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第1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义;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曾院珍(1986-),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尹江霞(1979-),女,湖南衡阳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与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LSZ05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3RSLX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15-02

近年来,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自杀案例成倍增加,凶杀事件不时见报: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室友血刃事件,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这些伤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桩桩轻视、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也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许多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淡化才是大学生各类伤害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鉴于此,本研究以全新的生命视角,审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试图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不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为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意义治疗创始人V.E.Frankl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始动机,生命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从表现形式来看,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更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1]黄希庭(2004)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完美人格三个层次,其中,完美人格属于高层次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2]从这个层次上看,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李旭、卢勤(2010)指出,学生对生命越热情,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未来期待”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3]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是预测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赵晴(2008)在对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的调查中得出,生命意义感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5]王丽敏(2005)等人在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中得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6]由此可见,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命意义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地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但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过多地关注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视角透析,教育的初衷是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注重生命质量,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关注的是每个人,应通过积极的一面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此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工作重心的偏差――重心理问题解决,轻生命潜能发掘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据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各类机构在考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时也总会以心理问题的多少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更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却忽视了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获得专业指导,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学生活质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容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消极、不良的一面,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另外,根据V.E.Frankl的观点,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7]是一种存在性的心理病症。[8]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在涉及危机干预问题时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对大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相对较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治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激发积极潜能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教育内容的偏重――重矫正,轻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虽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大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是相关概念的内涵、特点、不良问题的表现及调节方式,在教授过程中也更偏重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寻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能量的激发,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人际关系、情感、生涯等日常生活事件,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如何顺利度过、不受困扰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问题,但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方式的偏失――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偏重于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体验,使得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起到指导行为的教育作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心理课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但由于教师的缺乏,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多数采取大班(100人甚至以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知识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无情地削弱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应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的方法,但没有改变的行为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动力。究其原因在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最后的体验。在课堂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还能获得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影响,这对行为的改变和巩固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生命意义视域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反思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在成长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高生命质量。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不应该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应该始终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专业课等各种教育和课堂内外。从生命视角看,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强调生命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9]

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回归到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终极教育目标。

2.正视死亡教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生命是一种矛盾性的存在,生与死伴随着所有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对死亡的回避也使得中国的死亡教育长期缺失。实际上,英、美、日等国家的实践证明,死亡教育可以让人们科学地看待死亡,辩证地理解生与死的关系,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在人生道路上,总难免遇到挫折,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更应该重视死亡教育这一问题,应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加强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3.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拓宽教学方式

传统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由于没有体验,就很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近十年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也提出并实践了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但知识的传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未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知、情、行合一,就必须将体验式教学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情境,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分享,并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李虹.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9(3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

[4]彭霞,王鑫强,郭成.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9).

[5]赵晴.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王丽敏,张亮,王小雪,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14).

[7]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第2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教材和评价这个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问题;展望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将目标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我们不能泛泛地将“完善自我,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具体化,把行为目标作为单元目标的细节,从而真正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集中指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目标价值观的引领下,课程应当提供适当的心理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由此滋生出积极的个人心理意义。课程内容应强调与学生生活相适应,以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注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自我构建。

第3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引言

如今我们处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受益于网络新技术,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环境,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受到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受到威胁

网络资源共享非常方便,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所以网络环境中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与信息,尤其是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待世的信息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三观,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很多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鉴定网络资源的能力较弱,就很容易在网络中的不健康的信息所迷惑,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对与错,价值分析能力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趋于紧张

网络环境使得大学生于外界交流更加方便,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理情绪得到宣泄,对于减轻内心压力很有利,但是?@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并不具备直接交流的好处,如果一直处于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化的交流会使得大学生的面对面与人交往的能力下降,会逃避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交流,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会遇到很大的问题,学生还会出现极度压抑、烦闷的甚至是自闭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发展出现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可以在网络中尝试所有在他们看来刺激、有趣的事情,也不用害怕被家长老师责备,或者是被同学朋友嘲笑,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会无限的放纵,其行为与现实中的差异就会无限拉大,大学生内心的不正确的想法和愿望都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让他们对网络环境产生依赖,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混淆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最终出现人格分裂,导致行为异常或者是出现心理扭曲。

二、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本途径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在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加入相关的思想整治教育课程,促进二者在内容上面的有机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向学生传授正面的网络道德知识,让学生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识别出正确的观念与价值观,避免其心理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腐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大学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对于这些学生最好使用比较传统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其进行疏导教育,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时,需要将网络心理教育和传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结合,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从而保证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具备健康的心理。

(二)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

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习惯相适应。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化,所以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与全方面,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首先,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站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的问题都愿意通过网站搜索来获得答案,因此可以建立起特色化的、与大学生要求相符的网站,在网站中创建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模块,通过网站吸引大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去查阅网站信息,积极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速度得到提高,让更多地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所以大学生会乐于向网络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问题,通过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帮助其改善不正确的想法和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促进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信息化时代,所以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与网络环境不相适应,因此,在新的网络环境当中,为了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促进工作队伍的建设,对工作队伍进行心理知识训练和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素质能力,同时还要将网络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准确而详细的了解,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提出具体的应对办法。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处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众多严重的网络心理问题,可能会出现上网成瘾,或者是孤独自闭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休学或者是轻生等,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并且和同学、朋友亲人的关系更加融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学生性情更加温和,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帮助作用,让大学生能够自觉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第4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革高考竞争愈发激烈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校大学生从数量上较上个世纪出现了质的变化,大学教育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向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然而,面临社会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身为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凸显,频频出现的高校学生蓄意谋杀、高校学生虐待动物、高校学生自杀此类事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方法还存在不断向前改进的空间。事实证明,大学生行为失范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也符合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完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界定

道德教育按教育内容属于价值教育的范畴,但这种道德教育却规定施教者确守价值的中立,保证在传播教育时没有价值导向,其教育内容的仅仅是对学生在进行正确价值取向与理性分析的方法指导;此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本质来讲仅属于知性教育,它无法影响到学生感性与理融的内在的心灵和灵魂,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整齐划一、脱离学生个体心理状况的,也不可能把学生当作填充知识的“容器”和的标准答案统一的“做题机器”而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和统一思想训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是一种价值传播,其关键在于根据当下阶级发展需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信仰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知识分子,推进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始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其内容可从心理疾病或变态与健全人格稳定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理解,心理的健康状态并不只限于没有心理障碍或变态心理,还包括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稳定的适应性、健全的人格与个人心态与内在潜能的完全激发。另一方面健康的心理可以促使个体在相同的客观环境下将自身能力发挥至巅峰状态。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为目的,以多种灵活的手段为方法,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稳定的积极心态的活动。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健全正确的心理健康愿景,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树立积极的心态与有效的自行为,并能在自身心理状况不佳时寻求可靠的帮助,以达到改善与调节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教育的本质趋于工具化、客体化等教育趋势;教学内容上主张实用主义,忽视学生差异化的独立人格培养;在教育模式上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轻视学生心理认可度;在教师素养上体现出轻视价值认同,职业道德欠佳等。在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校园文化活动忽视人文关怀,影响人格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整齐划一的价值取向的倡导,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心理层面上改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和“抽象”的认识和看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所依托。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目的应与人的本质相适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主体的认识与教育目的共鸣相得益彰,以学生个性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共性协调发展为目的。从本质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体会思想教育的内涵,激发学生的认同的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促进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与疏导,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与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想政治为核心,开展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成熟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都是为提升大学生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心理支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如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成熟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拥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是高校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是培养良好政治素养,思想品质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品质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态的水平是培养思想政治的基础,是制约与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积极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并且在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矛盾时,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其效果事半功倍。

3.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从马加爵残忍杀害4名室友、车祸伤人后又补8刀最终导致伤者死亡的药家鑫、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等等,深究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因果,其中大部分大学生平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都无可厚非,事件发生乃至后续的发展让人额腕痛惜,许多事件都将原因指向高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深刻的反思中不难发现,这种高智商的低级犯罪现象是由于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引起的。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问题出在面对极端情况大学生心理稳定性差,面对出发状况时,大学生往往出现瞬时的心理防线崩溃,所有道德与法制观念瞬时土崩瓦解,这种不稳定的心态引起行为失常,引起平日行为规范良好的大学生成为令人发指的恶魔。其问题根源不在于平日的思想水平,更显现在其内在心理状态,因此高校的思想与法制教育应遵循当代学生的特点,针对其心智与心理的变化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与社会学者也应该将心理治疗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的认识也应该提升到一个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

三、总结

高校心理健康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心态、完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其内在特点弥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种种不足,丰富了其教育方法与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教育的施教方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应当全面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结合与完善其教育方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正两种教育手段的关系。相符依托相互促进,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真正促进高校的教育水平。(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邵献平,何丽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5期P34―P37

第5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摘要:与传统心理学奉行“问题意识”的价值取向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固有的积极因素,这对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转型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当前,应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转型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其基本思想在于关注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以之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

与传统心理学奉行“问题意识”的价值取向不同,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主张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从主观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从个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积极人格,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人格特质;从集体层面上看,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意义,一是多方面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去获得积极的体验。

可见,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否定,而是对其进行的有益补充,进而实现了心理学的价值平衡。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消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生活幸福,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同时,积极心理学不是把人的优点仅当作克服其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这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转型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这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结果陷入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怪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Seligman博士说:“现在的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定义我们以前曾经很模糊的概念,如消沉、精神分裂症和酒精成瘾等,我们也了解了这些问题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过程以及引起它们的内在基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它们的心理学过程。不仅如此,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去克服这些问题……。但这种进步也让我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我们似乎只学会了把人类从不幸或痛苦中拯救出来,而不知道怎样帮助人类在良好的条件下过上幸福的生活。”可见,在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可以引导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平衡,而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关注所有人的潜力发挥和生活幸福,将培育人类的积极品质作为根本目标,有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回归最终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积极品质,培养积极的归属感、责任感,成为有社会能力和良好心理状态的积极的人。

第二,积极心理学对每个人积极力量研究的强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人,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而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这完全符合个体的发展需求。这些内容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也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功能.

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这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目标有较大的影响。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一致,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使自己生活更美好的改变,积极分析自己的行为和观点、问题,教育的干预目标也因此成为宽容理性的面对问题和失败,并且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加确信自己而不断的进步。

三、借鉴积极心理学,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转型

(一)有机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从理论上说,学校心理教育有三级教育目标:一是针对少数已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的矫治性目标;二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当前成长中的心理困扰的预防性目标;三是指向未来,旨在开发潜能、健全人格,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目标。其中,预防性、发展性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重点,矫正性目标是必要补充和难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次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这里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要以发展咨询为主,以障碍咨询为辅。而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集中主要精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注重点应是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开发。如心理健康概述、积极适应、良好的自我意识、合理情绪宣泄、积极的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

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干预的关注点应集中在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而不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上。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通过创造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有效环境,运用更合适的行为原则,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可以实现干预焦点向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的层面上转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布置一系列积极情感体验活动,包括悦纳自我、赞美他人、理性情绪认知、和谐的人际互动等。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设立师生教学共用电子邮箱,方便师生的教学交流。

(三)大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首先,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它的普及性、系统性和制度性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应尽早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及要求等。

其次,心理咨询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心理咨询师要修正自己的角色,淡化来访者的疾病意识,不要轻易下“疾病” 的诊断,要坚持以缓解和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为主,以免来访者进入“病人角色”,导致问题和症状的固着。要尽量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去解决问题,以促进其自身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最后,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团体心理辅导已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学生所喜爱,把理论贯穿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娱乐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较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努力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与积极情绪,进而培养积极品质;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共同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环境,贯彻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形成一个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和谐系统。走出一条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整合之路,形成立体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各自具有的情感和资源优势,充分体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更多地从幸福、希望、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激发青春活力,鼓励他们在积极努力改变环境的同时,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第6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更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最易产生“自己人效应”,学生视班主任为智慧的开发者、思想的引导者、心灵的沟通者、行为的示范者、做人的指导者、情绪的调节者、创新的启迪者。因此,班主任的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极易对学生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效应。同时,班主任最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其亲子关系。在学校里,与学生交往最密切、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仅在情感上最接近学生,也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更能从情感、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班主任方便通过观察、直接接触、与家庭教育结合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和长期追踪辅导有重大意义。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主任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基础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人的社会素质,诸如后天逐渐培养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发展、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实现人格健全。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方面,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因为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在智力上并不存在显著的高低之分,而只有智力类别之分,因此必须着重开展学生个性心理教育,即进行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的培养。应该说决定人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学业和事业成败、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人的个性心理健全和发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学生学习心理、情感、意志品质、性心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另一方面,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着眼于实现心理健康、预防疾病,更是为了优化心理素质,实现健全人格。积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要定位在“发展”、“优化”和“开发”上,而不是心理问题的预防甚至“矫正”上。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第一,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班主任进行价值干预,进行澄清和引导。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第二,自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简单灌输,必须淡化过程中的“教育”(说教)痕迹。应该帮助学生产生内在自信、自助的力量,提高学生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第三,疏导性原则。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多采用活动性和生活性的教育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服从的能力。 转贴于

第四,整合性原则。

班主任要视野开阔,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毋容置疑,班主任自身潜移默化的力量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认同、示范、感召、共鸣、渗透等作用。因此,班主任个人的心理素养和人格魅力就是启迪学生自主育心,调节自我、塑造自我的外部环境。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质和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客观上都要求班主任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做高明的自我心理调节者、开发者、优化者。如果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那么,要让学生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动力,达到追求心理健全、人格完善的境界将是极其困难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对一的沟通,如周记交流、谈话、指导都是班主任常常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自助、自信的力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能量和心理弹性,还需要不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如可以开展班级主题系列活动,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如果活动建设注重主题性、主体性、情感性、文化性,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将起着极强的碰撞、震撼和启迪作用,必然会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302-02

一、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日趋密切,交流范围日趋广泛,各国文化间的交融也随之展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成为接收国外文化和思想的先行者。受语言环境与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因此,外语专业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国外思想较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容易进行中外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诠释,因此这些观点和见解往往是比较偏激的。其次,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文化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在道德观、伦理观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容易产生对于价值取向的困惑与误区。此外,随着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与日俱增,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外语方面有明显的特长优势与过人之处。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外语专业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溺爱中成长,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隐患,容易形成孤立冷漠的性格,在与人相处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各方面常常产生挫败感与自卑心理,最终产生心理疾病。

二、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德育功能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带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也存在着思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解决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这些都是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为思想政政治教育取得优质的效果提供了保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理论灌输的形式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生的特点与内在感受出发,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有助于增进交流,促进师生情感,有助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更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相关性,两者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当代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现实因素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下,生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这些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了学生在传统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了不同角色和行为的界限,造成了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标准和规范的转换中失序,从而引发社会交往和心理冲突的种种弊端,端正和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在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冲”中所引发的心理困境:情感、情绪上的失衡(自卑、抑郁、压抑苦闷、学习焦虑等),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研究范畴及分析框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理论和方法,创建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干预等机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扰和自我价值认识的局限性。

三、构建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的实施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相结合

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首要解决目标。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用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疏导和外语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在具体教育目标方面,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积极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从更高的角度指引外语专业学生的群体行为。通过两者有机的结合与渗透,不仅使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了深化,还能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科学的引导。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结合

两者在方法与途径方面各有不同,应采取科学互补及有机整合的方式,使两者教育理念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使用“纯理论式”的灌输模式,而应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更加准确把握外语专业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效果。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实践教育等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促使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3.提高外语专业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架主要依靠英语专业教师及辅导员老师完成,而他们大多数缺乏心理学应用知识理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体系构建受阻。因此,提高教育者综合理论知识,是实现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基石。因此要求教育者除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并将其有针对性的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走出思想与心理的误区,使外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正确诠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针对外语专业学生互动体系构建的方式及方法应用到其它专业学生中,最终为打造全面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

[4] 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5): 18.

第8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整合措施

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的整合,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并自觉地动用自身心理力量来磨练心智,与此同时,还能够弥补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当中出现的纰漏和弊端,发挥思政工作的价值和效应。基于此,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二者结合的必然性和意义所在,以此来完善自身发展和高校建设。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整合的必然性

(一)现实紧迫性

在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当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着一定的强调,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从前者来看,学生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基础条件所在,它的存在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属性来看,它主要的工作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性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接受其他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后者来看,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从而反作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重大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的高校当中,尽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充分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当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纰漏。在这种情形之下,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是为了弘扬思政教育当中的人文精神,充分给予大学生关怀,也是为了能够教会大学生将心理作用的力量较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这也满足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实现良性发展。

(二)理论基础的合理性

关于思政教育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期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理论当中提出了关于这一领域的观点,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后代人的重要参考理论。等到上世纪初期,杜威也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高校当中开展的道德教育理应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社会方面,另一个是心理方面,并将这一划分看做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通过这些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经历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时候,也会牵扯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从认知环节到情感上的共鸣再到行为举动,思政教育又时时刻刻需要借助于心理的力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于社会是有益的,而心理是否健康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二者又存在契合点,而这种契合点是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具体目标追求的不统一

在总体目标上面,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各大高校采用的方式包括心理辅导和咨询,从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避免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从而引起他们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当中。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不焦躁、不压抑的心理状态,力求避开心理上的冲突或者矛盾。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则是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社会持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认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之下,往往会在教育实践带来一系列阻碍作用,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会出现冲突或者矛盾,不能够协调进行。

(二)价值导向上的错位

在心理健康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教师并不应该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道德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而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往往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并且按照大纲当中的规定对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并将这些作为自己行为的重要依据,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冲突

在思政教育当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来看待社会,并且在言行举止当中主动承担道德责任感,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必须要及时作出回报,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好问题,这就体现出一种“公开性”的原则。相比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保密性”,极其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由此看来,两种教育教学课程存在原则上的冲突。

(四)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

思政教育将个体的社会属性为重点方向,并且教育学生社会才是根本所在,人类主体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为社会服务,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着眼于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个体的行为要满足自身的未来发展需要,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个人理想。由此看来,二者的冲突还体现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上面,以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侧重点有所不同,也就无法契合在一起。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措施

(一)观念上的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理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观念上利用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将心里健康教学渗透在相关学科的建设方面中来,为思政教育提供基础性作用,进而使得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建设能够得到良性推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重视思政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反作用,将双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于丰富和完善,利用好现代化资源,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当中的弊端和纰漏能够得到弥补,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其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的思想观念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事物,从而树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来,也将有利于避免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两方面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政教育要减少整体性和模糊性,要有针对作用,起到切实的意义。只有这样,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随之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能够使得学生在两门课程的引导之下,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确自己为来发展道路,从而减少自我批评的过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从整体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面是存在差别的,从前者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考虑的是对于学生的尊重,采取最能够贴近学生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的。而思政教育却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榜样和规范的作用,企图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强有力的规范。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整合,就是要求二者能够互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使得彼此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四)教育阵地的相互补充

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基础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阵地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有必要向其他方面扩大,譬如说可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力度,并且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对于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困惑予以开导,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学生的需求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从而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提供一个契机,使得二者的阵地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可以帮助心理健康教学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工作,并辅助开设相关的普查制度。尤其是在危机干预渠道的优化方面,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供有效的咨询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来排忧解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地健全和完善,为社会注入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推动两门课程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互通性,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却又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之下有必要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立之后,高校就要考虑专门心理教师和现代化教育配件的使用,一方面,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这项工作当中的作用,因为他们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动态需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建立起一个覆盖全校的教学网络,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扩大教育面积。并且心理健康教师要和思政教师队伍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得到人员的保障。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推动作用之下,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困扰。在这种形势之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就显现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有利于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还会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与时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教学活动当中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当中出现的状况,从而提高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 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1).

[2]佘双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 政治工作研究,2007,(5).

第9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全面提升素质教育

小学生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全面素质发展的基础而进行,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社会交流,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就很难实现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道德与素质培养,与此同时,也要积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2.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压力,随之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学习过程中受到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人际沟通的角度分析,小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可能出现对抗情绪,与家长的沟通可能存在“代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因环境影响可能出现障碍,如果缺乏良好的排解与减压可能使得情绪调控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针对以上种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教育者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通过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不端正的学习动机进行及时矫正,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实现思想品德的学科价值

一直以来,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作为小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对培养小学生成人、成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思维跳跃、情感敏锐、心理变化丰富,但对社会的认知又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在生活学习中可能面临许多难解的困惑,无法得到排解,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与探讨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德育功能,通过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结合,为国家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人才。

二、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要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应清楚了解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的目标设计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单一方式,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进行关注。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关注教学过程及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要求学生在品德与生活学习过程中主动观察身边事物,感受生活环境,得到各种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强化思想的认识,使得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得以提升。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心理健康教学资源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中,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找到心理健康渗透的入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情感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心理

素质。

(1)提升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不屈的中国人》一课中,对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的宏大规模、杰出工艺进行探讨,今时今日,园中建筑都已被毁灭,只留下断壁残垣供人凭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的放映及教材资源的延伸使学生体会到爱国的神圣情感,树立保卫国家权益与领土的决心。通过生动的讲课与资源利用,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加深理解,提升兴趣。

(2)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学习,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更能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首先要培养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3)培养坚强品质。小学生具有喜欢模仿的特性,通过教材资源的利用,运用心理学中的模仿学习,实现学生坚强品质的培养。例如,在《伟大的先人》教学中用岳飞的精忠报国、屈原的投江明志、勾践的卧薪尝胆、项羽的破釜沉舟告诉学生:在挫折面前要保持坚强的态度。

3.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学机会

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智力,发现学生的潜能,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品德与生活教学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渗透的有效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参考,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

三、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交流讨论法

讨论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真正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包容、接纳、开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它能让每个个体体验到我的重要,我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大家就会在这个互动中,真诚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既分享自己的简介的同时也在他们的表达中得到反思与启发。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广泛激烈而深入的思想交流引导积极思考,步步深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掌握有效地行槟J健?墒槊涣鳌⒖谕诽嘎廴班讨论、辩论、小组讨论、同桌交谈等多种方式。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心理发育还不完善一个很好的安全的氛围会给孩子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到经验,从而也陶冶学生的心灵。

四、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陶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