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篮球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指引学生进行学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老师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制订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加以引导是无法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教学时,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1)要锻炼学生的身体,锻炼学生的爆发力;(2)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细分,比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需要练习两种活动:一是学生要各自练习跑步,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爆发出自己的力量;二是学生之间要进行接力棒练习,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延长了比赛时间,降低小组的比赛成绩。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以及计划来进行练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所以说,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开展引导式教学,老师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加明确地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篮球”的时候,老师是很难通过讲述来将运球的技巧讲解清楚的,因此,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更加直接地观察运球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运球技巧的认识。而且,在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先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技巧的理论知识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到篮球场来进行实践验证,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运球技巧,提高学生的打球技巧。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到实际的应用当中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进行示范教学,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教授学生一些体育动作,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是一定要进行示范教学的,通过示范教学,来教授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从而更好地指引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例如,在进行“踢毽子”的教学时,老师应该先示范正确的踢毽子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确保学生学习体育动作的正确性。而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示范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教学
教学工作过程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出全勤,从不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中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地开展工作,带领学生上好课,搞好课余活动,热情指导学生开展各项健身活动。保证了学生在一小时体育锻练时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
一学期以来,带领学生参加街道运动会、在校组织开展篮球队,与初中学生进行篮球友谊赛。为了更好的发展我校的乒乓球水平,在校建立乒乓球俱乐部,增加学生们的爱好和兴趣,并举行乒乓球比赛。
现在是不断学习的时代,而不只是一本专业的书。在领导的鼓励下和各教师的指导下,注重个人各方面有关教育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中做到反思,理论联系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
在教学计划中主要运用下列四点:
第一、重视小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认识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正确的锻炼身体,促进健康的成长。认识规律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
第二、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语言表达的培养。一个动作让学生自己从体会到解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体会再到解说。这样解决了单调教师讲解说,也做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对七彩阳光广播操工作小结:
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运用多媒体和教师正确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多媒体和教师的对主要的讲解,让学生在脑海里正确的再象。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
另外,在各班主任的直接帮助下,所以,使我校小学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本学期不足:
一、动作的的规范性:如跳高技术较多学生的起跳脚摆不上来;掷沙包时力发不出去。
近些年来,高陵镇中心小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始终把篮球作为体育特色项目,通过一整套篮球特色活动的开展,助推阳光体育校园建设,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中,总结创编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集趣味性、安全性、实用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开创了阳光体育校园建设的新局面。具体来说,就是以“篮球精神”为途径,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以“篮球游戏”为载体,开展特色篮球活动;以“篮球教学”为基础,提供多元活动空间;以“篮球元素”为内容,完善篮球校本课程。
“篮球精神”: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我们认为: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是传递一种精神文化。对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勇于拼搏、挑战自我的顽强斗志,增强自信,培养勇敢品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篮球作为一项集体活动项目,能够增进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使学生们在篮球运动中学会包容和欣赏,尤其是在篮球比赛中,激烈的抢断、运球,精彩的进球,默契的配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启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鉴于此,高陵镇中心小学在教育教学中着力加大篮球的宣传力度,营造开展篮球特色活动的氛围,并有目标地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体育组还办起了“篮球知识小报”“篮球明星欣赏”“篮球学习园地”等,举办了“篮球大战”“篮球季赛”“快乐篮球伴我成长”等多项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与手段,由篮球这一运动展开,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与理念,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七彩阳光下、走到美丽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与此同时,学校还随时注意宣传体育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让“篮球精神”激励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篮球游戏”:开展特色篮球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常规的篮球教学往往显得单调枯燥,致使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偷懒现象;而有趣的“篮球游戏”,则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保证他们高质量地参与篮球锻炼。于是,本校在发扬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篮球教学中,利用篮球作为道具,结合实际情况,创编了丰富多彩的融层次性、简易性、趣味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篮球游戏数十例。下面笔者通过几个例子来简单介绍一下。
其一,训练学生移动技能的趣味游戏。移动技术在篮球运动中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技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游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篮球的端线外,分4路v队站立;在教师的要求与指令下,学生们逐个完成单个动作练习;在学生们掌握好单个动作后,再进行组织与动作的练习。游戏规则:移动过程中脚必须踏线,并按要求在衔接处进行动作的变化;练习的次数与参加的人数依学生的素质情况而定;每组最后一人先于其他组完成者为胜一局,学生回到出发点后,再进行下局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其二,训练学生传接球技能的趣味游戏。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游戏来辅助教学: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每组再平均分成4队,分别在篮球场半场的4个角站好,每组两个球;听到老师发出信号后各组持球学生原地向邻近一队的排头学生传球,当球传出后迅速向球跑动,接回传球后,再在行进中传给下一个邻近队的排头学生,然后跑向该队队尾站好,各队按照此法传球跑动。游戏规则:一个球场上,男、女各组分别在两个半场内同时进行传球,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完成接传球的小组为胜方;第二局则按逆时针方向进行,采用三局两胜制;倘若出现传接球失误,则必须拾回球,重新开始。
其三,训练学生运球技能的趣味游戏。运球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以及个人实行突破的重要进攻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游戏来辅助教学:将学生分成男、女各4组,每组一球,分别站于篮球场端线外;听到老师发出信号后,每组持球学生按事先规定的路线向前运球,运球方式不加限制,但在衔接处必须运用运球急停、快速起动、胯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运球变向、背后运球等方式进行。游戏规则:开始时用右手运球,返回时用左手;不能够走步或者两次运球,倘若出现违例,必须重新开始;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其四,训练学生投篮技能的趣味游戏。投篮是进攻得分的唯一手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如下游戏来辅助教学:将男、女学生分成4组纵队,分别面对4个球篮,按照投篮的正确技术动作,依次投篮,最后一名学生投完为一轮,命中多的为胜;听到老师发出信号后,按投篮的正确技术动作,站在罚球线后,依次投篮。游戏规则:投篮动作必须正确,否则无效;在动作正确且熟练的情况下,不断加快投篮速度。
上述小游戏只是高陵镇中心小学篮球游戏教学中的几个典型小例子。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学校还创编了一套“篮球操”,把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融入其中,并利用篮球运动的动作名称给每一节起名,配上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篮球知识,掌握篮球技能;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篮球规则,学校还根据篮球裁判的“手语”创编了一套“裁判操”,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篮球比赛中的规则。实践证明:运用各种游戏进行篮球教学,不仅让学生们快速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而且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篮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术,还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篮球教学”:提供多元活动空间
我们认为:学校体育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鉴于此,本校建立起一种大课程观,将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我们将课内与课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与谋划,打破传统体育课程观念的束缚,形成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体、大课间与体育活动课为两翼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更开放的多元化体育活动空间,让学生在丰富、自由、交互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收获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
一方面,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本校始终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补充。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有要求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课外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促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多元化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打破课堂教学的约束与限制,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消除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方法上的障碍,拓宽了学生们的学习途径,进而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意识,营造出一种多元化的参与度高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篮球元素”:完善篮球校本课程
本校的篮球校本课程,在学习、借鉴、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分三步走,有效地落实了小学游戏化篮球校本教材的整理与编写。
第一步:教材内容分水平进行系统设计。我们根据“培养篮球能力,激发篮球情感”的指导思想与“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指导原则,制订出各水平段的具体目标。水平段1的目标要求是“能够做出篮球运动中的简单基本动作”;水平段2的目标要求是“能够做出篮球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水平段3的目标要求是“初步掌握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创编了3册小学游戏化篮球校本教材,分别是《小学生篮球入门篇:水平段1》《小学生篮球基础篇:水平段2》《小学生篮球提高篇:水平段3》。
第二步:校本教材创编力求图文并茂。在篮球校本教材的创编过程中,学校集思广益,利用不同老师的爱好特长,分工合作,将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最终打造出一整套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备的小学篮球校本教材。一是按照“4+1+3+2”四大教学模块,进行教材的搭配与编写。即:4个辅助主教材的篮球游戏,1个主教材技能动作,3个群体性篮球游戏,2个自主创新的篮球活动。二是组织学校参加过区级以上大赛的优秀篮球运动员,拍摄教材所需的写真照片。三是安排计算机教师负责版面设计、照片剪辑、文字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安排语文教师负责最后的校对工作。
第三步:篮球技能与配套游戏有机融合。这套篮球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游戏化”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素材库中选择相应的配套游戏,将篮球技能与配套游戏进行归纳、整合、打包设计,使每一课的内容都能够根据“4+1+3+2”教学模K落实。科学的安排,精心的策划,促使学校校本教材的编撰工作俨然成了“一条龙”流水生产线,从而得以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推进。由于集结了本校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创编质量。这套内容丰富、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为学校的阳光体育校园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关键词:小学体育;抗挫能力;教学对策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都比较优越,平时缺乏锻炼,在困难面前,很少表现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和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一遇不顺,挫折反应极为强烈。这方面有些问题如不及时疏导和加强针对性教育,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小学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小学生的抗挫力较弱是个综合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抗挫力。
1 加强学校管理者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
我们知道,在学校无论哪个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和重视,尤其是分管领导的重视直接影响到具体学科教学的效果,所以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首先要让管理者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获取学校管理者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科教学的开展。学校领导加强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将培养小学生抗挫力列入体育学期教学计划
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也是学校德育方面一个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学科共同的配合和努力。只有将培养小学生抗挫力列入体育学期教学计划中,才能够引起体育教师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师才会在体育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小学生抗挫力的提高,更好为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2、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和进行针对性的教研活动
学校不仅要将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列入学校的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中,还要组织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让体育教师对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抗挫力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另外,还应要求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不断的交流、总结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抗挫力的教学经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体育教师的更快、更好地成长。
2 澄清体育教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认识
1、体育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重要性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半的体育老师认为利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有必要,但是很难实施。个别体育老师认为没有必要,认为小学生抗挫力弱是个社会问题,没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培养。但也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力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并且自己有过一定的思考和尝试,认为这样做完全可行。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小学体育老师都是认可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的重要性的,但是程度不一,对于其可行性有一定的担忧,这也是缺少实践经验所造成的。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抗挫力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实施的效果。只有思想上重视了,老师们才可能更加积极的思考,用心的去教学,从而不断的探索、总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体育教师加强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的理论方面的学习
现在小学生抗挫力弱是个复杂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利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要涉及很多的问题。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了解小学生抗挫力弱的主要原因,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够对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一个合适的定位,才能够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违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违背小学体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抗挫力。
3 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小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
1、让小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的客观存在性
我们应该努力让小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我们每个人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它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不断强大,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一种促动力。当然,要让小学生对困难和挫折有这样一种认识,还要注意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区分。不同学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多注意采用对话和观看视频的形式,中高年级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挫折的本质。
2、教会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一些心理自我防御方法。
对困难和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每个小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小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个小学生所能承受的困难和挫折也是程度不一的。当小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如是否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是否是因为任务或目标太难,超出了自己目前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或者仅仅是因为运气太差等等。不能一味的责备自己,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和某种消极的情绪当中。要教会学生变挫折为向上的动力,要么增强努力,在措施上加大力度要么改变策略再做尝试要么降低行动目标或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要么以其它方面的成功来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毕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 利用体育教学实践课中对小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1、以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为主对小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新体育课课改的精神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利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必须与新课改的精神相一致。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差异,结合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我实践的舞台。教师通过适时地引导、点化,让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的体验困难和挫折,不断地提高认识。以学会坚持与学会放弃的结合,自我加压与自我解脱的平衡为培养策略,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挫折观和一定的抗挫力。其中包括了解与掌握体育活动中调节和控制情绪、意愿和行为的方法
2、以体育竞赛活动为辅助项目对小学生进行抗挫力培养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中进行的竞赛活动存在着必然发生失败和挫折的特点,如跳高比赛最终都得面临失败,其他项目必然有失败的一方。每个参加比赛活动的小学生都必须面对挑战,要想赢得比赛,就必须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如果缺少了这种勇气,我们将很难从比赛中获得信心和成功的喜悦。所以说,体育比赛活动对小学生的抗挫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如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以一些强度低、趣味性强的合作项目为培养项目,例如两人或多人绑腿短跑比赛,“抬花轿过河”等等。中、高年级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强度大的,有一定对抗性的团队合作项目作为培养活动。例如篮球趣味对抗赛,拔河比赛。在比赛中让学生体验身体的对抗、疲劳,这本身就有利于学生意志力的提高。重要的是学生在比赛中的体验和感受对于小学生抗挫力的提高都是有直接帮助的。
参考文献
答:一节体育课两个教材内容搭配有没有过时的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小学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搭配在当下实际教学中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一节体育课只有一个项目的某项技术动作作为唯一教材内容,第二种是以两个不同项目的技术动作搭配,第三种是一个项目的技术动作搭配一般身体素质或这个项目的专项身体素质内容。出现一线教师对一节体育课教材内容搭配之疑问,应该源于传统体育课教学是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原则与当下一个教材一课到底盛行之间的现实矛盾。造成这个矛盾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对以往教学内容过多,造成实际教学中因受教学时间限制而蜻蜓点水的现状提出质疑和改革,树立以培养学生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理念,减少学习内容数量而增加单个内容学习时间为目标,于是大量出现了上述第一种体育课的形式;二是当下中小学的体育课尤其是在各类评比、展示、研讨时,往往采用一个教材内容到底或者有教材内容搭配,但基本是上述第三种搭配形式;三是2005年以后各种版本的高等教育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学校体育学”和“教材教法”两门课程中,阐述体育课内容时,大多数基本没有涉及教材搭配,而只有在示例教案时能看出课的教材内容搭配,但引用的教案中教材搭配均属于上述第一、三种;四是课程改革以来出版发行的相关体育教学理论书籍中的观点,如2003年季浏、汪晓赞主编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课的教学案例的内容搭配都是上述第一种。
虽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下对于一节体育课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要求,老师们有疑惑甚至概念模糊,很多认为不用搭配了。但“一节体育课以选择两项内容为宜”(毛振明《实用学校体育学》),仍然是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流。因为无论是传统的体育课还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体育课,一节课的教材内容需要搭配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内容全面性的要求,现实的学校体育要实现这个要求,体育课是最主要的阵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单一的教材内容不利于实现课程性质提出的全面性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性的运动兴趣。其次,中小学生正处于全面生长发育期,身体各方面的运动素质需要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同时还有年龄段跨度较大问题,各年龄段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均有区别,体育课采用单一教材内容就不利于全面适应这些问题的解决。再次,不同运动项目具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运动项目娱乐性强,有的就弱甚至没有,从而造成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差异,在教学中普遍表现为喜欢娱乐性强的而不喜欢弱的,因此采用单一教材内容往往会影响娱乐性弱的运动项目的教学质量。
因此,我认为中小学的一节体育课教材内容两个搭配还是主流,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教学对象年龄和具体项目特点灵活应用。我的理解是年龄越低两个教材内容搭配的课时越多,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减少,增加一个教材内容一节课的课时,以便为深入学习掌握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娱乐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可以适当增加单个教材内容课时,反之要尽可能少安排。
问:单元是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的内容穿插教学,请问哪个比较好?(浙江 胡勇)
答:随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单元,且学界对单元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如金钦昌教授认为:“单元教学工作计划也可称为单项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把每个年级某项主要教材,按照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确定的课次顺序,安排出每次课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以及教与学手段的计划”(1994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毛振明教授在2005年出版的《体育教学论》中,对单元教学计划是这样界定的:“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在进一步解释时:“把某个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课次的教学文件”;季浏、汪晓赞教授2003年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说:“单元教学计划很显然应该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潘绍伟、于可红教授2005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认为:“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集合,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一次或一组内容分解成有机联系的几个部分,逐次进行反复学习和练习,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顾渊彦教授在《体育教学》2006年第5期发文说:“单元是课的上位概念,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
以上教授们对单元的概念界定,最大的区别在于单元的内容是唯一性的还是多样化的,由此也引出了不同单元类型的认识趋势。金钦昌和毛振明两位教授认为单元的内容是单一性的某项教材或教学内容,这在以上两位教授的概念中非常明确地表述了,这也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对单元计划最为权威和传统的观点。而季浏、潘绍伟和顾渊彦等教授的观点表明单元的内容是一个以上,是内容的集合,是课的上位概念(因为通常课的内容是两个搭配的,所以单元内容至少有两个或以上)。顾渊彦教授还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对单元的分类提出了新的观点,把单元分为课题单元和教材单元,教材单元又可分为单一教材单元和复合教材单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元的种类,如于可红教授提出的问题解决单元、专项技能单元、专项技能结合体能单元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述单元概念和单元类型的多样化现状是这位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单元的概念界定呈现多样化的现状,同时也决定了单元类型的多样化,而这些不同类型的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施,也就是具体到某个学期时,不同单元的教学顺序以及内容如何组合是摆在一线教师操作层面的问题。以往单元的教学顺序是有学期教学计划决定的,因为某个教材内容需要多少课时教学大纲事先有规定,学期计划就是根据大纲规定按一定原则进行内容的排列。但课程改革以来重视单元研究的同时弱化了学期教学计划的强调,以至于许多老师不清楚学期教学计划为何物。同时由于新出现的单元类型基本上是多个内容为主的,这又给老师们造成了单元计划做好就可以按单元课时顺序上课的印象,因为单元的课时内容符合实际教学内容搭配的要求。
因此,单元是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的内容穿插教学,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单元做出不同处理,考虑教材内容技术难易程度、娱乐性和兼顾学习兴趣性等因素综合安排。比如耐久跑单元,这种以侧重发展身体相关素质而技术又相对简单的运动项目为教材内容的单元,适合与其它单元穿插并相对分散排列;再如,以篮球某项技术动作为教材内容编制的单元,实际教学中需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当单元中安排某项战术教学时,需要连续教完,而作为技术复习尤其是后阶段的复习课时,可以适当分散,与其他单元内容特别是兴趣性比较差的搭配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样课题单元、复合教材单元等新型的单元类型,也可以同篮球单元那样处理。
问: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是不是不需要了?(浙江 李荆)
答:这个问题其实与以上第二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单元连续教完还是和其他单元内容穿插教学,需要通过一个中间媒介实现,这个媒介在课程改革之前就是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单元计划类型的丰富,单元计划在整个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系列中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也就随之改变,相应的这个媒介也发生着变化。
课程改革之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其中的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内容课时数,按照季节、技术难易等原则分配到各次课中,而单元教学计划只是按照学期教学计划事先排定的课次顺序,详细地确定每次课的具体教学目标、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实施主要环节的相应内容,并不具备决定课次教学顺序以及与什么教材内容搭配的功能。在这样完整系统的教学计划下,中小学日常体育教学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很规范、很系统的。
课程改革之后的教学计划种类发生了改变,课程标准中学期教学计划不再出现在单列的计划中,只有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各计划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季浏、汪晓赞,2003年出版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中说:“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另一方面则是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在2005年以后出版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使用的教材《学校体育学》中基本也是如此。如周登嵩,《学校体育学》(简编本)认为:“单元教学计划可以看成是构成水平教学计划的分子,有许多分子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潘绍伟,《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认为:“单元教学计划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单元教学计划概念以及各类计划之间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单元的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单元教学意识不断强化。所以从课程标准按水平段划分的理念来看,学期教学计划的退出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主要表现就是单个教材内容上课日益严重,教学的随意性大大增加,可以整个学期都上学生喜爱的一个项目,结果就是由于项目的特点加上教师理念的问题使得学生身体素质不进反退,最明显的就是高中选项课。如乒乓球选项教学班,学生一年甚至两年学下来,球技学的并不咋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时各项素质呈下降的现状,尤其是耐力。
由此可见,在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系统中,有必要加强学期教学计划的制订,但需要根据单元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做法。首先在制定时间顺序上要改变,变单元教学计划之前为单元教学计划之后。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后,单元教学计划的概念发生了改变,单元计划不仅要承担原来传统意义上的任务,还要在此之前先完成根据目标集合选择内容集合,也就是在单元教学计划之前内容集合细化是不足的,水平教学计划只是根据课程标准将内容分配到学期而已,而且还只是内容和课时的范围,这就无法排定课次顺序;其次是要改变学期教学计划这个名称,称之为学期课次教学进度计划,根据水平教学计划制定好所有教学内容的单元教学计划后,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合理地将一个学期的多个单元计划进行排列组合,使之符合实际教学形态,有利于教师日常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制定学期课次教学进度计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类型确定课时的拆分组合原则,单一教材内容单元的课时以拆分后与其他单元课时搭配为主,多教材内容单元的课时以不拆分与其他单元课时穿插搭配为主。
兼顾内容本身娱乐性与学生学习兴趣相统一原则,在拆分穿插时需要考虑内容本身娱乐性倾向,侧重身体素质发展又比较枯燥的,以拆分搭配和穿插为主,反之以连续穿插为主。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学习方式
一、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
活动;小学生喜欢游戏活动和集体活动,指导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和合作,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天真无暇,设置各种情景、营造愉快的氛围,培养他们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小学生身心的特点,在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初步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充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才可能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和锻炼。因此,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能提供给学生更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有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进行消化和掌握知识。
例如,小学五年级《篮球之投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的篮圈进行投篮练习。教师则在不同场地之间进行巡回,做个别指导和纠正动作,不断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始终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投篮练习中。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也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当然,教师的辅导要正确简洁,做到精讲、多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总之,自主学习可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加强了责任感,树立了自尊和自信,同时也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法,为今后坚持参与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互动”。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相互活动状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对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合作可以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产生更多的灵感,得到更好的体验,获取更大的收益。例如,小组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2至10人)。运用小组教学组织形式,能充分发挥小组的自主性和它所有的互动、互助、互争之功能,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怎样让体育委员或小组长在学习中参与示范、辅导和纠正动作等工作?是每位教师运用的关键。例如,小学四年级《篮球之运球》,尝试让体育委员或小组长做小小老师,对同伴进行辅导和纠正运球动作,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和鼓励,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既可以发挥他(她)们本身运球的特长,提高学习篮球的兴趣,同时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增加人际交往。从而加快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减轻教师的负担。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既能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思维启示、思想启发及体育活动中的帮助、指导,又能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关注和鼓励,使自己的学习信心、展示欲望得到增强和改善。例如,在小组教学中,尝试让每位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胆量。水平三的学生轮换当小组长,让学生做好领操、喊口令、组织同伴活动
和组织游戏等活动。从小锻炼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提高每位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
二、成果展示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体育活动中。通过练习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最佳的收获――成果展示,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最佳动作,汇报自己学习后的收获,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例如,小学五年级《跆搏踏板操、踢踏舞》。先学踢踏舞,再学跆搏踏板操;让学生先体验节奏感,再增加难度;再次,给学生自主创编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学好基础动作上创造新的组合;最后,是展示学习成果的时间,学生先评价,教师再做适当小结。这样的课堂教教学,能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欢愉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
一、教研活动
1、进一步组织学习《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内化教育理念,领会课改目的、意义和要求,转变教育理念,确立主人翁意识。
2、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基点,强化体育教学的科学、合理、安全和有效管理,重视师德修养,规范教学行为,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3、认真落实市教研室关于“改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意见精神,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挥“健身育人”的课程功能,贯彻《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的精神。
4、积极参加城北片高中体育联合体教研组的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观摩学习和研讨活动,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主动把“二期课改”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具体工作安排
1、召开教研组会议,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制定各年级男女生的体育教学计划。第2周
2、高一高二拓展型课程:内容篮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定向越野等等、人员的安排,计划的制定工作。第2周
3、组内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内容为健身操、垫上运动等。第8—12周4、切实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完成我校今年向国家教委上报测试数据之任务。第3周开始
5、组织本组教师观摩市、县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第9—16周
6、进一步做好校本教材的开发。后半学期;
7、组内小结:讨论本学期教学与训练之得失。第19周
二、业余训练
具体工作安排
1、田径队各训练组、乒乓球队、健美操队制定好年度训练计划,完善训练第1周----第18周。
2、校定向越野队招收新队员第3周;训练第1周开始。
3、校篮球队、足球队招收新队员第2周;训练第3周开始。
4、校健身操队选拔招收新队员第1周;安排训练第1周开始。
5、制订冬季训练及寒假训练计划,制定好冬训各阶段的训练计划第14周
三、竞赛工作
1、校第十八届“城中杯”足球赛:各年级分别比赛,共46场。
第7周----第15周
2、组队参加崇明县中学生定向越野比赛第6周;
3、筹备组织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第7周;
4、组队参加2008年上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第7周;
5、积极参加2008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田径、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的比赛;
第11周----第13周
6、组队参加上海市“肯德基杯”中学生青春健美操比赛第14周;
7、组队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田径冠军赛时间待定;
8、组队参加崇明县中学生足球比赛第12周、冬季长跑赛第16周。
四、宣传教育工作
1、组织全组教师学习《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认真制定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2、加强宣传运动安全知识,并注重体育课中、课外活动中、各类竞赛中的安全教育工作。
3、根据本校生源特点,如何更好的以学生为本,实事求是的实行课改教学。
五、其他工作
1、抓好两操一活动的开展,准备参加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学习,重点抓好课间操的质量。第1周
2、本校教练员、运动员学期训练工作会议。第2周
3、崇明县“体教结合”年度工作会议第3周
4、加强校各级运动队的资料管理工作。
在各个时期,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绝对领导,在广大教职工的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努力钻研和认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作为首要的工作,建立了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以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中的骨干力量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通过多种渠道的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列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紧抓严。
每周在校园内举行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经常让学生进入校展览室或德育室讲解革命传统故事,对学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来给学生进行浅显易懂的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每学期认真评选文明班级、文 明学生和文明教师。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还是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是抓学习,坚持每周的一到两次的业务学习,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经常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片断,学校图书室对教师经常开放,教师之间
进行互听互评课,采取多种形式和各种手段来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台邑力。
二是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每学年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电教室观看各种教学信息,提出每名教师都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三是我们通过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尤其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严格、科学、系统的管理,使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巩固,而且还发展壮大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现代教学改革的浪潮中。
四是对年轻教师进行电脑培训。让他们基本能独立操作课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成绩也不断提高。大大加快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步伐,使教师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五是随时让教师进入电教室观看远程教育资源,亲身感受全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每名教师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讲课,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及潜力,组织和改革课程结构,开齐开全自治区课程(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从二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增设信息技术课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少先队要在进行阵地教育中起到突出的作用。少先队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使少先队成为 “自学、自里、自强、自护、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对少先队员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少年儿童学校和少先队狠抓少先队工作,动员和鼓励广大辅导员老师开展丰养学生的初步生存与发展技能,开展富多彩的适合少年儿童的少先队活动。以实施“雏鹰行动’’为目的,开展自己动手不麻烦家人的系列活动,提高队员们的生有意识和生活技能。克服不会干家务活的困难,要熟练地掌握,并主动向家人要求自己去做,克服学生心灵深处存在的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为了“雏鹰行动”的果实进一步扎根于我们的校园里,把少先队活动与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相结合,与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接轨,使得课外兴趣小组成为“雏鹰行动”的依托阵地。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现有的音、体、美等的教材,精心成立各种适合少年儿童的,喜闻乐见的课外兴趣小组,如:鼓号队、红领巾广播站、少年足球队、少年男女篮球队、电脑兴趣小组、编织小组、舞蹈队、电子琴小组、民族乐器队、德育室讲解员、英语兴趣班等,并安排具有特长的教师专门辅导,合理安排多动时间,精选活动内容,力争取得很好的效果。为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办特色学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开展这些有益于学生的活动,使得我们的舞蹈队、校鼓号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卫生纪律检查小组肩负着校园的美化和净化。少先队管理要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一环,充分发挥素质教育中的“窗口”和示范的作用,使得少先队成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和各教研组教学计划,学校要多次论证制定《学校五年教育教学规划》各教研组和科室有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平时有检查,期末进行总结。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及职责,加强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为规范化和典型化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学校食堂杜绝发生学生食物中毒或出事的现象,学生餐饮卫生,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体质;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2-1128-02
为了解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笔者对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6~18岁城乡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了解5 a来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规定,在2000年贵阳市城乡体质调研的点校中随机整群抽取6~18岁中小学生5 200人,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各1 300人,不同性别每1岁为1个年龄组,共52个组别,每组样本量100人;2005年抽查5 069人,其中城男1 280人,城女1 282人,乡男1 257人,乡女1 250人。
1.2 方法 所检测项目均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调查指标包括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和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本文对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Excel进行统计,应用t检验比较2组数据。
2 结果
身高、体重、胸围是反映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最基本的指标,2000-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都有明显的增长(P
3 讨论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自身的先天因素与其所处的后天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各种环境条件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遗传所赋予的生长潜力的发挥,最后决定发育的速度及可能达到的程度,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2]。本文对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对比分析显示,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发育的不平衡,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平衡。5 a来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这与经济持续发展、营养状况改善有明显的关系,而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的生理机能指标肺活量和多种运动素质指标多呈下降趋势,表明贵阳市城乡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学校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不足、师资配备不够、运动时间和运动内容安排不合理,在这方面农村学校比城市学校严重;(2)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升学压力大,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大,比较重视营养和学业而忽视了体育锻炼;(3)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差,怕苦怕累,对力量、耐力等项目的训练积极性不高。
要改变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学校、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构建多种就学途径,彻底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和师资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扶持,保证每天1 h的体育活动时间,将体育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社区应增加公益性的锻炼场所,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如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等,这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体育煅炼的习惯,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4 参考文献
[1] 刘宝林.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
[2]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