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1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

[作者简介]朱翠贞(1971—),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张卫平(197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学融入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JC1438)

古今中外,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实现阶段性的跨越,医疗机构有着过去无法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饱受批评。中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医乃仁术”四字足以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底蕴。近年来,中医学人文精神也在淡化。

一、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成因

中医学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其“以人为本”的贵生思想、“仁爱救人”的崇高品格、“济世救人”的善行,“治未病”的养生术,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文精神在医学本身、医者素质与行为的具体表现。[1]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医学人文精神已“缺失”,我们认为是“淡化”,淡化的成因有下。

(一)社会转型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与当今的社会转型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过去相比,物质利益首位、功利主义至上、享樂主义盛行、社会责任感弱化。社会转型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从事中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追求个人利益、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忽略人文关怀,淡化了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属性。同时,患者因社会变化观念随之改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技术上和道德上对医务人员有过高要求,医方为自保,会弱化人文关怀。

(二)医疗卫生体制变迁

按说,中医单凭“望闻问切”,就比较有人情味。然而,每次面对病人,既要检验医生的专业技术,还要考核医生的经济核算能力,尽可能使自己和医院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当初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趋势是政府逐步减少对医疗卫生支出,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临床医疗服务,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医疗机构则按国企改革方式,采取科室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开单提成的做法,并对医护人员实施激励机制,导致医疗机构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对病人时,不再以病人为中心,把创收和效益放第一,必然淡化人文精神。

(三)技术导向

西医传进中国后,用西医的科学标准来注释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地位日渐衰落。然而,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包容性。西方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但中医渐渐接受了现代医学的技术,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之外,运用了多种技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医者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与病人交谈。[2]中医的医务人员大量运用技术,无形中会弱化中医学天然具有的人文精神。

(四)教育缺失

“人文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环境的熏陶、实践,还需教育。首先,国学教育的缺失。国学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却因近代东西文化碰撞中衰落,国学教育一度在我国各级教育退出,包括与国学无法切割的中医学教育。其次,人文科学知识教育的缺失。现在许多高校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但开设的人文科课程比例太少。中医院校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也是如此。拿我们所在的院校为例,中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学时分配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占72%左右,通识课程占28%左右,人文科学课程又主要包含在通识课程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中。

二、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意义

探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淡化,是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一)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有益于医者个人素质提升: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医者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医者理性面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如何为人、做事、面对社会。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是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并因医方的强势地位,不太关注医者自身的压力、矛盾、困惑。实际上,每位医疗工作者除了是医方的一员,面对患者,还要面对自身的工作、生活及其他。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医者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中体验到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并从灵魂深处获得幸福。

(二)有益于患方

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信奉“医乃仁术”信念,让患者在充满仁爱之心的医疗环境中,有益于病情的恢复,甚至有利于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有益于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事中医的医者,除了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还需学习中医药文化,实践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张效霞先生曾指出:“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3]

(四)有益于推进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4]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指向医方,还是全社会的。每个人、每个群体是被现行制度塑造的,又可以塑造制度。当今中国已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中国的健康事业需要中医药有新的运行模式,这就需要在推进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真正实现对人的关愛和尊重,构建和谐社会。

三、扭转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的途径

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倒逼中医学人文精神淡化现状的改变。

(一)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西医进入中国后,才称之为“中医”。传统的中医学人文精神如前所述,“医乃仁术”是其精髓,“以人为本”、“仁爱救人”、“济世救人”、“治未病”是其具体表现。进入21世纪,如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发展中医药事业,也要拓展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理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融入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

(二)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2016年底,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鉴于中医药的实际弱势地位,还需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财政上的大力扶持,协同相关部门及行业支持中医药事业,不断优化发展中医药的环境。

(三)倡导中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学各层次的国学教育。因国学教育在中国的断层,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众,也未能接受简单全面而系统的国学教育。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掌握国学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人文精神。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教师,医者及相关人员,都需接受一定的国学教育。其次,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学人文精神的相关课程。当前许多高校的通识课主要是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精神教育不完全等于思政教育,还要开设更多的人文类课程。再次,医者继续教育中要包含中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者经常参加各种培训,但主要是技能层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将人文精神的不同内容融入继续教育中。

(四)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

对大众而言,往往只想到医者需要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其实,对于曾经是医学生的医者来讲,大多怀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治病救人,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淡化了内心的信念。因而,要全面弘扬中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医者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的理念,医疗科研者在发明创造中也要倾注这一理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及规划过程中更要遵循这一理念,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人文环境,医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于百姓的健康。[5]

第2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生命价值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引导大学生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高校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 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意义

(1)引导医学生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校园里自杀和杀人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复旦大学学子黄洋遭舍友投毒致死案……这些非正常死亡案件给死者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每每见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不禁让人惊骇,更使人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啦?我们的年轻人怎么啦?在社会大变革的转型期,快餐文化使对青年人精神营养不良,他们无法理解现实中的许多矛盾,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意义。与人相处太过自我,不能容人;遇事又太过脆弱,经不起挫折,从而导致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漠视生命,暴力伤害他人,二是否定生命,轻易放弃自我生命。当今高校,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是现实的需要。医学院校开展生命教育更有重大的意义。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不仅能维护校园的安定更是为了培养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救死扶伤医护人才。

(2)引导医学生努力学习。 医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医学院校的课程多,考试严格,医学生的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大已是教育界共识。医生的职业是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职业,医生水平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关乎人命。是做治病救人的良医,或是做杀人庸医,主要看医生的能力水平是否高超,医学理论功底是否扎实,临床操作技能是否娴熟。这些都需要医学生在学习阶段踏实学习,牢固掌握。对医学生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可以使医学充分理解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生强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爱患者不可重来的生命,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惰性,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而努力学习。

(3)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医院的硬件医疗设备和软件技术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但医疗服务质量却始终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医患关系愈加紧张,医疗纠纷案时有发生,冲击了医院的正常运作,也影响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医患之间本应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融洽关系。医生漠视病人,误诊耽治,造成不可逆的医疗事故,患者不信任医生,殴医杀医时有发生,使得医护群体害怕心寒。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医院以规模求发展,以技术求生存,大力抓医疗技术的提高,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而忽略了对医务人员生命价值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医患关系的维护。

2 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途径

2.1 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有由衷的认可情感,并予以真诚回报。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感恩教育对一个人的感恩意识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古人云: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医者仁心。一个没有同情怜悯之心,没有宽厚仁爱之意,没有感恩回报之情,没有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将心比心的人文精神的人一定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医学院校要把对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通过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感恩教育。引导他们学会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感谢学校,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同学,感谢每一个给予帮助的人;帮助他们成为心中有爱,懂得感恩,珍爱生命的医学生。

2.2 社会实践教育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生命价值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1)利用暑期等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访革命老区,参观烈士陵园,聆听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观看孕产科教片,与孕妇交谈,了解母亲孕育生命的艰辛,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3)组织学生参观肿瘤科,殡仪馆等,感悟死神的残酷、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可贵。

2.3 道德法规教育

开设卫生法,职业医师法等课程,用相关的法规知识武装医学生的头脑,组织医学生学习《医学生誓词》和《希波克拉底》誓言,引导他们遵循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学会站在法规道德伦理的视野,领会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切实培养他们的生命价值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认真对待学习。

2.4 校园文化熏陶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对每个在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并将影响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医学院校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医学生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使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医学院校要建立与医学教育相匹配的医学人文校园文化,通过古今中外医学名人(李时珍、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等)雕塑、《医学生誓言》,《大医精诚》名言警句等文化形式,给医学生以崇高的医学人文滋养,牢固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感。

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生命价值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一种全人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医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生命,更关注他人生命,不仅关注自然生命,更关注生命体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从而使医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成长为有仁心仁术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薛红,刘利平,于海霞.生命教育的价值与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2] 杨慧艳.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医院管理,2009(5).

[3] 周晨.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探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第3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R-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05-02

Research in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ZHANG Fen, WEI Xinhua

(College of Education, Nanchang Universit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3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health services and medical science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significant and great realistic meaning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has shown clear.In order to quicken the pace of mix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mdical eduction becoming the real “human”eduction,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concepts about how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humanistic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eople′s concep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group,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humanistic quality; Adult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提出:“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医学具有科学属性,需要医者有缜密、理性的思维与逻辑、规范的行为。同时医学又具有人文属性,需要医者兼具人性的温度与伦理、法律等知识。换句话说,现代医学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需要艺术的服务。而如何将医学诉诸医者的种种需求完美整合,则是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教育体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美国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很早就在《生活之路》书中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惑着现代医学及医疗的改革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把医学、医学教育引向更广泛、更深入和更复杂的研究层次和实践层面。生物医学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把“人”与“病”这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为分解了,并日益加大裂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使医学真实地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的医学,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

1.2 全球医学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

为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模式需要主动改革和创新。在全球发展态势下,无论是在人才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特点还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特征都在向人类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于1999年制定的“医学教育全球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GMER)”明确指出新的医学教育标准应当包括对医学生人文主义的培养。根据GMER标准,将人文素质教育完整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促进成人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也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

1.3 医疗保健服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在进入20世纪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社会也在探索从“治疗医学”向“照顾医学”的转变,与之对应的医务服务水平却相形见绌。面对患者的抱怨和医疗纠纷,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管理者迫切需要主动增设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力求从源头上解决医学生缺乏人文素质修养的问题,为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人才。

1.4 医务工作职业价值提升的人文诉求

医务行业有其特殊性,患者无尊卑,病情无大小,发病无时限,这种工作性质与环境预示着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必定是艰巨而又庄严的。这对医务工作者的生理与心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医务人员只有同时具备强健的体魄、高超的医术本领和深厚的人文精神才能沉着应对,化解危机,获得职业归宿感、价值感与成就感。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成教医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学习的知识当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排在首位[1]。因此,成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既是职业价值的要求又是学生内在的渴求。

1.5 人类生命意义的核心体现

高等医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执业技能。科学技术无疑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舒适度。但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更无法诠释人类生命的意义所在。当人们把关乎人的生命、身体、精神的医学简单地划归为“科学”时,所失去的远比“健康”要多。只有当医学和医学教育吸纳了人文科学,使医者与患者都成为“完整的人”时,医学与医学教育才能对人类有所助益,因为“完整的人”会触碰到生命价值的核心。

2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管理者的误区

重专业轻人文、教育功利思想严重。目前走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的以专业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套路的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仍不少见,而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块组成,人文社会科学在其中所占据的比重在英国和日本显示为10%~15%,美国和德国为20%~25%,而我国研究结果显示仅为8%[2],这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是,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学生的培养上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困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任务重,工作与学业的交织,以及指向明确的学习动机等。这些摆在管理者面前的种种难题,更强化了其放弃或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而仅将成人医学生毕业后掌握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其关键评估点。

2.2 教育者的局限

教师人文知识背景薄弱、人文意识淡漠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手法单一、刻板。一般而言,教师实为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下的成品,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专业技能两大部分组成,人文知识储备甚少。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对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技术人”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人文意识淡漠。一些教师上人文素养课的教学手法也显得较为单一和刻板,例如缺乏对多媒体技能的掌握,课件制作十分单调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学习者的不足

唯有自然科学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样片面的人文观普遍存在于成人医学生心中。他们极力崇尚自然科学,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与学习。目前,成人医学生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单纯掌握执业技能上,或者止步于口号上的职业精神的追求与转变中,未见实际行动,对待人文素质教育仍持敷衍与不以为然的态度,缺乏接受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强烈动机。

2.4 作用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复杂社会医学环境

环顾身边的医学环境(医疗、医院、医生),社会医疗资源短缺与配置浪费矛盾共存;医院无法实现优化运作的无序市场化与过度市场化交错;品牌医院超负荷运转与社区医院运营不济鲜明对比;医疗技术相对落后与追求技术至上、否定医学服务中人文价值疑信参半。消费主义、技术主义、人文主义杂糅相交,这些种种矛盾共同构成医学环境的复杂局面,引起了社会对医疗环境的不满也触发了医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焦虑。而这一切并非简单的道德、伦理训诫所能改变的。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对于目前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暴露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希望通过深刻的反思,发现缺憾所在,破解困局,明确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重建医学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使医学教育真正成为“人”的医学教育之路。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观,转变不合理的观念,关键在于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同时转变

3.1.1 人文素质教育是渗透性教育,对人的影响缓慢但却深刻。管理者要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效益,让人文素质教育落地生根,最终必能造福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裨益于医学的发展和医务人员个体素质的提升。

3.1.2 教育者不应当将人文素质教育主观边缘化,应充分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医学生作为“道德人”建立自身的职业伦理生活,建立医患关系中充分的自信、互信、他信;培养医学生作为“技术人”,既有救死扶伤的执业技能,又保持满腔热情的人性关怀;培养医学生作为“社会人”恪守公民社会的法理、坚守职业的道德底线;培养医学生职业个体幸福和谐的内心世界与职业的神圣感等。

3.1.3 成人医学生应认识到从钟情于“执业技能”到关注“职业精神”,不只是话题与语境的转换,还标志着成人医学生内在品质的理性提升和医师主体意识的醒悟。如仅仅以 “操作手册、路径”为思路去寻求指标刻度的“职业精神”,而回避或绕开职业价值归依的哲思,则只是未学肤受。“职业精神”是灵魂的张力,行为的原动力,是一次次人文主义的价值求索与奉献。转变人文教育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在唤起一种职业精神,去战胜职业倦怠,重新感悟职业价值与活力。

3.2 建设全面、可持续性的师资队伍

结合本院校目前可以挖掘的各专业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将其转型为双向知识型(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师,既担负专业课程教学又担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某些人文专业性质较强的课程,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可以聘请一些院外的专业教师、教授等作为其兼职教师来实施教学工作。专兼结合,打造成人高等医学院校全面、坚固的人文师资队伍。唯有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逐步提升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来,因此,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践行终身学习行为,不断提升个人人文修养境界,将所学、所感、所悟可持续性地分享于学生。

3.3 构建全方位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出具备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主体品质的人才[3]。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也应以此为目标,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医学生职业准备状态教育的全过程、专业教育以及学习等各个领域。本研究对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提出以下设想,见表1。

3.4构建立体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倡导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教师积极转换角色,结合多种教学技术方法成为人文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一大支柱。由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发展成三维(课堂+实践+网络)立体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制作内容精彩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和启发学生的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讨论中领悟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结合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及时地将学生在课堂中、讲座中习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将其作为学期论文撰写的一项考察指标,用考核来督促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成人高等医学院校网站可上传一些人文基础知识的网络视频与课件,可通过网络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成人医学生学习时间紧且分散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与自由的学习方式。为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质量,学校应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记录学生在线学习课时,并及时对每个课时的网络学习质量进行考核与评估。

[参考文献]

[1]孔江联,郭华.构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的实践报告[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71-73.

[2]朱腱,康玉唐.发达国家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概况及其刚我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8,6(3):90-93.

第4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医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82-03

一、高职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浅析

当前,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高校学生中,受消极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的偏差、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认识的偏差、高职学生基本条件及素质的差异和社会大环境等制约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呈下滑趋势。?目前,高职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修养三个层面。我们对广东部分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社会公德等方面出现缺失?具体表现在:

1.医药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自己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58%的学生认为人文教育不足使自己的人文知识严重匮乏,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开发自己的人文潜质,以补充自己的不足,适应医药学科学发展的需要;72%的学生认为诊断、救治病人过程中除必备的医学知识外,心理向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2.高职医药学生对人文素质内涵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医药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其职业特点不可分割,必须关注医学以人为本的核心,具体包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必备的法律知识、良好的人文修养、工作中的协作精神等等。

3.高职医药学生人文素质现状:26%的学生对“非典”时期的钟南山等表示敬佩、崇拜,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40%的学生认为医学药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一般,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严重不足;12%的学生认为学生人文素质较差,表现为重医学,轻人文,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校园各类活动不关注,参与热情不高;20%的学生认为医术是生存根本,赚钱是目标,人文无所谓等等。

上述现象表明: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因此,转变观念,迎接挑战,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思路与途径,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其根源在于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观存在不正确、不全面的看法,没有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没有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这与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不相符合。在知识经济时代,倡导人文教育,特别是加强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培养充满人文关怀和慈爱之心的高素质医务人员,完善医疗机构“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扩展到“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并以此提出了“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观点,这就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拥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因此,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明确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伦理等多个角度去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要求。在医学实践中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落到实处,除了在医护过程中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人文需求。在国外,人文医学教育尤其是医患沟通教育往往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始,直至毕业后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贯穿全程。在校教育中社会人文类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在我国,人文教育课程只占8%,在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中也缺乏相应的培训。目前,许多医药院校由于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列入到了教学体系中,酝酿并正在促成医学教育格局的变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需要精心地呵护和自觉地维护。但这一切离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要求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新的发展观,要以社会效益作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念,通过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宏观体系和富有效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微观运行机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自觉地开拓和构建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二)充分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1)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的需要。197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概念以后,新医学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同样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所致,由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行为因素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精神疾病、肿瘤等非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对医药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常常把病人看作是单独的生物个体,仅用生物的眼光去审视病人,忽视了病人的心理特征,不能使病人在心理上得到抚慰,因此尽管他们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出类拔萃,但遇到复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双方互不信任,不利于治疗及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医疗纠纷。同时,一些医学技术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与医学有关的伦理、法律问题,也必须从社会科学领域加以研究并寻找答案。因此,顺应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药院校学生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2)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则是核心。加强医药院校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树立医学人文思想,才能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认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并在医药院校教育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倡人文关怀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

(3)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客观要求。高等医药院校教育以培养德术兼备的医学人才为己任,在医疗实践中,医德与医疗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整个医疗卫生的防治诊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对所有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古今中外,医德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是一致的,这种现实的要求就迫使医学教育从开始就要加强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好职业道德的基础。

(三)加强人文学科专业建设

(1)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类学生的课程设置,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所占比重太小,必修的人文课程以政治理论和外语为主,缺少相应的其他人文课程设置。因此,高校首先应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文理交叉互相渗透,课程结构上要确立一个人文与其他专业的合理比例。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等。此类课程约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二分之一,主要让医药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由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此类课程主要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此类课程主要是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药院校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以上三类课程相互联系,根据学生所在年级的不同,分阶段渐进,贯穿医药院校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学生以第一类课程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药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学生以第二类课程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类课程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2)在医药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层次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教育科学,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医药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在教学理念上,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不仅仅作为传授医技的渠道,更作为育人的渠道,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专业课教学中应选用该专业发展史上里程碑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还应增加相应的伦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医学伦理学中的自主、知情同意(情)、伤害、最优化的基本原则应贯穿到临床各科教学中。应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医药院校学生营造培养人文精神的教学整体环境。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积极尝试多种形式。如指导性自学、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必须讲求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方面,应逐步推广以撰写论文、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侧重培养医药学生综合、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处理好人文课程讲授和实践体验的关系。医药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灌输式的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与社会和家庭良好氛围的影响相比,要显得逊色许多。现在的一些医药院校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活动,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不强,缺少社会责任感,对生命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在进行医学人文素质课堂教育的同时,必须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医药学生深入和接触社会,引导医药学生正确认识和体验国情、社情、民情,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普及宣传医学科学、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让医药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以此培育医药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4)在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阶段,尤其应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各见习、实习教学单位应结合医学生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以及本单位曾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阶段不仅仅是对医学知识技能的实习,也是对医学人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实习。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

学校要营造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尊重学生人格,鼓励个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博爱、诚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能促进增强学生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体现着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因此,应加强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学风和行为规范建设等象征着大学精神载体的教育功能;重视校园的整洁和绿化、人文景观(如雕塑等)的建设工作;开展系列人文教育讲座、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强化群体行为举止对个体行为举止的影响。

(五)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

要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接触社会、服务大众,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言 而喻。教育管理者和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定期组织培训,开发多重渠道,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培(下转第85页)(上接第83页)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只有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在教育观念上突出人文素质意识 ,才能推进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此外,努力提高基础和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以他们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

(七)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考核体系的构建

要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和规章制度,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合理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考核体系是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措施,应作为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当前医学生素质评估主要采用量化手段,而人文素质是潜在的,须通过大学生的行为或能力展现出来,量化考评方式无法看出其内化的程度。因此,应建立相应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开展校内人文素质教育公开课,制定“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标准”等相应的文件,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学生人文素质潜力,提升医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八)开发课堂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延伸活动

课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为了全方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在强化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更加广泛地开发利用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扩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一是要丰富图书馆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时时可以受到人文素精神的熏陶;二是要通过院、系、班级组织的参观人文景观和基地建设等活动,使学生处处可以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三是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与社会服务等工作,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和行为修养;四是要延伸传统的沟通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进行广泛的心灵对话与沟通,例如实时通信软件(MSN、QQ),微博、博客、BBS网络媒介。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葛深渭.略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缺陷及弥补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杨金土.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4]刘玉清.职业技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0,(5).

[5]朱彦德.职业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2003,(2).

[6]刘丽华,吴克强,项辉.职业技术与人文教育融合初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4,20(3).

[7]高澜,刘艳,林静.美国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7,202(3).

[8]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5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8-121.

第6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

1984年美国医学协会在其“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对这种挑战的能力。《大学语文》是医学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开设《大学语文》旨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感和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并使其在受教育者的一生中产生作用。

目前,医科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道德观念淡化、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欠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美国、德国这一比例高达20%-25%,英国、日本也达10%-15%。如何使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等综合因素的考虑,2006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开会议,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任重而道远,医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探讨《大学语文》与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原高教司文科处长徐晖曾指出,在高校,素质教育很大程度要落到大学语文课程上。《大学语文》是一门包含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人文素质教育作用是一般政治理论课和人生修养课所无法替代的。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实施对医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语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包括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通过教育学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情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语文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医学院校实施《大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医科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文字虽然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字字珠玑,句句良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强调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吾日三省吾身”,注重慎独、内省人格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乐观精神。“仁者,爱人”,号召大家扶危济困,常怀仁慈之心。“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使人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胸怀,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2 《大学语文》可以开阔视野、陶冶医科大学生的情操

《大学语文》对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作了典型而系统的介绍,这些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以其独有的审美感召力、修养涵化力穿越时空深入影响人的心智,具有综合性的功能。众所周知,华夏五千年灿若群星的文明贯穿于优秀文学作品中流传至今,而《大学语文》教材正是精选其中的精华,在内容上兼顾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选取范围广泛,包括理想、情趣、价值观;礼貌、修养、情操;友谊、仁爱、儒雅之美等等。总之《大学语文》是熔德、智、美于一炉,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而言,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符合当今世界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可以丰富其生活内容和情趣,提高其文学素养和培养健康的审美能力,激励学生以人类的传统美德铸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

3 《大学语文》可帮助医科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钱临照先生言:“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勤劳智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学遗产。《大学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在于它包罗万象,美不胜收,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涉及古今中外。

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持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诵读古典优秀的诗词,可以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医学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二、实现《大学语文》在医科大学生教育中重要作用的途径

1 以课外阅读来解决《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现状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则是大量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在于知识的深度,阅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更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丰富思想的良策。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判断,提出观点和问题,最终用于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籽阅读文学作品安排在课外进行。学期初,要求每位学生选一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学期中,要求每位学生上交中期阅读作业,学期末要求学生写出读书论文,作为学期结束考查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我们有计划地针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组织讨论,进行专题辅导。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名著,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论文写作的技巧。

2 以作家专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所谓作家专题教学,即以作家为中心的专题教学模式,是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有教育价值的作家为主线,内容涉及作家生平事迹、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著述及成就、评价等。意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体味他们的痛苦、欢乐、失意和思索,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深远内涵,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作家们人格魅力的熏陶,培养健全的人格。

当然,作家专题教学模式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所进行的教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配以多媒体课件,

10次课选讲4-5个专题,以重点作家为核心,对作家的生平和思想做详细介绍,其中穿插一些表现作者伟大人格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作家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对作家由陌生到熟悉,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3 以学生上台演讲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应突出的重点之一。

我们在实践中,把口语训练与作家专题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每个专题开讲之前,我们都让全班学生搜集该专题的材料,每次课给3-5分钟,让1-3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该专题作家的思想、逸事、作品、评价、背景材料等,自愿上台,登记成绩。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最佳“语境”、提出问题,创设一种学生敢于说话,乐于发言的气氛,同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学生说话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训练中还不断变换形式,以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点名说、自愿说、小组选代表说、自由争议等,增强他们的表达欲和争辩意识。这样使学生把长期的、严格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富有情趣的情景对话活动,在“寓教于乐”中获得口语水平的提高。

4 改革传统的考查方式,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

《大学语文》的教学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名著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要求对所读名著进行分析,尤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口头表达能力:在写出读书论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300-500字的摘要,在全班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心得。每位学生演讲不允许超过3分钟,教师当场评分、评点。这项考查效果良好,几乎所有学生都经过了认真的准备。由于当场评分,不少学生显得紧张,也让他们的心理经受了一次考验和锻炼,这对他们走上社会,参加面试,是难得的磨练。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大学语文》课时较少,不少学生想发言,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法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降低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又比如,期末考核内容之一的3分钟演讲,深受学生欢迎,但占时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地摸索改进,以期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