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病虫害防治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虫害防治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虫害防治总结

第1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一、重点抓好近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往年进入10月份后,常见的病虫如刺蛾、杨树舟蛾大多进入结茧、化蛹阶段,但由于今年10月上旬温度仍偏高,落叶迟后,造成虫害食源充足,使为害重阳木的食叶性害虫重阳木锦斑蛾在我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为害。10月8日上午,在水源涵养林港西镇双津村段重阳木上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现场,经县站技术人员确认,系重阳木锦斑蛾为害,此虫暴发在__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下午站业务科即迅速向全县各乡镇林业养护社及有关单位下发了“林果病虫简报”。根据面上发生情况,10月10日下午,县农委林业科会同县林业站,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和有关单位参加的“重阳木锦斑蛾发生与防治”专题会议,会上布置各乡镇立即对本地区生态林内的重阳木进行调查,要求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并将调查、防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林业站。之后,我站业务科每天安排两辆车,分两组对全县重点区域生态林内重阳木上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及时督促各养护社及施工单位采取防治措施。

截至到10月16日,全县共调阳木面积4280亩,其中发生面积为2120亩,药剂防治面积达2680亩,防治效果90%以上。事后在我站业务人员踏田检查中,仍发现有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佳,有大量活虫的情况,于是,在10月19日又对全县有关单位发了“进一步加强重阳木锦斑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采取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控制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进一步为害。据报道,今年10月份发生重阳木锦斑蛾不尽在我县,上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该虫大暴发的情况。

从10月17日开始,根据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书面汇总情况,县林业站站长率领业务科、执法中队主要成员,会同县公益林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港东生态片林、庙镇种种生态片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施翘河段至西滩湿地段、东平林场、竖新镇新征村水源涵养林、陈家镇入岛通道林等重点生态林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对全县各病虫测报点设施配套、日常运作、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证明,我县绝大部分测报点运作正常。

二、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回顾今年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站从今年3月至10月,根据病虫的发生时段,基本上每天派技术人员到全县重点生态林,进行巡回监测,并在病虫高发的6至8月,有时每天分两组巡回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病虫监测,并将每天巡查情况做好台帐记录工作。至目前为止,我站有针对性地下发了14期“林果病虫简报”。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如何做到测报网络的全覆盖,在测报点建设上,我们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并通过自筹资金,从20__年的7个测报点增加到现有的50个病虫测报及监测点,大部分配备了测报灯或诱虫灯,并与每个点测报人员签订了“病虫测报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使我县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我站在今年7月26、27日两天,又对50个监测点的病虫监测员进行了“林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培训,专门聘请市农校和市站教授、专家进行讲课,并对防治机械的使用做现场操作指导。

三、目前我县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彻到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实践中来,往往等到虫害发生后再进行防治,造成防治工作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此次重阳木锦斑蛾的大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2、监测预报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迟后。虽然我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测报灯、捕虫网、放大镜及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

3、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监测人员。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尽靠县站4名专职植保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测报的需要,各乡镇也没有专职测报、监测人员,而且现有各测报点上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经费补贴少,影响了各测报点、监测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生态林经过2-3年的管护,林木生长较快,形成树高林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射程、大功率的喷雾器来进行药剂的防治工作,但我县目前只有几家单位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林业用喷雾器,大型喷雾器只有一台,还是市林业总站支持的(现存放在我站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在今次防治重阳木锦斑蛾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及养护社使用的都是农业用的小型手动喷雾机,将喷头用长竹竿挑着,两人搭档着喷药,远远不能适应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

5、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没有道路和水系,给有效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虫害,人走不进,水输不进,机运不进,就变得束手无策。

6、防治经费,特别是农药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财政拨发的经费是每亩50元(含化肥费),这远远不能满足病虫防治的需要(见“全县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表”)。

四、今后森防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生态林的大面积建设势必带进许多新的病虫种类;林木的生长使得病虫基数急剧累加;气候的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变化;树种的增加使主要、次要害虫交错更迭;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十分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我县必将暴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这次重阳木发生虫害就是对我县森防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警示。为搞好我县的森防工作,未雨绸缪,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建议:

1、组建一支森林病虫害专职监测队伍。我县现有生态林面积近10万亩,尽靠县站的4名植保人员负责监测全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非常不现实。因此,今年11月,打算在各乡镇林业养护社人员中选3-4名初中以上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考核筛选出1-2名,作为各养护社病虫监测的专职人员,负责本区域内面广量大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7年,在现有50个测报点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分布及树种配置情况,再增加30个病虫害监测 、测报点,并要求财政投资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达到监测、测报网络体系全覆盖。

3、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体系。一是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全年天气预报资料及历年各类病虫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年前对全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情况告知全县各有关单位;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前个月对下个月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作预测,提前让各养护社及相关单位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三是加强平时监测巡查及虫害发生信息收集工作,发现病虫害即“林果病虫简报”。

4、为有效监督各相关单位在收到“林果病虫简报”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喷药后的防治效果,明年开始对全县面上防治情况作跟踪调查,并“__森林简报”,通告相关信息。

5、防治药液建议由县公益林办集中采购、分发,一是控制部分单位为减少防治经费而使用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避免经费分散,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治经费,并建议我县公益林将防治药液经费提高到每亩100元。

6、建议政府为各养护社配备必需的防治设备。

7、建议结合07年公益林的间伐,在大型生态林中开辟一条3米左右宽的通道,便于日后的防火治虫工作开展。

8、根据虫害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建议在造林设计,上采取纯混交林或小块混交林的模式,以减少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危害的威胁。

第2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河南三门峡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林业安全中一项重大工程,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之大、范围之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林业部门和相关林业安全研究专家重视的问题,如何有效、快速地降低森林病虫害,最大程度地减少林业损失,已成为各省市林业部门的共识[1]。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的研究,总结出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相关经验,以为林业地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近年来,随着生态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各级林业部门的科学防治和统筹安全是密不可分的。森林病虫害覆盖率降低、无虫害面积大幅度的增加,生态科技和生物科技在防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我国在防治森林林业灾害方面取得的成绩[2]。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防治工作中,缺少人工释放的天敌生物种群持续存在和活动的生态学动态证据;生物科技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而不是食物网络的关系;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现有的办法还不多,与国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经验上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国际间合作,推广防治经验。

2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2.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准则,预防是关键,治理是手段[3]。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生物平衡,三门峡市制定了合理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的应急预案,通过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除虫和预防相结合、防治与营造生态林相结合的原则,获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三门峡市共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5 753.33 hm2,挽回各类经济损失逾亿元。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针,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加强了对其区域内的林业安全体系的监测。该市所有林区分片分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针对不同林区的特点,政府还进行了指导性的区分和政策引导工作,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对该区的森林治理工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结合三门峡市的防治经验可以看出,只有加强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做到群防群治,分清治理重点,划清防治和治理的责任区域,才能保证林业安全,更好地将预防和治理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之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森林病虫害的危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持久、长期的工作,其政策性强、工作面大,还涉及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集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林业部门行为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求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走群防群治的道路。

2.2突出防治重点,做好定点、定时监测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加强实时监测、实地监测[4]。结合三门峡市的防治策略,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市林业部门切实做到了重点布控、分布实施、科学监测3项工作。为了切实加强森林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三门峡市及时组织实施疫情监测调查,全市所有林区设立监测点,对松林和旅游林区虫害进行了全面普查和取样分析,同时各级林业部门加强对三门峡市各旅游景点的常年定点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定点林业监测员在监测中发现林木枯死的情况时,应立即取样送上级林业科技部门检验,发现重大的危险性病害后,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组织的调查培训,并立即对全区松林进行危险性病虫害普查。根据松树危险性病害除治与预防方案要求,全面加强危险性病虫的监测普查工作,实行定点监测、定期巡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彻底除治。同时,结合全市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形势,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定期举行林业专家进行会商,调整和优化防治方案,通过汇总全市不同监测区域的统计数据,确定防治的区域重点和措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把握科学的防治和监测重点,全区森林病虫害覆盖率逐年大幅地下降,有效防治林面积上升,林业生态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科学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除了正确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外,还要充分把握防治重点,掌握生物病虫害防治规律,才能充分解决防治中的各类难题,做好林业安全工作。

2.3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切实做好检疫检查工作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由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密度大,工作要求高,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客观上都对资金和技术提出了要求[5-6]。在深入了解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三门峡市通过不断研究,总结出先进的除治、预防手段,这些宝贵的经验正是基于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有效整合,科技手段的运用提升了预治水平和成效。三门峡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对防治体系的投入和防治科技的引进,采取国际先进的防治灭虫措施。2006年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引进飞机进行大片林区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资金和科技稳步投入的基础上,林木的检疫检查工作也是防治重点,三门峡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对其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松林进行严格封锁,规定不准调运。为了杜绝危险性病虫害人为传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发现问题或可疑问题应及时处理和上报。同时,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贯彻林业检疫检查条例,加强定期的林木检查,检疫人员到义务植树基地开展造林苗木检疫与复检,截至2009年,全市共检疫、复检苗木20余万株。检疫检查工作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首要环节,三门峡市林业部门对此十分重视,除了落实林区检疫检查各项方针和举措,还致力于加强全市森防检疫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检疫防范能力。坚持措施得力、政策指导相结合的方针,三门峡市的检疫检查工作取得了进步,良好的检疫检查系统确保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阶段性成功。

3参考文献

[1] 武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J].科技资讯,2007(25):145.

[2] 连永喆.谈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4):202.

[3] 张淑萍,才奇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164.

[4] 李贺,麻雪楠.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控制对策[J].民营科技,2009(1):90.

第3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 植物病虫害;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42-01

自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植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而新型病虫害也在逐渐增加。由于部分杀虫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且未进行更换,使得部分病虫害对于该杀虫杀菌剂的抵抗性越来越强,致使一旦发生病虫害,则极易引起严重的损失[1]。在植物病虫害中所应用的防治方法有多种,例如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耕作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现对其防治要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 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农药的科学使用缺乏认识

由于农民未能充分了解所应用农药的特点与性质,导致农民在面对植物病虫害时采取见药就用的错误做法。农民未能针对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农药,因此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个别农民在见识到某种农药的杀虫效果后,便习惯于对植物应用同一种农药,在发现药物效果渐渐下降后,则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使得病虫害对该农药产生了抗体,减低了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一些农民由于未能对农药有充分的认识,具有“农药毒性越高,防治效果越佳”的错误想法,在使用期间不遵循用药标准,乱用高毒性农药,导致植物死亡。少数农民在植物防治上,将多种农药联合应用,导致农药原本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受到了影响,例如乐果与石硫合剂联合应用,由于两者的酸碱值差异,使得2种农药的效用被分解,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1.2 对病虫害认识不足

现阶段,植物病虫害具有多种类型,特别是保护地植物,高温、高湿环境等均利于植物病虫害的发展,而农民由于对病虫害认识不足,在病虫害发生时,无法正确区分病虫害的类型,更谈不上正确用药。

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保护环境,还可减少农药残留。但是不少农民过于依赖化学防治,且用药缺乏合理性,既达不到防治效果,还污染了环境。

2 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2.1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站点

相关部门应及早构建病虫害预报站点,加强对病虫害的全面调查,正确的防治情报,给予广大农民及时的指导。此外,应加强研究病虫害的预测技术、防治技术等,总结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2 组织技术培训

农民对于农药、病虫害等的认识不足是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主观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如农技部门、植保部门等)应结合当地的病虫害类型,组织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使农民对于当地的病虫害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以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3 积极宣传其他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多是应用生化制剂、微生物农药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从而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人畜。现阶段,在植物种植中所宣传推广的生物防治技术有多种,例如抗生素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虫治虫等。

(2)农业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是指通过采取农业措施(如间作套种、轮作倒茬、清洁田园、中耕除草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通过此类措施可改善田园的环境,使病虫难以生存,在根本上对病虫的发展进行控制。此外,在病虫害防治中应尽可能对物理措施善加利用,如机械捕捉害虫、性诱剂诱杀、色彩诱杀以及灯光诱杀等。

(3)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通过化学农药防治时,在应用农药时需对以下要求严格遵循[2]:一是在用药时,应结合病虫害类型而选择相应的农药,通过对症下药而预防误用农药的时间,达到防治目的;二是掌握好对植物的防治时期,密切关注植保部门在病虫害方面的情报,并结合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环境状况等,合理用药;三是用药过程中,注意控制好农药的剂量以及用药频率,防止病虫对农药产生抵抗性。

(4)注重对病虫害的预防。采取栽培措施促壮植物,将植物抗病性提高后采取喷药防护措施,防治病菌的入侵。对于已受到病虫害损害的植物,则结合其损害情况(例如损害部位、损害程度、发生范围等),对植物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喷施生物药剂或化学药剂、浇灌、诱捕、人工摘、人工修剪等)进行控制[3-4]。例如:人工摘除植物中病烂部位以及虫果等;人工挖出在地下的病虫,并剪除受到损害的枝梢;人工刮清枝干表面的虫体、烂皮、蛹卵等。

(5)性信息干扰。该方法通过提取鳞翅目害虫的性信息素,并进行人工合成,将其施放在植物中,从而对鳞翅目害虫造成干扰,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5]。

3 参考文献

[1] 陈亮亮.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林业勘查设计,2011(1):94.

[2] 范忠赞.浅谈如何有效加强对植物病虫害防治[J].吉林农业,2011(4):122.

[3] 胡爱军.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200,313.

第4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林业防虫害;技术措施;分析

【引言】:

在林业管理过程中,虫害的防治是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也是重点工作,只有对林业范围的树木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够让林业管理工作更顺利的展开。为此本文针对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解说,简单的介绍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详细的阐述了相应的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林业虫害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

1林业虫害形成的根源

林业虫害形成的根源较多,为了更好地有效的加强对其防治,应对其形成的根源进行分析:一是现代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林木资源旺盛的需求,导致大量天然林被砍伐的同时又大量种植人工林,使得天然林数量正在逐渐锐减,而人工林数量则在迅速增加。二是人工林自身在虫害防御能力上较差,经常出现被虫害侵害的情况,使得林业资源饱受虫害的困扰。三是在加大人工林种植面积的同时,并没有针对性的强化林业管理,林种的单一性引发的环境虫害的徒长,导致林业虫害较为猖獗。四是在人工林营林过程中不按照要求使用农药,导致林业周边的有益生物被大量杀死,进而导致虫害防治受到影响。五是虫害自身的繁殖速度较快,且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进而使得虫害防治经常出现反弹的情况。

2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被应用到林业管理中,但是从目前我国林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的发挥。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人们对于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不足。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防治工作缺少明确的认识,从而导致相关的防治技术手段不能得到全面应用;二是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缺少专业的工作经验。目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大都缺乏工作经验,因此不能熟练掌握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大大降低了林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三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目前大多数林业企业都是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不但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还限制了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发挥。

3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3.1基础防治

在林业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进入林区新树苗进行基础的虫害防治,这样就能够在根源对树苗进行管理,而且还需要在新树苗进行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监督,查看该区域是否存在虫害的潜在危险,并对栽培的区域进行土壤检测,若是土壤中存在虫害危险或是存在虫害滋生环境,就需要对该地区进行大范围的除菌和消毒,确保栽培的环境和质量。再者,针对虫害基础防治也要注意在新树苗的挑选上,应该注重树苗的枝叶以及根部,还有就在树苗栽种之后,需对周边进行杂草的清洗,若是发现虫害就应该进行彻底的清除。

3.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者其他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在有效地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主要的生物防治技术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防治。比如在林间引进一些天敌昆虫,有效地降低和控制病虫害,维持林间的生态平衡,实现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是引进益鸟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可以在森林中建立鸟巢,吸引和引进啄木鸟、灰喜鹊、山雀等防治病虫害的益鸟,从而实现病虫害的防治。还有一种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有害病虫的防治可以很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营林方式或者进行抗虫品种的培育等。

3.3化学防治

所谓的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林区范围内的树木进行虫害的预防,这些预防的化学药品多数都是天然物质和生物药品,不会对林区内部的环境产生影响。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利用涂抹的方式对感染的树木进行处理,并且对涂抹的位置进行包扎,这样就能够保证药物的发挥。其中化学防治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挑战,因为工作量比较大,而且工作的环境也非常的恶劣,所以,化学防治虫害一般都是针对林区的珍贵品种进行的。再者,就是针对林区进行化学喷雾,将预防虫害的药物喷洒在植物的表面,这样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唯一的缺陷就是因为长时间喷射同一种药物,导致很多树木对其有了抗药性,所以防御的效果一般。

3.4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即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达到对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一种纯天然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光、电及声波等物理现象,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比如对已感染过虫害的林木采用高温杀毒的方式,消灭害虫及病菌,以避免害虫的扩散与传播。物理防治可确保虫害根除或消失,相对其他防治措施,副作用较小且不会对物种及生态平衡产生破坏,应在防治与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和推广。

3.5做好林业检查

林业部门应当落实自身的监督职能,首先仔细检查当地木材加工厂中木材的情况,并通过建立检测台账的方式来对林业产地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为了防止病虫害通过外部渠道入侵林业中,导致病虫害的爆发,还要仔细检查加工完成的木制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积极学习先进的防治技术,并提高林木的检验水平,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并隔离和控制检查出来的病虫害,防止疫情传播到我国林业中。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林业防虫害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切实注重问题与教训的总结,并切实注重林业虫害监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创新虫害防治技术,并对现有的林业虫害防治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林业虫害防治成效提升和优化,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一、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植被综合抗病、减灾能力逐渐减弱,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植物病虫害呈蔓延和暴发的趋势,使我市的病虫害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如:20__年,白杨透翅蛾和杨干象蔓延成灾,使我市哈平路、机场路两侧的行道杨树以及许多苗圃的杨树大面积死亡;20__-20__年,弱寄生菌大范围侵染,引发了我市部分地区杨柳腐烂病传染严重,大量的杨树和柳树成片死亡;20__年,光肩星天牛的大量入侵,使我市95%的当家树种――糖槭濒临灭绝,中央大街两侧尤为严重,不得不进行重新栽植……。以上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危害了我市生态安全,影响我市园林城市的建设进程,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前,国家和地方的病虫害防治立法都集中在森林植物方面,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立法尚属空白。由于缺乏法律的支持、引导以及相应的操作规范,给我市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的保护,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促进我市生态安全和园林城市的建设,今年上半年,在市城管局相关同志的配合下,分别深入到园林植物检疫机构、各大苗圃基地以及病虫害高发区等地进行调研,查阅并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意见等方式,基本上理清了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几大难题:

(一)园林植物检疫对象不明确的问题。

植物检疫对象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一定时期国际、国内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情况和本国、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经一定程序制定、禁止传播的危害植物的病、虫、杂草。每隔几年,林业部就会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林业部《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确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国这几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我国植物检疫对象,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植物种类差别较大,对园林植物种类与栽植情况、病虫害防治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国家公布的植物检疫对象范围,不能完全涵盖我市病虫害的种类,也不能完全满足我市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方面行政管理缺乏依据,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罚措施。

国务院《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对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检疫作了系统的规定,授权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植物的检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然而,在我市行政机构的职责分工上,林业主管部门和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我市森林植物和园林植物的具体工作,这样,就产生了国家法规与地方具体情况的差异,使近几年我市大量调运的园林植物没有经过检疫,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没有及时到位,以致大量病虫害泛滥,树木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我市园林城市的建设。

(三)关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测报不及时准确的问题。

病虫害发生、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且与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然而过去一段时间,我市的建设中心多放在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建设项目上,没有把园林绿化建设提上日程,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配建、还建绿地等基础工程逐步开展,大量树木、草地使我市绿地的覆盖率直线攀升,但是随着而来的,由于病虫害的侵入和传播,大量绿地、树木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我市这几年的绿化成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病虫害测报不及时,测报不够准确,测报力度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绿地面积的需要。预测预报的目的就是通过长期的调查,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加以预测,以达到彻底预防的目的,前几年,我市没有独立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机构,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也只是由其他部门代为进行,没有专业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病虫害预报预测的技术更达不到要求的标准,严重影响了我市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第二、没有及时、有效的对病虫害进行除治。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责任不确定以及除治不到位的问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对象一旦在我市传播、蔓延,将会给我市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严重的后患,因此对已传入并发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尽快予以封锁、铲除,以保护我市生态安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诿,不履行病虫害防治责任的情况,许多树木出现病虫害时,找不到明确的防治责任人,种植单位推给养护单位,养护单位又推给主管部门,耽误了病虫害防治的时间,加大了病虫害传染、蔓延的危险。第二,病虫害发生时没有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除治方式和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使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二、对于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对于上述调研过程中遇到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在认真分析总结几种情况,结合具体工作的实践,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意见:

(一)科学、合理的确定我市园林植物检疫对象。为了适应我市地理、气候特点和园林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更好的做好我市园林植物检疫工作,第一步就是应当确定好我市园林植物检疫对象。具体来说,我市园林植物检疫对象应到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国家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几年内全国发生病虫害的规律和状况,合理确定并定期公布的植物检疫对象;第二,我省根据本省地理与气候实际特点,园林植物种类与栽植情况等确定的补充检疫对象;第三,我市根据本市地域与气候特点,园林植物种类与栽植情况,近几年本市范围内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为保护本市园林植物所确定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此外,为了更好的防止检疫对象的传播和蔓延,市园林检疫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市确定并公布的园林植物检疫对象实施检疫,不得擅自改变检疫对象的范围;发现检疫对 象时,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消杀。

(二)鉴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如何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做好下列工作:第一,根据我市地理、气候、园林植物种类以及生长状况等,确定我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对象和测报方法。第二,根据需要,设立我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具体负责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监测点,病虫害的调查与监测,情况分析和上报以及短、中期预报、警报等工作,以保证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第三,不断更新病虫害预测预报的设施和设备,学习外地先进技术和先进方式,培养、引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做好具体的工作。

(三)科学划分林业部门与园林部门的责任分工,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前几年,我市出台了《__市城市绿化条例》,对我市园林绿化工作作了系统的规范,并规定了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做好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预测工作,以此授权市城管局负责建成区内园林植物的产地检疫。同时,市城管局成立园林动植物检疫站,具体承担起了我市园林植物的检疫工作,并且《__市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办法》中,也对市园林动植物检疫站负责我市园林植物的产地检疫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并且对于未经过检疫擅自栽植园林植物,防治责任人未按规定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除治,伪造、涂改、买卖、转让园林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等行为规定了必要的行政处罚。

第6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概述及原因探析

1.1 特点

通过总结分析,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面积逐年递增,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②顽固难治,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③重大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出现,对林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潜在威胁巨大;④防治难度加大,经济林危害损失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进程。

1.2 原因

探析林业病虫害发生不断加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据科学统计,我国人工林面积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35%,而植造的人工林又大都为单一树种、结构简单的纯林,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诱发病虫害。事实证明,病虫害发生面积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呈同步增长的正相趋势。②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天然林整体数量、质量呈现下滑趋势,森林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也是病虫害的发生与不断猖獗的重要原因。③国际间林木检疫方面的问题,导致许多有害生物如,美国白鹅、松针褐斑病等最初传入国内,人为活动也是加剧国内重大病虫害的迅速传播、疫区扩大的重要原因。④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大量天敌被杀害。⑤监测虫害不及时,防治手段跟不上,相关人员没有从自我开始重视预防为主的防治理念。

2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加强生态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基本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培育健康森林,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不仅能增加林农收入,而且能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助推林业产业发展。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现阶段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问题

①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薄弱,还不完全具备及时准确的掌握虫情并预报的能力;②病虫防治手段落后,缺乏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现实中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③林业建造、管理培育、规划等部门间缺乏协调,缺乏强有效的预防监测机制,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④检疫工作问题,检疫跟不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未有效控制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致使蔓延;⑤防治投资力度不够,经费短缺,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防害抗灾能力低。

3.2 对策

3.2.1 森林建造、培育、管理方面。森林植造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抗病虫力强的树种,植物配置乔、灌、草结合,植物种类要保持多样性,避免单一结构、单一树种,增强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抗性能力;加强育苗消毒处理;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增加天敌数量,减少人、畜对植被的破坏,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保护好害虫天敌;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林,禁止乱砍乱伐、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

3.2.2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检疫工作。坚持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完善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对辖区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气象气候等状况全面掌控,确保前期森林病虫害动态预测预报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做到早发现、早除治。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3.2.3 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提倡生物、物理等手段治理。坚持林业生态科学发展,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对病虫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严禁不合理的农药使用,提倡利用微生物、天敌昆虫、益鸟、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防治。加大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利用光、温度、生物物理技术、放射能和电离辐射、人工和使用器械机具捕杀等手段进行防治。

3.2.4 增加经费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领导。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来完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中,明确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

第7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对策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防治效果较差,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果农注意,使果园少生病虫,丰产创收。

1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果农才发现,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1]。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1次药。有的果农一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用药无针对性,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三是治疗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喷药。2009年春,在鲁山县巨峰葡萄基地,种植户发现即要开花的葡萄有霜霉病,便及时喷洒了农药;几天后,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果农以为控制住了病害,不再用药。一场小雨后,霜霉病感染果穗,尽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但导致严重减产。按照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做法。

2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因此,要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2]。

3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4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2年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5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3]。

6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4]。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7参考文献

[1] 刘建敏.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2008(4):237-238.

[2] 曹涤环.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J].湖南林业,2009(12):32.

第8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选择我国某些农作物种植示范园区为研究地点,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护技术来进行农作物种植试验,具体包括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生物导弹”以及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然后对相应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2 方法

1.2.1 稻田养鸭技术

顾名思义,稻田养鸭技术就是在种植稻田的区域内放养鸭子,借助鸭子来觅食稻田内的各种昆虫、杂草,同时也可以借助鸭子的走动来减轻水生杂草的生长,刺激水稻根系的生长,尤其适用于螟虫、稻飞虱以及叶蝉等病虫草害为主。该种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适用于那些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内。在本次试验中,在某地的66.7hm2稻田内采用了稻田养鸭技术。从5月份上旬时期开始,在水稻插秧之后的1周时间后,按照10只/667m2的放养密度来放养一些日龄为1~2周的雏鸭。在7月下旬,可以收回鸭子,必要的时候可以添加辅助饲料来加快鸭子的生长,同时需要随着鸭子的生长来逐步减少辅助饲料喂养的次数。待到8月份之后,即可进行田间水稻种植情况检查工作。

1.2.2 性诱剂防治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诱杀农作物害虫的雄娥来降低害虫繁殖概率,减少其后代对农作物造成的持续性损害。一方面,针对二化螟的性诱剂防治技术的试验田应用而言,在二化螟处于主害代蛾期间,需要将内置有1个诱芯的诱捕器在每667m2范围内搁置1个,总共搁置20个,病虫害的防控面积可达到1.33hm2。

1.2.3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

在某地的粮油高产示范种植基底中,通过引入40盏太阳能杀虫灯来对试验区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行研究。

1.2.4 “生物导弹”防治技术

为了诱杀农作物试验区中存在的玉米螟虫害,可以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内安装100个“生物导弹”,以更好地监测玉米螟的实际情况;在玉米的抽雄期间,一代玉米螟为发展高峰期,此时通过采用“生物导弹”防治技术来进行防治。与此同时,除了没有采用“生物导弹”防治技术之外,在另一个同样区域同样面积的试验田中进行种植作业。

1.2.5 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

目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中的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主要是采用春雷霉、广苏云金杆菌以及井冈霉素等生物农业防治病虫害技术等也可以具有很强的防治效果;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则是通过监测、筛选和推广那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致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和效果。

2 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后的防治结果如下:稻田养鸭技术的控草害率可达98.5%,对稻纵卷叶螟与稻飞虱的控虫率分别可达22.8%和25.6%;性诱剂防治技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可达88.3%,而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是非常理想,30个诱捕器中仅有3个扑捉到害虫,并且每个诱捕器中均仅有1头稻纵卷叶螟;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在设置有太阳能杀虫灯的水稻试验田中,其中的40盏太阳能杀虫灯可以实现对高达59种(7个目)农作物害虫的防治,每667m2范围内的产量达到625kg,这相较于未查杀水稻种植总量的581kg比较大,尤其适用于二化螟、水稻飞虱、金龟子类、大/小猿叶虫和哭楼等病虫害的防治,而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诱杀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该种技术的相应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以值得在当前的应用中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生物导弹”对于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在投放640枚生物导弹之后,实际的控害面积达到了13.3hm2,在玉米抽雄期间,示范区的受害玉米植株率最高可达31.0%,对照试验区的病株率高达75.1%,防控率可达53.4%,尤其是在玉米的成熟期更为明显;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也具有很强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运用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药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来实现病虫害防治与生态保护二者的有效平衡,避免因病虫害的防治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利于显著提升我国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我国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2]。与此同时,绿色防控技术同样具有防控时间长、效果慢等特点,所以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当前我国还缺乏关于绿色防控的标准调查法,尤其是无法进行长期效益的调查和统计,如水稻本身的产量就需要依赖各种科学技术的促进,但是绿色防控试验却具有传统病虫害防治技术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但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防治技术,其无法替代化学防治的地位,但是可以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次数。另外,绿色防控技术在现阶段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归属于植保技术,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财政投入和推广费用,所以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科研费用[3]。

总之,绿色防控技术种类比较多,涵盖了稻田养鸭技术、性诱剂防治技术、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技术、“生物导弹”以及生物农药技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技术等,并且不同的病虫害防控技术的防控对象、范围等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技术来进行治理,从而全面确保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值得在农业种植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肖哓华,刘春.秀山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J].植物医生,2014,18(2):38-39.

第9篇:病虫害防治总结范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方法

1我国林业病虫害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林业病虫害防治。对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当地政府及国家的共同关注下,通过人民群众和林业部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林业资源保护设施获得了极大的加强,可是因为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仍然不容乐观、形势严峻,不少棘手、非常紧迫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通过长期的观察,我国林业病虫害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1地域广泛性

林业病虫害出现时,一般都不是局部的,一个地区的病虫害影响面积就可达到十几万亩,还有我国林业种植存在集中的特点,若在林区内所种植的还是单一树种。这样的话病虫的传播速度可极为迅速。因为多年来造林树种单一,北方气温还渐渐升高,导致害虫越冬死亡率变得越来越低。致使我国这些年出现病虫害的森林面积的年年攀升,当前林业病虫害的控制工作还受到技术、资金和人力的影响,使防控难度得到加大。

1.2不确定性

林业病虫害的不确定性就是它不好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虫害的出现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在出现前无法预测。我国幅员广阔,病害情况时有出现,林业部门无法做到检测的全覆盖。此外,造成我国林业病虫害的害虫种类有很多品种,每一种病虫的防治措施会各不相同,故无法做到预防的全面性。从以上两点来看,林业病虫害的出现就无法回避了。

1.3物种进化速度快

从近年看,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研制成功不少杀虫药物,让之前不少难防治、危害大的病虫害都得到了有效防控。可是,也因而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了隐患。所谓的隐患,就是指生物在不断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它抵抗力和适应力都将持续增强,抗药性逐渐变强,这会对控制林业病虫害是非常致命的。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1分类防控

提升宣传工作,明确“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增强群众基础安全意识,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法制化、标准化、科学化。防治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应按照林分或林种类型、受害等级和病情调查结果,对于主要次期性病虫害,分类实施,总结之前做得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的执行方案,并认真执行。评估和分析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出现发展趋势,设计有关的防治方案,并按照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全年防治方法,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2.2加强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次期性和常发性病虫害,特别是冰冻雪灾能改变林分环境,之前那些一般或次要的病虫害,特别是次期性病虫害极易转移为主要种类。所以,应对不同林分或林种类型、受害等级,明确固定样地,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出现发展趋势。尤其是应提升供电线路沿线和疫区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人工地面调查和害虫信息素诱集为主。

2.3具体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3.1育苗方法防治病虫害。使用杂交的方法应选取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培育良种壮苗,不但速生还可抗病虫,此为林木丰产速生的基础。对用做育苗的圃地进行土壤处理,或农、苗轮作能够降低病虫侵害。适当控制和合理密植播种期,也能够防控个别病虫害。提高苗木的抚育管理,能够打造不利于病虫发生而有利于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进而提升苗木的抗病虫能力。此为育苗中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方法。

2.3.2造林方法防治病虫害。从丰产栽培及造林调查规划时候起。对造林类型的确定和树种的采选应该考虑到病虫害出现的可能性。混交林内各树种相互阻隔,也能够控制病虫害的扩散蔓延和传播。

2.3.3育林方法防治病虫害。幼林抚育问伐对防止林木病害有极大作用,还有合理修枝能控制引发木材害虫或腐朽的为害。?

2.3.4成林抚育方法防治病虫害。成林抚育要按照不同时期特点实施适宜的卫生伐和抚育伐,除掉风折木、风倒木、枯立木、濒死木以及有严重机械损伤、次期害虫和立木腐朽菌的林木,来避免病虫的扩散。成熟林一定要马上进行采伐。采用合理的采伐方式,处理好采伐痕迹,控制害虫突然蔓延、上升。

3加大工程治理与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