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育的创新意识起主导作用,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工作,自觉地、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师与生的位置,甘愿充当学生的铺路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据自己亲身体会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在体育课上,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强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创新思路,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的教学任务,教师授课时确立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为整节课的顺利完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采用启发性问题提问,是训练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问题和练习要求,对于那些较难的问题和练习,允许学生间相互讨论和帮助,也允许学生对答案的回答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帮助学生寻求多元化的目标、方法,这样既提高了体育课的吸引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度。如:我们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对方防守很严,你用什么方法突破呢?大家想想看,接着安排一攻一防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开始动脑筋,如何来摆脱对方的防守,教师又让做得较好的做示范,并在旁提示。这样一来学生做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很快掌握了技术动作。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又利用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使学生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搞好体育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要掌握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转变更新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关键
学生的个性决定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没有个性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因为人的个性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应该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勇于创新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品质。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联系教材,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分析问题,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练习,从中发展身体,掌握知识、技能,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院校;信息素养;培育模式;终身学习;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62-02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Quality in Spor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AN Yun-xiang
(P.E. Colleg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2,Hunan,China)
Abstract:That the spor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ist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o agenda is the request to lift the level of spor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quality education,the reality needs to train the students ‘s innovative thought and practice ability,and creating main conditions to start an undertaking development and studying all one’s life for the students. Now,the spor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have sufficient sober cognitions to a lot of shortcomings which exist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accomplishment at pres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ization of education,they must make the active response and transforms from the inherent logic of cultivating information quality,cultivation target,cultivation contents,cultivation pattern,documentary retrieval course and library function,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in 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ability and the information quality.
Key words:spor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information quality;cultivation pattern;studying all one’s life;innovative thought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应用,信息素养培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信息社会“大教育”模式。信息素养培育既是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信息社会人的精神诉求。作为为社会体育领域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体育院校,不但要使学生在本专业有所建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活动。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体育院校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诸多缺憾,须加强培育。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必须从信息素养培育内在逻辑、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模式、文献检索课程与图书馆职能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研究。
1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演变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lowski在1974年首次提出,自70年代至现在由于对信息素养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相应地出现“informationcapacity,informationcompetence,informationPower”等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其基本含义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具备的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1]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全球信息资源呈现网络化趋势及internet在信息网络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新形势下,国外一些信息专家和研究组织提出了网络信息素养的概念,以期对传统和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素养作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补充。如今认为比较权威的是国外学者HelgeClausen提出的,他把网络信息素养理解为:网络信息素质并不仅指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还包括利用电子邮件和更一般意义上的以计算机为通信媒介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诸如远程登录(TELENT)、文件传输(FTP)、网络游览(WWW)等。[2]
2002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黑龙江大学组织召开了“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教育部相关机构和高校教学管理机构以及图书馆的180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会议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的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信息心理等多种基本素质有机融合的信息品质与内在涵养。[3]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我们应该科学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的培育应当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策略、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几个核心内容。
2体育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据笔者调查,当前体育院校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诸多缺憾,如不少学生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不强,获得、分析、应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较低;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水平不高等,这既说明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又说明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2.1信息素养教育是提升体育院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
培育顺应信息时代潮流的高智能复合型体育人才日益成为体育院校的追求。体育院校需要培养的不是信息的简单传递者或使用者,而是具有较强信息意识和能够熟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体育学科知识与信息知识技能链接来追踪、了解、掌握、利用信息资源,具有自我超越、自我学习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体育人才。信息素养已成为体育院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延续和拓展。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培育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时代对体育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体育院校提升教育质量、加速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需要。体育院校追求整体高素质、整体高质量教育水平,离不开信息素养的培育。可见,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体育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2培育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现实需要
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体育人才已成为体育院校的育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体育院校普遍关注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信息活动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它直接参与信息过程的具体操作。信息素养是创新活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信息素养的培育过程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两者共存互动、相得益彰。体育院校强调和重视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不仅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体育知识信息体系并训练信息技能,以增强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信息品德并完善其体育知识信息结构,以激发创新思维。
培育信息素养的过程还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信息能力的核心是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实践能力。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捕捉信息的习惯,积累丰富检索知识,拓宽获取与利用信息的途径,提高信息交流能力;多实践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获取体育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将新体育知识信息整合到现存的体育知识体系中,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多实践既能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能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能鼓励学生借助于各种体育学习资源进行相互作用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进行资源型研究性学习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体育院校在学生资源型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资源型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省略litory/ definitions/indexhtml.
[2] HelgeClausen. (《Internet InformationLiteracy:a New Demandon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and LibraryUsers》,http://省略a).
[3]汪雁.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4):49-50.
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学技能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非革命性的转型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人才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贤才,国之宝也。”当今世界,所有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当代教师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承载着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培养贤才的重任,需要全面履新核心素养,并将其转化为外在的教育教学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培养现代的优质人才。
一、人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核心素养
人的核心素养重点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养。经合组织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可以形象的认为,这是“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三个维度。
“人与工具”主要指人们利用语言、数学、审美、技术和学习等工具,进行社会生活和创造性工作的素养。“人与社会”主要是指人在社会中具有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和化解冲突等涉及团队合作的素养。“人与自己”主要是指人具有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自主自律的行动,以及具有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概括就是人的核心素养包括人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师,除了自身具有“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诊断指导能力。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三个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澄清正确的教育思想,其根本问题是要理解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教师要从“学科人”变成“学科教育人”,培养的目标要从“培养学科专家”变成“利用学科内容作载体培养人的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人”就是教师要熟练的应用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协助学生发展。一是利用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根据学科特点形成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解,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就是教师要熟练应用教育教学评价规律和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缺陷进行诊断,设计和实施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矫正方案。进一步概括就是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师的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除具备优良的“人的核心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优秀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智慧的教育教学群体(个体)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
在我国学校制度中,教师具有双重任务,就是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这两项工作正在由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逐渐熔合。下面笔者就以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两个角度来分析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
1.班主任工作技能
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形成的行政班级管理者,其任务是班集体形成和管理、班级教育的实施和班级教学的沟通。
班主任的教育技能主要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原则,坚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其主要教育技能可分为:
班集体形成技能。主要是根据所任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特质,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策略和方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逐步形成的班级特色。对学生来说,班级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是培养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和化解冲突等团队合作素养的好场所,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就是团队 合作。
主题班会技能。根据班集体形成的要求,自主选择班会的主题,确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班会方案(含驱动性问题设计,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组织班会开展,并能评价班会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取得的效果。
班级活动组织技能。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活动的教育目标,撰写班级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和形式,以及相关的安全预案等),并完成活动组织工作,评价活动效果。
沟通技能。班主任要与学生、学校德育处、班级科任教师(含召开科任教师教学分析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含召开家长会),以形成教育的合力,有效的沟通技能是班主任的重要教育技能。
个体诊断和矫正技能。根据学生个案情况,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矫正措施,实施有效干预,评价干预效果。
从我国学校班主任的职责看,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中,肩负着“人与社会”中的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化解冲突等团队合作素养的培养,“人与自己”中的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自主自律的行动等自我反省素养的培养,承载着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培育一群好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班主任专项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也是很有意义的。
2.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和原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教学行为。它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深刻领会教学理论和原理,自觉能动的进行核心素养有效教学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教学技能主要可分为:
课程理解和规划。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发展者,课程在教师的教学中得以落实,并在教学中得到发展。“课程理解和规划”技能主要有,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理解能力,含课程的理解、单元的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解,特别是形成对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并能进行教学规划,确定教学节奏和课时安排。二是在课程理解的基础上能自主进行教学资源的选取,补充为形成核心素养而需要的新的事例和教学资源,使课程得到新的发展。三是根据自身能力,开发校本课程,能设计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评价课程实施情况。在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三届大赛”)中,中学语文的学科项目“教科书研究与使用”,中学思想政治的“时政评析”,历史的“故事评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问题评析”等均属于此类技能的考核。
教学分析和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原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等进行系统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作业和评价等进行设计。根据立德树人、学科德育和课程育人的要求,为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学生活动,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省“第二届大赛”中,“教学设计”项目属于此类,在“第三届大赛”中,选手需要进行片段教学,实质也要进行教学设计,只是不需要书面表达出来。
教学技术和应用。教师要能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利用现代教育设备技能,如实物展台、多媒体设备、录播设备、3D打印、计算机等。二是利用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相应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的能力,如查找信息化教学资源,使用动画、视频(含3D)、几何画版、学科OFFICE、网上阅卷、质量分析软件等。三是会使用常用软件制作课件。四是能利用微课程、电子书包和网络系统,进行信息化教学。如“第一届大赛”的课件制作,“第二届大赛”和“第三届大赛”的地理科,都有电脑绘制地图的项目。
课堂组织和教学。这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技能,主要包含组织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应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和启发思考、板书和板画、组织学生活动、教学流程控制和应用生成的教学资源等。课堂组织和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外,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素养和个人自主自律行动等核心素养的好场所,教师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活动或实景教学活动进行教育。“1-3届大赛”都设有片段教学项目除考查课程理解和教学设计外,主要就是考查课堂组织和教学。
作业布置和辅导。作业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学习目标,检查学习目标到达度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有效的进行多元化的学科作业设计,合理的布置学生作业,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等技能。多元化作业的布置和实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试题命制和评价。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考试目的和内容,确定试卷命题蓝图。目前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蓝图设计,要根据基于标准的命题原则,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根据命题蓝图,按要求编制或改编试题,组卷形成有效的评价工具,并合理设定评分标准。能利用网上阅卷软件或手工进行评卷。利用教学质量和试题质量分析软件,科学地分析试卷和试题的命题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有条件的还要利用软件对学生进行学业诊断,提出学习诊断和改进建议,撰写客观科学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试题评析和试卷讲评。如“第三届大赛”数学的“解题析题”,地理的“命题设计”,综合素质测试的“评价”均属于此类。
课堂观察和反思。能利用课堂观察理论进行课堂观察,根据量表进行记录,并根据教学理论、教学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设立和达成、教学资源利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届大赛”和“第三届大赛”的评课均属于此类。
教学研究和创新。教学研究和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技能有,一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会查询资料,利用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实施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并能根据实证结果,通过思辨得出合理结论,撰写论文,指导教育教学改进。二是能根据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创新,形成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第三届大赛”综合素质测试的“教科研能力”和“论文修改和评析”均属于此类。
学科专项教学技能。各学科的专项教学技能是最有学科特点的,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技能。如“第三届大赛”的理化生科学的“演示实验”,英语的“口头作文”均属于此类。
1.以课题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新模式
近年来,我们以市级课题“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落实全员育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各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到课题中,分解课题内容,深入开展研究,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科学团队以“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为主题展开研究,将科学素养的培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每年开展科学嘉年华活动,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团队以“探索体育一小时理论与实践”为课题,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寻找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改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体育嘉年华活动,让学生爱上运动,学会运动;语文学科以“营建书香校园”为课题,在全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使全校师生知经典、读经典、爱经典;数学研究组创办独有特色的“数学嘉年华”,让学生在游戏中爱上数学。
2.以科研整合催生教育资源新效益
学校科研中心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和协调,将学校各部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研究整合到一个育人系统下,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催生效益、提高质量的效果。
首先,整合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科研中心协助语文研究组整理提炼四年级语文与多学科整合的社会实践模式,为其它年级多学科整合的社会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科研中心还指导数学研究组携手科技、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开发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使各学科资源整合、相互融通、互相借鉴。
其次,整合家长资源。儿童成长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借助家校共育等主题的课题研究,精心培育“师生家长生命成长共同体”,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教育规律的家校共育课程体系。例如,学校有八千多名家长,他们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德育部门借助“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的研究,聘请家长走进学校为学生上职业介绍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职业理想。同时,我们还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亲子体育、亲子阅读、科技嘉年华、亲子小舞台等活动,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3.以课题研究开拓教师发展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师既要有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又要具备科研意识与能力。为了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学校以“建构生命成长共同体,落实全员育人”这一课题为统领,分别开发“教学方式转变”“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和“基于教师成长共同体视角下多学科整合与社会实践”的子课题,并分别建立子课题研究团队,实现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深入研究了教育教学规律,对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了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生学情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发展愿景
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课程是否具有高品质主要看其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素养发展的可能。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细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核心素养,明确其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则指向“精品课程建设”。基础教育阶段“精品课程”广义上指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则指向学校设置的每一门课程的优质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从课程研发到课程教学实施及至评价的持续历程;在课程管理与实践范畴涵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包括自主研发地方和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指向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上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从实施效果上看要经过教育教学检验,效果显著,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不仅要在框架和单门课程上建立与核心素养的实在联结,更要能够不断凝练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保证学校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是适切的,并且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外,还应明确区域总体的发展愿景。发展愿景应展现如下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散资源的分享要合法化;重视对话与合作;学习是脉络化和情境化的;在实践中构造文化共同体。
区域应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发展愿景,具体细化区域课程的核心目标。以海淀区为例,课程的核心目标为培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家乡地域情感、积极道德心理品质、坚实科学与文化素养、良好体育艺术修养、勇于创新探索、富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之心的“海淀学子”。在此基础上,五一小学提出培育学生一生幸福必备的素养,为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清河中学提出“自主行动、自主参与、自主能力”核心素养目标等。
加强整体思考,做好统筹规划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具体表现在:区校课程规划滞后于实际课程建设、滞后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缺乏顶层设计;学段间不衔接,学科间不融合。为此,区域应加强整体思考、高位引领,整合区校育人资源,协调区校各方力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注重课程整体规划和研究
应“由改变个别课程或某一部分学科和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到面向整个学校的所有课程、所有的学科以及整体和系统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优化首先应从学校做起。例如,人大附中构建“优化基础课程、完善综合课程、建设拓展课程、提升德育类课程”的课程结构;首师大附中构建了与学生内在发展需求相一致,有利于夯实学科基础、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养、形成自主能力的“基础通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课程体系。而在区域整体的站位上,海淀区启动14所小学“课程整合,自主排课”实验项目,也是从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入手,对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此外,开展九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和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对区域课程整体优化进行积极探索。
2.注重课程资源统筹与研发
区域应研发课程教材资源,并积极促进资源统筹与共享。以海淀区为例,一方面,重点研发了《走近圆明园》《中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等课程教材,供学校结合各学科落实10%实践活动打通使用。另一方面,统筹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每年坚持录制课改新教学课堂实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微课教学研究;通过高中协作体和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统筹和共享等。
3.鼓励学校自主创新促进整体优化
优化区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整体格局,还应鼓励各学校发挥自主创新能力,自主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由点到面,由先进带动后进,发挥课程建设优秀示范校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区域整体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例如,北大附中在多元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下,采用学院制、书院制发展模式,形成了“二部、四学院、五中心、七书院”的全新组织架构。高中部实施学院制,建设差异化课程体系,提供多元发展模式。成立艺术、体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辅导五大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开设活动课程,提供基础设施,培育发展中心社团及俱乐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学习方案,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将高中部分设为四大学院。学科类课程分为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行知课程、理科深入学习的元培课程、文科综合深入学习的博雅课程以及中外对比的道尔顿课程。区域内玉渊潭中学作为普通中学,也自觉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经过三年的课题实践,形成了以人生规划为导向,夯实基础素养课程、奠基职业素养课程、发展创意设计课程的课程体系,引导了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形成组织优势
课程建设走向素养化、精品化和整体优化需要突破一师、一校、一地的视野、思维和能力局限,需要有合理的组织机制和规范的制度,以保证其有序、稳步、科学地推进。
海淀区从区域和学校层面确立了五项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区教委领导下课改办计划总结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例会,分析课程建设需求、趋势和整体优化重点工作,计划行政、业务和研修部门工作要点,注重总结和经验分享,提炼和反思问题。二是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区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实行项目负责人研究责任制,按时提交项目计划,积极组织项目研究,适时下校指导进展,组织展示与成果提炼。三是队伍建设机制:各校结合实际逐步成立课程管理部门,包括课程研究院、课程中心或课程室,对接区域相关工作,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形成了组织优势;以重点团队建设和现场范例培训带动整体优化,提升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力、执行力;以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团队的经验促进整体优化;以课程建设研究成果示范推动整体优化。四是市区校联动机制:市区校联动协同贯通了市课程改革政策、理念和要求,融合了三级课程建设主体的共同愿景,搭建了市域视野下的多方互动学习交流平台,市区校各自找到了切入点,形成了协同一致的课程建设合力;区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管理、研究、指导和协调作用,学校师生则充分释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与鲜活经验。五是评价激励机制:组建专家、行政、教研、科研等组成的评价组,对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及跟踪改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备案审议主要审学校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开发方案、学科课程纲要以及相关课程资源、总结、报告等。审议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反馈意见的撰写上,海淀区组织了专家支持的区域联动审议协作组,在专家指导下与行政教研科研共同形成反馈意见,重点指向实践改进,突出解决校本课程设置粗放、理解偏颇、实施随意等问题。
建立适宜标准,落实分层实施
1938年,杨若愚先生为救亡图存而创办的树人学校,78年来一直围绕“树人”行走在既秉承传统,又突破创新的课程建设路上。
聚焦核心素养,
确立课程建设理念和育人目标
建设促进全体学生长远优质成长的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所在,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内核。
立足于学本课程开发,树人团队提出了课程建设“三问”:“现阶段的课程在哪里” “我理想的课程在哪里”“怎么靠近理想的课程”。在调研需求、架构统筹、价值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宽广可选,个性丰富”的课程建设理念,着眼于为孩子积蓄一生行走的力量的价值取向,确定了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强健的体魄、远大的抱负、宽厚的基础、坚韧的意志力。
学校制定出“树人学子‘5+5’气质”的育人目标。
五个基础:体魄强健;举止优雅(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自信大方、正义向上);兴趣广泛;思维灵活;习惯良好;
五项才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有一副流畅表达的口才;能写具体生动有感情的文章;能掌握一门乐器演奏好才艺;能会一项关键时刻的求生技能。
为达到“让每一个孩子的先天禀赋都得到充分发展”之目的,树人小学确立了这样的思路:给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给一段课程经历,让学生培养才干;给一些学习指导,让学生独立成长;给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思想无疆界。
学校将原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分类整合,形成学科基础、个性拓展、综合探究三大门类和“求真、求善、求美、求壮”四大领域的多维课程结构。
整合融通校内外课程资源,
构建“树人”课程体系
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必须突破学科知识本位,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育人功能,并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树人小学坚持为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素养奠基的理念,整合融通校内外资源,构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序列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感觉到责任在肩,必须为学生长远优质的发展着想,一边做门类和领域的整合,一边打通领域课程联系,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努力构建系统性的课程环境。
围绕人文修养开发了精品德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十二专题》《树人小学学生发展指南》《树人学子十大礼仪》《树人小学学生教养16条》《树人学子6年间要完成的50件事》,形成了完整的人文修养系列。
语文教学板块中以“1+2+1”为模式(一个单元主题、两篇精品文章、一本课外阅读书目),既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对145万字阅读量的要求,又承认差异,允许超额完成任务,将这一标准大大扩展,达到了800万字。分层阅读计划保证了有困难的学生达标,又使有能力的孩子吃饱。
在科学与思维领域里,“做数学”课程在基础数学教学中丰富了内容结构,“必体验的数学文化、必亲历的数学游戏、必参与的数学活动、必表演的数学魔术、必养成的数学思维”融汇到数学常态教学中。
目前,学校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共有40多个校级社团和120多个班级社团,保证孩子每一个方向的生长都会得到激发。
实现课程可选
传授知识不是小学课程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宽度、可选择的课程,唤起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与关注。如果说学科主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那么,选修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两类课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15年3月4日,学校第一阶段的102门“达”课实现网上选课,引发了一阵风暴。在线选课系统第一次向三至六年级开放,有些课程在开放系统后十秒就抢完了,火爆程度让网络两小时内几近崩溃。《茶艺表演》《尤克里里》《美丽从头开始》《生存技能大挑战》《拍拍乐》等课程吸引着全校近2000名学生,由按部就班的课堂,变为“我最爱”“我喜欢”的走班上课。由校训“诚勤立达”而得名的“达”课,走班上课,形式灵活;全方位互动,个性十足;综合探究,趣味浓厚;学科内容整合、课内外时空统合,教学效益更趋最大化。
引入精品课
2014年4月,来自台湾的老师采用独特、新颖的“剧幕式”教学方法,把严肃的科学课上得生动而活泼。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科学活动课上既动脑又动手,达到了“科学很好玩儿,好好玩儿科学”的目的。
补齐悬缺课
中科院博士团队开设的生命课程,是树人课程的妙手偶得。2015年二年级五班一次 “爸爸妈妈进课程活动”,德国弗莱堡生命科学海归、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崔艳艳,走进树人课堂。
经协商,崔博士的天才儿童科学培养项目,迅即与树人课程对接起来,树人小学成为“第三军医大学生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课程将在北京实验形成的内容,针对重庆地域条件进行二度开发,嵌入到树人1~4年级的周课表中,为学生带来充满创造力的每周一课。学校一直在为全校孩子苦心寻觅,而一直悬缺着的课程空白,得到了填补。
在课程实施中反思改进,
朝向“优质多样,自主选择”扎实前行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需要不断从实施与反思中改进和完善。树人的课程建设行动簿上,记写着一个个年度课程实施已成和将成的足印:
2014~2015学年度:开展调研与认证,形成树人课程整合和开发规划;实施周一下午全员、全面分级段的走班自选课程,继续做好周四下午的按年级的走班小课题探究课程,实现树人孩子一人一张课表计划。还有部分孩子成了半天在校、半天在发展兴趣特长的“半日族”。
2015~2016学年度:实现网络平台选课,注册家长义工,尝试进行学段管理,利用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
2016~2017学年度:将建立树人学术管理委员会与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优质多样,自主选择”的原则提炼树人课程精品,完成学科校本教材编写和树人学科资源库建设。
(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
通常人们以数量指标来衡量某些或某地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之所以把人、财、物等资源的增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的尺度,是因为数量指标是硬件,容易测定,也因为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膨胀给人的感受更直觉、更可观也更急功近利。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数量的增长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数量增长反映的只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表层,属于“外延式发展”。而质量的提高才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的深层,属于“内涵式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须转移工作重心、健全工作机制,要把工作的重心全面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2]。在学校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无数量的质量,也没有无质量的数量,数量增长是基础,质量提高是目的,没有数量增长就没有质量的提高,但有了数量的增长不一定能提高质量,没有质量保证的数量增长是没有意义的,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3]。
(二)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影响体育教育发展的元素很多,但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反映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指标。例如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看,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而内涵式发展则是指学生的身心、个性、能力等内在品格和机能上的质的变化。从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看,学校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建设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表现为数量,而体育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则表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内容看,体育教学内容或课时的多少、组织群体活动或竞赛的次数多少、参加体育社团或运动队训练的人数多少等都表现为数量,而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的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等则表现为影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果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毕业率、运动成绩高低以及奖牌榜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数量,而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则直接反映出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质量和效果。所谓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体育的本质属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切入点,拓展体育教育范畴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过程。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把握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目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育人的基本功能,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脱离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的极端现象。首先,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教育目标偏低且单一,使多数学生失去了体育教育特有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机。其次,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教学缺乏文化育人和个性培养。第三,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成为短期解决问题的形象工程或手段,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和发展对策,致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正确把握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在教育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育人和思想、个性、智慧的培育,根据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把握高校体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发展定位、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要把高校体育回归到教育层面,以育人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体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挖掘潜能,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
(三)加强改革创新,确保体育课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既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内涵式发展的目标[4]。创新是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质量提升为核心,要大力推动学术创新[5]。因此,高校体育应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培养特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行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确保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四)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制度财富的总和,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6]。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教学中重技能传授、轻文化内涵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升等。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范畴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育人,促进内涵式发展。
(五)以特色促内涵式发展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校本课程、学科特色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建立独具风格的学校体育特色,并在不断凝练和彰显特色中提升本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首先,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育人环境、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发展方向等方面创出自己教学特色。其次,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要以办学经验、教师优势、学生特长和教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校本特色、师生特色为基础。第三,学校特色的创建应确保制度的支撑和校园文化的积淀。第四,特色的创建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唯美教育;学校特色;发展
几年来,延奎小学一直思考如何把各特色项目提升为学校特色,受“十”提出的中国梦的启发,学校以追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最大、最优、最美的教育效果,提出了“唯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唯美教育”是帮助师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促进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特色化、个性化、校本化的具体实践与实施。“唯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雷锋精神树美德、艺体特长扬美育、课程实施塑美感 、校园文化创美景、师生发展圆美梦。
一、雷锋精神树美德
在“唯美教育”的指导下,学校确立了“雷锋精神立德树人” 的育人理念,提出了“雷锋精神树美德”的大德 育观。
2012年12月18日雷锋诞辰日,坐落于校园的雷锋雕像落成。为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内涵,将雷锋“求上进、爱学习、有才艺、乐奉献、行节约、追幸福、有信仰”作为雷锋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学校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分队”,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学雷锋小组,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为配合雷锋雕像落成,学校同时建设了“雷锋文化长廊”,从雷锋人物简介、雷锋典型故事、雷锋生活图片展、时代先锋、学生榜样、品美德、赞美德、最美红领巾爱心箱、红十字爱心箱、爱心伞等专栏,营造了深厚的学习氛围,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让延奎师生争做雷锋式的人物。为了让雷锋的好榜样植入孩子心田,学校组织各中队每周轮流在雷锋雕像前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开展讲雷锋故事比赛,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开展各项自愿活动,鼓励班班续写《雷锋日记》。近年来,以道德讲堂为载体,从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展系列“校园道德讲堂活动”,力求在全校师生中营造“讲道德、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雷锋精神树美德,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每个师生成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践行美德的使者。
二、艺体特长扬美育
2010年9月,学校开始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通过组织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全校一半以上学生参加艺术类、体育类社团活动,形成了艺体教育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为确保“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学校制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的评价体系,评价突出全面发展的原则、主体发展的原则、个性发展的原则、同步发展的原则、课内外结合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采用积卡升级制,定期评选“艺术之星”“体育之星”,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特长发展,为培养全面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奠定基础。
几年来,延奎小学强化素质引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艺体教育。学生在艺术殿堂上争奇斗艳,在艺体赛事中崭露头角,3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参加“曲苑杂坛”“少儿春晚”“激情广场”的演出,2次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国家级赛事“中国第三届诗歌节”及“全国第四届艺术展演活动”的表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代表厦门艺术水平的“鹭岛花朵”比赛中,2013年民乐、舞蹈分获器乐和舞蹈类金奖第一名,管乐合奏获厦门市第三届萌芽杯管乐比赛第一名。《海峡导报》和《厦门教育》大篇幅报道延奎小学“体育、艺术2+1全面开花”。
三、课程实施塑美感
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核心文化之一,它的构建对推动师生教与学的幸福生活起着促进作用。构建唯美的课程文化过程,也是师生享受学习乐趣、体会成功喜悦、感悟生命价值的过程。学校的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要研究、探索建构合乎自己学科特点、合乎自己教学实际的“唯美”课堂。
1.精美的学科课堂,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是减负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学好知识,家长才放心让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发展特长,全面而有特长的发展才有保证。
语文学科基本素质:写字、阅读、朗读、听力训练、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等。
数学学科基本素质:口算、思维训练、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综合实践活动、数学小作文等。
英语学科基本素养:口语、句型、听力、阅读、朗读、演讲、情境表演等。
每项内容以考核推进,落实在课堂训练,纳入智慧星的学科素养评价体系,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学校每年举办“学科节活动”,学科节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各个教研组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信,展示自信,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2.多彩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有所长
学生的个性差异既为教育者提出了挑战,也为教育者提供了机遇。为发展不同学生的各自优势潜能,2010年9月以来,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和兴趣,选报校级社团和年段社团,采用跑班上课的形式。社团项目覆盖琴、棋、书、画、体育、文学等内容,活动辅导老师由外聘、外援及本校教师担任,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这样的社团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
家长进课堂传授才艺是我校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特色。三年来,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带着他们的特长进课堂,其中包括社团课的日常上课,更有“六・一”节的各班家长才艺展示,家长带着他们的拿手才艺走入课堂,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艺术课,带领孩子一起剪纸、变魔术等,学生完全投入到“玩”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美好生活的乐趣。
3.人文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几年来,学校以“观鸟”亲近自然,从观鸟兴趣小组,到亲子观鸟活动,再到花卉种植,形成了花与鸟的特色教学。通过编印富有文化韵味的《花鸟文化》校本课程,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厦门、特别是海沧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而低年级则加强“闽南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充分利用社会、社区资源,培养学生了解闽南、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
四、校园文化创美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制度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延奎之星”评价体系由美德星、智慧星、艺术星、体育星组成。美德星包含5个小星,智慧星包含五项内容,艺术星和体育星指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学科的课内外表现。学生获得所有的四颗星就可以晋级为“延奎之星”,也就是传统上的“三好生”,使“三好生”真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六・一”节集中表彰。
2.精神文化引领师生成长
学校以“唯美教育”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成有朝气、有战斗力的群体。充分利用校园中的雷锋雕像,组织师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雷锋精神引领教师立足岗位做奉献,引领学生争当雷锋式的好少年,培养全面而有特长的阳光少年。通过精神文化引领,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培育和谐发展的校园生活。
3. 环境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教育的功能,建设富有文化熏陶的校园美景,通过中国诗歌长廊、弟子规长廊、三字经长廊的文化熏陶价值,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建设中外书画赏析长廊,从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品质;建设“才艺秀”舞台,每周四不同年段安排才艺展示,在表演中提高成就感、幸福感;建设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等等。让一幅幅的校园美景,引领全校师生不断陶冶情操,让师生在优美校园中,自然地、健康地、快乐地、有尊严地、有梦想地生活。
五、师生发展圆美梦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学科素养培养被忽视。当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而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讲;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传承,学生学科素养培养被忽视。在政治学科素养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社会科学理论学习能力,指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借助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哲学中的矛盾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质量互变的观点等。第三,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成?橛凶耪?确的政治方向、是非观念、道德标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很难将以上四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大部分都能够落实社会科学理论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后面三种能力的培养却持忽视的态度。
2.教学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效果不明显,其现状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合理,有的教师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案,并没有将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纳入考量范围,不仅导致难以实现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科素养培养成为空谈,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政治?n堂教学的进度,教学质量不佳。
3.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从踏入高中学校开始,不论是校园氛围还是课堂教学氛围,无不处在高考前紧张的气氛之中。在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心理负担不断加重的同时,部分教师依旧秉持固有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依旧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严重受到压抑,主观能动性无从激发,而政治课程本身较为枯燥,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积极性明显不高,教学质量因而难以提高。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策略
1.开展时事开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前时事开讲活动,好处多多,表现如下:第一,活动使学生逐渐培养起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而这一习惯是公民素养的体现。第二,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性精神:在筛选时政新闻时,锻炼了学生筛选、精简材料的能力;在结合教材理论知识分析时政材料时,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组成员需要协作完成一件事,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第三,在对时政新闻的分享、讨论中,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或者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政治认同。
当然,学生选择时政新闻可能存在不合理性的问题,教师应当事先了解学生所选的时政新闻,时政新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正确的政治认同,注重正面的教育引?В?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新闻尽量慎用、少用。
2.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视频资料――《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上课伊始,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经济发展、体育竞技等方面展现出的民族精神,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就受到了视频中英雄事迹的鼓舞与感染,从而对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发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包括同学互助、爱护学校卫生、尊重师长等,从而将理论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