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孝道文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道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孝道文化的内涵

第1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孝感;孝文化;孝人物;孝景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昊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第2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辩证 看待 传统孝道

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

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明礼之人,必有爱心”。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养亲尊亲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并且作为一种规范、礼法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伦理。孝道从内容上可包括敬、信、诚、慈、温、善、顺、和、礼、让、谦、亲、宽、明、直、俭等,若从行为上说,“孝”则表现为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妯娌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公而忘私、扶贫济困、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等。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养亲尊亲”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关系中,惟有从养亲尊亲出发,才能达到家庭中“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孝道,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血缘关系的维系,形成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的风气。使得父母老年有保障、在维持家庭地位、扩大家庭规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对构建中华传统人本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仅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延续了数千年宗法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涵。这种双重性影响又往往纠葛在一起,好比一把双刃剑,难以断然割裂,必须历史的辨证的分析。

从孝的内容来看,孝道中的孝养等是传统孝道的精华,它既为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家所推崇,也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和践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使个体的道德达到完善;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从整个社会来看,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作为封建道德的基石,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首先,封建孝道具有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其次,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再次,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的同时还有看清其不足之处。它有其与封建社会政治相联系的封建性糟粕,即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如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传宗接代、厚葬久丧、移孝作忠等,这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2]郭庆祥,《中庸》[M].东方出版社

[3].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论语・里仁》

[5]《曾子事父母》,《大戴礼记解诂》卷四

第3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孝是中国人情感中最脆弱的部分。如果说某个人不孝,他必定会大发雷霆,倘若夸奖某个人是大孝子,他竞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孝的力量来源于至真的亲情。《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作为古代道德的根本,是毋庸置疑的。在家庭中,孝是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对社会而言,是融进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孝的本意是对祖先的崇敬,后来转变为对长辈的孝敬。在儒家思想中,孔子将孝道文化加以集中提炼,赋予了孝自然亲情和人格平等的内涵,孝文化得以传扬。借助儒家学说的正统化,孝实现了个人情感和社会道德的高度一致,以孝治家、以孝治国成为了中国特色的家庭道德和国家规范。

汉代对孝格外推崇,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为了表明对孝的尊崇,汉代皇帝多以“孝”为谥号。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对于著名的孝子,皇帝更加重视,把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扶植。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

从汉至清,孝治之风伴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形成了牢固的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

对于中国的孝道,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的执政者制定了无数的礼节和形式,激励人们孝敬父母,使人恪守孝道,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礼教,维护了国家的太平。

当然,孟德斯鸠看到的是孝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传统的孝道在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工具时,它过于强调服从,过于强调对在上的君父尊长尽忠尽孝的责任。但是,无论如何评价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更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基本社会道德。

与社会道德而言,家庭伦理则是孝最基本的内涵。先秦儒学有关孝的思想中,以血缘亲情为孝的基础内容。孔子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的关心出于真情流露,才有可能对父母和颜悦色。可见,孔子讲孝以敬为要,这种诉诸亲情表达和维系家庭和谐的“孝”,是孝道得以千年传承的主要原因。

在农耕社会中,家庭是独立的经济单位,家长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在家长的领导下从事经济活动。这就要求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服从家长的领导。这就是产生“孝”观念的根本原因。在此种观念下,家庭成员之间,只有长幼区别,只有“孝悌”观念,而没有相互尊重的观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孔子的这个言论,向来有不同的见解。综观孔子的各种言行,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以家庭事业有持续性为首要标准,可见儒家学说赋予了孝道发展性的内涵。随着生产水平的进步,孝不再主要是维持经济的伦理规范,而是逐渐转化为家庭成员之间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关系。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孝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第4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主题词:小学生;孝道教育;必要性;内容

一、新时期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是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于孝道教育,学界仍然存在一些争论。针对公民带薪孝假的问题,黄坚厚在《现代生活中孝的实践》中指出孝道是我国封建传统文化,当今社会提倡孝道教育会不会有悖于现代教育的初衷?骆承烈的《孝道新解》质疑孝道教育在今天有多大的价值?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孝道?有学者甚至认为当今社会已经不需要孝道教育了,我国要健全养老机制,把养老责任交给社会。我们知道,西方国家是在实现现代化条件下出现老龄化问题的,西方文化也认为,生育和教养儿女,是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子女不论从道德上或法律上都没有赡养年老而失去劳动力的父母的义务,赡养老人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而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的,且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和保障水平也还不发达,老年人生活主要依靠子女供养。因此,想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保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还不大可能实现。由此可见,继续传承我国的孝文化是极其必要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可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以培养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养成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品行。小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个人品行和道德素质将会影响我们未来世界的和谐与发展。他们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养成和发展期,此时对其进行孝道教育,更能深入人心,使其从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把这种德性深入内心,指导其以后的人生路途。孝道教育的根本在于发掘学生的孝思、孝行,进而推广至学生的责任意识。孝不仅是德育之根本,而且是人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让小学生及时领悟孝道的涵义,并把孝道渗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实际行动中是极其必要的。

(三)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做人。一个人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了这个人未来的人生价值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一个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取决于教师在关键时刻给了他怎样的教育。可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的责任,更是教育的义务。教师应该从“孝道教育”这一最基础的道德修养起步,努力引导学生将孝敬层次由“养亲”、“孝亲”向“尊亲”、“推恩”提升,将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推广到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实现基础道德向崇高理想的飞跃,达到以孝促成礼仪教育,以孝促成养成教育的良好效果,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可以很好地传承孝道品质,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

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每个人在生命之初,一般要在父母的怀抱中成长,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这种感恩之情更为真切、自然、强烈。这种对父母的感情是其对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是人的本性,是良知和良能的表现。羔羊有跪乳之意,乌鸦有反哺之情。对于小学生,我相信只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正确的教育,他们必会做到感恩父母,感恩生活。小学生的人格和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这是对其进行孝道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通过对其进行孝道教育使得他们萌发感恩之情,提升他们的修养和觉悟才是孝道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新时期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根本和核心,是一种全民化的道德观念。它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积淀,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国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任何道德观念都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包括孝道。当然,它们的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或更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孝敬父母则是礼仪之根本。传统文化中,“孝”的内含是:奉养双亲;尊敬父母;“无违”周礼;“无改”父之道;后继有人;谏诤。其基本涵义就是:人类通过家庭繁殖后代,子女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感恩相报而尽力奉养,行孝即尊敬和赡养父母、老人,是出生于家庭、成长于家庭的人应该而且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古时孝道思想的内涵丰富而具体:珍爱生命,善待自己;无违于礼,顺从父母;感恩知报,敬养父母;继承遗志,建功立业。古时孝道强调了晚辈对父母及长辈绝对的服从和顺从;孩子是父母的附庸,“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是我国古时孝道的真实写照;它是封建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产物,满足了上下尊卑中央集权制的需求,也使得当时的社会稳定发展。

基于时代的变化,在客观的分析了传统孝道之后,我们取其精华,逐渐形成了一种更适合我国当代国情的新孝道。这种新孝道的内涵是:敬爱双亲,爱护自己,为亲分忧,使亲无忧,奉养双亲。新时期孝道有以下特点:1.平等性。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子女不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他们有权和父母平等相处。可以说,新时期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父母要尊重子女的人格独立,子女也应体谅尊重父母;2.情感性。新时期的孝道是以亲人之问的了解与感情为基础的,这与古代的父权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亲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他们给予彼此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情感。这种建立在“孝”基础上的情感是人类其他情感中独一无二且无法释怀的最真挚、最绵长的感情;3.自律性。传统的践行孝道具有很强的他律性,更多的是受到社会体制的约束而具有强迫性,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情感关怀。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独立自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愿被动的接受外在的强压,更适合于用自律来维护自身和社会的利益及发展;4.互益性。新孝道教育要求子女行孝,但同时也必须要求父母对子女给予正确的关爱,这种建立在平等互益基础上的孝道才符合新时期的孝道教育。父母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儿女也不应是父母的服从者。父母要选择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子女也要明白孝的真谛,做一个理解父母、疼惜父母、敬爱父母的优秀晚辈。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我们在新时期孝道内涵的基础上,系统的分化出了新时期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众所周知,赡养父母是小学生力所不能及的,但敬仰父母却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2001年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敬老”列为家庭美德建设的首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敬老爱老的重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明确提出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具体要求。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指出: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尊老爱幼,平等待人,珍爱生命等。孝敬父母,不仅要敬、尊,更要用心去爱,用心去感恩。而作为小学生,正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小学思品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要培养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因此,小学生孝道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

(一)敬亲教育

敬,作为孝道的伦理本质旨在强调孝道的一切行为模式均要以敬为根本和宗旨。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父母必然有崇拜和敬爱之心。小学生的孝道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我们应该通过孝道教育,让学生明白敬爱父母是多么容易但也重要的举动。对于小学生,敬父母应该做到: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接受父母的劝告;对父母有礼貌,体贴父母;珍爱父母的劳动成果,体谅父母。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敬父母,学会敬亲人,敬长辈,最后延伸到敬别人,做一个敬爱身边长辈的优秀小学生。习惯成自然,把孝道教育的敬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习惯中自然而然的敬家人,敬长辈。

(二)尊长教育

孟子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尊敬父母是孝的最高表现。我们要以尊敬为孝,以仁爱之心行孝。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盛行。之前的社会是很多孩子围着一个家长,凡事以家长为中心。现在刚好与其相反,大多都是很多家长围着一个孩子,孩子就是中心。这样的生活环境难免使孩子养成自私、高傲的恶习。而作为教育的养成阶段,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孝道,学习孝道,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从小就帮他们树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理念,包括亲人及其他的长辈朋友。通过对亲人的敬,延伸发展到对长辈的尊。具体做法为:倾听长辈的心声,学会与他们沟通;关爱长辈,能在长辈需要帮助时义不容辞;诚实、守信,不对长辈撒谎等。

(三)感恩教育

“孝道”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冲破了这个底线,其它一切都是枉然。感恩是“孝”的表达方式,小学生要想对父母行孝,除了敬亲、尊长之外,还必须要懂得感恩。“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敬其兄也”(《孟子·尽心章上句》)意思是说:人不学而有的能力,是本能;不用考虑而知道的事情,是良知。小孩子没有不知道爱自己亲人和长辈的,也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只有从内心感情上感激父母,感谢父母,才会时时处处对父母无微不至,善事父母之种种行为就会皆出于感恩之真情。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对子女投入的不仅是关爱,而且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感恩父母,首先要关心和体贴自己的父母;其次要理解父母的心意;最后要知识内涵和道德修养并重,从点滴小事做起。或许多元化的感恩表达方式,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比如:学会整理自己的内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和回报。

(四)爱心教育

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首先从爱自己的双亲做起,然后推己及人,逐步做到爱天下的父母,爱天下的人。他把孝道作为人之根本,培养人性光辉的爱,他倡导孝道高扬爱心,为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做了最好的开端。新孝道教育的本质是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更是以爱心唤起爱心的爱心教育。“孝”是建立在对父母、亲人的爱心基础之上的,没有这种爱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孝心和孝情,而爱心又是可以扩展的。从孝的起源上看,孝最初的含义是对祖先生命的崇拜和尊重,把这种敬爱之心推广开去,就会产生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敬爱。孝敬,不应仅仅局限于父母;尊重,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家庭。对父母的“孝”还应该引伸为一种对别人的关心,一种奉献,化小爱为大爱,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心是回报父母和亲人养育之恩的最佳途径,而爱心则是与人融洽相处共享幸福的自建桥梁,也是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大力需求。小学生的爱心教育主要体现在: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其次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朋友,不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再次要学会敬重一切生命,与人和谐相处;最后要有集体荣誉感,乃至爱国信念等。

(作者单位:甘肃省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袁三标.孝道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J].思想政治工作,2004(4).

[2]李丽敏.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R].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篇,2004.

[3]王传明、季顺欣、汝成霞.中小学孝道教育的价值论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8).

[4]魏英敏.孝道的原本含义及现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9(3).

[5]徐学林、周利华.论弘扬孝道文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第5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学科渗透,引导师生弘扬民族精神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恩、感恩,学习立足课堂,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结合课堂教学渗透孝道文化教育。小学部将国学课程纳入校本课程管理,每周固定一节全校统一的国学课。教务处定时进行检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落实孝道感恩教育内容的主要课堂渠道,其他学科根据内容结构和教学特点,实施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逐步落实小学孝道文化教育目标。中学部主要借助语文、思品学科以及地方课程进行教育渗透。例如《青少年孝道教育读本》是一本值得学生认真品读的好书。学校把这本书的学习纳入地方课程体系中,学生学孝道知识,讲孝道故事,自觉参加到学孝、行孝、传孝行列。

教师讲坛,传承中华孝道文化精髓

每周一、三、五,语文教师利用校园广播开展孝道讲座,选读部分健康有益的孝行经典:《孝经》《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劝孝歌》及《论语》中有关孝道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今孝道名贤的语录和具体事迹以及普通百姓孝行事迹。教师讲坛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孝德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发扬传统孝道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

图文宣传,彰显孝道文化气氛

学校首先利用围墙的24孝图、走廊的孝心展示窗、楼梯的“百善孝为先”的专题设计、牌匾的中小学生孝行“十个一”、班级的孝心评比等内容,大量培植感恩文化,大力营造孝道氛围。操场东侧和南侧有处靓丽的风景线――传统文化教育长廊,内容包括“孝德校园,商法明礼”的标语、《二十四孝图》和励志故事。这是八中精心打造的一条诵读经典、滋养心灵的文化墙,完全由学校的美术老师创作,极大地增加了校园的孝道文化气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心灵与经典同在。

各个班级的文化墙,汇集了以孝道橹魈獾氖文、书画、剪纸、摄影等佳作,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令人赏心悦目,这里也是孝德校园实践的基地、提高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魂”植“根”,育人向孝。其次,利用媒体加强孝道文化宣传工作。在校刊《兰之馨》中专门开辟传承孝道专栏,开设孝道文化系列课程,刊登孝道活动中学生的征文、活动感想、孝心小故事等等,以增强教育活动的效果。同时鼓励师生积极向《开原教育》投稿,及时反映校园孝道活动。

屏幕展示,拓展孝道文化教育渠道

校园屏幕媒体播放一条孝道名言佳句。这些经典的名言,是把对孝道文化教育的理性思维放在生活化的教育当中,这些孝道文化教育活动的体验使学生学会尊敬父母、热爱学校,从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二十四孝》等经典名句,对全校师生了解儒家经典,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智慧与能力,倡导孝道,完善人格,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简明的标语能鼓励广大学子胸怀大志,豁达乐观,好学笃行;深邃的哲理能指引孩子诚信明理,正己正人,爱国爱家。

主题班会,感悟孝道文化之精髓

中小学每月召开孝道主题班会,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促使学生去搜集、了解、感知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特别是孟母教子、岳母刺字、二十四孝的故事。主题班会坚持孝道文化教育与传统美德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孝道文化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行孝是做人的根本。

示范引领,树立孝道文化的先进典范

评选“孝心少年”。为了巩固孝心教育的成果,学校在全校层面进行“孝心少年”评比活动。活动从每一个班级推选班级“小孝星”开始,学校组织这些小孝星通过校园广播、事迹墙报,向全校师生宣讲孝心事迹,全校学生为心目中的“孝心少年”投票。至今,学校已经评选了两批“孝心少年”,共32名。我们把他们的事迹在走廊和学校网站进行展示,其中第一批“孝心少年”还把自己在孝心教育中的进步在校刊上发表。评选“孝心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孝心教师”评选活动。参选教师们的事迹平凡质朴、真实感人,令师生大为动情。评选“孝心家长”。学校把孝心活动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以此营造和发展良好的社区文化。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学校附近几个社区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组织和发动下,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孝心家长”的评选。

第6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不仅体现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人类对于自身生命的关怀,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祭祀祖先是对生命的追思意识,孝养父母是对生命的爱敬意识,生儿育女、以期传宗接代是对生命的延伸意识,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正是通过这三个层面展示出来,这也是儒家孝道文化独特魅力所在。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1](p307)当人们谈论儒家孝道思想的时候,往往最容易想到子女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其实,儒家孝道思想不仅局限于子女对父母的孝养,还包括其他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祭祀祖先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则是对现在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对未来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得以传承与提升。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2](p31),生命意识则是儒家孝道思想的本质。 

 

一、生命的追思意识 

 

孝道思想中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人类亡而不死的生命意识,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孝是人类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准则,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起点,故曰“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也”(《吕氏春秋·孝行览》)。孝字是一个会意字,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孝”字,孝字结构具有双重特征。从象形角度看,该字上半部是“老”字,表示祖宗、先辈的意思;下半部是“子”字,表示子女、晚辈的意思。从会意角度看,孝字则是“老”字与“子”字的组合,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义:“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有责任、义务对“老”的生命进行赡养和照顾;又可看作“老”用饱经生活沧桑的手掌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托付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孝”的文字结构向我们展示了“孝”所具有的最原始、最质朴的意蕴,尽管这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但构成了整个孝文化的生长点。正是通过对“老”和“子”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孝文化。 

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自觉用意识的力量去维护生命,在人类早期,人就开始思考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源问题,从而产生了对生命本源重视的意识,这种观念则体现在人们对祖先崇拜以及祭祀的活动中。 

西周金文中的孝观念大多数表现在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中,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其崇拜对象并非健在的父母,而是先祖。当时出现的孝字,也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如《追簋》中有“用享孝于前文人”(《三代吉金文存》9.5),《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文侯之命》中有“追孝于前文人”(《尚书·文侯之命》)等,句中无不包含此种意义。祖先崇拜的出现固然是由多方面心理因素造成的,但感念生命的由来、感激祖先赋予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们知道:“先祖者,类之本也”(《荀子·礼论》),“无先祖焉出?”(《大戴札记·礼三本》),“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效特性》)。由于生命是从祖先那里传承而来的,我们先人所拥有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人不能忘祖,“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礼记·祭义》)。人们祭祀祖先,就是要表达对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我们从思想的观念来看,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就是生命,尤其在古代社会,举凡一切人能赖以生存的都被人视为最高价值所在,而当人智对自我主体有更深刻认识时,对生命之源,生命所从出之所,必生敬慕感念之情而加以祀之。”[3](p71)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先祭祀与崇拜的行为,是孝道思想一种追本溯源的情结,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 

孔子虽主张“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但他谈论孝不是承继周人只注重对祖先的追思,而是延续春秋的新思想,他将孝还原为人对祖先、父母的真实情感,为孝找到了现世个体存在的生命依据。在回答宰我问“三年之丧”时,孔子指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这是从生命追思的角度对“三年之丧”的合理性作出说明:我们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难道在父母去世时,不应该守丧三年作为回报吗?可见,“三年之丧”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人们真实情感在生命意义上的具体体现。孔子还曾经有言:“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人除了吃饭外,最重要的就是办丧礼和祭祀鬼神了。但孔子所认为的丧礼并不仅仅是一个礼节仪式的问题,他的重点在于内心感情在丧礼中的表现。在林放问他礼之本时,他的回答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对祖先祭祀的重视当与古人祖先崇拜的观念紧密相关。由此追溯孝观念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我们不难发现,孝观念与祖先崇拜是直接关联的。祖先崇拜观念不仅使古代中国社会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进而由氏族制发展到宗法制,它还深刻地影n向了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钱穆先生说:“儒家的孝道,有其历史上的依据,这根据,是在殷商时代几已盛行的崇拜祖先的宗教。上古的祖先教,演变出儒家的孝道;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儒家的孝道,又维系了这个古老的宗教。”[4](p51)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祖先崇拜观念与孝道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祖先崇拜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孝道观念是对生命的一种追思。 

 

二、生命的爱敬意识 

 

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在敬宗祭祖的活动中去体悟生命、感念生命,去追思生命来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珍惜和爱护正在存有的生命,把对先人生命的幽思化为一种现实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终极关怀也相应地转化在现实的伦理生活中,在现实中以爱心对待父母、以养心敬重父母,甚至在此基础上善待自己。 

孝道思想的爱敬意识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关爱,孟子道:“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意思是说孝的至高点没有比尊亲更高的孝行为了。换言之,尊敬父母就是最高、最大的孝。荀子也曾说:“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这也是说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诚如《孝经》所云:“夫孝,始于事亲。”关爱父母、孝敬父母,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能够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也在日渐减少,子女则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子女应当珍惜父母这一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延长。当然,对父母的孝敬、对父母生命的延长,在物质层面上的赡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关怀,孝敬父母的实质在于爱、在于敬、在于尊重。孔子在论及孝敬父母的时候也多侧重于发自子女内在的真情实感。如:“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孔子弟子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意味着孝敬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满足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更要对父母有恭敬之心。“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中庸》)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是说,孝顺父母是有原则的,孝敬父母要常常反问自己对父母尽孝是否是真心实意,如果对双亲不是诚心诚意,也就谈不上是孝顺父母了。从外在形式来看,孝敬父母的行为要严肃庄重,要合乎于礼:“生,事之于礼;死,葬之于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从内在情感来看,孝敬父母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要“笃于亲”,只有心里对父母有笃诚的亲爱之情。才能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才能做到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总之,对父母的孝行具有不同层次和境界,但核心是尊敬,诚如曾子所言:“其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同时,孝道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对自我的关怀、珍爱。“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身体不仅是自己的生命的承载体,同时也是父母生命遗留下的身体,是父母生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延续。善待自我、重视自我就是对父母乃至祖先生命的保全。“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也。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也。”(《礼记·祭义》)“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身,是伤其本。”(《礼记·哀公问》)为了保全自身的生命,为了自身安全,不登高,不临深,不处险地,“游必有方”。当然,伤风败俗、违科犯禁的行为更不能去做,以达到“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的境界。 

孔子的弟子曾子临死时对他的弟子们说:“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让弟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是完整的,没有损伤,并以此感到欣慰。曾子说,自己在生活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分注意不使自己的身体受损伤,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受之于父母的,其中承载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生命。曾子等都认为,受之于父母以完整的身体,应该以完整的身体还给父母,才能使父母的生命也得以延续,这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作为一个生命体,自己的身体肯定是过去生命的承载者,生命是通过这一有形物质而贯穿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人对自我存在、自我生命的重视,正表现人对生命的崇高敬意。因为人的生命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无限地往上追溯则来自天地,故人对自我生命的敬意就好比对父母、对天地的敬意一样。”[3](p24)。在当时家族观念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强调对自身的珍视、爱惜,体现出对家族生命传承的责任和意识。

三、生命的延续意识 

 

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保全自身只是孝道思想中的一个阶段,只有让家族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才是最大的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曾子大孝》)孝道思想体现出入的生命意识,从祖先到父母,从父母到自己,从自己到自己的后代,生命就是在这样的传宗接代的延续中得到流动、生生不息,从而也实现了人们对于生命有限的遗憾而追求永恒的一种价值取向。父母的生命传续到/自己,如果不能继续延续下去,那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无子为其绝世也”(《大戴札记·本命》),正是这种思想的明显体现。生命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得以延续,这也是人类有限生命对无限生命的一种追求。以关爱生命、重视生命为内容的孝道思想,正是这样的一种生命价值观。这种生命价值观既表现为渴望生命延绵不断的传递,又表现为追求生命价值的不断升华。 

因此,要想获得生命的延续,实现生命的永恒,就不得不考虑传宗接代问题。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家族延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样,家族生命的传承与家族的兴旺发达的价值观念就联系起来了,婚姻便成了人们生命延续的一件大事。“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礼记·哀公问》)男女结婚就成了传承祖先生命的一项重要内容,生儿育女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责任。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只要每一代人都承担起传承生命的重任,家族生命就会枝繁叶茂,万代不竭。 

从人的自然生命本性来说,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暂时的,生命传承不仅表现为绵延不断的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传承,更表现为对家族生命的物质传承和文化传承乃至精神传承(包括家业、家风等),而后者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价值传承。家族生命价值的物质传承的基本要求是守住家业,家族生命价值的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是传承良好的家风。孔子在回答孟懿子问孝时说:“无违。”孔子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具体说来就是要继承先祖基业,保持先辈的风范。“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中庸》)不能很好地传承家风或没能守住祖宗基业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不肖子孙而遭贬斥,这充分表现了孝道中所蕴含的生命的物质传承和价值传承的双重内涵。 

从个体对家族生命的传承上来说,个体仅仅维持祖先遗留下来的基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继承祖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使家族生命在维持前辈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使整个家族生命意义得到辉煌发展,生命传承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如果想使整个家族生命得到传承,其出发点便是立己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使自己的地位身份能够确立是传承生命最重要的一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孝”。“立身行道”的内涵是丰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诚如孔子所担忧的那样:“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论语·卫灵公》)如果一个人在经过立德、立功、立言等三方面的努力,能够使自己垂德后世、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最终实现超越短暂而有限的生命,获取人的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一超越,从个人角度而言,既获得了现实生活的幸福,又实现了自身生命价值,体现了人生的意义;从家族角度而言,既可光宗耀祖、彰显其亲,还可以进而福荫子孙;从社会角度而言,可以报效国家,有益于民众。立言就是著书立说,妙手著文章。如果达到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的完美结合,那么就意味着圆融了生命的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这样,也就达到了孝的新境界,实现了传承家族生命和完善自我生命的统一,真正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朽。 

 

结语 

 

儒家思想是一门“生命的学问”[5](p127)。因此,儒家其中的孝道思想也就不仅表现为一种家庭伦理思想,更是蕴涵了人类关于自身的生命意识的思想和学问。人类对生命意识增强和促进生命的不断延续是祖先崇拜流行的必然结果,祖先的形象庄严、高大既然反映出一个宗族生命力的强盛、繁荣,子孙为了保持祖先的形象就要努力发展本族的生命力。孝“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国人生命不息,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意识和终极价值理想”[6](p25)。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在缅怀祖先的时候,更融人了对先人生命的追念,感恩祖先给予自己生命。赡养父母、尊敬父母,珍惜父母从祖先所传承下来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生命,把爱护自己的生命列为孝的出发点,是因为这生命直接来自父母。生命存亡的意义主要不是对自己个人而言,而在于这关系着祖先生命形象的存在和完整。即自己的生命既然是以祖先为代表的宗族生命合力的一部分,为了宗族生命力的强大,自己就得保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自然而然地推理:为了宗族的壮大,让祖宗生命能够永久地延续下去,生命个体就必须要担负起努力生育后代的责任,以便给本族增添更多的物质意义上的生命;同时,正是由于这些物质生命的存在,承载了整个家族的精神生命,使得这种生命得以传承。否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生命的延续受到阻碍,不仅因此而违背宗族群体的生存精神,也将会被视为是世间最大的罪恶。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 

[3]王祥龄.中国古代崇祖敬天思想[m].台北:学生书局,1992. 

[4]钱穆。中国文化导论[a).文化危机与展望(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第7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1.孝文化的内涵

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老人呵护着下面的子女,子女承受着上面的老人,是一体的。教化,即是“孝文化”。什么是孝?一辈说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没有啥大道理,全凭的是良心。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具体说就是养父母之身、之志、之心、之慧。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是每个人该行该守的第一重大义务。因此,修德,要从孝道入手,因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德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切的教育都是由孝道产生的,修德先修孝,教人先教孝,做人先行孝。《孝经》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它主张把“孝”贯穿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人的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2.如何理解孝文化

2.1把孝与敬结合起来

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2.2把“孝”与“悌”结合起来

《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子规》也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到社会关系中去,要移悌顺长。

2.3把孝与礼结合起来

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2.4把孝与忠结合起来

移孝作忠。 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孝已经变成社会中的人对于君主的忠诚,不忠君就是不孝。孝和忠都是人的爱心表现,孝是小家之爱,忠是大家之爱,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当忠孝不能两全时,为国尽忠,也就内含了为父母尽孝之德。

2.5把孝与“五常”(仁义礼智信)结合起来

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智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得到;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

2.6把孝与“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结合起来

孔子的弟子曾子受孔子孝道思想的启示,由事亲之孝,扩展为五伦之孝,认为做人之道,除尊敬父母师长、供养侍奉外,还要洁身自爱,力争进取;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否则:“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要把五伦之孝,推家及国,以孝齐家,以孝治国。

2.7把孝与谏结合起来

孔子提出了“几谏”的原则,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2.8把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吾日三省吾身”,讲求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

3.孝文化主要作用

总的来讲,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至孝治世。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修身养性

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人可以分为六种人:大公无私是圣人,要尊崇圣人;公私兼顾是常人,要赶超常人;公而忘私是贤人,要争做贤人;私字当头是小人,要不当小人;先公后私是善人,要当好善人;徇私枉法是罪人,要远离罪人。做常人、善人、贤人、圣人必须从孝道入手,才能达到目的。

作为领导干部来说,践行孝文化,要做到四条,一是以孝事亲。按照《孝经》要求,带头做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也就是《孝经》讲的“五备”即“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二是以孝做忠。《孝经》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认为:“忠”可以作为家庭伦理观念孝的组成部分,而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孝又适用于事君。曾子说:“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在这里,表示忠君的忠已成为孝的一部分,不忠君就是不孝,因此忠孝是一不是二。作为领导干部忠的表现在于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把员工视亲人及兄弟姐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三是以孝治企。《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把这个思想运用安全生产中,倡导并践行保证安全就是孝,互保联保就是悌,制度落实就是忠,规范操作就是信,知法明理就是礼,尽职尽责就是义,公平公正就是廉,造成事故就是耻等理念,保证安全生产。四是以孝为镜。俗话说,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孝能感动地和天。为什么有的人,工作、事业、家庭、婚姻等出现问题,根源都在是否懂孝,行孝。孩子打骂父母,不孝顺,造成家庭不和,是因为你就不孝顺父母。孩子的问题永远是父母的问题。是因为不孝顺造成的。你不孝顺父母,你怎么能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呢。

3.2家庭和谐

实行孝道,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养亲敬亲是一种反哺方式,养亲是物质反哺,敬亲是精神反哺。 不增父母之累;不陷父母不义;不添父母之忧。

3.3孝心治企

孝道是人道,人道也是天道,不孝不人,不孝逆天。孝道不仅可以作为管理者激励员工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也是最适合东方“家文化”的激励方式,这是最伟大的激励力量。当员工提升了孝心的时候,你的事业、企业管理才有了根。家文化四要素:家道(五论之道);家风(孝悌之风);家学(孔孟之学);家业(利民之业)。家规是家风的关键,在企业要讲究孝道,保证安全就是孝,遵章守纪就是善;违章作业就是恶,制止“三违”是行善,排查隐患是积德。

3.4科学发展

孝悌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以利益人民为本)全面协调(物质和精神)可持续发展(一代接一代)落实孝道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孝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落实。

4.如何学习践行孝文化

4.1学习践行孝文化必须下大力气来抓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人心就会堕落,社会就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用口衔食喂其母)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之恩;雄企鹅孵卵64个昼夜,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用12个字来表示,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而孝处于首位,所以在企业要把学习践行孝文化作为重点来抓,努力践行孝道,正确处理“五伦”关系,真正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

4.2学习践行孝文化必须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学校教育(教不严,师之惰)、社会教育(治不够,国之错)、圣贤教育并重

家庭教育是根本,是龙头,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圣贤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提升。

4.3学习践行弘扬孝文化从现在做起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孝养以竭力为真情”(南怀谨),“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孝心不能等待。友爱、至爱、慈爱、博爱,为了不再有爱的沙漠与荒原,孝心不能等待。家庭中行孝,其乐融融;单位倡孝,尽职尽责;社会有孝,安定和谐,孝心不能等待。平凡不过亲情 伟大不及孝心,“人无孝心不如兽”,“百善孝为先”,孝心不能等待。孝不是累赘,而是做人的本分、美德、责任和习惯,人人都能尽孝,孝不是父母的需要,而是我们的需要,孝心不能等待。孝是儿女对父母的感恩,乌鸦反哺拳拳意,羊羔跪乳意长长。孝敬父母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以孝侍亲,以孝立业,以孝立德,孝心不能等待。忙碌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理由,钱少不能成为不尽孝的借口,无太大能力不能成为不尽孝的敷衍,父母因一时误会(憎恨、虐待)子女不能成为不尽孝的砝码,子女多互相计较不能成为不尽孝的推辞,孝心不能等待。

第8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孝道;生命价值;生命教育;启迪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31-02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校尽管已在关注和推行生命教育,但他们所关注的依然主要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说,青少年突遇挫折或打击后就选择以终结自己的生命作为解决方式的做法表面上看是由于他们缺少磨砺、心理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实际上背后隐藏的却是他们最基本的责任心――孝心的缺失造成的。孝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一切责任行为的最为内在和最为深刻的心理动因,它体现出的是一种最为真切的对生命的关怀。在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却无处不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智慧和要求,因此,它对我们当前进行生命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孝”字中承载着生命的意蕴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许多文化与思想观念都沉淀其中。在中国,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关于孝的文化,所以“孝”字是出现较早的汉字Z-。最早的“孝”字见于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后来在《诗经》和《尚书》中也多有出现。关于“孝”的写法有多种,其中包括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书。但无论何种字体,“孝”都是一个形声会意字。从象形角度看,孝字上为“老”、下为“予”,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从会意角度看,孝字中“老”与“子”相连的构词形式意味着生命的传承:“老”扶“子”头,“子”承“老”身,这一结构既可被理解为“子”是“老”的拐杖,子有责任、有义务对“老”施以赡养和照顾,又可被看做是“老”在用饱经沧桑的手抚摸着“子”的头,向晚辈嘱托着生命传承的责任,传授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意蕴,故《尔雅・释训》解释道:“善父母为孝”;许慎《说文解字》中则解释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从“孝”字创生的本义看,它所要表达的就是生命与生命的链接,目的是实现生命系统的无限延续。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的经典里也留有痕迹。孔子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孟子说得更清楚:“不孝有三,元后为大。”(《孟子・离娄下》)宋金兰先生对“孝”字的字义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认为,“‘孝’的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儿育女”。周予同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经考证后也认为,孝与生殖崇拜有密切关系。多数观点认为,追求对生命的自然传承是中国古代关于生命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孝的基本内涵之一。

当然,“孝”字本义中不仅是单纯的对生命的传承,而且也包含了生命的价值。老与少互为存在的条件。可以说,“孝”字向我们展示了孝道中所具有的最原始和最质朴的生命意蕴。正是通过对“老”和“子”的这种原发性的生命关系的延伸和提升,才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

二、孝道观念中对生命及其价值的关注

人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动物,他们很早就开始思考自身存在和其生命本源的问题,从而也产生了生命寻根的意识。早期的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就是生命寻根意识的产物。后来,人们又将迫寻生命之源的意识转化为对现实中的人的生命的关爱。“生我者父母”,这句流传千百年的民间俗语,道出了父母给予了自己生命这一最朴素的事实,所以作为获得此恩泽的后人,理所当然地要回报先人。正是在这种生命寻根和生命关怀的过程中,“孝”的观念得到生发、扩充和传承,孝道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人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自觉意思的体现。为了提倡孝道,古人明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意思是说懂得了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有人性的人。中国古人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最为重要的不是在生理上,而是在心智上,只有具有了人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和情感,才算是真正区别于禽兽,才能说是有了人性。因此,能不能理解孝道,实施孝道,便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标尺。

从狭义看,孝道观念中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崇拜和祭祀祖先、对父母的孝养以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是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追思;对父母的尽孝是对现在的生命的珍视与关爱;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则是对生命能够得以延续的一种期望。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古代社会,人类的生命正是通过在这三个环节中的不断流动才得以传承与提升的。孝所指向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也是家族生命系统的存在,华夏先民正是从这种祖祖辈辈、子子孙孙的生命之流中才感受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喜悦的。随着历史的延续,这种生命价值观被逐渐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更成为保持家族生命兴旺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责任。

从广义看,孝道还被扩充为是对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伦理要求,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从孝敬父母到为人处世,它贯穿了人的一生,包括了人的所有簧的行为。《孝经》中早就说过:“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即是说,~个孝顺的人,他对他人和社会必然会有一种善良和仁慈的心肠,因为这种爱心是可以被放大、被扩展、被外化的。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百善孝为先”,就是为什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道理。在这里,孝包含了个人、家庭与社会在内的一切做人的道理,孝不仅是一个人心灵和谐的最基本的元素,它也是社会上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天人和谐的基础和起点,进而可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高目标。

三、孝道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的契合

孝的本质可以说就是生命论。人们通过对父母的尽孝,可以深切地表达对自身生命来源的尊重与关怀。古人将“孝”与“文”组合为一个“教”字,即说明古人在将教育看做是“孝道教化”。而且自古以来的关于孝道教育中的孝就不仅仅是针对父母的一种孝行,而且更包括了从敬爱父母到关爱他人、从完善自我到报效国家,从而就全面提升了生命的价值。这与由西方率先提出并加以倡导的生命教育相比,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更开阔的视野,并且也更符合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

首先,孝道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记载孔子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吕氏春秋・孝行》中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父母赐予的。没有父母的赐予,就没有子女的一切。孝敬父母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如果一个

孩子的心中真正装着父母的牵挂,他就会特别爱护自己,就会对自己负责也对父母负责。因此,善待自己身体便是对父母的尊重,是对父母的敬孝之始。在孝道观念中,生命不仅是自己的,并且也是父母、是家庭、是社会乃至是宇宙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由其父精母血孕育而成的,同时他也要繁衍子孙后代。这就使人的生命与其前辈建立起了关系,也与后辈不可分。人只能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生话在社会,他就必然要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结成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他人,一个单独的个体将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一些青少年片面地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是纯粹的自然生命来对待,甚至可以由自己来随意处置,忘记了父母的生养之恩,因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的悲剧,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第9篇:孝道文化的内涵范文

孝,善事父母也

传统孝观念,最初孝观念。最初含义是指什么?考古发现“孝”字最初见于殷卜辞。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释为“孝”的篆体。因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的“孝”解释是“善事父母”。

中华民族讲孝道已几千年了,无论哪位文人、圣贤从各个角度解释,当然有见仁见智的说法,从古到今,千言万语,殊途同归,所表达的一个意思:幼尊长。家庭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所以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庭生活,实现长辈的愿望,还应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沿袭的做人准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之一。

孝是仁爱的基石

上古先民们的生活,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信仰习俗包括祖先敬奉、礼仪、祸福观等。在宗法社会里,祖辈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血统的传延与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或家族血缘的象征,因而将祖先奉为神明。在殷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祖先崇拜的传统,祖宗神被抬到了仅次于上帝神、社稷神的地位,年复一年地受到后代的祭奠。

在春秋战乱并吞、臣弑君、子弑父、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把挽救天下作为已任。当时神鬼宗教占据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君王将相处理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解决日常琐事,都援于鬼神。在孔子推行仁学思想的同时,看到了孝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孝是仁爱的基础。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议述:“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活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

周人以对孝慈有了教化和对祖先的追孝,提出了孝道的内涵和孝行赞扬,总之周人孝初是从祭祀祖先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孝观念形成于周初、春秋,成熟于战国。

孝是一种情怀

孝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德操,更是一种基本的人性表达。它是作为当事人对于遗传的真诚接受,也是对遗传继续的一种自豪态度,也是对作为人的自我内心的发现。同样,孝也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但是它也最为脆弱,因为孝更是一种天真和理想的本能。

在充满自信和自强,以及自尊、自爱之后,孝被完全地表达。这是一种自我的肯定。因为肯定了自我,所以由此将固有的本能,天真尽情地展现于恩赐我们这种能力的父母和祖辈面前,以表达我们真切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