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

第1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学

    1 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及应用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顺应这一形势,许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如何培养出专业实践性强的学生,成了现在许多高校的面临的问题。因此,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就成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电子商务实验室则是帮助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训练手段。因此,建立一个设计科学、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实验室,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目前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际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功能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电子商务实验室过于注重电子商务业务的实现,而忽视了其他环节,如不支持域名的申请服务、域名解析服务、电子邮件系统功能、搜索引擎优化、网络营销服务、第三方支付接口使用等服务的结合。上述过程的理解是培养一个合格电子商务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2 过于强调按实际业务流程操作,缺乏创造性

    电子商务实验室就是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业务进行仿真和模拟,这是许多人在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初衷。因此,在实验室设计的同时,将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固定化、实验流程固定化。这样固然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一流程的了解,但是过于强调按实际业务流程操作,缺乏了创造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极为不利。

    2.3 教师队伍不够专业

    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之快,许多任课教师有较深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相当多的教师从未从事过电子商务交易活动,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易解决,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3 如何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商务实验室

    3.1 教学方面

    与理论课程相结合,如网站建设、数据库技术、物流与供应链、国际贸易等。建设与课程同步的模拟、操作环境。模拟教学软件仿真实现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实践方面

    模拟教学软件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还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申请、网站开发、安全维护、推广营销等。

    电子商务实验室与校园网的对接,可方便开展学生网上创业。以淘宝网开店为例,从市场调研、店铺规划、产品的选择、店铺推广、物流配送、资金管理、团队管理等,这一系列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校企合作。企业永远站在市场的最前沿,为缩小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使专业知识结构更适应市场的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电子商务实验室起到推动作用。

    3.3 完善功能

    (1)提供网络服务功能

    接入Internet,它是其他功能的基础。

    (2)提供域名申请功能

    在电子商务实验室配备一台服务器进行域名申请,让学生亲自参与域名的选择、申请、备案的流程。

    (3)提供FTP功能

    电子商务网站制作完成后,如何将网页文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进行访问浏览。这需要FTP将本地网页文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上。通过架设一个FTP服务,让学生参与网站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4)域名解析服务功能

    如何在互联网上,通过输入申请到的域名自动解析到服务器上的网站。这需要将域名解析到该服务器的IP,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均在域名解析服务实现。

    (5)提供标准的接口

    在电子商务实验室中,用户可设立金融企业,提供网上金融服务,也可通过实验室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电子商务资金结算。

    4 结语

    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要随着电子商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基础条件,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发展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胜东.电子商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宋文官.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方案 现化教育技术,2007年第4期.

第2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 物流实验室 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3-01

前言:总体看来,就高校创建物流专业可知,物流专业是一科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专业。国内诸多高校面向各大物流供应链、仓储类、工程工业领域等专业区域,逐渐创建现代物流实验室。继而,创建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是此类高校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的前提,以AGV主动引导车辆、全自动立体仓储系统、工业全自动化机器人等为主要实验设备的增设,模拟真实工业和物流环节,展开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性实验平台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一、我国高校建设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原则

物流专业作为计算机、工程业、金融业、管理学等多方位专业方向总和的综合型科目,最终的目的是塑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叉性高层次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动手技术含量,实践业务操纵能力要求极高。我国各大高校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模式有多种,其中包括:书本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实验、实际演练、实习指导等。就物流专业而言,教师主要采用的便是实验指导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科学实验的模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的方式下学习和验证物流知识。由此可以得知,建设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好坏与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故此,国家和各省级教育类主管部门对建设高校物流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也是高校物流实验室创建的一大前提条件。创建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的原则在于,它可以弥补物流知识教学课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彻底改变传统的高校学习物流的传授方法。

二、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建设模式的不足

1.实验室的模式质量不过关,实践课程培训力度不够。各高校在成立物流专业之时,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不足,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人才的能力参差不齐。而由于物流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要年轻很多,能够熟知且运用的物流方向的老师更是屈指可数,导致国内各物流专业的高校缺乏赋有实际物流经验的师资力量。物流实验课模式的重点在于全真的模拟了实际操作中的物流环节,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目前很多高校都出现,没有固定的物流实验室基地,或者是,实验室设备不够完备,基础设施质量不过关等情况,并且与当地的物流事业单位没有取得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使得实验教学模式依旧跟不上理论培训的步伐,教师进行实习演练时往往实验项目过于单一,导致学习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验教学的专业性质量。

2.教师总体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过于贫乏。就物流实验的模式过程中,也仅仅是在操练这现代物流中的某一个环节,专业设计上过于精细、狭窄、专业领域过于单一,不能够满足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各大高校对物流专业的定位都尚未统一,部分高校偏向于物流管理领域,而另一类高校则偏向于物流工程领域,甚至有个别高校预想讨巧的综合其二者之长,导致在建设物流实验室的模式时,出现了很大的设备仪器供给上的偏差。

三、构建我国高校物流实验室模式的方法

1.影视录像与仿真软件的辅助教学模式。现代网络的发达早已可以帮学生解决很多实验中条件的不足,影像视频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的教学视野,弥补学生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尽量让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模拟的仿真视频模式更是可以填补影视录像中学生于教学相互性不足的遗憾,通过现代的3D技术绘制全真的仓储、货运等3D模型,给学生提供一个对设备和物流过程中认知的实验模式。这些仿真软件的好处在于将物流的配送中心或制造物流的工厂全在计算机网络中以3D的效果虚拟化的展现出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不出校门的前提下进行实际的物流实验演习,另一方面又给学校节约了构建实验室,购买实验器材的成本。

2.学生自主完成物流过程中角色扮演的模式。角色扮演是在仿真的物流实验模式前提下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在仿真练习时分配好物流的角色,进行一定的角色扮演,在虚拟的模式下进行实际演练,全真模仿企业在物流中的采购、发货、收货库存管理等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学生需要扮演出库员、收货人、审查员等角色,此过程中还包含了对货品的收录、货品安全底线的设置、发出补货清单、出库和出库单的设定,学生在进行这些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整个物流过程,培养集体主义、相互协助的精神,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各大高校资源共享的学习模式。由于各大高校的物流实验室建设模式都不一样,为了保障学生学习物流的整体水平,各高校实现资源共享,与其他高校进行教学联谊,取长补短,不妨是一件互利互惠的教学交流模式。国内高校对物流专业都有着一定片面性的理解,导致物流实验室建设在校资源供给上就存在着很大的阻碍。让学生可以了解基本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的模式,能够自主的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心得,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具有初步的物流学慨念并兼顾一定独立分析物流问题的能力,最终经过物流的实验研究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独立的拟定实验方案,自主的组织实验演习和管理层次的提高。

结束语:高校在构建实验室建设的模式同时,要确保专业实验课程的上课率,加大实验的效率,减少实验中项目的验证过程,开创一些综合与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使得实验项目中比例能够合理的搭配,建设处良好地物流实验室平台,保证物流教学的质量,将新的实验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采用,为我国的物流方面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肖夫.关于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年02期

[2]陈子侠.配送线路划分与电子排单系统建模与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赵孟.网络物流,现代物流的新起点[A],2008年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第3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实践;实施方案;实验室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8-0012-04

1 高校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实际的电子商务系统由于涉及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关键数据,只能由专人操作,在校学生难以接触到。特别是在今天,由于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企业之间防范商业机密的泄露,即使学生有可能到企业进行实践,企业也不会让学生接触到具体的投资、管理、贸易和财会实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行业急需大量具有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融知识、能力、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由于没有实践环境,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实际操作的体验,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而且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实际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高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迫在眉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06年被评定为重点本科专业,同时开始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预计投入资金300万元,一期建设资金60万元已经到位。

2 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目的与意义

(1)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

(2)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领域和类型以及体系、结构和流程。

(3)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

(4)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

(5)实验室建成后,能满足电子商务本、专科所有实验的技术要求,能运行真实的电子商务软件,能同时满足50名学生实训。并能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师资培训。

(6)实验室能满足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00多名学生的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训的需求。

(7)实验室建成后,每年开放时间可达200天以上,教学实验时数大于800学时。

3 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目标

3.1 教学目标

3.1.1 全面满足教学的需要

(1)实验内容完全满足本科及高职的教学需要

实验内容的设计基于各种电子商务技术标准。本实验室可以完成教学所需的各类电子商务类实验,包括基础实验和专业特色实验。

基础性实验包括三个实验层次:

* 认知性或演示性实验,用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 验证性或模拟性实验,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对理论教学的重要结论进行验证,利用虚拟教学环境重现并观察电子商务过程、模拟性地参与电子商务活动;

* 应用或制作性实验,根据理论教学的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和制作与设计。

专业特色实验:

不同学校根据对电子商务的不同理解和确定的专业特色设置的实验,以模拟实验为主。

(2)配有内容丰富的实验指导手册

每个实验课程配有实验指导手册,包含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实验设备、实验设备间相连的关系、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验证等内容,描述详尽、图文并茂,可以直接当做教材用。

(3)师资培训

电子商务实验室可提供专业的师资培训。通过培训可熟悉电子商务设备的配置、调试等技术,迅速开展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便于将实验课程快速融合到教学计划中。

3.1.2 实验教学管理便捷安全

(1)高效管理

电子商务实验室采用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实验的时候,通过每个实验台(RACK)上的访问控制服务器(ACS)对实验台内的电子商务设备进行管理、实验。该方案有如下优势:

* 不用插拔配置线;最大限度的保护设备接口。

* 可在不同功能的实验台之间轻松切换,并且学生无需交换位置。

* 教师在教师机上即可登录到学生实验的设备上,指导、检查学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 采用目前实际工作环境中最常用的配置方法,便于学生贴近市场潮流。

(2)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实验被局限在实验台内,任何两组实验设备之间没有网络连接,实验过程互不干扰、实验结果清晰可信,并有如下安全保障:

* 无论怎样实验,均不会因协议震荡而冲击校园网。

* 每个学生的实验设备由教师指定,确保行为可控。

* 可控制学生能否访问外网。

* 通过防火墙防范病毒,确保实验室网络安全。

3.2 科研目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作为一所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急需提高科研学术层次,学校的实验室不应只能做验证性实验,而应该更多得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不应只满足电子商务教学的需要,而应该作为一个开放性、综合性的实验平台,满足学校科研的需要。

电子商务实验室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包括业界领先的交换机、路由器、高性能防火墙等,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科研实验。

可以模拟大型电子商务网、电子政务网等复杂电子商务环境。并可针对电子商务最新技术专题开展多种实验。

3.3 特色建设目标

本实验室建设的特色在于模拟实践环节。

3.3.1 模拟实践目的

利用实验室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通过模拟环境理解、解剖、认知专业知识;并通过案例了解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3.3.2 模拟实践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实验,即创新实验和创业实验。它是根据专业特点,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综合实验,是将实验室模拟环境下的虚拟实验与学生网上浏览、网上案例教学和创新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

(1)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是指根据教师科研任务或者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研究。

(2)创业实验

创业实验是以商业计划为教学目标进行的训练和活动。

3.3.3 模拟实践环境

本实验室建设方案采用的是国内主流电子商务软件和设备。一方面这些产品均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电信、政府、企业、医疗、军队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这些软件和设备均采用业界主流的标准,使得学生紧跟市场潮流,贴近实际。

3.4 开放目标

3.4.1 实验内容开放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实验内容,并在本实验室内完成。

3.4.2 实验方式开放

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可在异地利用网络进行实验。

4 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方案

(1)通过网络将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环境以及工作站、微机、服务器、各种网络设备联成一体;建立跨平台、多系统异构网络实验环境;

(2)提供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交换、路由等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

(3)具有多机备份和容错功能;

(4)具有磁盘阵列,构成网上存储环境(为软件工程系各位教师和学生预留存储空间,进行网上邮件存储、上传实验内容及报告等,大约500名);

(5)构造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事件服务器,为用户实现透明服务;

(6)提供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实验环境;

(7)为网络游戏等大型软件项目提供基本实验平台;

(8)开发综合性实验环境及相应的软件,使学生通过调用基本的软件模块可开发出具有一定功能网上服务软件。

5 电子商务实验室配置

5.1 硬件基础平台配置

* 服务器5台,2台Windows平台,1台Linux平台,2台UNIX平台

CPU>=2 内存>=2GB 硬盘>=73GBSCSI *2 RAID 0 机架式:

* 8 口 KVM 控制台 1套

* 工作站(学生用机)

p4 3.0G Hz/512MB/128MB独立显存/CD/100M/80GB/1.44MB/17 LCD 50台

* 工作站(教师用机):

X 3.0G Hz/1GB/128MB独立显存/CD/100M/80GB/1.44MB/19 LCD 2台

* 三层交换机 3台

24端口10/100Base TX增强型全三层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带两个千兆上联扩展槽和一个广域网模块插槽。

* 防火墙路由器 1台

* 2TB的磁盘阵列存储器

用以构成工作站、微机、服务器、各种网络设备互联成一体的跨平台、多系统网络实验环境及建立备份。

*电子商务实验用专业设备 1套

POS机、电子秤、条码打印机、读写卡器、条码打印机、电子称。

5.2 软件基础平台配置

* Oracle企业版 25用户 1套

* CA认证中心 1套

* 电子数据交换EDI中心 1套

* 应用开发工具、网页制作软件、网站管理软件、网络工具软件等

5.3 教学实验软件平台

*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模式)

1套

含:网上购物网站,网上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等。

*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模式) 1套

含企业网站、EDI应用模拟系统、网上银行服务、网络营销等。

* 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模式) 1套

含的网上拍卖等。

*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 1套

含企业财务管理软件、OA、MIS、ERP教学系统等。

5.4 电子商务安全平台

* RADWARE IDP入侵检测防御系统1套

* 天融信防火墙防病毒系统 1套

* 阿尔卡特主机完整性检验系统 1套

* KILL安全审计系统 1套

5.5 电子商务通信平台

* JU NIPER VPN 设备 1套

* ATI 加密设备 1套

* ATI 路由设备 1套

* NETGEAR 内外隔离交换机 1套

6 结束语

实践是教育理念中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电子商务教学活动更是如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对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实际的实践经验,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具体把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达到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实用化、具体化。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所学的相关知识,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有效地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提高创造能力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傲霜.高等院校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5(9).

[2] 杨丽光,张德军.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5(10).

作者简介:

第4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教学改革;西昌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现阶段,中国的高等教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科研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例如清华、北大等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及重点本科教育;二是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兼具科研理论的本科教育,大多数的省属高校为这一层次。三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科研理论为辅的专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既要求有专业技术及动手能力,又要具备向更高层次教育方向发展的理论基础。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在于高校教育和地方企业要相结合,让毕业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力。另一方面则是保证向第一层次院校持续的人才输送。

(一)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从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企业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最初的定位一般是单一型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而在日后将是集技术、研究、管理于一身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工业工程专业必须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工业工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并着重于对系统的优化改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系统的优化改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国内各大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划分为两大发展方向,一是以机械工程为主干学科;二是以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对课程设置的侧重点有所差别。第一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系统工程、工程经济学等;第二种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是管理学、人因工程等;前者以技术类学科为主,培养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后者则侧重培养管理方面的人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三)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有2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企业、金融银行、咨询服务或政府部门任职。就业可选择岗位包括工业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从事系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呈高比例的快速发展趋势,相反其专业人才还较少。毕业生数量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有关调查显示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超过70%从事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由于专业限制等诸多因素从事冶金业仅占20%左右,5%从事服务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数远少于制造业、冶金业、服务业。由此可见,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到制造企业的欢迎,市场需求很大。

二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西昌学院地处攀西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教学条件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西昌学院专业教师引进困难,这是西昌学院师资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在师资方面主要依托管理学专业教师团队,同时也有经济学、工程学教师授课。缺乏工业工程的专业教师,这无疑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建设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偏重文科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属文理生兼收,标准学制4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人因工程、生产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管理类课程占比大,忽略了技术课程的开设。

(三)实践教学建设落后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又三方面组成。一是实训课程方面:开设有基础工业工程实训、物流工程实训、生产系统管理实训、项目规划设计实训、企业综合管理实训五大实训模块。二是实验室建设:在校内建设了工业工程综合实训中心,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训室、人因工程实训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实验室。三是企业实践方面:在校外与省内外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其不足之处在于,实训项目缺乏创新,由于教学条件所限未完全落到实处。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校外企业中适合工业工程专业进行教学的企业数量少。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以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通过这些训练还远达不到企业对人才要求。

三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改进思路与方案

(一)改进目标

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政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改革自身,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本校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攀西地区的企业需求相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做到与地方行业相融、相长、相促、相亲,形成共生共存的互利双赢的办学态势。并着重提高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性,按照“社会需要、市场(就业)导向、德育为先、能力本位全面发展”来引导人才定位,以专业岗位或岗位群的需要,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向上更加具体。在“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在“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的政策方针下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除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外,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再深造的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高的目标。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多项选择。

(二)改进的依据

“应用型本科”是对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西昌学院作为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试点高校积极贯彻国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政策,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进内容

1.加强师资建设

强化师资力量是西昌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改革的首要目标。具体方式有:(1)完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人员来我院任教。(2)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引进“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优惠政策,对于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给予不占编制、不占岗位的引进政策,优先引进。对于企业行业一线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采用人事制的模式,实行合同聘用制。(3)重点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继续面向企业、行业一线招考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资格的技术人才,壮大“双师”骨干教师队伍。深入重点高校,选拔招考优秀本科毕业生。(4)利用社会资源,聘用技能型兼职教师。不断加大投入,从与专业设置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课。(5)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对技能型教师,要以业务理论进修为主进行培训。对于高学历教师,要以到企业实践锻炼为主进行培训。

2.课程调整及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初衷,学校应该适当增加专业技术培养的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改革课程结构,采取多种课程模式。在校内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讨论参与式、探讨式、科学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并更多地给学生以方法论、发散思维、多维思想等启迪。最新科研成果及前沿知识采用活页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开放设计性、创意型、虚拟现实型等实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增加网络教学,寻找网络上的相关课程融入到本校工业工程的教学中去,利用其他高校的课程资源,弥补本校工业工程教学刚刚起步的不足。开展案例教学,将生活中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案例记录下来,带到课堂当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讨论研究,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多邀请社会上相关企事业人才、工业工程领域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使学生能够多方面接受知识。

3.实践教学

与校外专业相关的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能够到企业中去参与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空余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工业工程的许多学科都是基于实验的研究。西昌学院的工业工程专业自从2013年首次进行招生,录取人数逐年上升,然而实验室建设却迟迟跟不上。2016年9月才建设了工业工程、质量工程、人因工程三个实验室,可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硬件条件。但相比之下,西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在同类院校中仍处于落后水平,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工业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

4.科研建设

科研成果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的科研实力强大,能第一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理念,了解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而学生参与到科研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学习发明创造学等相关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素质的养成教育。成立工业工程专业科研兴趣小组,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组长,让学生可以自由探讨、交流想法,教师及时给予参考意见收集学生的想法,好的创意鼓励进行实践探索。组织、参与相关科技创新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项目,给学生机会参与到国家级、州级、校级科研项目中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16-26.

[2]付植桐,王秀时.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7(5):23-25.

[3]郑玉巧,杨平.基于应用型工业工程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1):72-74.

[4]马金山.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96-98.

第5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1.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目前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师资中普遍存在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比例过高的现象。同时专职教师队伍在职称、学历、年龄、学科、学缘和性别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拥有博士学历的更是凤毛麟角;教学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比重过大;教师学科专业集中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留校任教的教师比重较大;女教师占绝对优势等。除上述问题外,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队伍中更缺乏复合型和双师型人才。例如,教授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教师中缺乏既懂会计又精通计算机,并拥有会计电算化实务工作经验的教师;教授创业或经营沙盘实验的教师中缺乏既懂会计又精通管理,并拥有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

2.专用实验室建设有待提高。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为学生学费,渠道比较单一,因此资金缺乏已成为当前制约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资金的缺乏限制了民办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直接导致会计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会计学专业实验室一般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ERP沙盘实验室等。手工模拟实验室一般存在地点不固定、场地面积较小、装修简单、仿真度不高等问题;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一般存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安装的财务软件种类较少、版本较低、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ERP沙盘实验室一般存在场地面积较小、采购或开发的演练沙盘种类较少、沙盘软件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此外,相关配套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

二、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完善

1.实验课程安排方面。部分民办高校由于重视考研率、考证率,在教学计划中理论课安排较多,实验课安排较少,使得实验课课时不足。还有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受师资、实验室等资源的限制,实验课安排不合理,例如将手工模拟实验安排在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课程之前,将会计电算化实验安排在手工模拟实验之前,将ERP沙盘实验安排在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公司战略管理课程之前等。这些问题均严重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效果。

2.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手工模拟实验内容一般存在教材陈旧、脱离实际、会计期间短、经济业务简单、业务类型少、局限于制造业等问题,且几乎均未体现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会计电算化实验内容一般仅涉及单机版财务软件会计核算模块的功能,而较少涉及供应链、财务分析等模块及网络版财务软件的功能,且与手工模拟实验内容完全脱节等。ERP沙盘实验内容一般存在经济业务简单、会计工作流程简化、涉税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3.实验教学重点方面。手工模拟实验教学的重点通常在于日常业务处理和会计工作流程的讲授与演示,而忽略了学生对会计各岗位职责的划分、内部牵制制度的理解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软件具体操作方法的讲授与演示,而忽略了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想的理解和软件二次开发与维护能力的培养。ERP沙盘实验教学的重点在于沙盘对抗规则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市场分析、企业管理、预测决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4.实验教学组织实施方面。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大多采取由学生承担所有角色并单独完成整个实验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将学生分组并按角色分工协作完成实验的方式。这将导致学生无法体验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岗位分工,无法明确各会计岗位责任,进而难以深刻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ERP沙盘实验虽然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但基本不对学生的角色进行轮换,将导致学生所体验的岗位有限,且不利于开阔思路。

5.实验考核方式方面。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将实验课列为考查课,学校通常不统一组织考核而是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手工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和ERP沙盘实验一般均通过最终会计实验成果,即纸质证账表、电子账套或沙盘对抗结果,实验报告和日常课堂表现综合评分,该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具有较大主观性,且存在明显漏洞,例如无法有效甄别学生的抄袭行为和搭便车行为。考核方式的不科学将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三、民办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民办高校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

1.实践教学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教育部2007年1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012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强调了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门提出应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可见,国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视。

2.实践教学是民办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由于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对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而言,应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实践教学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提出反映与控制的技术方法。正是由于会计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使得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备受关注,因此会计实践教学已成为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条件

1.教学师资的“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主要指外聘专家和聘请具有会计实务工作经验的复合型、双师型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外聘专家不但可以培训、指导专职教师,而且可以带领专职教师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例如开发高层次的综合实验,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实验案例等。复合型教师应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但需精通会计学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学科的知识,且掌握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互动。双师型教师除具有讲师等教师职称外,同时还应具备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等职称,甚至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走出去”主要指注重专职教师的培养和深造,令专职教师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银行及税务局等,参与社会实践与培训,增强自身会计实务工作经验。

2.加强会计专用实验室建设。民办高校应加大专用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会计专用实验室建设。手工模拟实验室应具备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既包括仿真的企业内部环境,例如设置出纳室、会计室、其他业务部门等;又包括仿真的企业外部环境,例如设置银行、工商局、税务局等办事窗口。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重点应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的仿真度建设以及计算机硬件配置,增加财务软件种类,及时升级财务软件版本等。ERP沙盘实验室应重点提高企业外部环境的仿真度建设以及增加演练的沙盘种类,及时更新沙盘软件等。同时,应健全和完善各实验室的配套管理制度。

(三)完善会计实践教学相关环节

1.实验课程安排方面。民办高校应结合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重新修订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精简相应的理论课课时,增加实验课课时。同时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授课计划,例如手工模拟实验需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之后,会计电算化实验需安排在手工模拟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原理等课程之后,ERP沙盘实验需安排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公司战略管理等课程之后。

2.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手工模拟实验内容所涉及的行业不应局限于制造业,会计期间可设计为2个月,例如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经济业务类型涉及的范围应较为广泛且贴近实际。会计电算化实验内容不仅应包括会计核算模块,还应包括供应链、财务分析等模块,且具体业务处理应与手工模拟实验配套,同时实验可分别通过单机版和网络版财务软件进行。在设计ERP沙盘实验内容时,应将税收、销售等方面的经济业务设计的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实验教学重点方面。教师应根据修订后的学生培养方案,调整实验教学重点。手工模拟实验教学除重视业务处理和会计工作流程的讲授外,还应重视学生对会计各岗位职责的划分、内部牵制制度的理解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除重视软件具体操作方法的讲授外,还应重视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思想的理解和软件二次开发与维护能力的培养。ERP沙盘实验教学除重视沙盘对抗规则的讲授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市场分析、企业管理、预测决策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4.实验教学组织实施方面。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均可采取由学生单独完成整个实验以及由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熟悉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又可使其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责任,进而深刻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ERP沙盘实验可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对抗年度进行角色轮换,这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业务特点,同时有助于学生换位思考,消除团队的误解和矛盾,加强沟通。

第6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云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24-02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training ba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ecause itself with the experimental time at the same time and completed the experimental task uncertainty, make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exist shortcomings of low peak to peak, waste, and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proce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difficult complex. Virtual technology through the cloud computing and sharing mechanism to manage the laboratory resources, not only can monitor the process of the experiment, a simplified laboratory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and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low peak to peakl aboratory resource waste,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laboratory.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virtual; cloud sharing

实验室是高校师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随着云计算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很多专家学者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献[1]分析了实验室在建设上存在成本投入与不均的问题,在管理上存在信息系统集成不顺畅,导致“信息孤岛”产生的问题,对把云计算低成本、高兼容性的特性应用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探讨;文献[2]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管理模式单一的突出问题,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设计了基于高校实验教学的云计算模型,并搭建了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文献[3]提出了利用计算虚拟化技术与云计算技术来高效地管理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并给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技术与虚拟机集群技术的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系统管理体系方案。这些研究主要从云计算的低成本和虚拟化方面来提出解决方案。该文是通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和共享机制来管理实验室资源,这样不仅可监控实验过程,简化实验室资源的管理流程,而且还解决了实验室资源高峰不足低峰浪费的矛盾,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能。

1 云计算的特性

1.1 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支撑技术是网络技术与计算虚拟化技术[4]。虚拟化技术是基于虚拟化软件,通过分区,将一台物理机虚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机,通过隔离,使具有完整硬件功能的各虚拟机运行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封装,把所有与虚拟机相关的硬件设备封装为统一的输入和输出接口存储在文件中,使得服务器迁移类似于数据迁移一样容易[5]。云计算环境体系下,云服务器可以被实时的调入到当前运行的服务器集群中,因虚拟机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会产生迁移,虚拟环境也将随之产生迁移,使得用户所使用“云”的资源可以根据其应用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动态伸缩,有效地满足应用和用户大规模增长的需要,能够从容的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与业务需求。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管理和维护费用。

1.2 云计算的共享机制

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云计算将分布式存储在不同服务器的数据联合到一起,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用户只需通过网络接入云端,就可以访问云中的数据,还可以启用云计算服务提供的共享机制把文档与其他人协作共享[6]。

2 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

2.1 实验室资源高峰不足低峰浪费

上课时间是资源使用高峰期,学生需要访问同一个软件和使用相同的实验设备,而在下课后,实验软件和实验设备则处于闲置状态,这就使得实验室资源出现高峰不足低峰浪费的情况。

2.2 实验软件繁多,管理与维护困难

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和不同级别考试的需要,实验室需要安装不同的实训软件,如果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就非常困难。

2.3 实验过程监控困难

学生实训题目大小不一,难度各异,完成实训任务也因学生的能力水平,小组协作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小组动手能力强,协作程度高,就提前完成,有的小组方法不当,缺少合作精神,完成任务的时间就会延长。在实验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很难监控学生的实验进度,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于及时指导。

3 云计算提高实验室管理效能

3.1云计算的动态扩展性解决实验室峰值问题

实验室具有高度密集性和同时性的特点,即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实训课堂中,需要同时访问同一个软件和使用相同的实验设备,而下课后,实验软件和验设备等资源又处于闲置状态,使得实验室资源处于高峰不足低峰浪费的矛盾中。云计算的动态扩展性正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动态伸缩,从容的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统一访问实验室资源时,云计算的动态扩展性就会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自动增加资源的访问量,而在下课的时候,云计算又自动调整实验室资源为空闲,云计算的动态扩展可谓自由缩放,增减自如,使实验室平时不浪费资源,上课时也不担心峰值的正常访问。

3.2 云计算简化实验室资源的管理流程和节省管理成本

实验室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实验和不同级别考试的需求,需要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实验软件等很多实训软件,而且这些软件需要进行不断的升级、更新和维护,在传统模式中这是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的。云计算的虚拟技术可以构建多个虚拟机,再通过虚拟机安装这些不同的软件,这就省去了软件重复安装的时间,当需要添加新的软件或操作系统时,只要对虚拟机进行操作,就能满足用户对实验室资源的多种需求,省去了对每一台计算机具体的操作过程[3]。还有云存储,数据存储在“云端”,既避免实验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问题的发生,也节省了软件购买与升级的开销,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管理成本。

3.3 云共享能监控实验进程

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实验题目,需要几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学生在做这类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很难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也基本发现不了有的学生虽然参与这个实验组,但基本没有参与实验工作的情况。云计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通过云计算的共享机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实验室的云资源,参与实验组的合作者可以与同组成员一起协调完成实验任务,当一方小组成员在编辑文档时,另一方的成员可以通过显示器看到对方的工作情况,而且只要参与该实验的小组成员,可以随时查看在云中存放的实验信息及进展情况,指导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实验进展,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好的把控实验质量和效果。同时,指导教师还可以通过查看实验信息,清楚的知道哪个学生没参与或完成任务,及时做善意的提醒与帮助,敦促其积极参于实验活动或及时完成任务。

4 结束语

实验室本身具有的高度密集性和同时性是存在缺陷的原因。该文通过对实验室存在问题和实验监控困难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和共享机制来管理实验室资源,不仅可监控实验过程,简化实验室资源的管理流程,而且解决了实验室资源高峰不足低峰浪费的矛盾,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国霞,徐银梅.云计算在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5):115-117.

[2] 郭峰.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在高校教学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1-44.

[3] 柴亚辉,涂春萍.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与软件实验资源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254-256,276.

[4] 赵春燕.云环境下作业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第7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建设;IC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70-03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高校培养的理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1]。为此,我校作为全国独立学院理事单位于2007年6月通过了ISO200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同时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三大核心战略,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质量工程采取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措施:加强教学改革项目工程;鼓励参加校内学生创新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积极参加国家、省级等电子设计大赛;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增大课程实验学时,实验学时占课程的比例从原来的15%提高到25%以上,并且对实验项目作了改进,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同时增加专业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和毕业设计更注重选题来源,题目比以前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面向专业,面向本地就业市场。不仅如此,学院还建立了创业孵化中心、建立了实验中心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应用能力。除了学校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外,各个二级学院都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专业工程的角度出发,努力探索各个专业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由于集成电路设计是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方向,因此与之相关的课程和平台建设成为该专业工程探索的重点。通过对当前国内外高校该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分析,设置的课程主要强调模拟/数字电路方向,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此服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建立相应的实习、实践教学平台。由此,依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面向,同时依据本地的人才需求深度和广度,对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革新,建立面向中山IC产业的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应用型的设计平台。另外,从课程体系出发,强化IC设计的模拟集成电路后端版图设计和验证,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实际的训练。通过这些改革既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融入IC设计业,也为进入IC制造行业提高层次到新高度。

一、软件设计平台在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重要性

自从1998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高校规模发展很快,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比十五年前增长了10倍。高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同时,各个高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也在持续增大,然而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尽管投入的资金量在不断增大,但出现的现象是重视专业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忽视专业设计软件的购置,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有形实体、轻无形设计软件,然而这种意识给专业发展必将带来不利影响。对于IC专业来说,该专业主要面向集成电路的生产、测试和设计,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是最具活力、最有增长效率的一块,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国的IC设计业不仅没有像半导体行业那样同比下降10%,反而逆势增长9.1%;在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缓和,中国IC设计业的同比增速又快速攀升到45%;2011年全行业销售额为624.37亿元,2012年比2012年增长8.98%达到680.45亿元,集成电路行业不仅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而且可以满足更多的高校学生就业和创业。为了满足IC设计行业的要求,必须建设该行业需求的集成电路软件设计平台。众所周知集成电路行业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电路产品时尽量做到一次流片成功,而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建设电路设计验证的平台,即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软件设计平台。通过软件平台可以实现:电路原理拓扑图的构建及参数仿真和优化、针对具体集成电路工艺尺寸生产线的版图设计和验证、对版图设计的实际性能进行仿真并与电路原理图仿真对照、提供给制造厂商具体的GDSII版图文件。软件平台实际上已经达到验证的目的,因此,对于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工作人员来说,软件设计平台的建设特别重要,如果没有软件设计平台也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IC设计人才。因此,在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号召下,学院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3],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角度出发,建设IC软件设计平台,为本地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服务。

二、建设面向中山本地市场IC应用平台

近年来,学校从自身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减少因实验经费紧张带来的困境,积极推动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教学单位根据集成电路设计的模块特点确定合适的软件设计平台,原理拓扑图的前端电路仿真采用PSPICE软件工具,熟悉电路仿真优化过程;后端采用L-EDIT版图软件工具,应用实际生产厂家的双极或CMOS工艺线来设计电路的版图,并进行版图验证。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暂时性解决前端和后端电路及版图仿真的问题,但与真正的系统设计集成电路相对出入较大,不利于形成IC的系统设计能力。2010年12月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中山园区成立,该园区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要求变得非常迫切,客观上推进了学院对IC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面向中山IC产业的专业应用型设计平台变得刻不容缓[4],同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声出台,促进了具有一定深度的教学改革。

1.软件平台建设。从目前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使用的广泛性和系统性来看,建设面向市场的应用平台,应该是学校所使用的与实际设计公司或其他单位的软件一致,使得所培养的IC设计人才能与将来的就业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市场对所培养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认可度,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设计的能力和信心[5]。遵循这个原则,选择Cadence软件作为建设平台设计软件,这不仅因为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子设计技术、程序方案服务和设计服务供应商,EDA软件产品涵盖了电子设计的整个流程,包括系统级设计,功能验证,IC综合及布局布线,模拟、混合信号及射频IC设计,全定制集成电路设计,IC物理验证,PCB设计和硬件仿真建模,而且通过大学计划合作,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购置软件所需资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实验室建设软件费用昂贵的问题。另外,从中山乃至珠三角其他城市的IC行业中,各个单位都普遍采用该系统设计软件,而且选用该软件更有利于刚刚起步的中山集成电路设计,也更加有利于该产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乃至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2.针对中山IC产业设计。定位于面向本地产业的IC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以中山IC产业为培养特色人才的出发点。中山目前有一批集成电路代工生产和设计的公司,主要有中山市奥泰普微电子有限公司、芯成微电子公司、深电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等,能进行IC设计、工艺制造和测试封装,主要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IC、应用于家电等消费电子、节能照明等。日前奥泰普公司的0.35微米先进工艺生产线预计快速投产,该单位的发展对本地IC人才需求有极大的推动力,推动学生学习微电子专业的积极性,而这些也有力地支持本地IC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立面向本地集成电路产业的软件设计平台,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准确定位,并形成了本地优势和特色。

3.教学实践改革。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实验项目中除了原有验证性的实验外、还增加了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这种变化将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实验学习到主动实验的综合和设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动手能力,从而为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与集成电路代工企业及芯片应用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在学习期间到这些单位进行在岗实习和培训,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去,形成无缝对接;而从单位招聘人才角度上来说,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招到单位真正需要的岗位人才。因此,合作双方在找到相互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①课程改革。针对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除了培养方案上增加多元化教育课程之外,主要是强调实践教学的改革,增加综合实验课程,如:《现代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计32学时、《微电子学综合实验》计40学时、《EDA综合实验》为32学时、《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为40学时,其相应的课程学时数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16个学时,增加到现在32学时以上的带有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综合实践课程。这种变化不仅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加大,而且是实验项目的改进,也是实践综合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形成专业应用能力。②与单位联合的IC设计基地。IC设计基地主要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立足于本地IC企业或设计公司;二是立足于IC代工和集成电路设计应用。前者主要利用本地资源就近的优势,学生参观、实习都比较方便,同时也有利于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提高双方的认可度和赞同感。如:中山市奥泰普微电子有限公司、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等。后者从生产角度和设计应用出发,带领学生到IC代工企业参观,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生产过程,企业的架构、规划和发展远景。也可根据公司的人才需要,选派部分学生到公司在岗实习[6]。如: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等。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IC单位的深入了解,为本校专业应用型人才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就业之路。

三、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的实效性

从2002年创办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来,学校特别重视集成电路相关的实验室建设。从初期的晶体管器件和集成块性能测量,硅片的少子寿命、C-V特性、方阻等测量,发展到探针台的芯片级的性能测试,在此期间为了满足更多的学生实验、兴趣小组和毕业设计的要求,微电子实验室的已经过三次扩张和升级,其建设规模和实验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为培养本科学生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提高应用性能力,学校还建立了集成电路CAD实验室,以电路原理图仿真设计为重点,着重应用L-Edit版图软件工具,进行基本的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及验证,对提升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为了大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重点对实践课程和IC软件设计平台进行了改革。学校开设了专门实践训练课程,如: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从以前的16学时课内验证设计实验提升为32学时独立的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实践课程,内容从以验证为主的实验转变为以设计和综合为主的实验,整体应用设计水平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不仅如此,对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也进行了升级,从最初的用Pspice和Hspice软件进行电路图仿真,L-Edit软件工具的后端版图设计,升级为应用系统的专业软件平台设计工具Cadence进行前后端的设计仿真验证等,并采用开放实验室模式,使得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提高了系统认识和项目设计能力。通过IC系统设计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使得学生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性质和内容了解更加全面,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了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信心。此外,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开始转到本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学习,并对集成电路流片产生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学生利用自己在外实践实习的机会给学校引进研究性的开发项目,这些都为本专业的发展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在IC设计平台的影响下,本专业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特别多,约占学生比例的45%左右。经过这几年的努力,2003、2004、2005、2006级都有学生在硕士毕业后分别被保送或考上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博士。从这些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到,他们对学校在IC设计平台建设评价很高,对他们进一步深造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不仅如此,已经毕业在本行业工作的学生也对IC设计平台有很好的评价:通过该软件设计平台不仅熟悉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工艺库、集成电路工艺流程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而且也熟悉版图的设计,这对于从事IC代工工作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现在已经有多届毕业的学生在深圳方正微电子公司、中山奥泰普微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另外,还有许多学生从事集成电路应用设计工作,主要分布于中山LED照明产业等。

通过IC软件设计平台建设,配合以实践教学改革,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直接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利用与企业合作的生产实习,可以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工作锻炼,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建设面向中山IC产业的集成电路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寻求高校与公司更紧密的新的合作模式,符合我校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方向,对IC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培养满足本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晓琳,易茂祥,王墨林.适应“质量工程”的IC设计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129-132.

[2]胡志武,金永兴,陈伟平,等.上海海事大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回顾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9,(1):16-20.

[3]毛建波,易茂祥.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118-126.

[4]鞠晨鸣,徐建成.“未来工程师”能力的集中培养大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58-161.

[5]袁颖,董利民,张万荣.微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15-117.

[6]王瑛.中低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产学研合作行为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9):56-61.

第8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层培养;改革

一、国际经贸人才分层培养的探索

国际经贸人才的分层培养,是指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禀赋,选择自己最具优势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层次。具体而言,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教学体系、教师资源丰富的高校重点培养偏重复合型的国际经贸人才;拥有国际经贸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已配备与国际经贸实务接轨的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的高校重点培养实务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分工还依赖于高校内部的分层。

根据学校规模、学生质量、法律法规或行政主管部门所赋予的资格或权力、学科设置和专业门类、师资状况、科研情况、图书馆藏书、校园文化、学风和校风建设、学校历史等客观因素,以及社会公众和政府对高校的定位等主管因素,可以将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四种类型三个层次。四种类型是指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三个层次分别指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其他高等院校。第一层次,是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基本是国家重点大学或是综合性大学,多数隶属于教育部,少数隶属于地方政府。他们有以下特点:研究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重较大;科研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重大;师资格局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大,并有知名教师:有一批很强的、具有特色的学科;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水平高;社会声望高;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优良的学校传统;有较大的办学自。第二层次,是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这一层次的高校数量较多,学校类型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大都是教学型大学,也有一些具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些硕士点和少数博士点的高校。但总体上来说这一层次上的高校以教学型为主,是为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力军。第三层次,是除以上两个层次之外的其他高等院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数量庞大,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它们的优势和特色,它们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

由于第一层次的高校是列入“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校,属于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故将其定义为“重点大学”。与此相对应,将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高校定义为“普通大学”。根据对三个层次高校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重点大学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教学体系,并拥有相对资源丰富的教师,它们在培养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将其定位为偏重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重点高校。而大部分普通大学主要以教学为主,在建设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等硬件以及引进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等方面具备“后发优势”,可以将其定位为偏重培养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普通高校。

二、国际经贸人才分层培养的实践

(一)重点大学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多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的统一;在能力上。应该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在意志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因此,这里的“复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两门或多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而是一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复合”。

1 培养目标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来看,应该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知识结构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基本法规,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规则和程序,能够较为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较高的数理分析能力,至少能熟练使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精通经济管理,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并了解经济地理及各国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具有熟练地进行国际经贸实务操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认识和解释国际国内经贸发展及变化等问题:能够运用数理模型进行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和协调能力。

(3)综合素质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2 培养方案

结合目前对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现状,重点大学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可以从“经贸―管理”、“经贸―金融”和“经贸―法律”等方面制定培养方案。

(1)经贸一管理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学生,使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外经贸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结合管理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管理学和国际营销管理等课程,详见表1。

(2)经贸―金融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银行、金融业务与外经贸业务密切相关工作的学生,使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银行与金融专业知识和运作方法,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部门胜任工作。

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结合金融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金融市场学等金融学课程,详见表2。

(3)经贸―法律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与外经贸法律事务相关工作的学生,使其既具有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与专业知识,而且对法学(国际经济法与民商法)有较大兴趣,既懂法律知识,又通晓国际经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外经贸部门、外贸企业及跨国公司胜任工作。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结合法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能解决国际民商事务纠纷等法学课程,详见表3。

(二)普通大学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

普通大学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应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企业岗位的技术需要为主线,突出其适应性、岗位性、实践性。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不应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术性,而应强调其实用性和技术性。

1 培养目标

普通大学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以适应工商企业的需要,从而形成明确的目标体系。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上,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学生要有综观全局,分析总结事物产生原因的技能,即洞察宏观环境对事物产生复杂性影响的能力。

(2)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学生具有处理和解决相关事物的能力和手段,即使用技术或特定的方法完成赋予任务的技能,尤其是涉及到方法、过程、程度或技术的活动。

(3)人事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学生具有与人共事、相处、杜交的能力。

2 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具备以上三大技能,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以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目标为基础设置实务性课程

普通大学可以将开发营销市场、合同签订与履行合同、制作单证、处理会计信息、处理文档、显示个人能力等确立为学生职业项目指标,结合这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务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方案。

以开发营销市场为例。开发营销市场的任务包括收集市场信息、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进行市场预测与市场定位、确定企业营销战略、选择中间商、确定促销方式、进行销售过程控制、组织售后服务等。与上述任务相对应的知识能力要求为:确定市场调查方法并进行市场调研,收集资料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进一步细分,确定准确的目标市场,确定竞争对手,撰写出市场促销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普通大学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公关学、商品学、谈判与推销、贸易基础理论、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其他学生职业目标的课程教学方案可以依此类推。

(2)以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

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需要密集使用与实务性教学有关的教育资源,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例如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普通大学并没有建立或完善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他们正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将建立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要素,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国际经贸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需要。

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主要模拟外贸企业或营销机构基本业务运行,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在模拟复杂环境下进行业务操作实习,迅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谈判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科学化、贸易无纸化的工作环境。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主要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两大功能,并配置有多媒体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电话、传真机等设备及模拟商务谈判会议室。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实验、进出口业务洽谈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验、市场营销专题策划模拟实验、公司运行模拟实验等。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电子文件,进行各种调查、谈判、磋商和交易,体验贸易业务的技巧、节奏和过程。从而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合同签订、信用证的准确翻译,并根据其内容进行发票、汇票、提单、出口货物明细单等多种进出口单证项目的数据录入和制作等管理,使用商务管理系统进行销售管理、进货管理、存货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和信息管理。或使学生能够设计制订营销方案,掌握利用EDI进行交易的全过程。通过EDI软件及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学生不但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进出口实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且能够通过人机对话做出果断决策和响应,从而不断提高模拟实验的复杂性和仿真性,便利于学生进入“角色”,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不断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依托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随着外经贸业务方式的多样化,电子商务、无纸贸易越来越普遍,外经贸业务单位和部门要求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普通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必须加强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环节的训练,要建立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认识性实践能力、技艺性实践能力和综合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

①认识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认识性实践能力是指通过书本知识的介绍、课堂的示意图表演示、认识实习、电化教学等手段,使抽象的国际经贸理论概念与经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报表、帐目等资料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些能力可通过参加外经贸企业、外经贸加工厂、外向型企业、外贸储运公司和外运港等实践活动来获得。

第9篇:高校金融实验室建设方案范文

关键词:精算学;实验教学;计算机软件;实验教材

作者简介:孙佳美(1970-),女,天津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统计与保险精算。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2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59-02

一、精算学科的特点

精算学是一门运用概率论等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研究如何处理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定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精算不仅早已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已广泛应用于保险、金融、投资、证券等领域,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精算学是跨学科的综合边缘学科,是对各学科的融合。概括地讲,精算学科具有如下特点:

1.精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精算运用的环境离不开经济和金融活动,与此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知识、高等数学基础和保险原理等都应成为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精算学主要是研究意外事件(风险)在财务、经济或商业上所产生的影响及提供对策,需要量化分析,因此精算学离不开统计。这包括数理统计、概率论、建模的基本数理方法以及其他与精算结合的模型等[1]。

2.精算学中涉及大量的数据,需要软件的支持。在实际精算工作中,精算师不仅要熟悉相关的精算理论,还要有更广泛的知识面[2]。尤其是精算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因此精算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如寿险、非寿险费率和准备金的计算都需要用计算机软件实现。

二、精算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索

为了方便保险精算教学工作的开展,充分考虑保险精算学科的特点,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门建立了功能齐备的精算统计实验室、金融分析实验室等,并适时购置或更新了一些精算软件、常用软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近年来开设了多门实验课程,分别涉及非寿险精算、经验生命表编制与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面。有些课程在本科生和硕士生中分别讲授,只是教学的侧重点和难度有差别。

1.学生亟需软件应用能力的训练

在学习精算实验课程之前,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由于北美精算师(SOA)资格考试或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需要,多数学生都习惯于用计算器计算,而对软件如何处理精算问题很少知道,一些学生之前甚至没有用过EXCEL的计算功能。即使有人熟悉EXCEL软件的计算功能,也对如何利用EXCEL等软件处理精算问题比较陌生。精算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如生命表中有关项目的计算、准备金的计算等都要由软件来实现。学生要想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必须学习一些必要的软件。

2.在精算类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003年,南开大学开始在精算课程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在精算基本理论的教学以外,通过设定一些精算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提问题的目的寻找适合的软件解决方法。实验没有标准格式,只有实验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探索规律、撰写实验报告。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总结,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作为所学课程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这些活动为学生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充分空间。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如EXCEL、SPSS、Mathematica、Matlab等)处理精算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3.精算实验的设置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精算中虽然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需要有软件的支持,但是只教授学生某个软件的一些功能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精算问题,以实验形式在教师指导下探索软件解决办法是较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软件应用的较快方法。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明确了精算问题,也学到了所需的某些软件功能,可谓一举两得。下面是本人在非寿险精算教学过程中设置的一些实验,与大家探讨:

非寿险精算课程中可能设置如下问题:非寿险索赔次数和损失分布的拟合与检验(2个实验)、非寿险费率厘定过程、机动车辆保险奖惩系统的评价、准备金评估的各类方法等。教学中每个实验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有人对EXCEL的功能有较深入的了解,用Mathematica对方程求解或求极大似然估计的问题可能就可以用EXCEL的单变量求解或规划求解方法解决。虽然解决方法或所用软件不同,但是实验目的是相同的,实验结果应该也相同。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多挖掘新的解决方法,不要完全照搬课本中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的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精算问题的了解及对精算软件的掌握。

三、对我国高校精算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1.精算课程的教学应适当引入实验教学

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含原湖南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精算教育,各高校也开设了不同的精算课程,有的高校还建立了精算实验室。如复旦大学复旦――通能太平精算实验室(Tillinghast Towers Perrin/Fudan Actuarial Laboratory)由复旦大学与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通能太平公司于1999年秋合作建立,实验室拥有国际著名的TAS精算软件,并通过“精算模型与软件”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精算实务及精算软件的应用。这是中国第一个精算实验室。现在一些其他院校也设立了精算实验室,例如2004年4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知名的创杰・德勤咨询公司(Trowbridge/Deloitte Consulting)达成协议,由该公司向其金融实验室无偿捐赠一套Prophet系统软件,仅做教学使用,以提高学生对精算技术的应用能力,支持中国的精算教育的发展。其他很多院校都设有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但是精算课程的实验教学还较少。

南开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88年,由5个综合性实验室构成,每个实验室的建设都是在实验中心的平台上,以不同学科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建设,实现其功能与定位。具体为:(1)经济分析实验室: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侧重经济部分。包括实验与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物流和区域经济等方向。(2)金融分析实验室:以数理模型、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侧重技能与建模。包括金融工程和精算统计等方向。(3)实务模拟实验室: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侧重实务模拟。包括国际贸易实务、财政、金融和保险等方向。(4)基本技能实验室:以统计分析、数据处理软件为基础,侧重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主要对经济类以及学校文科类学生的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常用软件进行培训,加强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为经济类学生的转型奠定基础。同时提高教师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为教学、科研服务。(5)网络技术实验室:提供全面技术支持[3]。

依托南开大学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心,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开展了多门精算实验课程,如寿险精算实务、非寿险精算、应用统计、灾因分析、经验生命表编制与分析、保险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定价理论、组合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等课程都分别开展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的教学反馈发现,对精算课程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专业理论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精算课程中引入实验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2.适时编写精算类课程的实验教材

2008年,在多年教学与科研的基础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在经济学院的组织下出版了南开大学经济类系列实验教材,其中有几本精算实验教材,如《寿险精算实务实验教程》、《利率衍生品定价》、《非寿险精算理论与实验》等。另外,还有其他系列实验教材,如《中国财产保险重大灾因分析报告》等,这些教材目前均已投入使用,而且教学反映效果较好。这些教材的特点主要是提供学生精算实验的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结论。但是,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自行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学习,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查找所需的软件实现方法的过程中学到解决精算问题的方法。这些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精算课程离不开实验,精算实验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实验教材是计算机软件和精算理论相配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吴岚.我国高等学校精算教育的现状和关注的问题[J].精算通讯,2003,(0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