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

第1篇: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作为一所军队医院,我院于2001年建立了计量三级站,目前对血压计、B型超声诊断仪、浮标式氧气吸入器、除颤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心/脑电图机、天平开展了计量检定。近年来,我院计量工作成效显著,少数存在故障的新购医学装备被禁止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在用计量医学装备性能完好,安全可靠。对维修后医学装备进行计量性能评价,确保医学装备功能状态正常稳定。

1.2质量检测

为扩大高风险医学装备质量控制范围,我院购进专用检测仪器,开展呼吸机/麻醉机、多参数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高频电刀、血液透析机、通用电气安全等项目质量检测。通过质量检测能及时发现高风险医学装备潜在使用风险并通过技术保障手段防控风险;了解不同品牌、档次间医学装备性能差异,为采购环节做出技术指导;保障高风险医学装备安全使用,为医院发展规避医疗风险。今后我们力争将更多高风险医学装备(如婴儿培养箱、DR等)纳入我院质量检测目录。

1.3做好医学装备计量检定与质量检测的建议

医疗机构责任人应高度重视医学装备计量检定与质量检测,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医学装备计量检定与质量检测的认识,严密组织、统筹安排[3]。未开展计量检定的医疗机构应积极联系地方计量院或其他具备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医疗机构应加大高风险医学装备质量检测专业仪器的投入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高风险医学装备质量检测体系。

2建立覆盖全院在用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模式

2.1定期进行医学装备普查,明确账目,完善医学装备档案

现代化综合医院医学装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小到百元左右的血压计,大到上千万元的大型高精密设备,总数可达上千台件。做好医学装备账目统计是进行质量控制、降低使用风险的基础。每年对医学装备进行普查,可确保账物相符并督促临床做好本科室医学装备管理。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信息要素(如名称、规格型号、启用日期、供应商等)进行记录,且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新采购的医学装备、报废的旧医学装备或维修后的医学装备要素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同一种医学装备不同厂商使用的名称可能不同,但确保名称的唯一性至关重要。如病人监护仪、床旁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均指同一类设备,若未对名称进行规范统一,系统中将存在多个名字,工作开展会事倍功半。应及时保存医学装备采购环节形成的文件资料;应做好使用、技术保障环节的痕迹化管理,即对维修、维护保养、升级改造、计量与质量检测等工作做好记录,形成履历、完善档案、妥善保存,这是做好医学装备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

2.2在用医学装备风险评估

医学装备风险相关因素包括故障发生率和危害后果。若某医学装备故障率高且危害大,则其属于高风险医学装备,反之属于低风险范畴。根据不同设备属性对其进行综合风险评估,量化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处于不同风险级别的医学装备区别管理,这是做好医学装备质量控制的保证。实际应用中我们参照MikeCapuane提出的医疗设备风险分析与评估六维度模型设计了《医学装备验收交付环节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评估表》,从设备属性、物理风险、设备特性、安全性能、致死状态和使用频度6个方面对医学装备使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在医学装备验收环节即做出高、中、低风险级别判断[5]。

2.3不同风险级别医学装备三级安全管理

(1)临床工程师、医学工程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共同对高、中、低风险医学装备进行三级安全管理。针对高风险医学装备,临床工程师每3个月进行一次安全巡检,中风险医学装备每6个月进行一次安全巡检,低风险医学装备每12个月进行一次安全巡检。按照计量与质控、电气安全、机房环境、使用年限频度、装备特性、安全警报、操作规范、预防性维修8个方面对医学装备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得出量化分值。

(2)医学工程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对高、中、低风险医学装备分别每6、12、18个月进行一次抽检。考核并检查临床工程师工作成效并督促其做好高、中、低风险医学装备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监测工作。

(3)医学工程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针对检查情况拟定相应风险级别检查报告,并上报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对检查报告进行审核分析、评价相应风险级别医学装备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判别该种医学装备能否继续应用于临床诊疗工作中。

3切实做好在用医学装备的预防性维修

(1)硬件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软件功能与稳定性日益完善,系统智能化设计不断优化是未来医学装备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厂家技术垄断、专业资料不开放,给医院维修工作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而故障后维修作为一种被动处置方法,维修难度与资金、人力投入往往较大,且设备故障会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一些重要设备突发故障会给医院医疗工作带来严重阻碍。所以,运用技术手段对医学装备进行预防性维修,对其自身运行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及时发现小的故障隐患并排除,可降低偶然故障发生率,延缓必然故障发生时间,降低维修成本,这是今后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重点[6]。

(2)运用PDCA循环原理进行预防性维修流程设计。临床工程师应在深入了解医学装备工作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操作方法、常见故障表现与解决方法的基础上,以戴明环PDCA即:计划(plan)—实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为原则,以最小资源投入换取最大限度医学装备安全有效保障为目标,按照不同医学装备属性科学、合理进行预防性维修内容与时间间隔设计。可将属性、维护保养方法相近的医学装备归类管理并严格按照设定的预防性维修内容与时间间隔开展工作[7]。工作结束后,认真进行梳理总结,细致查找出预先设计不合理之处并依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改进,优化预防性维修流程。医学工程科应合理配置人员,将个人专业能力与技术保障重点发展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预防性维修的作用。

(3)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临床工程师应不断学习,持续关注医学工程领域前沿科技成果及医学装备发展动向;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应从设备原理着手,在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医学工程科应尽可能多的为临床工程师创造学习条件,定期组织临床工程师集体学习,在全科形成浓厚学习氛围[8]。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派遣人员到医学装备管理及技术保障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交流与培训;积极鼓励临床工程师参加各类相关专业资格证考评;定期邀请外院及本院专家、厂家工程师对临床工程师进行培训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才能满足医学工程学科及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求。

4做好对临床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

加强使用培训,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医学装备操作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置流程,对最大限度发挥医学装备使用价值及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医疗事故和医学装备故障具有重大意义。新购设备的验收环节中,验收人员应协调临床科室及厂方工程师对医护人员开展使用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使用环境条件、基本工作原理、常规操作方法、日常保养方法、常见故障解决办法、常规校准事项等。与临床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设备如呼吸机、B超等,应争取供方指派专业人员进行临床应用培训,或在设备购买初期以合同形式约定培训方式与内容。验收人员应认真填写培训记录,重点医学装备培训结束后,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应对被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使用设备。医学装备投入使用后临床科室应指定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临床工程师应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如针对使用环节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对使用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医护人员正确使用与维护医学装备,邀请专家或厂方工程师培训等。

5结语

第2篇:智能医学工程学科评估范文

1 .组织管理

1.1 国外医院一般的组织结构

1.2 医院领导体制

西方国家多采取分权型经营管理体制。重大事情由法定代表--医院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由董事长、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组成决策和指挥体系执行和 管理。从有利经营、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和 增加收入出发,集中力量研究和制定经营方针。董事长、院长不陷入日常的行政管理事务,而是发挥各科室 主任的作用。各科室的日常行政 管理事务由科主任秘书承担。

东方国家多以院长为最高权力者,下设诊疗、事务等院长助理。各科室以科主任为最高 权力者。教学以 教授为最高权力者。但临床科室主任往往由教授兼任。科主任、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呈“”形 比例配置。 科主任、职能科室负责人由院长任命,工资高于医护或工作人员,院长可根据工作能力 和业绩予 以罢免或提升。临床中的所有问题均解决在科室,科室不能上交,否则被认为是能 力问题,有可能因此而被 撤换。医院无分房,出差报销、补贴三事。各职能科 室负责人在院长的领导下发挥参谋助手、组织推动、联 系纽带和事务承办的作用。

1.3 医院院长的领导素质

1.3.1 西方国家要求医院院长具备:

1.3.1.1 管理才能 规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决策、权衡、学习、应变和人财 物的使用调配。

1.3.1.2 知识广博 ①观念知识:法律、哲学、经济学、卫生法规。②人文知识:心理 学、社会学、 教育学、人类学、精神医学、逻辑学、论理学、人才学、美学。③技术知 识:情报理论、电子计算机应用、 统计学、财务管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管 理学、现代科学方法论、医院工程技术知识、生物 医学工程学、医疗器械学。

1.3.1.3 高智能 ①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②思维能力:分析、判断 、综合、抽象、 概括、推想、想象。③组织能力:领导、指挥、决策。④实际工作能力: 技能、表达、写作、阅读、讲演、 描述、信息、意志。⑤创造能力:发现、创见、开拓新 事物、新领域。

1.3.2 东方国家则要求医院院长具备:

1.3.2.1 管理学知识 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电子学、医学生物工程学、会计学、 商品学、法律学。

1.3.2.2 医学知识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1.4 继续教育和技术考核

国外很强调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和继续教育)及在职培训。无论教授还是住 院医师,每年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时数(学分)。可以参加学术会议或听继续教育课程。同时参加一年一度的考核。

1.5 人才管理[1~5]

1.5.1 识别人才 主要看工作经验、教学能力。

1.5.2 培养人才 在职学习,出国深造。

1.5.3 使用人才 提薪提职,给科研课题。

1.5.4 人才流动 可留可去,双向选择。需在一个月以前提出中止合同。

2 .医疗管理

国外均注重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标准化、数据 化管理;医疗计划的完成; 完善医院各项法规,职责分明、奖罚严明:重视急诊和康复科室 ,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研究中心和社区工作; 加强质量责任制,避免任何医疗和责任事故;不 用多余的人或“后备军”。在美国,界定为医疗事故须同时具备以下二个方面因素的因果关系:一是过失,即医务 人员有“过失行 为”;二是损害,即患者有“人身损害”的后果。医疗事故的衡定标准,是 政府、卫生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制 定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一 旦称得上 医疗事故,就要进行赔偿。赔偿有二个法理,一是公平原则,二是经济扼阻效应。法庭裁定 的赔偿金额,可由保险公司支持,医生可根据所在科室风险的 大小、专业、机率和社区环境 等决定购买保险额。如果将全科医生保险费作为100的话(指数),神经外科 最高(634),儿科最低(083)。每位患者入院时,要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患者的权利。医院建 立风险管理系统工程与培训。

3 .技术、质量管理

3.1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旨是在发挥医疗技术作用,提高医护质量和业务技术水平,协调各科室间的协 作,以适应现代 化建设和病人的需要。包括医疗、护理、医技技术常规、要求、制度和标准化的制定与评估,医护人员培训 、组织科学研究。国外已将技术管理作为法规来执行。采用 、检查、手术、住院要经病人同意;并有控告医 护、医院(服务、医疗、用药、环境、饮用 水、伙食等)的权利。

3.2 医院卫生学管理

医院卫生学管理包括建筑卫生、卫生工程、消毒隔离、传染病、射线、环境卫生、营养 卫生、劳保等内 容。国外病床上的用品是一天一换的,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病 房保持一定的温 度、湿度、通风和紫外线消毒,卫生间要达标;注射器、输液器、餐具均为 一次性使用;病人出院后,连同 病床一起全部消毒处理;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定期更换,以防 院内感染的发生。病房的墙壁不都是传统的白色。病房自然采光或人工光源。噪音低于38分 贝,环境和病室要绿化美化。

3.3 科研管理

科研工作是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检验领导能力的标准之一,是医疗质量的标尺 ,是先进与落后 的分水岭。国外的医院都非常重视科研工作,资金投入也很多,几乎每个科 室都有科研课题,有的科室有自 己的实验室。由科主任负责申报院、州(县)、国家或国际级 的科研项目计划,也由科主任施实和管理。课题 突出本科、本院有独特技能和在国内外有声 望或权威性的项目。科主任有权批准和拨经费给科室级的科研项 目。通过科研达到提高医疗 水平,发展医学科学,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目的。大学医学院和医院都为有突 出成绩的院 、科成立研究所、研究室或研究组。医院为科研人员提供实验设备、场地、时间、经费和条 件; 为确有专长的教授配备助手;获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支持到国内或国际会议上交流和 发表学术论术,也邀 请国外具有专长或著名的专家、教授报告、讲学,以开阔眼界、扩展思 路,从而提高科研和业务水平。

3,4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较为先进的手段,常通过质量 检验和统计检验的方法进行,包括医疗质量、工作质量、质量标准化管理、统计指标质量评 价、计划诊疗质 量管理、病种质量目标管理、预防缺陷质量管理、病例质量评价、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等。在美国,有全国性医院专业标准评审组织(Patient Statistical Report Organization Systems,PSROS), 按标准对医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不符合的要追究医生或医院的责任,进 行处罚。有的采取问卷的方式,由医 护人员和病人回答“是”或“否”,以得分多少来评价 医院的服务质量、门诊管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及医 院质量。日本的医院多由科主任负责, 通过病例审定、病例讨论会、病理讨论会等进行判断和评价。

4 .信息管理

4.1 医院信息管理

信息是了解院内外新科技、新动向、新成就的情报、策略、规章、计划、文件、数据、 标准、报告等医 疗管理的现代科学技术。掌握、流通、判断和处理信息是领导者能力的组成 部分。医院有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HIS)。院内信息的获得需要 领导者善于观察、思维灵敏和注意反馈信息。 院外信息需注意从报道、图书、杂志、声像、 资料、专利文献、咨询学术会议及“智囊团”等机构获得。掌 握信息可以为医院规划和决策 提供依据,为组织和检查工作提供方法,为管理提供有效的质控工具,为在繁 杂的工作中提 供中心工作和目标。信息处理需要求新、求速、求精、求异;及时、准确、适用、通畅、全面、 完整。

4.2 病案管理

国外的病案多属表格式,每份病案都是很厚的一本。同时使用缩微和电子计算机程序。 制定决策、医院 科学管理、医疗质量、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质量、医师培训、科学 研究、动态分析、信息资料、医 院统计、疾病防治、医学进步、司法鉴定等均需要病案的资 料。在西方国家,病案管理早已成为一门专业, 各州、市都有病案管理学校或病案技术学校 ,病案管理员要上4年专业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才能得到“注册 病案管理员(Registrated Record Assesment, RRA)”证书,方可从事病案管理工作。病案管理人员按病床数 的5~10% 左右配备。日本的病案管理人员也是必须通过专业训练的。我国病案管理人员的编制标准为 2%,但 往往也达不到,加上人工编号管理,工作量很大;有的大量病案无处可存,成为负担 ,只好毁之一炬,实是 可惜。

4,3 图书、文献、图表、声像管理

国书管理是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可以起到提供 情报、提高知识 水平和技术素质、参考咨询、积累经验、互通有无的作用。国外国书馆的建 筑非常美观,有的成为医院标志 性的建筑。图书馆全天开放,随时借阅或提取文件。馆内有 食品、饮料供应;中央空调保持18~25度的室温; 图书、杂志齐全。

5 .设备、建筑、财务管理

5.1 设备管理

随着医学的进展、科学的进步、国外的医院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增加了生物、物理、化学、免疫同位素、 摄影、电子、超声、放射、核物理、磁学、光学、声学、电子计算机等技 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从局部到整 体、从病理到生化、从定性到定量、从有创到无创,形成 了现代化的格局,医院的医、教、研水平有很大提 高。然而,现代化仪器的精密度高,价格 昂贵,安放条件严格、维修复杂,所以,管好仪器,维护其最佳技 术状态,更好地发挥效能 ,满足临床和科研需要就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国家和日本在设备管 理方面已 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称“设备综合管理学”或“设备综合工程学”(Terotechnolog y)。 其特点是:①最低价值的最高效益,包括购置、维修及寿命周期费。②多学科综合: 一是机械、电子、电气、 化学、环保、安全技术等各专门科技的综合。二是技术、管理、财 务、经济等的综合。三是动用经营管理 (IE)、运筹学(OR)、质量控制(QC)、价值分析(VA) 等 管理方法。③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减少设备故 障时间,达到“无维修设计”的理 想目标。④信息反馈,使用过程中的缺陷、易损易耗部件、反复修理部位 、安装不便等。 对技术、需求、维修、应用、程序、训练、资金和技术更新进行评价,为研制下一代产品提 供方案。在美国,凡300张病床以上规模的医院,必须有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大、中型医 院设立生物医学工 程部、电气委员会、临床工程部等组织,负责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授 予仪器选购、安装、验收、保养、 检查、校正、维修、培训操作人员、指令停机等权力。 国外医院施行生产维修制度(Productive Maintenance PM),即对重点设备做到预防性 维修,非重点设备坏了再修。添写维修和使用情况表格或档案卡,进行标准修 理、定期修理 和检查后修理工作。对水、电、热、运输、通讯设备等后勤管理也有专人负责。除重大事件 或 自然灾害外,没有停水、停电事情发生。国外医院的通讯设备是先进的,院内设有无线电 传呼系统。在30~ 50公里范围内可随时传呼到医生,病人可以在床头与护士对话。床前有伸 手即得按钮,只要按下按钮,通讯 中心(CHSS)控制盘上即刻显示出病人和护士的位置,马上 会有护士到达病床前。

5,2 建筑管理

国外对医院的选址、布局、交通、出入口、急诊室、候诊室、诊室、药房、病房、通风 、采光、排水, 病床、环境、清洁卫生、电梯、楼梯、浴室、厕所、车位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医院的建筑必须有益于医疗、 管理现代化。 国外医院的建筑很注重选址,符合方便就医、垂直交通、环境优美、病室家庭化和卫生 学管理 的要求。医院均建有急诊科或急救中心,在救护途中,即用无线电话与有关科室取得 了联系,特殊病房会及 时做好准备,车、飞机一到就投入抢救。医院的建筑依据分科细、专 业多、器械先进而向通用性、灵活性、 实用性、家庭化、小病室、大空间、机械化、自动化 、电气化、通讯化、监护化和设备层方向发展。

5,3 财务管理

国外绝大多数本国国民都加入了医 疗保险。尽管在我们看来国外医疗费用支出的金额十分惊人,但病人 的个人负担并不很重。 在美国,通过医院审计手册检查医院的财务报表,医院采用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折旧和 收支结 余。日本规定医院按照企业方式换算资产、负债、费用及损益。

6 .我国医院管理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医院管理,从宏观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二种。这种分法也在与国 际“接轨”。我国的营利性医 院相等于国外的私人医院,我国的非营利性医院相等于国外的 国立、州立或政府的医院。由于我国的医疗保 障制度和体系与国外不同,所以,总体上非营 利性医院占主体,无论从医疗设备、软硬件建设、规模都明显 地好于或高于营利性医院,在 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占有绝对优势。国外与我国国情恰恰相反,一般而言,私 人医院的设备 、软硬件建设、医疗环境、服务质量都好于州立或国立的医院,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较少。而州立或国立的医院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较大,几乎个人无所支出,但其他方面都比私人医 院差。我国公费 医疗改革是向新加坡学习的,新加坡医院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新加 坡有一所规模大、条件好的私人 医院--伊丽莎白医院,在该院医疗的全部费 用均由个人支付。而政府的一所医院--樟宜医院将病房分为A、B 、C、D的不同条件、不同 档次,A病房的设施相当私人医院的水平,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比例最大;而D病房 个人支付 的比例最小。我国现有大部分医院的整体形象有了明显地提高,在加强硬件建设的 同时,注重了软件的开发。但从管理上还没有到位,没有真正地从服务和医疗责任上下功夫。有的医 院所谓的“改革”, 仅仅是职务工资或岗位工资的变化,无论工作的好坏,照拿不误,稳坐 “钩鱼台”,“管理,管理,只管下 边,不管自己”。不象一个煤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矿 长要移位;一场足球比赛失利,教练要换班。国外的 医院之所以压力大,是因为绝不能出责 任事故。一场官司下来,弄你个倾家荡产,没有人再登你医院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