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社会;侦查行为;人肉搜索;规制
中图分类号:DF7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86-02
在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Infarmation Infrastructure)出现之后,我们无可逃避地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各个计算机终端,作为主体的、能动的个人、社区等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在时间、技术的累积之中,一个不同于现实关系的网络社会诞生了。在虚拟与实存之间,人们信息、表达己见、寻求沟通,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行为已成为网络个体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然而,网络总是由现实社会的诸主体组成,或者说网络社会中的网民总是来自于现实社会,这便使网络社会中的网民具有了社会人与网络人之间的身份交叉。这些主体在网络社会的表达与行为自然地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于网络社会兴起的“侦查行为”――“人肉搜索”便是网络与现实的联结之一。基于这种联结,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人所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便与网络诸行为勾连起来。笔者试以“人肉搜索”定性为切入点,分析网络社会“侦查行为”的特质,并提出相应的规制措施。
一、“人肉搜索”之性质分析
在一个越来越多社会个体高度依赖并融入互联网的时代,网民们甚至戏谑地发出感叹:三天不上网,不会“打酱油”,不会“俯卧撑”,更不会“躲猫猫”。网络社会不仅诞生了一批批网络语言,容纳了一个个江湖“儿女”,更催发了一桩桩广受关注的事件与行为。“人肉搜索”便是迅速引发人们关注与思考的行动之一。对于“人肉搜索”这个产生于互联网、流行于互联网的新词,无论其词汇形成还是其具体行为,都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新事物”[1]。有人将其等同于“网络暴力”,有人则视其游走于“正义与暴力之间”,甚至有人以其助长“网络暴民”予以对待。
从本质上看,“人肉搜索”是一种从网域内外联动的信息搜索与行为,属于侦查的方式与手段之一,如果适用主体变为现实社会有侦查权的公权力机关,则属于“网络侦查”的方法之一。正因为适用的主体区别于现实社会中的有权机关,对其褒贬存废才引发了如此多的关注。既然“人肉搜索”不同于“网络侦查”,那么它的性质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的性质当从它所仰赖甚至寄生于其中的“网络社会”中追寻。相对现实社会而言,网络社会曾一度被认为是“虚拟社会”,但它并非是一个“不符合或不一定事实的、假设的”的世界,或许“虚拟世界,真实人生”这句标语对其虚拟与实存做出了形象的诠释。在关注网络社会的各式文章中,用词逐渐去“虚拟”化。不管观念如何转换,对网络社会存在之确认已为人们所共识。也因此,我们今天在讨论和检视“人肉搜索”现象时不能将它与它所置身的背景剥离开来。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将二者相连才可能适当地把握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它的边界。
在后现代社会,个人认同和全球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紧密结合起来[2]。事实上,正是个人认同、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共同地促成了网络社会的形成。而在网络社会形成之后,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已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获得了自然人、社会人之上“网络人”的身份。身份的重叠、空间的交错使自然人、网络人、社会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交织,使得人们在网域内外的思维与行为具有高度的同质同构性,与此同时,人们之间在网际关系与社会关系间同样存在重叠与交叉。行为模式、文化精神、自治意识等等这些现象便自然地存在于网络社会之中。基于此,“人肉搜索”这一现象,便也同时具有网际社会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属性,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网络民主、网络自治的方式。
2008年年底,各大网媒上出现了对美国洛杉机时报的转载,原题是“网络侦查 中国进行中”。显然,该文所指称的网络侦查并非等同于我国法律意义上使用的意义,但究其本质,其所强调的“人肉搜索”进行的方式、目的却非常明显地带上了“追捕”、“侦查”的痕迹。文中甚至使用了“义务警员”的表达,这对我们理解“人肉搜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3]。鉴于此,笔者将“人肉搜索”理解为网络社会的“侦查行为”。
二、网络社会侦查行为之特质
基于以上关于“人肉搜索”(网络侦查或网络侦查的典型)性质的讨论,我们认为,网络社会侦查行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一)寄生于网络社会
不管是引起多方关注的“人肉搜索”,还是网域之内的信息追随,它的发生、信息交换、结果等等都与网络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人肉搜索”产生于网络社会的大背景,它的实际操作与运行也寄生于网络社会。甚至可以说,没有网络社会,没有便捷的信息收集与渠道,“人肉搜索”的速度甚至其实现都是不可想象的。
(二)行为主体的非确定性
网络社会侦查行为的各个行为主体通过互联网,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结成了某种联动与互助关系。这些在网域内共同行动的人,在网域之下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甚至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偏好。这种网域身份以及网下身份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正是促成网络社会侦查行为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对这类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与否带来不确定因素。
(三)行为边界的模糊性
我国目前涉及计算机的相关法律中包括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等,但却没有直接针对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网络侦查行为的规定。从网络上“人肉搜索”过程清晰的事件来看,人肉搜索所赖以实现的方式与途径带上了很大的边界模糊性,即它们处在合法性的边缘,甚至一些行为在触及计算机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及与被搜索对象的权利相冲突。尤其在涉及被搜索对象之权利方面,网络侦查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被搜索对象的隐私为代价的。
总之,对于这种网络中自发形成的新生事物,我们不难发现其自身存在的诸多区别于既有认识的特征,而且也不仅限于上述几方面。实际上,信息收集、信息、“人肉”过程等,使得网络侦查不具有“秘密性”,反而具有了公开性的特质。进而我们便可以发现,这类网络侦查往往并非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正如网络中对“人肉搜索”的自我界定那样,它依靠的是无数的无处不在的网民。从这个角度看,网域侦查颇有点“人民战争”的味道。
三、网络社会侦查行为之规制
网络社会和其他社会一样,要维持其秩序,就必须加强监管,否则就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使网络社会难以持续发展。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4]。网域侦查便是自发地产生于如此规模庞大的网民群体,但这种自发行为从产生开始,便一直受到正当性追问,因为其涉及与社会公益、公民权利尤其是隐私权的冲突[5]。2009年1月1日,一些网站上同步出现的“人肉搜索公约1.0Beta版”便可以被看作是对其正当性的一种网络式正面回应[6]。
对此,如果按照一贯的打击、压制模式欲有效地对其进行规范,则是否真正有效不论,但就投入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来说无疑将是天文数字。“这难以管理。你很难找到一个人为此负责,而且速度也不会这么快。”[3] 那么,网络秩序如何有效维护,网络侦查行为如何规制,便是人们不得不审慎面对的问题。而提倡网络自治,即主张“公民在网络上结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共同体”则是最获得网民认同的声音[7]。对于网络自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我们似乎可以从美国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规则的通过与运行窥见端倪[8]。
事实上,自治既是一种规范个体、共同体行为的手段,同时它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存方式。网络上的行为、表达等等最终都要还原为个体的行为,提倡网络自治究其实质便是提倡每个网民个体自我控制行为边界。因此,以网络自治规范网域侦查行为,内在地包括了两重含义,即个体行为层面的“自治”以及共同体层面的网络自治。不可否认的是,网民首先是公民,公民社会个人的道德素养、伦理约束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存的必要条件。网民与公民的重叠性,使网民本身必须是公民。
中国要走向网络自治,第一,要遵循自主、自律的原则,公民在网上自主参与网络社区、博客、论坛等,自觉遵守网络文明的规则;第二,要遵循民主、公益的原则,民主地讨论国家、社区、个人的事务,同时又要弘扬公共的精神,弘扬一种正气、公益性的精神;第三,要遵循正义、扶弱的精神,宣传人类普适的价值观,在网络上提倡正义和真理,扶助被侮辱和欺负的公民。此外,国家还应当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行为规则,对经由网络的信息进行限制和规范,并通过国家强力来实施,违反者将被处以相应制裁,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要将网络自治与法治联结起来,以自治为体,以法治为后盾,良性促进网络社会的发展[9]。
无论采取哪种调控方式,关键在于把握互联网的技术和文化特征,遵循网络传播自由的规律,采取谨慎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好多数人的自由和少数人的自由的关系,处理好正当的网络传播自由和过分的网络传播自由的关系。避免因加强网络规制而损害网络传播自由的魅力,或放任无政府主义行为而影响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10]。
参考文献:
[1] 孙尚伟.人肉搜索的利与弊:助长参与者成为网络暴民.internet.省略,2010-05-10.
[2] 夏学銮.网络社会 虚拟社会. 省略/.2010-05-10.
[3] 马克・马格尼尔中国人肉搜索让国际刑警黯然失色[N/OL].伊文,译.洛杉矶时报,省略.2010-05-10.
[4] 于清颜.中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质量第几?人民时评.opinion.省略.2010-05-10.
[5] 王艳娟.林嘉祥事件网络传播行为解读[J].青年记者,2009,(6).
[6] 王琳.人肉搜索公约彰显网络自治精神.news.省略/.2010-05-10.
[7] 胡星斗.公民网络自治与现代政府治理制度.省略/.2010-05-10.
[8] 张慧霞.美国UGC规则探讨――兼论网络自治与法治的关系[J].电子知识产权,2008,(5).
[关健词]网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利与弊
近年来,网络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平等性等特点和优势,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和道德法制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化”也是高校信息技术资源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建设。然而在当前,网络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网络社会的法律道德秩序亟待构建和规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化”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方面
(一)开拓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在学生工作中,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是报告会、演讲、墙报、专刊、社会实践及各种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时代,随着大学生上网率的提升,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化,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电子信箱、网上交谈、红色网站、热线服务等等,学校这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入脑、入心,影响更为广泛。由于网络具有双向传播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双向沟通、避免单纯说教,使得思想交流更平等、效果更理想,并且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的信息和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对这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
(二)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服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网络与教育的联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网络作为高新科技,其独特功能与特点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卓越的条件,对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而网络教育具有的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合作交流的特点,使全球教育,双向教育,开放教育成为可能,为大学生资料与信息的查找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三)增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距离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但其社会交往面仍然狭窄,基本上局限在校园这个象牙塔内。而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网络交流,大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增强了文化的感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而强大的互动功能则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条件。
(四)更新了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加快了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接受
网络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便捷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开阔了眼界,活泼了思想,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它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它也开辟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使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五)加大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中,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创新精神被排斥或限制。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强烈开放性和全球化、数字化、虚拟化等特点,使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去体验网络文化带给人们的新境界。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知识的“灌输”教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均可以在网上袒露无疑。这使学生工作者能够获得真实的思想信息,对于学生工作的研究及开展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提供了契机。
二、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利方面
(一)容易导致教育效果下降
教育中,师生间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没能对学生的疑问及时反馈,或不能根据学生的交互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因而对学生的交互活动缺乏有效控制。网络教育能够为学生认知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却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唯理智教育倾向”显现于网络教育,智力获得和智力训练占据了网络教育目标体系的中心位置,忽视了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去激发学生追求人文意义的兴趣和激情。网络教育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方面尚显不足。网上冗余信息、垃圾信息、“黑、白、黄”信息等不良信息大量充斥。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游戏、聊天甚至从事有损于自己身心健康的活动就在所难免,这样对教育教学无益反而有害。
(二)容易导致价值观念偏移
网络环境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聚交织。西方发达国家欲建立“网络霸主”垄断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竭力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凌驾于世界之上。这种斗争虽然不像真枪实弹那样为每个人所感觉,但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改变人们的思想。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应重视年轻人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的问题。
(三)容易导致道德法律观念的淡化
由于网络环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因此,网上行为主要取决网络使用者的自觉和道德责任感。再加上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的特点,约束不力,会造成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四)容易导致思维方式的渐变
从思维模式上看,书刊造就了人们发达的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网络媒介则使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发达,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网络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超越简单文字或静态图像的桎梏。然而,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少年渐渐忽视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式,它的形象化倾向会诱导他们用“看”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它会使人们过多地依赖信息而忽视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年轻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容易导致生活方式改变
年轻人可以从网络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这种极大的方便,似乎令人感觉只要有了网络,足不出户便拥有了一切,从而沉迷于个人小天地,变得“闭关自守”起来。网格环境可以加剧年轻人的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久而久之,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容易导致交往能力下降,造成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
在网络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今天,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苗慧.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6.
1.中国SNS定位分析
1.1中国SNS社区用户定位分析
互联网用户定位并不是假想出来的,而是要建立在对网站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网站服务于谁通常不是由网站的创造者来决定的,事实上是由网站服务市场的发展状态而直接决定的。对网站用户定位分析,必须要对服务市场是否存在服务覆盖盲区,除此之外,还要调查、分析哪些群体没有使用网站或者使用较少。我们所说的网站发展空间的大小,实际上是说网站用户的数量以及规模的大小。然而,这些也都对网站用户定位是否准确、营销是否成功等产生了决定作用。否则,尽管网站设计的漂亮,没有一个使用用户的话,网站也就没有什么价值。由此看来,网站用户定位首先要根据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认真做出选择。目标用户确定了,那么也将有效解决网站为谁服务的问题了。
SNS是一种全新的网站形式,因此,想要快速占有市场,拥有更多的用户,那么准确定位是非常关键的。目标用户的正确选择才是SNS走向市场的第一步。SNS想要扩大市场,就必须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与内容,满足用户的需求。从2004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出现了SNS,但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此后SNS社区用户不断增加,使得用户定位以及定位内容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SNS社区网站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化SNS和企业化SNS。专业化SNS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对用户的定位也比较准确,同时用户覆盖面较大。企业化SNS并不是专业的社区网站,它的发展是因为专业SNS的快速发展才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一些企业网站被SNS的发展现状所吸引,进而开始对SN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2中国SNS的用户覆盖
最初的SNS用户95%都是大学生,因此,大学生是SNS的第一批受众群体。由于他们是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速度非常快,而且数量又非常多,所以,SNS拥有大学生用户就非常多。特别是在SNS高速发展的阶段,非常需要这样的群体。因此,大学生必然会成为SNS的最初试验者。
白领属于我国社会的富有阶级,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购买力。因此,该群体将成为SNS的最大目标用户。所以,SNS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该群体,抓住了该群体也就拥有了强大的购买群体,同样,也就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现如今,年轻人成为了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一个阶层。SNS在发展的过程中,抓住了年轻人,也就抓住了SNS未来的发展。当代的年轻人都是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的一个群体,对互联网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此类群体拥有的人数较大,因此,非常吸引SNS经营者的眼球。事实上,我国SNS用户定位和我国当前互联网用户的分布是非常匹配的,我国互联网还没有得到普及使用。在今后SNS发展进程中,对用户的定位分析首先要先抓住互联网用户端市场发展规律。
2.中国SNS品牌推广措施研究
2.1精准营销
精准定位是精准营销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当前我国SNS的用户定位就是坚持精准营销的路线。SNS的最大价值就是可以为用户提供有效、快速的交际行为,然而,SNS的精准定位可以准确地确定目标用户,特别是SNS提供的服务与内容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通过对目标群体的基本特点、消费状况、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提供的SNS内容与服务,给用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
2.2病毒式营销
事实上,病毒式营销不是依靠病毒的传播而开展的营销,其实是借助用户的宣传和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将信息传播看成是病毒传播一样,以复制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SNS用户。病毒式营销可以看做是一种最有效的网络营销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产品或者服务的推广中。
2.3联动营销
联动营销指的是两个或者多个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但是,企业自身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又有了很大的区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企业之间进行合作联盟,从而交换或者分享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而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SNS联动营销方式非常灵活,不仅可以和各个知名的大型企业开展各自的营销活动,而且也可以和社会上的机构开展公益活动。
3.结语
总体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将人们带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传统互联网开始转向另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也就是SNS时代。现如今,SNS成为了现代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我国的SNS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种类较多,而且数量也非常大。为了SNS在中国市场得到推广和使用,必须要完善和研究SNS社区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张阳,黄峻磊.从"开心网"看SNS社区的利与弊[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9.8
关键词 手机媒体 大学生 过度依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Mobile Media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fe
――Tak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 Tao, CUI Can, LI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indispensable tool. However, frequent use of mobile phones over the media, so that students produce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In this paper, tak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or example, college students use mobile media to conduct field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the description of mobile media on students' learning,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Finally,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designed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the phone correctly.
Key words mobile media; college students; depend on
随着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逐渐渗透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之一。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是集通讯、聊天、上网冲浪、阅读、游戏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外交流的主要工具。①随着人们新的媒体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建立 ,手机将有可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 ,是当之无愧的第五媒体。②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便于交际,开拓视野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它的过度使用也带来诸多不利。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展开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的调查分析,并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 大学生手机媒体应用调查
1.1 调查对象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进行,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达到95.7%,同时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全面掌握反馈动态。
1.2 基础数据概述
1.2.1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手机在大学生中普及率已高达99.31%,部分大学生甚至拥有两部手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手机费用开支主要集中在30~100元,占据调查对象的69%,有20%的同学手机开销在100以上,约11%的同学每月手机开销在30元以下。
大学生每天使用娱乐功能的时间分布,选择 1小时以下的占24%,1~2小时的占37.6%,2~4小时的占25.1%,4小时以上的占13.2% 。
手机上网使用数据流量在10M以下的人数仅占4.87%,10M至50M之间占25.4%,50M至100M占38.3%,100M至300M之间占22.3%,300M以上占9.1%。
1.2.2 大学生使用手机目的性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购买或更新手机的主要目的,主要分为四大类。为与家人朋友联系方便的占50%,上网娱乐占21%,学习及查阅资料和方便工作及社交分别占8%和21%。
在受访者中,手机主要用于社交及娱乐的分别占40%及32%,看新闻和学习分别占14%和11%。
调查数据显示,不会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的仅有13名学生,仅占5%。能够使用手机查阅资料的学生有274名学生,约占95%。
1.2.3 手机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
根据回收有效调查表的反馈信息,综合整理得到各影响的重要性排序。将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分为生活影响,学习影响,思想影响与健康影响。并通过社交方面,消费方面,行为方面,心态方面,动力方面,社会责任,个人道德,心理方面与身体方面九方面诠释四大影响。
2 调查结果分析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现阶段最重要的通讯工具。手机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博、微信、QQ等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亲朋好友交流的平台,百度等搜索引擎和手机词典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了解资讯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手机也是一种休闲工具,上网、游戏、音乐播放等娱乐功能满足大学生日常的需要。由此人们对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其负面影响也值得人们关注,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手机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以及健康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
2.1 造成大学生经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月的话费和上网流量都居高不下,这是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来支撑的。手机媒体的付费模式采取了预付费的形式,将现金转化为虚拟化了的套餐量,这使得话费的花销容易被忽略。大部分大学生尚无独立的经济来源,对手机的长期依赖可能导致经济拮据。
2.2 导致人际关系弱化
手机媒体可以实现及时的通讯,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人们对于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减少与同学好友正面交谈的机会,剥夺了实际交往的时间,与现实生活脱离,有些大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2.3 学习质量降低
大学课堂上,学生低头拨弄手机、看短信、玩游戏等现象非常普遍,问卷显示,在对287人的调查中,有135人会在上课听不进去时,选择玩手机。手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打电话发短信的时间,问卷中显示,手机放在身边很多学生不能专心的学习,总是有意无意的拿起手机,看是否有短信或是上网、玩游戏,上课时影响听课质量,自习时降低学习质量。即使表面上是在学习,而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手机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够静下心来安心学习,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严重下降。
2.4 对大学生生理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辐射,损害人的眼睛和大脑。很多同学有睡前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占据睡眠时间,手机强烈的光线还会刺激眼球,使视力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同学都没有意识到手机对眼睛以及身心的危害,但仍有同学觉得危害很大且出现眼睛疲劳和手指酸软不灵活等现象。手机媒体培养的大学生是“娱乐的大众”,在娱乐心态的驱使下,手机媒体俨然成为偷拍隐私、黄色短信、信息的主要载体,使许多大学生无意识中造成个人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③问卷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同学不能够辨别排除不良信息。手机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手的依赖性和个人的精神状况两个方面。当问到如果没有手机在身边大学生的感受时,大部分同学都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象或感到孤独无助。这表明手机在大学生的心中已经成为随时随刻必带之物,过度的依赖手机,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使现实世界人际关系弱化,精神空虚孤独,性格内向,这种严重的依赖心理会使大学生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3 应对措施
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若不加以关注,终将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手机作为与互联网类似的现代社会的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在如何合理使用手机方面,只能运用疏导的方法。因此,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是关键。
3.1 构建手机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学校方面对手机媒体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防止考试作弊和学生上课玩手机方面。随着手机媒体所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高校可以借手机平台来开拓对大学生的教育模式。手机图书馆、手机公开课、手机校园通等都可以借助手机平台进行开发,以引导学生将手机的娱乐化向工具化转变。以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为例,通过建立各班微信群,利用手机微信平台发放各类通知。并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通过手机微信向全院学生推送学院新闻、学科竞赛信息、教务通知等有用信息。
3.2 建议学生正确选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合
由于手机媒体的便携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大学生很容易形成习惯性玩手机并且忽略耗费在手机上面的时间。这种影响是细微的,但同时也是巨大的。
首先,面对手机丰富有趣的娱乐休闲功能时,要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作为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要过分沉溺于上网娱乐,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其次,注意使用手机媒体的场合,作为学生,上课时间是否一定要使用手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建议大学生们上课时间关闭手机,如果的确有重要事情,应将电话调成静音状态,以确保不影响课堂秩序和他人的学习。最后,对于排队买饭、等车等个人的碎片化时间,要有明确的概念和合理的规划,不能将所有的零散时间都交给手机。
3.3 把手机媒体拓展成学院主办活动的新载体,拉动学生走入现实社交
从调查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于通过手机媒体传递信息会有一种不信任感。虽然手机媒体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是很难完全复制到虚拟的社交手段中去的。
现实的社交除了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亲近感之外,也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走进社会。学院应举办有趣有益的活动,拉动学生现实社交,减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以手机媒体为载体,搭建学院老师与学生互动新平台,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联系。同时为满足了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活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主流文化。④
注释
① 马斌,马潇萌,朱记伟.手机过度使用危害及影响分析――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实证[J].中国电力教育,2011.
② 高智勇.手机媒体在网络传播时代的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