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海外市场环境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市场环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市场环境分析

第1篇:海外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竞争优势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条件。随着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和企业成长对环境依赖性的增强,企业很难依靠传统经营方法获取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增强动态能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在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时,必须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它是对企业目前拥有的知识存量和新知识的开发,逐步整合和改进现有的能力和提高效率,使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其中,“动态”是指为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协调,不断更新各种功能性竞争力的能力;而“能力”强调的是为了适应动态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等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动态能力是一种培养能力的能力,企业能够利用其能力从事组织活动。

动态能力理论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人手研究动态环境下企业成长问题,十分关注外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特别强调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整合,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动态能力理论的思维逻辑是:外部环境分析——寻求新机遇和威胁——响应新机遇的战略及内部能力的调整——寻求完成新机遇和规避风险的合作伙伴——合作竞争——新的竞争优势并结束现有合作——再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战略。实践证明,全球竞争中的优秀企业,往往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维持和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适应动态环境,促进企业不断成长。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环境的变化。当时,市场环境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速度加快,经济的国际化、市场的全球化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造成了竞争内容越来越多,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越来越低,惟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动态能力理论建立在资源观与核心能力观基础之上,是为了在动态环境下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领先竞争对手而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放弃以往的静态竞争优势的获取模式,而以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竞争优势的获取,不断更新自身的动态能力。从本质上讲,动态能力理论表现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性,能力持续不断地被肯定和否定,是培养能力的能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力,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难免会受到惯例抉择或者技术沿革影响,动态能力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性和“技术轨道”,抓住新科技突破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或者应用机会,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力。面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动态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主要有:一是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预判能力,不断更新与强化应对能力;二是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使其经营战略保持足够的柔性化,保持足够的灵活应变能力,更好地协调自身资源或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匹配性,确立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保证较之于竞争者有更强的战略稳定性和动态适应性;三是企业要把创新视为创造竞争优势最为有效的方式,视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强调创新平台化、创新全方位化(其中包括结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等);四是企业要把顾客视为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优先发现或彻底创造、满足顾客需求,在与供应商、购买者、替代者、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等“行业竞争力量”的竞争中获得“先行优势”,从而保持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是增强动态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重要战略选择,是由国内市场向海外市场扩张,不断通过国际化行为获得海外市场知识,然后再把知识通过组织学习在组织内部传播和共享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上,也体现在对既有知识和经验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的利用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依赖于企业知识存量的积累,而知识积累的过程又决定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知识存量是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国际化经营是知识存量积累的平台,组织学习为知识存量增加和国际化经营渐进的交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的知识结构并扩大知识存量,在知识存量和国际化经营之间形成动态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际化过程的深入。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建立在既有知识存量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这就要求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对其能力体系进行动态管理,汲取新的知识,从而获得持续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竞争优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驱动力,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在本国开发出独特能力并建立起竞争优势时,一般倾向于把这些知识存量进行跨国界转移,以便在更广的范围内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在于中国企业为了抵消异域性劣势并保证全球竞争的成功,还必须构建出新的能力。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从本国获得新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把它们与既有的知识存量相结合,建立起更好的支撑其全球竞争优势的能力体系。

作为后来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级工厂,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基于知识的战略资源,即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如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和品牌等,而这些资源在国内并不丰富,从寻求资源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经营是从国外市场获得战略资源的有效方法。因为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诸多抑制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并未显现出落后的一面,只有进行国际化经营之后,落后的因素才完全暴露出来。此外,由于知识外溢性与距离有关,越接近知识密集地区的企业就越容易享有知识外溢性带来的好处。比如,目前研发全球化的目标地区主要是北美、日本和欧洲,因为这些地区有着固有的特定产业优势,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视为后进企业的中国企业的成长,一般认为“OEM—ODM—OIM/OBM"是其发展的共同路径。中国企业最开始从事OEM,即简单的零部件组装,采购方提供详细产品设计,这样企业就有机会学习上游的产品设计能力,成长为ODM制造商,此时发包方只需提供简单的产品需求,将产品细节设计留给ODM企业。在此基础上,少数ODM企业开始生产自主想法的产品(OIM)或者自创品牌和销售渠道。实际上,这一过程中,技术能力的发展是从获取制造能力开始的,然后扩展到产品设计能力,最后是新产品创造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通过国际化经营,再通过知识的内部扩散而学习、转移并应用这些资源,是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除了获取自然资源之外,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弥补技术与管理差距,提升自身实力,之后便可以同发达国家企业展开竞争,进而最终实现其投资收益。

中国企业仅依赖自己的能力往往不能保持优势地位,而国际化经营的产生正是为了补充和强化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即把国际化经营看作是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知识的一种制度安排。三、中国企业应在国际化经营中不断提高动态能力

纵观各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可以看出,相对于落后国家企业,发达国家企业之所以可以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于它们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动态能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只有不断提高动态能力,即只有具备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实现企业能力不断的螺旋进化,改革落后因素,完成相对创新,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新的内、外部信息价值,并通过消化将之用于生产和服务输出的能力,即把它们转化为商业结果的能力。这里强调采用外部知识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内在知识相结合最终吸收并内在使用。

(二)转移能力。转移能力是企业通过收集、消化、综合、再配置内部现有知识架构起来的能力,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实现知识在企业内的流动和共享,帮助企业扩展现有竞争优势,以创造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生产工序。

(三)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企业能力深度演化的最重要的阶段,一方面是指获取和消化企业外部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外学习、整合知识的能力。

(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力深度演化的逻辑终点,是知识得以应用而创造出相应的产品,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量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与外界相互作用,寻求新的知识联系。

吸收能力是识别获取内外部信息,并应用于商业模式中;转移能力与整合能力是协调内在的组织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二者共同促进企业知识和技术转移,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能力能识别外部知识的价值,结合市场优势,消化并将之最终应用于商业目的。

对中国企业而言,动态能力是指通过更多的资源和更广泛的外部联系获取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技术知识,通过吸收、转移和整合知识,最终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追赶甚至超越领先企业。比如,中兴通讯重视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有效整合,增强对环境的敏感度和捕捉战略机会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通过内部R&D、战略联盟、合资、并购等各种形式吸收和转移伙伴的知识,快速进入二次开发重组阶段,实现动态能力从模仿到创新,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协同演化,形成自主品牌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内在需求以驱动企业成长,通过能力积累最终实现原创性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应从动态能力的应用与构建的角度来思考其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的目标应是在全球范围内构筑企业自身动态的能力体系,以此来支撑其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不是纯粹瓜分市场和分享利润。对大多数还处于国际扩张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既要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又要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构建新能力的机会。

第2篇:海外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问题;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并推广“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的运营战略,可以说这种战略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始积极寻求自身的海外发展之路,期望准确抓住此次金融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海外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也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将就“一带一路”形势下,我国企业在海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公司运营管理方案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为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一带一路下,海外企业存在的问题

1.国家风险方面问题

虽然全球极力倡导世界和平,但是战争却仍然存在全球的部分国家或地区。此外,由于国家制度建设腐败、经济不景气、自然环境恶劣、文化冲突、恐怖组织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会导致某个国家或地区发生战争或者内乱,其带来的破坏性和突发性以及不可预见性都会直接对企业造成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威胁,致使很多企业不得不被迫中断或者停止该项目的运营。像我国一部分企业在东道国市场发展和经营时,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政治风险以及安全风险,一旦政府换届或者战争爆发,就会直接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前期财务成本沉没、人员伤害、企业内部不稳定等负面影响,使得企业经营环境恶劣,这对企业在海外的长远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业务经营方面问题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中,企业经营的业务涉及范围极广,不仅要应对不同国家的经济业务,生态保护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是企业面对的重点业务。这些业务的相互关联会对企业的经营和运转产生影响,有效处理这些业务是企业真正融入海外市场,保证贸易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海外国家普遍重视当地环境保护以及关注当地民生,对于曾经在国内追求“快速发展、粗略经营”的模式的国内企业而言,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加强对外宣传企业对民生的积极作用,获取当地百姓的支持是这些企业主要突破的难题和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在污染排放、人才技术、经营管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和经验短板,使得许多企业在海外经营不仅进入市场困难,还要面对当地企业,尤其是领先企业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对于各领域的企业而言都会对自身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3.法律、政策方面问题

国外在法律与法规上很多条例规定都与我国有所不同,一般企业在外国投资时,主要涉及的法律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外汇以及税收等方面,虽然企业在投资之前都会对该国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调查,但一旦有条例发生变化时,像经济政策以及汇率发生变化时,就会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而且如果企业所在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较为迟缓,也会致使当地财政出现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投资难以收回等状况的出现,与此同时,如果企业想要长期在当地进行发展,就需要当地拥有长久、稳定的法律条例,假如当地的法律,特别是税收以及进出口等方面的条例经常改变,就会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之中,而企业的发展难度与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4.对外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

我国目前已经在超过五十个国家中开始实施“一带一路”的海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带动的企业与相关的人数也已超过四十多亿,这项模式并没有对海外国家设置过多的限制,遵循的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原则,所以其他国家可以随时加入,这样的条件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海外经营,期望能够为企业发展创建一个有利的平台。但是很多企业在走出去之后发现,想要真正融入当地之中,就要对当地的文化、风俗有着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政府以及人民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风险,这也是企业需要迎接的挑战。

二、海外企业管理的应用对策与发展方向

在海外经营的企业想要在国外得到更好地发展,不仅要对上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对当地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和调查,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好的管理方案,确保企业的良好发展,下面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

1.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创新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一个企业的人才拥有量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因此人才的管理一直都是各个企业的重点,而海外经营的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想要在国外当地扎根,就需要拥有高质量的团队,并能够确保人才的使用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环境等等。而人才管理是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一方面,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以此依据对人才培养和招聘计划进行重新的调整。人力部门要对当地进行深入的考察,了解这些地区人民生活习惯和语言特点以及财政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要利用互联网对当地的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帮助企业对当地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人才管理方案,切实做到人才吸收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与第三方进行良好地合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基本上我国会在所有开展“一带一路”模式的国家设置驻华大使馆,企业在海外进行经营时可以寻求当地驻华大使馆的帮助,不仅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能请大使馆帮忙在当地聘请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员工更好地掌握当地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属地化”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使得企业内部人才技术和经验得到充分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要对招聘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创新,在海外发展时,很多企业大部分的员工还是需要从当地进行聘请,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在当地拥有自身的招聘途径,这样才能确保人才招聘的质量和效率。

2.要对进入的市场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和环境分析

由于地理以及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世界各地的国情和政治体制以及等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说“一带一路”的战略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国企业想要真正的走出去,就需要在投资之前对需要打开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全方面的背景调查和环境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投资方案与战略模式。国外的投资环境要与国内的环境并不相同,影响投资的因素极多且较为繁杂,很容易会造成企业在经营时出现实际效益和预期效益不符的情况出现,针对这一问题,各企业应按照当地国家的自然环境、文化、政策、法律特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营方式,确保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例如我国在非洲进行投资的企业,就对当地的政府政策以及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利用非洲国家与我国的良好邦交关系,获得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使得企业能够抓住机会并和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地合作关系,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过非洲地区的国家的政局也并不是十分安稳,很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这就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也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之下,使用“一带一路”模式的外向型企业必须要在投资时将当地的文化与风俗、信仰考虑到其中,要尊重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要对历史传统和媒体舆论以及消费倾向等习惯进行深入的分析,灵活制定发展决策。

3.要对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研究

正如上文所述,企业想要在海外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充分掌握当地的法律、法规(尤其在劳动关系、税务、经济法、合同法等方面),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能够有效规避法律方面的风险,稳定当地劳动关系、降低财务成本、减少投资损失。因此,企业要在投资之前,

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对当地的各项法律条款进行详细的研究,并要从中找出对企业有利的法律信息,不仅要对投资的法律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要对投资的对象与交易进行全面的背景考察和内容分析。经过详细的调查之后,企业可以明确如何在当地进行投资和建设,并能够制定完善的运转方案和退出方案。除此之外,如果企业采用的是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模式,那么企业还要对合作的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像股权结构和公司资产、负债以及税务等方面的状况,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合作的价值和前景以及做好避免潜在问题、隐患的方案,保障企业的财产和资产不遭受损失。

4.利用文化差异,实施科学的文化维度差异管理

虽然海外与我国的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这样的环境并不都是不利因素,也存在一定的优势,各企业要充分利用文化差异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带来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势能够让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水平,这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会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变化,并能够拓展企业的思考视野,使其能够多角度对企业的管理进行考虑。而劣势带来负面影响,因为海外型企业的员工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与,这些都导致员工很容易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稳定的因素,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劣势的存在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隐患,企业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摆正自身的态度,尊重员工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宗教习惯;其次要为员工提供相互交流、接触的平台,要员工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亲切、友好的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和尊重彼此进行的生活习惯以及宗教风俗,并定期在公司内部组织联欢活动,增加员工之间的亲密程度,从而在公司中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维度理论”进行分析,帮助提高文化管理水平。通过对“文化维度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国家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像欧洲国家就较为倾向个人主义的观点,主要是欧洲人喜欢关系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所以在这些国家开展企业业务时,可能引发企业冲突的就是员工工资方面的问题;阿拉伯国家与欧洲不同,他们更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所以企业要将自身的优势以及发展前景充分展示在员工面前,使该地的员工能够安心进行工作;而在亚洲国家进行投资时,企业要将权力与权威放在首位,要凸出企业的集体主义感。当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文化背景分析(比如当地人的风俗、习俗、常有的思维习惯以及心理特征),对比企业的管理理念、文化特征以及经营模式,找出差异,及时调整经营模式,注意交流的敏感点,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之当地员工更融入这个公司,并与企业、中方员工更好地交流,加强海外员工的归属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文化管理质量,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存在的文化问题。

5.对营销方面的管理进行调整

由于各地人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所以在制定营销档案时也要随之进行一定的调整,完善营销管理方案,实现企业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和定位。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当地的综合情况,推出新型产品,并制定相应的价格标准和包装风格等等,使企业能够始终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当地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结束语

我国的企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模式所带来的机遇,并积极思考、妥善解决在海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投资方案与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在海外市场中良好地生存下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企业能够在海外真正做大、做强。希望通过本文对一带一路模式下企业在海外运营相关方面的阐述,能够为外向型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静.“一带一路”对我国企业的管理带来新的转变[J].中外企业家,2015,11:33.

[2]谭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5,07:114-118.

[3]乔慧娟.“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管理[J].对外经贸,2015,08:4-6.

[4]高臣,马成志.“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9:14-18.

[5]裴长洪,于燕.“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扩大开放[J].国际经贸探索,2015,10:4-17.

[6]王厦.“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保险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24.

第3篇:海外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石油化工;产业现状;竞争力;分析探讨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的科技迅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化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基础,就整个世界而言都可谓是石油化工的头号大国。但若与国际石油化工业来相比,不得不承认,我国当前的石油产业中任何一部分产业链,明显仍与其存在着不可小觑的差距。故此,文章将以竞争环境作为切入点,针对这一问题加以深入的探索与分析,力图为我国石油化工业提供一些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中国石油化工业发展现状

(一)相关产业的发展被带动

从石油化工业以乙烯为龙头生产来看,其发展的趋势不仅带动了以乙烯下游为主的一些塑料加工业以及纺织工业等相关石油化工产业链的迅速活跃发展,引申地来看,就连冶金、建材、谁被制造以及通讯等等一系列与其挂钩的相关行业同时亦随之而相继崛起。由此可见,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势必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激活所有相关产业的齐头并进。为相关产业起到了较强的带动作用。

例如:一座年产1000万吨的炼厂,除了0.6~0.7万立方米的木材是基本必备材料,10万吨的钢材、8.5~9万吨的水泥同样必不可少。那么如此看来,无论是客观或主观,相应的机械设备、冶金以及建材等行业则势必将随之“活跃”起来。

(二)国内市场环境被优化

积极推进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为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的市场环境。除了一些相关法规的先后颁发,国家还对原油配置进一步加强管理,并整顿土炼油和小炼油来坚决取缔土法。在实现成品油的集中批发的基础上,不仅对其流通秩序进行了有效的维护,还将成品油的零售市场加以整顿。

石油化工业促进了市场环境,而市场又为石油化工业营造出公平的环境,积极推进原油,还使其价格与国际接轨。

(三)原油输转体系

基于时下原油进口量的持续加增,我国已于近年来,对原油的输转设施方面的建设工作着力加大了改进的措施。规模已初步显形,输转系统亦有了进一步的改革完善。

(1)原油接卸工作:以10万吨和20万吨以下的多个不同等级的原油码头子,近年来已沿海地区建立形成。2003年至今,原油码头已经延展向其他各个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0万吨以上泊位的原油,已达1.35亿吨的接卸能力。

(2)原油陆上输转设施:我国原油在多达16800公里的管线总长度上,其中90%以上为管道运输所占的比例。故此,网路化也因为原油运输管道化的实现而基本形成。一方面解决老了原油进口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奠定了利于原油输运成本降低的基础保障。

三、中国石油化工业竞争环境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强劲对手跨国公司以及周边石油化工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些国家所构成的市场压力。

(1)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业在一些跨国公司加快重组改制的影响下,竞争力度更是与日俱增。规模兼并联合重组的大调整,使得这些大型公司在国际地位上成为一只离弦的箭矢,无疑为中国石油化工业造成巨大的威胁和对垒。

世界石油化工业产值,30%以上都掌握在世界的几大主要石油跨国公司的手中。若以世界为基准的化,这些跨国公司的贸易量与直接投机金额如今已占据了1/3的惊人比率。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80%的拥有值更是令包括中国在内所有国家望尘莫及。

占据世界32%的石油产品销售量的,主要包括世界前四大是石油化工公司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以及BP 和英荷壳牌,其中炼油能力约占世界的19%。21世纪石油化工业的世界竞争格局,必然会因为这些跨国公司经营全球化的战略而备受重大的影响,且中国石油化工业必然连带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

(2)从近年来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石油化工业参差不齐地悉数崛起和持续不紊的发展势头来看,无疑将对我国石油化工业市场机构造成不容忽视的压力竞争。自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周边地区国家的石油化工业开始呈现出迅速且持续性的产能的扩张。故此,作为世界石化产品最大进口国的中国,势必将令这些周边地区国家有的放矢地把市场目标聚焦而来。

特别是以印度为代表的国家,石化工业于近十几年来的发展更是令人喟叹。许多产品的年消费已超过了15%的平均值,且市场需求已经远远承载不了这迅速增长的生产能力,进而一些关键产品导致大量供应过剩的现象出现。从20世纪90年代后,原本还是石化产品与石油成平的净进口国的印度,瞬间乾坤大逆转,摇身成为世界净出口国。

此外,石化工业的发展热潮中,以沙特阿拉伯、伊朗、卡塔尔、科威特等为代表的一些中东地区国家也相继投入了拓展开发的队伍中。在2001年的1400kt/a到2006年时倍增2800kt/a的数值中,这些向外出口的产品,其中绝大部分都被中国市场所容纳。

中东凭借其低成本的油气资源优势和引进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建设的外向型石化装置, 势必加剧世界石化业的竞争。

在基于油气资源低成本的优势和先外向型装置的积极引进,为石化业的世界市场无疑注入了一股新的竞争力量。将世界市场的羹汤,铆足劲地往自己杯中瓜分。

四、保证战略开发的正常实施应采取的策略

(一)将对国际市场,积极且充分地应用国际资源

从预测资源量和石油产量上来看,尽管我国目前于世界位居第十与第五,但在我国石油资源环节,储量增长缓慢而致使的储量置换率较低也一直都是最为显著的诟病。石油供需上存在的矛盾化,是激发中国石油企业步伐必须迈向海外市场的首要前提。所以,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低廉成本的优点是我国必须要汲取和利用的。这不仅能活跃起国内的石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还是走向国际市场的唯一战略。

(二)以维护石油安全为目的,积极加大战略储备建立

随着今年来一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而引发的对垒情势的接连横生,所以对于石油这一重达产业的安全保护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不可忽视且必须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故此,许多国家或地区,在石油的战略储备上已基本建立形成。特别是韩国,尤为重视恐怖袭击事件后的情势。对于石油的储备,他们几乎竭尽所能地从最大限度上加强。所以,推己及人地反思我国石油业的行情,供给依赖进口的定局则更需要储备的建立,且势在必行。

(三)发展规模经济, 加强合资合作

我国若想实现低成本战略的发展形势,就必须从大型化装置的建设,以发展规模经济的方式来实现,这是最好的途径。除此之外,从一些跨国公司近年来以“圈地”运动,对我国石化企业发展形成“技术壁垒”情势来看,加强合资合作与技术上的创新建设则更加刻不容缓。

五、结语

纵观时下,我国的石油化工业发展,无论规模或是基础,其空间的提升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单就乙烯,我国现阶段的成产能力已于世界各个大国中位居第五。除此之外,就连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都分别位居世界的第六和第四位。最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合成纤维能力位居世界所有大国的第一位。虽则,我国现已享有世界石油化工业大国的号称,但在化工产品的供应中,不难看出仍存在一部分值得考量的缺口。

参考文献:

第4篇:海外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 立法措施 法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F752・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21-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从小到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成功地走过了“人世”的过渡期,农产品出口稳中有升,但同时出现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这与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法制环境如何建立又如何适应国际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迅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的2001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2007年全国农产品贸易额达到781亿美元,其中出口370.1亿美元,逆差达40.8亿美元。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由1992年的15.8%上升到2005年的20%,其中进口依存度由5%上升到10.2%,农业越来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主要表现为:

1.农产品进出口呈现较快增长,逆差扩大

由表1可见,2001年以来,全国农产品进出口全面增长,平均增幅进口大于出口,如果以2001年为基数,2007年比2001年出口增长130.3%,6年年均增长21.7%,进出口也由顺差变为逆差。仅2008年上半年出口195.2亿美元,进口达289.7亿美元,逆差94.5亿美元。以江苏为例,2007年比2001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60.1%,年均增长26.8%,而进口增长达547.2%,逆差也由2.4亿美元急增为39.6亿美元。

2 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价格提高

深加工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的比重继续提高。2006年深加工出口额为15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在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价格继续攀升,2006年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2007年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为105.9。

3 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分别有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其中亚洲是中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7年对亚洲市场出口223.2亿美元,增长15.5%,占出口总额的60%;对欧盟出口70.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占出口总额的19.1%;北美洲占13.5%。但对日本市场出口有所下降,2008年上半年出口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3.9%下降至18.9%。

4 民营企业成为出口新增长点,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

据商务部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达134.3亿美元,增长15.1%,占43.3%;民营企业出口94.3亿美元,增长39.8%,所占比重提高到30.4%;2006年国有企业出口67.3亿美元,占21.7%。民营企业成为全国农产品出口的新增长点,取代国有企业成为第二大农产品出口主体。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主编.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农业部农产品贸易办公室主编.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加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农业部信息中心。研究表明,农产品的出口,对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都有重要作用。据商务部统计,每出口1万美元的农产品就将带动20人的就业,2007年我国出口农产品达到了370.1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有7400万农民的就业依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农产品的进口则有助于缓解农业资源短缺的压力,促进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由此可见,在国家、地方各级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出口政策不断完善,法制环境逐步建立,正在实现农产品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出口的逐步协调,同时,农产品出口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究其我国和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取得的成效原因,正如程国强所言,取得的成绩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在于中国政府在农业政策、法规方面的调整。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我国农产品法制环境的演变和改善。

“入世”后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法制因素

中国加入WTO后,一方面,按照WTO的规则享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从整体上得到了改善,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频繁不合理利用技术壁垒阻碍和阻止我国农产品出口。究其原因正如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2005年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中坦言,改革四大缺陷,其中之一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法制环境迟迟未能建立。正是这些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产品的出口,从法制环境分析主要有:

1 外部法制环境

(1)外国新法案的出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欧盟新《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于2006年5月实施。两个新法案的最大特点是:一是建立进口食品的可追溯体系;二是对农药残留的可检测标准进一步提高。两项新法案的出台直接影响农产品出口。

(2)发达国家农业高补贴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对农业的高保护、高补贴、高扭曲短期内难以改变。近年,欧盟实施了新的共同农业政策,美国实施了新农业法案,日本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其共同之处是稳固和提高对农产品的补贴量,加强对农民的支持保护。发达国家的高补贴,给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以棉花为例,美国每年给2.5万户棉农大约30亿美元的高额补贴,平均每户棉农得到的补贴高达1.2万美元,这相当于中国一户棉农7~10年的产值。美国棉花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给棉花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国内棉价因此下降,棉农受到相当多的经济损失。如欧盟对糖类作物的巨额补贴,中国蔗农因此人均收入减少约300元,这占到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一成。根据专家测算,目前发达国家每天给农民的补贴高达10亿美元。由于中国农业投资相对不足、农村金融短缺等问题长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发达国家的这种做法在很在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正如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说“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3)贸易壁垒增多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农产品市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进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市场。过渡期后,各国形形的、动态的“技术性保护”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高,如检验检疫壁垒、农产品身份证壁垒、知识产权壁垒、食品标签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的设置,必然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同时,农产品出口还将面对“入世”承诺中的几个不利条款,如为期12年的特定产品过渡期保障机制、为期15年的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待遇、为期8年的过渡期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均没有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国家可以利用反倾销、特保等手段对我农产品进行限制。

2 内部法制环境

(1)农产品出口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应对国际规则的能力弱。从江苏省看,大多数中小型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业务人员是从外贸公司直接转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公司的,除管理人员自己从常识上了解或从经验上积累的与贸易有关的一些知识外,根本谈不上法律知识;管理人员中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更少,有的企业一个都没有;贸易中涉及的法律规则是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平台自学或政府培训而来;很少企业有法律顾问,一般遇到问题再请教。从江苏省一起中日紫菜贸易摩擦和全国中美苹果汁、罐头蘑菇、蜂蜜、暖水虾、马铃薯淀粉5起贸易摩擦看出,我们对国际规则和他国政策和法律不熟,且应变诉讼能力也较弱。

(2)关税下调,农产品进口市场压力加大。中国“入世”后政府承诺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不对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进行限制,并逐步取消关税措施,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到2006年农产品平均关税降到15.23%。这一水平远低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仅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1/4,已是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最低和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表l数据也表明,我国从“人世”前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已变为净进口国。因此,关税每减一分,国外农产品的进口量就可能增加一分,威胁也就会增加一分。如大豆、玉米、棉花等的大量进口,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越来越明显。相反,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平均关税不降反升,如欧盟从2004年的16.5%,到2008年已达18.6%,更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

(3)配套的法律政策不完备。用地、信贷、能源、资源和交通等要素的紧缩和紧缺效应对农业招商引资及农产品出口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有着直接影响。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中国进出口银行开办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但此项业务支持的范围及其重点是部分产品,且在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中国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8月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农产品出口的通知》,据统计,在1.4万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中,仅有500多家投保,而2006年共有625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参与投保,比上年增长35%。主要原因是费率较高,企业压力较大。

(4)出口退税政策还没有鼓励精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出口退税政策的目的是调控农产品进出口。但我国实行5%和13%两档退税制,13%退税的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小,大部分为5%,对资源性农产品和精深加工农产品的退税政策没有明显的区别,对鼓励出口企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没有明显的吸引力,更不能很好地引导农产品出口企业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提高附加值。

(5)不确定因素增多,农业经营压力大。随着农业及各行业的深层次开放,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变化,一些与农业开放相关的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也呈现出较大的压力,如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以及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原料价格上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企业效率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社会就业压力大,粮食安全、土地问题、农业管理体制调整等等都对农产品出口构成了威胁。

上述政策环境的背后透视,目前制约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制度缺位,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模式,但是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管理制度上的“真空”,许多农产品出口问题直接源于这一制度的缺位。目前我国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检疫和贸易实行多部门管理、分段管理,顾头不顾尾、法律不全、执法不严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的力度和效果,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损害了我国农民的利益。

发达国家调控农产品进出口

采取的主要立法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加快,我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农业经贸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充分了解国际通行规则、国外有关政策及贸易法制环境,对于我们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发达国家制定了政策、法规,设置进口技术,保护其国内产业

日本从2003年开始,政府通过一系列手段,利用对WTO程序的谙熟,在短短三年之内,就将各种贸易技术壁垒合法化、制度化。2003年制定并实施了《食品安全基本法》之后依据《食品卫生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预防法》对入境的农产品、畜产品及食品类实行近乎苛刻的检疫、防疫制度。2003年5月30日,新的《食品卫生法》要求对食品中的农药等化学残留制定制度,这为日本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日本先后向各WTO成员通报的“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第三方案达到5万条以上。同时2005年5月日本对进口动物实行通报制度,修改了《日本农业标准法》,2006年修改《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2006年5月29日正式生效了“肯定列表制度”,按其规定,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受限制的种类从原来的63种突然提高到797种;并对这些化学品设置了51392个暂定标准,而之前只有2470个;对于还没来得及设定暂定标准的,则全部采取一律标准,即每公斤食品残留的化学品不超过0.01毫克。“肯定列表制度”将影响中国6200家企业、近1/3的农产品出口,5400万农民生计受损。2007年,日本在我农产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从2001年的35.8%下降到22.8%。

据统计美国2005年就向WTO发出171件SPS通报,显示了美国在农产品检验检方面的技术立法优势。立法有:《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营养标签及教育法》、《包装和标签法》、《联邦法规》第9篇(《联邦进口牛奶法》、《联邦肉类检验法》等)、《美国食品标签法等》。美国要求在食品加工中引入“危害分析和

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以加强对食品出口厂商的监督,并决定从1997年12月18日起要求进口食品必须全面实施HACCP管理体系,禁止从未实施该管理体系的国家进口水产品和肉类食品,这一规定实质上是对生产过程和方法的要求,而不是直接针对最终产品。美国FDA依据《食品、药品、化妆品法》、《公共卫生服务法》、《婴儿食品法》、《茶叶进口法》、《婴儿药法》等对各种进口物品的认证、包装、标识及检测、检验方法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每月被FDA扣留的不符合要求的进口商品高达3500批左右。这些势必增加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和交易风险。

欧盟1997年发表了食品安全绿皮书,2000年1月12日,欧委会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推出了内含80多项具体措施的保证食品安全计划,提出食品卫生责任首先由生产方承担,食品从饲料开始,经过农场到餐桌和处置的整个链条都要保证安全,要求各方必须保证食品生产和销售的透明度与安全性,要求对转基因产品等有争议的产品加贴标识,让消费者自由选择。2002年1月新《欧盟食品安全法规》正式生效,是至今最重要的食品法。2002年对共同农业政策进行又一次修改。2003年欧盟颁布了两项有关《转基因食品标识的法规即转基因食品及饲料条例》及《转基因生物追溯性及标识办法以及谷转基因生物物质的食品及饲料产品的追溯性条例》;同时2004年7月颁布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计划;2004年又修改了食品卫生条例。并从2004年起执行有关转基因食品新的法规,如《致敏性食品标签指令》;农兽药方面都有法令和法规;2005年欧盟又实施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于2006年1月生效,新法对进口食品及饲料管理上确定了一个通用制度,控制风险发生频率。

2 发达国国家实施出口补贴,出口信贷、保险,促进农产品出口,反过来又限制别国采取这些措施

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产品出口的高额补贴是世界贸易领域亟待解决的头号问题,这一问题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农民无法进行公平的竞争。

欧盟是出口补贴的大户,欧盟各成员国的总体农业补贴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对价格支持的依赖程度也高于美国。尽管欧盟对部分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已得到削减,但是由于关税较高,限制了低价位农产品的进口,因此对市场价格起到了支持作用。根据2003年1月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规定,成员向第三国出口如谷物、奶制品、肉类、食糖等过剩农产品时,可向共同农业基金申请出口补贴,以消除由于欧盟农产品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而对出口者产生的不利因素。为了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欧盟各国也均对其出口提供信贷。出口信贷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差额由国家财政负担,这足以吸引资金短缺的外国进口商使用出口信贷购买贷款国的产品。

欧盟早在80年代就开始进行农产品贸易促进项目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末,调整农产品贸易促进计划,制定欧盟范围内协调一致的贸易促进政策,将原来分散孤立的产品促销支持计划合并充实,为帮助欧盟出口企业占领“第三国”市场,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及资金上更加充分的保障,以巩固、扩大欧盟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如2000年先后生效的(EC)No.2702/1999号和(EC)No.2879/2000号法规经欧盟理事会批准并颁布,目的就是授权欧盟委员会可以对农产品及食品出口“第三国”市场提供支持,促进欧盟农产品对外出口,确保了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力度。

美国历来把支持农产品出口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点,2000年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大约为5.8亿美元,并设立了一系列出口促进项目。2002年新的农业法案出台后,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目前,美国农产品出口促进和食品援助项目共分四大类,即:直接出口补贴项目,包括出口促进计划和奶类出口激励计划;食品援助项目,包括食品换和平计划、食品换进步计划、食品换教育与儿童营养计划、食品换发展计划、过剩农产品捐赠计划和农场主间计划;商品农作物出口信贷担保项目,包括出口信贷担保计划、中介信用担保计划、供货方信用担保计划和设施担保计划;出口促进项目,包括市场推进计划、海外市场开发计划、质量样品计划、特殊农作物技术援助计划、生物技术与农业贸易计划和新兴市场计划。2004年6月17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农产品出口促进项目中三项计划和拨款额度及资金分配方案。这三项计划包括市场推进计划、海外市场开发计划和质量样品计划,拨款总额度约1.6亿美元,71个美国农业贸易促进组织获得了资金支持。此外,国家干预和调节农业信贷是美国政府干预和调节农业经济的重要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场主家庭管理局、小企业局等渠道给予农业大量直接贷款,同时,美国进出口银行和农产品信贷公司对农产品的商业性出口给予本国出口商的卖方信贷或外国进口商买方信贷。

日本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出口信用保险法(1953年改为出口保险法),相继建立了多种出口保险制度。如普通出口保险、出口贷款保险、出口信贷保险、出口广告保险、出口汇票保险、出口担保保险以及海外投资保险、汇率变动保险等,这些保险由通产省直接管理。其内容是出口商签订了出口合同后因外国实行汇兑和进口限制、发生战争和内乱而蒙受损失时,或者因发生非常危险和买方倒闭等而收不到出口货款时,国家将按一定比率予以补偿。这一制度成为促进日本战后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借鉴他国经验,不断完善我国

农产品法制环境

综上分析,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有严峻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和贸易将保持适度增长。中国仍将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投资的主要选择地之一。主要经济大国为规避经济风险和贸易壁垒,将更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从国内形势发展看,“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7%以上,重化工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新趋势将推动进口结构升级;利用外资、开发服务业和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将继续推动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换和制度改革深入进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将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

然而,中国市场化还不够完善,可用的行政手段越来越少。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其他有效行政手段,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使农业大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走上有序地发展轨道,当务之急是采用多种手段完善农产品出口的法制环境。因此,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必须共同努力。

1 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一是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增强法律意识。二是开展农产品出口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制订科学、系统的农产品出口培训计划,积极支持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开展有

关国外农产品进口技术标准、企业建立质量监控体系、普及推广出口行业标准、获取国际认证、改进生产、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重点要加强良好农业规范(GAP)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推广,以及适应进口国农产品新的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三是对有关贸易纠纷案例进行研究,从而加强诉讼应对能力,以维护中国企业的应有利益。

2 参与国际法律法规的制定,争取主动权

改革开放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正如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说:“我们以前主要是规则的单纯的执行者,现在我们有条件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这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便利,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外交涉力度,利用多双边渠道,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不断提高谈判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农产品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一是积极参与WTO新一轮谈判,推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以解决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减少来自其他国家的不公平竞争,为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要推进中国一东盟、中国-澳大利亚等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一体化的进程,扩大和巩固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建立和欧盟、日本、美国、东南亚国家、俄罗斯等重点市场的双边磋商机制,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加强对外交涉力度,最大限度地化解争端和纠纷,为农产品出口创造较好的国际市场环境。同时,积极与各国建立以民间组织为主、官民结合的交流磋商机制。

3 制订健全现有农产品进出口法律法规,加强自我保护

首先,制订完善鼓励和引导农产品进出口的导向政策包括退税、贸易促进以及支持和保护等政策。其次,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可以防范和禁止有损国家安全、不利于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和安全、污染环境等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同时,可以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及规范管理,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第三,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产品的国家和农业行业质量标准,加快出口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特别是农药(兽药)残留、生长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修订。第四,完善税收支持政策。研究规范统一农产品加工品商品代码,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鼓励企业出口深加工农产品。对农产品出口生产企业进口生产加工检测检验设备及企业自用的通用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关税减免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

4 配套相关农产品进出口法律法规,完善农产品出口法律体系和贸易促进体系

(1)健全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是国际上通行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是WTO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明确了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法律地位。其第六章“对外贸易促进”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采取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贷、出口退税、设立外贸发展基金等措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国家财政部安排财政预算给予企业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农产品出口50%、其他产品15%的保费扶持。我国农产品信用保险处于起步时期,要全面启用。

(2)进一步扩大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范围,以严控出口的方式避免问题产生是消极的方法。建议完善相应的检验检疫体系,对动植物检疫和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国家法定检验检疫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的制度,要参照国外经验,减免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减少企业出口成本,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检体系;制订分类监管办法,建立出口企业数据库,对通过HACCP、GMP、GAP、欧盟注册认证、ISO9000及ISO14000系列等质量体系和环境认证,质量好、守信誉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简化检验检疫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给予免检或委托自检。逐步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出口农产品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3)建立政策性农产品出口信贷专项。针对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参照农业发展银行对收购粮棉油等作物采取的信贷政策和美国的“出口信贷担保计划”,主要用于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企业直接提供贷款或者贴息,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便利。

(4)加强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境外市场开拓、质量追溯体系建立等的支持,建立健全农产品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利用WTO“绿箱”的规则,对出口农产品的品种技术研究、基础设施、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检验服务以及产品市场开拓和服务等提供支持。同时要积极扶持出口农产品境外注册,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化。对名优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境外开展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费用、为扩大国际市场影响而开展的广告宣传、展览展销和推广活动予以资助;支持品牌出口企业通过进口国(地区)要求的认证、聘请专业机构制订品牌发展战略,开展研发设计活动;帮助品牌企业产品建立国际营销渠道,率先进入跨国采购供应链。中央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重点支持出口能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建立出口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予以资助。

(5)建立完善进出口监控预警体系,提高贸易摩擦应对水平。继续做好对重点国家和重点商品的进出口信息监测预警工作。重点从检测进口产品的量价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冲击,逐步转移到监测分析中国大宗粮油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和国内市场需求走势,加快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外贸、海关、税务、银行、外汇、质检、工商和农业生产等部门的联网,为企业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6)加快配套农业服务贸易立法,完善服务贸易管理。在建立健全配套的服务贸易法规,加快完善国内服务要素市场体系的同时,要关注农业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政策扶持。促进农业品种、技术、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要监督管理企业信用行为,建立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农产品的诚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