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教学的原则

第1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幼儿;多媒体;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辅助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知理论基础

Richard E Mayer提出多媒体认知学习的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双通道假设,指人们对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的材料拥有单独的信息加工通道。当信息呈现给眼睛时,信息接收者在视觉通道加工信息,当信息呈现给耳朵时,信息在听觉通道被加工;第二,容量有限假设,人们在每个通道上一次加工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当呈现一个插图或动画时,任一时间内学习者能够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表象只是少数,记忆广度的测验告诉我们个体平均记忆广度相当小,大约是7+2个组块。第三,主动加工假设,人们对他们经验建立起一致的心理表征会主动参与认知加工,这个过程包括形成注意、组织新进入的信息和将新进入的信息与其他知识进行整合。Mayer通过九组实验证明了学习保持的多媒体效应,即学习者学习文本和插图或解说和动画时所取得言语形式的学习保持成绩比他们学习只有文本和解说时更好。学习保持的多媒体效应就是指当学习者学习既有语词又有画面的学习材料时,他们在问题解决、迁移测验中表现的比他们单独学习词语时要好。[1]Mayer通过假设和实验的方式告诉了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设计及使用教辅材料方面应注意的事项,这些细节也许我们没有注意,但是他们的影响确实存在,一次优秀的教学活动与幼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材料、课堂组织实施都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不过关都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英语学习的基础

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这表明主要依赖于事物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具有直观形象性,这种使得幼儿学习语言必须依赖具体实物,动作和情景等。因此,幼儿是通过直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或具体的情景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这种形象的思维方式也使幼儿语言学习变得自然,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语言。Michacl.H.long&D.Larsen- Freeman 的研究认为:人一生中有段固定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更易习得语言,这一时期与神经心理学家的“侧化期”基本吻合,但这一关键期在11-12岁便结束了。而之前,0-6岁时幼儿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有形成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2]幼儿期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应让幼儿在一开始就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幼儿最先学会的是“听”,然后才学会说话、阅读和书写。

幼儿语言学习的动机是亲和动机,主要是是指学习者处于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能够适应这一语言环境,尽快成为该语言群体的一员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最终达到提高自我群体中的地位,实现自我。[3]例如,幼儿学习母语关系到他们生存和生活,这也是幼儿融入人类社会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需要,这就是亲和动机。幼儿的立性较差,在家他们需要依恋父母,在幼儿园他们主要依恋教师和他们的集体,他们需要从父母、教师、同伴那里获得安全感。当幼儿处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时,为了不失去原有的安全感,他们会主动地参与新的语言环境,并努力去掌握新的语言规则,以求达到沟通与亲和的需要。他们不会把第二语言的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任务,而是将它当作参与游戏活动以及获得爱、安全感、满足需要和得到奖赏的一种工作方式。

二、多媒体辅助幼儿英语教学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认知原则(Multimedia Principles)

多媒体认知原则: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呈现的学习效果好。[4]当画面和语词材料都以视觉形式呈现(如动画或文本)时,听觉/言语通道闲置而视觉/图像通道则过度负荷。当语词以听觉的形式呈现时,人们就可以在听觉/言语通道加工它们,而视觉/图像通道则可以只用来加工画面。[5]温故而知新,一种东西在你的面前出现的次数多了自然可以记得,图片和文字信息是对同种内容的不同的呈现,虽然是一种重复,但又不单调,自然可达到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从信息传递的理论上考虑人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来自图像的信息,而不是文字信息。所以人对图片信息的理解能力也决定了其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论基础:当语词和画面共同呈现时,学习者有机会形成言语和图像的心理模型并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当只呈现语词时,学习者虽能建立言语心理模型,但难以建立图像的心理模型,也无法在两种模型之间建立联系。[6]这一理论从心理学上说明了人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大脑对图像和语言会建立了不同的心理机制,如果图像和语言两种心理机制同时建立时,人对信息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就自然提高了。

幼儿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辅助材料时,如果有图片、文字 、动画、解说等多种资源时需要从中间挑选,这时就要考虑幼儿接收信息的视觉和听觉通道,选择的信息既要有通过听觉通道传送的也要有通过视觉信息传送的,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同一时间接收来自视觉、听觉通道同样但不同形式教学内容,视觉和听觉通道可以分别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如果教学内容仅用视觉或听觉呈现必然会加重其负担而闲置另一通道,不能满足优化教学的效果。比如一次关于棒棒糖融化的英语活动,教师是将教材上的图片通过PowerPoint呈现,同时将图片相关故事内容用幼儿及教师的对话录音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孩子即可以看到故事相关图片又可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讲述的故事,这样故事的情境性与生动性就能吸引孩子的视觉及听觉系统的注意,直观帮助孩子理解的融化的现象。

(二)空间接近原则(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s)

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7]对应图片与文本在书页上邻近位置放置或者动画与文本在屏幕的邻近位置放置比彼此远离是时习者表现的更好。因此画面和对应的文本内容以组合式邻近呈现时,学习将会得到促进。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学习者会努力获得材料的意义,文本、画面呈现方式支持学习者在学习材料之间建立心理联系。这说明当书页或屏幕上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彼此对应接近时,幼儿就不必使用认知资源在书页或屏幕上搜寻相关信息,同时更有可能将他们同时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当书页或屏幕上语词与画面两者彼此远离时幼儿就必须使用认知资源在书页或屏幕上搜寻。这样幼儿就不太可能将两者同时纳入短时记忆之中,接着就完成对信息的进一步存储。

幼儿教师在给幼儿出示英文及其所对应的图片时要将文字放在距离图片较近的位置处,上下、左右均可,关键要保证图片和文字之间不要有太大的间距及其它的干扰元素。幼儿在看到英语单词的同时很快就可以找到与之匹配的事物,幼儿即可将所学的英语与实物联系,加深他们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基本上都会使用这一原则,因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匹配原则,虽然说话不一致,但目的和途径是一拥摹S锥教师在给幼儿出示图片时会在文字的下方对应出示文字或图片意思的指示图标,帮助幼儿建立对应的概念。

(三)时间接近原则(Temporal contiguity principle)

时间接近原则: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好。[8]即当对应的解说和动画部分同时呈现时,幼儿更有可能在工作记忆中同时保持两种材料的心理表征,因此更有可能在言语表达和视觉表征之间建立心理联系;若对应的解说和动画部分在时间上继时呈现,幼儿不太可能在工作记忆中同时保持两种材料的心理表征,因此不太可能在言语表征和视觉表征之间建立心理联系。当听到解说和看到对应的动画部分的时间间隔较短时,幼儿仍有可能在语词和画面之间建立心理联系。然而,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听很长的一段解说和观看所有的动画时,幼儿就不太可能在语词和画面之间建立心理联系了。

当幼儿教师给幼儿呈现画面和语词时应该同时将两者都表现出来,而不是按照先后顺序,先出现图片再有文字,因为中间有时间间隔就会有遗忘,不利于幼儿建立画面和语词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往往会把图片和解说分开,这种情况在故事类教学中表现非常突出,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教师进行故事类教学时都会通过图片、大书、课件将故事的内容讲述一遍,再将图片、书、课件撤离幼儿的视线之外,要求幼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再认真听他把故事复述一遍,这样,看似让幼儿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景对同一内容进行多次感知,但是,其效果也许不如我们用同样的时间,放慢图片的呈现速度及幼儿教师讲述的速度,让图片的视觉信息及幼儿教师讲述的听觉信息同时传入幼儿的认知系统,让两种信息在大脑不同的通道内进行加工最后合成转化为幼儿自己的内部信息。在同样的时间或是较少的时间幼儿教师完成了教学计划,幼儿接收到完整的图像及对应的声音信息,减少他们对信息整理吸收的时间间隔,使幼儿的学习更轻松。

(四)一致性原则(Coherence Principles)

一致性原则:当无关的材料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学生学得更好。[9]在幼儿教学中一致性原则又可分成三个互相补充的部分;第一,当多媒体呈现中加入有趣但无关的语词和画面时,幼儿的学习会受损害;第二,当在多媒体呈现中加入有趣但无关的声音和音乐时,幼儿的学习会受损害;第三,当把多媒体呈现的不必要的语词删掉时,幼儿的学习会得到促进。因为与教学无关的材料会争夺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资源及存储空间,分散幼儿对重要材料的注意力;会干扰幼儿对材料的组织加工,误导幼儿围绕不恰当的主题来组织材料。

幼儿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斟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精炼的同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一般的教学设计可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为我们面对是具有自己意识活动及创造性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我们不可预测的情景出现,当然幼儿教师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能设计出这样简练的教学效果而担忧,但是要为减少教学上的不必要信息做努力。正如上面的结论所说,幼儿教师在课件上加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会将幼儿的眼睛转移到与教学无关内容上;加上播放幻灯片的无关的切换声音会将幼儿的耳朵引导到课件的切换中的声音上,这样不免会占据幼儿一定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存储信息的空间,减少幼儿有效信息的存储空间,依据信息容量的有限性原则,教学效果就会降低,因为无关的内容占据了他们大脑的接受空间而只能掌握七个或八个甚至更少的内容的学习。这样即浪费学习时间,又会使幼儿感到挫败感。所以教案设计的不是越可爱,幼儿看的越开心越好,而是要看幼儿最终得到了什么,我们追求学习过程的快乐,但是目的是让幼儿获得学习结果之后的成长快乐、快乐之后给幼儿带来什么影响。

(五)通道原则(modality Principles)

通道原则:学生学习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比学习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呈现的学习效果好。即在一个多媒体信息呈现中,语词用声音的形式呈现比用打印文本形式呈现会使幼儿学得更好。理论基础;当画面和语词材料都以视觉形式呈现(如动画或我文本)时,听觉/言语通道闲置而视觉/图像通道则过度负荷。当语词以听觉的形式呈现时,人们就可以在听觉/言语通道加工它们,而视觉/图像通道则可以只用来加工画面。[10]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辅助材料时如果有图片、文字、动画、解说等多种资源时需要从中间挑选,这时就要考虑幼儿接收信息的视觉和听觉通道,选择的信息既要有通过听觉通道传送的也要有通过视觉信息传送的,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同一时间接收来自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同样的教学内容,他们就可以及时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如果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都仅用视觉或听觉呈现势必会加重其负担而闲置另一通道,不能满足优化教学的效果。一节关于棒棒糖融化的英语活动,幼儿教师是将教材上的图片通过PowerPoint呈现,故事内容用小朋友及幼儿教师的对话录音口述讲述出来,在课堂上幼儿即可看到图片又可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讲述的故事,这样故事的情境性与生动性自然就会吸引住幼儿的视觉及听觉的注意,当然教学效果就会好。

(六)冗余原则(redundancy Principles)

冗余原则:学生学习由动画加解说组成的呈现材料比学习由动画加解说再加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材料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论基础:当画面和语词都以视觉的形式(即动画加文本)呈现时,视觉通道会超载。[11]

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选择的时候,比如说有动画、解说、文本,我们可以选择动画加解说组成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动画、解说、文本组成的教学的内容。幼儿教师往往会选择后者,因为幼儿教师认为后者有动画、有声音、有文字这样将同样的教学内容用三种方式呈现,幼儿的学习需要重复,这些内容又变化了形式,正好符合幼儿的认知兴趣及好奇心,当然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达到较前者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上由于认知容量的有限性,动画和文本都会占用视觉空间、动画和声音同时也占有听觉空间,自然会有相互占用空间的影响。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关于环保的一节课,幼儿教师从她的“see cartoon, who is in the cartoon?where is he go?的提问开始,接着就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一只小兔选择居住地的英语动画片,大概三分钟长的动画片,播放完毕后幼儿教师关闭动画界面,让幼儿回答问题。后来就给幼儿呈现一些关于好行为与坏行为的图片,让幼儿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上台介绍他们手中的图片。整个过程中有动画,有图片,还有中间的活动,幼儿看了,也说了,也参与活动了,但是课题的有效性并没有体现出来,中间幼儿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不到位,造成幼儿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的语言能力没有体现。幼儿即没有完全理解动画片中的内容,也没有很好的完成图片的任务,这样,还不如把动画片多播放一次让幼儿理解了然后再进行教学。我记得当时在听课现场的感受就是幼儿教师很用心准备了很多精致而有趣的材料,教学不是展览而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其它的材料仅是工具而已,要懂得舍弃。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 95页

[2]余正,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7页.

[3]余正,张明红编著.学前儿童英语教学活动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1页.

[4][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 81页

[5][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 17页

[6][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 81页

[7][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105页

[8][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123页

[9][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145页

[10][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g.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172页

[11][美]理查德E.迈耶著.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1月187页

第2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教学;课程;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43―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了传播的一体化,开拓了学习的新方式。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当前,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信息技术要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节中,前后共10多次提到“自主”一词,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所以,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应该在“自主”上做文章,也就必然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课堂教学上的一堆仪器,而是开展教育研究、变革教育思想、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根本变革。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学习中,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同时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式和规律。

二、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几个原则

1. 合理选择课程,确定制作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选择那些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奏效的课程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另外对于别人已经开发成功并推广的课件就不要再重复开发,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形式加以调整和改造。

2. 研究教材内容,制作设计脚本。教材是教学和课件设计的基本依据,只有把握好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因此,在选好课题后,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和教学顺序。脚本的设计是制作课件的重要环节,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3. 收集媒体素材,制作合成课件。脚本设计完成后,要开始收集课件中要用的各种视听材料,包括图形、图像、动画、文本、音乐和配音等。收集素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扫描仪采集、多媒体素材光盘和网上素材等。多媒体课件最核心的环节是制作合成,其重要任务是根据脚本设计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这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制作者掌握过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 多媒体技术运用中常见问题

1. 多数多媒体课件重形式、轻实用。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质量的课件是教学的先导和前提。由于开发中许多由模板制作的课件内容相仿和相近的太多,特别是开发工具提供的自动功能较多,制作中较易出现过分强调华丽外表、中看不中用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必备的软件,它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

第3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课堂设计;原则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物质媒介。特别是在表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总结近几年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应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坚持信息的真实性原则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切入,应以不影响物理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并且符合学生的思维特性为原则。课件中所列的数据、概念、原理都应准确,绝不能因为制作不方便而改变客观规律和事实。不能用计算机模拟代替学生的自主实验。如果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那么在漂亮美丽的画面、在高超的技术,对于物理教学也没有真实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中有些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就不要放在多媒体上做演示。不容易解决问题的课件就不要花太多的精力研究,用传统媒体可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信息适量原则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他一切教学媒体。一些教师在尝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甜头后,便节节课用。还有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媒体。他们认为,媒体越多,表述越清楚,越易于学生理解。教学中提供的多媒体信息量要适度,要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识别或获取。过多的不必要信息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使学生无法辨别主次轻重。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是运用多媒体的根本目的。因此,使用多媒体应以能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为原则,只有在用平常手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使用多媒体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对于那些用平常手法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的,就应该直接用平常手法,便于学生观察,让学生直接感受真实的物理现象,这样教学效果更好,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必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用一两种媒体解决问题,就尽量不要使用多种媒体,也就是说,使用教学媒体不是越多越好。

三、坚持信息的呈现顺应学生学习节奏原则

物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料,而且也省去了写黑板和擦黑板的时间,演示实验也可以多次重复。这样教学内容可以大大增加,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容量太大使学生很难消化,教学效益反而下降了,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由于用多媒体展示板书,切换的时间也短了,节奏加快了,也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因此我认为在设计时,首先要控制好容量,不要过多,难度的选择要注意由简单到难的梯度上升,同时注意控制上课节奏,语速放慢,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课件播放中减慢切换的速度,让学生对整堂课能够较好的吸收和消化。在用PPT作为媒介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时间。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和学生的接受过程以及思维过程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学时通过有意识地放慢语速节奏、PPT上文字的逐字或逐行呈现方式来匹配学生的思考节奏,并注意通过手势、激光笔等指示学生关注焦点。将教和学、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形象学习和抽象学习有效融合起来。

四、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第4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1.适用原则

所谓实用即课件应围绕教学目标而制作,切忌只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哗众取宠,课件的材料内容既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课件的制作目的不是为使学生饱耳福、眼福,而是为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好的课件应该是学生理解领会教材内容的切入点,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件创设的情景气氛不知不觉被吸引到知识的殿堂,理解,领会教学内容,积极参与交流,与教师的“教”产生共鸣,并通过对于知识的操练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为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实用的课件应创设疑问情景,并将疑问清楚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讨论、自学,有助于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

如:新版教材Lesson49(Book2)学习“邀请别人参加生日聚会及被邀请人的应答”可以在制作的课件中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导入新课:在播放了一首欢快的:“Happy birthday”之后,呈现一个插满蜡烛的大蛋糕,教师用英语解释:I'm very happy. Next Sunday is my birthday, I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I will buy a big birthday cake. Can you come to my house to eat the cake?" 唱"生日歌"和吃蛋糕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步入了新单词、新句型的学习中。

然后继续呈现:走上屏幕的一个小男孩和飞入的两个较正式邀请句型,教师解释:Liu Tao is my friend. I hope you can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点击“小男孩”,“小男孩”便会回答:I'd love to. Thank you.接着呈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非正式的邀请句型,教师解释:Han Fee is my best friend. I'll invite her, too.“Han fee, can you come to my birthday?”点击“小女孩”,“小女孩”便会回答“Certainly. I'd love to. Thank you.”然后呈现“Think”页面:三个句型的页面有何不同?可让学生讨论。然后矫正、点拨(前者为正式邀请,后者为非正式邀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理解新句型。至此,新句型呈现完毕。接下来让学生自由操练新句型,他们可以邀请同学参加聚会,也可去踢球,一起去公园。

2.适时原则

所谓适时是指要在适当的时间内呈现、使用课件材料。给学生点明问题的答案或结果的课件材料,应该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呈现,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此类材料如果呈现过早,会剥夺学生去思考的机会,不利于放手发动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提问题的材料应该在听音乐或阅读之前呈现,如果呈现过晚,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因问题不明确而浪费更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降低了课件的使用效果。

3.适度原则

第5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论文摘要)多媒体课件在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其效果却因设计时存在的诸多误区而受到影响。本文从这些误区出发,结合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英语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理论,尝试性地探讨总结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该遵从的原则,希冀提高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学者以计算机为教学工具,以事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为媒介,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多维度地按教学要求系统地通过屏幕等形式展示给学习者,并且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交互活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集传统教学法优点和现代科技成果优势于一身,理论上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但从现在的实际教学看,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引起了不少教师和学习者的疑惑甚至反感。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理念上考虑,还是从课堂教学操作出发,问题核心都在于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从这一点看,本文对多媒体设计原则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计存在的误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四大要素:教学者、学习者、教材、多媒体课件。笔者认为这四者应该遵从“两主一辅一中心”的关系,即: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者、协助者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能执行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并能自主学习;教材是中心,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而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学习环境,可以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四者关系如图所示:

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从传统课堂“tell a lecture"(重传授)/"talk with students"(重交流)转换到如今备受争议的“show a lecture"(重展现),多媒体课件的地位常被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抬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多媒体课件设计误区所致:

(一)多媒体课件冲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

毋庸置疑,传统课堂上英语教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而且.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也赋予教师以主导地位,协助学生学习,组织课堂活动完全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教师的这种地位却受到了冲击。

其一,影响教师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海量信息呈现替代教师讲授语言点、组织教学等活动,多媒体课件虽信息丰富详实、形式生动活泼,但内容大多提前设定,缺乏灵活性、应变性;同时因为被束缚于电脑控制台前,教师很难再做到讲课时眉飞色舞、穿梭于学生中间关注教学效果。其二,影响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能力。课件设计中的声、光、影、图等多媒体手段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听觉等感官,英语教师传统使用表情、手势、声调高低等手段的感染力不再,师生之间距离就此产生,即使安排有教学活动,这种距离感会使教师的组织能力大打折扣,使教师力不从心。总之,这样的课堂教学已沦为课件展示课,成为现代化的“机灌”。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能力发展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因此,多媒体课件应该善于创设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思考所学内容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但是多媒体课件中所展示的语篇或对话材料,大多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取代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取代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设计留给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甚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切换快速,学生几乎没有空间和时间来思考学习的内容,认知超负荷,极易产生疲劳感、挫折感,影响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冲淡了教材的中心地位,未能很好体现教材的指导作用

新世纪出版的英语教材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目标语和学习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侧重点也从原来强调知识传授转化到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整套教材以及每个单元的编写在学习策略、语言重难点、异域文化介绍等教学目标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有机整体,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指导作用。所以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应该作为教材的辅助,而不是替代。

可是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某些教材配套的课件)往往喧宾夺主。在内容上淡化了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将其认为很感兴趣的旁枝末节放大,将教材强调的重点、难点置于课后学生自学,这样做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却降低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声、光、影等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移到多媒体课件,可学生并没有从课件上得到要领,在开口说、动手写、用耳听等方面机会不多,学生学习策略得不到训练。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科学与否,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厘清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明晰多媒体课件合适的使用频度,更要透彻领悟如下一些科学的指导原则。

(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突出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任务型”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在交际环境中习得语言,两者应并行不悖,共同指导教师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出了终极要求—为学生创立最适宜“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旨在“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 ) ",为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含量高,具象性强,输人途径多样等优势,任务前(pre一task )、任务中(while一task )和任务后(post一task)等阶段的学习情境会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真实性或接近真实,从而使学生通过语言活动积极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具体而言:

1、课件在设计布置任务的环节应该能触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等原因,即使大学英语教材每单元主题都较为常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使用声、光、影、图等多媒体技术,从声音、色彩、动画、情节等方面创设

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将任务以多媒体形式布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觉等多途径的刺激,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活动的布置与传统的抽象单一的方式不同,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任务的动机,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减少焦虑,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应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任务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2)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任务内容和方式应尽量真实;(3)设计的活动要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2、课件设计应有助于学生主体课堂任务的完成,即最大程度地实现以多媒体课件为媒介的师生、生生交互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主要由具有“变化性互动”特征的各项任务活动组成,因为大学生的阅历、知识、思维等优势,活动意义会更丰富,更接近真实,而非机械式练习,进而能更有效地产生语言习得。这样,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特点,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的转换。

(1)课件设计应该给人机、师生、生生等多元化交流留下空间和时间。课件在以视听觉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作为主导的教师还应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不断插人有关问题,灵活布置新任务,比如小组讨论,表演等,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比率。此外,为了避免学生下意识地等待“满堂灌”而懒于思考,教师在课件某些环节可只写出关键词,而不是完整写出所有要点。有助于学生能集中精神,与教师实现有效的互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该体现大学英语课的综合性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参与完成,培养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设计课件时,教师不应只关注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优势,还应关注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说读写等能力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可以在播放影片片段之后,让学生分组复述影片内容,或者根据影片内容设置填空题让学生补全关键信息;或者,用多媒体展示阅读材料并设置阅读速度等。

3、课件设计应体现多媒体在任务完成效果评估时的技术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评估方式,有望改变传统效果评估时让学生感到枯燥,参与性不强的状况。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比如提问、游戏、比赛等,让学生感兴趣,使其能积极参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再一次通过活动强化本课语言难点。 当然,在采用多媒体时也可建立多种评测形式,如通过课前的小活动把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通过课中的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情况,通过布置相应课后练习督促学生的继续提高等等

(二)以多媒体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注意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其学习效率。

认知负荷理论的要点是:(1)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人们很难同时加工多种来源的信息;学习过程中如果处理信息所需资源超过工作记忆的容量,学习将会无效。(2)当某种知识(或图式)含有多种相互作用的元素时,这些元素将加重认知负荷。当信息加工所需资源超过其可用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就会认知超载、学习就不能顺利进行。Mayer等研究者认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有加工听觉输人与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人与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当呈现的课件信息加工所需资源超过其可用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就会认知超载,无法实现有意义学习。 Mayer & Moreno总结了多媒体学习中减少认知负荷的几种策略,可供教师设计课件时作重要参考,这些策略有:邻近原则减负技术,包括空间临近原则和时间临近原则;多通道减负技术;清除冗余信息减负技术;形象原则减负技术;分割减负技术;提前训练减负技术;标记减负技术等。笔者结合自己的课件设计实践,将这些策略整合如下:

1、课件设计要以珍惜学生课堂有限认知资源为前提,突出必要加工材料,减少额外信息加工投人。(1)课件应该重点突出、简洁以避免分散效应。不要在制作课件时加人与主题无关的图片、声音等额外信息,标记手段也尽量做到重点突出,节省认知资源。(2)如果图片/文本和声音同时出现,设计时文本应该临近或嵌人图中,尽量同时呈现而避免继时呈现。因为如果文本与相应图片(或声音与文本/图片)不同步,学生便要耗费认知资源寻找匹配,从而导致认知负荷超载。(3)教师可将学习内容科学分片分段,合适时辅以例句或例题,并使内容片段之间有一定间隔时间,这可使学生有时间分配认知资源来组织和整合所需信息。

2、课件设计要合理利用两条信息加工通道,科学分配视觉与听觉通道的加工工作量以及加工顺序。研究表明,通过文字加图片处理信息要比单纯用文字效果好,语音表达的呈现方式比文字呈现的教学效果好,配有语音解说的图片或动画要比仅有文字或字幕的图片或动画产生的教学效果好,这是因为处理形象的信息比抽象的信息付出的认知资源少;另外图片和文本均由视觉通道加工,易造成认知超载,而加人语音,就是把通过一条信息通道呈现的材料分离为通过两条信息通道同时呈现,从而减少认知超载的机会。据此可知,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尽量避免纯文字的呈现,应有教师的讲解作为听觉输人,必要时还可在课件上辅以适量图片。

(三)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第6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发展幼儿园课程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用新的手段来解决“资源存储”和“资源共享”问题,因而也就为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并使课程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如何构建真正具有数字化意义的课程资源库,以便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元的信息和技术?怎样通过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元的学习环境、更具弹性的学习时间?鉴于以上问题,研究者围绕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问题,运用互联网传载数字化课程资源技术,为幼儿园搭建了一个多元共享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平台,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本专辑就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内容为课题组成员对试用模拟资源库“小天天快乐学习宝库”的体会和建议。有兴趣的教师可登录http://teacher.省略,点击“注册体验”直接感受。

相关理论文章可参阅本刊同期的“教育科学版”。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将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融为一体,变单一媒体为综合媒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但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资源,若不能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就会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教师变成“盲目的追捧者”“单纯的放映员”。如何选择适宜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怎样把握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度”,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研究”的过程中,借助模拟资源库“小天天快乐学习宝库”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思考,在适宜性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选择方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一、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资源

1 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

长期以来,受“双基”教学的影响,一些教师常常把数学活动看作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忽视幼儿兴趣的培养。多媒体课件具有人机交互、反馈及时的良好性能,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我们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选用了课件《比一比:兔宝宝和兔爸爸》。该课件的画面展现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人物形象及绘画风格,可以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一心想探究其中传递的信息。我们运用多媒体,将数学活动生活化,采取兔宝宝和兔爸爸玩测量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并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在这种游戏式的学习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他们都积极主动地要求参与游戏操作。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游戏性,幼儿进入了自觉的学习状态,产生了主动发现、体会和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也变得更有趣味。

2 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幼儿年龄小,注意听讲的时间短,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需要。

例如,在中班主题活动“信的旅行”中,幼儿不能直接感知信从寄信人传递到收信人的真实过程。这时,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内容发生了矛盾,教师就可以考虑采用多媒体课件。课件《信的传递》(选自主题《我住的地方》)直观形象、步骤清晰地呈现了信的传递过程,有助于幼儿掌握和理解信的传递过程。

3 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

“好听的四季乐曲”是大班的一个音乐欣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分辨不同性质的音乐,体会音乐的传意功能。教师如果采取图片和录音带来开展教学。虽然能让幼儿分辨不同性质的音乐,但不可能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的不同性质与每个季节的关联。而运用课件《好听的四季乐曲》(选自主题《音乐森林》)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该课件以美妙的音乐呈现了同一场景不同风貌的四季风景图片,幼儿可以选择季节点击相应的图片,分段欣赏各季节的音乐。在每幅动态的季节图片下,还有很多可供幼儿在分段欣赏时选用的小图表。该课件能让幼儿边欣赏边装扮,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实现整、分的音乐欣赏,而且能让幼儿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每个季节的不同景象,提升幼儿的经验,这是运用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

二、选择适合教师的教学资源

1 与教学内容相宜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辅以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用。如“卖东西的商店”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活动,教师或家长可以利用散步时间带幼儿参观商店,观察里面的整体布局、商品及买卖过程等,最后通过自己的买卖经历知道买东西要付钱,知道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物品的价格来购买物品,最终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课件《卖东西的商店》(选自主题《市场》)就显得可有可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运用图片或实物无法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受场地、时间、自身经验等因素的局限无法深入开展。如在“货币的演变”这一活动中,教师就会遇到收集困难及自身经验和能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把货币的演变讲全、讲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多媒体的辅助。课件《货币的演变》演示了几种从古到今的通用货币,对每种货币作了详细介绍,这样让幼儿直观认识物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及信用卡,了解从物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信用卡的演变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件内照相机的点击展示,让幼儿掌握物品货币的种类、金属货币的材料、纸币的构造、信用卡的使用流程等,使活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 与教学过程相融

第7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锦上添花而不添乱,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呢?笔者认为应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加以运用。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本着“适时”的原则

所谓适时原则,即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候用,宁缺毋滥,充分显示其价值。其实,任何多媒体课件都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其目的只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一堂课的所有环节、所有内容都纳入课件中,以辅代主,喧宾夺主,失时失度。那么,何时为“适时”而可用呢?

1.为理解教学重难点服务时可用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应为教学重难点服务,这是教师应有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上,如果你的课件不为重难点服务,那么它的“性价比”就低了。如初中语文《世间最美丽的坟墓》要解决的重点是对美的认识。美有两层含义:外在美和内在美,只有两种美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美。由于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未完全形成,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很难理解,因此,重点也成了难点。对此,笔者设计课件,首先列出托尔斯泰的许多优秀文章,通过超链接,学生可以阅读这些文章,从文章中受到美的熏陶。接着通过图片的展示,以历史上豪华的规模宏大的秦皇陵、埃及法老陵和托尔斯泰大树环抱的长方形坟堆作鲜明对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到托尔斯泰融入自然的朴实人格的内在美,从而解决理解美的真正含义这一重点、难点。

2.展示传统教学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时可用

在课堂教学中,既不是必须运用多媒体课件,更不是多媒体课件必须完整连贯,贯穿始终。如果是能用深度讲解、精当板书、方便的小黑板、录音机等传统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容,就不必费时费力地制作或运用多媒体课件。如果内容抽象复杂,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有困难,语言又难以表达清楚,就最好借助多媒体课件。课件可以将抽象的、无法亲身感知的现象,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去过苏州的老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听了犯糊涂。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可以边欣赏园林边聆听课文朗读,耳闻目睹,好似“游”了一番苏州园林。这样一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品课文就一目了然。总之,多媒体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3.拓展延伸文本时可用

现在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最大限度地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在这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难以与多媒体语文教学相媲美。在有限的时间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可能陈列、展示与课文相关的众多知识,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适时地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声音、图像,消除平时只靠口说手写的弊端。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又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更广泛的信息。例如我在讲解李清照的《武陵春》时,除了向学生介绍李清照外,还引导学生阅读她的《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加深对李清照生平遭遇的了解,让学生更广泛、深刻地理解李清照在本文中表达的国破家亡之悲、颠沛流离之苦、夫死物失之痛。所有这一切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本着“适度”的原则

第8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7-02

1.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和网络时代。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变革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多媒体被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得力助手,它不仅辅助教师传授知识,更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行协作,提高认知水平,强化英语能力的培养。这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将英语教学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2.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通过计算机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技术。它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的特点。它为教与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1)运用电教录音媒体,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长期在一个标准的语音环境下,听到的都是讲英语国家的本土人士的标准发音,再配合学生高密度、大量的口语训练,学生可以自主地纠正错误发音,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

(2)利用音像效果,采用启发式引入新课。借助多媒体,提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通过仔细观察幻灯片,启发思考,唤起与以前知识的联系,在比较与联系中提高理解力。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可以利用动画、图形及图象变换的功能,使教材中静态图形动态化,以揭示图形、图像的丰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得以顺利解决。

(4)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高密度,大信息量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的练习阶段,制作一些画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训练,同时配有习题性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进行质优量多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在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也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学的结束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做小结。小结虽短,却是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和知识点的重新总结,可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巩固所学知识。声形并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

英语课件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符合实际教学的媒体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系统中有机地结合,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而构成的立体教学软件。依照不同教学软件涵盖的知识量和适应范围等特征,英语课件又可分为助教型和助学型课件。不管设计哪一种类型的课件,都必须进行项目规划与分析、教学设计、课件结构设计与制作、编码调试等步骤,并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科学性是在设计课件时首要考虑的。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必须保证所诉的内容正确无误,同时还要考虑到课件使用对象的特点。

(2)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它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多媒体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使人身临其境,一些实物在荧屏上可以栩栩如生地再现,所以在设计CAI软件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处理和传递声音、图像、影像、动画,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更利于教学。

(3)循序渐进原则

设计课件要遵照知识传授方式的两种情况:一是直线式传授方法;二是分支式传授方法。

(4)主动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一致时,学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CAI软件应精心设计交互界面,恰当地使用图形、图像和声音来表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发现性学习,经过CAI提示与暗示,让学生从探索中获得成功,激发其创造力,从而得到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巩固性原则

在应用这一原则时应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人类的记忆速度大约为7+/-2个组块,多于9个组块时,部分信息会被忽略,从而影响获取知识的完整性。关于学习比、注意比和记忆比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a.在学习中,眼和耳最有效。b.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果最高。鉴于此,CAI软件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要为学生的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注意充分利用复合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强化对学生多种器官的刺激,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

(6)集中优化控制原则

英语教学课件应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和控制,使之建立逻辑联系,并集成一个系统软件。其优化设计首先应当体现在课件结构的设计上。在教育性和教学性原则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对所选项目在时间上给以合理排列,按照学习过程的三阶段之间的转移或分支方法进行处理。其次,课件的设计制作应当注意操作界面的图标、菜单寓意明确,操作运行方便快捷,画面美观,布局突出,色彩搭配与音韵的和谐统一,文字简洁,避免或减少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无意信息干扰。

(7)交互性原则

英语教学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学生和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自由交流。采用计算机配合学生学习,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利用CAI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足,拓展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备、传播和提取方式,使教学环节更加规范,教学效率更加提高。当然,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并非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宜使用,它只是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影响到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所以,英语教师在运用CAI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要找准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既不能“喧宾夺主”,但也不要“因噎废食”。我们相信,通过大批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方面的尝试,必将促进英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在中学阶段为培养跨世纪的外语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桂思春.电脑技术在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Z].

2.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Z].

3.邱林.多媒体技术对外语电教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1997.4.

第9篇:多媒体教学的原则范文

多媒体教学是指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CAI。1959年,美国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可以用来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迄今为止,CAI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第一阶段;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第二阶段,它属于发展阶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第三阶段,也是成熟阶段。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对教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广泛普及,为师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它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成语音处理、图象处理、视听等技术,把语音和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然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自20世纪90年代后,多媒体教学成为优化高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教学的特点

有些高职课程较多,课程设置的时间不够合理,有的课程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学生自习或娱乐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从心理上对所学课程反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缺乏激励机制、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诸多原因给多数学生带来心理焦虑,其演变成的对学习的倦怠,都导致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颇受影响。

三、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优势

在传统高职教学中使用的是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助选择学习内容,兼顾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机交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立即反馈,调动学生情感。交互式学习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多媒体的新颖和独特能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的特点。文图并茂、亦动亦静、有声有色,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架起了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再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黑板和粉笔,教师的讲述、师范、演示,学生的记忆、存储构成了传统教学的全部,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重复性、动态性、针对性和超大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四、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学中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高职课程,多媒体教学要适度使用,即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安排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时间。不应为使用多媒体而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就是说,多媒体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吸收和理解能力,不一味地追求新鲜、有趣、大量。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讲解、交互、反思之间的关系。比如,在有大容量复习内容时,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以保证学生跟上课堂节奏不落后。(二)多媒体教学的真实性原则。多媒体教学中要提供丰富、真实的资料,以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教师所传达的和形成自己新的概念与思维方式。例如,某高职院校的餐饮服务课程播放的视频是自己学校的教师录制的,学生在上课时发现短剧中的演员就是自己的老师时,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和引领,饶有兴趣地认同了餐饮服务操作规范。(三)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原则。多媒体教学不仅在高职课堂上使用,也在课外使用。教师将课堂教学软件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外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业,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时间,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四)多媒体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毕竟多媒体教学在我国高职教学中刚刚兴起,任重道远,因此不能操之过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过程,要求使用不同的多媒体软件,甚至进行更高级的编程。这对于我们教师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开阔思路和视野,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们对高科技认识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教师在钻研教学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应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臻于成熟。

作者:王素莉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