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尊重教育 以人为本 和谐课堂
从哲学上看,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从实践上看,教育理念不仅具有激励人的功能,也具有教育人、塑造人、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尊重教育作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使师生去创造一种新的教育。
一、尊重教育的理念依据
1.基础教育呼唤尊重教育。尊重教育理念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或者说是“人化”教育。就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现状看,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管束过严,学生负担过重及学生自主性不强等情况。这就限制了青少年的自由发展空间,影响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也反映出以往我们对教育对象的需求考虑不够。从诸多方面讲,基础教育呼唤尊重教育,倡导这一教育理念,无疑可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2.尊重教育是传统教育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因材施教”,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中,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爱尔维修的“智力平等说”,狄德罗的教育民主化与世俗化主张,以及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思想,都把对学生的尊重看成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原则。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育理论充满了尊重的思想主张。伟大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创立的“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的思想,至今仍是我国教育学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3.尊重教育理念核心是一种教育自由观。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发展亦应是自由的。教育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完善的基本方式,追求和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是其最高价值目标。“尊重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自由观,首先是尊重教育和受教育的选择权,尤其是要尊重教育对象依据社会需求、身心发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兴趣、爱好,对于教育的内容、专业、方式、途径、手段等的自由选择权。其次,“尊重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改变那种干人一面的目标模式,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走势的成才标准,因材施教,追赶教育自由的、多样化发展的潮流。
二、尊重教育内涵
1.尊重教育规律。所谓教育规律,通常是指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及教育活动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师为什么必须尊重这些教育规律呢?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决定的。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它只有不断适应、服务和带动社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具体到每位老师而言,在教育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另搞一套。好的教育是把思想道德教育、知识能力教育和启发学生智慧统一起来的教育。可以说这就是尊重教育规律的表现。
2.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是有时代特征的概念。但大凡是有点名气的人才,都具有些共同的素质特征,这些素质特征包括三方面:一是道德品质特征。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是他们道德品质的首要特征。二是思维方式。主要有思维的独立性,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未知,提出自己的主见。三是个性特征。比如,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就是能善于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这些素质特征。
3.尊重受教育者。包括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和人格、受教育的权利等。这是我校提出教育理念的重要初衷之一。对于鼓励创新的教育而言,只有承认个性,尊重个性,才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尊重教育的实施方法
践行尊重教育理念,就是要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本真价值内涵,不仅尊重科学和知识,更要尊重人的个性人格;不仅尊重教育者和社会规范,更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不仅尊重教育实践中的强者,更要尊重教育对象中的弱者。
1.学习教育理论,正确认识教育功能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首先需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以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这样才能自觉地按教育规律执教。学习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引导我们从教育学的视角认识“尊重的教育”的内涵,以指导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教育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教育功能。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最基本最核心的还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即育人功能。
2.注重师德修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不同的师生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尊重的教育”理念,要求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互相尊重,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型的师生关系。台湾一职业学校的校长高振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的职业正是这种神圣的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尊重的教育”也要求教师自尊。“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范教育的信条,同时也是对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要求。
在高校,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位教育管理者的目标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路径。
爱因斯坦曾坦言:“人类精神的永恒目标是真、善、美”,古人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即通过“自然”与“无为”的合一,真正地按照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来办事,能使树林常绿、常新、果实累累。因而,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以发展人、培养人为目标,选择符合规律的科学方法,以人文与科学精神一以贯之为路径,用人文精神中所蕴藏的真、善、美的精神去贯彻和实践,不断去挖掘人的自然秉赋和内在潜质,帮助和实现人的个性、品性、天性、习性、性情得到充分的滋养和发展。这一过程,我们可构建三棱锥模型,考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程度。O:表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A:表示学生;B:表示教师;C:表示校长(及校内管理人员)。
一以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为支点的三棱锥模型的构建
(一)学生支点的张力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是非的判断能力。因此,在学生观中的一个基本认识: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表现为学生特有的行为方式。学生对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追求和导向的明确性和正确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简言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的以“已”为本的内在需求的强烈程度,这是基础。
首先,大学生应当提出自身发展需求,包括在提到的合理需求,勾勒出自身发展方向,规划出在大学教育生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照学生所理解的按“己”之需求和能力来规划好人生,做出价值判断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受教育方式。
简而言之,大学生一入学就做好四年生涯的规划和设计。以“己”之需出发,以“己”之长出发,以“己”之个性,科学设计即将接受的教育活动同个性需求、特长、价值需求结合,这是整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的出发点,也是基础。这就要求学生设计一份科学可行的四年大学规划书。
(二)教师支点的张力
教师如何在学生理解了学生以“已”为本的基础上,开展人本的教育理念,这又是关键。
教师的一项任务是,根据学生设计的规划书来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活动。这必须让教师树立以下几个主要的观念:一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把学生当作加工的原料,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导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三是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四是重视教师的人格影响,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五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提供方便。
(三)管理者支点的张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的。如何通过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平台和营造浓厚的文化(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活动所形成的价值主导)气氛来帮助实现,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所在。
以大学校长为例,他们的任务和职责居于首位,一所大学能不能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能不能吸引国内外的知名学者集聚在一起,真正实现一所大学“传播知识、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功能,校长的地位和作用、职责,以及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许多教育管理者认为:“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因此,有必要对校长在促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程度的认识上加以阐述。校长,即是学校行政首脑,又是治校的关键人物。毫不讳言,一所大学的好坏,办学成功与否,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有直接的联系。笔者不探讨作为一名校长在治校中的地位角色和整个功能,只讨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上,大学校长(当然不仅仅是大学校长一个人的事,这是校长为首的群体概念)应该履行什么职责,扮演何种角色。
二三棱锥模型平衡状态的界定
构建了以学生、教师、管理者三位为一体的主体实施者和框架结构,最后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政策环境切实使之纳入到一所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当中,形成学校独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必须切实化为人们行动指南来付诸实施。如果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只是帮助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那么作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直接实施者。
具体而言,该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程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受教育者,本是作为一种理念实施的受动者。然而,本文所要构建的立体结构图,是把学生、教师和校长作为空间独立存在的主体而相互依存的个体即他们共同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个平台和空间中,是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发生作用的。
学生、教师、管理者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者,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相对稳定,但又呈动态变化和不断调整的系统。如果把O当成是一个不动的中心和原点的话,四点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空间,但如果A、B、C三点有任何一方松动的话,该结构的稳定性就不复存在了。
尤其是掌握着高校行政资源的管理者的作用非常重大,他们应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转化为治校行动指南,这必须体现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及其教育行政中。
努力搭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平台,把平常的教育,包括教育管理思想渗透于其中,加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治校文化氛围。一所大学的制度建设、教育政策、文化活动、环境建设等都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来制定和实施。
在学生观、教师观、校长观上应有科学的、独到的见解和理解体系,应根据本校的实际(这里面包括学生的特点、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构成,行政队伍的素质结构和水平等因素)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符合本校发展规律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思路。
三三棱锥模型稳定性的路径选择
(一)各支点张力的大小和方向
一般而言,要科学合理,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校方应该是最大的施动者。具体而言,在此结构中,居于相对主体地位的仍然是校方。但是,这种主动性能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渗透能不能有效地反映到一所大学的治校理念当中,则必须从学生的第一需求出发,遵循教育的规律,按照大学教育的目的、特点来进行,也就是在做好各项调查的基础上,整合学生的需求信息,在第一时间里做出安排和反应。只要学生在自己所设计的规划中,提出自身的合理需求,学校都应该尽量的使学生得到满足。从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学生有权选择自己个性需要的和特长的教育消费,使学生个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而言,教育要尽可能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使学生的潜质、能力、个性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因为没有什么资源比人这个资源更为宝贵。因此,在此结构中,笔者认为校方应该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大施动者。从搭建一个制度平台到完善学校的各项教学设备以及软件和硬件的建设,都必须是走在最前面,引领办学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二)教师的因素
对学生而言,能不能科学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所规划的内容是不是合理而科学,则需要靠教师们加以认真指导,提出具有建设性、战略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建议。但这又必须依靠教师们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反之,如果教师们不认真研究学生,不顾学生本身的兴趣特点来安排和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以人为本就成为一句空话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而言,学校的发展要真正需要依靠教师来治校,尊重教师们的创造性。
(三)学生的因素
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差距的层次性还可能相距甚大。因此,学生对自身的需求、个性、特长和认知层次上也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就一所学校内部而言,大到各个院系,小到各个寝室都会呈现出相异性的特征。所以,在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设计和实践中,学生生源的质量和整个素质水平所表现的差距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必然会影响到此结构的稳定。因而,无论从施力者更大(假设认为主动性更强)的校方而言,还是教师队伍本身的科学指导,都必须根据学生本身表现出来的差异来合理安排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这也是为什么本文把学生作为基础地位来加以看待的原因。
(四)管理者的因素
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应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他们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应该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所形成的校园文化,所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包括一所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必须时时刻刻渗透着人文的芳香、人的气息、人的精神,一切形成的学问皆是人的科学,人的学问。这样,成就的个人才有可能是德才兼备、怀抱有理想和才学的“全人”,而非“半个人”。
实际上,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程度,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远不止这三个因素,还受制于其它外部环境,如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等其它因素。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合理需求如何界定,对学生的以“人”为本的理解程度如何贯彻实施,又如何考察模型的有效性、实践性和具体可操作性,搭建实施模型平台的可行性,如何通过量化的手段来实施和操作,这需要进行实证研究,也需要教育学界同行一起来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4).
[2]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J],教育研究,2004(2).
关键词:阳光教育;理念;内涵
阳光教育就是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团结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它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本文探讨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内涵,以期为其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一、阳光教育理念内涵的“二重性”
对世间万物来说,阳光是最重要的光源,它普照万物,使世界获得光明和温暖,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阳光拥有热力和能量,能驱散阴暗,抑制毒害,让万事万物趋利避害,朝着正向发展。阳光使万物健康成长,给生命以朝气和活力。世间万物既有美好向善的一面,又有黑暗向恶的一面,要想使自身发展能够扬长避短,就要充分接纳阳光,迎接新生力量。
引申开来,在教育界,教师(教育者)就是“阳光”,学生(受教育者)就是“花儿”。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触碰及对话,能使受教育者得到温暖和呵护。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有所收获和发展,就像花朵一样璀璨绽放。教师应发挥其热力和能量,对学生成长中的缺点及时纠正,避免学生这朵待放的花蕾脱离发展的轨道。因此说,没有教师的关爱呵护,学生无法顺利地克服困难;没有教师的规范纠偏,学生无从寻找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阳光教育理念内涵的深厚哲学底蕴
阳光教育理念继承并发展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严格管理教育思想,它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天性,主张直接经验的学习活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的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即生长”。严格管理教育思想崇尚建立规则,维护教育秩序,让学生有规矩,明确发展方向。由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严格管理教育思想都具各自的片面性,所以以这两种教育思想为基础形成的教育理论也没有克服其理论基础的偏颇和不足,因此这些教育思想并不是全面科学的教育思想。随着人们对教育思想认识的逐步深化,结合两种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如希望教育、成功教育等。但是这几种教育思想并没有克服自身思想来源中所固有的不足,只是单纯地进行思想整合,因而也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科学的教育理念。
新型的阳光教育理念是对自然主义教育和严格管理教育两种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是两种教育思想在新时期的科学发展。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回归自然,即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实施教导。夸美纽斯就曾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 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他强调学生的天性、本能、兴趣、自由、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去发现生活,发现知识。另一方面,要有严格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来保证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日常活动的有效运行。人性中有不守秩序的一面,完全的主动性,可能纵容了人性中的这些消极成分,教学就是要以管理为手段适当压制这种不当的主动性,使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但这种被动性不应该压制他们身上较好的主动性,倒是应当激发起这种较好的主动性”。所以,我们可以说有序的管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自由空间。事实上,广义的管理是教育随时随地都需要的,无论是内在的管理还是外在的管理。就像现代社会里人们越是想要自由,就越要制定细致全面的法律、法规一样,看似矛盾实则必然。
三、对阳光教育理念内涵的批判继承
新型的“阳光教育”理念克服了传统的阳光教育只看到阳光“护利”的一面,没有看到阳光“避害”的一面;只看到了万物(包括学生)“向善”的一面,没有看到万物(包括学生)“有害”的一面。从内容上说,传统的阳光教育理念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育理念的提炼和思想的提升仍有不足,且传统的阳光教育理念并没有体现阳光教育抑制消极因素,纠正发展弊端的特性,过于强调“自由”。它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片面性。
综上所述,新型的阳光教育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让学生吸收“阳光”,自由发展,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二是让学生抑制“黑暗”,规范发展,成为有健全个性的人。只有两方面统筹兼顾,才能真正发挥阳光教育理念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专业人才从而达到促进各行各业快速发展的目的。并且,伴随着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导致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迅速的进入到了社会,并成为了社会中最为主要的一大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中职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少部分存在人自残、暴力倾向严重的情况。就此,该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着重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职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舞台。
1 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三个阶段被分成为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点化。每一种教育理念都会围绕着生命教育化进行。并且,在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当中。对于生命化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很多人在针对生命化概念理解过程中将其理解为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并且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它不仅超越了理念,并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好的体现出来。那么,对于生命化内涵的理解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生命化教育其代表每个生命的个体存在更健全的可能性。其主要就是培育人对生命的珍爱程度,强化人对生活的认识增强人更美好的生活欲望。
第二,生命化教育是伴随着着生命自然的教育。将人所存在的个性化力量培育出来,强化人生命中所潜在的能力。坚信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善念,让人将美好的特质发挥出来,将人从自然状态中引导到应然状态当中。
第三,生命化教育是个性教育的一种体现,其在每个人的身上都能寻找到最佳的突破点。并且,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意味着教育需要面对不同的特征尊重。
第四,生命化教育是人心灵觉悟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主要是心灵的觉悟,要求学生能领悟人生的意义。
第五,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范本教育。其强调要求学生能直面生活,勇于面对考验和经典,从根本上强化和锻炼学生的整体感知意识。
2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是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功能研究的关键和重点,是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的重点环节。其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点就是说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二点就是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有哪些,就此,笔者将从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2.1 制约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因素
针对制约生活化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因素,笔者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从学校角度进行分析。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出了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要从学生的生命格局当中走出来,回归于学生本来的生活当中,应该密切关注于学生的生命、个人生命经历、感受和体验。教育相关部门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并且,从我国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生命化教育起步比较晚,同时,被提及到教育理念上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导致其隶属于一个新鲜事物,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
其次,从家庭角度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启蒙时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由于父母自己长时期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自身教育素质融入到了应试教育当中。当我们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会将自身的教育机制融入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进行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将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作为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一教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对生命化教育的接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最后,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德育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德育教育虽然并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动力,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无论从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哪一方面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有利于帮助我们寻找生命化教育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2.2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策略
第一,学校教育坚持生命化教育理念。强化教师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生命化教育理念是实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通过相关载体强化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根本,传送生命化教育理念,改变其知识结构进而达到改变学生行为的目的。
第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保障。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化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虽然说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中渗透了关于生命化教育的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生命化的专业知识,不能更好的担当起生命化系统的教师。教育人员对学生教育,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由于受到教育背景的限制,所以说,在进行生命化教育过程中,只能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才能达到所想要的效果。因此,为了能真正的将生命化教育理念得以落实,笔者认为在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这一兼职资源的同时,应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生命化教育,从而构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为实现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提供保障。
第三,家庭教育。坚持生命化教育理念,这是实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职思想政治功能的主要途径。相关的教育学家曾表明,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在家庭中折射出来。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显得异常重要。笔者认为,在实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家庭教育。就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首先,父母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应该改变将成绩作为重视孩子优劣评价的标准。并且,还应该逐渐学会重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关心孩子内心的需求,将生命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学习当中,从根本上提高孩子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认识,避免出现教育失真的情况。
第四,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生命化教育理念。这是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途径之一。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一定社会资源的综合运用中进行的,生命化教育也不例外,它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如果想要实现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要整合社会资源为其提供有利的补充。所谓的整合社会资源就是发挥出学校、社会、家庭在生命化教育中的作用,为生命化教育提供有力的大环境。
关键词:潜意识;强化理论;CDIO教育理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61-02
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思维模式,建立在工程知识的积累过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励学生在潜意识里形成创新思维和工程理念,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塑造和植入潜意识工程理念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着眼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理念的落脚点[1]。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工程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CDIO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构思设计、开发实施、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内涵
工程教育以技术科学为学科基础,培养能够转化科学技术为生产力的专门教育,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成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是人们在长期对工程知识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潜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学科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性学习和融入团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大学提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工作与交流能力[2],将工程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企业实训和科技创新活动中,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工程教育理念、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的简称,它主要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维护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建立课程体系间的相互关联,使学生自觉将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四个步骤达到预定目标。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养成工程态度是工程教育理念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将工程教育理念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要尽力搭建包含提高工程素质、渗透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三大模块系统的教学体系,并在课程体系中增大实践环节的分量,课程体系要保证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论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重视学科交叉,整合知识点,强化工程能力综合实训,实现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完美融合。
二、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植入潜意识的重要性
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人的意识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显意识、潜意识和下意识。潜意识位于显意识和下意识中间的意识层次[3]。潜意识是没有被直接察觉到的一种意识,它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既具有显意识的社会属性,又具有下意识的生物属性,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弗洛伊德通过医学实践发现了潜意识的客观存在及其神奇的创新功能。发现真理的认识过程总是离不开与潜意识相关的非逻辑思维因素,如幻想、直觉、想象、灵感等。很多的信息往往不是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成为意识,而是以潜意识的存在形式,贮存在大脑的深层[4]。这些潜意识,它们在大脑之中潜藏并沉睡,是不容易被思维主体激活与发觉的。当潜意识受到某种外界的刺激,就会猛醒过来,不自觉地从大脑的深层,跃入大脑的表层从而转化为意识。
潜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最底层,是一切原始欲望的策源地[5],是一种潜在的动力深藏于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一旦被挖掘,它产生的影响将势不可挡。因此,如果能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植入学生的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埋下“工程教育理念”这颗种子,这对于CDIO工程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高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化理论应用的意义
如何才能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植入学生的潜意识之中呢?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在实践教学中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工程意识,为国家培育出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这也是21世纪赋予每一个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对人和动物学习生活的长期实践研究,提出了强化理论,认为能够增强反应发生概率的剌激和事件称为强化,人和动物要获得剌激,必须先做出适当反应,才能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得到强化[6]。
强化是塑造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强化手段,采用不同的强化物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使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形式的强化,即在潜意识当中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信息传递的强化,从而逐步形成工程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在潜意识的驱动下去完成CDIO工程教育理念所赋予的使命,逐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这也是我们在化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强化理论的重要意义所在。
四、潜意识理论与强化理论视阈下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内化路径
在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以教师和学生为切入点,从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改革和实践,提升了学生对于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创新项目的牵引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一)教师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形成
CDIO就是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它强调的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要培养具有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学生,实验教师必须要按照CDIO理念和与之相匹配的培养计划去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和完成实践环节。
注重加强教师自身工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对学生的工程意识要求提高了,同时对教师的工程教育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素养,同时还要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加实验教师参加各种工程素质培训的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到企业转化科研成果等。实验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对不同学生采取有差异化的实验教学引导。
(二)学生工程教育理念的确立
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要求,结合实践教学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分三个层次完成了学生工程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培养工作。
首先,基础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按照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部分学习过程就是操作行为过程,是可以通过强化来控制的。比如说,在无机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就是试管,我们就从试管的刷洗、试管的加热以及试管的使用等操作开始入手,通过操作演示、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等手段,让学生反复强化这些操作,反复强调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工程意识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同时,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工程教育的理念。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基础实验环节就潜移默化的埋入学生思想意识中,以便在今后的学习阶段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次,综合实验。在综合实验过程中,通过“查、习、审、结”四个步骤来实施强化理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理解。“查”,即查找相关书籍或文献,让学生多方面熟悉与本实验有关联的科学前沿问题,反复理解强化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这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习”,即预习实验,学生在开始实验操作之前,必须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乃至实验现象做到心中有数,在思想上反复强化预习,可以为实际操作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自发性的心理动力,自动自觉的完成实验操作训练。“审”,即审批预习报告,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因为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完全可以反映出学生在潜意识当中是否已经被反复强化过,这对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植入以及学生工程意识的增强至关重要。“结”,即创新性小结,要求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写出该基础实验将来可能工程应用的两个领域,不断强化工程理念,训练工程思维。
再次,科技创新。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植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在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传承文化的人才。培养的途径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重要的载体就是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开启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实现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创新小组,结合斯金纳强化理论中的小组强化,运用群体动力学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开放实验、创新实验以及化工设计大赛等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过程和科技创新活动中,我们坚持以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同时运用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潜意识植入到各教学环节当中,这对于培养有工程素质、有工程实践能力、有工程设计能力和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四有”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Crawley,E.F.;Malmqvist,J.;Ostlund,S.;Brodeur,D.
R.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D
Approach,Springer,New York,2008,p2,694,51,257.
[2]吴宝华,张辉.工程教育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2014,(5).
[3]于淼.弗洛伊德无意识创造力理论及现象学方法论释义
[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5).
[4]姚本先.潜意识理论发生发展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5]刘奎林.潜意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J].哲学研究,
1998,(3).
1、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现状
高职教育即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方向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毕业生就业比例低,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不强。导致许多高职学生追求物质、社会道德衰落、身心发展不健全、虚度岁月,而且自杀行为频繁发生,我国推行生命教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目前,全世界都对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引起关注,由于青少年心理脆弱,青少年的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未来需要的人材不仅仅是高素质的,还必须是身心健康的,因此,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契合势在必行。
2、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
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实教育制度中的不足,现行教育制度是注重知识教育,忽视了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品德、人性等等。通过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生命教育的涵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掌握构建人际关系的技巧,认识生命的意思价值,并且学会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注重自然,能够培养出拥有正确价值观能为社会所用的健康人材。
3、如何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素质教育理念是当下我国教育推行的主要理念,生命教育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行的,高职教育只有做到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有用人材。
3.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校园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心里是否健康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因此我们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质询师,定期进行讲座,注重对沉默寡言的同学的指导。另一方面是感情因素,因为感情而自杀或他杀的事例举不胜数,大多数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容易把友谊当成爱情,因此要了解友情的定义。其次,培养集体意识,互相帮助,内向的同学要多与班级同学交谈,遇到挫折时要即时释放心中的不快。当然我们还必须教会同学认识生命的可贵,体验生命的价值。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兴趣,了解法律,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和不可触犯性。培养和谐的校园文化,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心理健康和法制宣传。
3.2素质教育理念下转换生命教育模式
以往我们进行生命教育时,对于自杀或者他杀仅仅是从心理学进行教育,由于心理的不健康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等等,现今我们对于这一行为的教育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通过生命教育综合防御模式进行研究。比如,一个人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不健康是他一个人的事,应该是社会道德人伦等多方面的问题。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明白生命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学者要弄清生命的本质内涵,明白生命的哲理,从而用这个理念指导我们实践。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有其自身的哲理,我们要很好的认识和理清,为我们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3.3平常生活学习中注重素质教育理念与生命教育实施的契合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老师领进门成才靠自己,可见要使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契合,最主要的就是我们高职学生自己。教学内容如果涉及到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契合方面的内容时我认真学习,明白生命教育的内涵。要随时留意身边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参与公共活动拓展生活技能,同时参加社会环保系列活动,理解环境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珍爱生活关爱他人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全校师生员工参与生命教育,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科学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广大师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研究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研究。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更加注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音乐教师;教育理念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音乐教育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使人们越来越能理解音乐、重视音乐,并逐步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文化气息。然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课程在现实中却常常被形式化和“过场化”,这些现象突显了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人们对音乐教育理解不够深入、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等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改变音乐教育现状,推进其发展和繁荣,要从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入手。
一、建设性后现代的基本理念
建设性后现代是在后现代的哲学思想下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中的激进派往往对现代哲学持否定态度,否定事物的客观性、主体性,否定真理,甚至连同历史、规律等也一并否定。这样的否定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悲观的虚无之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则与他们不同,更多的是积极的建构。对待科学与传承的态度也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在消解原有主体的同时,构建新的主体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塑造“共同体中的自我”。建设性后现代最为突出的思想特征是它抛弃了二元对立的机械世界观,把世界视为多元的、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的生活是诗意的生活,人的存在是创意的存在。
二、建设性后现代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行为的背后是理念的支撑。教育行为要以相应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样也要以其理念的转变为前提。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建设性后现代的理想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思想之中,也逐渐影响到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领域,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就要求音乐教师能够理解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并不断选择和更新适合教育、适合自身、适合学生的教育理念。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理解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影响。
三、建设性后现念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建设性后现代带我们从解构后的迷惘中走出,这种走出迷惘后的建设很快就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展开。艺术教育领域也接受到了建设性后现代的气息和影响,包括音乐、美术等。然而这种建设在教育中影响却不深,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许多音乐教师还停留在现代或是解构的后现代思维之中,这些使得音乐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一)独立、和谐的人才培养观
就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言,首先要有如何认识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理念。工业化大生产要求人成为统一风格的人,在音乐领域被要求领悟统一风格的音乐,形成集体的共识性音乐。后现代主义中激进派从个体的自由出发,消解了集体意识下的音乐,让音乐彰显个性。然而,无论是集体意识音乐还是个性化音乐,都使得音乐走向了两极,不是单一枯燥就是弥散繁乱。建设性后现代要求音乐教师了解,学生不仅仅是共性的学习者,也是生动、丰富的个体。每名学生都有着个性的思维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因而,每名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都应受到重视,教师应培养他们去“个性、独立地”理解世界,理解音乐。但独立与个性不能成为忽视他人的借口,“独立”是“共同体”中的独立。因此,音乐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的想法,让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创造与他人的想法相呼应,成为音乐领域的和谐音符。同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之中,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建立起彼此理解、彼此关注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自我关爱的教师观
从德国哲学家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的“教师主体”,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学生主体”,再到我们所提倡的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互动”,其本质都没有涉及教师的自我关爱。赫尔巴特所言的“教师主体”,是从教师的地位和功能角度阐释的。教师的“主”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显现。而现今所提到的教师应该起到“导演”作用的心理,也无非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角色。在现念下,学生的被动地位得以改变,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然而,这种对学生的关爱却只要求教师全身心地付出、忘我地工作,并没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去关爱教师。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本来就处于边缘位置,对音乐教师的关爱更是少之又少。而建设性后现代提出,人人都是主体,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的平等。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受到同等的关注与关爱。首先,音乐学科在基础教育中不能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品,音乐教师也不能被套上“素质教育的枷锁”(以往的素质教育只是音乐、美术等少数教师的责任)。另外,在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更为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学会自我关爱,要关爱自我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素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这就是建设性后现代强调的主体性。当人们以整体的视角看待教学时,就会发现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体,也只有在主体的互动中才能生成良好的音乐教育。
(三)整体、有机的课程观
现代音乐课程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开展,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认识路线渗透到了课程的各个方面。在音乐教育中,音乐的演奏、演唱技法等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甚至对音乐中基本概念的界定,也遵循着科学化的技术路线,对于音色、音高、音质等都是以其物理属性做以解释。在这样的技术路线思维下,音乐知识和技能成为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学校往往采用量化的、线性的、程序化的方法开发课程,重点放在通过设计逻辑结构理解音乐概念和原理,寻找普遍规律。例如音乐课程的分科越来越细,音乐理论课与表演课分离、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分离。就是在理论课内部也分离出作曲理论、音乐史、音乐美学等。作曲课分离出配器、和声、曲式等不同科目。这种科学的研究范式,完全忽略了音乐的整体有机性。建设性后现代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对这种分裂式的分析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脱离了联系来研究世界,就不会看到一个动态的、完整的世界。建设性后现代认为,这种去背景、去场域、去文化个性的“剥骨式”方法,无视学生的生活实践,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进入了空洞的概念世界,因而学习和掌握到的音乐知识也只是皮毛,没能触及到音乐的灵魂。建设性后现代主张还原课程的整体性,让音乐教育中被分离的各个课程,通过原本就存在的密切关系构建出完整的音乐。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要还原事物的本来存在一样,我们要还原出音乐本身,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段。音乐本身的一个重要成分“人”,早已被科学分离出去。现在,我们要将其大声唤回。音乐应不再是只具有“物性”的音乐,而应是具有“人性”的音乐。音乐教学在关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实践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也包括关注这些体验与情感背后的特定文化背景与生活场域。
四、结语
建设性后现代有机论是其基本的哲学观点。它从根本上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和谐的世界图景,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音乐教育在汲取了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后,不仅会改变教师的人才培养观,引导其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独立个性并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学生,而且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观,使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关爱,正确树立健康形象,确立平等地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也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结构化的课程观,使课程更为生动,更贴近生活,饱含情感、动人心弦。这些改变不仅转变了音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深入地涉及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且转变了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更新了其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l]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艾恺.后现代主义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2008(5).
[3]王治河,樊美筠.第二次启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010年,教育部制订并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删除了过去中学生物教学中不符合动物福利理念的一些教学内容,并且增加了部分体现动物福利理念的教学内容。
在此背景下,学校开发了“动物福利”校本课程。“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教学实践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教育调查法和教育观察法为辅。
课程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对动物生命个体的理解与关怀入手,鼓励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关怀与尊重,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人与动物、环境的和谐互动。
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方面,增进学生对动物的需求、人类与动物的相互作用、世界上生物相互依存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认识,逐步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所带来的影响及人类肩负的关爱动物的责任;在能力方面,使学生建立符合生态伦理的价值判断,建立对动物友善的行为准则并获得改善动物福利的一些技巧;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关怀与尊重,使他们具备仁慈心、同理心和责任感。
课程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教师讲授与学生参观、采访、调查等活动相结合,以课堂讨论为重要学习方式,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力求关注与动物福利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于动物福利的认识一知半解,学生希望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动物福利的相关内容,知道自己能够为改善动物福利做些什么。
据此,我们设计校本课程框架,以介绍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组织的知识为基础,依据与学生直接经验由近及远的关系,系统介绍伴侣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娱乐动物、工作动物和野生动物六类动物的福利状况,最后介绍动物福利立法,使学生理解促进动物福利立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课程框架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入动物福利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在学生理解动物福利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福利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讲解国内外动物福利相关领域组织,依次介绍伴侣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野生动物和动物福利立法;第三部分是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到保护动物福利的实际行动中,通过采访动物福利组织、走访社区、参观动物园、走进动物救助机构等亲身体验,使学生切实感受人类的某些行为对动物的伤害,领悟动物福利的必要性,形成珍爱动物的意识和情感,进而产生对人与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
动物福利校本课程的评价强调过程性,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