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学校体育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体育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体育的特点

第1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对象的身心特征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有缺陷或残疾的少年儿童,即智力、听觉、视觉、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的儿童少年。因此,不少的特殊教育学校视不同的对象称为“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启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对象与普通教育对象在身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身体活动是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教师传播知识、技术、技能和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首先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等),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再现和无数次的模仿练习,学生才能掌握知识、技术、技能。而这些,对于视觉、听觉等方面残疾的学生来说,要比正常学生困难得多。如智力落后的学生,其身体发育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而越来越差,生理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中度以上智力落后儿童在肺活量、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指标明显落后于正常生。

听力残疾的学生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因此,限制了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因为他们听不到声音,许多信息他们就不了解。他们的感知觉活动缺少语言活动的参与,使第一信号系统(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脱节,造成他们虽接触的东西多,但会说(表达)的不多。由于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才能进行,因此,听力的残疾又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发现,聋生在完成智力测验的试题上存在着比同龄健全学生更多的困难(除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外),即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与健全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盲生由于视觉丧失,因此缺乏视觉表象。他们的语言缺乏感性做基础,导致语言与实物脱节,不仅如此,由于丧失视觉,空间定向能力差,往往依靠听觉注意来补偿。由于缺乏视觉表象,对事物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它感觉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以此作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不同的生理缺陷,又影响了残疾儿童的个性健康发展。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兴趣单一、稳定性差等弱点。由于特教学校体育对象的上述身心特点,特教学校体育的目标、课程、教学组织、教学器材设备等,都有别于普通教育。

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

在我国,特殊教育按其学段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目标是—致的。但由于学校体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教学校体育目标又有别于普通教育,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特殊教育学校把功能缺陷补偿与康复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曰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121所谓补偿,“是指机体失去某种器官或某种机能受到损害时的一种适应,是一种与正常人发展过程不同的有特殊性的发展过程。在这种有特殊性的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被损害的机能可以被不同程度地恢复、弥补、改善或替代”11167。体育在这种补偿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的积极、有效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教学校体育较之普通学校更重要。

其二,特教学校体育更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特殊教育理论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性的缺陷,如盲、聋、哑、智障等。而盲、聋、哑等生理缺陷导致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缺陷为第二性缺陷。体育以其独有的功能在改善和矫正残疾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又可以培养人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而这些,都是残疾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所必需的。残疾学生更需要通过学校体育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体育课程更强调,“坚持’健康第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31。自不待言,特教学校体育课程概莫能外。但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更要体现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

第一,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等需求的同时,更追求其缺陷补偿与康复的功能,使教学过程与缺陷补偿相统1。我国的特殊教育理论认为,残疾儿童的第一性缺陷是其心理和教育特殊性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应由医生来诊断和鉴定或通过医疗措施加以治疗的;而由第一性缺陷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缺陷要由教育工作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来加以训练和补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追求缺陷补偿与功能康复的实效性,使传播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与缺陷补偿统—起来。这也是“健康第一”思想在特教学校体育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特教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针对性更强。同是特教学校,盲生、聋生、智力落后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差别也非常大。在保证残疾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同时,对盲生,应突出培养正确的定向和运动能力、坐立行走正确姿势的课程内容;对聋生,锻炼其视觉、触觉、运动觉和残余听觉能力,集音乐、舞蹈、体操、游戏等为一体的律动内容的比重要大;对智力落后的学生,则要发展其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反应能力的协调平衡能力,自然,与这方面相关的课程内容相对要多。对竞技项目进行“教材化”加工时也应该充分体现上述特点。

4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教学组织与教法

目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就差异性教育而言,特教学校较之普通学校更为突出。如智力落后儿童既有智力落后程度和性质的差异、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同时又有需要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和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的差异。即便是智力缺陷程度完全一样,也可能由于不同原因而表现出对体育的不同需求。而对视觉和听觉缺陷的学生,除了有低视力和全盲的差异,重听与聋生的差异外,还都交织着其它身体与心理的差异。因此,实施个别指导是特教学校体育教学组织教法运用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对盲生,教师不可能像对待正常学生那样,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而要逐一指导。通过用手的触摸帮助其将姿势做正确,或摸对位置,或让其逐一触摸教师的正确姿势。

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是特教体育教学方法的显着特点。直观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特征,信息传递是体育教育方法的本质功能。因此,有人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视觉信息类、听觉悟信息类、触觉及本体感觉信息类等。对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即直观手段的选择较正常学生局限性大,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补偿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如对盲生,宜采用听觉、触觉信息类方法以弥补其视觉丧失而不能通过视觉获取直观信息的缺陷;对于聋生,只能以形象的视觉和本体感觉信息类方法,来补偿其不能通过听觉获取直观信息的缺陷。

5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

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一般体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从事的是特殊体育教育工作。面对特殊的学生、实施特殊的体育课程、采用特殊的体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为实现特殊的学校体育目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具备普通学校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体育专业素质,还要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如学习和掌握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教育学、有关盲、聋、哑残疾儿童的病理学基础、康复医学基础,特殊体育教育教学组织与方法,以及盲文、手语等。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体育教育需求。在特殊教育十分发达的美国,必须大学毕业并取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才能担任特教教师。因此,只具备一般的体育专业素质,是很难高质量的完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任务的。我国国务院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举办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或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师资班,培养残疾人教育教师。”141我国有特教学校近2000所,每年都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特教体育教师。为满足特殊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对师资的需求,应增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教体育教师。

6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场地设备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必要的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物质条件,特别是体育场地设备。体育教学的场所,除了包括不同功能的教室外,还包括体育馆(房)和各种体育场地如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教学设备有两大类:一类是常规性设备,如桌椅、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等;另一类是专门的体育器材设备,如体操垫、健身器械、篮球、排球、足球等。由于教育对象不同,体育课程有别、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异样,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也有别于普通学校。如,原国家教委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中规定,9个班规模的学校活动场地,弱智和盲校应不少于3570m2,聋校应不少于5394m2;学校应设体育康复训练室,面积不少于56m2;盲校体育活动场地设置以适宜视力残疾学生使用的环形跑道和直跑道。除少部分作硬地外,大部分场地宜铺设草坪,并在适宜地位布置沙坑等适合残疾学生活动的体育设施和游戏场地。国家有关部门也曾颁布过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涉及到体育的有聋校29种、盲校33种、弱智学校41种。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常人化”、“竞技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不符合残疾儿童特点,满足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基本需要。应该组织体育、教育、医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就特教学校体育物质条件的配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残疾儿童的体育活动、康复训练的实际需要,编制特教学校体育场地设备配备目录及标准。

第2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教师在讲解时首先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住动作的关键所在。其次,讲解要精炼,特别是对于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部分。要力求讲得透彻,讲在点子上,使学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并牢固掌握。对于难点部分,教师的引导会给学生带来决定性的影响。要善于激发热情,使学生愉快学习。教得好,“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不至于“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或通过回忆、表象、联想等暗示,诱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往往一个细小的动作,如:篮球的运球过人,投篮进球,在防守中打掉对方的球等都会带来快乐的运动体验,进而获得下次学习的良好经验。同时发现在学生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如果有同伴或教师的欣赏,则对他的体验更加深刻和持久。教师对学生一些典型或富于创意的赞赏,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善于模仿。在教学中,结合这一特点,可以让儿童边听、边看、边模仿,演示某些操作和活动过程,进行实际体验。如教学“路上的安全”,可先让他们看一段多媒体演示片,让他们模仿过马路时的情景,这样的活动,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上课时学生的表现极为认真。“入角色”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尝试性的演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体育教学应该改变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小学生有一种天真、活泼的天性,经教师指导完全可以从“游戏”里面生成很多类似的学习方法来。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一是观察学习法。即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某个阶段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通过视、听器官获得体育知识、技能等有关信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以强化目标的导向和动力作用,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通过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了解技术动作的形象、结构及要领,完成动作的顺序及方法,感知教材,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二是鼓励法。小学生喜欢表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鼓励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多种鼓励形式并结合有针对性的练习手段,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这在课改后的体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是合作学习法。老师根据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等因素,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整体设计,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安排练习进度,自己选择学习方法。然后在教学中教师再引导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学习心得,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在于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对体育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特别是对新内容的理解。

四是创造学习方法。小学生具有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趣味性知识感兴趣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明显效果。并且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为今后培养各种能力打下基础。要引导学生在听讲解、看示范的同时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要鼓励学生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动作,并从中探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学习性升华。

第3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一、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 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 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 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 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 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能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 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 ,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 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 、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

第4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35-02

1 前言

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化转变,这一极大改革领导并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转变。高校体育教育在西方和教育发达国家已经施行了较长的时间,其实践充分证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施俱乐部化教学制度完全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于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学习能力和在教学环境里面学习人际交往等极为有效。对于中国高校体育及俱乐部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等体育教育偏向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而少于学生的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培养和运动习惯养成,高校体育俱乐部化教学模式是以俱乐部形式进行组织教学,即学生选定所学的项目和教师,教师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在不受班级或年级限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教学时间或课余时间,在各俱乐部进行学习和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好弥补长期以来接受传统体育教育所带来的弊病。高校俱乐部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兴趣、个性和运动能力上的需要,为学生自学、自练和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于所提出的“健康第一”“成功体育”“终身体育”有深远的意义及影响。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论文资料22篇以及专业著作,并同时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以求了解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化现状,以及对于高校俱乐部化未来发展趋势等。

3 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3.1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学大纲、教师为中心,由此产生了许多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当代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和个人运动项目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在传统体育教材内容中,主要以教学大纲中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课程,很多学生既不感兴趣,又不容易掌握,很被动地学习这些运动技术项目,从而造成了一切为了应付考试这一错误思想。由于传统体育教材中很少有当前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使得学生从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惯的传统体育课感到厌倦,没有新奇感,也就造成了在课堂上教师不好上,学生学不会、不想学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竞技化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很多学生想从休闲体育类进行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和身体运动锻炼意识这方面的培养。

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体育成绩主要表现在“达标”上,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也表现在学生的“达标”合格百分比上。学生也会因“达标”为目标,很被动地接受体育课上课内容和单一的目标,对学生以后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也造成了很大的阴影。

3.2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特点

自我的兴趣爱好是进行运动锻炼的根本条件,而以高校体育俱乐部形成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爱好和自身所具备的运动特长来决定自己所想要加入的俱乐部来进行运动项目学习和体育运动锻炼。大多高校俱乐部的教学特点表现在以某一项运动项目学习训练为主,再扩展到传统体育项目上的跑、跳、头等一系列身体素质训练,而又不会使学生感觉到单一的跑、跳、投等一系列传统体育课的乏味,真正做到了突出了某一项运动项目而又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堂上教师以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为主,和学生在教学中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因学生中有个别的个体差异,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一些学生先进行运动技能评估,和这些同学共探讨因运动技术掌握的差距来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及进度,这样不仅充分展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一中华民族教育的精髓,还能避免学生对这项运动技术项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跟不上而失去信心和产生厌学感,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俱乐部教学模式所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也能得到自己探索学习的机会,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3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

由于高校俱乐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和解决了体育社团和学习和管理的几大问题。通过俱乐部教学模式有效的管理经验,健全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制度,从而替代了体育社团以“自我组织、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这一实际效果不佳的做法,但俱乐部却可以做到遇到了什么事情或问题,都能通过俱乐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解决问题。在俱乐部有序的安排下避免了在课外时场地人多、人员杂乱、场地拥挤从而容易造成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也使得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得到最大利用率。

第5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外语院校;压力;运动群体;非运动群体

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生活中承受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现代的大学生而言,包括学习、毕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适宜程度的压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过度的压力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会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外语院校大学生在学习环境、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普通院校大学生,因此,其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了解外语院校大学生的总体压力状况,并进一步考察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学生的压力情况特点,分析运动可能在压力不同维度上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作用,为进一步缓解外语院校大学生压力状况,促进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北京4所外语类院校大学生850人,回收有效样本816人,有效回收率为96%。

2.研究方法

(1)访谈法:对专家等进行访谈,以确定和修正量表。

(2)问卷调查法:采用编译的“压力调查量表”对外语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和测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4个分量表及总体压力感的测量指标。

(3)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外语院校大学生总体压力状况

对外语院校总体大学生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外语院校大学生总体压力感觉非常大的占19.6%,压力感很大的占53.8%。说明外语院校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还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压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仅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压力状态。说明外语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压力程度大。

进一步对外语院校压力感很大及压力感非常大的学生在压力各维度的不良反应程度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外语院校压力很大以上的大学生均在不良的认知反应程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情绪反应。压力很大的学生在不良行为反应维度得分高于压力非常大的学生,而压力非常大的学生在不良躯体反应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压力很大的学生。说明外语院校压力很大及压力非常大的群体学生均在认知和情绪维度上的不良反应最强烈,而压力非常大的学生可能由于自身感觉压力过大影响到躯体的不良反应程度更强烈。

2.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的压力特点与分析

(1)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人数现状特点。

本研究中,运动群体指每周参加2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的学生。

对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人数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外语院校大学生中每周参加2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占41.5%。说明外语院校大学生中的运动群体人数还不足半数,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可能是语言类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时间忙等原因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外语院校的体育运动活动气氛没有促使学生有积极的锻炼习惯所致。

(2)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情况特点分析。

对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外语院校运动和非运动群体的大学生中压力程度适中的分别占36.3%和19.7%,而运动和非运动群体大学生中压力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63.7%和80.3%。说明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感良好的大学生人数明显多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压力程度较高的人数远高于运动群体,从这一层面上反映出,运动对于缓解外语类院校大学生的压力感程度有一定的作用,运动群体大学生的压力感程度明显好于非运动群体。

进一步分别对外语院校运动和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压力非常大(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和压力很大两个方面上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中压力感非常大的学生卡方检验结果

表2 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中压力感很大的学生卡方检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感觉压力非常大和很大的非运动群体人数明显高于运动群体(P

(3)外语院校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压力四个维度上不良反应特点与分析。

对总体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压力四个维度上的反应程度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外语院校总体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大学生在压力各维度上

不良反应程度的T检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运动群体在不良认知、情绪、行为反应程度上均非常明显低于非运动群体(P

进一步对压力感非常大的运动和非运动群体学生在压力四个维度的反应程度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运动和非运动群体中压力感非常大的学生的四个维度

不良反应程度的T检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各个维度上外语院校中非运动群体大学生的不良得分均高于运动群体,但仅在躯体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外语院校大学生中有一般以上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还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压力程度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仅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压力感适中,说明外语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等方面压力较大。

(2)外语院校学生中每周参加2次以上体育活动、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有一半,说明外语院校学生中的运动群体人数较少,可能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等原因,外语院校的学生中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3)外语院校中感觉压力很大的学生在不良认知压力上反应最强烈,而感觉压力非常大的学生在不良躯体压力反应上最强烈。

(4)外语院校运动群体学生的压力不良反应低于非运动群体学生;运动群体和非运动群体中都有一部分压力感很高的学生,但非运动群体中压力感非常大和很大的学生人数也显著多于运动群体。

(5)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外语院校大学生的压力程度,但当学生压力过大时,运动仅在改善学生躯体不良反应上能起到一定作用,在缓解学生不良认知、情绪、行为三个维度上已无明显作用。

2.建议

(1)外语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教育,不能因为过重的学业压力而忽视运动的作用,不良的压力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将会危害身心健康。

(2)外语院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运动环境,增加运动群体学生人数,充分发挥运动作为缓解压力第一道屏障的作用。

(3)对压力感非常大的学生要继续进行运动以外的积极的、正确的指导,采取心理辅导等其他方式缓解学生压力。

参考文献:

[1]江勇,丛潜.体育院系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5).

[2]李东蕾.师范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6).

第6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育人特点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是整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即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当把育人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象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面对的大学生主要出生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统称为“80后”、“90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科学地育人,首先要对他们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1]。

一、明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

“80后”、“90后”出生、生长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等,思想也产生了新的变化。首先,“80后”、“90后”的一代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喜欢追求明星和时尚元素,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但协作能力和意识不高,没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其次,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深感应该独立自主的他们总是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对他人的依赖,总依赖其他人来帮忙处理相关的问题和事件。再次,他们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但是功利主义浓厚,如学生干部要竞选,奖学金和各种表彰要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他们体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同时通过竞争,他们的确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促进了奋发向上,但他们对功利的概念愈加片面,不知道怎样去关心他人、礼让他人,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利己主义严重,公德意识淡薄。最后,他们好奇心重,知识面宽,见识较广,容易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也使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而抗挫折能力明显下降[2]。

二、根据学生思想特点做好体育教学准备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体育教师不仅要有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而且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就一堂具体的体育课来说,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教案、器材、场地、体力的准备,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准备相应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内容。体育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在大学生中已比较普及,加上重大赛事的广泛转播及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熟悉程度的提高,学生能比较直观地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一旦他们认为教师的能力不过如此,就会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而且,单纯的技术练习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所以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不只是在课中学到运动技能,同时还在做人方面有所收获。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学生的体育及其做人方面的知识,树立体育教师的威信[3]。

三、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来育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高校的运动项目已由传统的六大项目(三大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向艺术体操、网球、田径、羽毛球、太极、游泳项目扩展。由于各类体育项目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思想性也不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育人工作就不是一件难事。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分类,如球类项目都具有集体性、群众性、对抗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协作能力和意识、团队精神。武术项目以拳术为基础,以套路为主要形式,包括徒手类和器械类,具有攻击性特点,因此可侧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交流技艺,增进友谊。在比赛中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勇敢拼搏等品质,教育学生依靠集体的智慧反对一味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个性的张扬,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好品质。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内容丰富,但它的教法往往较为简单,许多内容较为枯燥,一些项目(长跑)训练起来非常艰苦。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独立拼搏、勇于面对挫折等优秀品质。体操教材中的队列队形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故侧重于组织纪律性教育。由于健美操具有改善体型、体态、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等功效,因此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追求美好未来的健康情绪,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4]。

四、良好的师德和形象是育人的先决条件

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敏锐的动察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思考。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做到教书育人,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应表现为:能否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只有教师具有优良的素质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素质是思想品德影响的传导因素。教师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研究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崇高的师爱潜移默化地渗透着长辈父母的爱和希望。高职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远离了父母来这里学习,需要每一个教师的关怀和爱护。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它不仅是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技能强化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的展露、心灵的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情感相通才能做到更好地育人。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者为人师表的优良品质和良好形象。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如教师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仪表风度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穿着要整洁大方,站有站样,坐有坐相,神态应庄重和蔼,手势要自然大方,避免举止轻浮,拖拖拉拉,不拘小节等,要对学生的学风、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

如今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学生,育人是一个伟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体育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英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5:37,109.

第7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级 非正式群体 特点 教育策略

在班级中,存在着大大小小、形式不同的群体,有班委、中队委等正式群体,也有三人一组、五人一团形成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就是班级非正式群体,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一般都很亲密。小学班级出现非正式群体是一种普遍现象。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提出的。所谓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是指存在于小学班级中,由学生以共同情感与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在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无正式规定的小群体。目前,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学或中学,对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甚少。笔者是小学一线教师,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非正式群体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一些非正式群体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甚至左右着班级发展的方向。正确引导和利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是班级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全面而深刻地研究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指导教师优化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关于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问卷调查

针对班级非正式群体这一主题,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6份,其中男生186人,女生150人,年龄在6-12周岁。本研究从每个年级任选一个班,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进行问卷调查。因为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到一年级下学期儿童的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才初步形成,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客观和有效性,低年级段选取的是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的学生。

(一)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数目及成员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班级人数在50人左右的班级有11~12个非正式群体,60人左右的班级有13~14个非正式群体。调查还显示,低年级参加非正式群体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3.9%,中年级占总人数的76.9%,高年级参加非正式群体的人数占比最高,高达91.5%。数据还显示,低年级非正式群体的平均人数是3.2人,中年级3.5人,高年级4.1人。随着年级的增长,群体成员的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二)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问卷调查结果说明,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成因有许多。低年级的主要因素有共同的爱好、距离相近、父母关系好等。其中,因距离相近或父母关系好组成非正式群体的约占总人数的40.5%。进入中年级,学生适应了小学生活,交友的范围也逐渐扩展开来,因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群体的占总人数的39.8%,性格品质占36.1%。到了高年级,性格品质这一因素占到65.8%,排在第一位。除此之外,共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的影响也占一定的比重。

(三)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低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做游戏,占总人数的70.3%。进入中年级后,做游戏仍然是群体活动的主要内容,占总人数的67.6%。课间聊天所占比重比低年级有所上升。到了高年级,群体成员做游戏的比重较低年级有所减小,聊天排在第一位,占总人数的66.7%。

二、小学低中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低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1.随意性

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便开始组建各自的小群体。家靠得比较近、父母是同事或朋友、座位靠得近的同学容易形成小群体。但是,低年级非正式群体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易变性。今天这几个在一起,过几天也可能就换成另外几个。

2.趋同性

通过与班级同学一段时间的相处,低年级学生自发的内聚力开始起到一定的作用,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他们之间容易形成一种无形的统一标准,行动上倾向于一种共同的行为。如一个群体成员买了一支粉色的钢笔,其他成员也会买粉色的。特别是由兴趣爱好相同走到一起的群体成员,他们会集体参加某项活动,表示他们很要好。如课间一起做游戏,周末一起去打球、跳舞等。

3.功利性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对儿童友谊做的专门研究表明,低年级儿童的群体关系是即时型玩伴关系,群体成员之间往往以实例和物质属性及其临近性相联系,很难形成稳定的友谊关系。他们的结合往往建立在一定的互惠关系之上,不能共患难。如一个学生愿意与另一个学生一起玩他收集的小卡片,他们就会很快成为好朋友。又如一个学生向他的好朋友要一块橡皮,如果对方不给,这个学生可能就不再与他做朋友。

(二)中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1.双重性

中年级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活动积极性,注重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特定的群体,在群体中表现出自身孩子气和略微成人化的双重性。群体成员既有孩子的稚嫩单纯,又有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他们有时特别有依赖性,有时又会表现出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

2.排外性

中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排外性主要表现在排斥异性同学。中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成员要么都是男生,要么都是女生。在调查中,有的中年级学生用“我们几个好朋友都是女孩”、“我们都是男生”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群体的特点。

3.认同性

中年级群体成员间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会在内心把班级同学划分为几类:一般同学、处得比较好的同学、最要好的朋友等。他们特别渴望同学之间的交往,希望能有好朋友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也希望得到其他同学的赞赏和尊重。群体成员不仅内心情感上具有极强的认同感,个人行动上也倾向于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他们有的甚至放弃原有的立场,以求得群体的认同。

(三)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点

1.多样性

高年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明显地带有某些成人群体的特征。学生在组成群体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性格相投。与成人相似,他们开始和与自己性格相似、谈得来的同学相处,容易产生共鸣。其二是兴趣爱好。他们的兴趣爱好已开始明朗化,爱好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其三是学习成绩。高年级学生大多乐意和成绩相当的同学来往。高年级非正式群体的组成已不仅仅取决于单独的某一种因素,学生择友的标准趋向多元化。此外,高年级群体的活动更加丰富,有聊天、周末郊游、聚会、逛街、看电影等多种活动。

2.互补性

高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智能互补。他们已开始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知道自己的长处,也深知自己的缺点,开始注意与那些正好能弥补自己缺点的同学接触,一旦成功即成为互补型群体。高年级学生群体开始争取更多的同学支持其群体,在每一群体核心成员的,总有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他们不会像低中年级那样具有鲜明的排斥性,内部也善于容纳旁人,只要合适都会被吸收进来。另外,高年级开始出现男女混合的非正式群体。

3.向心性

到了高年级,有优势的学生特点会凸显出来,他们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和追随,从而成为群体内的核心成员。一般情况下,群体成员非常愿意服从核心人物。群体内部的规范日趋统一,对违反规范的成员,群体成员会有共同的行为反应,如批评,使成员们自觉遵守群体的规范。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具有极强的向心力。有时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一句话要比老师、家长的说理更具有影响力。

三、小学低中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策略

(一)低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教育策略

1.勤于表扬,用爱呵护群体成员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深处希望受到赞扬、得到肯定,这是人本性中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低年级小学生本来就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群体成员都希望得到肯定。低年级学生非正式群体都很纯真,很容易接受教育。老师只用一个微笑、一句赞扬或一个动作,往往就能使孩子有意想不到的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孩子小,好哄”这一特点,让不利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2.利用趋同性,提高群体成员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没有什么主见,且善于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具有鲜明的趋同性。他们在做某件事时往往会一个跟着一个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树立群体中的学习榜样,大力渲染这位学生的优点,其他成员自然会跟着学习。如一个学生写字工整漂亮,教师可以大力表扬这位学生,群体内其他成员就会向这位同学学习,认真工整地书写。

3.给学生正确评价,减少成员间的矛盾冲突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具有自我中心性,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评价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他们往往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因此,群体成员间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而闹矛盾。教师应该注重观察群体成员的行为动态,当群体成员间发生矛盾,及时给学生一个具体又有善意的正确评价,将矛盾淡化。

(二)中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教育策略

1.开展分组竞赛,提高群体成员学习兴趣

中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顺从与叛逆的双重性,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手段要巧妙。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以老师安排和同学自愿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合理搭配成员,确定组长。从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全面考察组内成员的表现情况,通过积分的方式评出优胜小组。通过将学习小组等正式群体与较弱的非正式群体融合,调动群体积极性。

2.适时进行干预,促进群体团结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是怎样和群体相处的,是否有被排斥情况,是否有学生在扮演以强欺弱的角色。细心的成年人的干预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中年级阶段。中年级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的个性,由对老师完全崇拜逐渐向拥有自己的独立评价过渡。群体间排斥异性同学,容易形成男女对立,成员之间容易为某些利益冲突产生分歧或矛盾。教师要适当干预群体行为,对好的做法加以表扬,对坏的行为加以制止和引导,使非正式群体乃至整个班集体健康发展。

3.善于搭建平台,给群体展现优势的机会

中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成员一般具有共同的爱好,成员间或群体间信息传播的速度比较快。成员间具有极强的认同性,立场会表现出不自觉的一致性。教师可以利用群体认同性这一特点,搭建平台,给群体成员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利用这些群体优势,为班级增光,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让一个喜欢绘画的小群体给班级出黑板报,他们往往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好。这时,教师应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三)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教育策略

1.了解群体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体教育

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已走向稳定,群体类型多样,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教师要及时观察群体的发展动向,尽量使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成员扩大,带动更多的孩子进步。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应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找到其闪光点,进行正确导向。教育家罗森塔尔认为:如果善意地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教师要经常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更正。

2.确立帮扶对象,有效开展群体自我教育

高年级班级非正式群体择友的标准更注重人品和性格特征,只要是谈得来就容易走到一起。高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一般都乐于助人,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一般都很欣赏或崇拜成绩好的同学。利用这些特性,教师可以在群体内外确立帮扶对象。对于有优等生的非正式群体,帮扶工作可以在群体内进行,群体内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往往会事半功倍。对于没有优等生的群体,教师可以视班级内的具体情况,采取评选“助人小标兵”、“进步之星”等方式,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与班级正式群体有效融合,开展自我教育。

3.树立教师威信,用人格魅力感化群体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他们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逆反心理强。教师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位置,深入了解群体的特征和动向,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教师要树立威信,提高人格魅力,与群体核心人物谈心,用心感化,使群体成员从内心佩服和崇拜老师,并听从教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根据低中高三个不同年级段的群体特点提出的教育策略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策略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选用教育策略,有效管理班级非正式群体。

四、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辩证考量

(一)积极因素

在运用合适的教育策略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对群体的辩证考量。一个积极向上的非正式群体既能满足群体成员间思想、兴趣、情感的交流需要,又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引导能使成员自觉地遵守正式群体的规范,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教师应该结合管理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策略,大力发挥群体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使其成为群体正向发展的内动力,成为班级进步的推动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消极因素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可能产生消极影响。非正式群体成员间重视群体的情感,在群体成员团结的同时,有时会做出有损于班集体的事情,产生消极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具有极强的向心力,有时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小群体,而忽视对班级活动的关注和参与,甚至违反班级纪律,影响班级的团结,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管理班级非正式群体时,要选择合适的教育策略削弱群体消极因素,帮助群体形成正确导向,营造正确舆论,努力使其与正式群体相融合,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管理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应当参照群体特点,根据年级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育策略,辩证考量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协调好班级里的各种群体关系,使学生在优良的班级群体环境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陈红兵,张春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6~99.

[2]安君富,陈成.班级集体的建设(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146.

[3]冯维.小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149.

[4]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3.

[5]宋秋前.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02-110.

[6]朱红枫.非正式群体状况及班级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

[7]邓祖丽颖.初中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建设影响的实践探索[D].2006.

第8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1.语文课程性质的要求

语文是目前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是一门通过认识文字进而实现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受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已经偏离了原有的轨道,也会打消学生的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逐渐下降。为了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传承我国文化,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达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

2.中职语文改革的需要

一直以来,语文都被列为必考科目,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很多中职教师将精力放在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上,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教学内容也是围绕考试题目进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实质,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教育部针对这一现象,联合其他部门制定了教学改革措施,要求中职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社会责任意识和和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以此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中职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职语文教育阶段,对于语文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形成,因此中职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在情感方面提高学生对于文章是把握程度;其次,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知识转变成图像、声音、视频,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后是要创新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第9篇:学校体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针刺;十二经穴;健康成人;胃电图;小肠电图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11-2352-03

Discussion of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Acupoints and Organs Based on Different Influence to

EGG Electrointestinogram by A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Different 12 Meridians of Healthy Adults

SHEN Jing1,YAN Jie2,CHANG Xiaorong2,LIN Yaping2,WANG Chao2,LI Jiangshan2

(1.PhD Candidate in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a 410007,Hunan,China;

2.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n EGG,electrointestinogram of health people by a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different meridians and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meridians,acupoints and organs.

Methods:While acupuncture in acupoints of 12 different meridians to 30 health peoples,MP150 was used to record EGG,electrointestinogram.To analyze different influence to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gastric slow wave and electrointestinogram.

Results:Amplitude of EGG and electrointestinogram ascended after acupuncture in Zusanli,Yanglao,Quchi. The motional rhythm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was regulated by acupuncture in Zuanli,Yanglao,Tongli,Neiguan,Yinlingquan. Some acupoints such as Quchi,Taichong,Waiguan,Zusanli,Yinlingquan,Yanglao,seemed correlated to stomach. Some acupoints such as Tongli,Yanglingquan,Yinlingquan,Yanglao,seemed correlated to intestine. Some acupoints such as Yinlingquan,Yanglao seemed correlated to stomach and intestine.

Conclusion:The specific regularity between Acupoints and Organs was that different meridians control an organ simultaneously and that one meridian control different organs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acupuncture;acupoints;healthy adults;EGG;electrointestinogram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这种特异性的作用规律究竟如何?本实验通过观察针刺十二经脉穴位对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脏腑的相关性。

1 方 法

1.1 观察对象

健康成人30例,20~50岁,体型匀称,无消化道病史,无其他疾病。近1月内无胃肠道不适症状,未服食药物。监测胃肠电图波形基本规则、有规律者。

1.2 观察仪器

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美国Biopac公司), 28号0.5~1.5寸毫针,一次性电极片(上海同安医疗用品公司,阳光牌,批号:SPA060815),针刺手法监测仪(上海针灸经络研究中心研制)。

1.3 观察方法

1.3.1 体表电极安放

胃体表电极:BIOPAC生理记录仪的胃体表电极3个接头中,负极接在“胃体点”,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上方(1.6±1.8)cm,旁开正中线左侧(4.5±1.1)cm;正极接在“胃窦点”,即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下方(0.7±2.4)cm,旁开右侧(1.4±1.6)cm处[1];地线接在右下肢。

小肠体表电极:BIOPAC生理记录仪的肠体表电极3个接头中,负极接在“麦氏点”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点的中外1/3处正下方3cm以内处;正极接在“麦氏点”正上方3cm以内处;地线接在右下肢。

1.3.2穴位选择

为广泛研究十二经脉与心、胃、肠三脏的关系,将十二经脉(穴)分为两类:①与心、胃、肠三脏相属、络、表里、同名经脉上的特定穴或常用穴;其他与心、胃、肠三脏功能相关经脉上的特定穴或常用穴。②与三脏不直接相关的经脉,即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穴。穴位定位参照石学编《针灸学》[2]。

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曲池;手厥阴心包经:内关;手太阳小肠经:养老;手少阴心经:通里;手少阳三焦经:外关;足太阴脾经:阴陵泉;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足厥阴肝经:太冲;足太阳膀胱经:飞扬;足少阴肾经:太溪;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1.3.3行针手法

所有穴位均以毫针直刺,腕、踝关节附近穴位深度0.3~0.8寸,肘、膝关节附近穴位深度0.8~1.5寸。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针刺手法监测仪显示捻转角度为180度,频率为120次/min的参数左右捻转。

1.3.4实验步骤

受试者空腹静卧,接体表电极,开始同步记录电信号5min后,施术者针刺穴位得气后,行针5min出针,待受试者静卧5min后停止记录电信号,结束观察。每位受试者接受观察1次/天,每次1对穴位,12对穴位连续观察12天。

1.4 观测指标

观察胃、小肠电波形的变化,包括波形的振幅、频率、节律等的变化情况。测量胃电频率、胃电振幅均值;小肠电频率、小肠电振幅均值。

1.5 数据处理

检验各穴位“针前”、“针时”数据是否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若符合正态性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完全随机设计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性则完全随机设计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运用SPSS13.0软件。

2 结 果

2.1 波形观察

本实验受试者空腹胃电图主要表现为慢波,呈正弦波形,形状平缓,频率为3次/min左右,按照一定的节律运动,振幅变化范围为130~250μV。小肠电图慢波频率为8~12次/min,振幅变化范围为40~120μV。针刺穴位后,胃、小肠电图的波形普遍发生了变化,表现为振幅大幅度的增高、节律紊乱、频率加快,这种变化多是针刺给受试者带来的刺激所产生的干扰,多在针刺后1~2min内平稳,在持续行针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工观察针刺对慢波的影响直观上可分为振幅变化,节律变化,频率变化3种。

2.1.1 波形振幅的变化有两种 对于胃肠电图振幅基础值偏低者,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后能使其上升(见图1、图2);针刺其他穴后,振幅与针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由于受试者处于空腹状态,尚未观察到针刺后振幅降低的情况。

图1足三里针前振幅 图2足三里针时振幅增高

2.1.2 节律变化

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后,原本运动不规则的胃、肠电图均有按照一定节律重复出现的波群,表明这些穴位能分别调节胃、肠电运动的节律(见图3、图4);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后,原本节律不一的胃、肠波形其运动节律趋向相同,而振幅呈反方向变化,表明这些穴位能同时调节二者运动的节律(见图5、图6)。

2.1.3 慢波频率 针刺各穴位后,胃、小肠慢波频率未见明显变化。

2.2 胃电频率胃电振幅绝对值的均值小肠电频率小肠电振幅绝对值的均值

表2结果显示:十二组穴位针前比较无显著差异。针前与针时比较,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有显著差异(P

表3结果显示:针刺12组穴位前后,小肠电慢波频率无显著变化。

表4针刺十二经穴对小肠电图振幅绝对值均值的影响

表4结果显示:各穴位针前比较无显著差异。针前与针时比较,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有较显著差异,4组穴位之间两两比较也无显著差异,表明针刺这4组穴位对小肠运动可能会产生相似的调节作用。

3 讨 论

3.1 正常体表胃 小肠电图

体表胃、肠电图是以腹壁电极由胃肠投影位置引导的胃肠电信号,其特点是通过生物电的活动状态观察到胃、肠的功能活动状态。由于其简便、安全,比胃镜等侵入性检查易于令患者接受,胃肠电图可为临床评定胃、肠功能性疾病提供依据。正常胃、肠肌电活动有两种:慢波和峰电位。一般认为慢波控制胃、肠收缩的节律和传导方向,而峰电位直接与收缩有关,峰电位的数目和水平决定胃收缩蠕动的强度。体表与浆膜或黏膜同步记录表明,胃、肠电图能较精确地检测出胃、肠慢波,而峰电位一般以振幅增加的形式反映。健康人空腹慢波频率约为3次/min左右,振幅均值范围为130~250μV。小肠的慢波频率为6~12次/min,表现出上段频率高,下段较低,呈阶梯式下降,且远端小肠慢波的扩布速度低于近端小肠,健康人空腹振幅均值范围为40~120μV[3]。

3.2 经脉 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特异性关系

中医整体观与经络理论一直强调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有普遍存在的特异性关系,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实验直观上观察发现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本实验所选十二经穴中,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这些都揭示出多条经脉与胃、肠之间的效应规律:多经司控一脏[4],一经调节多脏。

多经司控同一脏(腑)是指由于多条经脉在循行路线上与同一脏(腑)密切联系,功能上相互影响,可以调控同一脏(腑)的生理功能,治疗同一脏(腑)的各种病证,但各条经脉对同一脏腑的作用效应有差异。在十二经脉中,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抵胃”、足厥阴肝经“抵小腹,挟胃”,5条经脉的循行直接过胃腑,手阳明大肠经是同名经,也与胃有关。“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是临床治疗胃脘疾患的主穴。“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作为胃经的表里经,也是治疗胃脘疾患的常用穴。“养老”属手太阳小肠经,“太冲”属足厥阴肝经,“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针刺这些穴位表现出对胃功能的影响符合经络学说中“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而“外关”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该经“入缺盆,布膻中,散心包络,下膈,遍属三焦”,且三焦经是人体水谷的运行通道,与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相关,因此三焦经也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这6条经脉与胃有密切的关系,针刺这6条经的穴位对胃的调节作用大于其它经脉。十二经脉中与肠腑相关的经脉有4条,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太阳小肠经“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实验结果中,“养老”属手太阳小肠经、“通里”属手少阴心经,针刺这两个穴位对小肠肠运动产生影响也与经络循行有关,肠电体表电极放置的位置属于小肠部位也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胆者,中精之府”,肝之精气化生为胆汁贮藏于胆,泄于小肠,以助肠腑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与肠腑消化、吸收水谷,以及分清别浊功能都有关。因此两经的腧穴具有调节肠腑作用。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这4条经脉与小肠有密切的关系,针刺这四条经的穴位对肠的调节作用大于其它经脉。

一经调节多脏(腑)是指一条经脉在循行路线上与多个脏(腑)、器官密切联系,或功能上与多个脏(腑)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调控多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治疗多个脏(腑)的各种病证。本实验结果显示,“阴陵泉”、“养老”两穴与胃、小肠两腑都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认为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均有调节胃、小肠两脏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验观察针刺十二经的腧穴对健康人胃电、小肠电的影响,反映出:①健康人处于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生理状况下,针刺穴位后未产生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②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节多脏”。一般来说,循行路线与脏腑直接联系的经脉对脏腑的作用强于未直接联系的经脉,而未直接联系的经脉与其功能相类似的相应脏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③对于实验结果的两个疑问。关于“外关”穴与胃的关系,古籍及近7年的文献报道中运用“外关”主要治疗头面部、颈肩腰部疾患,很少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本实验针刺“外关”穴调节胃功能作用的发现有待在临床治疗中加以验证。“太冲”对胃电振幅的影响与其他穴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它的针感强烈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受试者针刺太冲时比其他穴位得气快,且针感极强,受试者对痛觉的反应影响植物神经对胃进行调节,这也可能是仅此穴位针刺后产生抑制胃电振幅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连至诚.胃肠电及胃肠动力学研究在中国[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762-764,35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