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英语课程改革 比较研究 教育政策 效果
一、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中日韩三国均推行全国性的大学入学统一考试(即高考),其成绩是考生能否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唯一指标,因此,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效应十分明显。由于三国升学考试的英语科目均以读写能力的考核为主,导致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忽视对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弱,招致民众的强烈批评[1]。为突破这一困境,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作为中国最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标志,《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应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进一步强调,此次英语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2]。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英语课程改革纲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计划》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英语使用能力,使其达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水平[3]。韩国第七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外国语科教学大纲》规定,要培养国民基本地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并提出基础英语以交际教学法为主、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要求[4]。
二、指导理念与具体措施
1.指导理念
为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日韩均以交际教学法为指导,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但在交际教学的具体实现方式上,三国有各自不同的选择。中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强调以任务组织教学,力图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英语,并做到熟练运用。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努力做到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语言课堂社会化。韩国的交际法教学则强调“浸入”,通过提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努力使教学过程交际化。韩国政府为此双管齐下,在课内环节,要求中小学英语课堂实现全英文授课;在课外环节,花费巨资建立十几个“英语村”,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日本的英语课程改革沿袭了本国英语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着眼于全球化时代日本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求,特别强调对交流技能的掌握。但与中韩不同,日本文部科学省仅提出一个比较笼统的“语言活动”要求,并将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定位为非正式的语言活动课,至于语言活动如何开展,相关的课改文件并未加以明确[5]。
2.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中日韩三国从学时、课程形式、课程内容多个方面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是提前英语学习年龄,将英语引入小学课程体系。中国从2001年起将英语定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以三年级为起点推进英语教学,每周4课时。在上海等较发达地区,英语课程的起点甚至被提前至一年级。韩国的英语课程同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改革之初每周仅1个课时,2008年修订为2课时。日本步伐较慢,直至2011才强制规定小学必须开设“英语活动”课,教学对象限于五、六年级。其次是在中学阶段设置多种形式的英语课程。韩国在高中二、三年级开设会话、讲读等多元化英语选修课程,日本也在初、高中各阶段增加了口语、口译等实用型课程。我国的中学英语课程设置虽然在形式上没有明显变化,但以新教材为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3.评价方式
由于升学考试的导向作用被认为是英语课程注重语法和阅读、忽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直接诱因,对评价方式的变革自然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策层面看,三国的改革举措均涵盖了课程评价和升学考试两个主要环节。在课程评价环节,三国都力图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逐步确立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做出发展性评价,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对于升学考试,中日韩均着力加强对学生交流能力的考查。三国压缩了升学考试英语科目的语法内容,引入听力项目,以强调听说技能的重要性,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试题的实用性,最终实现考核重心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三国从不同角度对高考英语科目的有效形式进行了探索。中国计划从2017年起在部分省市一年举行两次外语考试,高中生在校阶段最多可参加两次考试,并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日本的思路是将社会考试引入评价体系,鼓励使用托福等社会英语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升学评价成绩,以此淡化英语高考的唯一性地位。韩国则尝试用独立的国家英语能力考试(SEAT)来取代高考英语科目,已于2009年起在首尔部分高中进行了试点。SEAT的运作模式类似托福,一年内举行多次,是基于实用理念的全方位英语技能测试,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预期在全国推广。
4.师资建设
作为课程改革的操刀手,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随着英语学习年龄的提前、教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日韩都出现了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落后于课改要求的问题。对此,三国均从教师来源和教师培训两方面着手加强师资建设,但具体措施迥然不同。中国的教育部门主要通过小学教师转岗(其他科目的教师转教英语)的方式来弥补因学习年龄提前造成的小学英语教师缺口,这更加剧了英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教育部门暂未设置基础英语教师的职业入门门槛,对在职教师也未提出统一的职业技能要求。相比之下,日韩主要通过加强对新任教师的聘用工作来解决英语师资的缺口,韩国从2009年到2013年分阶段共招聘本国英语教师2万多名。对新任教师,日韩均设置了比较严格的职业资格标准,日本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达到实用英语技能鉴定考试(STEP)准一级、托福550分或托业(TOEIC)730分;韩国则提高了英语教师资格认证的考核要求,除笔试外,申请者还须参加英语听力测试和口语论述项目,以证明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弥补本国教师交际教学能力的不足,三国均聘用了大量英语本族语者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日本推行的“协同教学”模式:政府每年斥资约5亿美元,通过“日本交流教学计划”聘请大量英语本族语者到中小学担任助理语言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完成教学任务[6]。与日韩不同,中国对外籍教师的聘用由地方教育部门主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
三、改革成效及影响
1.课程负荷
课程负荷是课程目标、学习量和课程资源三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负荷水平。相关研究以CEFR能力等级为尺度衡量三国的基础英语课程目标,并以教材总词汇数为学习量指数,以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数为课程资源指数,计算单位课时学习量,得数越大表明单位课时内需要学习的内容越多。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的英语课程目标大致对应B1级,属中级要求,韩国略低,为A2级。与此矛盾的是,韩国单位课时学习量在三国中却最高,是日本的两倍[7]。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教育受“生本化”思想影响很大,承认学生在能力、性情、兴趣等方面的差异。高中英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课仅5个学分,要求很低,选修课21个学分,与中国的英语课程目标相当,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负荷。而韩国政府虽然出于降低学生学业负担的考虑将课程目标设得较低,但一直强调英语的作用,在升学考试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与低水平之间的矛盾,导致韩国英语补习班盛行,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参加校外补习,学业不堪重负,招致韩国社会的普遍担忧和激烈批评。在中国,英语学习负荷过重的呼声也不绝于耳,很多学校实施“阴阳课表”,学生实际课时数远远超过大纲要求。
2.教师认知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者,教师群体对来自顶层设计的课程理念和课改措施持有怎样的观念,直接决定其贯彻教改方针的行动路径,并最终影响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相关调查发现,中日韩三国的英语教师对本国课改后的课程理念认可度普遍较高,大部分教师持有“交际教学法会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英语水平的发展”这一信念[5]。因此,英语教师对教学过程相关的课改措施并未提出较多质疑,多数教师愿意在课堂上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但大部分教师对自身实现课改要求的能力表示焦虑。中国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转岗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认为自己难以落实课改提出的教学方式[8]。在日本,英语教师对如何与外籍教师协同教学感到迷茫,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韩国由于要求全英文授课,教师更是感觉难以胜任,真正执行者寥寥无几[5]。因此,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三国都未能提供充分的职前和在职培训机会,为教师适应课改要求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因此,广大英语教师虽然认同新的课程理念,但却很难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课程改革落实到教师行动方面,收效并不显著。
四、差异分析及启示
对中日韩三国的英语课程改革加以比较,可以发现,三国虽设定了共同的改革目标,但采用的指导理念不同,导致各国在基本一致的改革框架下,具体措施差异巨大。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评价体系各方面综合衡量,韩国课程改革力度最大,包括英语村的建设、以国家英语能力考试取代英语高考等诸多措施,都是对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巨大撼动。从整体上说,韩国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效是最直观的。韩国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以举国上下对英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为背景、以学习者高强度的学习负荷为代价的。韩国一直把民众掌握英语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前总统李明博上任之初便将提升国民英语水平纳入施政纲领,韩国家庭对英语也高度重视,在英语教育上的投入大约是日本家庭的三倍。日本的英语课程改革收效虽不及韩国,但学习者在学习负荷较低的情况下,英语能力仍有一定提高,也有可供借鉴之处。日本教育承认学生在能力、性情、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使用社会考试成绩作为升学英语评价成绩以淡化高考的唯一性地位,这些都赋予英语教师更强的职业自主性,使其能够在教学中灵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荷。
对照日韩改革经验,结合我国英语课程改革动向,可得出如下启示:首先,加强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的顶层设计。高考改革酝酿过程中降低英语分值的呼声十分强烈,意在为英语学习减负,但日韩的经验表明,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国民英语水平发展的必要保证,简单降低高考英语分值的做法必然弱化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对提高国民英语水平十分不利。评价方式的改革应跳出降低分数、增加考试次数、变动口语/听力分值等操作层面的思维,从顶层设计着手,对考核的能力分布、能力考核方式以及测试形式等诸多内容加以调整。其次,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研究我国中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核心英语素养,并根据不同学生毕业后使用和学习英语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差异,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理论模型,据此设计核心大纲与扩展大纲,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通道,通过差异化学习降低课程负荷。
参考文献
[1] 朱适,黄河.日韩英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日本文部科学省.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Z].文部科学时报,2003.
[4] 韩国教育部.外国语科教学大纲(I)[S].首尔: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7.
[5] Hu,Guangwei & S.L.McKay.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East Asia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2(4).
[6] 骆凤娟.日本小学英语教师教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5(11).
[7] 邹为诚.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5).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本文首先主要详细分析了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课程等方面阐述了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最后指出了高职院校进行体现职教性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途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西部职业院校可招生源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1],西部职业院校,由于地处偏远,在生源和就业市场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想在激烈的生源和就业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必然要通过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2]。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下对于课程改革最热的一种说法就是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原则,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低效的课程改革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对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提出有效的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1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支撑课程教学的环境相对薄弱
综合分析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发现其在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面还潜藏着许多问题,其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缺乏与专业课程相贯通的教材、支撑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欠缺,这些无疑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
1.2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求要专兼结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要承担和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但往往由于兼职教师都是聘请本专业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而他们每天要工作在生产一线,不能抽出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因而目前课程教学的工作完全是由校内专任教师来完成的。
1.3部分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构建课程结构时,要始终遵循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3],并编写适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高职高专类教材。由于中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缺乏企业技术人员的真正参与,进而部分课程建设改革的力度不够,使得课程缺乏职业特色。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不尽人意,对课程进行实时的教学改革还势在必行。
2完善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2.1改善支撑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课程对口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环境配置,建立能支撑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营造一种重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的良好氛围。
2.2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鉴于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专业课程改革中这一现实,若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我们应把重心放在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上[4],可以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周边的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熟悉企业各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所带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手段,编写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教材,进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也可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师资培训或教学研讨会的方式,让她们有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了解最新的教学改革经验,进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技能,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为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3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近两年来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普高学生,又有职高学生,而且职高学生占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这给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也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5]。并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建设,但建设的力度和成效还需加强,尤其需加强课程职业性方面的建设,而对课程进行职教性建设归根结底还要落到进行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上。在进行教材建设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教材的内容应包含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技术操作等方面;二是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应具备编写教材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材的编写,以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
总之,西部高职院校唯有通过以上的途径,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使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好的优势。
作者:司亚梅 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3.
[2]李晓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2014(3):122.
【关键字】高职院校 文科课程改革 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26-02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对外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我国教育行业必须与国际接轨,并且强化教育自身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文科的课程改革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进一步提升我国文科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就。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的步伐较快,致使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出现诸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遇见一些困惑和障碍,成为我国文科课程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一 当前我国高职文科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课程作为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维系的桥梁,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必须通过文科课程来实现其意义和价值,而教育的层次和类别主要反映在教育课程的模式、课程体系和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上。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深远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文科课程改革,积极引入能力本位理念,不断革新和提升课程的内容,并不断强化实践环节,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文科改革的力度和方面大相径庭,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整体的文科课程模式和体系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1.学科本位思想很严重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学科本位思想还很严重,教育机构和高职院校还无法完全领悟和贯通能力本位的理念,文科课程模式还基本上停留在概念层面,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基础课、专业课程等说法还相当普遍,对文科课程改革的能力本位理念还不能得到发展;学科专业培养计划仍然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并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
2.文科课程改革没有与时俱进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或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育改革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普及和推广,但在教育领域,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革新,并没有赋予许多传统概念的内涵以新的意义。而在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内容,高职课程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即便是借鉴国外的先进课程改革经验,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还不能与时俱进地开展文科课程改革。
3.国外经验与我国教育国情不融洽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成功引进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并重点开展试点工作,但最初只是单纯的引进即模板实施,完全没有切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实践证明很难实施推广。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状态和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因此,要在经济的基础上,依靠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发散思维,不断创新,尤其在文科课程领域,要大刀阔斧,真抓实干,大胆革新,办出特色,办出进步。
多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文科课程的设计体系都以传统的学科为中心,忽略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理解和学习,单纯让学生学习知识,加深了对学科的分割,以致将社会实践与学科知识造成脱钩。文科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加强教与学的过程探究的经验成分,减少过多的“偏、难、繁、旧”的理性成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升华。
二 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举措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将社会本位观向学生本位观转变,以人为本。特别是文科课程改革,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用能力,进一步为学生规划未来,为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文科课程改革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进行取舍,避免无效学习和劳动,并且让其认识到通过思想、观察和试验是获得知识的最可靠途径。
1.明确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的步骤
首先,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并配合我国经济现状、社会需要和教育体系并将文科课程改革与培养目标相结合,课程要精简、适用,并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根据培养目标实行“课程模块化”,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合理设置综合化课程,提升文科学生的择业范围。其次,优化更新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陈旧甚至落后,与文科学科发展甚远,脱离实际和实践。同时,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重视实践和动手能力。最后,高等院校文科的课程改革必须明确改革目标,根据国情,结合高等职业文科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准则,科学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使改革走上科学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道路。
2.加强教育实践,突出教材特色
高职院校应着力组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根据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实际,结合我国经济和教育国情,科学制定高职文科教育课程和教材,加强课程改革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因材施教,科学制定文科课程职业规划,课程设计,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资格标准、规范建设,重点建设与全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我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按照以“任务(项目)驱动、过程导向、理实一体”的原则,确定文科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明确我国文科课程改革的方向,明确课程改革的知识与技能载体。在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方面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将职业素质的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强化课改的实践力度,加强文科人员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贯穿整个高职院校当中,加强我国文科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因材施教、因岗施教、因人施教,强化课程改革的考核制度,努力实现我国文科课程改革的成功。强化文科课改途径的实施,在我国高职文科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在专业讲授时,大量采取工业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甚至项目教学法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同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强化团队意识和经验交流,摒弃醍醐灌顶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充分地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3.强化课程改革理论和考核体系的建立
在我国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引入国外先进的理论和途径,特别是双因素理论、管理博弈理论和期望理论,在我国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先进理论的不断学习,并与我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我国文科课改的新动力和推广的基础平台和良好的课程改革氛围。目前,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的质量和评价还不健全,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还没建立,对整个文科课程改革的力度、程度甚至深度都没有一个良好的界定和评价标准,只能通过间接的国外标准反映我国课改的成效。其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质量。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通过课程改革的成效来体现,主要是文科生的质量,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道德操守等,与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相对比,突出其优越性和质量,适时客观建立较完备的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的成败必须通过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级途径来考量,而高职院校文科课程评价的首要问题按照国际标准评价体系执行,但要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并注重课程的潜在和后续影响力,以及科学探究评价的方法,并且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经验,努力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促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任务,这是我国新教育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和程度不读加大,教育行业也要与时俱进,特别是承载我国历史文化的文科课程改革,必须一马当先,而在高职院校文科课程改革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和障碍,必须中西合璧并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特别是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核心的文科课程改革,必须努力摒弃旧的教育理念和途径,采用现代职教理论做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突出高职院校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殊性,进行文科课程模式的彻底转变,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改革,与时俱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文科改革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
[2]马世霞、刘丹、卫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1)
[3]李义安、勇健.山东省高职教师职业压力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4)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课程改革则成为永恒主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历史任务不同,课程改革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上,无论课程改革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如何变化,职业院校只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态运行机制,就能确保课程改革因地制宜地持续推进,不断产生改革的预期成效,不至于产生忽冷忽热、欲速不达、越搞越难的局面。但由于当前各校尚未建立起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有些做法重在短期而非长效,更多的是依赖经费投入推进课程改革,因而常见课程改革盛装登场而举步维艰,兴师动众而成效不大。课程改革问题分析模式迁移难以立足外国职业教育已经产生一些公认的成功模式,如德国模式、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新加坡模式等,引起国内职业教育界关注,甚至将其迁移到本地本校,依样画葫芦搞课程改革,却发现总是“水土不服”。
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无固定模式,一切因时、因地、因人而变。脱离现实环境和校本实际情况的生搬硬套,就不会产生预想的效果。只有精心耕耘自己的土壤,借鉴别国的经验,才能产出理想的成果。精品课程一枝独秀精品课程是在一般课程普遍提高基础之上的好中选优、精雕细琢。若全校各专业的普通课程教学尚未达到较高教学水准,就集中力量打造一两门精品课程,企图以点带面,促进其他的专业课程改革,实际等于放弃全部、攻其一部,结果是一枝独秀。只为追逐精品课程的光环,课程改革的战略定位就发生了偏差。增加投入不见功效表现是:不惜工本投入,不断刺激生长,多年磨难不见功效,一朝结题束之高阁。课程改革机制变成经费投入机制,结果经费投入了,成果未出来。事实证明,经费投入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成功道路之一,但不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
课程改革需要经费投入,改革成果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课程改革不能成为跟风行为,跟风往往只会导致简单地增加经费投入。要从动力机制的创建开始,课程改革成效方能显现。上紧下松没有联动表现是:上级主管部门紧锣密鼓,层层敦促,课程改革的行动方案、规划、措施、奖励办法纷纷出台,但基层常规教学却按部就班,课程改革无动于衷。课程改革成为脱离现实的宣传广告,上下之间没有联动,没有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没有在运行机制上采取根本措施,课程改革动员成为装点门面的宣传。潜水不深不知底细课程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上级文件的执行力度,更在于理念、动力、人才、机制四项基本要素的合理运作。任何文件提出的都是课程改革工作的一般要求,各校务必深系本地、本单位实际,分析课程改革的基本元素,创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行。课程改革既要全员参与,积极行动,也要有专家深入基层,摸清底细,共同筹建常态的运作机制。如果照本宣科或浅尝辄止,课程改革将成为时尚摆设或海市蜃楼:表面飘渺有,实际全为空。
课程改革运行机制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是指课程改革的内在运动规律。任何规律都有基本特点,一是反映本质,二是循环运作,三是持续生效。若能够认识并体现上述三点,课程改革的规律就能被发现并掌握。课程改革就能转变成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持续发展的常态工作。课程改革如能进入常态工作轨道,要做的事情就是与时俱进,及时更换时代主题。社会需要是课程改革源动力课程改革的本源就是教法的优化改进。教法因社会科技进步、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更新、教育组织机构健全等而与时俱进。当前职业岗位的需要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源动力。源动力具有不可抗拒性,它必定会渗透并深刻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具体过程。一所学校若不搞课程改革,则最终会被开展课程改革的学校取代。科研融入教学常规路径课程改革常态运行的内在机制在于将科研融入教学过程。一般写作论文认为教学是常规工作,科研是画龙点睛;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科研是附带工作;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先做好教学工作,有精力时做研究工作。这种认知是课程改革的障碍,将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推进,导致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前后脱节,久无成效。课程改革必须将科研与教学融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通过研究活动加以解决;研究的成果用于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超级秘书网
如此,课程改革才能不断生效。课程改革运行机制见图1。课程改革是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人才培养进入教学过程,研究活动随之开始。科研融入教学的路径为: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在问题中选择主题,选定主题深入研制,这需要学校、系部、教师、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王秋阳.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08-109.
[2]胡丽纯,伍聂.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01-102.
1.确立培养公民的课程目标
以色列早期课程改革意在培养公民的统一意志和国家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忽视了个人发展。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以色列政府意识到需建立相应的多元课程体系代替“霸权”社会价值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目标定位是: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强调课程要具有人文主义态度,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同等重要。具体目标有:为市民发展提供信息,以提高市民理解、分析、评价与决策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市民的国际公民价值观,使其享有民利并愿意为民利奋斗;培养市民的行动力;热爱国家,并对国家富有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国教育部在2004年5月启动了“100个基本观念计划”,使学生通过学习100个重要观念形成公民意识。
2.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
(1)积极推进核心课程
2000年,以色列高等法院根据教育部的诉求裁定,凡接受国家资助的中小学均需开设核心课程。2002年,霍夫曼(A.Hofman)和施奈尔(I.Schnell)提出国家需要实施代表大众利益的核心课程后,核心课程逐渐代替三分式(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校自定课程)的课程结构。2004年5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以德夫拉特(ShlomoDovrat)为代表倡导的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指出,从2005年起所有学校(包括传统教派和宗教学校)均实行核心课程,1-10年级均开设数学、英语、科技、艺术和希伯来语等核心课程。
(2)开设实用取向的科学技术课程
对科学技术课程的重视体现了以色列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2000年以色列教育部采纳了以黑穆哈拉里(HaimHarari)为主席的科技教育高级委员会提出的在各个年龄段开设科学技术课程的意见,并颁布了《以色列中小学科学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此“标准”指导下,学校通过科学课程将科学原理教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以培养其基本的认知和操作的技能。“标准”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手工课,使学生对“制造”有初步的认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技术课程,如材料加工、制图、电力和电子等;普通学校在八年级时向学生介绍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财经原则;到中学高级阶段,科学技术教育就具有了明显的职业性质。
(3)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以色列《国家教育法》规定,教育部可根据75%家长的要求,将教材的25%由家长做出自由选择,但此类教材的财政支出由地方政府或家长承担。学校根据教育部大纲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编制教材,教材内容多与地区民族和习俗相关联。教育部只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教材,教材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此外,教师也可自编教材。以色列已改变了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教材内容,教材中减少了对其他民族的忽视,具有多元化趋向。
(4)改革课程设置,关注民族差距
为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消除民族差距,培养合格公民,以色列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课程设置多样化。依据卡茨(Y.J.Katz)的研究,以色列教育部自2007年已致力于为国内各系统提供平等的教育,如关注犹太民族以外的其他族裔的发展。为满足以色列国内各民族及教派的需要,犹太区学校使用希伯来语教学,阿拉伯学校可使用阿拉伯语教学。其二,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以色列新课程改革关注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尊重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并设置相应的宗教课程。其三,增加教育经费和教育支持。为阿拉伯、德鲁兹和贝都因的学校制订的5年计划中指出,从2008年起为这些学校提供教师和教学设施,每年提供2亿谢克尔供其进行学校建设。
3.建构有效的课程实施机制
(1)建立健全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以色列的中小学课程实施除依托《义务教育法》《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理事会法》等基本法外,新课程改革还颁布了诸如《患病儿童免费教育法》(2000年)《在学校教授急救知识法》(2001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案》(2001年)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的法律。这些法律对教育相关事项作了详细规定。
(2)采用学科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色列中小学采用学科教学和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还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化和灵活性。分科教学根据学科逻辑性对学习内容进行编排,组成不同的教学科目,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则先将各学科的知识点分解,再将各知识点按逻辑重新组合为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对冗余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组合,可增加学习的系统性。如以色列的1-6年级科学技术课程分为物质与能量、人造世界、信息与交流、地球与宇宙、有机世界人类行为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生物链与关注环境7个模块。学生在学习每个模块时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原理,还要联系模块内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合理安排课时
从以色列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中小学课程安排来看,教育部要求学校加大弹性学习时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小学阶段要确保学生在六年的学习中有75%的时间安排教授基础课程,有25%的时间由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自由活动。从2000年起,以色列实行7-9年级一贯制教学,学校制订灵活的课程表,自行安排课程,但要求减少学生学习科目的数量。2004年8月,国家教育文化委员会将中小学每周学习时间从5日半修订为5日,给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2007年,针对小学和初中课程改革的新视野计划(TheNewHorizonsProgram)要求,教师增加小组教学时间(小学为5小时/周,初中4小时/周)。小组教学60%的时间用于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10%的时间用来提高天才儿童的能力。
(4)积极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色列教育界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学校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色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其一,扩充教师自。以色列教育部在2001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中鼓励教师在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2004年德夫拉特计划指出,要减少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2007年新视野计划要求5年内所有小学教师均需获得大学文凭。其三,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指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是“塑造者”。希伯来联合大学保罗芬伯格(PaulFeinberg)教授在《超越能力——教师作为文本》的演讲中提出,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教师是促进变化和导致变化发生的人。
4.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1)独特的国考制度
以色列从小学至初中九年间共有2年级、5年级和8年级三次国家考试。小学2年级考试内容为简单的希伯来语或阿拉伯语的知识,小学5年级和初中8年级的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英语、科学和技术等核心课程。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按模块单元进行,12年级进行高考,高考考试科目有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2门选修课,高考数学和英语不及格的学生可在高考成绩公布的第二个月选择重考。
(2)关注学生潜质的评价方式
2001年以色列《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提出,开除学生的唯一途径是经教育部长同意。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评估方式,以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质。对教师的评价也采用多种途径,在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参考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3)开发课程评价工具
2006年以色列成立了国家教育评价与测量机构(TheNationalAuthorityforMeasurementandAssessmentineducation),建立了可靠的课程评价体系。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根据“学校发展成效测试”(GrowthandEfficiencyofMeasuresofSchools)工具来评价国家课程改革的进度和成效。它主要通过对2年级学生的阅读和5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希伯来语和科技等核心课程进行评价来推断该年度改革成效。2010年,国家教育评估与测量机构为教师和校长开发出“学习过程评价服务系统”(AssessmentServesTheLearningProcess),以测量2007年以来新视野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色列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显著,它不仅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而且也为以色列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以色列是改革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以色列课程改革有诸多创新之处,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加强公民素质培养
以色列的课程目标是建立面向包括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宗教组织等在内的所有市民的教育系统,培养社会公民。培养公民素质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应将培养公民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目标。
2.积极开展模块教学
以色列教学采用模块教学与分科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我们可将模块教学作为有益尝试,发挥模块教学内容灵活、能培养综合能力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以色列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这与中国现阶段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观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国的课程改革应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及时转变培养模式,促进社会发展。
4.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研究我国中小城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对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城市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现状 对策
1.研究目的
1985年以来的4次大规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形势十分严峻,这与高中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联系,表明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中小城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未来社会发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小城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对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但是体育教学改革却走在前面,涌现出开封高中等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体育教学改革示范学校。对该地区“新课标”试行状况进行探索,可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参考。另外,开封市面积 546.3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84.87万,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等城市。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研究我国中小城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能充分了解河南省开封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本研究对开封市十所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卓有成效的高中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河南省体育局批准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五所高中:开封高中、开封二十五中、开封市第四中学、开封市铁路子弟中学、通许县实验中学;省级重点高中: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普通高中:开封市第五中学、开封市第十中学;私立高中:求实中学、金明中学。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另外结合访谈,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进行研究。查阅了大量有关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发现对中小城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调查分析文章较少,但是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资料比较丰富,这些资料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遵循体育科研中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设计了《高中在校学生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对河南省开封市十所高中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出1000份问卷,收回问卷956份,回收率为95.6%,其中有效问卷934份,有效回收率为97.7%。经检验,本研究所用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其中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问卷第一次填答对象为100人,第二次为85人且包含在第一次填答对象之中。对两次调查问卷得分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得出问卷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r=0.875, p=0.005。查等级相关系数界值表得出r0.05=0.398,r0.01=0.511,r>r0.01且p
3.调查结果
3.1“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体育课程改革之后,开封市十所高中的体育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强化学习,教学观念大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对十所高中负责体育工作的校级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标”所确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持肯定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反对意见。而对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健康第一”课程理念的比例为97・49%。可见“健康第一”的课程新理念已较为广泛地深入人心。
3.2体育教学出现新面貌
2001年“新课标”颁布后,开封市教育局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首先把开封高中等体育教学基础较好的几所重点高中定为试验点。在通过学习改变教师观念的同时,教育局在试点高中挑选教师骨干,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和精神,与他们一道结合课程的目标,安排课的各种教学内容,设计课的各种教学模式,组织市里其他学校体育教师参观学习和推广。目前,开封市86.67%的中小学已开始试行“新课标”,教学面貌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由于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内容丰富,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模式、方法等能充分地唤起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封市十所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教学面貌焕然一新。
3.3“新课标”过于复杂,较难执行
调查显示,“新课标过于复杂,难于执行”是教师们所认为的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第一大的阻力。“新课标”是我国总结多年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吸收多国体育课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的互相渗透所取得的可喜研究成果,是体育教育研究人员、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科学的前沿性,课程定位的准确性,课程体系的概括、完整性、创造性是空前的,对施行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3.4体育课程学时安排随意、教学组织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部分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较多(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学校),课表中安排体育课时就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占用体育课时间段,课与课之间间隔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体育课上学生人数较多,有时一个班多达60余人,器材平均占有率较低,不可能进行小班化教学。再加上教学组织的科学化水平不高,体育课平均效益就会很低。“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一旦不能落实,就成了一句空话。
4.结论与建议
4.1要优化体育教师师资结构,鼓励教师参与业务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上级领导应支持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人员,在工作量、劳保、福利等方面能从政策上、行动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2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
总之,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然会经历种种困难和曲折。尤其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中小城市,我们更要认识到,经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在实验中的阵痛是必然的。但是在不远的将来,伴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条件的逐步完善,我国中小城市高中的体育课程改革也一定会“马到功成”。
参考文献:
一、校长要做课程改革的学习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要加强课程的领导力,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其自身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更新,而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更新必须重视学习。因此,校长必须是一名课程改革的“学习者”,只有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学习教育理论,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使自己居高临下把握课改方向;只有通过学习,汲取有益信息,学习借鉴课改经验,才能使本校课改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准确而深刻地领会新课改“人本”思想的实质和精髓,引领全体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新目标。
作为一名学习者,校长的学习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如听讲座、看现场、自修自学等;学习可以选择多样的途径,如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向教师学,与全校师生一起,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校长学习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学会基础理论,而是要在学习、吸收、反思、批判、提炼、运用中升华,不断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我相信,校长的勤奋好学,将会影响并带出一支善于学习、肯于钻研的学习型教师队伍。这将营造学校研究氛围,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继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校长要做课程改革的践行者
一个好的校长,首先是一名好教师,同时也是学校的“首席教师”。他不仅是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还是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从教育行为管理的角度看,践行教育理念比倡导教育理念更重要。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指导与应用于教育实践才能产生实际效益。因此,校长必须是一名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只有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学生和课堂,在教育教学现实中才能有真切的课改体验,才能较好把握课改的节奏、进程与方向,才能更好地觉察治校方略中的不足,才能更贴近师生实际,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课程改革。
作为一名践行者,校长在实施新课改中,可以做到带头上课、带头听课、带头评课,踊跃参加校本研修、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等,身体力行,为全校教师作“示范”和“向导”,校长带头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行为,能给教师强有力的影响和有效的指导。
三、校长要做课程改革的掌舵者
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的相关事务进行宏观有效调控与管理。新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校长当仁不让地负有领导之责,先进的课程理念、丰富的课程内涵,都要通过扎实、有序、到位和高效的实施才能展现它的特色。因此,校长必须是一名课程改革的“掌舵者”。
做课程改革的掌舵者,就是要把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转化为可操作可检测的程序,深入到课改一线,体察来自各方因素在课改中的实际情况,掌控好课程改革中的“度”。为了把握好这一“度”,校长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获取来自教学一线的各种资料和信息,调研的形式有多种,可以亲自上课、可以参加校本教研感受研究氛围、可以是座谈交流获得教改信息、可以是设计调研问卷形成书面材料、可以是对教学改革进行反思。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研,全面把握学校课改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基本现状后所反映的问题、薄弱环节、潜在优势。积极整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并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形成对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新一轮发展的思路抉择和方略。
四、校长要做课程改革的评价者
没有专业的教学现状和课程改革要求研究不专业。研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科学调查方案,以及具体的问卷调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电子技术专业的企业应用需求,人员的职业素养的要求,并评估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为了适应和就业分布稳定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专业经验和研究生院的评价。电子科技大学实习(培训)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和学生的设施和设备状态。专业化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方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议。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动机和学习动机学习,为自己、为未来的评价。通过研究了解以下信息:从未来的业务需求:未来3年,大部分企业(55%)说他们会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方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维修,装配,测试,质量检验等四个方面:企业,为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线。电子技术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大学应用的核心要素:企业的需求和职业能力和毕业生的质量,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工作是排在第一位,占比达到80.3%。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企业道德和员工的能力要求是很清楚的,这也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太多,在实践中很少有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从课程的毕业生的两个学校的问题,是一个专业理论课程实践的太多,太少,在55%的比例。
2参与工作任务分析会,与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
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析胡茗南昌工学院江西南昌330108由行业专家组织的“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使命“,头脑风暴”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职业能力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任务型会议的分析,建立了“装配“,组装”到“,“检测”,“调试”“,检查”五,类型,明确的元件形成,查排名,15个任务,并列举了具体的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的开发,是一家专业的培训是重要保障“适销对路”,以满足工业的重要专业绩效与企业需求。专业结构和电子技术越来越复杂,制造,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专业的应用,修复和电子等行业的销售,尤其是专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专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确定核心技能,是基本的核心专业技能的延伸,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普遍发展或盲目自由发展。因此,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核心是非常迫切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电子技术应用的核心技术是:检测技术组成,电路图的阅读技巧,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仪器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发展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把握电子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不仅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和步骤的优化,布局和结构,拓展专业方向。
3参与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课程标准的编写
3.1依据核心技能,确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在一般课程的专业方向(或核心技能)为设计基础。虽然核心能力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论,但真正形成一个核心课程,理解和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师是一个挑战。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这里和你讨论。(1):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理论课,和专业的培训课程,纯粹实践问题。解决方案:围绕核心能力,优化设计。在传统的教学中“,电子技术”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学生最感兴趣。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项目教学,教学计划,教学的发展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些珍贵的先行者,集团决定“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简化了传统教学的范畴,改变职业教育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基于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2):忽视专业发展问题。本课程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发展滞后,如何更好的?解决方案:关注的发展趋势,综合课程开发。在这一领域的新知识,突出的新技术,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满足电子技术专业的工作要求的应用现状,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对核心技能训练和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设计,应用“适用于课堂教学”和ProtelPCB生产,“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两个,两个软件和硬件,尤其在电子技术生产的“合成中的应用”的核心技能,是一个管道的综合反映,的学生更多的发展潜力。在行业,企业,大学教师和课程专家,许多头脑风暴和可行性研究,达成共识,在电子专业核心课程的应用:元件和电路,组装和调试电路,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Protel应用和PCB板的制作,电子技术及应用。如果核心课程是必要的,那么,专业课是可选的。根据市场的需求,学校和专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各个地区,特殊的课程,反映了当地经济的特点。
3.2团队分工协作,编写课程标准。(1)经验,写作思路清晰。目的建立核心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核心课程,对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主要思想。根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专业人员的应用特点,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写作课程标准。(2)资源的整合,团队合作。建议的核心技术,行业专家,目前的教学,基于尊重认知规律,根据行业专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标准。经过反复研究,学校队五分,选择专业的特点,在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制定完备的课程标准。虽然我们有自己的任务,过程和方向,但思想内容,完整的格式,每个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有一些分歧和争论,最后作出调整。
贯彻新课改中提出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彻底改变传统教育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点中下功夫:
一、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自的责任
校领导应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构建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四级管理体系、分工明确、合作有效。领导带头反思课改、营造课改反思的良好氛围。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反思是课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课改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只有认真反思,课改才能少走弯路,在反思中前进。
二、建章立制和课改实践并行
“课改是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是实实在在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会知识。”我们一直坚信这个理念。我们把“杜郎口教学模式”作为课改的起点,组织教师听课学习、交流研讨,先模仿,再创新。可以骨干教师带动,强势学科先行。扎实有效的开展听评课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听评课。组织开展优质课大赛,并录成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课改中不断的完善自己。
三、精心备课,将导学案与课本有机结合
导学案是学生前置自学即课前预习的资料。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但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能力及习惯都欠缺,所以有的学校提倡预习要在课上进行,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完成有关问题,同时可以生成新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自学中了解学情,根据情况二次备课。当然,在引导学生课上预习一段时间后,根据情况也可由课上引上课外。因此,导学案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先认真阅读教材,再深钻细研导学案,并对其进行梳理,还可以适当进行批判刑的修改。没有意义的、重复的或脱离课标的内容删掉;不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可以前后调整;重点内容不够突出的需要添加。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总之,就是让设计的问题有层次、梯度性,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细致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充分利用导学案,让柯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的“设问导读”环节深入本节课内容,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简单易懂的内容一带而过,重点难点问题一到学生讨论交流,再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精讲释疑。并且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题,当堂纠错,直接获取了课堂教学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做到堂堂清。我们都清楚“教无定法”,怎样课本与导学案有机结合,让它们在课堂上相得益彰,每个人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办法。
四、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改是毫无生命力的。如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合理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引人入胜的教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大胆的让学生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