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

第1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形成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第2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一、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它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它学科所必备的。

(二)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它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三)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知识去掌握新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一)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三)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

(一)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二)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老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第3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知识阶梯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96-01

1 知识阶梯的成因

知识阶梯主要表现在概念、规律、方法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

1.1 概念性阶梯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首先遇到两个很困难的概念性阶梯,即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和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1.1.1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

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然而要实现这个飞跃必须接受认识过程的巨大考验。初中学生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大小上判断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几何方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考虑其方向的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而方向时刻在改变,速度矢量仍是变化的。更困难的是矢量变化的定量计算,例如匀速圆周运动中若速度由为,速度的改变量,而如果和的大小相等都等于,速度改变量就写成,在计算中只有用几何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1.1.2 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

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学生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学生必须经受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化能力的巨大考验。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起初学生往往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难理解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其计算也是用矢量式。而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可能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可能相反(减速直线运动),可能垂直(匀速圆周运动),也可能成某一夹角(抛体运动),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陡的阶梯。

1.2 规律上的阶梯

概念上的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阶梯,规律上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 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增多,如文字表达方式、数学表达式、图象表达方式等,导致理解难度加大,使部分学生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1.2.2 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很陌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相应的观点,很难实现信息转换。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都是矢量式,在运用其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1.3 研究方法上的阶梯

1.3.1 从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中很多内容只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要求学生去跨跃很大的阶梯。

1.3.2 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一个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1.3.3 引入平均值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研究非均匀变化的物理量的规律是很重要的科学简化法,如变速运动的快慢、变力做的功、变力的冲量等,然而同样由于它的抽象性会使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其物理含义。当然,一旦跨越这个台阶就会对很多物理现象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好处。

1.3.4 实验方法上的明显深化。瞬时量的记录和测定手段、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结论的归纳以及误差的分析,特别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无疑是对初中水平的质的飞跃。

1.4 思维方式的阶梯

思维方式的过渡达不到认知程度提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具有形象材料的支持,以形象思维为主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展现物理图景重现表象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到了高中阶段演示实验减少,抽象思维内容增多。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要重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要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刚刚跨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最欠缺的。

2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分析与对策

2.1 因材施教,适度控制“台阶高度”

现行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就是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阶梯编写的。把那些需要大量分析、推理和综合能力强的知识放在了高三选修部分,这也适合高三年龄段且已经有了一定高中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把高中知识框架和高中物理研究方法贯穿于高一、高二必修内容当中。

2.2 对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应注重循序渐近

第4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加强思维训练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加强对小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变记忆式教学为发现式教学,加强发散思维训练。首先,教学中应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感知,促进他们思维的流畅性。例如教学“23―8”,教师先让学生准备23根小棒(2捆加3根)教学时,提出一具问题:“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该怎样拿,还剩多少根?该怎样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有的说“3+5=8,10-5=5,10+5=15”,有的说:“13-8=5,5+10=15”……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得出最佳方法,这样,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与集中思维能力同时都获得发展。其次,加强变式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学生思维活动如果定式化,势必死板教条,缺乏创造性,这是教学失败的标志。教学中如能加强变式训练,就能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增强他们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多角度、多向性思维。如教学梯形概念应通过大小不同、位置各异、明显与明显的图形观察比较,形成各种梯形的表象,抽象出梯形的本质特征。教学中,如果只多次重复一个或某一类图形,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忽视概念本质属性。又如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看图看式编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变式训练方法。再次,让学生问难质疑,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具有问题性的特点,即凡是积极思维必定是遵循“疑到问,从问到思”的规律。学生的学习是包括教师在内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的。教学中变学生的静态式学习为动态式学习,不仅让学生动手动脑,而且多让学生问难质疑,动脑动口,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的重要途径。

第5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应用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便是促使其养成自主创新习惯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不断增长,小学阶段学生逐渐从形象思维过度到逻辑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强化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数学思维的内涵与意义,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①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②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③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①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②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③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引导促使学生思维转折

第6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重要性

一、小学教学中数学的意义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仅重视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学科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的数学能力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依据自己的理解及老师的讲解,能很快地掌握知识,他们不仅能很快地解决问题,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学习起来也就相对费劲,他们的思维无条理,混乱,面对没见过的题目,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认识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是必需的。

1.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是全面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注意培养数学思维,就无法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可能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2.判断能力体现了数学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真假判断,对教材上的内容、老师的讲解质疑。学生要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有个性的见解。

3.数学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结能力即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自己观点的能力,它要求学生首先具有推理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另外,总结能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以数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几点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归纳推理能力,善于发现、观察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在教学各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在于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是小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韦志初.发挥例题习题功效培养数学思维品质[J]

第7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一、“摆脱偏见”,重塑自信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传统观念认为男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能力要强于女生,更适合学数学。因此女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挫折时,这样的观念就容易造成不利的心理暗示,产生自卑心理。但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男女智力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平衡的。”对口高考成绩的相关数据同时也证明女生同样能学好数学。因而,只要教学方法适当,多注意女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一定会大幅度提高她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怎样消除女生心理上的失败阴影,重新竖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呢?我首先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寻找一些鲜活的成功范例说给她们听,或者让部分考取对口名校的女生谈她们职中时数学学习的体会,让“学妹”们了解成功的女生是如何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适时介绍在数学研究和自然科学中获得成功的著名女性,如居里夫人和索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等。通过类似的榜样感召,在女生中逐渐形成女生也能学好数学的积极舆论氛围。而在考试评价时,我则采用形成性评价的策略,多纵向比较少横向比较,让更多女生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形成积极稳定的情感,重塑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推陈出新”,领悟方法

不少女生的学习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如侧重机械记忆、喜欢模仿、缺乏主动思考等等。针对女生落后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对女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女生在学习中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理解后记忆,先思考后动笔,先复习后作业。同时还要求做到每周利用双休日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每单元对所学过的知识作一次书面整理小结,力争做到堂堂清、课课清、段段清。事实说明这是女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它能帮助女生减少学习中的无效劳动,提高听课效率和课后学习效率,提升作业质量,使每个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培养。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女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她们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进行模仿性的学习,从模仿中起步,在迁移中领悟,于建构中超越。

三、“扬长补短”,灵活导学

职中女生学习数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优势,如运算规范、准确率高,善于直接推理、条理性强,“解模”能力较强等等。但职中女生学习数学的缺陷也很明显,如运算技巧性弱、速度慢、逻辑思维方式单一、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建模能力偏差等等。针对职中女生学习数学的优缺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女生学习数学的长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她们跨越学习数学的障碍。

1.放慢节奏,打好基础

职中女生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女生思维启动迟、反应慢,教学中应做到以慢求快,步步为营。开始讲授新课时慢一些,语言节奏慢一些,环节推进慢一些,课堂提问慢一些,让她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去思考,去感悟。“慢”似乎使课堂容量少了,但能让她们学得扎实,而不是囫囵吞枣,使她们真正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女生有一个特点,当她真正学会后,不容易遗忘,会产生一种螺旋上升的状态。因此,在看似慢的情况下,却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只有在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女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2.降低难度,减少坡度

在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时,为了避免女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总是将题目适当分解,设计好中间问题,引导她们逐步深入思考。实践证明,这样的“小步子”教学有利于发挥女生基础题较好的优越性,因为有了老师提供的学习“拐杖”,每个问题都落实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女生们“跳一跳就能摘桃子”,这样的课堂上她们更容易品尝到成功的甘甜,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数形结合,逐步抽象

女生的长处是形象思维较突出,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根据她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数形结合,多采用直观教学。比如认识椭圆时,我组织学生用图钉和绳子画椭圆,并在绳长和图钉间距离的关系不断变化时反复尝试,在积累了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再揭示椭圆的定义,正因为有众多表象的支撑,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才会变得深刻。学习立体几何时,为了帮助女生理解点、线、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我常常布置学生课前先制作有关模型,课上再根据模型画出直观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发展她们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4.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第8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分层模式;军校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分层教学就是教员根据军校学员现有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员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辅以不同的辅导和考核,最终促使这些群体在教员恰当的分层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军校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军校学员来源的差异。我们的军校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城市的,也有乡村得。既有部队生,也有地方生,由于学员入学前的信息技术运用环境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有显著差异,故造成学员的信息素养存在差异,所以有必要按学员的知识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

2.军校学员的潜质和个性的差异。有些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好;有些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这些差异导致学员的发展不均衡,所以为了使学员得到平衡的发展计算机分层教学就势在必行。

3.军校学员在兴趣方面有差异。有的学员是“电脑迷”,有的学员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员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这些差异导致学员的学习效果良莠不齐,所以为了让学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应当实施计算机分层教学。

二、军校计算机分层教学的模式

1.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军校学员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考核和辅导。首先,军校学员可根据自身能力决定其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阶段的调整。其次,配合“分层测试评价”体系,对军校学员进行多层面的、激励性评价,对每个层次军校学员的进步给与相应的肯定。

2.分组互助、分层互动学习模式。这既是学习模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策略或方法。“分组”是在分层过程的基础上,教员通过调查、摸底考试,进一步掌握每个学员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将学员按高、中、低层次均衡组合,形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充分发挥学员与学员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激励,为军校学员创造发展的机会。

三、军校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分层学员。根据军校学员的计算机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军校学员大致分成三个层次:C层次,计算机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次,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A层次,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

2.分层备课。在军校学员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以及各层次军校学员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军校学员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讨论,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分层授课应着眼于B层军校学员,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分为主,合为辅;对所选案例集体探讨、共同商议。对A层军校学员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B层军校学员,着重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C层军校学员教学要放低起点,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分层辅导。军校学员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A、B层次军校学员的辅导。对A层次的军校学员课后尽可能进行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军校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开拓军校学员视野。通过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军校学员的进步。

5.分层评价。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军校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军校学员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激起B、C两层军校学员的求知欲。

四、军校计算机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首先,我们对学员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要注重难易的程度、考察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其次,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员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任课教员有不可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员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后应根据学员的表现进行综合能力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员的层次。学员层次确定后,教员还要能随时根据学员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员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递进”。

参考文献

第9篇:抽象思维能力强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转化;积极性

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有外在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但是其智力绝对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能够有机会上高中的学生,就不是笨学生,所以其物理学习的基础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从心理和学习能力来讲,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就比较适合学习物理。有的学生情感比较细腻,观察能力强,但是缺乏逻辑思考能力,而导致物理成绩一直不理想,或者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的。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物理老师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

一、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要正视物理困难生,明确物理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分析成因。物理学习困难指的是学习的某一过程或阶段,而不是根据最终的结果做出评价。物理困难生是可逆的,是能够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逆转这一局面的。物理学习困难生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偏科现象,例如,语文、英语等科目成绩不错,但是物理成绩偏差。当然也不该放弃“全面学习困难生”,应该从他们的学习态度做分析。最重要是,即使都是物理学困生,但其程度还是不同的。有的是普遍性的物理成绩差,有的是在某一章节或某一特定时期表现出来的物理成绩差。这些表现都来自不同的成因,下面做详细的介绍。

1.学生思想上的松懈

作为高中生,只要不是在高三,大家的压力都不会那么大,会觉得还有时间和机会,这样就容易产生学习上的松懈,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老师布置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容易走神等。久而久之,就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这部分松懈的学生就成为学困生。他们从思想上认为,物理是可以突击的科目,在考试前好好复习就可以了。然而事与愿违,成绩下降,老师批评,父母责备,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怀疑自己不适合学习物理。这种逃避分析问题的方法只会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一蹶不振”,真正成为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在性格方面往往表现为没有耐心和没有毅力,没有自己特别的爱好,缺乏坚持精神,从而导致在物理学习中缺乏钻研精神,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物理难题。怕吃苦,意志薄弱,更加寻找不到物理学习的真正法门,一味的逃避,失去了好好学习物理的机会。

2.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是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这样的动力来源不够充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一部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就是对物理缺乏兴趣,甚至厌恶物理,将物理作为最难学的科目。每次习题最后做,每次考试试卷最后分析,每次考试时又心惊胆战,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与物理本身有很大的关系,物理是逻辑性强,抽象东西较多,且具体应用太少的学科,学生所学的物理看不到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反而成为了试卷上才会有存在意义的知识。

3.学习方法上的原因

一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课下作业会积极完成,但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就是学不会物理。这样的情况很大的原因是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巧不对,缺乏针对性,没有锻炼到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等。高中物理不同于其他科目或者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知识很抽象而且零散,学习者必须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还需要学生自学能力,缺乏哪一方面也容易在物理学习中感觉到困难和压抑。且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必须主动学习才能获得知识,收获重点。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公式,根本无法形成长期记忆,对学习没有帮助。

4.知识上发生断层

高中物理知识和初中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其逻辑性更强,前后的联系更加突出。如果前面的知识点没有理解清楚,导致接下来的知识点学习都是模棱两可,学困现象就会发生。不少学困生就是因为在某一阶段在学习上有些松懈,导致后来相关的知识点都学不会,听不懂,从而让物理成绩下滑比较快。再者物理是需要理解的学科,如果没有课堂上的理解,课下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如果课堂上,走神就会让自己在课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有的学生看似课下很努力,却实际上只是在弥补课堂上“走神”的损失,这样的断层是物理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实现高中物理学困生的顺利转化

1.由易及难,消除困难生的物理畏惧感

“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将高中物理作为敌人,深入内部,只要理解透了知识点,一切问题都容易解决。想要改变学困生对物理学习的畏惧感,就要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引申学习。例如,在学习《热力学定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概念,可以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同样放在太阳下曝晒的金属和木块,哪个温度更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凭借自己的感觉,会第一时间喊出是金属块温度高。老师宣布答案错误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下实验。通过实际测定之后,消除原来的错误概念,原本苍白无力的解释,现在变得“证据确凿”。所以从生活的角度,从常识的角度,从物理实验的角度来拉近物理和学困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学习之美。

2.物理模型,帮助困难生塑造直观学习

物理模型能够突出重点,抓住物理知识的本质,而且也能够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理解体系,减少片面性学习,降低抽象性,增加具象性。学困生采用此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质量,也能帮助理解新的知识,形成科学的学习体系,更加系统化地进行物理学习。很多物理发现都是来自于物理模型,老师可以引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其重要性。学困生在学习方法方面往往有所欠缺,采用物理模型的教学方法,将学习方法也模型化,提供几种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尝试和自我评价来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3.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

学困生在课堂中容易表现出精神不集中,精力分散的情况,只有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学习精力,才能塑造高效的课堂,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利用趣味性的课堂导入,保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很多学困生表示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所以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播放一些电影的剪辑,里面的内容包括飞机投弹等场景,将抛物线添加到视频中,找几个类似的战场案例,发现平抛运动的军事意义。其他的抛物运动,可以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例子,踢起的足球,上抛的篮球等。

总之,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将物理学好,并且让学困生坚信这一点。好的心态更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意志力,从老师监督到学生监督,要彻底改变学困生的不良习惯,共同帮助,使其高中物理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建柱.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J].新疆教育,201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