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我国各类学校都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来说,更应承担起提升学生素质的重任,积极进行管理方法调整。当前我国部分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还存在部分问题,难以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积极正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改变这一教育状态。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未能根本扭转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校本理念、评价理念等等,但受制于传统思维定势,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握这些管理思想,更难运用到学校管理实践中。在陈旧的管理理念下,管理改革很难推进。
(二)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往往会沿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如自上而下的监控。管理者的思想不够新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管理方法上缺乏创新,这样的管理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三)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部分小学在改革管理方法时存在盲目的问题,在缺乏明确管理目标的情况下推进管理改革,其成效可想而知。在目标缺失的状态下,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会失去针对性,管理活动也会显得无序,直接影响管理效果。
(四)教学管理系统欠缺开放性
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缺少来自教师、学生、社会的监督,吸收不到正面的意见,整个管理系统是闭塞的。这将对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带来较大的阻碍。
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活动的先导,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接受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伦理方面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校长、主任等可以主动参与到针对小学管理者开设的培训课程中,学习最前沿的管理方法,在不断的进修中完成理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作为教学管理者,要看到科技进步对教学管理的意义,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学校的管理者进行沟通,与国家知名优秀教育者建立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进而改进管理方法。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要克服传统自上而下的“监控式”管理思路,将管理重心由行政管理逐渐过渡到课程管理,助力与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参与教师的推门听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正确的管理理念引领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将拥有更加正确的方向。
(二)改变培养方式,提高管理能力
教师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将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作为管理者要注意改变对教师的培养方式,帮助教师完成专业成长,使学生真正从新课改中获益。首先,要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如,订购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书籍或者邀请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来开展远程研修等。其次,管理者可以在学校内部举办教学比赛,以此来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比如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夯实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开展多媒体课件大赛,提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的能力等。第三,管理者要对青年骨干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学校内部进行新老搭配,以老带新,实现优势互补;举行多层次的听课互动,要求青年教师准备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精品课,在互相交流中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提升所有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明确管理目标,建立管理机制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要设定明确的管理目标,找准努力方向,只有这样,管理机制的建设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对于教师来说,管理目标应设定为:促使教师自觉主动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承担起教育教学责任。例如,青年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缺乏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科学方法,这时青年教师就应主动听老教师的课程,汲取经验,整理出方案,并在后续数学教学中加以运用。在管理机制方面,管理者要把握好规范、民主、人文化的方向。首先,学校要确保校务公开。例如将学校发展规划、学杂费明细、财务流向等都予以公示,将学校管理置于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其次,要保证管理的宽严适度。如教师因生活困境影响到正常工作时,管理者不能武断地进行处罚,更应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教师则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在这种管理之下,学校的整体风貌将得到很大改观。
(四)加强系统建设,促进系统开放
学校应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其管理也应是面对大众的,只有教师、学生、社会、家长共同参与,才能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进步。首先,学校的管理活动应积极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将家长带入到学校管理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让社会各界人士及学生家长进入学校,参观课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学校既接受了社会监督,实现了自我成长,又可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成效传递出去,起到宣传作用。其次,管理者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师生为教育教学管理提意见,如建立起教师工会制度及学生会制度,保证师生可以以组织形式对管理活动出谋划策。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要研透新课程改革的内在精神,正视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理念、培养方式、管理目标、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进,以期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一、选择内容建构校本课程体系,搞好教师通识培训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由学校自己确定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此课程内容的建构,一是培训教师,二是统整教师培养和在职研修内容体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其专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在职研修联系起来通盘考虑,具体设计和有计划地分步实施。通识培训是指各个专业的教师,都应探索、研究的培训内容。包括: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关于“十五”、“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对这些培训内容我们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规划。通过培训,力争达到使培训主体知道国务院关于课改的整体部署;清楚课改的目标体系和任务,能够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懂得管理体制重建和改革旧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做好这些内容的培训,是“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职能”与“教育专业职能”的统一,是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与学科专业培训的整合。只有综合设计,有计划、分步骤地具体落实,才有可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具体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1.认识课改的目的和意义。结合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一是强调课程人文化,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二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力求课程的生活化;三是注重课程的统整化,课程内容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强课程的弹性化;五是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六是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方面的发展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每项内容的研讨,尽量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选择与其专业有关的案例进行可行性探究,并对此案例所渗透的课程理念进行探析。尽力使受训主体明白每项课改目标的重要意义,力求使之建立起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并自愿地付诸于行动。
2.了解国家关于课改实验推广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培训内容的设计实施过程与培训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专题讲座、“参与式”讨论(按人员所属地、市县分组,培训指导者也参与其中,和他们近距离互动研讨问题),全面认识世界课改总趋势的基础上,安排其“通识”培训内容。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大多数人均能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改革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大部分人觉得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按照整体设计的培训过程,组织他们认真反思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反思以前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推荐他们的代表进行大会发言,交流学习体会,加深受训教师对课改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的理解。
3.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通过组织《纲要》解读和研修,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研究和确定的。新课程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构建这一培养目标体系,也正是基教课改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教课改的各个环节都应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为了实现其整体目标,国家还制定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即课程功能改革目标、课程结构改革目标、课程内容改革目标、课程实施改革目标、课程评价改革目标和课程管理改革目标。总目标与这六个具体目标形成了基教课改系统的目标体系。此目标体系也是对广大的教师提出的具体改革任务。
4.清楚基教课改的基本结构。课程结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课改基本结构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应该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程改革,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几个特性,也就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来设计课程的内容、结构和体系。与此同时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个学科教学的关系,受训教师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此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所包括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旨在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设置此课程是课改的行动策略。
三、培训实施的保障机制和培训模式
1.培训的具体实施。我们采取了名师讲座、专业教师重点指导的实施策略,在争取主管培训工作的校长支持的情况下,聘请教育部课程改革研究组的专家、教授亲临指导。在培训的过程中,大力扶植有专业特长、受过教育部课程师资培训中心培训的教师,结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资源,开设有利于达到课改培训目标的内容讲座。具体实施过程中,讲座与参观、访问实验区相结合。使教师在亲临实验区的现场,体会落实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以及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2.保障机制。(1)管理机制。建立由正职校长任组长的学校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培训的运行。领导小组还包括学校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和与培训学科有关的系书记和业务主任。领导小组制定教师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指定辅助人员及时对培训过程中的交流资料进行整理、上公布栏进行公布,对培阶段培训效果及时登记,进入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库和计算机系统,与接受培训的教师资格证书认证准备好评价资料,保障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教师,早培训早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建议执行到位。(2)约束机制。确保培训质量。将培训的内容折合为课时,由学科任课教师按照统一制定的培训计划和要求实施教学;由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校长按要求进行监控执行,确保每位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效果。要求接受培训时间超过五分之四者,结束培训任务之前设计的回单位后的“三级”(地、市、县级)培训计划合格者,发放培训合格证书,达不到要求者不发证书。
3.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与中学教学实际结合,建立培训、教研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能够逐步提高培训成效,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培训指导者与培训教师建立联系档案,跟踪研讨与指导。据笔者了解,2003年培训后,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模式研究等立项就有十几个课题。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改进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主场所。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都是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这句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口号,将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每一位教师终身的追求。中学的语文课程也是如此。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1978年开始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到今天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三十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说发生的变化还是巨大的。比如,那套曾经长期统治语文教坛的“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总结中心――归纳写法”的僵化死板的程式化做法就已不多见。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就没有问题。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比较严重,因为语文教学效率依然不高。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格局没有被彻底打破。只要深入语文课堂,不管是农村的一般学校,还是城里的重点学校,不管是实施新课改已经多年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还是正在进入新课改的普通高中都会发现,尽管课堂上不乏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依然被称作“讲课”,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依然叫“听课”。
现实表明,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比较落后,教学观、师生观还没有伴随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而发生应有的改变。
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么回事?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的角色到底怎样定位?课堂上有没有必要每篇课文都要由老师讲解、分析?这些都不是新话题,而且应该说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只要读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著名语文教育家们的论述,看看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们的教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2001年就颁布并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如: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显然,如果每篇课文的教学,总是由教师讲解分析,学生就只能处在被动听讲的位置,就必然不能“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缺少“大量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不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到头来学生就不能“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终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败。所谓“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就是要让教师的讲解、分析尽可能地减少。通览这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目标”到“实施建议”,最醒目的字眼,都是跟此精神相同或相近的,如“积累”、“体验”、“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等。在“教学建议”中还有这样几段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既讲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又对学生、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在教学中的作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中学语文教学,主要由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及口语交际教学等部分组成,其中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关于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已经在全国推开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将高中语文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其中“阅读与鉴赏”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也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关于“阅读与鉴赏”的教学,2003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更进一步提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关键词:培训;新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166
实施新课程已多年,回顾这几年来的课改实践工作,本市的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参与新课程理论的学习,钻研新教材的教法、学法的气氛浓厚,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化,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一、重视培训学习――师资队伍的培训是实施新课程的根本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参与者、实施者、研究者,在课改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成效。我们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力求通过培训和教师自身学习帮助教师尽快实现观念、角色、功能的转变。
1. 进行全员集体培训,明确目标,强化理念
教研室在每个年级段开设“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培训”课程,进行了全员参与的集体培训。其主要内容有: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及课程标准解读。邀请课改专家作新课程的学术报告;教研员和教师围绕新课程作专题讲座,组织教师交流实施新课程的体会,并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共同研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培训,教师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树立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使教师尽快步入课程改革的正常轨道。
2. 重视对培训者的培训。提高课改的培训质量
市级学科带头人、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培训者,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中坚力量,在实施新课程中起示范辐射和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在高中每个年级段成立以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为核心成员的教学协作组。同时,派出许多骨干教师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全国研讨会以及省、市级高中英语课程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和听课等。
3. 重视课改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了使新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造就一批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我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要求全体英语教师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展开课题研究,结合自身的实践,边教边研究。要求全体英语教师系统学习一些论著,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要求全体英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课题研究成为新课改的有效引领。
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
本市英语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堂,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必须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在保证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我们推荐骨干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活动,同时又让骨干教师带动全体英语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感悟英语语言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互相学习、增强自信,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4. 增加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
我们倡导英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以“任务型”为模式的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有助于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改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5.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则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采取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三、困惑与思考
通过扎实有效的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意识正在被更多的英语教师所接受和认同,努力改革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正在成为当前本市英语教学的常态行为。然而对照新课程实验要求,我们感到尚有不小差距,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问题1:初高中教学衔接不够,导致教学困难
原因:学生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上,尤其在听力和语法上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这些变化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学。
建议:高一教师应重视学生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不仅要做好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衔接,还要做好学习方式的衔接。教师要研究初高中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的差别,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重新构建知识网络,逐步地向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规定靠拢。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高中新课程。
问题2:高一教师群体新手上路
原因:高中新课程是从起始年段开始实施,而高一年级新教师相对偏多,对教材编写体例不熟悉,对新课标的学习不到位,对新教材各种课型教学的思路、模式和方法掌握不准;不懂得针对不同的课型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课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步骤层次不清。虽然新教师也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
建议:提倡集体备课和同伴互助,实现团队的整体提升。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师之间合作和交流的教研氛围。通过交流和听课,体会每个教师对教材处理、问题设计、师生活动的效度等差异造成的实际教学效果的差异,从中得到借鉴并形成更完善的教学方案。
二、主要工作
(一)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在改革的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在实践积累中进行理论创新,在教改实践中反思。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改革和创新,全方位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认识。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空间、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2、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搞好课改年级课教材的集体备课,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观摩研究课。
3、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4、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刊物、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改进教研方式,做好教学工作。
1、组织学科新教材的培训,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3、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日程安排
第一月份
1、召开全体美术学科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2、一年级苏少版课标本教材以及四年级教材的培训工作。
3、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第二月份
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研究课、教材教法研讨座谈。
2、学科常规调研。
3、美术一年级集体备课。
4、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第三月份
1、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课题研究工作。
3、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第四月份
1、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
2、小学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
3、课题研究工作。
第五月份
1、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2、参加市区美术学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商讨下学期工作。
作者简介:卢立涛(1977―),男,山东莒县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教研制度建设及教研 员专业发展、课程教学与教师教育、学校评估与学校发展等研究。
摘 要:课程改革的成效主要通过课程实施来检验,而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运行课程实施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影响其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动机、教师的自主性、教师的投入感、教师的信念、教师的安全感、教师的时间、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文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等。
关键词: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基于教师的视角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
第一,课程实施首先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理解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这是课程实施的前提。“理想的实施,至少应当包括参与者要理解改革所包含的先决条件、价值和改革方案的具体假设,因为参与者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学校或区域内接受、拒绝或修改这个方案。”所以 “无论改革来自学校的内部或外部,最终决定改革是否合适的是教师。”①
第二,课程实施的成功实现,一定要有教师之间的支持与合作。教师的工作处于教育体制的最基础的一层,课堂是课程政策传达的最后一站,教师课堂教学拥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这容易使“每一个教室自成一个王国,每位教师的教学,彼此孤立”,时间一长,就可能产生教师“不愿观察别人的教学,也不愿被别人观察;不愿影响别人教学,也不愿意被影响”的效果,“对于整体性的课程教学问题,当然更不愿意合作共同解决”。然而,“教师群体是知识和技能的宝藏”,“教育创新的有效实现,需要持续和系统地让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他人做面对面的小组讨论”②。没有教师整体的支持与合作,便没有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课程实施。
第三,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教师最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境因素及实施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最可能调适课程的只能是教师。但如果教师对课程实施缺乏兴趣、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影响自己业已形成的教学优势,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课程实施过程,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积极、适当地调适课程实施方案。
第四,课程实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是自己课堂里的课程决策者,是一个将现有材料转变为课堂里具体教学计划的设计者。课程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对已有的课程设计进行再创造。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缺乏课程实施需要的知识和创造能力,那么课程实施最终只能是一句空话。譬如,新课程综合化程度较高,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然而现有教师基本是分科的教师,对自己本专业知道得多,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则非常有限,教师的“再创造”程度就不会太高。
第五,课程实施是教师“观念”和“知识”的重构过程。教师需要转变旧有观念,确立对新课程的正确态度;教师要对自己能够胜任新课程抱有充分的信心(这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的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对自己在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要求,进而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和获取新的知识、能力。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应对这些“重构”,因此,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和助力都源于教师。
二、影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因素
(一)教师的动机
教师是否有实施新课程的动机,对于课程实施的成功具有关键的影响力。因此为激起教师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动机,在课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影响教师动机的因素,将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与课程改革的社会要求协调起来。教师不应再被简单地视为专家制订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应被积极吸纳为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创造者,参与到新课程方案的制订和修改之中。同时应超越传统单一的“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等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评价体系,给教师更多的教学自,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另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要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教师理解课程与教学的新变化,并使他们能够有能力应对这些变化,这是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成功实施课程变革的基本保证。
(二)教师的自主性
学校是由行政部门、教师和人所组成的松散组织,彼此的关系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尤其在教室当中,教师拥有相当大的教学自,这使得每位教师的教学彼此孤立,教师不易观察到其他教师的教学,也不愿意被其他人观察。除此之外,许多研究亦指出,教师在知识的储存、定义、分配、组织和评价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教学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教师通常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将课程标准、教科书等加以改变或者转换。
(三)教师的投入感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若能认同新课程,则能积极投入实施工作。问题是如何使教师认同新的课程?如何使教师愿意投入新课程的实施?
影响教师投入感的因素主要有:课程改革领导者的动机、课程改革的策略及课程改革的范围。若课程改革领导者的态度较为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会比较愿意投入新课程实施;此外,若课程改革者能采用合作式策略――使教师能够参与新课程的设计、修改、创新,教师的投入感也将有所增加。因此,为增强教师的投入感,首先,应扩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机会,使教师感觉自己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而激发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成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其次,校长等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应该致力于推动各项改革的措施,积极回应教师及学生的需求,并努力倡导新课改的理念,使全校都投入到实施工作中。
(四)教师的信念
许多研究者认为信念是个体做出行为决定时的最高指导,教师在教学上所做出的课程决策和表现出的行为,深受其信念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该探讨教师的教学信念。真正进行课堂教学的是教师,教师会将课程的概念自行转化到实际的教学中,若其对于新课程不能认同或者对于新课程有错误的认识甚至对如何实施新课程并不了解,那就会扭曲课程实施的方向,使改革的意图暧昧不明。教师的信念还会直接影响其教学角色的扮演,进而影响到其采用的教育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实现教学重心下移,要变讲授、灌输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要……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再担任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角色,否则,新课程便会受到扭曲。
因此,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应深入地了解教师对于新课程与教学的信念,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更应主动、积极地吸收有关新课程的知识,明确新课程实施的精神所在。倘若教师的信念与高中新课程不符,课程领导者便应努力与教师沟通或举办有关新课程的研习活动,推广新课程的理念,使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够改旧换新,进而内化于心并实践于教学活动中。
(五)教师的不安全感
有研究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常常成为传统课程的保卫者,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了作为学校生活现实的传统课程。另外,传统的课程方向较为深入人心,也容易预测和掌握,因此,许多教师抵抗学校的改革,把改革看做多此一举,不情愿做太多的改变。再者,领导者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常常注重于某些形式上的改变(例如:配置更为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却相对地忽略了教师的感受与意见,使得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更加感到不安。
由此可见,教师的不安全感――害怕新课程无法成功、难以掌握,会成为课程实施的庞大阻力。唯有当教师感到满意及受到激励时,他们才会在改革的过程中成功地扮演其角色。因此,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准备阶段就要特别注意避免教师不安全感的产生。首先应考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可能遭遇的压力和困难,然后规划出适宜的配套措施或解决方案;其次,在课程实施之际,更应拓宽了解教师需求及建议的渠道,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以减少实施的阻力。更多的研究报告建议:扩大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参与机会并以民主的方式分派课程实施工作能有效地改善教师对新课程的参与态度并提升其积极参与的意愿。
(六)教师的时间
许多教师指出,在学校的时间不够用,因此无力于进行教学改革的工作。当教师执行新课程时,经常会问:“学习使用它,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答案超出了教师的接受范围,教师通常选择不做改变。
因此,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也是课程实施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学校教师的工作负荷一向很重,要把平常的教学工作做好已不容易,更何况新课程的实施又增加了许多工作,例如对新课程的理解、新教材的吸收和消化、采用新的评价方式等都需要有较大的时间投入。由此可知,学校要推动新的课程,必须提供充分的、特定的、额外的时间,使教师们能够在学校顺利进行新课程的研讨、新教材教法的讨论及新教学方式的试验等。
(七)教师的能力
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的实施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师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结果。因为教师只能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实施课程。要能成功实施新的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胜任此工作的能力。因此,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专业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格拉松建议,教师在拟订新的教学计划时应能够得到特别的协助――课程设计者应带领教师实行整个教学计划,使教师明了如何在适当的时机及地点推进及实施整个改革后的课程;之后,课程改革者应以新教材来实际示范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们能够获得使用新教材及教法的知识;接着,教师们能在专家的指导下,以群体合作的方式生成新的教学活动;最后,学校还应设法多方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以符合新课程的精神④。
(八)教师的文化
就像课堂条件会影响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一样,学校里教师的文化也对教师实施新变革提供正面的或负面的支持(Deal and Kennedy, 1989)。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1992)归纳出四种富有代表性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tic culture)、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ed culture)、行政强制合作的硬造合作(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愿合作的协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ure)⑤。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室王国的国王,教师之间表现出来的多是个人主义的、派别主义的文化,新课程出台后,教师之间的协作越来越被强调和重视,有时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还会强行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但这种合作是由外在行政控制的,并不是学校实践的要求和教师的本意,因而通常只停留在谈论教学、给予建议、方法交换的水平,并不会扩展教师对教学的思考以及教学实践的批判,最多只是一种硬造、带着协作假面的合作文化。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来解决实施上的难题,改革的工作会难上加难。因此,教师们应该凝聚共识,互助合作,借着团体的力量来推动改革,因此“协作文化”的创设就尤为重要。教师协作文化的优点很多:第一,当教师们一起研究教学计划时,通过群体探讨,能够促使教学更加完善;第二,教师们一起讨论新课程进行的方式,会使得教学的理念及实践更加清晰明确,因此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减少不当的教学方式;第三,最棘手、长期难以解决的课程与教学问题,能够在教师群策群力之下得到较妥善的解决;第四,由于大家一同努力,能滋生踏实感,使大家对教学更有信心,对取得教学的成功也会产生一种使命感;第五,教师群体共同进行新课程的研讨,就会产生一种“群体压力”,从而有利于工作的改善。
(九)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虽然不如理论性知识显而易见,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功能,在教师接受外界信息(包括理论性知识)时起着重要的过滤作用,并指导(甚至决定)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因此,任何改革都需要首先了解教师目前所拥有的知识,并以此作为基础,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教师的知识,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
总之,“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⑥。从外部因素诸如升学压力、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考虑影响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因素固然重要,但教师才是课堂行为变革的关键人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影响其实施新课程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动机、教师的投入感、教师的信念、教师的不安全感、教师的时间、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文化等。
注释:
①黄政杰.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师大书苑,1996,59.
②[加]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陈伯璋.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省思与挑战[M].台北;师大书苑,2001.69
④王文科.课程与教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207.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42-01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推进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体现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小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合作、探究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
我校身处金顶谢花酥梨之乡和葛天文化之乡,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很大程度上是要围绕校本资源、地方资源进行的。所以我们立足学生兴趣,围绕地方资源设计开发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案例。如《我爱家乡》《家乡的梨花》《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校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特点的"三小三贴近"(小调查、小论文、小发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地域)主题系列探究活动。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实践先行"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多渠道的获得知识、技能,并通过这一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专业水平。这一活动包括以下内容:梨乡的传说故事、自然风景、交通状况、特产、致富项目、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实践,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调查显示,我校80%以上以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这块平台上,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激发了学习上进的信心。这些学生的进步,得到了教师的赞许和家长的认可。究其变化的发展原因,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这些学校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二是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及其有关活动使学生们站到了同一个起点,他们不再有过去的学业优劣之分,个人的努力和成绩能够得以显现和肯定。小学生从主题探究活动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为他们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小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尽善尽美,其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常被挤占。我们在实践的教学当中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少,又不是上级抽测科目,往往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校本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
1.2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在调查中发现,不止我们学校,许多农村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很差,教师结构不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绿色证书"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和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课程,对于许多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的农村小学校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难以实现的。
1.3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有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国家课程成绩是上级评价教师的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考试中根本得不到体现,是出力不讨好,划不来。
1.4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不甚了解。他们之所以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他们很少有人以学校、学生乃至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更不清楚课程的开发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往往把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使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形式单一,资源不足,选择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总之,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严重不足。这些不足和缺陷,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推进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对策
2.1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增强课程的活力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地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教育与课程发展的规律,研究与开发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课程开发中追求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出适合地方开展并具有选择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应当成为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要着眼点。也是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当地人才最主要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使国家课程和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教育统一于农村小学的培养目标,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这是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根本之策。
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师的提升。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对实验教师实验课堂进行实录,实验教师们对实录进行回放,一起观察分析实验教师在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探讨案例实施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给下面的课程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程改革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4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尤其初中开设美术科目以后,初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我省开始实施普通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我作为一名初中的一线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作了许多新尝试,但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在把问题摆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一、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1.学校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决定了新课改的成功与否。
课程实施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支持,特别是美术这一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的充分支持,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比如学校的工作策略、经费、人力、活动上的支持、教师培训等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学校,特别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初中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包括课堂讨论、收集资料、调查、考查、参观等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而师生的参与度则要学校有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机制与策略;其中的调查、考查、参观等活动需要学校提供经费保障、人力保障。这一条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来说显然很困难。
在平时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学校对美术课改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实施方案,认为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就完事了,整个新课改就是教师的事情。由于初中仍以中考为最终目标,所以很多学校美术课程安排抛开了选修内容,只排了必修的美术鉴赏,这与课改之前相比,除了教材重换了一本,几乎没什么区别。还有相关的美术教学设施不达标,没有美术活动室,没有多媒体平台,只有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班有六、七十人,上鉴赏理论课的时候问题不大,但进行活动和实践练习时,每个人的桌面放十六开的画纸就显得非常挤,如果要开展美术活动就更难了。有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存在教室空间不够开展活动的问题。
2.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是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由于高校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不够严谨,师范生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美术课程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在岗美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加强。但是就目前而言,针对新课改相关内容的美术教师培训非常少,即便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大部分学校会因经费问题不一定派老师去学习,也就无从谈及专业化发展意识。
3.学生基础教育与初中脱节。
由于我国美术教育初、高级中学教材缺乏严谨的体系,在教学内容形式衔接上尚欠整合,加上各个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力度往往不统一,使学生学习不系统,很多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甚至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这与初中开课不正常,或是一些学校根本没开课有很大关系,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或没有基础,老师就需要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学习被动,甚至有些茫然,这势必又影响了课程应有的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美术教育的观念。发展美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教研网络,配备专职美术学科教研员,提高教学实践指导力度,要对初中美术教学和学分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对于初中美术教师要加强培训工作,加强美术教师知识的广博性,补充和完善美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专业素养。各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应加强协作,资源共享,在美学、美术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学习活动。尤其要在雕塑、计算机平面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新增教学内容方面,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以便将来条件成熟时开足选修课程。
1 教育部门要革新考试制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实践证明,如果不从招生体制上进行根本的改革,应试教育就永远不会得到彻底解决,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还会走回头路。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和招生制度体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2 教师改变育人观念,多元评价共存
2.1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育改革的最终成果要由教师来实现
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正确看待分数,关心他们分数的形成过程,关心他们在“学会”的同时是否“会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评价体系要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优秀学生,决定学生受关注的程度和享受待遇的差别,决定学生的去向,最终少数人步入“红地毯”,多数人在“一声叹息”中被打入失败者的行列。这种考试定终身的评价给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违背了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充分认识到“人本教育”的价值所在,即教学评价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体现发展观的教学评价,既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致力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等。
3 教学的评价
3.1形式上从单一到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这种结合性评价方式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他们在任务完成中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充分彰显客观公正。
3.2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个体的发展最终靠个体对自我的修正与反思,因此应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反思并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不是计较一时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