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晏子使楚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第1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案例】《“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文中的母亲父亲对“我”的这首诗分别是怎么评价的?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师:对同一首诗,父亲母亲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亲很疼爱“我”。

生: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格。

师:母亲赞扬“我”的目的是什么?父亲批评的目的呢?

生:母亲赞扬“我”的诗是为了鼓励“我”。父亲批评“我”是不让我骄傲。

师:对呀,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都是源于对我的爱。

【策略】“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父亲与母亲的评价会截然不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研读描写母亲、父亲评价的有关语句,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说读出了母亲的惊喜及对“我”的赞扬,感受到了父亲的严厉。第二次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学生体会出母亲的赞扬其实是对“我”的鼓励,也体会到父亲的严厉是为了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傲自大。因为“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书写,“急不可待地等候父亲的夸奖”等语句以显示出了“我”骄傲和得意,此时学生的认识有了提高。第三次对话:“现在你对父母亲的评价有什么想说的吗?”通过讨论,学生透过词句表面看到事情的实质,明白了父亲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都是源于对“我”的深深的爱。

现象二:偏离文本―――对话离谱、牵强

【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在学完课文后,用投影出示一张图片:一只翠鸟站在苇杆上。

师:你们看,这只翠鸟怎么啦?(生沉默)

师:它在流泪!大家想想,它为什么流泪?

生:有猎人在打它。

生:它的家园被人毁掉了。

师: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不要打鸟。

生:我们要给翠鸟做窝。

【策略】以上案例,学生是被教师牵着走的,一步一步地接近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牵强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对话应该是训练学生表达,反馈学生对文本解读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摒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文中寻美点、找美句,把课堂对话曲解成一种寻章摘句的做法;摒弃追求表面的排场与热闹、喧嚣与沸腾,搞形式、闹花架子的做法;更要摒弃通过夸夸其谈的对话,表决心喊口号,把语文课上成其他课程的做法,要让阅读课中的对话实实在在姓“语”。

现象三:超越文本――偏离价值观的对话

【案例】《晏子使楚》教学片段:

师:学了《晏子使楚》,你们对两个主人公有什么评价?

生:楚王自恃国力强盛,三次侮辱晏子,是个以强欺弱的国君。

生: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晏子三次反驳楚王,使楚王很没面子,但是楚王都没有发怒,我认为楚王是一个宽宏大量的国君。

生:楚国很强盛,楚王完全可以杀了晏子,但楚王没有这样做,说明了楚王是珍惜人才的。

【策略】在案例中,学生的回答虽然角度比较独特,充分体现了个性阅读倾向,但背离了教材的价值取向。对待这样的独特体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学生的创意的同时,应该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楚王,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先来一个诘问:“楚王没有惩治甚至杀了晏子,是因为楚王宽宏大量珍惜人才吗?”再来一个迂回:“老师发现整个事件中,几次写到了楚王的笑,请细细地去品味楚王的笑,也许大家会对楚王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在学生重新感知文本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楚王从冷笑发起挑衅,到尴尬无奈的赔笑,到最后不敢不尊重晏子,不但不是宽宏大量与珍惜人才,反而是一种自作聪明的表现。

现象四:对话中教师主导作用丢失

【案例】《槐乡五月》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槐乡五月》,文章写得很美,大家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后我们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生读,师巡视)

师:现在我们交流。先说说你喜欢哪一段,然后把你喜欢的读那一段出来。读好了就说明你对这段课文理解了。

生:我喜欢课文第1自然段,因为它写出了槐花的美。

师:他朗读得真好!还有谁也喜欢这一段?一起站起来读。(读完后)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这一部分。

师:下面继续交流其他段落。

【策略】为了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有些教师很怕讲,忌讳讲,能少讲则少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读,因为他们认为,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讲多了就是“越俎代庖”。于是课堂上,教师退居二线,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后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课堂成了典型的放羊式。课堂上一味地让学生读,一遍两遍三遍,没有读书要求,没有读后评价,更没有读书过程的指导,以为只要学生读通了就是读懂了。针对学生的自读自悟,教师缺少更深层次的点拨引导和在情感体验上的拨云见日。

第2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一、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二、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

三、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四、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总之,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易见,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课内有限,课外无限,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第3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第4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生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60-01

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1 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2 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3 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

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 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5 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第5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难点 探索 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难点,开展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突破当然就成为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但课堂教学需要机智的选择,尤其是教学难点确立的适当、教学难点突破适时、教学方法运用的适合,这些无不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素养,值得所有语文老师琢磨研究。

二、教学难点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成为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就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三、语文教学中突破难点的一些方法

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不同的体裁、不同题材,由于难点的落脚点不同,所以采取的化解措施,也要因文而异。我自从教以来,对如何突破课文中教学难点这个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经过总结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使我们的课堂更加行之有效。

1、首先根据学情突破难点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及难点是不一样的,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以及难点,既不拔高又不降低,需要教师深入走进文本,又要能浅出文本。

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的重难点都在第3—4自然段,就是“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这个设问。我查阅了教学用书和我手里的星级教案,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用表格突破重难点。我上网查了其他的教学设计,都没有发现更好的办法,所以最后就确定用表格。

用表格,这样条理多清晰呀!但是这些教学设计没有一个体现“生本课堂”这个教学理念的,这倒是给了我一个挑战,让我兴奋不已。我信心百倍地花了2天的时间在头脑中勾勒教学框架(这是额外的任务,正常的教学工作还是要进行的),又花了2天的时间梳理教学思路,书写教学流程,又用了1天的时间,对照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对着电脑课件演练教学过程。当时的感觉就是此教学设计是我的教学智慧,是独一无二的,那简直就跟中了头彩一样。

这一走班上课才发现,为突破难点而准备的表格,却成为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四年级学生一见傻眼了,不会填,这真是我所没料到的,看来备学生这个环节,我没有做到呀!指导他们填表所用的时间,占用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根本没有时间去讲别的了。试了两个班都是这样,到底该怎么办?我又针对表格中“其中的猎食性恐龙”这一内容,预留了一个方案,设计了填空。这样就降低学生填表的难度,我又在网上搜了些相关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样才算是把难点问题解决了。

2、抓住课题,感悟难点

课文的题目是文章耳目,它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文章题目甚至就是中心。把握住了题目,有时我们就可以顺着它,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3、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突破难点。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文字一样,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与文字相比,色彩亮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美感,激活他们的思维,帮助突破难点。

4、抓中心词、中心句设置中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突破难点。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以文眼为突破口设置中心问题,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突破难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的教学难点是“为什么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呢?”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

1、简介背景,揭题

(1)、导入引出“晏子”(板书),对“子”的拓展理解。

(2)这一次晏子被派遣出使楚国,板书:使楚,对“使”的理解。

2、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检查预习情况

(2)初步分析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抓住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质疑。

师:晏子出使楚国那就是使节,一个国家的代表,到别的国家去访问,理应受到尊重,但是这楚一却让晏子受到了一次次难堪,你能找到吗?

请大家自读课文找出答案,板书:钻狗洞、下等人、强盗国

师:楚一一次一次侮辱晏子,然而最终的结果是——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指读

4)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尊重 不敢不(不得不)

3、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呢?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课文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课文的中心句在本文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这句话“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的质疑,使学生开始去很好地思考这句话中的“奥秘”:楚王尊重其貌不扬的晏子,楚王不敢不(不得不)尊重其貌不扬的使者晏子了。无疑这些都会让学生产生新奇,擦亮自己的思维火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突破重难点。

5、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无法理解和接受,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6、适时突破难点

第6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伴随着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教育必须要从娃娃抓起,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现今的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疑方能生奇,有奇方能激思,善思方能促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课文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将相和》一文,在揭题时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纷纷举手问:我想知道“将是谁?相又是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事闹不和的?又是怎样和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又如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一生看到文中结尾写着“乡下爷爷收”就产生质疑,提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这个问题,我就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欲望,组织小组讨论,并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找出依据,讨论了解爷爷有没有收到。这样,学生能逐渐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让质疑成为他们深入思考的引线,极大的诱发了他们用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意识。

二、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小学生有他自己的个性,天真、好奇,容易对各种事物提出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后,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可在问:“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又如在阅读《晏子使楚》一文时,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为自己国家赢得尊严,令学生赞叹不已。于是,让学生把表演带进课堂,设置情景,学生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当学生气氛活跃时,教师接着问:“楚王又想侮辱晏子了,怎么办?”学生根据“晏子使楚,楚王瞧不起”这一事实,又主动自编了几场内容不同的“侮辱戏”和“反驳戏”,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 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形式。巧设练习,不仅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国,会发生什么事?”让生自由发挥想像,写一个片断,结果学生充满兴趣,个别写得还蛮有哲理性。又如教完《穷人》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桑娜抱回孩子后”,让学生续编故事。这些作业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拓宽了思路,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新发现。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诵读、动手操作、提笔书写,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如教学古诗《长歌行》,学生学后已知道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季节江上的美丽景色的诗歌,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么美的图画,谁能把它画下来,让大家欣赏?”学生听了便跃跃欲试,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结合诗文,把它画下来;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配乐模仿吟唱《长歌行》;最后,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学生编写相声《长歌行》,让生上台表演,切身体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的真正含义。通过这些表演,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

第7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艺术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维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思维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以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学习、简洁转新四个步骤。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它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

一、对课堂提问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提问的使用率也已大大地提高了,因此有必要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上课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容易被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吸引。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还可以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

2.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欲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高质量的问题设置和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能触及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

3.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富有技巧的提问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按“启动──定向──活跃──收拢”的方式进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如在理解《老山界》一文的中心思想即课文表现了战士怎样的品质时,可把握文末一句话:“老山界是我中第一座难走的山”,抓住其中的“难”字,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①“难”表现在什么地方?②战士又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深入课文,辅以师生之间积极主动的讨论,展开定向思维,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本文的中心。

(二)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对我们组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法手段。但教学中,往往又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端,为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

1.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要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课堂教学中,提问就必须有一定的特异性,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

二、课堂提问的尝试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1.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2.疑于无疑,平中出奇

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问: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提问即可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最终明白了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这是曲折行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8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游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第9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98-0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问题教学”法,是相对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是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位、探究、创新、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支撑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如阅读教材的选择脱离实际,与学生生活实际不相符合,阅读教学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学生主体性阅读流于形式,未能深入及里,学生之间互动合作效率低下等。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逐渐深化与革新,加快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势在必行。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呢?

二、创设情境,科学地设计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前提

创设生活化的“真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学习语文,把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这样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一问激起千层浪”。课堂教学程序得以简化,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首先提出的问题要鲜明、简练。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在哪里,怎样写“甲”?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占有时间,问题不必太复杂,但一定要囊括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会马上被吸引到文本的阅读上去。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在教学《梅花魂》―文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节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尝试着写一写: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但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却随着墨梅图和绣有血色梅花的手绢回到了家乡,如果你有幸见到了这幅墨梅图和手绢,怎样向人们介绍它们?大多数学生面对文本,不知如何提问。从哪些角度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包括课前预习及课堂上的自由诵读时间。“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读法,尤其是朗读,在读中揣摩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质疑。此环节要注意朗读评价,因为学生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明他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读中伴随着老师、学生以及自我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感悟、质疑,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如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后,晏子回击楚王时,不慌不忙,彬彬有礼,试从文中找出具体词句说明,试问晏子的外交才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外交原则是什么?再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挥动起想像的翅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改写文章结尾,做个小小童话家。如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有一句话“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怎样理解?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边研读课文,边积极思考。

三、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筛选出问题后,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某些段落或句子,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探究,教师点拨,完善答案。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探究的时间,及时指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解决主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金色的脚印》时,师生共同发现、筛选问题“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或金色的脚印的含义)”后,精读课文,找出感受最深的地方,说明理由。通过朗读,交流探a究,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懂得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从而理解“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这一主问题(各小组交流探究,派一代表在全班展示组内成果)通过不同形式的语文实践训练,达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迁移和同化课程内容知识的目的。针对阅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和提出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从而进行阅读理解学习的教学方法。

四、合理导入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最为常见。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改革过程中,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结合“问题教学法”,以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创设有效的课堂阅读情境。教师在上阅读课时,首先可以通过导入多媒体技术手段,将阅读内容用动画、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其次,教师要找准时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寻阅读教材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总之,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师就需立足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参考文献:针对阅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和提出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从而进行阅读理解学习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春花: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