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

第1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性质;内容;手段;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5-0038-03

1 前言

课程性质是课程编制,特别是课程标准研制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认识和界定,不仅决定着体育课程所要承担的使命以及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还决定着体育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具体的实施方式,直接体现了不同时期的体育教育理念与发展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把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一性质界定不仅没有真正反映体育课程的特征,而且给体育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造成的诸多实践困惑。

2 体育课程性质的认识偏误(或认识的方法论指误)

无可否认,“课程标准”中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认识,是在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比较中获得的。“课程标准”的研制者已经认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课程之一,也确立了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课程性质的确定首先应该在“课程”的框架内进行研究。但在具体的课程性质表述上,却从根本上违背了基本的课程理论与原理,走进了“非课程化”误区。

首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虽然不能清晰地看出表达的“身体练习”是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活动方式,但在《课程标准解读》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而其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等,“也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这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特征。”显然所表达的是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课程理论告诉我们,课程实施的主要手段是学科教学,而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即使有活动课程之说,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无论是“身体练习”还是“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或者是“运动实践”,都只是一般的体育锻炼活动,都不能反映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基本特征,把体育课程看作“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表面上突出了教学活动中的发展性价值,却从本质上混淆了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差别,从而也从根本上否定了体育课程的课程属性。事实上,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正是对体育课程之课程属性的确立,只是在具体的认知形式上存在着学科之间的差异。运动学习过程虽然需要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来体验和巩固体育技能,但这只能表明身体练习是运动学习方式与手段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全部,也不是其本质属性

其次是课程目标问题,“课程标准”把“增进中小学生健康”确立为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同样缺乏课程理论依据。任何课程的首要价值都是传承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与技能,这是作为经历学校教育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体育文化素养,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价值特征。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没有否定知识传授的意义,而是强调了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的全面育人功能的发挥。

通过与其它课程的比较我们也不难看出认识上的肤浅。一般文化课程通过反复的作业练习达到掌握和巩固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的智力等方面也得到发展,体育课程则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达到巩固技能的效果,同时体能也得到提高,但并不意味着发展体能就是教学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正如一般文化课程不会把发展智力作为首要目标。尤其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学校教育更突出学习内容本身的迁移、升华机制以及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等发展价值。体育同样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何以如此急功近利地要求教学中产生立竿见影的身体发展效果。

事实上,期望通过体育课程达到增进健康的目标只是研制者的一厢情愿,抑或是我们体育人的自作多情。因为体育课程,即使是按照“身体练习”的教学思路,也不能解决所有的健康问题,“通过体育活动对人的健康所能够作出的也只是诸如发展体能、运动能力、运动素质、基本活动能力之类的体质范围内的贡献”,只是身心健康问题的一个方面。体育课程在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近视率上升,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等副产品以及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体型、疾病等问题面前显然是无能为力的。政府提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是期望改变全社会和学校教育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并没有直接指向于体育课程。

因此,否定体育课程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否定体育课程教学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价值,片面突出体育课程增进健康的目标,实质也就否定了体育课程的教育意义,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自我菲薄。“这一理论研究中的盲区不仅使体育课程失去了其他与认识世界――诸如数理化和文史哲类――的课程进行对话的基础,更严重的是由于‘认识世界’这一原本构成所有课程的基本属性游离于体育课程视野之外,使得体育课程在理论层面失去了它作为课程存在的基本依据。”

3 体育课程性质界定带来的实践难为与无为

体育课程的性质界定关系到课程功能的认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体育课程评价等一系列实践问题。“课程标准”凭着其文本的权威性,其课程性质的界定广泛地影响着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乃至体育教育决策,而许多体育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的难为与无为,与课程性质认定的原始方向性偏误不无关系。

就“课程标准”本身来看,在确立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和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后,就不能自相矛盾地再按照课程编制的原理来确定一个完整的学科内容体系,于是按照“目标统领内容”的思路,期望通过目标的规定性,由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而抽象的水平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显然不是身处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所能够把握的。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课程评价部分,由于没有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和范围,就不可能对认知与技能领域确定明确的评价

指标,因此只能提出一个形同虚设的评价建议。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直到评价建议,表面上似乎前后呼应,事实上也只能做到如此,整个“课程标准”没有任何部分能够对具体的体育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作为一线教师,他们所关心的是新课程为什么而教、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如何评价教与学的结果等问题,而“课程标准”唯一能够告诉他们的就是要通过体育教学增进学生的健康。

对于经历过几十年“以增强体质为主”观念熏陶的体育教师来说,执行体质教育的要求自有他们简明而高效的招法。他们擅长一种非此即彼的简明的思维方式,要改变竞技化教学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反对体育技能教学,除此以外的唯一选择就是体能锻炼式的教学。尽管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呼声中,他们也想成为追风一族,尝试一时风靡的快乐教学、兴趣教学,但在一阵风潮以后,他们又不能不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感到迷茫,以至最终对自身连同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使命更加模糊,体育课程不仅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许多体育教师自身也开始怀疑体育课程的存在价值。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体育“课程标准”理念的课?“课程标准”无法回答这一问题,课程管理和研究专家们也处于茫然之中。

正当体育新课程改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标准”的推出使体育课程走出了困境,似乎给予体育课程以足够的存在依据,也给予“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的界定以有力的政策响应和支持。然而,这一号称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教育举措同样是经不起理性推敲的。从测试的内容上看,心率、肺活量等生理指标,更多是受遗传和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期望通过体育课程来改变是难有作为的。而对于运动素质的指标评价,对不同学生个体而言显然是缺乏公平性,体育课程不可能改变学生运动素质强者恒强的局面。同时,这些指标最多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并不能反映三维健康观下人的健康状况。从实施要求看,测试结果将与学生的毕业升学直接挂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在沉重的应试教育压力下增加了一个新的包袱,对于少数先天条件差的学生来说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这些标准可能是他们无论经过多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的,或许对许多学生的健康来说影响甚至是负面的。

面对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种种困惑,循者“课程标准”的认识思路,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潜心研究,力图探索一条体育新课程成功教学之路,因为认识上的原始错误,只能是以偏纠偏、矫枉过正,终究没有找到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4 体育课程性质的重构

重构体育课程的性质,实际是要揭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而“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共有本质属性和特有本质属性的统一”。反映体育课程的共有本质属性,就是要把体育课程的性质放到课程的框架内来讨论。

既然作为课程,从形式上看,它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区别,首先总是表现为知识体系,也就是课程内容之间的不同。课程内容是任何课程编制和实施中的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依据每一课程特有的作为认知对象的课程内容特点,追本求源,课程内容特殊的价值与功能是该课程确立为学校课程体系组成部分的基本依据,而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式等都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二级制约因素。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本体,课程改革的核心首先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体育课程与其它学校教育课程的区别,正是因为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的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体育技能与其它课程内容的不同。因此对体育技能这一内容的认定是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中的首要内容。尽管体育课程内容中包含着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面,由于它们在体育课程内容中不是主导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许多知识是融合在体育技能之中的,因此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本质区别部分。

反映体育课程特有本质属性的第二个方面是体育课程目标。这里首先需要注意体育课程与体育学科之间的区别,反映课程性的目标。作为体育学科,关注的是体育的学科体系、学科内容、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和学科功能,教学目标也主要体现对体育知识、技能体系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和水平。体育课程则以体育学科的知识、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突出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因此,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课程,其目标应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人和教育人。无视认知目标,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其教育人的特有媒介,片面突出体育技能的学习目标,就混淆了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之间的界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学校教育的普遍价值观,那就是培养和教育人,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英国国家体育课程》就指出:要“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文化的发展”。“美国身体教育标准”在体育教学结果中则提出:“一个受过体育教育的人,(1)能够示范多种运动方式并精通几项运动;(2)在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发展中,能够应用运动概念和原理;(3)形成积极运动的生活方式;(4)达到并保持健康的体质;(5)在身体活动环境中,能够表现出负责的个人和社会行为;(6)能够理解和尊重人们在身体活动环境中的不同之处;(7)懂得身体活动能够提供快乐、挑战、自我展现和社交的机会。”更全面而具体地体现出体育课程特有的全面教育功能。

第2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竞技健身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由国家宏观领导,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增强国民整体素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的发展战略计划,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这块园地,如何正确解决好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的健体问题,为他们莫定好能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已成为摆在学校体育界的一个新的课题。要研究好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和运动竞技的内涵和外延,重新认定体育育体和竞技娱心的界定及其关系,才能从观念中的误区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路子。

1.学校体育与运动竞技的辩析

从逻辑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根据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我们可以给体育定义为: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或健身教育。依据这个概念,学校体育的定义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育体阶段和对象,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健身和终生健身才是体育的事业和科目,体育是健身和终生健身这种业和科的教育。学校体育要以健身为主,要学习健身科目,这里面包括了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通过健身育体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以便今后自己终生健身或指导他人健身这样两种含义。

而运动竞技属于运动文化娱乐范畴,它与属于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不同业,它的本质属性或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娱心或娱体,虽然同是身体运动,但与健身活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目标、方法、手段、负荷量和强度的要求都不同。运动竞技注重的是运动形式,技术难度和表现艺术,而健身活动强调的侧是锻炼功效与健身价值。所以,绝对不能将学校体育和运动竞技混为一谈,更不能以运动竞技替代学校体育。

2.学校体育现状透视与扫描

长期以来,由我国体育界存在“运动即体育”,“运动即增强体质”这种认识上的异化,使“健全人体的教育”的真正体育名存实亡。由此影响,学校体育也脱离了正确发展的轨道。在体育教学中,始终以运动技术和运动竞赛为中心,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运动竞技性的教学与管理文件,如教学大纲、教材、课本、教学计划、锻炼标准以及考试评估体系等。体育课和课外辅导也形成了一种运动竞技专业化的教练模式,教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己任,学生以掌握各项技术动作为目的,班级以运动竞赛成绩论高低,学校以金牌数量、输送运动人才以及体育高考录取为目标,这种思想体系和观念在学校体育界沿袭了几十年,可谓代代相传、根深蒂固。这中间有过呼吁,也有过辩论,但终因认识上的异化和错位而未能得到澄清。我们认为,体育与运动之间,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即健身学与运动竞技学不同类。所以,学校体育应不同于体校运动,体育教师也不是运动教练。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学生体质的教育,学生应该在强健身体的基础上,尽量掌握健身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原理,学会健身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便终生受用。用不应去争当专项运动员,甚至以损伤身体为代价去拼命夺金牌,这不是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师应该在健身教育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创建自己的业绩,而不应在运动文化娱乐的竞技场上苦苦挣扎,寻求生存的一席之地。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搞运动竞技,从早年的乒乓球外交,到后来中国女排四连冠以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切都说明了运动竞技的自身价值和地位。问题在于要摆正各自的位置,分清目标和方向才能正确确定自己的支点。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并能坚持终生健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

3.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与定势

3.1完善课程建设,建立健身学科体系确立了“增强学生体质”在学校体育中的主要地位之后,迅速建立以健身为中心的学科课程体系成了学校体育界首要研究的前沿课题,这其中包括了课程发展指导思想的变革和课程的目标、内容、计划以及考核等方面的全面变革。

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系统工程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更加倾向于:增进健康、强身健体、掌握健身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这一特征将会冲破学校教育中“升学主义”和学校体育中“金牌主义”的阻碍,使学校体育教学切实反映出学校体育的真正目标,同时反映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体育课程的内容改革,将从全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出发,强调健身内容的科学化和实效性。体育大纲、教材以及教学计划要以健身理论与实践为主线编定,一改过去那种竞技化、成人化的传统模式,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适应和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体育教学检测和评估中,学生体质的增强,掌握健身锻炼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必将成为主要内容,并行成制度化、指标化,健身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定会受到普遍重视。

3.2变革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方法

3.2.1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年来,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一直是师付带徒弟式的教学形式,虽然也强调“学生是主体”,但似乎教师的主导作用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着机械有序的运动,很难有自己创造的机会和发挥的天地,能力和个性均受到束缚。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健身知识,掌握健身技能与方法的主体,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角度讲,教师应该是一种服务性的客体。其主要职能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给学生创造一切学习条件。许多教学研究和实践表明,注重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和培养,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健身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3.2.2注重健身能力的培养

现代体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健身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健身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健身能力是以身体为基础、健身知识、技能为中介,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实现的。这种能力包括:对健身的认识能力;健身锻炼的练习能力;健身锻炼的自我监控能力;健身锻炼的选择和创造能力等,培养的途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传授、理论联系实际和操作以及自学等。在此之前,应该根据体育的本质和规律,制定出以增强学生体质、完善学生身心为主体的体育大纲,大纲的理论部分应选用以健身为主的知识和理论,改革实践部分以技术动作为中心的旧传统,简化各项运动技术,加强保健身体的手段与方法,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

第3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一、好体育课要有好的教学目标

好的教学目标是一堂好体育课的根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呢?毛振明教授在《怎样上好一节体育课》中提出无论是哪个层面的体育教学目标都应遵守几个基本原则,即目标在体育教学场景中的原则、目标包含努力因素的原则、目标可选择性原则、目标依托体育教学原则。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知道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体育教学场景中实现的,体育教学场景以外的目标不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是轻易就获得的,是要经过努力去达成的,他是学生可选择的努力方向的一种,不具有可选择性的必然不能成为目标,教学目标是依托在某个教材的学习上,以体育教材紧密相连的,同时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体育教学目标的三个要素。即课题(目标中要学习和掌握的运动技术)、条件(目标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标准(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并尽量表达出来。

二、好体育课要有好的教材为主轴

好的教材为主轴是一堂好体育课的脊梁,在教学中有许多轴,什么是体育课中的主轴呢?就是能牵动和引领其它轴的轴。即引领身体发展、知识发展、技能发展、情感发展和行为发展的轴,这个轴就是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学中的实体性因素,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遵循的,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出来的。教材是“固体”,而目标则是“气体”和“液体”。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所选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尽量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要准确的把握好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处理得当,所选的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三、好体育课要有精心合理的设计

精心合理的设计是一堂好体育课的灵魂,好的体育课是建立在好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是指体育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设计,具体说就是教学分段要合理、教学步骤要清晰、教学组织要严密、教学方法要有效、教学负荷要适宜、器材教具要经济适用等几个方面。设计体育教学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通过教学学到什么,然后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教学内容,每一个主题或内容需要花多少时间,其次是根据所选的目标和内容确定教学所用的方法,最后确定评价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

四、好体育课一定要让学生收到锻炼的效果

体育学科的性质也叫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里明确的阐述和说明了体育学科的三个本质属性。即体育是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的一门课程、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一堂体育课一定要有较多样的身体活动、有适宜的运动量、有学习运动技术的环境、营造和谐和欢乐的课堂气氛、低年级可以有适当的“情景”、“故事”和“主题”,有知识和原理的传授。在教学设计上不能安排非体育的游戏,游戏原则上不能超过三个以上,学生更不能有头饰、化妆、背景和过分的音乐,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时表扬把握要适度,在器材使用中不要有类似“扁担”、“南瓜”、“废标语”等器材。

正如陈雁飞教授所讲的“好课求真”,“好课有效”。一堂好的体育课一定要真实,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需要很多人帮你准备才能上的课。一堂好的体育课一定要有效果,学生在上课前和上课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其技术是否有所进步,身体是否有良好的反应,思想是否有所感悟,学习后是否体验到某种成就感,在课中行为是否被规范,在课中是否受到了教育,这是衡量一堂“好体育课”的重要尺度。

第4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教育规律;体育规律;训练规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GS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01-05

投稿日期.2006―09―25

作者简介:葛春林(1954-),男,安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 认识视角:从本质看规律

本质界说:事物的本质就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此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原因。讨论本质,是为了发现和遵循规律。认识教育和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促进事业的发展。

规律界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了事物必然的发展方向。

从本质看规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联系,就把握了规律。因此,认识事物的规律,应当从事物的本质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开始。

2 教育规律、体育规律及其关系

2.1教育的本质

2.1.1不同观点评介 目前,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外部属性说

该类观点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等。

第二类,内部属性说

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社会化说、个性化说、培养人说、传递说等。

第三类,脑力劳动说

这是最近有人提出的观点,认为要探讨教育本质应寻找新的切入点,并指出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脑力劳动”。

第四类,内部属性之间以及和外部属性之间本质的关系说

从教育本质的内部属性看,讲的是“教育是什么”,从教育本质的外部属性看,讲的是“教育应当是什么”,这样在定义教育本质时就出现了两个本质:一类为真实存在的、客观的东西,即“实然”的教育本质;另一类为应当存在的、带有规范性、价值性的、主观的东西,即“应然”的教育本质。出现“实然的”与“应然的”两个本质,违背了唯物辩证法本质是客观的原理。他们认为将教育本质问题变成“教育应当是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停留在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上:以价值判断代替对本质的客观描述。认为“实然的”与“应然的”教育本质是统一的,共同构成教育的本质。

2.1.2我们的观点我们认同第四类的观点。

哲学上认为:规律是指事物和事物之间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必然的关系。可以这样认为: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事物间的本质关系,是指教育自身的本质的关系,故是内部规律;教育的本质与其它活动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是外部规律。

2.2教育规律是什么

2.2.1定义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2.2.2特点 1)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只要教育现象存在,教育规律就存在。

2)是反复起作用的。教育在任何状况下都受到自身规律的制约。

3)在阶级社会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受阶级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2.2.3教育规律的最一般说法:教育规律包括两条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一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

2.2.3.1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性,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如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如培养所需人才、促进政治民主等)。

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也影响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如促进社会意识的传播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2.2.3.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三大要素:

遗传素质既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又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对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要有所不同。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3体育的本质是什么

2.3.1不同的观点对体育本质含义的不同理解,主要基于三种不同的分析角度。

第一类,教育说

即从教育的角度看体育,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不同于竞技运动,如“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手段)的教育”。竞技运动则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不确定性的身体(身体性)活动”。

代表性观点:就本质而言,体育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而有意识进行的教育活动。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教育。

第二类,社会文化说

即从人的社会文化角度出发认识体育的本质。认为体育是人类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代表性观点:体育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建创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它存在于每一个特定时代或特定民族的文化模式之中,随着人类社会中需求的改变而调整着本身的内容和

结构,改造着自身的功能。

“体育是人类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和游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竞技水平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第三类,双重属性说

即从人的生物和社会两重性进行分析。

代表性观点:认为“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运用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取得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社会活动”。

第四类,身体活动说

即体育本质是人类为自身特定的目标(适应与丰富社会生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竞技水平)而专门设计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既是体育的属概念,又是游戏的种概念,反映了体育的文化本质;体育具有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健身性等本质属性;根据体育目标的不同侧重点(适应与丰富社会生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竞技水平),可以将体育划分为适应身体活动、体育教育和竞技运动。

2.3.2我们的观点:我们认同第四类的看法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身体活动作为体育与体育的娱乐性、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或挑战性、健身活动等属性之间的内部联系,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联系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不断重复出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了体育事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因此,可以说我们所认识到的体育规律,就是身体活动及与若干本质属性关系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基于这个看法来探讨体育规律。

2.4体育规律是什么

2.4.1定义体育规律是指体育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4.2体育规律的特点 1)是体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

2)是反复起作用的。体育在任何状况下都受到自身规律的制约。

3)体育规律的认识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2.4.3体育规律基本内容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群众体育的普及规律;竞技体育的制胜规律;体育产业的运作规律;以及学校体育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4.4体育规律的运用 在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下,体育的具体规律在实践的运用上也所不同:比如在群众体育的普及规律运用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政府及社会组织体育开展原则;以及促进体育市场形成的原则。在竞技体育制胜规律运用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训练的系统不间断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比赛与训练相结合原则等。

2.5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的关系:同一与差异

2.5.1在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的意义上具有同一性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与体育基本规律中的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群众体育的普及规律,竞技体育的制胜规律,体育产业的运作规律,以及学校体育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上具有同一性。

2.5.2在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上存在差异性 由于事业发展的目标的不同,以及当今体育发展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分化状况,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其规律有它们的特殊性。对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的认识,应当在不同的方面进行。

1)在教育的意义上:体育规律中的学校体育规律是服从于教育规律的。它是教育中的一部分。

2)在竞技体育的意义上:体育规律中的竞技体育规律和教育规律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在群众体育的意义上:体育规律中的群众体育普及规律和教育规律是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 普通教学规律、体育教学规律及其关系

3.1普通教学规律

3.1.1定义教学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稳定的联系。即是说,当一种联系或关系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时,才可以称之为教学规律。

3.1.2教学规律的内容

3.1.2.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还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

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也有明显的决定作用。

3.1.2.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这里的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二是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三是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

1)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教学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为条件,这是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共性而言,同时,人的发展还有个性(个性差异),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发展的共性,也要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

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前面所说的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意思是要说明,教学要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另一方面,教学不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发展,教学还可以积极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如维果茨基(前苏联)“最近发展区”理论。

3.1.2.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教与学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有两个侧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即主导与主动的统一。

教师和教的活动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

3.1.2.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的规律

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反馈等七个要素。

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孤立地、简单地产生的,而是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换言之,教学过程的每一要素都在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在诸要素之间的实际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合力。

3.2体育教学规律

3.2.1定义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3.2.2体育教学规律的内容观点一:体育教学规律包括一般教学规律(即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普通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即体育教学所特有的规律)。

1)一般教学规律:(也可以说是上述“(一)教学规律”的另一种归纳)

社会制约性规律

认识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2)特殊教学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即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开始运动时,身体承受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

强,体内能量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期间,称为“工作阶段”;经过间歇和调整,可以使体内的能量储备逐步恢复并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这是“相对恢复阶段”;再经过合理的休息和能量补偿,机体恢复水平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阶段”。根据这一规律,为了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之效,后一次课应尽量安排在上一堂课后的超量恢复阶段。

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学生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

观点二:体育教学的五大规律…

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

运动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虽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只有45分钟,每周只有间断的2―3次课,体育课安排不可能明显地体现和准确地划分出动作技能掌握的这三个阶段,但从一个动作技能掌握的长链结构看,仍然是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的。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教学是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体育习得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必定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生理负荷越大,对学生身体产生的生物性痕迹效应越深,对体能提高的效果也越强。但是作为教育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不同,其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生理负荷和生物性改造,还有其他方面的教育意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合理地利用生理负荷,又要合理地控制胜利负荷,这就是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是:①热身和逐步增加运动负荷的阶段;②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③恢复和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体育运动文化和身体锻炼的知识,体育教学中所培养的认知也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运动认知。由于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运动认知体系,所以体育教学还要遵循体育知识和运动认知的规律。

体育学科特有的运动认知体系是不断提高人体对物体,对自我的速度,对时间、空间、距离、重量、力量、方位、平衡、高度等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身体――动觉智力”。所谓身体――动觉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能否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使之对事件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是否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构成身体――动觉智力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有效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二是熟练地操作物体的能力,三是体脑协调一致的能力。

体育教学中运动认知过程是:①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的阶段;②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的阶段;③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景的应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在集体合作、配合和相互帮助中进行的。

因为体育项目和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集体形式呈现练习的,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性学习体现了体育的特性和目标指向。因此,体育教学要注重和突出学生体育学习的集体性规律。

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教育的过程是:(1)组成集体,形成集体因素的阶段;(2)集体巩固,在集体中接受教育的阶段;(3)集体成熟,自觉进行集体的阶段;(4)集体分解,形成新学习集体的阶段。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运动的乐趣,这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健康的前提条件,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把握的客观规律。

体育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运动文化,学生对体育的乐趣追求也是体育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体育中的乐趣可使体育教学成为活泼和充满乐趣的过程,忽视体育中的乐趣也可使体育教学成为“身顺心违”的过程,成为“磨难”的畏途。

体育教学中的乐趣体验过程是:①学生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而体验运动的乐趣的阶段;②学生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从而体验运动学习乐趣的阶段;③学生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进行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从而体验探究和创新乐趣的阶段。

3.3普通教学规律与体育教学规律的关系:同一与差异1)同一性: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规律中也包含着一般教学规律(即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普通规律),即在认知发展方面的教学规律。

2)差异性:我们认为,在体育教学规律上,它有自身特殊的教学规律。即在技能发展和身体健康促进方面的教学规律。

4 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关系

4.1教学规律(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前已论述)

4.2训练规律

4.2.1定义运动训练规律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诸因素中本质的联系。

4.2.2运动训练规律的内容及其运用 竞技体育的制胜规律是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竞技体育的制胜规律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如下原则的遵循上:

1)“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

2)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3)训练的系统不间断原则;

4)周期性原则;

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6)比赛与训练相结合原则等。

4.3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的关系

4.3.1同一性由于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同,教学规律和体育规律具有同一性:1)一般教学规律中的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的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的规律,也是训练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2)体育教学规律中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包含着运动训练规律的基本内容。

3)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可以协调地发生作用。因为知识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的协调作用,不仅可以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解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问题。

5)训练效率的提高为教学活动提供时间保障,教学活动的充分开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3.2差异性由于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不同,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又有各自的特点。

1)一般教学规律体现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的培养上,体育教学规律体现在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和身体健康促进方面,而训练规律体现在人的“竞技能力”的培养上。

2)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体现教学计划安排上,它基本是整体的、连续的、稳定的和不易变更的;而在训练计划安排上则是个体的、针对性的、比较容易变更的。

3)在实施的对象方面,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体现在一般的教学对象上,采用班级授课方式;而在运动训练的训练对象上,基本是个体的、个别的,是少数有潜质有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

4)在内容安排方面,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体现在内容安排上,采用材进行授课;而在运动训练的训练内容上,基本是单一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安排。

第5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互动 寓教于乐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它是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中学体育教学除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独特性。虽然目前各界对中学体育教学性质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多向性。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同时指向多个不同的方向,比如提高中学体育运动知识,增加学生的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运动情感的具体体验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等等,也即让学生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社会心理等各方同时进步、和谐发展。这一点与文化课有所区别,文化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某学科的知识,而且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目标比较单一、简单。

(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毕竟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大量的中学体育运动项目都强调以活动为主,所以在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去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体力实践活动。

(3)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通过身体活动参加,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参加人数较多,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也正是基于此,它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组织管理的复杂性,也显现出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这一点与一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截然不同。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互动的深层次分析

“互动”一词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中是不尽相同的,在综合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理解如下: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指的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中学体育知识信息、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

作为一种教育性的互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即指在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中,它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情感、反馈意见、和共享信息的一种人际沟通活动。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1)中学体育教学中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由于互动的本质属性在于主体性,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互动双方要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与行为上的互动。

(2)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特定的,它必须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情境中去实现人际互动。离开了它的特定互动情境,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殊性等于空谈。

(3)实现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必需借助于一些特定的符号系统,比如运动技术概念或术语、动作、体势等,以这些为中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包括动作和形体语言等)两种形式去实现的。

(4)中学体育知识(包括技术技能等)中的信息、情感、态度、意见等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内容,才能让师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促使师生间的彼此了解、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达到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最终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知活动、情意活动的协调,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才有所保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中学体育互动教学的意义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的成员的要求也事实逐步提高。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必须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地去参与社会的各类活动,为迎接各种挑战,解决面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充分的合作和竞争。因此,竞争和合作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行为与现象。能否于与他人合作,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都成了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的重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竞争性,而我们知道,在学校内体育教学和运动的竞争性强调的是具有教育意义上的竞争,也即合作性竞争,这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竞争,也是有益于合作的社会意义上的竞争。这就需要通过某种实践活动,借助人与人互动的形式,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不同结果的经历体验,以及共同分享胜利成果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关系去进行有目的地培养,改变这种劣势。

第6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同时指向多个不同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作为一种教育性的互动,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的成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体育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合作以及竞争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特点 方向 身体互动 竞争能力

中学体育教学除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独特性。虽然,目前各界对中学体育教学性质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同时指向多个不同的方向

比如提高中学体育运动知识,增加学生的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运动情感的具体体验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等等,也即让学生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社会心理等各方同时进步、和谐发展。这一点与文化课有所区别,文化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某学科的知识,而且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目标比较单一、简单。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

毕竟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大量的中学体育运动项目都强调以活动为主,所以在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去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体力实践活动。

三、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

通过身体活动参加,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参加人数较多,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也正是基于此,它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组织管理的复杂性,也显现出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这一点与一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截然不同。

“互动”一词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中是不尽相同的,在综合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把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理解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指的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中学体育知识信息、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

四、作为一种教育性的互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

在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中,它是师生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情感、反馈意见、和共享信息的一种人际沟通活动。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由于互动的本质属性在于主体性,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互动双方要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与行为上的互动;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特定的,它必须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情境中去实现人际互动。离开了它的特定互动情境,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殊性等于空谈;

(三)实现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必须借助于一些特定的符号系统,比如运动技术概念或术语、动作、体势等,以这些为中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包括动作和形体语言等)两种形式去实现的;

(四)中学体育知识(包括技术技能等)中的信息、情感、态度、意见等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内容,才能让师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促使师生间的彼此了解、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达到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最终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知活动、情意活动的协调,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才有所保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五、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的成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必须以更积极的姿态主动地去参与社会的各类活动,为迎接各种挑战,解决面对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充分的合作和竞争。因此,竞争和合作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行为与现象。能否于与他人合作,善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都成了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体育运动的重要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竞争性,而我们知道,在学校内体育教学和运动的竞争性强调的是具有教育意义上的竞争,也即合作性竞争,这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竞争,也是有益于合作的社会意义上的竞争。这就需要通过某种实践活动,借助人与人互动的形式,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不同结果的经历体验,以及共同分享胜利成果和共同承担责任的关系去进行有目的地培养,改变这种劣势。体育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7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全民健身 学校体育 国民体质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它是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首先要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从观念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路子。

1.学校体育

根据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我们可以给体育定义为:增强体质、健全人体的教育或健身教育。依据这个概念,学校体育的定义也就可以根据教育的对象,定义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或学校健身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健身和终生健身才是体育的事业和目标,体育是健身和终生健身的教育。学校体育要以健身为主,要学习健身项目,这里面包括了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以便今后为终生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大纲、教材、课本、教学计划、锻炼标准以及考试评估体系等。都是按着现有的学校设施条件制订,课外体育活动却成了竞技运动的表现模式。而体育与运动之间,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进行强健并完善学生体质的教育,学生应该在强健身体的基础上,尽量掌握健身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原理,学会健身的各种手段和方法,以便终生受用。学校体育要尽量保持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克服各种异化的影响,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能坚持终生健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在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更加兴旺发达。

2.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5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学校体育在这个阶段所担负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促进青少儿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带有了强制性。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赂重点的位置。

这是因为在落实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中起骨干作用。

3.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教学改革

3.1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呼唤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为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学形式多数是“命令式、模仿式、检查式”的“三式”教学过程,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极少。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期末打个高分,不挂科。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3.2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3.2.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独立终身体育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首先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2.2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表现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着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旧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

3.2.3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3.2.4教学形式的变化

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课外结合, 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向转变。

第二:有单一的一刀切的静态教学模式,向多种多样的动态教学模式转变。

第三:学生有封闭的、固定的学习方式,向开放的、自由的健身、娱乐、和休闲的方式转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确定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相信,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全民健身意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旅游;经济效应 

 

1.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 

1.1 国外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多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体育旅游的定义。hall指出体育旅游具有2种行为特征:通过旅游参加体育或通过旅游参观体育。1995年,原田先生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1998年,gibson指出体育旅游以3种行为方式为特征:主动体育旅游(为参加体育活动或赛事而进行的旅游);赛事体育旅游(为观看体育比赛而进行的旅游);怀旧体育旅游(旅游者被著名赛场、体育明星等因素所吸引而进行旅游)。2001年,hinch和higham以mcpherson、curtis和loy的著述为指导,从体育旅游的角度阐述了体育的构成,然后又在leiper的旅游吸引力框架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旅游的概念,最后又将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指出了体育旅游的概念: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为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内外出旅游的活动,作为旅游基础的体育必须以规则、竞争、趣味为特征。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体育旅游具有主动与被动形式这一提法。 

1.2 有关期刊及书籍出版状况 

安东尼先生于1966年发表在英国的《自然休闲研究中心》的《体育与旅游》被认为是最早的研究体育与旅游的论文,它是体育旅游研究的一个里程碑。1982年,格里普蒂斯(glpysti)关于五个欧洲国家的体育旅游研究被认为是体育旅游研究发展的开始。1985年,罗伯特•l•西蒙所著的《体育和社会价值》研究了体育竞技的哲学、美学意义,是研究体育旅游者出行动机的重要文献。1999年,斯坦德文(stnadvene)和德•克洛普(deknpo)发表了研究史上第一部关于体育和旅游的介绍和概括的学术专著。进入本世纪,随着体育旅游研究的不断发展,一部分专家撰写的有关体育旅游的书籍陆续出版发行。2002年,turco,riley和swart共同编写了《体育旅游》。2003年hudson撰写了《体育与探险旅游》。接下来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的书,其中有ritchie和adair的《体育旅游:关系、影响及问题》以及hinch和higham的《体育旅游发展》。 

1.3 研究成果及交流状况 

近年来,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研究范围涉及全球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体育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开发利用;体育旅游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战略;体育旅游运作与管理方法、手段、制度;体育旅游管理人材的培养等问题,其中研究的热点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问题以及这一问题与人们旅游动机的巨大关系;体育和旅游在经理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对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体育和旅游部门中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政府体育旅游政策变迁及运作等等。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识逐渐理性化,成为新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体育旅游的实际开发做出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际会议开始关注体育旅游并将其作为会议主题。比如2000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以“体育创造旅游:融合与发展”为主题的会议等。这些会议以体育旅游为主题,为体育旅游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4 体育旅游经济效应述评 

体育旅游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有着带动其他部门经济发展,改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并且能够促进交通餐饮业、运输业、商贸业、建筑业、金融业及保险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乘数效应(briassoulis,1991)。美国经济学家曾经依据著名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73)的部门关联数学模型(里昂惕夫矩阵)定量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度,推算出了体育行业与其它部门的产业关联度,指出体育与旅游业的关联度为0.21,服装业0.13,交通通讯0.12,建材业0.11,食品业0.014,机械业0.008。国外学者先后将乘数理论、投入产出理论、旅游卫星账户理论应用到小型体育旅游经济效应计算中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计算具体的产出,各类计量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体育旅游研究的深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国内体育旅游研究概况 

2.1 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调研得知,目前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界定多达几十种,但尚未达成共识。这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在深入,又表明这些概念的确还存在缺陷,或过于宽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基于此,石岩(2007)等学者在遵循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并突出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前提下,认为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内容而产生的一种短暂性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2 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现状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对体育旅游研究的焦点目前还局限在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包括体育旅游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影响等。具体而言,关于体育旅游内涵,目前,在众多对体育旅游的阐述中,其共同之处都表明人们必须参与某种体育活动,而不同之处主要是对体育旅游参与者的内容、形式的概括与表述的差异;对于体育旅游特征研究,不少学者是根据旅游者的特征,进而给出旅游的特征。体育旅游分类研究是基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而确定的。大致可从旅游主体(参与程度和出游目的等)、旅游客体(资源特征、活动场所等)出发进行研究。关于体育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都是积极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其消极影响。 

受我国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带动,近年来对体育与区域发展课题的研究受到了重视。研究主要聚焦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付磊2002;刘淇2003;李伟伟、余际从2003;董杰2004;邹统钎、彭海静2005)。另外,对大型赛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唐东方2002;姚颂平等2004;肖锋2004;孙海燕200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利用国际知名体育进行北京旅游营销的研究》也从产业经济学和旅游营销学的视角对体育产业对城市旅游营销进行了综合的研究。 

总之,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其基础理论体系仍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方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够,尤其是把体育活动与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体育旅游联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第9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105―03

前言

近年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问题逐渐升温,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包含了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概念是对于事物属性的反映,我们只有对于事物概念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加深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民族的、传统的和体育的。在此单就本研究而言,认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必须对于民族和传统这两个概念做以区分。

1 对于“民族”和“传统”两概念的认识

1.1 对于“民族”概念的理解

“民族”是一较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等国家。对于“民族”一词的认识不同的学者从多角度分别予以了论述,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从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和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区别民族与非民族。在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得比较晚。

在古籍中,对于不同文化特征的人经常使用“族”。在中国,“民族”一词的广泛使用源于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的政治学家、法学家伯伦知理的“民族”的概念引入中国。“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体一样不仅包括确定的领域和语言,还包括共同的文化信仰、共同的文字、风俗及血统。

对于“民族”一词来讲,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人的共同体。”

对于“民族”概念的界定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解,而就一个国家来讲,这里的民族是一个绝对的整体意义上的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单一民族也可以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群体而不是特指构成这个群体的某个单一民族。

1.2 对于“传统”概念的认识

“传统”是一个外延最宽、反映客体事物最一般规定性的概念。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个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劳动过程的沿传,是人们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所获得的成果的凝聚结构。”“传统”与古代并不具有固定的同一关系,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把历史等同于传统的认识是错误的。“传统”即长期被传下来形成的一个体系,是传统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内在的吸纳性。所谓的“吸纳性”即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的吸纳其他有益于本学科的理论体系来支持其发展,是传统的就必然具有历史性。它是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不能无视它们走得太远。

2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制而影响至今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并产生顺应社会变革的变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的农业文化土壤养育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体育观念是直接受农业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而非商品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必须对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必要对植根于本民族或本区域的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创造物,他在发展过程中受其他文化的制约,民族心理、社会习俗、价值需要、审美需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他又反作用于其他文化因子,与其他文化形式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能仅限于从物质层面去思考,将民族传统体育放在整个文化巨系统中,对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建设有着重大的价值意义。

3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概念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是区别和正确了解一件事物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指世界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中国所具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在世界上每一个名族都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的运动形式,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在中国特定的地域、环境、政治背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等诸多要素下所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当时社会条件所相适应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必然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价值趋向在里面,中国武术中的,“天人合一”太极拳的“太极”哲理等等,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西方传统体育必须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追求目标价值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表现出与西方及其他传统体育很大的不同,儒家文化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流的地位,对于中国古代体育也影响甚大,因于此,中国的传统体育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哲学基础,以保健、养生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形式,崇尚礼让、平和、宽厚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

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中国当代的社会人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产生了隔阂。这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产生者重要影响,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大的文化因素,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深入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某个方面印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方的文化进入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确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加大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是每个人的责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和内涵有清晰的了解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发展和推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封闭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才不至于在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丧失其个性特征。

人类社会是一个价值整合体,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他是整合民族凝聚里的根本精神力量,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有利于加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具有浓厚中华民族显著文化特色的存在方式,浓缩着极为大量和重要的文化内容,携带着辨识我们文化血脉的文化基因。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必须秉承与历史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的态度,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条件下才可以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