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物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创新性思维,为什么要创新思维,江总书记讲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构建适合培养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
1、教师应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知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而不应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浇灭了那些刚刚燃起来的“创新的火花”。为此,需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观,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是有些错误的意见和想法,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
2、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性思维。
3、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到的,都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创新、自己去做;写、算、说等活动都是如此。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主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诱导、点拨,长此坚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大要素,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四个方面入手,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我们的创造思维就会时时充满活力,我们的创造实践就会硕果累累。
三、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中学物理解题方法有多种: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等效法、极端思维法、类比法、估算法、移植法、微元法、逆向法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使认识活动变得有序,可以把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创新不再“高不可攀”,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2、在实验中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只动手,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常常增补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例如在“摩擦力”一课的实验结束后,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拉动小木块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稳定?他们都是不是那么稳定。我又问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为木块的运动不够匀速,接着我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呢?在我的指导下有个同学提出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的方案,经过试验证明,这样做果然解决了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问题,这样一来既动手又动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有参与设计实验和提出实验新方法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有施展的机会,在上实验课时,除了让学生做课本要求做的实验外,我还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例如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让学生按课本提出的方法给装满红色水的玻璃瓶安上一个细玻璃管,用双手捂住玻璃瓶,瓶里水变热后,红水在玻璃管内向外移动。放开双手后,瓶里的红水变冷,红水又往回流。从而验证了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个学生举起小手说他想出了一个实验。我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表演。他拿起实验用的玻璃瓶,把瓶子上的玻璃管倒插入水槽中,再用双手捂住玻璃瓶,发现水中冒出了气泡。他小结说:“这说明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这时课堂上响起一阵鼓励的热烈掌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打破思维定势
一、设计“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问题是推动创新意识的动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首先,教师必须转化教学方法,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其次,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师知识。最后,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如:教学“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分组出题分组答,一组出题,让另一组回答。最后让同学们自己得出:第一条件必须是最简分数,分母分解质因数除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动脑、质疑,让课堂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是创新最好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有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创造性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引发创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对某一事物一经形成浓厚的兴趣就会以积极态度投入创造,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紧密结合起来,使创造性思维既有明确的指向性,又有意志努力渗入,创造的过程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例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给学生讲述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走在半路上,大家感到又累又渴,于是坐下来休息。这时,猴哥建议让猪八戒老弟去找个西瓜来解渴。猪八戒找回来了,可是怎样一个吃法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猴哥说:‘这样吧,我们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其中的一份,大家看如何?’八戒一听跳起来:‘不行,不行,西瓜是我找回来的,我要吃八分之一。’猴哥一听,哈哈大笑,立即切了八分之一的西瓜给八戒……”那么同学们想想看八戒到底是多吃了还是少吃了呢?从而导入新课: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教师教学生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代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动手动脑,自主发现一类事物的数学规律,让他们发生内心地感到:获取的数学知识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努力、积极地思考与交流、主动探索得到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说出已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利用课前(师)生所做平行四边形(纸教具),学生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有的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高剪下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沿高剪开,割补拼成一个长方形……思维活跃,方法各异,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创造的新知易于理解和记忆,在操作中培养了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允许他们“同中求异”,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在课堂的惊讶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
四、突破课外作业的封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法中组织作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倾向,如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只让学生做题演算,很少布置举实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作业。因此,一个人要有创造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摆脱传统思维习惯束缚的能力。教师要培养有创造意识的学生,首先不能囿于教材,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突破知识和智力的局限,创造性地设计开放性作业。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后,我只留一道复习题:妇女节到了,小明准备把平时积累的10元零用钱给妈妈买一束鲜花,花店里有玫瑰花8角一支,康乃馨5角一支,百合花1元5角一支。问题:
①如果买2支玫瑰花,3支康乃馨,1支百合花共多少钱?
②如果买3支玫瑰花,6支康乃馨,还剩多少钱?
③你认为在不超过10元的条件下,怎样搭配买三种花,看谁搭配得多?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训练逆向思维和辨证思维,以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思维向灵活性、多变性方向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培养 思维的独特性 逆向思维 辨证思维
文贵求异,思贵创新,作文教学应倡导学生“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新课程标准》中也“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做的却不尽人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最为突出的弊端是写作程式化,缺少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并引导学生写出创新型文章呢?
我以为,要想使中学生作文不人云亦云,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关键是在作文教学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多变性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写出新意,有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看待某一问题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进行多角度思考。这种灵活的思维方式的运用,能够打破作文封闭僵化的思维定势,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立意、选材的新天地。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构建一个想象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文:“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是,目前的作文教学,首先在写作过程上,就已经使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失去了施展的平台。
通常的作文训练过程是:命题辅导写作。在这几个环节中,只有“写作”一个环节由学生完成。很显然,这种作文教学法,教师牵着学生走,在某种程度上,教师限制并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束缚的状态。写作的主体地位已大大弱化。没有主动性,也就很难学会写作。更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自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失去了想象的空间。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比较科学合理的作文训练过程应是:命题写作点拨再写作。从这个作文写作过程来看,在命题之后,教师对具体的题目不作任何指导,由学生独立写作。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也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预留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也完全合乎新课标理念――自主写作。
2.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适时进行多角度训练
在平时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构思文章时,思维要多方推进,全方位思考。不为传统看法所左右,也不盲从他人。如我们提供给学生如下材料时,可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去确定不同的观点。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学生可多角度立意:
陈小姐的角度: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
司机的角度可正面立意为:一元钱事小,原则事大。
警察的角度可立意为:警察是最可爱的人。
乘客的角度可立意为: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等。
随后,让学生选择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适合自己的一个方面,写成完整的文章。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渐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而选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培养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即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发掘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得出新观点。如以“牵牛花”为写作对象,进行构思训练。学生大多会从“褒”的角度出发,赞美它勇于攀登有着向上进取的精神。而其他的角度一般很难想到。教师此时就要启发他们运用逆向思维,从“贬”的角度引发开去,如讽刺其攀登着绳索向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这样,多角度、全方位思维,可写的内容多了,文章的构思也就新颖得多了。又能给读者以出乎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启迪。
三、培养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
为了开拓学生思维的新天地,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训练学生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其积极的实用价值。但也应该注意,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对一些事物认识不全面,容易出偏差,说过头的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对一件事、一种观点,要以辨证的眼光去看。否则,有可能会走向反面。如“近墨者黑”这个问题,学生如果不辨证地去分析,就一定会认为:“近墨者一定黑。”这样,持其一端,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因而,在一定的条件下,“近墨者未必黑”,所以看问题不能片面化、绝对化,而应一分为二辨证地去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所以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辨证思想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创新思维
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总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黄金时期。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做好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引路人,在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尝试了各种策略,认识、尊重和推动了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性思维,能让他们积极思考,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一)环境渗透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语言活动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 如在纸偶活动《家里高兴的事》中利用区域为幼儿创设几个温馨的小家,幼儿戴上纸偶后在“家”中表演,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家中的许多布置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一些美好的回忆就涌现了幼儿的脑海,孩子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说,这样也让“家”的环境成了指导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我们还创设和追随流动的环境,支持孩子的表达表现。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把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是一道场景,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画面,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参与环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问引导策略,为幼儿拓展创新的思维。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否成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在设计每一个提问时,首先把幼儿放在主体的地位,注意向他们提出多样性、启发性和能激发他们想象的问题,发展孩子的创新性思维。
1、 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搜寻以往经验,激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的兴趣被诱发出来后,我们不失时机的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思维。如开展“让爱驻我家”的主题时,我们在语言区中,创设一些幼儿制作的全家福的照片图书,引导幼儿表达。刚开始孩子只会说“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等一些短句,而且人云亦云,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启发他们说:“这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你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做了些什么事情?”“你在公园里看到了些什么东西?”鼓励幼儿回忆,把做的事能用一小段话完整地说出来。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有许多孩子能用两、三句话把自己做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通过语言孩子们把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梳理,为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进行铺垫。
2、开放式的提问,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中班的孩子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予以表达与表现。而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可重复性。以语言和多媒体相结合,孩子们会看到具体的事物,甚至自己的所想马上会变成现实,并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当他们被某一现象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索欲望也特别强烈。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提出具体的,封闭的问题,还是会束缚幼儿表达表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的提问要“开放”,多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三)激励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基础。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并不时地鼓励、表扬幼儿新的想法,能极大地增进师幼间的感情,帮助幼儿获得创新的成功感。
(1)情景激励:即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在学习诗歌《家》时,我们从游戏方面挖掘语言的价值,创设情景来激励幼儿,给予充分的创新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坐成马蹄形的位置后,我们用泡沫小垫子做成的筛子往地上一扔,出现了海洋的图片,孩子们就会觉得既兴奋又好奇,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最敏捷,提出的问题也最多。教师敏感地抓住时机,让幼儿边玩边学,同时也为幼儿创设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竞争激励:即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如:在手偶表演《在幼儿园里》时,要求幼儿能表演一些有关自己生活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后让他们合作进行表演,然后评出表演的最好的一组加以鼓励,并说说他们想的哪些事与别人不一样,并好在什么地方,帮助幼儿体验到创新的成功,还激发了幼 儿积极的情感。
【关键词】培养 学生 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2-0089-01
学习本身只是一个过程,其目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培养能力。什么叫知识?什么叫能力?当你学到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才叫能力。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挫折,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便能享受到光明,素质得到了提高,这就是学习。
学生如何学与老师如何教一直都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而对于老师来说学习如何教学生,也可以看做是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所以我认为,中学的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六年多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应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 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一,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上和课后应养成观察的习惯,教师也应慢慢引导他们养成观察的习惯。因为观察是提出问题的前提。许多科学家的发明都来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学生,定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有了问题后才能进行探究活动。
第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科学学科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对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现在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还需重点培养思维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就是突破思维定势,从相反的、对立的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学生在独立思考时,会用正向性思维思考问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多为学生提供材料,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以避免一般思维中学生自发出现的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势。(2)发散思维的培养。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之,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富有条理,而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及新颖性。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已有的信息和认知结构,通过联想、想象,使思维达到一种独到的境界。
第三,自学能力的培养。教育局规定学生课外作业控制在1.5小时以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大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但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若没有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即使有了课余学习时间,也不会好好地利用,所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也很重要。教师可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浏览新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把问题写在草稿上,在课上适时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掌握自学的要领了。
二 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实验课上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上实验课时,一些学生习惯看别人做实验,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好,所以这时老师要鼓动学生多动手,即使学生做错了,也不能责骂,要耐心地指导。也可问他们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若有,一定要学生大胆地说出来。这样学生会越来越感到学习的乐趣,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探究。
第二,生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也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学中的事例也尽量取源于生活,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探索。
【摘 要】随着教学制度的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成为综合应用型人才。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老师如何在教学方面创新和做好总结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引言
社会的发展壮大需要教育质量来做保障,为了适应社会的形式所趋,高中教学方法在不断做调整,尤其是数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数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大,而且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尤其对与理科生而言更显得重要。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看世界、用逻辑的眼光看问题。而对于教师而言,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求教师本身会“教”,而且还要求“授人以渔”。目前,高中数学在授课形式上存在一些不足:(1)灌输式教学,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2)题海战术,以熟能生巧为目的,忽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3)知识性的数学教学,单纯的讲授有关本学科的知识,忽略与其他学科穿插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因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现代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是现代数学的教学目标,而数学恰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很好的学科,因此,如何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几点是我从事教学经验的感触。
首先,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让学生分析整合问题、比较题与题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并进行概括推理,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问题到理性问题的分析,最后整合为数学的问题来解决;引导学生从讲过的知识到新知识的过度过程,积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对问题进行比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强化联系指导,促进学生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了解概念,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培养对抽象问题具体化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最初判断的能力,不能犹豫不决,并且培养学生从判断到推理得出数学模型的思维过程上来,使学生认识到思维过程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思维方法,要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至关重要。精心设计思维感性材料,培养学生思维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巧妙安排和设计引导学生对感性问题的归纳总结,最后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教学的创新
有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也是教育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最近几年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就是很多大学都在研究如何创办应用型大学,把大学生培养成综合型的人才而不再是纯理论性的人才,我认为这需要在初高中阶段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到大学学习过程中,经过大学老师的指引才就能很快蜕变为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让老师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主动积极的热爱学习。教师还要从教学思维上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抛开对权威的束缚,学会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授课过程是“给予”和“被给予”的课堂活动,教师授课不能只注重把课本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在课本基础上知识延伸。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备课准备阶段。教师传授知识面的宽度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数学方面还是非数学方面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是有益的。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多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的学习提升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师授课阶段。教师在授课阶段,不能只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要灵活教学引导学生。现阶段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对学生进行“强灌输”教育,把数学理论灌输给大家,然后进行大量模拟训练,时间一长学生就产生厌烦情绪。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完课学生就按部就班的在下面做练习。我认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转变一下角色,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学习也同样如此,学生感兴趣,那么他就不用老师过于用心来督促,老师就是前方的灯塔来给学生指引方向。其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取代老师强迫性灌输知识。最后,要建立发散性思维模式,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可以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把数学的知识贯穿到各学科中,从中提取出数学模型。
4.小结
本文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老师如何在教学方面创新和做好总结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学方法,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经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玲,杨彬.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M].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4(2):62-64
[2]后敏,邓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M].科教导刊.2012.5(中)33-37
[3]赵文啸.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思考[M].教法新探
【作者简介】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就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过硬的教师素质是基础
政治课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要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不能为迎合学生兴趣而违反政治原则;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尤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政治课教师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要学习相关学科及自然科学知识,如财政、金融、税收和企业管理等,并关注其最新成果;要结合社会实际分析和回答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要涉及其他人文知识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知识结构要精深而广博;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政治课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在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如何驾驭好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如何把教学内容和创新思维培养结合起来,如何选材、创设情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当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对同一题目得出不同答案时如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寻求适合学生的探究方式,要促使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与模式,以一种创新和探究的眼光看待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提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这种心理就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而只有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在授课过程中,用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典故和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掌握新知的速度,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由于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又与现实结合很紧密,因此这方面兴趣的培养极其重要,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双方的理智和情感都处在和谐状态,为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完成创造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老师学会倾听、微笑和鼓励,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允许学生有自由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争辩,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与容纳不同见解。
四、学生的质疑是关键
古人曾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质疑即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反馈评价、扩大思维广度,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怀疑和不受权威结论的束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所具备的特点之一。创新思维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不被已有结论所束缚;二是不相信答案的唯一性;三是不屈从于专家学者的权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传统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推断的依据是否严谨,是否还可以完善,倡导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创新。
政治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每一章节、框题规定的具体学习内容设疑,鼓励学生尝试探讨。
五、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核心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创造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善于寻求与众不同的思维角度,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做到经验共享、发现自我、学会合作和学会做人,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在争辩中得到提高,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消疑解难,让学生在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主体参与的有效形式是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课每框、每单元都设计了探究活动,为学生探求新知提供了空间。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根本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脱离了实际的政治课教学是空洞的、枯燥的,更是缺乏生命力的,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政治课应当是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创新来源于实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在课外拓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各领域,对实际存在的某些重要社会现象或人们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访问。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展教材内容上没有的知识。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以课堂为阵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任秀芬《浅谈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黄文锦《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不要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与高不可攀,教育可以有所作为
《今日教育》:王老师,您好,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创造力只存在于少数天才身上,教育是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您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王竹立:这要看我们如何界定创新人才。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那些已经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确实不能单靠教育就能做到。因为要完成创新性成果,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如时间、机遇、环境、政策等,这些因素与个人内在的因素综合作用,才可能导致创新性成果的诞生。创新性成果诞生在哪里,诞生在什么时候,诞生在哪些人身上,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我们把创新人才界定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有可能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那么教育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创新人才是可以培养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想象力往往高于成人,而创造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只不过在以后的生活中,创造力被后天的经验与不恰当的教育给遮蔽了、压制了。当然我们承认创造力确有先天的差异,但只要我们教育得法,是可以将每个人身上原有的被遮蔽与压抑的创造力重新激发出来的;经过合适的训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正如我在《你没听过的创新思维课》一书扉页题词所说的那样:“思维的翅膀是天生的,但科学训练可以让你飞得更高更远”。
从创新思维课程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如创新思维的定义、原理、方法等这样的显性知识),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能够用语言、文字、符号等载体表达出来,这类知识是可以教的。虽然目前人类对创新思维的脑内过程与机制还了解得不够多,但也绝非一无所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对于具体创意的萌发与实现过程,则更多地与个人的经验、思维的类型、环境的因素、社会的氛围乃至机遇、意志和品质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个层面是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能达到的。其中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今日教育》:有人认为,不要把创新看得太“高大上”,创新也是有领域和层次之分的。在您看来,科学技术、医学、文学、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有何不同?新时代的创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王竹立:我完全同意不要把创新看得过于神秘与高不可攀。创新有大有小,不同领域的创新各有不同。天才人物可能做出改变人类与社会的大创新,我们普通人也可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做出自己的小创新、微创新。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小创新、微创新,积少成多,也可以变成大创新,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文学艺术领域的创新更需要想象力,更无拘无束,更能彰显创新者的个性;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除了新颖之外,更强调价值和实用性;教育介于两者之间。医学的创新很多来自实验或实践中的偶然发现。
创新者需要具有下列基本特质:强烈的创新意识;高度的自信;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好奇;坚韧不拔的精神。除此之外,今天的创新者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懂得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创新,还要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
并非知识越多越利于创新,拥有好奇心、想象力、个性化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
《今日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有的省市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苗子。您怎样看待这种合作?基础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王竹立:培养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都扼杀掉了,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搞没了,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再怎么努力也可能无济于事。人的思维在小的时候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等到成年已基本定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要。我赞同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孩子科学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但认为这样还不够。因为这种计划受惠的学生人数毕竟有限。我主张基础教育最应该做的是,好好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个性,好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让孩子对学习新东西感到厌倦与畏惧,不要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今日教育》:人们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印象通常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比较系统、扎实,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弱。扎实的基础知识真的会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吗?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
王竹立:确实如此。人们对知识与创新的关系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以为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创新。其实大量的研究表明,知识对于创新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完成一个创新作品,或实现某个创新目标,确实离不开大量的相关知识,但并不是f知识越多越好。因为学校里教的知识是前人的认知与经验的总结,是被专家学者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这些前人留下的东西有可能让我们产生思维定式,而定式思维恰恰是妨碍我们创新的最根本原因。在处理常规事物时,知识确实可以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办法;但如果遇到新事物时,我们还固守原有的知识,不能突破思维定式,就会阻碍创新的发生。这种时候,知识少一点也许反而障碍更小。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内行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外行反而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具有跨界的经历,创新大都发生在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研究表明,创新与正规教育水平的关系并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正比关系,而是呈钟形曲线(又称正态曲线,是一根两端低中间高的曲线)的关系。创新与知识在脑内是如何组织的,以及大脑如何利用知识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共性化知识结构对问题的解决与创新并不是最有利的,而以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个性化知识结构才更有利于创新。
有鉴于此,我认为基础教育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把知识本身看得过重,真正重要的是想问题的方法。教师千万不要满足于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与其让学生为记住某个知识点而学习,不如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顺带”学习某个知识来得有效。要允许学生犯错,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学生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二,不要让学生产生一个问题都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错误印象。要告诉学生,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式、多个正确答案。真理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激发创造力的秘诀之一是努力寻找第二个正确答案。
第三,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要敢于质疑,坚持独立思考。教学不要拘泥于教材与大纲,应该更加开放。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与知识,进行社会化交流与合作。处理好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碎片化学习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往往涉及最新的、最前沿的或真实的问题和信息,如何帮助学生将碎片化信息与知识整合起来,进行创造性重构,是网络时代学习与创新的关键。
第四,应鼓励跨学科学习。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才被人为地分成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解决真实问题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
第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不强求一律。今天的教育不再需要制造标准件,而应该培养具有不同的个性化知识体系、能独立思考与创造的创新性人才。
管理者和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今日教育》:很多人认为决定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考试招生制度。目前,国家高考、中考改革已经启动,您认为,这样的改革将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哪些影响?
王竹立:目前中考和高考招生制度确实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我们的招生制度还是采取标准化考试形式,还是以分数为唯一的录取指标,如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开放与多元,如何能培养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目前高考改革已开始启动,总的方向是对的,但步子太慢,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有限。今后应进一步推进改革,可先从改革考试试题开始,让考题更加灵活开放,更加贴近今天的生活实践,不再受教材和大纲局限,引导学生多从网络学习中获取信息与知识。试题开放了,教育教学也可能跟着开放了。
《今日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除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学者提出要在中小学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您认为中小学有没有必要开设创新思维课?
王竹立:我不反对为中小学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课程,但我觉得这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是为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部门领导开设创新思维课程,让他们了解创新思维原理与方法,这更加重要。如果老师自己的思维是保守的、不创新的,如何培养出能创新的学生?孩子本来天生就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很有必要,主要为了将他们被遮蔽和压抑的创造力重新释放出来。
《今日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少学校实施了科技教育,现在STEM教育、创客教育也在国内火热开展起来了,您认为,中小学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竹立: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将这一类教育变成另一种知识灌输与应试教育。据我观察,有些所谓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变成了科技知识的传授和科技作品的竞赛。比如,一些中小学创客教育,让孩子学习一种软件或硬件技术,然后依样画葫芦地制作一个3D打印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创意与思维训练;一些机器人大赛,更多的是比拼材料、金钱和技术,而不是思维与创意。真正的创意产生往往需要一种游戏心态,不能有过强的功利心。当然这种教育总比课堂上满堂灌效果要好,因为有动手实践。但毕竟这类活动参加的学生人数较少,偏重于科技领域,而且大都在课余时间,对传统教育的改变不大。创新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局限于具体课程具体领域,也不局限在科技领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创新,都应该创新。所以我主张首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只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师和管理者,才能惠及更广大的中小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常规课堂也变成创新课堂,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整个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需要自由、宽松、民主、合作的大环境
《今日教育》:从面向每一个学生培养创造力的角度来看,中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师能力等方面应该如何做出调整?
王竹立:第一,引进网络,让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进学校、进课堂。网络丰富的资源与信息,对形成开放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西蒙斯把知识分为硬知识和软知识。硬知识是指那些被专家学者结构化了的基础知识、经典知识,是写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里的知识;软知识是网络带来的尚未被专家学者结构化的知识。这类知识可能不系统、碎片化,而且良莠不齐,但它往往代表了新的信息、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领域。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产生了大量的软知识,如果我们不重视对软知识的甄别、学习和利用,我们就可能落后于时代。今天,学习与创新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已经允许人们一边学习,一边创新。为创新而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对学习的创新,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第二,课程融合,将一些相近或相关的课程组合成一批大的综合性课程、交叉性课程,这对孩子的创新思维与探索发现很有必要。
第三,增加文化艺术类课程的比重。文化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非常重要,激发创造力需要软性思维,而文化艺术对软性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软性思维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它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灵感与顿悟等,在创意的萌芽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属于硬思维,在创意产生之前和创意成型阶段非常重要。这两种思维分别代表了右脑和左脑的思维方式,对创新都必不可少。
第四,改革评价方式。不应以标准化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而应引进多元评价机制。尤其应该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思S能力、行为表现与实践作品而不是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今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诞生出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格外强烈。因此,给学生多提供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如在讲氢氧化铝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启迪思维。通过一层一层问题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例如:“雷雨为什么能促进家作物的生长?”“石灰岩洞的钟乳石、石笋等是怎样形成的”“钡盐有毒,为什么硫酸钡在医用上可作钡餐?”“烧鱼时为什么常常加一些食醋和白酒?”等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实验情境,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
显然这里指的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实验,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改进或根据化学知识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筋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才富有新意,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学化学实验一般要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节约、现象明显。而教材上有些实验存在明显不足,并非最佳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样的实验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带着评判的目光去思考、改进每一个实验,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例如:初中化学教材CO还原CuO的实验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将它点燃,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法的不足,然后提问,有没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CO 不损失的处理方法?学生们开动脑筋,想了好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将除去CO2的CO导气管重新通入玻璃管中去还原CuO,将CO循环使用。此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这样的思维方法一定要加以肯定。
(二)参与设计课堂实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许多实验的原始装置是原始性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分析一些演示实验装置的起源,并设计出新的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原始性创新意识。将现行的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与拉瓦锡当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装置联系分析,找出其相似性及变化趋势,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当年是如何发明制取气体装置,使其产生一种创造发明的愿望;分析启普发生器原理,启发学生动手设计、发明制取氢气的其他装置,教师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些装置让学生去制备氢气,能让学生尝到创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新意的演示实验,用以培养学生原始性创新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