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

第1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理论创新;唯物辩证法;道德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G5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090-04

同志指出,我国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继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进行战略实践,唯物辩证法是我国未来五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思想,且坚持以实践为基础,运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思想中国化的原则,与当代我国实际、当代世界特征相结合,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制定适合我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战略,运用的方法论进行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的建设。有效途径是通过我国社会经济自力更生的创新能力的实现、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及我国社会经济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践行中国化的道路目标。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建立离不开我国高校教育相关课程内容的革新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逐渐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为了适应中国目前的状况,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教育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成长为以创业教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培养阶段,强调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当创业教育进入革新阶段,原有的社会经济道德理论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提升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地配置教学资源,社会经济道德理论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基于2012年申请的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大学生旅游行业创业模块构建”,运用唯物辩证法,弥补当代大学生社会经济道德理论的缺失,探析唯物辩证法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并运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探析在大学生创业初期进行“经济人”、“诚信人”道德观伦理的抉择,培养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诚信经济人”——“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道德伦理,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处于理论创新驱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阶段,我国当代大学生目前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通过理论思维的塑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通过创业教育的理论创新驱动创业教育的路径,运用的哲学思维构建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思维,通过学生理论天赋能力的塑造,提高学生分析客观事物的分析能力,实事求是地从我国国情出发,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技能。其次,要通过教育内容的革新和课堂组织的创新,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突破传统创新唯物史观教育,解决创业教育的核心:为了谁、怎么做的问题,接着要通过融人唯物辩证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反思能力j批判能力、超越自我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最后,要通过唯物辩证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性要求——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摆正自己与集体、社会、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唯物辩证法在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探索、反复研究、推理演绎,在创业教育道德观教育课程中,对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具体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二,唯物辩证法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抉择能力、评价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三,唯物辩证法通过课程内化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人性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珍惜选择机会、付诸行动能力等方面有指导作用。第四,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教育道德观相关课程建立学生的信仰观,从而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影响,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学生特征、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道德观。

(二)唯物辩证法在塑造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精神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科学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且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但没有社会责任感,只追求个体经济利益的科学进步是错误的。运用唯物辩证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生进行创业、创新设计前,指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普遍联系实际,从社会成员的角度考虑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塑造学生维护社会、集体、个人利益的责任感,长远可持续地进行个体经济的创新,为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伦理道德观标准,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创业中,始终运用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评判、分析、判断创业前景和创业规则,正确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三)唯物辩证法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创业精神培养的方法论,普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有指导作用。第二,唯物辩证法是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客观的科学精神的指导思想,通过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创业学生可以从客观规律的研究中创新产品设计,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型企业。第三,唯物辩证法是塑造学生的判断能力、抉择能力、合理运用创业资源能力的方法论。

(四)唯物辩证法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通过创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配置各种资源能力,并解决创业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企业创业本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首先,通过反复的社会实践实现创新,推动社会进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过程教育的培育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质量。其次,在唯物辩证法中,解决需要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唯物辩证法的思维锤炼,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协调配置各种资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通过唯物辩证法的国情教育,在参与社会实践前,避开各种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以实践为基础,进行理论创新,批判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是客观的辩证法,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引导、加强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方法论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体系及方法论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道德观伦理方面的创新。

二、我国当代大学生在创业初级阶段.如何进行“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抉择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市场是“无形的手”,只有在“经济人”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时,整个社会的福利才能增加。然而,自私自利的经济主体破坏社会经济的基本道德伦理,追求个体利润最大化将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崩溃,一定的社会道德伦理原则的构建是必须的。首先,社会道德伦理的凝聚力、约束力离不开高校创业教育的道德伦理教育。比如,在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塑造中,发展战略、商业模式、融资策略、商业计划书等创业能力培养环节,就离不开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其次,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进行“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和谐统一的培育,需要“以诚信为本”,形成以单个经济实体的利益与外部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等因素相结合和谐统一的产物,激发个体经济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再次,在“以诚信为本”的单个经济实体中,德法价值观孕育于单个实体的价值观中,塑造整个社会经济中的商业道德及长期经济效益的商业规范。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经济利益相互交织,只有形成统一合理的商业道德规范,各经济利益实体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总之,“经济人”与“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理性经济人”和“诚信经济人”的延伸,它是运用效率、诚信兼顾公平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价值观建设的。本文透过我国国情分析“经济人”与“诚信人”的本质。

(一)运用“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经济人”、“诚信人”的相关性

“经济人”、“诚信人”评价模型客观分析单个“经济人”、“诚信人”在从事个体经济期间,个体诚信行为对个体经济活动的影响,探析“经济人”、“诚信人”个体禀赋特征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个体诚信机会成本对个体机会成本的影响。探析思路如下:第一,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禀赋特征:家庭特征、教育文化特征、专业技术水平特征等,用字母C11,C12,……,C1n。表示。第二,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交圈层的相关性:个体诚信、朋友交际、爱好群际关系等,用字母C21,C22,……,C2n表示。第三,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机会成本、没有诚信的机会成本,用字母C31,C32,……,C3n表示。第四,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水平、收入水平等,用字母C41,C41,……,C4n表示。第五,探析“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社会地位、职业、职级等的相关性系数,用字母C51,C52,……,C5n表示。评价矩阵分别可应用于五个“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相关因素相关性分析,具体评价矩阵公式如下:

综上所述,运用评价矩阵探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量化探析市场“经济人”、“诚信人”从事个体经济活动与诚信度各因素的相关系数,有利于确定一个“经济人”、“诚信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机会成本,降低教育成本,进行创业学生的诚信建设,从而创造大学生创业个体更大的经济效益价值。

(二)“经济人”、“诚信人”的抉择

“经济人”、“诚信人”的博弈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主要包括个人经济利益与道德价值观的博弈、利益最大化与精神利益的博弈、个人理性利益与利他利益的博弈、交易成本与社会道德观的博弈。“经济人”、“诚信人”在大学生创业初级阶段要经历一个道德观、认知、认同及检验的过程,预期经济利益与以“诚信为本”的道德观之间存在博弈,因此,“经济人”、“诚信人”的创业道德观意识和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始于创业教育诚信道德观体系的建立,在创业教育课程中通过各种诚信事件,比如,诚信营销、诚信宣传、诚信策划系统等教育模块构建一个互动相互监督的逻辑检验诚信道德观体系,运用市场法律体系监督诚信道德观体系,杜绝欺骗行为。创业教育课程中的诚信道德观体系和市场法律体系的构建,形成创业学生与社会各行业合作方的诚信合作体系,通过反复检验、市场的反复博弈,形成能够均衡个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交易道德观,平衡市场诚信抉择体系的规范经济行为。综上所述,创业学生诚信行为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和客体之间反复博弈,通过诚信事件、诚信规范行为的付出,形成市场经济的均衡利益,提升个体“经济人”、“诚信人”的个体经济收入和个体社会地位,形成不断转变的市场经济诚信规范行为的系统。

(三)“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

在市场环境中,等价交换、经济利他原则是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调节下进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是在市场经济主体环境中维护“经济人”、“诚信人”正当经济利益的基本交易原则,假设创业“经济人”只以创业企业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不仅违反法律规范,而且违道德规范,创业企业与其他企业、创业企业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引发的不道德经济行为必将受到我国市场经济相关法律的制裁。只有“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才能通过我国国家诚信体系反复检验,创业行为的诚信度、创业者的信守承诺度、回报他人利益度都是货真价实、按时按点诚实交易的商品原则,也是按时还贷的诚信的交易原则。通过“经济人”、“诚信人”的和谐统一建立我国国家诚信体系,是通过道德伦理观的创新驱动创业企业长期与生产商、供应商及金融机构合作的理论创新,是“经济人”、“诚信人”的合理诉求,是实现真诚利他利己的追求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创业教育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必须培养出“经济人”与“诚信人”和谐统一的诚信理性经济人

我国创业教育初期的教学模式、讲授方式、练习和输出毫无秩序,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契约性的制约,学生习以为常,教师与学生没有信任和合作,无秩序就无效率。我国创业教育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培养的“经济人”、“诚信人”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教育无序现象,通过唯物辩证法理论驱动制度革新的创业教育,有效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创业教育的隐性收益产生,理论结合实践,运用情景教育模式提升、巩固大学生的“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创业判断能力,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将知识、创新科学、合理、有效的现代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从主客观方面提升创业学生知识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一)传统教育观对现代创业教育革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无序的,教师付出(沉没成本),换来的是学生厌倦感和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教学成果,并不能转化实践成果。第二,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是“自利”价值观的传授,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结合个体利益学习知识,自主抉择判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没有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思维、社会道德观的培育,学生产出只能形成无序的恶性循环的学生个体利益。第三,我国高校传统教育观培养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能从“自利”角度出发,在理论与实践转化中缺失了诚信系统,合作可能性降低,社会诚信系统建立可能性较差。

(二)有效的现代创业教育观全面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

第2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哲学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1 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

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 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 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 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 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 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 统一和谐美

第3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 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 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 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 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 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 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 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 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 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 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 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3.3 合作与宽容精神

第4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一是遇到问题先调查、后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一次,一位学生迟到,我狠狠地批评他,他不服,和我顶撞起来。闹得很僵。后来,学校收到了有关这位学生的表扬信,我才知道错怪了他。原来,他在上学路上拾到了内装2500元的钱包。他拾到后,就地等失主。物归原主以后,上课的时间已过,因而迟到。弄清事情原委,我立即当着全班学生表扬这位学生拾金不昧的品质,并进行了自我批评。这位学生还没等我说完,站起来也承认了错误,“不应顶撞老师。”后来,我们之间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事实说明,主观武断必碰钉,实际出理通,先调查后结论。工作顺利定成功。 

    二是帮助后进生先察后导。 

    全班学生有先进和后进之分。工作中的老大难是帮助后进生。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改变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横挑鼻子,竖挑眼”是转化不了后进生的。我的体会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待任何一位学生,当然也包括后进学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要求我们,支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学生小王是全班有名的“刺头”。为了做好他的转化工作,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发现他为人正直。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大个子学生戏耍一位脚有毛并走路不方便的学生。小王看到后,当即挺身而出,保护被戏耍的学生,毫不留情地训斥大个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利用班会时间,以“学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大个子学生自知自己做得不对,课后向脚有毛病的学生道歉,我表扬了小王的行为,并和他长时间谈心,对他存在的缺点、不足之处,也适当提出,认真分析危害,使他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他向我保证:“要象爱护他人那样爱护自己。”后来,他真的变好了。这真是“一分为二好,看人离不了,先进更先进,后进能变好。 

    三是落实规范先做样子后落实。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要学生做到,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因此,我对照《规范》逐条学习,并按要求一条一条地认真做。在此基础上要求向学生发出号召,掀起落实《规范》的。这样做,对学生有号召力。在学生落实《规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们认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对个别学生中出现的反复,也正确对待。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量的积累,注意认基储从小事、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行为的养成。由于我们的做法措施得力、引导得法、坚持一贯,因而,使班集体出现了班风正、正气升、开争先、共攀登、校评比、第一名的喜人景象。 

第5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综合探究课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一、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概述

在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设置,给学生提供质疑、探究与讨论的机会,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探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引领学生去观察,去感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进一步开拓视野,深入思考,经历实践,培养主动探究精神,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样一种全新的综合探究教学中,学生随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甚至感到茫无头绪,思想政治教师除了帮助引导外,更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脆弱,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潜能。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解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组织自己所带的研究生、本科生,利用国培顶岗支教及教育实习的机会,选取江西省永新、九江、修水、余干、万年、宁都等十个县市20所普通高中(每校选1个文科班50人;2个理科班100人)3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关于目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实效性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0 份,收回2985份,有效份数2952份。与此同时,我们还对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访谈,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听课发现,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距离拉近,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跃起来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很丰富经验,但我们也发现综合探究课在教学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仍有一定距离,从而导致教师课堂行为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的怪异现象。值得思考,更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

1.受现行高考制度影响,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的开设举步维艰

由于社会舆论一直渲染着一切为高考让路,众多学子也为日后前途而夜以继日“奋力拼搏”,去挤那独木桥--高考,基本上所有的学子父母都视高考为唯一出路。不少教师也希望自己所教学生高考能考出好成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这样一种思想意念支配下,任何教学行为只要不与高考直接挂钩就得往后摆一摆,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无形中就充当着这样尴尬的角色,其处境和命运可想而知。他们认为组织综合探究活动会影响学习,对综合探究能力的培养那是以后的事。据调查统计得知,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要学习思想政治4门必修课,2门选修课。教学内容多任务重,而高一学生每周只有2节思想政治课,即使是高二文科班学生每周也只有5节思想政治课。可见,思想政治课课时是很紧的。而要有效开展一次综合探究活动,从确定探究主题,到最后的总结反思,至少需要一周时间,而高中学习科目众多,每门课都有综合探究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本来就少,没时间组织活动。所以,只能选用传统授受式教法来组织综合探究课教学。调查数据显示,57.8%的学生表示“现阶段老师在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普遍使用的教法是讲解和提问为主”, 10.1%的学生表示“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32.1%的学生表示“老师从头讲到尾,很少提问”,有29.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会出于安全考虑,担心借探究之名,影响学习成绩和升学,不希望学生离开课堂,进入社区等地进行走访调查,而且很多学生家长在周末会给孩子请家教补习,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搜集资料。

2.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忽视学生情感的内在升华

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多数教师能通过钻研《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设置了许多探究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等多种形式轮番上阵,整堂课热闹生动,学生激情倍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人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但透过这繁华的表面,我们仍能感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虽然课堂上出现了抢答、辩论等感人场面,特别是班上同学异口同声回答问题,表面热闹,有时觉得有华而不实之感。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内在升华。我们在一线课堂看到的是,有的老师只要有问题,无论难易都要小组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却只给学生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特别是有的老师把全班60多个学生从左到右分成4个小组进行讨论,第1排的学生与第8排的学生间隔这么远,根本不可能进行讨论。结束时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自然是这个小组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学习差的学生在小组中不管有没有搞懂都无所谓,他们更多的是听众,甚至连听众都不愿意当,干脆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有的教师为完成事先设置好的探究题,课前就指定几位学生去准备,适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能力被框定在某一小部分人的圈子里,使那些有点能力,但不是很好,有话想说的学生,却失去了尝试机会,成为一个凑热闹的“观众”。对学生而言,合作前没有认真思考,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3.综合探究机械单调,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笔者调查走访发现有的教师在综合探究课教学时,教学形式也显得比较简单,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综合探究课一律采用课题研究的方法开展教学,其结果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老师疲惫,学生更加疲惫,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种为探究而探究往往容易导致简单模仿,将探究降格为模仿,并没有达到探究的真实目的。有的示范课,仍然会为了“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出不少教学环节。学生异口同声说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实质并没有参与问题的讨论。课堂不是教师一人表演的舞台。它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和互动的舞台。课堂应该是引发学生发展的场所。通过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并在发展各项能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课堂要进行有效提问、有效交流、有效评价,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处处体现精致化、体现有效性。

4.课堂教学难以调控,不敢放手学生参与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但老师们经常会感到活动放开容易收起难,故有的老师干脆让学生少讨论、少合作,很显然,这与新课程教学理念是相悖的,教师只有恰当地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生的思想趋于成熟,思维趋于深刻。因此,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就不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开心而设计几个小品或笑话;也不应该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相关活动。更应该做的是:让学生轻松的同时,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解决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点燃学习激情

从新课程改革角度看,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是与以前不同的。教学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归根到底将取决与学生参与的态度、状态和程度。如果没有绝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没有学生自始至终地动手、动脑,教师的教学目标、计划乃至费时费力所做的实践活动都将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在探究时先分小组进行,明确各自的探究目的与责任。在各自分工后同学们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最后派代表到课堂上发言,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在分组合作探究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提倡答案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教师组织学生在全班分组分类展示探究成果,允许各组之间相互质疑,展开辩论,思想在碰撞中拓展和深化。在共同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和思考问题,而且也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参与水平、解决复杂问题并促进差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2.注重交流互动,构建和谐课堂

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是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状态。如教师保持积极心态,保持课堂上学识渊博,朴实大度的风貌,保持生动有趣而又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蔼可亲的形象,不偏不倚的胸怀,这样就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较高威信。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感染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次,课堂上学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显得也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尊重鼓励、关心帮助,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感受,以及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的思想感情脉搏,巧妙消除学生之间有形无形的误会和隔阂,杜绝胡乱猜测和鄙视其他学生的现象。让全体学生共同感受到整个班集体的课堂是每个学生的课堂,是互相团结,共同提高的课堂。

3.由浅入深,提高课堂效益

综合探究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新颖别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探究中提高思想素质。如《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基于学生对《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运用能力,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对有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了解更加系统更加全面,从而在行动上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特别是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的观点比较抽象,理论概括性强,学生较难理解。如何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兴趣的知识呢?在课题设计时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与学生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去探究。首先,在课前让学生分别去收集、查阅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关资料,并准备好交流发言稿。其次,在问题设问上不能面面俱到,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以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的观点为依据,联系学生最感兴趣的身边小事为依托,收集经典案例。最后,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观内涵和哲学依据,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4.求真务实,综合利用课内外资源

求真务实要求我们务实效、办实事、重实绩。着眼现实的发展变化,从发展的视角去探求“真知”,找出规律,制定对策;从变化的观点去务出“实事”,找准突破口。

首先,既要利用教材资源,又要跳出教材搜索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如配合知识点“劳动与就业”的学习,以“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探究课为例,让学生体验就业中不同观念,然后加以辨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活动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提出要求,给学生科学性的建议。先带着学生把教材相关的要求深刻认识和领会,比如要干什么、怎么干,同学之间协作,探讨,师生互议共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准备哪些材料。

其次,借助网络收集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搜索相关知识,做好材料的筛选和整理。把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筛选和交流,要求每个小组有针对性的对材料进行分析,把这些资料进行共享。使学生不仅提高分析能力,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6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哲学原理;运用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本身和简单的碳化合物除外)。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其中无不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如果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同时具有的两种重要特性,相互联系又不可分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在有机化学中,两种异构体在室温下能相互转变并达成平衡的现象称互变异构现象,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两个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酮与烯醇、对亚硝基苯酚对苯醌肟、硝基烷烃与酸式硝基烃、烯胺与亚胺等均为互变异构体,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成平衡,往往很难分离出某个纯的异构体。互变异构体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是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表现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并且,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表现了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的特性。当然,它们之间的依存和转换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外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

我们在学习醇的性质时,知道醇既有一定的弱酸性,又呈弱碱性;既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除反应,还可发生α-氢的脱氢和氧化反应,这都是由其分子内部结构决定的。至于到底发生何种反应,体现何种性质,则需视外部条件而定。当醇与活性金属作用时,表现出弱酸性,而与强酸作用时则体现出弱碱性;与氢卤酸、无机酸酰卤或含氧酸在温热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与含氧强酸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消除反应;与氧化剂作用则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有α-氢的烯烃与溴到底是发生双键上的加成反应,还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究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抑或是发生消除反应,同样要视外部条件而定。

此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往往不同,聚集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和孤立二烯烃,卤乙烯型卤代烯烃、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和隔离型卤代烯烃以及芳卤型卤代芳烃、苄基型卤代芳烃和隔离型卤代芳烃化学性质间的差异,均是由其内部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决定。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与动力,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的结果。

不对称烯烃与质子酸的加成反应,氢离子有可能加在双键两个碳原子的任何一个上,产生两种加成方向,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加成产物。这两种加成方向是相互竞争的,究竟以哪个加成方向为主,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加成方向,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但它们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异。若氢离子加在含氢比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的中间体更加稳定,由此生成的产物也就是主要产物。反之,得到的产物就是次要产物。这就是马氏加成规则的实质。从矛盾的观点看,这一反应实际就是矛盾双方地位、作用不断转化的结果。同理,当具有两种以上β-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时,究竟是以札依采夫取向的产物还是以霍夫曼取向的产物为主,也是矛盾斗争性作用的结果。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

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已愈1000万种。要对数目如此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逐一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官能团的不同,将它分成不同的种类。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某一类化合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质寓于各个具体的化合物之中,因此,我们对同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个体的性质进行研究后,就可以归纳、抽象出同类化合物具有的普遍性质,也就无需对同类的个体进行逐一研究。

众所周知,不对称与溴化氢加成时,根据马氏加成规则,氢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但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过氧化物,或是当烯烃分子中存在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时,则加成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马氏加成规则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二、质量互变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一)质、量和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事物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丙烯与氯反应,在低于200℃时,主要发生的双键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若高于300℃时,主要发生α-氢的氯代反应,生成3-氯丙烯。低于200℃,就是发生加成反应的度。在低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内,发生加成反应的质不变;高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尤其是超过300℃时),这个反应就会失去自身的质,而发生

α-氢的氯代反应。在度中,质与量这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状态,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质量互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复杂多变的,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包含了量变。

在有机化学中,有关质量互变规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了。正构烷烃的沸点、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折射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等同系物的沸点、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在卤代烷中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其活性顺序为:氟代烷酰胺,莫不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醇类随着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增多,沸点升高、相对密度增加、酸性变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连一个酰基,呈中性;而酰亚胺类化合物由于氮原子上相连的二个酰基的作用,呈弱酸性。在碳原子的sp3、sp2和sp三种杂化形式中,由于杂化轨道所含的s和p成分的不同,使得杂化轨道的空间形状和性质不同,均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两类因素和两种力量。肯定是事物中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自1883年合成出含三元环和四元环的碳环化合物后,人们发现三元环的化学活性比四元环大,而四元环的活性又要大于五元环。为了解释这一实验事实,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Baeyer A von)提出了“张力学说”,认为环烷烃中构成环的碳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内,排列成正多边形,其Z_CCC的键角与碳四面体正常键角109度28分的偏差将产生“角张力”,张力愈大,环就愈不稳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的稳定性,这是该理论的肯定方面。但由于其假设成环碳原子共面的观点与实际不合,这是其内部孕育的否定方面,因无法解释六元环的稳定性而被近代杂化理论所否定。这样,对于环烷烃稳定性解释的理论就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当然,这种否定是“扬弃”。

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由于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明显地不同于当时从矿物来源的无机化合物。当时的化学家把有机物和无机物绝对划分开。1806年瑞典化学大师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定义为“从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得到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称作有机化学”,并认为“在动植物体内的生命力影响下才能形成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这种学说被称为“生命力”学说,曾一度牢固地统治着有机化学界,使人们放弃了用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想法。

直到1828年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w・hler F)发现无机物氰酸铵加热很容易转变为有机物尿素。他把这一重要发现告诉了贝采利乌斯。他说:“我应当告诉您,我制造出尿素,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无论是人或犬。”但是这个重要的发现,并未马上得到贝采利乌斯和其他一些化学家的承认,就是维勒本人也认为这个合成不能算作一个完全的合成,因为氰酸和氨还不能从无机物制备。因此,在它们里面还有一些是属于有机界的东西,是这些物质使尿素的合成得以成功。还有人为了维护“生命力”学说,认为尿素是动物机体的排泄物,而且易于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把尿素看作是有机物和矿物质之间的联系环节,尽管这种处于分界线的物质可以人工制成,但要人工制备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质还是无能为力。

第7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一、理直气壮地强调记忆和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背诵记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论,而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均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能够构建“知识树”,把课本学透、学薄,并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动口、动笔,特别强化了学生记忆典型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确教学中的记忆目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从前言、标题、摘要到正文认真熟记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多动脑筋,真正弄清每个知识点。重视记忆背诵环节,明确背诵的内容。比如应该记住一些哲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准确,有些关键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又如规律不能说成规则,意识反作用不能说成反映。这些基础知识就如同我们房子的地基,一定要打牢打稳,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典型”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易混比较法,就是把一些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与规则、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区别和联系。对照比较法,就是把要比较的几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出现,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等概念,从内涵上进行比较,比较它们所反映的思维过程的不同层次水平,所反映的范围、程度。意识,属于唯物论范畴的概念,而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则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们的个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水平的反映。

2.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总结。

3.系统记忆法

化繁就简,使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个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明确知识范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如我用六个字概括辩证法的内容,即联系发展和矛盾,要求学生一提到辩证法就想起这六个字来,就从这六个字里面找知识点、找范围。

4.趣味记忆法

哲学的一些原理枯燥、抽象,记起来比较困难,我就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任何事物分两点,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并非不转变,亦可转为非重点”来概括,这样,学生就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我还采用缩句法等,如:规律就是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是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

5.公式记忆法

我们把哲学的主观题归结为体现型,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运用公式“观点+材料”;说明型即什么样的哲学道理说明材料里的现象;原理+方法论+做法(哲学侧重方法论)做法型,即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应该怎么去做。

6.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可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7.动笔记忆法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遭,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整理、积累、作答。

8.反复记忆法

好多学生都会说其实这些题,我们都做过,当时也明白了,就是没记住,考试时就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应注意旧题的重复和再现,好题不怕重复,重点不怕重复,重复到学生一看类似的题目,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9.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和联系,这比单纯一个个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都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四、多种形式检查,加强记忆效果

第8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哲学思想的渗透

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是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理论的基石。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它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是指导认识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切实领悟“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含义。纵观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大海、江河、山川、田野、动物、植物,或微观粒子世界: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不管是何种形式,纷繁复杂,无奇不有,但它们都是物质的,只不过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各种表现形态不同而已。在教学中不仅要从宏观上使学生确信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存在,还必须使学生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做出微观的理解,进而相信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也是物质的。例如:在书写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时,必须以客观实验事实为基础,决不可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不存在的化学反应而编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一切规律均有力证明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一科学论断。

从原子核内质子、中子的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从分子、原子、离子的运动到重新组合;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人的思维,无不在运动着。不管物质形态多种多样,但多样性的物质形态又有其统一性,即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变化着、发展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这些事实表明,从人体到地球和宇宙空间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就是在物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

2.“质变与量变”哲学思想的渗透

质变和量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质变量变及其相互转化规律在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切领域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现象中,把金属逐渐加热,起初并不影响它的物理状态,而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限度时,它就会改变原来的物理状态,由固态金属变为液态金属。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学性质是随着原子核电荷数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核电荷数这个量的变化,引起元素种类的质的变化。又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变澄清;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不仅量变要引起质变,质变也会引起新的量变。化合与分解的实质就是吸引与排斥两种对立的力量此长彼消的结果,也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渗透。量变是质变的准备阶段,质变是量变的新起点,区别在于量变过程保持着质的稳定,质变过程是量变的更新,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上述例子不仅反复证实了质与量互变规律的真理性,而且大大丰富了质与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3.“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哲学思想的渗透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事情都处在动态变化中,它们的变化过程是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从物质本身及一切科学现象中认识这一规律。例如,H2与CuO的反应,作为还原剂的H2有夺取氧而产生H2O的可能,而作为氧化剂CuO,有分解放氧游离出铜的可能,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二者在适合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反应。没有对应的氧化剂就无所谓还原剂,没有氧化反应就没有还原反应,没有电子的失去,就没有电子的得到,这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又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储存能量;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将体内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一对矛盾,但是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它们是既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其他如化合与分解、溶解与沉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等等,无不说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规律。让学生懂得,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对立面的统一,而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是事物、现象发展的源泉。

4.“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的渗透

科学学科教学的任务不仅仅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的理解,逐渐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发展的观点,学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学习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时,当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线周围的小磁针马上发生偏转,这就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又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的知识时,当把放在磁场里的一根直导线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发生左右偏转,这说明导线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就是电磁感应。这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电可以生磁,反过来磁也可以生电,由于电场和磁场之间这种密切联系和相互转化,所以把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电磁场的运动方式是电磁波,它象水波一样以每秒钟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播。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Y射线都是电磁波,只是波长不一罢了。上述内容生动的揭示了自然界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科学学科的教学使学生会运用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观察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一分为二”哲学思想的渗透

第9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适应”,广义地说,是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必须适应人类思维发展的现状;狭义地说,就是教与学要相互适应,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适应,教法与学法及教材要相互适应。

“适应”不是目的。“适应”的目的是为了“转化”,是为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智力上,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实现“由低到高、由差到好、由弱到强”的转化,从而获得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发展。

近年来,在运用“适应与转化”这一教学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改革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相适应

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要素间相互关系与联系的表现形式。其常常从教学环节上表现出来,所以课堂教学结构又称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就要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并优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组合。此中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即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相适应。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有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本知识,有计算、应用题和几何初步知识。不同的教材内容要求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例如概念教学,必须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深化——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这一递进的步骤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而应用题教学,则必须按照“审清题意——明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与写答”的进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另外,课堂教学结构还必须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绝不能抓了教材,忘了学生。

例如学生的学业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可放手让学生自学新知,通过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自练互批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就要加强点拨讲解、示范指导的比重,实行多搀多扶、小步迈进的教学。

课堂教学结构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着眼点是使教材结构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了“转化”必须“适应”。

二、认知程序必须与学生的思维规律相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精心设计认知程序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设计认知程序的依据是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使认知程序与学生的思维规律相适应。

课堂教学新知识,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沿着“复习旧知——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消化巩固——具体运用”的规律向前推进的。认知程序的编排只有与此相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设计的程序可有以下七步:1.旧知铺垫。复习面积、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长方形;2.拼拼摆摆。?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摆成3x1、3x2、4x3平方厘米的长方形;3.看看想想。?每排摆几个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一共摆几排?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4.看图,脑子里摆图形。想:长与宽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先摆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面积是多少?再想像:长摆6个1平方厘米的学具,宽摆4排,面积是多少?

5.大胆设想。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可能是多少?验证之后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6.课内练习。内容分三个层次;7.课堂小结。

这七步认知程序,充分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和运用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很自然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一环,这是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必须与学生需求相适应

由于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个人主观努力的不同,同班级的学生在学业基储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种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学习需求上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实行有差异的教学,以适应各类学生学习上的实际需求,促使各类学生获得最优的发展与提高。

由于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调动了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是“适应”促“转化”的见证。

四、学注指导必须与学生学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