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素养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做好技术实践活动的规划设计,明确实践目标
在当前的通用技术教学活动中,存在技术实践活动偏离课程要求,流于形式,活动又不多的现象。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活动的材料不足、时间不够,另一方面是在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进行学期甚至学年的教学规划设计。在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规划好本学期的技术活动的相关主题、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形式及进行活动需要的材料、时间等内容。充分利用好《通用技术学生活动手册》,规划好每一次活动,真正让通用技术实践活动动起来。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各有十二次活动,备课组在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时,应充分利用好活动手册内容,确定好本学期的技术活动内容,并根据本校特点和学生实际作适当的调整。
其次在教学进度安排中应确定好每一次活动的教学目标。由于技能的欠缺,我们的实践活动经常会偏离既定的目标。如在进行的"孔明锁的制作"这一活动中,我们原定的活动目标是"流程的价值",通过制作孔明锁,让学生体会出流程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对木工加工技能不熟悉,我们不得不专门花时间介绍木工基本操作,最后不仅活动时间由原定的一节课变成了三节课,而且活动的焦点也由"流程的价值"转移到"木工操作技能"上。有学生还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中写道:"真没想到,木工技能还挺难的"。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形式
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们总结了通用技术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技术设计、项目制作和技术试验三种形式。
1.技术设计是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对于技术而言,设计是技术的灵魂。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在技术设计活动中,"人人成为设计师",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在通用技术课程每一章节的最后,都有一个供学生设计的空间,也是其成为设计师的台阶。 在每一个同学亲自设计方案的同时,这其实就是一个使学生由理解知识点,到把握知识点,再到运用知识点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通过此过程之后,不仅可以使我们把握本章的知识点,还可以使我们养成从思考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这种良好的学习循环秩序,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每一个方案的过程是"一举三得"的过程。
围绕设计这一主线。由于课时不够,我们在重新组织内容时,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浓缩在教学内容中。注意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身体力行,引领鼓舞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进程中来。
2.项目制作是指根据设计的结果,利用工具、材料等制作具体模型或原形的过程。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项目制作活动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项目制作活动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保证时间,如果一课时完不成,就提前调成连堂二课时完成,保证让学生实践到位,完成任务;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实践课可安排在一个单元的中间进行,也可在一个单元完结以后集中进行,还可以在一个单元中间穿插完成一次后,单元内容完成后再实践一次。第三,老师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课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价。
项目制作活动要讲究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位学生可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独到的发现。在教学中千遍一律地要求设计小凳子或台灯,将会遏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设计任务应具有开放性。
项目制作活动在时间上要合理有效,让学生自己的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项目制作活动要突出技术创新的课程理念,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项目制作活动课内容与动手操作是有所区别的,通用技术与传统的劳技课也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的劳技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具驾驭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技术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避开动手操作能力来谈设计就成了纸上谈兵。然而劳技课的制作多数是依样画葫芦式的操作。我在开展制作纸桥和扑克牌建筑模型时,只说明设计的要求和作品测试的方法,比如在制作扑克牌建筑模型时,我要求他们不能使用额外的材料和工具,要求模型能承受1斤砝码的压力,高者胜,要求学生在制作之前先认真讨论制作方案,我并把别的班学生的作品藏起来,避免相互模仿。结果学生制作的作品各不相同。我认为,谁的纸桥承受力最大,或谁的建筑模型最高,这并不太重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才是最重要的。
3.技术试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像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中重视实验一样,把技术试验认真地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技术试验对于学生探究精神、技术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好的技术试验应该能体现技术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可操作性强,易于启迪与发挥学生创造性。技术试验探究中强调动手做,更加强调动脑筋。技术素养是培养学生使用、管理、评价、理解技术的能力。如果单纯动手做,就只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技术。而让学生在试验中动脑,就包括强调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对探究结果的假设,对获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与同伴的交流中相互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从而对设计进行改进,让设计得以完善。
技术试验设计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关注社会需要,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设计的欲望与激情。在教学中,笔者曾经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个适合中学生使用的书包。学生经过调查分析,全面了解中学生对书包的需求后,设计制作了不少既实用又有创意的书包。例如有一个小组在书包上设计了一个架子,方便近视的学生放置眼镜,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这些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设计项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技术试验中,教师设计的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技术试验中有所收获。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针对不同技术层次的学生加以相应的指导。
(1)对于在技术试验过程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了解问题所在,引导他们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从而增强他们进行技术活动的自信。
(2) 对于在试验过程中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发展技术特长,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现实中的技术问题,引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问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攻关,为他们提供引导和条件,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三、不断完善通用技术实践活动
通用技术虽然在全国开设已经有些年了,但它仍然是一门很年轻的课程。它既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现存规范的实验装备,也没有理化生那样成熟的教师用书、符合要求的师资保障和后勤支撑,再加上各项实践活动的方案仍然处在摸索阶段,远不如理化生那样有成熟固定的实验项目,很多活动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操作起来相当困难。如目前使用的《学生活动手册》中"铁三角架的制作",要求一人制作一个,以一个年级700人计算,需要的角铁长达250米,并且还要锯成36cm一段,在没有相关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光这一项准备工作就需要一周时间。再如《落地式立体衣帽架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学生自行准备材料,而学生此时接触到的制作还很少,对材料、工具基本还是一片空白,难以保证找到合适的材料,创意设计也成了无米之炊,操作起来可能会完全脱离实际。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地区活动手册的使用率还不到20%,部分学校可能至今从未开展过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专用教室建设没跟上,另一方面这些实践活动本身的设计也不够合理,如活动设计没有从认识材料、了解工具等基本技能入手,做到循序渐进,各项活动之间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
四、注重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
首先要做到评价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可以阐发学生的设计思路,分析自己的优劣,起促进、改进作用。学生互评,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评价,更有指导和激励作用。
技术设计制作,应当用技术设计的原则来评价,评价作品制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学生的作品,应尽可能多的发现其优点进行激励性评价。但是也应有对缺点的指出与评价,这更有利于设计的改正与提高,更有利于技术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对学生的作品,有条件的学校,教师最好开辟展室予以展览,摄影保存于电脑中、洗成照片也可以。这样,一方面作为资料、作为样品服务于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作为学生的个人荣誉,形成学生专长发挥,创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生今后健康的成长,甚至激励其一生。
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实践活动课上,教师要巡回于学生之间,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要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发现学生的困惑与企求,要从学生的作品中追寻学生的技术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启发学生、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突破障碍、开阔思维、圆满完成任务。
关键词:学前教育;STEAM;活动组织
引言
STEAM源于美国的一项教育计划,其目的是打破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学科界线,借助综合、多元的培养形式帮助幼儿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前教育的活动时,需要积极利用STEAM教育理念指导活动,并借助其丰富的教育内容来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取得个人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和完善。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幼儿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活动,并借助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有效提升和完善教育效果,帮助幼儿在完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投入趣味、多元的活动体验和实践过程中,进而逐步帮助幼儿实现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个人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建立和健全。
一、科学知识的有效认知
任何幼儿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都需要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有效传递来帮助幼儿实现科学认知、建立科学素养[1]。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时,需要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趣味科学教育讲解、科学活动组织等形式,帮助幼儿积极投入科学活动,并借助科学活动的参与和体验逐步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以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例如,笔者以“花展”主题活动作为教育内容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认知植物生长所需资源等科学知识,笔者尝试采用科学探究的活动组织形式邀请幼儿自己种植蒜苗,并在每一天的种植管理时间对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观察和照顾,以获得更好的科学探究成果。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笔者观察发现,幼儿能够借助科学知识的传递初步了解植物生长的知识,并能借助多媒体资源的观察和植物种植的经历有效实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凭借认知、观察、操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实现对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最终,幼儿在笔者的科学认知教育引导下有效认识了植物生长的相关科学知识,并在多样化的认知活动中切实在脑海中建立了相关科学知识体系,完善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
二、实践技术的充分建立
学前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活动的实施。首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小肌肉群的锻炼,并促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实践活动的组织还能有针对性地强化幼儿某方面的技术操作能力,并帮助幼儿在实践练习中实现技术的娴熟掌握和技术素养的逐步完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技术活动的组织对幼儿实施教育。例如,临近中秋节,笔者组织班级中的幼儿尝试进行月饼制作,并借助教育讲解和实践演示的形式帮助幼儿详细了解月饼制作的技术步骤,使幼儿在观察、思考、实践中践行已掌握的操作技术步骤。同时,笔者观察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借助观察和实践操作有模有样地投入月饼的制作中,并选取自己喜欢的馅料包裹在面皮当中,用模具将月饼压制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少部分幼儿在第一次制作失败后不灰心,严格按照技术步骤返工,最终完成了月饼的基础操作。
三、工程创新的有效培养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还需要通过工程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帮助幼儿实现工程意识的树立,使幼儿在工程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逐步实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乐高积木工程的搭建来培养幼儿的工程意识,并使幼儿在工程概念建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例如,笔者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组织其进行乐高搭建,并在每一次的区域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搭建主题实施引导,进而帮助幼儿在积木搭建的过程中建立工程意识。同时,经过几次乐高搭建区域活动后,笔者发现幼儿能够在笔者的引导下认真聆听,并有效了解了主题搭建内容中的工程搭建模式。幼儿结合笔者的讲述进行积木搭建,还有的幼儿能够在笔者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加入自己喜欢的场景。接着,笔者发现幼儿形成了较好的工程搭建意识和实践能力之后,在区域活动中借助主题,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自主进行积木搭建,最终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工程意识。
四、艺术素养的不断完善
艺术不仅能够带给人以美感,还能使人获得精神的洗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艺术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幼儿的艺术展示和鉴赏能力,并借此有效完善幼儿的艺术能力和艺术素养,进而使幼儿善于感知艺术、展示艺术、品味艺术。例如,笔者在“菜市场”主题活动中通过《我和奶奶去买菜》歌曲的教授帮助幼儿建立音乐活动的参与意识,并通过合唱活动来训练幼儿的艺术展示能力和艺术修养。笔者通过相关主题绘画作品的展示和讲授帮助幼儿实现美术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和艺术展示能力的完善,还通过表演艺术活动要求幼儿参与表演,并借此激发幼儿艺术表演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最终,幼儿在笔者实施的多样化艺术欣赏和艺术参与活动中实现了艺术审美、艺术鉴赏、艺术展示和艺术参与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并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体验中实现了个人艺术素养的不断完善。五、数学认知的逐步强化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借助数学认知教育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探究兴趣,并引导幼儿在趣味化的数学游戏活动中逐步实现数字意识的建立和健全。例如,笔者通过“抓鸭子”户外小游戏的组织和实施,要求幼儿扮演小鸭子,而笔者则充当捕捉鸭子的人,幼儿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躲避笔者的捕捉。同时,笔者在游戏实施过程中借助朗朗上口的童谣“抓呀抓呀抓鸭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哎呀哎呀捉不到,七六五四三二一”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数学意识,并借此有效帮助幼儿实现数字意识的提升。经过几轮游戏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已经能够跟随笔者的歌谣进行附和,并顺利地实现了数学认知能力的建立。
结语
一、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对培养艺术类职业性人才的需求
当前在各项经济生活中,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对科学技术等各领域进行着渗透和影响,文化艺术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绿色朝阳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在新的时期也呈现了新的发展,得到了极大提高,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进一步提高,带动和创造了一些附属产业及价值。所以艺术类专业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用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艺术这一朝阳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更新与转变,通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媒介相结合,未来艺术的发展将更迅猛,以更多元的形式综合发展,逐步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媒体、社会文化、医疗保健等领域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即便是艺术在形式上如何变化,艺术本原还是需要基于最基础的艺术理论来支撑,在支撑之上才能进行发展和变化。所以在此之上我们需要培养伴随着艺术产业而发展的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就市场而言,培养现代社会专业型职业性艺术类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艺术类专业提供了论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具备艺术类别里某一特定职业和艺术职业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符合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与实际能力薄弱,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师资队伍缺乏双重性,就业观念偏狭等问题,同时在招生上因艺术类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个人的差异性致使学生学习吃力,老师教学吃力,致使毕业生质量不高,达不到一个艺术类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时期,一方面要借鉴普通高教艺术类专业的良好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摸索创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类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转变观念,努力扭转“夹缝中求生存”的被动局面。
三、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构成要素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稳健发展和新兴社会艺术的蓬勃兴起之下,艺术教育开始全面迈入高等职业化的道路,伴随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发展。“职业”二字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的特殊属性,有非常丰富的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以实践能力为基准的,面向市场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艺术教育则是为与艺术相关的行业培养的各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是非常贴切的。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即要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又要对教育主体的教育实践发生影响,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确定是对高职教育体系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对于艺术职业学院而言,教育理念要体现出社会现状、职业需求、以人为本以及发展空间的思想理念。结合社会现状。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紧密,而且更加直接,具有协同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开办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决定其发展的标准和模式,合理地设置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迎合职业需求。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就要紧密结合相关于社会各领域和各层次对于艺术文化类的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其专业和专业的方向,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应用和第一线性,就要以动态的职业观来迎合社会对艺术文化类职业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展的产物,旨在将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应用型、实用型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关照人的发展,特别在高职的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培养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学生在该职业能力上的培养,而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要具有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以人为本,在强调基础职业技能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兴趣、尊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本身的一大基本特性,高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其发展程度和水平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只偏重本身的学历教育而忽视非学历教育,要树立为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的观念,将高职教育面向终身,按照终身教育理念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第一位,就业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可见高职教育是以特色和质量为突破口,并且具有最鲜明的职业技能性。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定位,以及与其它专业的区别,若在培养目标上认识不清,则会导致其在培养目标上的无针对性,而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高职艺术类专业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专门化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艺术理论素养,具备教学、辅导等方面的能力,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并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等艺术职业性人才,基础专业和实践能力强是它的主要特性,应该具有师范性、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师范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与本科艺术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专门的艺术院校及本科类院校是培养在某一方面专业突出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专业要求高、精、尖。高职艺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在专业上全面发展,在艺术类的岗位上其工作内容专业基础的方向和思路正确。“基础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的同时,也作为今后再教育的基础,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是终身学习艺术的一个基础,要学会学习,学会传授,也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专业性”是指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能够适应艺术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今环境下,也要适应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拓展。“实践性”是指要增强高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艺术实践基础,能胜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需求,与社会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设置
对于教学工作而言,灵活主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于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高职教育需要根据各分科的分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需要,结合专业目录设置适合的学科门类。同时,专业设置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能体现和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市场就业方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等因素,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顺应现代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突出院校与区域,与所属行业所需求的特色型专业。就高职教育艺术专业而言,要考虑:(1)艺术类专业和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现实发展对所需要的音乐类人才相适应。(2)高职院校与艺术相关行业和区域上是否联系紧密,是否能根据市场、以及招生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该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和调整艺术类的专业以及专业的方向,优化课程结构。(3)逐步提高现有的专业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把握艺术类行业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和变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训场所。
(四)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所确定的基本框架。高职的课程模式都是由高职教育的目标、性质和功能来具体呈现和操作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吻合,课程模式的设立和建设十分重要,需要正确地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内涵,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并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核心是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三方面,对于高职艺术类专业来说,课程模式的构建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在理论教学方面,要根据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基础的课程要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的课程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艺术基础类的课程设置与其它人文、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实践和理论上要处理得当;要让各个课程之间进行合理的衔接,形成以艺术类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为要求的课程模式和体系。(2)在实践实训教学方面,要摸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并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职业技能,如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最基础的各项表演,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把握,让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的素质进行结合,并将实践的教学体系和理论的教学体系互相渗透。(3)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要积极实行以实践为基准的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考试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艺术生的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探索适应高职艺术类专业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五)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将教育的理念进行贯彻的中间环节,是对培养目标进行实现的过程,它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活动的途径。职业教育的培养途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基本途径、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综合途径是培养途径的主要内容。在高职艺术专业中最基本的途径是采用一般性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艺术实践,这也是普遍认同和采纳的培养途径的方式;最主要的培养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属于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指学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第二课堂、校风、学风,对学生思想理念和素质,艺术个性的培养等产生的积极的影响;综合途径是高职教育所倡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六)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它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也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一项内容。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能够使人才培养的过程规范化、制度化。院校包括在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需要形成科学的制度化,为实现人才培养的正确实施提供保障。高职艺术类专业培养制度在学生基本培养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学工管理、主辅修制度的建立上要遵循艺术教育的特点和特色,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
(七)培养评价
教育理念指引着办学思路,指导着课程建设,制约着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教育发展的思想,是指明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教育理想。近年来,紫薇在传承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结合区域特点,逐渐探索出一条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以此作为全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紫薇的大教育观,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在时间维度上,探索0~6岁学前儿童的全时程教育。在空间维度上,探索园所、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在主体维度上,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发展、教师持续发展和家长共同发展的多主体教育。在发展维度上,探索幼儿在认知、情意、人格、品格和体格方面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
二、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开发
课程是贯彻落实教育理念的核心载体。在大教育观的办园理念的指导下,紫薇从办园之初,便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0~6岁婴幼儿综合性教育机构的设想。构建了0~3岁启始生命教育课程和3~6岁多彩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从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到园、家、社三位一体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课程理念、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课程实施探索等多个层面,逐渐树立起生命教育特色课程品牌。
(一)生命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
“生命教育”意指有关生命的教育,也指回归生命的教育。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其核心是“全人教育”,帮助幼儿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维度出发,从“生命的养成”、“生命的自主”、“生命的构建”教育价值出发。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有四大方面,分别是:认识生命:帮助婴幼儿唤醒生命意识,了解生命体的存在和生命体基本需要。保护生命:帮助婴幼儿学习初步的生命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热爱生命:帮助婴幼儿感受生命的多元、快乐和精彩,学习关爱、学习感恩,激感。尊重生命:帮助幼儿发现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各种形态。紫薇的生命教育涵盖了0岁~6岁生命起步全阶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幼儿、家长、教师、全面成长的园本课程体系。让紫薇的生命教育成为社会关注早期教育的源点,成为孩子人生起步的摇篮,成为年轻父母完成人生蜕变的起点以及教师成长发展的舞台。
(二)0~3岁启始生命课程体系
脑科学研究,婴儿出生后2年内,神经细胞迅速发育并相互联结。而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婴幼儿生活的经历决定的。这说明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关键期。这个时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它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但是,相对于3~6岁幼儿教育而言,0~3岁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规划还是实践素材都少之又少,社会机构开展的早期教育指导总的来讲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机动化和多变化的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课程支持,不利于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观。自1997年开始,紫薇幼儿园关于0~3岁婴幼儿教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索历经十多年,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突破性的成果,分别是发展水平提要研制、养育课程开发、起始课程开发以及发展课程开发,前两类课程为父母与婴儿共同参与的课程,最后一类课程则是幼儿独立在园课程。伴随三类课程的开发,分别形成了父母育儿学校、送教上门、在园教养等实施模式本班制创建。
1.开发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紫薇自1997年开始进行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的制定,依据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阅读梳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聆听专家的意见,结合本园大量0~3岁婴幼儿教养的实践经验和观察记录汇编了《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提要》。
2.养育课程开发与父母育儿学校的开办。
1997年针对0~3岁幼儿教养我们开发了养育课程,分营养与保健、大动作等六个模块。课程实施要求亲子共同参加,我们开设0~3岁父母育儿学校,围绕育儿指导做了大量探索。1998年,为了能使父母育儿学校与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过渡与衔接,紫薇实验幼儿园首创了小小班(2~3岁),为托幼一体化的实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施。在父母育儿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幼儿园小小班课程体系。
3.0~3个月乳婴儿起始课程开发与实施。
2000年紫薇实验幼儿园在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基础上,拓展性地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拓展至社区散居0~3个月的婴儿父母,形成了0~3个月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开辟0~3个月婴儿教养电话热线,辐射了300多个康健社区0~3个月的婴儿家庭。《0~3个月婴儿家庭教养模式的研究》被列入了2005年徐汇区重点课题;建立了学校与社区合作的新型模式填补了0~3岁婴儿早期家庭教养指导的空白月龄段。
4.婴儿独立在园集体教养的发展课程研发。
自2007年开始,幼儿园开始探索发展课程的开发与班制创建。2007年开办了19~23个月机构内全日制宝宝班,首次进行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集体教养活动的实验和研究。期间积累了近千份观察记录;形成2岁前机构内教养学制的研究;积累了2岁前婴幼儿机构内教养活动方案。2009年首创16~18个月机构内半日制囡囡班。2009年,在《2岁前婴幼儿入园适应性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开创了16~18个月半日制囡囡班,形成了适应该年龄阶段的作息制度;形成了大量的集体教养活动方案;创新形成了家长志愿者配班制,让家长参与小年龄幼儿的幼儿园教养中,以帮助婴幼儿能顺利过渡分离焦虑,效果非常明显。
(三)3~6岁多彩生命课程体系
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多彩生命教育,是对3~6岁幼儿共同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幼儿经验的扩展、提升,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特殊需要。通过十个单元的构建与设计,家园合作、多方位、多途径地实施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认识生命,进而学会保护、珍惜生命,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最终落实到幼儿对所有生命形态及生存形式的尊重。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小中大三个年龄、融合国家课程四大板块、突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实施方法。CLC课程,从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三方面来设计与实施;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综合、互动和学习,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生命、认识生命,进而保护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四)实践“大教育观”的课程实施的创新模式
1.联动社区共建共享课程资源
紫薇实验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中始终关注对社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让社区资源充分为孩子成长服务、为丰富课程服务、为提升家长服务、为教师培养服务。同时,作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服务社区,共享建设成果,也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与社区“共建、共享、共赢”从而践行社区、学校、家庭的大教育观。
2.家园合作丰富课程内涵
紫薇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充分关注课程中全人发展的精神,让家长充分参与到课程中,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获益者,最终提升整个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水平,促进家长的成熟和孩子的终生发展。如:在保护生命教育过程中,由家长牵头,家庭参与,形成了指向家庭安全教育的“亲子安全七互动”系列活动。如:形成每月一报、每月一讲座、每月一论坛、每月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每月一推亲子游戏等家园合作的生命教育系列特色活动。如:组建了由校级家委会家长组成的课程研究部、家长参与课程保障部、形成家长安全护校队、家长课程志愿者队伍、家长讲师团系列、还建立了家长监督委员会。随着课程实施中家长的多纬度参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也不断发展创新,形成家园合作十种新模式:亲子游戏法,电话访谈法,专家咨询法,网络媒体沟通法,资源共享法,辨析反思法,管理监督法,成长记录法,展示分享法,社会实践法。紫薇生命教育课程,还形成了面对0~6岁婴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系列,并将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合作,形成工作日常化,管理化、细致化。
3.专设特色活动夯实个性化发展基础
围绕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紫微探索了多种特色的课程活动,如多彩星期五社团活动:紫薇“多彩的星期五”作为紫薇实验幼儿园园本化生命教育课程的一部分,通过混龄户外区域性体育运动、世界风情自助餐、紫薇星期音乐会和社团活动等从各个方向出发围绕着紫薇生命教育“感受生命、认识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使每一个孩子根据自身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其生命今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比如强调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紫薇实验幼儿园围绕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创设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现场操作,真实场景的体验学习。
4.师资建设保驾课程深化
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合适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深了解语文的思想性、工具性和综合性。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活动课的语文教学不是完整的、科学的教学体系。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载的教师,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对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一些体会。
首先,帮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是搞好课外活动的保证。制定计划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校、家庭、社会的实际出发,同时要兼顾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实际情况,切忌过多、过高的要求,须知欲速则不达。活动内容的深浅和时间长短要适合中学生自身实际。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方法和技能都要有详细、深入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活动内容的确定,让学生既有信心参与,通过努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当然,活动内容也不宜过易,过易会导致学生没有兴趣,活动就失去其应有的功效。
其次,创造有利条件,便于活动开展。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努力为课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生自身难以办到的,必要时老师要亲自去办。同时要培养活动中的小组骨干,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矛盾与纠纷,协调好本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成员们能齐心协力。这样就大大提高本组活动的效率,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竞争心和责任感。
再次,要将语文课外活动的教育功能、学习性和情趣性结合起来,力求完美结合。在现代教育形势下,我们提倡“大语文”观点。语文覆盖面极其广泛,渗透到许多现代学科领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利用语文的广延性,将教育功能和情趣性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也极有裨益。
关键词: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构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8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06
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阻碍就是人文素养的缺失,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1]。一个自身价值取向不正确的教师是永远不会成为人文素养高的教师;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合格的教师,那一定是具备人文精神的教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精神,只有自身具备高素质,教育出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学生,也才能担当教育的重任。目前的社会,社会上的人才竞争,更是人文素养的竞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小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对自身前途认知的偏差
在经济社会的刺激下,目前存在着部分教师消极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态度。由于比较少的收入,他们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没有精神追求,并存在着淡漠的消极心态,卑微的身份感。在市场经济强烈的冲击下,一些教师的自身利益以及物质竞争这方面急速膨胀起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觉得“数量”比“质量”更重要,不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团队意识、奉献意识、责任心下降,从而导致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发生偏差,表现为:对工作、对学生产生消极的认知[2]。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如果自身都不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心,那么对于学生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对职业价值认知的偏差
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很多人都是心不在岗,虽然人在岗位想的却是如何做兼职赚钱。在工作中,更是没有心情研究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自己的教师职业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创新精神和责任心,与学生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价值取向不正确的教师,那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也必定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三)对学生观认知的偏差
教师眼中的“差生”:对教师无礼、社交上没有礼貌、不遵守班级纪律、不听老师安排、肆意捣乱等。对于这些教师眼中的“差生”,不少教师认为他们是不可能走上正途,不可能成为人才的。因此,大多数教师对于这些“差生”采取的态度都是无奈,在无奈中教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人无全人,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他们进行准确的定位。学生都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他们正在成长,更是将来社会建设的宝贵人才。
(四)对小学体育教育认知的偏差
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是愉悦、快乐的一种过程,是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课外兴趣的重要课程。原本应该是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让他们明白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年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课余时间较少、自身压力大、教学时间的不稳定、自身惰性、科目不重要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一些小学体育教师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更有甚者开始不喜欢体育的教学工作,课程意识也渐渐薄弱,感觉自身有力无处使。然而,小学体育这一科目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3]。如果一个教师首先都不喜欢自己教授的这门学科,并且不喜欢阅读,不懂得自己所教授的这门学科的特殊性,那么,他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对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只是为了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4],让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产生改变。
二、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构建
(一)学校助推人文活动
良好的校风和文化氛围方面的建设。在校风建设这一方面,要依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办学理念,创造出积极向上、健康的氛围。在文化氛围这一方面,在环境建设做出人性化的配置,如花草树木、校园环境、学生宿舍等。学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努力营造出团结互助、进取、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享受到教育和被教育。
(二)人文素养的培训
对教师开展人文素养的培训。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活动。对于一些刚刚上任的新教师,学校在进行职业培训的活动中,应该加入人文素养的元素。对于已经在岗的教师,可以适当办一些人文类型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要有关爱情怀
教师要形成关爱学生的情怀。这种情怀建立在对学生“尊重”,对学生“珍视”的基础之上,是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学生的关爱,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宽容、欣赏、同情。即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而非一味的责备与挖苦。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优点,能看到每名学生的长处,给予鼓励与赞扬,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同情。此外,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平易近人,善待学生,真情关爱学生,视其为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与对待,全力维护学生的利益。其实,教师人文素养这棵大树就是靠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来滋养的。
三、结语
科学、艺术、人文这三大方面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支柱。人类的多方面发展需要教育提供物质财富,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需要人文教育提供人文素质方面的精神财富。当前,社会所需的人才,应该具备包括:创新思维、激情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综上所述,科学与人文教育这两方面的结合,是个人在社会中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精神,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应涛.提高人文素养是当前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4).
[2] 张家宇.关注班级集体形象,呵护学生健康成长[J].成才之路,2010(34):88.
1.特色基础夯实。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从2005年起,幼儿拉丁体育舞蹈就作为我园的园本特色被探索和研究,先后被常州市体育局、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指定为常州市幼儿拉丁舞训练基地、常州市特色幼儿园、常州市体育项目幼儿园等。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教师资质、师生成绩及园所效应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立足教育,对快乐教学和拉丁素养的培养有了更多的思考。
2.快乐素养涵义。
体育舞蹈更多地应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服务,创编、完善、建构新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并落实到常规的一日活动中,以此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对“快乐拉丁”有三层的理解:表层意义体现在幼儿参与拉丁活动中的愉快心情;深层意义指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成功感和自信心;长远意义是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快乐”清三幼儿。
二、以环境为载体,体现游戏价值
1.全园环境体现快乐展示。
激情拉丁欢乐城——结合科研,彰显特色,留有痕迹,师幼互动。
欢乐互动小舞台——每天更新,班班参与,师幼推荐,释放激情。
2.级部环境凸显年龄特色。
大班部之快乐拉丁悬挂栏——分为红、黄、蓝、绿、紫不同色块,向家长及幼儿展示拉丁舞的发展、知识普及和幼儿园在拉丁舞特色方面的荣誉。
中班部创意拉丁长廊——由形体的剪影展示拉丁舞的基本动作及体态美,让幼儿在长廊中体验到美。
小班部互动拉丁区域——在各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童趣和特色相适宜的环境,尽可能地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而且力求达到开放性、多元化课程模式发展的要求。
3.班级区域注重互动参与。
特色拉丁角——遵循师生互动的原则,与特色课程相匹配,在情境中、材料操作中、任务达成中,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真正融入环境之中。就是在这处处散发的文化气息中,师幼精神得到升华。
三、以课程为实践,优化教育价值
1.版块式课程框架。
在三维目标的导引下,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乐”的含义,探索生成三板块课程实施内容:不同级部的课程教学、主题式快乐拉丁素养活动、互动式快乐拉丁亲子健身俱乐部活动。
2.情境性内容学习。
以专业动作趣味化的形式组织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斗牛三位手我们在教学时形象地比喻为小树枝开花,双吸腿我们形象地比喻为天鹅舞。还设计不同的脸谱、情境道具等丰富课堂教学,比如印有数字小脚印的跳舞毯,肩膀上的调皮精灵等,起到愉悦身心、发展潜能的作用。
3.体验式快乐展示。
将特色活动与一日活动设计成快乐拉丁“五乐”活动,天天乐——每日一次“快乐拉丁操”、练练乐——每周一次“拉丁特色训练”、演演乐——每月一次“青苹果舞台演”、亲子乐——每季一次“快乐拉丁亲子体验”、赛赛乐——每学期一次“快乐拉丁赛”。让幼儿在饶有兴趣的开放性互动体验活动中经历生活。拉丁艺术节、化妆舞会……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学会分享和合作,从而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四、以教师为抓手,提高特色素养
1.聘请专家,培训指导。
自确立体育舞蹈特色以来,我们在请来国家级教练的同时,把教师送出去进行国家教练员培训学习,到南京等地学习锻炼考核,以确保执教的规范性。
2.分级分类,按需指导。
将教师分成中级班和初级班进行培训,中级班主要以已经取得国家二级教练员资格的教师为主,在原有基础上强化训练。初级班主要是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是体育舞蹈特色的后备力量,由浅入深地训练,逐步让他们成为我园特色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3.多种形式,积极研讨。
课程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而课程的推进在于教师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园本研修则是实施课程有效性的抓手。
(1)备课三轮优设计。通过采用“定量分工备案—集体议课磨案—个体复案补改”的备课流程,形成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教学设计模式。如教师提出在每一项动作要领旁用图示的方法导入文字,便于操作与学习,图中的每一位示范模特都是我园幼儿。在每个活动后,预留温馨提示的留白栏目,以便教师随时记录实践教学中生成的教学新策略和新方法,同样为完善和优化课程设计提供极好的帮助。
(2)教学三试优教法。通过园内同课题、多渠道的教学试教、研教及与安家幼儿园的拉丁特色联校推门课、钟楼区一园一特大教研活动,教师们摸索出了一套童趣化的拉丁教法及“外学内创”三环九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听一听、看一看、练一练、后教——同伴示范、榜样示范、教练示范、当堂训练——自练、互练、导练,为幼儿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勤于操练的主体学习提供很好的操作方法。
四、以家长为协作,亮化协同价值
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家长工作,逐步做到深、细、广、恒。深,即深入到家庭,深入到班级,深入到个人;细,即重视调查研究,重视家长信息反馈,不断改善、改进提高;广,即普遍面向全园家长;恒,即坚持到底,持之以恒。从鼓励家长参加家长会到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从引导家长观看幼儿半日活动到观察评价幼儿的表现,从注重家长园地宣传到家园为幼儿共同建立幼儿成长册,在一次次活动中建立信任、平等、合作的关系,时时处处体现我园发展孩子、服务家长的教育理念。
八年来,我们从关注孩子的动作技能到现在的以引导孩子趣味学习、快乐感受、自信成长为原则的快乐拉丁素养为目标,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环境氛围的建构和趣味化活动内容的实施,让孩子在参与中、游戏中、展示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姬宁.浅论动作美是舞蹈美的首要因素.美与时代,2007(08).
放眼世界,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会选择怎样的道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许多精神理念如儒家仁义道德、法家法制精神等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维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这些民族文化精神在民众民族精神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它与语文、政治、哲学、艺术等学科结合起来,可以为个体民族心理培养、民族品格养成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也是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的根本原因。
2在大学语文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必要性
2.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
我国大学语文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却始终存在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定位失准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发挥大学语文在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过多的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基础性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知识的时代性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教育在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的作用,将民族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2.2时展的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文化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侵入,网络文化的兴起,使社会文化导向和思想意识愈加混乱,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视享乐、炫富、叛逆为时尚,更多的人在物欲思想和现实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养成了行为不检点、自私自利、眼高手低的坏毛病,有关大学生炫富、傍大款、情杀的负面新闻也是层出不穷。面对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我国教育界一致提出“以语文、思想政治课堂为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口号。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士人精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3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
3.1明确语文的学科地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在大学语文教学日趋边缘化的情况下,高校首先要确定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并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创编大学语文新教材,力求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民族文化精神培养需求结合起来,使大学语文教材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其次,重新设置教学大纲,严格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宗旨,摈弃过去那种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使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百折不挠、前赴后继的民族斗争精神,去学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时代精神。其次,高校要适当增加语文课时,加强语文教学设施建设,在语文教学中国文学精华为主开展民族文化精神教育,让学生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精神养分。
3.2提高教师语文素养,丰富语文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严格来说,一个合格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具有高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实现大学语文民族文化精神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语文知识学习,以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各类图书涉猎以不断充实民族文化知识,加强专业理论修养,满足大学语文教学需求。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在优化原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学习网络、多媒体新知识,完善自身信息素养,以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资料加大民族文化精神教学的魅力。
3.3完善语文教学考核机制
关键词: 高师声乐教学 理论教学 技能教学 实践教学
我国基础教育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论在综合课程改革上,还是在实体教学形态上都发生了本质性变革,也直接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根本性要求。传统意义上的高师声乐教学长久以来深受专业院校范畴内声乐教学的影响,在声乐理论、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表演实践等方面出现各种不良偏颇,与基础教育脱节的问题也始终存在。基于此,高师声乐教学在传统教学模态根深蒂固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大变革突如其来洗礼的大环境中,如何突破传统的园囿,寻求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个课题摆在了教改的前沿。本文从高师声乐理论教学的基础出发,并以此为着眼点,着力探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在开辟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新理路上探寻策略节点。
一、高师声乐理论教学分析
理论教学是基础,是科学掌握声乐技能,应用于实际,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根本出发点。然而,传统和当下的高师声乐理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重视或因条件限制过于偏重纯理论问题,离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声乐理论教学目标尚有差距。因此,学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理论教学及其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基于声乐理论教学的属性要求,我认为科学开展声乐理论教学有如下必要性。
一是音乐文化的宏观需求。自古以来,中西方音乐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宝贵的音乐文化知识财富,现代音乐的长足发展也正是不断汲取音乐文化营养的结果。要全面掌握好声乐技能,首先必须从音乐文化中厘清脉络、吸取精髓。此外,没有文化底蕴的音乐存在犹如空中楼阁,不仅没有存在的根基,而且没有发展的生命力。现代的音乐创作与表演离不开传统、古老的音乐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少声光电技术代替了某些声乐的表演,掩盖了技能的不足,但声乐始终以自身的文化根基为立命之本,其核心始终无法为现代科技取代。不过,理论的学习和对音乐文化的弘扬,最终体现为声乐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注意“唯理论”、“唯文化”的偏见。
二是声乐专业的中观要求。高师声乐理论的学习本质在于指导声乐实践的科学发展,并为基础教育的声乐教学夯实理论基础。因此,高师院校的特性对声乐专业的理论教学提出了中观要求。同时,“声乐理论教学理应凸显声乐专业的内在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深厚的发声、表演、声音控制,以及各种相关的生理保健知识,为声乐技能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1]教学经验证明,跳过或没有夯实好声乐理论基础的学生最终都要回归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方能实现声乐艺术的高成就。综观可知,声乐专业的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理论水平的需要,而且是提高专业技能的需要,更是提高声乐艺术家综合素养和修养的需要。
三是声乐技能的微观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声乐是一种歌唱技能,最终要通过表演者配合调整喉、咽、口、舌、腭等腔体,与表情、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的综合技能。人体高级神经如何指挥自己的嗓音器官,如何实现各类肌群的紧密配合,如何克服自身不足从而实现更完美的表演,这些微观的技能诉求都需要不断从声乐理论中汲取养分,学习声乐先哲的宝贵经验。
综合而言,这些必要性必然把高师的声乐理论教学引入发展的多维空间,在教学内容上至少涉及如下几个层面。
一是重视音乐、声乐史的教学价值。高师的声乐理论教学要让学生掌握音乐、声乐发展的整个历史命脉,汲取其中的文化营养,牢固掌握艺术的生命力源泉;要深入学习前辈艺术家的宝贵经验和艺术规律,以及他们奉献艺术的精神品质;要从经典的声乐历史作品中提炼精华,探寻作品的风格特征和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二是重视声乐知识的积淀和声乐教学法的把握。全面学习和掌握声乐专业知识,在理论指导技能上下工夫,在理论提升声乐素养上求发展,在声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和处理上打好基础。高师学生承载着发展基础教育中声乐教学的重任,必须努力掌握好声乐教学法的系统知识,特别是曲目教材选用原则,学生教例分析,喉音、鼻音、“羊鸣”等常见发声毛病的解决方法,以及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训练等知识。
三是重视声乐技能理论的教学。包括呼吸、发声、共鸣等歌唱技能的基本要领和理论知识;声乐歌唱语言的训练和基本理论;歌唱器官的生理与保健,如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等器官的构造性能,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征、保护等。
声乐理论教学不是空虚的“纯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技能理论和艺术指导。只有将学生理论修养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声乐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现代教育和声乐艺术发展的需求。
二、高师声乐理论指导下的声乐技能教学
不可否认,高师声乐技能教学在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尚未触及教改的根本,依然存在着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宏观操控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最终导致高师学生声乐的综合技能难以提高,并不能完全满足基础教育的改革需求。对此,在当前声乐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声乐技能教学应着重突出如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是注重呼吸训练。“气”是声乐发声训练的载体,直接决定着声乐技能和准确性。《电影戏剧表演术》中有言:“发音必须吹气,所以练习发音的人,第一应当注意他的呼吸。”声乐训练中的呼吸,要求快速从口腔往外吹气,且气息集中,力下行,小腹收缩。送气动作结束后,小腹自动反弹,整个动作要自然完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加强学生呼吸训练,采取缓吸缓呼、急吸缓呼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努力做到:一要保证学生掌握科学的吸气方法,保持呼吸的连贯畅通;二要训练学生在力与气的配合能力,特别是腹部、腰间的力量对于呼吸的作用,以及保持整个呼吸训练过程身体的舒适度,力求身心和气力的自然舒畅。
二是注重开腔训练。如何打开口腔,以及如何保持口腔科学地动起来,同样对声乐的发音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在开腔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训练:打开下颌骨训练,动作柔和,切忌僵硬;提起软口盖训练,要训练通过吸气和扩张鼻孔的动作使软口盖提起。此外,在打开喉头方面也是训练的重点。喉头位置的稳定是每个声乐演唱者演唱的基本功。“国外的很多声乐表演艺术家,从练习之初,一直到成名之后,都非常重视正确的歌唱喉位在歌唱发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科学的歌唱喉位不仅有助于帮助喉咙充分打开,而且能够在科学实践中,锻炼肌肉,保持喉头稳定的特性,从而夯实基本功。
三是注重发声训练。在发声训练中,通常使用的元音有i、u、e、o、a五个,在日常训练中可通过加上“L”辅音而成Li、Lu、Le、Lo、La进行练习。这些发声是最基本的训练,而且人在生理的变化过程中,发声也在不断变化,应时刻加强发声的基本训练,夯实基础。此外,在通过曲目练习发声方面,应以中速、快速发声训练为主,掌握音速的变化和不同音速的节奏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喉头、口腔在发声方面有机配合的协调作用,注重发音的完整性和身心的自然流畅。
在日常的声乐技能训练中,还要注重曲目演唱的练习,特别是要选择如《在那遥远的地方》(D调)、《二月里来》(G调)、《半屏山》(F调)等这样的曲目,在完整的乐曲中对声乐进行整体上的技能把握。
三、高师声乐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艺术表演活动日趋丰富。不论是高师院校的师生,还是基础教育的学生,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社会各类文艺演出中。因此,实践教学受到了声乐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了声乐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基础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声乐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单就高师声乐教育而言,未来的声乐人才培养方向是集理论、技能、素养、编导、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模式,最终都要通过实践得以检验和证明。基于此,高师声乐教学必须始终注重实践教学的现实和长远价值。
通常而言,开展声乐实践教学包括课堂模拟实践和课外实战实践两种方式。针对学生教育的实际和条件的限制,首选第一种方式。
课堂实践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形式丰富的各种声乐训练和培养活动。这是学生练习和成长的舞台,是学生走向成功的训练地。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实践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创造尽情表现的舞台空间,满足学生的各种声乐艺术诉求;要采取配合、点评、讨论、集体训练、个体训练、分布训练等各种方式,扎实打好学生的声乐基本功;要在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应用、声乐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表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等方面全面历练学生的实践和实战能力。教师还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表演积极性,以鼓励、表扬为主,为学生的课堂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
此外,在不断开展课堂实践的基础上,更应注重课外实战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历练自己、表达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表演经验。这要求学校和院系各方面应积极为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创造条件,如在学校举办各类丰富的文艺晚会,联系社会艺术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让学生多参与一些艺术活动。当然,在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要立足校内,辐射校外;二是进行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锻炼的秩序性;三要突出练习和培养的实践目标,着力在技能训练和适应实践上下工夫;四是适当注意培养高师学生满足基础教育所需求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