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

第1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他们在刚接触简单的数学知识。怎样让孩子们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和数学教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2)班的数学老师,我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让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在刚接触简单的数学知识。怎样让孩子们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和数学教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根据性格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数学知识。在对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故事和游戏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课堂中增加了以游戏和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堂中,并与课文中的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幼儿进学校时都是兴高采烈,充满奇思异想的,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马上就会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教师要求他们举手回答,他们又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可见孩子都有一定的问题意思和自我表现欲望。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幼儿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在活动中,教师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要变“满堂灌”为师生互动。如:我在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后,为了帮助幼儿比较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准备了许多秋天的果实,首先我让小朋友进行分类,然后让孩子比较出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等。孩子都能把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孩子一个机会,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都要认真对待,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对他今后敢提问奠定一些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幼儿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自己想要的果子”,尽量多给幼儿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幼儿!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二

在开学初,我根据学前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努力钻研教材,并系统地、有目的地制定出各科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准备教具,让学生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一、为人师表树榜样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我在政治思想上,一贯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遵守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并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幼儿园中的教育形式,关注每一个幼儿和幼儿的每一个细节,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幼儿应对。

二、精益求精为保教

在日常教学中,我能根据主题目标、幼儿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制订周计划及日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活动中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并对孩子的自主学xxx行了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和因素,总结教师在实践中,促进孩子自主学习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从而切切实实地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小组教学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让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同伴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对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为此,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方面

了解到学生已经基本熟悉数字表示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加减计算法,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要求,主要让学生懂得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多少,再进一步学习下数的加减,以及添加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课题,根据这些课题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对极个别后进生,也能做到耐心辅导,手把手教。当然,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正视这些缺点,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三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拓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小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小同学们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同学们设计多种活动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分类、数的分解、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内的加减,(2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由于对同学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建议重点讲解暂时不将新课)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如认识钟表)、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小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来园学习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存在差异,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的数学基础与张零予相比要强些,所以老师准备对张零予同学在教学进度上稍微放慢一点,以便其能跟上前两位小同学,总之老师因材施教带领同学们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来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学前班数学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准备让数学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条件帮助他们合理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五、综合计划

第2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一、小专题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一线教师可谓真正的“草根型”研究人员。在“玩色课题”开展之初,班级两位教师也是零经验,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根据班情逐步细化并明确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创造;多种形式与方法提高审美体验;积极参与玩色活动,体验玩色游戏的乐趣。明确研究总目标后,笔者又对研究内容进行方向性把握,分别针对小班玩色游戏的内容与材料、形式与方法、组织与实施制定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材料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激发幼儿玩色兴趣;通过趣味化、多形式的玩色游戏,探索多种形式和方法的玩色游戏;通过观察法、实践法对小班幼儿玩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探究。小专题研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让教师逐步积累、逐步规范,研究领域专业性得到很大提高。

二、小专题研究方法的摸索

我们主要围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跟踪法这四种常见的方法进行小专题研究,贯穿课题的整个过程。比如文献资料法,在小专题研究之初,班级两位教师认真厘清“玩色游戏”的相关概念并正确把握小专题研究方向,逐步积累和收集早期教育的核心刊物中的相关理论、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经典案例等;行动研究法:围绕玩色游戏的内容与材料、形式与方法、组织与实施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性探究,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品位和价值;经验总结法:阶段性地进行理性总结,使小专题的研究成果既有实践应用价值又具有推广借鉴意义;个案跟踪法:教师在玩色游戏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个案跟踪观察,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批孩子”。

三、小专题教学措施策略的研究

1.创设良好玩色环境,培养玩色兴趣

首先,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生活情景化、拟人化、游戏化等多领域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其次,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玩色环境、营造美的氛围。如欣赏一些中外著名大色块或有特点的作品,感受作品的意蕴,如凡・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穿时装的女人》等。另外,变换多种形式与材料,体会玩色游戏的乐趣。

2.更新、变换形式与材料,提升审美情趣

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增强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活动。笔者在小专题研究中注意材料、玩色形式的挖掘与变换,幼儿体会不同材料的质感,同时也能接触新的技能,比如利用蔬菜的横截面进行拓印画;人工色素制作各种美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整合领域、实时新闻设计开展综合活动,如结合2015年世乒赛我们设计《乒宝在苏州》的玩色活动,指导幼儿利用乒乓球蘸颜料在鞋盒里进行滚画。

3.利用辅的画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记忆特点是直观形象,物体或图形在形象记忆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玩色活动时,除了提供操作材料、工具外,小班活动会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在画纸上添画一些辅助的画面、图形唤醒幼儿的相关回忆进行创造。比如,在玩色活动《五彩小鱼》中,幼儿通过两个课时的玩色活动,辅画面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幼儿将作品慢慢补充完整,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4.玩色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为了打破玩色游戏仅仅停留在“美术活动层面“的局限性,我们尝试将玩色与课程环境、班级主题相结合。在手工坊游戏中创设点点涂鸦区不仅能鼓励幼儿的作品,展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内心世界,文化走廊的开辟将幼儿的每个阶段的作品有所保留,激发幼儿的创作、玩望。

5.抓住挑战教师的教育机制

“一日生活皆教育。”教师要学着在日常生活中去敏锐地捕捉幼儿当前的需要,避重就轻地抓住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东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对桌面、器具摆放的安排,对细节的关注等也都是教育机制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投入关注,及时调整。

四、反思探讨

第3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课题;学前教育;专业成长

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为归宿的研究活动,研究主体是教师。其研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引导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实实在在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问题。

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的行动研究,其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有利于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贴近教育教学的实际,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幼儿园开展小课题研究已有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以“五大领域小课题研究”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各课题组成员广泛查阅资料,收集文献,各个领域的小课题研究都累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因为我们对小课题研究还处于摸索实践中,在推广和交流上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因此我们的小课题研究还有待于我们日后进一步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形成我们教科研的园本特色。我们应该如何让小课题研究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呢?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消除教师对开展课题的畏难情绪

要消除教师对开展课题的畏难情绪,首先要了解我们一线教师畏难情绪的主要因素,即“教龄”“学历”以及“课题研究经验”。从这三点来看,教龄长的老教师,往往参与科研比较多,因此在研究中获得锻炼,也都撰写过一些研究性论文,整理过研究资料,对课题选题也较有把握。而青年教师的畏难情绪会更大一些,“学历”和“课题研究经验”往往让我们青年教师把科研想象得高不可攀,也有的会把科研想象得过于简单,对研究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

其次是影响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两个现实问题,幼儿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繁琐。我们平时不仅要负责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安全和保育,还要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创设、教玩具制作、备课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工作。这些都使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思考和深入研究。

二、幼儿园中所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坚持性不好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因此针对一线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学前教育专家提出几点建议:

1.研究目的也即选题,要以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即“问题即课题”。树立科研促进教学,促进幼儿发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切忌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

2.选题从细微处入手。幼儿教师理论知识往往较为薄弱,但我们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因此,我们园领导扬长避短,避免一下子就着手做大课题,而是从微小课题入手,逐步过渡到大课题。

3.在研究过程中多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便于教师在日常实践中开展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社会领域研讨中,我们将教育活动渗透于实践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逛超市》主题活动。商议活动时,整个研讨组集合群策,最终制定出活动方案,从出行前的物质、经验准备―出行中随机安全教育―指导实践活动―结束交流反馈,这几个环节的层层递进,全方位考量幼儿的需要。这些让我亲身感受到实验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并为之团结合作的力量。

这类实地社会活动,是幼儿书本中学不来的,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使我作为一名教师感受到教学来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重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推广和运用,对已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要重视其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使其真正能够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密切结合。

三、促进课题研究常态化的措施

1.严格按照小课题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来进行。针对小课题研究,我们幼儿园进行了分组,确定了大致研究方向,因此我们每个小组就需要研究达成共识,拟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商讨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2.在研讨过程中,结合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人们进入特定的情景和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注重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

每一个小课题的提出,都应该是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解决它仍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行动研究法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途径。伴随这个过程的就是我们的经验总结法,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对工作的研究能力,将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将研究成果用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课题研究中的阶段流和结题的推广,是课题研究成果的延伸,我们只有将成果融入实际教学工作中去,才能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第4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教学档案;教研室管理;教学管理;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度发展和改革,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我们不能不正视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价值。只有正确认识到教学档案在教研室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正确的认识教学档案本身的巨大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对教学档案负责,才会真正的对这项繁杂枯燥的工作认真负责,才能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乐趣。本文将从教学档案自身的一些特点及教研室管理工作着手,简要的论述教学档案在临床教研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①教研室的概况和工作。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教研室的历史沿革和现状、教研室现有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教研室工作计划和总结(如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总结、实验或是实习报告、教学检查、教书育人总结等)、课程设置情况、教研室的活动记录(如文字、图片、资料、摄像录音等)、教学研究改革、教师敢为责任制和内部规章制度以及集体或个人的获奖材料等。②教学的基本文件和教学任务。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试验大纲及实纲、各专业的授课计划设置;教学任务书和教学任务统计表、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实习报告总结。③教材的选取和利用情况。教学档案要详细的记录历年使用的教材目录及样本分别适用于哪个年级和专业,并要记录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④实验、实习情况。教学档案要认真详实的记录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例如实验室概况、实验室有关规定和条例、实验室管理及实验室中固定资产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磨损情况、优秀典型的实验报告、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除了包含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囊括了教师基本情况和信息、教研科研及学术水平、教研室的制度(如会议和学习制度、听课制度、教研室手册制度等)、各种往来的文档、学生历届的考试试题及成绩报告单和其他需要归档的教学文件和材料

2 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特点

从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所包含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总结出教学档案的主要特点。首先,教学档案具有连续性。是教研室对历年教学成果的连续不间断的记录。其次,教学档案具有广泛性,它几乎包含了在临床教研室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再次,教学档案具有严格的条理性。不同的情况要进行不同的归类整理。当然,临床教研室的教学档案还有其他特点,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发现

既然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包含了如此繁多的内容,它的存在就必然有与之相应的价值。认真的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对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共做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教学档案可以为学校学院的教学档案建设提供详实可靠的图文资料 由上述教学档案的内容可以看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是收集并归纳整理各方面基本资料后形成的,教学档案的条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为临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详实可靠完整的教学档案可以为教研室的管理部门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制定完善的课程计划、有效地改进管理方法、提出更加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等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可以为临床实验室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教学档案也是临床的教研室了解教研室师生基本情况的主要途径

2.2 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对外界进行宣传及与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 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是依靠教学档案进行的,而教研室工作效率的高低及工作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做好教学档案工作,有利于临床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 教学档案可以为临床教研室进行教学安排和设置提供参考 教学档案记录着临床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由前文可知,教学档案是对教研室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教学的过程途径及教学中的有点和不足的真实记录。可以这么说,教学档案既来源于教学活动,同时又可以为教学组织工作提供依据。教研室的管理工作者可以依据前期的教学档案,因时而异的制定新学期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工作能够更加趋向完善和成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4 教学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教师的不断发展 教学档案不仅记录着学生的成长历程,也记录着教师的不断发展。临床实验室可以定期的向教师推荐优秀教师的授课记录,教案及课件,让年轻和经验不足的教师从中吸取经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针对性的备课、授课,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另外,教学档案也记录着教师的平时表现和工作态度,在教师评职称时可以提供有利的依据。

综上所述,教学档案是临床教研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管理工作者要真切的认识到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并依据教学档案不断调整教研室的工作计划,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琳.教研室教学档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

[2] 刘涛先.浅谈教学档案在临床学科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3(12).

[3] 蒋业贵.浅谈临床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8,22(48).

第5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近年来,教学档案的保管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

1教学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性,是由档案本身的作用决定的。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面貌的重要事业。而学校教学档案则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据、声像、图表、软盘等各种载体,并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集中起来保管的文件材料。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维护教学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

2教学档案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档案是在学校的教学技术和应用中产生的,它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学校的教学活动,而且,能够真实地说明学校教学活动的历史过程。是在学校科研活动中,经过收集、分类、鉴定等科学方法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价值的文件体系,以保证在人们需要时提供查阅和参考。对某些有特殊价值的教学档案,要根据国家保密法确定其保密等级,并正确处理好利用和保密的关系。教学档案是在学校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因此,也要求从事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教学档案真实地记载了人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是广大教师劳动的结晶,它能为科研管理机构和教学人员在进行科研管理、教学决策、科学研究、技术交流、经验总结等方面提供信息和依据,起到凭证和参考作用。

3教学档案库房分类的管理

库房管理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经常任务,也是科学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教学档案的管理要根据其性质、内容、特点和相互之间联系,将其划分成一定的类别,即教务类、学籍管理类、学生奖惩类等三大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大类的基础上进行小分类,使之能正确反映出产生这些档案的历史条件和工作活动的真实面貌,达到便于保管和充分利用教学档案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价值。

4加强教学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有些教学人员因为图个人工作上的方便自己保存,或因工作不慎而使材料丢失和泄密。针对这些情况,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档案不仅是学校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集中统一管理,不得由任何单位和承办人保存的情况进行解释。教学档案部门还应根据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归档范围、归档时间等,使教学人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自觉地配合做好各种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保证教学档案收集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教学档案的保管鉴定

档案鉴定就是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并根据其不同的价值,确定不同的保管期限。教学档案的鉴定应根据一定的验收标准,对其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保管价值及保管期限等组织认真鉴定。对已经失去价值的技术档案,经领导批准后销毁。凡是在工作查考、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永久利用价值的技术档案都应当永久保存。凡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利用价值的技术档案,可以确定保管期限。

第6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请笑纳!

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1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我要培养学生从小要正直、善良、诚实勇敢。我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老师不怕你们有错,犯了错勇敢的承认并改正,才是最棒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学习好与差、家庭环境优与劣,我都会平等对待他们。

为了鼓励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我首先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中规定老师不准在课堂打手机,有一次我却没有做到,为了改正这个错误,我在班级上当面承认了这个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让学生监督。我的这一做法使学生很受感动,也纷纷下来找出自己的缺点,并保证今后改正。每天的课间操后的队列,不管是天气多么寒冷,多么炎热,我都会和学生一起走下来,有时也会像小学生一样随着音乐迈着我的步伐。所以,我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能精神抖擞地进行队列。

为了很好的完成班主任工作,我会利用学校的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为了庆祝元旦,学校要求每个班排练一块节目。当时我就想,我班的男同学性情比较活泼,好动,以前这样的机会也都是女同学的事,所以这次我一定要排练一个有男同学参加的节目,有了这个打算,我请来了x老师,把我的想法跟她说了,x老师很支持我的工作帮我排练。这样,全班男同学除了特殊情况没有参加排练,其他都很愿意地参加了,在排练中,我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以维护班级的集体荣誉来鼓励他们。结果,这块节目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还代表学校给__的小朋友进行演出呢。

我班有一个性情非常活泼好动的同学,叫__。说实在的,我从一年级起,就非常为她犯愁。可以说,这个学生每天没有一时让你放得下心的时候。在二年级的时候,每天都有学生甚至家长向我告状,__又打我了,对于__,我是真没少费功夫,可是,效果都不是太明显。五月份的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和孩子去开花石爬山,刚到山上,我发现了__,他正在山腰上摘黄花,我很好奇的过去问:__,你摘花干什么呢?他说:我奶奶病了,我想摘一些漂亮的野花放到她的床前,让她高兴。

听了他的话,我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多么可贵的孝心哪!我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来,我也帮你摘,祝你的奶奶早日康复。我一边摘花,一边又对他说:“__,你的奶奶为了抚养你,吃了不少苦,你是应该孝顺他,可是,不光是送花你的奶奶高兴,我觉得如果你在学校好好表现,学习进步,你的奶奶会更高兴,你信不信?”__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好好表现。”说实在的,这个孩子还从来没有这么认真地跟我说过话呢。

从此,我发现__不论在学习上和纪律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虽然偶尔还会不断的违反一些纪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教育会成功的。本学期,我进行了中队委和小队长的轮流制,这样锻炼的每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四班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应本着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的原则,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对班级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和思想成长的一个过渡期,学生思想动态较大,成绩分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的发展,本学期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思想教育在先

八年级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哥们义气、从众心理强,自我约束能力弱,所以,我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奋发向上,团结集体。本学期搬回形势大多采用的是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组织班会并带动学生踊跃发言,而班主任我只是作为一名听众,在班会期间,我本着只听不说的原则观看到班会结束,这样,学生大多数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班会的最后,我会对本次班会组织者与参与者进行评价,并提出更高要求。最后,就本次班会中的观点进行归纳,并对错误观点以及学生没有认清的地方有的放矢的讲解。除班会时间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或学生的空余时间及时处理班级问题。

二、班委班风建设始终如一

对于班委的选举,我采用的是竞聘上岗,先自我推荐,然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选举,一套好的班干部团队对班级班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选举之后,我会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并在班级中树立班干部的形象,是班干部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护,这样形成一套有战斗力的团队,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为强化班风建设,本班实行每周量化积分评比制度。首先,将班级分成均衡的十三个小组,每小组设立正、副组长各一名,对本组进行管理,根据上课、作业、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加减分,周五进行赏罚,针对本周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使学生时刻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此外,为形成学生能够自我管理的局面,我班每日设立一名值日班长,对当日进行管理和记录,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使得学生能够达到互管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是班级达到较好的状态和环境,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习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八年级是初中生涯的过渡,要么跌倒、要么快跑,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思想教育是根本,只有内在的改变才能让学生彻底变化;榜样的力量也是不可取代的,火车跑的快,要靠车头带,班级尖子生的培养常抓不懈。我班卓鸿飞、傅龙、郭芹芳的带动对班级中间生和后进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学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赞美会在这个特殊时期起到更为强劲的效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时常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关爱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生紧张的学习中,添加适当的催化剂,会使学生的头脑更灵活,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本学期课外活动较多,到北校看樱花、图片展、拔河比赛、篮球联赛、赚钱体验、红歌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无不让我历历在目,活动中,我班的每一个学生都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激情,更多的是感动,是无形的但能量巨大的团结,在活动中形成团结的习惯,感受班级的温馨,使班集体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相信这是孩子们在本学期收获知识以外的的财富。

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我也在一步步成长,当然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在下学期,我会汲取经验,将班级管理的更加出色。

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3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学期又过去了,一学年以来,我担任初一(5)班的班主任。在班主任期间,我认识到了一位班主任“身正为范”的重要性。初一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我觉得初一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立优秀班团体的关键。所以,我能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活动,进取配合有效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严格管理班团体,对学生进行梦想教育,创立了一个进取向上、礼貌的班团体。为学校良好校风的构成做出应有贡献。本学期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班风

为了强化班级管理,我最先从纪律和卫生两个方面入手,两手一齐抓。纪律方面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卫生方面建立“专人负责制”,把教室和保洁区承包到每个学生,谁出问题认谁负责,不认真对待当天卫生的,将实行惩罚制度。我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纪,要求学生既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又要遵守班规班纪,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进取利用晨会和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安全教育重于泰山。热爱人生,珍爱生命。健康欢乐的成长,平安人生,享受完美人生,做到安全教育周周讲。

二、培养进取精神,狠抓教学质量

1、抓好差生转化工作

从学习上帮忙他们,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我的奋斗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契而不舍地去追求。同时,排除他们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这实质上也有利于班级的纪律、学风培养。在生活上,我亦经常去关心他们,经常找他们谈心,解开他们心中的迷惑,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经过转化除少数人(如陈嘉俊),其它都有不一样程度的转变,有的并且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

优等生在学习上,大多数在思想上也很提高,但也不是一向如此(如蒲永甜)。他们在思想上也会有迷惑,在学习上也会有波折,这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多去关心他们,引导他们。我几乎每次考试后、开学初及学期末都找他们个别谈心,分析他们的现状,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奋斗的目标。如果他们在思想上有何负担,尽量帮忙他们解除。

3、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在整个班级中开展“一帮一”活动,优生帮忙差生,共同提高,使班级均分逐步提高。同时,我也经常利用晨会课时间,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多彩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①班级赛诗会②建立兴趣小组;③办手抄报;④篮球比赛;⑤进取参加学校各种竞赛活动⑥上好班会,每星期都有读书读报日。经过全面的素质教育,学生的思维拓展了,眼界开阔了,学习灵活了,也更有拼劲了。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团体需要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共同努力,需要信心和勇气,需要毅力和拼搏。本学期我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我负责,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会多总结,多请教。争取工作得更加出色,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420__年即将过去,在学校及上级领导的勉励支持下,在自我不断加压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届初三班主任及语文教学任务,并且自己在德、勤、绩、能诸方面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成绩。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在思想品德方面

我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影响,时时刻刻关心祖国命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工作的一切事业。积极服从与尊重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自觉遵守各项法规与规章制度,与同事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一心为教育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努力。

二、在业务学习方面

把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索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艺术,不甘于“只做一名教书匠”,争做一名“科研型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教,是为了不教。”作为自己追求教育的境界。为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而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既教书,又育人。”不仅如此,我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旨,始终把养成学生健康而有高尚的情操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

三、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

本年度我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以及九年级语文集备组长的工作。我深知毕业班工作对学生前程、对学校声誉之重,虽然自己是一名老班主任了,但从无掉以轻心,对班主任工作特别努力与细心,以“责任教育”为核心,以“班级责任制”为手段来细化班级管理,务必使班级事务管理做到既科学又民主,使9.5班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学生的,营造属于自己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内涵,形成“班荣我荣,班衰我耻”的凝聚力与风气。身为语文集备组长,始终引领九年级6位语文教师站在语文教学的度,学习并运用先进的

教法、学法,不但让自己会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方法和意志,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为此,平时教学中一切从细节入手,备课、集备、听课、观摩;理论与方法交流;命题、讲评、反馈,计划、总结;整体定位、个别辅导、跟踪反馈;整体调研、调查问卷、面对面谈话等等,无一不是平时从量入手,以至于对教学的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操的影响。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四、在工作成绩方面

1、班主任工作方面:9.5班上下两个学期班级量化管理成绩在全校38个班中位于前列,一次被推评为_优秀班集体,两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

我被评为崂山区十佳班主任;学生李贝贝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学生干部,区级优秀学生3人次;班级被评为崂山区书香班集体,2人被评为读书好少年;校运会总成绩全校第一;苏彬彬打破2项区级、校级记录。

2、语文教学方面:获得崂山区优秀课比赛二等奖;

指导的2名学生作文在崂山区首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语文集备组中何敬业老师出过崂山区公开课;语文组被评为街道优秀教研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有崇高的追求以及乐此不疲的勤劳作为,面前的困难再多,也会在快乐中收获。

班主任经验总结范文5小学一年级是打基础、发展学生智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今年我在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中,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他们的生理、年龄特点,及时地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级体,总结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体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很多幼儿班的习惯也随之带了过来,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坚持正面教育,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马上就会安静下来的。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给他们讲“聪明的小白兔”和“盲童学画”的故事厖使他们懂得遇到困难要勤于动脑,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像盲童那样,对学习文化知识充满信心。二十个孩子在一起学习,难免有打闹、吵架的现象发生。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常根据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第7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微课程 英语教学 可行性

1.研究背景

当今,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享受便捷、趣味、丰富、高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种“微”事物: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已经进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由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繁忙,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因此,如何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微课程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学习方式灵活、便捷,可以替代教师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既节省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微课程的定义、特点

2.1定义。

微课程是与长期课程相对应,基于某一学科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由相关主题模块构成的相对独立完整而又开放的具有校本性质的短期课程链。它不是简单的微型教学,而是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方法生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实际学习内容。它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美国称其为短期课程或课程组件。它是一种主题明确、相对简化、细分的教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易于掌握。“由主题模块构成”强调了它的相对完整性;“开放”则暗含了微型课程可以不断吸纳新知识、新进展,以及可以与信息技术等辅助手段相结合的特点;“校本性”说明了微型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校自身的特点;“课程链”说明微型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每个单元既独立又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小的知识体系。

2.2特点。

微课程的显著特征是“短”、“小”,相对其他课程,既是区别,又是优势。

2.2.1学习时间短。

微课程以“微”作为最突出的特征,每门课程的时间在十分钟以内,短小精悍,这是传统课程无法超越的优势。传统课程往往强调系列整体,一个系列的知识讲解可能有一个到几个课时不等,学习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微课程缩减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了学习困难,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2.2内容选取灵活。

微课程的内容围绕某一个知识点,课程主题专一,内容形式多样,学习方式灵活。微课程的内容选择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源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2.2.3独立性。

每个微课程,内容均节选自教学中的某一具体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就某个知识点选看相应微课程课件,进行针对性学习,节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2.2.4主题性。

每个微课程都有自己的主题,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在学习过程中,如有不懂,可选取相应的内容直接学习。

3.微课程的设计原则

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注意力很难长久集中,不适合长时间的学习,微课程短小精悍灵活,因此更适合他们的学习。微课程设计时,学习内容应与学习目标内容紧密联系,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具体,产生更强烈的学习体验。与传统课程和现有的网络课程不同,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微原则。

微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微”原则。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在进行课程内容选择之前,应尽可能将课程内容细化,一个微课程只承载一个知识点。选取的内容要短小精炼,讲解时间最好为3-8分钟,控制在10分钟内。

3.2以学习者为中心。

微课程的效果评定以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来客观衡量。在设计过程中,内容、活动和学习资源等的组织要围绕学习者展开。了解学习者的需要,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3实用性。

微课程在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切实帮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课程内容情景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4交互性。

实践证明,人们对图形的记忆能力优于文字,所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兼具文字呈现,要比仅呈现语词的学习效果好。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对新知识的建构作用,促进有意义的学习。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让学习者由传统学习的一味接受改变为发现、探究学习。让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能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基于此,在设计微课程时,应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适当选择与课程内容相符的图片、动画等元素加入到课程中,增强课程的生动性,但是一切元素的选择添加都要以学习内容的最佳呈现效果为目的,绝不能滥用。

4.基本内容和方法步骤

4.1高职英语微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研究微课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为研究环境,分析微课程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预测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产生的影响,目的是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技能。

根据调查分析和国内外教育心理学表明,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两大因素。因此,应从微课程教法和学法指导入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规律。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普遍出现的厌学并非智力因素,大都是懒于思考、缺乏兴趣和动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我们设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微课程的教c学,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改变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实验、调查、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微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帮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制订微课程实施方案和策略,使微课程教学能够有目标、有步骤地系统开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英语微课程研究工作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将学生塑造成可持续发展人才,具体如下。

运用文献研究、观察、实验、调查、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信息论等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各大知名高校微课程成果,以博采众长,开拓思路。

(2)观察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客观观察、记录学生参与英语言语活动情况。

(3)实验法:通过实验探讨微课程教学实施前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习惯的改变情况,进而对教学质量的改变做出评估,探讨实施英语微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科学性。

(4)调查法:通过调查向被调查者访谈询问,研究回答中反映的数据,引出结论。

(5)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上升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

4.3步骤

分析教材和实验对象,制作微课程课件。本实验教材为《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3》,分析教材和实验对象,制作微课程课件,并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同时,对微课程实验数据收集分析,进一步探索研究,整理相关资料。

如我院开展微课教学实验,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分别进行微课程教学及常规教学,并对实验班和控制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观察、评估分析,了解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实验目的。

针对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检验微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

本项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为: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实验前后英语水平测试。数据收集分以下阶段展开:

(1)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研究者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两个采样班级使用同样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学生无记名填写,没有外界压力,自由意愿答题,最后对两个班级的两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课堂观察记录及数据统计: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实验结束后,收集观察记录表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及表现。

(3)英语水平测试及数据处理:实验前,研究者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英语水平前测,并对本次英语成绩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为后测成绩数据的比较提供参考。在教学实验后,再次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测试,将两次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取其平均分,通过对比得出分析结果。

(4)访谈:为了了解项目教学效果,实验后在实验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语言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微课程理论有助于教师认识微课程教学的价值理念,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建构微课程教学的方法论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帮助教师自评与反思。从实践上来说,将微课程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了教学与现实实践需求的结合,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特色。首先,微课程教学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变革的基本走向,有利于保障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其次,探索微课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操作步骤,对职校教师进行微课程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微课程教学时,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个性、知识、实践都得到了长足的锻炼和发展,全面提高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英语的语言知识得到了运用和加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微课程教学体现了教学建构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了合作互动能力。因此,高职学校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它发展了学生和教师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3]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5):5-6.

[4]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2):80-85.

第8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之后,“生成课程”一词频见于国内外有关著作和研究文献中。为了解我国关于学前生成课程的研究状况,笔者分别以“生成课程、幼儿”、“生成课程、幼儿教育”和“生成、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年1月-2007年3月)中检索,获得相关文献76篇(1997年之前没有有关生成课程的文章)。本文拟根据76篇研究文献,在分析文献基本情况之后,从选定的不同主题及角度,就我国近10年来关于生成课程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一、76篇研究文献的基本情况

1 的年代和数量(见表1)

2 作者单位(见表2)

3 文献的内容: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整理后发现,大多数文献(占论文总数的62%)属于理论介绍以及翻译国外的有关文献资料。其余论文则分别属于操作指导、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反思。(见表3)

二、近十年我国学前生成课程研究概述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将课程目光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特别是受瑞吉欧、方案教学等影响,人们对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引入“生成”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国内的刊物上陆续出现了有关生成课程的介绍和研究。总体看来,这些介绍和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

1 翻译、介绍的多,本土研究的少。现有的文献大多是向读者介绍有关瑞吉欧、方案教学以及美国生成课程的理论,或者从宏观上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启示,如《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中的“生成课程”》(屠美如,《幼儿教育》,2001年第2期)、《生成课程和预设课程》(冯晓霞,《早期教育》,2001年第8期)、《生成课程的内容从那里来》(柳志红,《早期教育》,2002年第8期),等等。从表2也可以看出,笔者收集的76篇文章中,有关理论介绍的文章共有47篇,占总数的62%。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结合《纲要》精神,不少地方或幼儿园以生成理念作为幼儿园课程建构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开展了部分关于课程生成的研究。比如,《幼儿园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的关系及其处理》(吴荔红,《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对幼儿园课程预设与生成统一的思考》(王春燕,《早期教育》,2004年第8期)、《在完善的语言生成系统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孙含英,《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等。《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版)在系统解释和说明生成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还对生成课程的含义、与预设课程的关系以及教师的操作做了比较具体详细的解释,提出“预设”和“生成”两种课程形成方式,兼容了两种课程的目标取向。

2 分析、评论性的研究多,操作指导性的研究少。不少文献都是从教育学、哲学等视角对生成课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生成课程:对“预成课程”的继承和超越》(张金梅,《早期教育》,2002年第8期)、《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李炜,《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观的改造》(周建军、王玉生,《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1期)、《再论新课程教学核心理念及其有效性》(吴永军,《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等等。相比而言,关于生成课程具体操作指导的文献较少,在笔者收集的76篇文章中仅有8篇,占10.5%。

3 有关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献主要来自一线教师,却数量有限。76篇文章中仅有22篇(见表2),如《一次激发儿童探究的“蚱蜢”的活动》(倪情、徐颖,《早期教育》,2004年第4期)、《孩子的兴趣》(汪丽,《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开心主持人》(虞芬,《幼儿教育》,2007年第3期)、《接住幼儿抛来的球》(滕瑾,《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7、8期),等等。其内容大多是基于自身实践的个人经验总结和感悟。

三、我国生成课程研究的未来展望

近十年我国关于生成课程研究的基本状况表明,生成课程已从理念逐步走向实践,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学前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继续向纵深发展。

1 生成课程本土化。在国外,对生成课程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到方案教学和瑞吉欧的理念,已经历了一个持续的研究过程。在我国,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的“活教育”等,都包含了生成课程的影子,但真正开始生成课程的研究也只是近十年的事。如何根据我园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开展学习、借鉴和实践,仍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本土化的研究。

第9篇: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案例;案例开发

收稿日期:2005―09―25

作者简介:毕平平(1981-),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成晓利(1980-),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近年来,案例教学在教育界逐渐兴起。它沟通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成为培养新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可见,教学案例能够有效传递教师经验,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教学案例的开发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教师通过案例开发用文字符号记载自己的行为,显示自己的见解,把活生生的教育经验转化成有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这不失为一种传递教师经验、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模式。案例开发模式是指为保存和传播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和宝贵经验,教师通过描述带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真实写照自己教育教学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以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和深入浅出的理性分析,使教师身临其境,以激发教师的思考和判断。“如果一个组织之中,许多能够增值的知识都是缄默的,那么在知识管理和职业教育中就应当要求人们把这种缄默的知识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

一、理论假设

1. 教学知识具有情境性,是与一定特殊问题的情境联系在一起,需要在特定事件中加以呈现

教学经验不是简单通过口头语言能够传达的,也没有固定、普适的原则或规律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境,情境中的问题必须在行动中用情境化的策略来解决。在情境中解读事件,能够帮助教师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领悟到实践所需要的智慧。

2.案例具有有效组织和加工知识的功能

案例能够把教师内化的知识加以展示,给读者提供一种替代性临床经验。读者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从相似背景经历中寻找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实践判断力、形成实践智慧。

3.教师有表达的愿望,案例可以成为教师表达思想、传递经验的工具

传统中教师习惯保持沉默,畏惧撰写科研论文,缺乏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但教师有发表的愿望,有表达自己经历的需要。案例开发能够给教师一个练笔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而且教师记录自身的实践能够给读者带来某种启示,舒尔曼认为实践者更喜欢阅读由其他实践者所写的案例。

4.教师在案例的开发过程中能够帮助教师重新反思、审视自己的知识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事件,是教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不仅是为别人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也是对自己的知识、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和澄清的过程。教师可以借机梳理自己零散的教育经验,促进思维的清晰化和专业结构的重组。

二、结构序列

选定主题

搜集素材

描述情境

重新审视

明晰结构

选择事件 理性分析 讨论修改

1. 选定主题、明晰结构

案例不是直觉的经验总结,也不是用实践的例子牵强套用教育理论和原则,而是为教师教育的案例教学提供素材。因此,案例写作不仅是单纯的描述性的文字,更重要的是从中抽象出理性的分析和结论,给类似人群或事件提供关照。既然案例开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就不能随意、完全以兴趣为中心,案例开发要与特定的教师教育的目标相匹配。开发的案例也不是开发单个案例,而要形成一系列案例系统,使案例之间保持连续性,形成严整的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很多是分散、零碎、没有中心、缺乏有机联系。要形成有层次的经验整体就要组合教师经验,在一定主题下按照逻辑结构,把经验点纳入相应的结构层次。所以,在案例写作之前要提前确定案例服务的对象、提炼写作的主题,即要围绕哪类问题进行写作。在主题确定的基础上明晰写作的结构和框架,也就是选择哪方面的案例可以证实或阐明这类问题,有效达到教师教育的目标。选定主题、明晰结构是对设计思路和撰写方案的总体规划,就如写作前作家要确定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结构。框架和结构的构建是在特定教师教育目标导向下形成的,既要考虑案例的现实性和诉说对象,也要考虑教师教学经验的特点。

2. 搜集素材、选择事件

在案例开发的主题和结构确定后,就要围绕主题目标从教师记忆深处或某些记录文本(听课记录、教学笔记、教案等)中搜集有关经验性材料放入框架的相应层次。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大量具体、生动、鲜活的教育教学事件,拥有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并不是专业生活中所有的事件都对教师意义重大,只有某些特殊事件或关键事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重大影响。这就需要在众多的原始材料中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筛选和舍取,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教师在选择事件和素材的时候始终要思考“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我选择这个案例能够达到预想的目标吗?”被选取的事件可以是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但要能够对教师有所启示,引发教师的思考。优秀案例的特点是寓普通性于特殊性之中,通过案例来以小见大,给学习者提供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行为指南或是作为讨论的载体,开发学习者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些关键事件的选取就是搜集素材的过程,要发掘那些有特色、有内在价值、有发展价值的经验材料,在保存、归档后也可以记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搜集素材、选择事件是教师对过去累积经验的整理和挖掘,从中筛选与主题相关内容的过程。

3.描述情境、理性分析

选择好要写的事件之后就是案例的具体写作,也就是教师采用某种话语方式来呈现自己的经历。案例是一种个性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一般由叙述和评析两部分组成。简而言之,叙述部分是讲一个故事,评析部分是说明道理。这两部分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合为一体的。叙述部分是教师基于自身经验,再现当初自身所处的情景、内心活动及做出决策的依据,直接形象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案例中的问题不仅是追求一个规范性的解决方案,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过程,引发教师思考。所以,在对带有问题情境的描述时要有故事情节、有对立冲突还有解决的办法,中心突出且有典型性,对具体关键性的细节更要描述清楚。为给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叙述中不仅要描写语言、行为还要对人物的内心进行刻画。评析部分是对事件的解释分析,以一定的标准挖掘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教学原理和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案例的写作中需要表征某种教育理论,但却不是直观呈现而是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表述,总结实实在在的经验体会,还原教育事件本身。从结构上看叙述和评析可以是前后相继,也可以是交叉进行,对细节的看法可以穿插在叙述中,对事件的整体看法最好放在文末集中表达。撰写过程也是教师对原始材料重新整理和组织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与理性思考中交错进行,使思维和经验逐渐清晰化和条理化。

4.重新审视、讨论修改

案例的撰写只是教师将头脑中的经验化作显性的文本,它的现实性和发展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教师在完成案例的基本写作之后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审视和修改。教师作为作者在写作中与文本过于熟悉,对存在的问题可能会视而不见。对文本的重新审视一般通过两个途径,其一是与他人探讨,在与同事或专家的交流中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阐释案例,获得新的认识和收获。其二是把时间引入教师和文本,把撰写的案例暂放一段时间之后重新阅读修改。沃塞曼建议过48小时再根据指南进行重读、重写,这样做或许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本模式是在主题结构明确后进行案例的搜集和写作,属于演绎的方法。事先确定的结构可能存在偏差,在撰写过程中可以根据写作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为主题服务。案例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在类似人群或事件中是否能够得到认同和推广。因此,案例写作的完成并不是案例开发的终点,还要经过审查、评价、试用,经过理论和实践检验合格的案例才能具有推广意义。

三、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是描述模式中具体的人物关系,即在模式实施中主体所承担的角色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应予鼓励的各种规范,是对模式开展活动的社会学分析和解释。有学者指出“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或专业的挫折之一就是其广泛的个体和集体健忘症。在教学领域中,实践者的最佳创造为其当前及未来的同事所遗忘,不像诸如建筑(它以设计方案和建筑物来保存其创造)、法律(它编纂观点和解释的案例文献)、医疗(它运用病历记录和病例研究)这样的领域,甚至不像象棋、桥牌或者芭蕾(运用其通过记谱和录像等创造性的形式来保存值得纪念的比赛和所设计的舞蹈动作)。与这些领域相比,教学所缺乏的并非实践,而是对实践的记录和记忆系统。”教学实践本身并不能给教师教育提供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境,案例开发就是通过教师撰写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生涯、保存教育领域的记忆。教师的案例开发不是一项简单的经验总结而是一个研究过程,教师是研究的主导者和实践者。一个优秀的案例不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也不是在教师头脑中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反复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形成的。这种研究是以叙事为主,和教师日常生活工作具有高度一致性,用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生命活力的语言,立足于教师的优势和基础,扫清思维和表达障碍,降低了教师进行研究的难度。教师是案例开发的主体,是案例故事中的参与者,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倾向,展现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提供了可供参考、比照的镜子。教师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自我反思的对象。在选定主题、确立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提炼和加工;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对零散的经验进行了条理性的梳理;在案例撰写过程中,教师重新回到事件当中,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再次的反思和评价,这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的深层审视和理性思考。教师的案例开发,用实践者的经历记载了教育界的创造性和艺术性,不仅为教师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也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理论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四、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即支持性因素,是保证模式充分发挥作用的辅助条件,包括在环境、技能、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要求,辅助系统是模式顺利运转必不可少的保障。

1.专家资源

案例开发是一项艰巨、系统的任务,不是教师自己能够独立承担的。教师自发撰写的单个案例可能是一个情节生动、激发读者兴趣的教育故事,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案例开发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教育提供素材,所以教师需要教师教育者的支持和帮助,开发出能够共享的、为教学所用的、目的性明确的案例。舒尔曼强调,案例开发时必须在叙事之后附加至少两个评论,且其中一个必须是专家的。教师教育者设置的专业化的情景,可以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合作和充分的支持。

2. 学校支持

案例开发并不是一项完全经济的开发教师资源的途径,它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给予保障。案例开发不是教师教学任务之内的工作,这需要占用他们上课之外的课余时间。因此,学校要在时间上给予安排,让教师不必牺牲大量私人时间完成此任务。教师开发的案例可以为学校教师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教师需要相关的补偿或奖励作为回报。所以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给教师适当的经济补偿可以调动教师写作的积极性。

3.写作规范

案例开发不是对课堂或教育事件的实录,而是有一定的写作规范。教师应该具有充分的案例写作知识,怎样选择适当的案例、如何进行案例的叙述、怎样对案例进行点评等都需要进行相关写作规范的训练。为防止教师将案例写作沦为技术层面的经验总结,案例必须表征一定的理论知识。技巧性的叙述一个教学事件后,还要做出某种理论判断,这集中体现在对教学故事的点评中,一个案例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析水平的高低。

五、适用范围

案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很适合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撰写。教师职业是个以年龄为优势的行业,处于离职期的教师虽然因为年龄偏大,在教学精力上不如往昔,但他们的学识、经历和对人生、对社会的领悟多处于职业生涯的最佳时期。数十年教学经验的累积,对教育和人生境界的渗透使老教师拥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他们用自己的教学实践饯行出基于文化底蕴和深厚思想之上的教育追求和智慧。案例开发模式,能够把这些珍贵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智慧加以整理和收藏,为未来从业者提供一定借鉴,防止了教师退休后这些优秀的教学经验的流失,可以作为离职期教师发展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转引自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3.

〔2〕Selma Wascrmann Getting down to Case: Learning to teach case, Teacher College Press,Columbra University, 1993,195.

〔3〕王少非等.教师专业发展:来自医学专业实践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6(2).

〔4〕Judith H. Shulman, Revealing the Mysteries of Teacher Written Cases: Opening the Black Box, i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Vol. 42, No. 4.

〔5〕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

〔6〕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昌义.教学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