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嫁接技术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嫁接技术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嫁接技术要求

第1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土木建筑结构;施工方法;施工要求;施工技术

一、土木建筑结构加固的主要施工方法

1.1表面处理

根据加固范围拆除梁(板)下局部间墙,铲除梁原饰面层至砼面,用钢丝刷刷去松浮物,用脱脂棉或棉纱沾丙酮擦拭,去油污;b.用平砂轮对钢板粘接面进行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应与钢板短边平行,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干净。c.钢板粘贴面的背面需进行防锈、防腐及防火处理。(1)喷丸除锈等级为Sa2.5级。(2)环氧富锌底漆两遍,每遍30um,环氧云铁中间漆两遍,每遍45μm,高性能环保面漆两遍,每遍40μm。对于现场焊缝处,应仔细打磨后补涂底漆和中间漆,厚度同上。

1.2胶料配制

按称量比例调制粘结胶,调制前对甲、乙两组分别搅拌,混入后再充分搅拌。

1.3粘贴

用抹刀将配制好的胶粘剂同时抹在已处理好的砼结合面、钢板贴合面上。为使胶能充分浸润、渗透、扩散、粘附于结合面,宜先用少量胶于结合面来回刮抹数遍,再添抹至所需厚度(1~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

1.4加压

粘贴好钢板后用夹具夹紧固定,或用支撑固定,并适当加压,压力保持在0.05~0.1Mpa,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挤出为度。钢板粘贴后,用小锤沿粘贴面轻敲钢板,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

1.5固化及养护

钢板加压不得中途局部减压,经24小时后可卸压,3天后可受力使用。

1.6防护处理

粘贴加固,经固化卸压后进行防锈防腐处理。

1.7检验

粘钢固化后应检验粘贴密实度情况,如不符要求,应进行修补。

二、土木建筑结构加固的施工要求

土木建筑结构加固的施工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1)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清理后应露出结构本体、擦净,钢板打磨处理后,应露出金属光泽,表面处理不得沾上渍水、油渍和灰尘。(2)配胶:胶料应严格按比例称量配比,充分搅拌不得有沉淀色差,容器内应清洁,不应有灰尘、水分和油渍混入。(3)粘贴:配制后的胶料应立即使用。涂抹胶料时,水平粘贴应中间厚边缘薄,竖向粘贴宜上厚下薄,应无漏抹。(4)加压:粘贴钢板后用M10或M12膨胀丝固定,并立即加压,加压应均匀缓慢,一经加压不得中途减压。(5)固化及养护:粘贴钢板后,常温下24小时可卸载。(6)防护处理:经检验合格,应进行抹灰。(7)检验:粘贴钢板固化后,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可用小锤轻击钢板,从音响确定有效粘贴面积,密实度应达到有关规定。(8)所有的焊接均应在灌(抹)胶前完成,灌(抹)胶后不得焊接、敲打。(9)采用手工涂胶时,钢板宜裁成多条粘贴,且钢板厚度不应大于5mm,采用压力注胶粘结的钢板厚度不应大于10mm。(10)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加固时,其受拉面沿构件轴向连续粘贴的加固钢板宜延长至支座边缘,且应在钢板端部(包括截断处)及集中荷载作用点的两侧,设置U形钢板箍(对梁)或横向压条(对板)进行锚固。

三、土木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3.1胶粘剂的配置

(1)将原材料按不同配合比称量准确,分别配置底涂胶料、整平胶料及粘结胶料。先将稀释剂加入聚合物主料内搅拌均匀,再将填料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最后加入固化剂,充分搅拌后即可使用。(2)配置胶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底涂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整平胶料每次配置量以0.5-1公斤为宜;粘结胶料每次配置量以1-2公斤为宜。(3)所有胶料要求于1小时内施工完毕。

3.2基底处理

(1)混凝土表面如出现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2)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3)、用混凝土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4)清洗打磨过的构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3.3涂底胶

(1)应按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底胶,将一定比例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根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2)用滚桶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4用整平胶料找平

(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修补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2)转角处应用修补胶修成光滑的圆弧,其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3)整平胶料须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5粘贴碳纤维布

(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在3m以内。(2)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3)用特制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胶液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纤维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4)在最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3.6质量保证措施

(1)对于砼工程,应振捣密实,面层平整,砂浆拌制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发生。(2)、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3)碳纤维材料方面的可靠保证碳纤维片具有极佳的力学性能,是与它自身的材质属性、成片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的。

四、结束语

土木建筑结构加固的目的是对老化或有病害的土木建筑进行加固的目的是提高其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鉴于每个工程的工程特点、现场条件、使用环境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确定加固方法时,应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土木建筑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第2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板栗;嫁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160-02

我国板栗品种众多,大江南北栽植普遍,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板栗富含蛋白质、淀粉、果糖等营养成分,是人们餐桌上的上佳食品。嫁接的板栗树,是由母体一部分发育起来的,遗传性状与母体保持一致,可以形成优良品种的无性系,每株树的成熟期、产量与品质均一致,从而提高板栗的商品性[1-2]。同时,嫁接有助于提早结果,为板栗的合理密植、高产创造有利条件,是实现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

1嫁接前准备

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首先要了解嫁接成活的过程。嫁接成活的过程是砧木和接穗双方愈合的过程。嫁接时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充分结合[3]。一般1周后即长出白色疏松的愈合组织。15 d后可把接穗和砧木之间的空隙填满。砧木和接穗的愈伤组织连接后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即嫁接成活。嫁接一般在春季进行,温度要求15~35 ℃,最适宜温度为25 ℃,空气湿度较大,以无风的阴天为宜。一般在砧木芽萌动而没有展叶时嫁接,这时气温高,树液流动,形成层活动强,嫁接成活率高。

接穗一般选择优良品种的盛产期果树,如宁国市的一新早、沙阜的大红袍、广德的油光栗处署红等。一年生发育枝,要求节间较短、顶芽饱满、生长充分的枝条10~15 cm。接穗储藏包括沙藏和腊封,沙藏就是在阴凉、通风条件较差处挖一条储藏沟或地窖,埋入接穗,上面覆盖湿沙超出接穗约5 cm。腊封是将接穗按嫁接需要的长度裁剪成10~15 cm,顶端留饱满芽,先后将接穗两端置于融化的石蜡中蘸蜡,使整个接穗包上一层均匀的石蜡,储藏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中。

2嫁接方法

2.1劈接

2.1.1砧木处理。选择嫁接部位,将砧木锯断,且在砧面中间作一垂直劈口,要求垂直劈口深6 cm。注意保持锯面平整。

2.1.2接穗处理。将接穗下端削成长楔形,长5 cm左右,入刀处要求由陡转平直,以便接穗接入[4-5]。

2.1.3插穗。撬开劈口,插入接穗,确保劈口和接穗的形成层吻合[6]。且削面上端留有0.3 cm的露白。封住砧面,封严插穗处,要求绑扎紧密[5]。

2.2插皮接

2.2.1砧木处理。剪截砧木嫁接处,并削平剪口。

2.2.2 接穗处理。将接穗下端削一马耳形斜面,长5 cm,入刀至1/2木质部时平直向前斜削,在末端马耳形斜面的背面两侧均削一深至形成层的刀面[7]。

2.2.3插穗。选择砧木皮层光滑一侧的上方,用刀垂直刻破圆周皮层,并在隙缝处插入接穗,要求插入接穗前用刀口轻轻挑开隙缝处两侧的皮层[6]。接穗下去深度以露白为宜,将插穗末端紧密接合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穗外侧因有伤面可与砧木皮层内侧愈合,以确保较高的成活率[6]。绑缚方法同劈接法。

2.3腹接

2.3.1砧木处理。往下轻削砧木基部平直、光滑的一面,要求长约3.5 cm,稍带木质部。对于圃地嫁接而言,砧木削的部位应离地面6~8 cm,以利于翌年春季补接[8]。

2.3.2接穗处理。将穗条剪成穗段,要求带2个饱满芽、长7~8 cm。削去穗段下部的一个芽[6],在被削去芽的下部削一个长约3.5 cm、深达木质部、平直、光滑的长削面。在长削面的背面削一马耳形斜面,与长削面相交成40°[6]。在马耳形斜面上部、长削面的正背面削一长约3 cm、平直、光滑、深达木质部的短削面,长、短削面要求平行。

2.3.3插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开好的砧木接口中,长削面向内并对准砧穗形成层。用宽1.0~1.5 cm的塑料带绑扎,再加上一长方形的罩(单芽不加罩,用塑料带包裹接穗),用塑料带扎紧[9]。

2.4切接

2.4.1砧木处理。在砧木离地面10~15 cm处断砧,并避免撕裂砧木以及剪口附近表皮受损。剪口削平后,选择断面平直的一侧,垂直向下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切一平滑、长约2 cm的刀面,要求达木质部而不削出木质部或微带木质部[6]。

2.4.2接穗处理。选择第1个芽,要求饱满健壮。先从芽下斜削一呈45°的断面,断面所选位置为芽下1.5~2.0 cm处。再翻转接穗,从芽点的反、侧面距离芽0.3 cm左右以深达木质部且削去的表皮不带木质或稍带木质而恰到形成层的标准向前平削[6]。长形削面要求不起毛、平滑。最后在芽点上方约0.3 cm处斜削一刀,要求切口斜断面呈45°,切断接穗,即成1个接芽。要求接芽长度为1.5~2.0 cm,切下后避免污染[10]。

2.4.3插穗。要求所选接芽与砧木大小相近、长短适宜,将其插入砧木切口内,并垂直插到砧木切面底部,贴紧接芽基部与砧木切口底部。接芽的长削面向内,将接芽和砧木的形成层对准[6]。用薄膜条(或超薄塑料薄膜)绑紧扎好,要求薄膜条宽1.0~1.5 cm,以确保芽眼微露或不露[11]。

3嫁接后管理

3.1除萌蘖

嫁接后逾10 d,砧木即发生萌蘖,要及时除掉,以保证根系吸收的水分和营养供给接穗生长,除萌蘖要连续进行3~4次,到接穗旺盛生长后,萌蘖停止生长。

3.2松捆绑和绑支棍

一般在接后1个月,新梢长到30 cm时,松开捆绑的塑料条,而后再较松地绑上,以利于接穗的生长。与此同时,要绑支棍,支棍长1 m以上,一个接口1根,下部固定在砧木上,上部把新梢绑在棍上,随着新梢生长,先后绑3~4道,可防止风害。

3.3摘心

当新梢长到约50 cm时摘心,连续摘心1~2次,可促进副梢生长,多长侧枝,使树冠圆满紧凑,枝条充实,提早结果。

3.4病虫害防治

金龟子、象鼻虫等食叶害虫,建议使用杀虫灯进行灭杀,也可使用化学药剂,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烟乳油、甲维盐等。接口如有病害,可涂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4参考文献

[1] 黎成社,黄承标,邓绍林,等.有机复混肥对板栗嫁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广西热带农业,2007(2):9-12.

[2] 黎成社,邓绍林,李康鸿,等.有机复混肥对板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广西热带农业,2006(6):4-7.

[3] 李静.板栗栽培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29,131.

[4] 张玉梅.实生低产板栗园高接改优及其管理技术[J].落叶果树,2011(4):46-47.

[5] 田寿乐,许林,沈广宁,等.板栗高标准建园技术总结 [J].落叶果树,2011(4):15,48-49.

[6] 板栗嫁接苗的嫁接方法简介[EB/OL].[2011-08-25]..

[7] 李润强.山西板栗繁殖与丰产栽培技术[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2):47-48.

[8] 陈春玲.板栗夏秋季管理关键技术[J].北方果树,2011(4):35.

[9] 徐青春.基于板栗嫁接技术与后期管理研究[J].现代园艺,2011(7X):27.

第3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园艺植物;嫁接;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随着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及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摆在实践教学面前的是如何不断的将新知识、成功的经验交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知识与受到实践成功的启迪,又因目前全国有90多所高校设有园艺专业,按教学计划都应开设苗木繁育实践课,嫁接又是苗木繁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但实践场所的窘况却令人十分担忧,一是大多数学校因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人数成倍增加、同时又因合校、扩建、建新区等多种原因,形成实验实习场、站被挤占等多种原因或是原有实践场所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已不能满足需要。二是集体经济时代园艺企业都乐意接受学生实践,而现在的园艺企业90%以上都是私有或是承包经营,牵涉到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婉言谢绝带学生去实践。三是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嫁接实践所用的相关材料价格也随着涨价。对此、笔者就针对如何适当化解上述诸多矛盾,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的上好园艺植物嫁接实践课进行初步探索。

一、改进中的嫁接实践课

改进中的嫁接实践课,以《果树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中《果树的嫁接繁殖》为主干,综合应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苗圃学》、《果树栽培学》、《农业设施学》辅以新增内容,让其充满活力,附以生机。

(一)就目的要求充实了嫁接繁殖的由来、作用和为什么要进行嫁接繁殖

1.嫁接的定义

嫁接一词的科技名词定义是:将一棵植株的组织融合到另一棵植株上的技术。它是园艺工作者广泛应用的一种繁殖植株的方法。

2.嫁接繁殖的由来

嫁接繁殖是人们依据发现林中树木枝条相互摩擦损伤后,彼此贴近而连结起来的自然嫁接现象而采用的一种苗术繁殖方式,古代称为“木连理”。嫁接就是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而创造的一种生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学者等都先后提到过嫁接。5世纪枝接和芽接技术在地中海地区应用渐多。16世纪英国已有劈接和舌接等枝接方法。芽接技术在欧洲普遍应用是在17世纪以后,当时主要用来繁殖核果类果树的桃、油桃、杏等。

中国关于嫁接的早期记载见于《汜胜之书》,书中有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北魏的《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最佳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包括嫁接对植株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在6~13世纪的几百年中,嫁接技术在果树以及观赏植物牡丹和的应用方面有很大发展。南宋时韩彦直在其著作《橘录》中赞美柑橘嫁接技术时称“人力之有参于造化每如此”。13世纪由于蚕桑业的发展,桑树嫁接开始受到重视。17世纪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谈到嫁接和栽培技术相结合可促进植物变异。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保持果实品质和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3.嫁接繁殖的应用

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嫁接的历史还不到100年,但发展十分迅猛。嫁接在果树生产上除用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外,也用于提早结果、克服有些种类不易繁殖的困难、抗病免疫、预防虫害;此外还可利用砧木对生态的适应性而扩大栽培区域、提高产量和品质;以及使果树矮化或乔化等。在观赏植物的生产上,常用补接根的方法来恢复树势,方抢救和保存古树名木;用桥接的方法来挽救树干被害的大树;用高接法来改换原有的劣种,还可以用于解决自花授粉不结实或雌雄异株果树的授粉问题。对特殊观赏树木品种如龙爪槐、垂枝桃、垂枝梅进行繁殖造型等。这些应用都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了绑缚材料塑料薄膜的发展,使嫁接用的绑缚材料走过了草缚、加泥、加牛粪到使用薄膜的漫长时代,塑料薄膜的出现加速和扩大了嫁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

4.嫁接繁殖与生产的紧密联系

随着对园艺植物栽培和研究的深入,后来发现嫁接繁殖是属于果树无性繁殖范畴,即只要采用选定优良品种的枝、芽进行嫁接繁殖苗木就可以保持母本优良性状而不发生变异,随着人们对果品消费需求的质量和数量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果树生产大规模发展的需要,也由于果树栽培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产量、最优品质、最高经济效益,只有用嫁接繁殖的苗木才能保证苗木品种、质量的一致性、数量最大化,达到栽培果树的最佳目的,为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

(二)形象比喻嫁接成活的原理

果树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嫁接时把砧木与接穗削去嫁接部位的皮层,使两个方面的形成层贴合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形象比喻人的肢体修复必须把血管接通一样.当砧木与接穗的养分水分输送管道被接通,被嫁接的芽就会萌发由此而长成新的植株。

(三)不可忽视的材料用具

1.材料

(1)练习材料

同学在没有掌握嫁接基本要领之前,可提供园区周边的杂树,以供对植物木质部、形成层、靭皮部的认识。从数量上满足同学们的反复练习,可以不计成本。

(2)砧木与接穗的选取

第4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绿化苗木;嫁接;繁殖;优势;管理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1.绿化苗木嫁接繁殖优势分析

嫁接又称接木,是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枝干上,愈合后成为一新植株的繁殖方法。嫁接对于绿化苗木植株的繁殖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嫁接方式作用之下,接穗苗木瓶中的优良性状能够得到保持与延续;另一方面,通过对嫁接砧木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所嫁接绿化苗木植株的抗旱性能、抗病害性能、抗虫害性能等。具体而言,相对于绿化苗木的繁殖而言,其发挥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绿化苗木嫁接繁殖可显著提高绿化苗木植株的抗病能力:例如,以辛夷为砧木嫁接玉兰,以中槐为砧木嫁接龙爪槐。上述绿化苗木的嫁接繁殖可最大限度的防止单独种植玉兰以及龙爪槐植株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枯萎病症以及霜霉病症,从而提高这部分绿化苗木在繁殖过程中的存活几率。

②绿化苗木嫁接繁殖可提高绿化苗木植株的耐低温性能:由于在绿化苗木嫁接过程当中所选取的砧木有着极为发达的根系结构。与此同时,嫁接过程中所选取的砧木在抗逆性方面明显由于单独意义上的绿化苗木植株。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采取嫁接方式生长的绿化苗木对于低温温度有着更为良好的耐受性,同时能够确保土壤覆盖下根系结构的充分延伸,提高其在繁殖过程中的综合质量。

③绿化苗木嫁接繁殖可提高绿化苗木植株对于各种连作危害的抵御能力:部分绿化苗木植株的根系结构相对脆弱,无法适应连作方式下对于植株根系结构的特殊要求。针对这部分绿化苗木植株而言,通过嫁接作业的方式,能够降低其根系结构在生长过程当中可能受到的有害物质以及土壤积盐问题影响。

2.绿化苗木嫁接繁殖管理技术分析

在绿化苗木植株的培育过程当中,通过采取嫁接繁殖的方式,能够提高这部分苗木植株的开花实践、成苗进程以及植株长势,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绿化苗木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异问题。笔者在实践工作中主要涉及到的绿化苗木嫁接繁殖对象主要有:①龙爪槐用中槐嫁接;②玉兰用辛夷嫁接;③桂花用大叶女贞嫁接;④大叶黄杨用丝棉木嫁接。现以龙爪槐为例,针对绿化苗木在嫁接繁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技术问题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龙爪槐又名垂槐,其植株对于土壤以及环境气候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我国庭院绿化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其繁殖能力,采取将其嫁接于中槐植株中的方式。嫁接时间选取在谷雨前后、砧木离皮时间。在这部分嫁接绿化苗木的后期繁殖与生长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执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技术措施,以保障苗木植株的稳定生长与繁殖:①抹芽:考虑到中槐砧木在经过截头处理之后会产生一定的萌芽,为保障接穗龙爪槐的成活率,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清除树干上的萌芽;②解缚:在龙爪槐嫁接中槐15d以后需要将附于嫁接植株之上的塑料袋予以拆除。其余绑扎物需要在30d后予以解除。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绑缚辅助支撑枝条,借助于此种方式,防止接穗在大风状态下出现刮断问题;③整形:在接牙生长至20cm左右高度的情况下,需要由专人进行掐尖处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预留10~15cm单位长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嫁接植株二次分枝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通过对嫁接枝条的合理修剪与调整,维护植株生长过程中,冠形的端正性;④防虫:采取嫁接方式所培育的龙爪槐植株在幼芽生长阶段,对于各种病害及虫害的抵御能力较低。特别是在苗圃管理过程中,蚜虫可以说是龙爪槐嫁接中槐植株所存在的最典型病害。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药物处理。此过程当中应当选取的药物为40%浓度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是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

3对于繁殖准备的探讨

第一个方面是作好繁殖床。选择保水、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材料为基质,搞好繁殖场地的消毒。第二个方面是常年进行繁殖要建造温室,推广容器育苗。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温室和配套装置,逐步实现工厂化育苗。第三个方面是种子采集的亲本必须选择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和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并根据育苗目的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性状和功能的优良品系。最后是做好种源调查,适时采种。采集时严禁混杂,并详细记载采集地点、时间和种名。

4 对于播种繁殖的探讨

第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数量多、抗性强和易于驯化的苗木,宜采用播种繁殖。第二个方面是种子采后应立即选种。选种标准为外观正常,粒大充实,内含物新鲜,无病虫,纯度95%和含水量适度。第三方面是种子要及时处理,不随采随播的种子应妥善贮藏。第四方面是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测定发芽率,合理确定播种量。不易发芽的种子必须进行物理或药物催芽处理。第五方面是播种时间应根据种子生理特性决定。一般为春播,休眠期长或带硬壳的种子宜秋播,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宜随采随播。第六个方面是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等。一般树种采用条播,少粒种子宜撒播,大粒或名贵种子应采用点播,有条件者可采用容器育苗。最后要做到的是播种要均匀适度,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板结。

5对于营养繁殖技术的探讨

为了保持母本原有性状,获得早开花结实的苗木,宜采用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可分为扦插、压条、埋条、分株、嫁接等方式。播插繁殖要适时采集发育良好的枝、叶或根作插穗,易生根的树种可在大田扦插,较难生根的树种可在保护地扦插,并用生根素处理。要注意防止倒插。播插繁殖主要包括硬枝扦插、软枝扦插、根插。硬枝扦插是落叶树于落叶后选取1-2年生壮枝,分级贮存于冷凉湿润处,到次年春季扦插。常绿树于春、秋季和雨季随采随插。软枝扦插。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随采随插。根插。宜在春、秋季进行,根穗顶部与土面平齐。压条繁殖主要采用在扦插不易生根的树种。凡压条繁殖时,均应先将压入土中枝条的表皮刻伤或行环状剥皮,待形成根系后方可剪离母树培育。压条主要包括伞状压条、偃枝压条、空中压条。伞状压条是在早春发芽前将母树1-3年生壮枝向四周弯曲,埋入土中8-12cm,并使枝梢直立露出土面。埋条繁殖是在秋季从已落叶的母树上采集根部萌发的长枝,混沙埋藏,次年春季将枝条平置于3-5cm深的土沟内,上覆细土,灌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分株繁殖一般在春、秋季将母树根部萌发的枝条连根分离出来栽植,多用于根蘖发达的树种。嫁接繁殖是根据繁殖要求,选择接穗与砧木之间亲和力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嫁接。切口要平滑,各项操作要衔接迅速,保持形成层接触面的吻合。接后应加强管理,采取遮荫、保湿、培土、去砧等措施,提高成活率。

它主要包括枝接和芽接。前者一般在春季发芽前随采随接。后者一般在夏末秋初砧木易离皮时进行。

第5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 实生桑;穗条;嫁接;寒地

中图分类号 S8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05-01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53°,是我国最北部省份之一,无霜期短,冬季寒冷。由于特殊的气候,使实生桑嫁接技术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达到桑苗嫁接成活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细胞的再生能力,促进其细胞分裂,从而通过愈伤组织的形成而愈合,同时确保水分与养分的运输,并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1 穗条处理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全枝芽要饱满充实、无病虫害、中等程度的一年生枝条[1-2]。穗条长1.0~1.5 cm,采下后用薄膜包裹捆绑好,将穗条削去顶梢,捆好的穗条直立埋在潮湿的沙土中,防止水分散失,环境要求避光阴暗。定期检查,保持5~10 ℃的温度,相对湿度为70%左右。穗条过干时,要适当喷水。

2 嫁接前准备

准备好嫁接工具,包括嫁接刀和桑剪等,选择在农历惊蛰前后进行嫁接,黑龙江省在4月下旬至5月初,此时桑树汁液开始流动,皮层的剥离较为容易。对于嫁接部位和嫁接芽片数量应当科学把握,已分枝干而粗壮的桑树,可在支干基部离开叉处上面3~6 cm处进行嫁接,每株接1个芽片;定植后的幼树,于确定为第一枝干分支处嫁接,每株宜嫁接2~3个芽;苗地实生苗,一般在主干离地3.5~10.0 cm处嫁接,每株1个芽片。

3 切削接口

选择芽接部位节的侧上方3 cm处作为切削接口,把接刀口横向斜放,一手握住刀柄,另一手大拇指按住刀尖背,从上至下直切一刀。具体操作的时候,以削开皮层出现木质部为准,同时注意避免伤害木质部。切口的规格:长约1.8 cm,宽约1 cm,枝粗略长,分枝短,并顺刀切断皮层的上部2/3,留1/3作为插放接穗的皮口。

4 穗芽选择

选良桑枝条中部充实饱满、无病无虫、没发芽变色的健壮芽苞,第一刀将叶痕突凹削平成平滑的削面;第二刀在叶痕的下方0.5~1.0 cm左右处,向下、内横切一刀,深至木质部,第三刀在芽尖上方0.5 cm处下刀,由芽里内侧向下平行搓削至第二刀切断处,由厚到薄,将皮层和芽苞削下,下方两侧各有1个托叶痕的断面,芽心下面有1个维管束的断面,削面外观呈“3点1颗米”状。芽片的宽度和长度应尽可能地适应界面,削面光滑,不要沾灰、沾汗。

5 嵌芽

将芽片削面向接口木质方向移至刀尖,芽片下端紧接切口皮木之间,芽苞向外顺插嵌入接口所留的1/3皮口内,使芽片刚好盖住粘木削口痕面,切忌芽片卷曲。如接触面大,应将芽片嵌在接口削面一侧的皮木之间,再削1个芽片嵌在另一侧。随削随插,注意深插,以使树皮与芽充分接触。

6 捆扎

用清洁的塑料薄膜,剪成1~2 cm宽的长条,从顶端包扎到下部,把接口基部和芽片全部包紧,露出芽苞。一端贴在芽片嵌合的下方,一手固定住薄膜和芽片,避免其滑动,另一手把接口基部和芽片叶痕全部裹紧,将薄膜条缠绕2圈。然后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薄膜条,另用一手轻将薄膜条上提并卡进芽苞内侧,露出芽苞,绕过削痕后,再向下绕捆至接口的背面,经侧面又向下卡进芽苞内侧。如此呈交叉状包扎,直到接口削面全部包住为止,然后将塑料条绕至侧面打结。由于袋内密封,所以桑树嫁接后产生的大量汁液容易导致积水,为了避免芽片在袋内腐烂、呼吸不畅,应及时刺破塑料袋,将其中的积水排出。

7 嫁接后管理

嫁接好后,在接口上方6~7 cm处,将被接的劣桑梢剪去,呈光滑的平口[3-4]。嫁接后成活的芽片到气温上升到12 ℃以上时,就开始萌动、发芽生长,刚发出的嫩芽、嫩枝,要加强保护,防虫防病且勤掰除劣桑上长出的侧芽,当新枝长到30~35 cm时,对捆扎过紧、过多的塑料薄膜,影响新枝生长的应予解除。嫁接新桑生长时期,应加强施肥,尽力做到大肥大水,采叶后要留顶梢10片叶左右,以制造养分,促进生长。俗话说“三分接,七分管”,如果要达到提高嫁接成活率的目的,应当注重后期管理。可以用敌敌畏乳剂3 000倍液对桑树进行喷洒,从而防止外来病虫害对新芽的侵袭,保证成活率[5-6]。

8 结语

桑苗是蚕业发展的基础,实生桑苗嫁接是植桑、老树复壮改变产量低的有力措施。通过嫁接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嫁接的优良性状,又能充分发挥杂交优势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根系来增强植物的活力,并延缓桑树早期衰退,达到保持稳定高产的目的。

在嫁接的过程中,只要抓住“快、平、准、紧、严”这5个关键技术要点,就能保证嫁接成活率和工作效率。“快”就是嫁接动作快,使削面平滑避免特殊的刮伤,使其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创面氧化褐变;“平”就是削面保持平滑整齐,尽量减少接穗和砧木之间的空隙;“准”是针对砧木与接穗形成层要对准,有利于二者尽快对接愈合;“紧”就是嫁接口绑扎一定要紧,使接穗和砧木削面紧密接触,有利于组织的对接,使砧木和接穗按要求锚固,不会因外力造成错位;“严”主要是从保湿的角度考虑,不能太紧,否则易引起嫁接口呼吸作用受阻而使接口腐烂。

9 参考文献

[1] 黄有存,陈怀林.桑树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5):290-291.

[2] 李志,叶青雷.黑龙江省果桑繁育与栽培技术[J].北方蚕业,2014(2):39-40.

[3] 徐洁,徐绍林,孙峰.实生桑育苗技术[J].广西蚕业,2004(4):42-43.

[4] 张华彬,陈飞,张宝刚,等.龙爪桑播种嫁接育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33.

第6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1 桃树硬枝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

1.1 嫁接时期选择有误

桃树不论是早熟、中熟还是晚熟品种的组织、器官的萌发、生长均要求具备一定的生物学有效积温,所以在嫁接时间的选择上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否则会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

1.2 接穗准备有问题

1.2.1 采集接穗不正确 在生产中由于受苹果、梨等仁果类果树接穗贮备条件的影响,也常选择采集一些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做接穗,而发育程度较充实、饱满的枝条常在收集、捆绑、土(沙)藏处理中出现大量芽体被擦、碰掉而失去使用价值。

1.2.2 接穗未经过沙藏处理 如果采集的接穗是中庸枝或腋芽发育不饱满的弱枝,但未经过土(沙)藏处理,而是随采随接则成活率低。

1.2.3 贮藏处理不科学接穗埋藏深度不够,埋藏环境湿度不符合要求,或选择藏址不符合要求,则嫁接成活率低。

1.3 嫁接砧木部位选择有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发生在老龄桃园(老品种园)的更新上,大多数果农仿用苹果、梨的高接更新要领而选错砧木部位。

1.4 嫁接技术不正确

有相当数量的果农在嫁接时不能识别砧、穗双方形成层的准确位置,致使在砧、穗对接时其形成层根本就没有对准。

2 提高硬枝嫁接成活率的措施

2.1 嫁接时期要适时

要结合当地气候变化特点,即在春季气温回升较稳定且日平均气温在7℃以上时,一般以清明节前1周左右开始至清明节后3周左右结束最为理想。

2.2 接穗准备要充分

选择1年生的中庸枝,按要求将采集来的接穗50枝1捆存放于果窑中。冬剪时期是收集并进行窑藏的最理想时间。在果窑的空闲处,一层接穗一层土,土层厚30~40cm,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40%,接穗层次最多3层,最外层土厚度为50~60 cm。若是地穴藏,则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段挖贮藏坑,南北走向,具体长度视贮藏量而定,宽度视多数接穗的长度而定。接穗捆在坑穴中东西摆放,坑底先放1层,接穗最多3层,层间土层厚度为20~25cm,最上层土高出地面40~50cm).为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40%为好。

2.3 嫁接砧木部位选择要正确

在老龄桃园的更新时,不能象苹果、梨等果树在其多年生健壮的骨干枝上按要求嫁接,主要原因是桃树老龄枝一则皮层较厚其形成层较深,砧、穗对接时其形成层对齐较困难;二是部分高龄骨干枝形成层产生愈伤组织较困难,同时被桃流胶病及部分害虫危害较重,若当年遇上春旱等都会使嫁接后成活率降低。所以要确保高龄骨干枝及老品种桃园通过嫁接实现改良、更新,就得在前1a(年)的生产季节里对其要嫁接的骨干枝的适当部位上强行刺激,促使潜伏芽萌发抽梢,留给第2年春季嫁接备用。

2.4 嫁接技术要科学

2.4.1 砧木的切劈在实施嫁接前处理砧木,对前1 a(年)刺激所生枝则在其距着生母枝处的10~15 cm处、对育苗则在砧木上距地面7~8cm处平截并除掉剪口下无用枝;再在距其髓心3~4 mm的一侧选定下切刀口位置,向下切长2.5~3.0 cm的切口。

2.4.2 接穗切削 选与砧木切口宽窄相当的接穗在距顶芽7~8 mm处剪截,接穗长7~8 cm。选芽节间距较大处切削大削面,不要削的太深,距髓心2~3 mm。然后在大削面的另一面,切削小削面,也不宜削的太深,只需削去表皮层,略带木质即可。最后在小削面下端5~6 mm处切削第三削面,注意也不要削出髓心,但要使第三削面与大削面成“V”形,总之要求3个削面3刀削成、削面平直并保护其段内髓心不露面。

2.5 嫁接

嫁接时用刀撬开砧木切口,将接穗大削面正对砧木髓心方向下插,力求砧、穗双方的两边形成层对齐,至少必须保证有一边对齐。削面“露自”3~4 mm高,总之,要求是砧、穗对接一次到位、双方形成层必须对齐并“露白”。

2.6 捆绑

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条捆绑紧、实,然后用封口剂涂封接穗上剪口。

第7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柿树;嫁接;成活率;影响因素;对策

柿树属柿科柿属,是中国分布极为广泛的果树之一。柿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色泽艳丽、味甜,除鲜食外,还可进行多种加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柿树含单宁酸,易氧化形成隔离层,故嫁接柿树苗木较其他果树难度大[1]。尽管人们在生产中对柿树嫁接技术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对嫁接柿树当中的各个时期,利用各种嫁接方法严格把关,但其成活率仍无明显改善。为此,笔者在近几年工作中,通过对柿树嫁接试验,观察其成活率、枝条生长情况,摸索出了柿树嫁接的关键技术,使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

1影响柿树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1.1砧木不健壮,接穗木质化程度低

柿子树的接穗采集,必须是在健壮无病虫害的中、青年树上,同时要采树冠的东南方向和中、上部外围枝条上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这部分的枝条光照充足、发育健壮、营养贮藏多、木质化程度高、生命力强、成活率高。另外,接穗的部位不同,成活率也不同。在同一枝条上,中部的成活率最高,约90%以上,下部的次之,约70%~80%,上部(即顶端)的最差,约50%~60%。再者,在剪下接穗的剪口处必须用蜡封。砧木一般选用君迁子(软枣)或柿树实生苗作砧木,选用粗度大于1.2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皮下接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2.0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

1.2嫁接的天气条件不适宜

嫁接一般选用阴天、湿度较大、无风或微风的天气,不能在雨天嫁接。

1.3较高的单宁物质造成嫁接成活率偏低

嫁接时首先排除柿树本身的单宁物质,在嫁接前将所采的接穗根部放在清水中浸泡30 min后,待单宁物质自动排出一些,然后再嫁接。枝接接穗选用一年生生长充实的营养枝枝条沙藏,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芽接选用健壮饱满芽,随采随接,一般在8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高[2]。

1.4嫁接技术影响成活率

要求嫁接柿子树必须速度快、时间短、技术熟练。因此,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观察,刚削开的茬是白色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就由白变成浅黄,再变成枯黄色、褐色,这就是单宁在空气中氧化而成的。当茬处于白色时成活率高,反之就低。经验证明,嫁接1个接穗,如果用l~2 min,成活率在80%以上;用2~3 min,成活率在70%以上;如果超过5 min,成活率就很难保证。接后立即用塑料条包扎接口,以防水分蒸发和与空气接触。

1.5嫁接后抹砧芽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

实践证明,不抹芽的成活率在30%左右,而勤抹芽的成活率会提高到85%以上。15 d后检查成活率,用手轻弹叶柄,叶柄即掉,证明接芽已活;同时要耐心等待,因为有些柿子接穗发芽非常缓慢,甚至需要50 d以上。只要接穗的表皮不皱缩、不失水,就有成活的希望。嫁接后若天气持续干旱,可在每天早上或下午5∶00左右,用叶面喷湿,以增加水分,提高成活率。待新梢长到10 cm时,在砧木贴边插支撑柱,捆好新梢,引导向上方向生长,以防刮风刮掉新梢。若没有嫁接成活,可进行二次嫁接。

2柿树嫁接方法

2.1芽接

2.1.1带木质部芽接。嫁接时间。2月中旬至3月底,此时砧木水分已经上升,可将二至五年生砧木大树苗进行高接换头,用木质部芽接。砧木准备:一般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1.2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接穗准备:接穗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芽子饱满的枝条作接穗进行选芽。插好接穗:先在接穗切取带木质的芽l~2 cm,然后在砧木光滑一侧切取长1~2 cm的切口,深达木质部,切口大小与芽片大小相适应。插贴芽片和捆绑塑料薄膜时芽片应与砧木切口对齐,木质部对木质部,韧皮部对韧皮部,然后用无毒塑料条绑好,并使叶柄外露,以便检查成活率。经过10年观察,柿树在春季用木质部芽接成活率达90%以上,当年枝条生长量可达40~100 cm,且不易被病虫所危害,生长良好。

2.1.2“工”字形芽接法。嫁接时间:6上旬至9月下旬。砧木准备:一般要求用主干粗度大于1.2 cm的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接穗准备:此时树液流动旺盛,柿树枝条发育迅速,当年新生芽苞已长成,可削取带有叶柄的接穗进行芽接。插好接穗:首先,削取芽片,先在接芽上方0.5 cm处横切1刀深达木质部,再于芽下1.0~1.5 cm处梢带木质部向上斜削刀,当刀口与横切口相遇,再用手捏住芽一掰,即可把接芽取下;其次,砧木开口,在砧木光滑处切1个丁形切口,深达木质部,切口大小与芽片大小相适宜;最后,插芽片和捆绑薄膜,用刀尖(或骨柄)将砧木切口左右轻轻一拨,使砧木两边皮层微微撬起,随即将接芽尖端随刀尖拨入砧木皮层,向下推插芽片,直至接芽上方切口与砧木切口密接为止。然后用无毒塑料条绑好,并使叶柄外露,以便检查成活率。接后15 d检查成活率,用手轻弹叶柄,叶柄即掉,证明接芽已活。待芽出10 cm时解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此时期嫁接成活率达80%~90%左右,当年生枝条最长达10~30 cm,且易发生虫害,必须注意防治。

2.2劈接

嫁接时间:2月中旬至3月底。砧木准备:选用主干粗度大于1.2 cm的二至三年生的苗或枝干粗度大于2 cm的二至三年生枝,将砧木在合适部位切断,断面离地面一般不低于6 cm,然后从断面中间向下切1刀,砧木粗度大也可从断面中间偏一侧向下切,刀口深度3.2 cm左右。接穗准备:接穗一般选用经过沙藏的柿树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充实的营养枝,剪去短梢,留l~2个健壮芽,下端削成锲形,削面光滑,削面长度2.8 cm左右。插好接穗: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准,用无毒塑料条绑好接口,接穗上的芽眼留在外面。接后管理:嫁接15 d后要注意观察,完全成活的接穗要及时解去塑料条,随时抹去砧木上的芽[4]。

2.3皮下接

嫁接时间:春季皮层容易剥离时。砧木准备:一般以大树枝干粗度2 cm以上二至三年生枝或主干粗度在2 cm以上二至三年生的实生苗,用锯或修枝剪将砧木剪断,用刀修平,从断面开始将树皮向下划1个3~4 cm的纵切口,不要伤到木质部。接穗准备:选用柿树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充实的营养枝。留1~2个健壮芽,将接穗基部削1个大斜面,斜面长度根据砧木的粗度而定,一般3 cm左右,斜面背面两侧各削1个小斜面。插入接穗:用刀将树皮轻轻撬开,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皮层内,大斜面向木质部,小斜面对皮,并用无毒塑料条绑好接口。接后管理:嫁接成活后及时抹芽松绑。

3参考文献

[1] 柳俊先.柿树的嫁接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9(2):33-34.

[2] 郭书芳,田士杰,刘志国.如何提高柿树的嫁接成活率[J].果农之友,2005(3):45-46.

第8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茄子;胶管;嫁接技术

随着北方保护地蔬菜的发展,保护地茄子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茄子连作障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达30%~50%,造成茄子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成为制约保护地茄子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的防病方法主要是采用4~5年以上的轮作或换土栽培,但不适合在大面积栽培时使用。实践证明,采用茄子嫁接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茄子嫁接技术是选用高抗茄子土传病害的野生茄科植物作为嫁接砧木,将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茄子不仅能有效地预防茄子土传病害(主要是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而且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可连续生长多年,收获期长。这项技术在国外早已普遍应用,我国科研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试验,90年代开始推广,近几年随着保护地茄子的发展,嫁接栽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郊区一些区县如大兴、顺义,茄子嫁接已成为当地菜农普遍接受的一项技术。

生产上茄子嫁接通常采用贴接法,接口使用嫁接夹固定,但是这种方法对嫁接后的管理有较高要求,如果湿度过小,嫁接伤口易失水,导致嫁接苗萎蔫;如果湿度过大,植株又易感染病害。并且后期需要人工去除嫁接夹,费工费时。采用胶管嫁接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用橡皮筋乳胶管替代传统嫁接夹,由于胶管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很好地包裹住接口,保持住水分的同时又能防止病菌侵染,且胶管在自然条件下能自行氧化脱落,不用人工去除,节省了摘除嫁接夹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在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上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砧木主要是从野生茄子中筛选出的对茄子土传病害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如托鲁巴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从多份茄子材料中筛选得到一份易发芽、长势强且高抗土传病害的砧木品种――茄砧一号。该砧木品种抗病性强,能同时抵抗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其抗病程度达到高抗或免疫水平,嫁接后的植株极少得病,能连续重茬种植,且根系发达,粗长根较多并呈放射状分布,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

茄砧一号种子小,千粒质量1 g左右。该品种发芽势好,出芽整齐一致,适合作嫁接砧木。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长缓慢,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迟缓,3~4片叶后生长加快。采用该砧木嫁接后,植株茎秆粗壮,嫁接成活率高,除具有高度的抗病性外,还具有耐高温干旱、耐湿的特点,且坐果率高,商品率高,总产量高,果实品质极佳。

接穗主要选择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商品性状佳、品质好、亲和力好的品种,如京茄1号、京茄6号等。

2 砧木苗和接穗苗的培育

2.1 播种期

茄砧一号幼苗初期生长缓慢,特别是低温条件下生长迟缓,为了使砧木和接穗的最适嫁接期协调一致,应从播种期上进行调整。冬季嫁接,接穗的播期要比常规茄子育苗提早10 d左右,砧木的播期要比接穗提早30~40 d;温暖季节嫁接,接穗的播期要比常规育苗提早1周左右,砧木比接穗早播20 d左右,据此原则推算并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期。

2.2 砧木苗的培育

茄砧一号667 m2大田的用种量为15 g。为促进砧木种子发芽,需进行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5 ℃的水中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 ℃,然后用100 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 h后催芽。催芽过程中,如果采取30 ℃(12 h)和20 ℃(12 h)的变温处理,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砧木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温季节育苗需在温室内进行,有条件的可铺设地热线。待砧木种子有30%发芽时即可播种。

播前给苗床浇足底水,覆盖一层干土后即可撒种,撒种后再覆土0.5~1 cm厚,然后在苗床上支起小拱棚保温保湿,白天温度不超过35 ℃,夜间温度不低于17 ℃。待幼苗出齐后即可撤掉小拱棚,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17~20 ℃。砧木苗期温度要求比栽培品种高2~3 ℃,应充分利用光照或加温设施提高温度,以促进幼苗生长。对子叶畸形和生长不良的弱苗应及时间除。

待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应选在晴天下午进行。如用营养土方分苗,则分苗株行距不小于10 cm,以保证育苗后期叶片能充分伸展;也可分苗到直径10 cm的育苗钵中。分苗后可临时支起小拱棚提高温度,促进缓苗。待幼苗开始生长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不低于17 ℃,以后的温度管理应配合接穗的生长状态适当调整。砧木苗后期生长速度很快,不能脱肥脱水,可用低浓度尿素水溶液浇灌。待砧木苗长到4~6片叶时即可嫁接。

2.3 接穗苗的培育

接穗苗的培育方法与常规育苗相同,但一般不分苗,幼苗在播种床上一直长到4片真叶,因此播种密度要降低,苗间距一般不小于2 cm。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一般7 d左右苗即可出齐,然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开始长出真叶时进行间苗,疏除过密的苗或弱苗。待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嫁接。

嫁接前5~7 d,要对接穗苗和砧木苗进行蹲苗促壮,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主要通过控水使接穗苗在中午前后呈萎蔫状态,但砧木苗的萎蔫程度要比接穗轻。嫁接前4~5 d浇足水,只要床土不过干,嫁接时可不再浇水。经过这样锻炼的幼苗较耐旱,嫁接时萎蔫轻,成活率高,不徒长。

3 胶管嫁接技术

3.1 嫁接前的准备

嫁接用具必需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嫁接刀具要求锋利,使嫁接切口一刀成型;若刀片发钝,切口不够整齐光滑,会影响成活率。嫁接胶管采用橡皮筋乳胶管,胶管横径0.4 cm,嫁接前把胶管剪成0.8 cm长的胶管套备用。

嫁接一般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气温保持在20~24 ℃,相对湿度80%以上。

3.2 嫁接时间的确定

嫁接适期的确定主要以砧木和接穗的茎粗为主要衡量指标,一般以砧木和接穗的茎粗一致时为最佳。砧木和接穗的茎粗差异较大时,可通过对水分和温度的调控管理使其一致,然后根据茄子的定植时间来确定嫁接时间。

3.3 胶管嫁接技术操作规程

嫁接时,砧木留1~3片真叶后,在茎节间处向上斜切一刀,角度呈45 °,把胶管一端套在砧木上,然后选择茎粗相当的接穗,在第1片真叶下1 cm处向下斜切一刀,角度也呈45 °,接着把削好的接穗切面对准砧木切面插入到胶管的另一端,使砧木和接穗的断面充分接触。由于胶管的张力作用,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结合得非常紧密。

4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完成后,立即将苗摆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小拱棚内,并在畦面上浇水增加湿度(浇水时不可把水溅到嫁接苗伤口上,否则易引起病菌感染),然后覆盖纸被或遮阳网遮阴3~5 d。茄子嫁接苗伤口愈合期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26 ℃,夜间20~22 ℃,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之前,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若空气湿度过低,易引起接穗凋萎,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保持环境湿度的方法一般是浇足底水,扣上塑料拱棚膜进行密封,嫁接后第1周内不通风;密封期过后选择在每天清晨或傍晚通风,以后逐渐揭开薄膜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但仍要保持较高的湿度直至嫁接苗完全成活,才能转入正常的湿度管理。

嫁接后3~4 d要全遮光,以后逐渐在早晚见光,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撤掉覆盖物,1周后逐渐增加光照量,并适当提高白天温度。待接穗恢复生长后,撤去床面覆盖物,转入正常管理。

5 胶管嫁接的优点

5.1 适用范围广

由于橡皮筋乳胶管具有不同直径规格可供选择,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直径的胶管来嫁接茄子、番茄、西瓜、黄瓜等不同种类的蔬菜作物,具有嫁接时易操作、嫁接苗后期易管理等优点,适用范围广,且便于推广利用。

5.2 成活率高,易管理

橡皮筋乳胶管弹性好,能把嫁接伤口紧紧套住,嫁接后可以很好地保持住伤口周围的水分,防止出现使用传统嫁接夹时因嫁接伤口失水而导致嫁接苗萎蔫死亡的现象。同时,胶管的包裹作用也能很好地阻止嫁接管理中因伤口湿度过大而引发的病害,提高嫁接成活率。

5.3 省时省力

胶管嫁接操作简单,比采用嫁接夹嫁接节省时间,嫁接时接穗切口直接对准砧木切口插入到胶管中即可,熟练后可以流水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另外,由于胶管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氧化脱落,不用人工去除,因此在大量嫁接时节省了摘除嫁接夹所需的人力,特别适合在工厂化育苗嫁接中应用。

第9篇:嫁接技术要求范文

关键词 西瓜;嫁接;大棚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074-01

枯萎病在自根西瓜上易发生,常导致西瓜产量、品质大幅下降,瓜农损失严重。西瓜嫁接是防控西瓜枯萎病的有效方法。嫁接西瓜大棚栽培,不仅发挥嫁接西瓜抗枯萎病能力强的优势,而且上市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现总结嫁接西瓜大棚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嫁接西瓜接穗,选择早熟中型西瓜类型,要求其具备低温条件下生长快、与砧木嫁接亲和力强、品质优的特点,如早佳(84-24)、秀芳、丽芳、蜜都、京欣王等。在砧木品种选择方面,要与西瓜接穗品种相配套,一般中型西瓜可选择生长势较强的砧木,如京欣砧1号、牛腿瓠瓜、超丰F1等,嫁接苗亲和性好,产量高,品质优[1]。小型西瓜宜选择生长势较弱的砧木,如FR神通力等。84-24和蜜都是2个适宜嫁接的优良西瓜品种。

2 播期选择

一般嫁接西瓜冬季育苗苗期约为45 d。采用大棚+中棚+小棚+地膜栽培的,12月中下旬至元旦前后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4月底前后上市;大棚+小棚+地膜栽培,1月中旬播种,2月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

3 定植

3.1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要整地、施肥、做畦等。嫁接西瓜根系生长旺盛,要求深翻土壤35 cm以上,减少基肥施用量15%~30%,重点施用优质长效肥,以提高西瓜品质。施用腐熟菜饼1 500 kg/hm2或腐熟有机肥22.5 t/hm2,另施硫酸钾复合肥300 kg/hm2、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肥料一定要均匀撒施,不能直接放在定植孔或定植沟内,以免造成肥害。

大棚栽培,整地后提前15 d扣棚膜,用72%都尔750~1 125 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畦面,防除杂草。下透雨后,及时覆盖地膜提高地温。

3.2 适时定植

嫁接后25~45 d,瓜苗2~4片真叶时定植。定植时要求土温大于12 ℃。定植时,嫁接口高于地面2~3 cm,不可接触土壤。大棚栽植密度3 750~5 250株/hm2。每畦栽1行,在施好基肥、盖好地膜的定植行上打孔,定植孔深5 cm,孔径5 cm,株距0.7~1.0 m。嫁接西瓜连年栽培,也需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结合浇施定根肥,选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消毒,或浇施定根肥后每株用1‰多菌灵毒土0.25 kg封好定植孔。

4 田间管理

4.1 除砧木不定芽,棚温控制

栽后及时除去砧木上萌发的不定芽。西瓜喜光喜温。定植到活棵期,密闭棚膜,高温高湿促发新根。寒潮来临时,晚间大棚再增加保温措施。活棵到伸蔓期,先揭小棚,后揭大棚,棚温要求30 ℃。初花到坐果期,控制生长速度,温度25 ℃。随外界气温的升高,加大通风量,调低棚内湿度。坐果后,棚温达30 ℃。果实达1 kg时,逐步拉大昼夜温差。当温度高于35 ℃以上时,建议用遮阳网遮阳降温。

4.2 整枝引蔓

采用3蔓整枝法,即保留一主蔓两侧蔓,其余全部摘除,并理顺子蔓,使各蔓在畦面上保持斜向生长。坐果后,再放任子、孙蔓生长,并利用子蔓侧枝上雌花坐果,形成二茬瓜。第2茬瓜收获后整枝疏叶,去除病残侧枝和病叶,在主蔓和子蔓长出的新子、孙蔓上坐果,形成第3、4茬瓜。如坐果前植株生长过旺,可采取压蔓、切断少量侧根(表土内)及不定根等方法加以调控[2-3]。

4.3 授粉坐果

雌花开放当天上午,用软毛笔蘸雄花花粉后涂抹雌花。授粉后挂上标记,注明授粉日期。坐果节位宜掌握在第12~25节,尽早摘去第10节以前雌花。当第1茬瓜在1 kg左右时,第2批雌花人工授粉,培养二茬瓜。当幼瓜鸡蛋大小时疏果,用干燥稻草垫好,利于果皮着色均一。

4.4 肥水管理

定植活棵后,适当浇施复合肥100倍液2~3次(一般在16:00后浇施,太阳下山前盖膜,防止氨气熏焦叶片)。伸蔓期,当瓜蔓50~60 cm时,依据气候、长势,少施或不施追肥。开沟深施或打孔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50~300 kg/hm2,不宜偏施氮肥。膨瓜期,重施早施膨果肥。当西瓜鸡蛋大小时,根据植株长势浇水施肥[4-5]。离根15~20 cm处打孔,用0.6%硫酸钾复合肥或喷淋肥浇2~3次,间隔7 d进行1次;后期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2~3次。每茬瓜收获后,用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75~150 kg/hm2对水22.5 t/hm2浇根,促进后茬瓜生长。建议在西瓜茎叶恢复正常生长后,再坐瓜。

4.5 病虫害防治

葫芦作砧木的西瓜嫁接苗,在坐果期易发生生理性急性凋萎病。主要是整枝过度、肥水管理不当、恶劣气候条件等引起。在整枝时注意分次摘除,一般每次摘除1~2个分枝;合理坐瓜,每株坐瓜控制在1~2个;科学施用肥料,以防植株旺长;水分均衡供应,尤其干旱时不失水凋萎,多雨季节及时排干积水;大棚栽培温度控制在35 ℃以下。此外,注意防治西瓜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等。①蔓枯病:温暖高湿、重茬、长势弱、通风透光不良等环境条件易诱发该病偏重发生。多从叶缘发病,直径1~2 cm的“V”字形或椭圆形病斑,淡褐色。主要在茎基和茎节附近染病。开始产生椭圆形油浸状小病斑,表面纵裂[6-7]。果实染病,出现水渍状病斑,稍有凹陷;后期,星状开裂,内部组织坏死,呈木栓状干腐。防治技术:轮作栽培,种子温烫,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20~30倍液涂抹;50%异菌脲加80%代森锰锌800倍液混合液喷雾防治。结瓜后,叶面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②炭疽病:嫁接西瓜偏重发生。感病叶片有黄褐色晕圈,中间淡褐色,同心轮纹,表面有小黑粒,湿度高时出现粉红色黏稠物;病斑扩展到幼茎,基部黑褐色缢缩,病斑比立枯病部位高。感病植株,呈水渍状圆形病斑,很快干枯成黑色晕圈;干燥时易破裂,潮湿产生粉红色小点,后成黑色。受害果实,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点,后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凹陷龟裂。防治技术:种子消毒、轮作栽培、肥水科学管理,从苗期开始加强预防;发病前,用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用25%咪酰胺锰盐1 000倍液,或70%代森联500倍液,或80%福·福锌800倍液等交替防治。

5 采收

宜采用授粉计时法来鉴定果实成熟度。嫁接西瓜比自根西瓜迟2~3 d采收。

6 参考文献

[1] 崔四川,惠长敏.四平地区露地嫁接西瓜中棚双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J].吉林蔬菜,2012(11):12-13.

[2] 贾利元,刘艳侠,杨长青.春季早熟嫁接西瓜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12(17):57-60.

[3] 吴平,陶勤,龚佩珍,等.嫁接西瓜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J].蔬菜,2012(8):20-22.

[4] 应泉盛,王毓洪,王迎儿,等.浙江地区大棚嫁接西瓜改良长季节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2(4):49-50.

[5] 郭守春,许凤昌.嫁接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1):12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