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

第1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 协调配合 思考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增长的不断减速以及影响,使得我国的经济运行困难越发的凸显,为了能够切实的去解决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应当将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调配,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化成为积极地财政政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将从紧的货币政策调节成为宽松并且适度的货币政策。

二、问题的提出

学者关于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这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二者虽然有区别,但是也必须协调配合。能够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为了使政策搭配发挥其最大的合力,我认为在宏观调控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深入的改革开放,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要符合国际条约和惯例,则要结合国内和国际的形势来考虑。要能更好地发挥两政策配合的合力,则要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才能遵循市场经济原则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及时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2.微观经济基础

不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决定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作用的发挥及效果的大小,而且要求其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通过市场和政府政策的变化。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提供市场依托,则可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完善债券管理体制,才能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3.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

各个市场主体调整自己的行为可以根据央行的这个信号。如果一组政策力度不够,想使得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变得越来越理性一些,还可再出一个信号或者说连续出一系列信号来让企业调整。国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经济结构,使得能够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企业的投资和消费,实现经济平稳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出口退税、利率、汇率、信贷、窗口指导、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所以宏观调控频繁采用的手段就是适时、适度地灵活多次地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及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进行调控。

4.应当同其他的经济政策相互配合

经济的运行内外的环境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它的问题产生的因素也趋于复杂化,自然其解决的方式也就渐渐地趋于多元化了。这样也就对政策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希望政策能够同其他政策相互组合起来,从而来体现一种政府的合作的精神。通过这样的一种政策合力的方式来实现宏观调控最终达到预想的效果。

在这样的开放型经济的大前提之下,进出口的资金流动已然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点,更使得宏观经济的运行更为复杂化。虽然这个时期的国际金融危机形势紧迫,然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仍旧在持续地加深着,因此,只需要我们灵活的去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选择一个能够同其他政策相互配合的政策,从而实现一种政策的合力,那么相信我们的经济必定是能够呈稳步增长趋势的。

三、对于目前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具体配合的相关建议

从总体上来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由于协调配合良好,因为获得了多方的发展,尤其是在两大政策结合的阶段都实施了一些比较有新意的安排,可以说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又因为受到多方的影响,使其配合之间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下文就给予些许建议:

1.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需求中的作用

应当进行适当的调低货币的供应增长量的预期值,时刻去优化信贷结构,合理地去将政策工具组合。应当考虑到让汇率的政策发挥到更大的作用,并且应当将汇率进行一个适度的调整,要逐步地将人民币升值压力降到最低,并且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国际资金流动的一个监管力度,要严格地把国外的短期投资流入控制好,以此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应当努力去完善财政政策

应当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同货币政策的从紧取向进行结合,从而减少赤字以及一般性的建设支出。要狠抓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力时机,从而来推进财税体征的进一步改革,不断去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要不断地加强公共财政的制度性的建设,从而缩小各个抵触的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差距,并且应当大力的去支持节能减排,加大现行转移的制服力度。加快去研究并且应当建立起资源环境税体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之下,特别是在政策的选择上面,更需要将各类的政策工具搭配着进行使用。应当去加强对结构调整以及社会发展事业的支持度,以此来减轻各级财政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第2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股市

1.前言

政府调控、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资金入市是研究中国股市的约束条件或前提条件, 似乎是不说自明的。中国股市设立以来, 政府调控股价指数高低的政策性作法, 不断实行。最典型的如1994年三大政策, 1997 年人民日报社论, 1999 年的五一九行情。股份公司的设立要政府批准, 控制较严, 而企业上市数量长期由政府控制和分配。股市的一个功能是为国企解困和改革服务, 上市公司的多数是国企改制以后上市的。而股市证券商基本是国有企业, 甚至近几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由这些证券商发起的。中国股市的入市资金除了私人资金之外, 国有控股公司的资金、证券投资基金以至银行资金都具有国有企业资金的特点, 具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下类似的资金特点[1]。中国股市的这些现象, 在发达的证券市场中不存在, 即使在其它新兴的证券市场也不存在, 或者只是微弱地存在。中国股市的上述鲜明特点,就注定了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对股市造成重大影响。

2.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分配活动,它体现着国家与其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纯收人。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其他事业的发展状况、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高低、以及财政政策的正确与否,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教育、国防以及社会福利,国家合理的预算收支及措施会促使股价上扬,重点使用的方向,也会影响到股价[2]。财政政策是除货币以外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另一种基本手段。它对股市的影响也相当大。下面从税收、国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国债是区别于银行信用的一种财政信用调节工具。国债对股票市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国债本身是构成证券市场上金融资产总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国债的信用程度高、风险水平低,如果国债的发行量较大,会使证券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国债利率的升降变动,严重影响着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价格。当国债利率水平提高时,投资者就会把资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国债上。因此,国债和股票是竞争性金融资产,当证券市场资金一定或增长有限时,过多的国债势必会影响到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量,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4]。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5]。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调节。对证券投资者之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可以增加企业收入,从而提升股票价格。增加财政赤字,扩大财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购会增加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股票价格。居民收入增加,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增强,提升股票价格。政府直接投资增加,比如投资能源、基础设施、住宅等,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升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股票价格。

增加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形式,财政补贴会提高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提升股票的价格。紧缩性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财政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复杂,投资人要结合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投资决策。

3.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货币政策10年来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最近10年来对中国股市有着巨大的影响。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估值较低的股市长时间上升,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估值过高的股市长时间下跌。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最近10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和股市有着巨大的影响。从上表分析可知,松动的货币政策一般能引发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直冲历史最高6124点;相反,从紧或者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往往导致股市表现不佳,持续向下调整。由此可见,货币政策与股市有极大的相关性。

3.1 2001-2005 年的熊市

2001 年初,中国股市估值过高、泡沫严重。2001 年5 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抓紧拟订严禁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操作方法,加强对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降低和防范信贷风险。"2003 年8 月,为了抑制流通中资金供给过快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国央行在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之前的6%逐渐上调到2004 年的7.5%。2003-2005 年,中国央行发行的央行票据总额约为1.8 万亿元。货币政策出现"稳中从紧"的倾向。M2 增速从2003 年8 月最高的21.55%逐渐下降到2005 年初的14%。在这种情况下,上证指数震荡下跌,到2005 年6 月,一度跌破1000 点。市场估值水平回归合理,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跌破16 倍。CPI 也由2004年7 月的5.3%逐渐下降到2006 年初的0.8%。

3.2 2006-2007 年的牛市

由于通胀回落,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一年定存利率在2%附近维持了很久,直到2007年才真正进入加息周期。M2 增速连续两年维持在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由于估值偏低、股改启动、大量外资流入(贸易顺差+外商投资+热钱),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从2005 年最低的1000 点到2007 年最高的6000 点,两年多时间里上涨了500%。市场再次进入泡沫状态,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一度接近70 倍。

3.3 2009 年的牛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转向。2008 年11 月5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一年定存利率从10 月开始下调,到12 月已经降至2.25%。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应下调。中国政府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态度非常坚定,从11 月份开始,新增贷款急剧上升。2009 年1-3 月,每月新增贷款连续超过1 万亿。到3 月份,M2 增速已经达到25%,为近10 年来的新高。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A 股市场强劲反弹,到2009年8 月4 日,上证指数收于3471 点,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约为30 倍,出现轻微的泡沫。

3.4 2010年到2013年熊市

宽松货币政策一般都会导致通货膨胀。从2010 到2011年,中国的CPI 分别为3.3%、5.5%。但是2012年CPI降为2.6%。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在12月5日下调0.5百分点,累计涨幅达到2.5%。面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A 股市场经历长达两年的漫漫熊市,上证指数长期在2000-3000点盘整。

4.结束语

本文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股市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基于我国股市是政策市这一性质始终存在,因此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股市的动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牛市,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保守的货币政策引起熊市。

参考文献:

[1]张兴昌.中国股市特殊性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经济学研究.2002.04

[2]龙飞凤.财政货币政策对我国股市的影响.[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3]周敏倩.财政投资问题研究.[J]江海学刊.1996.06

[4]何宜庆;陈平.股市与债市之间波动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2012.03

[5]刘玮玮.我国股票市场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12

第3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弹性原理;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领会生产、成本理论;理解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需求、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IS—LM模型;领会财政、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其手段。促进学生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总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有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教学内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何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需求和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2)教学内容。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购买能力且愿意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出售能力且愿意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3.偏好与效用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消费者的偏好;知道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厌恶品、中性商品;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4.厂商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生产与生产函数;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均衡理论。

5.成本与收益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教学内容。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6.市场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要素收入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2)教学内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8.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2)教学内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论。

9.总需求与总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总需求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2)教学内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是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0.失业与通货膨胀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2)教学内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1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2)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

1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2)教学内容。经济政策: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财政思想的演变,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货币政策其作用的其他途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的关系。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垫头交易,期权交易,双向期权。

13.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2)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的优点,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反倾销的措施,倾销的确定。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关税。

参考文献:

[1][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3.

第4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作者:姚峰

世界财政经济统计,顾名思义,就是对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财政经济现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与世界各国财政经济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多,很有必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统计工作。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体会。

一、翔实的资料是进行世界财政统计的基础。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并使这种统计成为对领导决策有益的东西,就必须做到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可供统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公开的、内部的、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书刊。由于书刊资料浩如烟海、纷纭繁杂,就使得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而要求我们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搜集、剪辑资料,并按国民经济和财政经济进行分类整理。为了使领导了解一国的经济全貌,要注意选用一些能反映其经济实力,又能与其他国家对比的综合性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等。对财政资料,要注意搜集预、决算数字,这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

二、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经过搜集、整理得到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因其来源不同,往往是零散的、互不相关的,有些数据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使统计分析科学、严谨,还必须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鉴别、加工:首先要弄清其指你体系、口径和计算方法。如东、西方国家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就不同。前者采用的是物质生产体系,后者采用的是国民帐户体系。由于二者的指标体系不同,概念上有区别,口径也不一样,在进行比较时,就得换算。对财政方面的数字,还要弄清该国的财政管理体制、预决算制度、收支统计口径等。第二,将选定的统计指标进行排队,弄清每一个指标、每一个数据的涵义。在通过搜集而得到的材料中,往往既有相对数,又有绝对数,所以,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必要的加工和计算。最后,将有关统计数字绘成统计图表。

三、作出有理有据的统计分析,是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最后环节。为了方便决策部门运用世界财政经济统计资料,在完成数字统计、绘表以后,还要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比分析法,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及其给经济、财政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后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中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供决策部门参考,是我们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目的。

第5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是协调发展政策

关于什么是稳健性财政政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基本上大同小异。

金人庆[1]主要是从宏观调控方面来谈论稳健性财政政策的。他认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是经济学上讲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从紧,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来说,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字方针。

贾康[2]为,宏观调控政策“中性”的导向,是以总量特征的直观形式给出当前财政政策转型的基本定位与趋向。动态上看,“中性”就是总量上既不扩张也不收缩,其中的基本含义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之后,现阶段还不宜简单采取“全面紧缩”的调控方法,既不能“不转弯”,又不能“急转弯”,而应当是在稳健把握之下着力协调,在调减扩张力度中区别对待,即“有保有控”。按科学发展观实施公共财政职能,既有不少“越位”需要退出,又有许多“缺位”和“不到位”需要填补和加强。这里强调的是总量控制、松紧适度下的结构优化调整,即对有些项目降低支持、放缓支持或者不支持,而对有些项目继续支持。以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与流量,达到总量中性和结构优化的效果。

高培勇[3]认为,所谓中性财政政策,就其本来含义讲,就是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紧缩的影响。就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而言,对中性财政政策的基本要求,就是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影响。

陈共[4],提出其观点:按财政原理,稳健财政政策维持赤字规模不变,基本上可以称之为中性。现在命名为稳健性财政政策,这种提法的缺陷,是政策目标不够明确,但它的好处是稳妥,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松紧关系,做到松紧适度。并认为,在经济增长和经济调整时期,不可能实行紧缩政策,也不可能实行中性政策。因为第一,既然存在赤字,则说明仍然是松的政策;第二,如果维持赤字的原有规模,而赤字占GDP的比重会出现下降趋势,实际上对财政支出有所紧缩,则以上两点体现了松中有紧;第三,如果再考虑为了支持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而适度控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则是对市场或企业的放松,也是松中有紧。因而认为,保持适度的赤字和国债规模,从政策类型来看,仍然是一种偏松政策,或者是一种松中有紧的政策。

二、实施稳健性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措施

1.注重投资政策导向调整

由于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国家对投资的控制应当严格些。出现这种状况,部分是由于政策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还有,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

投资调控政策不仅要在“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更要采取灵活的措施,一方面要抑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投资继续过热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增长下滑过多,主要是为民营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进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后者,要在进一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积极措施,使投资体制或结构尽快实现“两大转变”,即使投资增长真正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对投资的监管方式由“硬干预”转变为“软干预”。政府需加快从私人物品供给上(投资和生产经营)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给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软干预”则主要依靠法律法规、技术和环保标准、市场化的手段如利率和利率杠杆来调控投资的增长。

今后,政府投资要严格控制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上新项目,而把重点放在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和卫生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工程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其中更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方面的投资、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

2.注重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上具之一。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下,应当注重税收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促进经济内生增长,以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

(1)适当调整税制结构,提高资本形成质量。一个良好的税制是兼顾了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税制。但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如间接税与直接税的结构不合理,具体税种设置不合理,还有一些税未开征,如社会保障税等。目前,应当将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改进个人所得税、完善消费税、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税费,完善地方税制度等。通过这样的结构性调整,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推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产业结构。

(2)调整投资课税政策,提高投资效益。如在增值税方面,首先应加快转型步伐,在增值税税率未变的情况下,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后,由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款增加,实际上相当于减税。从实践方面看,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效应已显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生产总值和民营经济投资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幅度。可以看出,民间投资对减税的反应是相当积极的。其次,扩大征税范围。将与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业、仓储业等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这个过程要注意和税收征管能力相结合,采取分步推进的方式。

(3)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逐步由物质资本刺激经济增长转向由增加人力" 资本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首先,开征教育税,增加税收收人,为国家教育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我国目前已征收的城乡教育费附加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费,大多已具有准税收性质。应该说,费改税的时机基本成熟。基本思路可以是,实行专税专用,税基由国家统_规定,税率可由省级政府根据需要和可能自主决定。其次,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开发。如对民间办学实行税收优惠,对社会投资办学实行税收鼓励。个人对人力资本进行自我投资。可以考虑在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把教育支出计入费用扣除。

(4)调整税收政策,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目前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要目标是启动民间投资,而中小企业是我国民间投资的主体。但从我国目前增值税运行来看,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并没有同等对待,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应及时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政策,对建账完整、财务核算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后,可转为一般纳税人,允许其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开征社会保障税,减少不确定因素,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预防性储蓄占居民总储蓄的比重,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倾向才会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消费需求才会真正扩大,进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完善股票税制,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拓宽投资渠道,增大直接投资的比例,也有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

3.注重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的应用

二是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和完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我们在加大财政对技术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调整对科技的投入结构。国家财政投入的重点是那些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如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活动。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特别是要重视发挥税收优惠对科技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必须明确的是,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资金供求今后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三是加强人力资本(教育与培训)投资,为科技的持续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4.注重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中,要建立有利于环保投入稳定增长的预算支出政策措施。

(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政府环保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清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在环保领域,财政支出主要介入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如跨流域大江大河的整治等)、通过市场能够解决但解决不好的事项(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二是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事权,明确各级政府环境事权划分及其投资范围和责任,使中央和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权责对等,分职治事。在加强中央对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充分调动地方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国家环保投入占整体GDP的比重,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进行预算支出科目改革,为财政履行环境保护职能提供制度保证。在进行预算支出调整时,应将环境保护作为支出的一大类单列,并下设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子目。把环保支出作为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加强政府财政对环保支出的保障力度,通过公共财政改革为环境保护提供新的资金支持渠道。

(3)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此外,要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体系。

5.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恰当配合

我国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目标或着力点是“稳定预期、保持景气、防控通胀”,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继续搭配使用,并且应当促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本身微观化,并讲究内部搭配使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要有明确的总体性取向,又要在各自本身的内部结构上有松有紧,保持必要的弹性和灵活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运用预算支出政策进行短期的需求管理,用调节短期需求量的办法实现短期供求平衡;用税收政策来调节中长期供给量变化,改善供给结构,实现中长期供给稳定和结构优化。税收政策要“有增有减、有松有紧”。预算支出政策应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积极姿态,尤其是国债投资政策方面,要将着力点放在中长期供给能力建设、结构改进和供给稳定机制建设方面来。

在货币政策方面,既要保持货币政策必要的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以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成果;又要注意赋予政策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性,相机抉择、斟酌使用。考虑到资金供给已经比较紧张而物价回落有一定的滞后期,下一步不宜出台新的总量性紧缩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进行微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从“适度从紧”转变为“总体稳健、适度放松,有紧有松、结构优化”,可以适当扩大公开市场货币投放、降低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同时进一步运用差别准备金率调整信贷结构,缓解可能出现的资金紧张局面。

参考文献:

[2]贾康。从积极到稳健——中国财政政策转型与展望[J].财政与税务,2005,(1)。

第6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内容摘要:广西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绿色采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措施协同欠缺、手段运用不充分、绿色采购无法落实等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需从提高政策措施协同性、丰富政策手段、加强政府绿色采购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公共财政 政策 广西

广西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公共财政政策现状

(一)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

1.广西支持节能减排的财政预算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节能减排的财政支出、整合现有涉及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倾斜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创新财政补贴方式等政策手段。一是增加节能减排财政支出。自治区本级财政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2008年2.1亿,2009年达到3.5亿,增幅66.7%;二是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向节能减排倾斜。广西整合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环保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城镇建设专项资金、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水资源费等各项资金,倾斜安排用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技改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二氧化硫减排、化学需氧量减排以及节能减排监测能力建设等;三是创新财政补贴方式。2008年,自治区财政厅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提出主要采取以奖代补,实行财政奖励资金量与节能减排量挂钩的方式。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的2.1亿元节能减排奖励资金与全区当年的节能减排目标挂钩,重点支持6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317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建设。对部分节能减排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或前期经费补助方式予以支持。

2.发展新能源的财政预算政策。《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年要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建设全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省(区)。为支持新能源发展,广西自治区积极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出台扶持性优惠政策,增加政府资金投入,重点支持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关键技术,以及核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城市太阳能利用工程建设的支持等。具体财政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农村沼气建设财政投资和补助。2001-2006年,广西自治区财政安排用于沼气池建设的补助资金每年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4.7%。2006年广西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用于农村沼气池建设的补助资金达9800万元。2008年又投入资金1.1亿元,新建20万座沼气池;对非粮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木薯生产,依照国家有关原料基地补贴和示范基地补贴的规定每亩补贴180元。

(二)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

2010年,广西自治区地方税务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税收征管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下列税收优惠:对自治区级以上(含本级)主管部门确认为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在2010年底前,可以享受西部大开发国家鼓励类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为节能减排而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运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推广节能设备和产品等原因,导致自用房产应缴纳的房产税和自用土地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照税收管理权限,经地方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酌情给予减免照顾。另外,为支持新能源发展,自治区积极向国家申请优惠的税收减免政策。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以非粮作物木薯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自2008年3月1日起享受以下税收优惠:免征消费税,已征的消费税予以退还;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

(三)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2004年底,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节能环保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成为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促进节能与环保的具体政策规定。广西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绿色采购的地方政策,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内部制定了鼓励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的政策,从招标文件的制定以及评标环节对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分,鼓励采购人购买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产品。为了规范节能产品采购,广西还实施了一系列地方节能标准,如《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检测规范》、《路灯节能装置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当前公共财政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一)支持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效

广西自治区财政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发展,包括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淘汰“两高一次”落后产能、推进城乡建筑节能、鼓励高效节能产品使用、加快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等方面。得益于上述财政政策与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广西发展低碳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节能减排方面,“十一五”前四年广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4%,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9.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累计下降13%,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30%;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累计下降8.76%,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2.1%,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2010年10月29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消息,2010年1-9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1%。全区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416户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为1.23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93%,累计节约能源116.89万吨标准煤。自治区财政2010年安排节能、清洁生产专项奖励资金9500万元,支持了全区实施重点工程的节能、清洁生产项目124项,这些项目和去年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广西自治区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93%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二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目前沼气池入户率已超过40%,为全国沼气池入户率最高的省区;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利用,全区规划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多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核电开发也进入实施阶段。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经投产。三是政府绿色采购方面,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2008年广西区本级节能产品采购占到同类产品采购比例的25%以上。而在2007年,广西区本级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规模为770万,仅占到同类产品采购金额的13%,节能空调占同类产品采购金额比重仅为2%,只有5.4万元。

(二)与低碳经济有关的公共财政政策的不足

1.政策措施协同性欠缺。使公共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最大化的关键是最大化相关政策的协同作用,最小化相关政策的制约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运用公共财政政策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经验欠缺,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从广西当前采取的一些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来看,各项政策措施相对孤立,措施间缺乏相应的协同促进能力,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发展低碳经济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导致政策措施结构断层和功能失衡,抑制了低碳经济政策整体功能的发挥,难以实现“1+1>2”的政策效果。

2.政策手段运用不充分。我国低碳政策工具主要以“命令-控制”类的行政手段为主,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为主的政策工具有较大的区别。这也造成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对以市场为导向的财税政策运用较单一。广西同样也存在财政政策手段较单一的问题。譬如,对新能源的税收优惠形式过于单一,以减税和免税为主,没有将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应用于新能源税收优惠中。

3.政府绿色采购无法真正落实。虽然广西制订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对节能环保产品采购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绿色采购成本过高、采购人员绿色采购意识不到位,以及采购人员不能有效的获取环保产品的信息等原因,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采购。

优化当前公共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提高公共财政政策措施协同性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争取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模式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具有经济形态的网络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因此,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也必须适应这种新经济模式的内在要求,要注意政策的纵向上下衔接、横向相互协调。

从广西当前公共财政政策情况来看,要提高政策协调性,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征企业排碳费。碳税是国外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约束性财政政策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征碳税,建议先开征企业排碳费,对高耗能企业征收排碳费,如高耗能企业能完成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则对其免征。王金南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征收碳税对GDP的影响有限,最高只有0.45%左右,同样,开征企业排碳费对GDP影响也是有限的。但对“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发展会形成制约,对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作用较明显。二是完善低碳财政补贴结构,增加对居民低碳消费补贴。为促进低碳消费,国外对居民低碳消费补贴较普遍。广西应采取对居民低碳消费财政补贴的方式,来鼓励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和消费。可以对居民安装太阳能设备等低碳消费给予适度的地方财政直接补贴。三是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通过上述措施提高广西公共财政政策协调性,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用。

(二)丰富公共财政政策手段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预算政策手段,如预算拨款、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等;税收政策手段,碳税或类似税收、低碳税收优惠等;基金收费政策手段,如专项基金、排放费等。丰富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财政政策手段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设立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建议在整合各项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资金项目的基础上,专门设置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项目,各级财政应当将其作为重点项目专门立项,并且要保证每年一定的增长速度。在具体预算安排过程中,应当将每年财政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用于该项目。该项目资金具体用于: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研发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宣传与服务支出。支持核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应用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二是扩大低碳地方税收优惠。对从事低碳技术开发的企业,除享受自治区高科技企业所享受的全部税收减免优惠之外,还应允许这些企业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对企业用于购置低碳设备的投资,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并对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从而鼓励企业对先进低碳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另外,对低碳技术开发投资实行投资退税。对于节能服务产业,要落实2010年4月发改委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规定的税收扶持政策,暂免征收营业税、减免所得税。另外,还应将节能服务企业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建立自治区政府投资的碳金融公司,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加强政府绿色采购

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等绿色采购相关文件精神,提高采购人员环保意识;其次,要落实好优购政策、首购政策和订购政策,敦促采购人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应建全绿色采购标准,建立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统计体系,绿色采购清单,公开绿色采购信息等措施;第三,自治区应采取一些减税措施来降低“绿色产品”采购成本,各级政府应支持建立采购信息数据库,成立绿色采购网络组织,推动成立各地绿色采购团。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

第7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2013年甘肃省第一次诊断试题(第15题):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至此,兰州新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调控手段一致的有:( )

①国家提高家产品收购价;②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③央行下调准备金率;④某省破获全国制售假药大案,涉案金额上千万。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此题考查考生对国家宏观调控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理解,对于③、④,考生很容易就判断出来了。但对于①、②,却把不少考生难住了,两个选项都涉及到“价格”,到底哪个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呢?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由于对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缺乏全面的理解造成的。那么,同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到底有何区别呢?

一 二者的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引起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关系变动来实现的,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在我国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年度计划等。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后,便可选择相应的经济参数来具体实施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如税率的变动)、货币政策(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它表现为由宏观调控主体机构颁布的有关条例、规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主体机构往往通过调整价格、税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经济参数来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实现国家的调控目标。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它的实施主要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系统、行政层次及行政区域中的一些主管单位及其所属职能部门进行调节来实现的,这种调节是通过纵向性的逐级下达而实现的。

二 二者的地位不同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和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法律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都不能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例如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三 二者的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国家通过制定实施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进行制约和引导,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和汇率等经济杠杆,不同的经济杠杆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灵活运用。经济手段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主体,而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调节是一种间接调节。行政手段的运用一般不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行政手段由国家掌握和控制,体现着国家的统一意志和行为。与经济手段相比,行政手段具有以下特点:①强制性。由于行政手段是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国家调节经济的指示、命令、规定一经,所有的经济活动主体就必须执行,不能自由挑选。②直接性。运用行政手段可以直接作用于调节对象而不必通过市场机制。③快速性。行政手段直接作用于调节对象,因此它能较快地实现预定的目标效果。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行政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而经济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再回过头来做上面的这道高考题就不难了。在宏观调控手段中涉及到价格问题时,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资源配置,则是经济手段,如提高粮价、降低农药、化肥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水价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等;如果调整价格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如公共交通、通讯、电价、水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则属于行政手段。据此不难看出该题答案为①③,即 A。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对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有好处的。

(6)增强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式,然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讨论,不让方法和形式走过场。要让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样小组学习的根本目的才算达到。

第8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宏观调控;投资;消费;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018-03

一、两次宏观调控政策的比较

(一)相同之处

1. 从外部环境看,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1997年以后,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爆发危机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为维护国内经济稳定以及保证香港经济繁荣,中央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在客观上形成外部通货膨胀与内部通货紧缩的反差。这种反差不仅表现在出口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上涨,而且表现在国内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相对下跌,形成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旧体制转轨造成人们对于未来前景的不确定。中国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衡量)从1993年的l3.5%回落到1997年8.8%的水平,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这时被认为还处于比较适宜的区间,但惯性下滑并未停止。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7%,与全年8%的增长目标形成明显差距。同时,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l-7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2%。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双重影响,外部需求持续下降。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出口增速开始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2%,此后出口下降幅度不断扩大,12月同比下降2.8%,2009年1月同比下降17.5%,2月份同比下降25.7%。

2. 从内部环境看,都是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个“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二是四个“紧张”: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三是一个“乱”:经济秩序混乱,特别是金融秩序。为了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1993年6月24日,中央决定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支持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已基本消失,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即出口的支持因素尚在形成之中,因而导致经济自发增长的能力减弱,内在收缩力度加大,通货紧缩迹象明显。同时,1998年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企业连续多年亏损,出现了大量“下岗分流”人员,失业压力增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大幅增长,金融体系也非常脆弱。

从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看,我国此轮从2003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在2007年第二季度已达到峰值,从第三季度开始步入周期下降阶段。2008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6%、10.1%、9.0%、6.8%,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下滑至6.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分别在当年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达到波峰后,进入周期性回调状态。

3. 从政策措施看,采取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为贯彻扩大内需的政策,1997年以来的七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债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达1.32亿元,为国债投资的2倍;另外,从1998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需求。除了信贷支持外,连续三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同时,通过国家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充分发挥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与配合的作用。

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并迅速向欧洲甚至全球蔓延,可能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冲击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财政政策来看,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落实这些措施的投资额到2010年底约需4万亿元人民币。并多次调整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2008年以来累计调高了半数以上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有助于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就货币政策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四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了实行将近一年的商业银行信贷额度控制。同时,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带动了银行迅速的信贷投放。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7.36万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4万亿的投放总额。

4. 从风险防范看,都强调注重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在设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1997年至1999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风险或金融隐患还没有消除。1998、1999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还在上升。直到2001年,在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3年后,金融风险才开始下降。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强调,在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力度的同时,各类金融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

(二)不同点

1. 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来看,目前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更大。从外部环境来看,本轮遭遇的是结构性危机,而不是周期性危机;是一次全球性危机,而不是局部性危机;本轮危机是最近十年全球经济模式的一种反思,美国只消费,中国只储蓄和投资,这样一种搭配的经济模式,造成全球经济越来越失衡,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以一种危机的方式来调节,而且危机覆盖面广,冲击大,G3经济体整体衰退。而1997年是一个局部危机,主要是亚洲及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并未形成全球性的危机,美国和欧元区经济还处于景气上升周期。

从经济结构来看,与98年我国的经济结构依赖于消费和投资相比,现在更趋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当时出口占GDP比重仅为20%多,但目前,出口占到我国GDP比重的40%,对外依存度高达70%,所以这次全球性的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远远大于上一次。

2. 调控的经济体制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处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型、但尚未“基本转型”的过程中。199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21美元,经济总体实力还处于相对较弱的阶段,GDP总值仅达到84402亿元。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的发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倒逼”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有效应对危机及国内经济下滑和需求不足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制度改革,促进了公众的被动式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新型消费增长点。

本轮宏观调控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之后的第一次宏观调控,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我国人均GDP2008年达到3000美元以上,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达2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抵御风险能力更强。虽然,通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释放消费需求的体制基础已经不存在。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仍不完善,同时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与变化时,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以及更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这同样可以释放出公众消费需求。

3. 从政策实施的力度来看,本轮刺激政策力度更大。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扩张和中性政策的搭配。1998年,当时政府发行4000-5000亿元的国债,带动了大概两万多亿元的投资规模。而此次实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扩张”,将在2010年底之前安排4万亿元的投资,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就安排投资1000亿元,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 2009年1-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7.3万亿元以上,超过了上年全年的信贷总量。这一投资力度是很大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4. 从调控方向看,本轮调控更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十大扩大内需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中央决定,实施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各地也纷纷出台了鼓励措施;各金融机构正在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是需要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医疗、教育、社保体制的改革与投资。所有这些与市场压力下的企业自主调整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真正动力,

5. 从调控重点看,把注重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经济实现内需驱动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997、1998年主要投资方向是基建,公路和机场,这次主体虽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但改善民生被放在突出的位置,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等;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等;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

6. 从金融风险防范来看,商业银行更加注意自主防范风险。1998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刚刚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在支持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上一些项目上往往没有太多的自主性,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统计数据显示,仅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四家国有银行,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就先后采取各自不同的方式,将共计11861亿元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二次剥离。

现在占银行业资产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已经上市(上市银行已达14家),银行经营管理要受到股东和投资者利益的约束,即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要考虑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要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特别是在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和项目的贷款人及其监督方,为了保障自身资产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信贷资金使用和运用的监督管理,以保障资金合规使用。

二、98年宏观调控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一)保增长必须立足于转变增长方式,扩大有效需求

保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即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投资拉动型。要根本的启动内需、扩大最终消费,核心措施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低档收入的居民生活水平。只有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了,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从根本上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二) 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功能

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两个部分,也是政府应对衰退的两道防线。就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器部分而言,由于收入一侧的所得税和开支一侧的失业保险补偿占GDP的比重较小,以及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造成在1998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经济下滑时所发挥的“托”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有限。在相机抉择政策方面,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匮乏,真正能使用的工具是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基础设施开支,无法有效、及时和低成本的促进经济复苏。同时,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注重对时机的把握,强调政策实施的实效性及政策的适度性。

自1998年以来,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部分的安排并没有重大改变,相机抉择的政策工具亦没有增加。因此,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造新的财政政策工具,减少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并快速有效、低成本地应对经济下滑。

(三)要避免积极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挤出效应

积极的财政政策,伴随大量的公共投资,带来就业的稳定,有助于消费回升,从而有效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回升。但公共投资的扩大意味着财政赤字的扩大,而且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往往伴随着垄断权力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对民间投资形成排斥,并不断从比例不断降低的国民收入中抽取垄断利润,导致消费需求日益萎缩。从98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来看,对调动民间投资的作用有限,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几年来,主要靠发行国债、扩大公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政策实施后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民间借贷能力和民间投资及消费。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效约束财政资金的使用,并积极启动民间投资,最大限度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四)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一个国家的内需是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着直接和深刻的联系,有效启动内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目标更多的是追求币值稳定,如果靠货币政策来启动内需,等于对社会收“货币税”,对公众的财富和自我保障形成冲击,从而使公众产生负面预期,不敢投资和消费。与此同时,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往往会出现通胀与通缩交替出现的不良循环。相比之下,财政政策则负有更多启动经济的功能,因此货币政策要在有利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适时适度调整。

(五)必须积极激发实体经济内在活力,引导其自主投资

实践证明,经济增长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外在推力,更需要微观活力的激发。因此,要改善微观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能力,快速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当前扩大内需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应提高公共投资质量,减小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

一是要努力创造有利于民间投资的环境,将其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一些行业的准入标准要放低一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要适度地放开。二是对于重点民营企业及其重点项目,除资金支持外,还应在项目运行的有关制度、投资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要拓宽融资思路。在投资方式上,要推动信托基金、产业基金发展,扩大民间投资渠道,把民间资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实行税收优惠;实行贷款援助,成立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基金;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的融资环境等。另外,应当大力发展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可以通过推动小型直接、间接融资渠道的发展来加以促进。

(二)找准突破口,提高消费能力,扩大投资乘数效应

一是应从源头上解决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大问题。促进消费是提高投资乘数的关键。目前我国消费不足的最大症结是巨大的农民群体消费水平低下。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首先就必须想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就要求重点解决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农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引导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破解农民消费的“硬件瓶颈”―基础设施落后,就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方面创造条件,使农村更多地区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最后,要破解农民消费的“软件瓶颈”―公共服务体制不完善,就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立农村最低救济制度,消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应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买难、用难、维修难的问题,促进农民消费积极性的提高。

二是政府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大力推动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采取税费优惠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引导开发商积极促销等措施促进房地产消费的稳定增长。

(三)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

依靠资金成本的变化来调节、改革信贷结构,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步伐,可以考虑在扩大现有的商业银行信贷浮动利率定价自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放开一些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并使用贴息贷款等方式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加快企业债券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改变目前的货币对冲办法,不过多地依靠准备金调整而主要依靠央行票据的办法对冲外汇储备的增长。有步骤地构造利率和汇率的联动机制,实现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之间的传递。

第9篇: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范文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一种发展迅速、影响力持续增长的经济而言,它具有经济的一半特征——其增长的过程并不是平稳的发展的,而是有着一定的波动性。房地产经济的波动主要包括:房地产经济的增长率(这是衡量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房地产的产出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的波动,房地产消费水平、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就业水平、房地产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结构组成的波动等。只有把握了房地产这些波动因素,政府才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和监控,消费及投资者才可能把握好正确的投资时机进行理性的投资。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正确的处理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确保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1、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影响因素

1.1 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外部因素

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这些因素来自于房地产经济体系的外部,通过作用在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内部因素上,对房地产经济的外部冲击作用。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

1.1.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导致房地产经济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里我们所谓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房地产业生存的外部经济环境,即宏观经济环境及其相关因素。例如宏观经济因素对房地产业及其附属产业的影响等。反映宏观经济对房地产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的相关数据主要是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参数等。其中,经济变量以及经济参数又是通过该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率,gdp与cpi,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率,行业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金融环境等来表现。

1.1.2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在经济规则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政府掌握着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其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是指那些与该行业密切相关地其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制度改革以及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等。房地产业一定要关注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将从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控,直接对房地产经济产生影响,造成房地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1.3 城市发展状况的因素

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可以通过该城市的房地产发展情况进行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住宅的需求,同时还对城市人口的数量、人口的流动性以及城市交通业的发展等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直接作用到房地产业得各个方面,对于房地产经济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造成了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1.2 影响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内部因素

1.2.1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房地产供求关系总是随着市场状况而不断的波动变化的。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以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基础和支撑条件,否则经济发展曲线将进入下行区间。同时,房地产的总供给量会受到技术发展水平,劳动量、资金来源渠道以及管理方式等因素的限制,也就是说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身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再加上房地产的需求波动总是超前于供给波动的,这更进一步的导致了房地产经济波动。

1.2.2 房地产投资的波动

房地产投资的波动一直被认为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导致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引擎。就一般情况而言,当房地产行业中的资金投入增加时,将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迅速扩张,行业进入发展的繁荣阶段;当投资总量下降时,则会导致房地产业得紧缩,行业发展进入萧条时期。从这个方面来讲,房地产投资的波动和房地产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两者的变动几乎趋于共振。

1.2.3 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当房地产业得投资回报率较高时,大量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使得行业经济曲线上扬,行业进入繁荣阶段,导致房地产的总供给量增加,影响地产的供求关系,进而导致房地产经济的周期波动。

2、应对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对策

2.1 调整房地产的投资政策,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经济环境

对于投资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来进行导引的,因此在出台经济政策时,要注意以下经济状况和形式:(1)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由于投资结果的变化对房地产的周期性变化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做到产权清晰、职责分明以及形成一套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等,针对企业具体的结构而制定具体的措施;(2)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变化,房地产的投资规模直接关系到其发展的健康状况,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以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为目的,制定的经济目标不能够脱离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要保证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防止地产泡沫的产生;(3)对政府的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和完善,政府的投资行为在行业中将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投资行为来达到影响和控制房地产投资情况的目的。例如,适当的利用政府投资来完成土地开发,以安居工程为主的住宅建设等政府型房地产开发活动,这样能有效的抑制房价虚高的现象,对整个房地产经济起到间接调控的作用。

2.2 对由于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房地产经济波动的调控

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正常现象,国家可以在正确分析、区别对待的前提下,对房地产的价格进行调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房地产价格进行彻底的管制。房地产市场价格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变动时,国家不应该对之加以干预。因为一定范围内的价格波动不但利于促进市场竞争,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当房地产价格及其附属行业,诸如地价及建筑材料市场的物价等严重偏离合理水平时,政府就要开始采取调控措施进行调控。特别是对于地价而言,它是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也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当地价过低时,不但会导致国有权益的损失,还会导致土地的囤积或闲置;当地价过高时,又会直接导致房价上升,极大的限制了普通消费者对住宅的需求,导致附属产业的价格上升,引起经济通货膨胀。通过对房地产价格的变化的控制可以有效的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波动。

2.3 对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防范

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与金融体系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房地产经济的波动很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因此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有必要对房地产经济的波动所导致的金融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控。

在正常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可以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自身的调控。但是,当房地产配置资源以及市场失灵时,我们就需要政府对经济系统进行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法律、行政以及引导等手段,采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从宏观上对房地产经济进行调节、指导、监督及调控,保证房地产经济在一个合理的规模以及发展速度上健康的发展。

同时,还应该根据产业政策投资所导致的经济波动进行调控。调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分析产业政策所导致的投资“过热”现象,根据具体的区域及房地产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防止“一刀切”现象的发生。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要进行区别性的对待;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应该区别对待;住宅区的档次不同也应该进行区别对待,不能够采取“一刀切”的经济政策。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