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学生 品格 迁移
随个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新课程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巨大推动作用已逐步显现,对中小学教学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其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学习对中小学生品格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1 能够增强学校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随个接受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被“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所代替,同学之间关系已不再只是竞争关系,而是逐步变成了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研究课题仅凭一个人的精力、能力和智慧很难完成。只有多人合作,集众人之智,聚多人之力,集思广益,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研究新课题。这样,在学习实践中,那些愿意合作,善于合作,能够合作的学生必然收获多,进步快,而那些不善于合作的学生必然所学少,进步慢,这必然会激励善于合作者继续努力,也必然会刺痛那些不善于合作的学生,促使他们自我反思,弥补不足,积极加入到合作学习的潮流之中。
2 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交往动机是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会分享与合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合作者敢于、善于与人沟通交流,乐于与人合作,乐于与他人共享信息资源、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增强合作者与他人交往的动机和欲望。对于那些平时不愿意与人交往,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必然会对他们产生良好的影响,能促使他们变得开朗、活泼、乐于交际,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甚至能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
3 能够提高学生感觉知觉的敏锐性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直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重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知觉参与。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受性;增强知觉的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具有高水平的感知觉是一个人取得卓越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很多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都与研究者对外部世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感知分不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此不加以列举。
4 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少不了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这是由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时间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研究性学习课题都不是简单、容易完成的课题,否则,就不需要多人合作研究。但正是因为课题有难度,才能激发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这就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疑难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有超常的想象能力,常规思维、惯常思路和方法根本无济于事,所以说,有难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会使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灵感,创造出新的形象。长期进行创造性想象活动,能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5 能够磨砺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甚至屡屡失败的打击,这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必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就需要调控意志,注意意志的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品质。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习者会不断品尝失败的滋味,也会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学生的品格会得到磨砺,意志会逐渐坚强。
总之,随个新课改的逐步实施,随着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普及和推广,研究性学习会对学生的意志和品格产生迁移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对于研究性学习广义的解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解释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学习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①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②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③重视学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④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二、课程改革下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T)一词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走进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国际互网络的普遍运用,信息技术的威力越来越不可限量。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对教育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我们显然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
1.信息技术教育的巨大功能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电脑和网络以及其他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的中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这里教师的“发送”包括从声音、文字、图像、演示、讨论到模拟仿真等多种形式;学生的“接受”包括从不同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时间、不同指向的主动选择,包括生――机、生――生、师――生的个别的和群体的相互论辩。
2.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进
信息技术将改变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活动退居次要地位,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将完全分离,智慧与人格也将不断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是在研究学习实施过程中,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后,实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下面我们着重从与接受性学习的对比中来探讨研究性学习。
1.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2.对于研究性学习模型的初步思考
根据前面对研究性学习的分析与思考,我们以为对构成研究性学习的要素主要有:
(1)“问题”以及以此为凝聚点的智慧发展,是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但是,这一内容具有较强的“内隐性”,可以说因人而异、因题而异。在进行分析时,我们只能依据在识别、选择、解决、反思等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来描述和推断。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习者主体所发生的变化,是研究性学习应该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在这样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在人的自我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3)关于研究性学习活动场地的特点以及所应该提供的条件。我们以为,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从“生活环境”出发,经过“问题情境”、“研究场所”再回到“生活环境”中去的过程。
3.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模型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果前面所提出的特点与“研究性学习模型”基本成立的话,那么,实施研究性学习所必须考虑的条件有以下五个方面:①资讯的需求。②专家的需求。③伙伴的需求。④记载的需求。⑤发表的需求。
认识这些特点和需求,努力创造条件去实现它,是我们应该予以认真思考的。应该说,真实的生活环境可以满足上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都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现实的真实的生活环境有其难以克服的障碍:①学习者,特别是我们所面对的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者”,繁重的课业负担,“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丰富的信息刺激存在着许多困难。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制约着他们对社会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的知晓和利用。③由于现实生活中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使学生发表成果的条件受到限制。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必须找到一种办法,能克服上述种种障碍,确保研究型课程的切实开展。在这一方面,正在生机勃勃发展的信息技术能满足这种需求。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其根本目标,在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中,研究性学习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环境的建设,是当前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1
[2]《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郭绍青 2002.7
[3]《西湖教育研究》2003.2
[4]《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5]《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荆孝民
关键词:含义 作用 原则 实施 策略
一、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理解和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新课改中有两种提法:一是学习方式,一是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之所以我们在我国新课程体系中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被边缘化。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的。
(二)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完全继续沿用以前的教学方式,难以很好的培养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难以达到更好的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因此,学习方法的创新就更显得重要了。而对研究性学习的深入研究,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好方法,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2.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的内涵
不管什么教材都是相关学科知识的集中体现,但是这些内容都是一定的,而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强调要灵活使用教材,更强调教学要从社会需要、教学内容、学生等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教学环境,并通过评价进行反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不仅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要被运用到,而且对教材内涵的发掘有较大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问题。这一方法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实践探索,自己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无疑将受到多个方面的锻炼,学习到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能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4.有利于学科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知识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它的综合性很强,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除了体现学科的独特性外,还要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性。
二、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明了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开放性的课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性的学习机会。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以期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解决问题。这一方法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同学们在活动中自己去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实践探索,自己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无疑将受到多个方面的锻炼,学习到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第二,教学空间是开放性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因此,学习的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第三,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得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如问题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由被动到主动,由封闭到开放。第四,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一地从课文和参考书中获取知识,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和其他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第五,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在研究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之间的辩论,鼓励学生的质疑。
2.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一般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学习者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中。而这个问题来源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与学校学科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这些问题能引起学习者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和利用数据来形成对各种现象的解释。第二,收集数据。学习者要重视实证在解释与评价问题中的作用。实证是科学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在研究中根据实证资料做出对各种现象的解释:一是观察,二是测量,三是实验室中的实验、观察和测量,四是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实证资料,使其研究下去。第三,形成解释。学习者在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第四,评价结果。学习者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学生能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第五,检验结果。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做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
3.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主题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研究性主题活动,是一项教师根据新课程和实际需要而自主设计的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具体表现:第一,活动组织的计划性。教学中把研究性学习纳入到学科教学整体范畴,有定期、定点、定人、定内容、定形式的要求。第二,活动内容的专题性和广泛性。活动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知识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它的综合性很强,有利于发展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学会如何具体实施研究性学习
无论什么学习课程,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下进行的一种学习。一般有以下的基本程序:提出问题(提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一)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李政道说:要开拓新路子,最关键是你会不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些话都说明,他们把通过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都提到很高的高度。
(二)发现问题的几种途径
1.多思考,学会从教材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知识之岛越大,好奇的海岸线就越长”,这说明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必须掌握大量的知识,因为掌握知识是发现问题的基础。
2.关注日常生活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参加其他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所以,同学们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给他们发现问题提供很好的机会。
3.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主要侧重训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的是另外一种体验、经历和实践的历练,因为它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教学。
(三)思考问题的方法
1.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由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譬如在自然界和生产劳动中,科学家看到农民剪下一截葡萄藤栽插在地里,可以成长出一棵新的葡萄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还可以找到其他的植物也有这种性能。那么,动物有没有这种性能呢,于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震惊世界的克隆羊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克隆技术。
2.想象
心理学上把想象解释为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因为鸟是能飞的,所以我们的头脑中就有了“飞”这个概念,之后结合一系列的想象,飞机就在我们的想象中形成了……实际上,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太多了。
3.逆向思维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吗?”这个问题就是经过逆向思维想出来的。对于一些生活中见疑不疑的现象,一些习惯的说法,一些权威性的论断,反其意而用之,就能够发现新的问题,见人所未见,这就是逆向思维。例如,我们见到的常有黄的、白的、紫的,我们就可以想,我们能不能培育出其他颜色品种的?
4.发散思维
我们可以从一个主题出发,沿着不同的角度,逐层深入地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这就是发散思维。
四、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能够灵活使用组织研究性学习技能的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研究性学习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将失去传统意义上的在知识内容上先行先知的地位。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但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没有学习经验和有价值的参考书。如何使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参与其中,这主要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根据教师参与指导的形式和程度,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顾问模式
即当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寻求教师帮助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个具体问题给予的辅导。一般讲,这种模式中,教师指导的学生及学生的人数、指导的问题和指导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学生咨询请教的教师、请教的问题和请教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随机进行的。
2.导师模式
即教师从课题确定时到课题结束一直关注并在关键步骤中给予学生的研究以指导。这种模式中,教师指导的学生及学生的人数、指导的问题和指导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咨询请教的教师、请教的问题和请教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
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哪种模式取决于研究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研究水平。对于有较高研究能力并拥有较丰富研究经验的学生,如果研究的问题难度不大,教师可采用顾问式和导师式的指导方式,如果对于缺乏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的学生,不管研究问题的难易,我们认为教师都应采取全程参与与启发的模式。
(二)研究性学习选题应该注意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特征决定了选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都表现为提出问题到确定课题的整个过程。但不管哪种选题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必须来自学生周围的真实世界
2.选题必须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并且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更好实施
3.选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
(三)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选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发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指导提出问题即指导发散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动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前两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后者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指导学生对课题研究大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学生在面对新课题时,他们往往无从下手,原因是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是凭兴趣,其实对这个问题并未有太大的了解,更不知从什么方向去研究。一般用以下方法:首先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使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对这一领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畅所欲言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最后,提供成功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路。
2.指导学生在课题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搜集资料
在传统的学习中,往往是教师精选出与所教内容有关的资料,然后学生再按照教师的编排进行课堂学习,被动学习就可以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生主动围绕研究方向搜集资料。为此,指导教师应告诉学生,资料可以从书籍、网络、实地调查等多种途径中获得。
在指导学生分析搜集到的资料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兴趣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研究过程的分工上,指导教师应具体根据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分工,明确每人的职责,建立考评制度。
3.指导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不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当学生有了初步的研究或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教师要警惕无意识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假如教师把意识强加给学生之后,常常会让学生感觉是为老师研究,从而影响学生的研究兴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中,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和整体性总结,及时记录好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在指导过程中,时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要教得太多,管得太细,切忌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加强在选题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告诉学生,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就是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进行学习,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3)要经常关心学生,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创设有利于自主搜索的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怕教师提问,在心理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氛围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采用不用举手,不用提问,自动回答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4)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要灵活多样。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是多元的评价。其中,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包括评价者的多元化: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身评价或者几方面评价相结合等,还包括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设想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及综合评价等。
(四)要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自身实践来明确某种道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能够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实现其最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教师重新走回教学岗位的时候,许多教师都能够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这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既锻炼了教师队伍,也增强了今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达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徐世贵著.《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2004年3月版.
[2]谭仁杰主编.《做研究型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关键词:认识;研究型教师;研究性学习;思考
研究提升教学境界,研究成就知识创新。在教育改革和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师更需要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笔者就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语文常规教学中进行了粗浅的尝试,其中有认识,有思考,也有困惑。
一、对于做研究型教师的认识
所谓研究型的教师,就是要能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学并不是教师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生的记忆之中,而是以学生既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的。”
1.作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这些年,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一直在搞课改,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老师的表现,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实学生才是课堂中最重要的元素,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最终的目标还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终成为学习的独立者,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能我们现在还不具备真正做研究的能力,但我们有思考自己学生的能力。教师做研究的关键不在于你是否研究了,而在于你是不是思考了。做研究的本质是思考学生,而不一定非要去研究学生。即便是我们正在(或打算)做教育叙事,做行动研究或者做文献对比综述,都是为了更好地去思考学生。
2.要用智慧激活学生思维
中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理,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这时如果改用研究方式教学,不仅能“激起情,引起疑”,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主动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对于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倡研究性学习。要学生做研究性学习,就是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和真实的活动中自主地学习。殊不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再多也没用,而一定要引导作为‘游客’的学生,调动其对生活的积累,自己亲身去‘游历’一番。”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丰富的研究课题。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将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经典文化的传承上,要善于引导学生做“游客”,到更广阔而自由的语文天地去“游历”,以培养学生多方面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三、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高一年级和高二上学期时,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大胆尝试和推进了研究性学习。
选题的背景:古代散文教学是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语文教师要想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就必须转变以往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习惯。教学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体现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即自主学习。“自主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由自主展开的学习方式才是有效的。”基于此,我选择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设计定位为研究性专题课,旨在将新课程理念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理念向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
研究的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的三篇古代散文:《赤壁赋》《兰亭集序》和《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名家力作,情、景、理,三者兼备,情景之间理趣流动。如《赤壁赋》由月夜泛舟的陶醉、悲凉箫声的感伤写到人生失意的悲情、随遇而安的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兰亭集序》作为书序,先介绍兰亭集会“一觞一咏”的作诗情形,之后由宴游活动谈及生死观,再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游褒禅山记》先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赏游的过程,然后借赏游经历阐明治学观点,最后交代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
实施的步骤:每一个子课题分四步完成。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教材寻找类似及相关的内容。第二步,学生自主结合成若干个课题小组(6~8人/组),各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第三步,各课题小组确定研究方法,制作问卷调查,然后在小组范围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第四步,小组研究总结,汇报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高一(1)班某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内容设计:
研究课题:苏轼与黄州
拟使用的方法:课本与课外文献资料、互联网、教师的指导
研究的任务:
1.走近苏轼,探寻心路历程
苏轼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为什么被贬黄州?(乌台诗狱案)
走近黄州,寻访苏轼。
2.苏轼的赤壁情结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精神状态如何?都有哪些人生的顿悟?
3.回顾苏轼作品,品评东坡印象
苏轼写过哪些作品?从他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启示?
4.关于“人生如梦”的思考
“我”眼中的苏轼。
归纳总结苏轼的人格精神。
四、对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教而方知困,学而知不足。”初次尝试研究性学习,虽说探索了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方式,也引发了不少相关的思考,其中有对经验的总结,也有对问题的困惑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看,课改发展到今天,我们若还延用传授式教法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运用研究式,学生便可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方面审视文本、进行研究,这样更有益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构成,然而,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究竟应如何把握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与发展探究能力两者间的平衡呢?这是我的一大困惑。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接受、记忆、模仿改变为“各类活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选择性发展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开始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尝试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热闹背后的不足,一些中差生盲从应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不高,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改的关键还在于教师。我坚信只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且学且感,且行且思,明天我们就会收获精彩。耕耘不止,行者无疆,我愿执著地攀高探险!
参考文献:
[1]郭家海.教师的观念决定学生能力养成的可能.人民教育,2011(18).
关键词: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06-0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长期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制约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教与学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工具,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可见,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理、有效使用,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不可估量的。没有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将是不完善的。两者有机整合是非常必要的,既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从上学期开始,《砖瓦文化》研究活动在我教学的班级中开展得如火如荼。行进至此,感触颇多。下面是我的具体实践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动力机”
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砖瓦文化》的研究内容是根据遥观历史和中国砖瓦文化历史,取材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国文化的思想情感;增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感。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网络资源和实践活动来更有效地开展研究。而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全天开放的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为《砖瓦文化》的研究活动搭建了广阔的信息平台。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在《砖瓦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研究小组根据主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研究实践。他们用扫描仪扫描出《武进日志》、《遥观镇志》上有关遥观砖瓦的资料;从网上找来关于“遥观由来”和中国砖瓦历史的视频、各专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用数码设备捕捉遥观本土丰富的砖瓦资源,学校的老师、家人、村上的老者、砖瓦制作工具、砖窑等都在数字画面中呈现。这正对应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模块。
在具体实践中,指导老师作为指导者、观察员,要向学生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迅速地获取信息,准确概括信息,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获取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老师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有效甄别信息及引用。
二、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多彩展示的“大舞台”
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是通过小组语言交流、制作手工作品和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活动成果。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多种媒体元素的注入,使成果展示变得精彩纷呈: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制作电子报刊;使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制作宣传海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制作统计图表、数据分析图表等;还可以使用幻灯演示软件PowerPoint制作演示交流文稿;还可以使用动画软件Flash制作小动画;也可以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制作主题活动网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实施过程的最大融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熟练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我校在每年度的艺术节和科技节中设置相关比赛项目,并筛选出优秀作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相关竞赛活动。如在2013年常州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中,我校有两位同学的作品获市一等奖;初二(6)班部分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砖瓦文化》获2013年常州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一等奖;部分同学制作的《砖瓦文化》专题网站获2013年武进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一等奖。
三、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全面评价的“好助手”
信息技术的有效、科学、合理使用,将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民主。
1.多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多元方式。”因此,学生、教师、受访者都是评价者。为此,我在学生的采访表、研究日记上设立“某某对我说”的评价项目;并架构《砖瓦文化》Moodle平台,方便实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之间、研究小组间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者可以通过Moodle平台浏览相关的资料,对被评价者每一次专题活动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而学生个体则可进入平台进行查询和了解,以便修正今后实践研究中的言行,以达到再学习的目的。
2.全程评价: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评价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确保研究质量的一种主要策略和机制。在搜集遥观本土砖瓦文化资源时,受访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鼓励,更是指导。我还在Moodle平台上为各小组创建了留言空间,同学、老师可随时在留言空间与小组的同学交流,还可随时对各小组同学进行及时的评价,真正落实了评价的全程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砖瓦文化》研究活动,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形式、内容以及所发挥的激励功能、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有效载体。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特殊领域。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深度融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在研究中进步,在分享中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造力 教学 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培养目标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此时,作为传统教育方式重要补充的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可能具有的优势,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遗憾的是,在众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中,从实证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层面的效果进行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一、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造能力影响之比较
本研究在南京某高校大一年级抽取同一专业平行班两个,共101名学生,分成2个组即分别为开设研究性学习组(开设组)与未开设研究性学习组(未开设组)。在两个班级均未开设研究学习之前,分别对其进行问卷测试(前测)。在大一年级结束,即其中一个班级开设了1学年的研究性学习之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施测后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5%。同时,本研究以托兰斯创造思考测验(乙式)和威廉斯创造倾向测验为测量工具。前者采用吴静吉等(1981)所修订的托兰斯创造思考测验(乙式)来施测,该量表可得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等分数。后者采用林幸台等(1994)修订的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来施测,该量表可测得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想象力等分数。对所有问卷进行筛选之后,将有效问卷的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与分析。
1、两班均尚未开设研究性学习之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比较
前测阶段,两班学生在流畅力、变通力和独创力三个创造思维能力指标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2、一年后,开设组与未开设组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分数比较
表1表明两组学生流畅力、变通力及独创力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变通力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3、两班均尚未开设研究性学习之前,学生创造倾向的比较
入校时两班学生在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及挑战性等四个创造倾向测验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
4、一年后,开设组与未开设组学生创造倾向分数比较
表2表明两组学生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及挑战性等四个指标得分均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开设组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未开设组学生,而创造倾向得分两组学生则无显著差异。对于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思维能力的具体关系,还须进一步验证。
研究与已有研究结论之间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研究型学习对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山东省“儿童创造力开发”课题组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结论相同,实验班学生的流畅力、变通性、独创性上的得分均显著的高于控制班①。而在研究性学习对创造倾向影响方面,陈奂宇的研究结论与本研究相似②,但段继扬教授的小学创造力培养实验研究表明,经过三年的创造性教学教育,与控制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创造倾向得分有显著提高,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创造倾向发展比对照班学生快③。
差异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特质、实验进行的时间、课程设计等相关,需进一步验证。
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造能力影响之分析
1、形式上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开拓创新的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现实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探求问题答案,进一步验证答案的合理性。这一过程再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及验证阶段。研究性学习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极大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具有强烈学习动力的学生,置身于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中,除了能够体验到更多挑战与创造的快乐外,还会逐步培养出斯腾伯格理论中创造人格的五种关键特质: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成长的意愿、敢冒风险以及自信等。
2、从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的模糊性使学习更加贴合社会实践
一直以来,“高分低能”现象始终困扰着我们,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之间到底存在何种不为人知的黑洞?也许从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要求的比较上,我们可以找到部分答案。传统学校教育、传统考试提出的问题是清晰的,思维方式是唯一的,答案是一定的,这完全与闭合性思维的训练方式同出一辙;而社会大考场提出的问题是模糊的,思维方式是多样的,答案是不定的,这与发散性思维的模式是吻合的。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呈现出南辕北辙的态势。研究性学习课题的不确定性,解决方式的自主性等特点表明,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更加符合社会问题的创造性需要。
3、从评价上看,研究性学习全程性、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更加符合创造的心理环境标准
传统教育、教学单一的评价模式,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落到学习成绩这一最终结果上,进而引发各种急功近利心态的出现。而研究性学习全程性、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她将学生学习的目光从结果拉回到过程中,通过课题前后及几次课题之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变评价自身的进步,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这样的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创造的环境标准。
三、实施并改进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无疑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本研究中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差异性比较分析及其实质性影响的探讨,笔者认为,还应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性学习策略的改进与完善,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注重教学设计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它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的活动。一方面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作认真分析,除了解学生的一般学习状况外,还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作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设计出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情境,要能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性,即研究性、探究性,使学生在该情境中既能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能真正把学生吸引到知识的探索与创新上来。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查找资料、归纳整理,获得了对知识的直接感受,了解了学科知识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健全并完善人格、提高审美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2、重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研究性学习中,注重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师长期亲历教学研究过程,具有了丰富的研究经历,掌握了研究方法,并将这种技能转移到教学过程中时,研究性的教学或教学的研究特性便出现了。这时,教师才能更及时、明确地给学习者指明方向、指出方法,使学习者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才能够设计出符合科学规范的与实际问题关联的教学内容与情境,才能够更好地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3、关注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当前,由于教学评价机制自身的思想、内容的失误,导致评价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致使现有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还很难对研究性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必须改革并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适应研究性学习发展的需要。通过评价,要能够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来唤醒被评价者的主体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研究学习档案,开展档案袋评价,包括课题研究调查表、教师评价学生研究性成果档案、学生自我评价档案、论文成果等。这种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注重学生的持续改进与健康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进而体现学生自我的主体性。
【项目基金:南京审计学院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财经监督类人才职业人格培养研究》,编号:J2011016】
参考文献
①陈泽河、张景焕:《中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63-76
②陈奂宇,《创造思考教学对图形创造力影响之研究》[D].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论文,2000:131-134
③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1999:10、46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学改革 教师素质 高师教育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是对研究性学习的广义理解。
狭义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是指在课程计划中有一定的课时数,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进行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特点是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围绕课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料,达到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狭义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研究性学习的试行范围也由大学、高中扩大到初中和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是一种学习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的变革,也包括学习过程、学习形式的变革,这种全方位的学习变革,必然要全方位地触动教师,教师的角色地位将发生变化,教师的素质将面临更高的要求与严峻的挑战。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基地”,如何应对这种学习的变革,培养出适应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师,这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试行和推广,给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高师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下,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既要注意局部的微观问题,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更要重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全局性的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思想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进而影响教育的效果。转变教育观念,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分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以接受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以继承和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学习已有的知识为主要目标。而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独立探索获取一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下,高师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研究性学习需要的师资作为中心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高师院校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首先,应该彻底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树立起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研究性学习使人类社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博闻强记已不是人类大脑的主要任务,一个人重要的已不是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学习、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应该走出“学科为中心”的误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其次,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从而真正做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为高师音乐学生将来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
这是高师音乐教育应对研究性学习挑战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失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其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追求单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渗透整合,课程比例失调。二是重技能,轻理论;重技能小课,轻技能大课;重单科领域的高、精、尖,轻专业知识技能的均衡性和通用性。三是重专业学术水平,轻教育学科理论和教育实践以及综合人文素质的养成。这种课程设置,导致了课程体系的单一化和僵硬化,致使培养的音乐教师规格单一,知识面狭窄,科研能力和综合教育素质也较差,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实施的种种教育教学改革,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而高师却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高师音乐教育的滞后现象是阻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致使造成音乐师范生在大学期间不了解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课堂上学到的用不上,该用的没学到,实际上是高师音乐教学的失败和遗憾。
针对高师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需加强以下课程的设置:首先,加强综合性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原有的以单科性为主的课程框架,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这样就要求音乐教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高师音乐课程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扩大选修课程范围,确立扩展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具有现代音乐师范教育特征的课程体系。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其次,加强师范性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体现师范特点的教育理论课所占的比例较小,一般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这三门教育理论课程已远远不能满足高师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必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试行和推广。因为,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门课程,都需要音乐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教育理论修养与教学技能。只有加强师范性课程的设置,才能更好地领会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第三,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趋于多元化,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信息外,还往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如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除此之外,研究数据整理、资料信息的储存等,都可能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具进行。因此,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学科知识,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高师院校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把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列为所有音乐高师生的必修课程,并且还应逐步加强。第四,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索,获得相应的知识,它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因此,高师院校要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必须把培养高师生的实践能力摆到重要地位。高师音乐教育的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实习、作业、演讲比赛、五项基本功比赛(说、写、弹、唱、跳)、舞台实践、社会实践、毕业汇报演出、写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课程,真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队伍是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主体,是音乐基础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音乐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任何办学方针与教学设想都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来体现,可以说是音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高师院校音乐教师队伍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如学历结构偏低,高级职务中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教师不稳定等。为此,高师院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在音乐教师配备上,要坚持原则,量才录用,严格把好用人关。要把那些思想好、作风正、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推上教学一线,让其真正有用武之地;对那些整体素质差、教学能力弱、学生反映差的教师,要坚决撤换。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舒适环境。音乐教学要想搞好,离不开必要的教学用具、设备和有关资料,在这方面学校要舍得投入,使教师讲起课来心情舒畅、得心应手。
其次,要注意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学历结构,使专任教师研究生化,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准和全面素质。比如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特邀一些专家、学者为教师讲课或辅导;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去学习、观摩、进修、深造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所谓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指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本质上的自我创新能力。
音乐教师的科研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和纵深化的趋势,使人类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在这种条件下,“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是高师音乐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前提。二是独立思考的学术品格和批判精神。任何科学研究总是建立在对已有科研成果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他人所做出的结论,决不能无条件地兼收并蓄,而必须大胆怀疑,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不随波逐流。可以说这正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创新,更谈不上科学的进步。三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研究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或数据,而是在对现象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的基础上提升到一般理论和普通原则的层面。因而,具备科学的方法论修养,是从事科研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才能突破自然主义或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的桎梏,超越具体思维的狭隘性和朴素性,高屋建瓴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研究客体之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把握,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新观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要在学术与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督促他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再次,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聘任制,采取竞争上岗、优劳优酬等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反映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全貌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在评价原则上,应坚持指导性、激励性原则,使评价贯穿整个音乐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评价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内容上,重点应侧重师生的态度和能力,多进行过程评价,看师生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是否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养和研究中,自身的潜能是否有效发挥,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在评价机制上,应体现评价的开放性、多样性和主体性,不要强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只要有利于高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行。在评价方法上,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之,要转变原有的评价思想,使教学评价真正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为基本的实施方式。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高师院校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重视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高师院校的音乐教师,要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以培养他们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师范类音乐课程的教学不仅传授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介绍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世界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还应让学生参与音乐教学领域热点问题的讨论,培养其具有对音乐教育改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其次,学校应尽量多组织学术讲座,介绍最新学术动态,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再次,高师院校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高师院校的教师自身都非常重视科研水平的提高,但很少引导、吸纳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因此,高师院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教师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参考文献 :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彭贤智.高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一)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甚少1.据跟踪调研统计,中小学生对讲座所涉及的18个民俗知之甚少,小学低年级同学绝大多数只知道踢毽子,最多的还知道打水漂和摔泥炮;小学中高年级同学基本不知道所讲的6个民俗,只有个别同学知道豆包相关民俗;初中同学略好一些,但对所了解的相关民俗也只是一知半解,不知其详细情况。2.据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了解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从教材、课堂中获取,主要是语文课和思品课,二是从影视作品中获取,三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第一条途径内容极少,第二、三条途径均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造成了中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3.当前的中小学教师本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因而也没有积极让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观意识。
(二)社会、学校、教材等对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不重视1.受当前政治、经济环境及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影响,社会及学校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2.教育行政部门,教材编写者急功近利,一味强调现代化,亦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导致中小学常规的教学内容中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寥寥无几。3.国家、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投入不够,宣传不够,没有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致使中小学生极少有机会真正接触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就更谈不上传承了。
二、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中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课外阅读只是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子,真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自觉渗入精神世界润养自身,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需要投入力量的系统化工程,可通过以下策略进行尝试探索。
(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推广活动,烘托阅读背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网络独行其道的社会阅读环境下,孩子们了解优秀民俗文化的兴趣会减弱。通过举办以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为代表的多种样式的优秀民俗推广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塑造当地名片形象,而且为孩子们的民俗文化阅读提供了现实版的集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为一体的活“文本”,由于具有了丰富可感的现实情境,为阅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如在阅读《红楼梦》“宝黛初会”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对繁琐的服饰和建筑描写并不了解,也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课题组讲座的介绍,一些孩子们理解了其中的民俗文化意蕴,专门成立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了解得以提升。
(二)赋予民俗文化更为丰富的传播载体,提供阅读文本民俗文化有历时性的特征,有些逐渐形成、固化,有些逐渐散佚,在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过程中,应该协同各地的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赋予民俗文化更多的传播载体和推广形式。如民俗专家现场讲座、民俗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征集当地民俗文化宣传口号等,营造出良好的民众参与的文化氛围。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既可以是摄影作品、画册、海报等宣传品,也可以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出版发行的专著等,还有报纸期刊上的民俗文化专栏,通过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众多媒介的参与,最终不仅形成阅读文本,还要使好的作品能为广大受众所熟知,进入他们的阅读视野。
(三)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直观的体验,强化阅读成果。民俗展品陈列等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梳理与展示民俗文化的作用,但在全球化、网格化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更具现实感的体验,是我们强化民族记忆、弘扬民族传承的新课题。民俗旅游是其中一种创新形式,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俗街区等各种景区、景点的综合设计,以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记载优秀民俗的文字化为现实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能够强化阅读成果。而这种体验应更为丰富,比如组织秋千、跳竹竿、踩高跷、赛龙舟等表演竞赛,号召更多学生参与到舞龙、舞狮、划旱船等这类节庆嬉戏项目中来,以及日常生活中抽陀螺、跳方格、滚铁环等几近湮灭的这类体育活动等。
(四)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指导,提升阅读享受在没有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阅读关涉民俗文化的作品时基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在民俗文化作品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大量的随意的阅读,往往会收效甚微。所以,为民俗文化阅读提供科学性的指导,是一种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推广的方式,值得在中小学中普及。1.鼓励学生在民俗阅读过程中“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在长春浙江小学进行过《吉林民俗文化讲座•礼仪之邦》后,和相关老师合作,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一日一句”活动。请同学们搜集流传在民间的、非课本内容的谚语,以小组手抄报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鼓励同学们交流后做到“三会”(会背、会注、会用),以一个月为期。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同学认识到:这些谚语生动有趣,上口易记,富有哲理性、艺术性、知识性,丰富了他们对于深厚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科学的见识之感受。2.培养阅读过程中的民俗鉴赏能力。民俗文化阅读的范围可以是现当代反映民俗文化的美文,也可以是从古代文化典籍、古诗词中摘录的民俗文化知识和描写;既可以是大漠孤烟、江南烟雨等奇异自然风光的描写,也可以是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故事,涉及饮食、起居、节令、服饰、信仰、礼仪、娱乐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缺乏系统性,需要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如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阅读鉴赏,不仅可以化解前期工作的繁琐,进而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整理过程中学会关于美与丑、真与善等的审美甄别和批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增加阅读乐趣,形成审美愉悦。
从目前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在计算机机房里完成的。而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因此,如何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且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对于要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课堂的活力不是拘泥于教师形式的“活”,而应该是学习内容的“活”。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形成活力课堂的要素
1.兴趣使然,事半功倍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往往对操作计算机的兴趣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书画作品等成果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或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进行成果展示汇报,能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2.自主探究,充分体现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出的。这种方式重视学生主体、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等,尤其在开展活动前必须进行资料的搜集等准备工作,在这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出相关主题的内容,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特别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充分利用网络知识可以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整合资源,合理开发
富有智慧的教师是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的,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学会和发挥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整合的同时也开发课程资源。具体表现在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生活资源和整合媒体资源三个方面。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4.任务驱动,激情迸发
“计算机能力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但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开始自己创造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无穷的创造力。计算机教师在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例如,在《开心一刻》自选图形的课程中,学生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大功告成后,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任务驱动”就是创设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5.合作分享,全面提升
合作,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新课程主张个性的体验,同样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合作探究学习是最常用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任务方案的设计、分工,还是任务的具体实施、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有时是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信息技术为这种合作探究开辟了空间。
例如,在教授《心情驿站》一课时,教师只需要打开“电子教室管理系统”,利用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录像片等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研究探索所需资源的地址与路径,学生就可以进行“各自为主、人自为学”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实际自主地选择和确定学习探究的内容,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独立地进行学习,并随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多种方式的研究交流。另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把某一学生机设为“教师机”,让这位学生向全班“广播”他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
学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地区的局域网进行跨班级、跨学校的合作探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传播与推广创造了条件。
6.开放思想,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孩子。因此,各学科教师应学会摒弃传统教学中封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摒弃一切围绕教科书转的局面,从课内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打破“求同”,敢于“求异”,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真正做到由封闭走向开放。只有这样,课堂才能不断地生成智慧,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