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第1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一)启发式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解决理论、实践问题的欲望和能力的基本方法。

2.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鲜活的事例吸引学生,适当扩充教学内容,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引入课堂,对一些常见的“老问题”,要力争讲出新意,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要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开阔的空间,使学生在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的矛盾冲突中进行思考。

再次,要注重情感启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真正完成政治课感人、化人、育人的特定任务。

(二)讨论式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讨论式教学的含义

讨论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它是与“一言堂”相对立的。

2.讨论式教学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讨论式教学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选好讨论题目,最好找当时社会都在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2)要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资料。

(3)要加强对讨论的调控和引导。

(4)要做好讨论总结。

(三)研究性教学及其技能训练

1.研究性教学的含义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学习、小组合作或全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接触社会,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2.研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的问题,即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研究的问题,确定的问题既源于教材,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同时确定的问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贴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2)开展课前调查研究,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分小组或个人搜集加工处理信息。

二、思想政治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一)讲授法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1.讲述法。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事实材料,交待问题产生、发展经过,描述人物形象或情节的基本教学方法。

2.讲解法。指教师用精确的语言、确凿的实例,分析、论证基本概念和原理,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常用教学方法。

3.讲读法。指以教师的讲和引导学生读相结合进行教学。

4.讲演法。指教师以生动的演说,针对某一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地论述,从而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教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的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2)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二)阅读法的运用及其技能训练

第2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7—0029—01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交往能否顺利与和谐,交际能力的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展开讨论。

一、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把课堂交际能力训练内容具体化为三个“学会”

1. 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你说得对”;如果他人所说的不全或是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观点,扩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2. 学会修正他人的观点。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指修正同学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

3. 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接受他人意见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耐心地倾听对方的建议。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去,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课堂交际能力的训练,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更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1. 认知指导。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的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讲解时,应遵循交际能力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能力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能力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 榜样示范。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因而,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了,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树立榜样,因为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才会更加用心学习。

3. 行为演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三、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

第3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交往技能

一、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角度出发,我们把课堂交往技能训练内容具体化为四个“学会”

1.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要求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果他人说的不全或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想法,扩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2.学会陈述自己想法。陈述自己想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学生间讨论时的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步做到语言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生动自然,注意恰当控制音量。即参与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见。

3.学会修正他人观点。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指修正同学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谈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教师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挑刺”。

4.学会接受他人意见。接受他人意见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意见,耐心的听对方说完。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于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提醒自己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如果时机适宜,也要学会适当的进行辩解,以保持交往双方心理的融贯。

二、我们所进行的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更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1.认知指导。不良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缺乏交往策略知识所致。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讲解时,遵循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技能的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技能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榜样示范。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美国的J?奇尤依指出:交往技能是教师的一种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如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时,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树立学生榜样,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更会用心观察学习。

3.体验引导。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必须诱感体验,因为从认识到行为都离不开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的驱动。交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人情感,体验交往之乐,体验交往技能训练的价值感、成功感。

4.行为演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三、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儿童的许多课堂行为是带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训练时注意两个问题。

1.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课中提问,学生应答时,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其将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哄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别人说错了,你应主动修正,积极帮助他。试想:如果是你说错了,别人取笑你,你又怎么想呢?”移情性的话语将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

第4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这明确提出了培养高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加强口语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高中口语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学生口语训练存在问题,创新学生英语口语训练方法,为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教师要有优秀的英语口语教学素养以及正确的口语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老师是关键,毕竟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老师在学生口语训练中起着引导作用。为此,老师必须提高自身英语口语教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口语教学理念。老师作为外文文化的传播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外文文化基本功以外,还应该对于学生口语训练内容与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甚至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口语训练心理状况,针对学生口语训练心理特征进行课堂口语训练练习,保证课堂口语训练练习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激发学生自信心,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

口语训练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毕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口语训练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增强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自信心。另外,老师还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首先,老师可以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是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基本环节,老师可以通过磁带外放的方式让学生模仿磁带中的语音语调,开口进行大声朗读。老师还可以开设专门的朗读训练课,让学生了解失爆,重音,语调等英语朗读的基本知识。其次,进行每日演讲。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抽出五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这样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再次,表述课文。表述课文不同于课文背诵,指的是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简短的话语对文章进行描述,让学生能根据who,what,when,where,why,how讲清楚发生的事情。

三、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口语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因素对学生口语练习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多媒体口语教学中感受口语学习的快乐,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口语交际与运用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英语口语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该进行课外练习。课外口语练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英语学习视野,还可以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与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英语角,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歌曲大赛,学说绕口令,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这些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够给学生们提供许多学习英语,锻炼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水平与能力。

四、结束语

教育部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是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强调书面转向口头;从重视结果转向过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任务。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能力,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内外语言学习的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学生自主交际的目的。新课标背景下,加强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方法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英语教学人员除了要研究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外,还应该提出相应的英语口语教学与训练策略,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安凤岐.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J]. 天津教育, 2010(06).

第5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格教学 教学技能 师范生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确立,对信息技术师资的需求将逐渐扩大,而信息技术教师后备力量决大部分来源于师范院校的相关专业。同师范院校的其他传统学科专业一样,课堂教学技能对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专业技能,而微格教学作为一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中。

传统学科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在师范院校中已经具有了较长的历史和比较成熟的体系和方法,而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异于传统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微格教学训练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微格教学的相关定义

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也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对于微格教学的定义有不同见解,就我国而言比较有代表性的可归纳为:

1 “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2 “微型教学是指师范生或受训教师用10分钟左右时间运用某种教学技能进行小规模的教学活动,录像后由教师和同学讨论、分析改进教学行为的有效方法。”

由此看来,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监控环境下,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进行细化处理,通过不断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教学行为发生良性变化,提高其教学技能的教学活动。它是针对于师范生的就业需要而进行的上岗前的职业技能专门培训。目的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增强他们竞争就业的能力。而在这一培训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被培训者即师范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二是通过教学技能的运用,实现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目标。两目标相互促进,互为实现载体。

这一教学技能培训过程还具有面向教学对象少、安全感强、教学时间短、训练目标明确、教学反馈及时、自我分析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促进实践技能提高等特点。在微格训练过程中,细化后的单一教学技能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集中训练,循环播放自己的教学录像,进行自我观察分析,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

二、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微格教学训练具有上述诸多优点,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师范院校的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成为几乎所有师范生走上讲台前的必经之路,也成为评估师范院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微格训练也必然成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走上教学岗位之前的必修课程。但在信息技术微格训练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着信息技术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1 师资短缺、学时不够、设备不足

首先,自从高校扩招后师范生人数也相应增多,一个教师在4个学时的训练时间内要指导12~14人。

其次,课程学时少。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一般最多开设36个学时,其中理论课占24个学时,实践技能训练仅仅给出12个学时。而这12学时又不能分配到每一个受训者身上,他们实际接受微格教学实践训练只有2~3次,时间总计为20~30分钟,教学技能训练也只是蜻蜒点水般一带而过,教师指导、小组互评匆匆而过,被细化的单一教学技能强化训练无法达标,更毋庸说实现多种技能的协调和整合、消除冗余动作、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开展完整而系统的课程教学活动。

再次,微格教学训练设备数量有限,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师范院校中至少有一半的学科专业会在同一个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训练课程,造成微格教学训练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各个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需求。

2 微格教学训练与理论学习脱节

首先,早于微格教学课程之前开设的公共课程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专业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的学习没有直观认识、深入理解,进而在教学技能训练前的教学设计环节凸显薄弱,如何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等,如何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协调统一等没有深入认识,更难将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到深度思维的层次;其次,由于受到现实课程设置中学时的限制,评价环节上很难完成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评价反馈,不能将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紧密结合。

3 角色模糊使评价失真

微格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角色扮演。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过程中,无论是处于授课进行中的“教师”还是接受知识的“学生”,由于受到并非真实的情境影响,很难进入真正的课堂教学状态,从而在心理因素(如人际交流、从众思想等)的影响下,不能主动、积极、认真而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技能与教学行为,造成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评价失真,降低了信息技术微格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4 模糊课堂教学目标和微格训练目标之间的界限

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是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在此,课堂教学目标是手段,教学技能形成是目的。由于学生在进行知识处理过程中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角色,往往造成微格教学训练演变成“我是如何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结果的推广,而教学技能训练的目的却没有实现。

5 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通道出现中断

传统学科的演示教学(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演示实验等)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均在教师小范围控制内,教师的言语提示与动作示范很容易形成和谐统一画面,并且教师的视线可以在以上行为基础上控制学生的观察反映行为,即便在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训练中也会很快进入协调状态。而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中,实验控制台,屏幕所处位置相对较远,并且“授课教师”往往在进行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只专注于操作面板,而忽略观察屏幕出现的操作结果,更难把握“学生”的课堂观察、反映等学习行为。

6 微格教学训练与教育实习脱节

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带队教师和教育实习生往往忽视甚至忘记了对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巩固和提高。

三、问题分析及解决的对策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 增加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训练设备和课时的投入

不仅能使学生更多地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由于增加了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微格教学实践训练机会,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反

复、全面地观看、不断评价和修正;在学生深入学习基本理论、明确训练目的、熟悉训练内容的基础上,课余时间适当开放实验室,使学生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现有微格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

2 加强微格教学基础理论学习

作为开展微格教学必备的理论支撑,微格教学基本理论无疑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微格教学技能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教学技能细化与分解讲授、示范性演示、教学评价技能理论的掌握等等都有助于各项课堂教学技能形成。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微格教学训练的基本理论、真正内涵,才能提高广大师生在微格教学训练中的积极性,提高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的课堂教学技能。元认知是指对认知活动有意识的控制。在微格训练中,应尽量引导学生把在头脑中以内部语言设计的教学行为与外显的教学操作表现结合起来,控制自身的教学行为。

3 开展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是微格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的重点是在课堂教学的技能技巧方面,评价的目的在于考查学员对各项课堂教学技能的掌握和提高程度。

加强教师和学生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客观、积极地评价意识,端正学生评价的态度。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大胆提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良好的批评与建议,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合理评价,避免学生流于形式、害怕影响同学间关系的评价局面。

4 全面、熟练把握信息技术课程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目标的明确以及操作平台的熟练使用、课堂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通道中断,顺利获取学生信息等,避免出现慌乱场面。

第6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诞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挑战,是当前摆在师范院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校期间练就师范生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使其成长为合格教师,是当前师范院校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课程内容除了面向教材,还要面向学生、家庭、社会、自然。开放的课堂要求教师对教材、教法进行拓展,在拓展中掌握并优化教法,同时教会学生掌握学法。因此,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师范生不仅仅要具备运用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等基本的教育技能,在基础教育改革大环境中,还应该努力成为懂理念、能设计、善操作、重反思的未来教师。

二、明确课堂教学技能内涵,探讨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策略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在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运用与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组织教学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教态变化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策略

1.专项训练法

(1)教学语言训练

课堂教学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小学教师普通话应达到二甲水平。

教学语言要求:音量适度、语速合理、音质悦耳、语调丰富。导入新课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解新课时应准确严密、逻辑性强;总结学习内容时应要言不烦、质朴严谨。

教学语言的训练可采用多种方法。①通过普通话的声韵调及语流音变等语音训练,呼吸共鸣等科学发声训练,帮助学生说一口标准流利、音色悦耳、声音洪亮的普通话;②借助朗读、朗诵、交谈、复述、描述、评述、解说、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能。③组织课文朗读、诗歌朗诵、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等竞赛和表演活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2)教态变化技能训练

教师的教态要求:站立时挺拔舒展,精神饱满;走动时轻盈优美,快慢停留得当;手势运用舒展大方、手位恰当;讲解时指示明确,配合语言表达到位。

(3)板书技能训练

板书设计要求:①应具有直观性。能概括课文的纲目,揭示作者的思路,体现教学的意图。②应具有启发性。行文简明扼要,能反映出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突出教学的难点和训练重点。③应具有条理性。它要伴随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有条不紊地展示出来,显现文章的层次,体现教材知识要素构成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④应具有艺术性。整体框架应优美,文字应正确工整,线条符号应虚实疏密鲜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板书技能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①上好书法课,练好三笔字;②学会教法,研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③博采众长,观摩各种优秀板书设计,掌握板书设计方法;④设计板书,展示板书并能讲解设计意图。

(4)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学习教学设计的方法。制定教学目标全面,体现三维目标,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分析和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把握准确,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思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恰当灵活,适时、适当使用教具。

2.教学模拟训练法

教学模拟训练法主要包括片断教学和模拟教学两种方式。

片断教学就是在教材教法课上,指定一名学生就预先备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十分钟左右的讲解。要求普通话标准,教态自然大方。板书设计美观、整洁,重点突出。结合上述要求,教师点评,学生互评。采用片断教学这种方式,对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语言技能和设计板书的技能均有着一定的作用。

模拟教学是在模拟实际教学的情景下,按照教学应有的要求和流程而组织的课堂教学形式。模拟教学要能突出新课程的理念: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②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结合。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教师”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处理着如同真实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使师范生的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得以综合的培养。

三、重视教学技能培养与课程教学的联系,精讲多练提高能力

教学技能的训练是与课程教学紧密联系的,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任课教师编制课堂教学大纲时应将相关教学技能的培养作为课程培养目标之一,应将教学技能训练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在教学中精讲相关教学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和示范练习技能的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训练,并完成相关能力检测。学生应在课程的学习中,认真学习相关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认真地投入训练,尤其要加强和坚持课后的自我训练,以获得稳定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第7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技能教学

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中照抄照搬普教教学方法,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而相对忽视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今天的职教生在走出校门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的普遍现实,广大职校生在人才竞争中劣势将影响到广大中职校的生存问题。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我们职业学校更应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内容,以培养多功能适用性的人才,就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来说,技能训练概括起来主要是“能写会算”。

一、“能写”是从事会计工作最基本的专业技能

它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文字和数字的书写;第二,文章书写。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要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日常零散的不系统的经济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写出合理的系统的内容真实的好文章。

二、“会算”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它具体包括第一:传统的计算,即运用珠算进行计算及用手工进行点钞。第二:现代化的计算,即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运用计算机程度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等操作较手工核算快捷、准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正确使用,将传统的计算和计算机操作结合起来,准确快捷地完成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三、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写会算”的途径

(一)强化技能训练目标

1、分阶段确定目标

从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珠算、点钞是显然的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绝大部分属于技能教学或称为技能训练,此外,还有不少专业技能,因此会计专业课堂教学除理论教学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技能教学。

2、按教学方式规定标准

会计实践技能教学与训练,按时间和场所分三种方式:一是随堂训练,即在课堂上安排技能训练。二是间断性训练,即在各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阶段性训练。三是连续性训练,即在学完一门课后,集中进行综合训练。因此,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更应依靠课堂教学以及课堂模拟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主阵地。

3、按技能教学原则制定方案

一般来说,技能教学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侧重于操作技能教学的课应促进学生形成动作技巧,如:掌握点钞的指法技巧,才能又准又快;二是智力技能的训练一定要结合在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除充分让学生感知、记忆之外,还要通过反复练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如:编制会计分录的技能教学,不仅要掌握分录的书写格式,更要掌握编制思路,这些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随堂训练场所是在课堂,由任课教师安排指导;阶段性训练主要场所是在模拟实验室,可由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承担;连续性训练的场所应在实习单位。

(二)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任课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实物教学法。如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熟练掌握仿真企业环境下的会计凭证的填制、各种会计帐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系统掌握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帐簿的设置、帐簿的启用与保管的基本要求;能阅读和理解会计报表附注所说明的内容,能对主要会计报表进行简要的分析;了解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分工协作关系

2、演示教学法。对有关业务操作技术,教师可逐项演示,以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熟练掌握记帐企业的编制、总帐、明细帐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会计核算特点与程序、实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3、模拟教学法。在模拟实验室进行一整套业务处理,以增强其真实感和新鲜感。引入模拟教学形式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不适宜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学生不能纯粹依靠社会实践来获取技能,而主要是通过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以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模仿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仿真演练方式来获得;第二方面为了使会计专业学生在接受技能训练或者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置身于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系统之中,可以把繁杂的文字述叙、规定、要求等融入模拟训练中,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感悟未来职业岗位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后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灵活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5、现场教学法。到实习单位让学生现场观摩财会人员处理账务,以缩短他们理论上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做法的距离。

6、行为导向型教学法。技能教学的过程应遵循技能教学的规律,以科学的教学模式为指导,顺应技能形成的心理过程。行为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三)加强财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

要强化会计实践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建立起课堂实验室实习单位三位为一体的实践技能训练基地,来完成课堂讲授实验室模拟训练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操作。

总之,在中等职校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使中职校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把中职校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就我校财会专业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技能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在校:能写一手好字,能打一手好珠算,能点一手好钞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达到初级水平,使学生们离开校门就能顺利地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只要各方面提高对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坚持不懈,不断提高技能训练教学水平,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正平《能力本位:21世纪教师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

第8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一、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一体化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之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提升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课堂讲授内容既要严密结合课本教材,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层次。一体化教学的重点是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能力科学引导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但偏重于实践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逐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该专业的基本动向,为学生制定相应课内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并善于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以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

二、《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现状

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以后,在中等职业学校引起了一场教学模式变革,到目前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改革成果。基本上消减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摆脱了以往单纯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改变了以往以教材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教材基础上实现了课程的拓展发散学习,拓宽了了学生们钳工工艺与技能的知识面。实现了钳工工艺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方面获得足够发展。有效提高了学生钳工工艺方面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越来越多的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钳工技师。但《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尚处于探索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复苏以及教学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等,对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阻力,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探索中逐渐改善弥补。

三、一体化教学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的运用主要是将钳工工艺理论知识与钳工技能训练相互结合,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钳工工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一体化教学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科学有序性,通过老师的监督引导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将操作技术比较复杂的钳工技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进行有效教授,提高学生专业机能和综合素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正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机电人才,一体化教学可以与职业实践挂钩,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水准的不断提升,有助于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贡献,同时还保障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实现职业人生价值。

四、《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

1.设置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

在《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和教学规划,尤其是零件尺寸加工与锉削实习教学,对这些相关教学内容采取设置疑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性学习。在课堂上,先进行基本的入门指导,然后将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与实践操作,对控制零件尺寸与锉削操作的技术要领进行探索分析,并引出概念公式加以讲解。老师仍旧发挥课堂主导性作用,为学生提供问题研究的大体思路,为学生的课堂实践过程提供参考意见,并根据学生的资质水平进行差异性辅导,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升教学质量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课堂教学过程应突破传统的单调模式,积极引进多种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图文资料、数字计算、音频视频和动画模拟等方式拓宽课堂教学层面,这种生动化、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教学道具可有效将学生带入模拟场景,增加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分组合作研究学习,促进培养学生合作实践能力,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完善自己钳工工艺理论知识结构,并使实践技能得到充分提升。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向学生们介绍钳工工艺理论及操作技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世界各国的基本发展动向,不断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机电图纸网络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机电的基本结构与钳工操作技术的基本要领。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老师在详细讲解钳工工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把实践教学当做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校方面应加大机电专业《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中材料需求的资金支出,保证实践教学中人人都可得到锻炼。老师联系机电生产使用及维修企业,带领学生深入车间进行实地操作锻炼,积极接收高级钳工技师的理论技术指导,提升职业素质。在车间操作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设置实践学习目标,保证学习效果。

4.更新成绩考核制度,将实践能力列为考核重点

机电专业《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考核制度应从传统的书面理论知识考核重点转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考核为主。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线技工操作人员,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至关重要。应当丰富考试内容,在书面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加进学生平时实践成果的评估,综合考评学生各种实践学习报告,在期末时专门设置实践操作考试地点,直接考察学生的钳工工艺操作技术掌握情况。

第9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 如何上好中职对口单招语文复习课 如何上好复习课 如何上好英语复习课 如何上好化学复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复习课 谈如何上好复习课 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 如何上好历史复习课 如何上好物理复习课 如何上好地理复习课 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 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 对单招电工基础复习课的若干思考 如何上好《化工制图》绪论课 如何上好电子技能实践课 如何上好《钳工技能训练》课 提高学生应用技能 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浅谈如何上好生物复习课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复习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如何上好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 如何上好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自2008年江苏省对口单招招考方法做出重大改革以来,专业技能已经变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探讨如何上好对口单招化工专业技能复习课,让学生能够在单招化工技能考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化工单招 技能复习课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53-02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考试成绩,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专业技能考试集训已成为当前各类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上好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也成为各专业教师的重要课题。作者就近年来带学生集训、考试的经验谈谈如何上好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

一 单招学生的现状分析

认真分析当前单招学生的行为特点,就会发现他们中的一部分优秀学生满怀理想、刻苦认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扎实的基础,且自我要求很高。但他们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心态调整不好,技能训练时比较浮躁。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该多加关照,经常跟他们交流,及时调整他们的心态,发现他们思想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让他们因遇到困难而放弃。

另一部分学生也有着升学的梦想,文化课基础一般,但动手操作能力强,在理论课上他们不喜欢表现,但技能训练课他们总是那么积极,表现出相当的自信,这部分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形成比、学、赶、超的强烈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通过技能考核成绩可以增强他们学好文化基础课的信心和动力。

二 对教师的要求

1.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技能训练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积累、技能素质、钻研精神、技能指导经验和责任心。很多学校化工专业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是由原来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担任,这样的优势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师生已互相了解,不需互相适应;对于实习指导教师来说,管理比较方便。技能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有:熟练掌握各种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能熟练使用托盘天平、半自动电光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能正确使用干燥器、称量瓶等;能正确进行物质的溶解、溶液的转移、稀释、摇匀、装瓶和贴标签等操作;能熟练进行过滤、蒸发、结晶、萃取、蒸馏等操作;会正确处理操作考核结果和报告;具有很强的组织和传授能力。

2.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

提高单招技能成绩,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上课和训练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例如:及时调整复习课计划,合理安排课堂上技能训练的时间。此外,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前半小时完成了实验,而其他学生仍在实验中,那么已经完成实验的学生应如何安排呢?如果教师没有合理安排,可能这部分学生就会将剩余的时间浪费在反复洗涤和整理仪器上了,久而久之,在思想上会有松懈,更严重的是会对正在实验的学生造成干扰。要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训练前,认真研究本次训练的内容,训练中对于操作慢的学生做好观察和记录。训练结束后及时找学生了解情况,查找操作慢的原因。如果是学生对于仪器使用不熟练,就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要尽量通过课前准备和课后辅导,让学生训练保持同步,切实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 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课堂教学策略――以一节实训复习课教学为例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单招技能成绩不仅仅会纳入成绩总分,而且更能决定学生能否参加单招考试的资格。因此,大多学生都能使尽浑身解数,认真训练,但是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学生会进入瓶颈期,对于仪器的使用规则自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老师讲解时总会不屑一顾;当老师纠正其他同学操作时,大多学生更不会在意。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生的技能停滞不前,速度虽然有提高了,但是错误操作不断出现,准确度也达不到要求,学生会变得比较浮躁。

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克服学生的浮躁心理,课堂上我通过分组教学,课堂中贯穿游戏、比赛、考核等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轻松与紧张、挑战与成功,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比如在单招技能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水总硬度测定实验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移液管的使用和终点判断问题较多,课堂上我努力纠正指导,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既浪费时间,且训练效果不佳。为了让学生乐学、愿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我设计了一节训练课,课前我让学生针对这一实验汇总近段时间存在的问题,经过汇总后主要集中在:第一,移液管的使用:(1)吸液时吸到一半吸不上来怎么办?(2)移液管从蒸馏水润洗开始哪些步骤需要用滤纸擦拭?(3)移液管在吸液时要注意什么?(4)调节液面时控制不住怎么办?第二,终点判断。滴定过程中看不到过渡色,就直接到达终点了,怎么办?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课堂一开始学生兴趣就比较浓厚。接着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并在课堂结束前评选出学习优胜组。学生每天训练技能,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因此课堂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出最规范的操作,解决了所有问题,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学生营造出了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接着,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通过PPT展示一组预先搜集到的不规范操作视频和照片,让学生比一比哪组能最快且正确地找出不规范操作的地方。在找错误的游戏中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巩固重点,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后学生根据考核方案进行实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进一步强调了规范性,比如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终点判断、课堂纪律、场地卫生等,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我巡视指导,并及时给以评价和纠正。

在评价环节,我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表现、专业素养、敬业精神等,着重培养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能力;而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中对学生技能的考核,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评价表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由该组组长发表获奖感言,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师生共同在评价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四 化工单招技能复习课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在实训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在一个班集体中,有的学生积极、有的学生懒惰、有的领会能力好、有的领会能力差。对于学得快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安排担任实训小组长,负责辅导。对于学得慢的同学,耐心辅导,要求他们每一项均要多做几遍,每一遍都要总结,比其他同学要多用时间,达到熟练,经老师当面检查后方可过关,多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不肯学习的同学,硬性管理是无用的,要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使他们认识到,学好专业技能,夯实自己的实践基础,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均依赖于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若他们有一点进步,应适时表扬,以增添他们的成就感。

2.加强技能训练的计划性和时效性管理

每学期的专业技能训练要有翔实的教学计划,有明确的训练项目、训练时间和目标要求。教师每节课要有明确的训练项目内容、训练教案和目标达成检测。指导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注重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能达成。一个项目训练结束时,有限时形成性检测,力争做到训练项目分清,人人过关,克服技能训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强化技能训练的计划性、目标性和时效性。

3.强化心理素质,确保稳定发挥

过大的心理压力会造成一些同学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学习上会表现为厌烦监督、没信心,以致影响正常训练水平的发挥。因此,在临考前,进行两到三次模拟考试训练,在模拟考试中培养学生适应考场,消除上考场紧张的心理。另外,要注意疏导学生心理,让他们适当减压。