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企业文化形象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形象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形象设计

第1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现代CI从属于现代设计范畴,现代设计具有宽泛的人文科学内涵。企业形象设计反映的是企业内在理念、价值观、道德标准等文化精神领域的追求,以及社会的精神内涵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本文就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人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从审美性、个性化、情感化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对于工业发展初期的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设计的众多作品有着更吸引人新东西,那就是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特征的人文的东西,表现为设计成为一种对人性自由的诉求方式。其实,企业形象设计也经历过设计纯粹功能性的“现代主义设计”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追求标准化的CI设计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设计方法,它可以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提供统一的标准,规范化的标志、标牌设计也可以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设计语言。但如果这种风格成了世界统一的标准和纯粹功能性需求的话就远远脱离了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设计不能只是技术标准和功能需求,它还应当表达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复杂的文化现象。

企业形象设计发展到现在,其战略已经成为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设计规划,并体现为企业的人文化进程,包括以企业自身为重点整合员工的意识,强调人文化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等,体现社会的文明成果和进步要求。从文化的广义上说,人文化的CI设计就是强调设计的文化理念,并通过外在文化符号的合理运用,展示企业形象的文化品位和对文化的传承。从以人为本的人性角度上说,CI设计人文化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体现为以人的自我发展为核心,给人以极大的关怀,关注人的共性与个性,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表现为企业形象设计的审美性、个性化、情感化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审美性

工业时代表现出来的忽视人类情感和审美要求的态度正在接受社会的反思,人们呼吁人文的回归,并声称人类的审美方式不能只是一种认知方式,而应该转化为一种生存方式,审美的东西应成为人们生活中自上而下不可或缺的东西。企业也在这个呼声中将审美要素自觉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视觉形象的设计表现还是企业内在文化和精神,我们处处能够感受的到。

企业形象设计的审美性体现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其中,MI是企业审美性的内容,表现为企业崇高、美好的价值追求。如百事可乐公司从“新一代的选择”到“渴望无限”一直在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也代表了公司新颖独特、积极创新的价值追求。BI是企业审美性的活动形式,表现为企业行为中的道德美。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道德风尚是长久支撑企业的精神力量,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美的体现,如麦当劳公司用一套行为准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小到洗手消毒的程序,大到管理手册,严格保证行为规范的贯彻。VI是审美对象的存在形式,表现为和谐、优美的视觉美,是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企业视觉形象要素按美的形式规律加以组合,以其美学艺术价值唤起公众丰富的联想和美好的情感。

从美学的角度讲,CI战略就是一种企业美学,是企业按照美的规律对一切外在可视因素进行美化,对一切内在经营理念进行美的提炼,整合成企业美好的形象,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创造的过程。艺术形象是一种美,企业形象也是一种美。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审美性是合乎客观规律、合乎人本思想、合乎形式美法则的一种美的创造活动,它既体现在企业对产品形象的设计上,也全面地体现在企业识别符号、服务、广告等等各个方面,表现为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事实证明,CI向审美性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它可以减弱企业作为经济性质的社会单元带来的以利为先的效应,并且可以作为载体更广泛地传播精神文化的特质。所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既属于经济学范畴,也属于美学范畴,它所做的是将经济与美完美的结合起来,是企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的体现。

二、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个性化

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使现代CI设计在体现共性的同时,更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仅从战略原则上看,CI设计要能在统一性的基础上重视差异性。MI、BI、VI三者是整体统一的,MI是企业的灵魂向BI和VI扩散,无论是社会公众对外部形象设计的支持和认可,还是内部员工的理解和合作,都依靠对企业理念统一有效的整合。同时,与其他企业相比较,CI战略又要塑造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个性化是CI的生命,只有独创的、个性化的东西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包括有特色的、个性化的理念精神、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例如,被称为“蓝色巨人”的IBM公司的将企业定性为“前卫、科技和智慧的象征”,前总裁汤姆斯华特非常看重塑造企业的卓越个性,他指出:“人有人格,有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因为各种教育和嗜好形成独特的行为模式,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价值观,从而树立自己独特良好的形象。”

从人文化的角度来说,只有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为出发点真实地反映社会需求,使CI建立在人们对于社会价值观、审美需求和道德要求的共同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并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个体差异性。同时,企业的思想理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塑造和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企业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并带有极强烈的个性化特征,企业的不同性格也符合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是具有共同性的需求,在这一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如社会认同感、自身价值的体现、对自身的关怀等,也必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别化。所以在企业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也始终强调人的这种需求的差别化,以及企业所提供的价值的不同,以此来体现企业所尊重的个体价值,达到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也是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多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日本的CI之父中西元男在研究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时,曾提出:“所谓生活贵族或精神贵族需求的倾向,实际上也就是消费者对企业个性文化的品位和高尚程度的形象要求。”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需求存在,企业在不断尝试改进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出与产品相匹配的能够满足人群个性化的形象设计,这种个性化的设计风格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附加价值。

相对于极富个性的少数人性格的差异,企业在展示和张扬个性的同时,应是针对较多数人的个性,是某一消费群体能够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个性。所以,CI设计的个性化仍然是站在人能够共通的、较为统一的个性基础上,没有哪个企业的产品是单独为某个人设计的。只要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就一定会受其中文化元素、审美取向的影响,企业形象设计也一定会反映出大众的群体文化认同。

三、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情感化

营销界人士指出,消费者的需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量的满足时代”;第二阶段是“质的满足时代”;第三阶段则是“情感的满足时代”。现代消费趋势则是处在消费的第三阶段。人的情感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既包含人类生理、心理因素,也包含社会、文化因素,这是人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进化的结果。

CI设计的情感化不仅体现在赋予视觉设计以美感的形式,更能够使理念和行为识别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唤起人对企业形象的普遍心理感知。此时的CI设计是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表达的是企业某种特定感受和理念。

人的情感会由在直接交流时的各种表情、姿态、动作语言等直观的信息激发,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只能以间接的、文化的方式得以实现。首先,企业形象的情感化,实际上就是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

其次,企业形象所体现的情感往往是与文化相结合的。设计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文化包含着群体性的特征,这一点与企业文化的群体性相一致。企业文化是一种被社会接受、选择和优化的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就像一个社会将文化看作其信奉的行为活动标准一样,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主要精神和价值观。企业在创立某一种品牌时会广泛吸收各种文化要素,无论是传统的、时尚的,还是历史的、现代的,企业形象所传达的文化必须以调动受众的认识体验为出发点,唤起他们深层的感性意识以激感能量。如同云南白药在其形象片中唤起受众的“伤痛”体验,于其中萌发感动。这则广告以一些中国民族战胜伤痛的片断,表达云南白药与民众同命运共悲欢的含义,广告词“如果伤痛在所难免,云南白药在你身边”,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广告一经播出产生了巨大的情感力量,轰动一时。

结语

在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企业形象得以动态地在电视、网络、数码媒体中传播,人们可以通过立体感知全面地获得企业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将是企业形象最有效的载体,其表现形式也将是多姿多彩的。技术在设计与人的需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设计越来越有条件符合人的需求。

近年来,一些研究学者提出了媒体设计的人性化或者人文化,实际上是希望技术与人的关系能够趋于协调,在设计的过程中能依据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反应,并符合人的思维方式。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在新的媒介中传播,若能在其基本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的满足,则是现代CI设计人文化在数字化领域的拓展,这一新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人文化设计的主要表现渠道。

参考文献

[1]王超鹰,[日]中西元男。超越CI:企业新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王坚。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人文精神诉求[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4)

第2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关键词] 文化 士文化 包装设计 企业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

导言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大凡人工造物,没有了文化,便意味着某种生机和活力的丧失。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说语言这类人类造物的流传抑或说是像这种语言产品的成功推销,还离不开“文”这种闪耀着人类智慧火花的维系的话,那么在当今世界对于企业而言,同为人类造物活动的企业产品能否走向市场并实现成功销售也显然与企业文化的塑造密切相关。不过,饶有意味的是目前中国很多的企业对此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时不少的民族企业也恰恰因此而陷入困境甚至最终导致了破产。鉴此,本文主要就士文化与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问题做一初探。

一、文化、士文化与企业形象包装设计

文化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不过文化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界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传统士文化及企业形象包装设计的理解。

1.文化,人类文明的见证

广义的文化常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所创造的‘包罗万项的复合体’”,其实也就是人类文明的缩影。而狭义上的文化则“特指精神财富”,在中国即指“诗、书、礼、乐、风俗以及与之适应的社会制度。”事实上“物质财富”也不过是精神财富的物化形式而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主要指以“由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道、释等其它思想同时并存为补充的精神体系。因而它也是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存在”,同时也是中国文明发展的缩影。

2.士文化,中华文明的缩影

所谓“士”(Bachelor),在春秋战国以前多指“耕作”之“男子”及征战之“武士”,春战后则转为专指“文士”即“通古今,辨然否”者,也就是与后来的“仕”相对而言的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它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同时又是一个代表民族精神与气节并倍受关注的群体。

不过,后来“士”的内涵又有所回复并扩大到泛指所有身怀绝技且持守道义的非为官之人即所谓“凡能事其事者”,同时与之相关的士“气”也得以高扬,如修身上注重“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人上崇尚“忠、孝”、“仁、智、礼、义、信”,处事上追求入则“兼济天下”,出则“善保其身”。显然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风貌”,同时又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者。所以,士文化亦即指先秦以来形成的那个没有为官的知识群体及其他“凡能事其事者”,在人生及事业实践的基础上所创造和秉承的以儒家思想圭臬为主体同时融合道、释等观念的思想体系。

3.企业形象包装设计,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

士文化源自古代中国所独具的文化土壤,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影响,在当代它对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和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谓包装一般多指包裹商品的东西。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包装也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时它在对象上不仅突破了仅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商品”的限制,而且涵括了大凡需要进行“包裹”的对象如人和商品、企业等。

当然无论哪种包装都离不开设计,所谓企业形象包装设计就是在企业产销及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企业某种可预期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由本质,而按照美的原理和法则对企业形象的包装所进行的计划和谋划,这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新文化的创造。

二、以士文化为核心,设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企业形象

如前所述,士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对形象包装设计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民族企业的发展却因在对待士文化的态度上而面临着一种关乎其命运历史性境遇。所以,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境遇,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显然已成为企业产品走向市场和实现销售的重要手段,而形象包装意识的缺乏几乎成了所有民族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的根源。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至少有如下工作需要开展:

1.在意识上,明确企业文化形象包装的实质是一个文化系统工程的建构过程

如前所述,企业形象包装设计是对企业形象包装所进行的计划和谋划。其中,企业形象包装的核心则是企业文化形象。所谓“企业文化形象”,一般称之为CI(Corporate Identity)即“企业形象规范体系”,它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企业文化形象也可以说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在生产活动这种社会实践中,为了使企业的宗旨和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能有效地传达给公众并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等而建立的一套视觉文化体系形象系统。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企业文化形象CI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系统BI(Behavior Identity)和视觉识别系统VI (Visual Identity )组成。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文化形象CI的设计,一般是通过对企业的Logo及专用字体设计、企业CIS设计来塑造和传播企业识别形象。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出售的仅仅是所生产的产品的话,那么现代企业首先推销的就是在社会中所竖立的企业文化形象。所以CI设计的活动过程其实就是创造和推销企业文化形象来实现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的过程。

2.在创意上,应清楚企业文化形象包装的成败将决定整个企业的前途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中国的民族企业往往是从无到有或从初创到谋求跨跃式发展,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不过问题是在企业“列国”时代,“创意改变命运”,而面对企业群雄“割据”,中国企业应通过何种创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文化从而形成品牌实现跨跃式发展。当然,民族企业对文化形象设计的日渐重视是让人鼓舞的,不过,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如果只是一味盯着西方的所谓成功案例而不按国情地照搬或“模仿”,这最终会造成形象包装设计的“波普化”,并成为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快餐”,这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实际上,对于文化,中国古人强调“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而在西方如法国的维克多?埃尔则是“人类‘生活’和‘存在’的一种特有方式”。显然,传承和发展士文化、重塑中国企业文化形象,对实现中国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都具有终极意义。所以汤一介先生在谈到儒家思想时曾指出“我从来不认为儒家思想都是正确的,都适应现在的社会。但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我们文化传统之所在。打断这个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文化传统。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而使它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国家民族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基础。”其实,对待传承和发展士文化、重塑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象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

显然,在传承士文化基础上进行中国企业文化形象的包装设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形象设计的一种审视、思考和创造性的实践。

3.在视觉传达上,应将企业塑造成融理念、行为和图像等为一体的多维文化形象

我们知道,商场如战场,而现代社会中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则主要表现为基于以科技和哲学及伦理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企业形象魅力的打拼。显然这就涉及到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问题,而对作为先进文化之一的中国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形象的定位与塑造都应该是观念、行为和图像等多元化的有机统一。

首先,在观念上,企业的文化理念应该有所本,当然即便是本于“人”,“人”也有正、反或君子和小人之别。显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当作为“法人”的身份而出现时,士文化中所强调的观念如“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便有诸多可取之处。我们知道,清华等高校所以能发展成为中国的知名学府,恐怕与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所倡导的理念不无关系。

其次,在行动上,企业要能言必信行必果,竖立君子风范。我们知道,现代科技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设计是科学,所以设计同样也要以人为本。而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之际,民族企业文化形象的塑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企业如果作为企业文化“人”形象而出现在社会面前时,当然是要讲“诚信”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只有这样,民族企业才能在行动上与观念的崇尚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企业文化形象的确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再次,在图像上,企业要能将自己的文化理念进行最大限度的视觉化,同时慎重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象征。实际上成功的企业往往深谙此道,否则在发展中难免不会没有一些波折。比如,长沙有家轻质建材企业曾提出“心空天下”、“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对此,如果它能进一步选择传统的“四君子”之一的“竹”来做其形象使者,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是因为无论是从生物学还是从仿生工程学和从文化学角度而言,翠“竹”这种植物,它有“中空+竹节”的杆件结构,同时它未曾出土先有“节”及至凌云仍“虚心”,而这种“初节”与“晚节”不仅仅是“竹”的写照,更是中国士文化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所以在一个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时代,这种士文化也是中国当前要大力倡导的先进文化之一。

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须“与时俱进”,适时地改变一些有碍企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如“无商不奸”,同时又要能破除“酒香不怕巷子深”偏执。

三、余论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成功销售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的单个包装,实际上,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在中国,选择并采用士文化对企业形象包装进行设计即对民族企业文化形象以观念、行为和图像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谋划,这对挽救身处尴尬境地的现代民族企业而言不无意义。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企业文化形象包装设计上,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士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融入当代的审美观念,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重塑民族企业的文化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从而扭转颓势并迎来民族企业发展的春天。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参考文献

[1]《易·贲》[M]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M]

[3](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参见[法]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晓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5]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6]近代吴承仕、杨树达的相关论述,参见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顾吉刚:《武士与文士之蜕变》,转引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易传》[M]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M]

[11]《孟子》[M]

[12]转引自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4](法)维克多·埃尔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第3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常州本地的餐饮老字号很多,其企业形象也呈现出十分浓厚的江浙文化特点,本文就结合实际对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社会价值

1、企业形象与企业影响力的关系

大多数国人对于企业形象的认识其实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对于企业形象设计的成功与否同企业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能够形成一定的认识的就更是少数了。其实这并不能完全说国人的认识广度存在问题,其实是和国人对“招牌”的认识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融合有着直接关系。很长时间以来,国人对于企业的“字号”的认识完全停留在“字”上,一些久负盛名的传统老字号之所以琅琅上口是因为其字面寓意十分受到世人的喜爱,“全聚德”、“瑞蚨祥”、“桂发祥”甚至是“同仁堂”等这些企业的形象设计完全是从字号上延续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形成碰撞和对比之后,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反观国内的餐饮市场,由于并没有对企业形象有所重视,目前能够对消费群体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也仅仅只有“小肥羊”一个自主品牌,其它的基本上都被外来品牌所占据,细化到常州餐饮市场上来说,虽然常州餐饮涌现出了多个成功的区域性企业,形成了以中华老字号为龙头的餐饮经济文化,但是由于没有注重企业形象的基础设计,因此对于消费群体的影响根本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

2、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的理念

常州餐饮老字号的企业形象设计虽然也涵盖了一些常州以及江浙文化特点,但是毕竟其基础完全是从传统企业“字号”文化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其企业形象设计仍然没有脱离这个硬性的概念影响。其一,突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所有的常州餐饮老字号品牌都具备这个特点,这也是常州餐饮老字号能够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华老字号企业“瑞和泰”与“常州银丝面馆”更是将这一特点和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两家企业的所有直营门店和餐饮店,其企业形象从外部设计到内部装潢,甚至是企业文化的细微组成部分,无一不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其二,象形特点明显。由于常州餐饮老字号中大多以精细的面点和小吃为主,因此其形象设计中,以突出“形”的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常州银丝面馆的字号左侧就是一个被完全抽象化了的“碗面”形象,而迎桂糕点的招牌上更是将一个憨态可掬的拟人化糕点形象矗立其中。这是完全符合国人对餐饮产品的认识基础的,也能够在一定层面上刺激消费群体的潜意识消费欲望。其三,注重平面视觉效果。一部分常州餐饮老字号在对企业形象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考虑了立体感因素,也充分的考虑了平面视觉效果因素。诸如“常州麻糕店”在进行形象设计的时候,就从店面的装修开始将平面视觉效果与产品立体效果融合在了一起,让消费者在离开店面的时候,也能够透过产品的立体效果对企业的平面形象有所认识,这其实就融入了一些现代的企业形象设计元素了。不过由于部分企业对于LOGO的概念并不是十分透彻,因此这种企业的平面形象视觉效果在常州餐饮老字号中并不常见。

3、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的误区

一个是,企业形象过于臃肿。企业形象设计中融入汉字以及传统文化固然是能够体现出常州餐饮文化的历史底蕴,但是过于臃肿的企业形象,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往往会淡化其产品主题,例如“青果巷老字号高汤混沌虾饼”这样的老字号,虽然常州本地人对其极其认可,而且客观上来说其产品质量也的确属于上乘的,但是对于那些并不熟悉常州餐饮文化的外来人群消费者而言,其企业形象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根本没有明确。一个是,企业形象过于实际。常州餐饮的老字号在进行形象设计的时候,虽然融入了实际因素,将一些产品进行了定位设计,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平面形象设计对于企业产品的内涵定位并不会带来太深入的影响。

4、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的展望

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的未来走向,应该一方面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先进理念。由于常州的大多数餐饮老字号都是属于“中式快餐”的范畴,那么吸收和借鉴一些外来“洋快餐”的企业形象设计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发展。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固然是好事,但是在现代化的企业营销层面来看,在企业形象设计上过度的融入一些元素反倒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将常州餐饮老字号推向外地,推向国际舞台的道路中,虽然不能说完全“西化”是最为有利的,但是“简化”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缩短常州餐饮老字号在发展,尤其是拓展性发展中企业形象上存在的不足。综上所述,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形象设计中,保留了诸多的历史文化,是对常州人文历史的一种重视,但是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常州餐饮行业,要想加强对这些老字号的保护与传承,就必须以博大的胸怀来吸收和借鉴一些现代文化特点,这样对于形成产业链化的常州餐饮老字号企业品牌形象是极为有利的。

作者:王东 高赟 单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本论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编号:CC15G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天胜,杨莹.旅游团餐中饮食文化缺失的问题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01)

第4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标志;多维在传统设计遭遇数字媒体时代新境遇后,设计和设计师都在这技艺思潮与媒体技术中不断革新。标志设计作为视觉设计界的传统设计项目,有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浓缩象征信息传达的功能,更是在这个时代浪潮中弄潮儿。每年之中,设计师不断拓展更新其内在的设计含义和多维的形象推广。各大设计网站一年一推标志形象设计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以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把握标志设计及推广的时代命脉。这也使得标志的设计表现在构成维度、造型形态、色彩质感上更加富有表现力,呈现出新的视觉设计语言。本文从平面设计师的角度,来探究标志形象在数字媒体境遇下的多维设计与推广的几种形式表现。

1数字媒体时代新型标志设计解析

在保留传统标志形象传达的各项功能基础上,人们在感官上对标志的要求愈来愈多样化。设计之中最热兴的多媒体、新媒体行业给人们的感官生活提升了无限品质,整个世界都在动,整个人的神经感官思维也都在随之跳跃,3d、4d甚至5d超越各维度的电影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受,人性本之互动能量的加入要求现代设计应该动起来。这也意味着以传统静态图形来传达的标志设计应该接受新时代、新技术、新意识的挑战。那么,标志设计除了“新”之外,最为关键的就在于需要“多维度”的视觉形态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视、听、触觉感官享受。这是数字媒体境遇下的标志形象多维设计推广的市场走向之趋,传达企业文化之需,是未来企业形象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设计机构未来提供的设计服务重点。

2数字媒体时代标志的设计构造

2.1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的功能定位

标志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精神象征载体和物质功利载体。一个优秀的标志代表着一个见解、一个战略性定位、一套明确的价值观、一个独特的声音。标志是由意义去创造图形,用图形去传达意义。赋予标志以引人注目的魅力,受人欢迎的品质,意义得到人们的肯定与认同,标志的功能得以发挥。这既是标志的功能意义,同时也是标志设计理念构造的出发点。数字媒体时代的标志设计的意义和功能性有着更多的变化,因而在设计功能定位上也有着与以往标志设计功能有着进阶的拓展。

(1)受众的视觉特点与动态识别功能。标志设计必须具有能够与其他产品相区别的视觉特征,因为建立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人们的心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为了吸引人们的视线,标志的设计总蕴含了美好的愿望、生动的形象以区别于其他产品。在数字媒体时代,人们的视觉感官趋于“多重复杂化”,对于平面二维静态的标志早已经无限重复阅读,加之市场设计之风不正,各类型标志之间相似性增多,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标志所蕴含的信息直截了当的令受众产生瞬间记忆与即刻好感。动态标志的信息识别功能传达比静态标志更容易侵入人的视觉感官。这就意味着,形体统一、形式多变、空间层次、色彩绚丽、多维演变的标志能够在短时间内,冲破复杂繁多的图形信息,实现标志信息快捷传达,吸引受众的目光,达到标志识别功能的快速记忆。

(2)语义丰富媒体与多样传播功能。标志的传播功能主要集中在形象信息的传达和理解上,它更多地指向标志形象信息传播的性质和传播环节的认知。通过媒介的传播,标志形象信息才能被人们所接收。不同媒介的特质决定了感知标志形象信息的方式和形象信息传播的策略,它直接影响着形象信息是否能有效到达目标消费人群。时代的更新也伴随着新词汇新语义的多彩丰富。在数字媒体时代,图形图像与语义词汇、发音发声相结合,超越了单纯符号化的信息媒体传播方式,让受众在阅图、听声、触碰、再识别符号等多重媒介信息传播下,完成对标志的多维感官信息接收,这样既传达了新的语义语汇信息,也表现了新的信息视觉形式。

2.2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元素的形式转变

(1)点和线的律动趋势与方向感。点、线是组成标志图形的最基础元素,在数字媒体时代仍然如此,只是在表达与表现上,设计形式有了相对的变化。点、线在人的视觉感官中都可以是有性格和情调的。大小不同的点依循一定的结构关系,可以使标志图形结构呈现流动感,而且会产生前后空间的视觉距离知

觉,可以产生扩张与推进的运动感。当然,在点的设计形式上都加入了能够满足现代人视觉集中感官的光感因素,使在点的形态标志超越了以往的2.5维设计,跨越进了三维度大关。

线在视觉艺术里是有长度、宽度比例的,线具有方向、形状、质地、面积、空间及结构的特性,这些都是在数字媒体时代标志设计中,使线变得具有迅捷、敏感、虚实、空间的基础特点。线本身是没有三维空间效果的,但是,通过线的组合,线的形态关系向我们传达了光影明暗、虚实强弱、疏密宽窄、前后递进、穿插前行等空间的视觉效果。点、线的这些通过软件技法表现出的新呈设计形式都是为标志的多维推广演化的动态呈现做了形式转变。

(2)面与空间的光影与深度。面形既有长度和宽度,又有深度,甚至还会有不同光影的体积空间效果,面与空间结合的三维、甚至超越三维的标志形象设计这正是数字媒体时代标志形象多维设计的重点。以往的标志设计对面的形态使用单独仅限于二维画面的组织,通过面的几何、有机形态来表现类似刚毅、冷峻、严谨、简洁、稳重、安定等等视觉特征和形式意味。而在空间的表达上也只是采用诸如以不同的透视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因不同的方向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等设计技术。数字媒体时代标志形象多维设计中对面的使用结合了光影、空间的视觉效果与视觉意向。软件技能的提升,更加方便了这样的设计。此类设计主要表现在因不同光影、幻影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光影的虚幻在原来的标志设计中使用并不多,现在加入了光影虚幻元素,甚至给人增添了标志的时间维度上的视觉印象。当然,还有因不同的虚实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因不同的放射、渐变变化而形成空间感,这些都是标志多维形象设计的新出形式。 3标志形象多维设计与表现

3.1三维立体造型的标志

三维立体造型的标志是不同于二维形态的标志以及二维维度上创造的假立体三维标志。三维立体标志是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的,是以一种立体物质形态出现的标志。它可以应用于商品的外形上,也可以应用于商品的外包装、容器或其他地方。三维立体标志一般的形态表现形式具有以下三种面貌要素:(1)透视体面。三维立体标志形体在画面上的表现,首先要有空间透视感,这通过线的粗细、面的纵深转折变化,构建标志立体化的基本形体层面。无论是方体还是圆体,都会表现出穿越画面的速度感和纵深感。(2)材质纹理。就如用3d软件建模般,材质和纹理的添加,会使三维立体标志具备生命力,会使标志具备触感、动感,来实现三维标志满足人们多种感官欣赏设计的需求。(3)光影渐变。三维立体标志处于三维空间中,那么必然就会产生明暗调子:黑白灰的明度渐变。通过明暗的自然对比、阴影的虚幻表现,使三维标志形体增加视觉冲击力,更加真实。当然,三维立体标志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必然会通过纸张、印刷透叠、凹凸印、材质组合等形式,表现全面,使一个三维立体标志具备视觉、触觉等功能,给人的感官带来全新体验。而现实市场中,品牌企业们也纷纷迎合时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更新自己品牌核心价值,不断推出更具冲击力、更加符合人们视觉感官的新标志形式。如众所周知的苹果标志,最具更新换代的是其半透明、泛着金属光泽的银色三维立体标志,体现了公司精湛的科技。而后为了配合iphone创新触摸屏技术,推出玻璃质感的立体标志,带来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设计。而在2013年3月推出的标志,保留了基本的立体形态上,加入了彩色的晕染渐变,使标志更具质感和艺术气息,当然这是苹果新产品选用了更为惊艳的高分辨率视网膜屏的催动。

3.2多维效果延伸的标志

标志在从平面到三维立体标志转化后,再一个层面的进阶表现就是为满足市场需求,使标志形态进行视觉动态演绎,使标志形象在现实使用中更加多样化、丰富化。标志多维效果的延伸主要表现在gif标志图形多重设计和标志形象宣传视频演绎,而这两者又存在前后进阶关系。

(1)gif标志图形多重设计。传统的标志设计除了标志的主图形设计之外,一般辅以两到三组辅助图形予以配合实际应用,企业形象设计系统中也是如此。而近年来的标志设计中,随着传播媒体、人的感官需求及市场应用的多样化,标志设计开拓应用了逐帧动画的形式,也就是gif的文件形式来诠释标志的变化。这种形式设计主要是基于标志主体图形形态明确不变或保持识别性的前提下,进而进行构成

素、材质肌理、色彩琉璃等形式的变化来展现标志的多重视觉美感,进而推广企业文化。此类标志在网络媒体、移动媒介、掌上媒介中极好使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由创意大师 peter saville为lacoste(鳄鱼)品牌的成立80周年庆设计的gif标志多重表现。该设计利用涂鸦的元素,以点和线的交错进行设计,设计了多个不同形式的标志图形。其中,有的更动细节、有的改变风格、有的全然抽象,重新诠释了经典的鳄鱼标识。颠覆的同时,保留经典的神韵和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lacoste(鳄鱼)品牌。

(2)标志形象宣传视频演绎。gif标志图形多重设计拓展了标志多维媒体的传播展示方式。以各式标志图形为基础,展现的是一种视觉的感官欣赏。而标志形象宣传视频的演绎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二维设计软件与影视媒体制作软件(after effec、digtal fuion、3d等)多维动态传播的结合,将文字、图形、声音、色彩、影像、动画、声效等融为一体,通过虚拟世界交互式地形成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嗅觉的设计图像,更加完整地诠释了以标志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其主要设计要素有图形、文字、声音、运动等,形式多元,信息量充足,通过时间、空间、声音多方位地讲二维标志不能完全诠释表达的设计理念和企业文化进一步地表现出来,这是数字媒体境遇下标志多维形象传播的最完整形式,是视、听、触等感官的集合体现。其一般的画面展现程序是:标志图形、标志图形来源的呈现、标志图形与色彩所代表的含义、图形扩展与延伸、宣传口号、回到标志图形,如2012年欧洲杯的官方标志形象宣传片,以插图形式的标志出发,以传统特色花纹组成的足球标志图形的为主导线,依次展现出“统一”“竞争”“热情”主旨,再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竞赛的场馆图形,渐变式添加色彩,最后展现出本届比赛的“共同创造历史”的口号。从片头完整的标志图形开始串联整个动态展示的是标志图形中的特色花纹的不断生长,让观者随着花卉的蔓延伸展来领略整个标志所蕴含的文化与意义。参考文献:

[1] 金国勇.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实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517.

[2] 范鲁斌.商标设计与品牌崛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中心,2007:81.

第5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认识误区;措施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一些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

(三)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为使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一)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

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因素。我们的管理者通常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

(二)突出和依靠主体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6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历来是悠远而长久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磨难。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文化做一个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中国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中国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中国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中国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中国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中国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中国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中国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中国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

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

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中国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政府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做何判断,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何预期,又如何实施,中国企业文化具体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政府、社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分别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何种作用,这几方面又如何协调,共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是靠简单地舆论引导和喊空口号能够解决的。

再者,走入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反映出我们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是由于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直接引进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对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及适用条件等缺乏认真细致的研究,致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与企业文化的实质的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与国外八十年代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到九十年代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首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其次,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有些有专家学者的介入和参与研讨的企业文化,就明显地好于没有专家指导者。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许多中国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因此,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

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二、 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

三、 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独立思考

中国式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中国的文化历来是悠远而长久的。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磨难。到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中国企业文化做一个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7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一、企业品牌文化研究背景

品牌,即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其核心作用在于标志本方产品,从而与其他产品产生归属区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品牌的定义也由最初的生产厂家扩展为包括品名和标志等在内的多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可口可乐、麦当劳、海尔、苹果等便是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其品牌名称朗朗上口,品牌标志简明清晰,为市场消费者营造了亲切、舒适的品牌观赏感。

而品牌文化,是在品牌的积淀中、产业的发展中、公司的进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层面内容,它以品牌为原型,融入更多文化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突显品牌特征、彰显品牌区分度、传播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文化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寒,其至少包括三类内容:

1、基本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品牌口号、品牌歌曲、品牌吉祥物等;

2、充分的品牌推广策略,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网络营销、市场份额等;

3、丰富的品牌外延涵义,包括品牌保障、品牌感召力、品牌公益化、企业发展规划等。

总体而言,品牌是品牌文化的基础,是品牌文化核心和关键因素: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提升,是品牌得以市场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进一步凝练企业发展规划、传播企业发展理念的有力载体。因此,品牌文化是在品牌创立、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品牌”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研究品牌文化要以品牌作为内核,推广品牌要打造品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我国品牌以及品牌的发展曾在国际上处于滞后状态,直到大约1990年,我国由传统的国有体制经济逐步转型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记激烈,企业争夺战硝烟不灭,消费者才有能力向产品提出更多要求。与经济一同蓬勃发展的不仅是人民的购物乐趣,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这些新需求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更指明了突破口,为此,我国各大企业在国际著名品牌的带动下,开始努力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成本投入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环节上,通过赋予产品文化和人性化的丰富价值,将人类的价值观、情趣、取向融入产品内涵,使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值认同与社会识别等人文需求,从而从情感上触动消费者,提升消费欲望。至此,品牌已经提升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人们也真正认识到竞争土地、竞争机器的传统时期已经远去,现今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便是品牌。

二、企业品牌文化研究意义

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内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有成功案例,提出塑造品牌形象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1、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明确品牌文化核心要素,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2、分析成功案例模型,扬长避短,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隶属于上海纺织位于苏州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近代工业老厂房改建的M50艺术产业园,M50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当前也面临着品牌文化的塑造问题。当前,M50在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下,已经具备了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的架构,还需要进一步梳理现有基础,形成统一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M50文化内涵和市场形象,从而推动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综合而言,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一些经验,落笔于M50的品牌文化塑造工程,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三、企业品牌文化发展评述有关品牌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80年代左右,欧洲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定义介于组织行为和企业战略的“中间地带”,但很快这一想法便被当时盛行的战略热熄灭,大量学者坚信企业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不应该分开,企业的战略将最终直接决定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的定位。到19世纪末期,有关品牌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进步。管理学者在品牌文化结合组织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最终去向。在这一阶段,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金·S卡梅伦和弗里曼联合发表的《关系与效益》,明确了品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深远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发展迅速、现代化变革逐步推进,我国大量企业逐步认识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打造品牌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植入公司管理纲要。不过,早期我国缺乏理论积淀,单纯效仿国际品牌的打造方式,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质,导致大量品牌虽然朗朗上口、家喻户晓,但却无法真正走入民心、促进消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一误区,开始对品牌文化的内涵和品牌文化的实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此时,我国品牌文化与社会发展、品牌文化与企业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近些年,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完善和科学,一般商品均能够满足消费者常规的功能性需求,此时,消费者提出了对产品文化的渴望,这一渴望不但要求企业创新产品内容,更要求企业家在现有产品中提炼内涵、突显特征、彰显地位。如今,针对我国品牌文化的研究逐渐成熟,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支持的方法得到重视,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果。

798艺术区成功的因素不仅包括区域特点、政策扶植、时代背景,还包括文化展示与流通功能、民众参与与艺术家共享、文化经历的产业互动、丰富的生活领域产业入驻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798特有的文化内涵,推进了798的发展进程。随着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美国佩斯画廊、林冠画廊等国际大型艺术机构纷纷入驻,798艺术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如今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或艺术现象,也不仅仅是“文化冲突和共存”的平台,它已经发展为一个集文化、艺术、经济于一体的复合产业,也正因为其特有的文化根基,导致其具有极强的植入能力和品牌效应,从而对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变化都有快速反应。目前,798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M50艺术产业园更应该积极吸取以798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成熟园区发展精髓,结合M50品牌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科学客观、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品牌文化打造策略,推动M50品牌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再注活力。

四、研究主体

(一)M50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M50原址为20世纪30-80年代老工业纺织厂遗留工业厂房,如今是一个位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实体艺术产业园区,占地42余亩,拥有入驻客户140家左右,其中包括部分知名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机构、及很小一部分商业配套等。为推广品牌,M50积极拓展资源,目前已经具有以下优势:

1、成立M50表演工作坊,出品话剧《浮生记》、《我会半夜之前来》、《国家安全》等,其中《浮生记》累计共巡演30余场次,取得广泛市场效果:

2、开办吾灵小小画家坊,面向对象为3-6岁学习艺术绘画课程的儿童:

3、自06年起,每年出品一首园区主题曲,风格每年不同,有效提升了M50品牌知晓度:

4、自07年起,每年举办CREATIVE 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由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策展人等组成的评委,面向全国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5、设立M50联合开幕日,在上海双年展、艺博会、上海当代等艺术活动期间,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

6、搭建吾灵网(M50网上创意园)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信息;

7、建立M50创意空间,为无法入驻园区的客户提供优质展览:

8、建立M50创意产品实体店,提供吾灵网创意产品的实体体验:

9、开办《ART IN SHANGHAI》双月刊艺术资讯类刊物,免费在上海40余个艺术空间、星级酒店、精品酒店免费领取;如今,M50已经不再局限于园区空间的艺术铺陈,正满载着对整个创意产业链的向往,围绕“艺术、创意、生活”的品牌核心价值,努力绘制多样的艺术创意面貌,打造创意机构、创意品牌、创意产业。目前,M50除园区运营外,还对外承接各类设计、场地租赁、礼品定制、创意活动等业务,全面提升品牌文化形象,让“创意”成为一种风尚,走入百姓生活。

(二)M50品牌发展制约因素评述

M50品牌文化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针对于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内涵、如何挖掘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如何正确树立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品牌塑造等问题仍有一定欠缺,具体表现为对产业背景和场地原型利用不够充分、知名艺术专家加盟力度不够、艺术产品有待丰富、艺术生活化力度不强、活动系统性不足、新媒体手段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三)M50品牌发展规划建议

1、借力原型及历史,提升M50品牌文

化内涵

原型其实就是文化的载体,用文化原型来创建与传播品牌,其实就是在传播品牌的特定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文化的塑造,其根源都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就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要素,也就更能够将品牌与文化有机结合。打造M50品牌文化,要依据其市场定位和产品概念,关注其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整合、延伸,使得原型历史与现代品牌水融、密不可分,最终将品牌的个性精神与文化价值理念完美体现。

M50立足于纺织厂原址,纺织产业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M50提倡创意生活,这与原本的工厂文化虽有差别,但大方向一致。因此,M50应该借力工厂原型及历史,彰显人类发展历程,渗透时代文明印记,从而展示出人类永恒主题一一生活与艺术并存,怀旧与创新并存。M50品牌目前过于重视对现有文化的宣传,而对纺织厂原型的故事演绎度不够,建议M50将纺织产业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以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料和改善生活水平的精神资料进行融合,以时尚的形象彰显原型历史,以动人的故事突显品牌发展过程,以永恒的画面带领消费者认可M50品牌文化。在这种结合历史原型、文学原型、艺术原型以及文化原型本身的途径下,创建文化品牌与塑造品牌文化就更加顺畅,也就会更加迎合人心。

2、多元艺术形态,扩大M50品牌业内影响力

M50作为时尚文化品牌,其艺术水平是影响品牌业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M50要打造成为规模庞大、水平的画廊聚集区,这不仅要求大量著名画廊和设计师的入驻,更应该以宽阔的心胸,提供多元艺术交融的平台,以其领域内“创新结合”为特征,扩大品牌影响力。

M50现有140家入驻产业分别为画廊、工作室、设计机构等几个类别,其产业面不够广泛、产业间关联度不够密切,品牌业内影响力不够。合作、资源互补、双赢将是我们品牌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搭建更广高多的服务平台,让创意在M50交汇,提升M50品牌的影响力。

3、丰富艺术产品,增强M50品牌市场吸引力

M50品牌文化主打创造,创造是推陈出新,也是生活改造。目前,M50已经具有了一定创意产品,但产品形态比较单一,产业链不够严密。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M50应该进一步发展艺术产品生产,让艺术产品更能走进日常生活。比如,M50中很大一批受众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较为广泛、需求度较为强烈、时代特征比较明显。M50可以深入挖掘年轻人需求,提供能够彰显M50品牌文化的艺术产品,不仅包括书包、油笔、书签、配饰等,还可以包括价格适中的床单、厨具、餐具等家具用品,让艺术产品不仅活跃在艺术业内人士身边,还要走入人类生活起居。同时,M50艺术产品销售渠道应该更加广泛,不但在线上提品信息、线下提品体验,还可以与著名文具生产厂家、创意产品生产厂家联系,将艺术产品真正推入市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

4、服务全体社会,打造M50品牌公益化形象

M50品牌文化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品牌文化,并非高屋建瓴、甚至高不可攀。为此,M50不但要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完善推广艺术、提供艺术平台的职能,还要努力营造社会化、百姓化形象,在这一方面,M50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和艺术平台,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必要的帮助,打造公益化品牌形象。

比如,M50可以在某艺术院校开展资助活动,为优秀艺术类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支持他们的艺术事业发展:同时,M50可以在大型活动中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实习或参与组织工作,以此让M50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市场感召力。

5、开展系列活动,增强M50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M50品牌文化推广活动已有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话剧演出、主题歌曲等等,但是推广活动大多是分散的,没有主线。因此,建议M50将现有的推广活动精炼、整合,形成以季度为阶段的品牌活动主线,比如第一季度开展DIY创造艺术系列活动,第二季度开展品牌歌曲戏剧活动,第三季度开展公益平台活动,第四季度开展大型画廊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品牌推广活动的整体性,还为品牌广告和市场形象提供了更好的素材,让新老消费者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增强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6、采取新媒体手段,全方位传播M50品牌文化及形象

M50品牌文化推广不但要通过实地店的方式,还要借力互联网新媒体手段。现在M50旗下吾灵网站活跃性一般,网站信息更新频率不高,网站活动邀约力度不强。因此,要加强互联网应用,完善网站建设,加强页面更新速度,增强活动倡导和邀请力度;同时,要对以往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更好的推广品牌形象。除互联网之外,M50还可以作为赞助商加盟一些时下流行活动,比如滑板比赛、服装设计大赛、绘画创作大赛等,以冠名的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并以大型活动为平台,宣传M50品牌理念,全方面传播品牌文化。

第8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中开始蓬勃兴起。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设计企业标识等形象识别系统,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内容,企业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知也没有多大的改善,企业依然在习惯的轨道上运行。为此,笔者对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定位模糊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外在形象设计。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存在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一是企业文化政治化,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企业文化口头化,有的企业,从走廊到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措辞鲜明的口号,但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等,不能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不能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企业文化的文体化,把企业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建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把文体活动作为硬性指标来完成。

(二)企业文化的形式化

企业文化的形式化最突出的问题是将企业文化“口号化”,口号喊的很响亮,标语打的很上口,但是所宣传的文化内涵往往缺乏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同感。例如,部分单位对职工管理比较严格,提出了“严谨、高效”等口号,职工稍不注意就会被罚款,员工的个人感情和尊严统统被严谨的管理条例替代,这样最终所形成的后果就是互相推诿,无人愿意承担责任。因为做得越多,出错的几率就越大,被罚款的概率就越高。在这样的氛围下,企业文化常常成为内外两张皮,职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呈现出很高的离散度。这种只专注于外观而轻视内涵、偏重于形式因素而忽略了内容因素的企业文化,只会把文化建设停在“虚”、“散”的层面上。

(三)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缺乏个性正是我国中小企业天生的弱点和缺陷。“拿来主义”比比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提“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等几个字,一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他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意识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那么企业家就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挥者、倡导者、传播者和整合者,他在企业中的权威性领导地位和权力实施过程,成为传导他的经营思想、人格、风格等最有效的载体和通道,发挥着他们在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企业文化创建,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认识和态度,领导者态度积极,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效开展,否则下级部门再起劲也无济于事。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提升,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自觉,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运用企业仪式

企业文化中的仪式包容范围很广,其中有工作仪式、管理仪式(包括各种会议)、社交仪式以及各类庆典、奖励仪式等。仪式不要僵化而要因地制宜,要有利于传达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仪式。仪式可以把企业运作和员工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戏剧化,借以弘扬企业价值观,从而强化自身的企业文化。抽象的价值观往往要借助于仪式而变成生动、具体、可遵循和操作的东西,缺乏仪式的表达方式,企业文化往往会变得僵硬呆板和难以捉摸。众所周知的沃尔玛企业,为了吸引顾客,沃尔玛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三米微笑”原则:它要求员工做到“当顾客走到距离你三米范围内时,你要温和地看着顾客的眼睛向他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同时,对顾客的微笑还有量化的标准,即对顾客微笑时要露出“八颗牙齿”,为此他们聘用那些愿意看着顾客眼睛微笑的员工。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给顾客创造了一个非常舒适的购物环境。通过这些仪式,昭示了公司的价值观,增强了员工的归宿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企业文化真正“活”在员工心里。

(三)注重企业文化创新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创新,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不能固守一种固定文化表现形式,它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去创新,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永恒动力,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有人认为企业本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必要进行所谓的形象塑造。这种观念的本源和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的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必面对市场和用户,就像一个演员在家不必登台演出一样,没必要过多的考虑形象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如果忽视形象塑造,肯定会处于不利地位。消费者有他们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根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特点塑造消费者喜欢的形象,就显得尤其重要。看看我们国家家电业的佼佼者海尔公司:“海尔,中国造”。听到这个广告语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心里莫名的就有一种自豪感,和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国产家用电器一向被认为质量低,价格便宜,即使出口也很少打出中国制造的牌子。海尔公司在中国家电工业走向成熟的时候,果断的打出“中国造”的旗号,喊的很有底气,振奋了国人的自信心。这些年,海尔为了优化企业形象一直做着各种努力。在08年的时候,海尔集团的消息,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我们承诺,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每夺得一枚金牌,海尔就将捐建一所希望小学,并以奥运冠军的名字命名。”此后,海尔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奥运传播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地实施,让奥运精神的传播与公益事业的开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海尔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强了品牌的美誉度。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凝聚人心、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和力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对外,它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它是一种向心力。大量事实证明,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本管理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企业文化更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能够产生较好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在其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经营管理中处于战略制高点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和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文化形象设计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建设;Cis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5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02

Cis是一种塑造企业形象、增企业影响力、改善企业经营的有效方式。随着科学化管理的深入,我国许多知名企业均加入了组织形象可识别系统,即Cis的建设中。Cis是源自国外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形成企业独树一帜的特色是该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它对塑造和提升企业组织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组织文化管理对企业经营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组织文化作为一种在企业中出现的文化现象,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企业组织文化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逐渐形成的群体价值观念、经营理念、行为规范等,企业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综合起来可以表现为企业的凝聚力,其包括了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进行独具特色的创造的行为,也是企业组织文化的一个表现。首先,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细化程度。现代企业管理讲求精细化管理,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程度高,企业的管理可以细化到对一个电灯开关、一个水龙头的管理,如果每个员工都能进行精细化管理,那么企业会减少很大一部分的支出,这也是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其次,有效的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企业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企业要逐步调整自身的企业形象,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等。企业公众形象的提升不单单依靠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个性化的企业形象也是其内容之一。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不仅是国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 组织形象可识别系统(CIS)的构成

CIS的基本内容由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识别系统构成。企业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文化观念,在此基础上,企业形成了相应的经营方向、经营思路与经营目标等。首先,理念识别系统,即MI,是企业最高层的思想系统和战略系统。可以说,MI是企业的心,是企业的灵魂,将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等都包括在其中。对于行为和视觉两大系统来说,其设计应以理念识别系统为基础,要充分体现企业理念的精神与内涵。其次,行为识别系统,即BI,包括企业准则、行为方式、管理方法等,是一种动态的识别形式,对于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行政管理,以及与企业外部相关的社会活动起到规范化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既可以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又能产生相应的识别作用。再次,视觉识别系统,即VI,是关于企业视觉方面的事物,包括标志、名称、商标、广告等,相对于行为识别系统来说,VI是一种静态的识别系统,VI的运用可以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对树立有特色的企业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3 运用CIS进行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CIS战略的实施过程就是经营理念、价值观、文化精神的塑造过程,利用CIS可以把企业的各种理念、形象与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给公众,可以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识、理解与支持的目的。

3.1 将MI嵌入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中心

作为CIS的核心,MI在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利用MI作为企业组织文化基石与灵魂的作用,进行重点设计。公司应强调法治理念,建设和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责、权、利的相互对应与互助,彰显企业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用人唯贤的管理理念,在核心区域内树立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文化。首先,要高度重视员工的理念教育。企业的发展与运行离不开员工们的努力,在员工中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为企业着想,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其次,可以通过会议、宣讲等形式巩固员工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明确员工与企业相互依托的关系。管理者也应将服务意识扎根于头脑中,以身作则,促使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企业风气。教育员工无论是在企业内还是代表企业进行外事活动,都应将服务理念贯彻到底,进而使企业整体人员建立服务理念,最终服务于企业。

3.2 通过BI构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行为识别系统BI是MI的具体实施,管理者应将BI打造成企业之手,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特性,其中包括对内和对外两大方面的活动。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行为识别工作。其一,销售渠道的识别。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差别,传统销售大多以多层批发为主,而现现今的销售则出现了多种形式。对于集团式的大客户,应遵从互惠互利的原则,严格按照双方的合同条款进行服务,使服务的质量和信誉得到稳步提高。这也正是BI系统对企业准则、行为方式的动态识别方式。其二,企业在使用原料或服务时,也会成为其他企业的客户,因此需要平衡材料或服务供应商利益的行为识别。无论是材料或是服务都影响着企业的成本,企业管理者有权力也有义务进行供应商的对比,使企业处于优势竞争的状态。其三,企业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必不可少的状态,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行为识别,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竞争对手的行为识别,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构建VI系统助力企业组织文化建设

VI是视觉传递的统称,企业构建组织文化建设应包括视觉传递的内容。首先,需要设定企业标志。企业标志是企业的象征,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形成有力竞争的基础。对于企业标志的设计,企业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并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其次,与企业宣传相关的广告设计、形象设计也是VI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通过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宣传设计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对手形成有力的竞争,促进企业发展。再次,关于产品的外包装设计也是VI的内容。产品包装是商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可以保护商品不受损伤,保证运输安全,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达到引领消费时尚的目的。另外,员工的着装也可以充分体现企业的整体素质及行业特征,有助于强化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营造良好的企业秩序。企业应通过员工整体形象的打造,提升企业对外形象,彰显和谐有序的团队精神,对外传递企业的尊严与信心。统一制式的服装,有利于建立被广大员工真正认同的企业组织文化。由此可见,视觉识别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企业应充分重视VI的效果,通过细化视觉传递的内容、精心设计VI系统,将企业的组织文化提到新的高度。

4 结 语

企I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有很多可以融会贯通的内容,良好的企业组织文化,对推动企业经营和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企业要树立高效的企业形象,应运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组织文化的塑造是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组织发展过程中一项较为艰巨、细致的系统工程。组织形象可识别系统的运用,有利于企业树立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形象,管理者应通过对CIS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构建行之有效的企业组织文化,加强企业的战略性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梁丹.企业形象与企业识别系统CIS[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2).

[2]施连花.论企业文化建设与导入CIS的联系与区别[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

[3]容毅.浅谈企业管理战略之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形象可识别系统(CIS)[J].价值工程,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