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

第1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预防医学道德;道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吃的比以前更好了,但是得现代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年轻人中得病人数不断攀升,肥胖人数比以前增多。而现在的人们更加希望自己活得健康长寿,这就由此引出了预防疾病即预防医学的问题。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prevention medicine)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医学学科,它以人群为重点研究对象,侧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乃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害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医学的目标已从减轻病人痛苦与恢复健康,扩展到维护健康,进而发展到促进健康。预防医学担负着预防、控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的重任。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预防医学发展史

预防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记述。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更明确了“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空气、水和土壤》一书中,明确阐述了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奠定了预防医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发展使得婴幼儿、儿童死亡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社会出现老龄化趋势。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国际卫生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国际间合作。预防医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更高的目标。即“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更高的健康水平”。近年来,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全人类为对象的三个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

三、三级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也在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预防的概念已融入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全过程。针对致病因素,疾病前期及发病期进行的预防措施称为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核心策略

(一)第一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宏观措施,针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措施,以及针对个体的健康和特殊防护措施等。第一级预防是投入少、效率高,最积极的社会预防措施,也是预防医学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二)第二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疾病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慢性疾病多是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引起的,而且疾病的发展过程较长,可通过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办法做到早期发现疾病。

(三)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发病期预防。是针对已明确诊断的病人,采取的适时、有效的处置,以防止病情恶化,促进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则通过康复医疗措施,使之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四、预防医学道德

由预防医学自然就引出了预防医学道德的问题。预防医学道德是探讨在预防医学工作中来调节预防医学工作者与人群、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预防医学工作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通常包括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识的锻炼、道德信念的树立、道德习惯的养成等。

(一)道德认识的提高

道德认识也就是对医学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知理解和接受。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医学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医学道德认识为基础或前提的。这是道德认识的意义所在。医学道德情感是指医学工作者对医学事业所产生的爱慕、憎恨、喜好或厌恶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流露。道德意志更难获得,作为一种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决定和毅力,它对于保障医生的道德品质而言至关重要。除了意志,还有一种更为“高尚”的东西,那就是道德信念,或者说一种对医学事业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它是推动医学工作者产生医学道德行为的动力。医学道德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一旦习惯养成,它应该也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二)道德修养的提高

对于医学工作者而言,光有教育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道德修养。如果说教育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在力量,那么道德修养可谓是一种内在支撑。道德修养第一层“大公无私”,在这种人心中,患者利益至上,大众的健康至上,而个人利益永远没有位置。第二层次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位置,但是优先考虑患者的利益,因此被称为“先公后私”。道德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实践智慧”,通过不断的实践,一种恰当的修养才能被培育。一方面,医务工作者只有在为患者服务时,尤其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到哪些行为是符合道德的,哪些行为又是违反医学道德的,因而培育自我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医学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不断提出新的道德问题,可以说医学实践本身也是不断推动着医学道德的发展与变化,因此,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是医学本身的发展要求。

(三)道德监督

除了道德教育、自我修养之外,道德监督对于医务工作道德品质的培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道德感的形成与外在“舆论”的制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在此主要讨论“道德评价”问题。医学道德评价是指在医学道德活动中,人们依据道德原则、规范而对医疗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它通常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对自己进行的评价,而社会评价是指“他人”——包括同行、上级、患者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对医务工作者所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一般通过内心信念来实现,属于医学道德自律;社会评价一般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完成,属于医学道德的他律。通过社会性的评价,医学道德的善恶标准与是非准则会更为深刻地传达给医务人员,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也变得生动起来。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传播方式的高度发达已经让社会舆论成了一个显微镜,使得任何引人注目的话题都无法逃脱公众的视野。社会舆论在医学道德中的评价作用,往往也成了大夫们反省自我的助推器。

总之预防医学和预防医学道德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互为辅助的关系。对这两者的研究讨论对医务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海婴.预防医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8.

[2]魏双平.预防医学[M].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8.

第2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1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大多数医学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强调“预防为主”,较重视加强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培训,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添加了《预防医学》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人们对于健康和身体的关注多数还是停留在生病看医生的被动阶段。另外由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从事临床工作,他们片面地认为只要熟练地掌握临床课程知识就足够了,《预防医学》课程知识对以后工作没有帮助,从而出现不愿意花时间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知识的现象,这些因素给《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教授带来了不利影响[2]。另外,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主要是黑板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不过多媒体教学通常也只是简单的幻灯片演示,内容多是以教材为主,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信息。同时,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师资队伍相对不足,大批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甚至研究生上岗承担理论课,由于课程任务繁重,学科系没有时间对每节课内容备课和听课,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滑。此外,由于任课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大多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课程中很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出现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虽然学过该方面知识,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束手无策的状况[3]。此外,由于大多医学院校的《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安排在学习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学生完成一年临床专业实习后,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由于这个时期正好是学生找工作的时期,所以很多学生由于找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而影响了该课程的学习,导致缺乏对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

2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2.1强调预防医学的战略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而忽视《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情况,应反复强调此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要能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精于医术,同时应能够胜任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服务的工作。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疾病预防意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向家人、朋友宣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为进入临床服务患者奠定基础。可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强调如果没有《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及其不断的发展,恐怕卫生工作到现在还处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第一次卫生革命运动中,“反应停”这种致畸率很高的药物还会被孕妇滥用,曾威胁全球的“SARS”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等等,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让学生了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预防卫生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区保健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措施等理论知识,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会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更需要学好《预防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4]。

2.2贯彻“三级预防”原则,加强预防医学知识宣传

“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理念,也是《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明确,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都可将其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因而医务工作者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采取相应的预防原则: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另外,由于《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繁杂,还需广泛地开展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系列活动,加强预防医学知识宣传,通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尤其是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相对枯燥的缺点,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知识。

2.3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以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BL),即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然而有研究显示该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甚至有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存在反感。这可能与学科特点有关,由于《预防医学》包含几个不同的预防医学学科,内容多、知识面广、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对《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形象、生动、贴切的表达方式,使教学过程简单、清晰,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适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使教学内容充实而新颖。所以,应加强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使用,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教学中,必须突破旧的模式,尽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预防医学》学科特点,教学方法应以LBL教学为主,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为辅,具体来讲就是理论课采用LBL+PBL教学,实习课采用PBL教学[6]。此外,为促进与国外该学科的发展接轨,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同时学习国外在专业问题上思考的角度以及研究方法。

2.4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加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

自教育部于2003年8月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精品课程建设一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7]。通过加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整合《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此外,还可以通过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使大家相互之间有了一个参考、观摩、交流的机会,拉近不同院校的距离,提高整个国家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8]。但该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当以人为本,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此外,目前国内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常出现“重申请,轻建设,少利用”等现象,这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因此,在《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申报过程中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评估结束后要加强课程维护,充分利用其示范作用,避免精品课程建设资源的浪费[9]。

2.5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实际工作能力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在向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教授该门课程时应结合非预防医学专业的特点,讲授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及其预防措施,使学生能运用知识预防不良因素的危害;加强医学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教学内容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根据目前的形势,在以后的课程中还应加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控制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10]。另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像对待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一样,充分利用当地卫生资源,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建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基地,聘任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使高校和实习基地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稳定。建立实习基地,也是培养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需要。适当增加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教学、社区实习及进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的机会,增加社区实践活动,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11]。通过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对环境有较客观的认识,了解职业卫生状况及进行劳动保护的必要性、迫切性。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临床专业课、预防医学及全科医学结合起来,可加深学生对“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认识,理解在临床实践中贯彻预防策略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做到防治结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2.6合理安排学习与就业,避免二者发生冲突

《预防医学》是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素质,对医学生形成现代医学观,树立预防为主和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避免该课程的教学与毕业生工作就业相冲突,可以将该课程学习安排在临床实习前完成,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3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关键词: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独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从概念上讲,学科交叉逐渐形成一批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科学领域的进步,交叉学科正在逐步向综合科学发展。在医科大学中,独立学科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高度,要想在今后获得更大的突破,应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而不是仅仅作为单一的课程来对待。本研究主要对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展开分析,现做如下综述。

一、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方案

(一)交叉学科的形式

就交叉学科本身而言,其独立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医科大学的研究水平,并且扩大医学领域的研究范围,输送更多的人才。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交叉学科的形式可分为3个层次:核心学科、紧密层学科、外延层学科。核心学科作为我国的重点培养项目,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的学科。以分子生物学为例,该学科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医科大学中,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核算、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突出表现为对人体神经活动的机理探索,对癌的发生研究等等[1]。紧密层学科主要是由核心学科的内涵联系紧密的若干学科组成,该形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并自主探究其中的联系。外延层学科主要是核心学科与紧密层学科联系松散的外周学科。

(二)交叉学科的内容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应从多方面入手,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医学学科的内部,应向多种学科进行拓展,深入研究,将各个领域的相关联系摸清楚,为将来的医学发展和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认为,交叉学科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学与自然学科的融合。以细胞生物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体现在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主要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各种生命规律[2]。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细胞生物学有利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并且在发现新物种和探究古老物种方面,都做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细胞生物学还能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特别是染色体,这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和各种先天疾病的治愈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二,医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学科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当代医学的发展,将医学内部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健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体系,同时可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提高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第三,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以生态学为例,该项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典型结合。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

二、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建设成效

(一)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现实工作中,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最终的成果却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从我国的情况来分析,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学科层次和水平获得了全面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和技术也有较大前进。例如,2003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以来,积极致力于医学与诸多学科的融合。学校特设了Med-X基金,以此为纽带,通过项目合作,实现了两校技术平台和科技资源的共享,大幅提升了科研实力,拓宽了科研领域。“环境化学污染物致机体损伤及其防御的基础研究”项目,是复旦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申报成功的2002年“973计划”项目[4]。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之所以选择复旦作为合作伙伴,就是因为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与医学院结合后的研发实力居于国内前列。枫林校区宋后燕教授的分子医学实验室就是在两校合并后,得到科技资源的支持,成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通过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学科专业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除了上述的成效外,我国还通过扶持新兴的交叉学科,促使学科专业覆盖面有了更大的拓宽。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为例,该学校的新型交叉学科――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属于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近五年来,在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负责863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项,获部、省级等各类奖50余项,专利10项(其中有2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累计达700余篇,综述性文章100余篇,编写各类专著、教科书和参考书20余部,其中主编的《物理药学》、《靶向给药制剂》属填补国内空白的专著。主编的《药物化学》等教材为全国规划教材。

三、总结

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在理论上、实践中都获得了非常大的积极成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交叉学科,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水平,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06(05):73-77

[2]陈君,彭成华,赵智涛,夏旭.独立医科大学多科性发展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4(03):42-44

第4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1医学发展需要整合

整合医学狭义来说,是将医学各领域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整合,使之成为更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医学体系;广义来说,是将医学与其他学科、基础研究、预防、人文等加以整合,使之更全方位地促进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控。

1. 1交叉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问题。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各领域,如数字化医学中心,医学图像处理及多媒体应用,生物信息的控制及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北京大学近年来大力提倡和鼓励交叉学科研究,不久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与北京大学工学院联合获得了985基金资助,在心力衰竭的影像学与生物力学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另外还正在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及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跨学科研究空气颗粒物与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障碍:全球范围环境暴露的探索性研究,关注环境污染与心血管健康。

1. 2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的核心是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与病房(From BenchTo Bedside,简称B-B)之间架起一条快速通道。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医学,是双向、开放的。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迅速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人的研究,是不断循环向上的永无止境的研究过程。我们的研究团队前期进行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中国高血压患者MTHFR-C677T基因与ACEI类药物的降压疗效及血浆同型半肤氨酸(Hcy)水平相关,TT基因型的Hcy水平高对ACEI的效果更好。针对我国H型高血压高发、脑卒中发病率高的现状,我们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从2008年开始开展依叶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预防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亦即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 CSPPT),人选20 702例MTHFR C677T基因型已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MTHFR C677T基因型分层,层内随机分为依叶干预组和依那普利对照组,随访5年,比较依叶干预组和依那普利对照组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分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对各种终点事件风险以及对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目前此项研究已经一级揭盲,期待进一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

1. 3整合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临床医学与预防保健的整合是在疾病的上游进行积极地干预,推进疾病的早期预防;临床医学和康复的整合是在疾病的下游进行积极地补救,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促进功能恢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危险因素的控制不力。2011年AHA的《心血管病零级和一级预防的价值:美国心脏学会政策声明》肯定了预防促进健康的深远意义。我们已经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支撑项目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整合了社区、基层医院及三级甲等医院的优势,通过建立完善的人群及患者的注册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国内主要区域的三级医院一社区的冠心病综合防治平台及区域性合作网络。期待更有力的冠心病零级预防、一级预防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 4整合人文医学

仅从生物学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有很大局限性,人们遂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医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科学,医者父母心,有时能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疾病,相当比例的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在临床诊断治疗之外还需要心理疏导,所以近年有学者提出了双心医学。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随访,这一过程充满了人文关爱。我们自2006年3月开始建立了冠心病PCI术后随访门诊,后续逐步建立了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脏起搏器、高血压亚专业随访门诊,由临床医生、专职护师床药剂师、健康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和管理。定期进行病情复查、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科普手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依从性。

2专科发展需要整合

2. 1内外科联合,打造专业团队

胡大一教授数年前提出心脏中心模式,2010年ESC/FACTS提出心脏团队(Heart team)概念,2011年ACC/AHA颁布PCI和CABCI新版指南均建议临床医生遵循心脏专家组意见,对每例无保护左主干或复杂性冠心病患者制定血运重建策略。这些理念构建了崭新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模式。国内部分医院建立了心脏中心,整合心血管内、外科资源,成效良好。而由介入医生、临床医生、外科医生、影像科医生等组建心脏团队,则能够为患者制定最优化的诊疗策略,体现了学科整合的强大优势。一些大的心脏中心还建立了一站式完成高危复杂心血管手术的杂交手术室,把一些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借助全新的复合式手术设施联合完成。杂交手术室适用于高危心脏大血管疾病、复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瓣膜病、血管外科疾病的内外科联合治疗。

2. 2亚专业和相关专业需要整合

随着学科的细化,现今心血管病学已经分支到四级学科,比如心内科分为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血管危重症、心血管影像学等亚专业。各个亚专业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在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每一环节,尤其是二级预防阶段,各亚专业组应环环相扣共同应对。

2. 3人才需要整合培养

近年医学专科的过度细化,造成一部分医生在快速成长过程中缺失了通科培训和人文培养,这样的拔苗助长使得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技术或技艺,但是对患者整体状态的诊断鉴别和综合处理能力低下。心血管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有一小部分速成的介入医生沦为手术匠。近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力推行的心血管专科医师考核制度和心血管介入资格考核制度,正是为了规范化培养一专多能、基本功过硬的医学人才。

3技术发展需要形成整合体系

3. 1心肌梗死的救治需要优化整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患者的救治模式一直是本学科关注的焦点,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不恰当延迟是影响有效治疗的关键瓶颈。近年来欧美国家对STEMI治疗模式的积极探索,反映了学科的整合趋势。中国有必要建立区域性的STEMI救治系统(包括院前急救、协调未开展和已开展急诊PCI的医院),和畅通的院前和院内处理流程。急诊PCI的开展应规范化,使STE-MI患者得到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

3. 2整合不同地域的数据

第5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第6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关键词:血清蛋白质组学;中医证本质;证候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88-03

Discussion on the Serum Proteomics Applied to Research Essence of TCM Syndromes

ZHAO Haiyan 1,GUO Yong2

(1.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2.The First Clinical Medicin Schoo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3,Zhejiang,China)

Abstract:Differential markers of TCM syndromes presented as specific proteins in TCM syndromes. Serum proteomics was one important part of systems biology. 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s with the technology of serum proteomics, we proposed our own viewpoints as follows: the markers and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s could be found out by studying in animal model of TCM, TCM clinical syndromes, and, application of prescription-syndrome.

Key words:serum proteomics,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markers of TCM syndromes

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与整体观,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的指导核心,是论治的前提与基础;治疗讲究“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处方用药随证而定,随证而变。中医的不同证候间表象差异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1]。蛋白质组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2],这和中医的整体观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从蛋白质组学角度研究中医证本质已成为中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 背景

证候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病理概括。中医证本质的含义是指证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决定着证的发生发展之动态变化过程,是在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物质群[3]。

证本质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开展,发现某些检测指标可重复性差,与临床证候相关性并不明显,对中医临床辨证的价值十分有限[4]。因此有许多学者认识到从探讨整体功能关系失调方面入手可能是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最佳途径[5]。蛋白质组学的兴起,为这种整体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

蛋白质组的概念最早是由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等[6]于1994年提出,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则是在蛋白质组整体水平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策略有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由于功能蛋白质组学是将疾病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黑箱而只着眼于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7-8],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血清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选定的目标血清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在建立正常蛋白质表达图谱(protein expression map,PEM)的基础上,寻找其差异蛋白质点,鉴定疾病相关蛋白质,进而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为研究重大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药物作用靶点等开辟新的途径[9]。

血清蛋白质具有独特的性质(蛋白质组成、结构形式极端复杂而且蛋白丰度差异巨大)、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及研究意义[10],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HUPO)列为首批实施的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1]。目前,Chan等[12]一共识别了1444种蛋白质,并构建了共用的人类血清蛋白质数据库。

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流程大体可分为分离、鉴定、分析三步。质谱技术是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二维凝胶电泳结合质谱技术(22DE2MS) 是目前疾病相关血清蛋白质组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13]。经过质谱分离后,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质组可以利用数据库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中医证本质研究最终目的是寻找证候标志物,它的升高或减少能显著地提示相应证候的出现或消失。疾病标志物常常是在疾病过程中由机体分泌到血浆/血清中的低丰度蛋白质[14]。因此在中医临床辨证的前提下,可以借鉴血清蛋白质组学对疾病标志物的研究来找到证候标志物。

2 血清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应用方面,中医证候模型是利用动物的某些生物体表特征来模拟人体证候特征的一类生物表征模型,以此来诠释中医理论和评价中药疗效[15]。许多专家在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钟小兰等[16]以束缚制动法制备肝郁证大鼠模型,发现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6个。颜永平等[17]分析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与正常大鼠下丘脑的差异蛋白质,有18个蛋白点的表达随着造模后时间的延长有向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苗兰等[18]发现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大鼠相比有1个蛋白质下调,5个蛋白质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推测气滞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这些差异蛋白点相关。

中医临床证候方面,在以病统证的角度研究中,熊新贵等[19]研究发现其中的5个蛋白质可能与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发病过程相关;在异病同证的方面,谭秦湘等[20]选取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按照辨证标准诊断为肝郁证患者各100例进行研究,发现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spot73仅在正常组中表达,spot71仅在3个肝郁证疾病组中表达,另外的10个点均在3个肝郁组表达上调;单证方面,刘希成[21]等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了老年肾阳虚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发现有10种在肾阳虚血清异表达,有6种在健康对照组异表达;在方证结合的应用方面,可将某一证候动物模型在相应方剂治疗下机体所发生的物质变化视为该证候的物质基础,因为正是该方剂在机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过程中纠正这些物质后,才使该证候的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22]。苗兰等[23]用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有1个蛋白质下调,5个蛋白质上调,1个蛋白表达缺失,而给予血府逐瘀汤后可改善这些改变及缺失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3 展望

在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本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中医证候元素方面

证候元素是构成是中医证候的最基本单位,体现了不同证候的最基本证候组成,亦称单证或基本证候。复合证候是由证候元素组成的复合体。规范和统一证候的诊断标准首先要从中医证候元素入手研究血清蛋白质组学,能较容易产生证型血清蛋白质组学的标准化、定量化,再扩展到复合证候的标志物研究。

3.2 病证结合方面

要提倡病证结合,才能提高证候研究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的重要观念,因此要研究不同疾病、相同证候的血清蛋白质组的共性和差异,也要研究相同疾病,不同证候的血清蛋白质组的共性和差异。

3.3 方证相应方面

应着力开展得到公认的一方一证尤其是名方一证的研究。方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环节,是指一个方剂的功效与方剂内的药味及配伍关系与其所对应的“证”之间存在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因此,可对方剂干预下的证候前后差异的蛋白质进行研究,以提取证候标志物。

3.4 建立数据库方面

广泛建立健康人群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但同时动物模型存在难以避免的缺点[24],而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象取材于人的血液,易于搜集,可建立健康人群中医证候血清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创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3.5 系统生物学的整合

系统生物学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即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和计算机生物学等[25]。这与中医学整体观念极其统一,正如陈竺院士指出[26]:“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传统医学的深厚积淀,为发展系统生物学,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上,整合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应用更有效的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密切结合中医学的特点,建立广泛的血清蛋白质组学中医证候数据库,有可能给中医证本质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Fields S. Proteomics in genomeland[J].Science.2001, 291(5507):1221-1224.

[2] Nowak R. Entering the postgenome era[J].Science.1995,270:368-369,371.

[3] 申维玺.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 (6)∶410-414.

[4] 吴元胜,朱华宇,罗国维,等.证候研究是实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医药学刊, 2003, 12 (8) : 1296-1298.

[5] 李翠娟,烟建华.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10(11):28-30.

[6] Wilins M.Government backs proteomic proposal[J]. Nature, 1995, 378:653.

[7] Hanash S. Disease proteomics[J]. Nature,2003, 422(6928): 226-232.

[8] Kraemer K H. From proteomics to disease[J]. Nat Genet, 2004, 36 (7): 677-678.

[9] 廖秋林,陈晓东,丁彦青.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2):402-407.

[10] Anderson NL, Anderson NG .The human plasma proteome: history, character, and diagnostic prospects[J]. Mol Cell Proteomics, 2002,1(11):845-867.

[11] Omenn GS. The 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Plasma Proteome Project pilot phase: reference specimens, technology platform comparisons, and standardized data submissions and analyses[J]. Proteomics, 2004, 4(5):1235-1244.

[12] Chan KC, Conrads TP, Hise D, et 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serum proteomics[J]. Clinical Proteomics ,2004,1:101-226.

[13] Pieper R , Gatlin C L , Makusky A J , et al.The human serum proteome: Display of nearly 3700 chromatographically separated protein spots on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gels and identification of 325 distinct proteins[J].Proteomics , 2003 , 3 (7) : 1345-1364.

[14] Petricoin EF, Paweletz CP, Liotta LA.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proteomics pattern diagnostics[J]. Mammary Glung Biolneoplasia,2002,7:433-440.

[15] 田金洲,王永炎,时晶,等.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18-21.

[16] 钟小兰,吕志平,钱令嘉,等.肝郁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21(7):399-401.

[17] 颜永平,易振佳,李炜,等.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的下丘脑双向凝胶电泳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 2006,8(3):330-333.

[18] 苗兰,潘映红,任建勋,等.气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8,14(2):106-107.

[19] 熊新贵,梁清华,侯俊良.高血压脑出血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07,14(6):1649-1652.

[20] 谭秦湘,吕志平,钟小兰,等.肝郁证辨证与相关蛋白关系初步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57-158.

[21] 刘希成,梁恒,田真,等.肾阳虚证候的人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7,23(7):592-599.

[22] 张杰.利用方证相应学说探寻中医证的物质基础[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3-5.

[23] 苗 兰,潘映红,任建勋,等.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证大鼠血清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14(4):24-28.

[24] 郑小伟.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与评价[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5):57

第7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一、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档案缺乏规范化管理。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逐步落实“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要求,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数字档案的管理工作层次、管理工作水平。我国疾控中心也在不断建立中心局域网络管理系统,应用档案管理系统,各科室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中心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但在中心局域网环境下,各科室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并未形成统一的网络系统,各科室数据信息仍需手工录入,并未实现自动归档。档案室虽然应用档案管理系统,但只能实现文件级目录的检索,并未实现全文检索。而对于原基础条件下保管的纸质档案,并未实现全部的数字化归档。另外,中心档案室电子档案的备份程度也较低,如遇突发事件,极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二)电子档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档案的利用,为了实现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疾控中心档案室藏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社会价值。但现阶段疾控中心档案室仍停留在“上门查档”的被动查档阶段,提供较为简单的档案复制、查阅等档案服务。而对于电子档案的检索服务,也仅限于以文件题名、形成者、年代、案卷号等为关键词的档案目录检索。另外,档案的编研水平也较低,仅有少量的编研成果。因此,疾控中心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业务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其所具有的价值。

二、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随着疾控中心数字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档案的日益增多,实现对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疾控中心在应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要不断实现与疾控中心各科室业务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从“源头上”对业务数据的有效管理,而且各业务系统产生的电子档案要可实现自动归档,以减少人工录入成本以及信息错误。同时,疾控中心档案室也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的归档流程、数据标准,实现中心电子档案的统一归档,实现各科室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而对于“存量”部分的纸质档案,疾控中心还应不断实施数字化建设。对于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配齐扫描设备、存储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其次,档案室人员要熟练应用档案信息化的加工设备,提高数字化加工水平。另外,在此基础上也可选择“外包”的形式,选择第三方责任公司进行中心档案的数字化加工。

对于疾控中心电子档案备份程度低的问题,疾控中心要建立电子文件安全保障体系。首先,在本地备份的基础上,实现异地备份,以避免突出事件所引起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实现对电子档案的分级管理,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以实现资源的利用安全。再次,要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加密,防止黑客入侵;另外,对于上网的电子档案信息要进行严格的审核,以防止重要信息外泄。

(二)提升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疾控中心档案室针对电子档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一方面要以中心资源为依托,以历年疾病预防控制数据为分析对象,从业务档案入手,开展编研工作。对此,中心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档案编研专业知识,还要全面了解中心的各项业务工作,积极争取与各业务部门合作,共同完成对中心各项年度业务知识的汇编;另一方面,要选择多样化的电子档案利用方式,对内以中心局域网为依托,在电子档案目录检索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程度上的全文检索,以及对电子档案全文的下载、打印、传输、共享;对外可选择以网站的形式,面向公众提供一定的疾病预防知识。另外,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应用的普及,疾控中心也可以选择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APP)为载体,移动传播现已公开的疾病预防控制知识,使公众随时随地得在线获取,以提升自我保健和防护的能力。

第8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关键词】 中医

中医学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和特色。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证”一直是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受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首先开展的是证本质的研究。但是,随着证本质研究的深入,暴 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中医证候概念的不确定、证候术语的不规范及证候诊断标准的不统一等等,使中医证本质研究的结果发生了偏差,影响了中医的学术交流和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叉渗透,使得中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了“证候规范化研究是证本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是中医学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迈进的先决条件”的观点。正如“中医证候规范”课题的负责人之一施奠邦[1]曾指出的:中医证候规范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标准化,最终在科研、医疗及教学工作中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围绕“统一的标准”,学者们开展了基本证型规范、复合证型规范和病证结合证型规范等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经过规范后的一系列证候诊断标准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长期以来证型繁杂、标准不一的混乱状况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1)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2)研究只停留在证候的静态水平上;(3)四诊资料未能实现客观化;(4)证候概念及其专业术语没有得到规范统一;(5)研究缺乏统一规划、系统设计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1 病证结合及以方测证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主要思路

中医认为“证”是病的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概括,它受病的基本矛盾的干扰,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证候诊断离不开具体疾病的诊断,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应采用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这样才能对疾病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的证候作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将中医的证候演变规律更清晰地凸现出来。由于相对于中医学病名而言,西医学病名往往诊断明确,机制比较清晰,所以应选择西医诊断明确,而中医治疗有优势,又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以病为经,以证为纬,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方”与“证”密切相关,方由证立,证随方名,方能测证,证能验方。很多有效的经方、名方是结合了中医理论精华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配伍而成,与其特定的证候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而且,临床疗效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和关键问题,证候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应建立在方剂疗效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以方测证还可以对“证”进行动态的研究。所以,有课题组提出“以候为证,以象为素,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建立辨证方法新体系的依据”[2];也有学者提出“围绕证候病机及其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这一中医证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突出中医学思维特征与现代科学设计融合的研究思路,以方剂干预治疗效果作为比较参照系统,基于中医以方测证的逆向思维的认‘证'方法,不断积累、完善,由此构建出具有坚 实临床科学基础的证候标准,应该是病证结合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3]。但是,近10多年来,由于对“方证相对”的理解存在歧见,故有学者提出“以方测证”作为一种证候研究的方法并不可行。有的认为:每个汤方都有相对应的证,只要有此证即可用此汤方,常称为“汤证”,汤证(方剂辨证)不同于八纲、病因和脏腑辨证,是指以汤辨证,相符即可应用,其实质是找出汤方的适应证[4]。有的引用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的话说:“合是证便用是方”,即某证只能用某方,某方只能治某证,处方用药必须与病证对应,才能取得最佳的临床效果[5]。这种观点后来被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们继承下来,被概括为“有是证用是方”。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方证相对”及“以方测证”不能对“同证异方、同方异证”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应改称为“方证相关”。还有学者认为“方证相对”应理解为“对症治疗”、“方病相对”等等。朱邦贤教授在分析上述观点后则提出,中医所讲的“方证相对”是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与配伍,与其主治病证所内寓的基本病机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或相关性[6]。应当明确的是,“方证相对”中的方证或汤证,是指某方与某一特定病证间所存在的直接对应的主治关系,这一关系是建在该方内涵的“理”(该组方所针对的基本病机)和“法”(根据基本病机所确立的治疗大法或具体治则)之上的。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方”与“证”密切相关,如朱教授所述两者是通过理与法相关联,但由于关联的程度不同,可以是多方对应于一证,也可以是一方与多证对应,其对应的程度取决于临床疗效,所以,根据临床疗效可以求得最佳对应的方证,以最佳对应的“方”来测最佳对应的“证”,这是目前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主要思路。

2 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及病例回顾的基础上,遵循临床流行病学原则,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对证候诊断标准进行系统评价和完善,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重要途径

早期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是以文献调研与专家咨询为主要途径。所以,由此而建立的证候诊断标准必然会受到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影响,出现标准之间互不相同的现象。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是设计、衡量和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evaluation, DME)。它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除各种偏倚和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所以,为提高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应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病例回顾的基础上,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则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证据,并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系统研究中获得的科学证据相结合,对患者个体做出合理的临床医疗决策,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赖世隆教授[7]评价说:“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是当今医学界公认的进行临床研究最为科学的方法学。”所以,应该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对证候诊断标准进行系统评价和完善,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建立方法和研究质量、诊断标准的诊断效能和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系统评价[8]。但运用EBM与DME方法时需要克服样本量大,时间周期长等困难,解决出版偏倚(发表偏倚)、伦理和资金等问题。

3 加强四诊客观化研究,在系统生物学的引领下,开展组学研究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重要环节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以经验为基础的中医学缺乏还原论的研究方法。所以,它无法解释系统内部的组成成分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不能对信息进行量化。因此,必须将中医思辨性的经验描述和宏观性概括过渡到高层次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这是中医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解决客观化与定量化问题[9]。

3.1 加强四诊的客观化研究 中医“证”是对临床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的概括性结论。这个结论能否反映疾病的本质,关键在于通过四诊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是否准确、真实和科学,以及医生分析、综合的思维结果是否合乎疾病发展的实际。受古代条件的限制,医生只能依据感觉器官,通过望、闻、问、切来获取临床信息。所以,信息收集过程中主观性很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加强四诊的客观化,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利用内窥镜、显微镜、现代影像技术等扩展医生望诊的范围和深度;研制了多种舌诊、脉诊仪器,使人们通过仪器“望舌”、“切脉”时能直接读数,定性、定量地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对气味进行分离研究;尝试制定问诊方案与步骤,使问诊科学化、程序化等等。但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研制的舌诊仪、脉诊仪获取的信息量不够,欠灵敏;有些四诊信息,如病人的感觉,本身就是病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很难利用仪器设备来测定等等。所以,如何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来客观地采集分析中医临床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3.2 在系统生物学的引领下,开展组学研究 宏观辨证是中医的传统辨证方法,它是根据“知内揣外”、“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点来认识和诊断疾病的。从理论上说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慎重地选用一些现代医学的微观指标可以使中医证候诊断由定性转变为半定量或定量,从而提高其客观性,并且,拓宽和加深传统“四诊”的视野,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为中医在“无症可辨”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辨证依据。为此,现在及以往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是采用西医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从理化、免疫、代谢、微量元素等方面来筛查与中医证型相关的微观指标,分析其内在的相关性;研究同一疾病不同证型的微观指标的异同,不同疾病同一证型的微观指标的异同,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对证型的主要症状的特征进行现代医学阐释等等。但研究结果只发现某些指标与某些病证有某种相关性或提示性,相关的程度及提示的准确与否并不清楚。而且,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很多指标的特异性逐渐被否定,许多观察指标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出现矛盾的结果。由此可见,采用西医的还原论方法来研究中医,则中医的整体性和个体化诊治的特点就会被破坏,反而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因此,今后不宜再把寻求诊断某一证型的特异性指标作为研究重点,而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某证型的指标群。 有研究认为参考现代心理学行为功能量化及生命质量量化等评分方法,可以对症状、体征进行等级积分,对证候辨证进行半定量化的分析[10];通过对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分级记分,采用相加计数法、累积记数法、分类记数法等方法进行指征积分的记数,然后根据指征的出现率和指征积分数的高低,并适当考虑临床实际,对证候进行计量诊断。还有学者在半定量的同时引入统计学权重的概念[10],经过统计学处理,以不同权重来反映不同症状体征的主次,又以不同积分反映症状体征的轻重程度变化,对证候进行定性与定量(等级)相结合的计量诊断。但目前的这些研究思路与方法都无法真正实现证候的量化诊断。系统生物学由Leroy Hood 创立,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从还原论研究转向系统论研究,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将引领医学进入新的疾病诊治模式,推动医学进入预测医学、预防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的新时代[11]。中医学的整体观、治未病观、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等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的意旨具有相通之处。钱学森曾说:“系统论是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统一。”所以,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弥补中医的缺陷,中医证候研究应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引领下,综合数学、信息科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基因组、 mRNA组 、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各个层面开展组学研究,通过数据的整合,来建立证候的诊断模型,精确、量化地预测证候[12]。

4 数据挖掘技术及计算机智能的发展为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模型或规则)的过程,也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中医证候和证之间没有明确的函数关系,只能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及临床资料中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和方法很多。

4.1 引入复杂性科学理论对证候进行降维升阶处理,寻找证素应证组合的演变规律 中医证候涉及复杂生命现象的功能、整体和动态层面,它具有典型的开放性、层次性、涌现性和高维性特征,所以,中医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引进复杂性科学理论,通过证候的降维升阶处理则能解决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张志斌等[13]由此而提出建立辨证方法新体系的设想,即通过证候要素的提取,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然后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方式,使辨证方法体系不再是各种具体证候单纯联系组合的线性平面,而具有复杂的多维多阶立体交叉的非线性特征。如1991年列入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的“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所建立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就是一个降维升阶工作的较好范例[14]。目前这方面研究还仅仅局限于临床具体病种,需要加强中医证候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合作。

4.2 引入模糊数学与粗糙集理论 模糊数学的创始人查德曾指出:当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增长时,找出系统特性的精密而有意义的描述的能力将相应降低,直至达到这样一个界限,即精密和有意义(或适当性)变成两个互相排斥的特性。中医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证候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的表现可以是典型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证候表现却是不典型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亦有学者认为“证”是一种模糊集合元,主要表现为:证的有些症状其性质、状 态是不能精确断定的,“证”所包含的内容与各个症状所包含的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统一体与个体之间的集元性关系[15]。所以,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认为“证”是一个模糊概念,可以使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刻划,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证”的模糊集合中某些症状隶属于某证的程度,从而建立起“证”的数学模型[16]。粗糙集理论是继模糊数学理论之后的又一种处理不精确和不确定问题的数学方法。它是波兰学者Z. Pawlak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近年来,已有学者尝试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中,如秦中广等[17]利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了中医诊断类风湿的模型。他们还将该方法与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前者的诊断正确率远远高于后者。随着粗糙集理论的发展,它还可以与诸如模糊识别、神经网络等技术相结合。

4.3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多元分析,即多因素分析,它主要是探讨高维数据的内在规律。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是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并根据传统的辨证理论对每个病人进行辨证,确定为“某证”,然后采用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常用如Fisher判别方法和Bayes判别、逐步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建立函数方程,并进行回代检验。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消除获得应变量(Y)值时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同时还必须基于各变量的作用与其他变量无关,各变量的作用可以叠加这不甚合理的假定前提下;所建立的证候和证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简单线性描述;二者的Y值都只是简单的A与非A的类别区分,不可能进行轻重程度的等级划分等。之后有学者提出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应用于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聚类分析又称集群分析,可以将随机现象进行归类。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可通过寻求少数的几个变量(或因子)来综合反映全部变量(因子)的大部分信息。以上几种统计方法都可以实现证候的降维,有利于疾病证候分类中主、次症(征)及特征性表现的提取,有利于发现疾病调查群体中各类证候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及变化规律等等。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再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则能简化和明确对因子的解释。但是聚类分析在定义指标间或样品间相似性的度量时存在主观性,根据空间上的“距离”或形状上的相似性,对对象(指标、样本)进行刚性分割,它不能把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类别中体现出来,而且,它不能对多边关联同时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要求资料为计量资料,且各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同样也不可能有症状轻重程度的划分。因子分析则要求“公因子或共性因子”和所有变量均有关系,且是一种线性关系。另外,如何看待舍去的其他成分及特殊因子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单独使用上述几种统计方法都会暴露出诸多不能克服的问题。因此,需要将多种统计方法联合运用以取长补短,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但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到底选用哪些多元统计方法,如何进行联合应用,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转贴于

4.4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属于隐变量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在统计领域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运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对有关现象的内在结构理论进行分析。即研究者可根据专业理论知识提供变量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即先验关系,应用图形来表示变量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然后检验所假设的模型与数据资料的拟合程度。如果拟合优度好,则认为变量间所假设的关系是成立的;反之,则拒绝原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可以将隐变量和直接测变量一并考虑,并且,可以对变量的测量误差及其方差作出估计。所以,设想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建立一种比较客观的、定量的证候诊断标准,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

4.5 计算机智能 从复杂系统科学角度来看,证候是建立在广义症状集(包括以四诊信息为代表的宏观子集和以现代生物学特征为代表的微观子集)上的映射,广义症状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化系统,这类动态系统及其演化过程从理论上说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来实现。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CI)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仿人类和其他生物对非线性、不完全、不精确和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智能处理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容错性、鲁棒性和高精度等综合技术优势。计算智能主要包括:(1)用于模仿生物种群进化过程的演化计算,如遗传算法、演化策略、演化规划、遗传程序设计等;(2)模仿大脑思维的高层次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近年来在ANN基础上还提出了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及基于聚类分析的RBF神经网络。已有学者通过对基于聚类分析的RBF神经网络所建立的中医证候诊断模型的检验,验证了其用于中医证候诊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8];(3)模仿低层次大脑结构的模糊系统。以上这三者都是仿效生物信息处理模式以获得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理论和技术,目标相近而方法各异,将三者交叉组成新系统则能达到取长补 短、各显优势的效果。如用神经网络来构造模糊系统,集中了模糊控制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双重优点,扩大了系统处理信息的范围;又如引入遗传算法构造综合性的模糊神经网络计算智能系统(fuzzy neural networks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 FNNCIS),可以形成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中医证候诊断决策树等等。

5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将是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钱学森教授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在系统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曾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19]。在复杂系统的研究中,通常是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形成和提炼出经验性假设,这些经验性假设往往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方式证明,但需要经验性数据对其确定性进行检验,从经验性假设出发,通过定量方法得到结论,这一过程是一个人机结合综合集成的过程。中医学的模糊性、多变性、复杂性及隐匿性决定了中医证候诊断必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来完成。所以,将综合集成法运用到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中则能实现把人的“心智”与计算机的高性能结合起来;把人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把不同层次的知识(科学理论和经验知识)综合集成起来;把各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把多种领域的科学知识进行综合集成;根据复杂巨系统的层次结构,把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综上所述,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包括诊断的标准化、客观化及定量化研究,它除了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继承性等原则外,尚应体现辨证的系统性和发展性,证候的特异性和稳定性[20, 21]。同时还要加强证候概念及专业术语的规范化研究。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正如沈自尹教授[22]所总结的:“证”的研究难点在于:其一,证是一种功能态的,可以发展,可以转化;其二,证的概念应用亦较混乱,灵活性大,辨证可因人而异,只有凭医生的分析概括水平;其三,难以定性、定量,更难以定位。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完善现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医证候诊断的规范化研究才有望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

参考文献

1Deng TT. Standard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1990: 9. Chinese.邓铁涛. 中医证候规范. 广州: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

2 Wang QG. Study of standardization and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from blood stasis syndrome. Jiangxi Zhong Yi Xue Yuan Xue Bao. 2004; 16(5): 5-10. Chinese.王庆国. 以血瘀证为切入点进行中医证候规范及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16(5): 5-10.

3 Liu P, Hu YY, Ni LQ. On establishing comparative reference system for syndrome classification study from the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pendent therapy.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6; 26(5): 451-45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刘平, 胡义杨, 倪力强. 从辨证论治的思维特征探索证候分类研究的比较参照体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5): 451-454.

4 Shen ZY. Some ways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Zhong Yi Yao Za Zhi. 1981; (6): 2-5. Chinese.沈自尹. 勤求古训, 博采众长, 广开新路—— —进一步提高中医水平的若干途径.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 (6): 2-5.

5 Wang YC. Rethinking on the doctrine that treat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by using a specific formula traditionally established for the syn-drom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8; 21(6): 2-4, 72.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玉川. 关于“有是证用是方”的反思.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1(6): 2-4, 72.

6 Chen KX.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Publishing Hous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 115. Chinese.陈凯先. 中医药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6: 115.

7 Lai SL. Key points about clinical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2; 19(4): 245-250.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赖世隆.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19(4): 245-250.

8 Zhu Q, Guo XF, Lai SL. Evaluation of along syndrome on TCM syndrome diagnosis standards. Tianjin Zhong Yi Yao. 2006; 23(2): 105-107.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朱泉, 郭新峰, 赖世隆.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循证评价. 天津中医药. 2006; 23(2): 105-107.

9 Chen JX.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1; 24(4): 3-8. Chinese. 陈家旭. 中医证候与辨证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4): 3-8.

10 Wang J, Yao KW.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y on quan-tized diagnosis of syndromes in TCM and consideration caused thereby. Shi Jie Ke Xue Ji Shu Zhong Yi Yao Xian Dai Hua. 2003; 5(5):10-13, 78.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王阶, 姚魁武. 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03; 5(5): 10-13, 78.

11 Weston AD, Hood L. Systems biology, proteomics, and the future of health care: toward predictive, pre-ventative,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 J Proteome Res. 2004; 3(2): 179 -196.

12 Shen ZY. Study on systematic biology and syndro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5; 25(3): 255-258.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沈自尹. 系统生物学和中医证的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25(3): 255-258.

13 Zhang ZB, Wang YY, Feng J. Modern study of stand-ardization of syndromes: a review. Zhongguo Zhong Yi Ji Chu Yi Xue Za Zhi. 2005; 11(9): 641-644, 649. Chinese.张志斌, 王永炎, 封静. 现代证候规范研究述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9): 641-644, 649.

14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Group of Encephalopathy Emer-genc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draft for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agnosis criteria of strok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4; 17(3): 64-66. Chines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4; 17(3): 64-66.

15 Jiang LS. The ideas and methods in studying the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nan Zhong Yi Za Zhi. 1991; 12(2): 1-5. Chinese.蒋力生. 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云南中医杂志. 1991; 12(2): 1-5.

16 Jiang LS. The ideas and methods in studying the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tinuation). Yunnan Zhong Yi Za Zhi. 1991; 12(3): 1-8. Chinese.蒋力生. 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续). 云南中医杂志. 1991; 12(3): 1-8.

17 Qing ZG, Mao ZY, Deng ZZ. The application of rough set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rheumatic arthritis diagno-sis. Zhongguo Sheng Wu Yi Xue Gong Cheng Xue Bao. 2001; 20(4): 357-36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秦中广, 毛宗源, 邓兆智. 粗糙集在中医类风湿证候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1; 20 (4): 357-363.

18 Li JS, Hu JL, Yu XQ, et al . A research on RBF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clustering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syndrome diagnosis. Zhongguo Zhong Yi Ji Chu Yi Xue Za Zhi. 2005; 11(9): 685-687.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李建生, 胡金亮, 余学庆, 等. 基于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用于证候诊断的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9): 685-687.

19 Meng QG, Wang YY, Dai RW. Exploring the study of standardization of systematic and complicated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 Yi Yao Xue Kan. 2003; 21(12): 2015, 2025. Chinese.孟庆刚, 王永炎, 戴汝为. 系统复杂性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探析. 中医药学刊. 2003; 21(12): 2015, 2025.

20 Xu T, Wu CY. Speculations on standardization of TCM spleen system syndromes. Nan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Zi Ran Ke Xue Ban. 2002; 18(5):264-265, 269.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徐涛, 吴承玉. 中医脾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思路与设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8(5): 264-265, 269.

第9篇:预防医学的核心策略范文

柯云峰:船大好出海

对于新医改的影响,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柯云峰有这样的判断:“普药销售约占药店总销售额的30%~50%,如果按照新医改的征求意见稿来执行,那么对药店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药店占OTC市场的份额本来就比较小,只占30%,‘零差率’、基本药物制度等措施的实施会使药店的一部分OTC份额转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药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残酷。”

柯云峰首先分析了药店面临的严峻局面,接着指出,药店必须提高生存能力,搞多元化经营,经营重点向保健品、化妆品、参茸等转移。从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药店发展历程来看,多元化是必然趋势,屈臣氏的方向是中国药店必走之路,将来会出现许多像7-11便利店的药品小超市。不过目前中国药店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消费群体还没有形成,比如药店的化妆品消费就很有限。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柯云峰认为,也许会有一部分药店退市,不过药店行业永远都会存在。他表示,目前新医改的具体配套措施还在制定之中,政策没有明晰,大参林的开店步伐会谨慎一些,更注重选址的质量,“如果未来走多元化道路,门店要有容纳这些产品生存、竞争的空间。”

谈到大参林正在力推的上市大联盟,柯云峰信心十足:“只有整合药店的资源,才能增强竞争力,就好比船大好出海。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把加盟的药店捆绑上市。金融危机是‘危’和‘机’的统一,有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问题,对于有品牌、实力强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并购的好时机。我们的并购方式和别人不同,只是并购一部分股份,通过资金、技术的输入,使加盟者成为区域的龙头企业,这种合作方式对双方来说都更安全。”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由于民工返乡,东莞、深圳部分药店的经营出现困难。柯云峰说,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金融危机一般有2~5年的周期,接下来企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他同时也指出,这对大参林是一个发展的好时机,例如不仅房租降了,店址也比以前容易找了。

梁永强:多元化是必经之路

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会对2009年的药店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开心人(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梁永强做了这样的判断:“由于目前我们只见到方案的大纲,相关的系列措施还没有出台,再加上政策落实也不会立即见效,所以,我想对目前的药店经营现状和市场格局影响都不会太大。”

梁永强指出,新医改方案里明确基本药物“定点生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肯定会影响零售药店的整个市场份额,尤其是基本药物和“零差率”这两个政策,最终都会在社区医疗网点体现出来,而社区医疗网点的大量建设则一定会分流药店的顾客群。因此,不少药店开始搞多元化,加大日用品的经营占比,作为和社区卫生中心差异化竞争以及吸引消费者的新的经营方向。

“这种模式是否可行,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其结果也有待实践证明,但我认为这是零售连锁药店变迁、升级发展的必要过程。”梁永强说。

梁永强表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2009年开心人大药房的发展方向也会做适当调整,“我们首先会增加非药品的经营品类,其次也会加大自有品牌的开拓。”

袁龙江:从专业化入手

提及新医改对药品零售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辽宁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龙江表示:“新医改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因为根据新医改的规定,国家将提高消费者的用药报销,这是个好消息。目前国家的医保虽然投入2000亿元,但比率仍然较低,像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就达到70%~80%。”

袁龙江表示,新医改的出台对药品零售终端不会有太大的冲击,反而会有帮助。他认为,医药分家是大势所趋,医院将承担诊断功能,而药品将会分离开来,这对药品零售终端来说是个好消息;其次,新医改里提到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对于制药企业会有一定影响,如今国内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而大家都想进入这个目录,必然会引起激烈的竞争。但是,这对处于商业角度的连锁药店而言,问题却并不严重,连锁药店所要做的就是选择更好的药品。

那么,在新医改的环境下,零售药店应该何去何从呢?袁龙江建议,连锁药店首先应该从专业化入手,尤其是在处方药方面要严格抓起来,因为医药分家后,零售药店在处方药方面如果能凸显其专业化的特点,则可能会迎来商机;其次,连锁药店该开始朝预防医学的方向发展,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从健康角度来进行消费,预防医学逐渐成为健康的主题,连锁药店应该适应趋势,在店面增加销售健字号、食字号,以及各种护理品、医疗器械等卫生许可的非药品。他认为,连锁药店应该像超市那样便利,但又要出售一般超市所没有的商品。

袁龙江补充说,如果新医改实行的话,零售药店应该多点考虑自己能对患者做些什么,区分开与医院的职能,做介乎于医生与护士之间的角色,凸现自己专业化的一面。

徐军:拓宽非药品销售空间

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表示,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药品由政府定点生产、统一采购与统一配送,药品销售实行“平进平出”、“零利润”的配送和销售,无疑会对零售药店带来不小的冲击。但他认为,修改后的新医改政策应该会对零售市场有所保护,否则医保药店就会失去医保的意义。不过他也表示,即使按照征求意见稿来执行,企业也会及时地进行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调整。

对于政策环境的改变,徐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新医改看似对连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政策环境的改变,比如开店的门槛和条件都有所提高,无疑给连锁药店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环境,而理性的经营也有助于零售市场更为良性的发展,这就是市场条件下自我调节的功效。”

徐军还指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药品零售市场将趋于冷静,发展也会相对缓慢,之前出现的大幅度并购扩张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在经营模式方面,盲目追求数量的叠加也将被抓质量、抓管理所取代,他的结论是:“未来几年,药品零售行业依然是以区域强势连锁企业为主。”

新医改实施后,零售药店经营的品种结构该如何调整?徐军告诉记者:“过去药店中药品销售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而现在,药品和非药品的比例基本上是50%对50%,包括金象在内的很多连锁药店都销售一定比例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像家用型的医疗器械也是零售药店品种调整的一个趋势。”

徐军还透露,金象大药房近期将成立

一家合资公司,通过和国外的企业合作,选取一些知名的保健品引入到中国市场,合资公司将在全国做批发和,以此来拓宽非药品的销售空间。同时,金象的网上药店会独家经营一些产品,而2009年金象网上药店在产品上也会有很大的调整。

曲文浩:继续快速扩张

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文浩表示,一年来,国大按照原计划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整合管理,公司旗下的沈阳国大药房,在收购的半年内实现扭亏为盈;收购浙江英特半年后,门店的规模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成绩不错。

面对新医改,国大药房将怎样进行调整呢?曲文浩表示:“2009年,国大将继续按照原有的计划发展,实现大规模的扩张,打算新增500家门店,通过收购中心型连锁及新开直营店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

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曲文浩认为药品零售行业今后有三大发展途径:第一,合作。连锁可以采取药房托管、开社区药店等方式与医院和社区开展合作;第二,竞争。连锁可以发奋图强,从服务上下功夫;第三,转型。开拓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但应该有所侧重,而不是彻底地进行改变。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临近,国大药房将从哪方面方面进行调整呢?曲文浩说:“在新医改政策下,药品零售行业处于弱势的地位,所以国大打算从自身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要加强内功修练,强调药学服务,提高药店的服务能力,争取成为老百姓的健康管理专家;另一方面要调整品类,立足于自身,不依赖政策。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战略进行相应的规划。”曲文浩透露,国家将于2009年发展“药妆店”,争取向混合业态靠拢,逐步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范围拓展。

曲文浩觉得目前要实行“医药分离”是相当困难的,“我觉得药品零售行业应该从自身出发,修练内功,不过分依赖医改政策,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蓝波:目标锁定年轻人

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总经理蓝波表示,虽然新医改的实施细则即将出台,连锁企业都希望新医改能够给零售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利好。但是从征求意见稿来看,现在还看不到新医改能够给零售行业带来好处的迹象。

面对新医改,作为云南药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之一,健之佳将进行怎样的调整呢?蓝波总经理表示:“因为目前的市场环境还不明朗,所以健之佳暂时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整。”据蓝波介绍,健之佳还将继续走健康消费品的道路,继续面向追求时尚的青年人。至于今后的发展布局也不会出现变化,还是以核心城市为中心,逐步进行渗透。

蓝波表示:“就目前来说,新医改仍然不是很明朗,还不明确新医改会对零售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看不到有关‘医药分离’的具体政策,可以说有点遗憾。我们一直都希望‘医药分离’能够早日实现,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羹。”

对于新医改会对哪方面造成影响,蓝波认为,新医改会对药品制造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对OTC品牌的影响最大。品牌企业会加大对OTC的研发力度,把资源集中在研发上。此外,OTC产品在医院是不大可能形成品牌的,销售主要还是以零售药店为主,从一定程度上讲,对零售行业来说是一个机会。

但是对于健之佳来说,OTC产品的占比不是很大,健之佳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健康消费品上。“健之佳不会对品种结构进行调整,还是按照原有的计划进行发展规划。”蓝波最后表示。

何煜:药店应该介入社区医疗

“我感觉新医改实施后,社区医疗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当提及新医改给零售终端带来的影响,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煜不假思索地说道。他认为,虽然目前新医改的具体方案尚未出台,但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医疗投入的方向是比较明确的,而这将对连锁药店造成不小的冲击。

何煜说,政府将会加大对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人员、设施、药品配送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在药品配送方面统一采购、统一定点、统一配送。由于社区医疗机构的费用是政府全额报销,再加上医保定点的优势,这将会给零售药店带来冲击。零售药店在社区的优势主要是便利,面对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流失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虽然社区医疗市场的变化尚未明显,但新农合的影响已见苗头。据何煜了解,正在陕西农村市场发展的连锁药店已经受到一定的影响,药店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积极求变。他指出,长期以来,消费者在药品零售市场里并非完全只对医保品种有需求,许多医保以外的品种,例如一些没有进入医保的国药准字号产品,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是不会销售的,零售药店就应该重点强化这方面的营销。其次,为了发挥零售药店在服务上的优势,目前他们已经不断增强门店的专业服务能力。但是,他也提出一点,单纯的药品竞争对整体销售的拉动不是很大,尤其是非医保品种的市场份额始终有限。

因此,何煜建议,应该让零售药店介入社区卫生医疗的服务其中。由于竞争激烈,零售药店的药价已经降得很低,和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的要求相差无几,零售药店完全可以加入到社区卫生医疗体系中。

何煜认为,政府虽然实行统一采购配送,但这些工作必须经由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具体执行,当中必然要投入不小的资金成本。如今大的连锁药店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网络,布局合理,网点与配置都符合政府的要求,如果政府能让大连锁药店也介入其中,不仅可免去配送问题,也能解决药品销售的网络布点问题,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和设点成本,给医保户增加更多的优惠。

何煜强调:“在未来,零售药店作为第二终端需要做调整,积极地介入到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当中,只有在这块做好了,零售药店才能在市场中找到突破点,而政府的新医改政策也可以节省资源,以最少的资金,出最好的结果。”

周双才:在创新上下功夫

“2009年,百姓缘将拓实基础,加大发展的力度。”安徽百姓缘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周双才表示,“虽然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医药行业还是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进步,老百姓保健意识增强,对于零售行业是一大推动。新医改对于零售业的冲击较小。”

面对新医改,作为安徽医药零售行业的领头羊,百姓缘将进行怎样的调整呢?周双才说,“针对医改,百姓缘将在创新上下功夫。我们的物流中心于2008年12月28日封顶,今年力求将物流、配送以及零售整合为一体,和工业谋求更大的合作。此外,我们将在今年2月新办一家糖尿病专科医院,进行创新。”

据了解,在百姓缘的“VIP客户重点会议”上,百姓缘决定对30家品牌企业进行政策支持,并通过一系列措施达到稳定品牌药价格、规范市场的目的。百姓缘做出了VIP客户明年增长超过30%、并把70%的市场份额留给品牌药等承诺,希望以此吸引最广泛的合作者。

周双才认为,针对新医改对于社区医疗的相关规定,百姓缘将发展新的业态,尽可能发展社区药店,按照药品零差价的规定,努力为老百姓提供购药便利。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