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第1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审计需求保险假说;保险价值;鉴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96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11-13

作者简介:章雁(1975-),男,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财务与管理会计、技术经济与管理;黄美玉(1988-),女,福建南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与审计。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630397。

一、引言

审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为满足社会的特定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计出现的动因及审计的本质是什么,理论界至今没有形成共识,不同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比较认可的是审计需求理论、审计需求信息假说以及审计需求信号理论。随着审计师民事责任的不断扩大,自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审计理论界开始出现另一种审计需求理论,即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它认为审计事实上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实质上是财务报告所附带的一份“保单”,如果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而审计师又没有依据执业准则做出合理的判断,投资者依据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告进行决策,并因此造成了损失,则会计师事务所应作为共同被告,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即为投资者提供了审计的保险价值。审计需求保险假说是基于审计的保险机制探索审计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本质功效,认为审计是财务报表风险的一个转移机制。Doogar(2003)认为审计的价值在于保证(Assurance)与保险(Insurance)。

Menon & Williams(1994)针对原美国第七大会计师事务所Laventhol & Horwath事务所破产对审计客户股票的影响,其研究结果都表明由于事务所的倒闭使得被审计客户的股价呈现了负的超额回报率。Baber(1995)认为股票价格的下降不但可以用保险价值消失来解释,也可以用鉴证价值下降来解释。Simunic & Stein(1996)的研究表明,由于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实力雄厚,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充当了投资者的深口袋。Chaney and Philipich(2002)针对审计的“鉴证价值”的研究间接证明了“保险价值”的存在。2005年6月,KPMG因涉嫌妨碍司法公正和非法销售避税产品导致美国司法部对其展开调查,并可能面临刑事诉讼的危险,2005年8月23日,美国司法部与KPMG达成诉辩交易,停止对其进一步调查,Darryl Brown等(2008)认为这个事件并没有威胁到市场投资者对于KPMG的审计质量(Assurance)的怀疑,很好地排除了审计“鉴证价值”的影响,他们比较直接地对审计的保险假说进行了研究。伍利娜、郑晓博和岳衡(2010)以我国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在短时间窗口内的累计超额回报率与公司的审计特征和其他诉讼因素显著相关,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认识到审计师的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使得审计具有了一定的保险功能。

可见,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创造性地指出审计是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进而提高企业价值的一种形式,它为审计需求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重要视角,对该假说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审计的认识,拓宽认识独立审计制度的视野,在理论上也可以搭建起一个更加宏观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全新的思维模式,这在审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一)研究假设

注册会计师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制度是审计需求保险假说的制度基础,是审计保险需求的动因。它实际是依侵权行为法的逻辑,贯彻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在被审计单位――事务所――第三人(即财务信息提供人――财务信息鉴证人――财务信息使用人)之间公平分配因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或舞弊、事务所审计失败而导致的利害关系人损失。虽然《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正式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序幕,但它是一条针对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民事诉讼的总体规定,对于追究注册会计师欺诈和过失的民事责任这一专业性强的复杂问题并未做专门、详细的规定。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更加具体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与审计需求的保险假说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本文以2007年6月11日司法解释的颁布为研究事件。事件日定义为2007年6月11日,事件窗口取事件日以及之后的10个交易日。法律的变更使得审计的保险功能从无到有,为股价中注入了“审计保单”的价值。因此,司法解释出台后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证券市场会出现显著为正的投资回报率。而且,“审计保单”对不同公司股票的价值应该不同,正如一份相同理赔条件健康保险对老年人和对青年人的价值不同一样,由此我们可以预期哪些公司的股票回报率会更高,哪些会较低。如果事实与预期相符,就得到可支持审计保险假说的证据。从而,提出如下假设:

H1: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比盈余幅度较小的公司获得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配股、扭亏为盈动机的公司或是附属于企业集团且控股股东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虽然说盈余管理并不构成违法,投资者不能以此来对上市公司进行诉讼,但盈余管理与违法有一定的相关性。高雷、宋顺林(2008)对关联交易、线下项目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表明,由于监管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开始将目标从线下项目转移到线上项目,手段越来越隐蔽,但其仍为“不良动机”。当一个公司耗尽其盈余管理的空间时,为了维持其股价或是避免投资者失去对其公司的信心,往往会选择进行财务欺诈,或是做出虚假陈述。因此,往往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的公司,对于审计师来说风险越大,在事件窗口内,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的公司更能够获得比盈余管理幅度较小的公司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H2:在事件窗口内,受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影响较大的公司会比受系统风险影响较小的公司获得更小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在计算投资者的实际损失过程中,司法解释虽然并未明确规定系统风险的扣除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考虑利害关系人的损失时,会将由系统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部分扣除。这就意味着,在投资人向虚假陈述行为人索赔时,如果损失是全部或者部分由系统风险造成的,那么投资者所获得的赔偿将要扣除系统风险部分。因此,投资者将会从那些承受系统风险较大的公司获得相对于承受系统风险较小的公司更少的损失赔偿。

H3:在事件窗口内,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会比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获得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审计师对投资者损失的补偿是以审计师本身拥有的财富为基础的,如果审计师自身的财富不足以补偿投资者的损失,则审计的保险价值只是一纸空文,并无实际意义。“四大”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资金最为雄厚,对于投资者最有保障,一旦被法院判定需要为其提供的虚假陈述报告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在投资者看来,“四大”完全有能力来执行此项赔偿,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上市公司为了购买审计意见等原因而聘请他们,往往对于投资者来说越没有保障。投资者不但怀疑他们所提供的审计质量,而且还担心审计失败时,即便那些事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再大,也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自然而然,他们对于投资者的审计保险价值也就越低。

H4: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会高于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

如果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是标准审计报告,那么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审计师以专家的身份鉴定这个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可靠公允的,是值得投资者相信的。此时,这份审计报告代表了审计师对于投资者的最高承诺,审计师的责任重大。如果未来审计单位出了什么状况,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是非标准审计报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审计师已经向市场投资者传达了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非公允可靠的信息,未来投资者的决策失败与审计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则审计师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的风险也就越小,审计的“保单”价值也就越低。更极端的是,收到对持续经营能力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公司,其在事件窗口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会最低。

H5:对于那些在事件窗口内双重审计的公司会比那些非双重审计的公司获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在2007年正式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达成实质性趋同之前,中国证监会了关于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双重审计)的暂行规定。所谓的双重审计(补充审计)是指上市公司应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此外,应聘请获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补充审计,也就是双重审计。但是事实上该双重审计的暂时性规定在2006年之前已废除,或者说至少在2006年之后是否实行双重审计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这就为判断审计保险价值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那些在2006年仍然实行双重审计的公司比不实行双重审计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会获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因为这些双重审计的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度较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有保障。

H6: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较为频繁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会高于一直聘用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公司。

大量的研究表明,上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与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即购买审计意见。往往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后,这些公司能够获得一份较为美观标准的审计报告。我们当然不能排除有些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是因为要获得更高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费用或是由于管理层的偏好,但更常见的原因往往是“购买”审计意见。通常,这类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具有很强的动机修饰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欺诈或是做出虚假陈述,由此被揭发的可能性也越高,审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样,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更为频繁的公司在事件窗口日会获得相对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H7:在2006年和2007年受到证监会、上交所或深交所处罚的有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在事件窗口内的累计超额回报率高于没有违规记录的公司。

最高法院规定,投资人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两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所以本文用了2006年与2007年的记录。朱春艳、伍利娜(2009)在《上市公司违规问题的审计后果研究――基于证券监管部门处罚公告的分析》中指出,有2523%的公司在2001-2007年间至少在两年里被处罚,因此相对于没有发生舞弊行为的公司,不但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公司再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且这类公司再次被监管部门审查的可能性也会更大,给审计师审计带来的风险也会更大。由于有违规记录的公司被的可能较大,因此,在事件窗口内,它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会相对较高。

H8:在事件窗口内,ST公司比非ST公司会获得更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为了摘掉ST的帽子,ST公司在出具财务报表的时候比非ST公司有更强烈的掩盖真实数据的动机,为了追求“ ROE>0”,其可能利用各种手段操纵、粉饰数据。因此,在对ST公司进行审计的时候,审计师面临的风险很大(受到的可能性也很大),审计的保险价值相应地也越大。

(二)盈余管理幅度――非正常性应计利润的计算

所谓的应计利润,是指不直接形成当期现金流入或流出,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那些收入或费用(或者是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部分),比如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等。根据应计利润的纵程度,可以将应计利润区分为正常性应计利润和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夏立军(2003)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针对中国股票市场,通过寻找主导上市公司应计利润项目的变量控制公司正常的业务活动对应计利润项目的影响,对各种计量盈余管理幅度的模型进行检验,认为基本JONES模型或调整的KS模型比较适合中国股票市场,因而本文采用基本的JONES模型来计量非正常性利润。JONES模型主要是选取固定资产以及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主导变量控制公司正常业务活动对应计利润的影响。基于该模型,将所有上市公司采用证监会的标准分成十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由于金融保险业资产负债以及业务经营活动的特殊性,未将金融保险业纳入研究范围。

四、样本的选择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实证研究数据库以及万得资讯金融终端,采用的是在2005年与2006年均上市的所有公司样本,总计1 351家公司,不包括期间上市或退市的沪深两市A股,由于金融保险行业营业活动的特殊性,所以剔除了金融保险行业(22个样本),以及一些数据缺失的公司(89家),最终取得的有效样本总计1 240个。其中,由“四大”审计的公司为85家,占比685%;得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1 154家,占比9299%;双重审计的公司为108家,占比870%;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包括由非“四大”转向“四大”、由“四大”改为非“四大”、非“四大”间的转换以及“四大”间的转换四种情况,我们假定由非“四大”审计转向由“四大”审计的公司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审计质量,而排除了“购买审计意见”的风险,因此不在此研究范围。在样本中,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总计139家,包括由非“四大”转向“四大”的公司5家,不在研究范围内,所以最终所获得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为134家,占比1080%;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6月11日之间有过违规记录的公司总共59家,占比475%;此外,在样本中,总共有93家ST公司,占比749%。

五、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一)均值T检验

在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前后,资本市场整体出现正的回报率,而且有接近70%的个股在事件窗口内出现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接下来,我们分别就事务所类型、审计意见类型、是否双重审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违规以及是否为ST公司对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均值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以big4作为分类变量来对累计超额回报率进行均值T检验时,结果表明两者的差异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在事件窗口内,由“四大”审计的公司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以standard作为分类变量对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考察时,发现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得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得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以double作为分类变量对累计超额收益率进行均值T检验时,结果显示两者没有显著的差异,即实行双重审计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与未实行双重审计的公司并没有显著的差别;而在分别考察change、brch以及ST与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关系时,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未更换会计师事务的公司;近两年有违规记录的公司所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与没有违规记录的公司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事件窗口内,ST公司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非ST公司。

(二)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行审计需求保险假说的多变量分析,本文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首先对各自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的共线性检验结果,我们认为:(1)系统风险SYSTEM与是否得到标准审计意见STANDARD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承受较大系统风险的公司,公司的经营风险较大,越有可能操纵报表,此时,审计师可能越加谨慎,公司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较大。(2)更换会计师事务所CHANGE与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STANDARD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正如假设所述,上市公司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加美观的审计意见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因此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3)违规记录BRCH与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STANDARD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CHANGE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审计师在对那些有过违规记录的公司进行审计时,面临的审计风险较大,因此越加谨慎,而且这些公司再次违规的可能性很大,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也越大;为了获得美观的审计意见类型,这些有过违规记录的公司更加有可能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购买审计意见。(4)被ST的公司与盈余管理幅度DA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STANDARD在001的水平显著负相关,与更换会计师事务的CHANGE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是否有过违规记录BRCH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之前的假设相一致,说明那些盈余管理幅度越大的公司往往耗尽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为了达到某一财务目的,更有可能进行财务欺诈,被ST的可能性越大,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越大,继而更轻易地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但是,上述相关性可能对多元回归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可以作为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本文以事件窗口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影响审计需求保险价值的一些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投资者认为那些盈余管理幅度较大的公司越有可能进行财务欺诈,审计提供的保险价值越大,因此H1得到验证;而那些受资本市场整体风险影响较大即承受较大系统风险的公司,即便受到,由于投资者所获得的赔偿额中要扣除很大一部分由系统风险影响的金额,保险价值相对于那些承受较小系统风险或承受较大特有风险的公司较小,因此在事件窗口内,累计超额收益率较小,H2得到验证;由“四大”进行审计的公司及那些得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会获得较高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这正验证了之前所提出的假设,“四大”作为“深口袋”实质上为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审计保险价值,因此H3、H4得到验证;此外,被ST的公司在事件窗口内获得了显著高于其他非ST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说明ST公司的经营风险很大,经营失败导致审计失败进而被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保险价值较大,因此H8得到验证。

然而,进行双重审计(DOUBLE)、更换会计师事务所(CHANGE),以及有过违规记录(BRCH)这三个变量与累计超额收益率(CAR)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即H5、H6和H7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也就是说,在投资者看来,那些进行双重审计的公司,在近两年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以及那些有过违规记录的公司,都不是影响审计保险价值的主要因素。进行双重审计对于审计的保险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可能是由于证券会取消A股双重审计的暂时规定并没有像后来2007年9月以及2009年取消B股和H股双重审计那样有个明确的表态,在投资者看来,2006年某些公司进行双重审计可能更多的是由于证监会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并没有将它作为加强审计承诺的举措。更换会计师事务所(CHANGE)在回归分析中不显著,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近年来随着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在投资者看来,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并不像以前那样纯粹只是“购买审计意见”,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更换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像以前事务所一样起到有效的监督机制。此时,投资者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对审计“鉴证价值”的关注远甚于审计“保险价值”。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可能会存在数据不充分的情况,根据张伟、张小利(2011)在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披露情况的实证研究,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下,只有一半的公司愿意在年报中披露,而在披露的这些公司中,只有一半的公司在当年年报披露,其他公司则选择在当年年报报出后再披露。所以在收集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中,可能有些公司变更了却没有披露出来,这也很可能会影响到该变量对于因变量的解释力度。而有过违规记录与累计超额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并不显著的原因可能在于,正如对那些有过违规记录的公司进行审计的事务所已经预期到这些公司存在的审计风险一样,投资者也预期到审计师对于这些公司的谨慎性,以及随着近年来证监会对于那些违规公司惩罚力度的加强,这些公司再次违规并受到的可能性逐年降低,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违规可能并不像以前年度一样可以作为“保险价值”的一个主要风向标。

上述研究表明,审计客户股票的十日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单位的一些审计特征及其他一些公司相关的因素显著相关(如是否由“四大”进行审计、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所承受的系统风险等因素),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已大致成立,审计已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的功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但由于事件窗口内其他事件的干扰或者其他原因,使得一些假设(如H5、H6与H7)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有待于以后重新收集更有效的数据或者是重新设置变量来检验,使得该实证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六、结论

本文在对传统的审计需求理论(审计需求理论、审计需求信息假说以及审计需求信号理论)进行探讨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的审计需求理论在于强调审计的鉴证机制而忽略审计的风险转移机制,而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创造性地提出了审计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审计的鉴证机制,还在于审计的风险转移机制,它为审计需求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拓宽了审计的外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降低信息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风险。审计除了在实质上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发挥审计的鉴证机制降低了信息使用者的财务信息风险外,还将审计师的一部分利益作为抵押品与信息使用者捆绑在一起,以进一步转移财务信息风险,而这种风险的转移机制取决于风险转移系数,即“抵押品是多少”的问题,或者是投资者在依赖审计报告导致决策失败时,是否可以从审计师获得赔偿以及赔偿金额多少的问题,这就将审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纳入审计需求保险假说的研究体系中。通过实证检验,表明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大致成立的,在审计师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存在的前提下,投资者可以进一步转移其财务信息风险,其利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Menon,K.and D Williams.The Insurance Hypothesis and Market Price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4.

[2] Simunic, D.A. and M.T., Stein. The Impact of Litigation Risk on Audit Pricing: a Review of the Economics and the Evidence[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6.

[3] Chaney, P.K., and Philipich, K.L. Shredded reputation: the cost of audit failur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4] Dee, C.C. and Lulseged, A. Client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PCAOB Sanctions Against a Big 4 Auditor[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1,28.

[5] KAM-WAH LAI. Audit Opinion and Disclosure of Audit Fe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2009,24.

[6] 伍利娜,郑晓博,岳衡.审计赔偿责任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审计保险假说在新兴资本市场上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0(3).

[7] 牟涛,向杨.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对传统风险模式的改进[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9).

[8] 刘开崧.审计的二重价值:鉴证价值和保险价值[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6).

[9] 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线下项目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8(1).

[10]张娆.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机、影响及披露的思考[J].会计师,2011(8).

第2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一、政府审计与CPA审计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审计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和人民财产的管理进行监督。因此,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在受托管理属于全民所有的公共资金和资源的同时,还要受到严格的经济责任的约束。这种约束方式就表现为政府审计机关对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因此,政府审计担负的是对全民财产的审计责任。

CPA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及资本市场的形成应运而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监督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政府审计和CPA审计的定义中均可看出,审计产生的前提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查特菲尔特(Michael Chatfield)所认为:“17世纪公司的出现,使有利害关系者对与账簿分离的独立的财务报表的需求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债权人和股东均需要得到与他们的投资有关的资料。但是,由于公司管理部门与股东之间潜在的利害冲突,股东对公司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报表常常抱有怀疑,因此需要进行审查,以证实其可靠性”。

二、审计的微观需求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的基础上,目前有三种假设来描述审计的微观需求:论、信息论、保险论。

在关系中,委托人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将人的报酬与其工作业绩联系起来,一方面会激励人更积极地履行管理的职责,但与此同时,也可能使人产生粉饰财务报告,虚报经营业绩的动机。如果将人的报酬固定,那么,人履行职责的内在动力必然受到削弱,势必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如果用有刺激的报酬安排再配以对财务报告的独立审计,既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又能遏制他们虚报业绩的行为,于是就产生了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要求。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投资者可利用财务信息做出适当的投资决策。不可靠或不完整的信息常常导致投资者决策的失败和损失。投资者可以通过审计判断财务报告的真伪,从而纠正会计信息中出现的错误,进而牵制企业提供虚假信息,防止财务报告的人为偏差,减少噪音,提高投资决策精确度。

保险论认为,审计是分散风险和保险的手段。由于财务信息的非直接性、信息提供者的偏见和动机、信息量庞大以及交易复杂等原因,投资者可能得不到可靠的财务信息,或者说他们要承担很高的信息风险。为了防止信息提供者提供虚假信息而引起灾难性的损失,投资者需要审计。如果审计人员因失职而未觉察财务报表中的虚报情况,他们有责任赔偿因失职而造成的损失,从而实现分担风险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于监督的目的,获取更多信息的目的,还是保险的目的,投资者对审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财务信息的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三、审计的宏观需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审计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市场自我控制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两个方面。

市场自我控制机制的目的就是确保市场自身运行的有序性。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如果没有作为第三者的审计师为之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唯利是图的企业管理者就会在财务报表上弄虚作假,那就很有可能产生无政府状态,从而引起经济危机。市场经济需要一个畅通、可靠的信息系统,外部审计的出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信价值,促进市场得以有效运转。

宏观调控机制主要是控制市场的发展方向,以达到供求总量平衡和产业结构优化。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主要是建立能全面迅速反映市场发展变化的信息网以及能正确分析、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相应的调节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并制定有利于市场朝着想要的方向运行的有关法律和制度。政府要制定出正确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都必须依赖完整、真实的信息,审计正是一种可增加信息价值的活动。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最终我国能否使得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是直接与全体社会公众利益休戚相关的。鉴于审计在市场自我控制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中所起的作用,社会公众需要高质量的审计。

四、有关审计供给的理论

1.公共资源理论。对于信息而言,公司的财务报告一经,便成为一种公共信息,公司的管理者无法避免非购买者使用财务报告,未持有公司证券的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公众也可以从公司的报告中获得信息而无须为信息付出任何代价。由于公司的管理者没有得到非购买者对使用信息的偿付,他们在无管制状况下提供的信息便不会考虑这些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或者,如果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因为考虑了非信息购买者的需要而对公司产生消极影响时,公司自然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披露这些信息,信息必然会“生产不足”。因此,为了避免披露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可靠,必须通过制度管制的方式强制地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

2.沃勒斯(Wallace)的理论。沃勒斯认为,当财务信息不接受审计时,市场会出现逆向选择,即投资者没有可靠的信息来判断每个企业的价值,不得不使所有企业的证券价格平均化,导致高质量的企业证券退出市场。但是如果审计能附加可靠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做出应有的判断,那么高价值的企业愿意接受审计。这样,市场会对接受审计的企业证券定较高的价格,对未接受审计的企业证券定较低的价格。最终未接受审计的企业也不得不接受审计,因而通过市场可以保证审计的供给。

3.理论评述。沃勒斯的理论显然需建立在市场有效的基础上。当市场并不那么有效时,自然无法保证审计的“自发”供给。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的确存在对审计供给的制度管制,比如政府审计机关必须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重点审计。有时政府出于加快市场效率化的考虑,强制要求提供审计,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市场培育初期,资本市场刚刚建立的时期,规定比如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经由审计师审计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企业自愿聘请大事务所进行审计以向市场传递信号。

 

五、CPA审计的期望差距

从上述的审计需求分析中看到,无论出于三种假设中的何种目的,都能推出公众期望高质量的CPA审计,保证的财务报告公允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

我国资本市场属于初创时期,政府对上市额度、配股资格、保牌资格等都有很强的管制。在企业“取悦”政府管制机构的过程中,审计供给不是一种自发的来自如沃勒斯所说的市场需要,而只是满足政府管制要求的产物。企业只需要提供一份监管部门能够接受的审计师报告,审计质量不是寻求上市的企业或已上市企业成本效益函数中的一个变量。

在企业不需要提供高质量审计报告的前提下,审计师追求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其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审计成本,甚至失去市场份额。因此,审计师只能通过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审计服务而生存,即:降低审计质量。

这样,巨大的CPA审计期望差距形成。公众不能通过审计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监督,从审计中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可靠的。当公众希望从审计的保险功能中得到应有的保护时,发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制度下,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特别是民事赔偿责任风险近乎于零。进而低质量的审计不仅不能在市场自我控制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使得资本市场变得没有效率。这些又进一步的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六、政府审计的期望差距

政府审计担负的是对全民财产的审计责任。从审计需求分析中可以知道对政府审计的需求也应是强烈的,尤其是我国国有资产在经济社会中的比重较大,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国计民生。公众理应对政府审计有更高的期望。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公众习惯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很少有监督政府的意识。同时,从产权理论来看,全民财产不能很清晰的划分到个人,这些财产所带来的利益相比较投资者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利益要间接得多,因而公众对这部分的利益得失较少关注。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公众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很低。

20多年里,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了300多万个单位,追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1300多亿元,审计处理上交财政金额1400多亿元。从政府审计的供给来看,前面阐述的公共资源理论应该更适合解释。但是现行的审计体制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大量的建设项目得不到审计,大量的非法收费项目得不到检察制止。很多种审计还开展得不够,特别是一些特别项目审计和常规审计,如预算外资金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

虽然政府审计的供给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但是由于公众对其期望较低,因而期望差距并不显著。当国家审计署开始将审计报告公布于众时,这一行为大出公众意料。报告中列出被媒体称之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更是使公众震惊。

七、CPA审计与政府审计期望差距之综合评述

从对CPA审计期望差距的分析看到,政府必须引导激发企业和事务所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并在法律上保证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将带来巨大的赔偿风险。政府也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制,让企业向市场负责,而不是一味地“取悦”于政府;让市场来区分不同质量的事务所,并使事务所的高质量声誉与高市场份额挂钩。

第3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一、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依据《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规,由单位和个人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并交给专业的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的专项资金。因此,缴费单位和个人成为委托人,法律赋予管理权限的专业机构成为人,社保基金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发生了分离,投保人和社保管理机构之间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基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社保基金绩效审计无论是从审计发展的外在动力,还是从社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内在需求来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社保基金不断成长,增加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审计署2012年第34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社保基金累计结余资金30303.72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4.34倍,其安全问题和保值增值问题不但关系到国泰民安,影响社保体系的健康发展,亦成为人民群众聚焦的热点。因此,社会呼吁独立审计机构,如政府审计部门发挥监督管理的功能,对社保基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做出独立评价,提出宏观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另一方面,随着国家财经法规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健全、公众法制意识的普遍增强,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发挥作用的空间大大缩减,绩效审计日益成为审计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其中,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的审计工具,运用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是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二、构建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在一个系统目标的统领下,由相互关联的子项目或尺度构成,各有着明显的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价社保基金运营和管理的绩效水平。

(一)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搭建

本文站在政府审计监督的角度,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三个层面搭建社保基金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分别是公共管理层面、内部控制层面和可持续发展层面。

1.公共管理的层面。社保基金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公共受托责任。公共受托责任是联系社保基金管理的效率效果、内部控制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层面的纽带。

(1)经济性是指组织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主要关注的是资源投入和使用过程中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及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2)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保基金的效率性要关注缴费比例和支出范围的调节给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带来的影响,社保基金专业管理机构是否采用了适当的管理程序而避免了重复工作、资源闲置和人员过剩等。

(3)效果性是指社会保障目标完成情况,社保资金的投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绩效成果。该项评价体现其保民生、保增长的特点,是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重点。

(4)公平性。公平性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属性,社会保障以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面向全体公民,着力于维护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及优抚群体的最起码的生活诉求和基本权益,保证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壮有所为、残有所济”, 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5)公众参与度。公众参与度是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属性。责任政府表现为对公民与社会的需求能迅速且有效地回应,具有良好的公共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能力。

2.内部控制层面。内部控制通常指管理控制,包括被审计单位为达到控制目标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同时还包括评价、报告和监控项目绩效的体系,被看作是保护资产、预防和发现错误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机制设计得科学合理,那么它就能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有效预防浪费和违法违纪的问题的发生;反之,体内的“顽症”随时会爆发,带来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3.可持续发展层面。有别于上述两个静态评价的层面,可持续性评价是一个动态描绘的层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管理者为追求当前利益或目前的政绩而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因此,绩效评价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放长远目光,注重长期绩效分析,维护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所设置的具体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鉴于社保基金管理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面广,本文在三个层面搭建社保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说明。

1.反映经济性的指标。(1)社会保险支出占GDP的比率=财政资金对社会保险的支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2)基金管理成本:指基金正常运行的管理费用,可通过当期管理费用占社保基金总额的比率来衡量。(3)社会保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率=财政资金对社会保险的支出/财政资金总额。(4)医疗保险统筹费率=医疗保险统筹费用/总医疗费支出,该比例的相对稳定是对医疗保险精算的一个有效的检验。

2.反映效率性的指标。(1)社会保险支出效益=当期社会保险收益/当期社会保险成本。(2)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当期社保基金收益/基金资金总额。(3)风险系数,指在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造成投资收益率不确定性发生的概率。该指标越小说明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市场运作的规范程度越好,社保基金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越强。(4)社保基金投资损失率=社保基金投资损失金额/社保基金投资总额。

3.反映效果性的指标。(1)实征率=(社保基金实际征集额/社保基金计划征集额)×100%,这是衡量社保机构工作成绩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如果大于100%,说明社保基金超额征收。(2)企业参保率=实际参保企业数量/应参保险企业数量。(3)职工参保率=实际参加社保职工数/应参加社保职工数。(4)社保基金收缴率=本期社保基金实收数/本期社保基金应收数。(5)社保金实支率=社会保险金实际支付额/社会保险金计划支付额。

4.反映公平性的指标。(1)社会保险覆盖率=参保人数/一定地区常住居民人数。(2)社保对象的真实合法性,是指领取社会保险金的人员是否符合享受条件,是否存在冒领骗领社保金的行为。(3)社保待遇一致性,指支付社保费时是否按照统一的标准,有无任意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有无多领保险金的行为。(4)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平均水平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以2011年全国平均数据为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平均水平1516.6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每月1817.50元),该水平为60-80%较为合理。

5.反映公众参与度的指标。(1)公众满意度或满意人群比例。(2)公众投诉率=投诉人次/参加社会保险人数。(3)社保信息系统点击率,一定期间登录社保服务信息系统的人次。(4)咨询窗口服务次数,一定期间咨询窗口解决社保疑难问题的次数。此类指标多用于环比或趋势比较。

6.反映内部控制科学性及有效性的指标。(1)纠错率=社会保险监督体系自查纠正错误的次数。(2)资金纠错率=自行纠正错误资金总额/社保基金总额。(3)投资(使用)违规率=基金投资(使用)违规金额/社保基金投资总额。此类指标多用于环比或纵向比较。

7.反映可持续发展性的指标。(1)社保基金结余率指社保基金历年滚存结余额占当年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比率,反映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状况。(2)社保基金收入增长系数=(当期社保基金收入量-基期社保基金收入量)/基期社保基金收入量,体现社保基金发展速度。(3)社保基金支出增长系数=(当期社保基金支出量-基期社保基金支出量)/基期社保基金支出量。此类指标多用于定基比较。

(三)权重系数的赋值

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科学确定权重系数非常重要,它体现决策者的引导目标和价值观念,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各个评价指标间的权重数值相互制约,权重系数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重要性顺序的变动及评价项目的优劣,从而影响了决策过程和结果。

实际操作中,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主要有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评价法等。主观赋值法是评估主体按照指标的重要性而赋予权重或比例的方法,有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评价法是根据指标自身的作用和影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多元分析方法等。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没有权威的操作准则和实务指南可供参考,本文作者在实践中发现还有几个问题有待研究。

1.如何建立评价体系的动态模型。这是通过建立模型动态跟踪和分析经济效益发展趋向及变化规律,反映社保基金管理过程和成果绩效的分析方法,大都采用定基比和环比两种计算方法。目前,有的社保部门正在探索的基金收支预警模型,依据GDP指标、财政收支、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水平、失业率、一定区域年龄结构及基金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建立预警系统,随时公布财务预警信息。如何借鉴并建立动态的分析模型,对社保基金的管理绩效和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审计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为绩效管理服务。绩效审计必须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成效,脱离绩效管理的绩效审计是没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评价指标体系须考虑以上领域。其次,要明确绩效评价起点是行业战略规划。最后,绩效审计必须贯通整个管理过程。当前我国的绩效审计多为事后评价,设计审计评价指标时应考虑对社保基金的实时监控、如何为绩效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3.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充分利用是现代审计的重要标志,它促使审计思路和组织方式发生演变。社保基金运行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业务数据量不断扩充和膨胀,如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的收支金额达到45264亿元。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核对分析功能,为此,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深入财务系统,还要探究业务数据系统,通过多系统数据对碰或关联来分析比较,揭示趋势性、风险性的问题,探索联网跟踪审计的新路子。

4.如何建立评价的标准体系。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体系是评价的依据,是衡量绩效高低的“尺子”。目前审计标准不确定,社保基金的管理涉及人保、地税、财政等部门,如何判断绩效高低或优劣,每个管理部门都没有统一的说法,目前主要运用经验赋值法,但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因此,在总结绩效审计经验的基础上,兼顾各种评价依据的互补性,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社保基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审计署2012年第34号审计结果公告.

[2]蔡春,刘学华等.绩效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郭士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喻婷.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一)两者同属于审计业务范畴

审计认证业务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同属于审计业务范畴,注册会计师都要以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者身份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专业的鉴证、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要经过计划、搜集证据、评价鉴证、出具报告的过程。该过程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决定了在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始终都处于风险之中。

(二)两者的目标差异

审计认证业务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本质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同属于审计业务范畴的业务,其本质目标都是保证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但其具体的目标存在差异:财务报表审计旨在评价、鉴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而审计认证业务多是在评价、鉴证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安全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与规定的要求的认证。

(三)两者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要求的差异

不论是从事财务报表审计还是审计认证业务,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认证业务涉及行业的广泛性和认证内容的多样性,审计认证业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更高。审计认证业务除了要注册会计师具备传统的会计、审计、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外,对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求精通。

(四)两者理论基础的差异

财务报表审计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也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审计认证业务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属于新型业务,虽然审计界不断对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认证业务进行探索,但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审计功能拓展理论中风险理论研究的不足,不能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认证务时对风险的衡量与控制提供技术手段与理论支持。

(五)两者报告形式的差异

财务报表审计的审计报告一定是由两名具有签字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发的书面形式,而审计认证报告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具有多样性。且认证并不是每年一次,具有其持续性。

二、审计认证业务的风险分析

(一)主体风险

虽然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认证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在消费者看来具有超然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者的职业形象,但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是唯一的认证服务机构,其他的中介机构在认证业务经验上要比注册会计师有优势。同时,审计认证业务对注册会计师有较高专业素质要求,注册会计师如果在业务中过分信赖自己的专业经验,忽视知识的学习更新与结合实际分析认证对象的特殊性,容易在认证时作出错误的认证,从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二)对象风险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市场特点,不同的审计认证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审计认证中针对不同的对象需要设计不同的认证程序。事务所会针对一个行业设计一种通用的审计认证程序,具体认证会根据对象的不同属性进行确定具体的认证程序。但认证对象处于不断变化中,这无疑给事务所带来风险与成本的权衡选择问题。基于成本效益原则,事务所不会针对每一个认证对象设计专门细化的认证程序,而是将认证对象属性近似的一类设置相对固定的认证程序。这样事务所会因认证对象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一风险是不能忽略的。

(三)需求者风险

认证信息的使用者往往对涉及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也没有机会做实际调查,所以注册会计师的认证信息对其而言是极具价值的。在认证业务中,审计期望差的存在使注册会计师易遭受诉讼。有诉讼偏好的认证信息使用者一旦从服务商处得不到满意的产品、服务或者遭受损失,在对服务商进行索赔同时,会将认证信息的提供者——注册会计师一并诉讼,这比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遭受的诉讼要频繁的多。

(四)法律风险

新兴产业在我国市场上缺乏足够的法律规范,针对新兴产业的法律法规更新的速度是较快的,一旦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实施,必然会给注册会计师在目前条件下从事的认证业务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我国的法律环境下,大部分人认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业务的法律风险是较小的,但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未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将是更加苛刻的法律环境。

(五)行业风险

认证业务是一种认证对象多样化、属性多样化、信息需求者分布行业广泛、业务发生频繁的一种服务,其需要的保证程度较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相对更高。在目前的非注册会计师认证市场上,政府规章、统一化标准等对认证的要求非常严格,注册会计师除了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外,更要注重相关审计准则与法规。审计认证作为一种保证程度更高的审计服务,其认证内容与具体业务联系更加紧密,其动态属性带来的是动态的风险。

三、审计认证业务的风险控制

(一)识别风险控制策略

借鉴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评级与排序的2×2矩阵来识别、评级和排序认证风险。常用的策略主要有接受风险、转移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消除风险等。针对于A、B、C、D四个不同区域的认证风险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1)处于A区间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影响大。当该区域的风险可控性和资源消耗超出事务所的承受范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事务所可以考虑退出战略以消除业务风险。

(2)处于B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低,但影响恶劣。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通过购买职业保险或提取风险基金的方式接受或转移风险。

(3)处于c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高,影响小。频发的此类风险使注册会计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对。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日常的实务中应予以控制此类风险。

(4)处于D区间的风险发生概率低、影响小。注册会计师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不会在此类风险的应对上花费太多的审计资源,但并不意味着此类风险可以忽略。

(二)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主要包括:

(1)谨慎选择审计认证服务对象。除了对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等应考虑的因素外,还要充分了解待认证对象的相关信息,尽量规避信用较差、风险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

(2)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审计认证业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拓展非常重要,同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增强风险意识,做好被诉讼的准备。

(3)缩小期望差。审计期望差的存在易导致注册会计师遭受诉讼,注册会计师应合理的提高认证的保证程度,缩小审计期望差,降低风险程度。

第5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 培养模式;变迁;影响;教学改革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江金锁 (1968―),男,湖北省红安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教学研究。

李西明(1971―),女,湖北省黄陂人,广东金融学院 讲师。

一、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有一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导致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迁。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在特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和教育评价五个基本要素。其基本关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反作用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变化,要求培养目标做相应调整;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实施后的培养结果,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教育评价加以论证。本文以会计人才培养为视角,对“专升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展开研究,以期对这类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的参考意见。

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

对于“专升本”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升本”院校尽管升格为本科,但在全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应保持不变。既然专科时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则本科时期应仍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专升本”院校作为本科院校,毕竟不同于专科学校,它们之间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专升本”院校升本后就不应仅仅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做到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

前一种观点,用静止的思维去对待变化了的事物,将本科教育等同于专科教育,目标定偏低,是不正确的。而后一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专升本”院校同老牌本科院校或重点本科院校存在的差距,只是简单照搬老牌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目标定位偏高。

有人认为,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本科应用型人才”比“专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强。因此,“专升本”院校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我们认为,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主要不是表现为创新能力的差别,而是表现为应用型人才层次上的差别。应用型会计人才存在三个层次。(1)工程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的特点是,他们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验,在理论与实务两个方面,他们偏重于实务,这是他们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有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他们还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参与企业日常各项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决策等活动。(2)技术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能进行一定的财务分析,参与一定的管理活动。(3)技能类应用型。这类会计人才从事执行性会计工作,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技术,能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会计软件,并能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

“专升本”院校以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定位与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能力极其所承担的任务一致。与会计专业的特点以及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相一致。会计专业是实务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大量的会计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根据市场调查,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保持高速增长,企业对既懂核算、又懂管理的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开办会计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多,因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扩招,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更多地走上了考研、攻博之路,博士毕业后基本就业于高校、科研机构。因此,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空间主要在企业。把“专升本”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务实的。

总之,“专升本”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由原来的“技术类应用型”演进为“工程类应用型”。

(二)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变迁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知识、能力、素质是构成培养规格的 “三要素”,缺一不可。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技术类应用型会计人才,重在技术,兼顾管理,对学生的素质与知识两个方面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专升本”院校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会计人才,重在管理,兼顾技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要素同等程度的重视,即“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厚知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是广博与精深的统一;强能力是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是应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统一;高素质是专业素质与公民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厚知识是基础、强能力是核心,高素质是目标。具体表现为:(1)从知识方面看,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法学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高的英语与高等数学知识;(2)从能力方面看,培养学生很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应能进行企业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决策等。(3)从素质方面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守法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品质与情操,心理素质过硬。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变迁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专才”,因此,会计专业设置上突出了行业特色。如,工业会计专业、商业会计专业、银行会计专业、保险会计专业等。这种专业设置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但会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专升本”院校培养“通才”,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以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三分天下的格局来设置会计(广义)专业。尽管我国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将会计类专业划分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但是,“专升本”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宜将审计学独立出来,形成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样才能与实务工作中会计、审计、理财三分天下的职业格局完全对应。

(四)人才培养途径的变迁

人才培养途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等,其中,课程体系是核心。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受专业设置的影响,职业教育的特色比较鲜明。其会计课程设置过细,如开设了工业会计课程,又开设商业会计课程,往往造成教学中部分内容重复讲授的现象。“专升本”院校在会计课程设置上采用以模块教学为思路,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既可以避免课程设置过细造成重复讲授的现象,又可以避免课程设置粗放从而带来知识脱节的现象。“专升本”院校宜将全部教学课程分为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5个模块。前3个模块是基础,可相对固定,后2个模块可视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以体现本科教育特色。在5个模块中,(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课程。(2)会计学科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审计学原理等课程。(3)会计专业核心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审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在专业核心课设置上应把握两点:第一,不分会计(狭义)、审计、财务管理专业方向,体现本科教育培养通才的特点;第二,应突出“专升本”院校的办学特色,例如,金融类“专升本”院校应强调金融企业会计与保险企业会计这两门课程。(4)会计专业限选课应按会计专业设置三个方向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会计方向应开设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史、会计制度设计、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英语、会计理论前沿等课程;审计方向应开设高级审计学、审计史、审计英语、审计理论前沿等课程;财务管理方向应开设高级财务管理、理财史、财务管理英语、财务管理理论前沿等课程。(5)任选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可以突破会计专业的框架,涉及美学、文学、音乐、书法等领域。

(五)人才教育评价的变迁

人才教育评价,是指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包括学校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外部评价)。社会评价,主要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毕业就业率、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和学校招生情况可以作为社会评价的替代变量。高等专科学校在外部评价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学生毕业时能找到工作就行,就业是硬道理。这没有错,但还不够。“专升本”院校在外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还要关注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问题,一句话,其外部评价深度化了。而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外部评价的变化,对内部评价有重要影响,外部评价深度化要求内部评价范围宽泛化。总之,“专升本”院校在对会计人才教育评价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变迁。

三、适应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迁,进行会计教学改革

(一) 更加突出办学特色

“专升本”院校能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表明其在专科时期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无形资产。以金融类“专升本”院校为例,其办学特色是以金融为品牌,金融立校,金融兴校。在专科时期,每个会计专业中都开设了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银行、保险公司就业;升本后,不能仅满足于开设银行会计、保险会计两门课程,还应该开设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等课程,更加突出办学特色,让本科生掌握较多的金融理论,以便他(她)们日后能在银行、保险公司就业与发展。会计专业还应该优先将“金融企业会计”、“保险会计”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直至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会计学原理”或“财务会计”课程的建设上,金融类“专升本”院校比不过重点财经院校,但是,在“金融企业会计”或“保险会计” 课程的建设上,金融类“专升本”院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 强化实践性教学

“专升本”院校专科时期比较重视实践性教学,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性教学经验。升本后应该强化这种优势。一方面,提高校内实训实效,校内实验室要具备 “仿真”和“综合”的功能,使学生能够进行手工“实账训练”、案例分析、计算机账务处理、报表分析、报表审计等实验;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把所学会计理论知识转化为会计技术能力[7]。“专升本”院校升本后,人们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在教学上表现为重视理论性教学而轻视实践性教学。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同等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 进行制度创新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就是生产力,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其制度之间的竞争。“专升本”院校的制度在总体上与它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相适应的。但是,“专升本”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等均对原有的制度构成一定的冲击。例如,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原来主要依靠学校教务处完成大部分工作,现在规模变大了,教务处有些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以便充分调动各个系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郭 亮、 晋 波,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会计之友,2004(6):9~10.

[2]朱锦余、陈红、徐融, 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思考,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113~117.

[3]李 锐、孙世鹏,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132~136.

[4]沈 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4):43~45.

第6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审计动因理论衡量标准经济学完善审计工作

审计动因就是审计产生、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动力。研究审计动因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为什么产生审计,为什么需要审计和为什么审计需要存在和发展。审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受托责任论以及理论、多因素决定论、信息论、经济监督论、公司管理论及职业化需求论。下面就几种主要理论进行论述。

一、审计动因理论及缺陷

1.受托责任论。受托责任论主要观点是: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当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于委托者对受托者实行经济监督的需要。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的当事人,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能够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护机制,从而得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的结论。

实际上,“受托经济责任”只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并不能说明审计产生的必要性。它无法诠释审计的职能及社会作用;无法解释审计的独立性。

2.理论。理论主要观点是:企业存在契约关系,而契约条款的实施必须通过监督,否则就不起作用。审计就是这种监督方式。在这种理论中,审计的本质在于促进股东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

但理论的不足之处:无法解释企业接受审计需求强制进行这一事实,无法解释理论认为审计是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与审计人员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是互相矛盾这一现实。

3.多因素决定论。在美国会计学会基本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明确阐述审计动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益冲突产生对公正第三方的需求。(2)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冲突对方产生的防范需求。(3)处理技术上的复杂性使得普通人无法胜任,从而产生对专门人才从事这一工作的需要。(4)空间的距离使得经济业务与利益关系人发生分离,从而产生对特定人士提供帮助的需要。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缺陷:(1)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一种最主要的动因。(2)它只是从不同角度对审计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备经济学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二、衡量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上述各种审计动因理论,大都从某个角度出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更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应当结合审计理论结构进行研究。本文以历史性、逻辑性、系统性为原则,以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为切入点提出5点判断审计动因理论的标准:

1.由理论可以导出审计本质及审计职能的目的。审计动因理论的宗旨是要解释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因。因而,审计动因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通过审计动因理论的确立应能导出审计本质以及审计职能、审计社会作用的发展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这就要求一种合理的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准确、全面地解释审计职能的发展以及审计的社会作用。

2.由理论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审计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的存在必是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不仅仅能解释某一种类型、某一个特殊群体的需求,还应该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审计及其满足任何群体对审计需求的发展动因。

3.由理论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监管的合理性。随着审计活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无论从横向来看当今国际上审计业务,还是纵向来看审计的发展历史,审计一直是一个法定的工作。各国政府都对各种类型的审计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监管。

4.由理论能解释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审计得以存在的根本。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这也是不同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共同要求。审计动因理论应该能够对审计的独立性这一根本特性做出合理解释。

5.由理论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审计动因理论应当将审计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解释清楚,或者进行抽象性的概括,并以这一抽象性的概括为标准,解释统一本质的审计活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三、审计动因———基于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上文提到的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本文认为,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价值,推动资本高效活动。所谓非对称性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审计财务信息可以潜在降低信息非对称。

1.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非对称性的。所谓信息不完全性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遇见一切;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正确性,人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无所不包。所谓信息非对称性是指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于他方信息的验证由于成本昂贵而放弃。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向内部和外界提供财务信息以影响投资者决策。由人的趋利动机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就产生了一种社会需求,即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方法的会计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的反映其经济业务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判断,作出鉴定证明,以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确保其真实公允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这样通过审计可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若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现代审计假设理论体系中,关于审计产生原因的假设,如“信息不对称假设”、“信息不确定假设”等等,实际上丰富了信息非对称性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一论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满足任何需求者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的需求。

2.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道德风险对审计监督职能和独立性的解释。在经济学中,道德风险界定:订立契约的双方中一方未能掌握足够的信息以监督另一方的行为,从而后者可能据此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侵蚀前者利益。用经济学道德风险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受托责任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这实际上从委托关系的角度反应审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才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在道德风险模型下,委托人就应该设计一种激励监督合同以诱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潜在发生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机构来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让人不偷懒、说真话的问题。于是审计的产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情形下,审计被要求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审计独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3.信息非对称性导致逆向选择是对审计存在必然性的真实解释。在经济学中,逆向选择来自于保险市场的理论研究。是由阿克劳夫运用旧车市场模型开创的。其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间关于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经过一系列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只有质量低的车能成交甚至可能导致市场萎缩。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信息市场上会计信息提供者知道的信息总是比信息需求者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他可能提供一种不完全信息或虚假信息的倾向。在这种会计信息市场上,一些绩劣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满足自身利益。信息需求者或者因不具备条件或者不愿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来鉴别这些信息的真伪,盲从跟从这种信息,就会导致有限资源流向绩劣公司,而真实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司将退出市场或也采取披露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就是会计信息市场上的逆向选择。会计信息可能由此而萎缩。因此,就需要具有独立性的审计对会计信息进行鉴别,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价值,即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正确程度。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审计可以导出审计的本质在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4.信息非对称性对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合理性的解释。审计期望差距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它既包括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的认识错误偏差而形成的差距,正是信息固有的非对称性导致社会公众对审计的需求,同时,又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是绝对的所以审计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而不可能使之完全消除。于是,在公众需求和审计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期望差距。信息的非对称性很好地解释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信息非对称性是绝对的,但是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在不同环境下是不同的。信息非对称性的程度取决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审计自身内部环境发达与否等因素。所以,随着审计对信息非对称改变程度的不同,审计工作期望差距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而有所差异。这也就很好解释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审计工作、建设审计理论体系

从本质上讲,审计过程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机构与社会有关各界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交流关系。审计通过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将经过审计了的、增殖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需求者。运用经济学知识可以从根本上对审计本质进行解释,从而解释为什么需要审计,审计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以及审计的目标、职能、质量特征等。人们在规范、建设审计理论体系的时候,就能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审计动因,对于指导审计实务、完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审计活动就是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通过审计来增加信息的价值,这样,审计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范甚至连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标准都得到了规范;另一方面,审计工作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着手,有助于改善审计内、外部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时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第7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63-0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影响重大,目前多数保险公司一直沿用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并不重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以致于公司要面临巨大的风险。风险管理可以保证公司自身的经营发展,对于危害公司效益的情形给予有效的管控,维护企业、市场的稳定;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对公司风险的有效控制。加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目前保险公司的巨大任务。

一、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指的是为保证公司的安全运营,为提高公司效益而采取的措施,风险管理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并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将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可以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便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有助于保护企业资金的安全,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如图1。而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它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各种物质和利益损失风险,针对保险公司这种经营特点,在风险管理上应该着重识别和评估经营中会出现的风险,包括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2.保险公司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增加资产的安全性,确保经营方针的落实,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而实施的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及措施的总称,公司内部管理架构如图2。对保险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具体是指公司内部人员及相关机构对公司运行进行把控,避免公司经营目标的偏离,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从而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3.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联系,从目标上来看,二者都是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而通过实施一定程度的措施对公司进行的控制,以降低公司面临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内部控制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方法,并且风险管理渗透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中,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指明了方向。

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既有外部市场因素又有内部因素,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是通过一定方法对公司内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的控制,可是保险公司承担的外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既有可预知的又有不可抗力的,如国内外的经济政策形势、市场等方面,保险公司对这些不可抗因素是缺乏办法的,所以保险公司不能只着手于内部控制,还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

二、 保险公司实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所面临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

随着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保险公司在各地都有分公司,可是由于公司过多,在管理方面,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的管控较弱,一些公司管理机制不能落到实处,内部控制不能在实际经营管理上发挥作用,内部的控制环节薄弱。

各级公司领导层的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公司运行中并没有专人执行内部控制,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公司管理层人员过于注重业绩,对于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内部控制工作没有起到作用。

2.控制活动方面的问题

公司岗位职责不清。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各岗位分工不明确,无法起到监督、牵制的作用,责任无法落实;内部稽核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保险公司都缺少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各管理部门自行管理,监察往往不到位,不能起到稽核部门的作用。

三、 加强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策略

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内部控制环境进行优化可实行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完善公司内部结构,明确董事会及监事会的职责,使其职能有效发挥作用。第二,加强对各部门各岗位的互相监督。可以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人员需求大的部门增加工作人员,对于人员需求量少,并不是很繁忙的部门减少人员,并加强对各部门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第三,完善内部招聘、培训、考评制度,将内部控制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公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组织学习,如个人演讲、座谈会等。

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各环节中,加强对风险管理的控制。首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找出影响公司的内外部因素,然后对风险进行评估,对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也进行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对于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最后,持续观察采取措施对风险管理的效果,并时刻注意新风险的出现。

3.有效开展控制活动

在保险公司内部应该确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制度,并且要重点监控对公司运营影响较大的风险,降低风险为公司造成的损失;在公司业务控制上,包括产品的开发、产品销售、核保核赔、咨询投诉等业务上职责要明确,对其中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营。在公司财务控制上,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与其他岗位要做到互相牵制。在资金控制上,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风险的管控,保证资金的安全。

4.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保险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不仅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还能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5.加强内部监督

保险公司应该重视审计部门,因为这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强有力手段。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在董事会下面设置审计委员会,然后在各分公司设立各级审计部门,对公司进行监督。审计部门审查内容包括公司的日常活动、财务信息、内部控制情况等,其中重点审查保费收入、保险理赔、保险资金运作这几方面,从而更好的对公司进行控制。

结论

保险公司在经营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只有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对其完善,以来保证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晋晓琴.全面提升我国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解读《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J].商业会计,2011(02).

[2] 徐文魁,李作家.新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经济研 究导刊,2011(08).

[3] 王海兵,柴家宝 . 基于新常态的企业内部控制文化构建研究 [J]. 中国内部审计,2016(01).

第8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会计师事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审计质量概括地讲就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其核心就是审计工作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从理论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与审计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定的符合程度。从审计实务上讲审计质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审计、履行法定职责、发挥审计作用的程度;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一个特定审计项目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对相关职业规范的遵守执行情况。

一、从市场环境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努力促进社会各界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有效需求。审计的质量随着审计强制性需求的提高反而会下降,必须培养一种市场出于自发的内在需要。为此审计在日常的经济业务中要脱离政府的监管,政府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由于高质量的审计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导致企业的股东,管理者等都对审计质量的需求不高。要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使得大股东的利益有所制衡,目前实行的股权分置对大股东的权力有所制衡,应该继续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为了提高管理层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需要使审计付出的高成本有所回报,应该在融资或者首次发行股票中进行体现和规定,即规定由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向银行借款的利率要低于其它的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同时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要相对较高,努力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通过增加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改善审计市场集中度,以从两方面提升审计质量。

2.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加大惩治力度。有效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管理,既要制定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指南,更要加大惩处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为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理性,健全并严格执行市场推出与终身禁入制度,建立健全诚信惩戒制度等方面。要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改变监管人员的任命制,将监管的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引入公开披露制度,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建立起监察结果适时公告制度,在固定刊物或互联网等媒体上公告,并使典型案件的审理、听证和处罚公开化。要加强媒体的监督,增加监管的实效性,将处罚措施切实到位,让违规的会计师的成本远远的高于收益,让那些心存侥幸违法违纪的责任人无路可走。

3.改善审计环境,规范审计定价。良好的职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依据《独立审计准则》执业和坚持原则出具业务报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加强治理审计环境,让权力从审计市场退出,形成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很有帮助。证监会应进一步有关上市公司支付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指南,特别是统一相关标准,以使所披露的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制定该“规范”之初衷,对审计收费进行市场监督。

为了改变现有披露规则将产生利益冲突的审计服务收费不适当地混在一起披露的状况,应修改审计收费披露要求,在会计报表(或费用明细表)中单独列示审计收费,并按下列各项分别披露:签证和顾问服务、税务服务、其它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既不使“规范”流于形式,又保证其严肃性。

4.改进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完善现行的审计聘任制度,改革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目的是防止出现“购买审计意见”行为。如由证监会为上市公司指定审计师,而不让管理当局经手,事后由证监会与管理当局及事务所进行结算;由保险公司担任审计委托人,即实行财务报表保险制,具体为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保险,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因为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等。

二、从事务所内部角度出发的审计质量改善方法

1.加强审计质量控制责任管理,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差,影响审计质量,将审计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或项目组,严格进行管理控制,用“高压”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在审计失败后,可以效仿美国的“新舞弊审计准则”制度,按照“推定过错”原则判定审计责任,建立审计责任“问责制”要鼓励民事诉讼,真正落实民事责任,确立民事救济机制。通过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道德成本转化成经济成本。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集体性,使注册会计师在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达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2.择优录取审计人员,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审计主体应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职业培训,加强全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升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也使审计质量受到影响。要提高审计队伍综合素质,首先要严格把好人员选择关,在聘用审计人员时,综合考虑其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后续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风险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坚持长期执业方针,摒弃短期化利益驱动倾向,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谨慎执业,严格履行审计职责,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切实履行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

3.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实现机制。建立客户风险等级评价和管理制度;建立充分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制度;建立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建立质量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落实三级复核制度;严格注册会计师签名制度;建立技术支持与咨询制度等。做到严格审查,层层审批,并约请其它事务所施行独立的质量检查,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建立内部控制评比制度,推行行业间善意竞争机制等。以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稳步实现。

4.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扩大规模。前人的研究表明,规模越大,审计质量控制越好,审计质量相应越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在鼓励中国本土化的“四大”发展壮大,并缩小国内所与外资所的收费差距,通过加强事务所自身力量促进审计质量的改善。要满足事务所的规模与企业(客户)的规模相对应,则需要建立起具有足够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完成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由于大型的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较多,人员分工相对较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范围相对较小且固定,这样的机制便于实行制度化的严格管理,便于人员向“专、精”的方向发展,其工作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承担大型的审计项目,能够提供审计、其它签证咨询等服务,由于规模比较大,抵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

5.提高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目的无非是使其报表“好看”一点,以期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取上市资格、避免退市等。审计人员未能有效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很可能就无法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情况。如果审计人员未能发现企业的财务舞弊行为,则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也是对信息使用者的不负责。很多审计失败的案例正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行为而造成的。应提高审计人员的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识别能力,将盈余管理风险加入到审计风险中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

参考文献

[1]孟捷,张.浅析审计质量控制[J].财会研究.2007(3)

[2]冷洪.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J].财会研究.2007(12)

第9篇: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范文

关键词:医保支付 绩效审计 分析

医保支付模式的调整是提升医保支付效率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效率方面的问题,在推行医保支付绩效审计工作以前,我国对医保支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造成医保支付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很多医疗服务机构都将提升医保支付的绩效审计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我国医保的支付模式

(一)我国医保的总额预付模式

总额预付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原理与增量预算相似,在这一过程中,医保支付机构需要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机构的支付能力进行调查,要将医疗保险的前期支付情况作为基础依据,以便医疗保险的整体预付金额可以得到确定,根据不同期限的设置情况,对应当支付的指标实施控制,并最终进行金额的拨付,如果支出金额超出预算范围,支付方要停止资金拨付。实施这一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有效地保证医保基金的整体稳定,使医保基金能够实现支出和收入的平衡,要邀请同医疗保险体系相关的金融机构参与医保费用的管理工作,按照相关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需求进行医疗保障覆盖面积的拓展,并尽可能降低医保支出方的费用总额,实施此种医保支付模式的弊端也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此种支付模式要求实施人员需要对预算设置具备较高的科学性,此种要求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取限额治疗的方式应对预付模式的调整。

(二)我国医保支付的项目付款模式

项目付款模式在我国医保支付体系当中属于后期付费的模式,此种模式需要就医者根据受到医疗服务的实际经济价值进行医保服务资金的报销,此种医保支付模式运行过程较为简单,就医人员可以根据正规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进行资金的报销。但是,此种医保支付模式存在漏洞,容易引起道德方面的问题,如果报销人员提供非正规医疗卫生服务票据,医保支付方将面临较大的支付困难,因此,医保费用的管理工作难度将增加。

(三)医保支付的病种付费模式

此种医保支付模式需要对就医者进行类别的区分,就医者实施分类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就医者所患疾病的类型,根据就医者的分类情况实施医保支付,不同疾病类型所采取的医保支付额度存在差异,这种支付模式能够科学的将支付标准实施分类,便于提升医保支付的效率,但是,这种支付模式虽然可以避免医保费用在短期之内出现较大波动,却难以保证医保支付定额的科学性,医保定额的确定一直以来是病种付费模式的难点所在,这种医保付费模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行政成本较高,医保支付方面需要根据支付额度进行大量的审计工作,因此,病种付费模式的弊端必须引起医保支付方的足够重视。

(四)我国医保支付的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目前已被我国许多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所采纳,这种模式是对当前我国众多医保支付模式的综合,因此,混合模式可以兼纳各类模式的共同优势,并存存在的漏洞进行集中处理,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有超过50%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采纳或借鉴了医保支付混合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例如,我国某省某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较早采用了医保支付的混合模式,将同医保支付相关的各类领域实施统一管理,无论是医保基金的启动还是医疗机构相关配合措施的实施,都对医保支付的绩效实施了全方位的审计,另外,3E模式也是提升医保支付混合模式实施质量的重要内容。

二、医保支付绩效审计工作的框架设置

(一)完善医疗保障支付绩效审计制度

在实施医保支付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绩效审计工作能够与医疗保障的公平性保持一致,进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3E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坚持将公平性作为医保支付设计工作的重点,要保证绩效审计工作的涵盖面积能够覆盖医保支付的有关各方,并提升医保支付的整体水平,要尽可能缩短不同领域医保支付主体的支付差距,以便采用较少的医保支付模式实施绩效审计,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在进行绩效审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绩效的具体情况实施审计过程的控制,在保证医保支付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实施绩效审计流程的升级,以便审计工作不会对医保支付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确保医保支付绩效审计工作获得更大范围内的支持。

(二)注重各项绩效审计原则

医疗服务支付工作是保障社会各界获得满意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因此,在绩效审计工作当中,要注重将审计工作的经济绩效同社会绩效实现有机融合,以便医疗机构的绩效审计工作能够真正促进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标准的制定人员需要对绩效设计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阶段性实验以判断不同绩效审计阶段的社会绩效同经济绩效的结合情况,随时调整标准制定方案,使绩效审计工作的社会效益得到更好地实现。另外,医保支付的绩效审计工作还需要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要将绩效审计的定量作为最基本的层面,通过相关指标的设置,对各类定量实施科学的调节,要保证绩效评价机制具备足够的合理性,并且借鉴其它领域的绩效审计经验对计算方法进行改良升级,采取对比的方式选择更加科学的绩效审计流程,以便绩效审计的定量能够同定性实现良好结合。

三、结束语

医保支付工作质量是保证我国社会各界获得满意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因此,分析我国医保支付过程中绩效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制定出提升我国医保支付绩效审计工作质量的具体方案,对提升我国医保支付绩效审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在亭.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探讨[J].湖北电力.2014,28(4):96-98

[2]李诗海.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J].当代经济.2014,32(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