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思索;空间;学生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去克服这一不良现象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在提问中给学生思索与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好课堂提问尤为重要,这有利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如果是一些选择性的提问,就会让学生禁锢在给定答案中去判断。例如,在课堂中经常听到:对不对?是不是?这些简单的问题,不具有思考性,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回答时,无须思考,也无法思考,只能机械地作出应答。这些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就应减少或避免。换一种问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学生的一次计算板演,让学生判断对错时问“对不对”,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果换成“他做的与你的一样吗”,这样有了比较,学生就会去观察、去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精心地去设计每一个问题。提问方式上尽量具有思考性、启发性,提问的节奏上尽量做到穷追不舍。这样的提问,就会打开学生的思维,他们要去想,要去思索,才能找出答案,在提问中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在探究中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大力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探究活动,就应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与时间,让其去思考、去思索,而不是简单的合作,流于形式。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所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就是测量所给定圆的直径和周长,然后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的概念。如果在活动中教师告诉学生先干什么(测量周长与直径),再干什么(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比值),最后干什么(观察这个比值,告诉学生这就是圆周率),这样的探究性活动就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活动,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三、在应用中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有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在给定的数学信息中,就要让学生去观察、去思索,然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教师的包办代替。设计练习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通过思索、思考,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搞题海战术,不机械训练,不重复练习。例如,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测量学校操场跑道周长及面积的活动方案,再根据方案进行实地测量计算,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做好引导,不能直接给予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思索,找出最佳方法。因此,在设计应用练习时,教师就要充分的考虑,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高中教材《思想政治》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每单元结尾部分都安排一节综合探究课,其目的是使《思想政治》这门课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材在通过单元理论学习之后,为学生能力提高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也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很好的方式。综合探究课作为单元的总结和延伸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探究中生成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综合探究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中,每一单元最后加入 “综合探究”模块成了政治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综合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历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综合探究课教学中要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综合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上两点正是新课标要实现目标。然而,综合探究课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研究综合探究,带领学生搞活动实属浪费时间;还有教师认为,搞综合探究会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综合探究没有深入了解,不知该怎样做,不理解综合探究课的真正内涵。如何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准确处理政治教材中的“综合探究”课,是摆在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深人探讨如何上好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使教师对“综合探究”课有更深刻的理解,重视“综合探究课”,教学中历练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并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使新课程课堂充满“探究”“活动”的气息。
所谓“探究”,从字面上看,是通过仔细的观察来了解某一事物。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给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探究是一个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和其它信息资源,需要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对所做解释加以检验,需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传达给别人。
“综合探究”:则是指各种动脑或动手的知识和能力的有机整合探究。综合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课”是把综合探究引入高中政治课,努力探索“综合探究学习活动”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利用高中政治教材提供的诸多适合开展“综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素材和内容,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依照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规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开放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课程。是历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合探究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运用资料,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尝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综合探究思维程序和常见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它们去理解政治知识,体验政治探究的过程,进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探究”课是历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课前准备历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1.历练学生的规划能力
在综合探究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活动方案或计划。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设计方案是每一次综合探究课前必须要做的,我们可以在教材提供的“综合探究”指导下,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灵活地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教师向学生交代活动名称、目的,发动学生全员参与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再收集各项设计方案,综合、筛选,发动学生讨论,确定最佳方案;根据活动方案、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担任的活动任务,这一过程是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的准备阶段,在活动之前设计好整体方案,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历练学生的规划能力。
2.历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收集第一手资料的能力;整理和利用各种信息或资料的能力;呈现、表达各种信息的能力等方面。
在综合探究课教学实践中,收集资料是一项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首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其次提出要求,给学生科学性的建议。先带着学生把教材相关的要求深刻认识和领会,比如要干什么、怎么干,同学之间协作、探讨,师生互议共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再次,学生根据探究主题,借助网络,从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中收集有用的材料。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学生手头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所有的都能用的上,而且资料的掌握比较复杂,如何进行加工整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提取有效信息,做好材料的筛选和整理为主题探究活动提取素材,这一过程恰是历练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中国的和平发展”时,以“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为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资料。然后,分工整理并归纳有关问题,并写成发言稿。讨论的内容包括: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时代背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及其实现的条件;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应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好准备。最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对发言内容加以点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去探索和思考、去辨别和选择、去整合和建构、去实践和解决,让思想政治课能够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所获,受益终生。
3.历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提炼观点,形成见解的能力;整合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区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的能力;运用概念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等方面。
综合探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统一的过程。综合探究课设置在每一单元的最后,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元知识的基础上的概括、和延伸,每单元的课与综合探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理论课为综合探究提供理论基础。综合探究是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行为引导。如:《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走进哲学问辩人生”,它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导、百舸争流的思想、时代精神的精华三课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上述理论的能力提升。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们对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使思想政治课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更为密切即贴近生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并且通过综合探究,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自主获取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都得到历练,同时学生也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目标具体包括: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归纳能力与演绎能力、系统化与综合化能力等;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合理地表述问题与分解问题的能力,如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分解问题的基本要素的能力、建立问题的分析框架的能力、将问题表述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的能力等。
综合探究课是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基础上的主动探究,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只有保证学生探究的主体性地位,才能使他们的能力、觉悟得到提高。为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相信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师生平等的探究氛围,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探究。其次在布置任务时,要给学生以信心,在成绩评定时,重视过程性和参与性,并把它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在开展《文化生活》第三单元“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综合实践活动时,我设计才艺大展示活动,让学生分别准备演讲稿、书法展示、乐器演奏、诗歌朗诵、小品表演……做到每位学生都动手、有成果,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奥尼舒克指出:“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获取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通过学生的实际探究,使他们走出课堂,亲自去搜集材料、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展示成果等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历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综合探究成为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课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二)通过课堂活动历练学生的解决问题实践操作能力
1.协调能力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处理好同学之间、活动场景中不同部门的人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解冲突能力。根据综合探究活动方案、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及各人所担任的角色做到各负其责,从资料收集整理、探究活动的组织、任务的分配、活动布置场地以及活动中出现的临时性事情等,尽可能要求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这样,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就成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增进友谊、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阶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共享。使学生不仅提高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团体智慧、合作学习的快乐,进而历练了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
2.交往能力
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即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综合探究课的重要目标。综合探究活动的实施要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能力,认知自我以及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等。
由于高中生所具备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位学生都能取得很大的探究成果,注重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在进行探究引导时,更应关注的是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从小组的划分,到组员的分工合作,以及探究途径的指导,探究方法的应用等,教师应始终把注意力放在探究的过程上。例如,在进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时,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查阅历史上富含哲理的寓言故事,思考其中的哲学智慧。收集科学发明的事例,思考世界观在其发明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收集整理蕴涵哲理的典故、名言。每一组同学分工明确,发挥自身的优势,然后共同讨论所收集的信息,博采众长,最后按小组进行全班交流。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民主意识及科学意识。教师不能只等待学生的探究结果,而应主动参与整个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这也正是新课程目标所提出的“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的能力要求。
3.管理能力
在实践活动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管理与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
综合探究活动课重在活动过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管理与自我管理,从方案的设计、小组划分、资料收集整理到活动的安排组织,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感受直接经验,获取即时信息。一次次活动的完成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培养。
实践出真知。从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探究始于社会实践又回到社会实践,探究性学习不是局限于狭义的课堂,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课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确立相关的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分析最后形成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参与社会实践等。
三、综合探究课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综合探究应该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变成少数尖子生的活动,教师在划分探究小组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好、中、差搭配,并且明确每位学生的具体分工,注意了解每位学生探究的进度,在成果展示时,注意给每位学生机会,每学期尽量保证给每位学生上讲台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这也是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二是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综合探究教学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应是:提出综合探究内容的倡导者;学生确定和讨论探究形式的参谋者;学生探究活动出现问题时的帮助者;学习活动后的参评者。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活动;对策;思维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其文本内容的编排上按照新课标要求,把各章节内容与一个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迎合学生的学识层次。如此编排与设计,旨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数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探索、理解与运用数学知识的意义,从而提升其数学的学习自信心、解题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然而,当前的“数学活动”其发展与实践皆处于“填鸭式、灌输式、满堂灌”等制式化的教学形式,大大减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以及探究学习的过程调控,违背了《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数学活动”的指导与标准。综上所述,笔者便结合亲身实践与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开展“数学活动”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重视文本教学,精心活动设计
苏科版初中数学的教学基础,离不开其教材文本以及活动方案设计,两者相互并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职能,正确地认识与执行“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自我统筹规划,再构建标准化的评价方式,从而提升“数学活动”的效率。
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教学为例,确定“数学活动”课题教学之后,应当设计如下的活动方案:第一步:根据学生的学情、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层A、B、C三层,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科学化小组分配,一般4~6人为宜,让一名优生担任组长。第二步:“疑”的设计,即提问一个探究性问题:(1)你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2)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它的值为0吗?如果不是分式,为什么不是?第三步:实际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情趣,用卡片组成一个分式方程,并求出它的解。第四步:扩展练习、交流与评价,教师任选生活背景设计分式方程,让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举例与想象,促进其小组合作交流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并相互展示其成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简略地描述性评价,从而深化其教学内容以及数学知识。
如此设计,保证了“数学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最终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二、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习情趣
初中学生,其年龄普遍处于13~15岁的青少年叛逆期,从兴趣方面而言,娱乐大于学习的诱惑。因此,教师应当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寓教于乐,进而满足学生的喜好,促进其学习情趣,增强其动手动脑以及理性思维的创新力。
以七年级上册“算‘24’”为例,其中规定26张黑色牌为正数,26张红色牌为负数,J=11,Q=12,K=13,大小JOKER=0。同样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科学小组分配,以2人为一组进行24的计算。其计算方式包括: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平方运算。两两一组进行比赛,每组依次抽取四张牌,如若计算结果为24,则重新选取随即4张牌,如若不能计算,则随即换取一张牌,直至结果为24。(注明:计算结果为24加2分,换取一张随即牌则倒扣1分)如此,两两进行PK,直至无牌可算,积分多者则为优胜组。
笔者认为,通过此类“数学活动”,其教学核心是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快乐、交流情感、激发思维,懂得加减乘除、平方等公式的交错运算。不仅仅让学生能够参与算“24”的游戏之中,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以及思维能力。除此,其设计算“24”的规则又经过重新改编,强化学生对于新事物、新规则以及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全面性地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提升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注重实践操作,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下的《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在进行一些“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丰富的课前功课,把握“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审视班级内的学生学情,为“数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提供辅助与为学生学习服务,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以八年级下册“测量物体的高度”为例,在“数学活动”开课几天前,教师应当组织学生从家中准备一些小型的测量工具,同时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以及扩展课堂范围,教师应当事先结合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取一片有利于“数学活动”开展的校外区域。
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大纲、教学秩序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从已知高度的测量,如,人、坐椅以及栏杆等物体的高度,亲身实践与指导,倡导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模式。除此,为了深入教学以及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可选取一些未知高度的物体进行测量,如,路灯、商品房等物体的高度,在测量的方式上,不强调具体的测量工具与方式,利用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模式的开展,让小组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过程交流,教师则一旁提问以及解释,既让学生在自述中找寻自身的错误操作,又能给予学生新思考、新认识以及新问题。
此外,笔者认为,无论学生的“数学活动”的结果正确是否,在最后的教学指导与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数学的严谨性、科学性以及求实性,给予学生最终的正确测量高度。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苏科版初中数学,伴随着新课标的贯彻与落实的进程,其教材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得以革新与优化,通过“数学活动”的实践开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地参与学习以及实践操作,不仅仅提升了其数学综合知识素质,更是增强了苏科版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竞争力,为其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优势,从而实现数学素质化教育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永定.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思考与编写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10).
[2]徐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色与品牌[J].新课程学习:下,2013(03).
[3]谢华勤.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课题学习”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时代,2013(08).
[关键词]:生物学、学习、探究活动
1、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学探究活动现状
今年来生物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言,长期的生物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播,轻视能力的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或忽略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人教版的《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在探究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化课本内容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正以令世人瞩目的态势在全国推进。生物新课程,更激起我的心意荡漾。因为生物的内容不管是你置身于空中,还是奔跑于地面,还是潜游于水底......生物的踪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是这样取材极为方便的课程,要上好探究课,还是广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实践与体会探讨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学探究活动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2.1要将自发活动变为有组织的行为
“生物学习就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生物编织生活,生活孕育生物。课堂上,生动而有趣的生物趣事,弥漫着生活的芳香,课堂外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生物探究虽然强调自愿参与,但总要依赖于一定的组织形式,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活动内容的完整性。目前《标准》上的探究活动多数属于要求学生自发活动,无牵头的组织者、无组织发展的有关程序,无严格的组织纪律、无检查评估的标准。这样的自发探究是不稳定、不长久的。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探究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探究操作程序。在探究实验中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程序控制,还应该依据教材中实验的目标要求层次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单位时间内的接受能力,适当控制信息量。一是要注意分散操作难度;二是要防止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密度过大,使学生难以消化吸收。例如,有学生特别爱蚂蚁,他在盆景中,墙角边,砖头缝......放置各种食物,结果实验得不出明显的结论。我了解了以后,把他个人的想法作为全班一个共同探讨的问题提出来,并且分组进行实验,分为土壤组、水份组、光线组、食物干粮组、食物肉类组分组实验。探究开始了,我们讨论方案,大胆探讨,个组织间交流看法,有时问题不肯定,就自选课题,拿到课堂上来一起讨论,这时课堂也就变成了学生自主的了。有时也能进行实地实践让他们独立动手,利用生活常识了解生物,利用生物关心生活,关爱生命,他们往往感慨无限。在探究中体验失败,在失败后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2.2要遵循渐进将假设性内容变为实践性目标
探究式教学的总体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首先,在具体活动的安排上,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例,探究活动可以考虑如下的安排:在刚学习生物时,主要安排一些观察、制作,通过报刊、网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以及生物史上的探究范例,以训练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并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在有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后,可以安排一些局部探究和指导性探究,甚至包含多要素的探究,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的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可以安排有关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活动的数量也应考虑到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切忌搞“一刀切”。学生适应到一定程度,可以选拔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活动集体,制定明确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参加人数、活动形式等,活动分工方式,多到有的放矢。探究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技能活动,优秀的活动方案的设计,倡导参与意识,把握好学生参与的契机;体现自主性和主导性原则。写体会,教师作总结。勇于探究,组织调查,动手操作。在以探究鼠妇对光的影响时,同学们都设计出了自己的探究方案,有的还提出了除了光,水分、空气、土壤、其他生物是否对鼠妇有影响等一些其他的探究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设计每一个活动方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技能。
2.3要将间断性研究变为长期性学习
由于活动经费、活动场地设施、活动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生物探究开展得不够正常。前后脱节,缺乏连续性、递进性。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感性经验时,讲述法可能会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探究式教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所有的内容都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时间不允许,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经济性原则。通过实践尝试,从生活中学生物,用生物改造生活。走出校园,调查探访;发现问题,探得秘方。奇妙的生物让生活缤纷多彩,多彩的生活使生物更加奇妙。偶遇挫折,教师鼓励,热情来帮。课题需要,时空延长。生物不仅是学校中的课题,而且也是生活中的课程。
2.4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安德森在他主编的《教学和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探究教学的几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概括: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指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究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探究活动的评价标准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所以一定要打破寻找“唯一的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和框框,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和实践,从而有利于课程目标达成,有利于调动师生参与、有利于课程管理等角度出发去综合应用各种评价手段。
2.4.1评价应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老师旁边指点为辅。新教材的探究实验中往往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让他们充分表达与交流这给不同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广阔天地,而不同的探究,又能使他们得到各自所需的体验。表达与交流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探究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说出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全班资源共享,把不同探究的结果整合,从而获得完整的探究结论,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因而要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探究活动在班中宣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生物探究活动就发现的问题开展讨论,如蝶与蛾的区别,对农作物的利与弊。也可就某些实际生活展开讨论。讨论中,壮族仪营造自由商讨的气氛,使学生敢于大胆表述,注重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加强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也渗透了环境教育。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也是生活活动可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可以布置一些课题或让学生自己选题,进行论文的撰写,以提高写作能力。题材可源于学习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为什么有的扁朴吃起来很苦”、“蚊、蝇的繁殖能力到底有多大”;也可源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的总结体会,如“金鱼的人工饲养”、“药用植物的调查”、“花香的秘密”等,然后,由师生共同组成的评审团组从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对论文进行评审,给优秀者以奖励。
由于对探究能力的评价强调的也是发展与引发学生的反思,所以,学生个体应该是评价的中心对象,是主要的评价者。而集体评价、教师、家长、社会等其他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评价“自我评价”正确与否。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通过经常性自评,就能不断的校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学生自评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另外学生接受各方面的评价,特别是更容易接受同学或协作者的评价,引起其反思,起到促进作用,起到学生能够更公正的看待自己的作用。
2.4.2评价应关注探究过程为主,以探究结果为辅。当然,对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有其一定的原则,就是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的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其中最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一一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既然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应关注学生探究的全过程,那么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的6个环节都应是评价的方面。
3、新课程标准下生物学探究活动的展望
从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会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全方位的推进,才能奏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坚持教改方向,努力学习和研究探究性学习。在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的前提下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必能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峰。
关键词:化学实验;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54-02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所谓主题探究,即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
一、主题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看,主题探究环节的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探究式学习其实是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在教师的适当引领之下,学生自主地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地去探究新知。在上述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探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
在探究式学习中,合作学习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主题探究都是在学生合作中完成的。在适当的探究主题之下,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技能是有限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探究新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伙伴与之合作。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也常常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的。“合作”是完成“探究”的常用形式,探究过程是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从教学过程中看,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化学特色鲜明的主题探究能更好地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主题探究,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亲历发现的赛程,掌握一些获得新知的方法。主题探究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能力。可以说,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中能全面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访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新课标中把科学探究列为五个一级主题之一,贯穿于其他主题之中,并从“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实验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主题探究能使学生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或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主题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验或收集证据,在操作、观察、阅读、调查、比较、归纳、分类等过程中,能认识到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查阅相关资料,又需要推理和判断,才能获得新知。
二、“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中的一个基础实验,其中包含了酸和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本节课为学生实验课,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等理论知识之后进行的综合实验,不仅是对第七章所学知识的复习,更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本节实验课是想让学生在熟练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酸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增强学生实验观察、交流讨论、表达的能力,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践、善于发现问题、严谨求实、善于合作等科学品质。下面是“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片断:
问题导入:某研究性小组发现某工厂正排放含氢氧化钠的废水,觉得会污染水质,于是取来样品20ml进行研究,欲将其调至中性再排放,现在你的实验桌上有一瓶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含稀盐酸的废液,请大家帮助他们想想办法?
探究主题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思考:实验(3)中反滴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
探究主题二:探讨废液中酸和碱的用途
思考1:用稀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否能将铁制品长期浸泡在酸溶液中?为什么? 。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思考2: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气体,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不用碳酸钠的原因是 。
思考3:结合第二组实验我们发现影响酸与金属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等。
课后反思:这堂课通过探究如何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溶液,将酸的通性及碱的通性巧妙地融入其中,本堂课呈现了两个探究点:一是如何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二是如何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所选氢氧化钠溶液要控制浓度尽可能不使酚酞褪色,但过稀的话溶液温度变化又不明显了。如果考虑到实验效果稀盐酸相对要浓一些,这样中和后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就很可能不变红。所以实验中盐酸的浓度较大,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相对比较适合。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主题探究的思考
1.不能“探”而不“究”。一部分初中学生在进行主题探究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表象,不去认真思考、分析。教师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首先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对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一切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思考、讨论,使主题探究进行得有声有色,既“探”又“究”。
2.不能“泛化”与“神化”主题探究的教学功能。所谓不能“泛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顺从与迁就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做好教学的向导。当学生们提出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或短时间内难以解释清楚的疑问时,教师要果断而又有“策略”地主导教学的方向。毕竟学生的想法千差万别,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尽管学生们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也一定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探究的主题上面来。所谓“神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唯探究论”,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非探究不可。尽管“主题探究”好处很多,但对于一些学生一读就懂就会的内容,就不用再去赶这个“时髦”了。
参考文献:
[1]陈心忠.主题探究实验的实践与研究[J].化学教学,2006,(4):22-24.
【关键词】语文 活动课 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73-02
由于语文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些差距,缺乏现代生活因素,因而学生缺乏积极性,导致语文课堂气氛不浓,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和语文能力低下。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
当前语文课本的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和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其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突出学习过程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每年的教学计划中都特别建立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预备了每个单元开设两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一 初中语文活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传统的必读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语文活动课强调语文在社会上的实用性,基本覆盖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现实生活相关联,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语文活动课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但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能够带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感受,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漫游语文世界”、“这就是我”、“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等专题活动,不但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形,还能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会让学生学得兴趣高昂,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很多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后,自己才感到学习语文原来是这样有趣、这样有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学生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而语文活动课却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经常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自我活动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与生活体验,侧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了解、感受和体会。这样,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与提高。如“感受自然”、“追寻人类起源”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均有所提高。不少学生反映,语文活动课带给他们不少锻炼的机会,增加了其学好语文的信心。
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等各种感性活动。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不能简单抽象地传授有关知识、法规、原则,还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体会和发现。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能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学生通过参与语文活动,会得到感性认识,再经过思考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还是比较全面深刻的,并且是切实有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获取知识向培养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的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去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将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活动课
1.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见机行事,灵活应变。
2.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就是要促使每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因此必须确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绝不能只有一些学生参与活动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所以,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必须注意让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且能够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让各类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又能促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 从《数学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阶段的目标阐述上,可以看出这种整体性体现:在学习空间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多学科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课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是一个开放的实践过程,更是一个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其开放性源于内容是“活动”的,活动的评价也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主要是指学生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新的认识不断生成。学生在活动中,有许多的问题要去解决,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同学合作,寻求老师的帮助,就会不断地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课的课型
数学史话课 教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故事,如:数的起源、古今中外的计数法、有名的数学题等,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趣味数学课 设计一些数学幽默趣题、图形或与教学相关的“自由问题”,如玩火柴棒、数学绕口令、数学谜语、数学手抄报等,这些内容有思考性,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自己收集数学信息,动手制作数学玩具。
实践应用课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例如: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在班级里开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自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自带物品,标上价格,每人既当售货员又当采购员。在模拟购物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因此,教师要力求使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实际化。
综合实践课的课型及案例不可能穷尽一切教学,但课型及案例所凸现的学生主体参与性是新课程教学的方向。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有了学生的精彩活动,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彰显出活力来。
数学综合实践课实施策略
一是实践课让学生在发现比较中探究。教师设计和组织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让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成为自我表现的方式。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内谈见闻、做小老师、作汇报,提倡“童言无忌”,让学生畅想畅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这些数学思想在学生脑海中成型,逐步开阔学生思路,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二是实践课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内化。活动学习不只个体学习,更多的是群体互动合作学习,因此,学习可以是独立完成的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扩展到课外、校外;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表演、课外调查等。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在一定的活动中,使学生动起来,通过说、看、做、比、演等来提高学习参与性。
小学数学实践课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 农村初中 科学课外活动 实施策略
一、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应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根据课标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初中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活动,而部分活动特别在农村学校受到条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完成的。让活动向课外延伸,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参与活动探究。通过课外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挖掘和发挥课外活动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科学课外活动能体现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外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并会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无形中发展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会凭空就能产生的,而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激发。好动和好奇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外活动的探究性、操作性、趣味性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课外活动的很多材料来自生活,学生在寻找和利用材料的过程中锻炼了动脑与动手的能力,促使他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解决科学的实际问题中提高了能力。
4.课外活动能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发展
课外活动中同学之间不分成绩的好坏和性别差异,他们之间互动互助、合作交流,这都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课外活动把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互相融洽并进一步升华。
二、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科学活动大部分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综观当前科学课外活动现状,形势不容乐观,很少有教师去布置,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有:⑴客观条件限制了课外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活动材料准备难度大,学生往往由于找不到材料而无法进行活动;⑵各科课外作业特别多,学生忙于完成繁重的作业;⑶学生不善于主动创造活动条件,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依赖于现成的知识和教师的灌输;⑷教师对课外活动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指导、评价及反馈;⑸家长急功近利,不重视活动,只关心子女的书面作业与考试成绩,不配合子女对活动材料的准备;⑹现行的考评机制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新课程理念,对科学课外活动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许多教师没有有效的实施策略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三、农村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的一般类型及实施策略
将初中科学课外活动进行分类整合,其一般类型有:探究性活动、制作性活动、家庭趣味性活动。
1.探究性活动
探究性活动是以具体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为了保证探究性课外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有计划地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实验技能,合理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探究性课外活动的内容。一般来说,探究性实验可以围绕这样六个环节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和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和评价。
(2)辩证地处理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摆脱教师的指导。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探究性学习不可能得到完善和提升,但教师切不可代替包办。以“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为例,此课外活动不适合在家做,需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给学生提供干燥的种子及可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物品,提示学生做出假设:种子中可能含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设计实验方案:①水分的检测。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只有合理即可。②无机盐的检测。提示学生无机物和有机物区分的原理: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把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最后烧不尽的灰即为无机物。③淀粉的检测。对有困难的学生做适当的提示:淀粉的检测用什么方法?如何处理?④脂肪的检测。把种子烘烤后放在纸上挤压,观察现象。以上检测的方法教师只能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提示,切不可步步告之。最后要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各自的不同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结并写实验结论。
2.制作性活动
制作性活动是科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综合利用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其动手制作能力。学生在制作活动过程中是不断动脑筋、查资料、定方案的过程,也是运用木工、电工以及机械加工等基本技能的过程,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非智力因素。
(1)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要让学生把完成制作活动形成为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教师要激励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完成制作活动的愿望与兴趣,制作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在八下册学了《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后,笔者要学生人人做一个指南针,到野外用来辨别方向。学生的制作热情一下高涨起来。笔者发现,无论哪种科学活动,只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就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2)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每一次制作活动教学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准备材料的时间比制作还要多。学生制作过程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所用的材料。如何提供丰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课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好带材料的任务,告诉学生与制作活动有关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以及寻得材料的场所和途径;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尽力准备齐全,以防学生没有准备材料而在制作活动课上空闲起来。因此,学生用心收集材料,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是开展好科学制作活动的关键。
(3)组织好展示、评价活动。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展示的形式有:①在课堂上展示;②在实验角展示;③在仪器保管室展示;④在各级教学用具及科技小作品评选中展示。不同的制作者展示出各自的成功作品,贡献出自己的成功做法;在交流评价中学生学会涉取、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成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作品。
(4)让制作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足的时间是保证学生有效制作的前提。一是学校实验室课外要坚持开放,让制作兴趣浓厚的学生有制作场所,能够得到教师的更多指导;二是教师可将一些制作活动布置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制作,这样能得到更为合适的材料。
3.家庭趣味性活动
趣味性可以说是学生进行活动的一种原动力。家庭趣味性活动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活动器材具有家庭化的特点。可收集生活中的化学药品,如食盐、食醋、鸡蛋壳、铁钉、铅笔芯等。同时,可以用生活用品替代实验仪器,如:用水杯代替烧杯、塑料饮料瓶作为反应容器、家用塑料小勺代替药匙等等。
(1)要让家长认识到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家庭小实验也是学习内容,它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巩固。尽可能让家长配合学生准备器材和药品,使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实验。这样,氛围轻松,让学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
(2)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为了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实验成功率,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要详细地审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对于学生难以预想的影响实验效果的一些因素要提前向学生说明。此外,教师还应对家庭小实验进行安全指导,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提前预测,提醒学生注意,并向学生介绍有关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
(3)对实验结果进行验收评价。家庭小实验是学生在家完成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结果需要得到教师的验收和评价。根据家庭小实验的不同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验收方式。对于有实物样品的实验可展示样品,师生共同参观验收;对于注重实验过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手机录像带到学校展示。学生在参观、比较、评价别人“实验成果”的同时会主动对照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教师在对实验结果验收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于实验的成功之处要充分肯定,对于不妥的地方要提出指导意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实、严谨的学习品质。
总之,科学课外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创新精神、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科学课外活动的几点建议
1.动课之前明确活动的内容、目标要求,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但不能要求过死,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才能和个性。
2.课外活动应是课堂渗透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合理应用。
3.设计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科学目标,活动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所期望的目标。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其活动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认识的升华,从而实现活动的真正价值。
4.课外活动的评价不要只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的评价,旨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积累科学活动的经验。
5.课外活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在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把握好“度”,同时要长计划短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应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曾 刚 阳文凰 周筱芳《初中理化生实验大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
2.续佩君译《国外中学实验•物理》[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
3.韩小令《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尝试》(《贵州教育》2008.21)
2014年,北京景山学校北校区参与了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组织的“十二五”规划课题――优质资源班班通项目,我们参与的板块主要是从平板电脑互动式课堂教学应用系统的研究这个维度,来探索在互联网、每位学生都拥有移动终端设备(平板电脑)这样的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方向。
当前基于平板电脑的互动教学系统已经有很多了,特别是基于苹果iPad的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形成了体系。
教师基于备授课平台的互动教学系统,利用传统多媒体课堂中的各种授课资源,根据互动课堂移动性、学生自主性的特征重新组织资源,建立各种结合互联网、校园网的线上以及线下教学活动,支持在教师引导下的各种学生主动的基于资源的学习,这中间的资源主要包含文本、图片、录音微课等音视频素材的初级资源,以及教师预先准备的导学案(可以包含文字、图片、音视频以及互动反馈答卷等)、互动试题、电子作业(包含各种客观、主观问答形式)等结构化资源。
互动反馈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作业电子化,及时得到互动反馈结果,还可以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情,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学定教。
利用苹果系统中免费的iBookauthor制作的iBooks电子书,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制作包含各种多媒体资源以及支持学生互动自测的交互式资源的富媒体电子书学习学件,再结合苹果App Store中提供的各种学科教学App,组成一种支持学习者个人的人机互动的学习资源系统(如图1)。
经过课堂实验,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体系虽然已经能够支持传统教学的日常应用,但还是有较大局限性,因为当前流行的教学系统大部分还是传统教学思维下的产物,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环节设计、资源推送、互动反馈等方面,而对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尤其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支持还是不够的。
通过对苹果App Store中教育以及相关App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应用是在这方面对于教学应用系统的一种补充。比如,在协作学习工具上,我们没有在教育App中找到合适的软件,于是就有意识地寻找能够支持企业协作办公的软件,看能否替代,于是找到了Quip。
Quip是一款移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文档分享+多人在线文本编辑器+即时通讯工具”的软件,能够轻松实现在iOS、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板和桌上电脑等任何设备上创建文字文档的任务。
思考与设计
首先,总体思路上,我们还是紧紧抓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以后的重构课堂与学习这个核心。因此在课题人员组成上,我们依然采取“学科教师+信息教师”共同组成学科信息化探究小组的方式。
信息技术教师既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者,又是学科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者和信息化环境的使用者,同时能够理解学生以及其他学科教师的需求,因此能够更好地把握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013年9月,景山北校区配备了一个教室的iPad,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在实践中思考,平台如何搭建?教师如何使用?是简单的常规课堂搬家,还是着眼于未来移动学习模式的创新应用?同时积极探索,寻找可以支持移动端在线交互,使用简单的交互平台,发挥iPad的长处,寻找它的不可替代性和创新应用。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Quip是一款支持企业组建为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具备新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型组织的软件,这正和我们要为学生们建立学习与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契合。因此,我们选择了利用Quip开展实验班级的探究学习活动。
实践纪实
我们将Quip作为景山北校区特色的互联课堂交流平台来使用,参与的学科包括语文、历史、信息技术,以及特色主题班会等活动,基本进入常态化。
而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Quip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随时随地的课堂,教师的教学设计并不是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打造了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没有边界的学习环境。
首先,Quip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教师和学生同时可以在PC、平板、手机终端使用它。
其次,Quip是一个很轻的应用,班级教师建立一个文档夹,就等于在Quip中建立自己的班级组织,再通过邮件的形式把任课教师以及学生邀请进来,学科教师在这个班级组织中建立自己的学科活动文档夹,这样就建成了一个班级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小平台。
我们利用这个小平台,有效地将学生、教师的各类终端(PC、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校园网络(有线接入、WiFi无线接入、专用学习微环境等),3G接入与互联网络等硬件有机地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空间,让教师很方便地把自己研发的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方案分发给学生,学生在这类学习活动方案的支持导引下,有效运用各类学习资源来支持主动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下来,为教师和学生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反思的资源(如图2)。
我们以一堂《记承天寺夜游》的语文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处理教材的内容、词句、知识点等,而是通过为几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设计的不同任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及通过网络的扩展阅读,并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总结提炼出每个小组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优秀散文的精妙之处认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古文素养(如图3)。
我们再以历史教师的一个教学课程为例,教师在平台上了关于文艺复兴的一个学习基础资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简介,作为导入,同时了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基础资料的引导下,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关于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资料,要求对查阅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并要求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详细地介绍,要求介绍的内容包括人物、国籍、称谓、名人名言、代表作品或杰出成就、对他的评价等,并把信息成果做成图文并茂的文档,保存于专题文件夹的文档中。后续还了学生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电子小报。
学生在接受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在交流栏中进行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外,几个同学一边进行协作学习,一边在信息栏中不断沟通。通过课堂中的讨论后,每个小组确定了自己的选题任务,并且进行了分工,每个人搜索组织相关资料,将资料整理后添加到协作文档中,然后由负责制作的同学制作好电子小报到共享文档中,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讨论确定最终的版本。
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研究性学习结合学科教学的设计。首先,教师并不是直接将知识进行讲解灌输,而是将问题提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讨论将教师的问题转换成自己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协作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基础信息的加工整理,协作探究,学生们逐渐地完成了知识的建构与内化,最终用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方式,对内化的认知进行表征(如图4)。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协作探究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如何对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学习到了如何进行表达,以及如何制订计划通过小组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2014年底,交互平台Quip在景山学校iPad的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应用,iPad的拍照摄像功能被用于记录学生科学探究课的实践活动,定格学生的探索与操作活动,并对活动进行分析与交流,使得我们的iPad课堂充满兴趣、新奇与创造。
思考与展望
经过运用与反思,我们总结出,Quip这一类基于协作的文档处理软件,是支持学生探究学习很好的工具,它不仅可以作为文字处理工具、信息搜集整理工具,还可以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工具、信息加工的工具,学生利用其具有的搜索技术、社交网络、位置学习、手持记录、内容测绘等功能完全可以进行基于互联网资源、基于位置信息、基于社交协作的深度探究性学习。
当前此类软件基本都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合作性:集文档、短信于单一的聊天界面,师生能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聊天,提高了沟通效率并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还能通过邮件手动/自动传递任务和状态信息,更加保证了协作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移动性:支持离线状态工作和联网后的自动同步更新,学习探究的过程不会因为没有网络而中断,真正做到随时随地。
互动性:共享文档建立后可由多个用户在不同设备上同时编辑,并在不同文档间建立联系。
聚合性:Quip现在允许用户从Dropbox、Evernote、Google Drive甚至微软Word导入文档,文档中的互联网链接也可以直接访问,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聚合工具,很适合学生协作探究过程中作为信息搜集整理的工具。
简洁性: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移动互联产品,功能简单实用,很容易上手,对于新手,包括年纪较大的教师,也没有技术壁垒,在这一点上,恰恰是我们许多学习支持系统的弱点,也是非常值得中国软件商借鉴的。
当然,Quip毕竟不是为了教育设计的,因此必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用户系统的建立和用户信息的导入复杂,文档增加共享人只能手动添加,这在大规模应用时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学生学习成果等资源只能导出成几种格式的文档,不能和数字化校园系统直接对接,不利于数字化校园资源库的建设。
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行为等的记录,只能以文档的方式存储,非常不利于信息的搜集、统计以及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