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创业思维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思维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业思维的培养

第1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学生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提到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笔者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经过中考,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考成功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造性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能力

在数学中确实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处处说明为什么是很困难的。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没有猜想,没有想象,没有直觉,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指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象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得来的。”“想象”对于数学来说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可分为联想和猜想两类。在教学中,如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但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是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间飞跃性的联结,要有扎实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积累经验。没有扎实可靠的基础知识,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根本无从谈起。

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想象。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地观察。如出示各种几何图形的变换和拼图或是一些有着特殊规律的数字数列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找到规律并得到结论。第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好奇心。好奇心能够促使人把认识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到新奇的事物上,这种认识若能长期坚持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就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能够抓住创造性细节,富有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四、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发散思维的典型形式是多向思维,它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察同一问题,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多向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以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也可让学生对数学问题通过改变条件或改变结论,进行“一题多解”,使学生广泛联想和类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同时,还可指导学生“一法多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有效途径。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的题目,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都有自己的收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并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开放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第2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一、更新教学方法,使用问题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技术实践、动手能力较强、适应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重点突出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图形图像专业的基础是审美,特点是创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建立。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在图形图像教学过程中使用适当的问题,促使学生想办法探索解决问题。通过问题思维,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创意思维发展和培养的过程。

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的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实际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挖掘知识的奥秘,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创造性思维的题目,鼓励学生努力探索,推陈出新。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保护学生的创意思维

个体只有在比较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同样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才能舒畅,思维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完成整个项目,学生才是项目的主宰,在整个过成中,学生实施和完成各个工作过程;要宽容待人,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因此我们就要创设比较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重新,勇于创新。

其次,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总之,在创意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所提出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特别是当学生在创意思维时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时,更要想办法保护学生不受到大的影响。

三、注重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的创意动机

学生个性思维是引起创意思维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特点,进行适当的培养,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时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艺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表达,需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延续美,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不断对生活感悟的结果。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任何“新构想”并非突如其来的念头,任何一个感觉上突如其来的“新构想”,其实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累积。这与个人的生活环境、价值取向、文化背景等等息息相关。图形图像专业必须明确学习动机,否则便很容易安于现状,形成缺乏创造力的处事方式和态度。我不禁要问,迷途的羔羊又如何能似上帝般创造世界呢?所以我们必须在广告设计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目标、信心,学会质疑,自觉锻炼逻辑思维,从而促进创意思维形成。

四、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拓展知识结构

丰富的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缺乏原型的图形图像创意是无源之水。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后,更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从中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飞跃。因此,教师在课内要狠抓“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问的纵横向联系,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3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摘 要: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挖掘与创新思维的锻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尝试从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在职业教育阶段求学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与初中和高中相比而言,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课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并不高,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并非要简单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挖掘与创新思维的锻炼。那么,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创设出和谐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和谐的教学情景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悲戚的情景会导致学生出现痛苦的情感,积乐观的情景会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愉快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适宜的教学情景,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开展教学,让学生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我的母亲》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改编成为课本剧,并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这既可以优化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

采取以上的方式,那么语文教学就不再枯燥、无趣,而变得丰富、多样,正如爱因斯坦强调的:“教学应该让学生作为礼物来接受,不能让学生将其看做艰苦的任务”,基于这一因素,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必须要意识到学生的发展需求与心理特点,设置好适宜的情景,催生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开创新的大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着直接的影响,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那么必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用谈创新了。反之,若能够采取科学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新敞开大门。

例如,在《杨修之死》的教学中,可以将重点问题放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杨修的死因;第二,我们可以在杨修身上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提出以上两个问题后,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被迅速的激发出来,并将这种兴趣带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

采取以上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也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构建出一座桥梁,种种实践也证实,只要教师能够采取适宜的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三、重视发现与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需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与读书时间,并积极的将合作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从与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讨论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从他人的思路中得到启迪,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效果,还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就能够形成一种独到的见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萌芽,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间接,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俗世奇人》的教学过程中,在讨论“杨巴”与“杨七”“奇”的地方时,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联系生活来分析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杨七这种埋头苦干、真才实学的人,也需要像杨巴这种随机应变与圆滑世故的人,在讨论的过程之外,教师需要随时的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砍看法,保护好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方思考,发展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过,对于学生而言,想象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知识,知识有限,但是想象力却可以概括世间的一切,职业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也强化了这一认识,因此,教师需要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让学生站在多角度的问题下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考虑到写作本身就是一项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多创设一种幻想式命题作文法,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进入适宜的情景中进行想象,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即可自由自在的翱翔,无拘束的进行思考。

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活动局限在教材内容,而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观察,深入的体会到文章的意境,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与想象,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重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预习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意义构建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也是信息的构建者,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引导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同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要意识到,学习的目标并未简单的达成认知目标,而是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继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以及促进者,在预习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好相关的资源、经验与情境,联系教师的文本信息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充足,丰富他们的构建经验。由此可见,在阅读课中对学生进行预习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清贫》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让学生从“是怎样的人”这一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与探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预习朝着深入的方向发展。

此外,在预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料,创设出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探究性学习环境,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出发点来安排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学习策略。

总而言之,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让学生站在多角度的问题下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宜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人才。(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雯.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

[2] 张瑛.构筑没有围墙的语文课堂――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第4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中学物理 创新 培养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相关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又是重中之重。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有极强的系统性。在学习物理过程中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完成实验及认真思考。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意义。

一、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现在的课堂往往容易造成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局面,从而降低了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难以引起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何谈培养创新思维。一个好的老师往往不是把知识点和课程讲的多么细致多么生动,而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在物理老师进行授课时要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在第一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章“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课中,老师可以拿一根铁丝让两个学生上来用手拉,并没有拉断,然后把铁丝的两端固定好,老师只是用一根手指使劲的斩铁丝中点就把铁丝弄断了,同学们一定很诧异。这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说其实你们也可以做到,想知道为什么吗?如此学生的好奇心一定可以被激起。

2.创新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物理原理都需要通过实验才能感受得更直观更准确。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中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通常,学生做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要把实验内容和实际相结合,多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老师还要利用教材和多方面教育资源,扩充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发创造性思维。在当今时代,每个人的能力十分有限,都要在不断创新中取得发展和进步,获得成功。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否可行,取决于能否应用逻辑思维来分析和鉴定问题。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导向观察、归纳总结”的办法,逐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如在进行第二单元机械能功和功率的讲解时可以引导中学生举一些身边的例子:马拉车,人下楼,起重机吊物品等。引导学生:起重机朝上吊起货品在做功、人下楼重力在做功、马拉车时马对车的拉力在做功。由此可以总结归纳出:做功是指一个力使得一个物体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最后总结出物理原理。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加大对学生探索能力的训练逐步渗透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运用启发式教学

老师在进行授课时要间接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达到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职业中学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启发式教学,老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进行谈话和交流,激发中学生思考的动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慧智。在中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引导中学生探究物理理论,解决难题。这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架设学生通往抽象思维的桥梁,能够提高中学生对物理学概念规律的掌握,从而加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有利于中学生避免发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是国家富强繁盛的保障。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创新能力,那么就很难在当今的世界之中屹立不倒。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其综合素质更是不可忽视。所以我们要努力把当代学生培养成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培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对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是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措施。更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大方向。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到首要位置并给予高度重视。

第5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艺术类院校培养创意创业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机遇。艺术类院校必须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艺术类院校自身特点,构建艺术类院校“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

一、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艺术类院校要培养创意创业复合型人才,除了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大学生。具体说来,应构建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即培养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职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心理、创业技能。

(一)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指人们在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是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及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其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等。[1]这是艺术类大学生要具备的首要素质。

(二)创业知识。创业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艺术类院校除了安排系统艺术类专业知识外,还应结合创业要求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法律等,形成多元化创业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创业心理。创业心理主要是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艺术类院校在培养学生性格个性和特点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艰苦意识等心理品质,为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定的心理基础。

(四)创业技能。创业技能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等,让艺术类大学生在提升艺术造诣的同时,掌握创业必备的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宏观管理能力,及市场需求、企业发展能力,从而为真正的创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2]

二、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

为培养创意创业人才,艺术类院校应结合实际构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包括创业课程、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三个部分。

(一)创业课程。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必须树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注重设置切合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创业理论课程、创业技能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等四大模块课程,建立以体验式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大学生创业实训教程体系。

(二)创业实务。通过对创业素质、创业项目、创业团队、创业市场、创业资源、创立企业、创业成果等创业要素和程序的分析研究,形成完整的创业流程,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把握好每个创业环节。

(三)创业实践。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注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实践操作技能,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全程锻炼学生创业技巧、创业融资、风险评估、创业管理等,以解决学生怎么创业、如何创好业问题,为学生提供创业运作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

三、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一)建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艺术类院校应专门成立学生创业管理服务机构,可以设在学生处、团委,也可以独立设置。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主要开展创业教育前沿理论研究、创业项目指导和审查、创业信息服务网站、学生创意成果推介、创意成果创业可行性评估等。

(二)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根据校内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创业就业指导骨干教师团队,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采取校内培养和校外聘请相结合,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根据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结合艺术类院校办学特点,构建一个合理的创业教育专家库,应包括政府部门专家、经济管理专家、成功企业家、创业投资专家等。[3]

(三)搭建艺术院校创业实践教育平台。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积极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搭建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应建立文化创意园区、创业工作室、创业社团三个层次。创意园有利于创意企业的孵化、创意成果的转化、创意人才的培育。成立若干以创业工作室和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为主体的创业实践基地,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同时,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创业体验等四大活动。

(四)营造勇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倡导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创业讲座、创业指导、创业交流等形式,邀请各类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交流,宣传其成功经验,收集其成功案例,编写创业校本教材;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学生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创业成果专项资助。

四、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建立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对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评价,对艺术类院校学生成功创业提供理论指导,为创业的结果给予科学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创业教育作为开放的系统,其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在实践上可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四维”创业教育评价主体,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艺术类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及毕业生情况进行评估。

(二)评价内容多维度。从创业组织、创业环境、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平台、创业成效等六大维度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量化指标方法,设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三)评价方式多样性。根据评价内容的特点和不同,评价采取试卷、报告、鉴定、展示、实录等多种形式,建立“课程成绩+素质档案+证书”的创业教育评价载体,将所有评价载体放入学生学籍档案转交用人单位,充分发挥创业教育评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伟.论职业精神[N].光明日报,2004-6-30.

第6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论文摘 要: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以职业学校电工电子课程为切入点,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指导,从生活实际到科技创新等方面,研究教师该如何以电工电子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究的课题。本文以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教学和课后辅导为例,探讨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通过电工电子知识的学习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观念,为创新教育铺路搭桥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学生自学自悟、质疑讨论、主动探索,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求学生不迷信课本,坚持独立思考,尽量依靠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更不能越俎代庖。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把自己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努力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创新。教师只有在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在备课、授课等方法上彻底改变,真正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只有探索才会发现真理。只有有了疑问,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需要的只是一些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是人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始”。没有新问题就没有创新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活动。例如,在讲解整流电路时,可以先讲各种电路的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伏安特性。让同学们产生疑问,然后去主动寻求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和变压器整流电路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总结各自的优缺点。课后根据对不同电路的特性的掌握,大胆地运用到自己想要实现的创意、发明中去。 

 三、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唤醒状态。创新动机、创新目的、创新效果三者是紧密相关的。电工电子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电工电子知识和规律涉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因此电工电子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电工电子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设计一个楼梯照明电路,要使用方便和节约电能。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主动思考。有的采用双触开关,有的采用闸刀双掷双控,都能很好地满足布置的设计要求。开关的设计固然重要,但课堂中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节能理念,思考对照明灯具的选择,实现光照亮度和节能、使用方便的最佳组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体会到电工电子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启发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创新的动机。 

 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电工电子产生了兴趣,就对电工电子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去探索。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电工电子学科的特点,只要我们教师用心设计,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采用先“做”后“学”,“学”后再“做”就是一种适宜的方式。例如提出“做一个直流稳压电源12 v”的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3 v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所需器材以及完成任务的工艺流程卡片,学生装配出实物。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实际向学生提出“电路原理是什么?元器件怎样选用?工艺流程卡中提出的相关要求目的是什么?”等一系列疑问,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学生利用网络、教材等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解决疑问。再次,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选材做出“12 v直流稳压电源”。最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参与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2006年起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对原有的实验实习装置进行改造和现实生活中的产品进行创新等,并组织展评。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契机,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充分抓住学生创新心理的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新激情,培养其创新意识,塑造其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创造性思维;培养

目前,在西方设计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从纯粹的美术教育逐渐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并开始逐步提升创造性思维在技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致力于摆脱单纯的形式模仿而导致的创造精神缺失的教学现状并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传播和提升我国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国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设置、课程规划与定制化内容设计关系密切,而高校教育目前在艺术教育领域和专业方向的转变和调整也在逐步发生改变。

一、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现状

针对教学改革精神及实践,我们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主要注重于改变当前较为落后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套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旨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在现阶段背景下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适应了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政策,是顺应国家教学改革要求的积极回应。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政府、学校及各教育人士在认真调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性改革措施,可以有效改变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匮乏的问题。

其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其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回应相关生产单位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要求。现阶段,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依靠单纯的复制和模仿很难实现差异性生产,只能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盈利空间较小。长此以往,我国本土艺术设计市场及相关企业必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则可以改变我国艺术设计市场及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的窘境,用其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以及生产力,并将创造性思维转变为经济效益,为企业抢占国内市场并打造知名民族品牌进而开拓国际市场。

最后,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角度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现自身兴趣点及优势,并据此确定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能够较大程度上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避免了“填鸭式”教学理念下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目前我国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偏重美术教育环节,偏离了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初衷,陷于一种盲目跟风和模仿西方艺术设计浪潮中,忽视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很难培养出适应国家、市场需要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

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现状及国家、艺术设计市场对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迫切需要,我们有必要从各个方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二、如何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转变教学理念

目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理念以及与教学理念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相背离。比如,当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未能突出“设计”尤其是“创造性设计”这一方面能力培养,仍将其教育内容定位在美术教育环节,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社会实践脱节,未能很好地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创造性人才。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师教育方法、新型教育理念的融合程度存在较大的误差和差距,从根本上来讲,为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首先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创造性思维培养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单纯的美术基础教育环节之上增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比如注重培养艺术设专业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概括、总结及发散能力,提升应物象形的绘画能力,引导其关注社会生活并关注其兴趣点,从而根据其兴趣点进行分方向重点培养等,改变过去“填鸭式”“放羊式”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具体到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着重论证的是其通过创造性思维,包括求同思维以及求异思维,设计出不同美感作品的过程。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实现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求同思维有助于找到现存事物的共同点,尤其是现存事物和拟创新性事物互通的存在基础,从而有利于创造性设计基础的获得;而求异思维则侧重于寻求现存事物与拟创新性事物的不同点,从而突破思维定式的局限,设计出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的事物。

目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大多侧重于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求异思维在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其一,明确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以美术基础教育、模仿性教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安排上加重创新性教学内容的课时占比,加强创新性、实践性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其二,侧重求异思维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在日常教学实践以及生活实践中建立求异思维的应激第一反应,改变求同思维在其艺术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思维地位,通过不断的高强度应激训练提高其求异思维的灵敏程度。

其三,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受特定教学内容、特定教学老师的人为限制,鼓励其将零碎的观点在分享、发问、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性观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在基本的教学内容教授过程中,引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框架式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构思,不强制规定结果,着重评述其思维形成、内容构思的过程,使其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同时使其在与教师、同学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自身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不足以及改善途径。

其四,建立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在日常的授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评价反馈表,并根据每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予以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形成的途径、自己的兴趣所在点以及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

(三)建立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课程之上,两者互为基础,缺一不可。毫无专业基础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仅关注专业基础的培养又无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以上前提的基础之上,建立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体系,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快速成长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严格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着重提升学生造型能力、思维方式的技法型课程。在过去高等艺术专业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这三方面课程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逻辑分割的状况,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未能将创造性思维从一而终地进行贯彻,在教学前期已形成的思维僵化很难在后期通过寥寥数语进行改变。因此,我们在本文所强调的体系化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制度是通过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课程的各个角度、各个阶段均着力灌输、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接触这一专业的伊始阶段就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思考方式,从而大力推进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三、总结

一般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后被逐渐引入各理论学科及生产实践中。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有其专业特性的同时也具有创新的普遍共同点,其均是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出和现存事物不同结果的过程,包括创新性观点、创新性工艺、创新性产品等,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及独特价值。创造性思维在高校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相关领域和专业范围中在未来将逐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目前商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倒逼艺术设计方向需要快速改革。高校教育的目前最优效果的方式依然聚焦在课程设计板块,因此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系统性、完整性和综合性是整体考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邱松.造型设计基础[M].北京:清A大学出版社,2015:12-13.

[2]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

[3]谢婉蓉.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开发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5.

第8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业实践;培养

从15世纪起,人类的经济生活逐渐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组织领导物质生产的企业家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直接而明显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创新精神与创业的内涵和关系

创新精神又叫创新态度,是个体对于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也是思维方式、写作能力,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与其它方面的科学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

所谓创业,是指创业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应用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信息,通过认真思考,大胆实践,革旧布新,从而创造新的业绩的社会实践活动。

创业必然伴随创新精神的产生。创业和创新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缺一不可,创业是创新精神的依托,创新精神是影响创业目标、创业行为、创业绩效的核心因素。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对创新精神的作用

1.对整体观的培养

对整体观的培养也就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培养。系统思维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系统思维不同于创造思维或形象思维。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在创业实践中学习,培养了自觉地把本地区看作一个完整系统,在分析综合中准确地把握本系统内部各局部的特点及其整体联系的能力。具备了系统思维的大学生创业者一方面,可以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按大局的要求抓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自觉地处理好大系统内部与其它企业的关系,与左邻右舍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共同前进。

2.对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区分本质和要害,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动态思维的过程,表现为思维途径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及“综合一体”思维程序。人有时会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会辩证思维就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在创业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搜集有价值的资料,从而使大脑中的实践储备,阅历增多。仅仅多读多看,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多接触社会,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在了解社会中学会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

3.对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是在思维中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中介”,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思维方法。学会求异思维有助于人们运用所学知识,拓展思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通过接触新问题,能使他们从多角度提出新的设想,通过分析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答案,变封闭式思维为开放性思维,认识不断向外拓展,直至提出创新。也能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知识,探索规律,主动地发现新知识,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新颖性。

4.对灵感的培养

灵感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而在瞬间产生的、获得突破的思维方法,是在百思不得其解后突然悟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活动中,灵感有助于选择研究目标、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发现。灵感需要利用逻辑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只有将逻辑和灵感互补地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揭示创造性的思维认识过程。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有时要凭自觉进行选择,特别是在一定问题十分模糊复杂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性并存,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答案又难以确定时,就更需要依靠自觉进行判断。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培养了灵感,灵感又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预见,在复杂的事件和现象中,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正确地选择道路,避免走弯路。

三、如何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1.开办创业实验室,树立知识经济观念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合作和联合。一个人、一个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所享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合作和联合可以扩展已掌握的知识。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将具有创业潜质又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按照“虚拟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让学生在虚拟公司中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其在全真的创业实践环境中,体验真正的创业型公司的整体运作过程,学生通过对企业不同角色的体验与学习,在将来的创业中能更主动的去合作与创新。

2.组织创业大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包括创新需要和对创新的一种理性的认识两个方面。创新认知是创新需要产生的基础,创新需要是创新认知的目的。创造或创新成果的产生除了需要具有一定创造力外,还需要有将创造性观念转化为实际创新成果的创新知识,技能以及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创新精神品质,外部因素,如机遇、环境条件等。其中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就是唤起对创新意义以及创新性质的认知,并不断地升华为创新动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学生组成互补的竞赛小组,通过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商业计划书,使其具有商业上运作的可能性。通过在创业大赛过程中的实践,学校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另一方面强化了大学生的创业理念,提高了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创新意识。

3.走进企业,培养创新性格

人的性格与人的活动相联系,良好的性格品质,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从创新的本质来看,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经验或能力、技法问题,更要求创造者具有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性格。每个人身上都有创造性潜能,而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是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或受到内部因素的限制。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访问企业家、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或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引导学生真正走上社会、走进企业。学校还可以给学生联系一些生产经营的场所,让学生定期到这些场所实习,参与到生产和经营的活动中去,把创业文化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创业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性格。

4.校企合作,培养创新思维与新的管理观念

扩展思维视角,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是必备的条件,要想拥有这种能力必须得通过认真地学习。学校可以实施教学指导如演讲与口才、市场营销、就业与创业等,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学校还应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采取校企共同培养办法,制订培养方案,关键的课搬到现场教学,学习在现场,考试在现场。同时将企业文化引进教材,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扩展创业思维。对于培养学生新的管理观念,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投资开办自己的企业,如大学生超市、大学生复印店等,每一个企业,可以让学生参与市场调研,预测与筹办。企业开办以后,学生可以介入管理,开拓市场与营销,让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历炼,体验,在实践中培养新的管理观念。

5.建设校外基地,培养创新环境

校外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外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努力建立一批融多学科为一体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基地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创办创意工作室,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校内交流与校外学习相结合,不定期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开办训练营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技术应用、研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培养创业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创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峰.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2006.

第9篇:创业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业 创新 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的价值定位

(一)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整个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创造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创造性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仍然相距甚远。而事实上,高等教育的本旨却在于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特长,形成自身独特社会技能之教育,基于此,高等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便理应定位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考虑到中国当前本科教育已趋向于形成基本文化素养和培养基本职业技能的大众化教育,追求知识教育和知识的广博教育是当前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由此决定了大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对于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不占足够大的比重,在此情形下,大学生如何才能确保自身可以在每年数百万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和知识精英?笔者认为,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创造意识。倘若要求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对大学教育基本培养目标的突破,那必然首先要求该学生具备较好的创造意识,可以实现在相对于中小学教育较具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实现自身培养方向的确定和能力的发展。而通常认为,创造意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即创新意识。由此可见,创新意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创新意识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重大价值

具体考察创新意识在大学生创业语境中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意识起着重大的作用。

首先,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精神指南,它具有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功能。正如任何事物必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大学生能力也呈现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就创业角度来看,如果视创业本身是一个外在,那么,其内在即创新意识。

其次,创新意识是创业策略的重要指向之一。任何创业必然需要相应的策略指引。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由于其创业的目的不仅止于事业的成功,更具有锻炼自身能力的特殊定位,因此,其实现的过程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内容即创业策略。而任何创意的产生,必然仰赖于创新意识的存在。

再次,创新意识的有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必然产生的一个附带效果即大学生思维水平,比如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跳跃式思维能力等等,都将获得提高。

另外,创新意识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当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有意培养实现了自身的创新意识的提高之后,其必将基于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借助于新颖的点子而形成明确的创业意向,从而走上创业道路,因此,创新意识将是对大学生创业潜能的一种有意开发。

一言以蔽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对于其自身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对于其创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在大学生创业中创新意识的培养路径

(一)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精神路径

人类的认识从方向上来看,无非自觉和他觉两个角度。①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必须依赖于自觉意识的形成。事实上,如何形成对自己的创新观念、自己的创新实践、自己的创新心理的自觉自悟,是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促使大学生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前设作为知识基础,形成良好的问题分析视角,并不断实现对自身认识的升华和突破,才能够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考察人类社会产生之初至今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从以生存为原动力的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内容的创造,到今天对各类精神需要满足层次的创造,人类的创新无不依赖于人的需要为基本视角,因此,无论从创业实现成功创业的目标实现视角,还是创业者自身如何培养创业能力视角来看,需求的考察是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精神路径的起点。 转贴于

创新意识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活动,诚如马克思所言,“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②。因此,在考察需求的基础上,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必然导向对环境的深入考察。而毫无疑问,细致的环境考察并不能实现创新意识的真正内容,批判和怀疑才是变革的基本精神路径。大学生们只有在创业创新意识培养中不断克服惯性思维的影响,不断地通过怀疑和批判来实现对原型的挑战,才具备实现创新意识的可能。

(二)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思维路径

借助于兴趣而产生探索新事物的欲望,事实上等于借助于探索动机实现自主创造的主动性,这是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一个必要思维步骤。建立在兴趣和动机的基础上,大学生需要视角上的更新和思考方法上的突破以求得对原型的扩大化理解,这是创新意识培养的第二个必要思维步骤。进一步通过灵感式的思维发散来释放“先入为主”效应、“暗示效应”的束缚、强刺激和多余刺激的干扰和思维定势等影响,这就基本实现了思维上创新意识的实现。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技术路径

具体到技术环节,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信息要素来实现。因此,正确的信息处理方式将形成有益的创新意识的养成。事实上,所有的新点子都来自于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后的创造,甚至于可以认为,所有的创造又是都来自于对前信息的思想变革,因此,创业创新意识培养的技术路径可以概括为:对语言、文字、图像等思想表达方式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技巧性的处理,进而借助于思维路径来实现创新意识的最终养成。

注释:

①白加良.自觉与他觉-西方哲学对人的多角度探索对我们的启示.理论界.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