力和特色。在实施学校发展战略和做好学科规划当中要注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与研究型大学及其他地方高校优势学科比拼。以广东药学院为例,广东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三所高等药科大学之一,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医药与医药类相关专业并举,在广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医药院校。从学科建设基础来看,学院拥有一个药剂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设有15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有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初步建立了省校两级学科建设体系。从学位授权学科来看,学校现有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内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覆盖了药学、中药学和基础医学三个一级学科。学校努力贯彻省委、省政府对我校发展提出“在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的指示精神,确定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民主和谐高水平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因此为适应《改革方案》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在把握努力建设“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上下功夫,强化特色,争取在综合办学实力上达到广东省省属重点高校水平,在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上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医药大学,在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上,建设特色医药硕士授权学科,争取建设医药学科领域博士授权单位。
2. 谋篇布局,完善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在《改革方案》下发不久,各省份就在各自范围内开展了制订学位授权学科发展规划工作。目的在于增强各学位授予单位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学科结构、创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的主动性,减少学位授权单位增列学位授权学科的盲目性。因此,地方高校无论是在规划的制订还是在规划的实施当中,都始终要明确“合理定位、统筹规划、优化结构、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这一指导原则,完善地方高校学位授权学科体系。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方高校一般学位授权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因此这里的学位授权学科既包含已授权学科,也包含特色拟申报学位授权学科。在建设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体系上,一要建设好特色优势主干学科群,二要强化建设基础扎实的资源互补的支撑学科群。以广东药学院为例,首先要建设好包括中药学在内的医药特色学科群,满足广东省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落实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广东医药事业发展。其次,要建设好一批颇具实力和特色的支撑学科,发挥其对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协调发展,推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一要建设好基础医学学科,深刻把握医药学科建设规律,真正发挥基础医学对医药科学的基础支撑作用;二要建设好生物学学科,提升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深度,拓展中药学、药学学科研究层次;三要建设好医学临床科学和医药商科等学科,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更好的培养高质量医药应用性人才。
三、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是做好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归宿
1. 在学科建设意识上,要加强领导、完善管理。这是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龙头”战略意识,充分认识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背景下,要以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建设好学位授权学科点建设。要协调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术委员会的不同的行政与学术决策作用,积极发挥专家治校作用。完善学位授权学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制度,实施分层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在建设措施上,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拓宽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口径。顺应学位授权中按一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可按二级学科进行申报和审核的政策要求。一要厘清原有学科建设模式与现行政策管理模式的区别,在新一轮学位授权学科建设规划中,务必做到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重新遴选学科负责人,综合协调二级学科建设。二要厘清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区别,即注重在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的宽口径,又要协调做好拟申报省部级重点学科的二级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在一级学科内协调发展。
3. 在学位授权学科组织申报上,要遵循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步骤。顺应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均按一级学科进行规划、立项、建设和验收的管理模式。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模式中,也务必注重立项负责建设模式,即强调规划先行、立项登记、目标管理、考核验收的步骤。改变以往重临时申报、轻规划指导、疏忽考核管理的建设模式,真正做到科学申报、科学选拔。
4. 在考核评估体系上,要建立起与上级主管部门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对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及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专项评估。专项评估合格者,继续行使授权,此后按正常的定期评估周期接受评估。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评估体系来规范和引导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炼,促进梯队结构的完善,鼓励学位授权学科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参与区域产学研合作,支持学科积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以定期评估和验收考核评估来科学考核学位授权学科的建设效益和差别,以校内评估为基础、校外评估为目标,真正促进地方高校的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药药剂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72-02
PBL教学模式意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英文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多方面实质性的区别,如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实施方式、不同的评估体系,进而导致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由于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是不可能在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内内向学生全部介绍从学术期刊、杂志上获得的所讲授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这一情况,30多年前就开始了PBL教学法的探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PBL这一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发展成为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尤其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在中药学专业课的教学中应用则不是很多[1]。本人多年来从事中药学类专业《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中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但也在部分章节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从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优势、应用的可行性、关键环节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PBL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行查找本人所需的有关《中药药剂学》相关内容的信息源,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2)学生通过查文献,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学习需要来驱动学生的学习。(3)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技能得到充分发展。(4)可加强《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以及《中药炮制学》等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信息加以综合。(5)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以及学生与教师的讨论,使师生、同学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人际交流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2]。
二、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PBL教学法在西方高等教育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已经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主流教学模式之一。亚洲的新加坡、日本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通过PBL教学法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国内也已经有很多高校进行了PBL教学法的尝试,并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外的实例都充分说明PBL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具有良好的基础。(2)信息社会为PBL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十分发达,为学生自主在网上检索所需学习资料提供广阔途径。近年来,电脑在我校已基本普及,我校建有先进的图书馆、CNKI、万方等网络数据资源丰富,这些都为PBL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医学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从上一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医药科学作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已有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新专业、新知识的层出不穷,需要PBL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3]。(4)《中药药剂学》这门课程是中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中药学类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也已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具备了文献检索能力,即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已具备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能力。
三、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1)选定开展PBL教学模式试验的内容:《中药药剂学》这门课内容很多,但PBL教学法并非适合所有内容的教学,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PBL教学法的尝试。本人与教研室老师经多次讨论确定了合适的章节。(2)PBL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监控。PBL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象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起完全主导的作用,不能对学生自主检索文献、讨论的过程过多干涉,也不能完全不加以指导。PBL教学法中指导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保证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不偏离问题的正确方向,指导教师还要注意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每个同学参与讨论,实现教学目标。(3)应采用科学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可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为PBL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评价形式主要有PBL问题适合度调查、PBL应用前景调查、教师评估等,通过科学的评估了解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了解和追踪学生对PBL模式的态度和满意度水平,以及了解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行为[4]。
四、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我们在采用PBL教学法用于《中药药剂学》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均按以下步骤进行:(1)第一次讨论。学生和指导老师通过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形成教师和学生人人平等的氛围。然后,推举两名名同学分别担任主席和记录员,明确主席和记录员的职责。其中主席的职责是督促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到讨论中,推动成员之间的讨论有效进行;记录员负责在黑板上记录必要的讨论内容。(2)教师给出讨论的题目。讨论题目的给出要先经过指导教师的集体讨论和反复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由学生进行讨论的题目,并将问题交给学生。(3)头脑风暴。根据要讨论的题目,首先由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题目进行分解、细化,先弄清与问题有关的内容,讨论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是分析小组成员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否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接下来进行任务的分配,要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内的每个成员。(4)探究资源,整合信息。小组成员根据分配给自己的学习任务,应用各种途径来完成,如向老师请教,查阅期刊、书籍等,并对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M行筛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深入到小组中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团结协作。(5)第二次讨论。小组成员要各自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要认真听取组内其他成员关于其学习成果的介绍,评价自己获取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来判断已经获得的这些信息是否能够解决教师给出的讨论问题,是否还需要探寻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小组共同的认知。如在第二次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所获取的信息已经可以解决问题,则不需要进行第三次讨论;否则,小组成员就要继续分头查找资料,补充所需的知识,准备第三次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或达成共识。(6)呈现成果。每个小组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以书面报告形式来呈报自己的结论,并在报告中介绍得出结论的过程。(7)评价。PBL结束后,小组成员以适当的形式对自己和组内的其他人员进行评价。然后,再由教师就小组成员的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点评和补充。
以上是我在《中药药剂学》部分教学内容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的尝试,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存在的问题,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争取在更多的教学内容中采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亚玲,刘亚玲,彭义香,等.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3-4.
[2]才谦.中药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设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213-215
[3]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J].现代医院,2005,11(5):4-6.
[4]朱大乔,周兰姝,胡琛,等.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理杂志,2006,23(2):77-79.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Teaching
LIU Yu-qiang,CAI Qi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 代号 本科专业代码、名称 专科专代码 专科专业名称 考试课程 01
02
03
04
020101经济学 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财政学 020104金融学 620101
财政 经济学 620102
税务 620104
国际金融 620105
金融与证券 620106
金融保险 620107
保险实务 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 620110
证券投资与管理 620111
投资与理财 620201
财务管理 620203
会计 620204
会计电算化 620301
经济管理 620302
经济信息管理 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620304
国际贸易实务 620305
国际商务 05
030101法学 690101
司法助理 法学基础 690102
法律文秘 690103
司法警务 690104
法律事务 690105
书记官 690107
检查事务(豫) 690201
刑事执行 690302
司法鉴定技术 690304
司法信息技术
附: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师范类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及范围 小学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中外教育史);4.综合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学前教育史);4.综合二(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5.技能测试[美术(简笔画);音乐(声乐、舞蹈、键盘,三选一)] 思想政治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概论);4.综合二(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时事政治) 汉语言文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写作);4.综合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 历史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史学概论);4.综合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 英语 1.计算机; 2.大学语文;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写作);4.综合二(精读、泛读、听力) 美术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美学);4.综合二(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5.技能测试(素描头像;水粉静物写生;白描人物) 音乐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基础);4.综合二(基本乐理、音乐史、和声学);5.技能测试(声乐;钢琴;听记) 体育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4.综合二(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史);5.技能测试[100米;原地推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级跳远(男)、立定跳远(女);800米] 数学与应用数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高等代数);4.综合二(数学史、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 地理科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土壤与植被);4.综合二(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 化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化学);4.综合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教育技术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综合二(教育传播学、教育影视节目创作、教学系统设计)
高职高专类: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及范围 英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 朝鲜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 日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基础日语、日本概况);4.综合二(听力、会话) 艺术设计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素描);4.综合二(命题设计) 园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植物生理、土壤与植物营养);4.综合二(园艺植物栽培学、遗传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会计学);4.综合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 金融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4.综合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 会计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基础会计);4.综合二(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与实务) 电子商务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经济法);4.综合二(网络营销、国际商务) 市场营销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法、基础会计);4.综合二(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 公共事业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4.综合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 工商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 动物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 附件3: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
专业 代号 本科专业代码、名称 专科专代码 专科专业名称 考试课程 01
02
03
04
020101经济学 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财政学 020104金融学
620101
财政
经济学
620102
税务
620104
国际金融
620105
金融与证券
620106
金融保险
620107
保险实务
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
620110
证券投资与管理
620111
投资与理财
620201
财务管理
620203
会计
620204
会计电算化
620301
经济管理
620302
经济信息管理
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620304
国际贸易实务
620305
国际商务
05
030101法学
690101
司法助理
法学基础
690102
法律文秘
690103
司法警务
690104
法律事务
690105
书记官
690107
检查事务(豫)
690201
刑事执行
690302
司法鉴定技术
690304
司法信息技术
附: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师范类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及范围 小学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中外教育史);4.综合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学前教育史);4.综合二(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5.技能测试[美术(简笔画);音乐(声乐、舞蹈、键盘,三选一)] 思想政治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概论);4.综合二(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时事政治) 汉语言文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写作);4.综合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 历史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史学概论);4.综合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 英语 1.计算机; 2.大学语文;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写作);4.综合二(精读、泛读、听力) 美术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美学);4.综合二(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5.技能测试(素描头像;水粉静物写生;白描人物) 音乐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基础);4.综合二(基本乐理、音乐史、和声学);5.技能测试(声乐;钢琴;听记) 体育教育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4.综合二(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史);5.技能测试[100米;原地推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级跳远(男)、立定跳远(女);800米] 数学与应用数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高等代数);4.综合二(数学史、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 地理科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土壤与植被);4.综合二(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 化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化学);4.综合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教育技术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综合二(教育传播学、教育影视节目创作、教学系统设计)高职高专类: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及范围 英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 朝鲜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 日语 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基础日语、日本概况);4.综合二(听力、会话) 艺术设计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素描);4.综合二(命题设计) 园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植物生理、土壤与植物营养);4.综合二(园艺植物栽培学、遗传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会计学);4.综合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 金融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4.综合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 会计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基础会计);4.综合二(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与实务) 电子商务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经济法);4.综合二(网络营销、国际商务) 市场营销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法、基础会计);4.综合二(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 公共事业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4.综合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 工商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计算机; 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 动物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 附件3: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 高等数学;2. 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 计算机; 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 计算机;2. 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