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国民经济的基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的基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民经济的基石

第1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NAFTA 在美墨西哥移民 美墨关系

全球化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概念,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关系着到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地位不同,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竞争力强,开放程度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是全球经济发展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主导者,因而他们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的特性尤其明显。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竞争力较弱,加之本国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想要分享经济全球化收益,一般来说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明显承受了全球化的负效应。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使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和最贫困的1/5人口的人均国民收入之比差距加大,“1960年为30:1,1997年达74:1,前者占有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而后者只占以上各项的1%。今天占世界1/5的最贫困人口只消费世界财富的1.3%,几乎只有30年前比重的一半”。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简称NAFTA)是在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建立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2月开始进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1994年1月,该协定正式生效。NAFTA的最终目标是实行三国之间的零关税自由贸易制度。

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成员国之间在经济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这种差别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尤其明显。由于美国在经济上占有绝对优势,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了以一个经济超强国家为中心,其他国家对它处于单方面依赖地位的局面,美国不仅是NAFTA的倡导者,它在贸易区的运行中还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所以美国在NAFTA中获益最大。然而,NAFTA的签订给墨西哥所带的弊远远大于利。NAFTA的签订造成了墨西哥国内农业和民族工业危机,出现了大批失业现象,最终导致国内贫富差距拉大。

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环境良好,而墨西哥国内经济混乱,结果就是每年至少有50万墨西哥人移民到美国,他们当中很多人来自于墨西哥贫困的农村地区。

而反过来,移民对世界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在美墨西哥移民对两国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促进了两国经济联系。首先,在美墨西哥移民寄回国的侨汇为墨西哥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墨西哥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墨西哥经济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于侨汇,所以一旦美国经济稍有波动,就会波及到在美墨西哥移民的就业及收入,从而影响墨西哥经济。其次,由于在美墨西哥移民的影响,墨西哥商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扩大。再次,在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帮助了墨西哥经济的复苏。

第二,加强了两国文化交流。新移民给美国带来墨西哥新鲜文化气息的同时,还为墨西哥老移民保持母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力,加强了两种文化的融合。早在 20 世纪80年代初西班牙语媒体就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两大电视网络尤尼维森电视公司(Univision)和泰利曼都(Telemundo)运营相当成功。到 1999年7月尤尼维森成为居美国收视率第五位的广播电视网。同时,墨西哥移民在进入美国后,一些墨西哥传统的节日、饮食、服饰等也随之而来,并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周边的美国人。

第三,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政府合作。墨西哥移民问题,特别是非法移民问题一直是美墨外交中的重要议题。20世纪 90 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棘手的墨西哥移民问题,美国不得不加强与墨西哥的交流对话,谋求解决方案。1997年5月,克林顿总统出访墨西哥,美墨两国就移民、缉毒、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最终签署了《移民问题声明》和《墨美反毒联盟声明》。2001年2月16日,布什总统和福克斯总统会晤,就政府间合作控制墨西哥非法移民以及非法移民合法化方式等事宜进行了磋商。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然而在NAFTA的实施过程中,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同时作为倡导者和主导国,获益最大;而墨西哥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做好与世界接轨的准备,从而给农业和传统工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大批人员失业。由此引发大批墨西哥人移民美国寻求就业。而移民反过来也会加强输出国与接收国之间的联系,从而加速全球化的进程。在美墨西哥移民加强了美墨两国之间的济联系、文化交流以及政府合作,进而巩固了NAFTA的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人民币币值趋势保持稳定,促使人民币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人民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伴随人民币在国际范围流通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俨然得到了我国决策层、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由此可见,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1.人民币国际化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不受国际限制在国际范围流通,进一步转变成在国际上获取广泛认可的计价、结算以及储备货币的过程。现阶段,人民币国际上流通已经在诸多国家展开,但这还不能完全说明人民币已经形成了国际化,伴随人民币国际流通逐步扩大,相信势必会促使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真正意义上转变成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含义可概述为以下三方面内容:I.人民币在国际上流通需要一定程度流通度享有基础;II.以人民币计价的主要金融产品转变成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此点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应当逐步对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进行开拓,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便利。III.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额应当达到一定的份额。上述三方面标准主要作用于衡量人民币国际化,且后两方面相对更为重要。

2.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

2.1分析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年均增长幅度连续多年超过国际平均增长速度。2013年上半年年,全球经济逐步回暖,新兴经济体下行风险提升,一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预期等造成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出现不稳定局面,资本流出、货币贬值压力不断冲击着新兴经济体。然而,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仍旧处在预期的正常区间范围[1]。

2.2金融环境推动进程

经历30多年来国家金融体系逐步转变的冲击,我国金融业在国家金融改革、货币外汇政策管理以及金融风险控制等相关管理获取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我国金融环境获得了系统充分的改善,改善的内容分别有提升金融监督力度、提升金融体制改革速度、促进国内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及加快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等。尽管如此,相较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我国金融经济、金融市场依旧存在显著的不足,而该类情形势必会对我国金融业融资功能、股票市场等快速发展带来不便,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切忌操之过急。

2.3“汇改”后脚步放缓

2005年7月21日,改革人民币汇率产生机制体系,我国全面推行基于市场供求,结合一篮子货币展开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1年,摩根大通中国资金及证券服务副主席罗丽莎指出,人民币汇率眼中不再只是美元,而是结合自身对外经济发展实情,认准多种相关货币,附加针对的权重,构成一个货币篮子,在结合市场内外金融发展情况,对人民币汇率展开调节、管理,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在科学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

3.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货币竞争属于现阶段各个国家相互经济竞争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倘若相较于其他货币人民币的替代性不断提升,这有利于强化对应铸币税利益、转变各个国家储备货币分配格局,并且会对世界经济形成深远的影响。

3.1有利于缓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它一方面存在相应的先天缺陷,另一方面显然难以呈现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致使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具备对应一定的话语权。由于美国经济发展放缓、日本经济发展长时间不前进、欧元区引发债务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迫在眉睫。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亟需展开科学有效的革新,然而要使一些既得利益国家积极投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存在极大的难度,鉴于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脚步得以向前迈进一大步。

3.2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多元化

在对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过程中,想要实质性地对美元进行制约,回至金本位或者金汇兑本位等,这显然无法实现,更为合理的手段是借助国际货币多元化和国际货币相互竞争的外部约束来对美元起到制衡作用。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势必会引出一系列国际化货币币种的出现,如此可有效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作用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期间,中国还能够与亚洲周边国家进行不同种类金融货币交流,探寻建立区域内汇率维稳体系及区域性货币,以为日后亚元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3]。就亚洲及世界经济发展而言,不仅能够为中国贸易、投资提供有效便利,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或者以外国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济交流;还能够在人民币升值或者稳定的前提下,其他国家储备人民币是合算的,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为货币储备提供了又一选择。

3.3有利于国际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得人民币具备、信用、稳定性、可用性及便捷等特征。人民币持有者可通过人民币买入任何中国制造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商品。现如今,已有诸多国家购买人民币作为自身外汇储备,如此说明了人民币国家化发展成效显著。简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好比一个消费者在百货大楼中购物,倘若只有一种商品可供消费者选择,那么其自然要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倘若出现了多种选择,市场力量便会为其营造缩减成本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将为美国、日本等先进经济体在内的全球货币消费者提供又一种选择。人民币国际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4.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4.1构建综合风险管理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应当提升对构建综合风险管理体系重要性认识,并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改善规避综合风险策略,包括:有效利用起汇率避险手段,对现有的外汇予以第一时间结算;使用不同币种开展各式各样业务;提升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借助金融机构提供的相关产品与服务,好比外汇期权产品、外汇期货产品及信息咨询财务顾问服务等,有效开展好综合风险规避工作[4]。要对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功能属性展开全方位认识,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预期回报率,对对应的人民币国际化规避手段展开选取,注重选取适宜的交易时机,经外汇投资对保值增值提供全力保障。

4.2建设离岸金融市场

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有着不同的优势及特色。鉴于此,在开展发展规划期间,同样应发挥各自优势,相辅相成,确保有效实现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群。应当进一步依赖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域、体量优势,使得人民币产品类型更加丰富,扩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规模,将伦敦作为中心,将人民币离岸业务扩展至全面欧洲至全球;突出香港作为最庞大人民币跨境结算市场的作用,自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强化香港与内地及东南亚周边经贸合作力度;全力推进人民币在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定价权的成形,显现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辐射优势,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区域的使用、交易力度;规范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机制,开拓市场规模,推出更多金融产品,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提升对人民币的定价权,从而转变成人民币产品定价中心[5]。

4.3资本项目有序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一步步深化对资本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资本项目逐步放松管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鉴于此,要实现资本项目有序开发:I.推进资本项目渐进式开放,在开放期间确保经济金融秩序稳定,有效适应我国国情及全面国际环境要求,同时防止太过谨慎造成的管制成本升高、效率降低,明确适宜的开放顺序、内容,实现人民币有效跨境流动。II.资本项目开放顺序、内容,规范金融市场建设,对发行市场、非居民国内交易进行优先开放,再对流通市场、局面境外交易进行开放,采取稳步推进、灵活调节措施,促进完成以价格调控为中心的资本项目管理目标[6]。

5.结束语

第3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技术工作 国民经济 重要基础

如果说国民经济是森林,那么企业就是树木。中国这一片森林在世界占有什么样的重要度呢?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而中国占19.8%。略超保持114年之久“世界第一”的美国。从基础工业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2010年粗钢产量6.26亿吨,占世界的44%,超过第二至第二十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的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的24%;精炼铜产量占世界的24%,消费量占世界的50%;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的45%,化纤产量占世界的42.6%;玻璃产量占世界的50%;除了石油和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1]。同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一,汽车产销世界第一。人均国民收入426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还能持续保持这样一些数据吗?我们人均国民收入还能稳定增加吗?我们会掉到“中等收入陷阱”里吗?保持这样一些产能数据对我们都合适吗?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问题怎么化解呢?

我们以为:重视技术,依靠技术进步;尊重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法则是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必由之路。

技术工作范围包括: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技术机构和技术产业。

1.技术人员

我国拥有为数众多的技术人员队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但往往所处地域分布不均,很多专业学非所用,然而很多单位特别相当一部分民企却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六个重要因素:一是很多技术附加值较低造成企业不愿聘用和培养技术人员。二是有些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地位不如做行政和党政的领导干部高,使得技术人才转行。三是部分高级技术人才因资金支持制度不健全回国创业艰难。四是大批丰富经验的老专家缺乏发挥才干的平台。五是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因企业的关注不够而不能有效施展才干和得到继续培养。六是政策或多或少重视保护产量扩张性企业(可以实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不够重视保护技术进步。如果我们宏观上早几年限制量的增加而强调质的提高,即可发挥了技术的作用又可避免产能过剩带给今天的后果。我国钢铁行业2011年粗钢产能8亿吨,产量6.83亿吨,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不少企业因缺乏银行支持难以维持生计,但2012年产能仍将增加至8.7亿吨,产量预计7亿吨。我国2011年出口钢材约5000万吨,占总量的8%,而日本产量1亿吨,出口4000万吨,占总量的40%。我国出口大多是低技术含量的一般建筑行业用钢,而日本出口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

2.技术措施

在一定时期内为改进生产技术和完善生产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及实施办法。它的任务是在技术进步前提下,通过更新和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推行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增加产量、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它是实现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计划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可见安排由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一个技术机构来实施技术措施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机构设置制度。但很多企业现在没有这项设置。例如我国一家大型民企自己生产的高速线材不能用于自己后续的金属制品,所以自己的金属制品仍然用落后的复二重轧机满足原料供应,其核心问题在于没用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来实施技术措施,当然就更不懂得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了。又如我国西南某省一民营技改大项目依靠技术专家建成并安全顺利投产后,由于舍不得技术机构设置的成本,自认为依葫芦画瓢可以正常运行,于是解除了技术专家的合同结果损失惨重。这里面有经营者不懂技术的问题;也有不重视和善待技术人员的问题,他们的技术措施是由不懂技术和不重视技术的人制定的,当然路子越走越窄。再如山西某民营企业,董事长带病驱车几千里亲自聘请一位技术专家制定技术措施解决了企业技术问题当月就为企业创造上千万效益。该企业董事长当月按合同支付了这位专家60万元,这些钱几乎是他公司全部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但他认为非常值得,还专门开庆功大会表彰和感谢这位专家。这家民营企业是当地最大的纳税大户,但它并不是当地同类最大企业。该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尊重技术,用对了实施技术措施的技术人才。

所以,以有丰富经验技术人才为主制定的技术措施是不断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3.技术机构

我国现在主要是一些设计院和研究院,而以各学科、行业及细化了的甚至一种工艺或工序为特点的民间技术咨询机构却很少见,我国现行政策下尚不利于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发挥作用。但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民间技术咨询机构都在发挥作用。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帮助扶持这些机构的成长和发展,地方政府应转变引智比引资更重要的认识,让有水平的专家创办这样的机构,政府投入少量资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却是巨大的。我国现阶段科研经费相当一部分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行政成本,划拨一些扶持有条件成立的民间技术咨询机构应该不存在财政难度。政府可以扶持养鸡养猪和种菜运菜的产业,同样可以重视技术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要听他们的意见并且为他们宣传,宣传甚至更重要。技术机构有需求就能做大做强。还会形成全社会重视技术人才的好风气,而且会给国家提供更多发展的技术信息。例如还是说钢铁企业,我国大型企业因节能几乎都将水熄焦改为投资巨大的干熄焦,但德国人正在研究上下齐喷的水熄焦来替资和运行费用很高的干熄焦[2],我国也有很多人士不赞成上干熄焦,但这种建设性意见却没有渠道传入政策制定人的耳朵。干熄焦设备属高折旧设备,按六年摊算投资,吨焦需投入55元设备费,吨焦产蒸汽410公斤折算电力82KWh,再加运行费用,还必须保留原水熄焦做备用。一算便知投资巨额装备和增加巨额运行费用换取不对称的少量节能不值得,因为前者也是靠能源获取的产品。我们的政策决策部门仅能听到几个“御用专家”的声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一套干熄焦装置而日本已经很普遍[3],所以我们提供这些建议的专家缺乏分析这些装置的经验。要支持民间技术机构又好又快发展会使我们国家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既能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又能给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还能分流成千上万人去竞争一个公务员名额,鼓励年轻人要做大事,不一定要做大官。

我国虽然制造业达到“世界第一”。但很多“核心”装备、“关键”材料、“高端”技术远远没有达到领先水平。要依靠国家和民间力量提高整个社会钻研技术、攻难克关就要制定政策支持技术机构健康发展。

4.技术产业

在我国以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实体除了一些设计院和研究院等技术机构外,远没有形成相应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完整技术产业,这里主要指:a、已给现有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细化技术机构网络;b、不隶属政府部门的提供技术政策研究服务的技术机构;c、不隶属政府部门的各个科研团体。这些机构应该同隶属政府的各类机构共同组成技术产业。我国现在各地所称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是新的产品生产企业,并不能叫什么什么技术产业。

结 语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度期,过去先进的省份能否继续先进要看技术,现在还落后的省份是否能追上甚至超过先进的省份也要看技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仍旧要看技术。应该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技术弱国,技术不强谈何经济强国。以数理化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史在我国只有一百多年,而欧洲有五百年以上。逐步建立生机勃勃的技术产业,做好专业技术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迫切需要的,也是要持之以恒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业超美跃居世界第一 众石 《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7日

[2]先进的炼焦技术 周保仓译 《太钢译文》2009年第一期

[3]日本钢铁工业的能量回收 黄临生译 《重型机械》1982年第三期

第4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环境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公共话题,对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而环境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引发日本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引发东北亚和环北太平洋地区对环境的担忧。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墨西哥海上钻井平台发生大规模石油泄漏事故,引发相关海域环境污染,危机当地生态系统,已经给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近二百年来,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以及危及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部分地区已经完全破坏了当地的生存环境,变得不再适应人类的生存,导致当地人不得不离开祖辈们生存的土地里迁徙别地,而这些人的现状如此窘迫,但是在学术界“环境难民”一词却还一直处于争议中,在国际上也没有正式承认“环境难民”的地位与概念。这种现状需要我们对环境难民的由来,概念,现状,如何保护进行探索。

 

一、环境难民的概念界定

 

环境难民的概念在文字最早是由Lester Brown于20世纪70年代年提出的。1985,Essam EI Hinnawi在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文献中定义了“环境难民”:由于显著地环境破坏(天灾与人祸)有碍其生存并(或)严重影响生活品质,人们被迫暂时或永远搬离其原来居处。与环境难民相关的概念还有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生态移民(Ecomigration)、环境非自愿移民(environmentally displaced persons)等。国际移民组织于2007年对环境移民提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就是由于环境突然或缓慢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或生存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而被迫或主动、暂时或永久离开其家园的人或人群。他们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2001年,联合国人口署在其报告中使用环境诱发移民(environmentally induced migration)的概念,并指出目前环境诱发移民研究的三个重点领域:一是环境难民;二是灾害移民;三是环境退化民。

 

根据上述所提的几个概念,被迫和环境性是环境难民的特征。那关于环境难民的定义,笔者自己的认为:因为重大的环境变故,导致生存环境不再适应人类生存,使得当地的原住民不得不离开其原住国或者永久性搬迁的人,既可以是国内迁移,也可以是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可以参照国内流离失所者予以保护,本文主要着重探讨国际迁移的环境难民的保护。

 

二、保护环境难民的国际法方法

 

当下的国际法体系在对环境难民和概念界定和地位界定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既不能以1951年国际社会共同确立的难民保护标准来划分环境难民,又不能用1948年制定的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来划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加强,对于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国际社会必须齐心协力重新制定的新的契约,寻找新的的保护途径。虽然国际人权保护制度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但是实行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对于人权保护的保障联合国完全没有制约能力。而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保护人权这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境难民的法律模糊性质,国际人权保护机制完全没有能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目前国际社会最需要做的是共同参与起草一个保护因环境遭到破坏而流离失所的人的国际法规,或者重新修订联合国人权保护公约或者1951年难民保护法,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难民的基本权益。

 

(一)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出发,增强“环境难民”的权利保护。由于“环境难民”的产生归咎于环境遭到破坏,所以有人提出给予“环境难民”等同于难民的权利,扩展人权原理,将其应用到保护“环境难民”的行动中,敦促有关签约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将保障“环境难民”的权利纳入到保护人权的高度。1984年1联合国大会第39/46号决议通过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该条约规定“如果有充分证据和理由表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另外一个国家有遭受酷刑的危险,那么任何一个缔约国必须接受条约的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该人驱逐、退回或引渡至该国”,并且“……有关当局应当根据现有的证据的理由并且综合所有因素,作出有关国家是否存在连续的、大规模的、公然的侵犯人权的情况。”那么根据该条款之规定,我们应当也可以认定所有因环境因素所引发迁徙民众都可以纳入基本人权受到威胁,应适用于这一条约的这一条款,所以我们在保护“环境难民”的这一行动中,应不受种族、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而左右。难民保护条例的“不退回原则”和所在国要给与难民“最基本的人权”应当适用于“环境难民”或者因为环境恶化而流离失所的无家可归者。

 

另外,按照国际法的惯例,如果因为是所在国政府的行为导致产生环境难民,那么该国政府必须对自身行为导致产生的环境难民负责,承担相应的安置费用和其他应负之责,这种责任包括该政府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人类环境宣言》中第22条规定:“各国应在制定未来的……国际规范中进行合作,由于在它们所管辖或控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所产生的超越辖区的污染,而对污染受害者应承担的责任的损害赔偿。”根据此条之规定,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如果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环境被破坏污染,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产生无家可居者,那么他有责任承担起对该类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并对该类人群的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人身伤害,生态伤害进行赔偿。并且,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发,对于造成生态破坏,不论是否造成“环境难民”的产生都要因此而担负起法律的责任,并且要承担环境的恢复和重建的责任。

 

(二)将“环境难民”并入“流离失所者”予以保护。“环境难民”无法取得“正式难民”的身份认可,一方面是国际社会对环境遭到破坏使得民众流离失所的漠视,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从七十年代以来,已经被难民问题折腾怕了。以联合国为首的很多国家组织,一面呼吁保护难民权利,一面却为了减少需要国际救助的难民而和各个势力妥协谈判,以减少对部分人的难民认可来换取谈判相关势力的支持,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使得很多环境难民要想取得合法难民身份难上加难,我们不难想象,当没有难民的身份的难民进入其他国界的时候得不到媒体关注,得不到人道主义的援助,只会被相关政府和组织驱逐,或者以非法居留的身份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得不到改变自身生活状态的机会,让很多人陷入了绝望。

 

而不能认可难民身份就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任何理由将其驱逐出境,因为没有任何义务来帮助非法移民和偷渡客。

 

所以我们呼吁应当将“环境难民”并入“流离失所者”加以合法的保护,让他们能看到改变的希望。就目前而言,要想取得“流离失所者”的难民身份,最需要的是世界上有担当有实力的大国牵头,重新制定有关难民身份认证的条款,将因为环境因素而无家可归者纳入到难民认可的范畴,让他们和战争难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能够在难民相关条款的保护下看到生活的希望,成为能够改变自己生命的一种际遇,不再因为自己的身份限制而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权。

 

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改变时机已然到来,目前国际人权和平权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有利的舆论环境促使国际社会的改变,从西欧和美国的情形来看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解决“环境难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环境污染,但是目前我们能作出的明显改变是将他们难民身份一一认可,给予他们希望。

 

(三)制定相关国际公约或国际法律文件。由于缺乏对环境难民的保护的现行国际法,营造保护环境难民的新国际公约是环境难民保护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创造新的国际公约的条款,它可能涉及一些困难,一方面是“环境难民”急切的需要保护,这一现状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根据这一现状制定相关制度,保护难民的生存环境,从国际法的层面來实施。在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必须从根本上正确认识环境难民产生的具体原因,为解决全球环境恶化的社会问题提供正确的理论认知。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退化和不当使用自然资源,让环境问题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公共问题。国际公约所涉及的环境难民的保护应创建一个包含所有因环境因素,包括流离失所者在内的国际法的概念。国际公约中对环境难民的保护需要敦促世界各国采取有效的立法行动,包括行政,司法或其他必要行动,对于因环境因素而进入其领土的难民采取有效保护。Falstrom认为应在公约中明确规定,“任何国家不得对因环境的因素而流离失所者驱逐,遣返或引渡到可能遭受恐惧和危险的其他国家。”这种观点不包括在常住户口所在国的环境难民的权利,缔约国有义务对临时进入其领土的环境难民提供保护,一旦由于环境因素环境难民的的环境因素消除将被遣返,或者遣送到环境难民认为是安全的地区或原籍国。

 

建立保护难民的国际公约的法制环境,以弥补现有的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不足,从国际法的层面,为环境因素而流离失所者或者环境难民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如果设置了临时保护机制,而不是永久居住,缔约国更愿意积极协助解决因环境退化或者环境灾害而产生的环境难民问题,用有限的国际义务为受害者提供更有影响力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国际公约保护环境难民的发展是目前解决环境恶化存在的问题和环境难民的传播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难民的人权,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环保意识。

 

三、结论

 

纵观全文,环境难民具有与其他一般难民不一样的特点,但还是属于难民范围。而当前,全球性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毫无疑问将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诸多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对国际安全形势构成严重威胁。对环境难民的救助援助已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环境难民的援助问题,只有从国际法律层面上予以规制,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这其中包括对环境难民的概念的界定,明确环境难民的国际法保护地位及构成要件,掌握致其产生的环境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等。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各国的法律上予以更多的关注。

第5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乡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3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出要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政府和社会所了解和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消费对经济的作用要大于投资和进出口。因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的增加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重要标志。而我国的消费按消费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不同于政府消费的刚性,居民消费受收入、预期、消费习惯、偏好等影响较大。居民消费又可进一步分为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大不相同,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也不尽相同。这三种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本文就这三种消费对经济的不同作用做分析。

二、文献回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关于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李路(2008)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做协整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徐凤、金克琴(2009)运用协整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与国内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刺激消费特别是占总消费比重较大的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张书云(2008)使用VAR模型对我国政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政府支出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政府消费对城镇居民是挤入的,但在长期政府消费对城镇居民无影响;而政府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是挤入的。

而将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三者结合起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文献较少。毕玉江(2010)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消费增加1%,当期经济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一期消费与本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城镇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居民消费并不满足这一结论。徐晓鹰(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而且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政府消费会引起经济负增长,同时也会对城乡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

三、实证研究

1、数据和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1990~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采用的原始数据有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以及政府消费支出。为了剔除其中包含的价格因素,并使用1990年为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用GDP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用RUC表示,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用URC表示,政府消费支出用GOC表示。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时间序列分别取对数。取对数后分别用LNGDP、LNRUC、LNURC和LNGOC表示。数据处理使用Eviews 6.0。

2、平稳性检验。利用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往往会导致“伪回归”,故在进行回归前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Dickey-Fuller的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其结果如下:变量LNGDP、LNRUC的一阶差分序列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说明一阶差分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它们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拒绝了单位根假设,且p值小于1%,说明LNGDP、LNRUC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变量LNURC、LNGOC的水平值序列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而一阶差分拒绝单位根假设,且p值小于5%,说明LNURC、LNGOC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3、协整检验。因为4个变量中有2个是二阶差分平稳,2个一阶差分平稳,所以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下面用Johansen分析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表1)可以看到,变量之间存在最多3个协整关系的迹统计量为0.0892,小于5%临界值3.8415,p概率值为0.7652,接受原假设。说明4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4、协整模型。因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故可以建立协整模型。对LNGDP用LNRUC、LNURC、LNGOC回归,回归方程:

R-squared=0.994647 Prob(F-statistic)=0.000000。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为t=-1.791603,在-1.606610(10%level)与-1.961409(5%level)之间,故可以认为残差是平稳的。

所以,可以建立如下协整模型:

LNGDP=0.173608×LNRUC+0.293968×LNURC+0.517621+0.673029×LNGOC+0.517621

这个模型说明,农村居民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17%;城市居民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29%;政府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67%。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消费主体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这与经济学常识是相吻合的。而对经济影响的程度由低到高为: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这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多数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而且一般是小范围内的交易,附加值比较低。在统计上也有可能会被遗漏;二是城市居民的消费范围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范围要广得多,而且多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也是理所应当的;三是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高,这与之前对政府消费的假设也是吻合的:政府消费集中在城市,而且政府消费具有向下刚性。

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消费理应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经济增长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所以要使这两者统一起来,这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证明是可行的。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要使两者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率,改变其消费结构。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此之小是不合理的。可以认为,当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上升和消费结构改变后,他们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一是农村居民人数多、分布广;二是农村有很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一旦这些需求释放出来,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刺激。

2、继续促进城市居民的消费。城市居民的消费较之农村居民已经好很多,但是因为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对未来的担心,城市居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3、政府政策倾向于提高居民消费。要想提高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率,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发挥其应尽的作用。当政府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不用为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担心而不敢消费的情况消失时,可以相信居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肯定会大于政府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不必担心政府消费减少会影响经济的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晓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10.6.

[2]邬德政.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2009.

第6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民族研究的既有问题 

面对当下中国的民族问题,或者说,现在有关民族问题的讨论,有一种因知识不确定而引致的混淆与现实变化的不可预测,所造成的知识生产与现实实践的双重紧迫感。可以说,这种紧迫感是与对民族问题认识的转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转化在无形中改变着民族问题的政治关怀以及民族研究的认识论取向。在此,有五点认识需要明确提出,它们是对当下一些民族问题研究走向的一种观念上的澄清,并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偏离背后的认识论危机究竟是什么。 

其一,不可以想当然地把民族的问题一股脑地转化为知识创造与积累的问题来求解。民族问题的知识,它从知识论而言,乃是一种经验的累积,但仅凭此很难构成对于未来新出现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从根本上而言,民族问题必然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它依靠着一种经验,但却又不完全依赖于此种经验,是经验与实践之间的辩证的张力,它依赖的是启示而非因果。 

其二,不可以将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实践,抽象地转化为民族问题的理论建构,并企图以此寻求一劳永逸的问题的解决。在认识论上而言,这样的做法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是浪费时间的文字游戏。历史表明,没有哪一种理论是万能的。而且,越是宏大的、看起来精巧的抽象理论,越是无法切实可行地应用到实际民族问题的解决中去,反倒是结合现实处境的新的观念以及相应的策略的提出,更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其三,不可以将民族背后既已存在的权力关系的分析忽略掉,而一味地去追随世界主义的公民权利的诉求,将其简单化地转化为民族自身的权利诉求。越过当下权力关系的分析,以期寻求更切近本土实践的权益界定与保护,显然是对一种世界主义观念下的或欧美化了的人权实践的极为简单化的模仿。实际上,少数族群在观念上不断被权益化的同时,它自身寻求发展与改变的能动性也在逐渐降低,最终并不能够真正掌握住社会和文化的走向。 

其四,不可以把原本属于文化层次的价值与价值观的问题,转化为一种社会的治理或制度的预定设计。这种做法显然没有从人的本位上去看待人,也就不能从民族的个人本位上去看待民族自身,即不能够从人的心态上去对民族的人心有所安抚,结果既定的规则形同虚设。文化或者价值观的问题相对而言是虚幻的,并不容易为人所捕捉;就社会而言,尽管有各种制度存在,似乎有一种实存的现实可以把握,但其背后仍旧是嵌入某种文化的价值,社会运行到最后还是在这种文化价值下运行。 

其五,不可以将民族问题转化为单一的土著或原住民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通过一种人为的界定,将某一人群绑定在某一块保留地上,使他们自身缺少顺应社会变迁的创造性,最终归于自生自灭。显然,在这一点上,谁天生也不可能是某一个带有原住民特征的民族,只是在多次迁徙游移之中,无意间落入到这个民族的构成之中;而且,这种民族与居住地的匹配是现代世界的产物,而非与生俱来,它在今天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其他的时代,也许情形就并非如此了。 

实践的紧迫感与危机 

就中国的民族问题研究而言,它真正呈现出来的或者说研究者所遭遇到的,是一种问题意识与行动实践共同凸显出来的紧迫感。换言之,面对民族问题的新知识、新内涵、新语境和新形势,有一种弥散在社会研究不同层次的实践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背后实际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种危机:一是学术表述的危机,二是政治合法性的危机。 

第7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

国际化经营战略又称“走出去”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化经营战略。广义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投资建厂去开展竞争与合作。国际化经营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国际化经营的初级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承包劳务等。

二、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出现了大型企业主动“走出去”,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局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民营经济“走出去”集中体现出以下特点:(1)工业化发展水平决定企业走出去的实力。工业化发展较早的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民营企业的出口和对外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多。(2)民营企业总体对外投资数量少。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多处于纺织服装业、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产业分布决定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规模偏低,产业的国内竞争程度高。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产品出口,有能力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较少。(3)对外投资形式和投资目标具有多样化特征。我国民营企业尽管在海外投资的企业的数量较少,但从这些企业的总体投资方式看,还是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具有“设立销售机构、生产机构、研发机构、信息窗口”等多种形式。(4)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更加合理化。随着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科学性的增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更加慎重。对外投资不再局限于非洲、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而是在包括大洋洲、北美、欧洲、日韩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另外,民营企业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成为投资新趋势;通过收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际著名品牌,民营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先进人才和技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营经济走向世界的强烈愿望。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更加注重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来源的日趋多元,股份制成为企业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

三、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及政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同时国家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也有目共睹,具备国际化经营实力和意愿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战略观念、敢于开拓的新一代民营企业家队伍逐步壮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缺少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1.政策和市场环境层面导致的问题。第一,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法律和投资信息缺乏了解。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而目前我国这类社会咨询服务机构发育尚不成熟,阻碍企业向外发展。第二,境外投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少,境外资金筹措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因素。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在境外银行中缺乏信用基础,往往不具备担保条件,难以从境外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而国内银行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融资贷款的门槛较高,企业申请贷款难度也较大。第三,国内境外投资管理和审批程序较多,环节繁冗,法律法规不规范。当前我国对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由多个主管部门负责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时费力,这导致有的企业错失投资良机。政府对外投资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投资的法律制度与政策不适应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

2.民营企业层面导致的问题。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显示出竞争力,那么首要地、根本地是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实力。而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民营企业基础不扎实,规模小,优势不明显。在目前境外投资企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规模小缺乏实力,而发达国家的投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大型的和特大型的跨国公司居多。境外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足。第二,缺少国际化经营人才。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矛盾依然存在。大多数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调研和国际投资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和主要目标国法律法规的人才不多,具有国际战略头脑、善于成熟操作跨国投资实务的人才更少。第三,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投资规模较小;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大多放在扩大出口规模上,而把利润中心国际化、研发中心国际化、战略布局国际化作为国际化经营目标的企业不多,即民营企业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不是专注于长期发展。

(二)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处于市场竞争激烈的初级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等行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低,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获得国外资源的能力也较低,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要实现经营的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不仅有赖于我国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也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增强海外投资的风险担保机制,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环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实际上,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需要在财政支持、融资便利、外汇管理、税收减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更好地落实公平待遇。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制约了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而要真正地加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民营企业自身必须做出自己的努力。对于那些准备国际化经营的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一条是要在思想上首先国际化经营。对于那些实力和经验不足的民营企业,则要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要把企业国际化发展、实现更快成长作为本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对于那些已经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则有必要借鉴西方跨国公司在本土化战略中的创新体制和成功发展经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名牌产品,形成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国际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迎秋,张亮,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2)

[2]衣长军.《当前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科技与产业》.2010(3)

第8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模式 消费热点 城乡消费差距

一 居民消费结构

1.经济危机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国内消费,积极拉动内需,使我国政府在消费政策上不得不发生改变以适应现状,从而对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我国消费结构现状

消费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即消费主体结构、消费客体结构和消费信用结构。这场经济危机,使我国传统消费结构上的缺陷暴露无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消费主体结构主要分为城市消费群体和农村消费群体,由于历史、地域、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和人民受教育程度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原因,这两大消费群体长期以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我国居民消费客体结构也存在着结构升级和变迁超前的问题。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分为衣着、家庭用品及服务、食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类。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着部分消费支出不合理上升的问题。

(3)信用消费是长期以来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这种信用消费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映出我国居民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进步,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消费行为使得社会上存在着高额的负债率,当这种过度的负债消费和非健康的负债结构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二 我国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新特征

1.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收入增长缓慢

现阶段,我国经济状况虽然较经济危机刚发生时有所好转,但危机并没有彻底消除,失业率上升和再就业难度增大等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这导致居民收入预期不断下降,人们在面对消费时变成了理性的“计划者”,尽可能地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减少当前消费,使得国内消费徘徊不前。

2.消费意愿下降、储蓄量攀升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居民的医疗、住房、教育支出都要靠自己的收入,这些费用通常都会超过当期收入,为了规避风险,消费者通常都有提前储蓄的习惯。同时,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使得失业率上升,居民风险意识和风险预期强化,要求规避风险的动力不断加强,所以我国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较高,消费愿望下降,更多的人选择将自己口袋里的钱存入银行。

三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消费总规模和增长速度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使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固有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深。

1.消费结构逆向调整,结构升级难度加大

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升。从消费的类支出结构看,出现了服务类消费增速大幅减慢的特征。城镇居民食品、居住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增速较前几年都有所提高,而以服务消费为主的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年大幅减缓。

2.城乡差距扩大压力增强,二元消费结构调整困难

近年来,我国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方面做出了努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政府补贴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这些政策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因素仍未消除,甚至受经济危机影响可能进一步加深。

四 消费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积累性,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只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暴露得更加充分。因此,当前对我国的居民消费进行结构性调整的要求更加迫切。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调整消费结构,首先应当建立居民的消费信心,加强对居民生存性基本支出的保障。我国居民在医疗、居住、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超出了世界的一般水平,应对金融危机,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集中解决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

2.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农村市场消费能力较城市明显落后。推动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关键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户籍制度等方面消除城市化壁垒,扩大非农就业,同时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

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引导适度负债消费

适度的信用消费可以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我国的消费信贷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当进一步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加强鼓励和引导,倡导健康、适度的信用消费观念,调整传统保守的消费模式。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超过表面所看到的,而是更深层次的。这场危机,使得我国长久以来在消费结构上的缺陷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对国民消费行为及整体消费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促进居民消费是扩大国家需求的重要内容,而消费行为及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应对将来仍有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肖浩辉.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合理化研究》评介[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6)

[2]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梅洪常.消费增长与结构优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第9篇:国民经济的基石范文

 

年间先后求学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学位论文《英国工厂制度之胜利》(“TheTriumphofFactroySysteminEengland”)创造性地将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结构传统分类法(“个体镀金工、家庭生产制及工厂制度”)拓展为“手工艺工人、商人雇主制及工厂制度”,这一研究成果为《欧洲经济史》教科书所接受111。1929-1946年执教于南开大学,1947-1968年受聘于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1968-1971年执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

 

方显廷以学术思想精深、治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闻名于民国时期学术界。留美期间他主攻经济史,专精于英国工业结构和工业史研究。上海厚生纱厂学徒出身的他对民国初期的中国工业状况也相当了解121。他学成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华北地区工业化问题和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他纯熟地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先后发表了大量中英文调查报告和论著。方显廷在华北工业化问题研究中洞察到了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当工业化问题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他又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中国农村。他认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现代工业都是由西方移植而来,而非基于社会本身的结构性蜕变,中国所谓的工业化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中是无足轻重的;必须致力于健全农业经济体制,否则就没有健全的工业化。此外,他在东北移民问题研究中发现,华北居民由于匪盗横行、连年内战、苛捐杂税及高利贷逼迫而大量迁徙东北,期冀在东北创造新的生活,然而大量移民仍然处于民不聊生的境况之中。基于这种认识和体察,方显廷将实际考察的重点转移到农业现实经济问题,尤为关注农业资金筹集以及农村合作事业等问题。

 

一、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方显廷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中国农村经济之复兴》(1938)、《中国经济之症结》(1938)等,其研究内容涉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和农业经济复兴的政策建议等。其农业经济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具一定的前瞻性,是一份值得总结的宝贵思想遗产。

 

1.中国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方显廷充分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我国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三,农业所得,至占全国所得五分之四。农村经济,实为全国经济命脉之所系131163。”他认为,中国经济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农业的状况。他比较了中外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业比重的演变趋势,指出“世界各国农村经济之衰落,为农业革命以来之普遍过程,…农村经济一经没落,则城市经之自由发展而得生路,不致有流离失所之虞131163”。他强调世界各国农村经济的“衰落”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一思想与现代产业经济学关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演化规律理论十分吻合。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这种“衰落’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他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情况却令人忧虑,“然我国情形,则与之迥异。盖自帝国主义侵入以来,农村经济既遭摧残而衰落,工商经济复同受压迫而难兴,驯至农村过剩人口,无宣洩之闾,农民生计,乃益濒于绝境”13163。他根据中央农业实验所调查数据分析指出,从1873年至1933年的60年间,全国人口増加31%而耕地面积仅増加了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6公顷,“若与国外专家所估计之每人需耕田二点五英亩始能维持最低生活者,彼此一作比较,相去实不啻霄壤矣”131163。可见,中国的情形是零落的现代工业建立于萧条的农业基础之上,经济循环的结果必然是真正的衰落,这种衰落的状况必须依靠制度安排加以改变。

 

2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方显廷通过对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因素分析,将其归纳为农业环境、农业组织与农业技术三类。

 

(1)农业环境。农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方显廷侧重于经济环境分析,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环境之恶劣,为不可掩饰之事实”131165。他认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水利失修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他指出:民国二十年之江淮水灾,为罕见之浩劫“因天灾人祸之频仍,衰憊益甚。……江淮大水己置二千五百万农民于绝境”131165。他强调筑堤、灌溉、造林等水利兴修工程应成为政府改进农村经济环境的首要工作。第二,交通闭塞导致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无法调剂和流通。交通不便导致货流不畅,供求失衡,引发了“甲处聚杀焚毁而同时乙处饿残载道之矛盾现象”131165。他认为,交通建设是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刻不容缓的事业。第三,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他指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受到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世界经济衰落之怒潮,方因英、日、美相继放弃金本位而谊逐波及我国。故农村经济之衰落,至(2)农业组织。基于农业组织视角的考察,方显廷认为中国的“中古式的條地制度”和“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两大因素也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他指出:中古时代之经济组织,以地方为单位,此一单位与彼一单位之间虽亦偶有往来,以通有无,然交易究未发展,各经济单位多赖自足自给,以农业为主要收入,而以工商业辅佐之,举凡一切经济活动,鲜有大规模经营者,群以劳力为主体绝无机械之引用131164”。他认为,以“平均五十亩之田场恒非集中于整块土地”为特征的中古式條地制度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的甚至“分散至九处不同地点者”13131。这种分散的條地制度,“其意以为设低田被水,则高田尚可望丰收,若高田被旱则低田或可期无恙”13131。但该制度忽略了劳动者在利用农地时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使得到的收益抵补不了付出的劳动力。再者,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其状况为“资本之利用恒减至最低限度,而劳力之消耗则适得其反”13131,其结果是农产品产量“仅足自给,即使偶有剩余,运销他埠,其交换所得,亦不过以之为购置一二舶来品之用而己”1331。当然,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思想上不思变通,另一方面也与农民生活贫困,无法扩大规模有关。

 

(3)农业技术。方显廷指出,农业技术“以农作物之改良,蚕桑之复兴及牧畜之提倡为首要”131167。一方面,他总结了国内农业技术改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如: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及岭南大学农学院等教育机关积极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改良事业,新的农业技术也不断应用于实践;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等主要推动农业技术改进的政府机关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以农作物的改良为例指出:主要作物如米、麦、高梁、稷米、大豆及棉花等,经过相当时期之育种试验,每亩收获量,咸有十分之三以上之増加,美棉移植成绩,且有超夺过原产地之收获量者,良可欣幸”131167。从中可见他十分注重农业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指出,高校设置的农学、农业管理等专业太少,导致农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极度缺乏,而政府研究机构设置重叠又导致研究资源的极大浪费,总体情形是‘以往成绩,绳以当前需要,相去尚远”。

 

3中国农村经济复兴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的分析,方显廷指出:农业环境,农业之主要工作”131167。他认为,苛捐杂税的豁免、田赋附加的限制、土地的测量、土地的呈报及土地的登记等具体制度建设十分重要,均有助于改善农业环境;除此之外,复兴中国农业经济的应对之策还在于不断推进农业合作制度的完善、农业投入经费的保障及农业人才的培养。

 

(1)建立合理的农业组织系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显廷指出:复兴农村经济之首要问题,厥为合理的组织系统之建立”131168。他认为,农业组织系统建设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管理机构两个层面。他主张在农村创建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组织,并且极其强调合作的必要性。认为合作’二字自广义言之,为任何社会活动之必要条件,换言之,无合作则人类无以形成”131166。他力主在农村建设农业合作组织,“合作组织为农民以共同努力,根据平等原则而増进其全体利益为原则之组织,不独经济利益得藉以増进,即社会、政治、教育、宗教等利益,亦莫不然”131166。他认为,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应由信用合作社和非信用合作社构成。信用合作社专为农民投资提供资金,而非信用合作社则满足办理其他合作事业需要。他强调非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合作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他对“销售合作社”作了如下的设计:销货处常设于合作社理事家中,各理事轮流值日售货,理事售货,纯系义务;购货对象不限社员,每日交易额由一元至四元不等,交易额之最小者为大铜元二枚;为照顾家境贫困者,合作社可引入物物交换制度,如以鸡卵一枚可换取香油一匙;组建合作社的意义不在于交易额多寡,而在于“有此货店,社员可因购物而得会面,借以孕育合作精神,造成合作环境”13432。他对合作社进行了归类,分析了合作社运行机制,并深刻指出了合作社运行机制中包含了更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因素(即合作因素),这种精神的力量又将对整个农业发展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方显廷还主张设置全局性的农业管理机构,“以收挈领提纲事功划一之效”13168。他在对中美农业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美国农业调整局每年‘经费数万万元,雇员数千余人,如此庞大之建设事业终赖其组织之严密而有系统,卒能收指臂相助之效,农民莫不沾其实惠”;而中国则是建设机关不仅“叠床架屋”,而且“彼此不谋合作,甚或互相倾轧”,上至中央机关重复设置、毫无章法且“零乱散漫”,下至地方农业管主张,上至中央宜整合各相关机关而组建农业部,下设农业、合作、水利、渔牧四司各司其责,下至各省县也应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关,督导推动和实地办理农业经济事务。此外,他还主张设置全国性农业合作社管理机构,倡导组建“全国合作社联合会”主其事。他将该机构的职责定位为:深入了解各地农业合作组织情况;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合作组织的筹建计划与发展规划;督导合作社获取所需资金及其他资源等等。

 

(2)利用商业银行放贷信用合作社构筑通畅的农业融资渠道。方显廷主张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约束各商业银行,使之为信用合作社提供长期的、可持续的农业资金。他通过研究发现,“予合作社以金融上援助之机关,除省立或县立农民银行办理者外,……复有私人设立商业银行”131427。在他看来,农村生产凋敝,使得国内现金都向大城市集中,导致“银行之库存日増,现金之用途日塞,积压耗息,是以数大银行乃不得不另觅放款途径”131427。他认为商业银行参加合作社放款业务是合作社发展的新希望之一,因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当局财政之困难,合作社所需资金,大部分亦须求助于商业银行”13428。他同时也认识到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虽然最初是援助农民而非剥削农民,但政府也不可对之放任,而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加以约束,“善为实施,庶可使中国国合作运动之发展得奠定一稳固之基础也”。

 

(3)积极发展涉农教育事业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方显廷十分重视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他批评当时我国的农业教育机构“居少数,仅有八九所,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之乖谬现象”13168。方显廷倡导政府应筹资在各地兴办农业职业教育学校和农业高等学校,以教育和培训农村建设事业所需人才,使农业人才的供给步入正轨。另外,针对合作社所需人才,他提出“普遍举办合作教育运动,盖合作教育可孕育合作环境”131429。他强调一个适宜的合作环境将推动合作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议国内各家书局应向全国推介有关合作社的著作,各家刊物也应定期刊载相关文章宣传合作社;政府相关机构也可延聘国外农业合作专家来华演讲,传播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等等。

 

二、方显廷农业经济思想的现实启示

 

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使一国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了一系列“复兴农村”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对当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仍具一定的启发意义。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方显廷认为,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而当前包括筑堤、灌溉、造林及交通设施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己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不仅应注重科学规划,而且还不断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对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可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基础设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2.发展区域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当前中国农村一家一户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使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无法合理流动,影响了农民増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显廷所提出的“中国之合作社也乃一政策而非一运动”131424的观点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中国农村合作制度的构建,应自上通过政府制定扶持相关政策,至下由农民自发地按合作制原则通过从生产、技术、资金、供销、加工层面开展互助合作,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市场相衔接,向其组织成员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来构建中国农村特色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政府“区域产业集聚”战略的引导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会在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该组织的形成又将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势,并最终实现区域性的产业集聚。

 

3疏通资金流向农村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